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能力

2024-07-08

感受能力(精选十篇)

感受能力 篇1

一、通过自然界丰富的音响世界, 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与感受能力

因此, 对音响的感受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 通过不同形式与手段对学生进行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千世界的音响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如风雨声、雷电声、鸟鸣、狗吠、马嘶、狮吼、涛声、流水声、机器马达的轰鸣声、战场上的枪炮声、抑扬顿挫的叫卖声……作曲家们为表现这些丰富音响和自身感受而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 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及情感。如我在讲三年级第六册《春天举行音乐会》一课时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 去探索大自然的声响, 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为歌曲的歌词进行二度创作,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使他们主动参与音乐表现和创造。

教学中, 教师指导学生聆听欣赏作品时, 让学生感知音乐与大千世界的密切关系, 感知大千世界丰富的音响和音乐所富有的特殊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打开想象的心窗, 利用各种生活物品, 自己动手制作模拟大千世界音响的“乐器”进行表演。在教师的启发、鼓励下, 有的学生将塑料纸揉成团, 放在掌心里揉搓, 使其发出“刷刷刷”的声音, 用来模拟潇潇细雨的声音;有的学生手握塑料饮料瓶发出“咔吧、咔吧”声, 模拟雷声;用筷子敲击出简单的乐句……这些信手拈来的普普通通的生活物品, 被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赋予了新的概念, 虽然简单、没有固定音高, 但却在孩子们的音乐启蒙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欣赏音乐, 启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音乐具有“有声无形”的艺术特点, 人们对音乐内涵的感知比较抽象。但是, 音乐的各种要素组合起来, 所表现的内容、塑造的形象、表达的情绪, 总是能被人们所感知,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方面, 有的教师充分利用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 启发学生利用想象力将所听到的音乐用语言描述出来, 同时也描述出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音乐是听觉艺术, 音乐教学应该在反复聆听的基础上, 感受和表现音乐。如我在讲三年级第六册《春天举行音乐会》一课时, 我设计了多种活动,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聆听歌曲, 如听记歌词, 听辨节奏, 节奏接龙, 师生对唱等。解决歌曲学习的难点, 使歌曲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深入, 水到渠成。然后进行歌词创编教教师对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贴切的语言表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学生对老师给予的赞赏兴奋不已。这表明, 只要细心引导,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是会得到发掘和提高的。同时, 教师则需要尊重学生的纯真天性和独立感受, 对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给以鼓励。

三、结合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音乐、舞蹈、诗歌、绘画是文学艺术范畴中的几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各有其表现特征, 但相互间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在审美意义、表现手法方面有着许多相同之处, 其目的是一致的。

音乐、诗歌有声无形, 而绘画、舞蹈则有形无声, 它们相互结合后的表现形式更加完美。如欣赏《乘着歌声的翅膀》该作品原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以德国诗人海涅的诗为歌词而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 作品富有诗意, 充满了自由幻想的浪漫色彩, 后被改编成管弦乐作品。课堂上先是播放这段音乐, 在乐曲声中, 教师饱含深情地朗诵了海涅的诗, 并踏着音乐的节奏轻盈地跳起了华尔兹, 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舞蹈与诗歌融合一体的完美与和谐, 在有声有形中加深了对音乐表现内容的理解。

在教师的启发下, 学生对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 挑选部分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随着音乐即兴轻歌曼舞, 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中。在这次音乐活动中, 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结合自己对音乐作品《乘着歌声的翅膀》的感受写一首小诗。随后, 教师挑选出部分学生, 在音乐课上伴随着音乐, 朗诵他们自己创作的诗歌。他们用稚嫩的声音, 朗诵他们稚嫩的作品, 自豪和成就感写在脸上。一些没有交出作业的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感染, 情不自禁地即兴创作, 浓烈的艺术气氛弥漫在课堂上。

艺术感受体验总是要通过一种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态度, 无论是对艺术家本人还是对观赏者, 我们不可能身处于艺术形式的王国中而不参与到这些形式的创造活动中去。要做到了基础音乐教育应将对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在对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上, 我认为, 以下几点值得总结和借鉴。

1、教育者应重视每一受教育的个体。

作为教师, 对学生的音乐启蒙教育要有耐心, 要从学生对音乐的最初的感知水平开始, 因势利导, 循序渐进, 不否定任何一个学生。

2、教师应善于启发, 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感知音乐的耳朵”。

让学生学会欣赏, 是培养学生听觉、感受音乐的前提。过去曾片面认为, 小学音乐课就是教一首新歌、识几个音符, 音乐欣赏不是这个年龄段所能感受的。事实证明:只要不断启发, 学生还是能够懂得欣赏音乐的。学会欣赏, 将带给学生音乐感知的快乐, 在这一点上, 教师的循循善诱尤为重要。

3、教师要善于利用综合艺术, 通过各种艺术门类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教师在课堂上用肢体语言帮助诠释音乐, 其教学手段变音乐的无形为有形, 变抽象为形象、直观、鲜活, 极易带动和感染学生参与亲身体验并获得感受。

4、鼓励学生参与音乐的创作过程。

艺术教育的目标并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巨匠。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质,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过程的重要方面, 音乐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音乐创造给以鼓励和奖赏。

5、音乐教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音乐素质及综合素质, 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新理念。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 还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 不断更新知识, 要有独创性和知识包容性。

色彩感受能力研究 方案 篇2

研 究 方 案

成都市三圣小学 周晓华

本课题侧重研究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以更好的发展,更深刻的了解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新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热爱生活美好生活的热情。

一、研究动因

1、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课题的实验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学会感知艺术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动手和艺术感知的能力。

2、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阿尔修勒博士的研究发现,色彩对于儿童来说有其固定的意义。色彩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重视课堂中的色彩知识教学,关注色彩在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影响。

3、学生在绘画初期,尤其是低年级,对色彩的使用是盲目的、随意的。

4、美术就象生活中的阳光和水一样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色彩更是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色彩,新教材把手绘线条和色彩搭配作为造型的基础。为此,把立足点放在 对色彩教学的研究与思考上,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中找原因——美术学科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否解决这些疑问,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美术色彩感受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

二、预期成效

1、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情感。

2、通过对课题的实验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学会感知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使学生从盲目、随意的涂抹颜色,转变为有意识的了解色彩、运用色彩,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

3、探索色彩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以达到提升自我教学经验,推升科研能力,推动课改深化,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4、通过美术教学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以更好的发展,更深刻的了解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新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育出美术人才为目的。

三、研究思路

立足课堂教学,结合学校教师培训和科研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工作,分以下几个步骤。

