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周期

2024-07-09

施工周期(精选八篇)

施工周期 篇1

1. 概况

1.1 以项目管理为总则

建筑企业一个很大的特点,一般是以项目为单位进行承建的,项目分布地域相距较远,如何对流动性的施工项目即资源实行有效监控和管理,其关键就在于项目管理,因为项目管理就是一种对资源的利用和重分配,谁利用资源的效率高,谁把资源分配得更合理,谁的项目交付周期就短,谁的产品质量就高、成本就低,谁就可以取得竞争的优势。

1.2 以企业资源为主线

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涉及人、财、物等诸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涉及与社会、行业、客户、政府等诸多外部关系的综合协调。项目管理正从传统的单纯的工程管理延伸和拓展到企业的广义的管理范畴,其固有的体系与企业其它管理体系愈发息息相关愈发紧密,它们共同融通为统一的企业管理系统,从而规范项目管理中的内部组织关系,强调各方面满意度、关切环境协调状况、深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而这种资源形式的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主线,同时也将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可见资源的有效利用是项目管理的核心,这些资源不仅指人、财、物,还指项目中产生的知识。知识不同于其他资源的利用,知识的共享能产生数倍的效益,也正因为知识的特殊性,使得越来越多的项目型企业关注着与项目中知识的共享。

1.3 以项目成本为目标

作为建筑企业,如果说工程项目是企业利润的源泉。那么,降低工程成本则是增加利润的主要渠道。因而,降低资源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及实施可持续的项目成本管理便是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有效地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已成为施工企业发展的目标。

2.“三线九点”的泛演化

在数学应用上,几何学几乎无所不在,而几何学的理论则是建立在对公理的认识上的。根据希尔伯特的几何体系理论得出来的公理,定义几何学中的基本对象和它的关系的研究方法,成了数学中所谓的“公理化方法”,也成了其它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石。

根据上述公理和谐性的原理,设想,在众多的事项形成过程中(“圆”形成),假设事项之间是共存(即“点”与“点”的关联)的,那么,我们便可以在公理共存性理论基层上推断出:既有着与“点”关联又能定“圆”的最少线段为“三线”,也是说,“三线”是最简单直接的定圆办法,这种基于公理化的探索方法给管理学的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角度,如在公理法理论中,由于基本对象不予定义,因此就不必探究对象的直观形象是什么,只要研究抽象的对象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及关系间所包容的机理性质,换一句话说,“三线”对管理学来说,它可以是抽象的,如目标,质量,时标等等。如果我们再把公理法延伸开来,设想,可以任意地用点、线、面代表具体的事物,只要这些具体事物之间满足公理中的结合关系、顺序关系、和谐关系等,并使这些关系满足公理系统中所规定的要求,这就构成了多个“圆”之间的关系的命题了,而这就是“几何”管理学了。

管理学正是基于此来诠释的,根据管理学的方法,事物的完善(解决)都是一种“点线”的演化闭合(即圆)过程,现代管理法的应用则是建立在将原有不同的闭合点线(即圆)演化成螺旋提升的曲线的基础上来加以引伸的,其轨迹即代表活动的每个元素或具体事项,是事项的实体,实体的形成过程都是元素的运动累积,其关联共存性让它们在运动中产生交叉点,该交叉点便是下一步的始点,也就是关键点,这便是所有具体事项(实体)的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说,项目管理的实施过程就是流程再造的过程,这是因为,项目管理在项目范围确定之后,就要进行项目的结构分析,而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事项进行分配和重新定位的过程,它是与轨迹有关的另一个事项。在此理论演化的基础上,如果把项目当成一个“圆”来看的话(因为项目是实体),在众多的具体事项实体(“圆”)中要找到与之既有着逻辑关联而且是最简单的另一个事项的话,那就是最有名的三线连九点共圆了,即费尔巴赫九点圆定理。

3. 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管理

一般地也可分为三个阶段:策划期、实施期、运营期。一是施工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二是施工项目范围管理,系指确保施工项目成功地完成规定要做的全部工作的管理过程;三是施工项目进度管理,系指确保施工项目按时完成的一系列(各阶段)工作过程安排;四是施工项目费用管理,系指为确保完成施工项目的总费用不超过批准预算的一系列过程;五是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系指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六是施工项目信息交流管理,系指为确保施工项目信息快速有效地收集和传递的一系列工作;七是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系指对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分析、排除和减低风险影响的工作。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管理的工作范围、内容和控制要求,是全过程的,并以施工项目的管理为对象,是指施工项目寿命周期各阶段的工作。它的管理是按阶段划分的,与其阶段对应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1) 策划期的管理; (2) 实施期的管理; (3) 运营期的管理。

3.1 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管理的程序内容

3.1.1

策划期阶段

3.1.2 投标、签约阶段

本阶段的最终管理目标是签订工程承包合同。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1) 建筑施工企业从经营战略的高度作出是否投标争取承包该项目的决策。 (2) 决定投标以后,从多方面(企业自身、相关单位、市场、现场等)掌握大量信息。 (3) 编制既能使企业盈利,又有竞争力,可望中标的投标书。 (4) 如果中标,则与招标方进行谈判,依法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使合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计划,符合平等互利、等价有偿的原则。

3.1.3 施工准备阶段

(1) 成立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管理的需要建立机构,配备管理人员。 (2)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是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平面图,用以指导施工准备和施工。 (3) 制订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用以指导施工项目管理活动。 (4) 进行施工现场准备,使现场具备施工条件,利于进行文明施工。 (5) 编写开工申请报告,待批开工。

3.1.4 实施期阶段

(1) 按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进行施工。 (2) 在施工中努力作好动态控制工作,保证质量目标、进度目标、造价目标、安全目标、节约目标的实现。 (3) 管好施工现场,实行文明施工。 (4) 严格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处理好内外关系,管好合同变更及索赔。 (5) 作好原始记录、协调、检查、分析等工作。

3.1.5 运营期阶段

3.1.5. 1 验收移交。

这一阶段可称作“结束阶段”。与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协调同步进行。其目标是对项目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对外结清债权债务,结束交易关系。本阶段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1) 为保证工程正常使用而作必要的技术咨询和服务。 (2) 进行工程回访,听取使用单位意见,总结经验教训,观察使用中的问题,进行必要的维护、维修和保修。 (3) 在预验的基础上接受正式验收。 (4) 整理、移交竣工文件,进行财务结算,总结工作,编制竣工总结报告。 (5) 办理工程交付手续。 (6) 项目经理部解体。

3.1.5. 2 用后服务阶段。

这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最后阶段,即在交工验收后,按合同规定的责任期进行用后服务、回访与保修,其目的是保证使用单位正常使用,发挥效益。在该阶段中主要进行以下工作的技术咨询和服务。 (1) 为保证工程正常使用而作必要的技术咨询和服务。 (2) 工程回访,听取使用单位意见,总结经验教训,观察使用中的问题,进行必要的维护,维修和保修。 (3) 进行沉陷、抗震性能等观察,以服务于宏观事业。

传统的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管理的重点都会侧重于对项目的实施阶段,轻视了对施工项目寿命周期过程的前期及后期的管理,而且管理的层面多,不利于抓住主线和重点,而这也正是传统的管理缺陷,从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的原理和事实上来说都属管理失衡。

4. 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管理的“三线九点”

4.1“三线”的确立方法

“三线九点”管理法的应用是建立在正确确立“三线”的基础上的,这“三线”不仅可以采用相对定量的方法来确定,而且也可以采用相对定性的方法来确立,“三线”始终贯穿于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管理的全过程。因而,不会造成管理上的失衡,这正是有别于传统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管理之所在。从对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的阶段特征阐述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基于建设全寿命周期的施工项目寿命周期事项实体有一个时间段的演化过程,即施工项目的完成在时标段上是由“策划期”、“实施期”和“运营期”这三个时间段渐进完成的,反过来说,施工项目的事项实体完成与这三个时标段的里程碑的时间点都有着紧密关系,而具有这种双面关系特征(与时标段上事项实体及与项目非实体事项关联的)的管理事项就是我们的“三线”。这也是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的“三线”确立要素,抓住这些要素的关联事项就能确轻而易举地确立三条关键线了。

管理手段的使用就是我们确立“三线”的一种方法,如果进一步对上述的相关要素作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检查点、里程碑和基线这三要素中,都含有“目标”、“节点”的共存性,而且,它们之间是关联着。反过来,从项目的特征上来说,“目标”、“节点”也附属在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管理的要素中。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基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管理在时标段上的“三线”按施工项目管理的不同目的可分为“目标”和“节点”两种,这就是对施工项目寿命周期“三线”的确立方法。

确立“三线”时应注意下面两点概念。

(1)所谓基于全寿命周期项目时标段上,是指上述的两种确立方法无论哪种都是要以全寿命周期项目时标段为基础的,也就是说,无论是按目标确立也好,或者按节点确立也罢,它们都对应在全寿命周期项目的三个阶段中(此三个阶段与“三线九点”中的“三线”的概念不同);

