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心理学的科学观

2024-08-05

本土心理学的科学观(精选九篇)

本土心理学的科学观 篇1

(一) 自然科学观下的心理学。

作为主流的科学心理学, 遵循的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原则。它实质是一种唯科学主义, 目标是把心理学建立成精确客观和实证的自然科学。冯特认为:“一旦我们把心理学看作是一种自然现象, 而且把心理学看作是一门自然科学, 那么这门科学一定也是完全能够充分应用实验方法的。”可见科学主义心理学, 在研究对象上, 它只对能够被观察、实验证实的经验感兴趣, 只将外部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 将实证科学方法看成是达到真理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二) 对本土心理学的影响。

应该说, 科学主义心理学给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 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并向客观化、精确化方向发展。可是它在本质上过于机械, 忽略了科学中人的地位和意义, 给本土心理学带来了困难。一方面, 科学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这无疑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本来人类丰富的心理世界, 是要通过多种途径, 运用多元思维和方法来揭示的, 而本土心理学又正是要从历史和跨文化比较来探讨认知、动机、情绪等心理学问题。另一方面, 科学主义心理学体现实证主义的主旨, 强调自己理论、学术和规律的高度普遍性和高度普适性。而本土心理学要研究的就是在各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学。格根曾指出:“对普适性真理的追求是徒劳无意的, 这不仅使一个人认识的前结构具体化, 而且回掩蔽使前结构深陷其中的评估设定。”事实上, 在后现代思想中, 各学者也认识到:每一位研究者在从事研究时, 应考虑这项研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及环境因素。

二、人文科学观

(一) 人文科学观下的心理学。

在心理学的发展中, 除了主流的科学心理学外, 还有一种人文取向的心理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不同的研究原则。由于历史的原因, 人文科学被排除在主流之外。事实上, 自然科学只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众多的方式中的一种, 人文科学同样有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它具的特点恰恰是科学心理学所忽略的。研究对象上, 它强调要抓住统摄经验的有意义结构, 以整体的人及心理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 它提倡人文的方法, 如个案法、谈话法等。主张问题中心, 反对方法中心。

(二) 对本土心理学的影响。

首先, 自然科学面对的是客观世界, 而人文科学面对的是人文主体世界。人文科学心理学表现的特点, 在于关心人的价值、人的存在和尊严强调人的主体性, 在某种程度上, 人文取向的心理学更接近人的真实心理。本土心理学强调的是文化蕴涵, 显然, 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其次, 心理学的研究有两类对象, 即心理现象与心理生活。心理现象是研究者可以用观察、实验等外在手段研究的对象, 而心理生活则是个体的自我理解与体验, 是不能简单地用外在手段来解释的, 人文的教学效果。除了丰富科学心理学正是要研究心理生活, 本土心理学则更多地与心理生活有关。因此, 无论从学科性质, 还是从研究对象上划分, 本土心理学都应该属于人文科

学, 应该遵循人文科学的研究原则。

三、后现代心理学思想对人本主义的推进

自然科学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是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而出现。它反对机械决定论, 也反对性本能决定论, 主张把现实的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强调研究人类的现实经验、价值和意义, 关心人的本性、创造能力及人的自主能动性。这些主张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许多方面不谋而合, 因而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密切关系, 对共同开拓心理学研究的视野, 促进本土心理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

(一) 两者都反对唯科学主义。

西方社会是靠发展科学技术而兴盛起来的, 一种盲目推崇科技的作用, 甚至把人当作机械或动物来研究的“唯科学主义”思潮也在泛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与后现代主义, 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心理治疗, 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这他们发现, 治疗人的心理疾病, 需要心理学家对病人有所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 做出某些哲学上的预先假设。心理治疗学家面对着的不是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生理疾病, 而是各种关于价值选择的道德问题, 关于幸福与人性善恶的定义等。而这些价值观又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需要本土心理学来解释

(二) 提倡人与自然的交融, 反主客二分。

西方传统哲学都把主体与客体相分离。一方面注重对自然物的科学研究, 另一方面把人当作独立的主体看待。这样虽然使科学迅速发展, 却造成人性的压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者戈尔德斯坦在其首创的“自我实现”概念中认为, “在正常和健康的有机体中, 自我实现的倾向是发自内部的, 而且要克服与世界发生冲突所引起的障碍”。就是说, 人只有在与内在自我、与环境、与世界的和谐关系中, 才能达到自我实现。而每个人在自己生长的环境和民族是相对最适应和和谐的。

(三) 都强调人的独特性和多元性, 反对绝对普遍性。

严格的科学理性要求研究人的普遍性和一致性, 而后现代主义是在反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认为人性是独特的也是多元的, 没有普遍适用的绝对真理, 由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先天和后天的因素不同, 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和多元性。所以要在本土心理学中研究各个条件的人性的个体性。

四、西方心理学文化转向中的本土心理学

(一) 多元文化心理学的兴起。

西方主流心理学一直追求超文化和历史的科学发展模式。但近年来, 反思其缺陷和弊端越来越多, 展现出对人文科学的影响和关注日益增加。因而出现了系列文化转向, 其中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多元文化心理学的兴起。而本土心理学正是它的表现。多元文化论强调所有文化群体和各类文化价值都是平等的, 都应该公平对待。它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色盲”。认为, 既然心理学通常是指研究人行为的科学, 那就意味着全世界各个地方的人的行为, 而不应该把特殊文化下得到结果, 通用到各国。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及流派是深深地根植于西方文化之中, 它的适用范围是很有限的。

(二) 人文科学下的多元文化论。

在心理学的影响之大, 使美国心理学会在1990年还颁布了一条规则:所有心理学家都应熟悉和尊重本土化的信念和实践, 在面临不同文化群体时, 应该承认和尊重他们的生活实践。由此可见人文科学观的下多元论, 对本土化有积极影响。

五、中国的本土心理学

国家的特定社会、历史、文化、哲学一方面可以影响甚至决定当地民众的心理与行为, 另一方面又可影响或决定当地心理学者的问题意识、理论构架与研究方法。因此中国是主张把“社会文化历史”放进自己的研究框架中, 采用注重以当地人、当地社会及当地文化为主体的研究, 这种研究观点是中国人的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实质。然而, 中国人的本土心理学研究仍面临许多困境, 主要表现以下三点:

(一) 指导思想的模糊性。

事实上中国是把“社会文化历史”放进自己的研究架构中, 这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但这一指导思想哲学根基在哪里?有关回答并不清楚, 这使得中国本土心理学无法深入研究。中国心理学家, 应该坚持解释学哲学思想, 也就是在人文科学观下发展自己。

(二) 研究取向的摇摆性。

杨国枢教授曾指出, 在中国心理学研究者中存在下列问题:“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是中国人;在从事研究工作时, 我们却变成了西方人。我们有意无意地抑制自己中国式的思想观念与哲学取向, 使其难以表现在研究历程中, 而只是不加批判地接受与承袭西方的问题、理论及方法”。

(三) 理论框架的贫血症。

在中国本土心理学运动初始阶段, 不少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与其空谈理论, 不如做些实实在在的研究。因而他们更多地从事实证和验证研究。可是“在概念分析没做好, 理论架构没有成立之前, 就在匆忙间成立一些琐碎或没有意义的假说, 最终使研究成果也流于琐碎及片断。”这正说明了, 重实证与验证材料的积累, 少理论体系的构建将导致理论框架的薄弱, 不利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尽管存在诸多不足, 我们还是应该相信, 只要不懈努力, 一个真正适合中国文化历史传统、真正反映出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心理学体系就能建立起来, 从而为世界心理学的发展贡献中国人的一份力量。

四、结语

总之, 没有本土心理学, 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世界化, 因此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心理学发展的潮流。虽然, 心理学的本土化是对西方心理学的现行科学的观的挑战, 但从根本上看, 心理学的本土化并不是扶弱敌强, 也不是为了地域保护, 而是为了寻求对心理的和心理学的文化特性的合理的或合适的对待方式。因此, 本土心理学必须确立人文科学观, 只有从人文科学的视角, 本土心理学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心理生活的现实性, 在心理生活的历史性与具体性中揭示心理生活的意义。

摘要:心理学的研究有科学观念, 即科学主义观与人文科学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人们已经对科学主义心理学展开了一系列的反思与批判, 越来越明确意识到科学主义并不是唯一的认识方式, 也越来越重视人文主义的心理学。因此本土心理学运用的哪一种科学观更为合适, 也是时候是该反思了。

关键词:本土化,心理学,科学观

参考文献

[1].西方心理学家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2].K.J.Gergen (1990) .Toward a Postmoderm Psychology.The Humannistic psychologist, 1, pp.20-33

[3].葛鲁嘉.心理文化论要[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4].叶浩升.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基于本土文化的世界心理学 篇2

基于本土文化的世界心理学

本土心理学在心理科学体系中的定位仍很模糊.中国心理学本土化是世界本土心理学的`一部分.在世界本土心理学的发展中,批判美国心理学的文化殖民主义被凸显为本土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基本导向.除了这种消极的文化概念,更应该强调的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文化概念.与多元文化论不同,本土心理学立足于本土文化,向传统心理科学提出了挑战,这一挑战可称为心理学中的文艺复兴.

