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禁系统

2024-05-03

智能门禁系统(精选十篇)

智能门禁系统 篇1

1 指纹识别系统

DSP指纹识别系统首先利用自身存储的指纹库对指纹图像进行识别,如果识别成功则发出开锁命令,否则提交指纹特征到PC服务器,然后由PC服务器完成指纹匹配的任务,最后将匹配结果回馈给DSP指纹识别系统,DSP指纹识别系统根据比对结果来判定是否发出开锁命令。系统采用CAN网络结构,各个DSP指纹识别系统单元分布于楼宇的各个角落,通过CAN网络相互联接,与PC服务器进行通讯。

为最大限度提升指纹采集速度,减少系统的响应时间,系统采用FPS200的微处理器接口模式。FPS200是一种直接触摸式的CMOS电容传感器件,基于电容充放电原理,其外面是绝缘的表面,传感器阵列的每一个点是一个金属电极,充当电容器的一极,而接触的手指作为电容的另外一个极,两者之间的传感面形成电容两极之间的介电层。由于指纹的脊和谷相对于另一极之间的距离不同,导致硅表面电容阵列的各个电容值不同,电容阵列值描述了一幅指纹图像。FPS200每一列有两组采样保持(S/H)电路。每次传感器只能捕获一行指纹信息,这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选定行后,对此行所有的电容充电至,充电结束时,第一组采样保持电路保存其电压值;第二阶段,该行电容被电流源放电,放电率与放电电流是成比例的,经过一定的放电时间,另一组采样保持电路保存剩余电压值。显然,两组S/H电路电压值之差正比于电容值,通过内置的8位数模转换器,就可以获得具有灰度等级的指纹图像。

指纹门禁所采用的是生物辨识之高科技系统,辨识率高达99.99%以上,全天候维护您在家和办公室等场所高度安全。利用指数唯一的生物辨识特性,自己的手指就是门的钥匙。使用的便利性与辨识率,远远超越声纹、瞳孔、掌型等其它生物辨识科技。完全避免磁卡、钥匙的遗失,且杜绝人为疏忽的可能性。

2 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包括面像检测和识别算法。人脸检测先粗检测确定五官和人脸外轮廓。再精确定位出眼睛位置。识别算法对商像生成模板。通过分析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人脸图像的差异(类内差异)以及不同人的人脸图像之间差异(类间差异),生成一个变换矩阵,提取人脸特征时减少类内差异、扩大类间差异,使提取的人脸特征利于分类。根据提取的人脸特征。采用欧氏距离计算两幅人脸图像的相似度。

在人脸识别系统中,光线是影响识别率之重要因素,现多采用门禁系统中为单纯之光源,如红外线、紫外线而摒弃可见光,由于在室内环境单纯光源相对于其他光源来讲,其含量较低,如采用红外或紫外辅助光源,光线之稳定比较容易实现,相对降低人脸识别难度,增加识别之精准率。

本文充分利用这两种生物识别的优缺点。通过复合评判策略使得它们相互配合综合运用于门禁系统。达到高识别率和事后可直观追踪的目标。针对用户对验证身份要求高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复合生物识别的出入门禁系统,实现了多区域、分时段的身份验证,大大提高了通道出入验证和监控的能力。保证了高安全性。

摘要:智能门禁系统是一种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集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涉及电子、机械、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由计算机或管理人员在中心控制室监控,从而实现对出入口的控制。

关键词:门禁系统,生物识别,计算机技术

参考文献

[1]杨吴冰,陆徐平,许晋华.基于DSP和人脸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设计[D].上海: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07.

[2]朱凌云,陈少春.智能楼宇的指纹门禁系统[D].上海: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03.

智能门禁系统 篇2

本系统为提高其混凝土生产管理效率,采用射频识别技术进行车辆的运输管理,使用硬件为Siemens的RFID660。车辆管理作为混凝土搅拌站日常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搅拌站的正常运营起决定作用,车辆安排的好坏能直接影响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运营成本。作为车辆的传统管理方式:计划调度员根据施工工地的生产计划、现场反馈信息,进行搅拌站混凝土生产计划制定,安排混凝土运输车辆进行工地运输;计划调度员应随时了解每辆车的运输情况、运输路线、运输时间、排队信息等繁杂的信息,与计划员的管理经验有很大关系,且容易出错,不利于控制;如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进行车辆的管理,将把计划调度员从繁杂的信息中解放出来,减少车辆安排的出错机率;每台车辆进入搅拌站后,自动刷卡排队,混凝土生产根据车队队列自动调用车辆,车辆离开搅拌站后再次刷卡记录运输工地、方量、离开时间等信息;车辆运输完成后回到搅拌站再次刷卡,如此循环,减少在车辆管理中人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400-618-2028

智能门禁系统 篇3

关键词:智能运输系统;发达国家;启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整个社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日益增加。交通量的持续增长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最根本原因,而传统的解决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资金、土地等稀缺资源的有限性又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另一个就是限制交通流量,但有失公平、合理。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程度和道路使用的舒適性,智能运输系统因此应运而生。

一、智能运输系统的基本概念

所谓智能运输系统,就是集信息处理、通讯、控制以及高科技的电子技术等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交通运输网络中。它与传统的交通管理系统一个最显著的区别是,将服务对象的重点由以往的管理者转向道路使用者。

二、我国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短缺,需要加快建设,另一方面也存在交通设施利用率低、管理技术落后、交通安全形式严峻等问题。鉴于我国道路在未来20年内仍然处于建设期(根据“五纵七横”公路主骨架的布局框架,建设12条约35000公里以高等级公路组成的国道主干线),而这一期间正是智能交通技术在全世界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我国也需要根据公路运输的实际需求,探讨在我国公路运输网中应用智能交通技术来提高运输效率、保障安全和保护环境的可能性。2000年,国家交通部、建设部、公安部联合全国各大科研院所和多家高校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ITS体系框架》规定,我国ITS发展主要集中在不停车收费、出行者信息服务、城市交通管理、公共交通系统、智能公路系统等9个方面。

我国ITS研究可以追溯到80年代的公路收费系统研制,那时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津塘疏港公路交通工程研究”于首次在高等级公路上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用于监控和管理系统;进入90年代,我国开始关注国际上ITS的发展。1995年,交通部ITS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了GPS(卫星定位系统)与导驾系统研究、基于GPS的路政车辆管理系统等一系列项目研究,交通部还与各省厅开展了"网络环境下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联合攻关。1999年,由交通部、科技部、建设部等十多个相关部门组成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ITS。未来交通建设和发展的优先领域予以重点支持。由于世界各国把不停车收费系统作为ITS领域最先投入应用的系统开发,以此来扩大道路建设资金来源,缓解收费站交通堵塞,减少环境污染,所以我国也把联网收费、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列为国家ITS领域首先启动的项目。

