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对战争的影响

2024-08-16

音乐对战争的影响(精选十篇)

音乐对战争的影响 篇1

一、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一八四三年七月与十月, 耆英和璞鼎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 (即《虎门条约》) , 对《南京条约》进行了补充和具体化, 对关税税率、领事裁判权, 最惠国待遇等又达成了协议。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 耆英与美国全权代表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即《望厦条约》, 一八四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耆英与拉萼尼在停泊在广州黄埔的法国兵舰上签订了《中法五口通商章程》 (《黄埔条约》) 美国和法国与中国达成同英国相同的权利。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消极影响深远, 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的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二、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进步性

中英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尽管由于中国道光皇帝的无能和当时清政府的腐败, 落后与封闭, 造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 作为一个失败者的中国不能不赔偿战争的费用和损失, 接受外国的一些苛刻条件, 甚至有些条件直接有损于中国主权的完整。但是毕竟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古老中国大门被英国用“炮舰”强行打开了, 尽管这个时候打开的仅仅只是一些窗口, 但是, 它促进了古老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国的瓦解, 对于推进世界文明在中国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其主要表现为:

(一) 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腐败、落后和封闭的

大门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与专制社会, 广大民众局限在有限的土地之中, 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 到了满清的后期, 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以及腐败性更加突出, 当世界在发展, 特别是欧洲经济经过近几百年的迅速发展, 先进的技术和现代文明, 给欧洲民众不仅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 而且还带给了欧洲民众较多的自由和民主, 使中国与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差距更大, 尽管西方各国在打开中国封闭大门时, 采用了“鸦片”和“大炮”两种不文明的手段, 但是中国的封闭大门毕竟是需要打开的, 外部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这种进程。

(二) 促进了中国商业的发展

由于《南京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 先后开放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为商埠。五市的开市和开埠, 促进了当时五市商业的发展, 旧日的商业中心广州和新起的商业中心上海最为繁盛, 其他次之, 中国也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如广州的吴健彰, 扬坊等人, 这些拥资百万的商人, 尽管有些商人是依附于外国人, 但是毕竟是中国较早的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商人, 他们促进了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

(三) 带来了欧洲的现代文明和技术

随着中国的国门逐步被打开, 一些外国的文明与技术, 特别是外国的一些进步和开放的民主思想和自由的主张, 也开始在中国大陆产生。比如当时著名的思想家魏源也研究了“鸦片战争”的过程, 提出了对外关系方面的几个原则。第一是“听互市各国以款夷, 持鸦片初约以互市”, 这就是允许合法贸易, 反对鸦片贸易。第二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魏源所指“夷之长技”虽然主要还是指枪炮。魏源等人的这些主张已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较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先驱者, 自这以后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和新产品也开始陆续地进入中国, 中国民众也开始在逐步认识西方世界。

总之, 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 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 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鸦片战争也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 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 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出现了探求西方知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御外侮的新思潮。因而, 从某种意义上讲, 鸦片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古老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国的瓦解。

摘要:1840-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中国战败, 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文旨在阐明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认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篇2

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三、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四、中国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五、激发了社会矛盾,导致农民起义一太平天国运动。

【相关阅读】

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法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鸦片战争后,英,发,美,俄等过强迫中国套上了这不平等条约的枷锁,给中国带来了灾难和耻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战后国家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国家,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夺取了许多利益,由此改变了清政府的国家主权地位,具体表现是:

1。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鸦片战争后俄国透过各种条约侵吞了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十使中国遭受了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英国割占香港岛,建立了一个进攻中国的桥头堡,《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之后列强有在五口逐渐建立租界,这使得在中国东南沿海就出现了第一批半殖民性质的城市,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2。中国关税自主权被剥夺。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关税税率,中国政府务必同英国政府商定,战后西方列强取得了协定关税的特权,这样中国海关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的作用丧失,反而开始成为外国资本主义推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的工具。

3。巩同国防的重要权利---海关主权遭到破坏,清政府也允许侵略者兵舰和商船巡行与各口岸,为殖民主义者的侵华活动大开方便之门,严重践踏了中国主权。

4。规定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国首先取得了在华的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5。片面最惠国待遇。规定了清政府给一国家的特权和利益,其他国家都能够享受。此外,条约虽未提到鸦片贸易,但鸦片贸易实际以得到清政府的默许。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夺取的侵略特权,疯狂地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古老的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这样的社会还能是封建社会吗?中国不再是封建社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战前,地丰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两大矛盾:既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和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不一样,“封建主义”不但包括地丰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中国,还有经济的,政治的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的反动势力以及之后的官僚资产阶级,“人民大众”不但包括农民阶级,还有近代新生的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三、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正是由于社会性质的改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此革命任务也会有所改变。

四、中国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在中国政治,经济领域发生变化的同时,思想领域也发生,变化,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腐朽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残酷的压制反清和进步的思想,乾嘉学派的一些读书人,也只是埋首故纸堆,绝口不谈政治,那时,中国思想“万马齐暗”死气沉沉。

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斗一大夫中的有识之士觉察到空谈义理,无法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他们开始应对社会现实,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这就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魏源也是新思想的侣导者。他不仅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我制造船炮。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大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他强调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这新思想是主张利用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自我一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用心作用。

魏源向两方学习的思想启迪了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应对现实,放眼环球,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鸦片战争以后,出现了一批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其中重要的有姚莹的(糠?纪行),徐继深的(瀛环志略)。此外,中国还出版了几十种介绍西方军器制造的书籍,涌现了一些研制新式兵器的专家。

林则徐,魏源等人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因此,他们的思想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一方面又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这就是那个时代新思想的特色。

新思想萌发的另一表现是: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1859年冬,洪仁轩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一(资政新篇)他针对太平天国存在的严重问题,从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改革意见,他不仅仅重视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主张效法西方民主政治。(资政新篇)虽然没能实现,但他提出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人具有启迪作用。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是时代巨变,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他们中的代表: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付之实践。太平天国时期,洪仁轩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它是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些新思想对洋务运动,维新派都产生了影响。

五、激发了社会矛盾,导致农民起义一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把负担加在劳动人民的身上在旧税之外巧立名目,增加捐税,地方官乘机敲诈勒索,使广大的劳动人民濒于绝境,许多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走上了反抗的道路。由于鸦片走私和五口通商,使中国的白银超多外流,造成银贵钱贱,老百姓完粮纳税都要用银两,百姓的负担更加沉重。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剧了中国社会的矛盾,广大人民对清政府的统治日益不满。

甲午战争对日本近代历史的影响 篇3

首先,这次战争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天皇政权的对外扩张意识。不仅“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使日本政府意识到依靠武力瓜分殖民地已成为世界潮流,而且从战争中获得的丰厚战利品也使之更热衷于扩军备战及对外侵略。其次,甲午战争为日本形成发动全面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体制奠定了基础。战争爆发后,议员们纷纷向天皇和专制政府宣誓效忠,从而使政府得以自由地决定临时军费通过了特别会计法,并为支付巨额的军费募集公债。战后,政府提出的扩军计划顺利得到议会的赞成,而且议会与政府的部分权力也因战争的胜利逐渐为独立于政权之外的军部政治所夺。例如1895年实施台湾总督武官制,1900年进一步发展为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即规定内阁成员的陆海军大臣必须是现役大将或中将。

另外,甲午战争使帝国主义思潮成为支配日本社会舆论的主旋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德富苏峰的“大日本扩张论”和高山樗牛的“日本主义”。这两种观点均主张日本应对外侵略,扩张殖民地。

这场战争也将日本人历来对中国人的意识扭转了180度。在此之前,中国是日本的老师,日本人学汉字,写汉文,模仿中国各种文化传统,凡外国过来的新鲜玩意儿都加个“唐”字,以示先进文明。忽然一夜之间,他们发现心目中神圣的尊师竟然不堪一击,惊讶之余狮子大开口,从此拉开了对中国侵略的序幕。

尽管在明治维新后的数十年间,日本已逐渐摆脱了往日对中国的敬畏,但还没有露骨地表现出来。当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国内迅速弥漫起一种自大而又鄙视中国的风气。当时日本的各大报刊纷纷主张通过这次战争进一步征服中国,由天皇来统治中国。《时事新报》刊登社论说“日本开战是为了文明开化的进步”,内村鉴三甚至以英语发表论文说“中国是进步的大敌”,这样一来,在日本的一般国民中就产生了“战争有理,蔑视中国”的心理,为日本全面侵略打下了民意基础。就连日本小孩都唱起“支那佬,拖辫子,打败仗,逃跑了,躲进山里不敢出来”这样轻侮清朝人的歌谣。另据记载,当时许多日本人甚至公然以“豕尾奴”之类的字眼直接辱骂首批清朝留学生,使后者因无法忍受此种侮辱而愤然归国。

