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诗词的意境美

2024-06-28

欣赏诗词的意境美(精选五篇)

欣赏诗词的意境美 篇1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留下了璀璨多姿、浩若烟海的优秀作品,在这些优秀作品诞生的过程中也更深刻地奠定了我国古代艺术民族风格的一个重要标志:讲究意境。对这些作品之“意境”的探究、阐述和解析可谓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春江花月夜》即是如此。清代文学家王阎运评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州》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3闻一多先生更赞美道:“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4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然而这一诗、一乐的意境究竟如何?古诗词声乐作品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意境美?笔者将就此展开论述。

一、诗意与乐境的完美融合

《乐府总序》曰:“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可见“诗、乐本不可分,故言诗也就是言乐”。诗与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古诗词声乐作品是中国古诗词与音乐紧密结合的产物,它的素材全部源于古诗词,它以含蓄、意境及意韵,来表现中国古诗词声乐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张若虚把自己的一切情思诗化,将万千奔涌的情感浓缩为精炼的七言文字,并赋予它们以生命般的热忱和活力,让丰富的想象去填充艺术创作的构思与表现,从而描绘出一幅动人的画卷——夜畔、江景、月色低垂,江边斑驳影错的植被、花草,完美而淋漓地展现了“江山多娇、风景如画”、“夕阳西下,渔舟晚归”的绝美画面,古典韵味清丽淡雅、令人陶醉,悠远宁谧的意境使人宛若置身于月色之中。

民族声乐作品《春江花月夜》古朴、细腻、委婉、真挚,意境优美,是中国民族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是诗与乐、人与情、声与情结合艺术典范。是作曲家徐景新先生根据“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的传统琵琶文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来。音乐使用了昆曲风格,其中采用了大量的附点和切分节奏,将诗化的文字凝练成可歌可颂的音乐,歌词与旋律情景交融,并赋予它们以血液和生命,让起伏的情绪和词曲间音韵的规律,尽可能地展现和烘托歌曲的思想情感和词境。作曲家创新性地使用人声来创作、改编这样一部传世奇作。作品细致描绘了江水、明月的美轮美奂,巧妙地将文学与音乐融会贯通,将艺术形象刻画地惟妙惟肖,呈现了良辰美景,带给人一种悠长的古典韵味。作品具备其独特新颖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歌词与旋律的完美结合,让徐缓铺陈的音乐律动带入作品的意境。主歌部分歌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江上明月升,江上花如锦,春潮随波千万里,夜色沁人心”。仅以这开头部分的炼字而言,精妙已令人叹服。旋律的层层递进也似波涛翻滚般豪迈、激扬,听众好似能在充分的音乐表达中、在山水自然中寻求另外的自我,这也极好地展现了东方自由主义精神和中国古典艺术作品的魅力,赋予了该作品以文学、哲学情感于其中,展现了静谧温雅的中国古典美,《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写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5笔者认为,将其放在民族声乐的论述中来看,可做以下阐释:歌声并不代表声乐作品的全部思想内涵,音声之外的境界则更为宽广、美妙绝伦。也即是说:歌唱本身所传达的至美情深的意境是无外延可讲的,它可以随着人们的思维自由而豪迈地想象、翱翔。

音乐创作上而言,民族声乐作品《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集中西音乐元素于一体的音乐巨典。在乐曲的结构布置、创作方法和钢琴伴奏方面对作品进行情与思的诠释,秉承着“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主体”的创作理念,调性和旋律的设置中渗透着许多民族音乐的元素,呈现出典型的民族音乐特点,在这样的创作基础上,巧妙地加入了花腔唱法等西方创作元素。前奏的写作在散板的应用之下更显自由、宽广而深邃,大量倚音的处理使作品兼具了中国乐曲的古典之美和西方作品的轻巧圆滑之美,(见谱例1)创作别具一格,十分新颖,以新的视角、新的音乐形态阐释了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在人与情、诗与乐的完美结合下,带给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以更多的思考,进而使乐曲更显生动,音乐形象也更为鲜活、丽人,向大家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典音乐的伟大魅力,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古典音乐的魅力。

