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哲学观

2024-06-26

唯心主义哲学观(精选十篇)

唯心主义哲学观 篇1

众所周知,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三种不同的哲学形态, 根据其产生和存在的地域不同, 可以分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根据其学派的不同, 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这三种哲学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尤以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与中国哲学相比,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外来的文化。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长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 二者有着多方面的高度契合。因此, 合理地阐释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内在环节。

二、中国哲学的深刻性思想

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给予了中国传统哲学深刻的改造, 使得传统的文化因素、哲学因素都注入了充满活力的有机内容。

首先, 在中国哲学中, 我们所运用的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 对于解决“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何以是可能的”问题, 提供了有益资源。中国哲学在建立哲学本体论的过程中, 所遵循的是一个直觉与逻辑相统一、知识与境界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掌握了其方法论原则可以适当地防止不可知论、相对主义等的发生。因此, 正确地认识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和掌握其相应的方法论原则是中国哲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其次, 中国哲学中所阐述的人性论思想对当今我们正确认识与把握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指向意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东西方人, 在对人性论思想上的理解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基于“人性论预设”的差异。

最后, 表现为中国哲学对本体论观念的理解, 对了解古代的本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众所周知, 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本体论思想大致有三大传统占主流地位, 分别为:理本论, 以理作为本体;气本论, 以气作为本体;心本论, 以心作为本体。由此可见, 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气三位一体的哲学思想。它突显出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的这一特征。这一特质在中国哲学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国哲学中常常把本体概念视为“虚位”概念;二是将本体理解为是相互包含、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的不同方面的整体实在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通之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是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循序渐进地融入中国哲学的体系中, 成为了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武器, 拥有了能够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真理。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着相互整合的“整合点”, 有着相融和相通之处。具体表现为:

首先,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中国传统朴素唯物论有相通之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线,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一元论”指出, 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 是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 进一步表明物质的多样性, 当然“气一元论”并不完善, 但也为朴素唯物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其次,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契合之处。认识论是关于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及其方法论等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 也同样不间断地传递着“以行验知, 以行证知”的理论传统。可见,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古代哲学, 认识论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再次,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朴素辩证法的相融之处。辩证法的思想具有整体性、普遍性、客观性, 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 一直延续至今为我们所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思想中, 同样也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表现在描述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事物的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矛盾规律的总结、质量互变规律的反映, 等等, 这些辩证法思想都充分展现中国哲学在古代中所呈现的优秀资源。

基于对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经验总结, 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 要从中国实际出发, 以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积极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资源, 以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从而有效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摘要: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有着许多高度的契合点。中国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是不可不面对的一部分, 中国哲学是理解中国人内在精神的一面镜子;与此同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外来文化要植入中国, 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即在本土文化中找到赖以生根的沃土, 所以, 二者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关键词: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守常, 张翼星, 陈岸瑛, 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柳国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唯心主义哲学观 篇2

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社会哲学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科学哲学,就会有社会建构论的科学哲学――科学是被社会建构的;从社会建构主义看技术哲学,就会有社会建构论的技术哲学――技术是被社会建构的`;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社会哲学,就会有社会建构论的社会哲学――社会是被社会地建构的。

作 者:安维复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36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00218(12)分类号:N031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 科学哲学 技术哲学 社会哲学

一个唯心论者的中西哲学观 篇3

近代中国思潮中有一些人物既尊孔孟朱陆,又接受西方民主科学,他们试图调和复古读经与全盘西化,并渐成一壮大的派系。时下称此派人物为“现代新儒家”,又有人以“保守主义者”冠之,其实他们并不保守,在接受西方思想上不亚于自由主义分子,我们称之为“新古典主义”者可能更恰当。现代新儒家阵营中以湖北黄冈熊十力一系蔚为壮观,培养了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一大批弟子。不过,在当世人视熊十力一系为现代新儒家正宗时,却忽略了比熊十力略后的贺麟。

“我们不需狭义的西洋文化,亦不要狭义的中国文化。我们需要文化的自身。”贺麟如此说。虽然贺麟先生以翻译黑格尔、斯宾诺莎闻名,但很多人尚不知道他在新中国建立前曾是现代新儒家阵营中一员健将。

贺麟(1902-1992),字自昭,四川金堂人。1919年考入清华,深受梁启超、梁漱溟、吴宓等人影响。1926至1930年在美国、德同学习西方哲学,尤以德国古典哲学为特长。回国后,贺麟任教于北京大学。贺麟的学术思想大约以1949年为界分作两部分,前期以融汇中西哲学,创建新哲学体系为主;后期以译述介绍西方哲学为主。因此,贺麟是集思想家与翻译家为一身的哲人。贺麟的前期著述以论文集《近代唯心论简释》为代表,体现了他会通中西哲学文化的慧识。《近代唯心论简释》初版于1942年,此后由于多种原因,并未再版。2009年8月,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重版了此书。

“理一分殊”的唯心论哲学

所谓唯心论,是指宋明儒家的心性哲学以及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理性哲学和黑格尔关于绝对精神的哲学。贺麟的哲学观建立在熟谙中西哲学的基础上:“哲学只有一个,无论中国哲学西洋哲学都同是人性的最高表现……无论中国哲学,甚或印度哲学,都是整个哲学的一支,代表整个哲学的一方面。”借用宋儒“理一分殊”之论,哲学是“理一”,中西哲学是“分殊”。

从不同的“分殊”上看,中西哲学有不同的哲学派别。中国哲学可划分为道家、墨家、儒家等。西方哲学可划分为主观唯心论、客观唯心论、科学唯物论、艺术唯物论等。贺麟认为,中西哲学虽然各有偏颇,但可以沟通。譬如,以中国哲学的划分法,伊壁鸠鲁、斯宾诺莎、布拉德雷、桑提耶纳等人就有道家风味;孔德、马克思、边沁、穆勒等人就有墨家精神;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格林、鲍桑凯等人就有儒家气象。墨家自秦以后一蹶不振,而贺麟认为西洋基督教精神和富于社会理想的功利主义,可以促进墨家一派的复兴。若以西方哲学的划分法,孟子、陆象山、王阳明是主观唯心论的代表,孔子、朱子是客观唯心论的代表,荀子、王充是科学唯物论的代表,庄周、杨朱、玄学派是艺术唯物论的代表。