1、围绕色彩感受能力展开学习,拓宽思路,深化对课题的认识,确定问题研究的理念。

成都市三圣小学,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五朵金花旁,毗邻幸福梅林、荷塘月色、东篱菊园。学校提出“以花为媒,花样教育” 的先进教学理念,教育孩子们“赏花、识花、爱花,做花样少年”,我们三圣小学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化教育特色的花样小学。教师本着“做花样教师,育花样少年”。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本校学生大多数是花乡本地孩子,自己居住的就是一副美丽的风景画,随时就看到鲜艳亮丽的色彩。很多家庭从事种花、卖花的工作,学生经常接触鲜花这种大自然最美丽的色彩使者。

2、如何解决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程序、方法。

3、对自己确立的小课题进行设想和设计,寻求、证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积累成果资料。

围绕美术学科的特点,重视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材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多种绘画形式进行创作表现,并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评价。

4、进行课程实践。

色彩感受能力的研究渗入平时的教学活动,并以示范课和赛课的形式展示。并收集学生作品资料。

5、反思、改进。

反思教学方式的得失,改进教学方法。

6、进行资料梳理、总结、效果呈现。

举办美术展览、交流、评价、总结学习成果,使学生能够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更加热爱美术这门艺术学科。

四、具体安排:

1、选题。(2014年10月)

美术就象生活中的阳光和水一样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色彩更是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我们尤其地处花乡,生活中到处都是美丽的色彩。所以把本次研究的课题定为:培养学生色彩感受能力。把立足点放在对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上,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中找原因——美术学科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否解决这些疑问,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色彩研究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

2、学习阶段(2014年11-12月)

围绕色彩教学展开学习,拓宽思路,深化对课题的认识,确定问题研究的理念。试上示范课。

3、小课题设计阶段(2015月1月——3月)

如何解决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程序、方法。重点研究:①色彩感受课教学的问题设计。

②色彩课教学的亲历和反思。

③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④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⑤探究过程的实效性、目的性、新颖性

4、小课题实验阶段(2015年3月——2015年4月)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行动研究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于自身发展,立足于质量提升。对自己确立的小课题进行设想和设计,寻求、证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积累成果资料。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阶段的总结,注意反映教学的真实问题,注重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注重解决教学问题,注重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

5、反思结题阶段(2015年5月——2015年6月)

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理性思考,形成经验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五、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1、组织机构 主研:周晓华

参研人员:陈红 陈兰 杨岚

2、人员分工

周晓华:负责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申报、结题,以及教学设计、示范课的呈现、活动资料收集。

陈红:课题实施、探索具体的实施方法、示范课的呈现、资料的收集。

杨岚:课题实施、探索具体的实施方法、示范课的呈现、资料的收集。

培养识字能力 感受识字乐趣 篇3

关键词:识字;语文教学;识字乐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55-01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让孩子们体验到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基础的动力和源泉。有了兴趣,学习自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生有了喜欢和愿望,才能让学生学习汉字变得轻松,变得主动。因此,只有让学生对学习汉字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在良好的氛围中识字

1、图画创设情境。小学低年级所学的许多字都是形声字,一个个汉字就是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在教学时可以画简单有趣的图画,引导孩子们了解这些汉字,激发孩子们学习生字的兴趣。让学生们去看、去说,在图画中识字。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孩子们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孩子们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出示与识字有关的图画、卡片等。激发了识字的兴趣,能使孩子们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我首先鼓励孩子们结合字的意思认识字的形旁,再“声旁”,逐步渗透“声旁表音”和“形旁表义”的功能。教学中,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把形声字的这个特点告诉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如见到提手旁就要很自然地想到手,见到木字旁就要很快地想到树木,见到三点水就想到水,见到四点底就想到火,见到双人旁就想到街道,这样学生慢慢地就能根据字的形旁推测生字的字义,达到独立识字。

2、游戏创设情境。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识字效果会更好, 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巧妙有趣的词语环节,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所以我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的积极性就会更高。

3、多媒体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识字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已广泛深入课堂。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越来越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重视。众所周知,识字教学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能够适时的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有效的教学,对小学生的认识、阅读、写作等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效果不佳,多媒体技术为识字教学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二、尊重学生的差异,相信学生的能力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已经认识几百个字,有的认识几个字,学生自身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也存在差异。如果不考虑孩子们的这些差异,必然会扼杀部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丧失学习的信心。所以,我在教孩子们生字时,总是先问;“这些字你们认识吗?认识哪一个?”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识字多的孩子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识字少的孩子也不因程度不同而受到伤害,鼓励孩子下次能够表现自己。

三、引导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

一个学期,认识400左右的汉字是个繁重而艰巨的任务,除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之外,还必须大力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

1、引导学生发现识字的方法和规律。一般的汉字都有一定的规律和识字方法,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识字。

2、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我经常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我让表现欲强的孩子充当小老师,在孩子们在彼此的交流中,提高识字的能力。

四、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生活中处处皆可识字,而不应仅仅拘泥于课本,局限于语文课堂,在电视中,在马路上,精彩纷呈的广告到处都是,孩子便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与这些汉字认识了,生活就是孩子们识字最生动的教科书。我刚开始教孩子们识字是从认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开始,不认识的汉字让孩子们注上拼音,让孩子们彼此打招呼,就这样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认识许多汉字,我还在平时让孩子们做个有心的人,鼓励他们与汉字交朋友。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若能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识字,学生不但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的汉字,还掌握了识字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快乐乐学汉字。既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又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感受语言魅力 提升口语能力 篇4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 中职语文教学应贯彻“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 提升学生口语能力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于以上观点, 笔者在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 总结如下。

第一, 魅力语言老师率先垂范提升学生口语能力。语文教师的语言驾驭能力对于学生来说, 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方式, 更是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在教学中我会尝试多种风格的口语, 或生动形象或俏皮幽默或文采飞扬, 总之是让学生喜欢听我听话。如开学第一课我就对学生说上课时我希望你们能聪明点, 学生一脸的不明白。我说:“大家看这个聪, 一耳朵两眼睛一张口一颗心, 没有哪位同学缺零件吧, 所以说大家的硬件都不错。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软件, 你看这个明字, 可拆写成日与月, 寓意是对于语文大家要天天读, 月月练, 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学好语文。再说聪与明的本义, 耳朵灵谓之聪, 眼睛亮谓之明, 听课时我希望你们能耳聪目明, 能看得见书和黑板上的字, 能听得进老师同学的发言。”当我去教室上课, 看到同学们还在教室里喧哗时, 我不发火, 而是在门口稍立片刻, 然后微笑着走上讲台说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呀!一大早的就听到树林里的鸟儿叫得这么欢哪!学生们都会心地笑起来。当学生向我发牢骚说文章读过就忘, 难记难背时, 我对学生说我们吃饭不是吃了饿, 饿了吃, 再饿再吃吗?背诵也一样, 背了忘, 忘了背, 再忘再背。当学生向我抱怨为高考二分背上千句名句不合算时, 我说:“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半句空”, 确实, 学习的过程很艰苦, 但是, 如果你能“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那么“千淘万漉虽辛苦”, 你总会有“吹尽狂沙始到金”的一天。但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那么多名句中, 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句“书卷多情如故人, 晨昏忧乐每相亲”, 读书如交友, 你看见它亲, 它也会对你亲, 关键是你要对它情意绵绵, 每天早读读晚背背, 这样你们才会相亲相爱。”学生诧异了说老师讲话就是有文采, 名句没白背。既然老师背这么溜, 那我们也拼了。我说背名句不只是为了赚考分, 更多的是借此揣摩古人的情感与思想, 学习他们的智慧。