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对立与统一

意境,又被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样一对美学范畴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抛出来的。境,是一种无限的思维空间。是艺术家用心,用灵魂,用文字一起营造出来的。“有我之境,仿佛是以我观物,一切外物皆著我之色彩,艺术家的主观情思意兴从艺术作品中鲜明集中地突现出来,艺术形象好像是受着艺术家的人格映射的艺术形象。无我之境,仿佛以物观物,似乎是“纯客观地”抒写外物,以形貌形,以色写色,忠实于自然的真实描绘,艺术家的主观方面融解在艺术形象之中,好像隐藏在艺术作品的背面。”6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相比之下,前者“我重于物”,后者“物重于我”,从而形成意境的两种重要形态。“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

不论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其实都是客观和主观的有机交融。“虚”与“静”这对审美范畴是诗歌、音乐、书画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所共同追求的审美理想,也即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至高境界。“虚”与“静”的意识形态也恰如“有我”与“无我”的艺术境界。因为“虚”意在“留白”,唯有“虚”方能营造空灵之感,给人以无线瞎想的空间;而“静”,则更侧重人与自然的融合、化一,让人们在自然之中感受自我、体悟宇宙和生命。“静”能淡泊情志,“虚”则无限徜徉、诸多想象。虚实荡漾着活力,奔涌着生命的律动。“所谓节奏、活力、律动等等,实质还是自然形式经由艺术形式的中介而与人的生命形式、情感形式达到异质同构,相契相应。这也就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实以带虚,虚以衬实,实起虚结,虚起实结,虚虚实实,相映成趣。虚实结合,方得意境。此乃虚实相宜、动静相映的深邃阔大的美学意蕴。”7

区别于西方艺术创作和追求上喜爱崇高感和豪迈美的理念,中国的古典音乐创作则更偏爱于对含蓄、宁静优雅、阴柔笃定的表现和阐释,这是中国古典文化长久影响下所形成的审美倾向。“我有之境”、“无我之境”、“虚静”的审美原则在民族声乐曲《春江花月夜》中也有较多地体现,引子和结尾部分都充分表现了这样的审美意境,旋律上均采用了母音“呜”,这种没有过分歌词渲染和烘托的演唱刻画出了深远、悠长、飘渺、虚幻的变化意境。一个悠扬徐缓的高八度长音渐弱结束了全曲(见谱例2),人们在渐缓渐歇的悠长乐声中意犹未尽,似乎一直沉浸在曼妙、高雅的音乐之中,久久萦绕,将人们的情思引向更为深远的空间,更增添了余音缭绕,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这正是民族音乐的特质所在,也正是中国古典音乐所孜孜以求的诗意境界。

三、情景交融与传神、气韵

《春江花月夜》有着深长隽永的意韵美,堪称中国古典音乐“优美”一派的典范。意境的基础是情与景的体现,可以有具体事务,也可以完全凭头脑意象,达到穿越时空的境界,发展成发展而成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作曲家秉承了这一创作理念,抛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顺应了作品本身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意风格,思路跟随音乐飘扬,音乐形象生动逼真,既虚拟又真实,创作上摒弃了过多画蛇添足的歌词填写,着重于自然景物的刻画,创造性的引用西方美声唱法人声器乐化的表现手法。在全曲九个乐段的呈示中,模拟器乐化的人声演绎和花腔唱段就占据了六个乐段之多,作者仅仅在主歌部分运用了四句凝练而简短的歌词,大量展现模拟乐器的花腔演唱技巧,乐曲中断那一串串玲珑剔透,轻盈透亮、灵巧曼妙的花腔演绎,真实而巧妙地描绘出了月夜、江上波光粼粼的悠然意境,用无词歌的形式创造了西方演唱技巧与东方神韵相融合的演唱效果。音乐形象生动活泼,四个花腔技巧演绎的大乐句与结尾部分的抒情性旋律形成“动”与“静”的强烈对比,长短音的错落交织,波动起伏,以优美流畅的律动营造出一派悠远辽阔的意境,使人听后怦然心动,心旷神怡。(见谱例3)