1874年5月,日本政府借口三年前琉球船民因风漂至台湾而被当地居民杀害的事件,派军队在台湾登陆,结果遭到抗击,中国清政府也准备派军队前往参战。进退两难的日本被迫求和,大久保利通亲自来华谈判,并利用清政府急于求和的心态,以“抚恤”的名义得到50万两白银的赔偿,结果进一步刺激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1879年,明治政府派军队到琉球,强制性地将1872年设置的琉球藩改为冲绳县,此举遭到清朝的抗议。1894年春,朝鲜南部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其口号为“消灭权贵”“逐倭灭洋”。朝鲜政府无力镇压农民起义,决定请求清政府出兵“代为征讨”。得知清朝出兵后,日本援引《天津条约》,也派出了大批军队到朝鲜首都京城,名为“警卫使馆”。但此时朝鲜局势已经基本稳定,于是,清政府驻朝鲜代表袁世凯与日本驻朝公使达成口头协议,停止增兵,并逐步撤出各自的军队。日本政府却蓄意挑起战端,不断增加在朝鲜的兵力,同时指示其公使“促成日中冲突卜为今日只急务。为断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同年6月,日本政府向清政府提出改革朝鲜内政方案,遭到拒绝后又向清政府连续提出两次“绝交书”。7月23日,日本军队占领朝鲜王宫,扶持傀儡政权,迫令其“请求”日本军队驱逐在朝鲜的清朝军队。

7月25日,日本军舰在靠近朝鲜的丰岛海面袭击清朝军舰,并击沉清政府运兵船高升号,800余名将士牺牲。8月1日,中日同时宣战。日本侵朝军队已达5万,并很快占领平壤,清军退至中国境内。9月17日,双方舰队在黄海激战,清朝的北洋舰队被击溃。10月25日,日本军队兵分两路进攻中国大陆,迅速占领辽东半岛及大连、旅顺,并在旅顺进行大屠杀,导致全城人员所剩无几。1895年1月,日军进攻山东半岛的威海卫,将北洋舰队全歼在海港内。3月,日军在辽东不断加强攻势,清朝军队连连败北,日军逼近山海关,清朝政府决意求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山口县马关(原下关)与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谈判,在日方的高压威胁下,被迫在4月17日签订了极为屈辱的《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为清朝承认朝鲜独立,清朝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城市以及长江、吴淞江航运线,日本人可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厂制造产品,运销内地只交纳进口税,免征一切内地税。早就对中国东北地区抱有野心的俄国极力反对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因而伙同德国、法国进行干预,结果日本不得不接受三国的“劝告”,将辽东半岛归还给中国,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另付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马关条约》令日本野心膨胀。通过甲午战争,日本不仅强占了台湾、澎湖列岛,而且获得了2.3亿两白银的巨额战争赔款,另外还有从清朝缴获的舰艇等战利品价值近1亿日元。要知道,当时日本每年国库总收入仅为8000万元,单是来自清朝的赔款即相当于日本4年多的财政总收入。面对这样一大笔“意外之财”,日本当年几乎是举国惊喜。时任外务大臣的陆奥宗光曾高兴地说:“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后来的历史证明,正是利用清政府支付的巨额赔款,日本一跃而成为强国,更将其中一亿多元直接用于陆海军备扩张,极大地增强了军事实力。尤为重要的是,日本通过强占台湾,极大地刺激了其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自此,日本迅速走上了全面侵略中国的军国主义道路。

论英法百年战争对英国的影响 篇4

关键词:百年战争,英国,影响

英法百年战争 (1337—1453) 是英法两国封建王朝为争夺法兰西的领地而进行的长期战争。这场战争旷日持久, 延续一百多年, 对英法两国的发展都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民族国家的形成、经济的转型、海权意识的兴起和议会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来论述百年战争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对于生逢其时的人, 以及后来的历史学家们来说, 14和15世纪似乎是个危机四伏、骚乱衰落的时代。英格兰的内乱和对外战争, 特别是对苏格兰、法国和低地国家的战争较北欧海盗时代以来历次战争拖延时间更长, 离本土更远, 耗资更多, 而且投入的人也更多。 (1) 这其中尤其以百年战争耗时最长, 对英国发展的影响最大。

百年战争对英国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1. 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形成。

英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对自己英国性的认识始于何时不易确定。但他们有时把自己比作是具有不同种族、语言、地区或不同文化和政治传统的多民族。在中世纪后期英国人在不列颠群岛或在欧洲大陆上与其他民族对抗, 而且常常是以暴力对抗。这些抗争是促进民族性和英国性的自我意识的温床。 (2) 百年战争是这些抗争最集中的表现, 它让英国人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当英格兰被诺曼或安茹贵族所统治, 而后两者在海峡两岸都拥有大片领地时, 让英国人清楚自己的身份是不容易的。但百年战争打破了这种局面, “在对法作战几十年后, 仇法情绪很普遍, 而且只有法国人的仇英情绪可以相匹敌”。 (3) 战争的结局是英国退出了大陆, 并意识到了自己和法国人的区别, 从而重新确定了自己的身份———英国人。

2. 英语成为了民族语言。

无论是诺曼王朝还是金雀花王朝, 统治者都是来自大陆的贵族, 他们使用的语言都是法语, 社会上, 尤其是上流社会以会说法语为荣。但这种情况到了百年战争时期发生了变化。14世纪中期起议会的讨论便使用英语了, 用英语讨论的第一次书面记录始于1362年。到14世纪70年代, 坎特伯雷宗教会议也常常用英语主持, 亨利四世于1399年用英语向议会讲话并被仔细记录下来。这一静悄悄的变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对法战争所产生的爱国主义。到了亨利五世时, 他甚至不鼓励在政府和知识界使用法语。“伦敦的酿酒商从他们敬爱的国王那儿得到暗示, 而当他们用英语书写法令时, 他们发现‘我们的祖国语言, 即英语, 近日来已荣幸地得到扩充和修饰……而我们的最美好的君主, 国王亨利五世, 已促使这共同的语言……通过书写练习得到赞扬’”。 (4) 这表明英国君主已经有意识地促使英语成为民族语言, 以区别于法国人, 从而凝聚人心对法作战。

3. 出现了宗教改革运动。

中世纪罗马教廷是统治西欧的“太上皇”, 它通过控制西欧各地的教会, 大肆掠夺各国财富。“据英王爱德华三世在位时的议会所记, 教皇取自英国的收入是王室收入的五倍。这样英国大量的钱财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教权的至高, 财富的垄断, 到14世纪时, 致使各级教会和各级神职人员日益腐朽反动和生活骄奢荒淫, 英国社会各阶层对教会的专权、贪婪、放荡非常不满, 产生了改革教会的意愿”。 (5) 反对教皇的情绪由于百年战争的开始而更加强烈了, 因为此时的教皇驻地在阿维农, 教皇都是法国人, 他们完全依附于法国国王。百年战争爆发后, 他们把从英国掠夺来的财富用于支持法国反对英国侵略的战斗, 从而引起英国人的强烈愤慨, 要求改革教会, 建立民族宗教。在这种背景下, 威克里夫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 为英国民族宗教的建立作了铺垫。

百年战争发生的一个经济原因, 就是英法对工商业发达的佛兰德尔的争夺。“爱德华三世于1338—1340年在低地国家作战就是为了取得佛兰德尔纺织品生产城市的支持, 这些城市虽然从属法国国王, 却与英国有着重要的商务联系”。 (6) 英国的羊毛主要出口到佛兰德尔, 并从佛兰德尔进口纺织品。百年战争的爆发, 打断了英国和佛兰德尔的经济联系, 英国的羊毛无法再大规模外销大陆。面对羊毛过剩的问题, 英国人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纺织业, 扩大对本国羊毛的需求。“从14世纪末起, 英国呢布的出口逐渐增加, 而羊毛的出口逐渐减少。13世纪最后25年至14世纪2/3的年份英国羊毛出口年平均32000袋, 1392至1395年年均19300袋, 15世纪迅速减少。1356至1360年英国呢布出口年平均9400匹, 1392年至1395年年平均43000匹;15世纪迅速增加”。 (7) 这表明英国的纺织业在迅速发展, 英国从一个偏重贸易的国家转向了贸易和工业同重的国家。而百年战争就是促使这种转变的契机。英国纺织业的迅速发展, 导致了对羊毛的大量需求, 原先的羊毛供应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 英国开始了近代史上为人们熟知的“圈地运动”。

百年战争对经济的另外一个影响就是促进了农奴的解放, 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封建主的残酷剥削和因百年战争而征收的繁重赋税, 把英国农民逼到起义的绝境。14世纪末的农民起义是1381年5月底在埃塞克斯郡福宾 (Fobbing) 村镇为反对征集第三次人头税而爆发的。这次起义虽然被英国封建统治者用卑鄙的手段镇压了, 但它沉重地打击了腐朽的封建势力, 加速了农奴制的解体, 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发展。同一时期, 由于战争的影响, 大批的英国贵族和骑士在战争中丧生, 农奴获得了进一步的解放。及至百年战争结束后, 农奴大都获得了自由, 成为人身自由者, 这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近代史上英国先于别的国家发展了工业革命, 与农奴的解放为其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密不可分, 而百年战争则是促使农奴解放的重要因素。