第二, 品读文本语言魅力提升学生口语能力。师生要通过对课文言语词句的“咬嚼”, 深入品味, 去体悟言者的语言技巧, 领会语言表达的魅力。如《林黛玉进贾府》的人物语言就能给我们很多启发, 如在什么环境中说什么话、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说话的分寸等, 这对我们的和谐交际有很大的帮助。从熙凤夸黛玉美貌处, 学生可学说恭维话的技巧:一要善于发现对方优点, 二是恭维时可适当进行夸张, 三是恭维时要注意情境, 切不可恭维了一方而得罪数方。在黛玉推辞舅母留饭处, 学生可学习怎样得体地推辞别人的邀请:即一要尊重和感谢对方的盛情, 二要有充分合理的推辞理由, 三可建议调整时间, 四要表达歉意请对方谅解。在黛玉答贾母所读何读书时, 师生可学习失言后该如何说补救语, 在宝玉摔玉贾母劝说处, 学生又可学说服的技巧, 怎样巧妙应对突发事件。在《项链》中我们还可认识体态语的妙用, 玛蒂尔德冷冰冰地说、不耐烦地高声说、迟疑地回答等, 语调情绪表情的变化再加上眼泪助阵, 几招就达到目的, 她的说服技巧真是可圈可点。

第三, 课堂讨论实战演习提升学生口语能力。上《祝福》时我布置了二个课堂讨论作业。第一题是有人说祥林嫂是被鲁四老爷等极端冷酷的人“杀”死的;也有人说是柳妈的一席话葬送了祥林嫂;还有人说是不幸的命运害了她, 请全班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第二题是祥林嫂和小悦悦都曾倒在路边无人过问, 二人告别世界同样让我们备感凄凉, 面对此情此景你是否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现实生活中你可曾有过无助的感觉?你觉得世界是“充满爱”还是“浓黑的悲凉”?如若遇到“祥林嫂”或下一个小悦悦, 你是真诚地帮助还是无视地走过,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设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即兴发言, 在争辩中倾听、接受对方观点或据理力争说服别人。上完《最后一片叶子》后我也布置了二道讨论题。第一题是课外搜集主题为“小人物身上的光辉”的资料准备交流。第二题是“假如生活中没有贝尔曼, 你该怎么办?”学生在发言过程中有不少令我惊喜的表现。在讨论小人物的光辉时, 有人提到了最美司机吴斌, 有人提到了感动中国的洪战辉, 也有人提到了矿难时《三块饼分给四个人的平均分法》的故事。在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贝尔曼”时, 有学生提出即使叶子落下生活中又没有贝尔曼又怎样, 我还是要好好地活着, 并且还要做一件事, 那就是等叶子落光以后, 长出比前一次更多的叶子, 不让心灵的长春藤真正地枯死这才是最重要的。言语掷地有声, 引得师生们一致拍手叫好。

第四, 三分钟演讲展示学生魅力语言来提升学生口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课前三分钟, 正是贯彻了“唤醒、激励、鼓舞”的策略。学生调侃课前三分钟说那是我的地盘我做主, 与你相约不见不散, 若不精彩下次还来。为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 这三分钟内容不限, 学生可美文赏读、新闻播报、推介作家作品, 既可谈时事政治, 也可谈个人生活体会感悟……形式上也同样不限, 除常规的讲故事、诗歌朗诵、演讲外, 学生还可以说相声, 讲笑话, 抽签即兴发言甚至可以先表演哑剧再进行猜测与解说, 偶尔有同学来段方言秀那就更好玩。在三分钟具体的交际情境中, 台上同学要脱稿自如流畅地表达, 台下同学要认真倾听, 听后再评点, 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 又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关注阅读感受 培养阅读能力 篇5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传统阅读教学中阅读本质和规律相违背的诸多现象,指出导致阅读教学方法中“讲”风盛行的原因,在于旧有观念中人们对“知”的过分强调,以致忽略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客观存在,更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感受的关注,造成阅读教学“少、慢、差、费”的尴尬现状。强调了倾听并了解学生的.阅读感受的重要性:只有重视这个教学环节,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切实保证学生充分、自主的语文实践,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促成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实现。

关键词:关注;阅读感受;阅读能力

ABSTRACT

This text analysis tradition read teaching with read essence and a great deal of phenomena that law violate , point out , result in , read teaching method ” say “ wind in vogue reason , lie in old idea people excessive to put emphasis on to ” know “,neglect student as objective reality to read subject , neglect , read concern that experience to student even more, cause and read the awkward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 little , slow , difference , fee ". Have put emphasis on listening attentively to and combining importance to understand reading experiencing of students: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is teaching link, could lead students to confirm knowing , guarantee conscientiously students practise in abundant , independent Chinese , train students reading effectively, thus facilitate the realization that students talked with text .

关于音乐感受能力的思考 篇6

关键词:音乐;特性;因素;音乐感觉

在钢琴教学活动中,演奏就是为了表现音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这种感情又是通过音乐进行诠释的,我们必须将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注重音乐表现力各种细节性内容的培养,使之成为钢琴教学的重点。由于受先天性因素的制约,我们每个人对于音乐的感觉是不同的,但是,经过长期的

教育、培养,学生对于音乐中蕴藏的情感因素的把握则能够不断深入。

将音乐的感受力分为多个层次。首先,浅层次的音乐感受能力。它是人们本身具有的、生理性的、感官性的。而这种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则是一种自然能力或者是一种原始能力,不加任何修饰的,是外在的。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爱音乐、懂音乐,可他们并不知道,这些人都属于这一层次,也就是对音乐感受能力的浅层次。其次,音乐的内在感受是音乐更深层次的感受力,除了人的感官及身心的愉悦之外,可以通过对音乐的初级体会而真正领悟音乐自身的实质及音乐内涵,更有甚者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想法处境,那么这些均属于音乐感受力的深层次能力。在平时演奏及学习过程中,很多演奏者、学习者都能够掌握乐器、驾驭乐器、掌握节奏,可是,这些仅仅只是对音乐的浅层次理解。这种理解要依赖对音乐的原始感觉,是感性的,有着局限性的,太过于在意自己对音乐的感觉,因此,很容易出现感觉上的误差,进而产生武断的观点、偏激的思想,认为自己真的懂