情景交融——以形传神——气韵生动,这一多层次艺术意境的创作,不仅把音乐的创作推向完美和成熟,而且把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部有着极富诗意感标题的民族声乐作品,它是乐、是诗,亦是画,它独立又合一地呈现了多个画境,让欣赏者在倾听中忘却自我,洗涤心灵的尘埃,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虚静淡远的境界。此意韵很符合中国古典艺术的最高境界——“和”。声乐曲《春江花月夜》正是来源于自然景观,生出了美的意境、美的韵味,符合了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结构和伦理观念,符合真实的客观世界。让亘古未老的山川、明月,通过音乐来传达、展示,融景入情,寄情于景,让精致的美丽永存于心,将淳朴超然的自然美升华为超越时空的“意”和心灵深处的“韵”,最终达到了情景交融——以形传神——气韵生动“妙合无限”的至高美学境界。这是对再现古典艺术的尊重和倡导,更是对民族音乐的概括和总结,值得我们继续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四、结语

浅淡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篇2

摘要: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诗词整体的美学价值在于意境。意境美是诗词美的最高体现,是鉴定一首诗好坏的关键因素。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主要表现在:刻画的人物之形象、景物之传神、炼字之精到。这三方面的特点能使人遐想无穷,回味不已,给人以精神的提升和享受。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人物形象;诗情画意;炼字精到。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 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

所谓意境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动图景和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一种美的形态,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意境美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多方面的。本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将从古典诗词中人物之形象、事物之传神及用词之精妙,来浅谈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所呈现出来的意境之美的认识。

一、古典诗词中形象的人物

毛泽东给陈毅关于诗的一封信中说:‚诗要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 别林斯基曾说过:‚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诗词要达到震撼读者的心灵,使

人潸然泪下或拍案叫绝,靠的就是形象,靠的就是形象思维。黑格尔说:‚美是形象的显现。‛形象可以具体而生动地唤起人们的感性经验和思想感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隔‛来论古典诗词,将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是否与作者有关来分。其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

(一)诗词里抒情的是作者自己的形象,简言之就是‚我‛的形象。

陆游在《诉衷情》里写道:‚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上片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这首词描写了一个被闲臵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臵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通过这一形象的表现,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二)诗词中表现的是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简言之,就是‚我‛描写出来的人物形象。

柳宗元的《江雪》家喻户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这个老渔翁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孤独而孤傲。诗句通过‚鸟飞绝‛ ‚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而通过‚独钓江雪‛ 勾画人物,突出了一位具有坚忍不拔、卓然独立、清高孤傲品格的人物形象——‚蓑笠翁‛。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作者表现的这种人物形象虽然不是‚我‛,但‚我‛的思想感情也倾注在里面了。

辛弃疾的《村居》同样有此情韵:‚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溪水之畔,茅屋之前,老头儿老太太正在悠闲地聊天。孩子们有耕、有织、有乐子,各得其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家有乐,其乐融融的动人场景。‚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将人伦之情,天人之美之韵点染得妙趣横生。

而元稹的《行宫》:‚寂寥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平实的语句,却有丰富的概括力和想象力。‚古行宫‛、‚宫花‛、‚白头宫女‛、‚闲坐‛这些意象更是含蓄地表现出了宫女青春已去,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往事的宫女的哀怨形象。

二、古典诗词中事物的传神

在古典诗词中,动态美与传神美密切相关,中国古代文论既重视动态美又讲究传神美。皎然说‚诗有七德‛(《诗式》),其五是‚精神‛,是说诗文要表现出事物的精神。司空图说:‚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楼台。碧山人来,清酒深杯。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诗歌只有写出‚奇花初胎‛‚青春鹦鹉‛,使人体会到花苞开放的欢乐,鹦鹉青春的鸣叫,表现其内在的神态,才能激起读者的丰富想象,构成一个有强烈艺术魅力的诗歌境界。反之,如果只表现一堆‚死灰‛,而没有蓬勃‚生气‛,就不可能形成美的意境。所以诗人对具体物象的摹写,都力追神似。正如刘熙载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如王维诗: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是以烟雾写山之精神。陶渊明诗:‚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谢灵运诗: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琴。‛则以草树写春之精神。这些诗句,千古传颂,贵在通过具体的物象描写,表现了事物的精神风貌,具有一种动态美和传神美,令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就是一组动画连拍,先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细雨飘落滋润,小草冒芽,却又远看似有,近看却无。诗人巧妙地把握住这个‚似有若无,似动若静‛的瞬间和特点,以‚草色遥看近却无‛七个字,转达春天悄然而至的脚步。而读者似乎看到了成千上万的嫩绿的小生命在涌动、闪烁,在轰轰烈烈地成长,长到‚绝胜烟柳满皇都‛。这种动态传神的表现手法,把春的到来写得如此悄无声息,却又惊心动魄。而‚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丰富睿智的涵义,去人又能给人无尽的思考。

