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确定

2024-07-25

分析确定(精选十篇)

分析确定 篇1

一、从客观事实到法律事实的转化存在不确定因素

自然事实和客观事实并没有办法直接作用于法律, 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联系的纽带, 也就是法律事实, 那么, 我们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的关系我们就不得不讨论一下。法律事实要反映客观事实, 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重要问题, 依据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的关系, 法律事实是法院或者法官在法律上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或者反映, 而客观事实则是被认识或者被反映的客体。法院或者法官是认识的主体, 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认定法律事实中发挥辅助作用, 而审判程序规则、证据规则、法律推定或者拟制等发现事实的方式, 均为认识的渠道或者中介, 由于法律事实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 是以客观事实为原型的摹写, 因而这种反映具有客观性。

如果法律事实偏离的客观事实, 法律设定的最初目的也就无法实现了。价值判断的基础是事实判断, 如果我们从第一步就错了, 那么整个逻辑的大厦就崩塌了。但是, 法律论证的过程是对客观事实的还原过程, 这一个还原过程包含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情况下, 我们很难确保我们抓住的一定是真相, 有些真相可能永远埋在了历史中。

二、法律规范和法律语言存在不确定因素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 那么使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三个要素, 即语言主体、语言形式和语言受体或者语言客体。首先从语言主体方面讲, 构造语言者的性别、个人性格、个人习惯、生活背景、受教育程度、技能素养、所处环境、甚至心理活动都有可能会对语言的构造产生影响。语言是人主观意识的产物, 语言产生的基础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 然而, 人的主观意识未必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这一点前文已经提到, 这样, 语言对事实原貌的偏离又多了一层可能性。人的认识未必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即使人对客观事实认识是正确的, 也不能保证语言能够准确反映主体的认识及其所要表达的意义。

第二, 从语言形式方面讲, 语言有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民间用语、官方用语、汉族语言、少数民族语言等等多种形式, 各种形式之间和同一种形式中间都可能存在反差和歧义。着中反差集中体现在某些语词的内涵和外延本来就不甚明确, 语词用法因地域而异、因人而异甚至因时间而异, 例如刑法上的“情节显著轻微”“数额特别巨大”等等概念, 不胜枚举, 什么样的情节算是“显著轻微”? 多大的数额算是“特别巨大”, 刑法本身没有给出具体的界定, 甚至根本没有去界定, 这就导致法律的语言表达十分模糊。

第三, 从语言受体方面讲, 语言受体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背景和语言主体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导致对同样语句的理解出现偏差, 受体会误解或者故意曲解语言主体的意思。因为, 从心理学上来说, 人会趋利避害, 会把对自己没有价值或者有损害的信息进行选择性过滤, 如果他们对语言主体, 从司法审判角度说这个主体很可能是法官有抗拒或者仇视心理的话, 情况可能就会变得更糟糕。

三、判决形成的过程存在不确定性的因素

法官作为执行司法判决的主体, 法官的个体之间差异非常大, 法官的性格、性别、民族、社会地位、职务、甚至心情等等因素, 都会造成对于同一起案件不同判断, 甚至会得出截然不同的判决。例如, 前些年的高空坠物伤人案件不同地区之间就出现了分歧非常大的判决结果。其次, 判决形成的过程需要受到各种各样社会因素的干扰。从国家角度讲, 国家的意识形态、国家体制、政治体制、政党制度、大政方针、经济发展水平都会影响法官判决的思维意向。从社会角度讲, 社会公共道德、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国民道德素质, 国民文化素养、宗教信仰等等因素也会对判决的形成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干扰。

摘要:关于法律确定性和法律不确定性的争论由来已久而且至今尚无定论, 法律需要稳定性和确定性,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面对法学家们对法律确定性提出的种种质疑?其实, 法律不确定性和法律确定性一体两面, 统一于法律的运行过程当中。

关键词:法律事实,法律不确定性,法律语言

参考文献

[1]曹祜.论法律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J].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 2003 (4) :14.

[2]韩崇朝等.随机系统理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7.8.

[3]金观涛.控制论和科学方法论[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3:92.

确定入党介绍人分析 篇2

确定入党介绍人应注意:(1)入党介绍人,不论是申请入党人自己约请,还是由党组织推荐或指定,均必须得到入党介绍人本人同意。(2)由党组织推荐或指定的入党介绍人,应征得申请入党人的同意,不能硬性指派。如申请入党人不同意,应当重新确定。(3)为了使入党介绍人能够认真担负起对被介绍人进行教育和考察的责任,一般情况下,一名正式党员不宜同时做几名申请入党人的入党介绍人。(4)申请入党人一般不宜请自己的亲属做入党介绍人。这样做,一是防止发展党员工作的不正之风,二是避免党内外群众产生误解。

小波分析确定泄漏时间差 篇3

利用多尺度小波变换,把管道泄漏产生的负压波信号作为瞬态信号,检测信号的小波变换系数极值的奇异性准确地反映了管道检测信号的泄漏特征。

利用小波变换对噪声信号不敏感的特性以及对信号突变的良好检测能力,准确地提取压力信号突降的时刻,从而捕捉泄漏点。采用小波分析要根据信号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小波基进行信号分析。

(1)奇异性信号检测中小波函数的选择

小波零点的定义为满足式下式的所有小于n的正整数k。

(1)