作 者:宋晓东 叶浩生 Song Xiaodong Ye Haosheng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7 刊 名: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5(5) 分类号:B84 关键词:本土心理学   本土文化   多元文化论   文艺复兴  

中国本土的科学革命已经发生 篇3

世界上一切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都经由过自己的科学革命,英国经过,法国经过,美国、德国、日本、俄国都发生过源于本土科学家内部的科学革命,也都发生了基于本土科学革命基础上的产业革命,这样,才使他们成为了现代化的国家。

而我们中国,是被西方列强逼上现代化道路的,迄今为止,仍未发生源于本土内部的科学革命。

自1840年以来,我国所有的科学家其实都算不上科学家,只能算是合格的学生,他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把别的国家已经证明成功了的理论原理、实践手段乃至工业体系引入中国而已。卫星、核弹、导弹、深潜艇、生物工程……哪一样不是别人先有,我们在后而蹒跚跟进的(参见笔者发表于《休闲读品·天下》2012年第一期的文章《科学的灵魂是自由》)。

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发现,目前这个研究石油无机成因论的科学家群体,是一个近代中国以来从没有出现过的全新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完全从探索未知世界的基本原理出发,而不是从某个具体的实用目的出发,这才和世界上其他国家那些大科学家,如哥白尼、笛卡尔、培根、牛顿、爱因斯坦等人,有了共同的思维特征。这些科学家的初始目的不是为了解决找油这个具体应用的问题,而是对于地球内部运动原因和油气形成原因这些远离实用领域的问题发生兴趣才开始他们的研究的。从本刊所转引的他们的文章中,读者已经看到了他们不受任何成见和任何学科藩篱束缚,天马行空、自由思想的精神风貌。

第二、他们有着非常强烈的文化自觉和学术自信。我们所接触到的每一位学者,都不会再发出“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科学技术”这类的“学生腔”了,他们并不封闭保守,都是学术视野开阔的人,能熟练阅读英文、俄文文献,与国外同行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他们能客观地看待西方科学的长处与短处,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原创性研究的力量。杜乐天先生说:“我们的科学思想要有大的发展,症结并不是经费、人力、设备上的不足,而是头脑中的贾桂习性甚深……在我国科学界长期存在着一种老是直不起腰来的婢觉和拘谨”;张景廉先生说:“不能老是跟在洋人后面亦步亦趋”;李扬鉴先生说:“在今天思想最为活跃的学术界,也依然严重地存在着‘洋人说的准没错’的思维定势。‘崇洋’是‘崇上’在当今新的历史时期的变种。在这种奴才思想束缚下,生机勃勃的自主创新精神被窒息了,从而导致思想和理论的贫困。其实,我们应该好好地总结—下,盲目追随西方板块构造学说30年来,耽误了两三代人的宝贵年华,浪费国家大量财力物力的经验教训是什么,今后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科研道路,是自主创新呢,还是继续‘仿造’下去。中国地质科学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西方化。”他们的学说都是自己独立思考的原创学说,在他们身上,已看不到任何奴颜婢膝的痕迹了!一百多年来,我们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一直是持跪着的、顶礼膜拜姿态的,如今,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个真正站起来的中国科学家群体了!站起来了,就是革命!

第三、他们继承了伟大的中国智慧传统。无论这些学者们是否意识到,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和西方科学家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这不一样的地方来自浸润于中国文明深处的思维习惯。比如杜乐天先生,就自觉地运用着道家与佛学的思维方式:删繁就简,直击本质。在批判西方科学分科化的弊端时,引出老子的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他那篇论文的结尾是:“草丛漫山野,要的是奶;花粉亿万粒,要的是蜜!”这不是典型的禅语吗?就连张景廉先生那让一些人不好接受的评价“荒诞不经”“忽悠”,难道不也正是禅宗的当头棒喝吗!

他们已经撕开了一个口子,沿着这个口子,会不断地扩大阵地的,后人会源源不断地进入这个口子,进一步撕开更多的突破口。在我们目力所及的范围内,不仅与石油有关的地质学、地球科学会发生重大的变革,而且,必将牵连到基础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领域的连锁反应,也必然会催生出真正的中国现代科学。

2

本期,我们刊出了三位重量级的科学家的文章,这些文章是我们经过深入研究,在他们的全部文章中精选出来的,基本上可以反映出他们的主要学术思想。

首先,我们要隆重推荐的是杜乐天先生。在2013年第四期和2014年第二期中,我们曾刊载了他的部分文章与专访,但是,那几篇文章侧重的是油气成因和地震、雾霾成因等具体应用问题,没能全面反应出其学说本质。本期刊出的这八篇文章,基本上勾勒出了先生的学说体系,展示出了其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我们认为,杜乐天先生是和哥白尼、笛卡尔一样伟大的科学家,他创造性的发现,将促使整个当代地球科学(不只是中国的地球科学,而且是全世界的地球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他的出现,是中国本土科学革命的重要标志。

我们推荐的第二位科学家是曾雄飞先生,这位涉猎甚广的学者,在炸药、兽药、能源、物理波等诸领域都有创建,提出了新原子论等重大学说。我们现在尚无力预测其学说的实践结果,但可以明确的是,那些充满创造活力的思想,提出了极有价值的探索空间。

我们推荐的第三位学者是地质学家杨树庄先生。杨先生有数十年一线地质工作经验,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以苏格拉底式的执着精神对现代地质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如地质力学)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不懈追问,客观全面地分析了曾被视为“经典”的地质学理论的成败得失,建设性地提出了他对于大冰期、黄土高原成因、矿床成因等问题的独到见解。多年以来,中国学界的主流风气是追逐时髦,一旦出现了某种新的时髦理论便会完全抛弃原有的理论(哪怕这种理论也曾是风云一时的“先进理论”),不加批判地全盘追随,以为求新就是求真,这其实是缺少独立思考能力的表现。杨先生的学问,看似是对旧学的执着与迷恋,其实是在辨证的批判与继承中完成了新的创造。

3

从2013年第四期起,我们已累计推出了十多位与地球科学相关的学者的文章,如张景廉先生、王先彬先生、张之一先生、肖序常院士、李庆忠院士、金之钧院士、戴金星院士、郭占谦先生、强祖基先生、郭增建先生、袁学诚先生、崔永强先生、周可兴先生、张恩学先生等。今年的第二期杂志,我们还将推出李扬鉴先生、陈荫祥先生、罗志立先生、李德威先生等人的系列文章。这些学者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团队,共同推动着中国科学革命的发生。

固然,和国内目前主流学术群体相比,这个团队还显得那么弱小:人数少,观点超前,少有人接受。但是,这也正是科学革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科学上,最伟大的认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在他们还没有被广泛认可时,他们总是非主流的。

在这个团队中,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比如关于深部流体成矿问题,他们之间就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看法,且以理性的态度交流讨论,这是科学革命的又一个特征。这意味着思想的活跃,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4

“仅凭这十几位非主流学者的理论创造,便判断中国科学革命的发生,是不是有些轻率?”

有朋友如此提问。

不轻率!我可以肯定地回答,而且相信任何一位读者,如果认真通读这些学者的文章,都会同意笔者的观点。他们的逻辑已经足够严密,证据已经足够充分,其应用远景已经足够明朗。

当然,要在技术上完全获得证实(比如按无机成油论找到石油,按氢地球化学原理制造出新型钻机)尚待时日,但这并不要紧。要知道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人完成科学革命将近200年以后,才获得技术上和工业上的证实的(即英国的工业革命),在此之前,大多数实用技术领域和工业界的人士,只将那些伟大学者的学说当作是一种与己无关的“天上玄说”而已。

杜乐天、张景廉、郭占谦、李扬鉴、强祖基等诸位先生面临的形势可能要比哥白尼、牛顿等人乐观多了,也许用不了—二十年,他们的学说便会获得技术上和工业上的证实,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本土心理学的科学观 篇4

3月18日新华社发自南昌的消息称,江西部分媒体报道了广州香蕉染“蕉癌”。最后谁也没有料到,这则有关香蕉得“巴拿马病”的科学报道结果演变成了吃香蕉会致癌的谣言,更没有料到,全国香蕉因此价格猛降,蕉农损失惨重,香蕉产业及产业链相关行业遭受重创。(1)据统计,“今年3月21日以来,海南香蕉从平均每公斤2至3元骤然跌至每公斤0.8元至1.4元,每天运销岛外的香蕉由原来的7000~10000吨减少到3000多吨”。(2)最严重的3月21日至3月31日,海南香蕉每天至少损失1700万元,许多蕉农面临破产,一个月下来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元之巨。(3)

香蕉巴拿马病被误读为吃香蕉会致癌的谣言不胫而走,迅速蔓延,其中谁是谁非,学界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看似“荒唐可笑”的结果不是偶然的,联系海南西瓜被指用红药水染色谣言;2006年10月香蕉被化学剂催熟的谣言等,笔者认为,科学传播的本土语境才是引致香蕉致癌谣言的罪魁祸首。

科学新闻报道和科学研究报告对科学知识的传播差别很大。科学新闻报道往往以结论和推断开头,然后填充一些支持性的细节,没有过程表述,只有结果。也正因为如此,负责任的科学传播一定要评估本土语境下的传播效果,对处于探索阶段的情况要存疑,避免公众的误读误判。和科学研究报告比,科学报道最大的遗憾是滤掉了科学的探索精神以及探索过程本身,从而成为言之凿凿的论断。比如“巴拿马病就是香蕉世界的癌症,无药可医……目前国际科学界都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我们从香蕉患病的报道那里得到的不是“巴拿马病潜在的危险”,而是言之凿凿的恐怖瘟疫。

更有甚者,当今,大众报纸和电子媒体使得新闻事业的功能受到影响。传播的重点,从报道、批判、形成意见转向报道、解说、反映意见,即从新闻事业转向传播事业。注意力集中到了煽情新闻和内幕消息的报道上。“号称‘香蕉癌症’的巴拿马病”,这种表达本身就有哗众取宠之嫌。大众传播媒体是为生产、分配、提供信息的装置,被称作“事件媒体”,并逐渐演变为信息化社会中兼备娱乐、广告等功能的文化装置。

