监管问题与对策

2024-07-12

监管问题与对策(精选十篇)

监管问题与对策 篇1

一、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也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第一, 有利于机构投资者成长。投资者结构失衡是制约我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资本市场, 市场主体的博弈主要发生在机构投资者之间。股权分置改革消除了股票基础价格确定的不确定性, 使证券市场成为机构投资者真正的舞台, 有利于机构投资者主体地位的确立, 使价值投资理念成为市场主流, 促进机构投资者全面、快速地发展。

第二, 有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股权分置改革是市场参与者的股份优势、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的重叠交加, 使信息不对称更加突出, 保护投资者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在清晰监管目标的同时, 强化《证券法》赋予监管机构的权限, 增强监管手段和执法能力, 形成对证券犯罪的震慑力量, 树立我国资本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的形象, 有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

第三, 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竞争力。经济的全球化为资本市场一体化奠定坚实基础和制度环境。股权分置改革推进我国资本市场融入国际市场, 借鉴西方资本市场发展经验, 解决我国资本市场分置面临的问题, 有利于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 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竞争力。

二、股权分置改革中资本市场监管面临的问题

第一, 传统监管模式与新的监管对象不相适应。传统监管模式以信息披露为中心, 以公司业绩会计真实性为内容, 注重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股权分置改革后, 监管对象主要是控股股东、高管人员、机构投资者和外资。要求立足于动态监管和过程与结果控制。既要把绩差公司当作重点, 也要重视对绩优公司的监管, 不仅真实性难度增大, 而且信息披露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传统监管模式很难适应。

第二, 传统考核指标与现行考核目标不相适应。国有股是我国股票市场的重要力量, 也是非流通股的主体, 业绩考核以静态的净资产为主要标志, 是资本市场特殊的主体, 也是影响资本市场公正性的重要因素。股权分置, 国有股成为可流通股, 国有资产的管理与考核转向以股价市值为基础和核心。国有股原有考核指标不利于国有股以平等的市场主体进入市场。

第三, 市场化发展与行政化监管不相适应。股权分置时期, 我国资本市场具有自身体制上的特殊性, 很难按照市场规律运作, 必须发挥政策作用解决制度性障碍。股权分置改革后, 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提高。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 按市场规律运行成为客观必然, 行政手段作用减弱, 市场主体日益成熟和理性, 维权意识增强。习惯于行政化、强制性的监管模式难以奏效;重行政控制、轻经济手段调控等监管也难以适应市场发展要求。

第四, 监管资源与监管任务不相适应。股权分置改革后,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与艰巨的监管任务, 监管资源相对显得难以适应。一是监管力量有限。面对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张、监管对象的日益复杂, 出现捉襟见肘的局面。二是监管经验有限。我国发展资本市场的时间还不长, 积累的监管经验依然有限, 处理新情况经验不足的冲突可能会更加明显。三是监管权力有限。对于查处千变万化的市场违规行为缺乏自由裁量权, 加之行政监管的灵活性不够, 在执法时难以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情况。

第五, 维护市场主导权与实现资本市场一体化不相适应。股权分置改革为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国内外市场一体化不相适应。我国正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发展资本市场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坚持学习和借鉴别国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坚持自己的立场和道路, 注重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维护以定价权为核心的资本市场主导权和话语权。然而, 大量优质企业海外上市, 严重削弱了我国资本市场核心竞争力。海外交易所竞相开发中国概念衍生产品, 将对我国资本市场构成新的不良影响。如何正确处理维护市场主导权与实现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关系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三、完善资本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第一, 树立正确监管理念。树立正确监管理念是实现保护投资者权益, 保证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及减少系统风险的监管目标, 创造良好市场监管环境和氛围, 推动资本市场的市场化进程的重要保证。树立正确监管理念, 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逐步放松行政管制, 减少和简化行政许可, 重视发挥自律组织的作用, 完善持续监管、实时监管、司法监管、自我监管机制, 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第二, 完善证券市场法律。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健全法制是强化资本市场监管的法律保证。完善对投资者权益的法律保护:一是要无条件受理证券市场发生的各种民事纠纷案件;二是扩大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范围;三是使没有起诉的受损投资人也能按照法院判决获得同等赔偿;四是进一步完善投资者保护基金的运作, 使一些受到违法行为损害的投资者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得补偿。

第三, 建立多层监管体系。股权分置后, 资本市场监管的市场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 需要完善执法体系、监管体制和执法机制。一是要强化证监会与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等的金融协作机制, 共同建设金融安全网, 共同对付金融犯罪行为;二是借鉴国外经验,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强化证券监管当局与公安部、最高法院等方便、快捷的执法协作机制, 提高执法效率;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包括执法司法、和解制度、仲裁制度、听证制度和民事诉讼制度在内的一整套机制, 依法按规办事, 实现资本市场的法治;四是要建立包括监管机构、自律监管、中介机构、社会监督在内的多层次监管体系,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第四, 健全国资管理体系。股权分置改革为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新的机遇。一是利用资本市场的兼并收购、资源配置功能, 优化国有经济战略布局和结构完善, 充分发挥国有资产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二是建立全流通机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督促国有资产经营者以平等的主体资格参与资本市场的活动, 完善公司治理;三是完善市场化的国有资产运行环境, 以市场化的方式而不是行政分配的方式, 推进国有股份之间的资产配置、产品供应和资本运作;四是重塑国有资产管理的业绩考核体系, 将以净资产为评价核心转变为以股价为评价核心, 使国有资产的价值衡量更加市场化、显性化、科学化;五是精心设计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建立有利于国有企业成长的长效机制。

第五, 健全自律监管组织。自律监管组织是资本市场监管的重要力量。他们颁布的自律性规则是资本市场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交易所依法办事的具体体现, 成为政府部门行政化监管手段的有益补充。进一步发挥自律组织如证券业协会、期货业协会、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的作用。一是要完善自律规则体系。特别是要完善上市规则、交易规则和会员规则;二是完善各项监管制度。主要包括:诚信制度以及董事行为、保荐机构、投资者保护等方面的监管法规制度。

第六, 强化高管人员监控。股权分置改革后, 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人员将从后台走向前台, 成为影响股票市场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 对其实施联动监控就显得尤为必要。一是要建立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人员及关联方数据库, 设计科学、合理的禁售、限买监控机制, 实行交易、持股事前预告和事后披露制度;二是强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最终实际控制人的披露义务, 制定规范大股东、高管人员及关联方的合规交易指引, 重点防范和打击利用信息披露、关联交易、并购重组等信息控制优势和持股优势, 进行虚假披露、利益输送、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大股东股改对价承诺的专项监控, 健全相关提醒、敦促、曝光等提示和处罚机制;四是要督促上市公司推动公司治理建设, 严格规范和控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委托理财、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等行为。

第七, 强化交易行为监管。股权分置改革中机构投资者和中介机构在给市场带来理性投资的同时, 还会借助各种优势, 形成不利于公平交易的交易行为, 强化对其交易行为的监管变得越来越重要。一是完善机构投资者综合信息报备制度,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二是根据机构投资者的不同类别, 完善和实施分类监控和处理机制;三是推进建立机构投资者交易风险警示机制, 进一步完善机构投资者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四是重点监控和防范机构投资者违法违规行为;五是重点加强对市场中介机构交易行为的监管, 逐步建立关联账户报备机制和交易报告制度;六是重点防范中介机构通过其业务和信息优势, 损害服务对象和其他投资者权益的行为。

第八, 扩大市场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的基础和灵魂。扩大市场信息披露:一是要制定收购兼并信息披露细则, 研究制定股权激励计划的信息披露规定;二是改革信息披露监管方式。改革以形式审核为主的披露方式, 建立合理怀疑和质疑式审查的监管方式, 探索建立由会员单位研究机构、证监局、交易所联合对合理怀疑对象进行联审的机制, 缩短立案周期, 加大惩处力度;三是必须强化对股价异常波动与信息披露联动关系的调查与处罚, 强化股票停牌、严格公司和个人问责等市场监察措施, 逐步形成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有效约束和威慑。

金融监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篇2

【摘要】本文首先从金融监管的含义、目的、内容等方面对其作出初步了解,进而引出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作出分析,最后针对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关键词】金融监管 问题 对策

【绪论】改革开放以来,金融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核心。尤其是当我国加入WTO后,促使国内金融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基础差、问题多、压力大,成为中国金融业不容回避的现实,进而使得我国金融监管当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对我国金融监管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剖析,以及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对提高我国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要解决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这一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弄懂何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从词义上讲,金融监督是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述涵义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内容。

实施监管的目:(1)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2)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划,制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3)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4)银行倒闭不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5)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传递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6)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帐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金融机构设立的监管;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业务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如市场准入、市场融资、市场利率、市场规则等等;对会计结算的监管;对外汇外债的监管;对黄金生产、进口、加工、销售活动的监管;对证券业的监管;对保险业的监管;对信托业的监管;对投资黄金、典当、融资租赁等活动的监管。其中,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是监管的重点。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准入与机构合并、银行业务范围、风险控制、流动性管理、资本充足率、存款保护以及危机处理等方面。

通过上面对金融监管的初步了解,下面将提出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作出分析:

一、对金融监管的目标认识模糊。金融监管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管制行为, 有其特定的具体目标,以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为己任。而在中国, 由于银行的主体均为国家所有, 存款人如同信任政府一样,不怀疑银行的支付能力, 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健经营表面上看来并不是一个现实的突出问题。中国现行的金融监管目标, 是通过监管各类金融机构,确保国家金融方针、政策的有效实施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贯彻落实。因此, 在中国金融监管目标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一致的。对金融监管目标的认识模糊, 直接影响了监管工作的开展。