世人一般称贺麟的哲学为新陆王,是沿著心学的路子而发展的。其实,对于一个现代哲学家而言,不可能拘于门派之争而将其他学派视而不见,他们需要做的是如何用自己一贯的学说融通各家各派,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贺麟的做法,正是把哲学上其他派别归宗于唯心论,再用唯心论中的心学调和理学,从而统一到“理一”上。

贺麟以为唯心论“应用人类最高的精神能力以观认世界,规定机械的唯物观与经济的历史观以应有之地位与范围,使勿逾越权限,发挥精神生活的本质、文化活动的根基,批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依据的范畴、原则和前提,调节自然和精神的对立,而得到有机的统一,使物不离心而独立,致无体,心不离物而空寂,致无用,便是理想的观点所取的途径,也即是真正的哲学——不论唯心与否——应有的职务了”。唯心论能够统驭其他各派哲学,而其他各派哲学不能统驭唯心论哲学。因此,唯心论是真正的哲学,最能体现“理一分殊”之“理一”。

既然“理一”的哲学为“人性的最高表现”,那么何谓“人性的最高表现”?贺麟在评价唐君毅的哲学时,说道:“其治学态度、述学方法、所研究之问题,均与余相近似,是基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原则。”而其评价熊十力的哲学时,也提到“作者尝谓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应发挥出仁的本体论,仁的宇宙观,不意于熊先生处得一有力之代表”。“心”、“理”、“仁”在儒家传统的悟道者眼中俱是一物,也即是贺麟所谓的“人性的最高表现”。

理性的时空表现与历史发展

贺麟以时空观为切入口,比较中西哲学在理性上的同一性。在康德哲学的基础上,贺麟分时空为三种:第一种无定的时空,第二种为有定有限的时空,第三种为无限的时空。无定的时空绵延与扩张,它是感性的直观,表现了具体的事物;有定有限的时空为时间与空间的本义,它是知性的直观,表现了抽象的共相;无限的时空永恒与普遍,它是理性的直观,表现了具体的共相。贺麟认为康德的理性包含了有定有限时空中的纯理和无限时空中的行理,而宋儒的理也有此二重涵义。

从纯理之理上说,时空是心中之理,规范了自然知识与自然行为。贺麟认为时空是理,具有标准与尺度的意义,而这种标准与尺度并非外在于我,而是来自于心之灵。贺麟心中之理的观念虽然从康德哲学立论,但中国哲学也有桐应的说法。贺麟认为陆象山、陈白沙即持主观时空观的人。在古汉语中,宇指空间,宙指时间。陆象山云:“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陈白沙云:“天地我立,万物我出,宇宙在我”。这些话用康德哲学即可诠释成心中之理,即规范时间空间的准则。

从行理之理上说,性即是理,既在时空中又超越时空。“盖所谓超时空之真义,不在超绝时空,知行与任何时空不相干,堕入虚无寂灭之域,乃即在于运用理性以把握时空,决定时空,使时空成为表现理性法则之工具也。”时空规范了存在,而理性超越了时空。贺麟指出,超时空的真理即是活的真理,具体的真理,足以感动人的真理,不是物外之理,不是心外之理,不是无价值无意义的抽象之理,而是与生活打成一片的真理。在中国哲学中,这种行理的超时空境界表现在“心与理一”、“神与道俱”、“与造物者游”、“与无死生者友”、“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体悟中。个人的主体意识与普遍的客体精神柏融相摄,才是超时空行理之本义。

通过上述的对比,贺麟认为中西哲学中的理性精神是一致的,天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部哲学的历史即是理性发展的历史。中国哲学史如此发展,西洋哲学史也如此发展。

中国先秦时期,“天生熏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隐含了“物者理也”、“性者理也”的观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道心”包含“心者理也”的意思。《易经》中的“天”揭示了“天者理也”的内涵。贺麟认为,在先秦典籍中,“天者理也”、“物者理也”、“性者理也”、“心者理也”诸观念都隐约地、浑朴地具备了。到了宋儒,更将此哲学识度显明地、系统地加以发挥。希腊早

期的自然哲学家没有发现物之理则,只是以物释物。直至苏格拉底才正式研究物性(physis)与理性(ousia)。物的本质是性,包含“物者理也”、“性者理也”。人的本质是心,隐含“心者理也”。上帝的本质是纯范型,即“天者理也”。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天者理也”、“物者理也”、“性者理也”、“心者理也”诸观念已隐约地、简赅地具备了。近代哲学中,笛卡儿首次提出物与理、性与理、心与理、天与理的关系的种种问题,虽有启示但没有给出正当答案。而斯宾诺莎则系统地、明白地达到“天者理也”、“物者理也”、“性者理也”见解,但未明确提出“心者理也”的观点。自康德崛起,才有对此正面清晰地哲学阐述。贺麟认为康德与陆象山一样,接受哲学史的教训而集其大成。

中西哲学固然有“分殊”,但由于“理一”的缘故,可以互通互补。余下的工作,就是中西哲学“分殊”互通互补的具体表现和途径,以及在这样的思考下,开展出一条新的哲学之路。

