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就业创业教育

2024-08-11

职校就业创业教育(精选十篇)

职校就业创业教育 篇1

今后, 本市中职校将积极推行弹性学习制度, 继续推动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制度改革, 建立“学分银行”, 鼓励工学交替, 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 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提供制度保障。中职校将加大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 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 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

中职校还将在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指导中将加强创业教育, 突出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条件的学校还将开设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训相关课程。通过案例剖析、知识讲座、企业家现身说法、宣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业事迹等多种方式, 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职校学生就业创业的优势 篇2

湘乡市华光电子工业学校刘丰

[摘要] 社会上有些人认为职校生学历低,知识浅,就业不容易,创业就更难了。从华光百余家现代企业争相招聘职校生的情况来看,其实不然,现代企业招聘新员工时都看中了他们会吃苦,能服从,有一技之长,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特点。本文立足职校本位,结合学生实际,从六个方面探索强化职校生的就业创业优势。

[关键词] 职校生就业创业优势

求学的路无论走得多远,职高、大学、硕士生、博士生,当完成学业后,都要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就业。中国法律规定最低的就业年龄是16岁,实际年龄因地区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有些比较落后的地区起始就业的年龄只有十六、七岁,可以说职校生是最早走入社会就业的群体之一。社会上有些人认为职校生学历低,知识浅,就业不容易,创业就更难了。其实不然,就像我们华光,上规模的140多家企业年年来我校讨要毕业生,如去年毕业实习预约洽谈会已过,但还是几乎每天都有企业打电话或派人前来招聘学生。我们学校一年才400名左右毕业生根本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所以有的企业年年组团到全国各地招聘职校毕业生。也许你们会问为什么他们不招大学生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也专门跟好几个企业负责人探讨过,像众泰集团前年到湖南招了30名大学应届毕业生,没过半年就走了20多位,到现在这批人中只剩下一个人还坚守着岗位;那时我校也有10位毕业生进入该企业,现在还有7位同学在那上班,他们都成了熟练的技术工人,有两个还成了技术骨干。从这种现象可以反映出职高毕业生不仅容易就业,而且还具有很大的优势。在浙江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三十年论坛上职校校长们谈论到一个共同的话题:现代企业招聘新员工时最看中的是他们哪些方面的东西,结果经过实际调研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会吃苦,能服从;有一技之长;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比职校及学生实际,我认为,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职校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创业优势:

一、性格优势:坚韧顽强,经得起挫折

挫折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能帮助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但许多家长至今未认识到挫折教育的重大意义。我们职校生受挫折的次数应该是算多的,大部分同学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往往不太好,老师、家长,甚至自己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其中还有一些同学行为习惯也不太好,从小学到初中经常会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但是职校生经受得起这些挫折,对这些失败并不害怕,都能顽强地勇敢地来到职校来学习。其实这一点就是职校生的性格优势。没有经受过失败的人更害怕失败,更禁不起失败。我们如何来强化这一性格优势呢?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实例教育,让他们从中取得一些经验教训,经消化 为自己独特的感悟。例如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讲述了如下案例——

有一位搞销售业务的朋友,他讲述刚接触该行业时的感受,“我以前一直很怕被公司派去见客户,每次出去,我都暗中祈祷对方不在。我害怕对方不订货的挫折感,所以时常既紧张又焦虑,非常不自然。结果不言而喻,我的业务就这样一笔一笔的失掉。”

语文教材里有一篇文章叫《第201次扣门》,事实证明,优秀的推销员往往就是从不怕失败开始的,他们善于在经历失败中反省自己,通过多接触客户来加强自我训练,学会适应环境,不断提高应酬客户的能力,这样,畏惧的心理就会在失败的磨砺中逐渐地消失。

曾在中央电视台与韩寒“针锋相对”“对话”的全才少女黄思路,是北京大学二年级学生。她曾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不仅录制过英语教学磁带,钢琴考试通过十级,主演过一部电视剧,出版了两本书,获得“宋庆龄奖学金”,还荣登我国惟一镌刻少年儿童亲笔签名的花岗岩石碑“中国少年榜”。谈及女儿黄思路的成长时,王晶夫妇说:我们最大的付出就是给孩子足够的挫折。家长在其成长过程中强调:因自己疏忽导致的失误,要自己独自面对解决。鼓励学生面对困难不怕挫折,勇敢尝试,坚韧顽强。

二、人缘优势:交往能力强,团队精神强

职校与普高相比较少有升学的压力,却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职校生较少有书呆子,更多的是活泼好动的机灵鬼,职校生比普通中学学生有更广泛的兴趣爱好,更好的人缘。

鉴于以上特点,我校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锻炼展现学生才能的舞台,如广播操

比赛,跑步比赛,歌曲大合唱比赛,朗诵比赛,商品推销活动,各项技能比武活动,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校园十佳主持人大赛等等。鼓励学生在学好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尽可能多参加各项活动、各项比赛,不管是学校、学生会组织的,还是学部、班级组织的,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增加自己的人缘,提高自己的组织甚至是管理能力,在活动中也往往能够培养出更强的交际能力与团队精神。恰恰这一点在当今的社会中生存也好,发展也好都显得尤为重要。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生存,才能掀起滔天大浪;同样,一个人也只有融入团队才能生存成长。交流合作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规则。在现实生活中不论你的才能有多大,如果你恃才自傲,终究找不到可以容纳你的地方。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加深这样的体会:找到与同学同事和谐相处的一致点,融入到群体中去,才能成为受欢迎的人。今后就业是进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就业,独行侠在如今的社会不用说发展就是生存都会困难,可以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因为当你成为团队的一员时,“我”就变成了“我们”。