(2)目标或节点虽对应于全寿命周期项目时标段上但却与时标段不同,可以假设为指标轴,而该指标轴将是我们所需确立的“三线”。也可以理解为目标指标轴和节点指标轴。

项目的目标管理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在过去的项目管理中,它是一种最基本和常用的方法,目标管理方法应用于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管理需经过几个过程。首先,要确定项目组织内各层次,各部门的任务分工,提出完成施工任务的要求和工作效率的要求;第二,要把项目组织的任务转化为具体的目标,既要明确成果性目标(如进度等),又要明确效率性的目标(如成本);第三,落实目标, (1) 要落实目标的责任主体; (2) 明确目标的责权利; (3) 要落实进行检查与监督的责任人及手段; (4) 落实目标的保证条件;第四,对目标的执行过程进行协调和控制,发现偏差,及时进行分析和纠正;第五,对目标的执行结果要进行评价,把目标执行结果与计划目标进行对比,以评价目标管理的好坏。

一般来说,项目通过管理后完成了既定目标,满足了项目三要素即时间进度、成本控制、质量要求,就可以认为项目是成功的。这是以往对项目管理的普遍认识,有时候项目的成果也被认为是顾客的可接受性。

目标管理制度看似简单,若有效地付诸实施,还需要组织成员对它详尽地了解和认识,否则可能产生消极效果。施工项目目标管理的局限性表现为:

a.在项目策划期就要求设计出完整且科学的目标系统是十分困难的。

b.在项目实施期,由于目标变更手续的复杂性、目标变更对项目的影响大等原因使目标的刚性非常大,不易改动。

c.人们往往注重短期目标忽视长期目标,从而导致工程项目的短期行为。如人们常常过于注重工程实施期的费用目标, 而较少考虑运营期的费用目标。

项目的节点管理是另一种管理手段,具体可作如下描述:工程项目管理层(通常指企业项目管理办公室)根据工程项目的情况分析和环境调查、根据项目的特征,协同项目各参与方提出工程项目的分解因素,对分解因素进行详细设计和优化, 制订出在整个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内所要达到的节点体系,并采用系统方法将节点体系分解成子节点和可执行性节点, 将项目节点落实到具体的各责任人,把节点管理同职能管理高度结合起来,使节点与组织任务、组织结构相联系, 建立由上而下,由整体到部分的节点管理体系。

节点法更侧重于量性类,通俗地理解,它更多地是利用项目自身的特征。即利用项目的演变来划分关节的方法,特别是在评价标准上,更能体现这一特征性,如可持续发展等,它的特点就是直接、迅速、有效,而现代项目和项目管理的概念不仅是一套理论描述和数学规划,它更是着眼于实际运用的一套系统知识体系,组织实践活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应用项目的节点法管理时,应注意结合管理技术的使用,如成本管理方法、数理统计方法等来达到好效果。

综上所述,项目管理“三线”的确定是在以项目的成功为前提的,它有两种确立方法,一是目标法,二是节点法,其要素应包括:范围、时间、成本、质量。

通过上述对“三线”的确立,基于全寿命周期项目的“三线九点”标准体系就已形成主线了,紧接着的工作便是对体系的分解了,也就是对“九点”关键环节的设置了。需注意的是因项目的不同,其“三线”的确立方法也有区别,所以要求所确立的关键线既要具有针对性,又要充分考虑在其它运行过程中对整体的影响,以此来保障管理的顺利,“三线”体系的确立是“三线九点”管理法应用的主脉,应该正确使用。

4.2“九点”关键环节设置

一般地,“三线九点”体系中的“九点”设置可根据下面程序进行: (1) 建立内部价格体系。工程项目开工后,公司成本管理部门依据施工定额、设计的施工组织方案和调查或招标确定的材料、劳务、机械价格等,制定科学的内部价格,作为责任成本计算、计量与考核评价的依据; (2) 建立定量指标体系。从成本目标的制定到完成目标的考核,整个过程都要有完整科学合理的定量指标体系作为平台。要将变更索赔增加净收益,材料、设备、劳务招标节约成本,施组方案优化节约成本,节省工程数量节约成本,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成本等指标逐级量化,以达到“量体裁衣”的效果和目的; (3)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工程项目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单位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之间都存在紧密的内在工艺联系,即均为关联事项,根据环节即是“三线”与“圆”交叉点的事项这一本质, 在分析了施工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以及分析了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管理中所出现的变更风险和对策后,便可以对施工项目寿命周期基于“三线”已确立这一前提下的“九点”施工关键环节进行设置了。

根据项目成功的两种评价方法,在“三线”已确立的前提下,“九点”的设置有两种方法。

一是基于时标段过程按项目“三线”目标来设置的“九点”应为:项目的策划管理;项目的风险管理;项目的工作分解;项目的进度控制;项目的成本控制;项目的质量控制;项目的技术管理;项目的竣工验收;项目的决(结)算。

二是基于时标段按项目“三线”节点来设置的“九点”应为: (1) 投标策略与低价中标; (2) 技术答辩与合同谈判; (3) 价款调整与变更签证; (4) 材料管理与项目成本; (5) 成本预测与成本核算; (6) 清单模式与索赔应变; (7) 竣工验收与决算审核; (8) 项目评价与内部审计; (9) 维修保护与回访计划。

5. 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的“三线九点”节点管理法的运用

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管理“三线九点”节点法与传统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管理的区别在于: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管理“三线九点”节点法是从项目寿命周期整体性和战略性的角度为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的管理进行统一规划和决策。

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管理“三线九点”节点法其优越性是将企业传统作业中的创新活动作为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的管理内容来对待,进而对其实行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管理,也就是企业围绕着项目管理来运作。

项目的生命周期与“三线九点”法,是项目的纪律,为项目开展划出了清晰的界限,以保证项目进程、成本。生命周期主要是协调相关项目,而“三线九点”法为项目进程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方式方法。

项目生命周期的细节一般都会随具体业务、项目、客户要求而改变。因此即使在同一个项目中,周期也会有多种可能的变化。对工作细致度、文件管理、项目交付、项目沟通的要求体现在生命周期标准和考核的方方面面。大项目的阶段一般更多更长,而小项目的阶段少,考核点也少。项目管理方法因项目而异细节关注程度不同而不同,要想实现对施工项目寿命周期的管理,项目各阶段的管理工作不但要在基于传统相对独立的阶段作法上给予覆盖,让管理延伸及深化,不但需要参与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统一认识,使目标一致,还要领会及开发各种评价标准。

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运用,通常的,基于施工项目寿命周期时标段,按项目“节点”来确立的“三线九点”法应为:

(1)策划期节点管理纲要

(1) 投标策略与低价中标

(2) 技术答辩与合同谈判

(2) 实施期的节点管理纲要

(1) 价款调整与变更签证

(2) 材料管理与项目成本

(3) 成本预测与成本核算

(4) 清单模式与索赔应变

(3) 运营期的节点管理纲要

(1) 竣工验收与决算审核

(2) 项目评价与内部审计

(3) 维修保护与回访计划

6. 推进“三线九点”法应用的几点思考

项目的优质与否均建立在关键点的对应策略上,这点道理大家应该是清楚的。应承认这么一个事实,“三线”与“九点”之间是矛盾的统一,提高一个指标的同时会降低另一个指标,但如果能通过科学的手段来管理,优质项目内的“三线”与“九点”间是和谐共存的。项目的“九点”划分中虽很难保证每个目标同时达到最佳,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可以权衡多种因素作出取舍,使最终的“三线九点”管理法的设置方案对项目的影响最小,这是在使用“三线九点”法时要注意的。

管理本身就是使事物的发展从混乱、无序走向有序、有效的,也是由自发走向自觉,从分散孤立的思想和方法,走向综合统一的学科体系。这种学科体系的建立是靠不断探索、逐渐完善的过程,科学地系统地加大对体系的研究及确立,在体系的确立基础上寻找到对应于九个关键环节点的节点对策等等,都成了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都需要加大投入。而其发展过程是与从实践开始经多次的反复修正及提升分不开的,“三线九点”项目管理学科的发展也正在经历着这样一条发展的道路。这是在使用“三线九点”法时要有充分准备的和更大的投入。

施工周期及保证措施 篇2

1)本施工总进度计划依据本工程的招标文件、施工范围、施工项目、施工工作量、工期要求和相关国家施工规范标准以及我公司的各方面经验进行编制。

2)在勘察了现场目前的各专业施工进度后,结合本工程的施工项目和工作量,必须严格控制工程的施工进度。

3)项目部有关管理人员在编制此进度计划时,已充份考虑前期的施工准备与全面展开施工的衔接关系和时间。前期的施工准备包括进场交接、图纸会审、材料确认、材料订购工作。

4)本施工进度计划按照“设备支架→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的顺序下组织施工。

6)本施工进度计划已考虑与相关专业在施工前期、中段及后期的交叉作业配合。在工程准备阶段,需要进一步与有关的专业承包商协商确定整项工程期间配合作业的具体事宜,并对本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

7)若出现某一分项、分部工程进度滞后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按本施工组织设计有关施工工期保证措施的要求及时调整后续项目的施工时间,以确保总工期的如期兑现。

