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脂血

2024-08-04

原发性高脂血(精选九篇)

原发性高脂血 篇1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高脂血症,辛伐他汀

我国近年来的监测结果显示, 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中, 以动脉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 (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 发病率正在升高[1,2,3]。而血脂异常是动脉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4]。因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重视。本研究旨在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6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其中男41例, 女19例, 年龄45岁~74岁 (58岁±3岁) 。所有患者近1月内未服用降血脂药, 经4周低脂饮食后, 清晨空腹血脂检查符合下列标准:血清总胆固醇 (TC) >5.7 mmol/L或三酰甘油 (TG) >2.26 mmol/L。排除各种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脂血症。60例患者中, 高TC血症23例, 高TG血症10例, 混合型高脂血症27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3.7 mmol/L 45例,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1.0 mmol/L 20例。

1.2 方法 将6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均常规低脂饮食。治疗组服用阿托伐他汀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85837031) 10 mg, 每晚1次。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080101) 10 mg, 每晚1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服药前及服药4周、8周时测静脉血清TC、TG、LDL-C、HDL-C、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水平, 并监测服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1993年卫生部颁发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判定。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 TC下降≥20%, TG下降≥40%, HDL-C≥0.26 mmol/L为显效;TC下降达10%~20%, TG下降达20%~40%, HDL-C上升达0.18 mmol/L为有效;未达到有效标准为无效;TC上升≥10%, TG上升≥10%, HDL-C下降0.18 mmol/L为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测定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服药前后血脂水平分析用配对t检验, 组间疗效差异分析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血脂水平变化

服药前两组血脂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服药8周末两组血脂TC、TG、LDL-C的水平均有显著降低 (P<0.05) , HDL-C均显著上升 (P<0.05) , 但以治疗组更为明显。详见表1。

2.2 降脂疗效 服药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3.3%和70.0% (P<0.01) 。详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1例胃肠道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胃肠道发应, 1例转氨酶升高, 但未超过正常值的2倍, 均未影响治疗。

3 讨 论

阿托伐他汀是新一代人工合成的强效他汀类降脂药, 主要在肝脏特异性、竞争性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减少细胞内TC的生物合成, 降低血清TC水平, 从而反馈调节刺激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 (LDL) 受体合成加速, 增加细胞表面LDL受体数目, 从而降低血清LDL-C、TG和升高HDL-C的水平, 从而有效地控制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生[5]。本研究结果表明,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是强效他汀类降脂药, 能显著降低TC、TG和LDL-C, 且能升高HDL-C, 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降脂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少, 耐受性好。但又以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显著。因此, 阿托伐他汀10 mg, 每晚1次给药, 安全可靠, 是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赵冬, 吴兆苏, 王薇, 等.北京地区1984—1997年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变化趋势 (中国MONICA方案的研究)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0, 28 (1) :14-17.

[2]王文化, 赵冬, 吴桂贤, 等.北京市1984—1999年人群脑卒中发病率变化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22 (4) :269-272.

[3]王文化, 赵冬, 吴桂贤, 等.北京市1984—1999年急性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率变化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23 (5) :352-355.

[4]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 (5) :390-413.

高脂血症的中西医治疗综述 篇2

高脂血症的中西医治疗综述

作者:谭宇卫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2年第11期

[摘要]有效控制高脂血症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本文主要对高脂血症治疗的各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高脂血症 中西医结合 运动降脂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是指人体脂代谢异常所致的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严格地说应称为血脂紊乱或血脂异常,具体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升高、血清甘油三脂(TG)水平升高、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等。高脂血症是现代医学病名,祖国医学无高脂血症一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眩晕”、“胸痹”、“中风”、“痰浊”、“血瘀”等症范畴。HLP是代谢性疾病中一种常见而多发的重要病症,与心脏血管疾病、肾病等关系密切。该病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群膳食结构的变化、饮酒量的不断升高,发病率呈逐年增高及年轻化趋势[2]。因此,有效控制HLP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现将目前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综述如下。

西医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外的调节血脂药主要为以下三类[3]:

1、化学药物类: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能够高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斑块、抑制血栓形成和抗炎等非调脂作用[4];贝特类药物苯氧乙酸衍生物又称贝特类,能显著降低增高的血浆三酰甘油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同时较小程度地降低胆固醇和LDL-C;烟酸类药物,大剂量烟酸能够迅速降低血三酰甘油和VLDL,同时降低LDL-C;胆汁酸结合树脂类又称胆汁酸螯合药。此类药物不从胃肠道吸收,可使心脑血管联合事件终点降低13%。

