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育赏识教育

2024-08-24

新课程教育赏识教育(精选九篇)

新课程教育赏识教育 篇1

一、赏识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爱, 爱心是赏识教育的基础,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 一个心中有爱的人会对人少抱怨、少指责, 能真正对学生倾注真情, 发现学生的长处, 激励学生的长处, 赏识学生的长处。教师的爱能引起学生对生活的信心和乐趣, 接受老师的赏识和善意的批评。相反, 学生可能认为老师的表扬是哄人的, 老师的批评是整人的, 达不到赏识教育的效果。

赏识是一种心态, 是教育者的精神状态。赏识不仅是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方法, 更是教育者的思维方式、信念及心态。观念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 一旦把赏识升级为思维方式、信念和心态, 教育就会呈现出不可思议的成果。赏识好就好在一个“行”字上 , 因为绝对相信孩子“行”, 所以宽容地承认差异 , 允许失败, 甚至欣赏、享受这种差异, 欣赏、享受这种失败。

二、实施赏识教育的优势

赏识导致成功, 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 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 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学会赏识, 击中了现行教育的根本弊端———抱怨。为了让孩子变聪明, 老说孩子笨;为了让孩子快老说孩子慢;为了让孩子仔细, 老说孩子粗心……总是揪住孩子的缺点不放, “小题大做”、“无限夸张”, 让负面情绪恶性循环, 让孩子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导致失败。赏识教育恰恰相反, 而是希望孩子朝哪个方面发展, 就在哪个方面抓住孩子的优点不放。

1. 通 过 赏 识 教 育 , 维 护 学 生 的 自 尊 , 建 立 良 好 的 师 生 关系, 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做错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往往心理压力较大, 自尊、自卑、自责, 不知所措。这时, 他需要的是帮助、安慰。而有些老师为了给学生以教训, 往往比较严厉地批评。这种教育方法会让学生丧失信心, 不再努力, 甚至反叛。此时老师应采取明智宽容的态度, 比如:对于考砸的学生, 不能让他泄气, 要鼓励学生, 让他感到老师对他的能力和水平深信不疑。让他知道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失败是常有的。还要帮助他分析原因, 克服困难。这不仅能让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还能让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 成为知心朋友, 同时使学生更珍惜一切, 奋发向上。

2.实 施 赏 识 教 育 , 有 利 于增强 班 集体 的 凝聚 力 。

有些班主任上班会课时, 喜欢指出班中存在的种种不足, 批评这个, 批评那个, 而对于班中的好形象却轻描淡写或只字不提。他们认为:对学生要求越严格, 学生的行为就会越完善。我却认为:只有集体有了凝聚力, 学生热爱集体, 能为集体着想, 其行为才会规范。比如:每周班会课时, 对那些做了好事、为班集体争得荣誉的同学进行表扬。这样能给学生一种感觉, 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 优秀的学生真多, 我也应该为集体争光, 从而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和信心, 增强集体凝聚力。

3. 实 施 赏 识 教 育 , 挖 掘 学 生 潜 能 , 使 其 能 力 得 到 充 分 发挥。

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都基本相同, 但他们最后的成就却大相径庭。这说明老师要懂得教育、懂得欣赏, 不能实行“一刀切”,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对学生的任何一个特长都要肯定, 帮助发展, 而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并正确引导, 使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得到充分发展, 也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4.实 施 赏 识 教 育 , 培养 学生的 独立性 和 耐 挫 力 。

由于赏识教育是不怕失败的教育, 敢于放手, 因此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磨炼, 给其勇气、鼓励, 使其在教育中吸取教训, 并顽强地站起来, 这一次次的尝试无形中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性和承受力, 使学生能在失败中善于总结、分析, 而不是在失败中倒下。

三、赏识教育的误区

赏识不能理解为表扬和鼓励, 实际上这是对赏识教育的误解。“既然是赏识教育, 就不能批评学生”, 赏识孩子绝对不是讨好孩子。孩子有错误、有缺点, 我们必须及时指出, 关键是教师如何把握好批评的尺度和方寸, 让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态接受教师善意的批评教育。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肯定的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同样可以说 , 没有赏识就没有良好教育。赏识源于内心对学生的钟爱, 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 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 老师如果学会尊重, 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 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在学校这一方沃土上, 培养出绚丽的花朵。为了祖国的明天更辉煌, 为了明天的阳光更灿烂, 为了孩子的身心更健康, 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让我们正确地赏识我们的学生吧。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爱, 爱心是赏识教育的基础。赏识是一种心态, 是教育者的精神状态。赏识不仅是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方法, 更是教育者的思维方式、信念及心态。赏识不能理解为表扬和鼓励, 实际上是对赏识教育的误解。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肯定的教育。

