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要求探讨

2024-07-17

质量要求探讨(精选十篇)

质量要求探讨 篇1

铁路混凝土的原材料一般包括:水泥、矿物掺和料、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水等, 将对以上原材料的选择以及品质要求做如下陈述。

1.1 水泥

水泥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者是普通硅酸盐水泥, 混合材宜为矿渣或粉煤灰。若混凝土有耐硫酸盐侵蚀的要求则可以选用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或高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不应选择早强水泥。

1.2 矿物掺合料

矿物掺和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矿物掺和料的品种宜为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矿渣粉或硅灰。矿物掺合料的掺入可明显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 改善其微观结构, 从而提高其强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矿物掺合料的应用已经成为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技术。

1.3 细骨料

细骨料应选择吸水率低、质地均匀、空隙小洁净的中粗河砂或者是选择由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 而不应该选择的是山砂和海砂。细骨料的粗细程度是以细度模数来划分, 细度模数为3.7~3.1的是粗级, 细度模数为3.0~2.3的是中级, 细度模数为2.2~1.6的是细级。中级细骨料是混凝土配制时优先选用的。如果采用了粗级细骨料, 应该提高砂率以及保持足够的水泥或者是足够的凝胶材料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而采用细级细骨料时, 则应适当的降低砂率, 在细骨料的坚固性检查中应用循环浸泡方法, 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小于8%, 细骨料的吸水率应小于2%。细骨料的碱活性应首先采用岩相法对骨料的矿物组成和类型进行检验, 然后采用砂浆棒法进行试验。

1.4 粗骨料

经过粉碎和筛分的碎石和卵石是配置混凝土中常用的粗骨料, 经过严格的筛分试验确定合理级配 (二级或多级) , 确保堆积密度不小于1500kg/m3, 紧密空隙率在40%以内, 吸水率低于2%, 如果用于干湿交替或者冻融循环吸水率则在1%以内。粗骨料的最大粒径要小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 同时小于钢筋最小间距的3/4, 而在配置高强度 (>C50) 的混凝土时, 最大粒径要小于25mm。由碎石组成的粗骨料, 其强度由岩石抗压强度来表示, 与混凝土强度之比要大于1.5。为了防止碱-骨料反应的危害, 需要对粗骨料进行碱活性检验, 多用岩相法检验:如果粗骨料中存在碱—硅酸反应的活性矿物, 砂浆棒膨胀率低于0.10%。

1.5 外加剂

外加剂应采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且质量稳定的产品。外加剂需经过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且与水泥之间有良好的相容性。

1.6 水

采用饮用水进行水泥净浆实验得到的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差都应该小于或者等于30min, 两个时间应符合国家的标准规定。用拌和用水配制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不得低于用蒸馏水 (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 拌制的对应砂浆或混凝土抗压强度的90%。海水不能作为拌合用水。当混凝土处于氯盐环境时, 拌和用水中Cl-含量应不大于200mg/L。对于使用钢丝或经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 拌和水中Cl-含量不得超过350mg/L。

2 铁路混凝土的质量检验

2.1 施工前检验工作

在施工之前应是各个项目均合格之后才能安排施工, 应按照规定对混凝土用的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水、外加剂等主要原材料的合格证以及出厂质量检测报告进行详细核查、符合技术条件的相关要求才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还需根据施工以及设计的要求核查配合比试拌过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裂性能以及耐久性能, 只有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尚可。

2.2 施工过程中检验

(1) 施工过程中还需对混凝土所用主要原料品质进行日常检验, 检验结果应符合技术要求。

(2) 需按照规定的要求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拌和物性能以及耐久性能进行检验和抽检, 结果均应满足技术要求。

(3) 若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更换水泥等主要的原材料, 则应重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且使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拌和物性能以及耐久性能进行检验至符合技术要求。

(4) 对于以上的抽检试件应是从同一盘混凝土或者同一车运输的混凝土中选取。

2.3 施工后的检验

对实体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检验可参照如下方法。

(1) 采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观察实体结构的表面是否出现非外力作用下的裂缝, 如果检查出现裂缝, 普通的混凝土表面的裂缝的宽度应当小于或者等于0.20mm, 而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则不允许出现结构性裂缝。

(2) 对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是采用无损检测法。

(3) 依据TB10426—2004对钻芯取样的具体要求, 在现浇混凝土实体结构上随机钻芯抽取混凝土芯样。依据相关规定测定实体混凝土的电通量。测定结果应满足设计或本技术条件的规定。

(4) 如果设计中对混凝土的抗冻性有相关的要求, 应依据TB10426—2004中对钻芯取样的相关要求, 在现浇混凝土实体结构上随即钻芯抽取混凝土芯样。在测定实体混凝土的气泡间距系数时需依据D L/T5051-2001, 测定的结果必须满足设计中的相关规定。

总之, 在混凝土质量检验过程中, 施工前检验合格方可施工;施工过程中若是出现不合格, 则应分析原因、及时调整、至合格后可以继续施工;施工后的检验项目应与施工前、施工过程的检验项目共同作为质量评定以及验收的依据。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 混凝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中。混凝土已经是我国乃至世界用量最大的建筑结构材料, 因此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及构筑物的结构安全,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财产安全[1]。本文中据笔者的工作经验以及国家的相关规定浅析铁路混凝土施工中原材料的选择以及施工检验工作的相关实施。

关键词:原材料选择,质量控制,施工检验

参考文献

[1]杨玉林.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的可靠性分析与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5) .