大众媒体的功能变化势必影响到其科学传播的维度。从内容到形式,科学传播必须服从于媒体的价值取向而不是科学本身的标准。基于媒体议程的科学传播,常常用想象代替科学研究的内容,难以担当传播科学的使命。报道中很少涉及科学研究的本质,科学活动成了带有情节的戏剧事件,各种夸张和激情的手法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传播的草率,不自觉地对信息进行表意性歪曲,其目的就是为了“表达或强化行动者的情绪,而不是为了影响外部情境”:如“封锁不及时病毒四处蔓延,‘巴拿马病’不但是癌症,也是香蕉世界的SARS。”报道的焦点也集中在比拼竞争上,而忽视了科学自身的规律。

收获季节是“致癌香蕉”谣言传播的本土语境。实践也证明,中国历史上许多和农村有关联的谣言多发生在“抢播抢收”等令人焦灼不安的时令。近年来香蕉产量增长太快,产品供销链脱节,香蕉深加工不够,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一有风吹草动,脆弱的香蕉产业就不堪一击。更雪上加霜的是,每年3月下旬,美国的新奇士、布林,越南的山竹,泰国的榴莲等优质水果和中国台湾的优质香蕉都大量涌入市场。与此同时,国内其他地区的菠萝、荔枝、龙眼等水果大量上市,都对香蕉造成冲击,致使谣言产生、传播的概率进一步加大。卡普费雷说:“谣言的反复出现取决于环境的偶然因素,这些因素放松了惯常的管制、抑制和疏导的做法,使潜伏的东西不再受到抑制。……它是一股地下水,只要有裂缝,水就会喷涌出来”。(4)

而我们民族民间本土思维中有类似巫术思维中的互渗性这一特点,认为吃动物或植物的某一部分能补给人体相应的某一部分。(5)这是蕉癌谣言产生的另一种本土语境。把蕉癌和人的“致癌”自然当成相互渗透转变的事情,其转变的内在逻辑就是“吃什么补什么”。因此,吃香蕉致癌谣言的泛滥和人际之间信息的迅猛传播有了民族心理基础。虽然经调查,各类报道中的确没有直接提及“吃香蕉会致癌”,但是人们对“癌”这个字的天生恐惧心理,“蕉癌”这样的字眼在传播中发生了变异,谣言便成了恐惧的出口。而在民间的巫术中,蛊毒是一种历史久远的民间信仰,其中把“蛊”说出去,即象征性的放蛊,才能摆脱蛊毒的威胁和恐惧。“蕉癌”谣言在民间成为本土情境中的“蛊”。泰勒认为“巫术”是建立在联想之上、以人类智慧为基础的一种能力。蛊毒既是妖术信仰的一种,又是民间信仰的重要形式,同时它又是有着深远历史并现实存在着的文化现象,其背后涵盖着社会信仰和意识形态及社会治理结构等深层文化。我国历史上本土的谣言传播与秘密教门、民间信仰等联系紧密。孔飞力教授在研究1768年流传的割辫等妖术时说:“对任何受到横暴的族人或贪婪的债主逼迫的人来说,这一权力为他们提供了某种解脱;对害怕受到迫害的人,它提供了一块盾牌;对想得到好处的人,它提供了奖赏;对妒嫉者,它是一种补偿;对恶棍,它是一种力量;对虐待狂,它则是一种乐趣。”(6)由于民族文化心理的浸润性选择,由“蕉癌”到吃蕉致癌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对此,德国学者诺伊鲍尔深刻地洞悉了谣言背后深层的历史文化因素,他说:谣言绝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也不完全是邪恶的化身,而是历史的一部分,并承载着历史的呼应,根源于民族集体无意识,唤醒的是集体记忆,有着广泛的、深入的传播根基。谣言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文的历史。(7)谣言自古以来和巫术、符咒、魅术、神谕相联系,使之产生了神秘感和冥冥之中的力量感,并像梦魇一样会嫁接集体潜在的或显性欲求,形成完整的片段,由蕉癌到人吃香蕉致癌,文化基因的浸润性(易感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谣言是根植于集体无意识记忆之中,包含民族本土隐秘化的民间话语权力针对现实问题进行的应对、解说、展示与建构,是一种以话语示意与文本变异为特征的集群传播。而我们熟知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因为没有针对现实立言而被指为虚构。但谣言将普遍地适用于民间故事、传说和各种俗文学文体等,(8)因为它的规则源于人的记忆、忘却、想象及渲染等内在精神世界。

注释

1省植保站副站长李鹏介绍,事实上,被称为“蕉癌”的“镰刀菌枯萎病”、“黄叶病”,虽然难于根治,香蕉植株之间容易感染,但香蕉感染枯萎病与香蕉果实没有关系。因为“巴拿马病”只感染香蕉树,不进入香蕉果。患病的香蕉植株不会结果,结果的香蕉植株肯定是不染病的,这种植物性病原物一般通过土壤或水等在香蕉树之间传播,在植物与动物之间不传播。

2数据来源:《海南省农业厅澄清香蕉致癌传言》,《人民日报》,2007年4月6日。

3王国力:《蕉癌谣言重创海南香蕉业》,http://www.sina.com.cn,2007-04-16。

4卡普费雷[法]著,郑若麟、边芹译:《谣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列维-布留尔[法]:《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6孔飞力[美]著,陈兼、刘昶译:《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7诺伊鲍尔[德]著,顾牧译:《谣言女神》,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本土心理学的科学观 篇5

一、深入调研,了解和挖掘科学活动的教育资源

我园地处泉州新区——洛江区,是城乡结合部,既是正在发展的新城区,又是旧日的农村,富含许多教育资源。因此,我们设计了一张课题资源调查表,让三段的子课题组进行调查。本着教育性、适宜性、安全性原则,对社区中能挖掘与利用的教育资源进行普查并分类,根据名称、资源内容、地址、联系人、备注等登记成表,以便在课题研究中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发现在社区中能让我们利用的分为几类:1.企业资源:有工艺品厂、电池公司、面具厂、服装厂超市等。2. 家庭资源:在家庭资源中含有许多的人文资源,例如家长的工作单位,家长的素质、家庭环境等。3. 自然资源:山山水水、农场等。在这些资源中,有的可以拓展为教育活动内容,例如我们通过参观自来水厂开展了《水》的主题;有的可以为我们的教育活动提供活动材料,例如面具厂为我们提供了面具模具,让孩子尝试用纸浆进行复制各种脸谱。我们再把资源进行梳理。根据这些资源与各段的实际,分别制定出三个段的子课题。小段孩子最关注的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例:吃、玩等,因此小段的课题定为:利用家庭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策略研究。中段:利用社区自然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策略研究。大段:利用企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策略研究。

二、依据原则,善于有效利用已有资源

(一)资源的利用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从社区资源中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既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又要符合孩子最近发展区,让孩子通过探索学习,能有所发展和收获,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能太难,难易适度才能激发起孩子学习的兴趣,从而主动地学习和探索。例:大一班吴秋煌老师的《奇妙的染料——果蔬汁》,开始幼儿很感兴趣,可是由于提供的材料探究性不够强,没有挑战性,操作过程时间太短,操作的结果与幼儿还没操作前的猜测一样。因此,幼儿不感兴趣。而大二班张丽婷的《玩电珠》探究性强,幼儿很想知道“什么材料会导电,什么材料不能导电,为什么?”在找出导电的材料后,教师又提出,谁的电珠最亮,为什么?因此,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兴致很高,即使是活动结束后孩子还是意犹未尽。

(二)社区资源的节约利用

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要注意因地制宜。我们利用当地特有的资源和安全的废旧物品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科学活动,并渗透进行环保教育。如大班利用废旧报纸、塑料瓶和各种盒子等开展了环保活动《纸泥乐》。中班利用看过的报纸开展了《报纸先生》的活动。小班利用各种广告纸开展了《有趣的纸乐器》等。但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源的节约和充分利用。

1. 不要浪费资源,学会节约地利用资源。例:一课二研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染料——果蔬汁》,第一次研讨中,我们除了发现本活动不适合大班的年龄特点外还发现浪费了许多水果青菜。同样的一个目标——知道植物中有很多色素,颜色可以从植物中提取,我们可以选择其它的资源来组织活动。在第二次的研讨中,教师让孩子自己到小区捡刚飘落的凤凰花瓣、摘小草和树的叶子等为操作材料,既节约了资源又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同样达到了教学目的。

2. 提供的材料要充足。例:大班《沉与浮》的活动,第一次研讨时,由于操作材料不够充分,孩子难以从自己的探索中得出物体的沉与浮的一般经验。在活动的第二次操作中,教师让孩子想办法让会浮的物品沉下去,让会沉的物品浮起来。由于教师提供的石头都很大,但相应能撑它浮起的泡沫板很小,因此很多孩子认为没有办法让石头浮起来。而第二次的研讨中,教师提供的材料很充分,孩子能充分地探索,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3.懂得充分地利用社区资源来组织科学教育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数学《美丽的动物新村》活动,让孩子感知上下左右等不同方位,进一步了解楼房中门牌号的实际意义。教师在带孩子参观小区的过程中,不懂得利用现有资源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因此在组织活动中花了很多精力准备了很多教玩具(用厚纸板画的几幢楼房等),都无法让孩子了解门牌号的意义。在第二次研讨中,教师事先发张调查表,让家长和孩子去调查所住的小区里共有几幢楼房,你住第几幢,几层几号房。然后再组织幼儿参观小区,并记录了某位同学的住房号。这样,该活动所需突破的重难点都迎刃而解了。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社区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三、组织教师学习讨论,研制科学活动方案