8)如获中标并在建设单位明确各项具体要求后,应结合实际及某些特殊情况对此施工计划进行切实可行的调整,在送交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核确认后作为整项工程施工的工期安排执行依据。

2、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施工班制:必要时采用昼夜施工双班制

1)实行项目管理,形成快速决策、指挥灵活的管理系统,配备强有力的施工领导管理班子和充足资源的施工管理力量,真正做到定岗定员,事事有人管、有人抓。

2)抓紧工程准备期的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工作,在此基础上按照计划要求及时完成必要的深化设计、材料样板送审确认,为工程的全面开工做好准备。

3)通过投标阶段已取得的工作量、材料供应情况及中标后明确的各种条件,结合实际及劳动定额仔细计算,精心编制科学、合理及可操作性强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并通过计算机进行优化处理,以使计划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合理地完成各分项工程,并为工期的总体安排留有余地。

4)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有关措施、要求和计划进行施工,具体为:(1)充分发挥我公司施工组织管理的优势,公司各职能部室对本进度计划全力支持,由各级管理人员对各道工序进行全过程控制,在做好成品保护的前提下,促使各分部分项工序以最大限度进行合理的交叉施工,保证施工流水能按计划正常运转。

(2)加强施工中的过程控制,严格“三检”制,提高一次交验合格率,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返修,延误工期。

(3)加强材料、半成品场外加工,现场安装,这样既可保证质量又确保施工工期。

(4)在工程全面展开后,水泵等设备安装工程与其他各分部工程配合需严格按照总体施工进度穿插作业,不允许占用整体工期。

(5)为实现工期目标,采取四级计划进行工程进度的安排和控制,除每周与工程相关各方的工作例会外,每日下午4:00 召开各班组的日计划检查和计划安排协调会,以解决当日计划落实过程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并且安排第二日的计划和所调整的计划,以保证周计划的完成,通过周计划的完成保证月计划的完成,通过月计划的控制保证整体进度计划的实现。

一级总体进度计划表述各专业工程的各阶段目标,提供给建设单位、监理、设计采用计算机进行计划管理,实现对各专业工程计划实施监控及动态管理,本次投标提供一级总控计划(初步)。

二级进度计划以专业工程的阶段目标为指导,分解成该专业工程的具体实施步骤,以达到满足一级总体控制计划的要求,便于对该专业工程进度进行组织、安排和落实,有效控制工程进度。

三级进度计划是以二级进度计划为依据,进一步的分解二级进度控制计划进行流水施工和交叉施工的计划安排,一般是以月度的形式提供给建设单位、监理、设计及其基层管理人员,具体控制每一个分项工程在各个流水段的工序工期。三级计划将根据实际进展情况提前一周提供该计划和上月计划情况分析和下月计划安排。

周计划、日计划是以文本格式和横道图的形式表述作业计划,计划管理人员随工程例会下发,并进行检查、分析和计划安排。通过日计划确保周计划、周计划确保月计划、月计划确保阶段计划、阶段计划确保总体控制计划的控制手段,使阶段目标计划考核分解到每一日、每一周。

5)施工进度计划责任落实到个人,工种、作业队,实行奖罚制度,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上道工序进度不能影响下道工序进度。开展各作业队施工班组的劳动竞赛,明确施工人员工作责任、义务和奖罚制度,每完成一个施工节点结算一次,奖罚兑现,增强班组的战斗力。

6)生产上要根据进度计划及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各工种进退场时间及劳动力用量,材料部门做好材料计划并使材料、工具及时到位,技术、质量各部门也要密切配合,做到随叫随到,不影响生产。

7)加强质量管理,在项目部中,制定周密的质量计划,推行质量责任制度,加强质量意识,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分部分项一次验收合格,避免工程因质量事故而返工,用高质量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落实。

8)对工程施工的问题和困难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图纸技术分析、细部分项施工计划、资料管理、施工管理、放线核线、材料确认和定货、场外加工安全保护等准备工作,将及时配合施工计划进行安排,为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保障。做好现场停水、停电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计划,保证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9)组织落实好大宗材料、零星材料的采购计划以及施工设备的用量计划:(1)依据现场测量得出的各种资料,制定合理的各项施工材料需用量订货计划,及时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分批交货时间,指定专人定期到厂检查、跟催及经常地向有关供应商了解到货情况,确保各种材料按时供应;

(2)按照施工程序合理安排各种材料临时堆放的周转场地,确保施工场地不受阻碍,减少材料倒运带来的工效损失;

(3)增加施工机械设备投入,提高劳动效率。施工机具准备必须根据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要求,组织及落实机具的需要计划,以满足施工进度实施的要求。

10)依据工期计划、施工项目工作量、材料到货计划编制劳动力使用和进场计划,合理增加劳动力投入,确保每个施工面、施工时段有足够的劳动力投入,并加强对配属劳力管理,制定严密的奖罚措施。同时应有计划地预留后备劳动力,当现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进度较计划滞后时,可迅速增加劳动力以配合进度计划的调整。

11)按照工期计划、材料采购计划及劳动力使用计划等情况,编制工程各时段资金使用计划,并在建设单位及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确保各时段资金的准确到位。

12)除确保自身的施工进度必须满足施工计划要求外,应按计划及时地提供工作面给其它的专业分包单位。同时还应经常地跟进并提醒其它专业分包单位的施工进度,发现未能如期完成时应主动知会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期完成。

13)密切与建设单位及有关方面进行工作沟通、联系,做到已完工程能及时进行分步验收签证,确保下一工序的按时进入。

14)施工过程中加强进度控制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控制主要采用“网络图控制法”,必须对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从而达到控制工期的最终目的。

15)实际施工进度的检查

(1)在本项目中,由各施工段的施工主管负责实际施工进度的检查及汇报工作。施工过程中,施工员每天向施工主管汇报其负责的施工区域的工程进展情况,然后由施工主管根据他们的汇报在网络进度计划图上绘制出实际施工进度前锋线,检查网络进度计划执行情况。

施工周期 篇3

关键词:建设项目,经济效益,项目成本管理

一、工程成本控制

(一) 前期目标工程成本控制

建立工程成本控制体系, 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规模及要求按照分级别的工程成本控制方法设立控制中心系统。编制项目的计划成本, 确定项目的预测成本, 把预测成本深化为目标成本同时明确各控制级别所担负的责任。策划期所建立的工程成本控制中心系统是实现目标工程成本控制的基本保证, 同时也是为了协调控制中心系统与成本形成的各责任部门之间关系的必要条件。

预测成本应参照《招标文件》的具体要求、图纸设计及工程量清单内容, 对照工程概况的描述以及现场勘察情况, 依据当前执行的定额及与之相适应的费用构成、取费标准等, 借鉴同类施工项目的成本资料和近期其他工程的实施情况、市场行情, 结合拟采用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组织措施等因素, 在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来进行。

(二) 实施期的目标工程成本控制

工程成本控制中心进行目标成本的跟踪、检查、分析、纠偏, 结合项目的具体实施不断地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评价, 对产生的差异及时分析, 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使目标成本及时得到严格控制, 以达到降低工程总成本的目的。落实目标成本责任, 目标成本责任不仅要分解分摊到相关的部门和相关责任人, 分摊到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部位, 分摊到项目费用和开办费的不同子目, 还应根据施工进度的总计划, 分解落实到每个季度、每个月甚至每一天。

(三) 运营期的目标工程成本控制

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 对目标成本进行核算, 实时完善目标成本的核算、考核工作。成本超支, 应找出原因并总结经验教训, 成本节约, 应结合成本目标责任给予奖励。

二、项目经济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经济经济效益评价是企业全面实行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环, 贯穿项目成本管理的全过程, 是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效益评价可以依据施工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三个阶段进行, 即划分为策划期的评价、实施期的评价和运营期的评价。

(一) 策划期的评价

是对项目经济效益进行预评估的阶段, 由经济效益评估小组组织实施。工程中标后, 评估小组应预先安排项目先期上场人员收集整理项目中标通知书、业主招标文件及补遗书、投标文件及降价前后预算对比资料、施工合同、联营体合作合同及任务分割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队伍计划及施工机械设备配置、物资采供渠道及质量要求等进行摸底, 并根据实际调查状况对上述资料数据逐项核实, 同时, 结合企业有关对项目部的定员定岗、经费开支标准、外部劳务使用等规定, 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目标, 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项目策划期的评价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评估小组成员要有广泛代表性;二是基础数据的分析一定要细致、准确;三是特殊事项要有调整预案, 在今后的评估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四是要制定合理的扭亏指标。

(二) 实施期的评价

是对完成目标成本管理过程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的阶段。重点分析评价项目的质量与安全, 工期进度, 工程计价与结算, 财务数据的真实与准确等, 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原因分析, 修正或调整 (及时修正或调整策划期的特殊事项预案) , 根据评价指标进行奖惩。对可能发生大额预亏事项和工程款拨付滞后、拖欠严重的项目要及时采取跟踪监管措施, 确保经济效益目标的顺利实现。项目实施期的评价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实施期的评价主要是由项目成本管理领导小组负责, 并定期将评价结果上报评估小组, 评估小组仅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评估;二是实施期的评价和成本考核均是项目目标成本管理的连续过程, 要定期进行, 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仅是一次性的评价。