二、金融监管措施不力。从金融监管手段看, 我国金融监管长期依赖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 金融监管以计划、行政命令和适当的经济处罚方式进行。基本金融法律与实际工作的要求相差甚远, 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 监管难以做到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从金融监管方式来看, 我国的金融监管主要是外部监管。由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不健全, 自我监管能力极低, 金融同业工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在我国也极为少见,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监督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检查非常少。从金融监管内容来看, 我国金融监管中的风险监管几乎是空白, 监管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机构审批和业务审批上, 对金融机构日常营运监管较少, 金融监管和稽核也忙于完成上级任务, 作用有限。从金融监管标准来看, 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检查和评级以及风险管理没有一套统一的具体量化标准, 监管行为随意性强。

三、尚未形成效率高的监管体制。监管的首要任务当然是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担监管本身并不是要绝对保证不出现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实际上,市场的规则就是优胜劣汰,倒闭是资源(如资本和管理人员)配置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可以起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效率的作用。而在我国的金融监管中仍只强调防范风险,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十分僵化,这事实上保护了垄断,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效率。

四、监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金融监管工作中,无论是对金融机构的审批,还是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判断、化解,都需要从事金融监管的人员有较为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银行迅猛的前景下,要想实现监管目标,必然要对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金融监管当局的许多现有监管人员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与金已监管目标的高标准和监管任务的艰巨性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果有金融监管所要求的较为全面的经济、金融、、高等教学等方面知识的综合型人员较少;许多金融监管人员还不能对金融机构的各项指标进行前瞻性和深层次的分析,从而使现场和非现场监管的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精通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人员不多等;这些都影响了金融监管的力度和深度。

五、金融监管的对象基础不完善,突出的问题是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界定及其内部控制。在业务范围界定上,目前实际情况是混业经营,表现在:银行不仅仅从事传统的存活业务,还经办信托,证券及保险业务;保险公司除从事保险业务外,还从事信贷和证券业务;信托投资公司由银行出资兴办,从事各种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实行混业经营一方面加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完善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是金融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管理层次上围绕经营目标来堵塞漏洞,而中国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相当落后,制度上也不完善,漏洞和操作失误时常出现,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较大。

六、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备。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立法由《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构成,其中均规定了金融监管问题,但这些立法中存在众多的原则性规定,缺乏实际可操作性,而且监管内容简单化,滞后于金融业发展现状,并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对一些新兴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还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制。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和立法的结合问题也都没彻底解决。同时,在实践中还存在着法律法规重复立法和法律之间相互冲突现象,这些都影响到监管的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针对以上金融监管问题,下面将提出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提高金融监管绩效的对策:

一、统一对金融监管目标的认识, 积极有效地开展监管工作金融监管的目标在同的经济、金融发展阶段是不相同的。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 联系着千家万户, 金融业的经营状况影响着国家的宏观利益和企业的利益, 具有广泛性、渗透性、全局性和公共性。金融业又不同于一般企业,主要依靠负债经营, 是用公众的钱办公众的事, 客户信用状况不好或者经济情况不确定因素, 都会影响金融业的安全运行。中国经济体制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金融业本身的运行行为不规范, 金融运行的环境也不宽松, 金融监管目标应选择维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 调整银行业内部和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 维护公共利益,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金融监管的目标不同于货币政策目标, 不应过分强调金融监管为货币政策服务。

二、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方式。首先,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金融机构内部治理控制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与危机的基础性、根本性制度,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前提。各国的监管经验表明,金融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手段只是作为金融机构内控不足的补充,控制风险的根本措施还要靠内控制度。事实上,近期国际商业信贷银行案等金融案例中,假如银行制定并执行了严格的内控制度,危机或许可以避免,某些银行或许不致倒闭,即使是由其它原因引发的金融动荡,也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化解。同样如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既有政策性、行政干预、市场变化等原因,也有自身经营治理不善的原因。其自身经营治理中的问题是形成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因此,金融机构应对自身内部各分支机构、各职能部门以及经营决策者加强约束,使金融机构内部导致的风险得到控制并降低到最低限度。其次,深化独立监管理念和风险意识。政府行为进一步规范。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为金融机构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独立经营,按市场规则办事。增强披露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透明度,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健全行业自律组织机构,实行行业自律。还应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形成法定监管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自律组织的有效监管体系。

三、重视金融监管效率低下问题,提高监管人员业务素质。没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在监管现代化程度高,传统金融业务与网络金融业务并存的综合性金融集团公司时就会出现困难,使监管就会显得力不从心,甚至陷入无从入手境地。面对网络金融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的金融新产品和创新金融服务项目,笔者认为,监管部门应当严格从业资格,培养职业荣誉感;加大对网络监管技术研究资金的投入;强化对监管从业人员的培训,适时调整培训内容;大量引进既懂计算机又熟悉金融监管业务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与合理流动,全面提升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四、严格实行金融分业管理, 科学界定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和管理是一些工业化国家在建立现代金融制度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在中国, 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和管理, 不仅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而且是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因此, 分业管理和经营应是中国金融管理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要确保银行稳健、维护存款者利益、强调公平竞争的角度出发,中央银行要按照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和分类管理的要求, 严格界定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规范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加强当前各金融监管当局的协调配合,防止监管重复发生。我国各金融监管当局之间要尽快建立有效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加强监管当局高层定期会晤制度,对业务交叉领域和从事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实施联合监管。在以后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实行功能型监管。

五、加强金融建管法制建设。为了规范监管行为,实现金融监管稳定,当务之急应当参照国际法律准则,加快对金融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建立于国际金融法规接轨的金融法律体系。鉴于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空白,应尽快制定《金融监管法》、《期货交易法》、《存款保护法》、《金融控股公司法》、《合作金融法》、《外资金融法》等法律法规。与此同时,按照国际惯例和WTO的规则,对于一些不适应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的条文进行修订,完善或废止,切实解决当前金融监管过程中无法依、有法难依的问题。此外根据已建立的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台相应实施细则。

六、扩大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在当前金融全球一体化的,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越来越快,面越来越大。实践证明,要在国际范围内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有关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之间必须开展有效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磋商,进行广泛的监管信息交流。我国金融业正在逐渐融入世界市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加强对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和境外中资金融机构的监管,督促它们防范风险、稳健经营,是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应该加以关注的一个问题。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是我国金融监管与国际接轨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要使我们的金融监管达到国际认可的水准,就必须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了解、认真、研究和借鉴国际上的先进做法和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蓝文兴 胡余平《当前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吴强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对策》 【3】曾昭熹 《中国金融监管若干问题研究》

【4】谢增栋 《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5】徐燕 《中国金融监管问题分析》

当代中国经济结课论文

姓名:董 之 祥

学号:089114200

电力会计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电力会计;会计监管;诚信建设

一、电力监管会计涵义

电力监管会计这一理念,是基于电力行业和会计这两个领域的集合来解释说明的。电力监管会计机构是针对会计行业设定,对电力行业发展起监督作用的会计机构。监管行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强化电力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二,规范电力企业会计行为;三,完善监管制度。最终达规范电力行业成本,提高电力行业财务透明度,提高电力监管效率的目的。

二、目前我国电力会计监管存在问题

(一)内部会计控制观念比较淡薄。我国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电力行业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内部控制制度的融合方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而且由于内部控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间接效益也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看出,同时还需要多设置人员岗位和制定大量的规章制度,因此多数电力企业还是把精力主要放在生产和运营上,认为加强内部控制是约束了自己的手脚,影响办事效率,容易片面强调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忽视了控制方式的跟进,使公司的改革同微观治理相脱离。甚至有些电力企业认为搞内部控制就是对自己人不信任,容易制造矛盾等。

(二)费用支出缺乏监督。电力企业的发展迅速,带动了一些电力子企业的发展,电力子企业为了搞活自身企业发展,给予企业业务部门经理的经费也比较宽裕,并且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这样就会造成部门经理在使用经费时成本观念淡薄,使企业面临亏损的困境时有发生;另外一方面,电力企业大多数为国有控股,资产实力雄厚,但是相应的财务内控制度却相对薄弱,物资购销制度不完善,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环节常常出现一人多岗,没有分离互相监督约束;在实际存货管理的过程中,存货的发出与会计记录时间经常脱节,造成会计记录紊乱,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处理,致使巨额潜亏隐藏在库存中,线路设施维护和改造的费用问题,再加上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三)信息流通不畅、职责不清、责任不明。我国国有电力企业常存在任不明这样的现象:电力企业的信息不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流通都十分不畅,许多信息被管理者控制,企业员工对此一无所知;还有些电力企业各部门独自为政,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员工对企业信息了解甚少,局限性很大。而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首先要求企业员工明确电力企业的目标,其次是承担个人的职责,在企业中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是员工把个人目标与企业相互结合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四)体制遗留弊端。由于电力企业的特殊性,关系国计民生,因此我国电力企业基本属于国有独资企业,这样就造成电力企业普遍具有国有企业的通病,上级与下级之间距离过大,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失真率高。特别是电力企业施工的工区,施工项目部距公司总部距离较远且施工地点十分分散,施工企业也会随时根据施工情况,作出会计处理的更改,对于总部的制度执行力度就会大打折扣。造成电力施工部门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绩效低下。