为了强化学生合作意识与团队能力,还经常与学生讨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如我的一个高中同学,个性很强,从不服输,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凭借大学毕业时省级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进入华光一家国营企业工作。当时进入这家企业的还有另外一名职校的优秀毕业生。开始时两人表现都非常优秀,特别是那个职校生在工作环境中看到身边的人个个都很朴实努力地工作,而上司却是一个善于嫉妒的人,于是他凭着在职校练就的处事应变能力,收敛光芒,更朴实工作,连喜欢抽烟的毛病也因办公室无人抽烟而戒掉了,另外他还主动热情地和同事打交道,于是很快赢得同事和上司的喜欢。两年过后,在干部提拔时,由于他优秀工作和受到领导的肯定、同事的支持,很快成为了中层领导。我的同学则由于人缘不好,致使不少同事背地里常说他的坏话,领导也不喜欢他,终被冷落一边。我的同学认为自己不受重视,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辞职而去。至今还没有安身的职业,对社会满腹牢骚,又常露后悔之意。引导学生讨论我的那位同学为什么会不能提拔?为什么如今还不能有安身的职业?

三、技能优势:脚踏实地,打好扎实的技能基础

职校生的技能优势跟仅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的就不必去比较了。让他们跟在企业干了几年的或是一般大学刚毕业的较量一番吧。当然前提是要充分利用好职

高的这3年时间,掌握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至少相当于中级工的操作技能,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学校就有很多毕业生,就以此为基础通过10年左右的打拼,已有了一片自己的天下。像八十年代凭所学不断拓展事业的紫微建筑、小白杨等。

我举一个机械专业学生徐海为例,2008年入学,在职校3年他学得比谁都起劲,特别是技能操作课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他,无论理论考试还是技能操作科科优秀,钳工、车工操作都达到了中级水平,为此毕业时他被留在学校担任了实习指导老师。此后,徐斌利用学校平台,花费了所有的精力在工作上,钻研工艺,钻研教学。2001年10月获市车工技能比赛第一名,被授予“车工操作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同年12月,省级车工技能比赛获第二名,被破格晋升为车工高级技师;2005年荣获市“首席工人”荣誉称号。

四、思维优势:选定方向,善于扬长避短

我接触过不少学生家长,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孩子就是学习成绩不太好,做其它事情都是非常聪明的,家里电风扇、小闹钟等东西坏了,一鼓捣就修好了。这句话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家长听了也许不一定服气。但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人的智商主要是靠遗传的,换句话说就是天生就基本上定型了,只不过有的人擅长记忆,有的人擅长逻辑,有的人擅长形象,有的人擅长创新。职高生记忆、逻辑能力不强,但往往他的形象或者创新能力很强。我们就有责任帮助我们的学生树立信心,选定方向,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思维优势。

我国集中全国最高尖技术人员研制航天飞机,核心技术都解决了,就留下表面金属焊接工艺过不了关,最后解决这个问题的不是科学家,而是一位普通的焊接技术工人。1993年毕业于湖州丝绸工业学校的浦江姑娘黄敏娟,为了梦想在学校学习就像蜜蜂采蜜汲取营养,毕业第二年其创作的作品就获得了全国企业舞蹈服比赛一等奖,在企业干了4年,为了更好发展自己又自费去日本进修,两年后回国选择在上海开始新的事业,成为职业时装设计师,2001年其设计的童装在上海国际时装文化节大赛中获得唯一的一枚金奖,她以中职生的身份登上了上海国际时装节的最高领奖台。2004年,她凭着自己的创意、服装设计理念和走过的创业历程担任了英国著名童装品牌“天线宝宝”的首席设计师、设计课课长。

五、职业优势: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

“人是受环境影响的,因此要主动选择最有益于向既定目标发展的环境。”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上了年纪就要退休的木匠,告诉老板:他想离开建筑业,然后跟妻子及家人享受一下轻松自在的生活。老板感到有点惋惜,就恳请他再盖一栋具有个人风格的房子。老木匠想想反正要退休了,就草草的用劣质材料盖完一生中最后一栋房子,其实用这种方式结束他的职业生涯实在有点不妥。房子落成时,老板来了,顺便检查一下房子,然后把房子钥匙交给了木匠,并告诉木匠他将把这栋房子作为最后的礼物送给为他的公司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的木匠。木匠很吃惊,也才觉得自己很丢脸,因为随意的放弃给自己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职校有些学生刚入学时,由于信心不足,有时会出现放弃自己的现象,就像故事中老木匠退休之前的行为。我们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明白“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的必要性。

