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转型

2024-07-15

高校应用转型(精选十篇)

高校应用转型 篇1

1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办学目前面临的困难

1.1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办学有着严重的同质化倾向

归因有这样几个方面:办学特色项目所在的办学理想和价值追求趋同;办学特色项目所依的现实载体外在表象趋同;办学特色项目的行程基础和建设过程趋同;办学特色项目的评价指标和评估体系趋同。

就目前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 “千校一面”, 办学特色无一例外地落脚在合作教育、实践教学、产学研互动、高层次、应用型等关键词上, 这无疑使得特色不特, 造成了同类型、同水平、同层次的高校之间的差异不大, 没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局面。

1.2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科研能力不足

科研工作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研工作需要有组织地进行, 尤其在科研与本科教学紧密结合的情况下, 更是需要在一种学术组织的平台上开展。但是实际上, 由于不少普通本科院校对于教学与科研的片面认识, 科研与教学分离, 学科也与教学分离。再由于历史原因, 在普通本科院校里大多是专业强、学科弱, 先有专业而后有学科, 因此普遍出现专业是实体组织, 学科被虚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就进一步导致普通本科院校的科研呈现碎片化和边缘化。

1.3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竞争力不强, 学院经费不足, 导致发展缺乏后劲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主管部门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 教育经费受到地方经济影响较大。加之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 教育经费的总额和使用效果差别较大。一些在当地排名靠后的学校, 除公办经费外, 很难争取到社会经济支持, 社会影响力较低, 反过来对学校的发展形成影响。

2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变面临的挑战

2.1 改革的内部阻力很大

相信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 都不愿意进行学校改革和课程改革。当前, 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普通本科教育方式, 很多学校前几年刚刚转型, 在思想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管理运行手段等走着强调学科性、系统性的路子。再次改革, 就意味着再次面临冲击, 对领导和教师而言, 需要一定的接受和消化的时间和思想上的准备。

2.2 改革的外部阻力也比较大

绝大部分家长、学生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认识还是有偏见的, 他们往往会认为应用技术型院校就是培养技术性工人的, 这和他们上本科院校的初衷是不一致的。错误的理解和认知让大部分人对此转型持有不认同或者反对的态度。

2.3 改革所需的师资及实训室的缺乏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普遍缺乏“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和满足教学要求的实训室。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 师资力量紧张本就是制约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发展的瓶颈, 而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特殊要求, 更加剧了这种紧张局面。

虽然本科院校都有实验室, 但普遍缺乏实训室。实验室基本上是以实验为目的, 仅可供理论、原理的验证性试验, 不具备可供大批量学生反复训练使用的特点, 不能满足以实训为主要训练手段的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学要求。有些工科性院校在企业中建立了实习基地, 但这些实习基地往往仅供学生参观之用, 最多也只是让学生简单的“伸伸手”, 并未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真刀实枪”实干的机会。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是普通本科院校的“软肋”。

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变的对策

3.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领导和教师还是要从个人思想上转变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实际上, 即使没有教育部的明确表态, 从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也可以看出:“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国务院又把大力发展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科教兴国”、“民族复兴”、“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来抓。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变正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无论是高校领导, 还是普通教师, 都要转变观念, 尽早为将来提前准备。

3.2 人才引进和教师培训等多方面一起开展

针对现有教师队伍的现状, 加大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 鼓励教师结合专业参加国家劳动部门承认的中高级专业技术证书考试, 或者选派教师到企事业、工厂, 直接参加第一线全过程的生产活动, 选派部分教师到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参加专业技能培训, 做到多管齐下, 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同时利用目前企业人员流动的机会, 通过公开招聘, 引进部分胜任高等职业技术教学的工程师、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 补充到教师队伍中去, 也可以聘请社会各行业的专家及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共同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3.3 将部分实验室改造为实训室, 提供更加广泛的实践空间

将部分没必要继续存在的实验室改为以应用型为目的的实训室, 全天候开放, 把实践教学课程纳入专业核心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 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 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职业技能。

3.4 教材和教学软件、教学方法要改革以适应现有的教育环境

普通本科教材以“知识为本位”, 以传授知识、经验为主, 注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成熟性。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则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尺度编写教材。在保持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相对稳定的基础上, 及时针对地区、行业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对部分内容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此外, 还要特别重视实验、实训内容在教材中的反映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 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 转变教学方式, 可以满足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

4 结语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教育不可逆转, 只要采取新的方法、新的模式、新的理念来发展, 就能避免走中等职业教育的老路。要把举办高等教育的一些好的思路、好的理念引进来, 带动应用技术型教育向良性轨道发展。既要讲竞争, 又要遵守规则, 做到公平、有序地竞争;要走开放式的办学道路, 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 以应用为主,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普通本科院校就一定能转型为满足社会需求、受到社会肯定和欢迎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

摘要:随着教育部明确要求1999年大学扩招后600多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转型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普通本科高校改革的正面和反面声音不绝于耳。大部分院校仍在持观望的态度, 能够走在前面的, 也许能在教育改革中尝到好处, 但同时也有许多困难需要面对和解决。利与弊终究的平衡, 如何成功的转型, 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学术型,应用型

参考文献

[1]罗三桂.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的实践探索, 2004 (11) .

[2]高军, 周胜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探讨[D].烟台师范学院.

[3]王为一.地市州普通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宏观思考[D].襄樊学院, 2010年7月第31卷第7期.

[4]郑容发.对普通本科院校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高校应用转型 篇2

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其中特别提到“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教育界人士都清楚,亟需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主要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不过,要实现这一转型并不容易,阻力之一就是教职工的观念。

“在教职工眼里,与应用技术搭上边就‘降格’了。”山东省潍坊学院院长王守伦道出了新建本科院校教职工的心理。

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在探索新建本科高校转型之路。比如,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侯长林调任铜仁学院院长,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军被任 命为凯里学院院长;浙江省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苏志刚调整到宁波工程学院任党委书记;山东省则支持省属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才能实现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有哪些阻力?让部分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负责人入驻新建本科高校担当重任,是朝职教方向改造本科教育吗?就这些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展开了调查采访。

新建本科院校行政化现象严重

众所周知,大部分新建本科高校身上都有一个“胎记”,就是在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升格的。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地方学院院长向本报记者介绍,“‘专升本’的重要红利当数学校行政级别由副厅级变成正厅级,学校中层干部由副处级升为正处级。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行政化比较严重。”

一次院长办公会,就足以让我们“管中窥豹”。

一位院长从高职院校调任新建本科高校后召开第一次办公会,依次围着院长坐的是办公室主任、人事处处长、组织部部长、工会主席、财务处处长„„,下属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知名教授则被排在了第三圈,也就是最后一圈。见此情景,这名院长非常吃惊,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以及知名教授,都工作在教学管理一线,怎么会被排在核心圈子之外?