会通中西的现代新儒学

通过中西比较,衡量分殊优劣,贺麟提出了体用绝对观与体用桐对观来为中西文化的融合奠定理论基础。在西方文化中,有柏拉图的绝对体用观,以本体现象言体用;而在中国文化中,则有朱熹的絕对体用观,理为体,气为用。贺麟进一步指出,在西方文化中,仍有一种相对体用观,如亚里士多德的范型(fonn)与材料(matter),具有层级体用的关系;而中国亦有周敦颐的相对体用观,太极为阴阳之体,阴阳为太极之用。当然,绝对体用观与相对体用观并不矛盾,亚里士多德最高的范型就是柏拉图的本体,最低材料就是现象;同样,无极太极皆系指形而上之理言、为体,而阴阳五行万物皆系指形而下之气言、为用。

以绝对体用观视文化,则文化之体就是理性(或曰太极、心、人类精神之最高表现等),文化之物即是理性之用。如视文化为一大概念,则文化本身又可分体用,如哲学为体,科学为用;宗教为体,道德为用;艺术为体,技术为用;而科学、道德、技术自身又可为体,以政治、法律、实业、经济、军事为用。

在中西文化比较时,绝不能说中国文明有体无用,西方文明有用无体,而应持体用合一的态度,中国有体有用,西方亦有体有用。贺麟表示,现代中国人不应持本位文化的保守态度或全盘西化的激进态度,而应对中国固有之文化与西方文化都吸收融合。贺麟以佛教进入中国为例,认为佛教没有“佛化”中国哲学,反而产生了“化佛”的宋明儒学。现代的中国不应被动的“西化”,而应主动的“化西”。“化西”之举措为:首先,研究、介绍任何部门的西洋文化,须得其体用之全。其次,以西体充实中体,以西用补助中用,使体用合一发展,平行并进。另外,应以精神或理性为体,古今中外文化为用,中西文化都是发挥自己的精神,要扩充自己的理性的材料。

贺麟认为中国文化之体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而西方文化之体用以西方哲学与基督教精神为代表。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即是用西方文化之体用来充实中国文化之体用。因此,贺麟结合西方文化,为儒学的发展指出了前进方向。

第一,以西洋的哲学发挥儒家的理学。贺麟认为东圣西圣,心同理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的哲学与中国孔孟、老庄、程朱、陆王的哲学可以会合融贯,从而产生具有民族精神的新哲学。这种新哲学使儒家哲学内容更为丰富,体系更为严谨,条理更为清楚,不仅为道德可能的理论基础,且可为科学可能的理论基础。

第二,吸收基督教的精华以充实儒家的礼教。贺麟认为儒家的礼教本富于宗教的仪式与精神,而以人伦道德为中心。基督教具有的宗教精神可为道德注以热情、鼓以勇气,竖立精诚信仰、发扬博爱慈悲、服务人类、超脱尘世的精神。基督教精神的体用有助于促成近代西洋文化。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应吸收基督教的宗教精神以补充儒家的礼教。

第三,领略西洋的艺术以发扬儒家的诗教。贺麟认为诗歌与音乐为艺术的最高者,能表示本体界的义蕴。传统儒家特别注重诗教、乐教,但由于乐经佚失,乐教中衰,诗教亦式微,因此今后新儒家的兴起,须借鉴西洋艺术,与新诗教、新乐教、新艺术联合并进而不分离。

贺麟的中西哲学比较以德国古典哲学与宋明儒学为起点,以“理一分殊”的观点来看待中西哲学的异同。这赋予了传统哲学以现代性,比同时代拒斥西化、中体西用的保守派,全盘西化的激进派更为平实可行。贺麟虽然没有与港台新儒家有师承关系,但这种前瞻性的观点为后来的港台新儒家所继承与发展。但是,贺麟所推崇的最高范畴之“理性”,这种玄学化的思考方式又是现代性所不容的,而且他对于“纯理”、“行理”的分辨也没有依照康德限定知识论的路径以及物自身不可知的做法,而是以心学的传统,俱为一理之分化,由上而下阐述之。这些不足之处仍然需要后人继续努力。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

唯心主义哲学观 篇4

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所作的变更是哲学史上最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的事件。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比现代西方哲学更加彻底全面地超越了近代哲学的二元分立、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思辨形而上学等倾向, 而且为西方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现实的道路。这具体表现在马克思不是简单地扬弃一切旧哲学, 而是力图彻底打破它们由以出发的前提。他所关注的不是建立关于整个世界的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 而是直面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他由此把实践观点当作其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主张通过实践来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正是通过对人的实践的意义的深刻揭示和全面阐释彻底地实现了对近代哲学的超越, 实现了哲学上的革命变革。

总的说来, 从批判和超越以二元分立、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等为特征、并已陷入困境的近代哲学思维方式说, 从建立一种以强调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以及人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特征、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的要求的新的哲学思维方式说, 现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类似之处, 可谓殊途同归。二者均属于现代哲学思维方式, 具有某种程度的同质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可以看作是从西方近现代哲学发展而来的, 但相比于后者来说, 前者有明显的进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性, 体现在对西方现代哲学区别和对近现代哲学的优秀思想的继承。