(五)专业水平受限。近几年来,电力企业的迅速发展,会计人员的需求也直线上升,电力企业中会计队伍迅速壮大,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思想素质不够,形式性培训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起不到提升作用。电力行业中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十分缺少,由于需求的量较大,电力会计队伍中吸收了大量非专业人员,加之身在电力行业,会计队伍自我满足,没有及时学习与掌握最新的會计知识,对当前社会不断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政策理解不够,会计实务中实际运用水平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做帐时常发生低级错误,错记、漏记时有发生,从而造成电力企业相关部门的会计信息失真。在会计日常处理中,从业人员在进行会计程序的选择、核算办法的处理以及财产的评估时,往往是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多年的实际经验进行主观判断。判断是否公正合理,这就要看电力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专业水平以及自身业务素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电力行业财会队伍人才结构失衡、职称总体偏低。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教育力度,重塑电力会计队伍。建立电力会计人员职业终身学习制,不论学历、年龄都要不断的学习最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理念,随时掌握最新会计理论知识,增强职业判断能力;另外加强诚信建设也是电力会计人员的重要问题, 电力企业应定期对会计从业人员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提倡对社会、对企业、自身发展有益的健康职业观,要教育财务人员恪守职业道德,正确处理会计与利益的关系;更要加强会计财务部门领导的教育力度,他们的诚信与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因此,他们也是诚信教育的重点。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财务效率,减少会计违规行为发生,降低企业财务风险。首先,应规范各电力企业内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其次,明确职责,分离管理,达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目的;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内部审计能够很好额度摸清家底,了解自身存在问题,但由于审计人员的主观局限性,信息失真情况时有发生,这时候就需要外部审计的介入,外部审计有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两种,结合好外部审计能够正确分析企业财务方面存在问题,从而及时纠正。最后,设立事后监督,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检查,事后监督可以在会计部门设立一个具有相应职务的专业岗位,要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全面的人担任此职,并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定期直接反馈给财务负责人。

(三)建立电力会计信用记录体系。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国家对所有会计从业人员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变得十分重要。电力行业也应该建立相关的“信用档案”记录,让所有电力会计人员的信息记录在案,同时电力行业的诚信信用体系应与全国的信用体系互相对应,让违规会计人员无法在会计行业中继续执业。这样从根本上提高了电力会计人员违规、违法的成本,降低电力会计违规行为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刘刚.论如何恢复和建立电力会计诚信[J].百家论坛,2012

[2]刘世锦,冯飞,等.垄断行业改革攻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浅谈卫生监管的问题与对策 篇4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 并对卫生监督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 在这样形势下, 对卫生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 笔者认为, 卫生监管还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一是体制问题, 现在, 省级以下还没有理顺卫生监管体制, 职责不清, 特别是在食品卫生监管方面, 职责不清, 责任不明, 卫生部门, 质检部门, 农业部门, 工商部门等有交叉现象。二是, 互相推委, 责, 权, 利不统一。三是重收费, 轻管理, 现在监督部门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收费上面, 疏于对卫生监督管理。四是, 政府对卫生监督管理投入不足, 例如卫生监管人员不能保障其全部"吃皇粮", 很大程度造成了收费型监管。故, 出现三鹿奶粉事件, 安徽奶粉事件, 以及很多食品安全事件, 除了人为破坏因素外, 卫生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是主要因素。这些问题严重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加强卫生监管迫在眉睫。

笔者认为应当在如下几方面加强监管力度:一是理顺监管体制, 加快省级以下卫生监管体制改革, 理顺监管体制, 责, 权, 利相统一, 卫生部门, 质检部门, 农业部门, 工商部门进一步明确职责, 在卫生部门内部, 也要进一步细化职责, 例如疾控与监管分离问题, 现在还有没理顺的, 要加大理顺步伐。还要加大监管部门间的沟通协调, 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 齐抓共管, 形成监管合力。二是要加强政府的投入, 使政府真正成为责任者, 切实实行问责制, 考核官员, 应当在考核内容上有公共卫生监管硬指标。三是加强监管执法力度, 严肃执法。首先要用好用足法律, 现在卫生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是比较健全的, 问题是现在的执法不是很好, 很多违法问题得不到处罚, 违法问题得不到处罚, 受害的最终还是广大消费者, 要将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 内容, 权利, 责任等分解落实到具体执法部门, 执法人员, 加大处罚力度, 该行政处罚的行政处罚, 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追究刑事责任。形成一种违法必究的局面。四是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 加强执法人员的教育, 提高政治和业务两方面素质,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有一支特别能胜任的执法队伍, 是非常重要的。五是加强宣传, 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特别要加大对大案要案的宣传, 提高人民群众参入意识, 还要加强对生产经营者的宣传教育, 提高他们知法守法意识, 加强自律。卫生监管, 是关系到千家万户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问题, 一刻也不能放松, 只有这样, 全民健水平才能有一个提高, 才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新农合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5

自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以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新农合真正成为一件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医疗事业得发展的大好事、大实事。但是,随着农民个人筹资标准的不断提高,国家各级财政补助越来越多,基金总量也随之增大。一些不法分子紧盯这块“唐僧肉”,基金监管难度也陡然增加。

一、主要问题

1.不法分子利用虚假发票套取基金。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虚假发票套取新农合基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并且出现专业作案、团伙作案的趋势。他们往往造出一套套虚假住院诊疗资料,包括诊断证明书、检查记录、用药清单、住院发票、出院小结等,手续样样齐全。这些虚假发票中,有本地的,也有外省的,各省各医院的发票版式又不尽相同。因此,这对于大多出身于医疗专业的新农合经办机构审核结算人员来说,很难辨别真伪,犯罪分子往往容易得逞。

2.医疗机构滥检查、乱用药浪费基金。由于新农合病人可以获得补助,部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趋利思想严重,诱导新农合病人不做常规检查而做特殊检查,不使用常规低价药,而使用新特高价药;对新农合病人进行“小病大治”,多种高价格抗生素联合使用,滥用CT、彩超等特殊检查,还有些医疗机构只收费,不服务。这些行为都是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重要原因,也无疑给新农合基金带来安全隐患。社会上甚至出现一种“参合病人比未参合病人住院医疗费用要高”的说法。

3.农民千方百计套取新农合基金。一方面,由于新农合以统筹大病救助为主,政策重点偏向住院病人一块,由此,部门参合农民对于可以门诊治疗而不需要住院治疗的疾病,为了多获得新农合补助,主动要求挂床住院。另一方面,部分未参合农民借用他人合作医疗证冒名顶替住院并领取新农合补助,对参合农民权益造成损害。

4.乡村干部出具虚假意外伤害原因证明。根据新农合有关规定,有第三者责任的外伤,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都属于新农合不可报销范围。但部分乡村干部为了帮助农民获得新农合补助,授意农民歪曲受伤事实经过,并签字担保,从而使农民获得新农合补助。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是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人手少,审核结算业务量十分巨大,又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培训,对发票的真假辨别能力不高。二是缺乏评价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的有效机制。病人一旦进入医院,该用什么药,该做什么检查,都是医院说了算,有些医务人员为了利益,难免出现“头痛医脚”的现象。三是目前筹资机制不健全,基层干部收缴参合资金困难多,压力大,农民交了钱而报销不到医药费定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乡村干部在出示意外伤害证明时“不讲原则”。四是新农合门诊补偿偏低,一部分本可门诊治疗的病人,在医务人员的诱导和自己再三权衡“利弊”后,决定改由住院治疗,从而加重了新农合基金负担。

三、对策

1.进一步加强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一是要加强对审核结算人员的培训,强化其岗位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增强其工作责任心。二是要赋予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执法权。目前,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虽然探索了多种途径的监管方法,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监管很难到位,查出问题后只能由其主管部门卫生局处理,很难根除矛盾的存在。三是建议提高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及其职工待遇。目前,县级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大多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单位职工工资全靠财政拨款,无其它任何收入来源,而业务量又十分大。久而久之,监管人员难免和定点医疗机构“猫鼠同眠”。云南部分市州新农合经办机构套取新农合基金就是典型案例。因此,一方面建议将新农合经办机构纳入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提高其政治待遇;另一方面,对新农合经办机构实行绩效考核,提高其工作积极性。2.深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好“以药养医”问题。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基本药品目录诊断用药;卫生局、县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要紧密监测医院检查结果阳性率和自费药比例,对超标的要做出相应处罚。

3.要健全新农合基金筹集机制。目前,全社会外出务工人员多,靠乡村干部上门收取现金的方法,耗费人力、财力、物力大,难以持久;外出务工人员参合难,一旦生病,很难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惠民工程。

监管问题与对策 篇6

摘 要:分析了大型农贸市场中农药残留监管的现状及特点,找出了大型农贸市场的农药残留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大型农贸市场农药残留监管的形式和要求,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大型农贸市场;农药残留;监管

中图分类号:S481+.8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3.019

1 面临的问题

1.1 对农产品安全的认识问题

什么样的农产品是安全的,安全的标准是什么,大型农贸市场采取什么样的监管措施最为有效,农产品出现安全问题如何处理等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市场管理方和商户。目前采取的策略是对进场的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抽检,由于市场管理方没有对商户处罚的权力,只能对发现问题的商户进行劝退出场。商户对这种管理方式不认同,形成了对抽检认识不到位的局面。商户对农药残留抽检的不理解,简单地认为是市场管理方与其过意不去,在抽检中不给予积极的配合。市场管理方也担心由于过多过频的抽检把商户吓跑。毕竟市场的运行是依靠交易量来维持的,市场希望通过对产品的农药残留抽检来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水平,结果却变成抽检与被抽检的对立。

1.2 抽检的费用投入问题

市场投入场地和人员建立了检测中心,在天津市农委和商委的支持下配备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农药速测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设备,基本具备了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常规的定性定量的检测手段。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监管采取的是免费的抽检模式,市场管理方在检测费用、场地、人员和设备运行方面投入较大,每年投入的运行费用在35万元,占到市场管理费的10%以上,对市场的压力较大。

1.3 抽检的数量问题

日成交量400万kg,相对巨大的交易量,每天只能够进行200~500例的抽检,目前实行的抽检方案和结果还不能够全面反映市场中不同果蔬产品的农药残留实际状况。只能针对性对重点产品进行监控,如果加大抽检的数量和范围,市场需要增加人员和抽检费用的投入,而目前的状况是市场无法负担更大规模的抽检。

