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技术突破

2024-07-05

关键技术突破(精选十篇)

关键技术突破 篇1

“猪源抗体”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一类生物制剂, 该制剂是在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进行猪源改造, 在动物体感染病原后、免疫功能低下时, 可以提供持续的保护, 抵御传染性病原的攻击。随着猪源抗体平台的建立、药物的研制与发展, 有望极大地减少畜牧养殖中抗生素的滥用和降低疫苗重组的风险, 在动物疫病的防控环节中, 促进逐步实现绿色、环保、无公害的现代化养殖。

该项目作为行业领先的一项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 在技术层面上, 通过平台建设, 解决了猪源抗体药物制剂研发中的关键技术, 为多种猪源病原抗体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基础。哈兽研研制的抗体药物, 有望成为创新型的生物制剂, 市场潜力巨大, 预计年销售额可达两千万元, 并可为绿色、环保畜产品的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技术突破 篇2

中航工业航材院粉末高温合金材料专业学术带头人邹金文(资料图)

关键航空材料的研制,责任重大。科研要遵循客观规律、扎实推进并持之以恒,同时要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邹金文

如果说航空工业是现代工业的“皇冠”,那么作为飞机“心脏”的发动机,就是“皇冠”上的“明珠”。目前世界上只有我国和美、英、法、俄等少数几个国家能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而涡轮盘作为航空发动机的核心转动部件,是高性能发动机最关键部件之一,材料要求高,制造技术难度大,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中航工业航材院有这样一位女博士,她带领团队经过技术创新、团结协作,突破了先进航空发动机涡轮盘关键材料研制技术难题,并创立了粉末涡轮盘技术体系,为国家先进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提供了粉末涡轮盘的强力支撑,在世界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舞台上,扛起中国粉末涡轮盘发展的大旗。她就是航材院粉末高温合金材料专业学术带头人邹金文博士。勇于创新,创立中国粉末涡轮盘的技术体系

邹金文,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航工业基础院首席技术专家。邹金文自1989年至今都在航材院从事涡轮盘材料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工作,主持30余项课题研究。她带领团队创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粉末高温合金研制技术体系,形成我国损伤容限型高温合金主干材料,实现了国家重大关键军工材料的自主保障。她所带领的研究中心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先进粉末冶金材料前沿技术研究、自主创新研究、型号服务保障和工程化应用的重要基地。

发动机关键部件的自主保障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之一。作为航空发动机关键件的涡轮盘,承受着高温和高应力的叠加作用,工作条件极为苛刻,制备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发动机发展的难点之一。随着航空发动机推重比的提高,对涡轮盘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粉末高温合金具有综合力学性能优异、冷热工艺性能好等优点,已成为先进航空发动机涡轮盘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面对研究技术难度大、基础薄弱、产品要求高和设备人才匮乏等困难,邹金文带领团队迎难而上,通过自主创新,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并成功应用于涡轮盘的研制。他们研制的粉末涡轮盘冶金质量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技术水平,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粉末盘研制路线和技术体系。从事科研工作25年来,邹金文一直遵循和认同一个理念:技术创新+工程技术成熟度=型号成功。为此,她带领团队坚持技术创新,攻克了材料研制、母合金熔炼、粉末制备与处理、热等静压、等温锻造和热处理,以及高精度检测与评价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创立了粉末盘技术体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突破关键技术的同时,邹金文还带领团队自主研制了粉末表面改性处理与包套装填封焊一体化设备等一系列特殊专用设备,建立了完善的硬件基础。他们近年来,为国内多种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制了多种粉末涡轮盘零件,满足了国家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制对粉末涡轮盘材料的迫切需求。

聚沙成塔,打造中国粉末涡轮盘技术研究的“国家队”

邹金文常说,她有两件事最骄傲,一是有机会研制新型航空发动机中的关键材料,二是带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涡轮盘技术科研、小批试制一体化团队,而这支日益壮大的团队,已成为了中国粉末涡轮盘技术研究的“国家队”。

为了打造这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学习型团队,邹金文不辞辛劳,积极帮助年轻同事成长成才,并采取两大举措促进团队快速发展:一是让研发人员走出去,到世界顶尖大学进行合作交流,真正接触世界级先进研发水平,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二是放手压担子,让团队里的年轻人承担重大项目,不断成长。