正确的理论指导是课题研究的基础。为此,我们在课题研究之前及过程中注重丰富相关的理论知识。我们请来了附幼的两位教师给我们进行指导与培训,还通过网上自学、资料共享等形式,让老师们进一步学习科学教育活动的有关知识;并了解老师们对本课题研究中所面临的难题和困惑,幼儿园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园本培训。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对所调查的资源进行筛选整合,立足于选取与幼儿生活中密切相关的身边能取材的资源,确立相关的主题活动和领域活动,各课题组根据自己的子课题制定了教学研究方案。如比,小段利用家庭资源开展了《好宝宝》、《好吃的东西》主题;中段利用社区的资源开展《水》、《我们生活的地方》等主题活动;大段利用企业资源开展了《有趣的脸谱》等主题活动。并结合全园“一课二研”的活动开展了与课题相关的领域活动。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一系列的科学活动中、我园的杜小燕、陈阿娟两位老师的科学活动《我会做豆浆》、《有趣的复制》在泉州市教坛新秀比赛中获奖;陈阿娟的主题活动《花生宝宝大乐园》、吴秋煌的《快乐的农家》、杜毅芬的《纸泥乐》、陈羽《各种各样的房子》选送参加泉州市活动案例评比分别获得一、三等奖和优秀奖,杜毅芬的《纸泥乐》收入省级汇篇。

四、积极营造科学教育活动氛围,为幼儿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机会

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少不了社区和家长的关心和支持。因此,我们通过园、班级的家教宣传栏,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让家长得以理解、重视和支持。并在家长开放日开展了有关我们研究课题的活动。如:大班开展《有趣的测量》让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既当“教具”让孩子测量手臂的长度,又与孩子一起测量操场的长度。从而使家长对课题研究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家长都热心地对我园的课题开展提供帮助和支持。如小二班的刘松宁的爸爸在南洋艺品公司工作,帮我们联系让孩子去参观各种工艺品制作,大一班的林子璇家长帮我们联系了食品厂,带孩子参观了糖果饼干的制作过程,并拍成录相,让孩子了解各种复制的现象。通过家长会、问卷调查、通知栏等向家长介绍即将开展的活动内容及要求,指导家长带孩子一起进行与主题内容有关的观察、参观、购买图书、查资料和图片VCD的搜集等。营造了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氛围,并且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此过程中孩子已不知不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获得相关的经验。并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布置到墙饰中,在早接待或自由活动的时间里,幼儿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获得间接的知识经验。例:大班开展关于《桥》的主题活动,家长与孩子收集了许多各式各样桥的图片,有关桥的过去、现在等文字、图片资料。老师与孩子一起布置成主题墙饰,让孩子互相参观、交流。又如:中班开展的水的主题活动,老师让孩子搜集各种各样的水,然后布置到自然角中。孩子在一起会互相介绍:这是海水,它咸咸的;这是矿泉水没有味道,有许多矿物质;这是已被污染过的水,所以很脏,又有点臭等等。幼儿七嘴八舌的,在一起交流,不但丰富了知识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在科学活动中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才能很好地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鼓励幼儿积极地大胆地探索。教师应耐心地观察孩子,理解孩子,给孩子一个宽松、安全、鼓励、支持的心理空间是非常必要的。哪怕在探索中孩子有时有破坏行为和错误的探索结果,都不要轻易地否定孩子,才能真正地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本土心理学的科学观 篇6

德国心理学家舒里安在其著作《电视中的电影》中说:“倘若要从全球角度去描述20 世纪在文化和科学领域的本质性的,卓有成效的特征和表现形式,那么,这可以一方面通过电影的技巧和艺术,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学的科学和功效方式,再一方面通过上述两者对时代精神和同时代人的共同作用和影响来完成。”[1]毫无疑问,电影作为一种全面展现社会生活、时代流转以及人性变迁的媒介,它涵盖并折射了人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逐渐进入多维学科的研究视野中,心理学便是其中之一。然而套用欧美心理学理论、方法、概念及工具,一面倒地接受强势文化的理论体系往往会扭曲了本土影视作品的心理架构,当下制造华莱坞电影中华人之心理与行为莫须有的联系似已蔚然成风,所以以一种能妥帖洞察华人本土心理与行为的理论体系去研究华莱坞电影中的叙事及人物性格,成为我们准确建立华莱坞电影心理学研究框架的首要任务。

对华人本民族心理- 行为的深度描绘及其在华莱坞电影中的呈现方式需要我们从华人本土心理学的视野入手去探讨华莱坞电影中的叙事风格及人物性格。所谓华人本土心理学是指“一套不同于西方国家之本土心理学与非西方国家之西化心理学的知识体系”,[2]该体系试图真切了解并反映华人的心理与行为并有效地预防与解决华人的个人的适应问题与群体的社会问题。探究本土的过程也是研究“当地人”的过程,“‘当地人’是指在一具体(特定)地区生活的老百姓,或某一特定群体的成员。这一‘具体地区’可以是包括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新加坡等地的‘当地人’的总体。”[3]这无疑与作为以“华人、华语、华事、华史、华地之电影”[4]为核心概念的华莱坞电影的界定范围不谋而合。因此,以华人本土心理学作为解析华莱坞电影的理论框架,透过华人恪守千年的文化、社会以及历史脉络的“深层结构”去洞察社会及个体心理,不仅能在时间向度上回溯历史、以华史诠释电影,同时也能在特定的地域空间———华地中探究华莱坞电影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现象。一方面,影片人物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因电影叙事得以展开;另一方面,研究这种变化过程的华人本土心理学则因电影叙事得以表征。基于此,本文旨在利用华人本土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分析华莱坞电影《老炮儿》中聚义江湖、快意恩仇的人物心理及行为,从而解读这部电影的深层意蕴。

二、华人本土心理学视阈下的《老炮儿》

《老炮儿》是由管虎导演的方言动作电影,自2015 年12月上映以来首日票房达到5119 万元,上映一周后票房突破3 亿元,截止到2016 年1 月16 日其累计票房为8.59 亿元。作为2015 年的最后一部影片,《老炮儿》的出现无疑为2015年的华莱坞电影增添了一抹感伤与怀旧,在更新换代的电影格局中彰显出截然不同的特色。热闹的喧嚣与飞速的发展背后,是影片创作者对岁月流逝及生活巨变的感概。北京话中,老炮儿是指提笼遛鸟、无所事事的老混混,换句话说就是老去的古惑仔。冯小刚饰演的“六爷”张学军就是这曾经横行老北京四九城的老炮儿之一,其儿子张晓波与官二代小飞的一场纠纷使得老炮儿“六爷”不得不卷入其中,然而在反复的角力中他却发现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新的“话事人”,曾经的“顽主儿”地位不再,甚至其固守的道义及规矩似乎也与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渐行渐远,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不仅仅是《老炮儿》中众人心中的问号,更是观众内心揪着的一根弦。影片人物的冲突不仅仅是个人利益的冲撞,更是不复从前的公序良俗、道义规矩与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的碰撞。信仰的崩塌与重建,文化的断裂与承接直击影片中每一个人物内心深处,而这些都深刻建立在华人本土心理学的思想基础之上:华人本土的道德观、正义观,忍的心理与行为,孝道及父子关系,两性及婚姻关系以及华人社群的脸面观都在《老炮儿》的电影叙事中得以表征。

(一)信仰与情怀:老炮儿的规矩与华人的道义观

老炮儿遵循亲亲原则与尊尊原则的道德判断形成了其个人的道义观。六爷张学军在胡同里整日提笼架鸟,年轻时代“茬架”留下来的规矩变成了现今老哥们的信仰,这不免为电影蒙上一层江湖混沌。六爷秉持的“规矩”让他在胡同里指点江山,游走自如成为一方霸主。在处理城管与好哥们灯罩儿的矛盾时,他让犯法的灯罩儿主动上缴板车,号召围观众凑钱赔了砸坏警车车灯的钱,最后又擦着边给了打灯罩儿的城管一个耳光。这件事在他的心里才算是两清,就像六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情图个在理儿,花了钱还得罪了人的事咱不怕,怕的就是丢了道义。六爷的道义,还表现在影片随后教训南方不懂礼貌的问路情侣、对路边乞讨女孩的施舍、对幸灾乐祸围观跳楼的群众的忿忿不平以及数次与小飞的角力中,老炮儿的规矩是一杆计仁算义的秤。这杆称的权衡标准就是“庶人伦理”和“亲亲原则”。华人本土心理学认为,对华人道义观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的“庶人伦理”。庶人伦理即包括“士人”在内的所有人都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中庸》有言:“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之所由生也。”仁、义、礼在儒家思想中尤为重要,它不仅主张人际交往中应亲疏有别,更提出要尊卑有序。不同于西方心理学将正义区分为程序正义与分配正义,儒家思想中的道义观认为尊卑有序原则贯穿程序正义,资源支配者往往是占据尊贵地位的人;另一方面,处于尊贵地位的资源决策者又往往依照“亲亲原则”来分配资源,这是符合“义”的。由此可见,儒家“庶人伦理”所主张的“义”并非西方心理学中提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正义”。华人的道义观事实上是在“仁”的基础上提炼出的“仁义”亦或“情义”,双方关系的亲疏及情感的多寡是儒家所秉持的“仁”,依照双方关系亲疏及情感多寡选择相应的资源交换原则,是为“义”,经过深思熟虑、掂量得失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即为“礼”。“华人文化特别重视‘人情’,外来西方文化则强调‘法律’,这正好代表了‘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的差异”,[5]显然这种考虑行为者与自己的亲疏关系的华人心理上的道德判断及道义观在“老炮儿”张学军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灯罩儿无照经营违法但是在调解矛盾的过程中他的这杆秤始终是倾向自家兄弟的,兄弟关系的亲近决定了他更多的将代表法律权威处于对立面的城管置于“不讲道义”的境地,依法办事的城管反倒在围观群众的奚落中匆匆离开。在“特殊主义”的影响下,人情成为了影响华人道义观的关键,而强调“法律”的“普遍主义”反而在六爷心中不那么“仁道”了。