2、抗氧化剂类药物: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中的中心地位得到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结果支持。ox-LDL贯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展与破裂的全程,因此,抗氧化治疗已逐渐成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新靶点。目前用于临床的抗氧化药主要有天然抗氧化药和合成抗氧化药。

3、天然药物:按照现代防治理念,理想的心血管疾病防治药物应当是同时能起到调整血脂和降低血压作用。而天然药物中有些是兼具调脂和降压作用。如:脉舒胶囊、山楂精降脂片、螺旋藻类等。

祖国医学辨证治疗高脂血症:中医学认为其发病源于肝、脾、肾之虚损,正虚为本,痰瘀为标[5]。脾虚、痰浊、血瘀是其发生发展的三大重要因素[6]。临床辨证治疗明确认识到若脏腑功能失调者,以调理其功能为主;若属痰瘀标实者,则先攻其邪,后调理脏腑;若虚中加标实者,则攻补兼施[7]。张玉珍[8]将11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瓜萎薤白半夏汤加味组和洛伐他汀组,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7.5%,明显优于对照组53.3%(P

临床用单昧中药降脂:据统计目前为止临床治疗高脂血症的单味中药种类较多,根据其作用功效可分为:降胆固醇为主者,有蒲黄、泽泻、灵芝、当归、川芎、杜仲、银杏叶、陈皮、半夏等;降甘油三酯为主者,有金银花、黄连、黄芩、刺五加等;既可降低胆固醇又可降低甘油三酯者,有大黄、何首乌、山楂、绞股蓝、银杏叶、女贞子、三

七、枸杞子、桑寄生、葛根、水蛭、决明子、黄精、月苋草等[11]。滕宇等[12]研究发现山楂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能提高蛋白酶的活性,预防脂质代谢紊乱。管淑玉等[13]研究结果显示何首乌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抗自由基,保护肝脏,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近年来进行了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临床治疗效果证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血脂异常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西药用量从而明显降低其副反应的发生[14]。赵波[15]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剂(决明子、生山楂、秦艽、沙棘籽、龙胆草、葛根、清半夏、太子参),对照组30例口服辛伐他汀。结果与治疗前比较(P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现代研究证明[17]针灸可调整机体脂质代谢过程中多种酶的功能,并增强其活性,使血脂被更快地转化、利用,并促进肠肝循环,使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及类固醇激素,从而降低血脂含量。近年大量临床报道表明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且毒副作用少[18]。治疗方法多样,临床常见的有毫针疗法、针药结合法、灸法、耳穴贴压法、穴位注射法、穴位埋线法、刺血法、激光穴位照射疗法、磁针疗法等[19]。彭旭明等

[20]通过针刺颞三针、四神针、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治疗40例初次发病脑血栓患者,研究表明:针刺能降低脑血栓患者TC,增加HDL-C,防止或改善AS,降低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王凤玲等[21]灸神阙穴进行调脂及抗衰老的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前后患者TC有显著差异,对HDLa-C和 HDL-C的比例有很大的调整作用,因此其认为艾灸神阙穴可降低血脂水平及AS指数。

运动降脂:近年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能够干预降脂[22]。朱命祺等[23]将62名50-70岁高血脂症患者分为运动组42名和对照组20名。运动组以30%~45%功能能力为运动强度,健步走40~60min/次,4~5次/周,各项指标在8周或l2周后产生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说明低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脂肪代谢。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有所提高,运动疗法被人们普遍认知,但运动降脂这一方面现存在以下问题:①运动疗法中包括运动形式、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各种参数尚未明确。②运动疗法对患者血脂含量变化进行的临床研究较少。③根据个人血糖、血脂、血压等有关化验指标、体质量、年龄、性别、地域及季节而制订的个体化运动处方尚需进一步研究论证。因此,寻求设计合理,针对性和灵活性强,应用效果好的运动处方将是临床降脂治疗的发展方向。

目前临床降脂的中西医治疗都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但各自存在自身的弊端。诸多临床观察显示,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持久,副作用少,但显效相对较慢,西医虽然能很快降脂,但易反弹,疗效难持久,而且在降低血中VLDL、TG、Tc、LDL—c的同时,可以引起血糖升高、恶心、腹胀、腹泻及肝功损害等不良反应[24]。统计近年发表的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论文可以发现[25],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中医药不但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毒副作用也明显小于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疗效显著,在以后的治疗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莉.高脂血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5):92