百年战争还使英国人意识到了海权的重要性, 进而重视加强海军建设。1340年6月英国海军在埃克吕斯大败法国海军, 从此掌握制海权达数十年之久, 并获得顺利地把军队和给养运送大陆的保障。 (8) 然而, 埃克吕斯海战只是爱德华三世远征佛兰德尔的一次偶发事件。英国人从未保持一支永久性的舰队, 并且它的军舰的吨位不高, 这和它的海外商业地位是不相称的。相反, 法国却学习他的同盟者卡斯提尔人的专长, 后来在鲁昂修造了一些海军船坞, 从而在海上占了上风。

法国人和卡斯提尔人在1369年后日益大胆地进犯, 英国沿海的防务由南部和东部滨海几郡并由其他内陆诸郡资助, 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能防止温奇尔西、赖伊和其他港口遭到劫掠。特别是百年战争结束时, 英国人更是担心法国渡海入侵。惨痛的教训让英国人明白了海军的重要性。同时, 由于脱离了大陆, 英国成为了一个岛国, 人们认识到了海防的重要。早在15世纪30年代中期一份小册子的作者劝告:

要特别保护好周围的海

他们是英格兰的围墙,

因为如果英格兰被比作城市

那么包围它的城墙便是大海……

百年战争让英国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海军的重要性, 从而形成了建设海军的意识。然而可惜的是, 百年战争后英国就发生了“红白玫瑰战争”, 影响了海军建设的进程。直到亨利七世时才大力发展海军。

1265年1月20日, 西门在伦敦召开新的议会, 参加者除了高级教士和男爵, 每郡两名骑士之外, 还增加了自治市两名市民代表。这次会议被认为是英国议会制度的开始。到了1295年, 爱德华一世因跟法国、苏格兰和威尔士打仗, 需要金钱, 召集所谓“模范议会”, 议会制度才得到进一步发展。然而, 议会真正的大发展是在百年战争时期。

在英国, 为支持百年战争, 讨论赋税成为议会的主要内容, 议会通过控制税收迫使国王让步。“1348年, 议会规定:‘从此以后, 没有议会的授予和同意, 国王陛下的宫廷会议不得征课任何税收、任意税, 不得征收其他不管什么种类的捐税, 也不得用贷款来收税。而且本届议会还得指定两名高级教士、两名贵族和两名法官来听取和考察由下院在上届议会所提出的尚未得到答复的一切请求;连同上届议会的请求, 还有现在提出的一些请求。为此特殊目的, 得有下院所挑选的4或6人出席, 以便上述请求在本届议会得到合理的答复。至于以前充分答复过的那些请求, 必须兑现而不得改变。’” (9) 这表明了议会取得了对政府的财政监督权。

此外, 议会逐渐取得了弹劾大臣之权, 即由下院提出控告, 再交上院审判的权利。第一个可以确称为弹劾案的是1376年所谓“良好议会”对宫廷大臣拉蒂默的弹劾。议会通过财政监督权和弹劾权的行使, 获得了参与重大决策的权利。不仅如此, 1339—1340年英王爱德华在欧洲大陆作战期间, 议会还承担起了后方供应和国内治安的责任, 进一步提高了议会的地位。英国议会地位的提高和战争关系密切, 特别是百年战争进一步提升了议会的作用。

百年战争旷日持久, 对英国社会的影响远不止以上所提及的几个方面。除此之外, 它对英国骑士制度的终结, 对“红白玫瑰战争”等都有影响。本文仅从民族国家形成、经济转型、海权意识和议会发展几个方面作一探讨, 由于水平有限, 不足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肯尼思·摩根著.王觉非等译.牛津英国通史[M].商务印书馆出版, 1993.

[2]王世珍.试论威克里夫宗教改革主张和影响[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 .

[3]蒋孟引.英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论文 篇5

摘 要:持续三年多的朝鲜战争不仅加深了朝鲜半岛的分裂,也招致美国插手台湾事务,再度在政治、军事与经济上援助蒋介石,直接而公开地卷入中国的内部冲突,因为美国对台湾的军事卷入,封锁了中国解放台湾的通道,从而使台湾问题遗留下来,成为当今中国实现国家统一以及中美关系发展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中国

朝鲜战争

美国

台湾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爆发了战争。朝鲜人民军迅速越过三八线,向南方挺进。美国政府立即对此作出反应,几天以后,便派出飞机、军舰和地面部队进行武装干涉,并派第七舰队侵入了中国的台湾海峡。随后,在联合国军的旗帜下,十几个国家的军队卷入了这场战争。4个月后,中国政府宣布派出人民志愿军部队赴朝作战,随后几十万大军跨过鸭绿江。中美两国因为朝鲜战争走向了全面的敌对,从而给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一、战前台湾问题

战前,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已接近尾声,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解放台湾,实现祖国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时机已基本成熟。1950年中国共产党已把解放台湾、彻底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作为夺取全国胜利的既定方针,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在东南沿海积聚了10万兵力,而且在华南各地修建军用机场30个,400架战斗机已进入战斗状态,在福州、厦门、汕头等港口,大量登陆艇及船只已进入起航准备,随时准备渡海解放台湾。这时美国抛弃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态度也日渐明确。杜鲁门总统于1950年1月5日发表的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和艾奇逊1月12日在美国新闻俱乐部发表的“中国危机”为题的讲话,均表明美国准备抛弃台湾当局,采取“袖手政策”。但是朝鲜战争的爆发打乱了新中国解放台湾的日程,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迫于形势变化,不得不暂缓攻台计划,把东南沿海用于解放台湾的部队调到东北准备参与入朝作战,军事战略中心北移。

二、战争期间台湾问题

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美国一方面派兵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另一方面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在这种情况下,新中国国防战略重点被迫从东南沿海移至东北地区,是美国的干涉行动造成台湾问题复杂化并迫使我军解放台湾计划搁置。朝鲜战争成为台湾命运的一个转折点。朝鲜战争的爆发改变了美国对台湾战略地位的认识。从当时的冷战思维出发,美国决策者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先声。出于这种认识,美国重新估计了台湾的战略价值,认为台湾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正因为如此,美国迅速改变对台政策,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同时给予蒋介石政权以政治支持和军事、经济援助,在美国的援助和保护下,台湾不仅摆托了危机,而且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使台湾国民党政权得以死里逃生,朝鲜战争使台湾问题复杂化,台湾由中国国内的争端演变成为中美之间的争端,延缓了中国统一的进程。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将打算遗弃的台湾蒋介石政权重新拾了回来,继续置于卵翼之下。美国这时不仅要协防台湾,而且更将台湾看作是一颗在亚洲遏制中国大陆与共产主义的战略旗子,一艘屹立在美国护城河中的航空母舰。

三、战后台湾问题

朝鲜战争结束后不久,中国共产党再次提出了解放台湾的任务,表示不能容忍美国干涉台湾,但是美国政府一意孤行,于1954年12月2日与台湾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撑起对台湾的保护伞,继续向国民党军队提供军事援助,美国政府还多次扬言要用武力加以阻挠,赤裸裸地干涉中国内政。因此,朝鲜战争结束后,台湾海峡的紧张对峙局面不仅没有因美国在朝鲜战场的挫折而有所缓和,反而由于美国对台湾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支持和勾结而更加严重。人民解放军此时如果要以武力解放台湾,将面临巨大的障碍和困难,甚至有可能与美军发生直接冲突,其后果难以预料,对此中国共产党不能不有所考虑。从这一现实出发,中共中央在1955年初结束对东南沿海岛屿的军事行动后,为了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提出以武力解放为主,同时积极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方针,并表示“愿意与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接着,中共中央还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政策和设想。

台湾问题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美国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朝鲜战争之后美国推行“援蒋反共”的对台政策,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台湾问题也成为了中美关系长期疏远的一个重要因素。60 年代末到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1972年中美关系的大门终于打开,1979年,中美建交,开创了两国关系新阶段,在此期间一方面两国间往来不断扩大,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但在另一方面,美国又在大陆与台湾的关系上奉行“双轨政策”。而且由于美国的怂恿和纵容,还助长了台湾走向独立的危险性。

四、总结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干扰和阻挠中国的统一最终是不会成功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海峡两岸经济政治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在“一国两制”的方针下,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实现统一。客观的事实表明,如果美国政府能够正视这些年来世界和中国发生的变化,彻底放弃冷战时期特别是朝鲜战争以来在中国台湾问题上的错误政策,这肯定会极大地促进中美两国关系长期全面健康稳定的发展,造福于两国人民,同时,也有利于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参考文献

浅析抗日战争对中国当时政局的影响 篇6

关键词:抗日战争;西安事变;攘外安内

说到近代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许多中国人都会抱着仇视与愤愤,八年的抗战对当时中国的中国不仅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对当时中国的政局更有着不可言喻的意义。然而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对中国当时的政局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日本的侵华对近代中国政局形式的形成又有何意义?