在待人处事的过程中,中国人总是先判断对方和自己的关系,然后根据社会赋予的角色采取应对方式,例如教训南方问路的情侣时,六爷听了他们的口音又上下打量了两人,冷冷地抛出一句家里人没教要懂礼貌的批评;而在施舍路边乞讨女孩时,六爷自言自语了句也不管你是不是真的了,不难看出他在权衡道义之时也权衡了彼此的亲疏。在资源一度匮乏的中国社会,如果强调利益平均必然会导致不可调和的矛盾,因而社会倡导的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道义观有了存在的合理性,在资源同等匮乏的六爷、乞讨女孩以及跳楼青年之间,义成为了最突出的价值。甚至在与小飞的交锋中,尊卑有序的原则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他心中的那杆秤:资源支配者往往是占据尊贵地位的人,而现今社会钱与权决定地位尊卑的现状让六爷即便满腔怒火也无从发泄,六爷作为一个占据社会资源极少的老百姓提出“道义”和“讲规矩”自是理所当然了。

(二)小不忍则乱大谋:华人本土心理中的“忍”

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华人心理中的忍成为了老炮儿在自己看不懂的世界里摆平矛盾、抚平落差的心理诉求。影片中六爷与小飞的第一次交锋便在众人的目光下败下阵来,被给了一个耳光,然而时光冰刃剥离了老炮儿血性暴力的一面,在儿子的安危面前他选择了忍。曾经以血缘或地缘为标榜的草莽英雄虎落平阳不堪一击,六爷也咬了牙不肯报警。在停放着豪车的改装车间里,张涵予饰演的闷三儿带着一伙兄弟打砸一气后哭着说道:“咱什么时候受过这个,真憋屈啊。”的确,这种憋屈的氛围似乎贯穿了影片始终,如果说以前的道义与规矩混杂着一点对于人心的敬畏和蛮力的比拼,那么现在的规矩更多的建立在实用主义的基础上,在巨大的利益关系面前,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叹,是生不逢时的怅惘,是迫不得已却又无可奈何的失落。在华人本土心理学中,忍是一个极具普遍性的心理现象。从元代吴亮的《忍经》到许名奎的《劝忍百箴》再到民间广为流传的《百忍全书》,关于忍的格言篇章以及忍的心理及行为已成为华人待人处事所恪守的准则。忍不仅在理论层次上具有应然性,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它同时又具有实然性。

这种强调克己、顺从、忍辱、吃亏的心理行为、现象与传统儒家思想要义不无关系。六爷的忍,建立在儒家家庭意义的父权系统上,建立在兄弟手足的亲疏关系上,成为一个上了年纪的中年人维护尊严的方式。华人本土心理学强调,以“仁”为道德主体的儒家思想蕴含于人性之内,《论语卫灵公》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君子行仁,即便“杀身”也在所不惜。儒家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旨在推崇以圣贤人格为超越自我的终极目标,强调通过克制及内省达成“天人合一”、“道德自我”的最高境界。正是这种“忍”的心理让中国人无条件地忍受诸般恶行。在影片酒吧林立的胡同里,六爷于方寸天地之间还能有所坚持,然而于方寸天地之外,“忍”成为了他在自己看不懂的世界里摆平矛盾及落差的心理诉求。即便查出心脏有严重的问题六爷依然选择了忍并带着晓波逃出了医院,儿子晓波在小酒馆当面对质戳中内心深处的痛时六爷依然选择了忍,说着“要不给你磕一个”,甚至带着兄弟前去与小飞“茬架”时他脑子里还要考虑对方的年龄构成怕下手失了轻重。六爷曾经明白在理的道义观,逐渐被社会现实、利益关系以及自己的无能为力磨平了磨圆了。心理学上认为忍“是一种策略性的自抑机制或历程,在此机制或历程中,当事人为了避免对自己、他人或公众显然不利之后果的发生,或为了预期对自己、他人或公众显然有利之后果的出现,不得不做己所不欲的事情或承受己所不欲的身心痛苦。”[6]在忍的心理历程中,个人正经历着欲望和后果之间的冲撞,这种矛盾的情绪显然是一种强烈的不快,“忍字心上一把刀”,一个受辱于小辈也不轻易动手,为救儿子一路隐忍的老江湖抹着泪摊开肩上的脆弱与无助,那种压抑与不快的痛苦情绪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刀。六爷的灵魂走在刀刃之上,每一步都是自我的斗争与抗衡,卸下忍这把刀,六爷终于将希望寄托于中纪委,就像他说的:“小老百姓儿,有些事,也得办。”放下心头的刀才拿起手里的刀,裂痕密布的冰湖上是漫长冬日里碎裂锋利的冰棱,刺痛着脆弱的心脏也融化着最初的信仰,老炮儿的身影最终被定格于没有兵刃相见的跌跌撞撞中。

(三)老炮儿的父权崩塌与重建:华人本土心理中的父子关系

在父权的崩塌与重建中老炮儿与儿子的亲子关系经历了由走入困境到困境消解的蜕变。几千年来,华人父子关系始终以“孝道”为核心,华人本土心理学认为孝道“不仅是华人家族制度与社会结构维持稳定的基础,同时也是多种人际交往行为的重要参考依据。”[7]在传统的农耕时代,建立以孝道为核心的亲子关系及家族结构能够很好的适应当时的经济运作模式,而为了促进家国和谐、社会安定,孝道这套繁复的伦理体系得以确立、延续,以父权为核心的家庭结构得以建立、巩固。孔子认为孝道的内容是爱亲、敬亲、显亲、保身、尽礼、几谏以及继志述事。《孝经》有“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故当不义则争之。”可见,合乎义理的顺从双亲才是合理的孝顺,这样的亲子关系才是最恰当理性的。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孝道观念和以父权为核心的家庭结构也不断提高亲子冲突爆发的几率。影片开始讲述的是父子两代人的失散与和解,六爷经历过一次父权崩塌,他讲究的道义和规矩让他在有了家庭后依然混迹于他信仰的江湖间,这样的行为直接让家庭频临崩溃的边缘,儿子晓波对六爷的怨愤也在两人对酌于小酒馆的场景里得以爆发。一方面这是因为孝道观念与父权核心在华人社会中的不断演变及生发出的多元意义为老炮儿和晓波之间的亲子互动及家庭关系输入了潜在的紧张性,另一方面西方平权观念和多元价值观的交互流动再次强调并催化了这种紧张性。由此,亲子关系的紧张与父权的崩塌成为影片主题的核心。

电影《老炮儿》中六爷张学军与儿子晓波从失散到和解的父子关系经历了一场由走入困境到困境消解的蜕变。从内心来说,晓波更希望自己能走出亲子冲突的困境,然而父亲曾经非理性的行为与两代人价值观的冲突都将父亲的权威推出了他的内心。他可以肆无忌惮叫着六爷大名张学军,他可以在小酒馆对着六爷拍桌子,两人的对话抗拒拉扯互不退让,剑拔弩张的情绪到了顶点。然而六爷情绪崩溃后说应该是我叫你一声爹,要不给你磕一个时,儿子的手按住了六爷微驼的背。这一刻父权又得以重建,只不过重建后的父子关系与此前有了本质区别,如果说此前六爷一直以父亲的名义行权威控制之实,那么重建后的六爷则还原了父亲角色的应有之义。学者叶光辉提出了五种孝道困境的消解模式[8]:自我牺牲模式、功利主义模式、兼容并蓄模式、折中妥协模式、规避逃离模式。显然此前晓波采取了一种暂时性的逃离策略去回避不愿承担的后果,逃离情境与问题才能缓解他的心理压力、摆脱模糊的家庭规范的束缚,然而父子角色回归后六爷与晓波的关系才真正走上正轨并与皆大欢喜的兼容并蓄模式相吻合。一方面子女尽可能满足自身利益与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兼顾父母的需求或者孝道观念的要求。达成这样的关系模式实来不易,儿子晓波道出了多年的不满,父亲六爷对坐掩面无声,多年的心结终于被解开。如果说影片开头六爷重建了家庭意义上的父权,那么随着电影的发展六爷的父权系统得以扩大化了,他的道义和规矩被囊括其中并成为了与社会不公相抗衡的平民意识的觉醒。