为了解决粉末涡轮盘研制的技术难题,邹金文号召大家群策群力,集智攻关。面对重点型号任务艰巨、人力资源紧张的难题,她积极倡导奉献精神与责任心,将型号任务与预研课题层层分解,把整个团队分成数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项或几项课题,各小组人员交叉使用,既保证每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又实现整个团队人才资源共享,真正达到了“引领团队,协同作战”的效果。在邹金文的带领下,以航材院为主要承研单位,并联合主机厂所、专业化工厂及高校等技术优势单位共同组成的涡轮盘技术团队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一支能力强、作风好、敢打硬仗、能打胜仗,并在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科研团队。敬业忠诚,用行动践行“航空报国”的宗旨

自参加工作以来,邹金文已在基层一线默默钻研25年,经历过航空事业的低谷,也品味过科研失败的苦涩。在事业最困难的时候,她身边的一些科研人员离开了。但她却像一棵倔强的大树,毅然在航材院这片大地上扎了根。有人问她:“你在航材院挣得也不多,20多年守在这里,值得吗?”她微笑着说:“我坚守的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

关键技术突破 篇3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当前,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刚性增长,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没有潜力,增加化肥投入又受到环境和成本的抑制,依靠资源驱动的传统粮食生产体系难以为继。新形势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依靠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分析道,“在目前粮食单产基数较高的情况下,如果只依靠一个品种,某一单项技术,连续大幅度大面积提高单产是不现实的。在发展现代农业的情况下,必须更加重视技术集成、协同攻关,建立高产高效技术模式。”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中国农科院从2013年开始启动实施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以促进粮食增产增收为重点,以“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为基本要求,以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综合支撑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和技术发展需求,结合全院实际情况,通过与全国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大联合、大协作,构建成熟配套的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技术生产模式,为全国粮食稳定增产提供技术保障。

陈萌山介绍说,中国农科院启动粮食增产增效模式研究示范,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突出需要:第一,体现了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问题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高起点上实现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科技必须走在生产的前面,中国农科院要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储备,不断支撑粮食增产;第二,体现了中国农科院作为国家队的使命和责任。中国农科院要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带领中国农业科研率先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科技服务;第三,体现了贯彻农业部高产创建工作部署的需要。中国农科院在加强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要做好技术集成和推广工作,更好地挖掘科技潜力,探索适应农业生产现实要求的技术模式与发展路线,为农业部持续开展高产创建提供技术储备。

集成8项关键核心技术 实现玉米种植增产增效

据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介绍,中国农科院在黄淮海主产区的山东德州、安徽阜阳和东北主产区的内蒙古通辽等地,共建立了5个66.7万平方米以上面积的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模式攻关示范方。其中,在德州武城县开展的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模式示范,集成组装了两套技术模式:一套是“超高产攻关模式”,即“农机农艺八配套、科学播种六融合”;另一套是“大面积生产模式”,即“农机农艺六配套、科学播种六融合”。

在德州武城县武城镇千亩玉米示范区观摩现场,项目组专家一一介绍了良种包衣、科学播种、叶面施肥、统防统治、化控防倒、辅助授粉、适时晚收、全程机械化等8项配套核心技术以及科学播种“抢时、灭茬(贴茬)、宽窄行、测土配方、三位施肥(条深松免耕多层施肥)、密植播种”等6项技术措施融合的应用效果。

经专家测产,该示范区的6670平方米超高产攻关模式示范田,今年玉米每667平方米产达到1056千克,比常规生产增产300~400千克;66.7万平方米生产示范田,每667平方米产量达到850千克,比常规生产增产150~200千克。

该项目技术总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黄长玲研究员说,这两套种植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简单、可操作性强,农民容易学,能够推广,效果明显。

以“中单909”优良品种为例,该品种是由黄长玲育种团队育成的玉米新品种,具有耐密、抗倒、耐阴雨寡照、高产潜力大、稳产性好等特点,为目前国家主导品种,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约达30千克。

当被问及喜欢哪些技术时,武城县为民粮棉专业种植合作社社长李庆双不假思索地说道,“宽窄行密植播种,简单易学,增加了种植密度,产量可提高一二百千克左右,这可是不小的数量啊!”