从1998年年初开始,交通部就组织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不停车收费系统研究",并在4个省市进行了示范工程。1999年1月1日,广州市"一卡通"不停车收费系统投入运行,到目前已开通不停车收费车道40余条。同时,围绕交通监控、汽车智能导航等系统,以及一大批科研成果及技术产品得到实际应用,对提高社会和公交出租车辆通行效率,改善城市整体交通状况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预计到2015年,国道主干线和公路主枢纽系统将全面建成,构筑起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公路运输主骨架。在这个完善的道路网络里,绝大部分已建和所有新建的高速公路都预埋了比较充裕的管道,部分管孔已铺设了光纤,它将是承载智能交通业务的良好基础设施。仅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我国将建设3.5万公里的高等级公路,在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中。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建设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目前这一部分投资一般占总投资的4%~5%。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ITS的研发和应用将会越来越新、越来越快,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众多商家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商机和市场,我国即将掀起ITS产业建设的热潮,智能交通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

三、国外先进国家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情况

北美、欧洲诸国及日本等国家在ITS的发展方面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政府的积极态度与有力支持

对于ITS的开发利用,有关当局均积极参与,并给予相当的财力支持。在美国,由联邦N运输部作为主管部门,联邦公路局、立法机构及地方政府均有介入。

(二)专职机构的领导与协调

作为一个行业,ITS要有专门的组织来负责有关业务的领导与协调,一般多为半官方的,或者是有政府背景的机构,如美国的全美智能运输协会,加拿大的。加拿大智能运输协会 ,而欧洲则有一国际性的ERTICO, 欧洲ITS组织 ,其接受欧盟委员会的领导。

(三)产品的多样化

由于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市场的积极推动,ITS的服务功能越来越丰富和完善,产品也形式多样,使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地得到满足,使运输网络的功效得到不断地提高。以下是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万通卡(SMARTCARD):其外形似银行的信用卡,作用似电话磁卡/IC卡。主要用于过路费、停车费、公共交通工具使用费等的计收。这种系统极大方便了使用者,而且也便于管理者的管理与操作,大大降低了使用与维护成本。电子收费系统(ETC):主要工作原理是,载有特定装置的车辆进入收费区后,收费区的信号探测器发出扫描信号,检测并获取该车的有关信息,然后根据不同的方式进行计费,或是使用万通卡,或是中心账户计账。

实时交通信息系统:系统所能提供的信息包括路况、交通拥挤情况、交通事故情况、交通管制、停车泊位等。信息传播的方式主要有:调频广播、无线电短波和红外波。

智能汽车:主要是在汽车上加入更多的电子控制系统,大大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效率。

自动化公路系统(AHS):通过提高现有道路的利用率,而不是修建更多道路的办法来满足交通对道路的需求。具体工作是开辟专用车道,利用专门敷设在路面下的磁体来引导汽车的行驶,并确定汽车在公路上的位置;用高效雷达来控制车速,并保持与其它车及障碍物的间距。汽车在其上自动行驶,全无人为干预。

四、关于我国ITS的发展设想与建议

很显然,对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人口大国的中国来讲,修建更多道路的潜力有限。因此,提高现有道路的使用效率是今后应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而智能运输系统则是一个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观念、意识上的重视

首先,要使有关方面在思想观念上对发展ITS的重要性有所了解和认识,能够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其次,我国新一届政府已经提出希望用增加包括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来拉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ITS是跨行业的多种技术的综合性产物,必须要有一个高层次的机构进行相关业务活动的领导与协调。可以参照国外经验,组建国家级的、半官方的组织来通盘考虑全面的工作,合理地调配各种可用资源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使ITS事业稳步和有序地向前发展。

(三)超前开展工作

虽然我国ITS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市场远未得到开发,但当我们在比较有把握地预测到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体系的发展前景时,就要进行战略上的考虑,借鉴国外ITS发展过程中成功的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基础工作。

(四)重视对外交流,立足以我为主

虽然ITS的发展历史不长,但其对交通运输业来讲是一种质的飞跃,具有非常现实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应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国际性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了解和掌握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同时也应考虑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资金来源、道路状况、交通特点等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加快中国ITS业的发展。

五、结束语

智能门禁系统设计要点探讨 篇4

1 传统门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密码门禁系统是通过输入正确密码来驱动电锁。它的优点是只需记住密码, 成本低。缺点是读取速度慢、输入密码浪费时间, 如果进出人流量较大, 就会很耗时;安全系数低, 一旦密码泄露, 就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

生物识别门禁系统根据人体的生物特征差异来识别身份。正由于生物特征不能仿冒, 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 所以该系统安全系数最高, 成为高机密场所和信息中心的第一选择。常见的有指纹识别、脸谱识别、虹膜识别等。但是, 生物识别门禁系统的成本太高, 因此应用的范围很窄。

感应式IC卡门禁系统又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触式卡容易磨损, 使用次数有限;而非接触式卡凭其耐用性好、读取的速度快、安全系数高等优势, 迅速成为主流。但是传统的感应式IC卡式门禁系统存在功能单一、携带不方便、成本高、信息存储介质易损坏、使用温度范围窄、不能适应恶劣环境等缺点。针对这些不足,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具有时间显示、身份识别、开锁、储存信息等功能的智能门禁系统。

2 系统的硬件设计

本文设计的门禁系统硬件主要由身份识别电路、主控单元、存储电路、LED显示电路、时钟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六大模块构成。

2.1 主控单元模块

本设计采用AT89C51作为系统的主控模块, 实现出入控制、时间显示、报警控制、出入人员信息记录等功能, 并在系统中预留有相应的IO接口, 便于系统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扩展功能, 例如扩展摄像功能、危险品检测功能等。

2.2 继电器控制模块

在设计中, 继电器的驱动是由三极管来控制的。三极管的基级一端通过一个电阻与单片机引脚相连接。当该引脚输出高电平时, 三极管导通, 继电器线圈通电使常开触点闭合, 提示灯亮, 此时表明电子锁打开, 可以通行。

2.3 身份识别模块

本设计选用第三类IC卡, 即触碰卡 (touchmemory, 简称“TM卡”) , 又称为ibutton, 它是美国DALLAS公司的产品, 采用单线协议通讯, 只有单根信号线。TM卡既传输时钟信号, 又传输数据内容, 而且数据的传输是双向的, 其线路简单, 便于总线扩展, 具有抗撞击、耐腐蚀、抗电磁干扰、防折叠、防爆、防潮、防煤尘、具有唯一的64位光刻标识号、使用温度范围宽且便于携带等特点, 所以存储于其中的数据信息具有相当高的安全可靠性, 大幅提高了门禁考勤系统的性能, 成本低且便于维护使用。