(四)难以平衡的性别关系:华人本土心理中的两性及婚姻

在处理两性及婚姻关系上,以父子轴为主的家庭体系结合孝道文化及儒家男尊女卑思想都促成了老炮儿对女性角色及价值的忽视。影片矛盾爆发的根源在于晓波占了官二代小飞女朋友的便宜被人打了一顿,晓波为了解气而划了其豪车。然而老炮儿和哥几个聚在一起商量对策时对此轻描淡写说道:“晓波先是嗅了人家的蜜,又划了人家的车,这是自己家孩子不对。”这样的口吻中老炮儿流露出的更多是对于晓波划车引发争端的反思,然而却忘了冲突的根源在于晓波对他人女友的侵犯。在他的心理活动中,女性的角色无非是男性的附属品,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存在,老炮儿作为一个典型的强调父权及夫权权威性的北京男人,在对待女性问题上显然符合了父子轴家庭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者许烺光[9]曾提出了父子轴和夫妻轴的概念来说明东西方社会迥异的支配性关系。相较于西方家庭以夫妻关系最具支配性,中国家庭结构中则以父子关系最具支配性。父子轴家庭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具有连续性,强调与他人关系如子孙后代连接成一个不会中断的整体谱系;包容性,包容他人或与他人共同进行的活动;权威性,命令或迫使他人服从自身权威并维持此种状态。因此以父子轴模式看中国的两性及婚姻关系,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本土特有的现象:华人社会中,男性的出轨以及一夫多妻的现象表现了这种连续性与包容性,而父权和夫权的主导地位要求女性对男性表现出服从的态度也与其强调的权威性特点相吻合。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也赋予了男性更多的权威,强调男尊女卑、夫为妻纲,进而形成了一种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另一方面,男性的权利也通过了男主内、女主外的社会分工及家庭分工得以强化,因此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以及男性社会角色的相互作用给予了男性以更多的掌控权与决策力。老炮儿的成长环境与现有的家庭结构正是被嵌入了以父子轴为主的家庭体系中,结合孝道文化及儒家男尊女卑思想的渗透,他对影片中两个与她相关的女性的态度就不难理解了。一方面从晓波口中他对待原配妻子的态度与行为上,不难看出曾经年轻气盛的他对于妻子以及家庭的责任感是匮乏的,他把自己的生命之火倾泻在虚无缥缈仗义之上。在这场家庭悲剧中,老炮儿对女性及家庭的懈怠、忽视深刻反映了他骨子里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思想。另一方面,影片中由许晴饰演的女性角色“话匣子”霞姨的出现更是在男人戏中穿针引线突出了女性角色的这种附属感。霞姨对六爷有情有义,一次次于危难中出手相助,然而六爷却一再地赔着多年的情分置对方的关心于不顾,从某种程度上看霞姨的角色是晓波母亲的替代品,一个接替母亲身份承受家庭权威束缚的复制品。影片中女性的义无返顾、无私付出与男性角色的意气用事、血气方刚对比鲜明,这样的设置或许就是百年来华人两性关系的缩影,在这种不平等的性别关系中女性的付出往往被视为一种调剂补充或理所当然,男性的绝对权威成为了他们掌控话语权的核心。

(五)老炮儿的人情与面子:华人本土心理中的脸面观

老炮儿在其道德脸面与社会脸面的相互矛盾中用个人坚持的道义和规矩弥补了其破碎的尊严。老炮儿在胡同里端着面儿,闲暇时提着鸟笼蹲在胡同口看芸芸众生世间百态,那个超然自得、泰然自若的位置和他年轻时在胡同里获得的地位滋养了六爷居高临下藐视一切的心态,胡同里指点江山、匡扶正义是他在追求内心理想的道德境界。胡同的街坊邻居都尊称他一声六爷,胡同秩序中黑道白道都敬他几分,对于一个中年男人来说,道德脸面是六爷博得街坊敬重的前提。正如林语堂在《吾土与吾民》中所说:“面子是中国人社会心理最微妙之点。它抽象而不可捉摸,但却是规约中国人社会交往最精致的标准。”[10]可以说面子是了解老炮儿行为的核心概念。

华人本土心理学认为,华人的脸面观可以分为“道德脸面”和“社会脸面”两种。所谓道德脸面是指“社会对于个人之道德自我之完整性的信任”。[11]一个重视道德脸面的人会在任何情境下都履行应尽义务,表现出正直的道德品行,这样的人往往被称为君子,反之则称为小人。而社会脸面则是指“面子是随个人成就而来的一种声望,它跟个人在社会阶梯上所占的身份地位有关”。在运作社会中,它是指个人借由自身的才能和努力获得的“获致之地位”。影片中曾经以政治上按单位划分的集体状态裂变为当下以经济活动为主线的个体运行机制,老炮儿在经济上被甩出核心圈以后曾经的“有面儿”也随着社会“获致之地位”而逐渐被瓦解。面子的心理机制依照儒家的尊尊法则,在道德脸面中辈分高者相应也获得了更多的道德脸面并受到更多尊敬,这就是所谓的“德高望重”;然而在社会脸面中面子的大小则要看个人在社会运作中所获得的身份地位及掌握资源的多寡,一旦“获致之地位”有所上升,他人的心态与行为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影片《老炮儿》中六爷在方寸天地内外的身份落差正是其道德脸面与社会脸面相互冲突、互为矛盾的结果。这也导致了六爷不愿承认自己的老去,不愿承认自己经济的窘迫,更不愿在飞速变迁的社会秩序中失去曾经引以为豪的面子,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迫使六爷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却回避治疗甚至独自应战的悲壮场面。在面对官二代小飞时,他无法不意识到自己在运作社会阶梯上所处的地位,这也是为何老炮儿六爷在与年轻人交锋时始终处于打不还口、骂不还手的憋屈状态。社会地位的低下与社会资源的匮乏让他没有多少“社会脸面”可言,即便强行争面子也会最终被一个耳光打的一干二净。六爷在道德脸面与社会脸面上的强烈落差让他不服、让他困惑也最终让他不得不放下身段向老哥们儿借钱。影片中六爷找到昔日下海经商的兄弟洋火儿,借钱的事情绝口未提却不料洋火儿看出了六爷来的意图,直接将现金放在了六爷面前。这一举动或许并没有不妥,然而在六爷的矛盾心理中无论以何种方式开始谈论钱的问题都是失面子的事。六爷在时代的变迁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从有面儿到没面儿,重重矛盾与冲突相交织迫使着他决心用曾经的信仰和规矩来弥补破碎的尊严。强硬的老炮儿在暮色中故作凛然,冰湖上纵横交错的裂痕如六爷脆弱的血管,稍有不慎便是陷落的险境。在不可抵挡的变化中,老炮儿的选择演变为一幕极赋使命感的悲剧,带着告别的心境他终究认清了自己也用自己的方式找回了昔日的尊严。

三、结语

总的看来,《老炮儿》是一部关于信仰崩塌与重建、文化断裂与承接的影片,是一部深刻反映时代变迁与人物内心矛盾的影片。影片中人物冲突的来源都深刻建立在华人本土心理学的思想基础之上:老炮儿遵循亲亲原则与尊尊原则的道德判断形成了其个人的道义观;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华人心理中的忍成为了他在自己看不懂的世界里摆平矛盾、抚平落差的心理诉求;而在父权的崩塌与重建中老炮儿与儿子的亲子关系经历了由走入困境到困境消解的蜕变;在处理两性及婚姻关系上,以父子轴为主的家庭体系结合孝道文化及儒家男尊女卑思想都促成了老炮儿对女性角色及价值的忽视;最后,老炮儿在其道德脸面与社会脸面的相互矛盾中用个人坚持的道义和规矩弥补了其破碎的尊严。我们也不难发现:一方面,影片人物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因电影叙事得以展开;另一方面,研究这种变化过程的华人本土心理学则因电影叙事得以表征。正因如此,运用华人本土心理学去探讨华莱坞电影中的叙事特性及人物性格,能够为我们从华人本土化的文化传统、社会经验以及行为习惯中找寻更为贴切的理论阐释。非中国乃至整个华人社会区域的西化心理学知识,并不能完全代表或反映华莱坞电影中的叙事及人物的真正心理及行为,因此建立完善的华人本土心理学知识体系并将它作为华莱坞电影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势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宋家玲,宋素丽:影视艺术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 .戴玉磊:论中国古代朴素自然观与人的心理行为[J].科技信息,2009:195-221.

本土心理学的科学观 篇7

其实, 在我们身边可供开发的教学资源极其丰富, 如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学校可组织教师自制教具, 或将教材中部分实验适当改变成小成本的实验引进教学中, 将教学资源进行本土化改造。对于教学资源的本土化改造, 使教学资源更有效地为学生学习服务, 本人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贴近生活实际, 用本土资源替代教材资源

现用的浙教版科学教材中有很多的动植物资源都是经典的教学资源, 但部分资源在我区很少, 有些学生甚至没接触过。虽然可借助图片、多媒体展示, 但缺少学生的亲身体验, 教学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在条件允许情况下, 教师在不改变教学目标前提下应考虑应用本土资源代替。

1. 在七上《常见的动物》教学内容中, 有关鱼类特征的探究时, 书本中提供的鱼类图片以青鱼、草鱼等淡水鱼类及在市场上比较少的黄姑鱼等为例, 而在舟山学生生活中常见得多是海洋鱼类。于是我就用梅鱼、带鱼、鲳鱼、青占鱼等海洋鱼类实物代替书本中的图片,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由于这些鱼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常吃的, 他们感到特别熟悉, 讨论话题多, 发言的热情也就更加高涨。

2. 在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时, 考虑到我校临山而建, 山坡上蔓延“一枝黄花”。为了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我把教学场所延伸到校外, 让学生观察“一枝黄花”, 并介绍该物种给当地其他植物生长带来的危害, 用“一枝黄花”代替了教材中的“水葫芦”, 并发动学生动手清除校园内的“一枝黄花”。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不仅了解了如何清除“一枝黄花”, 也感受到了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起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在教学中可用本土资源代替教材资源的还有很多, 如利用水稻代替当地少见的小麦学习植物的根系, 用当地的米酒酿造代替葡萄酒的酿造学习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等。