若欲检测信号的Lipschitz指数最大值为n,则采用的小波应至少有n个零点,但不是选择零点越多的小波越好,较多的零点将会造成以后在搜索模极大值时,计算量增大。

在泄漏信号处理中,主要检测的是泄漏和工况所引起脉冲信号和斜坡信号,主要是对峰值进行检测,此时α≤1,因此选用有一个零点的基本小波即可。

平滑函数的一阶导数即反对称小波只有一个零点,且易于构造,因此在这里选择反对称小波作为基本小波,其中平滑函数选定为:

(2)

其傅立叶变换为:

(3)

文献[1]中说明了信号f(t)的所有奇异点均可在尺度-时间空间沿模极大值当尺度s→0时定位。但是计算机的离散计算不可能是s=0,这说明Mallat提出的这种小波变换用于信号奇异性检测时给出的方法还不能对奇异点进行精确的定位,文献[2]从等效滤波器的角度证明了采用反对称小波时,信号的奇异点与相应的模极大值对应的过零点间的关系。在2j尺度上,若信号按奇异点对称,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对应的过零点较奇异点延迟(2j-1)/2,记为正整数2j-1-1,若信号按奇异点不对称,当j≤4,过零点与相应的奇异点时移与(2j-1)/2只有很小的误差,因此采用等效滤波器进行4层小波分析,上述小波的等效滤波器系数为:

(4)

(2)检测结果分析

在管道泄漏点检测中,需要使用小波变换检测负压力波到达管道首末两端的时间,即在管道压力信号中捕捉压力的突降时刻。采用B样条小波对现场信号进行检测。图1与图2分别为某段时间在现场检测到的某管道两端压力信号波形。可见,在管道的两端分别出现了压力突降,经过判断,管道内某处发生了泄漏。现在需要确定压力突降对应的时间点。

图1 某段时间管道首端压力波形

图2 某段时间管道末端压力波形

(a)首端压力信号小波变换图 (b)末端压力信号小波变换

图3首末端信号小波分析结果

对上述两信号做多尺度小波变换,分别如图3(a)和3(b)所示。可见,在其12层分解的高频细节分量上分别存在模极大值,其位置对应于管道两端发生压力突降的时间点。

由于尺度的不同,小波函数的特征会发生一些变化,其高频细节中的模极大值位置可能会发生微小偏移,因此,在本课题中,模极大值的位置是由下式决定,式中с为模极大值位置均值,其对应被检测信号的奇异点位置,ci分别为各尺度下的模极大值位置,α为变换的尺度。

图3所示的横坐标为采样点序列,将其与采样时间t相乘即可得到其对应的时间点。

经过分析,管道首端检测到负压力波的采样点为18500点处,管道末端检测到负压力波的采样点为19894点处,采样频率25Hz。可知,管道两端检测到负压力波出现的时间差为

可见,通过对压力信号做多尺度小波变换,能够比较方便地根据其高频细节对应的模极大值位置确定压力的突变点,从而确定管道负压力波到达管道两端的时间差。将确定的时间差作为参数,并通过第四章研究的定位方法进行搜寻,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出管道的泄漏位置。

《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分析》 篇4

由清华大学电机系康重庆、夏清、徐玮撰写的《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分析》一书, 2011年3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上篇为“数学理论篇”, 系统地介绍了研究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数学基础———序列运算理论, 吸收了序乘序除新运算、模糊序列运算、多维序列运算、计算优化技术等近年来在数学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下篇为“分析方法篇”, 围绕电力需求预测与供需平衡、电力规划与可靠性、电力市场以及电力系统运行等4个领域, 介绍了基于序列运算理论的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分析的模型与方法。全书共22章, 60余万字, 书中提供了大量实例, 既包含传统的电力规划与运行问题, 也涉及智能电网环境下以风电为代表的间歇式能源相关问题的分析方法。该书可供电力规划、计划、调度、市场交易、营销等专业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阅读参考。

交通影响分析范围的确定方法 篇5

针对交通影响分析范围确定方法研究中存在的国外方法主观性强、国内方法参数众多、实用性差等问题,在给出城市道路剩余等效通行能力百分比概念,并证明了交叉口转弯比例具有时间稳定性后,给出了建设项目出行量分配方法和基于此的交通影响分析范围确定的实用方法,并基于上海情况给出了推荐值.

作 者:袁文平孙立军 邵敏华 YUAN Wen-ping SUN Li-jun SHAO Min-hua 作者单位:袁文平,YUAN Wen-ping(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孙立军,邵敏华,SUN Li-jun,SHAO Min-hua(同济大学)

确定可调间隙气门的一种分析方法 篇6

[关键词]发动机可调间隙气门 开启 关闭

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按照发动机各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点火次序的要求,适时地开启和关闭各气缸的进、排气门,以完成换气过程;并在压缩和做功行程时,保证燃烧室的密封。对非液压式挺柱的配气机构而言,必须要有一定的气门间隙,才能保证配气机构功能的实现。

(一)气门间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气门间隙是气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气门杆尾端与气门摇臂端之间的间隙。气门间隙是为了消除发动机工作时气门因热膨胀而关闭不严而预留的间隙。气门间隙过大会使气门开度减少,开启时间缩短,从而造成进气不足,排气不畅,发动机动力降低,工作中还会产生“滴滴”响声,加速机件磨损;气门间隙过小。当发动机温度升高后,会使气门关闭不严,气门漏气,气门和气门座也容易烧蚀,发动机动力降低,还会,引起“回火”,消声器“放炮”,甚至出现汽车烧毁的严重后果。所以在汽车的维修和保养过程中,经常要对气门间隙进行检查和调整,而检查和调整的前提就是确保气门处于关闭状态,如何判断气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就是一个关键问题。这里我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介绍一种比较容易理解又简单易行的分析方法。