职校生虽不能选择最好的职业,但往往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选择有一定专业基础的职业。所以职校生比较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且容易在自己选择的“普通”的位置上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人。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10分当神州五号顺利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举国上下尽情欢呼,沉浸在无尽喜悦中时,很少人会想到这里有我们浙江一位职高生的功劳,是他成功地开发了35KV氧化锌避雷器,并装入神州五号,彻底解决了飞船遨游太空时的避雷问题。他就是1996年毕业于浙江象山职高机电专业的孙科旭。96年孙科旭凭着自己对机电专业的兴趣和就读职高时掌握的一定基础进入一家铸造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他进厂后肯钻研、敢创新,1997年就对传统加工工艺大胆提出技改方案,通过改革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也大大提高了工效,因此获得总公司十大科技项目奖励。1998年他担任了技术科科长,2001年26岁的他被集团公司调任象山天福电器公司任经理,2002年引进开发了35KV氧化锌避雷器产品,当年为公司增创200多万,由于该产品在行业内的知名度,被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相中,孙科旭把认为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他下决心即使赔钱也要把这个难关攻下来,于是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亲自挂帅并通宵达旦地研究,反复进行实验,做到万无一失,最后按时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提供了配套的输变电设备和35KV氧化锌避雷器,经卫星基地反复检验,产品完全符合要求。

六、经验优势:阅历丰富,容易从磨练中走向成功

小议职校生创业教育 篇3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内涵;创业能力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带来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巨大的就业压力就是其中的一个颇为头疼的问题。而每年中职学校都有大量的毕业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这在这种强大的就业压力下,能顺利地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职业教育,应该把职业教育引领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就业型的教育,更应该是一种创业型的教育。

什么是创业教育呢?它是培养被教育者的创业意识、思维以及技能等各种创业所要求具有的综合素质,并最后让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对于中职学校来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强化他们的专业实践教学,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基础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的自觉创新创业者。

中职学校如何能在这么短的三年时间之内就培养出学生各方面的创业基本素质呢?

我们首先要解决一个关键的问题: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中考的失败者,在初中时常常是被别人嘲笑轻视的对象,所以必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们也是可以通过创业获得成功的。

曾经有调查称,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来自“三无”家庭,所谓“三无”就是指既无钱、也没权、更无势,所以在创业时他们不会有太多的强有力的后盾去支持他们,所有的困难都要靠他们自己去解决。

正因为以上的一些因素,作为职业学校更应该注重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去弥补他们“先天的不足”。如何做呢?我们应该根据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以加快以下四个方面为抓手,来不断地向目标靠近。

一、加快教学与课程内容的更新

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和手段是课程,而处于教育教学改革核心地位的就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所以我们开展创业教育设置教学与课程内容时应该以“加厚基础、掌握技能”为主要原则。对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要详细研究,例如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如何联系,实训课与专业理论课之间怎样结合等。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和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有机的创造性的组合,加强教材中对于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内容的积极地开发,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多设计一些具有创造性思维或能力的环节,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创新思维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合理设置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内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

二、注重专业技能水平的培养

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其实都离不开过硬的专业技能,职业学校的中心任务就是专业技能水平培养,专业技能更是学生参与激烈社会竞争的根本。在这种情况下职业学校应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方式,转变原先的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为重视培养专业技能水平。在培养的过程中应努力提供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及反复现场操作、揣摩技能的机会,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创业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职校生除了具有基础理论知识之外,更掌握了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在顶岗实习时也练就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能够自我创业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三、营造创业教育的氛围

比如说可以在校园内开展一些跳蚤市场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加,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创业的艰辛;也可以请已毕业学生中的创业者来为学生做讲座,介绍他们创业成功的过程、体会,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知道创业是艰苦的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为学生树立走创业道路的信心;还可以开展一些系列就业指导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看到,就业形势严峻,竞争越来越激烈,激发一些具备创业能力的学生敢于走创业道路。也可以开展一些主题为创业的活动,结合各个专业不同的特点,确定一些创业特色内容,给学生营造出特有的创业教育的氛围,形成颇具特色的学校校园文化。

四、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虽然职校生在某些方面比普高类的学生要落后一些,但我们应该相信每个人身上都有无限的潜力,职校生也不例外,他们也具有创造的能力。职业学校只要能够对学生内在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对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进行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就能被充分的激发,从而实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当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就是创业教育,它是伴随着知识经济的降临而萌发的。同时它也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因为它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更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当职业学校面对挑战时,想要扩大创新创业意识在学生中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积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努力营造人人思创新、个个能创造的良好氛围,这样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才能成功。

参考文献:

[1]李志刚.网上创业理论与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3.

[2]姜国荣.创业导论-创业意识与企业家精神.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04.

[3]侯慧君.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1.