就在这次会上,院长宣布:今后除了专项工作会议,与专项工作有关的人事处处长、组织部部长、财务处处长坐在前面外,办公会议上一律请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以及知名教授、图书馆馆长坐在第一圈,并给他们充足的发言时间。在高校,各个行政职能部门理应为一线教育教学服务,行政工作人员应该是给教授们搬桌子、摆凳子的。然而,在国内一些新建本科高校,情况恰恰相反。“一 所让二级学院院长及教授们坐冷板凳的高校,是办不出高水平的。”铜仁学院院长侯长林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高职校长岗位调整至新岗位后,一是 要扭转新建本科高校行政人员指挥教授“搬桌子、摆凳子”的工作氛围与价值取向,二是树立二级学院人才培养主阵地不动摇的理念。

拍脑袋上马一大堆新专业是对学生极不负责的表现

知情者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提供了一份针对新建本科高校建设的评估报告,其抽样调查的样本为43所新建本科高校,按区域划分,东部地区20所、中部地区13所、西部地区10所;按投资主体划分,省管为主的24所、市管为主的15所、民办4所;按在校生规模分类,1万人以下7所、1~1.5万人的19所、1.5~2万人的14所、2万人以上的3所。

“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合格率仅为59.8%,专业建设合格率约为69.8%。”这份评估报告指出了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与建设方面的严重缺陷:首先,学科门类大而广、存在盲目性,由于学校办学条件限制,很难实现高水平的特色发展;其次,对专业建设的龙头地位认识不到位;第三,行业院校升本后越来越淡化学科专业特色。

据这份评估报告显示,甘肃河西学院40个本科专业涉及文、理、教、农、工、管、艺、经、史、法等10大学科门类,专业跨度太大;湖南科技学院将“淡化专业意识”写入学校专业调整文件,导致学校思想混乱、专业调整盲目;四川警察学院(行业院校)升本以后,11个本科专业有5个非行业类专业,三分之二在校生为非行业类专业学生。

有院长向本报记者介绍了部分新建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模式:提倡重视社会需要,就盲目上马新型专业;强调应用型发展,就忽视教育规律。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三五年间上了一大堆新专业,培养的学生质量不合格,给学校造成很大的包袱。

在 这方面,南方某学院有着非常沉痛的教训。据该院院长向本报记者介绍,当时他们只考虑社会需要办了一个医学美容专业。新生进校后第一学年没有什么问题。第二 学年上了三个月,学生就找到系主任问:这个专业对理论、技术究竟有什么要求?既然系主任讲不清楚,那么院长能不能讲清楚。

“尽管几年后这些学生都拿到了盖有院长印章的毕业证书,但是在内心感到对不起这个专业的学生。对社会而言,他们绝对是不合格的‘产品’。”该院院长内疚地说,“新建专业至少要牺牲几届毕业生才能逐步达到人才培养要求。”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分新建本科高校都不敢公布评估结果。因为学生很关注,学校不合格就意味着他们进入社会后难以立足。因此,这份报告建议,新建本科高校在新专业建设方面要非常慎重,同时要不断地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科学地进行专业建设。

转型发展最艰难的是课程,最痛苦的是教师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新建本科高校老师尤其是那些中老年骨干教师,已经适应了学术型体系之下的教学模式,对985、211大学名师编著以及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已讲得滚瓜烂熟,甚至出现把北京大学的教材拿到西部新建本科高校上,给中文系学生讲的课程搬到农学系课堂的现象。

现在提倡向应用型方向发展,大家突然茫然起来。部分新建本科高校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面对产学研融合的发展趋势,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仅存在思想观念问题,而且也有能力欠缺问题。

比如,一所新建本科高校为进一步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需要打造一份学院“名片”,即把学院老师名字、所学专业、专业特长等印刷成册。然而,大部分老师都打了“退堂鼓”,课堂上讲讲理论知识还行,真到企业一线去指导生产、研发就没有底气。

某新建本科高校园林景观设计专业女教师居多,她们课堂上用纸团、毛线教学生做景观规划、植树种草;现场实践时则背着小包、穿着裙子以及高跟鞋,在一旁观看学生劳作。院长见此情景批评道:你们老师的定位不准,不能只安排学生实习,而是需要示范指导学生实践。

“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发展中,越往深处越艰难,改革最难的是课程体系,转变最痛苦的是教师。”侯长林认为,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学科的完整性与知识的应用性的关系;二是课堂理论教学与生产应用实践的关系;三是个人学术发展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

浙江科技学院院长叶高翔认为,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方向发展,不是谁想出来的问题,而是现实发展中的问题。不要说同清华、北大等名校相比,就是较之省内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新建本科高校学术论文水平及刊发层次也是不可比的。

宁波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苏志刚则拿数据说话:“以教师队伍中的博士数量为例,浙江工业大学有1000多名,宁波大学有600多名,宁波工程学院约300名,若走传统的学术型老路,后者难以赶超。宁波工程学院需要在应用型方面闯出一条路来。”

“大 学‘围墙’内的事情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围墙’之外的事情则必须通过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建设加以解决。”部分新建本科高校负责人建议,国家及省级政府应该 建立鼓励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型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人才评价机制以及政策激励机制。“不然,在现有学术型体系与保障、评价机制下活得好好的,干嘛 去折腾?”有校长说。

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拒绝千校一面,需要百花齐放

学术型大学就是阳春白雪,应用型大学就是下里巴人吗?侯长林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有教职工担心转型发展照搬照抄高职高专模式,把铜仁学院矮化为“铜仁职院”。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绝对不是矮化新建本科高校,而是较比学术型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必须着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兼顾行业企业发展背景。”侯长林说。

应该说,目前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的是第二次转型,即办学类型的转型发展。其第一次转型,是从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经过五六年的改革发展,通过教育部本科办学水平评估合格,标志其基本完成从专科层次到本科层次转型。“进入二次转型后,就面临发展类型与路径的抉择问题,因自身所在的地域、环境、条件不一样,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型发展过程中,坚决要防止一哄而上、千校一面,而是需要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格局。”侯长林说。

高校应用转型 篇3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理念转型发展,并效仿德国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双元制(一元理论,一元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很大一部分的高校在转型过程中人才培养的效果并不理想,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与学校只顾着眼前利益,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基础条件而盲目转型有很大的关系。加上缺乏转型经验,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对所出现的问题也没有相关的应对措施,造成了学生既没有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在应用实践的过程中又缺乏分析动手的能力,在人才定位中处于尴尬的境地。

[关键词]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人才;双元制;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6)09-0030-03

一前言

目前,很多普通院校为了抢夺生源、提高就业率或者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进而享受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正纷纷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1]。但有些高校还没达到转型的条件,在不顾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情况下强制转型,会使培养出的学生达不到应有的要求,最终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2]。在转型发展初期,一般普通院校迈出的第一步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根据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对实验实训教学的投入、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洽谈或者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增加当今热门的专业。这些方案对高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转型发展来说确实是起到关键作用,但是,由于大部分高校在转型前并没有对其可行性及可操作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因此在实行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如缺乏实验实训场地、校企合作不理想、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等等,使转型没有按照预期的计划发展,导致了很多方案没有落到实处,发展到后来连自身的定位都变得模糊不清。

二当今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1定位不够明确

绝大多数高校在转型时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并不十分明确,导致没办法实施细化培养。例如,就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学校的定位是培养设计型人才,还是生产工艺型人才,或者是检测维修型人才,这些在转型前都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位,有的高校就忽略了这一点,他们大多都是以当前社会对某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作为参考标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对相应的人才进行着重培养,而这种过于迎合市场的需求进行人才的培养往往会导致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更新变化,这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极其不利的。另外,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过快,普通本科院校四年才能培养出一批学生,四年或八年后对某些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否还是一个上升的趋势?这些都是很难预料的。所以,高校在转型时如果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明确,人才的培养就会处于被动地位。