1.4 检测的方法问题

每天的抽检中采用最多的是酶抑制法检测农药残留,主要是时效的问题,而且此方法是目前单个检测费用最低和检测时间最短的方法。为了将果蔬产品在第一时间送达到市内菜市场,每天市场中的交易大部分在凌晨完成,虽然能够做到及时抽样,如果大量地采用色谱仪器分析的方法,但是这类方法若不能够及时给出抽检结果,必然会影响到商户的交易时间。酶抑制法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假阳性率较高。

1.5 农药残留问题与其他食品安全问题的交织

由于是综合农贸市场,市场中交易的农产品种类不仅有果蔬产品,而且还涵盖水产、调味品、蛋禽和鲜肉等。这几年出现的苏丹红、瘦肉精和对虾注胶等事件,让市场管理方监管起来感到力不从心。这类事件的发生要求市场监管的项目不仅局限于农药残留,而且还要涵盖违禁添加物,市场在人员、设备及技术都存在短板。

2 对 策

2.1 加强农产品安全的宣传

通过近几年的监管运行,目前市场管理方进行的农药残留速测已经对经销商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经销商起码了解到对进场的农产品需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如果是不合格的产品是需要退场的。退场不是目的只是一个管理手段,让经销商对农产品安全有全面的认识,了解问题的严重性,从而组织提供合格的农产品,这才是监管的目的。通过不间断的宣传,希望能够达到的效果是,经销商能够把交易中对农药残留的要求和标准传递到生产者,使生产者知晓合理使用农药、农产品安全间隔期、农药残留的危害等。经销商在组织货源时不能仅仅考虑价格,更要考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2.2 源头的监管

果蔬的来源地,除了本地生产外,40%~60%为山东、河北等农业大省。市场管理方对于外省的农产品安全信息不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加强与产地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建立产地信息档案,从产地直接进场的方式,与产地监管部门进行合作,选择大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市场提供优先进场的固定的货源。例如海南毒豇豆事件和山东毒姜的事件发生后,市场管理方能够及时启动农产品安全管理预案,禁止这两个产区的豇豆和姜进入市场销售,很好地维护了市场的农产品安全[3-6]。

2.3 设立农产品精品交易区域

通过对农产品执行绿色农产品标准检测,建立绿色放心农产品的交易区,对持续检测合格的商户进行公示,对消费进行引导。通过与大型单位、学校食堂和酒店直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反向促进经销商提供合格的农产品,督促生产者提升农产品的安全品质。

2.4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检测水平

在技术上重视尤其是快速检测产品的开发与应用[7-10]。与科研院所的合作,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培训等措施提升检测水平。对市场的检测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资格认证(CNAS)和计量认证(CMA),提升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同时纳入市级的监管体系,在运行经费、人员、设备及技术方面给予支持,扩大抽检的品种和检测项目,加大抽检力度。

参考文献:

[1] 张建树,王学忠,李小刚,等.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1-4.

[2] 陈松,钱永忠,王芳.农业标准化实施模式及推进政策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8(5):34-37.

[3] 查显才,王兴禄,岳永德.农药残留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 李鹏,谢炎,梁志超,等.绿色食品质量安全预警体系构建初探[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8(5):23-26.

[5] 叶纪明,单炜力,宋稳成.浅析国际食品法典与农药残留限量标准[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0,31(1):17-21.

[6] 李光英,姜辉,顾宝根.美国的农药管理情况[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2(1):15-16.

[7] 宋稳成,单炜力,叶纪明,等.国内外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药学学报,2009,11(4):414-420.

[8] 崔新仪,王学利,李宁,等.胶体金技术测定黄瓜中甲霜灵残留[J].现代农药,2013,12(2):35-36.

[9] 周向阳,林纯忠,胡祥娜,等.近红外光谱法(NIR)快速诊断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J].食品科学,2004,25(5):151-154.

[10] 薛龙,黎静,刘木华.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水果表面农药残留检测试验研究[J].光学学报,2008,28(12):2 276-2 280.

摘 要:分析了大型农贸市场中农药残留监管的现状及特点,找出了大型农贸市场的农药残留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大型农贸市场农药残留监管的形式和要求,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大型农贸市场;农药残留;监管

中图分类号:S481+.8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3.019

1 面临的问题

1.1 对农产品安全的认识问题

什么样的农产品是安全的,安全的标准是什么,大型农贸市场采取什么样的监管措施最为有效,农产品出现安全问题如何处理等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市场管理方和商户。目前采取的策略是对进场的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抽检,由于市场管理方没有对商户处罚的权力,只能对发现问题的商户进行劝退出场。商户对这种管理方式不认同,形成了对抽检认识不到位的局面。商户对农药残留抽检的不理解,简单地认为是市场管理方与其过意不去,在抽检中不给予积极的配合。市场管理方也担心由于过多过频的抽检把商户吓跑。毕竟市场的运行是依靠交易量来维持的,市场希望通过对产品的农药残留抽检来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水平,结果却变成抽检与被抽检的对立。

1.2 抽检的费用投入问题

市场投入场地和人员建立了检测中心,在天津市农委和商委的支持下配备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农药速测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设备,基本具备了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常规的定性定量的检测手段。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监管采取的是免费的抽检模式,市场管理方在检测费用、场地、人员和设备运行方面投入较大,每年投入的运行费用在35万元,占到市场管理费的10%以上,对市场的压力较大。

1.3 抽检的数量问题

日成交量400万kg,相对巨大的交易量,每天只能够进行200~500例的抽检,目前实行的抽检方案和结果还不能够全面反映市场中不同果蔬产品的农药残留实际状况。只能针对性对重点产品进行监控,如果加大抽检的数量和范围,市场需要增加人员和抽检费用的投入,而目前的状况是市场无法负担更大规模的抽检。

1.4 检测的方法问题

每天的抽检中采用最多的是酶抑制法检测农药残留,主要是时效的问题,而且此方法是目前单个检测费用最低和检测时间最短的方法。为了将果蔬产品在第一时间送达到市内菜市场,每天市场中的交易大部分在凌晨完成,虽然能够做到及时抽样,如果大量地采用色谱仪器分析的方法,但是这类方法若不能够及时给出抽检结果,必然会影响到商户的交易时间。酶抑制法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假阳性率较高。

1.5 农药残留问题与其他食品安全问题的交织

由于是综合农贸市场,市场中交易的农产品种类不仅有果蔬产品,而且还涵盖水产、调味品、蛋禽和鲜肉等。这几年出现的苏丹红、瘦肉精和对虾注胶等事件,让市场管理方监管起来感到力不从心。这类事件的发生要求市场监管的项目不仅局限于农药残留,而且还要涵盖违禁添加物,市场在人员、设备及技术都存在短板。

2 对 策

2.1 加强农产品安全的宣传

通过近几年的监管运行,目前市场管理方进行的农药残留速测已经对经销商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经销商起码了解到对进场的农产品需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如果是不合格的产品是需要退场的。退场不是目的只是一个管理手段,让经销商对农产品安全有全面的认识,了解问题的严重性,从而组织提供合格的农产品,这才是监管的目的。通过不间断的宣传,希望能够达到的效果是,经销商能够把交易中对农药残留的要求和标准传递到生产者,使生产者知晓合理使用农药、农产品安全间隔期、农药残留的危害等。经销商在组织货源时不能仅仅考虑价格,更要考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2.2 源头的监管

果蔬的来源地,除了本地生产外,40%~60%为山东、河北等农业大省。市场管理方对于外省的农产品安全信息不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加强与产地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建立产地信息档案,从产地直接进场的方式,与产地监管部门进行合作,选择大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市场提供优先进场的固定的货源。例如海南毒豇豆事件和山东毒姜的事件发生后,市场管理方能够及时启动农产品安全管理预案,禁止这两个产区的豇豆和姜进入市场销售,很好地维护了市场的农产品安全[3-6]。

2.3 设立农产品精品交易区域

通过对农产品执行绿色农产品标准检测,建立绿色放心农产品的交易区,对持续检测合格的商户进行公示,对消费进行引导。通过与大型单位、学校食堂和酒店直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反向促进经销商提供合格的农产品,督促生产者提升农产品的安全品质。

2.4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检测水平

在技术上重视尤其是快速检测产品的开发与应用[7-10]。与科研院所的合作,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培训等措施提升检测水平。对市场的检测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资格认证(CNAS)和计量认证(CMA),提升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同时纳入市级的监管体系,在运行经费、人员、设备及技术方面给予支持,扩大抽检的品种和检测项目,加大抽检力度。

参考文献:

[1] 张建树,王学忠,李小刚,等.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1-4.

[2] 陈松,钱永忠,王芳.农业标准化实施模式及推进政策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8(5):34-37.

[3] 查显才,王兴禄,岳永德.农药残留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 李鹏,谢炎,梁志超,等.绿色食品质量安全预警体系构建初探[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8(5):23-26.

[5] 叶纪明,单炜力,宋稳成.浅析国际食品法典与农药残留限量标准[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0,31(1):17-21.

[6] 李光英,姜辉,顾宝根.美国的农药管理情况[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2(1):15-16.

[7] 宋稳成,单炜力,叶纪明,等.国内外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药学学报,2009,11(4):414-420.

[8] 崔新仪,王学利,李宁,等.胶体金技术测定黄瓜中甲霜灵残留[J].现代农药,2013,12(2):35-36.

[9] 周向阳,林纯忠,胡祥娜,等.近红外光谱法(NIR)快速诊断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J].食品科学,2004,25(5):151-154.

[10] 薛龙,黎静,刘木华.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水果表面农药残留检测试验研究[J].光学学报,2008,28(12):2 276-2 280.