(二)可调气门的确定方法

确定气门间隙是否可调的关键是判断气门是否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考虑到气门的提前开启角和延迟关闭角,就有以下两种情况不能调:第一种情况是正在进气、将要进气和进气刚完时进气门不能调整;第二种情况是正在排气、将要排气和排气刚完时排气门不能调整。那么如何排出上述两种不能调的情况呢?这就要明确各缸处于什么工作状态。具体确定步骤分为以下三步:①根据φ=720°/n(n是发动机的缸数),确定点火间隙角中;②根据发动机发顺序及点火间隙角列出工作顺序表;③根据工作顺序表分析确定气门是否可调。

下面就以常见的直列六缸发动机为例来说明具体调整方法。

第一步:确定点火间隙角φ:φ=720°/6=120°

第二步:列出工作顺序表:六缸发动机的着火顺序有1-5-3-6-2-4或1-4-2-6-3-5两种,这里选择一种列出做功循环表(见表一):

表一:直列六缸发动机工作循环表(工作顺序为:1-5-3-6-2-4)

第三步:根据作功循环表分析确定气门是否可调:转动曲轴,根据飞轮上的标记,确定第一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时(表一中曲轴转角为0°时刻),由表一可确定各缸所处状态如下:

第一缸:压缩行程结束,作功行程刚开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能够调整;

第五缸:压缩行程进行了60度,考虑到进气迟闭角,进气门不可调,但排气门提前开启角不可能达到120度,所以可调;

第三缸:进气行程进行了120度,进气门不能调,但排气门延迟关闭角不可能达到120度,所以可调:

第六缸:排气行程结束,进气行程刚开始,气门处于叠开区,进、排气门都不能调整;

第二缸:排气行程进行了60度,排气门不能调,但进气门提前开启角不可能达到120度,可调:

第四缸:作功行程进行了120度,考虑到气门提前开启角,排气门不能调整,但进气门可调。这样,六缸发动机的12个气门就有六个气门调整完毕。

再把曲轴转动360度(如表一曲轴转角为360°时刻),由表一可确定各缸所处状态如下:

第一缸:排气行程结束,进气行程刚开始,气门处于叠开区,进、排气门这时都不能调整(但前面已经调整);

第五缸:排气行行程进行了60度,排气门不能调,但进气门提前开启角不可能达到120度,所以可调

第三缸:作功行程进行了120度,考虑到排气门提前开启角,只能调整进气门;

第六缸:刚开始作功程,进、排气门都可调整:

第二缸:压缩行程进行了60度,考虑到进气门的迟闭角,只能调排气门:

第四缸:进气行程进行了120度,排气门可调。

这样,余下的6个气门调整完毕。

到此,六缸发动机的12个气门全部调整完毕。

制度变迁的不确定性分析 篇7

一、不确定性的提出及经济学含义

制度变迁的不确定性, 主要是指制度变迁在目标、方式、速度、结果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这一方面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决定的, 另一方面是由于利益集团博弈造成的。人的有限理性决定了制度变迁前所设计的目标、方式、结果, 与制度变迁的实际情况存在出入。利益集团的博弈, 更可能因为一些偶然因素, 改变制度变迁的目标、方式、结果。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假定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诺思认为人的有限理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 环境是复杂的, 且具有不确定性。其二, 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 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规则减少这种复杂与不确定性。

经济学是研究决策的科学, 经济人的决策影响稀缺资源在竞争目标之间的配置。当经济人决策的结果不止一种时, 就会产生不确定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可能是由于情况的随机波动或消费者需求的不可预测性变化引起的, 也可能是一个决策者无从了解别的决策者在同一时间所做出的决策引发的。

根据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 政府的行为就是根据经济态势的具体情况而作出相机抉择的政策, 这是政府行为的一个方面。虽然就一个理性的政府而言, 其行为的目标是明确的, 也即我们改革的目标是明确的, 就是要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不能认为有了明确的目标, 不断地改下去, 早晚会实现目标, 这里有一个不确定性问题。改革的成功取决于方方面面的因素, 其中政府的行为无疑是最重要的。

中国所选择的渐进式改革道路是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模式, 政府是体制变革的主体, 是最主要的、最大的制度供给者和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最高决策者。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 政府的经济利益来自于某种有效率的制度, 因此追求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就是其根本利益所在。然而, 就其行为来说, 政府的理性又是有限的。政府在决策过程中, 受到多种因素制约, 从而导致其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甚至某种情况下会偏离其目标。

不论是对西方一些国家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还是对我国改革以来一些现象的分析, 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 即政府的有限理性行为的确会导致制度供给的不足和路径选择的偏差, 而且会对制度的变迁与演进产生很大的影响, 很可能使制度锁定在一种无效率的状态中。

由于人们对环境的认识能力与计算能力是有限的, 这就使得个人对环境作出的反应不一, 而制度就是通过设定一系列规则以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 从而弥补人们的有限理性给有效选择带来的困难。因而人类存在着对可预期的、确定性的制度的需求, 以便在较为完善的制度环境下实现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并且减少所承受的各种风险, 如个人的生命周期、健康和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可预期的灾难等。此外, 在存在不确定的情况下, 人们在交易中需要一些惯性和制度来处理这种不确定性, 也可能在契约中规定一些条款来规避风险, 保证合作与交往的顺利进行, 理性的制度设计会提高经济效率, 给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带来利益。并且在宏观上提供一种制度绩效, 这种制度绩效与经济增长相联系, 是经济增长的动因之一。