音乐。

为了增加我们对于乐曲的记忆及掌握乐曲的熟练程度,我们会很多遍地、不断地演奏同一首曲子,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一個更为重要的理由,那就是要懂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体会音乐的内在涵义。只有达到这个目的,演奏者才能演奏出具有生命意义的、富有魅力的、符合音乐本身的乐曲。一个人的先天性条件越好(在这里指他的原始感受能力),那么,对音乐的深层次理解能力就越好,但要突破一般的音乐理解瓶颈,仅仅靠这种原始的感受能力还远远不够,也就是说,仅仅依靠训练技巧的提高,不断地增加训练强度,延长训练时间,远无法实现对音乐感受力的提高及培养,决定音乐感受力理解程度的关键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知识积累以及个人思想修为。

在强调关注音乐感受能力的同时,切不可将其与音乐表达能力等同起来。比如:其一,一首乐曲完全可以感受到其美的一面,但是,却不能通过自己的技艺将其表现出来,或是表现得一塌糊涂;其二,一首乐曲由演奏者表现出来的内容,再经过演奏者二次加工后,只有演奏者自己理解,自我感觉良好,听众茫然;其三,演奏者对一首乐曲内容理解的多少,就如音乐本意表现出的多少,那么,就完全可以诠释音乐本意,诠释作曲者意图。通过这些,就足以证明,一个好的演奏者、音乐人,对于乐曲应具备的理解能力是多么重要,只有深刻地认识到音乐感受力、音乐理解力及音乐表现力的不同和其相关性,对于音乐的认识才能提高到另一个

层次。

良好的音乐素养对于理解音乐是非常重要的。虽然通过学习或演奏乐器这一途径可以提高音乐素养,但是并不能依靠使用某一件乐器单纯地、浅层次地、原始地理解音乐或演奏音乐,音乐本身的美感,仅依靠一件乐器或浅薄的认识是达不到的。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音乐素养,深入音乐的内部才能真正理解一首音乐,才

能把一首音乐演奏好。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可通过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对音乐整体性的把握理解。音乐感受能力则完全体现了对音乐的整体性把握能力,而音乐活动中的其他能力只是对音乐局部性的体现。我们在钢琴教学活动中,技巧、局部技能及其他方面的训练占据了相对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教师在教时觉得乏味、无聊。学生在学的时候,则枯燥、厌烦、厌学,抵触情绪高。只有不断地理解、认识音乐本身的特性,借用技能、技巧的操作训练,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充分将对音乐的情感表现出来、表达出来。在教学中要避免对学生过于生硬的控制。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努力和学生一起共同创造一种能唤起学生音乐热情的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嘉禄.钢琴表演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3]童道锦,孙明珠.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2.

[5]王庆.音乐结构与钢琴演奏[M].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浅谈语句感受能力的重要性 篇7

关键词:语序,句位,句义

语言感受能力即语感, 被有些人称为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感受、理解语言, 主要是感受理解句子, 而感受理解句子是阅读文章的基本环节。从阅读速度看, 以一句话为整体单位, 用“扫视法”读, 比一个字一个词去读, 效果要好得多。从阅读效率看, 如果仔细捕捉, 深入体味各种类型的中心句 (全文中心句、语段中心句、句群中心句) 多种多样的关键句 (塑造人物形象的、展开故事情节的、结构照应过渡的、揭示主旨的, 反人深省的、意在言外的、设置悬念的、表明作者观点感情的) 就可以理解或领会其在揭示主题, 突出中心, 组织语段等方面的意义或作用, 就可以理解领会其在塑造人物, 推动情节, 组织结构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和特点。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下列的语句感受能力。

1 语序感

语句的先后词序往往影响整体的意义或作用。如:

成年累月的战事, 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 经济的不断衰退, 动荡不安的政局, 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 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 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2002年全国高考题)

命题者融入了三个考点:病句的修改, 语言的连贯和句式的选用。这道题中语序不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逻辑关系, 这属于语病的范围。“战事”、“政局”、“经济”、“社会治安”、“生存环境”中有连锁的因果关系, 直接导因是“战事”, 后面都是连带产生的结果, 而这结果又有先后相承产生的必然。二是涉及语言连贯和句式的整齐匀称。划横线的五句话从整体上看是一组整句, 也有细微的差别。语言连贯中就包含了结构相同和句式匀称的问题。先看结构相同这一点, 其中有三个句子是偏正短语, 前面有修饰语来修饰中心词, 为了保持结构的相同, 就应该将“经济的不断衰退”和“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变为相同的结构, 改为“不断衰退的经济”和“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其次考虑句式的整齐匀称, 其中有三句是七字句, 有两句是九字句。综合考虑语义关系和结构顺序, 就可以得出答案。

再如:“增产粮食是对咱们全国、全省、全县的头等重要的事”。这一句把“全国、全省、全县”改成“全县、全省、全国”较好。从较不得重要的说到较重要的, 这是一般的原则, 在修辞学上叫做“淅增法”。原句的次序是“反渐增法”只有特别需要的时候才用得着。

俗话说,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 话要一句一句地说”。语言大师老舍先生针对青年语言通病开的第一条方子是“写东西, 要一句是一句, 要先想好了句子, 看站得稳否, 一句站住了再往下写第二句。比如:明察句内多项状语, 多项定语的合理顺序的规律, 就可迅速地做好各种类型的句子变换题, 谙熟短句在前, 长句在后的排列语序的技巧, 可使语句的表达和谐上口, 文气畅达;明辩句子与句子之间各种不同的逻辑关系, 就能顺利地安排好句群或语段内的合理顺序。推而广之, 语序感受能力强的同学, 甚至能很快地抓住诗文中的诗眼或文眼去直接有效地把握一首诗或一篇文章的行文思路。

2 句位感

经过训练具有良好句位感的人, 在读一个句子的时候, 并不是说一开口就读出一个句子来, 而是说要“眼在口先, 口诵心惟”, 眼睛不只是盯着一字一词, 而是领会了一个完整的意思, 才一个字一个字读出来。训练越多, 眼睛照顾的范围越宽, 语感也越强。比如介词“在”, 往往同“的时候、以前、以后”等词语搭配, 组成表示时间的介词词组, 训练有素的人, 读到“在”字, 心中就会想到后边相搭配的词, 不管中间插入一段多么复杂的话, 也会把它们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 不会被搅得眼花缭乱。同样的道理, 对复杂状语、复杂定语, 以及句子主干——主、谓、宾的整体感知, 也是如此。