TM卡在读写数据的时候是通过一个切换开关K来切换5.0×106Ω和50Ω两个阻抗, 从而借助信号被拉低的时间长短表示逻辑电平“0”和“1”。TM卡与单片机的硬件连接如图1所示。

工作原理:ibutton的探头与单片机引脚间加上了一个10 kΩ大小的上拉电阻, 当ibutton与该引脚所连接探头接触后, 命令信号和双向数据经过该引脚输入或输出。身份识别时, 严格按照先ROM命令再存储器命令的顺序, 只有当TM卡成功完成ROM命令后, 才能执行存储器命令, 保障读取数据的正确性。使用时, 将ibutton与探头瞬间接触, 单片机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与ibutton进行通信, 并发送ibutton能够识别的命令字读出ibutton内64 bits数据, 然后再与设定的64位码进行比较, 完成身份的验证。当两个码比较一致后, 单片机继电器控制引脚输出高电平, 三极管导通, 使得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 启动门禁控制, 提示灯亮, 允许通行。

2.4 显示模块

本设计中, 为了节省IO资源, 单片机与LED的连接采用串行方式, 并采用MAX7221芯片驱动LED共阴极数码管, 通过动态扫描的方式实时显示出入时间。

2.5 存储模块

设计中采用AT24C02芯片来存储出入人员的信息及时间、报警记录等, 并可在功能扩展的情况下记录出入人员图片信息、危险品和非法携带品情况等。AT24C02信息存取采用了I2C总线。I2C总线是一种串行数据总线, 只有两根信号线, 一根是双向的数据线SDA, 另一根是时钟线SCL。在本设计中, 单片机用两根I/O口线来模拟I2C总线接口, 两根信号线经过上拉电阻接电源。硬件连接如图2所示。

3 系统的软件设计

软件采用C51进行设计, 并利用Keil和Proteus软件进行了仿真。系统的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

程序初始化时, 要先对DS1302及内部定时器T0进行初始化。启动程序后, 单片机读取识别卡内部的64位ROM, 并与已设定的64位码进行比较。如果64位码比较结果一致, 系统将闭合继电器的常开触点, 同时启动定时器T0, 此时, 数码管将会显示“---”。当用户取下识别卡后, 会重新恢复为显示时间的状态。如果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10 s, 系统将自动断开常开触点。如果两个码不同, 系统直接调用显示时间的程序。

4 系统的仿真测试

本设计在没有人通行时, 系统只有时钟电路工作, LED显示时间;当有人通行, 身份识别通过之后记录来访者信息, 同时继电器线圈通电, 提示灯亮, 表示此时允许通行;定时器开始计时, 定时结束之后, 继电器恢复断开状态, 提示灯灭, LED继续显示时间。

系统的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当出入人员通过ibutton正常通行时, 继电器闭合, 提示灯亮, 定时10 s, 同时记录来访者的通行时间。定时时间到后, 继电器断开, 提示灯灭。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本设计实现了预期的功能。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上文所提及的门禁系统的设计具有许多功能, 能满足大部分建筑的使用要求, 并通过预留扩展功能的接口, 使系统具备了刷卡和输入密码这两项功能, 有效地提高了保密性能, 有着设计简单、功能完善、性价比高、有效提高建筑安全性能等优点, 值得我们推广使用。

摘要:门禁系统是建筑使用安全性的基础和保障, 使用先进技术对智能门禁系统进行设计有利于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探讨了一种基于TM卡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设计, 阐述了传统门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说明了智能门禁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测试。

关键词:MCU,门禁系统,主控模块,仿真测试

参考文献

[1]夏月平.基于单片机门禁系统的电路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30) .

智能网络门禁系统设计方案 篇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工作,生活的自动化水平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现代化办公和生活场所的更高层次 安全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目前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厂、学校、写字楼宇、物业小区、商店、金融系统、电信系统、军事系统、宾馆等多种场合,大 大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及系统安全管理需求。传统的方法是工作人员对出入人员进行登记放行,这种方法费事、费力又容易出错,而且管理不严格。因而智能、安 全、高效的现代化门禁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它也是现代化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门禁系统,又称为出入口控制系统,是一套现代化的、功能齐全的门禁系统,不止是作为进出口管理使用,而且还有助于内部的有序化管理。它将时刻自动记录人员 的出入情况,限制内部人员的出入区域,出入时间,礼貌地拒绝不速之客.同时也将有效的保护您的财产不受非法侵犯。

通过使用本公司门禁系统,您将体会到以下诸多优势:

1、可以树立公司或机关规范化管理形象,提高公司在客户心中的管理档次,同时规范化公司或内部的管理体制。

2、一张感应卡可以替代所有的门钥匙,而且可以将每张卡设置不同的开门权限,授权持卡员工进入公司内其职责范围内可以进入的门。所有的进出情况在电脑里都有记录,便于针对具体事情的发生时间进行查询,落实责任。

3、可以将不受欢迎的人员拒之门外,例如可以杜绝传销、保险等行业的业务员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闯入您的办公室,干扰您正常的办公秩序。同行的竞争者不会轻易地进入您的办公或开发场所顺手拿走您的业务资料或核心技术资料。

4、如果员工的感应卡遗失可以在系统内即时挂失,这样即使其他人捡到了该感应卡也无法进入公司,这样相对与普通机械锁要方便得多,您不必为了安全起见重新换 锁,为公司的每个人重新配钥匙。对于辞职或开除的员工感应卡采用禁用的方式,该员工以后都无法进入公司进行窃取或破坏等报复活动,如果您不采用感应卡门禁 管理方式,您恐怕为了以防万一必须多次更换公司大门的锁。

5、采用先进的分体式结构控制,即读卡部分与控制部分进行分离,外人无法通过机械或其他高科技方法打开您的电锁进入您的办公场所。而其他诸如密码门禁,机械锁都无相应安全机制,可以通过电路短路或万能钥匙轻易进入您的办公场所。

6、系统扩展性好,具有联网功能,您可以随时以低成本升级增加新的控制门。

7、采用原装全天候感应器,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系统对设备的故障进行自检和跟踪监测,并有灯光提示,以便维护人员及时维修。系统运行时无需连接专用电脑,停电时系统信息不遗失,并可以配备UPS后备电源,维持系统的正常运作。

8、基于WIN2K/NT的全中文操作系统,人性化设计、软件短小精悍、形象直观、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简单。普通文员就可以胜任相应管理软件操作。

9、嵌入式数据库管理:即将所有门禁系统管理数据库资料全部存储在设备里面,全面提高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同时系统数据可以随时映相到管理PC机上,方便将数据备份或重新下载。