[2]杨建江.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可靠度的分析方法[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06 (3)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篇2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的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三、可理解性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二)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情况。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

八、及时性

质量要求探讨 篇3

在民用建筑中,装饰装修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施工环节,其对提升建筑内部整体美观和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施工技术的具体要求予以明确,在此基础上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其能够达到相关标准,提升民用建筑整体质量。

民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的相关技术要求

具体说来,在民用建筑的装饰装修施工中,其施工技术的相关要求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下面就对其详细阐述。

第一,在工程设计和构造要求这个方面,由于民用建筑各个部分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因此需要对其合理组合。而在装饰装修施工当中,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功能性,因此就需要装饰装修设计和构造与建筑原本的功能部分形成有效对应。所以,在设计的设计过程,需要结合房屋的具体用途,对结构受力进行分析,合理选择材料,优化空间结构等,确保装饰装修可以为消费者创造一个美观舒适的空间环境。

第二,在构造设计这个方面,具体的要求主要有四点:一是需保证装修层均匀平整,体现出流畅性和一致性;二是需要创造优良的室内空间,保证色彩、生态、空间等不受到影响;三是需做好防潮、防火、防盗、防腐等方面的构造设计;四是需要注重构造受力与温度变化的一致性。

第三,材料方面的技术要求。在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之中,主要使用的材料包括了石料、陶瓷、木材、玻璃、高分子材料等。这些材料的性质各不相同,具体构造物的形式各异,在装修施工中所需注意的技术要点也存在很大差别。比如,针对石料而言,其具有天然花岗石、天然大理石和人造饰面石材这三类,其在物理性能上具有较大差异,使用时需要加强区分。对于陶瓷类材料,其在技术要求方面主要涉及到表面质量、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等。对于木材而要,技术要求主要涉及到木材强度、湿涨干缩、变形、含水率等。对于高分子材料而言,技术要求主要涉及到耐磨性、耐腐蚀、隔音性、无毒害等方面。而在涂料高分子材料方面,其还涉及到耐溶性、表面光泽等技术指标。

民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的具体工艺

就实际的工程而言,针对不同的部位进行装饰装修施工,其具体的施工工艺是不一样的,这里具体划分为墙面、吊顶、地面和幕墙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1.墙面装饰装修施工

在墙面的装饰装修施工中,可以将整体施工流程划分为抹灰、饰面板、涂饰和裱糊这四个阶段。就抹灰阶段而言,其需要先对基层进行清理,将尘土、油渍、污垢等全部清理干净,再进行洒水润湿。其次需要进行细部处理,对门框、窗框等进行安装,同时模式施工孔洞。最后展开抹灰,需要分层进行,先对底层、中层和面层的抹灰厚度合理控制,平均在5-7mm范围内即可,抹灰层总厚度控制在25mm。

就饰面板施工而言,有错缝排列和对缝排列两种饰面板的安装方法,这需要结合饰面板的具体材质进行抉择。比如,针对木质饰面板,可以通过一般的粘接法或是龙骨钉固法进行错缝排列安装。对于石材饰面板,可以通过粘贴法或楔固法进行对缝排列安装。

2.吊顶施工工艺

就吊顶的施工而言,其基本的施工方法有悬吊式吊顶和直接式吊顶两种,前者是民用建筑的常用形式,其施工流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在进行龙骨安装之前,需要对房屋的净高、吊顶内部管道、洞口标高等参数进行测量,然后设计标高弹线定位,确定分档位置线。其次,进行龙骨安装施工。在没有明确要求时,应该保持吊点间距小于1.2m,并且按照房屋短向跨度设计起拱,一般控制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的范围。龙骨端部距离吊杆的距离需小于300mm,在超出这一范围时,需要加大吊杆的长度。最后,在龙骨安装到位后,还需对其进行调正和调平。

3.施工

地面施工的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先地下后地上。在实际的施工中,需要先对暗管、沟槽等进行施工,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开始对地面工程进行施工。在室内装饰完成之后,才能对面层进行铺设施工,尤其是塑料、活动地板、地毯面层等进行铺设时,应该在管道试压或是抹灰施工结束之后进行。

4.施工

幕墙施工时,首先需要完善相应的准备工作,主要涉及到施工测量、预埋件安装、幕墙制作等等。然后,进行实际施工时,主要涉及到全玻璃幕墙、构件式玻璃幕墙以及点支撑玻璃幕墙的安装施工。最后,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对幕墙进行清洗,并设置一定保护措施。

民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的质量控制

1.材料控制

材料是进行装饰装修施工的重要一环,其直接关系到最终施工质量。所以,确保民用建筑装饰装修的施工质量达到要求,必须要进行材料质量的控制。

首先,在进行材料的采购时,需要货比三家,选择质量过硬、价格适当的商家。不仅如此,在选择供货商之前,还需对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分析,选择最适当的装饰装修材料,使其能够和房屋整体风格相得益彰,创造出良好的空间环境。

其次,在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之后,可能不能一次性全部施工完成,因此就涉及到材料的存放问题。在存放材料时,一定要做好防潮、防火、防盗措施,对其加强保护,避免材料受到损伤。

最后,在使用材料进行施工时,一定要进行事先检查,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绝对不可用于施工。在施工中若是导致材料出现质量问题,也要及时对其进行更换,切不可将其用于施工。

2.施工控制

要加强质量控制,对实际的施工环节进行把控就是非常关键的了。针对不同的施工环节,具体的质量控制工作也存在不同。针对墙面施工环节,抹灰施工需要确保各抹灰层和基层之间的紧密粘结,避免裂缝或是爆灰问题;饰面板施工则需控制构件之间的连接紧密度,避免脱落,同时还需注重颜色统一、线条流畅等问题。针对吊顶施工环节,其质量控制就在于保证测量放线的精准,对龙骨安装后的标高、位置等进行校正。针对地面进行施工时,其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材料和环境温度要合理控制,加强面层和基层的铺设施工,使其保持均匀。同时,还需对铺设顺序严格控制,即下一层通过检验之后,才能进行上一层的施工。针对幕墙施工而言,质量控制要依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不能单凭经验盲目行动。

3.人员控制

施工人员是影响民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的一大因素,因此在质量控制工作也许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控制管理。首先,需要对其加强专业培训,让其掌握更高水平的施工技术,同时对装饰装修能够形成自己的认识理解。其次,需要对施工环节加强监督管理,避免施工人员出现违规操作影响施工质量。同时,也可以设置一定的奖惩措施,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最后,需要加强对施工成果的检查验收,每天对施工成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装饰装修施工质量可靠。