2缺乏转型投入

高校在转型发展阶段的投入应该包含多个方面,例如:针对转型发展所需的实践设备的投入、实习实训场地的投入、师资力量的投入和校企合作培养过程的投入,等等,这些都是高校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转型过程中最基本、最迫切也是最头痛的问题。学校要转型发展,本身有没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资源,政府有没有政策上的支持,这些都是转型前所要考虑的问题,转型规划制定的前提也必须要围绕着这些问题,否则就成了空谈。有些高校在转型中的投入非常有限,在实践教学中靠着几台老式设备支撑着,如某些高校的机械专业,学生在数控加工实践教学环节中,机床没几台,平均十几个学生占用一台机床进行实践教学或加工培训,而且设备也相当陈旧,加工出的产品精度低,学生在转型发展中根本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

3校企合作困难

笔者从对多所普通高校的走访中了解到,现阶段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对我国来说仍然难以开展。首先,有些高校在转型前大多的专业实力不是很强,学生无论在理论水平或动手分析能力上都非常欠缺,学生在企业中的顶岗实习处于被动地位,企业不放心让学生参与产品的设与开发,主要是担心学生在产品的初期开发阶段会给企业带来成本的增加。这些企业本身也不太愿意花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培养,因为其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学生在短时间内为企业创造利润,而且要少投入,多产出,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只能把学生安排在无技术含量的流水线上作业。此外,由于校企合作培养的大学生流动性大,出于对技术的保密,企业不愿安排学生到一些重要的部门去实践操作。这样就造成所谓的校企合作并未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起到预期的作用。

4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

由于高校转型过程中对学生采取半工半学的培养模式,这就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教学经验。教师在转型过程中对这种突来的转变会不知所措,因为大部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都是毕业后就直接到高校工作,很少有在企业工作学习的经验。而且,教师在教学上的转变也需要有一个时间积累的过程。因此,怎样把理论和实际应用有效地结合起来传授给学生,这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目前,大多数高校为了解决这种师资紧缺的问题,临时聘请了企业的高工到校教学,但还是满足不了需求,而且企业人员的理论水平也有限。对于转型过程中的高校来说,在师资问题上要在短时间内实现顺利过渡有一定的难度。

三高校急切盲目转型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后果

1无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由学校在办学中长期积累、总结和改进所得来的,并且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而学校的转型发展不紧扣自身已有的办学特色,那么转型后有可能使特色转向“普遍”化,导致专业实力的下降。例如,如果某个高校转型前的办学特色是紧扣地方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而如果转型后使其专业定位变广,那么就有可能无法顾及在特定人才上的细化培养,使人才培养走向普遍化,打乱了与当地企业这种对人才“特有”的供需关系,使其不再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转型后不但要保留“别无我有”的特色,还要使“我有”的特色更加鲜明,更能促进专业特色强化与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2学生基本技能缺乏

由于在转型过程中一味地强调校企合作,强调新型人才的培养,往往忽略了对一些传统基本技能的培养。例如,对于高校的机械专业来说,传统基本技能如车工、铣工、磨工、钳工和焊接等,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很少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培养,本来学校有能力把学生培养出中级工或高级工的水平,但学生毕业后连初级工的技能水平都达不到。而我国现在许多行业最需要的就是这些工种,例如广东有些职校学生还未毕业,用人单位就提前与其签订就业协议,就因为这些职校非常重视对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强。笔者认为,这几年很多高校所说的就业形势严峻,其实不是我国的人才饱和,而是高校所培养出的学生在能力方面达不到企业的认可。

3学生无竞争优势

有些高校为了获取生源、提高就业率、追求规模等这些眼前利益,在校企合作、师资力量及办学定位等转型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强制推行,转型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就有可能出现了脱节的现象。比如为了推行半工半学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3],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通常会减少一些理论性的课程,增加一些注重应用技术课程,当在与校企合作对学生实施半工培养模式中得不到有效开展时,就会使学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能力上都达不到所需的要求,走入了在理论知识上比不上普通本科兄弟院校,在动手能力上比不上高职高专院校的尴尬境地,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评价低,学生无专业特长,无就业竞争优势。

四针对我国当前形势进行转型发展的建议

高校要成功转型,实现平稳过度,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王牌专业先行

学校应优先考虑王牌专业转型,不要操之过急地全覆盖。一方面,由于王牌专业自身的基础好,实力雄厚,转型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也相对较少,在转型的过程中也相对容易找到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王牌专业转型后可带动与之有交叉学科的专业,实现以点带面,例如机器人专业是一个交叉着机械、电控、数学、通讯和软件工程等多门学科的专业,如果机器人专业是学校的一个王牌专业,在其成功转型后便可带动机械、电控和软件工程等专业的转型,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减小专业之间的转型跨度,又可共享有交叉学科专业的资源,如场地、师资和教学设备等,减小学校转型过程中的压力。

2要重视对学生传统基本技能的培养

高校中的实践课程如车工基础训练、焊工基础、工具钳工技能训练与加工中心技能训练等,是训练学生怎么把所学到的理论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是理论与实践相互验证的一种体现。笔者就以机械专业中的加工中心操作技能培养为例,简要说明掌握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加工中心技能操作需要掌握工艺、编程和操作这三个方面,工艺部分又包括材料学、力学和技术测量等;编程部分会涉及到CAD制图、三维设计建模和数模交换等。加工中心操作技能涵盖了机械专业大部分的理论课程,学生操作技能水平的高低体现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高校在转型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在传统基本技能方面的培养。

3要紧扣地方主导产业的优势

转型发展要紧扣当地的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使培养出的人才能服务于地方经济[4],实现专业培养与地方产业的顺利对接,满足当地产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加快转型过程中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例如,当地的主导产业有汽车、五金模具、人力资源等,则高校的转型就相应以汽车专业、机械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为主。学校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地利优势,在转型中能发挥其专业能力,则必然会对当地企业起到人才支撑的作用,其好处是校企合作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使半工半学的培养模式得到紧密结合,能使转型后的专业更具有鲜明的特色,更能适应当地的市场经济的需求。

4加大实习实训的投入或创办实践生产基地

笔者前面也提到,现在很多高校的实习实训设备少且相对落后,远远达不到教学的需求。而且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有些高校为了应付校企合作的对外宣传,直接在企业门口挂个校企业合作试点单位的牌子敷衍了事,学生无法真正到企业的相关部门去实习锻炼。所以,学校在转型过程中寻求不到企业合作联合培养的情况下,应该加大实习实训教学的投入,如加大实践设备的购买量、租用实训场地等。如果条件允许,学校还可以针对学生创办校办工厂,培养学生设计、研发、生产,再由营销专业的学生把开发出的产品推向市场,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5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现在我国对“双师型”教师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每所高校都有一套自已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证和要求,但总的来说离不开两点:一是要有高校教师所要具备的理论水平,二是要具有实践应用能力。针对高校在转型初期“双师型”教师缺乏的问题,学校可以考虑多聘请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到校来上课或到校办工厂进行指导,也可以陆续分派教师到企业去工作学习,有一定经验后再回校教学。另外,学校本身的教师在生产实践方面的经验比较薄弱,而企业的人员在理论教学水平上相对来说也比较欠缺,所以,学校自有教师和企业人员对学生进行交叉联合培养,也为“双师型”教师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6政府适当干预,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

政府应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实现双元制培养,并在政策上给企业一些优惠,如对与高校合作培养学生的企业减少税收,在项目的招标中优先考虑企业的产品,等等,以这些优惠政策刺激企业与高校的合作,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高校在转型过程中投入的人才、物力、财力和时间,而且企业对学生培养的质量知根知底,可以根据自身所需的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之鉴定就业协议,解决人才需求的问题。当然,既然政府给了校企合作一些优惠政策,在校企合作的成果中政府也要进行监督,不仅要对学生的就业率进行监督,还要看就业的质量是否达到要求。

五结语

目前高校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转型过程中通常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除了参考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外,国内也没有太多的成功转型案例可参考,最多就是在实践应用的培养方面参照职业学校的培养方法,加上很多高校在没有充分的条件下迎合市场盲目转型,导致培养出的人才质量不理想,学生就业困难,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笔者对高校在转型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总之,高校的转型一定要综合考虑自身的条件、优势、环境等因素,确保转型后能使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所提升,切勿盲目转型。

参考文献

[1]秦玮.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人才培养模式浅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4):17-19.