二、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的原因

人的有限理性决定了制度变迁前所设计的目标、方式、结果, 与制度变迁的实际情况存在出入。利益集团的博弈, 更可能因为一些偶然因素, 改变制度变迁的目标、方式、结果在现实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问题大都可归属于不确定性决策问题。

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中, 政府既要考虑经济收益 (产出最大化) , 又要考虑非经济收益 (统治上最大程度的稳定、政党利益最大化和政府租金最大化) , 只有当产出最大化与租金最大化的综合收益大于成本时, 制度变迁才会发生。政府的效用最大化并不必然同社会财富最大化相一致。由于存在竞争约束和交易费用约束等成本因素, 政府有容忍和漠视低效率的制度长期存在的倾向, 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并不必然拥有长期稳定的动力源, 也由此导致对未来的制度供给具有不确定性。

首先, 政府在获取的信息方面具有不对称性。理论体系及其经济学结论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建立起来的, 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就是信息是完全的。完全竞争市场这一假设意味着经济主体面临的是一个确定的经济环境。事实上, 在现实生活中, 无论是消费者, 还是厂商, 他们所掌握的信息都是十分不完备的。因而, 他们均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无论其采取什么行动, 其结果通常是难以达到最大化目标的。或许偶然达到了最大化目标, 但那仅仅是一种巧合。

信息的不对称主要取决于信息的搜寻成本和对信息的感知能力的差异。要在极大的范围内掌握大量非大众化的信息, 需要较大的成本。而且许多通达渠道障碍的信息很难反映到政府那里并体现在政府决策中, 这里面有客观的也有人为的因素。政府是由有限理性的具体个体 (政府官员) 构成的, 即使从整体上也无法超出有限理性的局限, 故其对信息的感知能力是有限的。依据不确定的信息做出的决策一定程度上也是不确定的。

其次, 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的干预。由于体制改革的关键就在于要改变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要对整个社会各阶层团体的利益格局进行调整, 也即对政府 (中央、地方) 、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重组。在我国目前, 不同的利益主体及其经济行为的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 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同利益集团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结构极大地增加了同为利益主体的政府行为选择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再次, 转轨时期制度变迁中的随机因素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将会增加。由于目前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 正从浅层次改革向深层次改革推进, 产权制度的改革、价格体系的调整、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和资产运营职能的分离、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等, 以及更为深入、更为艰难的改革措施的逐步推出, 必然使中央、地方、各种经济组织、居民等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不断出现新的摩擦和碰撞, 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将会进一步增加, 并从积极和消极不同方面影响政府决策和宏观经济运行。

三、不确定性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体制的转轨同时也就是对微观主体经济利益的调整, 即个人收入与支出的相对增减。制度变迁过程中来自于政府主导的不确定性使得居民收入的增长与支出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对未来预期的风险进一步增强, 从而从宏观上对整体经济的增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国的制度变迁是由政府主导的渐进式的制度变迁, 即国家自上而下有控制地在市场化过程中重新配置资源和权力。在这一过程中, 那些初始条件较好, 在原有体制框架下就占有特殊“资源”或优势地位的群体主导着分配制度变迁的方向和结果, 使分配制度沿着有利于这些强势群体的路径演变, 从而使制度变迁的收益向强势群体集中, 而制度变迁的成本却主要由弱势群体承担。

制度的不确定不在于制度改变与否, 而在于制度的改变能否被预测到。如果制度的改变是市场引发的, 即由诱致性制度变迁取代强制性制度变迁成为主要的制度变迁方式, 那么制度的不确定问题也许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但是其前提是市场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但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下,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配合, 而政府干预的不规范性, 确实造成了制度的不确定, 不利于市场的有序发展。所以, 从根本上来说, 要解决由于政府干预所导致的制度不确定, 还是要依靠法律和信息传输渠道的完善。

消费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将长期存在, 在不确定性预期下, 风险意识在不断增加, 从而导致了人们消费与储蓄等经济行为的改变。一方面, 居民未来收入的增加存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另一方面, 由于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改革, 居民支出福利被逐步取消, 实际的支出项目和内容有所增加, 并导致实际支出水平有较大幅度上升, 现期消费减少, 居民消费率偏低,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够。

中国的经济改革主要导源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低效率。在改革的增量调整时期, 新的体制是在一部分人得益而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不受损的条件下产生的, 新体制的建立不直接触及原有的体制, 也不对原体制覆盖下的居民利益产生不利影响。新的体制对经济效益的释放在一定时期内几乎可以提高经济中所有个体的收入, 这一过程表现出帕累托改进特征。而存量调整阶段, 原有的某些体制逐步被淘汰, 这就意味着原体制覆盖下的个人的利益也逐步丧失, 这一过程已不具备帕累托改进性质。

其次, 只要经济中存在不确定性, 就会有通过获取信息减少不确定性的可能性。制度变迁过程的核心问题是权利的重新界定和相应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 一般而言, 制度变迁的路径就取决于社会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的一致性和博弈的讨价还价能力。任何一种均衡的制度安排和权利的界定 (包括重新安排和重新界定) 总是倾向有利于在谈判或讨价还价能力上占优势的行为主体的那一方, 力量对比关系超过一定限度后, 又会导致均衡制度安排和权利界定的变化, 从而对制度变迁的路径产生影响。