结束语

进行民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在技术要求方面涉及较广,不论是结构设计还是材料选择,都需要加强重视。而对于实际的施工过程,因施工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多个环节,所以质量控制中,就需要针对这些不同的施工环节展开针对性控制,同时做好材料和人员这两个方面的质量控制,确保装饰装修施工达成预期质量目标。

质量要求探讨 篇4

一、薯类机械化收获质量要求

薯类机械化收获质量要求是在一定作业条件下确定的, 薯类收获机在额定工作速度且满足土壤条件下, 土壤含水率在适耕期内, 薯类适收期内 (红薯适收期为霜降前, 气温15℃以下红薯停止生长即可适时收获) 作业。在正常的作业条件下, 薯类机械化收获的作业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二、薯类机械化收获作业规范

1. 薯类收获机技术状态要求

(1) 薯类收获机的一般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B10395.1的要求;特殊安全技术要求, 应根据具体机型的特点予以规定, 安全标志应符合GB10396的规定。

(2) 整机零部件齐全, 安装正确, 不损坏, 不变形。

(3) 外露传动件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

(4) 紧固件无松动, 无损坏, 连接牢固可靠。

(5) 传动系统工作可靠, 转动灵活, 无卡滞现象。空运转时应转动平衡, 无异常响声。

2. 薯类收获机安全规则

(1) 机组每班次配一名机手, 1名辅助人员。

(2) 机手应证照齐全, 上岗前应进行技术培训。

(3) 机手必须详细阅读, 充分理解机具使用说明书, 掌握使用方法后方可操作机器作业。

(4) 严禁机手酒后或疲劳驾驶。

(5) 机手应具有一定机具保养、调整、维修能力。

3. 操作规程

(1) 在启动发动机前要仔细观察, 确保周围无危险因素, 辅助操作者和旁观者处于安全位置。

(2) 机具在前进作业过程中, 严禁进行各种调整, 辅助者不得站或蹲在行驶中的收获机上。

(3) 机具下降时, 严禁人员靠近。工作时不得打开和拆下安全防护装置。

(4) 机具发生故障后, 必须切断动力方可进行排除。

(5) 定期对机具进行检查, 及时拧紧松动的螺栓、螺母。

4. 作业要求

(1) 收获机作业前先使机器空运转5分钟, 待机器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作业。

(2) 作业前要检查地块, 排除地面较大石块砖头等硬物。

(3) 人工提前将地边收获1-2行, 地头收获2-3行, 以避免机具在首行收获或地头下铲时造成大量伤薯和漏挖。

(4) 准备工作完毕后, 即可进行试收作业, 试收1至2个行程, 观察机器负荷, 检查作业质量, 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5) 确认机组作业正常, 符合作业质量要求, 即可开始正常收获作业。

(6) 作业中, 辅助人员应随时观察作业质量, 注意机具作业状态, 如有不妥及时停车检查调整。

(7) 地头转弯时应先切断收获机动力, 方可提升机具;机具提升不能过高, 转弯不能过猛。严禁在运转情况下提升、转弯。收获机落地要平稳, 落地后严禁倒退。

5. 作业质量的检查与验收

每班次均应检查作业质量。作业后, 选定验收区, 在验收区内从对角线等距取5点, 选取点应避开地边地头, 每点取长2m、宽为一个作业幅宽为一小区, 在小区内进行检测, 检查收获情况, 作业质量应符合上表的要求。

6. 机具保管

体检表质量要求 篇5

一、档案份数与花名册个数相附(档案拿走后归还时)

二、档案放置:按档案号从小到大顺序

三、档案袋内各表放置顺序

封面、信息表、2010年体检表(所有辅助检查单整齐排列粘贴到体检表右侧,当年的随访表夹在体检表内)、2011的体检表(所有辅助检查单整齐排列粘贴到体检表右侧,当年的随访表夹在体检表内)、2012年的体检表(所有辅助检查单整齐排列粘贴到体检表右侧,当年的随访表夹在该体检表内;对于2012年下半年体检的,其辅助检查单应统一粘贴在体检告知书上)

辅助检查建议标准值

血常规:

红细胞,男:(4.0-5.5)×10*12/L,女:(3.5-5.0)×10*12/L.血红蛋白:男,120-160 g/L;女:110-150g/L

白细胞:(4-10)×10*9/L;中性50-70%,淋巴细胞20-40%;嗜酸性0.5-5%;单核3-8%; 血小板100-300.肾功:血清肌酐男79.6-132.6;女70.7-106.1;尿素氮:1。8-6.8;血钾:3.5-5.5;血钠:135-145;

血脂:总胆固醇(TC):3.5-5.2;甘油三酯(TG):小于1.7mmol/L;

尿常规:全部阴性(体检表上要求的)

四、档案内质量

1.档案袋上的建档时间要与第一次体检时间相附,档案袋上责任医生、建档人、时间与封面上的相符。

2.档案内各表注意其完整性、逻辑性。尤其是每更新后的逻辑性。如身高、视力、牙齿、吸烟、饮酒等(视力统一执行国内标准,即4.0-5.2)。

3.重点人群档案要注意纳入管理时间后,应该随访的次数;随访表上的有关内容要与体检表上的内容相附(有外出的,随访表要写,内容写失访,每次随访有被随访人签字,另精神病人随访记录要由监护人签字方可)。

4.所有辅助检查结果要填写在体检表上的相关栏目

五、对每年体检表需要更新的重点人群

卫生院统一体检时没参到的人员,各村公卫医生要负责落实到户,为其体检并完善相关内容。

六、对于已建档,如病种、死亡等有变动的档案,应上报公卫科,便于数据统计。

七、非户籍档案。档案上的户籍地址与现住址有区分。

八、本规定每个卫生室印发一份,相关人员领取签字。

质量要求探讨 篇6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要取得成绩,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必须严要求、勤管理,才能稳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课堂学习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途径。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课堂学习的效果。所以我努力培养他们勤学守纪的好学风,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并用科学的方法,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我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要取得成绩,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工夫,要指导学生上好每一堂化学课。我通常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五点:

1.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2.上课要专心听讲;

3.爱动脑筋、积极思考;