首先从抗战后国共军事实力来分析,如下:国民党军总兵力约为430万人,其中陆军200万人,特种兵36万人,非正规部队74万人,空军16万人,海军3万人,后勤、机关和院校101万人。中共部队总数约为127万人,其中野战部队61万人,计有24个纵队(师)、11个旅,地方部队66万人;由此可以看出,八年的抗战,国共实力仍然有着巨大差异。但是,我却想说,这抗战的八年为中共赢得了许多发展的时间,其战前军事实力对比如下:抗战前,国民党方面共有军队200多万。而共产党方面有5.6万人。其中八路军4.5万人,新四军1.1万人。

由此可以看出,八年的抗战,中共军事实力中共的军事实力不仅没有被消弱,更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不仅单单只体现在军事实力上,其它方面的更是有着不小的发展,所以说八年的抗战是中共从弱到强的转折。

然而为什么说抗战能说中共越打越强而非越挫越惨?这就是毛泽东等中共高层的精明之处了。

从当时时代分析,中国所代表的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层。在当时公国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农民阶层的力量无疑是十分巨大的。然而战前的中共所能利用的力量却十分有限,且并不能将所有力量连成一片,其中主要原因有:(1)1919年中国共产党才正式成立,晚于国民党将近十年,其指挥、思想、管理必然幼稚于国民党许多。(2)1919年至1935年遵义会议前,中共思想主要是接受甚至是遵从于苏联共产国际的领导,这在中共第五次反国民党围剿的作战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时的中共并未形成适应于中国本国国情、适合于中国的指导思想。因此,其领导及管理固然漏洞百出,统治基础不牢。(3)1934年至1936年两年的红军长征中共已被国民党打得疲惫不堪,军心,军力不济。虽然长征胜利,但中共却也是奄奄一息,脚跟不稳。

在中共正处于危机当头,日本开始了大举侵华的行动。1931年的侵占东北三省到1937年大举侵华,正好转移了中国的国内矛盾,当时中共高层们也敏锐地觉察到了这次转变战局的机会,由此大量争取国内舆论力量,继而迫使国民党转移枪口一致对日,从而再无力对付中共,使中共得以喘息和发展,这对中共站稳脚跟,稳住阵势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此后再来看看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决策,立足于当时中国局势,换位于蒋政权的思考,攘外安内思想是有其道理的,其理由有以下几点:(1)中共虽然力量弱小,但是其潜力十分巨大,任其发展必然能成为一股无法轻易对付的强大力量,其后的历史也证明了这点。中共所代表的广大农民及无产阶级的力量是难以估计的,当时蒋介石及其代表的国民党高层也十分清楚的意识到了这点;(2)国共两党的意识形态有着根本的不同,甚至是敌对的状态,其两者在中国必将只能存一,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结局就能看出这点,其两者的根本矛盾不可化解;(3)中共当时已被压迫的无法喘息,国民党若能再施以重击中共必然无法抵抗,以致可以“永除后患”,从“宁可杀错一千,也勿放过一个”就可以看出蒋对剿共的决心如何之大,如何之坚决。

然而1936年,以张学良为首发动的“双十二事变”打乱了蒋及国民党的作战节奏。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蒋介石及其代表的国民党当局决定攘外必先安内的决策之后决定给予中共最后一击,命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将军率领其东北军对共作战,然而国民党军由于日本侵略而反内战情绪较高,未认真对待,使得作战连连失利,因而蒋专程赶赴西安督战,而被张学良、杨虎城等将领“兵谏”至此之后,国民党被迫与中共合作进行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而使得中共得以喘息,起死回生,而后迅速发展,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虽然被软禁,但却把张学良骂得狗血淋头,无话可说。

日本帝国的侵略虽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沉重的记忆,但是其对中国当时的政局的影响却是十分巨大的,若非日本侵华转移了国内矛盾,是国民党军队无法再继续打压中共,那么新中国的到来可能就要延长数年、数十年、甚至是遥遥无期。在这八年的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也逐渐成熟,正确的将马列主义与当时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团结了大量无产阶级,农民阶层的力量,成功的领导了伟大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解放,走进新中国新时代,成为中国历史,乃至是世界历史的辉煌一笔。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 1 卷[M].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音乐对战争的影响 篇7

一、《左传》的战争描写

第一, 《左传》不是一般地、简单地泛泛地描写军事行动, 而是把军事和政治结合起来, 着重写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及其战后情况, 揭示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 而战场实况则一笔代过。如“桓公五年”写了周王与郑国在繻葛展开的战争。先交待了战争的原因:“王夺郑伯政, 郑伯不朝。”;战前部署:周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 蔡人、卫人属焉;周公肩左军, 陈人属焉。”郑国:“曼伯为右拒, 祭仲族为左拒, 原繁和高渠弥以中军奉公, 为鱼丽之陈, 先偏后伍, 伍承弥缝。”;战场上的实况:“ (郑庄公) 命二拒旗动而鼓”;战争的结果:“王卒大败”;战后的情况:“夜, 郑伯使祭仲足劳王, 且问左右”郑胜周败的原因:“陈乱, 民莫有斗心, 若先犯之, 必奔。王卒顾之, 必乱。祭和卫不枝, 固将先奔。既而萃于王卒, 可以集事。”。不难看出作者在描述这场战争时, 对战场实况和结果是一笔代过的, 而着重描写的是双方战前的部署和战后的情况, 以及郑胜周败的原因。

第二, 对于战场上刀光剑影的激烈争斗, 对于一刀一枪的往来回合, 作者不作从容委婉的细致描写, 往往写得较为简单, 往往选取决定战争进程的关键人物来刻画, 以展示战争经过。常以人物在战场上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集中凝练地代表战场上战士们奋力厮杀的姿态。如“成公二年”写的齐晋鞍之战, 通过对战场上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描写这次战争的场面:“郗克伤于矢, 流血及履, 未绝鼓音, 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 而矢贯余手及肘, 余折以御, 左轮朱殷, 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 苟有险, 余必下推车, 子岂识知?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 在吾旗鼓, 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 可以集事,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换甲执兵, 固即死也。病未及死, 君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桴而鼓, 马逸不能止, 师从之。齐师败绩。”。这段写了郗克受伤, 解张和郑丘缓用自己的语言行动来鼓励他继续战斗, 不难想象出当时战场上紧张激烈的场面。再如“庄公十年”写的曹刿论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刿曰:‘可以’。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 视其辙, 登, 轼而望之, 曰:‘可以’。遂逐齐师。”这段文字通过对曹刿在战场上的语言“可以”的描写, 我们不难想象出齐军三鼓后, 勇气没有了, 而鲁军的勇气刚刚振奋之时, 鲁军出击齐军英勇作战的情景;对动作“下, 视其辙, 登, 轼而望之”的描写, 齐军车辙已乱, 旗杆已倒, 被鲁军乘胜追击时溃不成军的惨败的样子, 可想而知。

二、《左传》的战争描写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一, 在体例上, 对于战争的描写顺序, 《左传》采用的是编年体的顺序, 这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启发。如《史记》纪传体的体例是在先秦编年史和国别史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的, 而《汉纪》和《资治通鉴》则是对《左传》编年体史书的直接继承。

第二, 在叙事结构上对后世史传文学和古代小说的影响。

首先, 体现在有完整的情节上。《左传》的战争描写是以《春秋》的记事为纲, 把《春秋》中的简短的记事发展成为叙事完整历史散文, 有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例如《春秋》隐公元年载:“夏, 五月, 郑伯克段于鄢。”, 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都有, 但事件的因果和过程, 人物的行为和性格, 都无从知道。而在《左传》中作者用了五个段落详细地描述了这一历史事件, 使其具有生动的故事性和丰富的情节性。如事件的起因:公叔段恃宠作恶;结果:“公伐之, 大叔出奔共”;人物的性格:武姜, 自私、偏狭、昏庸。庄公, 阴险狡诈。公叔段, 贪婪、才疏。这一点对后代史传文学的影响:如《史记》对于《左传》中战争描写的史实有的略加改动便加以运用;有的对于特别精彩篇目, 甚至不加改动直接运用, 这都是由于《左传》具有完整的故事性和生动的情节性。对古代小说的影响:奠定了古典小说的基本叙事结构。我国的古代小说常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串联情节, 特别重视对故事起因、过程和结果的完整描写。

其次, 体现在叙事方法呈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上。顺叙是《左传》战争描写常用的叙事方法, 除此以外还有倒叙、插叙、补叙和预叙。这些叙述方法常用一个“初”字领起。如“僖公三十三年的齐晋崤之战”中, 蹇叔在出师伐郑时, 已预知了必然失败的结果“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预叙) , 战争的结果:“ (晋) 败秦师于崤”。此点对古代小说的影响:古代小说常以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叙述事件起因, 以预叙的方式暗示故事的结局。这些都是《左传》中早已形成的叙事传统。