10、高速度数据传输:十万条开门记录信息只需三分钟的时间便可以全部采集完成,大大缩短了系统数据采集的时间。

11、系统管理无地域限制:由于整个系统全部是基于以太网络进行数据通信,因而整个网络范围内的任何一台电脑(在授权许可的条件下)均可实现对整个门禁系统的管理与控制,而且可以跨Internet实时高速的进行远程管理与控制,您可以轻松的实现运筹帷幄、决控千里的。

12、大容量数据存储:系统每台门禁控制器均可以存储17920个持卡人数据信息及十万条开门记录信息。

13、系统布线及接线简单方便:系统布线只需按照以太网络布线方式及要求实施即可,接线只有很少的几个端子接线,甚至连接线工具都可不备。一

系统设计依据:

1.以人为本

“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系统设计应紧紧围绕着人们的实际需求,以实用、简便、经济、安全的原则,同时照顾到不同职务层次、不同部门的需要,满足企业管理这一特定使用功能。

2.适用性

当今科技发展迅速,可应用于门禁系统的技术和产品可谓层出不穷,工程中选用的系统和产品都应能使用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受益,并满足近期使用和远期发展的需要。在多种实现途经中,选择最经济可行的途经。

3.先进性

系统的设计和产品选用在投入使用时应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但不盲目追求尚不成熟的新技术或不实用的新功能,以充分保护用户的投资。

4.可靠性

系统的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

5.实施的可行性

以现有成熟的产品为对象设计,同时还考虑到周边信息通信环境的现状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并考虑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的要求,使设计的方案现实可行。

6.标准化、开放性

标准化、开放性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可能的条件正点,设计中采用的产品都尽可能是标准化、具良好开放性的,并遵循国际上通行的通信协议。应用软件尽量采用已商品化的通用软件,以减少二次开发的工作量和利于日后的使用和维护。

7.可扩充性

系统设计中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

8.数据安全

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内各智能化系统数据的安全。

9.易操作性

小区智能化系统是面向各种管理层次使用的系统,系统及其功能的配置以能给用户提供舒、安全、方便、快捷为准则,其操作应简便易学,而绝不能因“智能”而给用户带来不便,甚至烦恼。

10.针对性

企业智能化系统的设置并非千篇一律的,而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如工程规模、配套设施、市场定位、用户对象、管理要求、规划及平面布局等等因素,作出有针对性的设计。

系统组成

本系统主要是由管理微机、打印机、门禁控制器、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数据传感器、系统管理软件、出门按钮、再配合电子开门器(电控锁)组成整套门禁管理系

三、系统设计所遵循的规范: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

2、《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9)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90,92)》

浅谈智能小区及智能家居系统应用 篇6

关键词:智能;小区;家居系统

从外部世界来看,世界形势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各国之间形成了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内部也十分重视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经济和科技的综合产物,智能化小区的存在体现了人们追求卓越生活的品位,不仅要在小区中形成统一的智能化系统,在室内的居住设计中也更加倾向于选择更加安全、舒适、便利的环境。可以说智能小区和智能家居系统的存在让人们更加充分的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1 智能小区的总体概述与具体系统分类

智能小区指的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化技术、身份识别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技术在网络之间形成有效联通,将住宅中的相关信息通过相互连接的网络进行传递,最终建立起一个“三位一体”的新型信息化服务与管理住宅区,所谓的“三位一体”即指“以综合物业管理中心为核心,综合安防、信息服务、物业管理三个系统和家居智能化为居住家庭创设一个更加安心、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由于智能小区以住户的需求为“最高指令”,因而智能小区中贯彻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技术的先进化、网络的开放化、生活的便利化、安保的可靠化都成为了智能小区重点的关注层面,力求使每一个住户满意。智能小区中主要包含了智慧社区、楼宇自动化、火灾自动报警三部分。

1.1 智慧社区 “智慧社区”这个概念是在“智慧城市”概念之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社区管理理念,属于当今信息化时代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革新,这种新型管理社区的模式主要由智慧物业管理、电子商务服务、智慧家居等构成,在智慧社区中所有的管理服务操作都需要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来完成,这就建立起了一个基于高新技术的智能化社区。

1.2 楼宇自动化系统 在目前的高层住宅进行智能化设计的过程中,楼宇自动化系统属于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楼宇自动化系统是对整个智能化楼层所包含的所有生活系统的总称,具体分为排水、照明、空调、监控、供配电和电梯、楼宇对讲系统,而这些系统中则使用了大量的高新技术,对其中各个系统中涉及到的技术进行列数分析,则主要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接口技术、监控技术、通讯技术、自动预警技术等,是集众多技高新技术于一体的集散型控制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存在是通过整个系统的协调工作与配合来实现对各个系统具体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强化工作人员对整个智能化楼层的管理,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解决,避免给住户带来任何生活上的不便,为住户的生活减少后顾之忧。

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对于住宅,住户通常除了要求其舒适便捷外,十分强调的一个问题就是安全性是否得到保障,而随着煤气、电的普及化使用,很多不恰当的使用方式都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火灾作为住宅中最引人注意的一项安全事故,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可忽视的安全威胁。智能小区作为科学技术在住宅方面的最新成就展示,其对火灾的防范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智能小区内部的电气等容易引发火灾的智能家居都是以防范火灾为设计重点。因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智能小区高层住宅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其存在成为了提高住户安全性的重要方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火灾报警装置、触发器件和自动消防设施等,当住宅之中的温度达到一定的值,系统就会及时监测到异常情况并发出警报信号引起住户和工作人员的注意,与此同时系统会自动启动消防,这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将系统的智能化与人的能动性进行结合,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火灾危险性指数,减少了真正的火灾发生的次数,降低了火灾给住户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2 智能家居系统的总体概述与具体问题探讨

智能家居的存在为住房的销售增加了砝码,智能家居的存在不仅提高了生活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能源,达到节能的效果,基本上满足了现代人们对于住宅的智能化与环保化的要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家居系统必将会取代传统的家居系统,成为时尚装修的首选,刺激消费点。

2.1 智能家居的系统构成 智能家居系统依靠高新技术发挥作用,最为重要的价值就是用自身的实用性、可靠性、便利性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智能化家居要实现其功能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智能家居系统置于操作应用平台中,在家居与移动客户端之间建立起稳定的联系,使家居系统通过不同的客户端能够随时进行远程监控与操作。对于家居系统而言,在设计时会尽量以实用性、易用性为主,根据用户对家居系统功能的具体要求进行不同的设计,使用户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满意。另外还要确保整个家居系统能够全天候的运行,保证系统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安全、高效、正常的接受用户的智能指令。

2.2 智能家居系统现阶段的两种组网模式 当前的智能家居系统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有线模式,另一种是无线模式。有线组网模式所包含的所有功能都是经由一条总线来进行操控,具体可以完成的操作有照明、供暖系统和新风系统控制、操作控制及安保监控等实用性功能,有线模式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和建筑设施管理系统中的其他系统建立起联系,极大的拓展了应用范围,在面板的控制下其信号相对较强,但其造价较高,住房适用范围较小。无线组网模式属于无线智能家居应用方案,它的优缺点与有线模式恰好相反,它的优点是造价低,适用范围广,缺点则是信号的稳定性差。

智能住宅与智能家居系统的存在是技术革新的一个突出表现,它们有效地提高了住宅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使住户获得了更加美好的居住体验,提高了人们的居住质量,是未来建筑住宅发展的潮流与不可阻挡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超,骆德汉,郑魏,姚长标,廖中原.基于STM32的嵌入式智能家居无线网关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03).