4.要做好课堂笔记。

5.要在课堂上抓住机会复习记忆所讲的知识。

给学生定了要求,若教师不严格管理,也就如同一纸空文,同时作为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我也要求自己尽量做到。

一、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首先,要求学生复习好上一堂课学过的旧知识,准备本节课小测;其次,预习好本节课的内容,带着问题听课,学得更加主动。而我要准备好小测的内容,认真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教学方法,同时准备好演示实验的器材,并在课前演示成功,尽量在课堂上做到万无一失。上课前几分钟我都注意抽查学生的准备情况,若发现有学生没有做好这一步的,我都及时提醒,要求下次不要再犯。

二、上课要专心听讲

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把握重点,解决难点。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定要博才多学,只有自己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使课堂变得多姿多彩,也才能使自己的课富有艺术性和生命力,才能吸引学生。爱因斯坦说过:“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是教师的德和才。无德无才的教师是绝对不可能受到爱戴和尊重的。”教师只有在无形中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才能吸引学生,提高教学质量。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上课专心听讲,但每个班中还是会有少数学生我行我素,或开小差或睡觉或讲话。我一般不正面批评学生,而是使眼色或私下提醒,若他还是明知故犯,我会安排课后谈话,直到他承认错误并下决心改正为止。

三、要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

我一般采用启发式授课,层层递进地进行教学。一般会边讲边提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掌握这堂课的主要内容的关键。很多时候还会把化学实验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水通电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那我们煮饭菜为什么不用氢气来做燃料呢?学生就会展开问题讨论。又如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联想家中热水瓶里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什么用水洗不干净,要洗干净又要用什么试剂呢?由此又可联想到墙壁上的白色固体是什么,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能更积极地思考问题。

四、要做课堂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可以防止学生上课开小差,也可以用于课后巩固和复习。上课时,我要求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支笔、一本笔记本,用来做笔记或做练习。这样每天反复强调,学生自然会形成习惯。若做得好的,我就会在班上给予及时表扬,让他们感受成功、感受进步,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教师和学生的矛盾,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朝良性方向发展,班里的课堂纪律也逐渐变好。

五、在课堂上抓住机会复习记忆教师讲的知识

我每讲一个新的知识点,都会给几分钟让学生记忆并当场检查,特别要检查上课不太认真的学生,一是提醒他们,二是考察他们的掌握程度,让他们引起足够的重视。掌握水平差的学生放学后要留下来重新记忆上课所讲的内容。当天记不住的内容,第二天再继续抽查,同时让他们形成一种强迫自己学习的习惯。这样,个别上课开小差的学生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很自然地就跟上来了,班里不再出现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从而使整个班级的成绩得到提高,达到全班共同进步的理想效果。

总之,抓好了课堂五个环节,课后复习就轻松多了,学生复习所占用的时间也大大减少,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学生的畏难情绪也逐渐消失。再加上我课后多跟学生谈心和辅导,能够听到学生的真实意见,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了明显提高。通过严要求、勤管理,教学质量就能稳步提高。

质量要求探讨 篇7

一、21世纪信息化图书馆的含义和特点

就目前我国的图书馆的发展分布情况来讲, 全国各高校的图书馆占主导地位, 省级、市级图书馆处于辅助地位。但不容置疑的是他们都在信息化、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上有共通的地方。他们都在大力发展网络图书馆。各高校发展的原因意在降低成本, 扩大资料文献来源, 为广大师生、教育工作者提供充分的精神养料, 这对于学校的发展是良性的。使得高校在文化软实力, 竞争力方面得到稳步提高, 扩大了影响力。而各省市级大型图书馆一方面是实体店图书馆的变相延续, 另一方面是提供方便快捷获得知识的渠道, 二者的有机结合, 给读者以双重的感官体验, 在图书馆阅读获得更好的体验。

网络化的图书馆最突出的特点是, 操作简单, 资源广泛, 携带方便, 成本低廉。不仅丰富了市民文化, 而且加快了国家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步伐。所以说, 21世纪是网络图书馆的黄金时代!是全民阅读的黄金时代。

二、图书馆数据库的质量要求

(一) 数据库资源的完整性。一个优质的数据库, 一定要保证数据库资源的完整性, 以使更多的用户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 提高个人修养, 完善自身能力。高质量的数据库要有充足的资源积累, 便于不同用户的检索使用, 便于利用互联网条件进行数据搜集, 获得资源。图书馆数据库要在资源完整性方面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具有自己的特色, 获得广大用户。另外, 不能忽视其具有的学术性和实用性, 作为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要以提高用户个人成长为目标, 保证数据标引与组织标准化, 服务功能齐全化, 规范人性化, 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使用需求。

(二) 保证数据库信息资源的准确性。在用户的检索的过程中获得准确的知识, 详细而又符合要求。同时, 必须充分注意规则规定的内容与类似规则的统一性、科学性、可兼容性和实际性,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发展这项工程;考虑到图书馆数据库未来的发展前景, 要具备大范围联网、跨地区联库的能力, 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方便用户时时检索, 获取准确的信息资源, 满足自身需要。

(三) 完善数据库信息资源的标准化。用户得到的资源不仅格式多样化, 而且形式标准化, 使用方便。我国在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方面也出台了若干相关的规定, 要求文献标引及文献著录标准化。同时出台了数据库文献资源标引的规则, 国家标准《文献主题标引规则》, 为文献资源的准确使用, 传输提供具体的蓝本, 使这方面趋于相同, 便于管理。数据处理人员共同遵守文献标引和文献著录标准化, 使得数据库建设标准化的核心, 即指数据处理标准化, 包括名词术语规范化、数据描述规范化、数据评价规范化等方面都在一体化的形式下运用方便。与此同时, 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所不可缺少的, 这是发展图书馆数据库的引人之处。在建设过程中不可与国家标准相矛盾,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三、提高图书馆数据库管理水平的方法和措施

各地的图书馆数据库建立的背景条件的情况大多不一样, 因此在发展过程中, 管理方面各有特色, 各有优劣。因此在图书馆数据库管理策略方面, 要秉持着不断学习的态度, 不断完善自己的数据库, 吸引用户。同时在管理的方面, 方法要灵活, 实施要合理。管理方面做好三个方面。