【2】唐沙玲.高脂血症中医研究进展[J].内科,2008,3(1):129

【3】 杨五洪,梁天学.调节血脂类药物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08.7(51):461

【4】赵水平.强化降脂治疗的临床应用和意义[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2):1142-1171

【5】陈婷,吴伟,李荣,等.血脂异常中医病因病机及治法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8,15(1):39-42

【6】 寇芳.中医药治疗高血脂症研究进展[J].中医文献杂志,2O10(2):55-57

【7】 闻莉,刘松林,梅国强.高脂血症的中医临床证型分布及辨证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3):220-221

【8】 张玉珍.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高脂血症8O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8,30

(4):389-390

【9】黄建平.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高脂血症60例[J].天津中医药,2007,24(5):377

【10】 王美蓉,李玉娥,赵成.自拟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10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2):134-135

【11】 张万祥,林竹.中医药治疗高血脂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6,19(12):47-49

【12】 滕宇,张秋菊,齐治家.中医药抗脂肪肝的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5,12(2):37-41

【13】 管淑玉,苏薇薇.何首鸟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08,6

(4):454-455

【14】支颢,沈建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血脂异常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6):716-717

【15】 赵波.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

(24):3058-3059

【16】 杨坚毅.通脉降脂饮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03,21

(11):34-35

【17】 张国胜.高脂血症的中医临床治疗进展[J].中医中药,2011,33(8):121-123

【18】曾志华.针灸治疗高脂血症近况[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1):65-66

【19】 徐晓莉.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0,25(2):325-327

【20】彭旭明,靳瑞,张家维,等.针刺对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J].中国针灸,1998,(1):l2-14

【21】王凤铃,王晓红,王晓妹.灸神阚穴降脂抗衰老作用的研究[J].中国针灸,1996,16

(9):29

【22】 宋月琼,张焰,潘媛媛.高脂血症患者饮食与运动行为的干预措施效果分析[J].四川医学,2009,30(4):551-552

【23】 朱命祺,王建设,李玉周.有氧运动对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4):56

高脂血症怎样调治 篇3

我患了高血脂症,请问应服何药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些什么?

信丰 邹××

邹××同志:

你患有高脂血症,这种病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是可以使升高的血脂降到正常的。不过在决定采用药物治疗前,应先察看血脂检验的结果,是胆固醇增高还是甘油三酯增高?或虽两者都增高但以何者为主?而后再决定用哪种药物。因为当前调整血脂的药(即降血脂药)最为盛行和高效的,也是国际上医界公认的降血脂药,主要的有两大类:一、他汀类——这一类药适用于以胆固醇增高为主的病人,常用的药品有辛伐他汀(舒降之、苏之)、诺伐他汀(美降之)、氟伐他汀(来适可)、普伐他汀(普固拉)、阿托伐他汀(阿乐)等。国产的血脂康也含有天然他汀成分。二、贝特类——这类药则适用于以甘油三酯增高为主的病人,常用的如吉非罗齐(脂必清、洁脂、常衡林);非诺贝特(力平脂、普鲁脂芬);苯扎贝特(必降脂,脂康平)等等。此外,尚有很多其他老的、新的降血脂药以及中药,如消胆胺、菸酸肌醇、丙丁酚、鱼油多稀康、月见草油、弹性酶片、山楂、灵芝等,对轻症病人均可选用。以上各药的用法和剂量可参照药品说明书或由医师配合指导应用。

高脂血症的病人日常生活要注意劳逸结合,勿过度紧张,饮食宜低脂肪、低胆固醇,少食肥肉、猪油和动物内脏、蛋黄、无鳞鱼和虾、蟹、鱼子等。多食蔬菜、水果、豆类,戒烟少酒,多活动。

原发性高脂血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高邮市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60例, 以上患者诊断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总胆固醇>5.98mmol/L;三酰甘油>1.54mmol/L;男性HDL-C<1.04mmol/L或者女性HDL-C<1.17mmol/L.同时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心肌梗死病史患者、甲减患者、糖尿病患者等, 排除其他病因导致高脂血症患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 男14例, 女16例, 年龄35~73岁, 平均年龄为 (55.3±6.4) 岁;对照组患者30例, 男15例, 女15例, 年龄36~74岁, 平均年龄为 (56.7±7.1)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每天10mg口服, 对照组应用辛伐他汀每天10mg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两组在治疗期间禁止服用其他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前后清晨口服12h以上抽取静脉血进行血脂检查。同时定期对患者血压、心率等方面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P<0.05, 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测定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后TC、TG、HDL-C、LDL-C分别与对照治疗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改善原发性高脂血症血脂指标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 同时也是治疗冠心病的基础治疗措施[1,2]。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 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 (HMG-CoA) 还原酶, 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 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 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 (主要为肝细胞)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 从而减少富含三酰甘油AV、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目前治疗高脂血应用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较多。