正是不确定性的存在, 一部分人才会努力获取信息以寻求获利机会。这部分人一般是拥有较多资源的人, 也即在制度变迁中占有优势的社会群体。他们通过所掌握的资源影响改革进程, 为自身谋取更大利益, 使社会群体迅速分化, 贫富差距拉大, 导致弱者更弱、强者更强的“马太效应”的产生, 影响了社会稳定。制度变迁的不确定性, 为制度变迁参与者, 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和选择空间。但同时, 制度变迁的不确定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区与个人对于制度变迁过程反应速度的差距和方式的不同,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度设计的完善性, 这些都加剧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另外, 目前我国存在的经济秩序混乱、不讲诚信、权力寻租行为等不规范现象的产生也部分源于制度变迁中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制约了市场效率的充分发挥, 影响了经济发展。

摘要:我国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着某种形式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由于其制度供给的主导性、决策的复杂性等而导致的行为的不确定性, 对制度变迁的不确定性预期使居民的经济行为发生变化, 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制度变迁,政府,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 .上海:中译本.1994.3~79 (J) .中国三联书店.

[2]阿罗.信息经济学[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汪浩瀚.从确定性到复杂性——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变革[J].福建论坛.2001 (5) .

技术资产折现率确定方法分析 篇8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能否保持技术优势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和赢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采取技术引进、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技术交易形式无疑是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的途径。研究技术资产评估的技术路线, 无论对资产评估理论的研究, 还是指导评估机构评估实践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现行评估实践中技术资产评估更多地使用收益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我国技术资产评估实践中对于收益法的应用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评估参数选取缺乏依据, 要么参数确定过于随意, 要么选取的参数根本不附合实际, 致使评估结果与客观实际造成较大差异。

由于收益法应用的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在实践中越来越多地被评估人员用于操纵评估结果,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折现率的操纵。

折现率的确定是技术资产评估过程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因为折现率的微小差异, 会给评估结果带来数以万计, 甚至亿计的差异。可以说, 折现率的确定问题也最多。比如, 有的评估人员用“打算”评估的值来“确定”折现率, 折现率的高与低只能视“打算”评估的值高与低来决定了, 其随意性可见一斑。

2 折现率的本质

折现率是将资产的收益还原为资产的价值的一种比率, 一般用相对数表示。折现率的本质是一种投资回报率, 是投资者在对投资风险基本了解的情况下, 对投资所期望的回报率。市场期望回报率是各投资主体在现实资金市场上进行投资所应获得的平均回报率。这也是进行某种投资方式的决策者所需考虑的机会成本, 这种投资回报率就会成为进行投资的尺度。

折现率与资本化率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只是适用场合不同。折现率是将未来有期限的预期收益率折算成现值的比率, 用于有限预期收益还原。资本化率则是将未来永续性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永续性的折现才是资本化, 它反映的是投入资本的回收过程, 而有限时间的资本化是折现。

折现率和利率也不同。利率是资金的报酬, 折现率是管理的报酬。利率指标是资金 (资产) 本身的获利能力, 与使用条件、占用者和使用用途没有直接关系。折现率则与资产以及所有者使用效果有关。

折现率确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风险累加法、行业平均利润率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及加权资金成本法等等。

3 风险累加法分析

风险累加法是折现率确定中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来说, 折现率应包含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和通货膨胀率。

无风险利率是投资者获得的最低的、也是最安全的利率, 也称安全利率。由于国债的发行是以政府的信誉为担保, 能够按期还本会息, 且利率受资金市场供求变化影响很小, 利率相对稳定, 其作为无风险报酬率是适宜的。

所谓风险报酬率是指风险补偿额相对于风险投资额的比率。风险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 也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一般来说, 投资者对意外损失的关注程度要强于对意外收益的关注程度, 因此, 技术资产预期收益的风险主要指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根据评估理论, 风险报酬率一般指行业风险报酬率、企业经营风险报酬率和企业财务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的确定基本上有三种方法: (1) 根据评估人员的评估实践经验判定拟评估的技术资产风险报酬率, 此种方法确定的风险报酬率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2) 以行业收益率来确定风险报酬率, 多以国家计委 (现发改委) 和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为依据。但是, 由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制定与资产评估所需要参数的目的不同, 考虑角度也不同, 因此, 其并不能真实反映行业的风险报酬率。 (3) 以上市公司行业统计数据为基础, 进行分析, 建立行业收益率。该方法适用性往往受到一定限制。

由于技术资产评估基本上采用现行价格 (评估基准日价格) 进行收益的预测, 如果价格仅仅只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折现或资本化计算中可以抵消, 或者说已经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所以, 确定折现率可以不考虑通货膨胀率, 这样折现率通常采用无风险利率加风险报酬率来确定。

采用风险累加法的关键是要准确判定各项风险报酬率。目前, 在评估实践中, 用风险累加法确定折现率的方法应用非常广泛。由于受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的限制, 现成的相关参数数据很少, 所以用风险累加法确定折现率对评估人员的经验、专业知识、分析判断能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不同的评估人员对于同一项目的分析理解会有不同, 因此也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下面是某评估人员对某项技术资产折现率确定过程的归纳:

从中可以看出, 该项目折现率最终确定为10.46%, 不用去看应不应考虑通货膨胀率, 就以风险报酬率的确定而言, 数值确定多少完全取决于评估人员, 这里取6.50%, 取8.50%可不可以呢?如果取10%可不可以呢?应相应的评估规范而言, 无论取多少, 都是评估人员的事, 如果没有证据表明其纯属故意, 由其造成的评估价值严重与事实不符, 是没有哪个部门或个人会对其追究法律责任的。