(一) 提高数据库设计者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定期安排图书馆数据库的相关工作者进修学习, 不断强化个人技能, 接触并了解先进的技术方法, 并且付之使用, 为数据库的发展完善做出贡献, 这也是他们的基本工作。这样不仅体现他们的价值感, 同时提高认同感, 在数据库安全方面, 这无形中又加了一份保障。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 严格遵守图书馆的规章要求, 保证不泄露隐私数据, 做好本职工作。具体工作方面, 合乎国家具体要求, 省去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失误及麻烦, 同时在管理方面更加方便, 提高了数据库未来发展的潜力。

(二)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图书馆管理层面要做出严格的规定, 不仅规范在馆就职人员的工作范围, 还要有与之匹配的相关的权力职责。在制度面前保证公平公正, 提高工作人员的认同感, 使之遵守规章制度, 便于统一管理, 做到工作井然有序。严格要求工作人员的行为, 并强调工作人员所应负的责任。一旦出现重大失误, 深入调查, 追究责任具体到组, 到人, 合理公正。申明奖惩制度, 鼓励工作积极性, 提高功能工作效率, 使图书馆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只有在弹性的制度方面才能积极转变, 有所兴革, 在发展的大潮中走在前列。

(三) 人性化服务。高质量的数据库还要做好相关的服务的工作。做好数据库的安全保障, 避免数据库的个人用户的基本信息的泄露, 从而降低损失, 挽留用户。这只是对用户的基本负责的表现和诚意。同时, 在用户使用过程中, 需要人性化的服务。对新老用户, 做好指导使用的工作, 在用户体验数据库的时候, 获得更好的体验。使得广大用户满意。

网络化的图书馆有利有弊。虽然实体店图书馆除了提供阅读的氛围, 还有纸质书的直观体验, 但是网络图书馆在某些方面更占优势, 网络化图书馆的资源广泛、成本低廉等显著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实体店书店纷纷倒闭, 但是这不意味着实体店就没有市场, 网络化图书馆没有弊端。网络化的时代, 是个虚拟的时代。所以其中不可避免的潜藏着危险。对于图书馆来讲, 莫过于数据库的安全值得重点关注。当代图书馆的数据库复杂多样, 给用户以多种体验。其中包括文献数据库, 特色的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乃至全文数据库。这些都使用户越来越趋近于纸质书的直观体验。随着图书馆的发展, 这些数据库要进行不断的维护, 更新, 创新。海量的图书检索管理, 用户个人的基本信息, 都在这些数据库的所纳范围之内, 一旦数据库的信息泄露, 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图书馆来讲, 损失严重。所以, 网络化图书馆的发展是风险与机遇并重的机会。对于这个问题, 应当持乐观态度, 因为在完善的路上, 做了很多并且还在继续。

参考文献

[1]胡春华.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32) .

[2]周良锦.探析我国医院图书馆管理及完善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 2016 (01) .

质量要求探讨 篇8

关键词:粗苯,洗油,质量要求,工艺

1 概述

(1) 丹东万通城市燃气有限公司, 是以生产焦炉煤气为主, 焦炭为辅, 以及回收加工煤焦油、硫膏、苯类等产品的民营性企业, 始建于2004年4月, 2005年1月投产。我公司是市消防局挂牌的重点防火单位, 同时也是甲级防火企业。公司选用J N D K43-99D型单热捣固侧装式炼焦制气炉, 此焦炉单座49孔设计使用, 共两座。设计年产量冶金焦炭60万吨。

根据城市燃气需求量, 2010年, 我公司焦炭产量40万吨, 粗苯产量4570.18吨, 焦油总产量16058.9吨, 煤气产量4千万m3。当前, 我公司对洗油的消耗量比较大, 吨苯耗洗油量均为85公斤。

炼焦化学产物的回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中粗苯作为重要产物, 主要使用洗油进行吸收。因此, 要严格控制洗油的质量, 这对粗苯的有效回收具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 在日常的工作中, 要尽可能的使用优质洗油, 并且做到对洗油的质量进行及时检测, 同时要采取措施延缓洗油的变质, 以保证粗苯达到比较高的回收率。这里我们对粗苯回收中洗油质量要求及相关工艺进行分析。

(2) 工艺流程:我厂粗苯工段采用管式炉加热富油生产的工艺流程:来自洗苯塔的富油依次与脱苯塔的油气、脱苯塔底排除的热贫油换热后进入管式炉, 经管式炉加热至180℃进入脱苯塔。脱苯塔顶逸出的90~93℃的粗苯蒸汽与富油换热后进入冷凝冷却器, 冷凝液进入油水分离器, 分离出水后的粗苯流入回流槽, 部分粗苯送至塔顶作回流, 其余作为产品。脱苯塔底排除的热贫油经贫富油换热器进入热贫油槽, 再用泵送贫油冷却器冷却至25~27℃后去洗苯塔循环使用。脱苯塔用的直接蒸汽是经管式炉加热至400~450℃后, 经由再生器进入的。为了保持循环洗油质量, 将循环洗油量的1~1.5%由富油入塔前的管路引入再生器进行再生, 再生器底部定期排渣。

2 洗油质量要求简介

洗油质量的基本要求是:比重要求介于1.04g/mL~1.07g/mL之间;黏度要求不大于1.5;水分要求小于1%;并且要求230℃之前的馏出量不能大于3%;300℃之前的馏出量不能小于90%;洗油成分中含萘量要求不大于13%;酚含量要求不大于0.5%;PH值6-8;要求洗油在15℃不存在结晶物。

这是对洗油质量的基本要求, 是工厂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尽可能达到的目标。如果不能完成好上述目标, 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1) 如果比重过大, 那么洗油的分子量就会偏大, 这样的话, 会导致粘度也偏大, 并进而降低洗油流动性和吸收性能力, 很大程度上给洗苯塔增加阻力。

(2) 一般情况下, 粘度和温度存在一定的反比例关系。因此, 在粗苯的生产过程中, 要对洗油尽量冷却, 以增加洗油中苯族的占比。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油温不低于15℃, 否则会导致洗油粘度的增加, 洗油输送和塔内的自由流动也会发生困难, 并且还可能析出固体物质。