中职校创业教育师资的分析研究 篇4

一、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

由于当前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 还处在以就业教育为主的阶段, 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进入到课程教育体系之中。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行为融为一体的、理性的创业教育还在“可能的空间”中等待。

目前在开展创业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中, 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一类是原先从事政治和德育课教学教师;另一类是从事就业工作指导教师。这两类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缺乏创业实践经历, 他们在为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时, 很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创业教育最注重创业实践和实务, 创业教育的老师如果没有亲身经历, 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 就根本无法深入创业的精髓和实质。同样, 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 也大都是依托学生处、团委组织创业动员、创业演讲和创业计划大赛等等。只有少数的中等职业学校已经开始整合社会上的企业家资源, 邀请他们来校作演讲, 对学生的创意进行评价等。

总的来说, 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是一个由非职业性特征的临时性队伍, 只能适应于创业教育自发的感性要求, 无法达到创业教育所需要的以知识体系为主要内容, 以自觉为特征的知性要求, 更不可能上升到自发自觉的理性境界。

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创业教育的作用

(一) 高水平的师资能更好地调动中职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 是创业基本素质中的动力系统。只有在创业意识的带动下, 才会产生创业行动。高水平的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创业的意义和价值传递给学生, 有意识地激发中职生的创业理想和创业信念, 培养中职生的创业精神, 形成勇于探索、艰苦奋斗、自强竞争的创业精神和心理品质, 为将来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高水平的师资能提升中职生的创业心理品质

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特征。它与一个人固有的气质、性格有密切的关系, 而其核心则是情感和意志。中职生创业由于受其自身年龄、文化、素质的限制, 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等学校安排、靠家长通关系、要待遇”思想。高水平的教师可以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自觉解放思想、增强信心、加强学习、调节情绪、培养足够的耐心和持久力来矫正克服。

(三) 高水平的师资能培养中职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是指一种能够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特殊能力, 它直接关系到创业能否获得成功。高水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信息捕捉能力, 从而使实际创业的进程更为顺利。

(四) 高水平的师资能减少中职生创业行为的盲目性

很多人创业时, 看到别人在哪个行业成功了, 就做哪个行业, 结果导致重复投资, 市场供给大于需求, 产品迅速进入过剩阶段, 结果使得投资很难得到回报。高水平的师资可利用其专业知识, 对市场进行综合分析, 对学生的创业方向和行为进行系统而专业的指导, 使中职生在创业过程中减少创业的盲目性, 少走弯路, 这对于中职生的创业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是中等职业学校搞好创业教育的重要保证。而建立以专职教师为核心、以兼职教师为主导的全程化创业师资队伍, 是目前较为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一种模式。

(一)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基于创业教育的目标和系统性要求, 创业教育的师资无论在个体还是在团队方面, 都必须是优秀的。

从个体看, 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主要是:必须要有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必须要有创业的实践经历和创业教育的相关知识;必须要有扎实精深、灵活多变的专业素质;必须要有爱岗敬业、宽厚热情的品德素质。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应当具备的能力结构主要是:必须要有教学创新的能力;必须要有创业教育研究的能力;必须要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必须要有驾驭信息和预见未来的能力。

从团体看, 针对不同的创业领域, 必须具有一支数量充足、学科和层次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

(二) 构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养的对策思考

一般而言, 创业是就业的一种形式, 是具有更高要求的就业。它必须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基础支撑, 创业教育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推动创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重点必须解决思想观念、就业评价标准、政策导向等软环境及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机制和模式等两方面的问题。

1. 转变教育理念, 强化创业意识

长期以来,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就业教育和择业教育, 其培养的目标也仅局限于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 学会某一类专业熟练的技能、必备的通用技能以及相关的其他专业技能, 形成较强的应岗能力和一定的跨岗、跨职业能力, 使毕业生出去能适应一定的职业, 谋得一份工作。

因此, 目前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对开展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要使创业教育的理念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理念, 首先要树立创业教育的教育价值观。传统教育观念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头脑中根深蒂固, 要想彻底转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创业教育能否顺利实施, 最主要的是创业教育的思想必须在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中形成共识。

学校管理者是实施创业教育的关键, 管理者是否支持创业教育决定着创业教育在这个学校能否顺利开展。在教育面向全球化的今天, 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者要把握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全面贯彻创业教育思想, 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入手, 在教学内容、方法、课程设置及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 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提供创业环境和机会, 帮助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2. 高起点建设一支专职、兼职动态发展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目前, 具有上述创业教育师资素质和能力要求的教师在中等职业学校是非常缺乏的。因此, 在师资队伍组建上, 应该严格规范教师的培养和招聘机制, 以保证创业教育教师一开始就建立在较高的起点之上, 为以后的工作开展提供了良性的基础条件。在师资队伍的结构上, 可以学习美国的经验, 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搭配。

(1) 培养专职的创业教育“双师”型教师。 (1) 通过集中培训, 使教师了解创业教育, 具备创业教育的基本知识; (2) 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 (3) 在一些实践结合密切的学科中, 通过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活动, 让教师深入高新技术企业, 体验创业过程, 积攒创业案例, 丰富创业教学经验。

(2) 聘请兼职教师。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到创业基地任兼职教师, 或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这样既弥补了学校创业教育教师数量的不足, 也实现了创业教师个性、能力、学识和经验的互补, 优化了师资结构。

3. 采取多种鼓励措施, 不断提高创业教育的师资积极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理论上可以勾画得无比丰富和完美, 但在实际工作当中, 由于它涵盖了部分兼职教师, 而他们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和管理系统, 所以应解决好教师参与创业教育工作的激励机制, 切实提高创业教育教师的积极性, 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1) 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评价制度。制度建设是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 它是教师开展工作的有力保障。依靠制度的力量推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主要表现在工作量安排和绩效评估上。明确教学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 制定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学管理制度, 完善教学质量反馈信息处理系统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分析系统。创业教育教师在进行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参与创业咨询工作时, 可以有章可循地折算成教学工作量, 为落实奖勤罚懒的制度提供依据。