肯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化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变更, 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把二者相提并论, 也不表示这种变更具有永恒意义。二者在社会阶级属性和理论形态上都存在着重要区别。而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则是, 马克思主义不是去强调关注物质或精神的本原, 不是去强调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更不是抽象地去描绘人们的具体行为。而是直接面向人的生活和现实的客观行为。所以,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和思想。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广泛被人们所接受, 并用来指导实践活动。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待西方传统哲学时, 不是像现代哲学那样对于传统哲学的观点给予全盘否定, 而是判断性地弃其糟粕, 取其精华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点也是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现代哲学的关键点之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形态, 这一点很少有人直接否定。重要的是要做到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阶级属性与其具体的理论形态之间的联系, 否则仍然无法正确地理解和坚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之把实践观点当作其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正是由于他不仅是伟大的哲学家, 而且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这二者的统一使他超越了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无法避免地在理论与现实之间脱节的局限性, 能自觉地把在哲学上的变更与无产阶级的现实的革命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使他的哲学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和实践性。马克思在批判和超越西方近代哲学时, 其所关注的不是像西方哲学家那样构建新的哲学体系, 而是促进现实社会的改造, 为其指明方向, 提供指导。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后一条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不仅是《提纲》的结论, 也可以看作是他的整个哲学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标就是为无产阶级改造世界服务。因此它不把理论当作教条, 而当作行动的指南;它不恪守任何与现实生活和实践相背离的抽象原则, 而是把它的原则与现实生活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既用来指导现实生活和实践, 又在现实生活和实践中受到检验;它反对并超越任何封闭、僵固的体系, 自然也避免构建易于变得封闭和僵固的那种全面完整的体系, 而坚持采取一种能动地面向现实生活和实践、面向未来的开放的思维方式, 并由此使自己的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正因为如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产生以来的一百多年中, 在所涉足的各个领域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无论就其理论本身或在它的指导和影响下所进行的各种现实的革命和实践活动, 都取得了极其光辉和伟大的成就。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不可能没有曲折。早在马克思在世时就有人以颂扬他的名义而曲解他的理论, 以致他为了与这些人划清界限曾不得不宣称“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第476页) 。在往后的一百多年中, 围绕着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无论在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之间, 还是马克思主义者内部, 一直都在进行着激烈的争论, 马克思的哲学也一再受到曲解。以现代西方哲学各个流派哲学家为主的非马克思主义者由于不能摆脱资产阶级的眼界, 自然看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意义。尽管他们有的也力图超越西方近代哲学, 甚至以某种含混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把面向现实生活和实践当作哲学的新的方向。但他们却往往看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近代哲学的超越,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原则的真实意义。他们大都仍然是以近代哲学思维方式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与近代唯物主义等量齐观, 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相提并论, 把这些哲学存在的问题当作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并由此对之加以批判和攻击。例如, 许多甚至可以说是多数有代表性的西方哲学家都竭力指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二元论”、“教条主义”。其实, 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早期著作中, 就已非常明确地把“实践”、“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当作他的全部哲学的出发点, 从而从根本上超越了唯心主义和直观的唯物主义的界限, 动摇了产生“二元论”、“教条主义”的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者内部, 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往往有不同看法。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所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上的差异都会使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不同的眼界, 从而有不同的认识。这种不同大都是正常的现象。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理解本身就需要考虑时期、地点、条件不同等多方面的因素。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曲解或误解来说, 情况也是多样的。最常见、也最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往往按照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它。例如, 把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关系主要看作抛弃其人本主义而继承其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把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关系主要看作抛弃其唯心主义而继承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对旧唯物主义的自然主义的一定程度的克服,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我意识理论对传统的先验主体性原则的超越以及对人的自由、实践性和历史性等的揭示, 这些本来都为马克思所肯定和强调, 成了他的哲学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然而他们后来被许多人忽视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因而往往带有某种自然主义、纯粹理性主义和非人的色彩, 而这些正是马克思所竭力批判和超越的近代哲学固有的倾向。诸如此类对马克思哲学的偏离为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倾向所进一步发展, 后者对马克思主义造成了极大损害, 有时使之陷入困境甚至危机。出现这种偏离的原因各有不同, 需要具体分析, 但脱离现实生活和实践可以说是其共同特点。

总之,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变更并未给人们一张包治旧哲学百病的现成药方, 而是指示了一条超越旧哲学、建立新哲学的现实道路, 也就是使哲学与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紧密相联的道路。人们在这条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险阻, 受到各种干扰, 甚至出现挫折和失败。但只要能紧紧扣住时代精神的脉搏, 就仍然可以及时回到正确道路上来, 在新的条件下获得新的发展。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类似之处, 可谓殊途同归。二者均属于现代哲学思维方式, 具有某种程度的同质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可以看作是从西方近现代哲学发展而来的, 但相比于后者来说, 前者有明显的进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性, 体现在对西方现代哲学区别和对近现代哲学的优秀思想的继承。二者在社会阶级属性和理论形态上都存在着重要区别。

唯心主义哲学观 篇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与以往的哲学否认、掩盖其阶级性截然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鲜明表明,它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服务的,是无产阶级阶级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武器,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体现在哪里?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的、核心的观点。它要求把理论和实践贯通起来,打破了以往哲学知行脱节的严重弊端。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基础。科学的实践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把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作了科学的说明。

3、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同时就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观点,蕴含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的重大任务。‛

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

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和历史观之中。

第一,实事求是体现了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第二,实事求是体现了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第三,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第四,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第五,实事求是包含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2、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党的思想路线有着丰富的内涵,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理论联系实际‛,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途径。理论联系实际,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必要途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倾向都违背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都无法做到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

3、怎样做到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满足现状、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与时俱进,就是要把握时代的新特点,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用这种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实践。

求真务实,就是正确地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形成真理性的认识;注重实践,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追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坚持求真务实,既要在‘求真’上下功夫,更要在‘务实’上做文章,尤其是要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掌握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人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包含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即世界观,也包含基于这些总体看法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世界统一于物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尺度;等等。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不仅彼此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而且渗透着人民大众的根本立场,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它们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奢靡之风的强大思想武器。

新日的产品主义哲学 篇6

从创业伊始首推直流无刷电机应用于电动车,到中减震16踏板式电动车面世填补了行业空白,再到双动力电机、同步变频电机、全球首款全智能电动车的问世……新日一路走来,不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产品主义哲学。

用户的要求都是合理的

一旦上升到哲学层面,那么一定是印刻到骨子里的东西,新日的产品主义情结也是来源于其创始人。新日电动车新闻发言人、总裁办主任陈开亚告诉我们,新日董事长张崇舜就是一位产品主义者。他讲了两个例子:一是新日自创立以来所有的产品油泥模型,张崇舜都亲自比划过,有两个身份至今他仍然不放,一个就是产品经理,另一个就是研发总监。新日与麻省理工MIT、荷兰卡佛等科研机构的技术沟通都是董事长亲自带队。二是张崇舜每年都会抽出2—3个月时间,带着两名司机和两名产品经理,平均每天5个县的进度,到一线的专卖店调研,听取市场的意见。这最后一个例子尤其让我们震撼。