再次, 《左传》中的战争描写还记叙了大量的占卜释梦和神异传闻的事件, 如“僖公十五年”写的秦晋之战, 秦国在与晋国作战前进行占卜:“卜徒父筮之, 吉。涉河, 侯车败。诘之, 对曰:‘乃大吉也, 三败必获晋军’”。作战的实际结果“秦获晋侯而归”。类似的这样事件的描写使文章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认识水平。但也启发了读者的想象力, 为后世文学在创作上提供了想象和联想的写作方法。

第三、在人物描写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首先, 《左传》中的战争描写体现了对人物道德和伦理的评价, 这种褒贬分明的倾向对后世的史传文学和古代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有的是通过战场人物的言行举止体现出来的。例如“成公二年”写的齐晋鞍之战, 当齐师败绩之时, 为了使齐顷公免于被俘, 趁韩厥不注意时逢丑父与齐顷公换了位置, 逢丑父代君就俘。由于“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 为“劝侍君者”, 郗克赦免了他, 这也是对逢丑父敢于替君受难精神的一种赞扬。这一点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影响:如司马迁《史记》中有论赞和序论, 作者在写人叙事中直接或间接的插入自己的主观论断或抒发个人的感慨, 展示了司马迁独特的史笔和史才, 这也是对《左传》的继承和发展;对古代小说重视教化作用有直接的影响。2.有的是在战争中或战争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 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的。这种写法对文言小说如唐宋传奇、《聊斋志异》等书中被直接借鉴, 就是在明清白话小说中也有明显的痕迹。

其次, 《左传》战争中的对人物描写的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的影响。1.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和言行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如“僖公十五年的秦晋之战”:“三败及韩。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 若之何?’对曰:‘君使深之, 可若何?’公曰:‘不孙’。卜右, 庆郑吉, 弗使。”。就是因为晋惠公认为庆郑的回答对自己太放肆了, 因此即使占卜的结果为庆郑是最佳的车右人选, 但晋惠公却不用他。这表现了晋惠公作为一名君主心胸狭窄, 凭借自己的好恶而不能正确地任用人才。2.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如“僖公三十三年的秦晋崤之战”中, 蹇叔在秦出师伐郑时, 已预知了必然失败的结果, 但仍派自己的儿子参与作战。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 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 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必死是间, 余收尔骨焉。”, 这表现了蹇叔忠军爱国的高尚品质。“ (齐) 及崤,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遇之。以乘韦先, 牛十二犒师, 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敢犒从者, 不腆敝邑, 为从者之淹, 居则具一日之积, 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这处细节描写写出了弦高虽然是位商人, 但却不惟利是图, 不吝惜自己的财物用它们来犒赏秦军, 并及时地向郑国报告消息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两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为后代的司马迁、班固、陈寿、范晔等人所继承, 同时对古代小说也有影响。我国的古代小说主要是通过上述两种方法来描写人物的性格, 而较少大段的对人物的肖像和心理进行描写。因此, 《左传》战争中对人物的刻画为古代小说奠定了写作模式。

第四、在语言的描写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首先, 在叙事上体现了词约义丰、简括有力的特点。如“宣公十二年晋楚邲之战”中写了晋师溃败时的狼狈情景:“中军下军争舟, 舟中之指可掬。”为争船逃命, 先上船者砍断后来者攀着船舷的手指, 船中的断指多得可以捧起来。简练的一句话写尽了晋师溃败后争先恐后、仓皇逃命的混乱场面。

其次, 对战争中外交辞令的描写, 体现了言词或锋利或不卑不亢或似柔实刚或慷慨激昂的特点。如“成公二年的齐晋鞍之战”, “齐师败绩, (晋) 逐之。将及滑泉而止。韩厥执絷马前, 再拜稽首, 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 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 属当戎行, 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添两君, 臣辱戎士, 敢吉不敏, 摄官承乏’。”这体现了韩厥外交辞令的谦虚、不卑不亢、似柔实刚的特点。

浅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篇8

一、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鸦片战争对中国传统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在:

1、破坏了中国传统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基础。鸦片战争后, 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保护下, 外国资本主义向中国掀起倾销商品的狂潮。“他们一想到和三万万人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 大家都像发疯了似的。”英国、美国都极力地推销本国商品。但《南京条约》签订后的一个时期内,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结构对外来商品强有力地抵抗, 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并没有扩大。正常的贸易没能使资本家们获得取他们想要的高额利润, 于是他们便对中国采取直接的原料的掠夺和罪恶的鸦片贸易手段。随着鸦片输入的公开化、输入量的日益增多, 白银外流和银贵钱贱的现象日益突出, 这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此外, 资本主义列强在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同时, 也从中国带走了大量的茶和丝。“茶的出口, 1843年大致是1300多万斤, 1855年, 是5800万斤。十二年间增加了5倍多。丝的出口, 1843年是2000包, 1850年超过56000多包。十二年间增加20多倍。”茶和丝的大量出口, 刺激了国内茶、丝的生产。湖南、福建、浙江等地开始大规模种茶, 还设立茶厂专门加工制作适合外国人口味的茶叶。这样, 从事小生产的中国农民被强性拽入资本主义市场, 并成为它的附庸。这是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一个重要标志。

2、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给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西方资本主义用枪炮打开中国国门, 在中国投资设厂、谋取暴利, 这在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了近代工业的种子, 中国民族工业正是受此刺激才从无到有进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首先, 战后, 为了扩大市场、掠夺中国原材料, 英美等国的资本家非法地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 如厦门船厂、上海浦船厂等, 这是外资在中国创办的最早的一批近代企业, 同时也正是这些外资企业中诞生了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早期的近代企业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 这刺激了洋务运动的兴起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另外, 自然经济的解体, 东南沿海地区的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商品化,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产生了新的社会阶级, 为中国革命注入了新的社会力量

鸦片战争在动摇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同时, 也加速了民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阶级的产生。

1、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来源。从某种程度上说, 鸦片战争是新兴的社会阶级孕育、产生的起点。一方面, 鸦片战争以后, 买办商人开始出现在各通商口岸, 他们一方面充当了外国资本家的代理人, 同时自己也在通商口岸开设洋货店。虽然他们不是近代的资产阶级, 但他们的存在, 却在客观上加速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另一方面, 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来源而言, 它主要有以下四个来源:其一, 由买办商人转化而来。其二, 随着五口通商的形成而兴起的进出口商人, 也成为民族资产阶级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其三, 由于外国商品的输入, 通商口岸的城市手工业大多陷于破产, 但一部分手工业作坊主或手工工场主则购置新式机器而成为民族资本家;其四, 鸦片战争以后, 随着民族工业的出现, 一些地主官员感到工业企业有利可图, 也改变了以前的放债或购置土地转而投资于近代企业, 成为民族资产阶级产生的又一来源。

2、中国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发展, “不但伴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发生发展而来, 而且伴随着帝国主义在中国直接地经营企业而来”。我国无产阶级首先产生于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开办的企业。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中国开始出现一批直接受外国资本奴役的穷苦劳动人民。随后,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促使外资在中国设立的工厂逐渐增多, 而洋务运动中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及民族资本企业的出现, 共同促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 刚刚诞生的两个新的阶级力量还不成熟, 加上数量有限, 致使他们还不能马上担负起反抗外来侵略和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重任, 但他们是同新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新的社会力量, 他们的出现为中国革命注入了新的社会力量。中国民主革命的两大阶段正是由这两个阶级先后领导的, 且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可以说, 中国革命的两大领导阶级的孕育也正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

三、转变了中国人陈旧的西洋观点, 为中国近代化提供了思想准备

鸦片战争不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也打破了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思想, 从此中国人开始生成了近代思想观念。林则徐作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身处抗英斗争第一线, 在领教了西方“船坚”、“炮利”厉害的基础上, 认真研究西方的“长技”, 提出学习西方的“长技”用来“制夷”的卓越见解, 要求“制炮必求极利, 造船必求极坚”。魏源认为“西洋之长技有三:一曰战舰, 二曰火器, 三曰养民练兵之法。”他总结了林则徐师夷“长技”思想,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明确方针, “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 可以战洋夷于海中”。“夷之长技”, 不仅仅指军事技术方面, 而且也包括工商业机械技术方面, “战舰有尽而出鬻之船无尽”、“造炮有数而出鬻器械无数”。这些主张和观点在当时的中国, 无疑是罕见的、前卫的。更为重要的是, 林则徐、魏源大胆提出“师夷”的口号, 开创了吸收外来先进文明的新风气、新思潮, 转变了中国人陈旧的西洋观点。

此外, 1840年至1846年间, 一些研究西方武器和介绍火器制造的著作先后不断涌现, 让中国人在密封的暗室里打开了一个观看世界的窗口, 开启了近代中国人接触西方先进知识的征程, 扩大了中国人了解西方世界的有效机会, 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战后, 中国从闭目塞听到主张向西方学习, 这无疑是中国人西洋观念的一个巨大转变。正如毛泽东所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 先进的中国人, 经过千辛万苦, 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虽然没有找到救国良策, 但他们的言行, 代表了一种新的西洋观点, 在思想界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