[2]吴孜祺.中国智能家居市场一览[J].日用电器,2011(07).

港口口岸智能化与智能物流系统 篇7

港口智能化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相结合, 并通过智能物流系统 (物流实时跟踪技术、物流规划可视化技术、网络化分布式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技术等) 应用于整个港口的作业、物流运输、仓储管理等港口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 并把港口作业流程高效、准确、实时的整合成一个完整系统。

目前我国的智能港口建设正处于起步的初期, 在政府部门和港口所在地区政府的倡导下, 港口智能化建设已经得到了港口相关企业的普遍重视, 并在上海、天津等国内主要港口城市进行了智能港口建设规划, 目前已经实现了港口集装箱作业从空箱、装箱、卡车运输、堆场位置到报关、起吊、装船的全程实时监控和即时历史数据查询。但是, 与世界先进的智能化港口相比, 我们的智能港口建设, 还仅仅停留在信息化建设的阶段, 在智能化程度上还相对较低。提高港口智能化程度, 使得港口口岸发挥更高效功能, 首先是在设施及装备硬件上达到智能化建设需求;其次要在整合港口作业及相关管理流程上做到统一规划、系统实施;最后是在智能化建设认识上, 突破传统的信息化建设, 将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系统应用到智能港口建设当中, 而智能物流系统, 为这样的系统应用提供了有效平台。

2 智能物流系统

在港口智能化建设过程中, 需要应用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无线通信以及GPS、GIS、自动化装卸操作设备、智能化操作机器人等各项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 而这些技术的载体就是智能物流系统。智能物流系统提供从前所不能提供的增值性物流服务, 这些增值性的物流服务将增强物流服务的便利性, 加快反应速度和降低服务成本, 延伸企业在供应链中上下游的业务。

智能物流系统所涵盖的技术内容十分广阔, 其中包括物流规划设计的可视化技术 (仿真技术) 、物流实时跟踪技术、网络化分布式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技术、物流运输系统的调度与优化技术、物流基础数据管理平台和软件集成技术等等。

3 智能物流系统技术的发展现状

3.1 物流规划设计的可视化技术 (仿真技术)

此项技术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 大到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 小到企业生产物流的规划设计, 都可以利用物流规划设计仿真技术对规划和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和优化, 它实现的基本功能非常丰富, 主要包括:用三维虚拟物流中心模型来模拟未来实际物流中心的情况;对物流中心的建设进行较精确的投入产出分析;在参观客户现场及参阅仓库图纸等的基础上, 可以在计算机上构筑模拟仓库, 并模拟各种库中作业;模拟生产型物流的现场作业, 并提供物流作业效率的评价结果;在计算机上虚拟物流传输和运输业务, 模拟配车计划及相关配送业务;可以灵活地变更物流作业顺序, 进行物流作业过程重组分析, 优化方案比较等。

近年来, 此项技术在发达国家发展很快, 并在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相对来讲在我国, 物流规划设计的可视化技术的研发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 当前还处于概念提出与科学研发阶段, 而还未见到研发出的实际产品。

3.2 物流实时跟踪技术

物流实时跟踪技术, 通常指通过地理信息系统 (GI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遥感技术 (RS) 等技术手段, 以全程实时信息跟踪的方式, 及时获得港口物流运输的特定信息 (具体位置、运行情况、预计时间等等) , 以达到监控物流安全的目的, 并使集装箱在正确的线路上运输, 从而确保其按时交付。同时, 可以使港口进行船舶的动态调度, 从而提高船舶在港口通过的效率。

智能物流系统与传统物流显著的不同是它能够提供传统物流所不能提供的增值服务, 而物流的全程跟踪和控制是其提供的最重要的增值服务之一。目前, 国外的许多港口物流企业已建立自身的全程跟踪查询系统, 提供货物的全程实时跟踪查询, 这些企业利用网络优势, 正在将其业务沿着主营业务向供应链的上游和下游延伸, 提供大量的增值服务。

在我国, 一些港口物流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地为用户建立物流全程信息服务和有效控制与管理, 并在局部小范围内建立了基于GPS的物流运输系统。但从整体来看, 国内的物流公司大多是由传统的储运公司转变过来的, 还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物流实时跟踪服务需求。

3.3 网络化分布式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技术

目前, 国内外许多港口管理及物流经营企业都将其管理、行政部门及数据中心与物流仓储部门配置在不同的区域, 形成技术和管理核心与制造、物流仓储基地分处不同区域的分布式运作模式。对物流企业而言, 在网络化环境下, 物流数据管理、货物装配和仓储配送需要对相关不同区域的仓储活动协调进行有序地管理, 对其库存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配送地的调整进行实时的、动态的控制, 使其满足不同物流库存的需求, 这就对其物流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需要网络化分布式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技术来满足这种要求。由于仓储位置的地域性跨度极大, 因此更需要网络化分布式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技术来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效率。网络化分布式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技术是ILS的一个不可或缺部分。

在我国, 同制造业物流相比, 专门用于港口物流企业的网络化分布式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技术的研发相对滞后。即使是制造业, 由于国内企业的特点也与国外企业相差极大, 盲目高价引进国外成熟的ERP软件而不能使用的情况时有出现, 而成功率则相对不高。

3.4 物流运输系统的调度优化技术

物流配送中心配载量的不断增大和工作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都要求对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科学管理, 因此配送车辆的集货、货物配装和送货过程的调度优化技术是ILS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美国沃尔玛公司下属的一个配送中心, 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 投资7000万美元, 职工人数1200名, 拥有运输车辆200台, 400节载货车厢、13条配货传送带, 在配货场设有将近200个接货口, 每天能为分布在6个州的100家连锁店配送商品, 经营的商品种类达数万种。如此规模的配送中心, 如果没有物流运输系统的调度优化技术支持, 维持正常运做会变得十分困难, 更谈不到科学的优化管理。