唐人王建的七绝《雨过山村》则更是体现了情高韵远的境界;‚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唐诗别裁》评价这首山水田园诗为:‚心思之巧,语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全诗紧扣山村特色描写,‚鸡鸣‛、‚竹溪‛、‚村路‛写出山村的恬淡,自然和谐。‚妇姑相唤浴蚕去‛,写山村人家忙碌劳动之景,而飞来之笔‚闲着中庭栀子花‛,则又是另一种淡然娴静。在这里,作者多层次表现了诗歌丰富优美的意境。为了写人忙,从反面写花闲,栀子花香气四溢充满诗情画意,创造了美的意境,表达了深远的情韵。总之,这首诗处处写山村的景美、人美、花美,表达诗歌深远的意境之美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三、古典诗词中炼字的精到

炼字,即是对诗中所使用的每一个字进行精细地推敲和创造性地搭配,使其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前人曾有‚一诗要炼字,字者眼也‛、‚字为句眼‛和‚日锻月炼‛等说法。意思是说有的诗句往往因为一字之异而决定一句的优劣,甚至看出这首诗的高下。所以古人非常注意炼字,借用关键字词来创造意境。

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除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郁顿挫的文学风格外,语言的准确生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杜甫非常讲求语言的锤炼,所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所谓‚清诗丽句必为邻‛都是他终生的追求,因此,他的诗歌语言生动而形象,有力地表现了诗意和主题。《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一个‚潜‛字把春雨写得有知有感,也写出了雨丝绵绵,悄临人间的春雨特征。《月》中的‚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二句,本是写月亮从山凹之处升起,却炼出一个‚吐‛字,此字一出,则山立即具备了人的形体、姿态和行为。以上诸字的锻炼,均使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当然,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长河中,炼字使得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绝不止杜甫一人:李白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写:‚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二句,通过‚引‛、‚衔‛二字使雁和山拟人化,似乎连这些飞雁、青山都能成为他的知己,带去诗人之所憎而送来诗人之所爱,从而产生激动人心的诗意。再如两个宋词中炼字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和‚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说,‚著一‘闹’字境界全出‛,‚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因为通过‚闹‛字和‚弄‛字,把春意和花枝变得好像具有知觉,给人以动态感和生命青春的感受,唤起人们美好的联想和想象。

周邦彦作为词坛大家,他的词摹情状物堪称一流。王国维称赞他‚言情体物,穷极工巧‛(《人间词话》),获得如此盛誉与他长于炼字琢句有紧密关连。如其代表作《兰陵王〃柳》开篇两句:‚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此词借咏柳起兴,引出离别主题,寄寓词人倦游京都却又留恋情人的凄惋心情。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诗词里常用柳来渲染离情别绪。所以周邦彦落笔即写柳荫。其中‚直‛字是词人精心锤炼的诗眼,一则词中写的是汴河堤岸上的柳树。汴堤为人工开筑,故其上所栽柳树笔直成行。再者柳树阴浓,沿堤展列,不偏不斜,又显示出时当正午,日悬中天。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以直线和弧线勾勒塞外的荒凉寥廓,气象壮阔,笔力雄劲粗犷,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誉为‚千古壮观‛。周邦彦把王维诗中的这个‚直‛字移用来描状春日正午汴堤上的柳阴,状物切实逼真,又渲染出一种寂寞、单调、苍凉的情调氛围,可谓用字大胆出奇。第三从视觉效果上看,‚直‛字画出一道色彩由浓变淡、由近到远的直线,使画面有一种深远的视觉效果。