[2]陈永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之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38-42.

[3]林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及其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J].贺州学院学报,2014(4):112-115.

高校应用转型 篇4

1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社会融合与发展,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日益受到当前时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在扩大,报考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人数却未增加,反而有所下降; 虽然每年动物科学专业毕业学生人数并不算少,但用人单位和企业却苦于招不到所需专业毕业生; 即使有毕业生应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不适岗的现象。随着社会各行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变化,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的价值也越来越被弱化和边缘化。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动物科学专业,它的存在和发展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因此,改革现有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成为当前这一学科发展的迫切任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3]。只有通过转型,对教育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教育资源科学整合,对人才市场深入调研,摸清企业、社会对学生的技能和素质要求,才能明确专业的办学定位,突出专业的办学特色。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生存发展来看,通过转型,定位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实现学院、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提高教师和学院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动物科学专业服务社会和企业的能力,培育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2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目标任务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要以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着手,依次从教学组织形式、授课现场、成绩评价与考核等诸多方面转变与转型。以职业技能培养及职业素养习惯养成为核心和主线,以知识教育和实践为支撑,构建校企结合框架下具有专业特色的多元化、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以“地方为依托”的办学思路,走“校- 企”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形成崇尚技能、崇尚实践及崇尚职业的育人氛围,逐渐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转型,资源合理配置,逐步实现大学生个人与社会价值的最大化[4]。

3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方法步骤

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时代的变革决定了高效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转型注定是渐进的、分段的、动态的、发展的和探索式的,实施具体的步骤如下。

3. 1 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制订人才培养计划

坚持以学生为根本,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探索和构建地方本科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即突出培养“宽口径、复合应用型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分别建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三个体系; 设置生物学基础实践模块、动物生产实践模块、动物疾病防制实践模块三大实践模块;围绕“三性”( 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 实验,开展“课内实验教学、校内与校外教学实习( 实训) 和综合生产实践”三层次实践教学[5]。通过以上实践课程的基本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动物科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进而掌握动物科学专业必备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畜牧业生产服务。

3. 2 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决定了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应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和服务型”的办学定位,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渐进式地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大学生由于成长和生活经历不同,在能力、性格和兴趣爱好等方面会有诸多差异。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发扬实践教学传统,凸显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实施“生态位”教育,树立和尊重个性的教育意识,为全面推进向应用型转型提供保障。生态位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个体特征因材施教,即将每名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对其实施分类、分层次、分阶段教学,通过制订开放式培养方案,开设个性化、趣味化课程,有针对性地提供一对一辅导,根据学生需要与兴趣爱好引导和拓展其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跨校跨系跨专业进行选课,灵活组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自身素质全面发展和个性不断成长、成熟。建立动物科学实践教学中心网站,可实施网上实验教学,学生从网络上了解和熟悉实验内容,再进行实际动手操作,实现计算机仿真、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实验,引导学生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设置必开、选开、自拟、科研、课外科技制作等多种类型实验项目,通过自制本专业实验CAI课件、教学录像,引进动物科学专业技术实验教程和生物机能仿真实验,学生可利用网络资源随时获得所需的专业知识,方便了学生的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实践兴趣。

3. 3 加强校内实训中心建设,加强技能和素质培养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培养,需加强校内实训

中心建设。校内实训中心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室、校内基地、实践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软硬件的建设与利用。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上,应注重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建设,健全实践教学综合考核评价制度; 在实践教学条件体系上,需注重实验室、校内基地等校内实训中心的建设利用,实现实践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相结合,使实践教学内容更贴近生产实际与科学前沿。为了激励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及合作意识,学校每年应设立、评选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性科研项目,并定期对项目的实施和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监督。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及学生毕业论文与科技制作及科研项目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全方位、多元化的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拓展了学生科研创新思维,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

3. 4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搭建校企合作转型平台

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是落实校企结合,实现产学研合作、学生专业技能实习和专业任课教师实践锻炼的必备场所。为了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全面转型,学院依托地方优势,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搭建校企合作转型平台,让学生在实习单位完成科技项目及毕业论文,已成为本院校企结合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手段。学生通过到养殖和生产企业实习,培训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了实际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和如何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技能,完成了预定的学习和科研任务,培养、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为进一步优化、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充分体现以“地方为依托”的办学思路,走“校-企”相结合的发展之路,需进一步大力推进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改革。以“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培养人才,学院先后与多家国内大型的现代化动物养殖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使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既成为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紧随市场和时代的开放性场所,又成为体现学院办学特色的一个新亮点。

3. 5 建立和落实产学研合作机制,发展“永久牌”人才队伍

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具有诸多深刻内涵,需不断建立和落实产学研合作机制,丰富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内涵。实现以上转型目标,对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有更多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和骨干教师加入和参与[6]。学院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中青年教师到校外进修、在职读博; 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增长见识和开阔眼界; 通过建立学院内部学术科研基金,对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扶持和财力支持; 通过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增进中青年教师与学界同仁的学术交流,优化和稳定了师资队伍,为本市畜牧业、水产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高校应用转型 篇5

合的应用与思考

[摘 要]MOOR是“后MOOC”时期在线学习模式的新样式。从现有的相关文献来看,没有MOOR与具体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应用研究。MOOR课程与传统数学课堂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MOOR代表了不同的在线教学模式,拓宽了在线教育的应用范畴。通过MOOR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MOOR设计需要调整教学计划,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方式多样化;MOOR课程开发应注重整体性与连贯性。

[关键词]大数据;MOOR;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063-02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9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帕维尔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团队在Coursera推出了一门名叫“生物信息学算法”的MOOR课程。在这门课程的第一部分,第一次包含了大量的研究成分。这些研究成分为学生从学习到研究的过渡提供了渠道,使得教学重心由知识的复制传播转向问题的提出和解决。MOOR(Massive Open Online Research,大众开放在线研究)仍带有MOOC的“免费、公开、在线”的基因,所以它可看作是MOOC的延续与创新,它代表了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教育假设和教育理念。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对财经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有限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延伸,而MOOR为我们传统的理论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在线补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MOOR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个性化的学习,它让学生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根据个人的空闲时间进行在线学习、讨论、共享与交流等。MOOR可以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效果。这既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财经类院校要想走稳办学之路,办出特色,全校师生都得思考将来的发展问题,包括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专业的结构。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势必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则是培养其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大学生科研水平的高低已逐渐成为衡量本科高校综合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志。