国内外学术界对物流运输系统的调度优化问题十分关注, 研究的也比较早。但相对而言, 目前国内存在的问题是:理论研究的多, 能理论结合实际, 真正为物流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软件/硬件产品却非常少。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物联网技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实际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运作流程当中, 如何使先进技术与原有体系更好的融合, 以更高效、更低成本、更安全的作用, 将是人们面临的新课题。把信息化港口建设提升到智能化建设的层次, 更符合全球化经济不断发展、国际间贸易量不断增长的趋势, 并顺应国际港口发展的潮流,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航运和港口物流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目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 一些国际化港口已经开始从传统的船舶停靠、货物装卸、仓储运输转型, 正向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发展形成高度整合的新一代智能化物流中心。进一步拓展技术、信息及智能化服务功能的新型物流、打造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智能港口”是当前港口物流发展的潮流。

智能家居系统中智能插座的设计 篇8

关键词:智能插座,Wi-Fi技术,节能,智能识别

0 引言

智能家居概念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已经传入中国[1],迄今为止已有30多年历史,但是十多年来发展趋势一直不佳,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价格昂贵、用户部署安装成本高(需要重新布线安装,破坏原有房间装修)、不易扩展、操作繁琐同时交互性差(无论是短信、红外还是Web方式都比较繁琐),很难真正进入普通百姓家里。

目前国内外也已经有涵盖灯光照明、窗帘、家电控制、娱乐影音和安防监控等多个子系统的大而全的整套智能家居解决方案[2],但是部署较为困难、成本较高、普及度较低。与此相对应的是智能家居领域正兴起的一种针对单一品类硬件智能化的潮流,如智能灯泡[3,4]、智能温控器[5,6]等等。与各种家用电器电源插头相连的插座,作为基础性的多路电源分配部件,可以通过控制插座来间接实现控制家用电器的目的,对智能家居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智能插座,作为智能家居领域基础性电源分配部件,目前市场上主要分为漏电保护型、定时型、主路控制型、远程遥控型、计量型等多种类型[7]。学者温铁钝、孙键国等提出了一种无线遥控型智能插座,通过采用单片机技术和无线遥控技术,使用手机或固定电话发送无线电指令控制插座,实现家用电器的远程控制[8]。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学者开始逐渐将物联网技术与智能插座进行结合,从而更好地实现家用电器的控制。文献[9]提出了一种物联网环境下的无线智能插座设计方案。该插座是基于Zig Bee无线网络进行设计,能够检测家用电器的耗电信息,实现家用电器的远程通断控制。从上述几种智能插座的介绍可以看出,跟传统的普通插座相比,这些智能插座都具备了一些自动处理的功能,但是功能比较单一,很难实现网络化和智能化,无法达到并满足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要求。

基于以上基础,本文提出一种Wi-Fi无线网络下的低功耗新型智能插座。Wi-Fi技术,相比于蓝牙、Zig Bee等其它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传输距离远(最大能达到200米)、传输速度快(点对点连接时,最大传输速度高达250Mbps)、组网方便等优点。用户利用该智能插座可以实时监控工作中的家用电器的用电信息,动态调整家用电器的工作状态,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智能插座采集到的家用电器电量信息可以进一步用来完成家用电器的智能识别。

1 智能插座的硬件设计

1.1 智能插座的工作原理

智能插座的硬件结构图如图1所示,它是由微控制单元MCU、电量检测模块CS5490、Wi-Fi通信模块CC3000、智能调控模块等部分构成。

1.2 微控制单元

微控制单元MCU选择TI公司的MSP43-0 FR5736芯片。MSP430芯片具有高度灵活的定时系统(MCLK/ACLK/SMCLK的选择)、多种低功耗模式的选择、及时唤醒、智能化自主型外设等功能,同时采用FRAM存储器(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可实现真正的超低功耗优化。嵌入式FRAM存储器与传统的Flash/EEPROM的对比如图2所示。

1.3 电量检测模块

智能插座电量检测模块采用Cirrus Logic公司生产的CS5490芯片。CS5490具有上电复位、过零检测、线频率测量、相序检测、温度测量等功能。CS5490是一块高精度、双通道(电流通道、电压通道)的电量检测集成电路。通过CS5490芯片,可以实现智能插座上家用电器用电信息(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温度等参数)的实时动态检测。电量检测模块CS5490内部结构图如图3所示。

1.4 电源转化模块

由于智能插座中各个模块需要稳定可靠的电源,例如:CS5490电量检测模块需要的正模拟电源电压VDDA为3.0V~3.6V,CC3000 Wi-Fi通信模块需要的电压为2.7V~4.8V,而我国日常用电标准为220V的交流电,因此,本文采用电源转化模块使用分压器、分流器、滤波电容、稳压器等给各模块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来保证各模块稳定安全的运行。

1.5 智能调控模块

智能调控模块解决智能插座对家用电器的定时、开关等智能调控操作。定时操作需要稳定准确的时钟源提供准确可靠的实时时间,包括年、月、日、时、分、秒等具体的时间信息。而家用电器的远程开关的实现则需要一个继电器来实现智能控制。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具有控制系统与被控制系统,根据电路输入量的不同,可以将继电器分为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温度继电器、速度继电器和压力继电器等类型[10]。本文采用电压继电器根据所发送的控制信息实现被控制系统的开关操作。

1.6 Wi-Fi通信模块

Wi-Fi通信模块采用Texas Instruments(TI)公司的CC3000芯片。CC3000是一个简化了网络连接的自控制无线网络处理器。TI的CC3000 Wi-Fi模块将主微控制器(MCU)的软件需求最小化,为低成本和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开发提供理想的平台。与此同时,CC3000支持IEEE 802.11b/g标准,载波频率为2.4GHz,可以与各种无线路由器进行稳定连接。通过CC3000 Wi-Fi通信模块,智能插座可以连接无线路由器,进而向远端服务器发送数据,同时可以接收远端服务器发送的控制信息并反馈给MCU,实现家用电器的智能调控。

2 智能插座的软件设计

主程序的开发环境是IAR Embedded Workbench IDE,该集成开发环境由瑞典IAR System公司为微处理器进行研发,支持诸如ARM、AVR、MSP430等芯片内核平台。主程序的编程语言为C语言。主程序的设计首先完成对定时器初始化、ADC初始化、I/O端口初始化、CC3000Wi-Fi模块初始化等,其次进入相应的工作模式,将CS5490采集到的电量信息经过模数转化后借助CC3000 Wi-Fi模块发送到相应的路由器上,通过PC完成采集到的电量信息的显示。软件流程图如图4所示。