这两套种植模式不仅增加了玉米产量,而且也使玉米种植户见到了效益。黄长玲算了一笔账,玉米种植从播种、浇水、施肥、统防统治、收获等环节都实行了机械化,大幅减少了人工投入,每667平方米比传统种植方式可少用5个工,仅此一项技术就节约种植成本400元。再加上其他增产减损带来的效益,“超高产攻关模式”种植可增收800元,“大面积生产模式”种植可增收600元。

李庆双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他已经和社员们商量过了,明年全社推广使用中国农科院“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将从33.35万平方米扩大到133.4万平方米。

在得知“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得到当地种植户的认可后,陈萌山说,在德州农业自然条件不是很好的前提下,实现每667平方米产量超过1000千克,增收800元,确属不易,为探索再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德州武城玉米增产增效示范带给我们三大启示,第一,充分显示了技术的集成作用。持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靠单一品种、单项技术,是难以做到的。

德州玉米示范点集成了院属作科所、植保所、资划所、农机化所4个研究所的技术,还结合了地方现有的技术,实现了八项技术的配套和六项技术的融合;第二,充分显示了技术的集约作用。持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必须要做到持续增加效益、降低成本,做到增产增效并举。德州玉米示范点通过技术服务社会化、适度规模经营、全程机械化生产等,实现了人力节省,每667平方米减少5个工;第三,充分显示了强大的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持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必须要做到技术、政策和行政措施相配套。根据不同年份的气候、灾害情况,制定针对性很强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并及时推广普及抗灾减灾技术,把技术、政策、行政措施融合起来,把技术的作用最大化。

玉米单产挖潜空间巨大 集成创新将向更高目标迈进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去年种植面积与总产分别达到3515.09亿平方米和2.18亿吨。但需求增长也更加迅速,供求压力逐年加大。未来如何加速玉米发展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资料显示,玉米作为碳四作物,理论产量远超1000千克,增产仍有潜力。“我国在玉米品种和生产技术上还有较大的挖潜空间。”黄长玲非常自信地说。

在谈到单产提高对玉米总产的影响时,黄长玲讲述,“若按黄淮海地区约1200.6亿平方米的播种面积,通过推广增产增效技术模式使玉米每667平方米产量增加100千克,就相当于多种了200.1亿平方米夏玉米,可多提供1亿人一年的口粮,全球70亿人每人可分到15个玉米。”

一批石化关键技术将列入突破范围 篇4

科技部官员透露, 科技部将按照中央“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实”的要求, 加快石化等重大专项实施进度, 筛选出当前对扩大内需最能产生推动拉动作用、有望较快取得技术突破和形成竞争力产品的科研项目, 优先安排部署, 着力攻克核心和关键技术, 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在国家层面上, 由政府财政资金建立的科技资源和研发平台将面向石化等企业开放, 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

科技部专家透露, 石化行业科研项目的选择, 将从列入产业科技规划的以下方面考虑:在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化工新材料、煤化工、农用化学品等热点和重点领域, 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以及重点产品的研究;对关系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新催化技术、新分离技术、生物化工技术、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新型环保与节能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 应联合组织重点攻关;按照“高效、低耗、节能、环保、智能化、大型化或微型化、成套化”的要求, 着力研发先进的化工装备, 提高我国化工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对化肥、农药、氯碱、纯碱等传统化工领域, 要通过高新技术改造, 重点开发推广一批节能降耗、环境友好型清洁生产技术, 建立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注重发展传统化工材料的高性能化, 通过规模、品种、原料结构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结构调整, 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大型企业, 向多产品、多规格、综合型发展, 延伸产业链。

关键技术突破 篇5

——多巴一小语文组教学经验介绍

课改以来,课堂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太多的形式,并没能从根本上提高效率,真正参与教学活动的还是少数学生。怎样才能面向全体,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呢?太谷24字教学模式——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分层训练、拓展延伸给了我们很大启示,打开了我们创建民主、和谐、高效课堂的新思路。