教会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意境美 篇3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大气磅礴的著名诗作,诗中夸张的语言风格,独特的诗歌意象,充满魅力的想象力,向世人展示了一幅绝美的瀑布图。如何让学生发挥想象,批文入情,与文中的景物同呼吸,达到心中见景,景中有情的境界,这是课堂教学的难点所在。

为此我预设了四步走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步步探究,深入诗歌之中,突破难点,达到情境共融。

一、读诗文,想象瀑布之美

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要求,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想象能力,发展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究其实质,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让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与文本的情境有机勾连,才能够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望庐山瀑布》诗歌中,有对瀑布的细致描摹,有声音也有形状,为了让学生从古诗中体会到瀑布的美,我从想象入手,创设氛围:

师: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在这一句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太阳照着香炉峰,香炉峰上金光闪烁,就好像升起了袅袅的紫烟。

生:一道瀑布就挂在香炉峰的峰顶。

生:我看到了阳光下的香炉峰,还有紫色的云烟,还有一道瀑布从峰顶垂下来。

师:那道瀑布从香炉峰顶垂挂下来,那是什么样的?

我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在缥缈的音乐声中,学生静静地读诗文,感受“日照香炉”那升腾的紫色云烟,感受那一道“瀑布挂前川”的景象,想象那将是一道非常明亮的白链子,垂挂下来,气势磅礴。也有学生想象那将是飞泻而下的白练,溅起无数水花,腾起很高的浪花。那种景色无比壮观美丽。

学生通过想象,抓住了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日照”“紫烟”“挂前川”的特点,感受到了瀑布动态的美丽,仿佛能够看到李白就站在瀑布那里,静静地感受那瀑布带给自己的内心冲击。在想象中,学生距离古诗越来越近,领悟古诗的意境也会逐渐迫近,此刻,学生只有一个词语来概括:人间仙境。

二、听声响,感受瀑布之韵

在《望庐山瀑布》的课文插图中,李白静静地伫立在庐山脚下,凝视着面前那一道飞流而下的瀑布。我让学生根据插图,再来读诗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感受那一道飞流的声响。

师:(播放瀑布的音频课件)仔细听,瀑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生:像千军万马在奔腾咆哮。

生:声音震耳欲聋。

生:到处都是轰隆的声音,似乎什么都没有了,只有轰隆的瀑布声。

学生静听我播放的瀑布的声音,再结合课文插图,根据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脑海中会有瀑布的雄壮的形状——“飞流”,仿佛是从天而降,飞泻而下,说明气势非常之大。三千尺呢?是真的有三千尺吗?并非如此,在古诗里这只是一个虚指,代表瀑布的落差之大,由此可知声响将会有多大。如果说在第一个环节里学生想象感受到了瀑布仙境一般的美,那么在第二个环节里,学生则听到了瀑布天籁一般的声响,感受到了瀑布飞流而下的声韵。那种磅礴的气势不但美,而且有声,透过古诗的文字,学生充分领会到了瀑布的美与韵。

三、嚼文字,触摸瀑布之形

李白的诗作夸张浪漫,融情与景,写作手法诗意盎然。如何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写作手法,我并没有刻意引导,而是抓住诗作中李白对瀑布特征的描述,来进行感受:

师:李白就站在这庐山脚下,感受这一道瀑布,我们静静地读读古诗,看看瀑布有什么特点?

生:我感觉到瀑布很急。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飞流直下,这个飞流,还有直下,都说明山势很陡峭,瀑布流下来的速度很快。

学生抓住飞流、直下两个字眼,感受瀑布的流量之大,流水之急,山势陡峭,仿佛在三千尺的高空落下了银河。那么在李白的眼中,到底是否真的有三千尺?答案是否定的。古诗写作往往会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来渲染和表现飞流的迅速和急迫,表现那种雄壮的气势和巨大的声响。在李白看来,那种气势就好像天上的银河落下来了。

学生透过诗文的关键字眼,感受到瀑布的形,由此有了对瀑布可感的直观印象。我再次让学生通过朗诵,读出瀑布的气势来,效果就很快出来了。

四、赏画作,品鉴瀑布之神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从画作的角度,来品鉴瀑布的神韵。根据课文的插图以及学生收集的庐山的瀑布的画作,进行品鉴。

师:你看哪一幅画作最符合你心目中的瀑布?请抒发你的感叹。

生:这瀑布真的仿佛是天上的仙境,我真想进入仙境,看看那天堂一般的美景。

生:这瀑布多么雄壮美丽!我多么渴望看到它啊!