(2) 建立有效的创业教育激励机制。建立起利益驱动机制, 既是体现教师劳动的重要指标, 也是促使教师主动、积极参与创业教育的重要动力。对在创业教育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按照既定的报酬标准予以奖励。

同时, 要为教师个人的进步拓展空间, 对于教师在教材编写、论文发表、进修培训、经验交流等方面, 除了金钱上给予鼓励, 还应在软件方面创造空间以给予支持, 如组织教师到同类院校或创业市场进行系列考察活动, 建设创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基地等等。利益上的激励机制建设增强了教学工作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使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能够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关乎到中职生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只有从中职生的根本需要出发, 秉着崇高的教师职业精神, 开拓创新, 才能形成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为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要完成由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延伸与拓展,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在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下, 必须通过教师自身的发展去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重视和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水平, 使其能担当起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任。

关键词:创业教育,师资,现状

参考文献

[1]张文安.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养的创新模式[J].商情 (科学教育家) , 2007 (11) .

[2]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5) .

[3]侯贵宝.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4 (27) .

[4]徐丽艳.以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促进大学生创业.http://www.kab.org.cn.

职校就业创业教育 篇5

五月,又迎来高校毕业季,求职成了毕业生们最头疼的事。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近700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9万,开创新的纪录。毕业生人数规模上升,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却一再下降,据对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下降了15%。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了众多高校毕业生无奈却无法回避的问题。媒体甚至戏称今年是“最难就业年”。

今年就业压力的增大,并不是简单的因素造成的。经济增速的放缓,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部分行业就业需求下降;毕业生总量增加,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长期累积并爆发等,都使今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直持续增长,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0%,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到2020年将提高到40%。

相比于大学生面对的就业难问题,部分职业技校毕业的毕业生还没实习,就被用人单位提前“预定”签实习协议,刚入学便定好了“婆家”,就业形势一片大好。“硕士博士满街跑,技工技师无处找”现象越发明显,如今高等院校年年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毕业时竞争压力巨大。而相关技术人才却十分缺乏。

比如CG动画产业,整个产业需求巨大,但人才供应却严重限制了其发展,全国仅8000的从业人员数,根本无法填补CG动画产业上万专业岗位的空白。而虽然全国有上百所高等院校设置了相关的CG动画专业,毕业生空有理论无实际操作能力也同样无法解决CG动画产业的燃眉之渴。唯有从根本上加快职业教育的步伐,加大对职业技术院校的投入,多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才可以缓解中国现在出现的就业难问题。

职校需要补上创业教育这一课 篇6

创业教育有利于未来创业,但不仅仅是创业,而是每个人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研讨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时指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用人单位或个人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它(创业教育)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

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人的教育,早在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我国就正式提出了“第三本教育护照”即创业教育的概念,把创业技能教育与职业性教育放到同等地位。

然而,一提起学生创业,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普通高校毕业生,联想到IT等高科技产业创业,联想到比尔•盖茨这样世界知名的创业大家,仿佛这些与职校学生没什么关系。甚至在许多人脑海中,上职校就等于未来从事简单的技术操作,整天围着机器转悠,谈不上创造,也难以创业。

为何如此?原因虽然很多,但首要还是因为人们把创业的标准抬得很高,总是把创业与种种伟大的成就挂钩,以至于许多人把创业看得非常的神圣,甚至高不可攀。诚然,创业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力与资源条件,但是,创业并不局限于哪一个行业,高技术产业叫创业,练练地摊、开个小店铺也叫创业。

实际上,相比于普通大学,职业院校与产业联系更为直接、更为紧密。而从社会生产实际看,创新、创业往往存在于最基本的生产环节,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更多地由一线技术工人做出。从这个角度讲,职业院校毕业生恰以技术见长,且与多数产业密切相关,仅以农业为例,畜牧、养殖、种植⋯⋯都有可能成为创业的方向。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国内一些职业院校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了创业教育的尝试,但还仅仅是“星星之火”,尚没有形成“燎原之势”。

职校就业指导中思想教育工作的探索 篇7

就业指导工作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按照教育培养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职业观, 全面地提升职业素养和能力, 以及综合素质自觉性的教育活动;也是帮助学生依据社会需求及其自身特点顺利就业, 并在适应社会工作、融入社会生活中同时得到发展的过程。在做就业指导前, 要先了解分析, 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一、中职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 就业意识较模糊、自我定位不清、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 择业的主动性差。主要表现为常常流露出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地追求高薪酬、高福利、高待遇和贪图安逸轻松的想法。

(二) 职业道德素养欠缺, 缺乏奉献精神, 团队意识薄弱, 重视“利益”, 且信誉度不高, 贪图享受, 怕吃苦, 缺乏耐力, 适应环境的能力差, 主要表现为工作怕苦怕累, 在工作半个月或一个月左右就盲目地离开了企业, 缺乏承受能力和责任感。

(三) 自律和沟通能力差, 个人性格孤僻自傲、情绪控制能力差, 不愿接受厂规厂纪的约束, 习惯于自由散漫和各行其是, 缺乏团队精神, 心理脆弱, 抗挫折能力差, 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二、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强化思想教育的做法