在“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中,我们语文组按照加强培训、专业引领、教学实践、教学竞赛、树立标杆教师、教师结对帮扶、总结反思、形成经验、积极推广等环节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学习借鉴太谷县的“24字教学模式” 和教育教学理念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深入推进 “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模式,构建符合我校实际、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抓住关键词句,突破重难点,打造高效课堂”。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培训、夯实理论基础,提升教师理念。理论学习是进行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所以必须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获得较多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主要通过集体学习、自学两种形式来实现,珍惜每一次走出学校学习的机会,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让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为了调动老师们学习的积极性,打破了一个人主持学习理论知识的局面,这就从根本上促使老师们去上网学习、看书查阅相关的理论知识,老师们认真的听、学、记,并不时的与其他老师进行互动,课下多了“你的学生,我的课堂,他的评价”等话题,整个学习氛围轻松和谐,老师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知识。同时我们还学习《新课程怎样教》、《爱的教育》、1 / 4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有效教与学的策略》等理论书籍,为课题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专业引领,校外聆听示范课,吸取先进理念。课题研究在扎扎实实研究的基础上,专家的引导对于把握课题前进的方向,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非常重要。为此,我们聘请中心校领导和名师做课题研究顾问,不定时地向他们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请他们对本课题的实施进行指导。同时,开展教师培训活动,以点带面,调动全体教师积极投身于教研活动中,使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成为课题研究不断创新的强大动力。在此期间,县教研室领导和中心校领导多次到我校做指导,掌握教学模式应用情况,研究问题、创新推进。组织教师观看示范课录像,真切感受高效课堂,转变观念,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并不断反思总结。在教师研究一段时间后,学校及时对前一阶段的工作通过调研,认真反思,提出改进意见,充实和重新修改实施方案。由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为全体教师起到专业引领作用,一般教师上研究课,遵循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一研究原则。小组合作学习是一把利剑.所以我们从分小组、培训组长、组员、指导小组合作、调动积极性几方面落实合作学习。知识是学会的,不是讲会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听出来的。9月26日在我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语文教研组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校本研修,由于我和窦老师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也不尽相同,教学重点各有侧重,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演绎着不同的精彩。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讲课与听课、自己和他人的对比,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发现别人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它给教师一个发现自我、2 / 4

重塑自我的平台。两位教师导课形式多样,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我一上课就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了一个“鲸”字,问今天老师板书的课题与以往有啥不同,进而引出鲸的第一特点“大”;而窦老师利用课件先欣赏一些鲸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鲸的形态、生活习性等特点。学生小组合作,展示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语文特点,渗透学科素养,富有个性的朗读,体现学科特色。老师指名到黑板上画草图,深化了文本内容,增强了对鲸的了解。短短的40分钟内调动学生探究兴趣,完成教学目标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学生小组合作前分配任务,角色,为展示作辅垫。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也有不少方面值得我们反思,如:时间的分配上,如何更科学,更合理?教学语言如何锻炼得更精练,更生动? 如何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如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等等。

此次教研经历,使教师们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 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我们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几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不但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而且不再为上示范课而苦恼、胆怯。

/ 4

四、逐个过关,整体推进。在“专业引领”的基础上,在全校各年级全面推广“24字”教学模式,使“24字”教学模式的学习运用进入整体推进阶段,我校要求每位教师轮流主持校本教研,通过组织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同课异构,经验交流会、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抓住关键词句,突破重难点”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五、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功能。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一周结束后评出周冠军,一月结束后评出月冠军,分别展示在专栏“语文小行家”里,同时让学生整理出语文课堂里的精彩故事张贴在专栏“趣味语文”里。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朗读是课堂突破的关键 篇6

一、教师在课堂上应保证足够时间用于指导学生读。书,加大朗读训练量,在朗读中培养感受语感的能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课堂上齐读没课的生字并尽量速记它。读通句子,把握节奏,读准语调,注入情感,学生的语感形成了,课文的内容被学生吸收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高了。因此,只有使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从中才能产生语感,才能领悟到语言的实质,认识各种不同的语言形式,转化吸收并运用。以往教学上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讲解、记忆规律性知识,忽视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内化和语感的积淀,而去追求练习制胜。从而削减、忽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最终导致了我们语文教学遭了严重的危机。广大教育工作者克服困难,努力探索,使语文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好现象。