张崇舜说过一句话:“用户的要求都是合理的。”为了充分了解用户需求,新日每年都会请许多调研公司做市场分析,还花巨资聘请了一个时尚顾问团,请国际顶级的造型师和设计师为新日的产品设计提建议和进行评估,同时新日内部还有一个叫作“阳光俱乐部”的组织,由经销商、领导层和质量、生产等部门人员组成,组织有自己的微信群,群里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大家来找茬”,让经销商找产品质量问题,然后各部门会同解决。

好产品不是做广度,而是做深度

周鸿祎说过,好产品的衡量标准就是让用户离不开你,对于好产品的定义,新日也有自己的理解——满足了用户特定需求的产品就是好产品。注意,是特定需求而不是所有需求,这也是最近几年新日战略转型的一个理念:做减法,走精品路线。

陈开亚告诉我们,过去新日有200多款车型,太复杂了,工厂没法做,物料的调度、ERP系统都要崩溃,工人每天换线,效率也低。现在新日开始做减法,车型从原来的200多款进行了大幅减少,主要是市场反响良好的爆款和经典车型,这样一来,零部件的通用性增强了,工人生产操作也熟练了,零部件也好供应了,售后服务也好支撑了,同时还节省了经销商的展厅和库房面积,不用堆那么多车和备件了。

好产品不是满足所有用户的所有需求,而是聚焦某一个痛点,然后将这一点做到极致,超出用户的预期,而这也正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

最近几年,电动车市场呈现出了一轮新的需求变革,以前,提到电动车,多数人关心的是电机是否动力强劲、电池是否持久耐用等零部件质量问题,而如今,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城市里的消费人群的关注点开始从品质的基本层面向深层次转移,这就是由新日创领的电动车智能化潮流。

为了打造出让用户尖叫的智能化产品,新日与来自荷兰、美国、以色列、日本的顶尖工程师、设计师开展合作,比如与荷兰CARVER公司合作开发的国内首款摇摆智能电动汽车SUNRA-ONE,拥有世界上唯一的DVC倾斜系统,被认为即将引发中国的“驾驭革命”。

“好品质,看新日”,短短的六个字,背后却隐藏着如此丰富的内涵。当下中国制造业缺的不是效率和执行力,恰恰是放慢脚步、精雕细琢的产品主义精神,这正是新日带给我们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中客观主义研究 篇7

马克思主义在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自然历史性的同时, 还十分强调主观因素的巨大作用, 强调社会历史发展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割裂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辩证关系, 就不能正确把握社会形势和社会发展规律。客观主义往往轻视或忽视主观因素的创造性作用, 坐等客观规律发生作用, 听天由命地寄希望于客观条件的自发作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将历史过程看作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 以之来反对客观主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区分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相对性, 就社会事实而言, “事实的总和”还包括“人民意志”。“人民意志”当然具有主观性, 但不是纯粹主观的东西, 它往往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自身根本利益的诉求, 构成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形势及其发展趋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民意志”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 它是社会环境、历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主义的危险性在于, 它实质上束缚社会积极性、首创精神, 产生经济和文化建设中的自发论, 把希望寄托在客观规律的自动作用上。

二、马克思主义强调从客观事实出发

客观主义片面强调客观而轻视思想和理论的作用, 不可避免地陷入经济主义和事务主义, 将重视理论视为思想僵化或教条主义, 这是十分有害的。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 常常有人借口反对思想僵化来贬低理论, 用马克思的名言“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来兜售所谓的客观主义主张。列宁指出, 这种行为只不过是用来掩饰人们对思想理论发展的冷淡和无能, 是折中主义和无原则性的表现。必须始终强调和坚持“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一重要思想。忽视理论就意味着放弃或失去前进的方向, 就谈不上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列宁强调:“问题不在于走得多快, 而在于往哪里走。”“往哪里走”的问题常常摆在共产党人面前, 此时, 行动指南或思想旗帜就显得极其重要。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战斗力、先进性和纯洁性, 就必须同客观主义倾向进行斗争, 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队伍, 因为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使共产党人团结起来。列宁强调, 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共产党人必须明白一个真理, 这就是“没有思想上的统一, 组织上的统一是没有意义的;这种组织上的统一我们从来没有寻求过, 而且也不可能去寻求”。强调理论自觉, 就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科学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内在关联。

三、客观主义不能正确把握社会理想

客观主义在现实中与庸俗唯物主义是相通的, 这种庸俗唯物主义的一大特点是只顾眼前、放弃远大理想。只顾眼前的客观主义者无暇考虑共产主义理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臆造它所争取实现的那个未来, 而是在现实中发现未来, 寻找向历史的必然方向前进的途径, 作为关于社会的专门科学, 它向往未来;作为向往未来的科学, 它必定成为以改造现实为目的的政治和实践。客观主义崇拜自发性, 它必然使整个社会意识退化, 使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 自私自利、随波逐流、贪图享乐成为主流的社会心态。在这种情况下, 道德低下、理想丧失就成为必然现象。在现实生活中, 许多人将精神上的退化、道德上的滑坡归罪于客观因素, 不肯承认许多错误是自我放逐、自我放弃、自甘堕落的结果。有的人甚至将一切不良现象都归咎于社会主义原则。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与我们格格不入的观点和习俗, 不是同社会主义原则有关系, 而是同歪曲社会主义原则有关系。客观主义者放弃社会理想, 其替代的一种精神追求是自我完善和自我拯救, 满足于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他人瓦上霜。这样的姿态只与自私有关, 与崇高无关, 与社会理想无涉。在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 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定要十分坚决地同“对共同事业不闻不问的庸人作风”进行斗争。否则, 就谈不上思想和组织上的团结, 也谈不上为共同事业和共同理想而奋斗。