药动学研究表明, 辛伐他汀经口服后对肝脏有高度的选择性, 其在肝脏中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非靶性组织, 辛伐他汀的大部分经肝组织吸收, 主要作用在肝脏发挥, 而后从胆汁中排泄。低于5%口服剂量的辛伐他汀活性结构在外围中发现, 而其中95%可与血浆蛋白结合

阿托伐他汀口服后吸收迅速;1~2h内血浆浓度即可达峰[3,4]。阿托伐他汀的吸收程度随着剂量增加而成正比例增加。阿托伐他汀口服吸收良好, 但是经过肝脏存在广泛首关效应, 其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所以, 胃黏膜清除和肝脏首过效应是其导致全身利用度较低的主要因素。98%以上的阿托伐他汀与血浆蛋白产生结合。阿托伐他汀主要经过肝脏代谢[5]。

在本文中, 观察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 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 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有较好的降脂效果, 但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石增成, 李庆文.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 免疫功能及调脂治疗后的变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 13 (9) :118-119.

[2]叶丽敏, 周力, 陈晓琴.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2O例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 2009, 33 (8) :715-716.

[3]闻静, 华琦, 谭静.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大动脉僵硬度及顺应性调查与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7 (2) :218-219.

[4]张玉敏.辛伐他汀联合降脂汤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333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09, 7 (11) :224-225.

原发性高脂血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部就诊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43~67(48.5±6.78)岁;TC≥5.98mmol/L,TG≥1.70mmol/L,HDL-C:男性≤1.04mmol/L、女性≤1.17mmol/L,LDL-C≥3.64mmol/L。就诊前均未接受调脂药物治疗。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异常者;(2)孕妇、哺乳期妇女;(3)3个月内曾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者;(4)甲状腺机能减退、未经控制的重症糖尿病、高血压及原因未明的转氨酶升高者;(5)药物性和家族性高脂血症者;(6)对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过敏者。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各40例。2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体质量及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一般资料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服药前1个月及服药期间,嘱患者控制饮食。2组患者于每晚饭后2h分别服用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和辛伐他汀(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各10mg,每天1次。均治疗12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

治疗前、治疗后12周末分别于早晨空腹(空腹12h以上)采血检测TC、TG、HDL-C和LDL-C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等常规指标。询问服药不良反应并记录。

1.4 疗效评定

依据1998年卫生部颁布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判定。(1)显效(达到以下任一项):TC下降>20%;TG下降>40%;LDL-C下降>20%;HDL-C升高>0.26mmol/L。(2)有效(达到以下任一项):TC下降10%~20%;TG下降20%~40%;LDL-C下降10%~20%;HDL-C升高0.10~0.26mmol/L。(3)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4)恶化(达到以下任一项):TC上升≥10%;TG上升≥10%;HDL-C下降≥0.10mmol/L。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12周后,阿托伐他汀组降低TC、TG、LDL-C的总有效率均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2组升高HDL-C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 血脂水平变化

治疗12周末,2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HDL-C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3。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2.3 生化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后ALT、Cr、BUN、C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不良反应

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出现食欲不振1例,辛伐他汀组出现头晕、失眠各1例。

3 讨论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与HMG-CoA还原酶结合,阻断胆固醇合成,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此外,还可通过负反馈调节,增加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数量和活性,降低血浆LDL和血清载脂蛋白B(Apo B),继而降低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他汀类药物主要分为内酯环型和开环羟基酸型。前者在体内必须转化为开环羟基酸型才能发挥药理活性,如辛伐他汀;后者可通过载体进入肝细胞,直接发挥作用,如阿托伐他汀[4,5]。且阿托伐他汀的代谢产物也有活性,可延长半衰期并提高生物利用度,有更强效的降脂作用。大量研究证明,阿托伐他汀与其他他汀类调脂药相比,降低TG的作用更加显著[6~9]。

本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患者升高的TC、TG和LDL-C水平,且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优于辛伐他汀。两者均能有效升高HDL-C水平,但两者间疗效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后,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于BUN、Cr、CK和ALT水平无明显影响,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相同剂量下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优于辛伐他汀,且安全性相似。因此,可认为阿托伐他汀是一种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较理想的药物。

参考文献

[1]王建文.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2):183-184.