(3) 洗油的水分要求小于等于1%, 如果这个比例高于1%, 那么就会导致富油的温度难以控制, 使得富油脱苯的效果变差, 严重影响粗苯的回收率。

(4) 一般情况下, 要求洗油的含萘量必须小于13%, 苊含量要小于5%, 以保证在10~15℃时无固体沉淀物。萘因熔点较高, 在常温下易析出固体结晶, 因此, 应控制其含量。但萘与苊、芴、氧芴以及洗油中其高沸点组分混合时, 能生成熔点低于有关各组分的共熔点混合物, 所以洗油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萘, 有助于降低从洗油中析出沉淀物的温度。

(5) 温度设定在230℃到300℃之间, 是为了更好的保持洗油的纯度。如果230℃前馏出量大于3%, 则与粗苯的馏出量温度接近, 导致洗油耗量增加;如果高于300℃则会因为分子量过大导致吸收能力不强, 粗苯回收率降低。一般的生产情况下要求洗油在300℃之前的馏分不能小于90%, 该阶段馏分的含量越低, 则洗油的质量就会越差。生产过程中最低限度是要求洗油在300℃前满足馏分大于60%以上, 否则要全部更换, 不能使用。

3 生产过程中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 循环洗油的质量很容易变坏, 主要表现在:黏度增加, 输送困难, 煤气阻力增加, 密度增加, 230~300℃的馏出量减小, 颜色变黑。洗苯塔后煤气含苯高, 粗苯产量降低。

通过对生产过程分析, 认为造成循环洗油质量变差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管式炉后过热蒸汽温度过高, 经常在450~470℃间, 造成脱苯塔底部操作温度过高;二是参加再生器的循环洗油量过大, 正常在1-1.5%。由于以上两点, 降低了洗油质量, 粗苯回收率降低。

基于上述对洗油质量的要求, 以及由于生产过程中循环洗油质量变差的问题对粗苯回收率的影响, 我们在工艺上进行了调整, 从而满足洗油质量的要求。

(1) 在管式炉前过热蒸汽管道间加一DN50阀门作为旁通电动阀, 这样可以及时调节管式炉后过热蒸汽温度, 保证过热蒸汽温度严格控制在400~420℃间。

(2) 将脱苯塔顶温度从9 3℃降到91℃, 塔顶压力控制在17KP左右, 回流量增加到了3~4m3/h, 粗苯180℃前馏出量达到了95%以上。

(3) 保证1~1.5%的循环洗油量, 然后再严格控制再生器中的排渣温度。要求300℃前排出的残渣油馏出量小于40%。再生器底部放渣温度越高, 所损耗的洗油量越少, 但残渣流动性随之变差。为了找到一个合理的放渣温度, 需要取样分析, 确定在排出温度150℃时, 残渣油300℃前馏出量为30%时流动性好, 放渣温度最终确定为150℃左右;目前残渣油300℃前馏出量在25~30% (表1) 。

参考文献

[1]辛德明.提高洗油收率和质量的途径[J].燃料与化工, 1994年.

[2]肖瑞华, 白金锋.煤化学产品工艺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4年.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初探 篇9

一高校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第一, 高校定位“轻重”不分。办学中心上重规模, 轻质量, 高校学生数量激增, 教学设施和教师严重不足, 过于注重教学基础设施的兴建而忽视科研、教学设施投入, 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 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发展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办学类型上重理论, 轻实践, 也可认为是重学术型人才培养, 轻视实用型人才培训。高校盲目追求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 而社会需要更多的是技术型人才, 学生毕业时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和技能操作都有所欠缺;在办学特点上重综合, 轻特色, 一些高校盲目追求综合性实力的提高, 专业求多求全, 而在自身特色专业上投入减少, 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日趋复杂的市场需要。在办学内容上重知识灌输, 轻创新能力培养, 导致高校学生理论知识丰富而创新能力不足, 参加工作后无法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

第二, 急功近利, 发展盲目, 目光短浅。一些高校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或者实用知识的学习, 而忽略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导致培养的学生工作后业务能力强, 对文、史、哲等社会科学知识知之甚少。若过于急功近利迎合用人单位要求, 缺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当前许多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这与学科结构单一、办学特色弱化、缺乏个性等因素息息相关。此外, 一些高校目光短浅, 只顾考虑自身经济利益, 未从学生长远利益出发, 未作充分论证便盲目开设所谓热门专业, 或过度地细分专业, 忽略了与师资条件、社会需求相挂钩, 致使学生刚入学就要面临就业难的尴尬处境。

第三, 培养目标相对单一, 规格差距大, 专业结构调整滞后。受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 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 即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目录、教学计划等, 导致培养目标缺乏明确性和针对性, 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层次院校间、同一个学科专业或者不同学历层次间培养目标相似的问题, 造成我国高校“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现象。人才类型或层次过于单一, 或比例、结构严重失调, 就会与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类型需求相矛盾。另外, 高校专业设置调整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 显得相对滞后。

第四, 就业指导部门过多行使行政职能, 却忽略了教育功能。高校就业服务甚于就业教育指导的现象普遍存在, 高校仅把组织招聘活动, 收集、提供、发布就业信息, 举办人才交流会, 办理就业手续等作为自身的工作职责, 工作范围仅仅只局限在内容上, 狭隘地把就业指导理解为指导服务, 而忽略了本质的教育指导。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已经改变, 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得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未做到职业化、专业化的转变, 导致目前大学生对人才就业市场缺乏认识, 竞争意识、发展意识、职业意识淡薄, 就业准备不充分, 择业观明显与现实的人才市场需要不一致。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分析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高速运转的经济, 需要素质较全面的人才。社会人才需求结构是人才需求中不同层次、形式或专业的人才类型按一定的比例结合起来的方式[3], 其分为层次和专业结构, 专业结构即指不同专业的人才类型, 但就层次结构而言就是社会所谓的“研、本、专”的人才, 相当一段时期内以本科生居多, 但开始出现重心不断下移的趋势。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变化[4]。目前, 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与高等教育界对人才培养标准具有一定差异, 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 其人才需求是按“实用”标准进行, 且更倾向于具有实用技能, 而非纯学术水准的人才, 市场机制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随着劳动力向“技术化”发展, 产业工人被知识型劳动者所取代, 知识和技能的商业价值取代旧有的行业经营方式[5]。因此, 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技能特点不相适应, 引起了一系列的就业问题。