(一) 强化德育工作, 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对就业的引

导和促进作用。以学校德育阵地为主, 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改变显性教育的模式, 强化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 教育他们正确地衡量得失, 帮助他们准确定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 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的市场意识及就业意识。

(二)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体

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 把就业指导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充分重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 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在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 要保持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 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使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家庭的积极影响形成合力。

同时, 利用社会舆论的宣传教育功能, 发挥导向作用。通过多种途径, 帮助家长了解当前社会的用工需求以及国家对中职生就业的相关政策, 与家长一起帮助学生根据社会发展和自身实际, 做好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健康的心理是奠定学生发展后的基础, 是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健全人格的前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学生的知识是显性的, 而对学生从心理上的帮助是隐性的。在就业工作中, 把就业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的教育和指导, 针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 提供心理咨询帮助, 教会学生掌握调节心理的策略, 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意识, 提高就业决策能力和处事能力。

(四)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载体, 丰富学校德育内

涵。一是通过开展新生入学军训教育、爱国教育、发展教育、法制教育、党团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教育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将德育教学贯穿于学生在校的整个过程。二是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校为学生就如何择业就业、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等方面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讲解, 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用人观、强化学生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对学生就业方向、择业起到一个积极的指导作用。三是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做定向报告, 以个人工作上逐渐成熟起来的历程为素材, 现身说法, 帮助毕业生正确分析自己与社会及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 树立合理适度的择业期望值, 增强就业的竞争意识和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四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竞赛、演讲比赛, “创先争优”等系列活动, 不断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与思想道德建设。五是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纪律、吃苦耐劳的作风、敬岗爱业的精神, 促进学生的就业稳定性。

职校就业创业教育 篇8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是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大趋势相适应的。创业教育英文为enterprise education, 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 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 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 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从狭义上来说, 则指进行创办企业所需要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及其相应实践活动的教育。

二、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 开展创业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强调“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 加强就业观念教育, 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中等职业教育传统上是一种就业教育。但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等因素,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需失衡。因此, 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 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充分发挥学生特长, 挖掘学生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客观要求, 是构建知识型、创新型社会和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2) 开展创业教育是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中等职业教育传统上是一种就业教育。学生通过在学校学习专业技能, 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谋得一份工作。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等原因, 更加上当今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需失衡,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就业难的形势十分严峻。开展创业教育能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 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 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 使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这样, 从根本上解决了职业学校就业难的问题, 使职业学校得以健康发展。

(3) 在专业课中开展创业教育是学生的自我发展的要求。专业课是职业学校教育的主阵地, 专业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职业教育, 不仅可以通过学习专业操作技能帮助学生就业, 而且还能推动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生涯, 满足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愿望。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老板, 更关键的是培育开拓精神和创业人格, 拓展学生的职业上升空间, 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三、职业学校专业课中实施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1) 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学生, 因此教学过程对于创业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必须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 选择那些对培育学生创业意识有关、有利、有用的专业内容, 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思想的引导, 灌输创业理念,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另外, 由于中职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习基础, 部分学生容易有自卑心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学,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提高学生参与创业欲望。

(2) 在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实践教学 (包括实验、实习及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是职校学生重要的教学环节。但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模式, 只偏重通过实践使学生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认识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 而未重视学生个性、创新思维、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中将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培养、创业能力训练与提高渗透在相应的教学实践中, 使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创业素质。在实验教学中, 可根据实验内容, 减少验证性实验, 增加设计性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设计性实验是让学生分为若干组, 学生自行设计, 拿出方案后经小组讨论, 各组从学生各自的方案中优化出最佳方案, 在小组之间比较哪种方案设计得最好,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样, 既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 又可以鼓励他们勇于探索, 敢于创新。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 学生既学到了专业技能, 又提高了综合素质, 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创业是非常有益的。

(3) 在专业课的教学方式中体现创业教育特色。传统的教学方法崇尚“教师讲得清清楚楚, 学生听得明明白白”的教学境界, 学生缺失了应有的学习过程———存疑、选择、批判、探索、想象、创造。创业教育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固定不变, 要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让师生共同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从强调积累知识走向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 通过探索, 使知识结构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教师在专业教学中, 应尝试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 不断锻炼学生养成质疑问题的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协同能力和领导组织能力。

教师可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例如可开展案例讨论教学, 案例讨论题不设标准答案,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在讨论结束后, 每组指派一名学生 (轮流) 上台发表对案例讨论题的答案。在学生发言时, 教师可记录演讲学生的创新点, 以供点评之用。这样, 既能够锻炼学生协同作战能力, 同时, 通过聆听其他小组的发言, 学生还可自行进行是非曲直的判断, 提高决策能力。教师通过分析和比较学生的创新之处, 既正面鼓励了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 又可培养小组乃至班级整体的协同力与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杨小平, 刘凌缨.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思考[J].科学咨询, 2009 (3) .

[2]胡学军.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理念初探[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 .