(三) 运营期的评价

是项目经济效益的最终评价阶段。项目竣工移交后, 评估小组应在结合建设项目审计工作一并进行的基础上开展评价。将审计结果与前两个阶段的评价结合进行全面综合对比, 根据最终结果做出项目评价结论, 提出最终奖惩建议, 报企业领导审定。

项目运营期的评价要注意的问题是本阶段评价可分为两个小阶段。第一个小阶段可在竣工初验结束后进行, 对策划期、实施期的前两个阶段评估的执行结果进行评价, 提出最终奖惩意见, 并对终验前的工作给予布置, 结合变更索赔、工程维修、劳务队的清算等情况对项目责任人下达扭亏增盈指标;第二个小阶段为项目终验后, 对上一小阶段的工作和指标进行考核兑现。

三、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一) 质量

评审项目是否按国家新规范、新标准、强制性条文等的规定进行施工, 质量保障体系是否全面, 特殊性的施工点有否建立并实施针对性的质量保障措施, 是否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等等。

(二) 实际工期

按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的实际工期分别计算。根据施工项目的进度计划, 评审施工进度的控制和调整是否合理。

(三) 成本

评审成本的预测、计划、动态控制、核算和分析是否真实、完整和有效;核查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

成本核算指标有两个:降低成本额和降低成本率。

降低成本额=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降低成本率= (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承包成本×100%

(四) 合同管理

评审合同执行情况与实施中的变更管理, 是否掌握和运用索赔技术。

(五) 安全

评审是否建立有效的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措施是否合理可靠, 对人不安全行为和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是否有效。

(六) 信息技术

评价预算计划、物料管理、财务系统的信息使用效果。

四、结语

“所谓全寿命周期就是建设项目在其决策、实施、投入使用之后到其功能不能满足业主需要之间的期限。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丧失主要是物理消耗、技术消耗、业主需求的变化等原因导致的”为此, 造价工程技术人员在接到开发商的工程报价时, 不能单一地审查造价成本, 甚至单为甲方减少几笔工程造价款就算最终目的, 更重要的是对其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审价监控。第二, 造价工程技术人员审价时要树立建设项目更加“人性化”的意识, 建议开发商在工程设计时就要考虑用户的需求, 也就是把满足于用户需求作为开发工程的着眼点和归宿, 使其建筑更加适用于人的居住。这就要求造价工程技术人员在审价时要抓住建设项目全全寿命周期建筑材料工程成本控制。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应用的各种材料的总称, 常称为建材, 是一切建设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几十年来, 我国的建筑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采用的新材料、功能材料、装修材料越来越多, 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 新型的节能建材、绿色建材、轻质高强建材成为未来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这也是造价工程技术人员在审价中的重点, 要掌握建材全寿命周期特点, 不同建材的全寿命周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既表现在建材一次使用的耐久性, 也表现在建材是否可循环再生。同一种建材的全寿命周期也基于生产者角度、使用者角度、社会角度而产生不同。因此, 审价时要抓住建材全寿命周期成本。一般而言, 建筑材料全寿命周期成本是建筑材料从原材的采集、生产、加工、销售、使用到回收/报废这一全寿命周期内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只有抓住这一重点问题, 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延喜, 刘彦文, 周颖.成本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2]高俊生.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9) .

[3]李荣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施工周期 篇4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比如户籍制度、钟摆式流动、中国的传统观念等这些经典研究均没有涉及到, 西方文献中的情况和中国现实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因此本文对它们不打算进一步详细阐述。以下主要综述的是国内学者的研究。

高思安 (2007) 认为, 比较中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的发展轨迹和人口及劳动力流动的变化特点, 我们不难看出, 二者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契合性:20世纪90年代以前, 劳动力的流动基本上是以农村内部流动为主导的格局, 而20世纪90年代开始, 跨省流动的劳动力来势凶猛, 其规模逐年扩大。而地区差距和劳动力流动的这种变化特点在本质上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方式的反映, 也就是从更长的时间跨度, 比如将整个阶段分为20世纪90年代前和20世纪90年代后来看, 农民工流动也是政策变化的反应, 这为本文的观点也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支持。

1.2 劳动力回流的研究

李斌 (2008) 认为, 中国的劳动力流动表现出与其他国家类似过程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它是一个既有流出又有回流的过程。王云珠 (2008) 认为,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体整体上呈现出兼营性、季节性、流动性等特征。

汪小勤、汪红梅 (2007) 认为, 通货膨胀——城市生活费用的攀升, 尤其是城市住房、水电、生活能源、城市交通, 以及就医、子女就学等费用的上涨, 无疑增加了农民进城的生活成本;政策变化——农业税的取消和农业补贴制度的实施使务农回报明显提高, 农民进城打工的机会成本相应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学费的免除, 意味着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费用的相对上涨。这些宏观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无疑都促进了劳动力的回流。

本文立足于转移 (“流出”) 和回流这两个流动形式, 尝试着将这两个形式统一到一个周期性波动形式中。而且, 正如文献综述部分已经暗示的那样, 本文认为这种周期形式是政策周期、经济周期、季节周期的“叠加” (或“复合”) , 并尝试着结合中国的实际转移和回流现象来说明周期性理论的合理性。

2 复合周期性研究

2.1 理论上的分析

(1) 季节周期。

由于中国人心里根深蒂固的传统情节, 过年对人们的意义显然是重大的。每年春节时期, 他们中绝大部分都会回去, 等到年一过完就出来继续打工;他们中有部分还没放弃家里的农活, 一旦条件允许, 农忙时期他们便会回家。当然, 我国各地由于气候不同, 农忙时间是不一样的。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大约每年的4月10日左右至5月10日左右是春耕时期, 9月25日至10月20日左右是秋收时期;在长江以北、黄河以南地区, 大约每年的8月至10月是秋收和秋播时期, 5月至6月中旬是夏收和夏播时期;在长江以南地区, 大约每年的4月至5月中旬是春忙时期, 7月至8月是夏忙时期, 9月至11月是秋忙时期。

季节周期的特点是周期短, 流动频繁, 比如由于过春节造成的季节周期为一年, 若考虑农忙时回家则周期更短;流动规模也小, 因为由于距离限制、土地流转、家庭决策调整等, 农忙时回家的只是一部分, 而且有些农民工全家一起外出打工, 所以过年也不“回流”。

(2) 经济周期。

由于农民工就业主要分布在建筑业、零售业、制造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流动的目的地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 而且我们知道, 这些企业往往受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影响很大, 所以农民工的就业形势随着经济周期变化, 当经济处于增长期和繁荣期时, 社会投资额增大, 创造的就业岗位也多, 农民工的预期是乐观的, 从而流出数量增大;反之, 当经济处于衰退期和萧条期时, 投资萎缩, 企业裁人增加, 职位减少, 预期悲观, 从而“回流”数量增加。

经济周期对农民工流动的影响特点是时间较长 (“经济小周期”为5年左右, 本文研究中取的经济周期均指“小周期”) , 但会对大部分农民工造成很大的影响, 有时候带有明显的行业特点, 比如国外的经济周期波动对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影响较大, 国内的经济衰退则对零售业、房地产等影响较大。可以看出, 经济周期的影响与季节周期的影响有明显的不同, 无论在程度上、影响范围上还是时间跨度上。

(3) 政策周期。

虽然关于劳动力流动问题的原因有各种说法,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国的劳动力流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户籍制度。其他的政策, 诸如就业政策、养老政策、住房政策、子女教育政策都是基于此制度发展起来的, 甚至城市人对农民工的歧视、农民工心理负担、劳动力市场分割等非制度原因都与此基于户籍制度的存在。

所以, 政策因素是根本性的, 它的影响比经济周期更大, 影响对象是全国范围内的整个农村流动劳动力群体, 并且由于政策的制定、执行都具有惯性, 作用的时间跨度比经济周期更长些。这些特点在下文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分析的时候会更加明显地显现出来。

2.2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分析

以下通过回顾中国几十年来的实际情况来说明复合周期性理论的合理性。对于季节周期, 以下的例子即可用来作很好的说明。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在2008年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季度, 返乡农民工的人数占返乡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44%、8.46%、19.44%和70.65%。

对于经济周期, 本文借鉴潘利 (2003) 的说法, 将1952-2002之间50年分为10个经济小周期, 每五年为一个小周期。

对于政策周期, 相关资料和研究也比较丰富, 本文选取的资料是国务院课题组2006年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根据此报告, 从1949年以来到2006年中国农民工流动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每个阶段带有明显的政策特征。

(1) 1949-1978年:从“鼓励进城”到“严格控制”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国政府确立了当时迅速实现工业化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 使国家的建设重心完全转移到城市。1950年到1957年的短短七年间, 大批农民进入城市, 身份则转化为工业企业工人。根据有关资料统计, 全国城市人口在1952年仅为7000万人, 到了1957年则增加到9949万人, 1960年更达到了1.3亿。也就意味着城镇人口在1953年的基础上增加了6000万, 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953年的12.5%上升到19.7%。