四、打开了中国封闭、落后的国门, 为中国近代化引进了先进技术

鸦片战争的失败对中国传统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后, 腐朽的清政府开始意识到此时把持有坚船利炮的西方国家关在国门之外, 对中国本身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清政府的觉醒加上列强的要求和时代的逼迫, 1861年经咸丰皇帝批准设立了处理清朝与西方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衙门。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弱国的历史, 是屈辱的历史, “弱国无外交”, 从片面最惠国待遇政策的出台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蒲安臣使团事件, 充分证明了中国在近代外交上毫无地位、委曲求全。当然, 随着中国的国门逐步被打开, 一些外国的文明与技术, 特别是外国的一些进步和开放的民主思想和自由的主张也开始在中国大陆产生。如当时著名的思想家魏源研究了“鸦片战争”的过程, 提出了对外关系方面的几个原则:第一是“听互市各国以款夷, 持鸦片初约以互市”, 这就要求清政府允许合法贸易, 反对鸦片贸易。第二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政策的确立。魏源等人的这些主张已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较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先驱者, 自这以后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和新产品也开始陆续地进入中国, 中国民众也开始逐步认识西方世界。

五、结束语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最初事件, 《南京条约》是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的失败、西方国家的入侵、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大量白银的外流, 使中华民族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同时, 又正是鸦片战争唤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 “看起来很奇怪的是, 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 反而起了惊醒作用”。这主要表现在:首先, 鸦片战争后, 中华民族的国门被迫打开, 西方列强对农产品的搜刮迫使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 这奠定了经济近代化的基础;其次, 战后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中国开始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迈进, 这应该说是历史的巨大进步。此外, 战后中国的社会阶级发生了变化, 产生了新的社会阶级即无产阶级、资产阶级, 为中国革命注入新的力量, 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正是因为他们的出现、积极探索领导革命, 中国革命才取得最后的胜利。最后, 战后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思潮——向西方学习, 这种新思潮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之路。

总之, 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追求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历程, 这一过程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过程相互伴随、相互促进, 进而有力地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周卫.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长白学刊, 2008 (6) .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590.

[3]林则徐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65.

[4]魏源.海国图志[M].上海:上海书局石印本, 1895.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6]李毅.中国传统外交思想近代转型的初次实践[J].西北大学学报, 2007 (11) .

西班牙战争对二战前英法同盟的影响 篇9

其次,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而言,德国位于法国的东部,意大利位于法国的南面,而西班牙位于法国的西南边境处,法国与西班牙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能够保证其比利牛斯山一代的安全和稳定,使法国能够集合全部的力量来防范德国在东线的入侵。加那利群岛以及巴利阿里群岛位于地中海交通枢纽处,正处于法国和北非属地之间进行交通运用的重要渠道,如果法西斯政权控制了西班牙的话,将会导致法国本土和北非属地之间相互联系被切断。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则会失去驻扎在北非地区的精锐部队,如果缺乏其他国家或者是帝国属地资源善意和中立的合作关系,将会导致法国本土无力进行长期战争的发动。另外,直布罗陀海峡位于伊利比亚半岛南邻处,其是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能够进行联系的唯一海上通道,如果法国的敌对势力控制了西班牙,则等同于敌人占领了英国和法国之间的交通要道,使得法国的大西洋舰队难以与英国的地中海舰队保持相互联合,其意义是法国可以放心其通过海外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同时法国对于海上交通的安全十分重视。因此在法国的战略中保持亲法的西班牙政府之一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果西班牙开始内战的话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法国的国家安全形势造成影响,在这种因素之下,对于西班牙人民阵线的支持将会非常有利于法国的安全利益,法国对于西班牙政府的支持倾向需要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之上,即如果在西班牙内战中叛军取胜,那么西班牙国内在很大情况下将会沦为具有法西斯性质的政权,而这个新建的政权在很大程度上会反对法国而支持德意的法西斯政权,这种情况将会导致法国失去其安全形势;与之相反的是如果西班牙政府在内战中取得胜利,则法国能够获得一个有好的国外联盟政府,从而保证其比利牛斯山脉边界地区以及地中海地区的安全问题。

因此综上所述,法国国内的安全形势与西班牙问题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1936年7月20,勃鲁姆受到了西班牙政府的求救电报,而电报的发出人何塞·希拉尔是西班牙的新任总理,在电电报中西班牙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军事政变,请求法国的紧急支援。之后勃鲁姆在与外交部长德尔博斯、空军部长皮埃尔·科特以及陆军部长达拉第商议之后,决定为了维护法国良好的安全形势,决定将能够拔出的武器分离出来支援西班牙共和国政府。但是由于在法国国内的右翼势力对于西班牙的叛乱政府表示公开支持,则其对这一决定采取保密政策,但是其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公布到报刊中,导致右翼势力的愤怒,使得勃鲁姆被称之为“卖国贼”,其不仅在国内承受着右翼势力所带来的压力,同时也承担了英国政府方面的压力。

英国政府对于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反对有多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对于共产主义的反对情绪,以及恐惧于红色西班牙胜利之后的情境,担心其成为打击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武器,因为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英国都不愿意做任何能够推动共产主义发展的事情,从这个思想中能够看出英国保守党政治的束缚,与法国不同,在英国保守党是执政的党派,其无论是在张伯伦时期还是在鲍德温时期,在政策和思想上都更加支持西班牙叛军政府,其最为主要的目的是避免苏联参与到西班牙内战中,坚决防止共产主义势力在地中海区域的蔓延和发展。

其次,在英国政府的认知中,无论西班牙内战的取胜方是谁,都会使西班牙成为专制政权统治的国家,因此无论是叛军还是西班牙共和政府取胜,则英国都面临着艰难的前景,这是英国政府最为现实化的正常思考,英国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于直布罗陀海峡的控制权。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英国无法对于内战的获胜方进行准确判断,也不能肯定战胜方一定会成为英国的敌人。英国政府受到垄断资本势力的影响,害怕西班牙的人民阵线政府在获取内战胜利之后,会妨碍英国能够在西班牙获取的庞大经济利益。英国部分资本家认为,英国与西班牙政府之间的生意要远远大于与弗朗哥政府之间的交易,因此在现实利益的影响下,英国没有参与西班牙的内战,在西班牙的内战中英国首先需要将自身的利益维护放在首要位置,即维护英国在海上的交通安全,而为了能够切实保护海上交通的安全,英国所做出的决定是避免参与到西班牙内战之中,不支持和打击内战中的任何一方。

摘要:西班牙战争在二战前对欧洲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造成英法之间的同盟关系产生裂缝,法国从意识形态以及地理位置上都有支持西班牙人民政权的必然性,但是英国政府由于对左倾红色政权的恐惧与厌恶,选择中立的态度,使得英法同盟产生分歧并且错过了在战前与苏联结成同盟的最佳时机。

关键词:西班牙战争,意识形态,苏联

注释

1Robert J Young,In Command of France-French Foreign Police&Military Planning,1930-1940,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20.

2[美]威廉·L.夏伊勒.《第三共和国的崩溃》(上册).新星出版社,2010:325.

3Paul W Poerr,British Foreign Policy,1919-1939,New York: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8:197.

4[英]安东尼·艾登.《艾登回忆录---面对独裁者》.商务印书馆,1977:760.

音乐对战争的影响 篇10

国内学者提出南北战争北方绝大多胜利理论:“研究一下中外历史, 可以发现一个非常奇特而又有趣的现象。无论是一个国家, 还是世界范围内, 总是来自北方的势力打败南方。

不管南方人数如何众多, 国力如何强盛, 文化如何发达, 但一碰到北方的攻击, 几乎一触即溃, 毫无招架之功。

就中国而论, 隋灭陈之战, 宋灭南唐之战, 辽, 金, 元对宋的战争, 三国曹魏灭了蜀汉, 司马晋灭了孙吴, 明朝“靖难之役”, 清灭明之战。

在世界范围内, 有比如马其顿之征服希腊, 古罗马之征服迦太基, 东北部蛮族对西罗马的冲击与分割, 孔雀王朝之统一印度, 大月氏南侵之建立贵霜帝国, 萨伏依王朝之统一意大利, 普鲁士之统一德意志, 美国之南北战争, 北越之统一越南等等。

而由南方发动的战争, 真正成功者寥寥无几。除了迦太基国的汉尼拨对罗马的反攻与中国汉武帝时对匈奴的讨伐勉强算是胜利外, 其他皆不值一提。而且汉尼拨在意大利半岛冲突多年, 最终败绩。

汉武帝对匈奴的打击, 代价更是大得惊人, 弄得国库空虚, 民生凋疲, 吏治混乱, 小规模农民起义频发, 封建经济接近崩溃边缘, 文景几十年辛苦, 差点于兹断送, 结果不得不下诏罪已, “与民更始”, 又经昭宣二帝的努力, 才算是渐渐缓过气来。而匈奴呢, 却并未剿绝, 继续为患北鄙数百年。