句位感强的同学, 往往能敏锐地凭借上下句相同的句位, 利用互文 (同义并列、近义衬托、语义互补) 的知识来解释句。如“落霞与孤骛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结构一样, 处在相同位置的“与”和“共”是同义并列;又如“杀人如不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杀人”与“刑人”同以动宾结构充当主语;处在相同位置的“举”与“胜”, 同义并列, 但有一些词在不同句位, 其意义和用法就各不相同的规律, 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如句中的“也”表示舒缓语气, 句尾的“也”, 因句型不同, 就表示各种语气 (陈述句末, 表示陈述语气;处在疑问句后, 就表示疑问语气……) 。

3 句义感

“群山万壑赴荆门”无论研究语序作用, 还是探讨句位知识, 都与句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其着眼点都是为了敏锐、精确、深刻地理解领会句义。因此, 句义感受能力的培养, 应贯穿于语言知识与运用训练和复习的全部过程中。

解答选词填空, 判断熟语运用是否正确的试题时, 除了要仔细辨析词义异同 (重点是析异) , 准确理解熟语本身的含义 (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看其是否误解 (即望文生义) 、曲解 (即牵强附会) 、肢解 (不顾成语意义的整体性, 拆分其成分而解释其义) 其义而用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语境, 仔细研析词语、熟语意义的范围、对象、程度, 看其使用范围是否超出, 对象是否适用, 轻重是否适当;细心明辨词语、熟语的感情色彩, 褒贬是否得当;综合审阅前后语境, 看用了词语、熟语后意是否重复。要多侧面, 多角度地仔细辨别, 全面审视, 不可先入为主, 主观臆断, 信马由缰, 凭想当然办事。要通过上述几条来选择突破口, 把代入法和排除法等灵活运用到整个做题中去。

在做辨析并修改病句试题的时候, 既要明确病句类型的相关知识, 更要调动语感, 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 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若别扭, 则再作分析比较, 明辨原因, 加以修改。有些句子从语法上找不到毛病, 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 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这要从概念使用, 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是否恰当, 看语句的前后顺序, 句间关系是否合适。有敏锐句义感受的同学, 在做此类题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1年大纲全国卷现代文阅读试题共三个客观题, 第5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语句, 解题时应先根据题意, 从文本中找到相关语句, 精确理解句义, 才能答题。该题B项的表述, 强为因果, 与文本第1段第6句话的意思不相符, 因为这句话中的“而”字句前一分句之间不是因果关系。第6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要求老考生根据选项在文本中找到相关语句, 进行比较分析, 感受其语义上的差异。加A选项的“十分漂亮”与文本第2段第2句的“非常完美”, 在具体的语境中, 就不能近义混用, 要细心辨析。第7题是推断想象题, 它的前提条件是熟知文本内容, 而熟知文本内容是与相关重要语句的句义理解密切相关的。只有———识得“庐山真面目”。

音乐课堂学生感受与鉴赏能力的培养 篇8

一、前提——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 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才能使之喜欢音乐, 充分感受音乐魅力并积极去探究音乐。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首先, 教师本身就是引起学生兴趣的信息源。音乐教师的一举一动会对学生兴趣的生成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 教师赏心悦目得体大方的装扮、生动幽默的言语、有趣的导入、声情并茂的范唱甚至教师上课的心情及个人喜好等都会是影响学生兴趣的因素。所以, 音乐教师在个人修养及安排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时, 不能以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为中心, 而应多考虑学生, 尽量让学生全面发展、获取广博的音乐知识;通过各种与学生相关的音乐实践, 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运用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教学形式引起学生兴趣, 使之喜爱音乐, 愿意参与并主动走进音乐, 去深入了解和获得更多的音乐营养。

二、基础——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音乐是听觉艺术, 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感受音乐魅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能力的基础和关键。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歌唱教学时, 让学生学会静心聆听

由于音乐的弥漫性, 无意识聆听和主动有意识聆听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教一首新歌时, 学生经常没等教几句就一起唱了, 这样, 往往形成对歌曲理解不透、音调把握不好、似唱又不会唱的局面。此时就要引导学生先静心聆听、有意识地聆听、通过对歌曲的充分聆听, 拨动学生的心弦, 引起他们的共鸣, 许多的难点如歌曲的节奏、情绪把握等也会在聆听中迎刃而解了。这对随后学生准确学唱歌曲, 创造性地表现歌曲也起到了很好地铺垫作用。

例如, 在学唱《大海啊故乡》时, 因为这首歌曲学生比较熟悉, 所以往往在教学之初即聆听环节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跟唱, 以至于忽略了对歌曲节奏、旋律、情感等要素的体验和把握。此时就需要教师设计各种教学方法 (如在聆听时给学生一个任务,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设计以下问题: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歌中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歌曲为几拍子?) 吸引学生注意力, 达到静听的目的, 培养学生形成聆听的习惯。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倾听旋律, 更好地体会歌曲的感情, 还能使歌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欣赏教学时, 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

音乐心理学家戴维森说:“在沉默中听伟大的音乐作品而不加以评论也有巨大的价值。因为优秀的音乐作品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并产生无限的遐想。”音乐作品往往是多义的, 让学生学会完整地聆听, 可以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他们的欣赏过程, 也是他们对作品的接受理解过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是创设一种聆听音乐的氛围、条件, 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关注音乐。例如, 感受、体验音乐要素——音乐作品的情绪、节奏、力度、音色、曲式、主题、由此产生的联想与想象等。教师必要的讲解是可以的, 但过多的铺垫说明和分析讲解却会干扰学生的聆听活动, 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会被束缚。例如, 聆听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时, 作品本身凝聚着强烈的民族精神不需教师多言就已引起学生强烈共鸣。那激昂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节奏、此起彼伏的轮唱效果, 激起了大家真挚深沉的爱国之情, 感受了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中华民族永恒的、澎湃不息的心声。在这样的氛围中完整聆听“黄河大合唱”, 情感体验会更加深刻。又如, 在欣赏陈纲编曲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时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聆听过程中启发学生注意曲中模仿鸟鸣的声音和力度的变化, 引导他们自然地联想这是描写早晨的音乐, 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不同的早晨的景象, 再通过分析乐曲的旋律素材运用苗族音乐的特点, 最终联想这是苗岭的早晨。再如, 欣赏《春天来了》时, 不用教师过多讲解, 通感的作用使学生在欣赏中自然而然地仿佛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叫、看到了青山绿水的景象……这样在聆听中感知、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让学生自己去品位、想象, 培养 “音乐的耳朵”, 才能使他们从中真正获得音乐美的享受。

3.在其他教学中, 引导学生用心聆听

《中国音乐教育》主编吴斌老师在名师大堂中说:“学生最初接触音乐的时候你一定要给他一个正确的观念, 这个正确的观念不是理性的, 它包括声音的观念、音准的观念、节奏的观念、韵律的观念、音乐的表现等。”而这些观念的形成就要学生学会用心聆听, 特别是在音乐知识技能教学及演奏教学中更是如此, 学生通过用心聆听获得的是一种直接感受, 有了好的感受才能更深层鉴赏。