3 智能插座的测试

在IAR环境下编写相应的应用程序,按如图5所示的顺序依次将程序烧写到智能插座中。当分别将主机驱动、SPI、超级终端驱动、基本Wi-Fi程序烧写完成后,智能插座上LED5灯点亮表示程序烧写成功。借助超级终端输入相应的指令,可将智能插座连接到相应的AP热点上,同时为智能插座分配相应的IP地址。

PC与智能插座间的无线通信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当给智能插座分配相应的IP后,需要检测该IP地址是否确定分配给智能插座。如图6(a)所示,在Windows环境下,执行cmd.exe文件,智能插座未分配IP时,该IP命令ping不通,当将192.168.0.102分配给智能插座后,在ping该IP地址,程序正常返回响应信息及响应时间,表示智能插座已经分配到该IP地址。当给智能插座分配静态IP成功后,重启后该静态IP仍然生效。同时,需要对智能插座和其他设备间的无线通信进行验证。如图6(b)所示,PC的IP地址为192.168.0.103,智能插座的IP为192.168.1.102,在超级终端Hyper Terminal处输入指令04051234502115cc0a80067,04为发送数据指令,05表示发送数据字节数目为5,12345为发送的五个字节数据,115c为十六进制端口号,十进制即为4444,c0a80067为十六进制目的IP地址,十进制即为192.168.0.103,此处即为本地PC的IP地址,下一条指令与此类似,此处不再赘述。通过对TCP&UDP调试工具进行相关配置,可以使用TCP&UDP调试工具监听由智能插座发送到PC的数据流。由TCP&UDP调试工具的监听结果可知,数据已被正确发送到IP地址为192.168.0.103的PC上。

将设计的智能插座按如图7所示的方式连接,使用智能插座和笔记本电脑分别对显示器、加湿器、空调等负载进行测试。当按下开关S1时,插座开始进行电量信息采样,通过Wi-Fi将采集到的电量信息(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发送到PC端。测试结果表明,插座采集到的电量信息与负载实际消耗的电量信息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反馈能耗信息的智能插座,详细介绍了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功能设计,通过对电量信息的采集,可实现智能插座上家用电器的远程实时监控,可以实现较高程度的节能,下一步工作主要是借助服务器,完成智能插座上家用电器的智能识别工作。

参考文献

[1]丁梅,丁静,刘丽元.智能化住宅的系统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2.

[2]周洪,胡文山,张立明等.智能家居控制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Karlicek R F.Smart lighting-more than illumination[C].Communications and Photonics Conference(ACP),2012 Asia:1-2.

[4]Wang Teng,Zheng Bing,Liang Zi-le.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wireless intelligent light control system base on Zigbee light link[C].2013 10th International Computer Conference(ICCWAMTIP),2013:122-125.

[5]Saha A,Kuzlu M,Pipattanasomporn M.Demonstration of a 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with smart thermost at control[C].2013IEEE PES(ISGT),2013:1-8.

[6]Mikluscak T,Kapjor A,Janota A,et al.ELEKTRO,Exploring possibilities of predictive self-programming thermostats for energy savings[C].ELEKTRO,2012:332-335.

[7]徐伟,姜元建,王斌.Zig Bee技术在智能插座设计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1,32(3):78-81.

[8]温铁钝,孙键国,张天宏.无线遥控智能插座的设计[J].测控技术,2003,22(10):53-55.

[9]金逸超,孙力娟,王汝传,等.物联网环境下智能插座的设计[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47(2):321-326.

智能楼宇可对讲门禁系统设计 篇9

起初, 智能楼宇对讲门禁系统的使用范围还仅仅局限于我国一些一线的大城市和高档住宅小区, 随着智能楼宇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 现在智能楼宇对讲门禁系统越来越得到普遍的推广。智能楼宇可对讲门禁系统的构造较为复杂, 使用和操作方面仍需存在诸多注意细节, 因而, 通过对智能楼宇可对讲门禁系统设计的探索与研究分析, 对智能楼宇可对讲门禁系统的操作和智能楼宇的管理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智能楼宇可对讲门禁系统组成内容

智能楼宇可对讲门禁系统主要由单元门口主机、用户分机、电控门锁、供电源和门禁管理等部件组成, 从而实现室内外可视互讲, 防盗报警, 实现居家安防功能。

主要操作过程为:在小区出入口保安室安装管理主机, 单元门口安装防盗门和对讲机, 住户室内安装用户分机。为保证住户安全, 通过对来访者咨询查问, 保安人员通过管理主机与通话, 确认来者身份, 开启门禁系统, 当来访者进入单元门口用可视对讲主机呼叫住户, 住户同意开启单元电控门锁, 来访者入内, 层层审核关卡有利保证住户安全, 并高效便利。

2 智能楼宇可对讲门禁硬件电路设计组成

室外主机、联网器、层间分配器、多功能室内分机和管理中心机的硬件电路是智能楼宇可对讲门禁硬件电路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室外主机主要功能是为用户提供呼叫、通话和开锁等功能, 具备只能报障提示、系统容量多户分机, 可与分机实现对讲, 接受分机的遥控开锁, 用于管理中心和用户机间的交流、传递信号, 是通信网络系统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联网器主要功能在于减少线缆和工程布线的成本, 通过实现门口和用户与联网器的通讯实现, 来达到主机地址和视频实现稳定切换, 是联网系统重要的中转环节;层间分配器是位于室外主机和室内分机之间, 通过隔离两者, 避免整个系统受到影响, 具有电源保护、总线短路保护及音频短路保护功能, 即使某住户的分机发生故障, 也可不影响其他用户的使用, 且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可提供室内分机使用电源, 达到线路保护的目的。

若没有层间适配器将会对通讯总线造成压力, 导致通讯受阻, 同时会造成接线数量庞大, 用户机成本增加, 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实行, 因此层间分配器是必不可少的;多功能室内分机是三者通讯的核心部件之一, 主要作用有可与门前机实现呼叫、对讲、监看、开锁等功能, 通过管理中心呼叫另一室分机, 与之对话, 实现三方通话, 同时能与多款主机组成可视对讲系统, 是作为楼栋用户的通讯机;管理中心机起到统筹的作用, 功能在于整个系统的日常监管、提供系统服务和维护管理以及自动记录操作日记, 可有效保证系统运行和保护用户的隐私, 并且保安的权限管理和无缝上下班的交接管理, 促进物业安保管理优质高效, 是组网的目的所在。

3 智能楼宇可对讲门禁上位机软件与数据库设计组成

3.1 智能楼宇可对讲门禁上位机软件组成

智能楼宇上位机软件设计是指统一管理了小区住户和楼栋的门禁控制器, 并建立所对应的数据库, 存储相应的信息。在通信网络中, 有路由器、服务器及操作工作台, 上位机软件则通过一个或多个亘联网络由器和各控制器通讯, 将相关控制器取得的资料信息, 将资料封包以网页格式传递给所需的操作的工作台。