师:既然大家如此欣赏这瀑布的美景,那么就放声来借用李白的诗句来朗诵它的美吧!

生:用充满憧憬和赞美的感情朗诵《望庐山瀑布》。

在古诗文教学中,笔者认为,意象的美是需要一个梯度一个梯度地带领,学生才能从意象中获得美感,从而建构起对诗词的审美感觉,而后积累起丰富的文字鉴赏力,以此发展对古诗文的解读能力。

诗词美篇欣赏 篇4

卜算子

游客见南山,引领情无限。

秀色难为浪迹名,天际孤云选。

何日造幽风,秋叶来舒卷。

小雪飘摇与之然,寂寞春不浅。

七律·雪下嫩芽

若菊未胜冬戏雪,昨花争奈福临门。

曾鸣万木腮犹湿,又感三更目未昏。

山影梦生催嫩叶,水光波动泻冰盆。

静留迟月为今锁,独倚春风报此恩。

七律·冬思梅影

昔年山暖见阳西,叶落无穷足草齐。

他日薄云帆去展,众山微月燕来啼。

疾书秋信沧浪急,逝水春波绿野低。

梅雪羞将偷隐姓,陆游还续捻尘泥。

七律·琵琶女

听时切切芳闺冷,唱后微微古烛然。

情借著单忧事阻,事吹临断觉情牵。

抱琴每对争能染,取意多同未可弦。

欣赏诗词的意境美 篇5

一、借助优美的画面呈现意境美

众所周知,视觉给人带来的冲击力是其他感官所无法比拟的。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小学生对一些古诗词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以及所要呈现的人文景观缺乏一定的想象。这时,教师不妨通过画面的形式呈现诗词中的意境美。

如:在学习古诗《江雪》时,“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它美妙和谐、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是其意境美之所在。为此,笔者通过互联网专门搜集并加工了符合该诗意境的图片,千山之境无飞鸟,万径之上无足迹,在广阔无垠、寂寥无人的冰雪世界,一个老翁独自在江边垂钓,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各种想象……寓情于景,情景相生。老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可见一斑。

二、利用淡雅的音乐表现意境美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同时也是表现意境的绝佳方式。借助于音乐,教师可以更好地将学生的情感与诗词所要表现的意境进行巧妙地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以及内涵的把握。

如:在学习古诗《春晓》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表现了春天里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先向学生播放一些大自然中的柔风细雨以及鸟鸣声声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沉浸在如梦如幻的情境中大胆想象……如此一来,教师再进行讲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能力会有很大地提升。

三、透过生动的历史感悟意境美

任何古诗的创作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情境,都是作者情感抒发的真实写照。因此,教师不能仅仅要求学生对古诗词熟读背诵,还要适当的将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介绍给学生,透过生动的历史让学生感悟意境美。

《蚕妇》是宋代诗人张俞的一首反映人民生活苦难的传世名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此诗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当时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费无度的同时,又对外敌妥协,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人民生活痛苦难言。诗人就在这一大背景下,描写了一位整日辛苦劳作,不经常进城,一直在贫穷的乡下以养蚕卖丝为生的普通妇女的遭遇,通过教师讲解历史,这首诗的意境美也就非常真实的呈现出来了。

总之,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意境美是诗词创作的最高境界。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画面、音乐、历史等方面帮助学生丰富想象,体会语言,提高鉴赏水平。只有这样,古诗词教学才能收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欣赏诗词的意境美】相关文章: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05-15

小学古诗词的欣赏08-17

关于初秋的古诗词欣赏05-26

端午节的诗词名句欣赏11-04

古典诗词的阅读和欣赏11-21

描写雨的诗词欣赏06-16

欣赏诗词07-13

好诗词欣赏04-16

诗词欣赏九04-17

唐宋诗词欣赏07-04

上一篇:设计内容和说明下一篇:翻译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