高等教育主要是为学生将来从事工程技术或者经济活动打基础, 而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过高地估计了大学毕业生的能力, 期望过高, 既希望基础知识扎实, 又要求创新能力强, 实践经验丰富, 尽快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但学生很难做到, 用人单位过分注重学生的工作经验, 却给大学生较少的工作机会, 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伴随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企业与高校改革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6]。

三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既是专注于理论和实践的“专业教育”, 又要承担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人才的使命。因此高等教育既要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又要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积极体制的要求, 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1教育改革稳步化, 教学内容市场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等教育改革必须稳步化, 不能只是摸索前进, 而应多借鉴以往经验和国外案例, 结合社会主义制度要求, 在理论指导下和不断实践中稳步前进, 促进教育制度和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当前形势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迫使高校开始面向社会发展, 改变了以往计划经济的制度和计划要求, 人才培养根据市场需求, 培养适合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让学生既学会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解决运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又能将工作技能转化为理论。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获得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 及时把握好市场规律变化, 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2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 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十分欠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更符合企业、公司的需要, 更是对国家、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 开设适合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课程并开展相关活动。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 还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高校应重视大学期间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 举办各种创新创业竞赛, 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 并引导大学生理性创业。另外通过多渠道拓展学生的素质, 如在人际关系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 面对社会生活里庞大的信息, 如何筛选出自己需要的, 这就需要一定的综合素质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 在社会中, 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业都不可避免地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学会合作与诚信, 理解和表达及化解工作中的矛盾等方面的能力。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

高校旧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直接延伸到企业和社会, 通常所说的“技能加学历”其实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在拓展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培养出适应工作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还要保持与企业、产业以及社会的同步互动, 培养出与用人单位要求相匹配的、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熟练的应用型人才。另外还要注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的培养, 在课堂学习、环境熏陶、实践体验中,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另外, 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 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重视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社会的反馈。

4高校拓宽思路, 明确培养目标

高校不能只把目标定位在帮学生找工作上, 而是要寻找更好促进学生合理就业的方式。使其能够学会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升学或就业的途径, 努力提高全面素质是为了增强综合能力, 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另外也要引进竞争机制,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也在不断扩展, 只有积极推行教学改革, 优化学科专业, 并借鉴国外案例, 结合实际情况, 注重实际应用, 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冰.新时期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09.

[2]吴朝晖.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影响力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 2009.

[3]杨进.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挑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 2004 (4) :34-37.

[4]唐德军, 刘玉皎.市场经济体制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技导刊, 2010 (8) :93-94.

[5]施咏清.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基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视角[D].河海大学, 2007.

影响播种质量的因素与技术要求 篇10

1 播种质量的内涵

首先, 农作物种子不但是有生命力的特殊商品, 而且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和产品之一。国家质量标准GB65583.1-86将产品定义为: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 (或需要) 的特征特性总和。也就是说, 质量是满足人们要求的特征特性总和。目前, 国家采用法律手段对种子质量的自然属性作了严格要求, 制定了相应的强制性标准, 但对品种的社会属性 (潜在要求) 和它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及健康状况等没有进一步强制要求。因此, 种子质量四大指标只是表象, 并不证明种子没有质量问题。从产品质量法角度看, 种子质量还应当包括很重要的社会属性, 由其引起的质量问题同样应承担种子质量责任。

其次, 播种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种子质量, 还取决于土壤质地、播种时机、气候状况和人的农事活动。种子质量包含种子的品种属性和播种品质。品种属性就是指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早熟性、产品的优质性和良好的加工工艺品质等;播种品质是指种子的充实度、洁净度、干燥度、发芽率、生活力及健康度。

再次, 要掌握和了解播种田块的土壤质地。是黏土、壤土、沙土, 是积水田还是漏水田, 土壤的pH值、带菌数量和虫口密度, 前茬作物和墒情等, 有利于选择适宜的品种, 有利于调整茬口, 有利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土壤改良和处理。另外, 要了解和掌握播种时天气状况, 有利于在适宜的播期内选择最佳播种日期, 避免大雨渍涝或干旱缺墒对种子发芽出苗产生的不利影响。

2 影响播种质量的因素

2.1 种子质量

播种品质是影响播种质量的主要原因, 尤其以种子的发芽力和生活力影响最大。

2.1.1 发芽率未达到种用标准:

种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未完全成熟, 造成籽粒瘪瘦不饱满, 或在加工过程中受机械损伤, 造成籽粒破损, 或生产、晾晒存贮期间, 种子受冷冻危害或高温灼伤, 或受病菌浸染和受潮发霉、虫蛀等都是降低发芽率的重要原因。

2.1.2 弱生活力的种子:

种子在储存期间, 呼吸作用不断加强, 胚部可溶性营养物质不断消耗, 存贮时间越长消耗的营养物质越多, 生活力越低, 种子寿命越短。在自然环境条件下, 受外界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 弱生活力的种子发芽出苗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与室内检验数据尚存一定差距。

2.1.3 处在休眠期的种子:

种子的休眠是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 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而不能萌发的现象。

2.1.4 种子带菌:

种子在生长发育和收获贮藏期间携带或感染病菌, 播种后病菌孢子遇到适宜的条件萌发, 对种子造成危害, 使其霉变烂种。

2.2 土壤质地和墒情的影响

2.2.1 土壤质地:砂土、壤土、黏土等不同质地的土壤对发芽率也有影响。

2.2.2 土壤带菌:种子播种后受到土壤病菌感染, 使种子发霉变质无法正常发芽。

2.2.3 土壤的干湿度:

土壤湿度过大或遇连阴雨, 土壤水分自然蒸发能力减弱, 土壤孔隙度减小, 土壤板结, 易出现畸形苗, 也会导致幼苗根部缺氧霉烂死亡, 形成“化苗”。土壤湿度过小, 又逢干旱少雨, 不能满足种子发芽所需水分, 使种子不能正常发芽, 或已发芽但不能正常出苗, 造成“炕芽”。

2.2.4 整地粗放:

田块不平整, 土块过大压苗;土壤孔隙度较大, 不利于保墒;播种覆土过深、过浅, 都对种子发芽出苗不利。

2.3 播种时机和天气的影响

2.3.1 播种过早或过晚:

播种过早, 土壤温度较低, 不能满足种子发芽所需温度, 种子在土壤中停留时间长, 易受土壤有害物质和病菌的浸染, 造成弱苗、缺苗甚至烂种。播种过迟, 影响苗后生长发育, 不利于高产。

2.3.2 底墒不足:

底墒达不到种子吸水需求, 易造成缺苗。从地下刨出的种子看, 种子还没有吸胀, 有的被霉菌感染, 有的用手指挤压即成粉状。

2.3.3 幼苗的顶土能力:

不同作物幼苗的顶土能力不同, 顶土能力弱的幼苗出不了土, 在土壤中形成畸形苗, 由于较长时间得不到光照和缺少氧气, 幼苗逐渐黄化继而死亡。

2.4 农事操作活动的影响

主要是操作技术不当, 造成烂种、烂芽、死苗。

2.4.1 消毒不彻底:

对带有病菌的种子和土壤、苗床、营养钵及使用的农具消毒处理不彻底, 或上季使用化学除草剂不当残留于田间或营养土中, 或使用了没有腐熟而且携带有病菌或有毒物质的圈肥, 种子在播种后受到病菌浸染或有毒有害物质侵害而烂种烂芽。

2.4.2 催芽技术不过关:

在浸种催芽过程中, 一是浸种时间不够, 吸水不足;二是催芽过程中使用的器具和方法不当, 造成高温积水缺氧, 导致出苗不整齐, 发芽率较低;三是催芽过程中破胸、长芽、炼芽温度控制不好导致出芽不整齐且发芽率低。

2.4.3 从种子堆散发出“酒哄气”:

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不断加强, 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把种子中的有机物逐步分解为CO2和H2O;而在缺氧条件下, 种子只能进行无氧发酵, 过程中产生C2H5OH和CO2, 而C2H5OH有抑制种子发芽的作用, 浓度越高, 发芽速度越缓慢。这时产生的C2H5OH就是“酒哄气”的来源。

2.4.4 长芽不长根:

催芽时苗床上水分过多, 隔绝了种子呼吸所需的氧气, 种子的胚根分生组织细胞不能分裂, 新的器官不能形成, 除胚根原基细胞伸长外, 其它部分仍以原始状态存在, 所以幼根不能生长或生长很慢, 而芽鞘在胚中已经分化形成, 不再产生新的细胞, 只是细胞的伸长和加宽, 需要的能量和氧气较少, 甚至在缺氧的情况下芽鞘伸长更快, 因此能看到的只是芽鞘, 而不是芽, 若有芽也是很短的。“干长根, 湿长芽”就是这个道理。

2.4.5 播种深度对发芽出苗的影响:

有试验证明, 玉米播种在3~5 cm、1~3 cm和5 cm以上三种不同深度的情况下, 3~5 cm深度的发芽率、出苗率、整齐度均优于其他两种深度。

2.4.6 底肥或种肥使用不当:

用肥不当也影响种子的发芽出苗, 因此有的肥料不适合做种肥和底肥。氯化铵、氯化钾含有大量氯离子, 施入土壤后产生有毒的水溶性化合物, 引起烧种、烧芽、烧苗。硝酸铵、硝酸钾含有硝酸根离子, 对种子发芽出苗有严重影响, 因此不宜作种肥。尿素中含有2%左右的缩二脲, 对种子和幼苗会产生毒害作用, 而且含氮量高的尿素会突破种皮渗入种子体内, 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变性, 因此播种时种子不能和肥料紧挨。碳铵、氨水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挥发性, 易熏伤种子和幼苗;普钙含有5%以上的游离态H2SO4和H2PO3, 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也会产生危害, 因此不能随着肥料同时播种。

2.5 地下害虫和鼠雀危害

对缺苗断垄的田块进行调查时, 在缺苗断垄的地方就会发现部分种子残骸和幼苗残体, 同时也能看到地下害虫, 如小地老虎、蟋蟀等幼虫, 或者有鼠雀粪便及洞穴的存在。

3 提高播种质量的技术要求

3.1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3.1.1 精心整地:整地包括对土壤的犁、耙、药剂处理、施入底肥、开沟做畦等, 以改善土壤的结构。

3.1.2 选择优质良种:

根据生产需要,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符合国家标准且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的合格种子。

3.1.3 确定播种时间:

不同作物的最佳播种时间决定于作物种类、品种特性、种植制度及其环境条件, 选择好适宜的播种期对种子正常发芽出苗有直接影响。

3.1.4 种子处理:

播种前种子处理包括选种、晒种、消毒、浸种、催芽等环节, 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以保证使用纯度高、籽粒饱满、无病虫危害和生活力强的种子播种, 为提高播种质量和培育壮苗提供可靠保证。

3.2 播种

播种时要合理密植, 力求均匀一致。条播和点播时, 开沟、挖穴、覆土深浅要适宜。育苗移栽时要适当稀播, 做到有计划对口育苗, 防止出现高脚苗和老苗。苗床中间较高两边稍低, 干湿度适宜, 覆盖恰当, 出苗才能整齐一致。

3.3 科学管水

播种后的管理以控制水分和防治病虫为主, 要做到勤观察, 精管理, 及时有效。不同作物的发芽出苗对田间或苗床土壤持水量的要求范围不同。播种后如遇大雨要及时排水, 放晴后趁墒疏松表土层, 防止地表板结, 有利于快速出苗。

3.4 防治病虫

上一篇:唱片公司愤怒的背后下一篇:科学评价三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