三、动力——重视学生的模仿、表现

音乐的感受与鉴赏带有主观能动的特点, 学生在聆听音乐时, 一般是结合自己的主观经验, 通过回忆、想象及联想等加以丰富补充, 可以算是一种个人的再创作;通过切身的感受, 音乐被内化为学生身上一种潜在的东西, 这比在教学中教师一味强调学生注意聆听音乐, 或长篇大论地讲授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 不知要深刻和有效多少倍。如果教师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身体的动作去进一步地感受音乐, 或者更形象地说让音乐通过动作融化学生体内, 这样的感受必然更生动、更深刻。 但是, 教育的过程应该让学生感到快乐而不是痛苦, 让他们对高尚的音乐产生渴望, 这样才有学习效率。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把每位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 通过音乐信息的传递, 让学生听到音乐、表现音乐时能动起来, 以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 因为听到音乐动起来是人本能的反应。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成功机会, 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 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应该鼓励、肯定学生的模仿、表现, 不管他 (她) 是否具有音乐天赋、歌声是否悦耳、舞姿是否优美、模仿是否标准、表现是否出色。教师调动的是学生的热情与自信, 鼓励人人积极参与, 这样学生参与机会大、兴趣高, 主动性也增强, 在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享受的同时, 他们更有兴趣关注音乐学习, 从而也推动感受与鉴赏能力的培养。

总而言之, 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 养成聆听的良好习惯, 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 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自的感受与见解, 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 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摘要:“感受与鉴赏”是《音乐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教学领域之一, 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 让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靠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 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创造音乐, 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做了很好的铺垫。在音乐课堂中, 应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之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重视学生在感受鉴赏过程中的模仿、表现, 力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感受能力 篇9

那么,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 使学生获得感受美、欣赏美的眼光呢?

一、教师要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美术的基本常识及欣赏的方法。

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美术技能的培养, 还要注重对学生美术基本知识的传授。美术常识如: (1) 美术专业术语及概念 (如造型、构图、色彩、肌理等) ; (2) 形式美的法则; (3) 有关画种的知识 (如中国画、油画、水彩、水粉……) 以及每一画种的工具材料及其特征等。教师要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这些美术的基本常识。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常识, 才能自觉地运用美术形象思维语言和相关的术语去欣赏、感受美术作品。

教师还要教会学生美术欣赏的一般方法。比较适合初中生的一般欣赏程序如下: (1) 感知作品的艺术形式。美术欣赏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感知作品的艺术形式, 培养审美感知力、视觉思维能力, 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作品的特点 (气势、节奏、美感、形象、色调、肌理等) 。对于具象的作品, 可以从感知内容、形象开始, 然后到形式因素;而对于抽象艺术, 由于形式因素大于内容, 应更多地应从形式上去感知。 (2) 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这一步, 主要引导学生仔细地分析作品形象, 体会作品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教师可作适当的背景介绍。 (3) 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教师要作引导, 激发学生想象与联想; (4) 表达个人对作品的认识与价值判断。

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观察是感受的前提, 是认识的起点。当面对一件美术作品时, 学生只有通过观察, 才能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 获得对欣赏对象鲜明而具体的印象。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费德门曾提出了美术欣赏的四个程序——“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每一个程序都离不开观察与感受。在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中, 我主要强调“三看”:即对作品描述阶段的“全面仔细地看”、对作品分析、理解阶段的“比较地看、联系地看”、“有目的、有重点地看”, 通过“三看”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1、全面仔细地看。

“描述”作为欣赏的第一个程序, 是学生对感官可以感受到的作品外在的层面进行的口头表述。描述的前提是观看, 没有认真地观看, 也就无法进行客观的描述, 没有深入细致的观察, 也就不可能有深刻的感受与认识, 而学生在观看美术作品时往往较为粗心, 草草而过, 或只注意了简单的情节。所以, 教师应特别强调要求学生对作品要认真仔细地看, 从整体到局部, 从主体到背景, 从内容到形式……

2、比较地看、联系地看。

俗话说,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赏。在欣赏课教学中, 比较法是常用的教学手法, 教师从作品分析的角度有目的的将不同的作品或同一作品的局部让学生进行类比、对照, 通过观察比较, 学生可以清楚地发现作品间的相同或相异、以及大小、高底、虚实等各种关系,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把握作品的特征。如在欣赏梵高《自画像》时, 可将梵高早期 (1886年) 、中期 (1887年) 、晚期 (1889年) 三个不同时期的自画像作类比, 学生就很容易看到梵高绘画在不同时期的所受的影响与变化:早期还带有古典主义色彩倾向;中期因受到法国印象派、点彩派的影响, 色彩鲜亮, 笔触明显;晚期已完全形成个性化的面目, 笔触流放, 色彩主观强烈。

3、有目的、有重点地看。

在欣赏教学中, 除比较欣赏外, 有时还需要提示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看, 或提醒学生有重点的看 (如特别提示观察哪一部分) , 以提高观察的有效性。如在欣赏梵高的《星夜》时, 教师提示学生:“请同学注意看画中的天空与云, 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样画成的?想一想, 画家为什么这样画?”只有引导学生对欣赏对象有目的地、有选择地观察、感知、比较、思索, 才能揭示作品的本质特征, 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三、教师还要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知识与经验的参与。

欣赏过程不仅是一个视觉感知的过程, 也是一个思维判断的过程。除观察能力外, 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以及拥有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能力。每一件美术作品都包含可感因素和非可感因素, 可感因素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各种因素, 如画面内容、构图、色彩等。而非可感因素如作品的思想内涵等就需要借助于欣赏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修养等因素。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去理解作品丰富的内涵。如教师可以预先设计好一系列的问题, 用问题的思考去触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对过去某种生活、情感经历的体味。如欣赏米勒的《拾穗者》, 让人体会劳动的艰辛而启迪联想诗句:“汗滴禾下土, 粒粒皆辛苦”等。

四、要以评述促感受

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密不可分、彼此助益的, 一方面, 艺术感受能力弱, 就不能选择恰当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 有了一定的艺术感受之后, 再通过恰当的词汇表达, 感受能力就会强化。在教学中, 教师可有选择地选一些作品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评述, 提些问题, 尽量启发学生动脑。通过对美术作品的交流、讨论、评述等活动, 提高感受能力。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对于作品的感受。面对学生表达不完备时, 教师可以做一些提示或补充, 但千万不可轻易地将专家或教师本人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因为, 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本无同一的标准, 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知识的积累, 对美术作品的内涵会有更深地认识。