二、MOOR课程与传统数学课堂相结合的意义

MOOR代表了不同的在线教学模式,拓宽了在线教育的应用范畴。正如德国波茨坦大学克里斯托夫?梅内尔教授所说:“MOOC是对传统大学的延伸而不是威胁或者替换,它不能取代现存的以校园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但是它将创造一个传统的大学过去无法企及的、完全新颖的、更大的市场。”鉴于此,我们应该运用“后MOOC”的思维去审视与推进在线教育,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实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

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发达,竞争日益激烈,无论是哪一方面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如今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否则很难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事实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直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前沿课题,而MOOR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MOOR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认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巩固所学书本知识。MOOR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洞察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有限的课堂上,学生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需要点拨和时间来消化,为此,学生可以借助MOOR提供的相应章节知识点的典型应用或者是相关研究来对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或补充。同时,MOOR可以提高大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法、教学内容,激发广大学生的求知欲,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MOOR不仅向学生展示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使用的数学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能利用这种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MOOR不能完全颠覆传统的实体课堂,也不能代替教师在课堂上的现场讲解、点拨和指导,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但MOOR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将其引入到大学数学教学中,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数学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且能够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三、MOOR设计与探索问题

(一)调整教学计划,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将MOOR引入到大学数学教学中来,数学教学大纲,尤其是教学计划中的理论学时和实验(实践)学时需要调整。结合财经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财经类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其数学教学计划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应及时更新每门数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兼顾知识的连续性与先进性,提高课程的知识含量。二是为了能充分发挥MOOR的作用,MOOR的开发应有计划,突出其实用性。要根据学校条件、学生的学习支撑条件与特点,联系教学实际,科学地进行开发与应用;要聚焦于大学数学课程中学生易掌握的重点应用问题,突出“应用研究”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

(二)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MOOR以某个数学知识点为核心,可以采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形式。在MOOR课程中,教师应尽量设置一些与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情景来感染学生,这样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积极的影响。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课堂学习与MOOR课程学习相结合,要注重实效性。

(三)MOOR课程开发应注重整体性与连贯性。

MOOR课程的设计应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原则,围绕某个知识点深入展开,这样孤立的MOOR课程才能被关联化和体系化,最终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新。对学生而言,MOOR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

同时,MOOR课程也能促使教师对教学不断思考,让他们把自己从教学的执行者变为MOOR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让教师实现自我完善,为教师的教研和科研工作提供一个现实平台。

不管哪种课程改革模式,其目的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通讯发达、网络普及的今天,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越性,让教育网络化,让教育信息化。MOOR这个集网络、信息于一身的新生事物也应伴随我们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成长。

MOOR就是一个创新的在线教育模式,它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现有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实践,大胆探究,积极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的学习活动。而科学研究本质上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科研活动是创新教育的主要载体。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可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技能。科学研究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必然途径,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是一项旨在培养大学生基本科研素质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财经类院校而言,其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对于MOOR这样的新生事物,我们要积极研究和探索,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既不能盲目追风,又不能一概排斥,忽视现代化手段带来的积极作用。MOOR的应用对财经类院校的特色化以及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高校应用转型 篇6

关键词: 大学转型 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

2015年初,河北省启动了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成为河北省首批十所试点高校之一。为落实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整体部署,提高学院整体水平,加快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步伐,落实转型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开展了推进英语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项目,由原来上四学期的公共英语课时缩减成上三个学期,第四学期英语课改成了选修课,改变选修课比例偏低的现状,为适应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后英语教学课程体系改革,英语英语选修课教学也采用了相应的措施。

1.学生所需英语选修课课程的调研

首先,在第三学期英语课上,给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学生可以采用多选的形式,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你最喜欢上的英语选修课:旅游英语,职场英语,跨文化交际在生活中的应用,西方礼仪文化,英文电影配音与口语交际,美国文化入门,欧洲文化鉴赏,考研英语,英美文学鉴赏,英王室古今轶闻及中英王室文化对比,趣味英语翻译,英文电影与文化赏析,趣谈中国文化及英译,英文歌曲与语言文化,英语测试技巧(四级方向),大学英语六级。学生们普遍对这些课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对英语测试技巧(四级方向)、旅游英语、英文电影与文化赏析这些选修课关注较多。

2.适应转型发展后的英语选修课的举措

笔者承担了旅游英语这门选修课。为适应转型发展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不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在上选修课时,实行了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这些项目通常包括几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每个小组学生的兴趣选一个旅游景点;二是要求学生找资料、收集信息;三是学生整理资料,做PPT;四是在展示环节,改革每节课都是优等生在发言的状况,规定每个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必须轮流上台展示,给全班同学做5分钟的讲解,用各自喜爱的方式尝试和体会。在展示过程中,有表现得非常到位的,也有表现得特别欠缺的。但即使再展示不好的学生,老师也会静静地等待他们展示完,绝不会中途打断他们。因为一旦被完全否决,他们的信心就会备受打击,其他学生会产生恐惧心理,教学又会回到由优等生主宰课堂的原路上。放手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探索和总结,让所有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种项目训练几乎是所有学生都要参与,注重了理论的应用性,使课程融入更多应用性元素,深度挖掘和广度拓展实践教学,把应用性贯传课程内容,也培养了学生们将来适应社会的表述技能。

3.改革后的英语选修课的效果

在经历了英语选修课课改之后,我们的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上充满了笑语,气氛非常活跃,真正做到了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了,从单词到句子,再从句子到短文,从对话表演到知识点讲解,同学们个个都能朗朗上口,轻松应对;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增强了,大家都懂得如何分工协作;学生体会到了课堂是获取知识的场所,这为培养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急需的合格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4.对英语选修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英语选修课教学改革中存在许多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课堂秩序较难维持,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内容难以完成,教学进度缓慢;课堂用语母语使用过多,语音语调不够准确;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持久,积极性出现差异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认真钻研,灵活挖掘教材,重组教材中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通过多种形式的问题设计,把散乱的知识、语言、语法变为简单有序的知识系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为上好不同类型的课打好基础。

总之,本科院校转型已成为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现实要求,教师要把课程改革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善于总结得失,及时修正,及时完善,促成学生从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向知识的主动建构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玲玲.需求分析理论下大学英语选修课模块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2]沈燕琼.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设置与管理初探[J].教育探索,2008(11).

高校应用转型 篇7

在洛阳理工学院积极转型的过程中,备受重视的外语教育无疑也要积极进行改革与调整,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外语人才。笔者试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体系三方面论证转型高校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一、基于能力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

很多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概念性问题上存在误区。应用型人才培养不是简单技能的培养,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考虑实践量的增加,那么,这种改革必是表象的、片面的,没有更多现实意义的。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应用型外语人才有别于传统外语人才,也不同于以往高职院校培养的强调技能操作的职业技能型人才。除了实现传统意义上的素质、知识、技能等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特别强调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是“动手能力”,更多的则是具有主动学习、能够终身学习的能力。

基于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适应社会,为企业输送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促使学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要求学生增强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在工作中沟通和协作的能力,促进动手解决问题和不断自我反省的能力,掌握对新科技、新信息主动学习的能力,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公平竞争意识、主动沟通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的优秀人才。

对外语专业来讲,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与传统的“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核心培养目标大相径庭,传统外语人才培养更注重个体知识能力的发展。而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于,从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个人的工作能力、职场中的生存能力、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该人才培养目标既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学术型或科研型人才的目标,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技能型或操作型人才的目标,而是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培养目标。