农职校生机在于以人为本的创业教育 篇9

一、目前的困境和问题

㈠教学理念滞后, 办学方向定位错误学校未能按教育改革精神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办学方向, 未能大力革新教学管理、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究其原因, 一是学校受计划经济体制的贯性思维约束, 仍然把中职教育定位在培育学历生界面上, 定位于毕业生成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用人的界面上。二是面对招生困境, 各农校把精力用在招生和就业方面, 而对教学资源配置注重不够, 投入严重不足, 导致素质培养成空谈, 学生专业能力得不到提升。三是教育理念滞后。遍观西北农校教育教学, 仍拘泥于普教模式。教学偏重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忽视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 阻碍了教育教学事业的创新, 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毕业生不能显现应有的岗位负任能力, 故得不到社会的肯定和赞同, 致使农校办学信誉大打折扣, 造成招生难、就业难之困态。

㈡职教改革方向与社会认识反差大突出问题是招生难, 实质问题是就业难, 不论教改设计者的设想多么完美, 但公众的贯性认识难以转变:上学为了学历, 为了得到国家财政饭碗。一旦不包分配, 其上学积极性大减。其次, 大学扩招, 减少了中专生源, 涉农学校更被低看。其三, 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趋高, 导致社会上中职生积压多、就业难, 影响了中专信誉, 使得青年人深感上农校并非理想的就业之阶。诸多因素导致农职校生源短缺, 陷入困境。

二、通过以人为本理念实施创业教育和素质教育, 推动农校生机

职教改革的显著特征是把学历教育改为职业教育, 培养技术性、实业型人才和技能型劳动者;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凭所学知识和技能独自创业、自主择业、自谋生计, 国家不包分配。西北中职校要从目前的困境中走出, 必需按职教改革的精神重新定位教育目标和教育层次, 需要在教育方式、教学管理、教学组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作适应性调整。

㈠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 培养实业型人才, 以此求得社会认可和接受, 推动招生和就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的战略高度出发, 确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充分体现教育为了学生的成才成长、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提供最广阔的空间和条件。古人曾形象地比喻, 学校为器, 学生为水。器方则水方, 器圆则水圆。就是说, 培育出怎样的学生, 全在学校的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灵魂是素质培养和创业教育, 其宗旨是:依靠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使他们自我认识、自我提高, 使每个人的独立人格、创新精神、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培养出的学生, 应品格优良、意志坚强、作风务实, 具有较强开拓意识和创业欲望;应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较高的岗位负任能力;应有直接为生产一线服务的信念, 有竞争意识、抗风险意识、应挫能力和相应的心理素质。

一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入校, 应当是“我学什么, 你教什么”。就是由过去以“教”为主转为以“学”为主。中职生入校, 准备学习什么专业、掌握什么技术, 心中已有定向。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就要以学生的需要为主导。教师的授课编排、教学组织, 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学习目标为中心, 以实习实训基地为中心, 以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为中心。教师教学的目的, 不是要学生掌握多少知识, 而是要学生掌握什么技术、学会什么操作、具备什么能力。以此为出发点, 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中职生。

二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视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而要确立探究式的科学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使学生爱学、勤学和善学;要把学生的需要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结合起来, 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动力;要依照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新发现、新观点、新认识, 为学生分析、交流提供机会;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 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常规,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总之, 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空间和条件。

三是要依情分层次教学。职教改革以来, 中等职校入校生虽有基础文化程度下降之弊, 但有个性突出明显、文体书画等特长突出之优。在此现实下, 依情分层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爱好, 支持个性张扬, 鼓励个人特长的发展、延伸;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让不同程度、不同层次和不同爱好的学生各有所得, 各有所成。而不是按统一标准衡量所有学生。

四是要强化实践性教学。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 启动、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实现知行合一。要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 建立系列化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主题、目的和特定的要求。具体而言, 每次实践活动, 都要掌握一项技术, 或熟练一项操作技能。参与者要提交实践报告, 以证明自己已掌握相关知识。

五是要始终贯穿互动式教学。学校面向全体学生, 建立一种双向的、交互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 要科学设问, 要精选典型案例和热点问题。要设置情景, 创造让学生参与教学讨论的氛围。学校要在每个学期组织几次主题鲜明的互动式讨论, 就某个重点问题或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专门组织讨论;老师要积极尝试情景剧式教学, 就是由任课教师按教学进程确定主题, 把教学内容用情景剧的形式串起来, 由学生自编自演自赏。情景式教学使每个学生参与其中, 如身临其境, 记忆牢固。

㈡面向三农培养技术人才让学校体现出自己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从而提高办学信誉。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集约化发展, 农民依靠提高科技素质和生产中的科技含量走向富裕, 都需要农业学校培养出技术骨干。农校的教育教学, 面对的是本地的需要, 培养中级农业职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是农村的需要, 也是学校的方向。因此, 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要以社会产业需求为基点;知识体系以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为导向;专业技能以岗位负任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进一步说, 应当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 从一村一户农民的致富需要入手, 培养出既有专业技术, 又有实干精神和能力的毕业生。通过毕业生开拓, 既带动广大农民科技致富, 又吸引全社会对农业教育的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由此带来农校生机。

㈢开展创业教育, 培养技术型劳动者创业教育, 就是要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 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 提高学生自我谋职能力, 消除吃国家财政饭的思想。为此, 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 开展创业教育, 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要让学生知道, 农牧村建设、农牧业生产、农牧民致富, 都需要农业技术指导者, 需要高技能型劳动者, 那里有就业需求。当毕业生进入生产一线之时、创造出业绩之时, 便是农校教育成功之时。