论如何加强在图像中的感受能力 篇10

关键词:感受,感受源,情感体验,视觉

作为一名设计师, 每天必须要经过三个环节:视觉收集、思考及表现。不管是先有灵感还是先有明确的设计目的, 而这一切都可以用图片来转译, 传达一种常人所无法直接感受到的视觉信息。设计者的设计灵感是天马行空, 它最初所影印在我们脑海里的只有“图与形”。而这种“图与形”的建立也可以称之为视觉积累。但是不管你的图像积累有多么的广阔, 如果没有沉淀, 它将会过眼烟云。一种必要的视觉思考,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感受”牵动着设计的全过程。

一、何为感受

感受就是生活实践中的感想与体会。当你有了大量的视觉积累之后, 设计者就需要想想:你为什么收集这些图像或文字?而这个过程的生成, 是一个人主动学习的必然过程。如果他对所收集的信息没有任何的体会和感受, 我想设计者收集图像的意图是被动的, 所以对于设计者而言所设计的目的是没有任何意义。

一件事物或一件艺术作品没有任何感受和有感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这是有区别的。前者需要挖掘自己的感受能力, 那么笔者给出的建议就是从加强自我想象空间开始, 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想象意识的生成是感受的基础!而后者只需要寻找表现自己感受的语言方式。有的人不善言语, 所以对抽象的事物很难用语言表达, 他可以借助其它的艺术形式来进行传达。如:色彩、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来传递你的情感。

笔者经常和学生有这样的交流:“你最喜欢的电影是哪部?”他们一般都会说出自己喜欢的电影名字, 但是我接着问:“为什么?”很多同学是用“沉默”来回答, 有的回答是:“很好呀, 很漂亮!”深入点的同学会说:“色彩很漂亮或者故事情节很好!”“具体好在哪呢”这才是笔者想要的。

“好”与“不好”这是一种感受的表达, 但是这种感受过于的苍白无力。人是情感动物, 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所以当我们有自己所喜爱的对象的时候。笔者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去传达我们的感受, 这是我们设计师所必需做到的。笔者希望学生的感受不要停留在:“好、漂亮、不好、不漂亮……”这些抽象的词汇, 要具体到:“哪方面好, 为什么”或者是“不好在哪, 为什么”。这样会更有助于挖掘自我的感受能力, 对于设计师在以后的图片分析中会有更大的帮助。当你形成这种思考习惯的时候, 不管你走到哪, 你都会发现一些不一样之处。培养这种良好的思考习惯, 有助于你积累不同的视觉信息。

二、如何建立“感受源”

首先, 设计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的瞬间, 从图像中获取信息, 转译自己的思想。第一, 就是增强设计师自身的视觉积累。如果你没有大量的视觉印象在你的脑海里, 或者说是图片库, 它将对你设计的作品影响很大。视觉积累是你建立设计语言的源泉, 所以笔者也称之为“感受源”, 同时也是你形成自己设计概念的基础。作为一位出色的设计师除了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外, 还要有宽广的视野。当你对生活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的时候, 你就需要用心去体会周边的一切!前者可以称之为“积累”, 那么后者就是所谓的“沉淀”。生活中的瞬间就像溪水一样流过, 无法再现, 所以我们要珍惜周围每时每刻所发生的一切, 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记录下来。通过文字和图片来表达。这就需要让我们设计师要养成随时随地拍照的习惯, 记录周围的一切, 并在自己随身带着的小本子上写点什么或画点什么, 这样就会让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点滴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给它一定的生存空间!只要我们拥有自己感兴趣的视觉对象后, 我们才会有自我的体会与感受。

三、如何分析图像中的“感受源”

情感的表达或许来源于一个“点”的影响, 或许是“点”与“点”的碰撞后产生新的刺激, 引起设计者的思考。所以后者的感受会更加的个人化, 更加深入。同时感受与体会也不是绝对的统一, 它是随设计者的阅历积累, 而不断的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

1. 从色彩中寻找视觉感受的第一步, 当我们在远处无法对

形态进行判别的时候, 我们可以从色彩的角度入手, 寻找自己的兴趣点。任何色彩都有它情感的一面。如:绿色就象征生机和活力, 当然随着绿色的明度和纯度的变化, 它的象征意味也随之变化。橄榄绿具有一定的野性, 而草绿代表一种新生。从中我们发现在色彩的感受与体验中, 更多的是从它的明度及纯度方面来思考, 高纯度色彩会使人觉得活泼热情, 高明度色彩会使人觉得明亮、开阔, 低明度色彩会使人压抑、沉闷、庄重等。而色相的不同也有很大的情感差别, 但色相自身也有明度及纯度的变化。

2. 可从形态中出发, 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一面。

形态是事物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 大部分是以面的形式并构成一定形状, 当然在空间中也存在形态, 所以形态呈现出来的形状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一般来说, 带棱角的面, 如方形和三角形给人以硬朗、尖锐、有原则、规范、工业感、冷漠、不妥协等印象:不带棱角的面, 如圆形、弧形给人圆滑、和气、温暖、柔顺、饱满、成熟、人性化等感受。而不规则面极具变化性, 它需要设计者从规则形态中找到反差, 产生不寻常的差异感, 所以其视觉感受十分丰富。

3. 可以从材质出发, 从不同的材质中获得不同的感受。

如金属犹如一个壮汉, 给人一种硬朗、坚实的感觉;纤维又犹如一位少女, 纤细、动人的感觉。当然, 材质的感受和它本身所固有的色彩也有很大的关系, 包括它身处的环境。记住材质的特别性也会产生特殊的形态。但肌理与材质不同, 肌理指的是物体表面能唤起我们触觉感受的质地。不同肌理的起伏纹样可以使观者无需真正触摸物体, 也不用对所呈现的物体表面进行描述, 就能体验到视觉刺激。

四、如何加强感受能力

笔者通过一年的设计基础教学发现感受能力的养成最初是从视觉开始。

1. 可以通过对视觉元素的归纳与表达来进行初步的感受教育培养。

例如:通过对一件事物的口头表达, 用语言来体现你内心的感受, 可以用故事、句子、词汇的方式进行。要求从你个人角度出发, 用词具体及个人化。整个训练分两次进行, 首先, 通过初次的视觉或触觉体会事物;其次, 运用其它信息或者查资料的方式, 再次认知或者感受对象, 进行二次感受, 如果是动态感知, 你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动态中律动和刺激。通过这种训练你会发现自己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会更加清晰, 认识更有深度, 从而会产生独具个人的情感认识。

2. 同时也可以从视觉元素的感统训练来进行针对练习。

这门课主要从黑白形态、色彩组合的视觉心理两大基点出发,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或体会。首先, 我

论少数民族礼品包装民族元素与形式美感运用

孙光涂聪 (武昌理工学院艺术学院湖北武汉430223)