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客观主义影响

自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以来, 自从一个基于工人运动的崭新的历史前景被揭示以来, 世界历史发生了许多变化,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本身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有些变化在只顾眼前的客观主义者那里, 只能产生悲观主义和失望情绪, 在他们看来, 社会主义在客观上已经微不足道,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历史前景正变得暗淡无光。这需要我们不断揭示历史前景与现实运动的内在关系, 需要不断用历史辩证法同形而上学进行斗争。理论自信内在包含了信仰自信, 因为科学理论既指导现实又引领未来、是现实与未来相连接的纽带。从这个意义上说, 马克思主义同形形色色的实用主义是格格不入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理想的重要性, 而实用主义没有给社会理想留下任何空间。一般左派都要反主观主义, 我看客观主义实际也是主观主义, 只不过是消极的主观主义。

摘要:马克思主义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 就是强调在认识和处理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相互关系时, 注意把握客观因素的决定性和基础性。但是, 这种决定性和基础性常常被有意或无意地歪曲:客观因素有时成为放弃主观努力、消极无为的理由;在先进的社会力量处于弱小与被动时, 客观因素甚至成了轻视理论、放弃社会理想和向各种错误倾向与落后势力妥协的借口。科学把握客观因素, 不仅关系到对思维与存在相互关系的辩证理解, 更关系到对社会历史和社会实践的正确把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客观主义,主观主义,思维,存在

参考文献

[1]张荣明.客观主义、结构主义与新客观主义[J].邯郸学院学报.2007 (02)

[2]叶浩生.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对立及其超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 (09)

[3]张家.主观的客观与客观的主观同在[J].学园.2008 (03)

[4]易兰.论客观主义史学与实证主义史学的异同——兼论兰克史学的定性问题[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 (S1)

简析萨特存在主义哲学 篇8

一、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萨特的存在主义在当时西方的兴起可谓是大势所趋, 人心所向。20世纪的西方人面临着的是一个动荡不安、风云变幻的世界。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也大大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 现代工业社会中的种种矛盾, 连续不断的灾难与不幸使人民急于寻求解决自身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存在主义是为求得这些问题的答案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是随着宗教、传统信仰的死亡和科学主义的死亡而来的。

20世纪西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曾经使许多人寄希望于科学主义, 希望从科学中找到解决哲学问题与获得人类幸福的方法。诚然, 科学的规律与理论是严格的、精确的, 但是他们并没有涉及认识的根源本身:感觉和观念。它们所达到的只是一般的和抽象的事物, 只是一些事物共同的面貌。

二、萨特生平及其代表作

让·保罗·萨特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 1980年4月15日逝世。二岁丧父, 从此他就随母亲和外祖父、外祖母生活在一起 (萨特的外祖父为德文教授, 家里有藏书) 。1924年, 也就是萨特20岁时, 他以第七名的优异成绩迈进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大门, 专门从事哲学研究。1964年拒绝接受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的诺贝尔文学奖。他曾积极支持1968年5月的法国学生造反运动。

萨特一生写了大量著作, 它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文学著作, 主要有《恶心》 (1938) , 《墙》 (1939) , 《自由之路》三部曲:《懂事的年龄》 (1945) 、《弥留期》 (1945) 、《心灵之死》 (1949) , 《禁闭》 (1944) , 《恭顺的妓女》 (1946) , 等等。一类属于哲学著作, 主要有《想象力》 (1936) , 《存在与虚无》 (1943年) , 《唯物主义与革命》 (1946年)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1946年) , 《辩证理性批判》 (1960年) , 等等。

三、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

1、现象学的本体论

(1) 现象学一元论。萨特主张用现象一元论来代替使哲学感到困惑的二元论。现象的一元论指的是胡塞尔以来用现象学方法来超越主客、心物、思有二元对立的基本观点。同胡塞尔一样, 萨特把现象学一元论所说的现象当做存在、本质的直接显现。

(2) 反思前的我思。萨特的现象一元论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克服被他称之为二元论的呢?萨特的答案是, 通过“反思前的我思”来消除二元论。萨特认为, 现实的存在总是被一种情绪和主观气氛 (主观性) 所包围和渗透, 这种情绪和气氛便是“反思前的我思”。它之所以为“反思前”, 不言而喻, 因为它先于与反思, 处于没有察觉到自我, 没有断定自我, 没有区别主客体的分立状态, 因而它是无思者之思, 这样反思前的, 无思者的思的意识, 是一个虚无, 它是人实存的绝对源泉, 同时, 反思前的我思也是也就是超出自我之外的自主意识, 是作为排除了意识内容的, 根本分辨不出主客体的“纯粹意识” , 它不依赖于自我, 又存在于自我之中。

(3) 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萨特根据“现象一元”的现象学原理, 从纯粹的主观意识出发, 提出了两种不同领域, 不同类型的“存在”:“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萨特曾把他称为一位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者。他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那么什么是“存在”呢?他认为, “存在”既不是唯物主义所认为的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也不是传统唯心主义所认为的“绝对精神”的存在, 而是“人的实在”, 即“自我”、“自我精神”或“主观性”。

所谓自在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外部的客观世界。他有三个特征:一是它“不是被创造出来的, 也不是自己创造自己”, 既不是被动的, 也不是主动的, 既不是肯定, 也不是否定。他没有内在性, 没有对自身的关系。“它就是它自身”, 因此是无意义的, 不可名状的。二是它“由自身而充实, 完全是不透明的”, 是封闭的。它“处在变化之外”, 没有发展, 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它就是它所是的东西”, 因此是无法认识的。三是它独立于上帝又独立于精神, 它没有来源, 没有秩序, 也没有必然性, 他不可能从其它事物中推衍出来。“它是偶然发生的——没有存在的理由”, 因此是荒诞的。

所谓自在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他是真正的存在。他最大的特点是非实在性, 也就是一种“虚无”。因此它不受任何东西, 包括其自身的束缚。他完全是主动的、自由的, 不断否定、创造着自身, 不断展示、维系着他物。