[2]李骊华,邓国兰,陈运贞.临床常用剂量下的舒降之、血脂康、美百乐镇对原发性高脂血症调脂作用的比较[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5,30(2):278-280.

[3] Davigon J,Cohn JS.Triglycerides:a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therosclerosis,1996,124(suppl):S55-S64.

[4]郭晓碧,郭衡山,蒋作锋,等.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比较研究——附30例报告[J].新医学,2001,32(6):346-347.

[5]邱盛民.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的调脂疗效比较[J].医学文选,2006,25(4):666-667.

[6] Andrews TC,Ballantyne CM,Hsia JA,et al.Achieving and maintaining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goals with five statins[J].Am J Med,2001,11:185-189.

[7] Jones P,Kafonek S,Laurora L,et al.Comparative dose efficacy study ofatorvastatin versus simvastatin,pravastatin,lovastatin and fluvastatin inpatients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 in the CURVES study[J].Am J Car-diol,1998,81:528-587.

[8] Nawrocki JW,Weiss SR,Davidson MH,et al.Reduction of LDL choles-terol by 25%to 60%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cholesterolemia byatorvastatin,a new 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J].ArteriosclerThromb Vasc Biol,1995,15(5):678-682.

原发性高脂血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10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并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脂血症诊断标准[3], (1) 血清总胆固醇 (TC) ≥5.98mmol/L; (2) 三酰甘油 (TG) ≥2.2mmol/L; (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男性≤1.04mmol/L, 女性≤1.17mmol/L; (4) LDL-C≥3.36mmol/L。符合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均可诊断为高血脂症, 且患者均是首诊发现高血脂症并在近4周内未采用任何降脂药物。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 女19例;年龄38~68岁, 中位年龄52.6岁。对照组男22例, 女18例;年龄39~68岁, 中位年龄51.9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 (北京嘉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20mg/片, 批号:国药准字H19990258) 20mg, 睡前1次顿服, 疗程8周。对照组给予血脂康胶囊 (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0.3g/片, 批号:080301) 1.2g, 分早晚2次口服。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保持治疗前的饮食习惯, 不使用其他干扰血脂代谢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

(1) 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TC、TG、LDL-C、HDL-C水平, 血脂测定采取空腹12h过夜的血标本, 及时分离血清, 用上海生化试剂研究所提供的酶试剂及方法进行测定。 (2) 服药期间,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 主要询问服药不良反应并作记录。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疗效标准拟定[4]。显效为TC下降≥20%或TG下降≥40%, 或HDL-C上升≥0.26mmol/L。有效为TC下降10%~20%或TG下降20%~40%;或HDL-C上升>0.11~0.26mmol/L。无效为未达到有效标准者。恶化:达以下任一项者:TC上升≥10%;TG上升≥10%, LDL-C上升≥10%。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2 血脂变化

治疗后, 2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HDL-C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后, 观察组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升高1例, 停药1周后复查正常;轻度肌痛3例, 停药后自动消失。对照组无不良反应。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 生活方式的改变, 因营养过剩而引发的肥胖、高脂血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高脂血症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有研究报道, 他汀类药是通过其强大的降脂作用有效地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5]。血脂康胶囊是目前《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的唯一中成药[6]。但临床发现对高危患者单纯用中药降脂治疗, LDL-C达到控制目标的比率不高。从表1可看出, 2组经治疗后, 血脂水平均改善, 因此他汀类已成为有效防治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手段。本组资料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2.50% (P<0.01) 。提示阿托伐他汀在降脂治疗方面明显强于血脂康胶囊。有研究资料表明, 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显著降低LDL-C作用, 同时还能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快、防止心血管事件降低冠心病的病死率[7]。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 仅出现ALT升高1例和轻度肌痛3例, 均在停药后自动消失, 未出现骨骼肌病变的不良反应。证实了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的安全性, 与王岚峰等[8]研究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 定期检测肝功能, 根据转氨酶异常情况调整剂量可确保其安全结论基本一致。

虽然他汀类药物的降脂作用是目前应用效果最好的降脂药物, 但任何一种药物均会存在潜在的毒性和不良反应的, 所以需长期服用本类药物的患者, 应注意有无肌肉方面的反应, 同时定期复查肌酸激酶 (CK) 及丙氨酸转氨酶 (ALT) 水平, 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须及时停药及做相应处理。

参考文献

[1]赵清珍, 刘刚, 赵丽娜, 等.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临床荟萃, 2007, 22 (1) :38-39.