㈣实施考试考核改革, 建立新的教学评价理念现行的教育教学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 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标准, 以卷面考试为主要手段, 以考试分数为指针的应试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客观上引导学生死读书、读死书, 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形成, 不利于智能与技能的提高。为适应教育改革, 应逐步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重视学习评价的全面性。教学评价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每一阶段的评价中, 都体现从不同视角设定评价项目, 确定评价重点, 按阶段提示学生的进步过程。就是说, 教学评价不仅重视知识性目标, 更要注重智力性、认知性目标, 力求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评价学生。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以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发展水平、基本技能熟练程度为标准, 以素质测评、技能考核、知识考试为手段。这样的评价手段, 能促进学生多方位认知、多形式学习、多角度实践。换言之, 科学的考试考核方法, 也是促进学业提高的有效方式。

㈤广泛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为技能培养创造条件生产实习基地是掌握专业技能、掌握操作技术的平台。在实施素质培养的教学理念下, 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显得尤为重要。

近十年, 西北各农校都按社会需要创办了新专业, 或自主开发了相关课程, 但实训基地的建立并未跟得上。事实是, 要学校每办一个专业、每开一门课程, 就建立相关实习实训基地, 提供所有操作训练, 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 实训基地建设不能仅限于学校。应扩展到校外, 扩展到邻近地区的同业、同行企事业单位。利用社会上实业团体实习实训, 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技能, 提高了教师实践能力和学业水平, 也有利于改进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 更是增加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提升了学校办学威信。

总之, 农职校的生存体现在毕业生的开拓、业绩、贡献之上。学生学业水平提高了, 岗位负任能力提高了, 工作能力提高了, 就体现出的办学效益, 母校就有了威信。久而久之, 能促使公众改变观念, 抬眼看农校, 从而吸引有志青年入农校就学, 从而使农校再现勃勃生机。

摘要:西北农职校要走出困境, 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服务三农为目标, 广泛建立实验实训基地, 着力实施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通过毕业生的开拓和业绩衬托职校办学效益和价值, 以此带来农职校生机。

职校就业创业教育 篇10

笔者认为职校创业教育就是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基础上, 提高创业意识, 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创办小企业的创业型人才的教育。职业院校创业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技术、创业技能, 并要具有风险意识、合作意识、诚信意识。因此, 创业教育师资必须由专业教师, 创业管理专家、行业专家、政策咨询专家、成功的创业者组成。完备的师资队伍营造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 以学生为中心, 激励学生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职校营销实训模式的现状

目前, 职校营销专业的实训教学通常采用社会调查、课堂案例分析、校内模拟实训、顶岗实习四种方式。然而丰富的实训教学方式并没有完全融和起来, 从而形成一种完善、合理的实训教学模式。目前实训教学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目标不明确。究竟该完成哪些内容, 完成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优秀, 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二是实训过程不完善, 内容不完整, 操作不规范。三是形式单一。实训教学往往方式单一, 各教学方式没有很好的整合, 学生得不到系统完整的技能训练, 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将创业教育融入职校营销实训的可行性分析

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受教育者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与营销实践性强的特点不谋而合。创业教育可融入营销实训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 目标一致。

创业教育强调可操作性, 这正是营销实训的特点;创业教育强调系统性, 没有系统营销实训无法实施;创业教育强调创新性, 没有创新营销实训就没有实施的意义。

2. 主体一致。

创业教育强调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要把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有足够动手动口的机会。这正是营销实训的原则, 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

3. 形式一致。

职校创业教育课程应该是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的, 可操作性强的完整课程。而可操作性正是营销实训的主要特征。

4. 内容相同。

创业教育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 只有学生参与才能创业成功。营销实训同样强调参与式学习的重要性;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涵盖了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方面面。

四、创业教育视角下职校营销实训模式的总体思路及具体实施

根据对创业教育经营性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 在分析职校营销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将创业教育与营销实训相融合, 主要在学生已学完相关专业课后, 学生顶岗实习前的一个学期实施。本人根据营销实训教学的实践, 整合了一个完整的实训项目, 形成一整套完整、连贯的教学课程, 如下表:

通过四大模块的系统实训, 将一些营销实训项目有机整合在一起, 让学生对实训的目标更明确, 感受更深刻。再通过企业家、营销实战工作者的讲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可以尝试建立课内和课外两个实训基地。课内实训基地用于实训教学, 主要采取分组教学法, 集体学习创业的过程。课外实训基地 (如学校创业园) 用于学生实现创业的梦想, 通过考察学生的优秀创业计划书, 在校内给予支持, 让其尝试创业。

根据以上分析研究和实践证明, 将创业教育融入职校营销实训模式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新途径。

摘要:“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我国目前的就业战略。本文在分析职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和职校营销实训模式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将创业教育引入营销实训中切实可行的新模式, 旨在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 通过创业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词:创业教育,营销,实训模式

参考文献

[1]孙亚红.中职营销专业实训教学改革之我见[J].职教研究.2009 (10) .

上一篇:幼儿电教语言教学下一篇:国际档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