创新型外语应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外语应用人才。创新型外语应用人才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与普通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相比,创新型外语应用人才具有更强的开拓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以及更强的可塑性、适应性和创新性。这种培养目标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历史的趋势。

二、基于“平台+模块”的外语课程体系设置

在人才培养结构中,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核心:知识是能力的基础,重在学习;能力是素质的表现,重在实践;知识和能力构成素质,重在积累。因此,课程的设置应面向知识习得、能力培养,从而促使综合能力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基于此,洛阳理工学院在2016年《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中指出,课程体系宏观建设以“平台+模块”形式进行改革,平台突出整体性,模块凸显个性化。课程设置主要由四大类别构成:第一,基础类课程(核心课程应增加跨学科的课程的门数);第二,专业类课程(含专业基础课);第三,实践类课程(四年不断线,加大综合型实验的比重);第四,选修课程。洛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的课程设置基于“平台+模块”的体系,锐意革新,灵活配置,旨在培养优秀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一)通识教育平台

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必修课程可涉及哲学、历史、计算机信息技术、外语、体育等基础类课程;选修课程涵盖文学、艺术、经济、管理、心理学等人文课程,这些课程重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识教育学分占总学分的25%左右(文科类)。

哲学、历史、艺术、法律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突出培养学生的洞察力、远见力和预见能力,采用专题讲座、热点讨论会、网络互动等形式;经济、管理、法律类课程则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体现通识教育平台的实践模块,采用项目案例分析实操等;外语、语文、写作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的使用能力,利用互联网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计算机和外语课程则是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需要,体现工具性的应用,以服务于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检索与技术,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专业课程平台

专业课程平台包括三大模块,即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

1.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各专业应按本专业所在学科设置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各学科门类所规定的主要课程,并设置一定比例的跨学科的学科基础课程。同一学科门类下不同专业开设的相同学科基础课应统一组织教学、统一考核。这是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必需模块。

2.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专业教育的知识体系、知识领域、知识单元以及具体要求,需要专业所在院系和教研室认真研究、精心设计。重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应有选择地开设部分专业或行业前沿、理论动态等课程。学科前沿类(提高类)的课程,旨在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区域经济学(英语)、会展口译、联络口译、本地化翻译等课程应结合地方和产业发展规划,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合理构建课程模块体系,彰显人才培养方案的新特色。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程如影视字幕翻译、科技翻译等,有必要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就业形势需要。

3. 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选修课是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既是对专业知识的一种有机补充,也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的必要手段。高校要加大选修课的开课比例和力度,同时,避免课程设置的程序化、无差异;要科学地处理好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关系,加大课程模块的整合力度;要注重专业课程选修模块建设,摒弃以往选修课是辅修的定位,充分体现人才培养方案的“个性化、人性化、职业化”的新特色;各专业原则上设3~4组柔性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供每个学生从中选修一组,以培养其创新能力。

选修课设置形式灵活,也是校企联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高校要将产教融合的项目融入课程内容中,并与实践课程紧密结合。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课程,要聘请政府、企事业单位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并制订实施教学计划。

(三)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实训、实习、项目、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旨在为学生提供未来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实践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开发适合外语专业学生并注重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把知识积累转变为知识应用,把学知识与会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手脑并用,为社会所用。强化学生在真正职场中各个环节、各种角色的技能训练,使学生通过调查、计划写作、模拟教学、师生互动的专题研讨、自学、讨论方面等多种形式,实现获取知识、构建知识、评价知识的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改变生活的能力。

目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的培养方式仍然存在错位现象,加强企业和学校及同人的沟通,注重企业与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上的对接尤为重要。高校应深入外贸企业或其他涉及翻译、出版类企业的实习环节,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在实践环节中引入企业项目,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缩小学生专业素质与企业用人要求的差距。

国内大部分转型高校都以“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课程设置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与其他学校相区别的设置,但在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却多半没有明显的区分,尤其是文科语言类的专业,依然以撰写学术论文的形式存在。虽然学习过程中侧重实践与应用,但在毕业论文环节又绕回到了重理论与学术研究的状态。科研经验不足、科研兴趣偏低、选题困难、难以创新等问题普遍存在,毕业论文的撰写形式与培养过程中重实践与应用的模式不匹配。

改革毕业设计方式,除毕业论文方式以外还可以采用创业创新项目研究、文学作品翻译、众包翻译项目、本地化项目翻译、调研报告等多种创新形式。鼓励学生在刊物公开发表论文、撰写翻译经验与体会、开展市场调查并撰写创意报告、创业企划调研等。高校可为此设置学分置换、成绩奖励、经济资助、荣誉授予等机制,真正刺激创新型实用型外语人才的成长。

(四)综合拓展平台

该平台主要包括两大模块,旨在提高综合素质,鼓励创新。

1. 素质拓展模块

该模块主要为学生提供可根据个性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选修的素质拓展课程,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课题研究、学科竞赛、技能培训等各类活动中自主选择参与,获得学分后归入素质拓展学分。

各种职业资质证书类的考试大赛,能够达到“以考促学,以赛促教”之目的,培养专业素养、职业能力以及社会责任和事业雄心。比如,参加省级以上口、笔译大赛并获奖者可获得与翻译实践相当的学分;通过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可获得与相关专业方向课程相当的学分等。

2. 创新创业模块

外语专业创新和创业模块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要依据大学生科技园区,创造不同的“创业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电商、网商、微商及语言外包服务;创新创业模块要鼓励学生结合当地资源尝试新的发展契机;鼓励学生从事出入境旅游业语言服务;鼓励学生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研发创新项目。总之,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人文关怀、智力支持和促进机制。

三、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

人才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人才评价体系实际上多是以考试分数为主的评价体系,其弊端不言而喻。“坏孩子”往往有成就的说法其实折射的就是传统的人才评价体系的不合理。所以,人才评价体系的革新与完善才是改革的动力之所在。

首先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定期开展阶段性的自我评价,构建自我评价体系,对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至关重要。其次是团队评价。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新性、动手能力、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工作态度等。基于项目的小组活动、合作调查学习、团队任务等,强调学生的合作意识、倾听与交流、表达有效、学习与反省等职场素质的培养。再次是社会评价,评价标准是根据某些项目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完成的项目研究对区域发展、就业市场、科技的贡献。这一评价标准可以是自由开放的,鼓励学生主动发展创新性思维、敢于挑战权威。

四、结语

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综合拓展四个平台,“四个平台”能够全面体现“素质、知识、能力”三个人才培养目标的相互渗透,更加突出了“实践”和“创新”这一改革核心命题。在方案设置过程中,我们既不能盲目跃进,也不能谨小慎微流于形式,我们需要更好地与社会力量和发达国家的先进人才培养理念结合,走出适合国情、校情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之路。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始终以市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为导向进行不断调整,唯有如此方能使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胡红玲.应用型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改革探索——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1).

[2]李蒙.基于内涵建设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再思考——洛阳理工学院转型发展探索与实践[J].河南教育(高教),2015,(12).