4 行业平均利润率法分析

行业平均利润率反映的是一个行业或同类企业的资金平均获利水平, 也可以作为折现率的测量方法。行业平均利润率代表了行业内投入资金期望获得的最低财务盈利水平, 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 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 产业发展不均衡, 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和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有较大差别的行业较多, 使该方法的利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且, 正如前所述, 不能直接以《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为依据确定折现率。因为我国的证券市场在逐步发展, 上市公司的公开财务制度为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所以可以根据从证券市场上选取该行业企业的有关财务资料加以合理的统计分析取得一个客观合理的实际收益水平。

5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分析

目前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比较认可的折现率的确定方法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 该种折现需要与针对所有者权益的现金流匹配使用。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来确定折现率的公式如下:

式中:

Ri——资本报酬率, 即折现率。

Rf——无风险报酬率。

β——调整系数, 是行业风险报酬率与股票市场风险报酬率之间的相关指数。

Rm——股票市场报酬率。

α——非系统风险, 指特定企业的风险补偿以及与企业规模大小有关的风险, 具体操作时可取1%~4%之间。

从上述风险报酬率确定因素来看, 主要是确定β因素,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不规范、不完善、不发达, 也没有估算β值的专职服务机构, 就是能计算出β值也与实际有较大的偏差, 对于不是公开上市的企业β值就更难确定。因此多数被评估企业没有发行或上市股票, 难以直接确定β, 因此运用CAPM模型的条件不太成熟。但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借鉴CAPM模型来确定权益期望收益率将成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晶, 高建设, 宁宣熙.收益法评估中折现率研究[J].管理世界.2011 (4) .

[2]周海珍.浅论收益法中折现率的确定[J].中国资产评估.2001 (4) .

地下室基坑围护方案的分析确定 篇9

1 工程概况

新时代城市花园四周临近主要街道, 地上为7幢26层建筑, 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1545平方米。地下室几乎占据了整个红线内的土地面积。根据场地的高程和地质条件, 划分为南区和北区。北区地下室的设计深度为4.05m~7.53m;坑中坑开挖高差为0.93~2.73m。地下室基坑底边线距离建筑物边线为13.9m。北区东侧为住宅区 (砖混结构, 天然浅基础) , 其地下室基坑底边线紧贴该侧用地红线。南侧与南区地下室连通。基坑西侧为主要城市道路, 该侧地下室基坑开挖底边线紧贴用地红线, 用地红线外为新建道路人行道, 其下埋有雨水管线、污水管线和电缆管线等。南区地下室的设计深度为4.05m~6.7m;坑中坑开挖高差为2.13m。基坑北侧与北区块地下室连通;东侧为城市主要道路, 该侧地下室基坑开挖底边线超出用地红线。用地红线外为道路人行道, 并埋有雨水管线、污水管线和电缆管线等。基坑南、西侧亦为城市主要交通道路, 基坑开挖边线紧贴用地红线, 用地红线外地下亦埋有市政管线。综合本工程开挖深度、地址条件和周边环境情况, 按二级基坑考虑。

2 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地质报告, 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土层分布依次为杂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粘土、全风化泥质灰岩:、中等风化~微风化灰岩共七层。根据地质报告反映, 本场地地下水主要有两类, 分别为存在浅部粉砂性土层中的空隙潜水和赋存于沙砾层中的空隙承压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在地表下0.4m~1.8m之间, 水位受季节性影响, 年变幅度1.5m左右。

3 围护体系方案选择

3.1 要点分析。

综合场地地理位置、土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和周围环境条件, 在方案的确定分析中, 考虑注意到了以下几点:3.1.1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地基土主要为杂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土和粘土。场地内北区块有一定厚度淤泥质去分布, 南区块主要为硬塑状的粘土层, 地层变化较大。3.1.2基坑东面、西面紧贴市政道路, 道路下埋有较多市政管线。围护方案中要充分考虑到对周边道路及地下管线和建筑物进行保护;东侧地下室基础已经超出用地红线, 基坑开挖位于人行道上。3.1.3北区地下室东侧距离居民住宅区较近, 住宅区内建有1~4层砖混住宅楼, 基坑围护需对住宅楼进行保护。3.1.4地下室基础边距离周边用地红线近, 局部地段围护体要超出用地红线。3.1.5基坑的最大开挖深度为7.53m, 且周围的环境较为复杂。

3.2 支护选择。本着安全、经济、合理可行的

原则, 考虑采用以下围护结构形式:3.2.1排桩悬臂支护。北区块地下室基础边距离周边河道及居民住宅较近, 该部位土钉施工有一定的困难, 且土钉钉入居民楼下宜引起原住居民纠纷, 考虑到基坑底部土层性质尚好, 基坑开挖深度一般, 该侧主要采用钻孔灌注桩悬臂式支护结构。3.2.2排桩加土层锚杆。北区块地下室西侧基础边紧贴周边市政道路, 道路次啊埋有较多管线, 且该道路车辆较多, 动荷载较大, 基坑围护采用悬臂式支护位移会较大, 为减少基坑坡顶位移对道路通行的影响, 基坑壁采用钻孔灌注排桩结合土层锚杆进行支护, 可有效控制基坑开挖壁的位移量。3.2.3土钉墙支护。南区块地下室主要位于5层粘土内, 粘土的性质较好, 基坑开挖深度一般, 基坑壁的自稳定性较好, 该部位主要采用土钉墙进行支护。3.2.4放坡开挖。南区块东北角地下室基础边紧贴用地红线, 用地红线外为居民用地, 为避免土钉打入引起居民纠纷, 该侧采用放坡开挖, 坑壁设置竖向注浆锚管支护。3.2.5止水帷幕。场地开挖深度内局部分布有淤泥质土, 该层土呈流塑状, 蠕变性强;基坑开挖后, 桩间土可能会出现流土或渗水现象, 从而造成围护结构变形和基坑外围地面沉降过大。经过反复的经济比较分析, 考虑在排桩间设水泥搅拌桩防止桩间挤土和止水, 局部填土较厚部位采用素砼嵌桩进行止水止淤。