摘要:如今的商品包装中, 大部分对烟、酒、茶及食品包装设计新颖独特, 视觉效果突出。然而却往往忽视对少数民族礼品包装的挖掘和设计, 其外在包装设计不够设计的美观、大方、新颖、独特。不能通过外在包装设计体现少数民族礼品独有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属性。表现形式与传达视觉不够鲜明, 结构设计不够合理。通过少数民族独有的特色元素, 比如说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装饰纹样等方面去挖掘设计。所以少数民族礼品包装设计要强调民族设计元素与形式美感的结合。

关键词:少数民族礼品包装;民族设计元素;形式美感

礼品是历史时期的产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待礼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礼品包括很多, 例如:古代的玉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然而少数民族的礼品, 具有一定的特殊属性与地域属性, 强调的是地方少数民族和地域风情独特的产物, 是少数民族人们接待远方的客人的方式, 传达少数民族人们的情谊。所以这种少数民族的礼品产物也可以叫做地方特产, 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环境, 特定的风俗习惯。拥有特定的工艺所制造出来的特色产品。例如少数民族蒙古族的奶酪与马奶酒, 就是蒙古族特有的礼品产品, 是馈赠与送礼的佳品。蒙古族在中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中区别于其他少数民族的最主要就是有独特的建筑, 独特的语言, 独特的服饰。我想这也是每个不同民族最主要的区别。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特点与特色, 例如, 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摔交。节日的不同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 将这些少数民族特有的东西, 区别与其他民族的挖掘出来。运用到少数民族礼品包装中。将少数民族的特色礼品与特产开发出来。在超市与商场的货价上展现出民族特色的产品, 让人们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 生活方式与习俗。蒙古族的奶酪与马奶酒就是蒙古族的特色礼品, 是来自大草原纯天然的保健品, 特色的民族产品就要有特色的民族东西。蒙古族独特建筑, 就是蒙古包, 蒙古服饰、蒙古哈达、蒙古刀、蒙古语、蒙古的马头琴、蒙古草原等。将这些现有的元素从中挖掘出来, 作为设计的元素运用到民族产品的包装之中。将其体现出民族的产品与民族的风情。那么怎么样才能体现与运用好民族元素在民族特色礼品中的表现。首先, 是从包装的结构中寻找不同思路, 蒙古包就是一大特色, 例如在蒙古马奶酒的外在包装形状上可以考虑到蒙古包的形状, 在盒子的结构上可以作成蒙古包的形状, 让人们从外形上马上感觉到这是蒙古的酒。不是青稞酒, 不是绍兴花雕酒, 也不是汾酒。其次, 就是考虑在外在的包装中如何将设计的形式美感与视觉感受做到与众不同, 又突出民族的特色与风情。可以考虑到蒙族的服饰上的花纹, 在酒的标志、酒的标签上底纹可以用服饰上的花纹。还有就是包装的封口的设计, 可以用打眼接扎

们可以通过绘画因素中的形、色、质等画面构成元素来体现创作者的感受及思想;第二, 可以借用其它的艺术形式, 如: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体现创作者的情绪、情感、视觉张力或意境等感受。最后以视觉或者听觉的方式进行归纳和分析, 形成一定的故事情节 (可以抛开常理逻辑的情节) , 完善创作者的感知过程。

五、感受能力的能动性

说到感受, 我们就会谈到被感受的对象, 所以它们是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通过感受对象的积累, 获得感受, 继而认知自我与周边的一切。作为一名设计师必须要具备超强的观察能力和敏锐的感知能力, 要善于发现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并把它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因为设计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大到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革, 小到人文民俗的风格等等这些都是我的方式体现民族特色风情。再次, 就是包装上的字体设计, 既要做到识别性强, 又要有民族地域特点。所以可以考虑到与蒙古文的字形上结合, 突出与汉字字体的结合达到现代字体设计的效果。例如, 下面三张元朝牌马奶酒的包装字体设计就与蒙文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将元朝牌的马奶酒与蒙文的字节结合, 既达到了识别性强, 又有民族地域风情的特色要求。所以一个好的民族地域性的包装要结合民族独有的文化与自有的民族元素来对包装进行设计。

少数民族礼品的包装形式有其特殊性, 既要传递产品的内在信息, 又要起到增进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的媒介作用。设计时应考虑到礼品包装是充满人情味的包装形式, 在购买活动中有诸如档次、情面、环保等软性消费需求, 所以其成本及材料的选择也就较为广泛。另外, 少数民族礼品包装除了特别为节日庆典而设计的之外, 还有一些是专门为消费者馈赠方面而设计的, 比如可以把一些礼品包装盒设计为精美的中小型的手提盒, 还可以用精美的吊牌、彩带、花结、装饰衬垫、礼品包装纸等作为装饰物, 以增加欢乐愉悦的气氛, 表达送礼者的真诚之意。总之, 把少数民族礼品包装设计成为有个性、有创意又美观的形式是很重要的。

形式总是有其社会文化发展和时代的烙印, 从根本上来说, 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思潮。它反映的是艺术的时空关系, 艺术时间在艺术设计中反映出表象持续关系的纵向构置, 而艺术空间在艺术设计中则反映出表象相邻关系的横向构置。不同时代有不同特点的形式, 有形式发展的持续性, 又有形式相对的稳定性。

设计的目标对象是要进入市场, 供人们消费使用的。艺术可以强调个人观念、个人感受, 而设计不能。设计必须将众多使用者的个人观念的共同特点抽取出来形成一个符和他们观念的概念。包装设计包括字体设计、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版式设计、纸张工艺、印刷工艺、图形创意、包装结构等。概念是思维的一个形态, 概念与其他的思维形态--判断推理与认证是有密切关系的, 人们必须先具有关于事物的概念, 才能做出关于某事物的判断、推理与认证。例如, 中国红象征快乐与好运, 水墨黑最具有包容与凝聚力, 稳重而高贵的颜色, 红黑搭配具有稳定、和谐与张力的视觉美感。所以再设计中形式美感的运用是一门科学, 任何好的东西都少不了好的形式美感, 然而包装不仅仅是停留在保护商品的层面上, 它更给人带来艺术与设计的完美结合的视觉愉悦, 以及超值的心里享受, 民族的才是最好的, 所以要重视少数民族礼品包装设计要强调民族设计元素与形式美感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大鲁, 吴钰.[M]《包装设计基础与创意》中国纺织出版社[2]张雪.[M]《有意味的形式--广告表现的形式语言》重庆出版社

们要去体验的信息灵感源泉, 从而达到进一步的认知感受。

尤其设计专业, 它与社会、人文的结合是非常普遍密切的。所以我们自身要勇于发现周围的闪光点与凝聚点, 让自己完全融入在这种大环境的氛围中, 以人为本, 不断发掘自身的能量, 结合我们独特的感受能力来完成整个学习的过程, 变被动为主动。让灵魂融入设计!

参考文献

[1]《设计形态语义学—艺术形态语义》陈慎任等著2005年7月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沥青路面施工控制下一篇:企业人才流失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