二、教师少进行范读,指名让学生不妨自己读,这样容易发现读课文中间的问题。要求应在语音、姿态、情感、氛围等方面给学生做出提示,让学生在心里来模仿跟读。还要学生注意重音、述度、停顿、语气等的把握,从而达到声情并茂地读文章,激发朗读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讲解有关朗读技巧,使学生领会朗读技巧并在读课文中具体运用和体验,朗读技巧不能面面俱到的注意,在实践中不度提高自己的朗读运用能力。部分课文,单调的朗读形式是学生读得无力,难以起到效果。语言平淡的说明文之类的文章,气度更能激发热情;对那些叫有情趣的文章来说,单个人读它仍有情趣。当然,丰富多变,生动活泼的形式,既能不断刺激学生大脑神经的兴奋,又能使朗读本身成为一种直接或间接的需要,从而读得兴趣盎然。朗读的形式有多种,我多采用连读接龙,读读评评。对于不同的文章方法也有不同。优美的长篇课文都采用好学生接力连读;对于诗歌采用分组读、齐读来感受节奏,把握结构;分角色读则是小说戏剧一类的文章。

三、运用好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相关资源进行配乐朗读或情景朗读也都是很好的选择,记叙类文章很适合用,换换方式朗读寓教于乐特别好。追溯古代传统的教育方法,语文的诵读是轻松愉快的,古人所说“弦歌不绝”,是使儿童们在歌唱舞蹈的气氛中,达到文化教育的水平。配乐高声“朗诵”,那更是最高明的方法,使儿童不用绞尽脑汁去背记,自然而然地进入记忆,一生到老也不容易忘掉。

四、引导学生把读书当成一种学习必用的好习惯。读是在每篇文章都应运用的环节,不管读课文,读句子,读词语,读习题都首选学生来读。结合学校的朗诵比赛、阅读课的设置,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中华语文。

五、创设环境,营造朗读氛围。教师可以利用班级书柜,报栏,板报,课间音乐,校园广播,语文单元活动等方面,以及音乐美术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渗透经典的元素,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文化氛围。要保证诵读时间,除学校外,还要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等多种多样的诵读比赛,会大大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

关键技术突破 篇7

功能脂质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控制肥胖、促进生长发育等功效, 适用人群广泛, 市场需求旺盛。天然油脂性质和功能较为单一, 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脂质产品多元化的需求。 通过脂质酶法修饰, 可以改善其溶解度、稳定性、消化吸收率等物化特性, 开发出多种功能脂质产品, 从而扩展油脂的应用范围, 并大幅度提高其附加值。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首席科学家黄凤洪研究员带领团队联用了高活性脂肪酶微反应阵列、 超声预处理高效酶促反应体系及基于二维色谱—质谱的脂质高通量结构剖析三大技术, 形成了绿色、靶向、高效的脂质酶法修饰技术体系, 突破了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不高、反应速度缓慢、产物难以鉴定等方面的瓶颈难题, 使之最快仅需15min, 产品转化率即可达90%以上, 同时, 固定酶可重复使用达50次, 成果总体达国际领先水平。

该成果现已成功应用于植物甾醇酯、母乳脂肪代用品、黄酮不饱和脂肪酸酯等功能脂质的靶向制备。产品植物甾醇酯达到了美国食品化学法典和我国卫生部 (2010年第3号) 公告的质量要求。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 本技术具有靶向性强、转化率高、速度快、原料广适和产品多元化等优势, 对于扩展我国脂质资源的应用领域, 提高油料加工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提升居民的营养健康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技术突破 篇8

本刊讯:日前,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共同印发《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 指出, 未来相当长时期, 能源需求仍将不断增长, 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大趋势。

锅炉窑炉领域, 重点突破煤炭高效清洁燃烧、锅炉自动控制技术、节能高效循环硫化床技术、主辅机匹配优化、锅炉智能燃烧控制技术、锅炉系统能效诊断与专家咨询系统、燃料品种适应、高效换热等关键技术。电机系统领域, 集中突破高效电机新材料、绝缘栅极型功率管 (IGBT) 、高效电机专用制造设备、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特种非晶电机和非晶电抗器、特大功率高压变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高效风机水泵等机电装备整体化设计等核心技术瓶颈, 推动电机及拖动系统与电力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控制技术相融合。内燃机及汽车领域, 重点攻克汽油直喷、涡轮增压柴油直喷、汽车轻量化、高效变速器、新型混合动力汽车机电耦合等核心关键技术, 提高国产化水平。余能回收利用领域, 重点攻克余热余压直接转换为机械能回收利用、中低品位余能有机朗肯循环发电、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和低浓度瓦斯安全利用等重大技术。家电照明领域, 推动高效压缩机及节能控制器、高效换热与相变储能装置、家电节能自动控制、低待机能耗技术、温湿度独立调节系统、动态冰蓄冷、发光二极管 (LED) 用大尺寸开盒即用蓝宝石、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 (MO源) 、生产型金属有机源化学气相沉积设备 (MOCVD) 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取得突破。