摘 要:分析了大型农贸市场中农药残留监管的现状及特点,找出了大型农贸市场的农药残留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大型农贸市场农药残留监管的形式和要求,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大型农贸市场;农药残留;监管

中图分类号:S481+.8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3.019

1 面临的问题

1.1 对农产品安全的认识问题

什么样的农产品是安全的,安全的标准是什么,大型农贸市场采取什么样的监管措施最为有效,农产品出现安全问题如何处理等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市场管理方和商户。目前采取的策略是对进场的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抽检,由于市场管理方没有对商户处罚的权力,只能对发现问题的商户进行劝退出场。商户对这种管理方式不认同,形成了对抽检认识不到位的局面。商户对农药残留抽检的不理解,简单地认为是市场管理方与其过意不去,在抽检中不给予积极的配合。市场管理方也担心由于过多过频的抽检把商户吓跑。毕竟市场的运行是依靠交易量来维持的,市场希望通过对产品的农药残留抽检来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水平,结果却变成抽检与被抽检的对立。

1.2 抽检的费用投入问题

市场投入场地和人员建立了检测中心,在天津市农委和商委的支持下配备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农药速测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设备,基本具备了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常规的定性定量的检测手段。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监管采取的是免费的抽检模式,市场管理方在检测费用、场地、人员和设备运行方面投入较大,每年投入的运行费用在35万元,占到市场管理费的10%以上,对市场的压力较大。

1.3 抽检的数量问题

日成交量400万kg,相对巨大的交易量,每天只能够进行200~500例的抽检,目前实行的抽检方案和结果还不能够全面反映市场中不同果蔬产品的农药残留实际状况。只能针对性对重点产品进行监控,如果加大抽检的数量和范围,市场需要增加人员和抽检费用的投入,而目前的状况是市场无法负担更大规模的抽检。

1.4 检测的方法问题

每天的抽检中采用最多的是酶抑制法检测农药残留,主要是时效的问题,而且此方法是目前单个检测费用最低和检测时间最短的方法。为了将果蔬产品在第一时间送达到市内菜市场,每天市场中的交易大部分在凌晨完成,虽然能够做到及时抽样,如果大量地采用色谱仪器分析的方法,但是这类方法若不能够及时给出抽检结果,必然会影响到商户的交易时间。酶抑制法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假阳性率较高。

1.5 农药残留问题与其他食品安全问题的交织

由于是综合农贸市场,市场中交易的农产品种类不仅有果蔬产品,而且还涵盖水产、调味品、蛋禽和鲜肉等。这几年出现的苏丹红、瘦肉精和对虾注胶等事件,让市场管理方监管起来感到力不从心。这类事件的发生要求市场监管的项目不仅局限于农药残留,而且还要涵盖违禁添加物,市场在人员、设备及技术都存在短板。

2 对 策

2.1 加强农产品安全的宣传

通过近几年的监管运行,目前市场管理方进行的农药残留速测已经对经销商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经销商起码了解到对进场的农产品需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如果是不合格的产品是需要退场的。退场不是目的只是一个管理手段,让经销商对农产品安全有全面的认识,了解问题的严重性,从而组织提供合格的农产品,这才是监管的目的。通过不间断的宣传,希望能够达到的效果是,经销商能够把交易中对农药残留的要求和标准传递到生产者,使生产者知晓合理使用农药、农产品安全间隔期、农药残留的危害等。经销商在组织货源时不能仅仅考虑价格,更要考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2.2 源头的监管

果蔬的来源地,除了本地生产外,40%~60%为山东、河北等农业大省。市场管理方对于外省的农产品安全信息不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加强与产地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建立产地信息档案,从产地直接进场的方式,与产地监管部门进行合作,选择大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市场提供优先进场的固定的货源。例如海南毒豇豆事件和山东毒姜的事件发生后,市场管理方能够及时启动农产品安全管理预案,禁止这两个产区的豇豆和姜进入市场销售,很好地维护了市场的农产品安全[3-6]。

2.3 设立农产品精品交易区域

通过对农产品执行绿色农产品标准检测,建立绿色放心农产品的交易区,对持续检测合格的商户进行公示,对消费进行引导。通过与大型单位、学校食堂和酒店直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反向促进经销商提供合格的农产品,督促生产者提升农产品的安全品质。

2.4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检测水平

在技术上重视尤其是快速检测产品的开发与应用[7-10]。与科研院所的合作,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培训等措施提升检测水平。对市场的检测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资格认证(CNAS)和计量认证(CMA),提升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同时纳入市级的监管体系,在运行经费、人员、设备及技术方面给予支持,扩大抽检的品种和检测项目,加大抽检力度。

参考文献:

[1] 张建树,王学忠,李小刚,等.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1-4.

[2] 陈松,钱永忠,王芳.农业标准化实施模式及推进政策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8(5):34-37.

[3] 查显才,王兴禄,岳永德.农药残留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 李鹏,谢炎,梁志超,等.绿色食品质量安全预警体系构建初探[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8(5):23-26.

[5] 叶纪明,单炜力,宋稳成.浅析国际食品法典与农药残留限量标准[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0,31(1):17-21.

[6] 李光英,姜辉,顾宝根.美国的农药管理情况[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2(1):15-16.

[7] 宋稳成,单炜力,叶纪明,等.国内外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药学学报,2009,11(4):414-420.

[8] 崔新仪,王学利,李宁,等.胶体金技术测定黄瓜中甲霜灵残留[J].现代农药,2013,12(2):35-36.

[9] 周向阳,林纯忠,胡祥娜,等.近红外光谱法(NIR)快速诊断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J].食品科学,2004,25(5):151-154.

农药使用与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篇7

1 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新特点

1.1 主要病虫害发生为害普遍性和严重性呈上升趋势

水稻二化螟虫世代重叠越来越严重, 导致防治难度加大;部分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越来越弱。这些因素造成了当地常发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 其为害程度也呈上升趋势。

1.2 病虫害次要种类加重发生

稻曲病、玉米蚜虫等病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1.3 新的种类不断出现

前几年, 玉米弯翅黑蝽流行, 造成部分乡 (镇) 玉米大量减产;2015年稻大蚊流行, 给水稻播种出苗带来严重影响。此类新发生流行的病虫害种类随着生产的发展呈增加趋势。

1.4 迁飞性害虫侵袭

近几年, 迁飞性害虫稻飞虱连年来袭, 稻纵卷叶螟为害也越来越严重。

1.5 检疫性病虫害存在危险

福寿螺在当地已经造成严重为害, 稻水象甲在犍为县周边地区侵袭为害, 也给犍为县敲响了警钟。

1.6 病虫害抗药性加重

一是农药抗性种类增加, 二是抗药程度加重。

2 病虫害防治及农药使用存在主要问题

2.1 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降低

近年来, 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 农村劳动力以老弱病残为主力军, 劳动力严重不足, 从而对农业生产重视不够, 种“懒庄稼”的现象严重, 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随之降低。

2.2 病虫综防意识不强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意识越来越淡薄, 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多数停留在农业部门的试验田、示范片, 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来完成, 农民大面积生产中存在“应急防治为重、化学防治为主”的问题, 主要依赖化学防治, 即使在化学防治过程中, 也存在着药剂选择不当、用药剂量不准、用药不及时、用药方法不正确, 甚至一味追求防治效果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问题。造成了费工、费药、污染重、有害生物抗药性强、对农作物危害严重的后果。

2.3 防治手段落后

一是农民的病虫防治技术水平不高, 多依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治措施应用较少。二是防治方法不科学, 在防治时间 (见病才防、见虫就打) 、选用农药及剂型、配制浓度、对症下药、使用方法等方面还停留在凭经验上, 不能做到准确、及时。三是农民对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还不清楚, 不能从病虫害发生的每一关键环节入手解决防治问题, 习惯于头痛治头, 脚痛医脚的简单方法防治, 致使防治质量不高, 防治效果不理想。四是农民的施药器械落后。施药时“跑、冒、滴、漏”严重, 导致雾滴大, 雾化质量差, 造成防治效果差、环境污染重。

2.4 统防统治程度不高

分户生产给病虫防治带来困难, 犍为县人均耕地只有667 m2左右, 分户生产在作物种类布局、品种布局上都比较零散, 管理也呈分散状态, 对病虫害的防治难以在时间、用药种类上达到统一。

3 农药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药经营人员多而杂, 监管难度大

全县农药经营门店230余户, 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 有的经营人员不懂得病虫防治及农药使用基本知识, 不能科学合理的“开方卖药”;有的法律意识及安全意识淡薄, 加之经营规模小, 经济基础薄弱, 一旦违法, 处罚难以执行到位, 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更难以赔付到位。

3.2 销售和使用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品种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农药销售者及使用者为了追求农药防治效果, 故意销售和使用禁、限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有的采用地下销售, 有的在复配剂中加入隐性成分, 甚至在农药销售过程中以含有禁、限农药成分作为卖点宣传。

3.3 农药产品质量不容乐观

通过农药市场检查发现, 农药产品普遍存在着“一药多名、老药新名”及假、冒、伪、劣、过期农药、标签不规范等问题, 甚至有些农药经营户乱混乱配、误导用药, 导致防治效果不佳, 直接损害农民的经济利益。

4 提高农药使用质量, 加强农药监管主要对策

4.1 加强技术培训

技术培训从4个层面来开展:一是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 提高他们对投入品市场监管的能力;二是加强农技人员的培训, 提高他们对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指导、宣传、推广及培训的能力;三是加强农药销售人员培训, 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 增强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意识, 加强病虫害防治知识及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培训, 提高对病虫害等有害生物综合防治能力及指导农民的能力;四是加强农民的培训, 以办培训班、开现场会、开设田间学校及“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 指导农民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 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有关规定合理使用农药, 从根本上改变农民传统的施药理念, 全面提高农民的施药水平及安全使用农药意识。