萨特认为“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并不是各自独立, 相互无关的。“自为存在和自在存在靠着一种综合的联系而联合在一起, 这种联系不是别的, 而正是自为存在本身, 自为存在就是自在存在的纯粹虚无化”。这就是说, 客观世界 (自在存在) 若脱离了人的主观意识 (自为存在) 就是一种荒谬的无意义的存在;他只有依赖人的意识才能得以说明, 才能成为有意义的和真实的存在。因此, 人的主观意识、自为存在是不依赖任何东西的, 相反, 它是一切及其自身可能性的前提和根据。

其实, 萨特运用思辨的语言来规定“自在”与“自为”的关系, 但是他仍然掩饰不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本质:即把人的意识规定为具有一种超验性的结构——意向性, 然后根据这种超验性的结构, 即意向性去发现外部世界的存在, 认为人可以外加给外部世界以因果性、规律性。

2、萨特的自由理论

针对决定论, 萨特提出了自由观。萨特认为, 上帝是不存在的, 人生而自由, 人无法不自由, 人宿命自由。萨特把自由定义为一种选择与否定选择的自由权。

(1) 存在先于本质

要阐明人的自由、人的本质, 萨特认为必先强调存在主义有共同的命题:“存在先于本质”。萨特对“存在先于本质”这句口号解释如下:“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 然后表明其自身。如果说, 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是不可能给予定义的话, 这是因为人之处是空无所有的。只是在后来, 人自己要成为某种东西, 于是他就照自己的意愿造成他自身。所以说:世界并无人类本性, 因为世界并无设定的人类本性的上帝。”他又说:“人首先是存在着。”这意思是说, 人先是一种把自己推向未来的存在物, 并且觉察到自己把自己想象成未来的存在。总之, “人不外是自己造成的东西, 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这个原理, 也就是所谓主观性。”

(2) 人是绝对自由的

萨特反对“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这种唯物主义的自由观, 而认为自由是一种选择与否定选择的自由权。他的基础就是自我。因为他认为“自我”是一种偶然的、自主的、能自己规定自己命运的实体, 它的根本特征就在于“自主性”, 即它的“意识的绝对自由”。萨特认为, 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自由选择的可能性是它的最重要的本性。“因为上帝是不存在的, 所以从客观理念或天国中去寻求人的价值的一切可能性也是不存在的”。他否认道德的客观标准, 认为各人有自行选择自己的道德标准的自由。他说:“人世间没有什么先天的‘善’, 人世间也没有一个地方写道‘善存在着’, ‘必须诚实’, ‘勿说谎’。因为事实上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只有人, 没有上帝的世界中。”

(3) 萨特的“责任感”理论

与上述自由观相连的是萨特的“责任感”的理论。他认为既然人是绝对自由的, 他的一切行为都出自自我主观意识的自由选择, 而不存在任何决定论, 那么人对自己的行为就应该绝对负责。总之, 人应当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完全责任, 这就是人的意义和人的价值。他说:“人在出生之前是一无所有的, 生活才给予人一种意义, 这就是人的责任。所谓价值, 也只是你挑选的意义。”

其实, 萨特的“自由选择论”是不符合实际的。真正的自由选择是建立在预见性的基础上的。而预见是对必然性和规律的认识, 他是自由选择的基础。

3、萨特的人学辩证法理论

为了“恢复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为了使“马克思主义再现活力”萨特提出他的人学辩证法理论, 用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1) 否定自然辩证法

萨特十分明确地表示, 他否定辩证唯物主义。他把辩证唯物主义排除在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之外。萨特说:“事实上, 我们在自然界只发现由人们导入其中的自然辩证法……若把辩证法搬到自然界中, 那就是生拉硬扯……关于这种辩证法, 人们只能说……理性又变成了一副枯骨。”萨特反对自然辩证法所进行的论证, 基本上是在“不可能存在有自然辨证”的假定基础上进行正反面的推论。概括起来, 他是从下方几方面否定自然辩证法的:首先, 萨特认为, 人对自然的认识与对社会世界是不一样的。其次, 萨特认为, 人虽然在自然之中, 自然发展过程是人类生活的前提条件, 但不应该把人的知识归结为物质的模型。再次, 萨特认为, 自然辩证法的倡导者把人的思想强加于自然, 然后又回过头来把似乎在自然中得到的那些知识强加在人的现实上面, 这就把自然放在高于人的地位上, 因而这就是一种唯心主义。最后, 萨特认为, 自然辩证法是排除了人的自然, 那就不需要再得到证明和检验, 照这种说法, 认识就成为无用的了。

(2) 人学辩证法

为了与唯物辩证法相对立, 萨特提出了他的人学辩证法。萨特所理解的辩证法仅仅是体现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理性。人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然, 从而把辩证法导入自然之中, 使自然界表现出辩证法的特征。但从本质上讲, 辩证法只能是人的知识形态。既使自然科学的某些范例是辩证的, 那也只能证明人的理性是辩证的, 而不能证明自然本身是辩证的。萨特说:“在辩证法家那里, 辩证法是建立在既与的现实结构, 又与我们的实践的结构相关的基本主张上的。我们断言认识过程是辩证的, 同时又断言对象 (不论它是什么东西) 运动本身也是辩证的, 而且这种辩证法是同一个东西。把这两种命题拉到一起, 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形式, 或者换句话说, 它们规定着世界的合理性。”

(3) 推衍“历史辩证法”