二、调整教学进度, 使本土资源与教材资源融合

部分教学内容的正常教学时间与当地的动植物生长周期不符, 很难留取样本。我一般通过调整教学进度的方法, 既用好本土资源, 又不舍弃教材资源。

如七年级下教材中“植物的一生”这一内容中, 有关于花结构的观察活动, 按正常教学进度一般是安排在5月份。教材中是以桃花、梨花为主来研究的, 而本地桃花、梨花等开花季节主要在3月底到4月中旬, 5月份都已凋谢。为此, 我尝试将这章内容与前一章内容交换时间, 使教学内容与当地的植物开花时节相符。在上这一节课时, 后山上的桃花、梨花开得正艳, 我把课堂改在学校后山, 在自然环境中的学生表现更为积极主动。学生们各自拿出自己的观察工具, 根据小组分工进行仔细观察, 有的用放大镜观察花的结构;有的用照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有的干脆用手摸一摸花柱柱头有没有黏液, 闻一闻花香;有的还到处寻找其他不同的花。组员之间配合默契, 从课堂反馈看, 没有从大自然中采摘花朵, 同样也能让学生知道花的结构, 并懂得如何区分不同种花, 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每个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喜欢上科学课。

三、改进实验方法, 充分开发本土生物教学资源

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和活动虽然经过精心的设计, 但由于学校可利用的实验器材的限制, 部分实验的材料的获取难度较大, 使实验的效果不甚理想, 甚至导致实验失败, 大大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对一些实验的改进和本土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在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时, 教材中是用豆芽装入塑料袋进行实验的。但该实验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是:塑料袋气密性较差, 且豆芽装好后保温困难, 不保温则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少, 容易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

结合课前实验中发现的问题, 从实验器材和材料的选择上下手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我选用大的饮料瓶代替塑料袋以解决气密性问题, 并用温水浸泡后已有少许发芽的谷子代替豆芽。装置中实验材料的数量大大增加, 且容易保温, 使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大量增加, 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总之, 教学资源的本土化开发利用还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地选择和整合, 才能使科学课程更适合本校学情, 才能使教材资源与本土自然资源有效结合, 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摘要:开发利用本土的教学资源, 对于实施新课程和深化科学教学改革具有多方面的作用。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对除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是非常有限。本文就部分本土教学资源对教材资源的替代, 与教材资源的融合, 本土教学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进行相关的介绍。只有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科学,教学资源,本土化,开发

参考文献

[1].朱清时主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7~9年级) 》, 浙江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科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高校心理咨询本土化的探索 篇8

一、本土化视野中高校心理咨询面临的困境

(一) 指导思想上的差异

西方通常认为一个人可以发挥本身的能力去适应并征服自然, 对人的潜在能力充满信心。他们认为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将来是有希望的。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 咨询者也就要求来访者要尽量地去表现、挖掘自己的能力。来访者也会接受这样的观点, 进行相应的自我治疗。这种咨询关系就是自我独立与个人本位的体现[1] 。东方的情形与此相反。东方人通常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世界是变化莫测的, 人们只能等待并把握时机去适应。在这种对人的看法的影响下, 对人的要求也就降低了。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 采取尽力而为之的态度与做法。在咨访关系上就倾向于咨询者要帮助来访者去解决与克服其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 理论上的分歧

心理学家Van Deurzen Smith认为, 每一种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都是建立在一系列关于生命、世界和人的思想与信念之上的, 来访者在不同问题假设引导之下, 从咨询中获得收益。在西方主流咨询理论的产生和论证中, 我们不难发现其与东方心理咨询在理念上的分歧:如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咨询理论剖析精神价值, 其咨询与治疗的焦点是放在“本我”的满足。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就是去克服“潜抑”, 认为过分的潜抑对心理状态有不良的结果。而对东方的心理咨询来说, 并不去鼓励“本我”本能的无限制表现与满足, 而更加注重“自我”的训练、 发挥“超我”的功能, 通过训导、说服、说教等方式来加强超我的训练。再如以罗杰斯为代表创立的来访者中心疗法认为, 人有自我调整、自我实现的巨大潜能。心理上有障碍或病态的人, 也仍然具有这种潜能。因而, 心理治疗的主要任务在于激发出这种潜能, 使来访者靠自己的力量来治愈疾病。在来访者中心疗法中, 治疗方案和过程并非由咨询师决定, 而是由来访者自己决定。咨询师要坚持“三不原则”即不主动、不判断、不指示。这与我国几千年来强调权威, 强调社会级别, 培养公民的顺从意识、等级观念, 推崇师道尊严、社会本位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很大不同。

(三) 实践操作中的尴尬

1.在咨询的过程中, 在西方的文化传统里, 由于民主平等的政治理念深入人心, 咨询者对来访者通常不保持权威性的姿态与角色, 尽量保持平等接近的咨访关系。这种尊重并看中来访者的态度, 能促使来访者随其期待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自己治愈自己。而在东方社会中, 假如咨询者本着体现平等的原则, 过于尊重来访者的地位与角色, 反而会让来访者感到不自在, 觉得没有专家可以依赖。这种不信任的关系就会阻碍咨询与治疗的进程。

2.在咨询结果方面, 由于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 西方的咨询理论向来认为来访者应该为自己负责, 咨询师尽量不对来访者的问题做具体的回答或直接的建议以及咨询措施。而在国内, 很多来访者都是问题导向的, 非指导性的咨询原则和方法会让来访者对心理咨询产生失望。而且绝大多数来访者一般要等到问题很严重的时候才寻求帮助, 并急于解决问题, 甚至要求咨询师现场就能给其明确的解决方案, 一次咨询就要解决所有的问题, 达不到这种高期望的效果就会质疑咨询师。

二、高校心理咨询本土化的策略

(一) 重视高校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的本土化

实践证明, 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的本土化有三条路径可走:改良和修订是一条出路;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去寻找精神本原,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去创建新的疗法是第二条出路;研究现实情况, 即通过直接观察当代中国咨询对象的心理困难, 观察一些有效咨询的实际过程, 在不带预定理论套路的情况下, 实事求是地提炼和概括出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则是第三条出路[2] 。笔者认为, 在具体推进高校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本土化的进程中, 应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要解决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土化问题, 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都必须确立一个大前提: 认清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及在其影响下的中国人的心理特性。如中国人的身心观、人际观、权威观等。只有通过挖掘和借鉴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这一途径才能摆脱心理咨询本土化研究中的诸多困境, 才能发现中西方人心理的差异所在, 才有利于提出或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概念、理论或方法, 修改旧的理论或创立新的理论, 并能增强研究者采用本土化研究取向的自信心。如果本土心理学工作者能把这些理论都挖掘出来, 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中国古人心理与行为的了解, 从而为研究现代人提供一定的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吸取营养, 建构出成熟的理论体系或模式。同时, 积极关注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的最新发展以及系统开展实证研究, 为本土化找到立足点。

(二) 关注高校心理咨询本土化的特殊性

1.咨询关系的双重性。

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的重要方面, 对心理咨询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认为, 双重关系或多重关系是指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与来访者除了专业关系之外, 还存在其他社会关系。大多数学者认为, 双重关系会影响和改变咨询关系的本质, 使咨询师和来访者不能保持职业界限和距离;可能产生利益冲突, 影响职业判断的准确性;还可能影响认知过程, 使治疗的作用及维持治疗受到损害[3] 。在高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 使得学校中的心理咨询一开始就不可能只是单一的专业咨询关系, 师生关系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咨询案例中。因此, 双重关系或多重关系成为学校心理咨询面临的普遍困境。针对这一种情况, 在高校心理咨询本土化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性建设和心理咨询资源网络体系建设。即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可能由专职教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在目前心理咨询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高校要注重建立与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医院和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之间的合作关系, 完善心理咨询资源网络体系, 鼓励网络体系内实现资源交换和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伦理意识。通过高校心理咨询的业务培训, 使从业人员在咨询中明确咨询师的权力和能力、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处理好与来访者的关系, 在咨询过程中时刻保持伦理意识, 遵守相关规范、法规和标准, 自觉按照心理咨询师的道德规范行事, 切实履行伦理责任。

2.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的密切关联。

高校的心理咨询有着突出的中国特色, 那就是与德育工作紧密相连。虽然从学科发展和实践应用的角度来看, 两者必须严格分开, 但我们也应看到, 也正是由于这种联系才使中国的心理咨询得到广泛的开展, 为心理咨询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这种模式也有利于纠正中国民众对于心理咨询的医学模式认知偏差。应该说, 中国高等教育的德育目标和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互通的, 都是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和外部的适应[4] 。尤其在我国高校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还十分缺乏的情况下, 很多高校倡导朋辈心理辅导, 更有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开展心理咨询培训, 使其充实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中来。也有很多德育工作者倡导在德育工作中遵循心理咨询的相关理念和方法, 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效能[5] 。因此, 在高校心理咨询本土化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关注这一点, 既要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 又要看到两者相通之处, 寻找两者的契合点, 大胆创新, 充分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模式, 这才是心理咨询本土化的发展趋势。

摘要:作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充分认识移植过来的西方心理咨询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导致其并不完全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文章探讨了高校心理咨询所面临的困境, 并就高校心理咨询本土化工作提出了基本策略。

关键词:高校,心理咨询,本土化

参考文献

[1]曾文星.文化与心理咨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金宏章, 吕伟红.对心理咨询方法本土化的理性思考[J].教书育人, 2008, (5) :17-18.

[3]郑静, 邵荣.论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双重关系[J], 思想理论教育, 2009, (5) :78-80.