4.2 加强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报与植物检疫工作

县农业局植保站要充分发挥病虫害防治的主导作用, 加强全县各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工作, 做好趋势预报, 指导全县抓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同时, 严格植物检疫工作, 严密监控检疫性有害生物, 杜绝检疫性有害生物侵袭。

4.3 加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力度

政府主导, 整合农业项目资金, 加大绿色防控设施投入, 在重点产业区域安装杀虫灯、色板、性信息素等绿色防控设施, 以减少农药施用量。

4.4 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的支持、指导和监管力度

一是服务型的植保专业合作社。一方面, 要给予政策支持, 鼓励发展, 还要加强技术指导, 提升服务能力;另一方面, 要加强监管, 要求他们将使用的农药报监管部门备案, 并做好农药使用记录, 严防高毒、高残留农药通过植保专业合作社施用到田间地头。二是生产型的专业合作社。要制定统一的生产技术规程, 要求合作社成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 特别是投入品的使用, 建立健全生产档案, 监管部门要严格检查基地投入品使用情况, 坚决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在基地使用。

4.5 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

立足大户型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等, 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指导和协助制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重点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综合措施,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积极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保证向市场提供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4.6 加强农药市场监管, 严把农药流通的各个关口

加强经营人员岗前培训, 学习农药法律、法规, 普及农药、植保知识, 大力推广新农药、新技术, 对农作物病虫草害进行正确诊断, 对症开方卖药, 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农民进行用药防治;加大农药监管力度, 严格检查经营档案,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药, 严格监管国家禁用、限用农药, 严把农药流通的各个关口, 确保广大农民用上放心药。

4.7 加大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力度

按照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 加大植保新技术、新药剂的引进、试验、示范力度, 及时向广大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成果, 使推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同时, 建立各种技术综合应用的试验、示范基地, 使其成为各种综合技术的组装车间, 农民学习新技术的田间学校, 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的示范园区。

4.8 改进施药器械, 提高农药施用质量

积极宣传、推广雾化质量好的施药器械, 解决施药时“跑、冒、滴、漏”的问题, 减少用药量, 提高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降低环境污染。

摘要:结合四川省犍为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农药施用及农药监管现状, 分析了农药使用及农药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提高农药使用质量, 加强农药监管主要对策:加强技术培训;加强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报与植物检疫工作;加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的支持、指导和监管力度;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强农药市场监管, 严把农药流通的各个关口;加大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力度;改进施药器械, 提高农药施用质量等。

我国政府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8

一、政府会计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政府会计监管, 是相对会计行业自律 (如会计师协会等) 或民间监管 (如公众媒体等) 而言的, 是指政府直接或间接通过立法和制定一系列法规性文件, 来强制或主导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生产和会计信息披露行为。政府会计监管对纠正市场失灵, 重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和调节经济运行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1.政府会计监管弥补了会计市场存在的缺陷

1929年美国经济的大危机过后, 当人们把危机的根源归咎于缺乏规范、缺少诚信的会计市场的时候, 政府责无旁贷地全面介入会计监管。会计规范要有一套规则, 规则制定者要有一定的权威, 这样才能迫使市场的参与者遵循, 政府是制定规则的最佳角色。

2.政府会计监管联结了委托代理链条的正常运转

企业是委托代理机制下各种契约的联结点, 委托方与代理方之间存在着的固有的利益冲突, 使作为代理方的会计主体有隐瞒、延迟、虚报会计信息的动机和可能。由每一委托方实施个别会计监管既不可能, 也无必要, 更不允许 (基于代理方正常经营权的维护) 。由一个能够代表所有委托方利益的机构对代理方实施会计监管是现实的需要。目前在我国, 政府责无旁贷地承担了这一重任。

3.政府会计监管能够控制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

会计信息是一种稀缺资源, 体现为一定社会资源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配置, 从而产生经济后果。这样, 影响会计信息生成的会计规范制定权、影响决策生成的内幕消息优先获取权, 以及借助于信息优势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等, 就成为会计监管的永恒话题。拥有了会计规范的制定权, 就能够控制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在会计规范制定权的争夺上, 政府以其权威性、制定成本低、易于推广等优势而成为最大的赢家, 同时也拥有了维护政府经济利益、分配其他经济主体利益的有利武器。

4.政府会计监管在转轨时期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 为了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以及保护和平衡有关各方的利益, 政府对会计进行监管理所当然。

二、我国政府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 我国的政府会计监管体系存在着以下问题:

1.会计监管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上还不够健全与完善

(1) 《会计法》对会计监管组织机制规定的缺陷。

在转轨经济时期出台的《会计法》强化、扩大了财政部门对于会计信息的监管权限, 但却未能妥善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多部门重复性监管问题, 也未能设置出实现监管目标要求的合理的保障机制和约束机制。

(2) 缺乏适当的诉讼权制, 实际操作中处罚力度有限。

我国至今也未出台《民事责任赔偿法》, 对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案件, 在财产责任方面一般表现为对当事人的违法所得全部由国家罚没, 但却没有对投资者的民事赔偿责任。

(3) 从会计监管的法律环境看, 我国会计法规之间的协调存在问题。

部门立法, 部门分割, 有关措施缺乏照应或相互交叉, 或存在遗漏和抵触现象, 致使监管部门很难对会计违法行为进行定性。

2.政府监管分散

衍生于国有资产的各种权利分散于政府各相应职能部门, 财政、税务、工商、物价、审计、国有资产管理、证券管理等政府部门以及政府派驻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的监事会等, 都有权借助有关单位的会计信息进行会计监督, 这样使得基层单位对政府重复监管、多头监管颇有怨言。而且这种监管格局容易导致各部门相互推诿责任、监管效率低下, 不能做到信息共享, 严重浪费社会资源。随着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财政部与证监会之间的矛盾会愈演愈烈。

3.政府监管存在监管不足与监管过度并存的情况

在我国, 政府会计监管投入大, 但其成效却不理想, 原因有二, 一是存在监管过度, 二是存在监管不足。尽管这两个方面是矛盾的, 但在我国现实中是并存的。如对因上市公司会计操纵而导致的股东损失, 至今仍没有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追究, 是监管不足的表现;而对上市公司不断地进行多头重复性监管, 则是监管过度的表现。相对于监管不足, 监管过度造成的危害更大。政府监管越多, 政府官员设租越多, 被监管主体寻租越多, 双方获取的利益越大, 诚实守法的会计人员越无立足之地, 法制和监管部门的权威越低, 公平和正义的理念也将消失。

三、完善我国政府会计监管的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政府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予以完善:

1.完善政府会计监管组织机制

根据现阶段财政部与证券会之间的矛盾,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政府会计监管组织机制可以有集中监管型和协调型两种方案。

(1) 集中监管型。

将会计准则的制定权纳入证监会集中统一监管下, 采取由政府间接调控、由民间会计职业团体直接制定、由各方利益团体参与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该种模式立足于实现证券市场监管的完全统一化, 改变目前监管部门多方博弈的现象, 减少部门分割造成的巨额的协调成本, 符合国际发展的潮流。采取该种模式, 需要思考的是证监会应将权力转授给谁, 是注册会计师协会, 是现行的会计准则委员会, 是财政部会计司?还是某个新成立的纯民间性质的机构?如果是前三者, 涉及这些机构与财政部门脱钩的问题和这些机构的现有成员的公务员身份问题。如果是后者, 则涉及到长期的培育问题和机构经费来源问题。

(2) 协调型。

在现有的监管架构基础上建立起多层次、多形式的部门协调机制, 以增进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 提高监管效率。具体措施有:在国务院内部建立由相关监管部门首脑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 主要研究监管中的有关重大问题, 相互交流监管信息, 协调监管政策等;证监会应从集中统一的证券市场管理者的高度出发, 主动会同相关监管部门签署一个监管谅解备忘录, 明确合作协调的原则、范围和方式;证监会和财政部各指派一名副首脑级官员列席对方召开的重要会议;就有关专题分别设立常设委员会, 如机构监管协调委员会、审计监管协调委员会;定期实行高层官员的人事流动, 以增进彼此的了解。

2.完善会计监管的法律法规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提高会计法规之间的协调性, 明确会计监管的主体、监管对象及其监管范围, 为政府监管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在制定会计监管法律法规时, 要广泛征求意见, 使新的法律法规有更好的可行性, 更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 要学习和借鉴国外会计监管立法的成果和经验。健全的会计监管法律体系应是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并重、三者不可或缺的。在法律制度上, 各相关法律、法规应做出较为清楚而统一的规定, 即不同层次或不同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对行政责任方面的规定应统一口径。有关的证券法律、法规应进一步明确编造虚假财务报告和对虚假财务报告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民事赔偿责任, 使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违法行为所负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清晰明确。尽快建立起证券市场的民事赔偿机制, 特别是可操作性的民事诉讼程序, 以利于民事赔偿机制的启动。进一步明确编造虚假财务报告和虚假审计报告所负刑事责任的界定标准, 增强法律的威慑作用, 减少重大违法者存有的侥幸心理。会计市场是信息高度不对称的, 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诉讼是举证困难。为保护投资者利益, 美国《证券法》设置了举证倒置原则, 即投资者只需证明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存在严重错报或遗漏, 而被告方负有表明自己已尽职责、原告的所有损失或部分损失与自己的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因此, 建议引入举证倒置。

3.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我国会计领域监管不力, 责任不清, 违法不究,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 包括会计信息质量及质量监管责任追究制度没有建立和落实。应当按照各部门的不同分工, 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不仅要建立单位内部会计信息质量的责任制度, 还要建立政府会计监管的责任制度。在合理界定政府有关部门会计监管职责范围的前提下, 如果监管部门实施检查后仍出现重大违法问题, 应追究监管者的失职责任。

从国外的会计监管改革中, 我们不难发现, 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并不互相排斥, 两者是相互补充的。一个理想的会计监管框架应该能够融合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 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帕雷托最优”。政府会计监管和行业自律的相互融合是会计监管发展的方向, 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取得约束条件下的函数最大值, 是创建会计监管实施机制的最终目的和关键问题。

摘要:政府会计监管对纠正市场失灵, 重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和调节经济运行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当前, 要完善我国政府会计监管的组织机制, 健全会计监管的法律法规,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融合是会计监管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政府,会计,会计监管,政府监管

参考文献

[1]吴水澎, 毕秀玲.论政府对会计监管的必要性、缺陷和效果[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4) :10.