高校应用转型 篇8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据统计, 2012年全国共有普通本科院校1171所, 1999年以来升本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高达647所, 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数量的55.3%,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院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7.8%, “985”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最高, 其次为高职高专院校和“211”院校、独立学院、一般本科院校、科研院所和军事学院的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教育部对2012年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排名的结果是, 第一是“985”院校, 第二是高职院校, 第三是“211”大学, 第四是独立学院, 第五是科研院所, 第六是地方普通院校。2013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727万, 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逐年严峻。而各地的调查结果显示, 众多企业又难以找到所需的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这说明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问题不是人才培养的数量, 而是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对接, 出现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制度性根源则来自现有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根据国家目前的发展形势 (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 ,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将是目前地方院校积极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最重大的课题, 也是教育部近期重要的改革研究项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了建设高教强国的战略目标, 同时把“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早在1983年, 邓小平同志为教育题词时就强调: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 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 特别是地方院校发展定位不准, 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匮乏, 导致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足, 无法满足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因此, 推进地方院校转型发展, 建立应用技术大学, 加快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 大力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 成为高等教育必须面对并应立即着手解决的重大问题。教育部也在不同会议上明确强调, 高等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将从规模扩张转移到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上来。因此, 今后一个时期是建设教育强国,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

教育部于2013年1月启动了“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其目的是借鉴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 探索构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 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教育部在全国选择31所院校组成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试点小组, 分别成立课题研究组、改革试点指导方案研究组、设置试点方案研究组、国际合作项目组、转型发展工程项目组五个小组。2014年1月9日至10日, 教育部在黄淮学院举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座谈会,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 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和各地院校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教育部此次会议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发展为主题, 就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模式进行交流, 研究探讨了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

2014年2月26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一是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 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二是创新职业教育模式, 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 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政策。四是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 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 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五是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

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完善和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研究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向产业与社会发展的基层, 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 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要坚持以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 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强化素质教育, 突出实践教学, 实现校企联合, 着力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2.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

一是修订培养方案, 加强重点课程建设。以建设重点课程为契机,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使重点课程教学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样板。二是增加课程实践。压缩理论课时数, 使实践教学课时数真正达到或超过教育部要求的标准, 即文科专业达到或超过总学时的15%, 理科专业达到或超过总学时的25%。

3. 对改进教学方法的研究

适当调整理论知识的讲授时间, 逐步将教师讲授教学模式转变为由教师引导,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模式。采用“订单式”教学模式, 请专业生产一线的劳动者进入课堂进行实践讲解。

4. 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实践教学是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根据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需要, 切实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整合实验教学资源, 不断改善实验和实习教学条件。开展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遴选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实验教学队伍、实验仪器设备条件、实验室建设模式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显著实验教学效果、特色鲜明的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立, 促进学校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和实践教学条件,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使学生受到真实工作环境中的操作训练, 提升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实践教学能力。

5. 对改进学生管理和教育模式的研究

对如何改进学生管理以及教育模式进行研究。主要根据专业特点开展学生活动, 举办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比赛, 提高各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 要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深入指导, 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也可以增强社团活动的特色和提高活动质量。要做到体现个性教育, 坚持分类指导;体现服务优先, 教育与管理并重;体现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四、结论

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 培养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需要高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更多适应我国现代化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只有定位准确、尽快转型, 才有可能在未来竞争中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周茂东.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刍议[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4, (6) .

高校应用转型 篇9

近年来,关于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中国知网中,以“应用型”并含“课程改革”或“课程体系”为关键词,可检索到5094篇文献(见表1),其中,绝大部分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可见,课程改革越来越得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视。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体制的变化、科技的迅猛发展,对高校课程起到直接的影响,推动了课程改革;另一方面,教育部自2008年启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对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从高校内在动因分析,尽管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主体的新建本科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但随着专科到本科转变的逐渐完成,发展资金、教学设施等硬件条件已不再是应用型本科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课程,广义上指的是课程体系或教学计划,规定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所有课程总和;狭义上指的是一门特定的课程,规定了教学目标、内容、活动和评价等。广义课程与狭义课程之间是上位与下位的关系、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本文的课程改革包括课程体系和单门课程两个层面。从高校的实践来讲,课程改革是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其课程改革应体现在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学改革三个层面。

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学改革三个层面的改革,在高校内部至少关系到学校、二级学院、教师、学生等四类主体。学校负责顶层设计,确定办学定位;二级学院围绕学校办学定位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能够支撑培养目标实现的课程体系;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学生的态度、需要、能力倾向则直接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成效。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二级学院、教师共同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加拿大著名教育家所说,“每一个人都是改革的动力”。

2 应用型本科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催生了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从1998年襄樊学院和淄博学院升本至今,国家大量在地级城市布点,新建本科院校蓬勃兴起[1]。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为了走出区别于老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新路,将自身定位于应用型本科,如安徽省在国内较早成立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探索新建本科院校整体转型为应用型本科。但是,由于应用型本科办学时间短、理论研究不够系统深入,很多应用型本科还依然在模仿老牌本科院校的办学道路,在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转型还远远不够。陈新民认为,我国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往往在宏观层面上虽然强调素质教育,但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中又忽视了“素质”的培养,微观层面上又显得十分空泛,缺乏学校的特色与差异[2]。

具体到培养要求,应用型本科究竟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取决于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所属学科门类和特色,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工科专业为例,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公布的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简称“认证标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至少应达到表2中的要求。当然,认证标准面向的是全国所有高校的工科专业,且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其特殊性,培养要求应参照但不应完全照搬认证标准。

具体来说,应用型本科在确定工科专业培养要求时,应在认证标准的基础上加以调整。首先,学生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明确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些应用型本科过分强调社会需求导向、就业导向,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其次,学生应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高校应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的重要部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3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应如何构建

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做到两点:一是,能够支持培养目标的实现,二是,能够处理好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需求导向的,因此不应沿袭精英教育模式,按照知识逻辑组织课程体系,而应根据学生和社会需求选择安排课程[3]。应用型本科的教育实践工作者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二:一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二是,师资队伍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首先,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往往感到为难,一方面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降低课程体系的总学时学分;另一方面要以人为本,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设众多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以满足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两者很难兼顾。对于这一问题,学校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做好培养要求实现矩阵,确保所有培养要求均有课程或实践环节支持,同时删减与培养要求关系不够密切的课程。二是,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引进网络通识教育课程供学生选修,切实发挥通识类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三是,在专业教育课程方面,加强对课程体系的梳理,删减知识传授类课程,增设能力培养类课程,理清课程内在关系,避免课程设置过细、课程之间教学内容重复、课程先设与后设关系混乱。四是,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理学、工学、农学等学科专业应注重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培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专业则应注重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由于应用型本科多为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往往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更遑论教师的工程背景、创新创业经历等。由于高校引进教师往往“学历唯上”,导致有的课程因为没有合适的教师授课而被取消,有的课程因为教师本人的学术兴趣而被增设,有的课程设置严格按照学科理论体系而忽视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一些应用型本科尽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有意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但限于应用型、双能型师资比例偏低,导致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对此,学校应在教师引进、培养机制进行改革,教师引进时应适当弱化学历,强化应用实践能力的考量,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应避免因人设课、因资源设课,坚持需求导向开设课程。

应用型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仅可以指导教师的课程教学,还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很多高校采取在学生入学之初开设专业导论课,除了让学生了解专业基本情况、未来就业面向等内容之外,还向学生解释培养方案,让学生了解本科四年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学习的全部课程以及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这种方式值得推广,学习不是一种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建构,学生会基于自身的知识经验,主动将新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专业导论课程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利于其主动性地学习。