[2]洪荣, 孙增先, 高山.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 32 (3) :227-228.

[3]郭洪, 罗瑛, 管红珍, 等.银杏磷脂胶囊与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血脂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1, 31 (19) :1613-1614.

[4]陈凯, 陈凤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62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 2006, 38 (1) :58-59.

[5]金烈, 郑新玲, 付慎文, 等.脂蛋白 (a) 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及他汀类药物对其影响[J].医学导报, 2008, 27 (10) :1225-1226.

[6]陈路, 方红城, 张志杰, 等.血脂康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24) :72-74.

[7]洪荣, 孙增先, 高山.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 32 (3) :227-228.

原发性高脂血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确诊为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112例 (所有患者均无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继发性高脂血症等) , 其中男71例, 女41例, 年龄39~77岁, 平均年龄 (52.9±5.4) 岁;病变类型:单纯的高总胆固醇27例, 单纯的高甘油三酯33例, 混合型高脂血症5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6例。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病情的轻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分为饮食控制、生活方式指导两方面。饮食控制:对于脂肪、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予以限制, 尽量多饮用低脂、高纤维的食物, 增加其摄入量。生活方式的指导:制定适合患者的运动方案, 给予患者每日相当的运动量, 减轻患者体重等。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 (由上海信谊万象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又名仙洛能, 规格:20mg/片) 口服治疗, 剂量20mg/次, 1次/d, 于睡前口服。实验组:予以阿托伐他汀 (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又名立普妥, 规格:20mg/片) 口服治疗, 剂量10mg/次, 1次/d, 于睡前口服。两组均以常规治疗为基础, 连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每周对患者进行血脂的检测, 检测两组患者在用药治疗前、后其体内的TC、TG、LDL-C、HDL-C的水平变化。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嗜睡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指标均完全恢复或大致恢复至正常标准。有效:治疗后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标准的50%~90%。无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他各项血脂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甚至恶化。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数据变化,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比较

两组相比, 实验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 *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2个月的分组治疗后, 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2.9%, 仅有4例无效,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在治疗前后, 两组均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但无碍于患者的治疗与恢复, 对比分析两组的发生率,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在临床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治疗过程中, 他汀类药物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4]。本文表明:在两药的对比分析治疗中, 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显效率与临床总有效率, 治疗前后大幅度改善患者的血脂功能, 不论是从血脂的哪项指标进行对比, 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研究证实阿托伐他汀的疗效略胜一筹。其原因主要是阿托伐他汀在达到相应的用药剂量时, 其对肿瘤坏死因子及IL-6有着明显的调控作用, 其可抑制二者的表达水平[5]。另外, 阿托伐他汀对于血浆蛋白有着较强的结合能力, 可高达98%。还有就是阿托伐他汀的调脂作用是独立进行的, 无须依靠其他代谢环节, 且在人体内有较长的半衰期, 药效较长[6]。

本文的对照组选用辛伐他汀的口服治疗, 在治疗的56例患者中, 显效的仅占53.6% (30/56) , 虽然辛伐他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脂的功能, 但其作用的发挥需要依靠其他代谢途径。说明其临床疗效一般, 起效慢, 吸收率较低。

综上所述, 在治疗原发高脂血症的过程中, 选用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是既有效又安全的,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就是不同的用药剂量存在着疗效上的差异, 应进一步研究其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最佳药量, 根治原发性高脂血症。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中运用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临床药理疗效。方法:在我院选取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12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两组采用不同疗法连续治疗6个月后, 检测患者的TC、TG、LDL-C、HDL-C的水平变化。结果:与辛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 (P<0.05)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在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中, 相对于辛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的临床药理疗效更为优异, 且对患者产生较小的毒副作用, 因此, 综合考虑, 更应推广应用阿托伐他汀。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原发性高脂血症,临床药理疗效

参考文献

[1]尚彩芹.阿托伐他汀治疗轻中度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36) :138-139.

[2]华先平, 杨勇.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4) :505-506.

[3]严丽洁, 段红艳, 王山岭, 等.阿托伐他汀对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 2011, 38 (2) :1-3.

[4]高向群.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对比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 29 (S2) :220-221.

[5]方草, 陈武.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比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 2013, 24 (40) :3773-3775.