[2]李渊文.当前我国政府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52.

[3]毕秀玲.政府会计监管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182.

论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9

一、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 监管目标不够明确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 (1986) 、《金融机构管理规定》 (1994) 和《商业银行法》 (1995) 的内容看, 中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具有多重性和综合性。金融监管既要保障国家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有效实施, 又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保护存款人利益, 保障平等竞争和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这实际上是将金融监管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等同看待, 强化了货币政策目标, 弱化了金融监管目标, 从而制约了金融监管的功效。

(二) 监管方式和手段存在缺陷

目前中国金融监管方式主要是金融当局的外部监管。自我管理及控制虽然有, 但由于银行缺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 内部控制与监管流于形式, 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 行业自律组织及社会监督更是少见,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监督机构对金融业的检查只是偶尔才会有, 并没有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制度, 没有真正的权限。政府审计受人员限制不能随时随地监督, 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独立性又太差。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金融监管的手段主要有三种: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中国主要采用的是落后的行政手段, 行政命令和干预是最直接有效的监管手段。近几年, 中国虽然陆续颁布了《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和《外汇管理法》等金融监管法律, 但是并不能涵盖金融业的全部, 且因规定比较原则在金融监管实践中难以具体操作。监管应是依法进行, 而现实中却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只注重定性, 缺乏量化指标, 操作随意性大, 操作工具滞后, 导致金融监管效率低下。

(三) 尚未形成效率高的监管体制

金融监管的首要任务当然是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但监管本身并不是要绝对保证不出现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实际上, 市场经济的规则就是优胜劣汰, 倒闭是资源 (如资本和管理人员) 配置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可以起到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金融效率的作用。而在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中仍只强调防范风险, 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十分僵化, 这事实上保护了垄断, 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效率。

(四) 监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金融监管工作中, 无论是对金融机构的审批, 还是对金融风险的分析、识别、判断、化解, 都需要从事金融监管的人员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网络银行迅猛发展的前景下, 要想实现监管目标, 必然要对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 金融监管当局的许多现有监管人员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与金融监管目标的高标准和监管任务的艰巨性相比, 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由于金融监管所需求的较为全面的经济、金融、法律、高等教学等方面知识的综合型人员较少;许多金融监管人员还不能对金融机构的各项指标进行前瞻性和深层次的分析, 从而使现场和非现场监管的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精通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人员不多等;这些都影响了金融监管的力度和深度。

二、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 提高金融监管绩效的建议

(一) 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社会监督作用

1. 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 是防范金融风险与危机的基础性、根本性制度, 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前提。各国的监管经验表明, 金融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手段只是作为金融机构内控不足的补充, 控制风险的根本措施还要靠内控制度。事实上, 国际商业信贷银行案、巴林银行的倒闭、日本多起银行案以及其他金融案例中, 如果银行制定并执行了严格的内控制度, 危机或许可以避免, 某些银行或种不致倒闭, 即使是由其他原因引发的金融动荡, 也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化解。对于中国来说同样如此,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 既有政策性、行政干预、市场变化等原因, 也有自身经营管理不善的原因。据有关方面的抽样调查显示, 银行因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形成的不良资产约占40%以上, 说明自身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是形成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因此, 金融机构应对自身内部各分支机构、各职能部门以及经营决策者加强约束, 使金融机构内部导致的风险得到控制并降低到最低限度。

2. 强化社会独立审计体系和其他社会监督的作用

由于金融监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很难完全由监管当局自身承担, 所以应该加强纪检、审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工商、财税等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社会性监管, 增强金融机构在资金营运、财务管理、业务开展和信用评级等方面的透明度, 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 还要通过新闻媒体的力量, 监督各金融机构认真执行国家金融纪律、方针、政策, 监督其遵守相关的金融法规。另外, 通过加强金融法规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宣传, 建立健全监管公开举报电话, 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 建立畅通的信访渠道等, 形成广泛的群众监督。

(二) 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方式, 使非现场监管与现场监管有机结合

从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方式来看, 虽然非现场监管和现场监管都被运用着, 但都没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而且非现场监管的作用更加有限。因此, 必须尽快建立统一、科学、规范化的非现场监管体系、法律体系和风险监控指标;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等先进作业工具, 发挥其网络监测作用;尽快实现由事后发现和化解风险向事前预警和预防风险转化, 健全非现场监管评级与信息披露制度, 实现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的协调一致, 真正使非现场监管成为现场监管的目标导向, 现场监管成为非现场监管的基本依据, 最后形成统一的监管结论, 采取统一的监管行动。

(三) 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

建立金融监管法规、监管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颁布实施金融监管操作规程或办法和监管人员守则, 主要需从立法和执法两个方面加强工作, 努力改变目前存在的金融法制建设滞后和执法不严的现状。一是在立法方面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 进一步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真正解决当前金融监管过程中无法可依和有法难依及执法不严的一系列问题。二是在执法方面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 要切实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和高效执法和严格执法。从当前状况来看, 金融执法方面是法制建设中最薄弱环节, 迫切需要加大执法力度。

(四) 不断提高监人员素质

要建立一支精干、高效并且适应监管需要的监管队伍, 首先应该要建立和健全人员资格考核和任职制度、培训制度以及交流制度和奖惩制度。其次可以从商业银行和社会其他部门引进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充实监管队伍, 监管水平的提高。第三应加强监管人员的国际交流, 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监管经验。

参考文献

[1]国生彦.国际金融法读本[M].恒方, 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2]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金融法苑[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3]非利普.伍德.国际金融的法律与实务[M].香港:香港商务印书馆, 1999.

[4]郭雳.发行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5]罗斯.塞利格曼.证券法基础[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监管对策 篇10

近年来相关数据表明[2], 全世界范围内接连发生的重大食品不安全事件, 给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威胁, 对事件发生国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甚至导致了令人震惊的政治风波, 如:1986年疯牛病在英国暴发, 随后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乃至亚洲的日本, 人一旦感染此病, 病死率几乎为100%。2000年, 全世界有15亿例腹泻病例, 导致300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大约70%的此类病例是由食品致病菌引起的[3]。

1 当前食品安全现状

通过翻阅历年来相关食品安全实例可以看出, 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同样严重。如我国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立顿速溶茶风波”、“光明回收奶事件”、“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广东潮安果脯遭‘封杀’事件”、“雀石绿风波”、“PVC保鲜膜可能致癌风波”、“哈根达斯无证作坊事件”、“三鹿‘早产奶’风波”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2006年的“可乐含苯”、“福寿螺致病”、“毒猪油事件”、“美国‘毒菠菜’、加拿大‘毒胡萝卜汁’洋品牌进入中国被同化事件”、“瘦肉精中毒”、“苏丹红咸鸭蛋”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2007年的“龙凤与思念问题速冻食品深圳撤柜”、“上海星巴克售过期苹果汁”、“五粮液幸运星糖精超标”、“北京王致和豆腐乳被指保质期内发霉”、“味全食品旗下奶粉被查出致病菌”、“台湾婴儿配方奶粉检出致病菌”、“香港的Godiva朱古力遭停售”、“乐事薯片等23种进口食品抽查不合格”、“多美滋奶粉中出现小蛆”等食品安全事故与问题;2008年的“人造新鲜红枣流入乌鲁木齐事件”、“日本毒饺子事件”几乎引起中国的食品安全危机;2009年的“农夫山泉含砒霜”、“三鹿奶粉”;2010年的“一滴香”、“地沟油”、“毒豇豆”;2011年的“毒豆芽”、“毒生姜”、“雀巢‘砷含量’超标”、“牛肉膏事件”、“染色馒头”、“毒血旺”、“瘦肉精”、“胶面条、可燃面条”;2012年的“红牛被质疑含有非法添加剂事件”、“立顿茶包被检出高毒农药”、“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雅培事件”、“老酸奶事件”、“南山奶粉致癌事件”、“速成鸡事件”、“垃圾菜事件”、“毒蜜饯事件”、“螺旋藻铅严重超标”、“注胶虾”、“硫磺竹笋事件”等。桩桩事故触目惊心、血的教训。因此, 党中央、国务院把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上升到战略性政治高度是势在必行的。

2 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2.1 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研究表明, 近年来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不仅在发展中国家, 而且在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经常出现大规模爆发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每年腹泻病例达15亿例, 造成300万名儿童死亡, 其中70%是由于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和饮水所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 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数10亿人。发达国家 (包括美国) 发生食源性疾病的概率也相当高, 平均每年有1/3的人群感染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不仅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幸福生活, 它们还对个人、家庭、社区、商业和国家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英国就已经单独花费超过60亿元处理它的疯牛病危机, 而它的牛产品出口在1995年下降了99%, 经济的影响能延伸到以后的15年[4]。

2.2 中国食品安全的问题

伴随着改革开放,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虽然有了较大好转, 但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隐忧, 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 源头污染。

化肥、农药添加剂等的使用对人体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重金属污染问题, 在农禽产品中含有超标超量的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的重金属物质。

2.2.2 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加工食品中使用劣质原料、造假、非法添加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如用病死畜禽加工熟肉制品;最近的羊肉事件;毒淀粉事件;使用“地沟油”加工食品等;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在腌菜中超标多倍使用苯甲酸;在饮料中超标使用的化学合成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甜味剂等。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 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适用范围的化学物质。