然而在1958年, 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又在我国发起, 造成了农业生产大幅度萎缩、农产品产量大幅度下降, 甚至出现了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的饥荒, 从而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 国家开始调整政策, 大批城市人口被迫返乡。从1960年到1964年间, 全国城市人口净减少3788万人。

(2) 1979-1983年:“控制流动”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准备阶段。

改革开放刚进行的时候, 中央政府选择计划经济体制。为了优先保障城市重工业发展, 以户籍差别为标准的城乡人口和劳动力分割市场以及相关的就业和福利制度就开始逐渐形成。囿于城镇就业压力和国内经济环境, 政府严格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资料显示, 中国农业劳动力从1978年到1981年增加了2320万人, 其中种植业增加2000万人, 充分展示了这一阶段国家对待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重点。

(3) 1984-1988年:“允许流动”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阶段。

这一时期,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两个不同的阶段特征。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高速转移阶段 (1984-1985年) , 这一阶段突出表现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规模是空前的。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缓和转移阶段 (1985-1988年) 。这一阶段虽然仍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 但与前一期相比, 速度和规模都明显下降。

(4) 1989-1991年:“控制盲目流动”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逆转阶段。

这一时期, 前一阶段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开始凸显, 国家的政策重点转为着力控制盲目流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国家还开始了对经济领域的治理整顿工作。1989年货币投放量比上年减少470亿元, 政府明显加大力度控制社会总需求, 1989年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近500亿元。直接造成了销售量骤降, 市场疲软, 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下降7.7%, 然后是带来生产资料销售不畅, 全国物资系统生产资料销售额环比实际下降了18.2%。因此, 这一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进入了逆转阶段。

(5) 1992-2000年:“规范流动”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速阶段。

从1992年开始,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相关政策出现了很多积极的改变, 国务院及各部委纷纷颁布各项法令、法规, 优化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宏观调控下实现有序流动。从1992年到1996年, 兴起新一轮“打工潮”。这一时期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从而城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显著增强。从1996年到2000年, 上一阶段的流动速度放缓。因为大量国有企业重组与改制, 产生了大量下岗职工, 使得这一时期城市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急剧萎缩。因此, 这一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就是速度放慢。

(6) 2000年以后:“公平流动”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稳步加快阶段。

2000年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企, 社会政治经济局势稳定。为缩小二元经济格局下逐渐拉大的城乡差距, 国家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发生了明显的积极变化, 由此又出现了新一轮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浪潮。自2000年以来,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数不断增加。

上述内容分别对和劳动流动有关的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做了一个简单的描述。由于随季节周期的变化是独立的, 基本不受经济和政策的影响, 且变化幅度较小、周期很短, 所以下文结合实际劳动情况的分析将略去季节周期。但可以肯定这种影响是广泛存在, 对于全文的劳动力流动周期性这个主题来说季节性流动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3 结论及进一步讨论

本文发现劳动力流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无规律, 但其实具有一定的复合周期性——准确地来说是季节周期、经济周期、政策周期的复合, 而且正是由于这种复合作用使周期性变得不那么明显。由于季节周期的独立、短时和小幅度等性质, 从几十年的时间跨度来考虑时可以将其忽略, 进而可以看出表现出来的由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复合起来的波动性质。本文接着将这种复合周期性理论和中国几十年来的实际情况对作了对照, 发现理论可以解释大多数的波动, 和现实情况符合较好, 这反映出复合周期性理论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蔡昉.都阳: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经济地位变化假说, 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2]白南生, 宋洪远.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35) .

[3]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 2001, (4) .

施工周期 篇5

一、经济周期与国际贸易周期

经济周期 (Businesscycle) 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 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 因为经济周期的存在, 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出现波动就会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运行, 从而导致世界经济及周期随之波动。

国际经济波动的主要传导渠道和机制是国际贸易。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国际贸易呈现不可阻挡的增长势头, 而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也日益明显。可以说世界经济周期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那么, 经济周期和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是经济周期影响国际贸易;二是国际贸易影响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与国际贸易相互影响。那么, 国际贸易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通常情况下, 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周期实质上是经济周期的反映。这里所说的经济周期, 既包含个体国家经济周期, 也包含世界经济周期。一个完整的国际贸易周期分为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 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波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对外贸易的规律, 经济运行顺畅了, 对外贸易也就不成问题。事实上, 经济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 它的存在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总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当然, 由于各个国家的开放程度、经济依存度、经济结构的差异等原因的存在, 导致国际贸易周期和经济周期也可能不尽相同。

二、国际贸易周期与贸易政策周期

从本质上讲, 每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都是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的。传统的外贸政策主要有两种: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就是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障碍、各种特权和优待, 使商品自由进出口, 服务贸易自由经营。简单地说, 就是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 任凭商品、服务等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反之, 保护贸易政策则指国家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及范围进行干预、限制, 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 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或补贴。

西方国家认为, 自由贸易政策可以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效果, 提高贸易各国的福利水平, 自由贸易政策会对收入分配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自由贸易是他们的贸易政策取向。从长期趋势来看, 多边贸易协定和双边贸易协定越来越多, 促使贸易政策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从短期看, 由于经济周期的存在, 在经济衰退时, 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而实行保护性的贸易政策, 只有当经济运行处于周期的扩张阶段时, 贸易保护的政策才有可能放松。由此, 我们可以认为, 由于经济周期与国际贸易周期的存在, 各贸易国的保护主义仅仅是对贸易自由化的阶段性冲击, 而不能中断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三、经济周期与国际贸易政策周期

根据以上解析, 我们不难发现, 经济周期是影响国际贸易周期和贸易政策的一大前提因素。尽管国际贸易政策的周期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周期, 但这种周期性政策的目标始终是保护国内的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 尽可能使经济运行在稳定路径上。因此贸易政策出台的时间直接影响到实施的效果, 政策出台的时间是否恰当则取决于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否准确。

因此, 正确分析和判断经济周期及国际贸易周期, 一方面有助于在恰当的时间出台合适的政策,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判断贸易合作国的贸易政策取向, 为国内制定正确有效的贸易政策提供依据。从这个角度讲, 经济周期和国际贸易周期的分析判断是制定贸易政策的重要依据。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表明, 经济周期与国际贸易周期、贸易政策周期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经济周期影响国际贸易周期, 制约贸易政策周期, 同时经济周期和国际贸易周期影响着国际贸易政策取向, 是制定贸易政策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波.国际贸易政策周期变化的原因探讨[J].商业文化 (下半月) , 2011, 06:148-149.

[2]郎丽华, 张连城.中国经济周期与对外贸易周期的关系研究[J].经济学动态, 2011, 11:24-30.

[3]张连城, 郎丽华.经济周期与对外贸易周期的关系[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08:16-21.

经济周期与股价周期的关系 篇6

20世纪90年代,我国有许多上市公司的股份掌握在政府的手里,这些股份是不允许流通的。所以,此时在上海和深圳成立的证券交易所也无法发挥出资金的筹集和资本的运作功能。这样一来,股价的波动与经济的基本指标没有任何的关系,股市也就充满了投机色彩。但2005年,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的股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股价作为经济的“晴雨表”,也开始逐渐发挥出其作用来了,经济周期与股价周期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了,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周期主要是按照“衰退期—复苏期—过热期—滞胀期—衰退期”这一顺序进行循环的,衰退期的主要特征是低增长、低通胀;复苏期的主要特征是高增长,低通胀;过热期的主要特征是高增长、高通胀;而滞胀期的主要特征则是低增长,高通胀。从这一循环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率是宏观经济的之后指标。此外,为了稳定市场秩序,政府还会在经济的过热期提高利率,采取紧缩政策,而在经济的衰退期,则会降低利率,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从而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周期变化的主要力量。

第二,股价周期则主要是按照“流动性行情—业绩行情—流动性反转行情—业绩反转行情—流动性行情”这一顺序进行循环的。首先,在经济的衰退期,通货膨胀,以及利率下降,会提高股票作为投资对象的魅力,从而带动股价的上涨,形成了“流动性行情”。其次,在经济复苏期,股价又会迎来下一个上涨的局面,这就出现了由受企业优异业绩的影响而形成的“业绩行情”的发展。而伴随着经济过热现象的出现,利率则会随着通货膨胀,以及金融的紧缩而出现上升的情况,从而使得由流动性行情向业绩行情不断发展并走向终结。此外,股价还会经过由利率的上升所带来的“流动性反转行情”,以及企业业绩恶化所带来的业绩反转行情的调整后,再一次的进入到利率下降所带来的“流动性行情”上涨局面。

从以上对经济周期与股价周期的分析来看,股价在经济还未达到低谷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上升了,但是在没有达到高峰之前则又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下降趋势,所以,股价被称为经济的“晴雨表”或者经济的先行指标。