4 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应如何开展

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靠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得以实现。陈小虎认为,应用性本科院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4]。而纵观当前大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依然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教师一本讲义用一辈子的现象屡见不鲜,填鸭式教学依然大量占据了大学课堂,考试依然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这些现状显然不适应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成为课程改革最坚固的屏障。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依赖于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因素。而学校作为教学改革的政策制定者和推动者,无疑是教学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主体。在教学改革中,学校需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教学改革政策应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改革若想富有成效,就需要教师在深刻理解教学改革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专业、课程和学生特点,创造性地实施改革。学校教学改革方案中的要求越详细、越具体,目标和手段就变得越狭窄,效果就可能越差。因此,学校在制定改革方案时,不应限制过多,从而束缚教师改革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而应该让教师充分理解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二是,教学改革的推动应有相应的配套激励机制。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场所是课堂,需要依赖教师才能得以推进。教师在实施改革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只凭借教师自身的动机和职业素养是很难激发和维持的,这就要求学校在实施教学改革计划时,充分考虑由改革而带来的教师工作量的增量,建立合适的机制激励教师持之以恒地坚持。学校不应成为权力型组织,靠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来推进教学改革,那样会使教师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而非主动的创造者。学校应成为学习型组织,营造有利于教师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氛围,最大限度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教学改革应有相应的教学条件作为支撑。以近年来高校中热捧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为例,教师将原本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在课下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课堂则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用于答疑、讨论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种教学模式显然比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更具优势,也因此得以在我国迅速落地生根。然而,翻转课堂也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学校应具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网络教学平台,方便教师将视频等教学资源发送给学生用于自主学习,学校还应具有海量的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知识背景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学校的无线网络还要能够支持学生随时随地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因此,学校在开展教学改革时,应重视相关的教学条件建设。

5 结语

随着应用型本科高校逐渐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课程改革成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等三个层次进行整体设计与逐步改革。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的确定是课程改革的第一步,对后续的人才培养具有指导下作用,需要根据办学定位、专业建设思路、市场需求等各方面因素统筹考虑,将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相融合。课程体系应依据培养要求而构建,在对培养要求进行细化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设置课程,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教学改革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实施改革时,学校应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最大晨读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不断完善教学条件支撑改革的推进。

摘要:在应用型本科从外延建设转向内涵建设的背景下,文章围绕如何确定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从实践视角出发,提出了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应注意的问题和改革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内涵建设,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王玉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困境与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1(1):53.

[2]陈新民.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7):27.

[3]陈新民,金劲彪,周朝成,李兵燕.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10):42.

高校应用转型 篇10

一、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特质与功能

1. 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特质

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是一种介于研究型高校与高职型院校之间的形态, 是对传统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修正, 是高职教育培养理念的延伸。其特质包括两点:“地方性”和“应用性”。“地方性”阐释了此类高校发展的“本土立场”。由于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 其在开放、交流、与实践结合的意识中展示出来的“本土立场”和“本土意识”就应该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应用性”阐释了此类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实践导向和职业导向, 意味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特性贯穿于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学科布局、科学研究、专业设置、教学模式、质量评价等各个层面, 是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实现由学科学术型人才培养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转变的立足点。

2. 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功能

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是针对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于一线的职业教育, 也是针对服务于地方区域人民大众实际生活需要的大众教育, 同时还是针对服务于丰富地方普通大众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学术教育, 是职业教育、大众教育与学术教育的统一。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二是聚焦于应用性项目研究和开发的科学研究。三是面向地方, 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的路径

1. 转型发展建设

1999年以来, 我国共新增本科院校647所, 其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118所, 独立学院293所。这些院校大部分缺乏本科教育办学的历史积淀,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不强, 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有限。打破惯例, 以全新视角紧随实现转型发展的国家需求进行根本性变革, 在办学方向上适时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 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核心, 实现由学科学术型人才培养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转变, 实现学术型专业人才教育向职业型专业人才教育的转变, 这既是当前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 也是地方本科高校化解自身特定发展困境的理性抉择。

2. 升格建设

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迫切需要面向市场一线需求的更高层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定位于专科层次, 主要从事“实用型教育”的高职高专院校亟待进一步延伸高职教育培养理念, 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在教育制度上为高职专科学生打开升学通道, 以满足社会对更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整体需求。对于那些通过自身建设和发展, 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质量、人才培养等方面已经具有相当优势的部分示范性、典型性高职院校, 可以考虑对其升格, 进行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立论与办学尝试。这也将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选择。

3. 合并新建

我国高职 (专科) 教育与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本科院校在教育内涵与定位特征上存在着诸多共性与关联, 为高职 (专科) 教育与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衔接与合并奠定了基础。在时机成熟的前提下, 可以尝试将衔接得比较紧密的高职院校与地方本科院校合并, 组建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 并将终极目标指向开发和提升劳动者的职业能力。这样, 不仅可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改革, 促进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还将推进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并使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走向完备。

当前, 我国建设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不外乎上述转型、升格和新建三种基本路径。很显然, “新建”投入比较大、成本比较高、收效比较慢, “升格”整体条件尚不太成熟, “转型”是目前条件下我国建设地方应用型大学的最佳选择。

三、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任务取向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立足于办学理念的创新、学校职能的转变、学科专业的调整、培养模式的重塑、发展模式的转换。

1. 加强校企合作, 深化开放办学

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开放办学是不可或缺的任务。转型发展高校需要与本地和特色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学科专业、教学实践等方面全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甚至与行业、企业实现共建共管。同时需要开拓合作办学的国际视野, 建立与国内外知名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之间、学校或教育集团之间的合作, 吸收知名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经验。

2. 改革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应用技术型大学是一种全新的大学形式

这就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转型高校应该按照校企合作的要求制定学校章程, 改革管理体制, 理顺学校内部管理权力结构体系,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3. 改革学科专业设置,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立足地方、服务地方, 实现与地方的良性互动发展。因此, 转型高校应按照地方行业发展导向与产业链岗位实际需求设置学科专业, 实现学校办学对接地方经济发展, 学科专业设置对接地方主导产业, 专业群对接产业链, 特色学科对接区位优势, 在此基础上集中学校资源加强建设, 提高优势学科集中度, 提升学科专业竞争力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技术型大学着重培养学生“将理论转换为技术, 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和产品”的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力争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 突出岗位型、职业型人才的培养, 加强实践教学硬环境建设, 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工程实践中心, 将应用与实践覆盖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 构建多元化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5.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的重要环节。转型发展高校应根据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改革教师聘任、培养与评价办法, 通过挂职顶岗、合作研发、转岗培训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专业教师脱产到企业锻炼。拓宽教师引进渠道, 聘任或引进企业优秀技术人才担任双师型教师;制定相关配套措施, 从政策导向上引导、激励已有教师积极主动向双师型教师发展。

6. 推进产学研协同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创新

应用技术大学的科学研究, 重在应用技术研究与创新。转型高校应紧紧围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重大需求, 融入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 建立与行业、企业、区域协同创新模式, 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共同体, 强化技术集中于创新, 完善先进技术辐射扩散和转化应用途径, 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摘要:加快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和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任务。当前, 我国建设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不外乎转型、升格和新建三种基本路径。很显然, “新建”投入比较大, 成本比较高, 收效比较慢;“升格”整体条件尚不太成熟;“转型”是目前条件下我国建设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易丽, 夏建国.本土立场与实践关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蹊径[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2, (1) .

[2]李化树, 黄媛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转型的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管理, 2011, (1) .

上一篇:世界市场与国际动画下一篇:小企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