2.2.3 不规范的加工过程。

产品生产无标准、标准陈旧、或不按标准组织生产, 生产环境不达标, 食品的原料和加工环境决定了它具备一定的微生物生长条件, 食品加工过程和包装储运过程中稍有不慎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

2.2.4 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不规范。

产品质量检测制度不完善、检验方法和仪器落后使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轻易地进入流通领域。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等现象屡见不鲜。

2.2.5 流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食品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的安全状况也让人担忧, 如食品中的鲜活产品, 从生产到销售、保鲜、贮藏等要求较高, 任一环节出现疏忽, 就会导致海鲜变质, 食用变质海鲜生病、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在销售过程中卫生条件问题更是屡见不鲜;因为食品种类繁多, 储存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对于温度和包装等都有特殊的要求。但在实际流通过程中, 食品散装进货, 销售之前进行包装, 运输过程就处于监管的空白区, 食品的卫生难以保障;使用不适合包装食品的包装袋;销售过期产品或对过期产品的生产日期重新打印标签等, 这些都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风险。

2.2.6 转基因食品具有潜在危险。

如今, 转基因食品早已成为人们餐桌食品的一部分。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害, 但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目前, 人们所担忧的是转基因产品是否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 转基因产品与非转基因产品是否“实质等同”无显著差异, 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以及有多大的影响。从国内外对转基因生物的研究来看, 转基因食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潜在危险:可能损害人类的免疫系统 (标记基因) ;可能产生过敏综合症;可能对人类有毒性;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有害;对人类和人体存在未知的危害。

2.2.7 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水平、素质较差。

当前近50万个食品生产企业中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和小作坊 (35.3万人) , 这些从业人员的素质中多为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 因此诸如产品的微生物指标超标、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一些违规作业行为时有发生。

3 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问题

3.1 食品安全法律适用性差

虽然我国现已颁布的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数量多达十几部, 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仅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概要性规定。而且由于出台时间早, 标准要求低, 覆盖面窄并没有充分显示新形势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另外, 有些法律法规在制定时, 并没有充分考虑食品安全问题。当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 就显得很不适应。由于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没有把食品安全建立在全部食品产业链基础上, 所以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广度不够, 在具体标准和法规的制定上也不够协调和系统。有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比较原则和宽泛, 缺乏清晰准确的定义和限制。目前,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所涉及的法律法规非常多, 但由于没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对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不够, 难以形成足够的威慑力。

3.2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落后

在食品监管中, 食品质量标准体系是食品安全的前提。食品安全标准是指为了对食品链全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要素以及全过程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 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 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中纳入的食品安全标准包括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与食品接触材料卫生要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方法标准、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技术标准、食品标签标识标准、特殊食品产品标准、食品安全基础标准、其他食品安全标准等。我国现有食品相关标准分为4级, 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目前, 我国的标准还存在数量少、与国际不接轨等突出问题。标准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较为落后。国际标准建立通常的做法是企业和行业制定标准, 而在我国由于企业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因此标准的立项活动还是主要依靠政府, 企业、消费者参与不够, 进而导致我国标准体系的建立同国际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3.3 社会参与机制不健全

主要表现为自上而下的监管体制制约了社会监督力量参与的积极性。食品安全问题绝不纯粹是一个政府监管问题, 它还需要包括消费者、食品行业协会和新闻媒体等在内的社会监督力量发挥一定的作用。而我国社会监督力量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其主要原因在于参与机制不健全, 影响了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对于消费者而言, 作为食品安全的直接受益者, 应该具有监管积极性,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和投诉回应机制, 往往在多次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无果后, 只能放弃维护自身消费权益的权利。比如在三鹿劣质奶粉事件中, 据媒体报道, 在事件恶化之前就有消费者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劣质奶粉的情况, 但迟迟得不到回应, 最终导致劣质奶粉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

3.4 食品检测水平落后于发展需要

食品安全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需要技术支撑, 特别是食品安全检测水平。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技术壁垒越来越多地成为国际贸易之间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科技水平相对落后, 目前中国检验水平还满足不了生产经营的需要, 技术机构检测设备比较落后, 检测方法还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 很多我国检验合格的食品在国外被查出不合格, 在国外检验不合格的食品在国内无法检测的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检验机构分属不同部门, 缺乏统一规划、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3.5 监管机构人员问题

一是监管人员认识不到位。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 由于监管人员认识不清, 未能从责任、使命的角度全盘考虑监管工作, 特别是对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监管, 由于监管工作人员思想不够统一, 对食品安全的认识还不够到位, 对人民群众交付的重托不负责任, 事事得过且过, 面子上不好看, 企业也困难等使得未能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做到加大巡查力度及加强强制检验措施、真正做到巡查到位、查处到位、整改到位等, 导致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屡禁不止。二是监管人员素质不一, 整体监管水平参差不齐。在实际监管中, 存在部分监管人员素质低下, 巡查时走马观花, 不能发现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点。将责任区作为执法区、忽视管理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3.6 传统食品小作坊及手工食品监管问题

在加强食品质量监管的工作中, 传统食品小作坊及手工食品的现状已成为广大消费者议论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对米、面、油、酱油、醋老5类食品生产企业专项调查统计, 79.2%的企业是10人以下传统食品小作坊及手工食品;在对肉制品等10类食品生产4万余家企业调查中, 有70%属10人以下小作坊。对这些小作坊进行分析, 普遍存在的特点和问题为小而多, 分布广;条件差, 隐患大;素质低, 不规范, 迫切需要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4 加强监管的对策

4.1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要求企业建立自检实验室, 企业自检是促进食品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从根源上扼制食品安全生产中的各种隐患, 从原料检验到产品检验, 从添加剂检验到成品检验, 大大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通过质量自检对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也能起到巨大的作用。要求企业建立和完善检测机构, 制定各项检验检测制度, 落实各项检验检测目标, 确保生产产品批批检验100%合格出厂, 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 企业通过检验分析也可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2 规范对企业的监管

如何规范对企业的监管, 关键在规范食品企业标准的制定和备案工作, 目前, 对部分企业标准审查不严, 备案形同虚设, 甚至出现有明显错误的企业标准也被备案的现象。如果食品企业水平参差不齐, 同一食品产品标准中的技术指标差距较大, 不利于食品质量的控制, 不利于一些地方名、特、优食品的保护。要对现有食品企业备案标准进行清理清查, 组织修订, 重新审查备案。企业标准是食品生产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 只有制定水平较高的企业标准, 并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 才能生产出百姓放心的食品, 有效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并安排专业监管人员进行驻场监管。

4.3 提高风险监测

预防控制是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的核心[5]。为提前监控食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应健全具体的食品安全评价监督机制, 创建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在生产、贮藏、加工和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贯彻预防原则, 可有效地实现减少风险的目标。为了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 必须将安全和质量融入到食品生产、消费的风险评估的整个过程中。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 培养专业的风险评估人员, 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制度, 对我国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时时评估防范于未然, 定点对各类食品进行抽样检查, 并把抽查结果绘制成图表, 定期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评估信息, 通过评估信息表所反映出的食品安全信息, 评出存在的安全隐患, 及时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 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食品安全标准与要求。应采取国际认可的手段, 加强对与食品有关的化学、微生物及新的食品相关技术等危险因素的评价, 创建食品安全的评价标准, 建立一套评价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新方法, 从而逐步建立我国自己的食品安全评价体系, 并在实践中加以不断完善。

4.4 充分发挥食品检验机构的作用

食品检验机构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保障食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7]。提高食品检验机构检测水平, 使之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强有力技术支撑, 是当前食品检验机构的首要任务。在科学监管理念指导下, 以确立科学检验精神为主题, 以提高检验能力为主线, 以推进技术创新为动力, 以强化实验室规范化管理为重点, 以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为保证。充分发挥食品检验机构安全的预警作用, 食品检验机构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演练活动, 努力增强危害性分析水平及应急处理能力。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方案的演练和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同样重要。一旦事件发生, 技术机构就要首当其冲。因此, 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危害性分析演练和研究, 提高应急能力, 防患于未然。

4.5 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是推进制度建设, 形成社会监督机制。为鼓励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社会监督, 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监督作用, 制定义务监督员和举报投诉及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 强化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 构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机制。二是构建监督网络, 延伸社会监督触角。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网络建设, 依托举报投诉指挥中心的监管网络, 及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举报投诉。三是强化舆论监督, 营造社会监督氛围。积极开展社会各界宣传工作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 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培训班、宣传月活动、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宣传进市场等各种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部门网站、简报、专刊时时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信息, 积极拓宽宣传渠道, 搭建信息宣传平台,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辐射面广、轰动效应大等优势, 扩大宣传覆盖面, 提高宣传效果。政府门户网站上定期发布食品安全监管监测信息和消费预警, 营造全社会关心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5 结语

食品安全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 保证食品的安全对人类健康十分必要。从食品安全现状来看, 在许多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已受到全球关注, 保障食品安全已成为保护人类生命健康、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食品贸易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础。阐述了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监管对策, 以促进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问题,监管对策

参考文献

[1]谢敏, 于永达.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 2002, 1 (1) :2, 18.

[2]周洁红, 钱峰燕, 马成武.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研究与进展[J].农业经济问题, 2004 (4) :26-29.

[3]张星联, 唐晓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食品科技, 2005, 5 (1) :4-8.

[4]郝记明, 马丽艳, 李景明.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控制食品安全的措施[J].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 30 (2) :118-122.

[5]孙耀武.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 2009 (2) :5-7.

[6]张永建, 刘宁, 杨建华.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2) :14-20.

上一篇:问题研究应对下一篇:学习能力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