[4]陈雯, 李娟.从民族性格看心理咨询本土化问题[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1) :117-119.

本土心理学的科学观 篇9

〔关键词〕心理健康服务;服务方法;中小学生;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1-0013-03

心理健康服务方法是矫治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心理学理论和操作技术,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状况能较好地体现专业人员、学校甚至一个国家的服务水平。美国的学校心理学家的服务技术主要有心理动力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四大理论和方法体系。欧美国家最初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是对问题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和学业成绩测验,根据测验结果把他们归类到不同性质的特殊教育班级。随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不断增多,心理健康服务的形式和方法也逐渐拓展,包括通过建立心理档案和进行心理测试来进行心理诊断、多个咨询者之间的交流会诊、运用一系列方法进行心理和行为矫正等。

由于个体之间成长生活环境的多样性,使得人的心理即具有人类共有的类特性,更具有民族性和个体性,也由于中国人的人格研究由于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而形成了植根于本土历史文化基础之上的实际问题,如“面子”、“人情观”和“孝道”等,因此有必要突破西方心理学的框架,从中国文化中、从生活实践中去寻找满足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技术与方法问题。西方研究者也发现心理健康服务方法和技术都会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西方的心理治疗理论、概念、技术在应用于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咨询时往往会产生不相容性和矛盾,所以,研究建立中国本土化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并进行中国化改造

自从1896年威特默在宾夕法利亚大学开设第一家心理诊所以来,西方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西方心理学获得极大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和方法,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有四大方法体系,分别是精神分析、行为治疗、认知疗法和个人中心疗法等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具体的服务方法有认知领悟疗法、意象对话技术、系统脱敏法、冲击疗法(满灌疗法)、厌恶疗法、格式塔疗法、森田疗法、生物反馈法、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心理剧疗法、生物医学治疗等近1000种,这些方法在解决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时可发挥不同的作用。随着传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逐渐暴露出局限性,西方心理学界也在不断产生新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和技术。

我国自从1985年3月建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以来,至今只不过20多年的时间,要建立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方法体系,借鉴与引进是必要和主要的途径。由于心理现象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个体之间成长生活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得心理健康的特征即具有人类的类特性,更具有民族性和个体性。因此,在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和方法时,有必要根据我国的民族心理、民族文化传统以及中国教育的具体情况,进行中国化改造,切忌盲目照抄、生搬硬套,而要实事求是,以建立中国本土化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开发中国特色的当代心理健康服务理论与技术

西方学校心理学由评估向服务综合化的转型,使得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评价、分析、矫治与干预的技术不断被开发出来。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传统的行为疗法技术、精神分析技术也逐渐暴露出局限性,目前也需要加强研究以开发出新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和技术。我国社会形势发展很快,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也不断复杂和深化,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态度系统、个性倾向等方面的迅速变化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性质、表现等方面都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简单借鉴或应用国外的方法或传统的方法常常难以达到目的,因此急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开发出符合我国社会形势、民族文化和中小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和技术。钟友彬设计的认识领悟疗法和杨德森、张亚林等创立的道家认知疗法是进行这方面科研尝试的典型代表。其中认识领悟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帮助来访者找到童年期创伤性生活事件和当前症状表现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领悟;道家认知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应用道家思想找出来访者自己原来价值系统和应付方式中的不当或不适之处,并采取矫正措施。这两种方法虽然都来源于国外经典的心理治疗方法,但已经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的特色,是对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的有益创造。

另外,在建立现代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时也应当承认政治思想方法的心理学意义。人们在进行心理健康服务时,都忘不了要批判一下是否应用的是政治思想方法,要反复强调心理咨詢方法与思想政治方法的区别,但有谁能否认思想认识和政治信仰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呢?有谁能说思想上的沟通起不到缓解情绪紧张的作用呢?因此,完全否认政治思想工作方法的心理治疗意义显然走向了一个极端,而且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政治思想工作方法必然作为一个要素存在于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中,有的时候政治思想工作方法在预防心理疾病、控制心理危机等方面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三、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建立现代中小学生心理服务方法体系

我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心理健康服务的思想也是源远流长,如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就强调“治神为本”“治神如手”的思想,在《景岳全书》等医学和哲学著作中都有关于心理治疗的论述。可见,心理疗法在古代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献或中国民间,可发现心理治疗或类似于心理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的情志相胜疗法和逆转情志疗法、开导心理疗法、中国古代行为疗法、暗示疗法、信仰心理治疗、中国古代催眠疗法等。中国古代还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测验方法,其中有些方法甚至产生了世界影响,如填空测验、对偶法、七巧板等测验方法在当时鉴别人的心理特点特别是智力水平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治疗方法和测验方法具有明显自发性和经验性特点,更多的是一些案例的表述,缺乏对心理现象的原因、发病机理及治疗主张进行系统解释的理论体系和可行的操作模式。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出的心理健康服务方法有些不足,但其中很多方法的基本思想就包含在现代西方心理疗法体系之中,因此如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些方法必将成为中国本土化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根据中国学生实际,注重建立发展性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

西方多数国家将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重点放在“问题”儿童上,对他们进行智力测验和学业成绩测验,然后根据测验结果来决定进行咨询、辅导和治疗的计划。如澳大利亚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应对生活压力、获得竞争策略,实现学习目标、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其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的重点是心理讲座和个别辅导的方法;日本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排解压力,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其服务方法的重点是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的方法;美国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一开始就将重点放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上。我国由于独生子女增多、社会形势发展而导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增多,但多数心理健康问题仅仅是对周围环境的暂时不适应而导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重点应放在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上,具体来说,就是要更多地运用心理健康课教学方法、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教育主体示范的方法以及教育环境隐性教育的方法等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学生调控自我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五、遵循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中国化心理健康测量工具体系

我国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发展较晚,学习、借鉴并引进国外成熟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是必要的。在引进国外心理健康测量工具时,要注意根据中国文化和中国学生实际进行修订和再标准化过程,如对项目的语言描述必须要符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对工具的信度和效度要根据中国学生的实际进行再分析和检验,对工具的常模也要根据中国学生的实际重新建立等。这项工作较为复杂,而使很多人放弃了修订和再标准化的环节直接使用,严重损害了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

心理现象是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复杂的,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中外教育的差异等因素,仅仅依赖引进的测量工具往往不能满足心理健康服务的实际需要,因此在引进国外测量工具的同时,还应根据需要开发新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家已经开发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如王登峰教授创编的《中国人大七人格量表》(QZPS)、黄希庭教授编制的《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但我国心理学家在开发自己的心理测量工具方面,存在重复性工作较多、心理健康标准不统一导致结果矛盾、还没有关于健全人格的测量工具等问题。这是在建立中国化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中需要克服的。

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推进本土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的建设

国内的研究在反思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问题时,都一致认为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水平低,在心理健康服务方法方面主要表现为心理健康课主要使用讲授法、单纯地使用心理测验、心理咨询思想教育化、专业人员擅长的方法有限、自编心理测量工具水平低重复工作多等。其实从国际总体水平看,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水平都是偏低的,而影响一个国家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状况的因素主要有六个,分别是法律法规、国家经济实力、地理位置、语言、国家优先发展方面、文化。就是同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和英国,其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模式也有差异,美国采用的是“科学家——实践者”模式,英国则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模式。因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的建设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为要求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在短时间内就能运用多样性的方法提供全面的服务、能编和使用高质量的测量工具、能解决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以及不断的总结摸索中,才能稳步推进本土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体系的建设。(稿件编号:091014007)

参考文献:

[1] 刘世清,姚本先.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4,25(7~8):127~129.

[2] 黄希庭,范蔚.人格研究中国化之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27(6):45~50.

[3] 黄希庭. 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0(6):45~50.

[4] Yii-Nii Lin.The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to counseling Chinese[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2002,56(1):46.

[5] Reynolds,C.R.et al: School Psychology, Essential of Theory and Practice[M]. John Wiley and Sons, New Yory,1984.

[6] 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的要点及其对强迫症的治疗[J].上海精神医学,1992, 4(3): 161~163.

[7] 张亚林,杨德森.中国道家认知疗法-ABCDE技术简介[J].中国心理卫生,1998, 12(3):188.

[8] 林传鼎.我国古代心理测验方法试探[J].心理学报,1980,25(1):75~80.

[9] 廖全明,苏丹,黄希庭.目前国内常用心理健康量表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探新,2007,27(4):74~77.

[10]王宏方. 国际学校心理学现状与展望[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2(12):22~24.

[11]Bardon,J.I.School psychology's dilemma: A proposal for its resolutio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1982,13, 955-968.

[12]Fagan,Thomask.,& Wells,Petrid.History and Status of School Psychology Accredi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2000,29(1):28~51.

[13]芦咏莉,王成全,董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J].中小学管理,1999,19(Z1):34~36.

[14]黄希庭. 时间与人格心理学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07~333.

[15]李百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64.

[16]赵红,李桂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践的发展趋势[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25(3):76.

[17]Bevan, W. & Kessel, F. (1994). Plain truth and home cooking: Thoughts on the making and remaking of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9, 505~509, 1994.

[18]Gergen, K. (1990). Toward a postmodern psychology. 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18, 23~24.

[19]陈虹,李益倩,于洪.加强政府行为,完善评估机制,确立学科地位,以真做促实效——访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负责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半刊).2009,(9):4~7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5JZD00031)、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09SK003)研究成果之一。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400715;长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學学院,408100;电邮:ming512977@163.com)

上一篇:柏林爱乐音乐厅下一篇:燃气轮机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