4 围护体系具体做法

4.1 围护钻孔灌注桩。

围护钻孔灌注桩桩径分600、700两种, 桩中心距分别为1000mm, 桩身砼强度为C25。

4.2 水泥搅拌桩施工。

水泥搅拌桩桩径为600mm围护桩桩间纵向搭接长度为150mm, 坑底加固水泥搅拌桩搭接100mm。设计桩长范围内采用四搅两喷提升工艺, 下沉、提升速度0.5m/min左右, 不得大于0.8m/min。桩身垂直度不得大于L/150 (L为桩长, 自沟槽面算起) , 成桩应均匀、连续、无缩颈和断层。特殊情况造成堵管应重新成桩。在施工过程中, 根据实际情况可在水泥中加入适量早强剂。搅拌桩施工间隔时间应不大于24小时, 否则认为已出现冷缝。

4.3 搅拌式锚管施工。

施工顺序:施工水泥搅拌桩、按设计要求开挖工作面、休整边坡、编钢筋网、搅拌式锚管施工、施工锚管的同时进行注浆、喷射砼面层、养护不少于三天、进行下一工作面开挖。基坑开挖和锚管施工应按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层间隔跳挖;在机械开挖后, 应辅以人工修整坡面, 严禁超挖, 在坡面喷射砼前, 应清除坡面虚土。锚管桩成孔直径为250mm, 钻杆采用48×3.25钢管, 丝扣连接, 前端封闭并焊接搅拌叶片。喷浆采用纯水泥浆, 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灰比为0.55, 注浆泵压力控制在0.4~0.5MPa, 水泥掺量为25%, 采用一搅一喷成型。

4.4 土钉墙施工。

土钉采用48×3.0钢管, 施工时应将钢管前端封闭, 从基坑边壁2.5m开始沿长方向每隔0.5m设置直径8mm的出浆孔, 有出浆孔面积总和不宜超过锚管孔径面积的30%。出浆孔宜焊上倒刺, 防止钢管锚入时泥土堵住出浆孔。土钉注浆采用水泥浆, 水灰比为0.5, 注浆压力不小于0.5MPa。施工时水泥浆应搅拌均匀, 一次拌合的水泥浆应在初凝前用完。钢筋网用φ6.5, @200×200, 钢筋双向搭焊接, 锚固头采用双面焊接。喷射砼厚度为100mm。强度等级为C20, 在雨天施工时, 应加2~5%速凝剂。

4.5 基坑降 (排) 水系统作法。

基坑顶部设置贯通的300×400地面排水沟截流, 将地面雨水、施工废水集中沉淀后, 排入城市下水管网。坑内挖土时可采用临时明沟、集水坑方式排水, 坑内的临时明沟和集水坑不得在围护桩边设置, 基坑坡脚严禁积水。

5 基坑开挖主要施工要求

5.1 施工前应复核场地内外标高, 调查周边道路的管线或障碍物等资料。

5.2 围护桩的施工。

施工围护水泥搅拌桩及钻孔灌注桩时英确保桩身质量、桩身垂直度的控制平面定位和围护桩养护, 并设置有关监测项目。

5.3 钢筋砼喷射面层施工:

开挖第一层土方、铺设钢筋网片、喷射砼、达到养护时间后进行第二层土方开挖、铺设钢筋网片、喷射砼……重复上述工序直至开挖到基底标高。

5.4 土方开挖后土必须外运出去, 不得堆在坡顶30米范围内。

6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及主要应急措施

6.1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

基坑围护体系随着开挖深度增加必然会产生侧向变位, 关键是侧向变位的发展趋势与控制, 一般围护体系的破坏都有预兆的, 因而进行严密的基坑开挖监测非常重要。其主要监测内容有:6.1.1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即测斜。6.1.2地下水位观测。6.1.3基坑周边道路管线以及周边建筑物的沉降。上述监测内容应每天测试, 并及时将观测资料反馈, 如有异常应加密监测频率, 并对数据加以分析, 采取措施。

6.2 应急措施。

6.2.1现场要备有应急材料及设备, 如钢筋、钢管、水泥、喷浆机、砂袋、发电机及潜水泵等;6.2.2如地面出现裂缝, 应及时灌浆修补, 防止地表水渗入;6.2.3发现土体位移过大, 应马上停止挖土, 现场根据需要采取回填土等措施, 同时加密监测频率。6.2.4若出现漏水, 应马上查找水源并加以截断。6.2.5开挖至基底后, 若坑底土位移过大或降起过大, 则应调整挖土顺序, 如采用跳挖的方式开挖承台, 分块开挖, 同时加紧铺设垫层, 垫层中可适当配筋, 同时采用砂包反压。