二、现阶段我国股市火热的原因

1.超预期政策的刺激。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衰退期,而为了维持经济的稳定,央行从2014年11月份起,先后进行了两次“降息”和两次“降准”,并在2014年11月21日的首次“降息”中,超出了市场中其机构的预料。虽然,在经济的衰落期,央行降息是很正常的,但是这次“降息”与以往相比较为突然,同时也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所以,央行的“降息”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如当央行“降息”的消息公布之后,银行、房地产等的股票价格迅速上涨。这也就表明了股价会在经济未达到谷底之前继续上升,并对政府刺激经济的政策作出反应,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超预期的政策会对股价产生较大的影响。

2.“去杠杆化”政策目标的需求。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解决的,这种高负债的资本结构不仅会增加债务风险,还会增大偿债的压力。而为了降低地方政府,以及国有企业的负债率,则需要大力发展股票市场,从而实现“去杠杆化”的政策目标。尽管现阶段的贷款增速很高,但是如果GDP的增速还是一直下降的话,就会出现增加的贷款主要用于还债的现象,这就不能够实现“去杠杆化”的政策目标了。但是,通过股市的融资,不仅可以降低地方政府,以及企业额负债率,还能够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也就是说,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股权投资的新时代,股市的繁荣也将逐渐成为经济稳定的重要条件。

3.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深化经济体质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形成依据市场规则、价格等而进行的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三中全会的这一决定,决定了股票的基本职能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所以,在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的基础上,股票市场将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我国股市的发展前景

按照经济周期与股价周期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了现阶段,我国的股市正处于“流动性推升阶段”,其发展基本上是健康的。其主要表现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将自然人投资者的开立账户增加到20个,从而使得新股民开户屡创历史新高;此外,还出现了融资买股热居高不下的现象。

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市场前期的涨幅比较大,同时也有调动的可能。所以,投资者要及时地关注由于过度的融资而引起的下跌风险。因为,当经济见底企稳的时候,股市的行情将会转入到“业绩推升阶段”,这时个股就会出现分化的情况。所以各投资者一定要投资股票业绩的可持续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四、总结

经济周期与股价周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价,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为人们分析我国现阶段的股市情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经济周期与对外贸易周期的关系 篇7

一、国际贸易的扩张期和收缩期

就某一国家而言,国际贸易的扩张期和收缩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本国经济周期所决定的国际贸易扩张期和收缩期;另一类是由世界经济周期所决定的国际贸易扩张期和收缩期。

在一般情况下,由本国经济周期所决定的对外贸易的扩张期和收缩期通常与本国的进口波动更具有相关性,而由世界经济周期所决定的国际贸易周期则与一国的出口波动具有更强的联系。这是因为,如果一国的经济运行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通常需要有更多的物质资料支撑本国越来越快的经济增长,而一国的资源和生产能力通常不能满足本国经济增长的需要,尤其是当经济出现正缺口从而资源被过度利用的情况下,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机器、设备、材料、能源及其他生产资料;同时,由于在经济扩张期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也需要不断增加消费资料的进口,这自然会导致进口增长率不断提高。相反,当一国的经济运行进入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时,由于经济增长不断减速,企业生产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下降,故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进口需求也会不断减少,从而导致出口增速的下降。

同样,如果排除特殊的情况,就一国而言,如果世界经济运行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世界上其他国家就会对该国的产品具有更多更广泛的需求,这时该国的出口就会不断增长;而当世界经济运行处于收缩阶段时,由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速下降,因而世界对该国产品的需求就会减少,从而导致该国出口减少。

当然,由于世界各国的开放度不同、本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依存度不同、资源的丰裕程度不同、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及其他原因的存在,与上述不符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二、国际贸易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关系:静态与动态分析

国际贸易周期与经济周期是什么关系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周期实际上是经济周期的反映。这里所说的与国际贸易周期相联系的经济周期,既应当包括本国的经济周期,也应当包括世界经济周期。因为国际贸易是把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渠道之一,它的增长不能不受世界经济扩张和收缩的影响。

在分析经济周期和国际贸易周期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增长的关系问题。关于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增长的关系,只有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才有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从静态的角度看,国际贸易中的出口减去进口的余额即净出口,本身就是决定GDP的四个变量之一。因为按照支出法计算的GDP,既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也包括了净出口,即来自外国部门的支出。所以,国际贸易净额即净出口的增加或减少,直接决定着GDP的增加或减少,其增长速度的快慢,也直接影响着GDP增长率的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国际贸易增长决定经济增长。在前面的观点综述中,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国际贸易决定经济增长,大都是从这个意义上进行分析的。

然而一旦加入时间变量,即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情形就会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在:本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一定会导致下一期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加快,这无论从本国的角度还是从世界的角度来讲都是这样。例如,当本期本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并导致经济规模扩大以后,在下一期,就会对外国部门的资源和产品的需求增加,于是进口就会增加,同时可供出口的产品也会增加,从而导致国际贸易的增长。同样,从世界(确切地说是不包含本国的外国部门)的角度看,如果本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规模扩大,那么外国部门对本国资源和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加,从而导致本国出口的增加,当然,可供本国进口的资源和产品也会增加。因此,从动态的角度看,经济增长又是国际贸易增长的函数,即经济增长决定国际贸易增长。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增长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既然现实生活中存在经济周期,自然也就存在国际贸易周期。

三、中国经济周期对进口贸易的影响

1、中国经济周期与进口周期

中国进口的增长速度决定于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一般而言,当中国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时,进口的增长速度也会相应加快;反之,当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时,进口的增长速度也会相应下降。

中国的进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数据显示,除个别年份外,对外贸易进口的波峰年与经济周期的波峰年或者相一致,或者最多相差1年。例如,就经济周期而言,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周期的第一个波峰年,同年的外贸进口增长率也创出了新高,为51%。此后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收缩阶段,一直到1981年,经济运行进入周期的第一个谷底,经济增长率为5.2%;相应的,中国的进口增长率滞后1年也降到了谷底,为-12.4%。此后,中国经济增长进入周期的扩张阶段,并于1984年迎来了中国经济周期的第二个波峰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5.2%,而次年即1985年的进口增长率也创出了新高,为54.1%。1985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又进入收缩阶段,直到1990年进入第二个谷底,GDP增长率只有3.8%,而同年的进口增长率则为负值,下降到了-9.8%。当1992年中国经济增长又出现第三个波峰(增长率为14.2%)时,1993年的进口增长率也出现了第三个波峰,为29%。1993年到1999年中国经济又进入收缩期,并于1999年到达经济周期的第三个谷底,经济增长率为7.6%;与经济进入收缩阶段相联系,1994年对外贸易也相应进入收缩期,并领先于经济周期1年即在1998年进入谷底,这一年的进口增长率为-1.5%。2000年中国经济又进入扩张期,直到2007年出现第四个波峰扩张期才结束;伴随2000年到2007年的经济扩张,中国的进口增长率一直在高位运行,除2001年和2005年外,各年的进口增长率每年都递增20%或20%以上,甚至个别年份如2000年和2003年的增长率还分别达到了35.8%和39.9%。

由于外贸进口与经济增长存在高度相关性,以至于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存在几个周期,外贸进口也就存在几个周期。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完成了3个周期,与此相联系,如果仅从进口增长的变动来看,1978年到200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完成了3个周期。

对于1978年以来的对外贸易周期,可以做如下描述:如果按波峰年计算,我们会发现,1978年~1985年为第一个周期,1985年~1992年为第二个周期,关键是第三个贸易周期的波峰年是计算到2003年还是应当计算到2007年。如果计算到2003年,那么1992年~2003年就是第三个周期,这样,从1978年到2003年的25年间共完成了三个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是8.33年。但如果将波峰年定义为2007年,那么从1978年到2007年的29年间,周期的平均长度则为9.66年。

把第三个进口贸易周期的波峰年确定为哪一年更合理呢?2003年是中国经济从产出负缺口转变为产出正缺口,即经济由冷到热的一年,因而进口贸易的高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恢复性的增长,如果将2003年定义为进口贸易的波峰年,那么就应当把2004~2007年视为进口贸易的衰退年,实际上这是不成立的。因为2003年到2007年的进口一直都在高位运行。只是因为2003年中国经济进入繁荣年以后,进口增长率猛增39.9%,并且2004年又递增36%,从而具有了较高的基数,在较高基数的基础上此后每年的增长率仍然递增20%左右,因此,2003年到2007年均可以视为贸易周期的波峰期,而真正的拐点即经济衰退与进口贸易衰退出现在2008年,这就是说,2007年以后,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外贸进口增长,都会明显向下运行,进入衰退期。此外,把2007年定义为外贸的波峰年,也与按波谷年计算的外贸周期相一致。

如果按波谷年计算,贸易周期的划分就显得更为清晰。从1982年到1990年可以视为第一个周期,1990年~1998年可以视为第二个周期,1998年~2009年则可以视为第三个周期。这就是说,在从1992年到2009年的27年间,共完成3个贸易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是9年。这里之所以把本轮周期的波谷年定义为2009年,是基于这样一种判断:2007年中国经济处于波峰,2008年掉头向下进入收缩阶段,根据中国经济周期的波长规律,2009年中国经济有可能会完成筑底,GDP增长率可能在8%~8.5%附近,与此相联系,进口增长率很可能会跌到5%以下,2010年,中国经济将重新进入新一轮周期的扩张阶段。

2、对外贸进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不一致的解释

数据显示,中国进口周期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在个别年份中,中国的外贸进口增长与本国经济增长存在不相一致的情况,怎样解释这种情况的存在呢?