如住户的指纹信息会通过管理中心的指纹采集器收集, 并通过C A N总线来传递给门禁控制器, 当住户进入室内时, 门禁控制器便可记录其开锁信息, 并将信息打包传递到管理中心的上位机。同时上位机还可接受来自各操作工作台的操作员指令要求, 执行指令通过亘联网络由器对相关控制器进行操作, 便可有利于管理人员通过权限设置对系统管理和维护, 实现系统统一管理优化。

3.2 智能楼宇可对讲门禁上位数据库组成

智能楼宇可对讲门禁上位数据库组成包括住户管理和数据管理。住户管理则包括对住户基本信息采集, 如指纹、姓名、住址、家庭电话等。住户信息录入门禁系统时需设置密码和用户名, 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住户只能通过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计入系统软件。

基本信息还包括住户的指纹信息, 住户通过门禁控制器的指纹信息采集器将指纹录入到小区的数据, 当进入室内时便可通过指纹辨认。而数据管理方面, 则包括了指纹数据采集录入、故障事故报告、操作记录报表生成和数据上传等选项, 在智能楼宇可对讲门禁系统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有助于物业管理过程中了解整个小区的动态, 保证住户的安全。

4 结语

智能楼宇对讲门禁系统作为智能楼宇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及其组成是一项繁琐和复杂的工作, 通过对其硬件电路系统和上机软件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分析, 智能楼宇对讲门禁设计要实现以下功能:

一是呼叫开锁, 访客可在门口按房号呼叫分机, 在可视分机上可观看访客的图像, 住户通过语音和图像对访客进行识别和确认, 通过分机控制开锁, 达到居家安防。

二是对语音信号线和控制线进行隔离, 防止了单一用户分机故障而导致其他住户的门禁系统, 促进设备资源的正常使用和工作效率。

三是权限设置, 设备管理自动化, 有助于促进安保工作规范化, 减少随意性, 使得工作计划准确性和科学性得意保证, 促进物业管理有效执行。智能楼宇可对讲系统实现互联组网、多路内部通讯和保安防盗、远程开锁等功能, 通过硬件电路系统和上机软件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 满足住户不同需求, 实现门口机和住户分机间的可视对讲功能, 同时还可接受楼宇内的报警求助, 并外接门窗监控、火警监控等功能, 满足了住户舒适、智能、安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毓银.数字电路逻辑设计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2]刘兵.高职楼宇智能专业三阶段工学交替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3]刘伟.智能楼宇单元门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吉林建筑大学, 2013.

RFID在智能门禁系统的应用 篇10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英文缩写, 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的技术, 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目前RFID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如:电子商务, 物流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RFID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技术之一。其中在门禁系统的应用也日趋成熟。

2 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

RFID是一项识别技术, 是利用电磁感应、无线电波等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 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当前的RFID系统有很多的工作频段, 包括低频、高频和超高频。所以其工作原理也不尽相同有的利用是电磁感应, 有的是利用电磁波发射。但基本都是由电子标签、阅读器和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本文是利用近场的电磁感应。

3 智能门禁系统

智能门禁系统是一种智能化数字安全管理系统, 也就是管理人员出入的系统。它主要方便内部员工或住户的出入, 同时也可拒绝外来人员的随意出入, 既方便了内部管理, 又增强了外部安全。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在系统控制的所有范围内, 对不同的领域和层次设置卡片或者密码, 在每个入口处安装读卡器, 人员若是想要进入, 需要将卡片放在读卡器上识别, 读卡器将读到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器, 经过控制器的判断, 如检测通过, 门锁自动开启, 可顺利进入, 否则系统则会自动报警。智能门禁系统代替了传统的锁具, 感应卡代替了传统的钥匙, 配合电脑实行智能化的管理, 有效的解决了传统锁具的不足, 其优良的管理功能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

4 系统的设计方案

4.1 系统硬件组成

门禁系统硬件设备主要由门禁控制器, 通讯转换器, 感应读卡器, 电子锁和电脑组成, 整个系统采用的是总线型网络结构, 这样方便扩展, 最多可连接255个智能门禁监控器。由于每个智能门禁监控器最多可控制四扇门用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 这种情况下每个每个子系统最多可以控制1020扇门。本门禁系统是一种总线型有线传输出入口的控制系统, 可以采用RS485总线型网络组网, 采用的是RS485的传输方式, 其传输的有效距离在1200米以内, 如果需要延长的话只需增加中继放大器。

当持卡者进入了读卡器的范围时, 读卡器读卡, 门禁控制器接收到读卡器传递过来来的射频信息, 发送至中央控制性进行判断, 判断完成后, 智能门禁控制器对门锁进行相应的动作, 并且将数据进行存档整理, 然后传给中央控制器进行存档, 供查询使用。出门的时候, 按下出门按钮, 门锁自动打开。整个系统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4.2 系统软件组成

系统上的软件分为上位机程序和门禁控制器程序两个部分, 上位机软件工作在Windows的环境下, 采用c+和SQL编制。主要是完成门禁控制器传送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门禁控制器的控制。

4.3 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

智能门禁系统除了能满足一般的安防要求外, 还结合pc加强了系统的管理性和人员的出入记录等。整个系统安全性高, 系统的反应时间短, 具有的功能如下:

门权限制:可以将智能门禁系统预先设定对持卡者的权限进行判断是都有通行资格, 可以设置有效日期, 在一天的时间内可以设置多个时间段, 每个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可以随意设定。

电子钥匙:发行授权后的射频卡, 可以当作钥匙, 将射频卡在感应器前晃一下, 感应器接收到信息后, 指示灯由红变绿, 此时门锁自动打开。持卡者通行后, 控制系统会记录通行者的姓名、卡号、开门的日期和时间等。这样方便管理者在以后有需求是可以查询使用。

联动功能:当发生紧急情况时, 主机服务器可以同时全局联动打开所有的门禁系统以疏散人员且发出报警信号, 对于无权限者进入门禁控制器也能够实时报警。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 人们对于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门锁已经满足不了要求。对此, 智能门禁系统的发展有更宽广的空间。未来的门禁系统将会更加方便、快捷、智能和人性化。

参考文献

[1]张黎, 张国平.基于RFID的教室门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2 (01) .

[2]李和平.基于RFID技术的实验楼智能安全管理系统设计[J].职教与经济研究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8 (02) .

[3]贺利芳.感应卡门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信息技术, 2004, 8 (4) .

[4]张莉.RFID技术的发展与标准化情况[J].中兴通讯技术, 2007, 13 (4) .

上一篇:索尔兹伯里的约翰下一篇:术后残余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