其余的北征就更是可怜见了, 春秋楚国北上一再受阻, 西蜀诸葛亮以千古奇才, 六出祁山无功, 接着姜维九伐, 同样不能侥幸;东晋桓温雄心勃勃, 无数辛苦终作东流水;刘宋元嘉志在中原, 只“赢得仓皇北顾”。此后中国南方政权再没有北上的雄心。

而明朝也不能成为南方对北方的胜利典型, 朱元漳是在淮北起事的, 根据地也长期在北方。而蒙古人在统治中国多年以后, 似乎也不能再单纯理解为北方民族, 他们和起义军的战争也是在全国各地展开, 北方也有各路起义军和元朝作战, 朱元璋抗击和消灭元军的至多不过十分之一, 后来北方元朝蒙古人的各支军队也开始互相攻打, 但却没有一支军队能取得绝对优势, 结果使得元朝陷于一片混乱, 日趋衰弱, 内部自相残杀灭亡, 所以朱元璋才乘机统一中国, 而且最后明朝内部也作乱, 北方拿下了南方, 改都北京。所以用这个例子来反证是不恰当的。

国民党的北伐更不能成为胜利, 因为中国从来就没有被统一过。老蒋名为总统, 但其势力范围小的可怜, 东北有张学良, 西北有阎锡山, 南有李宗仁白崇僖, 西有龙云杨森之流, 所以也不能称为胜利, 而且后来也被扎根北方的共产党赶出大陆。

中外学者想了很久, 在中国找不出一个真正的彻底的南方对北方的胜利。象太平天国, 岳飞的北伐都只是暂时的, 终究不能持久。

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算是一个北方失利的例子, 但战胜他的是包括南北在内的中央政府。而反映南方对北方不堪一击最典型的例子不是什么蒙古人、金人、满人的入侵, 因为那时双方的国力和对手都不一样。最典型的例子是明初发生的靖难之役, 双方都是明军, 都是同样的装备, 而南方更是中央政府, 北方只是个叛逆。同样的人, 同样的武器, 堂堂中央竟然败给了地方, 这种怪事怎能用人种, 马匹和物产的原因来解释啊?

而其他的叛乱, 凡是由南方发起的, 象汉朝的吴王之乱, 清初的三藩之乱都无一不是惨败。

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 真正南方对北方的胜利少的可怜, 从西班牙内战, 美国南北战争到越南战争都是北方取胜, 在朝鲜要不是美国及时登陆南韩早就不存在了。唯一的例外是阿富汗塔利班, 这个从南方巴基斯坦起家的队伍一举打垮了北方豪强, 基本统一了全国, 至于后来美国的入侵那是另外一回事了。[1]”

笔者对这些历史现象现在进一步扩充总结为在北半球东北多胜西南:“中国历史上可以统一南部、西部, 甚至西藏、新疆、云南这样环境恶劣偏远、高山阻隔、沙漠阻隔的地域, 甚至统一位于南面隔海的台湾和海南岛, 但却统一不了一条江阻隔的东面的朝鲜, 元朝强大到可以横扫西面亚洲欧洲各国, 但却拿不下东面的一个小小的朝鲜, 攻打东面日本更是失败告终, 为何?南方巴基斯坦起家的队伍是在阿富汗的东面, 不是正南面, 德国在二战中如入无人之境, 真正开始惨败是失败于相对其位于东北面的苏联, 战无不胜的拿破仑也是打位于其东北面的苏联才惨败。南韩和北韩又不分胜负始终保持独立, 因为南韩虽然位于北韩南面, 但更位于其东面。日本在二战中从中国的东北一直扫到东南亚势如破竹, 真正的惨败开始也是缘于来自位于其东面的美国加入战争, 还有中国的远征军从云南自东北方向攻向缅甸的日军也是大败日军。解放战争中, 林彪的四野从东北最顶端扫到海南岛最南端的更是风卷残云, 但如果林彪指挥同样的部队和装备从海南岛扫到东北三省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这么多实例集合在一起, 说明这个现象绝不能以巧合来解释, 肯定存在一种影响的自然力量在北半球从东北扫到西南,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在南半球由于国家少, 海洋阻隔多, 战事很少, 著名的马岛之战, 马岛位于阿根廷的东面, 英国则位于马岛的东面, 虽然英国距离马岛非常遥远, 阿根廷离马岛近在咫尺, 但还是英国取得了胜利, 至今阿根廷也无法收复马岛, 大胆推断在南半球也存在一种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 由东部扫向西部力量。”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理论“地球倾斜自转形成的太阳光压趋势对战争有宏观影响”来解释这种现象, 并且能得到很精确的, 与所有历史很吻合完美解释。如果通过设计物理实验研究, 物理公式计算研究, 数学建模计算研究验证, 计算机编程软件模拟验证新理论正确, 那么对以后各个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的战争、发展、政治格局就是一个很好的指导模型, 意义非常重大。

1 地球倾斜自转形成的太阳光压趋势对战争影响

1.1 筛选确定影响战争宏观趋势合适的解析原因

战争的胜负是由很多因素影响的, 这里研究对象的只是大方向, 不是指影响某场小战争或某个小范围的胜负, 是指影响整个连续战争的趋势力量, 相对于地球大范围整个政局的统治范围变迁趋势。人类相对于地球、太阳简直就是微小到可以忽略, 所以人类的战争宏观发展趋势完全有可能受到太阳、地球某种自然力的影响。

详尽分析中外所有战争历史、统治割据变迁历史, 确定了在北半球存在者一种由东北方向扫向东南方向的影响战争和统治格局的自然力, 在南半球也存在一种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 由东部扫向西部力量后, 笔者试图从地球的自转影响力、太阳自转对地球磁场影响力、地球公转的影响力、太阳光压对地球南北半球的不同运动扫射夹角和因地球倾斜自转而产生扫射运动方向产生的影响力去寻求最适合的解释。

初步猜想由于地球的倾斜自转, 太阳光压斥力对地球南北半球的不同运动扫射夹角和运动方向产生的影响力可以解析这一自然现象。

1.2 太阳光压斥力的对地球倾斜自转而产生的切力分析

1.2.1 太阳光如何产生切向扫射力

地球形成以来地球表面就一直受到来自太阳的光压斥力作用这种斥力是非常巨大的, 它在太阳系的形成及演化过程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人生活在地球表面上在强大的重力场环境中人们只对太阳光的能量十分敏感, 而对太阳光的动量光压则毫无感觉, 当人处于失重的自然条件下才会对太阳光压十分敏感, 这就是太阳光压斥力。

地球是倾斜23°26'角度自转的, 倾斜角度不变, 北极永远对着北极星, 习惯上称为自西向东旋转, 自转周期为一日, 自转角速度为每小时15℃, 线速度则因纬度和海拔不同而异, 例如, 赤道海平面为运动速度为每秒464m, 高度增减100m, 线速度增减26m, 两极为零, 这样大自转的速度, 加上太阳光的照射, 就会根据地球的倾斜角度, 球体特征, 形成一种强大的特殊方向的太阳光压扫射切向力量, 这个切向力的方向就是地球相对于太阳光自转运动切线方向的反方向 (如图1) 。

1.2.2 在北半球夏季时, 南、北两半球的光压切向力分析

地球是圆的, 而且倾斜自转, 地面速度根据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巨大, 而且又相对于太阳公转, 太阳光直射地球的地点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移动变化, 所以好像判断由于地球倾斜自转太阳光压斥力产生的切向力方向非常复杂, 现在我先设计一个简单的有效的实验大概判断如下:如下图2左图, 在北半球夏季时, 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 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地球自转和太阳光的照射相对运动, 就会对地球上的万物产生一个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切向力, 地球是圆形的, 地球的由于自转而产生的太阳光压切力怎么判断呢, 我设计的方法如下:拿一个地球仪放置如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面对太阳的位置, 由西向东转动地球仪, 如果闭上一只眼睛, 把睁开的眼睛当做太阳光望向地球, 正对地球北半球纬度35℃以上时, 可以观察到, 转动过来的同一经线是先看到经线的北部, 再看到经线的下部, 所以确认照射到北半球北纬35℃以上的阳光有从东北扫到西南方向的切力, 纬度越高偏向西南方向就越明显。而且由于地球的倾斜, 北半球北回归线圆弧切面与太阳入射光线成90℃左右, 所以这个由东北向西南的切力是相当大的。再把眼睛移到北纬30℃以下, 转动地球仪时就趋向于看到同一经线上下部同时转过来出现, 所以在北纬30℃以下切力方向就趋向于由东向西。

在南半球, 由于地球倾斜, 而且太阳移到了北回归线, 加上球体是圆形的, 在南半球南回归线圆弧的切面与阳光的入射方向夹角为43℃, 光压斥力被反射掉大部分, 所以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切向力要比北半球小很多, 用一只眼睛直视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转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转, 基本是看到同一条经线的上下部一起同时出现, 所以这个切向力是自东向西。