中国外贸进口增长与本国经济增长的不一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贸进口的波峰和波谷有时滞后或领先于经济周期的波峰和波谷1年;二是在经济增长未见波峰的情况下,个别年份的外贸进口增长率却创出了新高。

其实,无论外贸进口的波峰年或波谷年滞后于经济周期的波峰年或波谷年1年(如波峰年的1985年和1993年以及波谷年的1982年)还是外贸进口的波谷年领先于经济周期的波谷年1年(如1998年),亦或是外贸进口与经济周期的波峰年或波谷年完全一致的情形(如波峰年的1978年和波谷年的1990年),都属于常态。之所以会出现一定的时间差,这与厂商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直接相关。例如,1997年7月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又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并且1993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增长

速度一路下行,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对经济增长的悲观预期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出现了1998年进口增长率领先于经济周期波谷年1年(1999年)的情形。但是如果在经济周期的波峰年过后的次年,厂商并没有意识到经济将会掉头向下进入收缩阶段的情况下,受乐观预期的影响,外贸进口的波峰年就可能滞后于经济周期的波峰年。

中国外贸进口增长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真正出现不一致的年份是在2000年和2003年。2000年和2003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4%和10%,而进口增长率却分别高达35.8%和39.9%,创出了1986年以来的新高。应当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呢?

其实,要解释这一现象并不很困难。1999年是中国经济周期的波谷年,2000年经济开始复苏,并进入下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加上厂商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预期,以及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波峰年的到来,因此,2000年出现进口的高增长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恢复性的增长。但是,2001年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出现较高的增长(以前各个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一般都只有2~3年),甚至出现了扩张过程中的停滞,经济增长率比2000年还下降了0.1。与此相联系,2001年的进口增长率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落,由2000年的35.8%下降到了8.2%。当2002年中国经济完成复苏阶段并于2003年加速扩张进入繁荣阶段以后,进口又出现了具有恢复性和爆发性的增长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了。2002年以后,中国的外贸进口增长率一直保持在年递增20%以上的高水平,就是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真实写照。

四、世界经济周期对中国外贸出口的影响

1、世界经济周期与中国出口周期的划分

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不仅决定于本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也取决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当世界(特别是与中国贸易相关度高的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时,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会加快,反之,当外国部门的经济增长减速时,中国的对外贸易也会相应减速。世界经济增长与中国对外贸易的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增长与本国外贸出口的关系上。

数据显示,当世界经济增长率较低时,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也很低;反之,当世界的经济增长率较高时,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也相应较高。例如,1978年,世界经济增长进入波峰年,GDP增长率为4.5%,滞后1年即1979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高达40.2%。1982年,世界经济进入波谷,GDP增长率只有0.8%,而次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是负值,为-0.4%。1984年或1988年,世界经济进入第二个波峰年,这两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为4.6%或4.5%,而1984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上升到了17.6%,1987年更上升到了27.5%。1993年,世界经济又进入新的谷底,经济增长率为0.9%,而1993年中国外贸出口增长率也跌到了8%。当2000年和2004年世界经济迎来第三个波峰年和第四个波峰年的时候,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也于该年分别上升到了27.8%和35.4%。同样,当2001年世界经济进入谷底,经济增长率下降到了1.5%时,中国出口增长率也于该年下降到了6.8%。可以肯定,如果2009年是世界经济周期的波谷年,那么中国的外贸出口也会降到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

中国出口波峰年和世界经济增长波峰年相同的年份是1984年、2000年、2004年。在世界经济周期波长的划分方面,尽管1997年没有作为世界经济周期的波峰年,但这一年的经济增长率也高达3.4%,而同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也高达21%。在波峰年中,只有1979年的出口增长波峰滞后于世界经济增长波峰年1年。波谷年相同的年份只有2001年,可能还有2009年,其他外贸出口的波谷年均滞后于经济周期的波谷年1年或两年。例如,1982年是世界经济的波谷年,滞后1年,即到了1983年的中国的外贸出口增长率才回落到最低点。1991年是世界经济的波谷年,滞后两年即到了1993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才下降到该轮周期的最低点。这主要是因为,199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也不高,只比1991年0.8%的经济增长率高出0.1个百分点,为0.9%。需要说明的是,1998年虽然不是世界经济周期的谷底年,但经济增长率也很低,为2.1%,同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也下降到了0.5%。

由于外贸出口周期与经济增长存在高度相关性,以至于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世界经济增长存在几个周期,中国的外贸进口大体上也存在几个周期。从1978年到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完成了3个周期,与此相联系,1978年到2007年或2009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完成了3个周期。

对于1978年以来的对外贸易出口周期,可以做如下描述:如果按波峰年计算,1979年~1984年(或1987年)为第一个周期,1984年(或1987年)~2000年为第二个周期,2000年~2004年为第三个周期。如果按波谷年来划分,1983年~1993年为第一个周期,1993年~2001年(或1998年)为第二个周期,2001年(1998年)~2009年为第三个周期。在第二个周期,为什么没有把出口增长率最低的1998年而是把出口增长率较高的2001年作为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周期的波谷年的原因是:1998年中国外贸出口的增长率之所以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而导致的出口减少。因此,这一年较低的出口增长率应当视为政策因素造成的,而不是经济运行周期的结果。因为这一年既不是世界经济周期的谷底,也不是中国经济周期的谷底。

中国作为贸易出口大国,其出口增长率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的原因是再简单不过的:因为一国的出口实际上是来自于其他国家即外国部门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而外国部门的经济增长也主要是由该国的消费和投资推动的。所以,当世界经济增长加快时,中国满足外国部门需求的产品的出口自然就会增长。故两者具有高度相关性。

2、对外贸出口增长与世界经济增长不一致的解释

虽然中国的出口周期是受世界经济周期影响的,但是,在个别年份,中国的出口增长率并不与世界经济周期一致。例如,199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只有0.8%,而中国的出口增长率高达15.8%,199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只有2.2%,而中国的出口增长率高达31.9%。这表明,中国的出口增长率并不完全与世界经济增长的波动相一致,它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中国外贸出口增长与世界经济增长不一致的年份主要表现在1991年。199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只有0.8%,而中国出口的增长率却高达15.8%;这是因为,1990年是中国经济周期的波谷年,1991年中国进入扩张阶段,并且在1992年就达到该轮经济周期的波峰年。这可以解释1991年~1992年中国进口增长率为什么逐年递增。实际上,伴随中国国内经济的强劲增长,外贸出口的能力也相应增长,但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规模在世界上并不占有很大的比重,出口额也较小,因此,不景气的世界经济吸收规模不大的中国外贸出口应当是很正常的事情。

同样,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1994年。199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只有2.2%,但中国的出口增长率高达31.9%。实际上,这一年中国出口增长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并没有出现相悖的情况。因为199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只有0.9%,1994年,世界经济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达到了2.2%的增长水平,应当说,增长幅度是很大的。与此相联系,规模不大的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增长率从1993年的8%增长到1994年的31.9%,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令人奇怪的了。

施工周期 篇8

商业周期与反周期战略

经济学上一般将商业周期分为衰退期、低谷期、扩张期和顶峰期四个阶段。商业周期管理也是围绕着这些不同发展阶段来实施的。不同的阶段反周期战略有着不同的本质内容,企业的发展也有不同的重点和方向。

反周期战略,是指企业基于对本行业周期性发展规律的认识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经营战略。企业在低谷期(或顶峰期)有选择、有预见性地进行战略布局和投资,以期在行业运行进入上升周期(或下降周期)时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利润和生存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企业的整体战略优势。反周期战略主要适用于周期性波动比较大的行业,而对于那些供求关系和产品价格比较稳定的行业而言,反周期战略并不是很必要。

实施反周期战略,最根本的是要把握行业周期性发展的规律和走势,对于供求关系的波动作出准确的判断,然后才能未雨绸缪地做好战略布局,赢得时间差。反周期的“反”可以在上升与下降两个阶段上采取逆势而行、与众不同的经营行动。一般比较常见的成功案例是在低谷期采取反周期战略,其实在商业周期的顶峰期同样也能(并且有必要)考虑采取反周期战略。这一战略实施的效果,第一取决于对商业周期的准确判断,第二取决于战略布局与行动的速度和效率。中国海运集团(以下简称中海集团)曾经成功地运用反周期战略实现了企业的跳跃式发展。下面我们就以之为案例,具体分析反周期战略的内涵和实施要点。

中海集团通过实施反周期战略,企业实力迅速壮大。从1997年开始,到2007年已经实现总资产增长4.35倍,净资产增长6.17倍,总收入增长9倍。1997年创建之时,总资产为251亿元,到2009年底已增至1373.5亿元。围绕着商业周期的四个不同阶段(低谷、扩张、顶峰、衰退),中海集团因势利导,规划并实施了不同的反周期战略。