萨特反对强调历史的客观性, 认为历史中的人是独一无二的“原子”, 历史的必然性恰恰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人是历史的主体、创造者。因为, 人的实践不仅是对象性的活动, 而且是创造对象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 人依据一定的社会条件实现自己个人的计划, 创造性地参与劳动过程, 使自己存在和创造自己的生活。人的物化所表明的也正是人把对象世界创造性地纳入人的生活, 使之成为人的生活的一部分。人在创造自己的生活的同时创造了历史辩证法。历史是作为人的创造活动的辩证结果而出现的, 是作为个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生联系的个人之间的结构的演进。所以说, 历史的客观性、必然性, 即历史的辩证法只不过是个体总体化的规律, 它尽管表现出了与个体总体化的矛盾, 但却是从属于个体总体化的, 或者说是个体总体化的副产品。

十分明显, 萨特的“人学辩证法”也好, “历史辩证法法”也好, 不管是以哪一种形态出现, 都是个人主观意识的产物, 都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摘要:本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介绍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二是简介萨特的生平及主要著作;三是介绍萨特主要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1]杜小真, 著.一个绝望者的希望——萨特引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2]全增嘏, 主编.西方哲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3]刘放桐, 主编.现代西方哲学[M].人民出版社, 1981.

唯心主义哲学观 篇9

“任何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性,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统一整体。要求人们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从马克思主义联系观的角度看,如果把中国比作一列正在奔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列车,那么其中,改革为其提供强大动力,法治为其提供秩序保障,党的领导为其引领方向。可见,“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是治国安邦的伟大战略布局和顶层设计,它体现着马克思主义联系观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具有科学而坚实的哲学基础。

二、“四个全面”与马克思主义矛盾论

矛盾具有普遍性,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又具有特殊性,既有主要和次要矛盾,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并且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处理好“重点论”和“两点论”的关系。

“四个全面”是针对当前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在明辨轻重缓急之后作出的明智抉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目标规定了其它矛盾的性质和方向,抓住了当今中国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决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尤其是针对正处于矛盾凸显期的中国社会而言就显得紧迫和必要,因此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角度来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抓住了重点,同时兼顾了全面。

三、“四个全面”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可以说环境就是哲学意义的社会存在。四个全面提出的理论环境就是目前的新常态,主要是指经济新常态,“四个全面”是我们党主动适应新常态采取的根本战略举措。理想信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对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社会存在起着能动的反作用。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全民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能够凝聚起强大的民族力量,为实现民族共同目标而努力。“四个全面”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我们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将起到积极作用,对于坚定全国人民共同理想信念、凝聚力量,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四、“四个全面”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创新,是事物生生不息的内在要求。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量化逐步完成,即只有做到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要求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心,准备走曲折的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现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五、“四个全面”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活动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即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原则要求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价值原则要求必须按照人的“内在尺度”即适合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来引导和评判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坚持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才能使实践既符合客观要求也符合主观目的,既有成功的保证又有动力的源泉。

六、“四个全面”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在我国,实践的主体是人民,实践的客体是社会发展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实践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来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对于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作出了科学的指引,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积极性,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结语

“四个全面”治国方略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智慧,体现了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促进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四个全面”时代哲学引领下的中国巨轮,一定能胜利抵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

摘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建设性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四个全面”具有科学而坚实的哲学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论、实践观、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运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对“四个全面”进行哲学解读,有利于对其更加科学、深刻而全面的理解与把握,有利于转化为全国人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强大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人民日报首次定义四个全面,全面依法治国等[N].华商报,2015-02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学风 篇1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是彻底而完备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科学的唯物主义。

它一方面坚决反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 坚持了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另一方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 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完备的科学, 为人类的认识和实践, 为科学的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哲学世界观基础。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把辩证法置于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创立了科学形态的唯物辩证法。

它揭示了物质世界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本特征, 揭示了物质世界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律, 揭示了矛盾是物质世界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动力, 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世界事物的根本规律, 等等。唯物辩证法为人类的认识和实践, 为科学的发展, 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认识论。

它在唯物主义基础上, 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 揭示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是认识的来源,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在实践基础上, 揭示了人类意识能动的反映论特征,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消极直观反映论的局限性。在实践的基础上, 揭示了认识运动辩证过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律, 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必然要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理性认识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 接受实践的检验, 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是意义更加重大的一次飞跃。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循环往复, 以致无穷, 这就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 为人类认识和实践, 为科学的发展, 提供了科学的认识指南。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这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 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提供给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 是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行动指南。

二、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哲学内涵

1. 马克思主义学风是科学唯物主义基本立场的贯彻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根本要求是主观统一于客观, 理论符合实际, 认识和实践一致, 这里体现和坚持的是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能动地反映物质的唯物主义基本立场, 是这一基本立场在实际行动中的运用。从唯物主义出发, 就要求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 使自己的主观、认识、思想、理论自觉地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相统一, 以客观实际为基础。要坚决反对脱离客观实际的唯心主义倾向, 坚持从实际出发, 调查研究, 了解情况, 把自己的思想观念、理论认识牢牢地扎根于实际生活、客观事物中。坚持唯物主义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立足点和根本要求。

2. 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唯物辩证法的贯彻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学风要求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从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中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求客观地、全面地、发展地、内在地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句话, 要求坚持辩证思考, 按辩证法办事。马克思主义学风是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 唯物辩证法构成马克思主义学风方法论的实质和核心。

3. 马克思主义学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认识论的贯彻和运用。

从质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积极的能动的革命反映论, 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运动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的思想,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风所要求的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学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的具体化。

4. 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贯彻和运用。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基础上的群众路线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构成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基本内容和显著特征。理论联系实际, 认识与实践相一致, 最大的实际是人民群众的实际, 真正的实践是人民群众的实践, 脱离了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学风就失去了立足点和存在的价值。

三、端正学风必须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重大, 学好它, 终生受益。学习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就能对世界万物的根本有个科学认识, 就能对人与世界的关系、对人的意识和行动有个科学认识, 了解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了解为什么主观要统一于客观, 理论要与实际符合, 认识要与实践相一致, 明白了世界观大道理, 有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行动指南, 就能消除各种错误思想和观念的影响, 形成好学风, 成功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上一篇:训练序列下一篇:SO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