原发性高脂血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临床资料完整的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124例, 均符合2007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相关诊断标准[2]。男66例, 女58例, 年龄56~81 (66.7±8.9) 岁;病程2个月~7 (3.8±1.1) 年;合并症:高血压20例, 糖尿病16例, 冠心病11例;排除继发性高脂血症、肝肾功能异常、近期有手术及创伤史、精神类疾病、意识不清, 以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等。124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62例, 2组性别、年龄、血脂水平、病程、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停止应用降脂药物1个月, 同时控制饮食, 然后进入治疗期, 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10mg于晚餐后2h口服, 每天1次;B组给予辛伐他汀 (舒降之) 10mg口服, 晚餐后2h服用, 每天1次, 疗程8周。有合并症者可同时应用不影响血脂水平的其他类药物。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检查血脂水平, 包括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 同时检查肝功、肾功、血常规、尿常规、肌酸激酶 (CK) 、血压、血糖等指标, 询问症状, 心肺听诊, 以了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组治疗4、8周后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治疗8周后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4周后A组TC、TG、LDL-C水平低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治疗8周后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B组比较, #P<0.05

2.2 不良反应

2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ALT轻度升高、乏力等, 症状均较轻微, 可耐受, 不影响治疗。

3 讨论

临床常用的降脂药物为他汀类药物, 效果明显, 安全可靠, 应用广泛, 而不同的他汀类药物之间作用效果又各有差异, 本文观察了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治疗中的效果, 结果显示, 治疗4周后A组降脂作用 (TC、TG、LDL-C水平下降) 较B组明显 (P<0.05) , 而治疗8周后降脂作用相当;HDL-C水平升高较慢, 至治疗8周后才有明显升高。说明阿托伐他汀较辛伐他汀起效快, 总体降脂作用相当, 均较显著。分析其作用机制:阿托伐他汀为人工合成的新型羟甲戊二酰辅酶A (HMG-Co A) 还原酶抑制剂, 抑制肝脏分泌胆固醇, 上调肝细胞LDL-C受体密度, 加速清除LDL-C和VLDL, 同时抑制VLDL的分泌和聚集, 使血浆TG水平下降, 其口服后吸收迅速, 1~2h即可达血药浓度峰值, 且其不经肝内代谢即有生物活性, 药效发挥较快, 生物利用度高, 且其半衰期长, 作用持久[3]。辛伐他汀为半合成类代谢物, 有洛伐他汀衍生而来, 口服后需在肝脏内代谢, 由无活性的内酯转化为具有活性的开放酸, 然后发挥降脂功效。故阿托伐他汀较辛伐他汀起效快, 半衰期更长, 二者降脂效果均较明显, 且不良反应均较轻微, 不影响持续治疗, 安全可靠。

摘要:目的 比较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24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62例, 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 B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 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TC、TG、LDL-C、HDL-C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A组降脂作用 (TC、TG、LDL-C水平下降) 较B组明显 (P<0.05) , 而治疗8周后降脂作用相当;HDL-C水平升高较慢, 至治疗8周后才有明显升高。结论 阿托伐他汀较辛伐他汀起效快, 总体降脂作用相当, 均较显著。

关键词: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高血脂,老年,疗效,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张洁.辛伐他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脂合并冠心病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3 (12) :23, 26.

[2] 史钟慧.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原发性高脂血症中效果差异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 (3) :167-168.

原发性高脂血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的67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 符合以下纳入标准:TG>1.54mmol/L, TC>5.98mmol/L, 女性HDL-C<1.17mmol/L或者男性HDL-C<1.04mmol/L。排除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排除甲减者、心肌梗死病史者以及糖尿病者等;排除其他原因引起高脂血症者。6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33) 和观察组 (n=34) 。对照组中, 男∶女=16例∶17例, 年龄32~68岁, 平均年龄 (53.8±4.1) 岁;观察组中, 男∶女=15例∶19例, 年龄33~68岁, 平均年龄 (53.2±4.0) 岁。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饮食指导, 遵医嘱 (戒烟、戒酒、适当体育锻炼等) 。在接受治疗前4周, 停止服用其他会影响血脂水平的药物。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 (H20010454,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0mg×10片) 治疗, 口服, 10mg/次, 1次/d;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 (H20051984, 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0mg×7片) 治疗, 口服, 10mg/次, 1次/d。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

1.3 疗效评定[2]