低谷期:低成本战略扩张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世界航运业萧条,此时中海集团也刚成立不久,实力不是很强大,船队的规模和船型配置情况也不是很好。中海集团在分析了面临的内外情况之后,决定采取反周期战略,突破困局。由于当时航运业萧条,所以无论是船厂造船,船公司租船,还是买船,其价格都是极为低廉的,这就为企业实施战略扩张带来了成本优势。中海集团采取了三种方式以最快速度地扩充自己的规模和实力。第一是将自己的杂货船、散货船和客船在船厂改装成集装箱船,扩大企业集装箱船的运输规模,仅1998年一年就改造出了47艘集装箱船。第二就是廉价租进船只,在1999年一2000年间集中租进了40多艘集装箱,3000箱的集装箱船,每天的租金也只要6000美元,在迅速扩大规模方面,租船比买船、改船更具有效率。

在低谷期实施反周期进入,执行上尤其需要有速度和效率,只要决策一定、时机把握准确,就应该开足马力,迅速扩充。机会有时候是稍纵即逝的。比如,原中海集团总裁李克麟就曾经历过这样一个事例:当时由于航运业不景气,很少有公司愿意造船,造船厂的经营也面临困境。中海集团正在和一家韩国造船厂谈造船的合同,悬而未决。原本一艘8000箱的集装箱船造价需要8800万美元,此时韩方为获得这笔订单,无奈之下将价格降至6700万美元,这样一艘就节省了2100万美元,而中海集团一下子就订购了5艘。结果等中海集团的船开工的时候,其他的船东也纷纷下单,船价水涨船高,再也没有出现过6700万美元的定价。

反周期战略的精髓之一就是抓住低成本扩张的战略机会,如果不能有效利用战略机会,则整个反周期战略就失去了意义。机会之所以需要迅速把握,一方面是因为对方或合作方本身也是根据环境相机决策,其行为充满各种变数,对他们的决策变化要有着充分的估计。比如上述的韩国造船厂根据造船市场的供求和订单数量,自身也在随时更新船舶的报价。另一方面,企业还面临着诸多竞争对手,同一个战略机会可能向很多公司敞开,谁都不愿意被动,这时就看谁能抢先行动,抢得商机,亦即我们常说的“快鱼吃慢鱼”。落后者必然和机会擦肩而过。比如,等到中海集团的船开工的时候,船价马上就提上来了,中海集团只有依靠反应灵敏迅速才可能拿到这个机会。

扩张期:战略扩张与获益

商业周期的扩张期,一般是企业经营最顺心的时候,此时市场需求旺盛,大部分企业都生存得不错,而实施了反周期战略的企业尤其能生存得好。此时应该说是低谷期低成本扩张战略的收获季节。虽然大部分企业也都赢利,但在运营成本、利润率和赢利能力上都没法和实施了反周期战略的企业相比。

根据有关研究(宋源),中海集团借着低谷期造船成本低的特点,很早就在集装箱船的船型大型化方面迅速推进和升级,“是世界上最早出手订造8100TEU型和9600TEU型集装箱船的班轮公司。由于超大型船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使得公司航线单箱运输成本大为降低,在市场景气周期充分发挥盈利强大的优势,竞争力保持领先。这种优势直接促使公司在2004、2005年连续成为班轮业界利润率最高的公司。也就是说,同样的运力规模,中海集团能够实现比对手更多的利润”。

顶峰期和衰退期:战略收缩与转型

总的来看,低谷期的反周期战略主要依赖于:(1)企业对行业周期波动的准确判断。(2)企业在战略执行上的速度与效率。而在顶峰期和衰退期实施反周期战略,则需要考虑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企业的发展也面临更多的路径选择。主要的方向是两个:战略收缩与战略转型。

第一个方向:战略收缩。随着顶峰期的到来,行业的发展表面上看还维持着繁荣,但对于执行反周期战略的企业来说,此时又走到了一个未雨绸缪、进行新战略布局的转折点,只不过此时布局的重点由扩张转向了收缩。一旦行业进一步下滑进入衰退期,则这种战略转向的要求会更加迫切。战略收缩就是指:企业果断地改变此前的扩张战略,终止或大幅减少对处于顶峰期和衰退期的行业的投资,并在适当的条件下采取反向操作,在高价位阶段将资金、设备、产能等从该行业撤出,保有现金,降低企业负债率,为下一波行业扩张期的低成本战略扩张做好准备。实施这一战略的时候,往往也是行业处于最繁荣的时候,也就是过热的时候。此时企业的经营顺风顺水,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恋恋不舍,迟迟不愿采取战略收缩,或希望继续维持现有的赢利和繁荣、或期望更高的利润、或对行业的前景盲目乐观而缺乏周期性风险意识。实施战略收缩的时机一旦错过,行业运行走过顶峰以后,再来进行战略性撤退就很难了,而如果等到进入低谷期再实施战略收缩,企业就要陷入更大的被动。以中海集团为例,据李克麟介绍,2003~2007年是世界航运业难得的一个繁荣时期,但中海集团在这一时期并未只顾着扩张规模,而是通过在香港和国内证券市场上市等方式,募集大量资金,提前还贷,降低企业的负债率。到2008年的时候,中海集团的负债率已降至37%,而此时绝大多数船公司出于繁荣时期战略扩张的考虑,多把融资用于运力扩充和规模扩张,导致负债率普遍在80%以上。在航运业的繁荣时期,造船价格也一直在高位运行,很多船公司由于要扩大市场,仍然大量造船,但中海集团基本上很少再造新船,只造一些有需要的小船。这些都是在繁荣时期理性控制扩张,在顶峰时期逐步实施战略收缩的表现。此举为中海集团赢得了大量现金储备,而现金是企业度过危机和低谷时期的最好准备。

第二个方向:战略转型。除了及时终止战略扩张外,处于行业顶峰期和衰退期的企业还应注意将自身的经营管理进一步集约化、精益化、高效化。这主要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方面的战略转型。(1)向内:进行内部挖潜,节约资源,压缩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在行业处于繁荣的时期,赚钱容易,市场需求量也大,这时候企业管理的漏洞不容易暴露,在繁荣期的利润面前,资源浪费和运营效率低下的毛病容易被忽视,企业往往容易放松对于管理的要求。这一方面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隐患,但同时也为处于衰退期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内部挖潜的着眼点。衰退期的到来,为企业正视和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良机,抓住这个机会实施战略转型,将原本粗放的经营模式转为集约化和精益化,降低运营成本,企业就能在衰退期和低谷期生存下来,并为将来的扩张期夯实基础。中海集团为应对衰退期的世界航运业,加快实施内部管理的集约化和精益化转型。一方面继续调整和优化船队结构,改善企业能耗水平;另一方面继续重视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据中海集团总裁李绍德介绍,“通过采用经济航速、优化航线设计、合理调度等综合手段,探索和实践船舶主机低负荷和超低负荷运行的技术研究和运行,中海集团全年节约燃油消耗约90万吨。在集装箱管理上,通过加强箱型平衡、空箱滚动的控制,力求达到效益最大化,2009年仅此一项就节省资金3000万美元”。(2)向外:探索产业链整合途径,实施多角化经营,对冲风险。在经济衰退时期,出于现实的考虑,企业多数时候也无法做到完全置身事外、全面彻底收缩,静待下一次繁荣周期的到来。此时,除了实现管理模式的精益化转型之外,企业也有必要向相关临近产业作必要的探索,尝试进入新的行业领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而不是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死守着等待下一次繁荣的到来。这种向外的多角化经营,并非到处乱撒网、无的放矢,而是基于企业此前积累的资源优势进行战略转型,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主要还应围绕着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来进行。或者选择那些运行周期与现有行业错开、不同步的行业,或者选择那些受周期影响不大的行业,以保证企业稳健经营。

面对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中海集团已经逐步探索出一条均衡发展航运主业,同时延展陆岸产业的新战略,被称为中海集团的“船岸两栖化生存”。集团总裁李绍德介绍说,“中海目前已经加大了陆岸产业发展力度,扎实推进江苏造船基地和长兴修船基地建设,承接超大型船舶修理11艘次,造船产值增长94.3%,实现总产值56亿元,成为集团重要的陆岸支柱产业。2009年集团陆岸产业实现营业收入占集团总收入34.6%,有效增强了集团抗风险能力”。与此同时,中海集团还积极推进产业链向航运上下游两端延伸,实现上下游产业链融合,“抱团过冬———钢铁企业炼钢要矿砂,航运企业运输,航运企业下定单给造船厂,造船厂接受钢铁企业炼出来的钢板。就这样,本来松散的上下游产业链条通过紧密配合共同增强了抵御经济寒冬的生存能力”。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施工周期】相关文章:

股市周期与政策周期06-11

周期波动04-25

寿命周期05-01

周期蛋白05-05

运行周期05-07

治疗周期05-11

周期轨道05-29

销售周期06-07

细胞周期07-05

建筑周期07-10

上一篇:利益效率下一篇:林业投融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