关键技术突破 篇9

电子玻璃纤维作为一种核心原材料, 被制成各类电子产品的基本元器件, 在手机、电脑、电视机, 甚至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精密仪器设备上得到大量而广泛的应用。

有关专业人士介绍, 目前国内普遍掌握的9微米玻纤生产技术, 只能满足普通电视机以及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的手机等生产需要。而最先进的5微米玻纤生产技术, 此前却一直攥在日本人和美国人的手中。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在2007年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及织物开发, 突破了玻璃纤维原材料的筛选优化、玻璃布的浸润性等工艺技术难题, 使玻纤材料精度达到5微米, 满足了高端电子产品的性能需要。

“重庆造玻纤的生产成本比国外同类产品低30%—40%, 在前期试生产时, 就吸引了国内乃至日本很多企业的青睐。”

关键技术突破 篇10

据了解,该项目历经十年技术攻关,形成多项关键技术创新,实现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共平台开发,并完了6-18米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系列化产品。其中,整车节能与控制技术、高压隔离电源变换技术、高密度电驱动控制技术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142项、软件著作权14项,发表论文23篇,形成国家和行业标准4项。

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而当前新能源汽车的聚焦技术重点是电池技术的创新。据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本次宇通项目中动力电池集成管理技术,提出了动力电池容量衰减加速试验方法和基于数据驱动的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方法,经批量检验可使续驶里程平均延长4%。同时,宇通还发明了一种具有保温、散热和防潮功能的电池箱结构以及综合热管理系统,开发了达到IP67防护等级的动力电池箱,解决了涉水安全和高寒区域适应性难题。此外,宇通在高效动力系统、整车控制与节能技术等方面也重大突破,形成了以电动化、智能化实现节能减排的模式。

“我国在新能源车产业化的过程中普遍面临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集成度低,成本高;动力电池系统寿命短,环境适应性差;整车能量利用率低,续驶里程短等问题。”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万鑫铭表示。宇通客车项目突破了长期制约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发展的三大技术难题,有利于实现纯电动、插电式和混合动力三大类客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关键技术已批量应用到6~18米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系列化产品,获得112个产品公告,覆盖中型、大型、特大型客车,满足城市公交、班线客运、机场摆渡、商务接待、机关团体等细分市场。

截至2014年11月30日,宇通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系列产品实现销售额达103.32亿,并带动原材料、零部件、总成、整车、服务等产业链发展,实现产业增值超过500亿。

就2015年新能源客车市场火爆的发展形势来看,新能源客车对传统客车的替代趋势已愈发明显。据行业专家透露,2015年,我国新能源公交客车的市场份额已高达47.81%,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此外,团体客车、旅游客车的替代作用也逐步得到市场认可。

同时,在节能减排方面,截至2015年10月,宇通系列产品累计推广23796台,推广的产品每年可节油9300万升,节气2亿Nm3(标方),每年可为用户节省燃料费用约14亿,减少碳排放约64万吨,减少PM排放约79吨。

据了解,自2012年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以来,我国出台了财政补贴、路权优先、牌照开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而新近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更是明确提出了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汽车发展。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把新能源汽车推广列入国家的重要计划之中,要求提高电动汽车产业化水平。

在此背景下,尽管2015年国内汽车市场整体处于低迷态势,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却呈现超速增长态势,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数据均出现成倍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量达17.1145万辆,而此前世界最大新能源车市场美国全年销量约为18万辆。按此销量计算,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逐步完成产业转型和技术积累,实现了可持续化发展的基础,通过产品快速产业化,制造企业实现了产品快速增长,逐步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万鑫铭说。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关键技术突破】相关文章:

共性关键技术06-17

处理关键技术08-16

关键技术优势08-19

安全关键技术09-14

增压钻井关键技术09-11

牧草种植关键技术04-27

云计算关键技术05-07

物联网关键技术05-14

关键网络技术06-05

LTE关键技术06-06

上一篇:职高英语跨文化教育下一篇:建筑物成本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