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及应用 篇10

测量是在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国内外贸、工程项目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测量的目的是确定被测量的量值。测量结果的质量如何,测量结果是否有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不确定度的大小,因此,测量不确定度是测量系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指标,是测量质量的定量评定,对产品的检测质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国家实验认可委已经实施了等同于ISO/IEC17025的新版实验室认可准则。新规则特别在不确定度评估方面,对各检测实验室增加了许多新的要求,具体到电器产品的检测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是各企业和认证实验室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2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步骤

2.1 建立数学模型。

被测量量取决于输入的数据,被测量量的不确定度也取决于输入数据的不确定度,因此,首先用数学式表示其相互关系,即建立数学模型:

例如电压等于电阻乘以电流,用数学式表示为:。

2.2 确定不确定度来源。

每一个输入自变量Xi都是由xi作为其估计值,该值是不能准确知道的,它有一个固有的不确定度,主要来自于以下方面:a.标准结果的不确定度或误差;b.仪器本身固有的测量误差;c.操作人员对测量结果的影响;d.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e.重复测量引入的数据离散性;f.其它。

2.3 不确定度的分类及评定。

不确定度理论将不确定度按照测量数据的性质分类:符合统计规律的,称为A类不确定度,用实验标准偏差表征,而不符合统计规律统称B类不确定度,用根据经验或资料及假定概率分布估计的标准偏差表征。

2.3.1 A类评定。

用对一系列观测值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到的实验标准偏差就是A类标准不确定度值。

一般情况下,对同被测量X,独立重复观测n次,用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时,测量结果的A类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其中,n-1为自由度

2.3.2 B类评定。

用非统计的方法进行评定,用估计的标准偏差表征。一般,根据经验或有关信息和资料,分析判定被测量可能值的区半(-δ,δ),假设被测量的值落在该区间的概率分布,由要求的置性水平和选取的k因子,就可以估计标准偏差。如何假设其概率分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a.只要测量次数足够多,其算术平均值的概率分布为近似正态分布。b.若被测量量既受随机影响又受系统影响,而对影响量缺乏任何其他信息的情况下,一般假设为均匀分布。c.有些情况下,可采用同行的共识。

2.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确定。

当被测量Y是由n个其他独立的可测量X1,X2,…,Xi,…,Xn通过函数关系得到,如(1)式,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其中,u(xi)为输入量xi的标准不确定度

为偏导数值,称为灵敏系数u(y)为被测量Y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y)为被测量Y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如果(4)式中所有的偏导数值(灵敏系数)等于1,则(4)式可变为:

2.5 扩展不确定度的确定。扩展不确定度用U表示:

包含因子k表示在某些涉及安全、卫生健康检测的领域,为了提高不确定度的置性水平而将误差极限放宽所采用的系数。当数据为正态分布,k为2时的不确定度置性水平约为95%。

3 关于不确定度应用的几点说明

3.1 单次测量测量值的不确定度。

A类不确定度分量是在对重复测量测得的一系列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后获得的。在电器产品的检测中,进行重复测量有时会受到时间和资源的限制,A类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是很难实现的,也是没有意义的。以测量温升为例,首先工程师根据样品的设计和工作原理,选出可能产生发热危险的部位,通常在20~30个部位之间,部位选定后,用水玻璃将热电偶粘贴在选定的部位。待水玻璃固化后,使样品通电直至温度达到热平衡后开始测量。由于粘贴热电偶的时间需要几个小时,而且,水玻璃固化后,撕脱热电偶要损坏热电偶,必须重新焊接和整理,因此不可能将热电偶重复粘贴进行可重复测量,对工程类检测已无实际意义,因此检测实验室必须建立单次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

3.2 关于不确定度的应用范围。

由于电器产品的检测中,如果所有检测项目都给出不确定度,势必增加很多成本。是不是所有检测项目都必须给出不确定度呢?从IEC/ISO17025的5.10.3.1条和其中的C项规定可以看出,IEC/ISO17025并不要求所有检测项目都要给出一个测量不确定度。

4 测量不确定度应用实例

例如:在25℃环境下,测得流过一个标准电阻的电流为20m A。已知该标准电阻在20℃时的校准值为100.05",证书给出的校准不确定度为0.01"(k=2),电阻的温度系数α为15×10-3/℃,其误差极限为±1×10-5/℃,测温用的温度计的允许误差极限为±0.02℃;电压表的测量误差为读数的±0.2%。求标准电阻的电压降及其测量不确定度。

4.1 建立数学模型:

4.2 各分量标准不确定度及灵敏系数

4.3 求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4.4 扩展不确定度

取k=2,则:(置信水平为95%)

结果表达为:标准电阻的电压降

结束语

测量不确定度是测量技术的重要概念,也是保证计量、检测质量的重要要素。被我国纳入法制计量管理范畴。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在实验室认证、计量、检测等领域全面贯彻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与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接轨,是向我们从事计量、检测工作的专业人员提出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在产品检测工作中,为了避免因测量方法和测量条件的不同对测量结果引起争议,对重要数据的测量应制定相应的检测规程,并依据测量不确定度的原理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益并降低风险,在此基础上推广应用国家计量标准规定的术语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停止使用并逐步淘汰传统上习惯采用的但不确切的术语和做法,有利于我国计量、检测领域的整体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技术监督局,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M].北京:计量出版社,2000.

[2]王克勤.不确定度在检测实验室的应用.安全与电磁兼容.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2001,4.

[3]杨世元,吴国平等.电器质量检测不确定度[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4]赵家瑞.关于电器产品检测不确定度相关问题的探讨,家电科技,主办单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所,2004,7.

[5]鲁绍曾.现代计量学概论[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87.

上一篇:后思想时代下一篇:电影字幕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