显效:患者在治疗后, 其TC、TG、LDL-C比治疗前分别下降20%、40%和20%, 而HDL-C则比治疗前高20%;有效:患者在治疗后, 其TC、TG、LDL-C比治疗前分别下降10%、20%和10%, 而HDL-C则比治疗前高10%;无效:患者在治疗后, 各个指标未能达到有效的标准。其中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分别为 (±s) 、百分率, 检验方法分别为t、χ2。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脂水平对比

治疗后, 观察组的TC水平、TG水平、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tTC=6.448, P=0.000;tTG=9.995, P=0.000;tLDL-C=6.846, P=0.000) , 而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tHDL-C=4.146, P=0.004) 。见表1。

2.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TC、TG、LDL-C和HDL-C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TC=5.575, P=0.018;χ2TG=4.484, P=0.034;χ2LDL-C=6.086, P=0.014;χ2HDL-C=8.069, P=0.004) 。见表2。

2.3 两组用药安全性对比

在治疗过程中, 观察组出现2例便秘, 1例腹胀, 不良反应率为8.8% (3/34) ;对照组出现3例轻度头痛, 1例腹胀, 不良反应率为12.1% (4/33) , 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安全性C=0.002, P=0.967) , 且症状轻微, 不影响患者接受治疗。

3 讨论

对于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治疗, 过往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如陈瑜[3]探讨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在高脂血症中的疗效, 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给予5mg、20mg、40mg的辛伐他汀, 结果显示20mg的辛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更佳, 不良反应率更少;穆玲[4]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原发性高脂血中的疗效, 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地改善TC水平、TG水平、HDL-C水平和LDL-C水平, 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本文基于过往的研究成果, 比较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疗效, 结果显示, 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辛伐他汀更好 (P<0.05) , 且不良反应少, 所以两者均可改善病情, 但阿托伐他汀的疗效更好, 是因为[5,6]: (1) 他汀类治疗药物是HMG-CoA还原抑制剂, 能够通过竞争作用来抑制HMG-CoA还原酶, 可以阻断羟甲戊酸的代谢过程, 减少胆固醇合成量, 从而可以反馈性刺激胞膜, 增加并激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使血清胆固醇清除能力增强, 降低其水平。此外, 他汀类还能抑制B-100 (肝脏合成的载脂蛋白) , 导致脂蛋白等合成量与分泌量减少。本文采取的两种药物均为他汀类药物, 具有大致相同的作用机制, 因而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情。 (2) 辛伐他汀为一种非活性内酯类药物, 该药物在治疗时需要通过代谢后才能显示活性。而阿托伐他汀为人工合成药物, 无需经过代谢转化过程就具有相关活性, 且该药物容易被人体吸收、生物利用率高、半衰期长。正是由于两种药物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使两者的作用疗效存在差异, 这一研究结果与刘中均等[6]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 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均可有效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 但阿托伐他汀可更有效地改善血脂水平, 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低, 应大力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在原发性高脂血症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7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 (n=33) 和观察组 (n=34) 。给予对照组辛伐他汀治疗, 给予观察组阿托伐他汀治疗, 对比两组的血脂 (TC、TG、HDL-C、LDL-C) 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率等。结果:治疗后, 观察组的TC水平、TG水平、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tTC=6.448, P=0.000;tTG=9.995, P=0.000;tLDL-C=6.846, P=0.000) , 而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tHDL-C=4.146, P=0.004) 。观察组TC、TG、LDLC和HDL-C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TC=5.575, P=0.018;χ2TG=4.484, P=0.034;χ2LDL-C=6.086, P=0.014;χ2HDL-C=8.069, P=0.004) 。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安全性C=0.002, P=0.967) 。结论: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均可有效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 但阿托伐他汀可更有效地改善血脂水平, 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低, 应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原发性高脂血症,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红军, 高亚丽, 王伟, 等.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 8 (9) :1135.

[2]马海珍.他汀类药物联用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 (3) :278-279.

[3]陈瑜.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J].河北医学, 2011, 17 (12) :1703-1704.

[4]穆玲.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32) :88-89.

[5]郑劲松, 李群笑, 吴群英, 等.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脂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 2013, 35 (13) :1979-198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原发性高脂血】相关文章:

原发性痛风05-11

原发性甲亢07-26

原发性肝癌试题04-19

原发性纵隔肿瘤05-09

晚期原发性肝癌08-26

原发性骨肉瘤09-14

原发性高血压04-27

原发性食管癌05-15

原发性糖尿病06-27

原发性肝Ca06-29

上一篇:技术累积下一篇:美国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