1.2.3 在北半球冬季时, 南、北两半球所受光压斥力的切向力分析

到了北半球的冬季, 太阳光的入射图如图2的右图所示, 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南极出现极昼现象, 南半球的南回归线圆弧的切面与太阳光垂直, 光压斥力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切向力就很大, 把眼睛当作太阳入射方向, 眼睛直视小于南纬30℃的范围内, 转动地球仪由西向东转, 基本同时看到同一条经线上下部同时出现, 说明在小于南纬30℃由于自转而产生的光压切力就是由东向西, 如果眼睛直视南纬45℃, 转动地球仪由西向东转, 那么先看到的是经线的南部, 再看到同一条经线的北部, 所以在这个范围附近的光压切力有点偏向从东南到西北方向了。

在北半球, 由于地球倾斜, 而且太阳移到了直射南回归线, 在北回归线圆弧的切面与阳光的入射方向夹角为43℃, 光压斥力很多被反射掉, 所以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光压斥力切向力要比南半球小很多, 用一只眼睛直视北半球, 转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转, 基本是同时看到同一条经线的上下部同时出现, 所以这个切向力自东向西。

1.2.4 综合总结切向力的变化规律

以上只是太阳光移到直射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时的切向力分析, 那么在其中间过程是:在北半球则是从北半球的夏季到冬季这段时间, 东北扫到西南的力从最大逐渐减小, 而且向从东扫到西的方向过度, 从冬季到夏季这段时间则是从最小逐渐增大, 而且是向从东北扫到西南的方向过度。在南半球则是在南半球的夏季到冬季这段时间, 方向从东南到西北方向的扫射切力从最大逐渐减小, 而且向从东到西方向转变, 在南半球的冬季到夏季这段时间, 从东到西的扫射切力从最小逐渐增大, 而且向从东南到西北方向转变。

除绕轴自转外, 地球还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公转, 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轨道是一个扁率为1/60的椭圆, 平均线速度为每秒29.78公里, 也就是说在这个公转的过程中, 地球还由于相对于太阳每秒29.78公里自西向东公转运动而受到由于太阳光压斥力而产生的切向力, 这个切向力的方向基本和由于自转而受到太阳光斥力产生的压切向力的方向基本相同。

另外地球公转, 太阳光在每年在直射北回归线和直射南回归线之间移动, 但这个移动速度很慢, 移动速度一年才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距离, 比起地球表面的自转速度 (赤道海平面为运动速度为每秒464m) 和地球的公转速度平均线速度为每秒29.78公里, 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算。

综上所述, 在北半球的扫射方向在东北扫到西南和东扫到西这个夹角来回移动, 力度依次递减和递增, 从东北扫到西南的切向力最大, 从东扫到西的切向力最小。在南半球的扫射方向在东南扫射到西北和东扫到西这个夹角之间来回移动, 力度依次递减和递增, 从东南扫到西北的切向力最大, 从东扫到西的切向力最小。

1.3 太阳光压斥力与地球自转产生的切向扫射力影响战争的可能性分析

光可以看成一种波, 也可以看成粒子束, 它同时拥有波和粒子的两种特性, 即光的波粒二象性, 粒子是有一定质量的, 对照射面进行撞击, 从而产生压力, 这是光压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按照光子说的观点, 光压是光子把它的动量传给物体的结果。大量光子长时间的作用就会形成一个稳定的压力。事实上由于光压的作用, 光子会将部分的能量以动量的形式传递给物体, 使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 而剩余的能量除一部分被转化成热能外, 其余的则以反射光的形式辐射[2]。

(光压) 斥力相互作用的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 F为任一恒星对其系内某一被辐射物体产生的斥力;J为恒星自身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S为被辐射物体接受到的光照表面积;R为恒星与被辐射物体之间的距离.π为圆周率.即任一恒星对其系内任一被辐射物体均产生 (光压) 斥力, 斥力的大小跟恒星自身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及被辐射物体接受到的光照表面积的乘积成正比, 跟以恒星与被辐射物体之间距离为半径的体积成反比.与两物体的质量大小、物理状态及化学结构本质无关[2]。

而地球表面是相对于太阳光是急速倾斜自转的, 前面论述只是笔者的猜想和分析, 接下来我们就要模拟物理实验, 测量计算切向力的大小和变化规律, 利用计算机编程软件模拟实验研究, 数学对球体进行导数计算分析, 建模方法准确计算出这个因为地球自转, 阳光对地球上万物的扫射切向力在不同位置, 不同时间的大小方向, 或者研究扫射的光子将部分的能量以动量的形式传递给物体, 使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 而这种动能因为地球的倾斜自转和公转产生的有方向的动量, 以验证大自然本身就存在这样一种自某个方向扫向某个方向影响战争趋势的力量。

还要研究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 例如高纬度地球转速度慢, 低纬度地球转速快, 不同的速度, 太阳光压斥力产生的切向力大小就不同, 那么这个差异会引起什么效应?研究笔者另外一种的猜想是否可以成立:“把光子照着在地球表面, 地球急促由西向东转, 相当于光子沿着地球表面由东向西绕着地球转, 而且光子的运动夹在太阳和地球两个磁场的中间, 用左手定则, 让太阳对地球发出的磁场通过掌心, 四指指向光子的运动方向, 是否大拇指的指向就是产生的力的方向?因为电子运动产生的洛伦兹力是如此, 光子运动也是否有此效应?这种猜想也可以解释战争中北方多生南方的现象。

而且我们还可以试图用生物实验的方法研究生物对光压斥力的生物效应, 模拟设计实验研究生物在强光压斥力下的人群选择行进方向, 迅速移动的光束群对人群的行进方向选择的影响, 从而验证其影响战争及政治统治区域发展趋势的影响可能性。例如笔者设计一个实验把一切问题都简单化, 形象化, 50*50m的正方形地面上空, 悬挂一个软塑料天棚, 天棚上布满数量很多的向下直射光线的小型探照灯, 这个软塑料天棚是环形的, 两端由两根齿轮管带动转动, 那么这个塑料天棚就可以像坦克的履带那样永远循环运动, 就可以形成在天棚下方永远朝一个水平方向移动的向下照射光束群移动现象, 让一群人站在这个正方形地面上, 不给任何暗示, 观察人群怎么选择走出这个光束移动群的照射范围, 可以看到人群绝大都朝着光束移动的方向走出去, 如果顺着光束移动的方向走出去就是顺势, 让人觉得节省力, 顺风顺水, 如果是从侧面走出去好象也有点阻碍, 如果是逆着光束群移动的方向走出去, 那就是逆势, 让人觉得费力, 别扭, 难受。这样我们就很容易认可地球倾斜自转形成的太阳光压趋势对战争影响了, 顺着切向力的方向进攻是顺势, 有动能, 容易取胜;反之就是逆势, 费力且容易失败, 某场小战斗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逆势也有可以取得胜利, 但从宏观趋势来看总体都是按照顺势发展, 古人有云战争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毕竟排在第一位嘛。

2 应用分析

如果验证了这个理论和模型的正确性, 那么应用的价值就无与伦比了, 那么二战中德国就不会去打苏联, 日本就不会去打美国, 能挽救多少生命?二战中, 面对日本从中国东北到一直扫到长江流域的势如破竹的进攻, 亡国论四起之时, 著名军事家蒋百里就预言日军将会止于湖南, 如果现在根据笔者上面的分析, 可以看出到了长江以南, 从东北扫向西南的方向切力就逐步转向东西方向, 而且力度也逐步减小, 由北攻南的优势就逐步减小, 到了北回归线附近就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 所以止于湖南, 薛岳在湖南的天炉作战方案是节节退让, 向两侧展开, 侧面攻击, 后面包抄正是符合减弱敌人的势能, 转两侧和后面增加自己的势能, 从而获胜。共产党在敌后建立根据地, 例如晋察冀根据地, 把敌人的后方转为前方, 由北向南攻击, 所以又获成功。

再看各国的首都, 在北半球大部分国家的首都都在东北部, 在南半球大多数国家的首都都在东部或者东南部, 例如美国的首都在最东部沿海, 澳大利亚的首都在最东南部海边。中国的首都的影响辐射力也可以说按照从东北部扫到西南部最为好, 北京就在中国的东北部, 所以北京是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久的首都, 元、明、清定都北京的统治时间都很长, 相反南京作为首都的统治时间都很短, 每次都不会超过几十年, 所以不符合大自然力趋势也可以有成功的, 但不稳定, 不会长久。

摘要:根据中外历史上战争东北多胜西南的现象, 提出一种新的理论“地球倾斜自转形成的太阳光压趋势对战争有宏观影响”来解释这种现象, 依照自然科学现象和规律做出详尽合理的分析, 得出光压扫射切力可以影响宏观战争的结论, 并分析其应用。

关键词:影响战争趋势,太阳光压,倾斜自转,切力分析

参考文献

[1]人类文明史上, 为什么北方总是打败南方?百度知道: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STTj PZAnwg W9UQAh Zc Myg_Mtd0M7drlt QMG98Dy49R_i Ms DRJbq XZ9G um Kyyibq268O9Q2TKv9ZXw_r40mhn YK, 2016.1.6[OL].

上一篇:电气设备清洗剂下一篇:家蚕僵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