关键词:新课程,赏识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新课程教育赏识教育 篇2

一、谈话法平等待人,一视同仁,以鼓励为主

案例一:有一位同学平时不愿意学习,上课经常溜号,搞小动作,当老师提醒时她答应得非常好,但就是不改。后来我了解到她喜欢朗诵,口才好,有很强的表现,经常参与广播电台的节目,并获过奖,了解这些情况后,我找到她,首先对她的才能给予赞赏,又从朗读的技巧和知识的重要性,从在外参与电台的节目到参与班团会的主持,让她谈想法,慢慢地,她向我说了心里话。为了使她不被别人落下,我先是鼓励她继续在朗诵方面加强锻炼,并答应她参加班会的主持,给她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的机会,同时向她提出要求,那就是听好每一节课,不懂就问,她答应了这个条件。之后,陆陆续续又和她进行了多次谈话,每次提出一点小要求,后来我发现,她上课溜号、说话的毛病少多了,学习成绩也跟上来了。分析:在一个班级中的学生由于生长环境,先天条件、心理素质、文化素养、学习成绩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教师普遍喜欢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过多的关爱,使之更加优秀。而对少数品学稍差的学生则有时是熟视无睹,甚至是讨厌她们。其实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从心理上讲,她们更需要师爱,更需

要老师重视和关心,需要老师的鼓励和欣赏,因此,在和她们谈话时,绝不能戴有色眼镜,但同时也要注意教师对学生的赏识也不是无原则的,更不能为了讨好学生而是非不分,颠倒黑白,而是要善于用放大镜去观察她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给予肯定,扬其所长,并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强化其优点,淡化其缺点,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使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她的厚爱和期望,从而接受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二、谈话法语言得体,句句入心,以平和为主

案例二:有的学生上课时经常趴着睡觉,提不起精神,开始时我以为是前一节课疲劳了,后来一打听原来是每节课都这样;还有的学生回答提问时理直气壮地说“我不会”,更有甚者,上课时在下面看手机。对待这样的学生我并没有简单粗暴的批评,而是利用课余时间仔细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经过多次谈话大多数学生都表示:以为老师会狠狠批评,没想到老师态度这么好,以后上课要认真听讲。分析: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只有找到症结所在,才能真正解决它。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和风细雨式的谈话比暴风骤雨式的训话更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关怀式的询问比审问式的探究更能使学生向你敞开心扉;有时暗示性的语言比打开天窗说亮话更能解决问题。当学生取得成绩最需要有人分享时,教师一句热情的鼓励和充分的肯定,不但能激发成功者的进取心,强化好的心理品质和学习动机,对其他学生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促动作用。谈话时 不用质问的语言,如你为什么老犯错误?你为什么总是不听话?而是用比较温和的语气告诉学生“我一直在关注你,出现这种情况我很伤心”“你有什么话要和老师说吗?”“你对老师个人有看法还是对老师所上的课有意见呢?”“请你给老师提点建议,你希望老师怎样上课?”“你喜欢学什么课程?”等,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谈中对自己的过失产生悔过之意,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在交谈中应始终贯彻教育性、规范性、正面性原则,语言忌“冷、硬”,提倡“三月雨”“六月风”,用热忱感染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谈话法双向交流,忌一言堂,以学生为主

案例三:一次上课铃声响过后,忽闻两个同学的口角声,几经劝阻,二人毫无休战之意,正常的教学已无法进行,我只好让全班学生先自习,然后把二人领出教室,经过了解,原来是一场误会,后来又经过劝说和开导,二人都流下悔恨的眼泪,并握手言和,事情似乎可以 句号了。事后我一直在想,缘何一点小小的误会竟会使二人怒目相向,更何况目前正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如果同学间的小误会、小摩擦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将来如何教育别人。为此,我又与二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谈,帮她们分析此次误会产生的真正原因,同学之间应如何相处,结合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帮她们明确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身修养的方法等,后来二人主动要求

新课程教育赏识教育 篇3

一、新课改形势下赏识教育的具体措施

赏识教育法就是要通过不断地热情的赏识, 把教师、家长、社会对孩子的爱源源不断地注入孩子的心灵, 使他们爱的需要经常保持充分的满足状态。

语言赏识。教师口头赏识个人或集体时, 可以采取点名表扬方式, 也可以只赞赏具体事例, 不点学生姓名。赏识集体时, 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确定“集体”:班级、小组、男生、女生、大组、同排等等。口头表扬是表扬的基本方法, 课上、课下、公开场合等都可以进行, 易操作, 具有时效性和灵活性。

文字赏识。教师利用批改作业、板报宣传形式贯彻赏识教育。批改作业, 要对学生予以赏识时, 可在作业本上写赏识性的语句, 如“有进步”、“很有新意”等言简意赅的评价短语;出板报时, 利用板报将学生先进事迹、荣誉、“闪光点”等予以公布。作业评语, 几乎像口头赏识一样灵活, 既不占用集体时间又不影响课堂教学;板报表扬, 由于被表扬人数少, 对学生的影响特别大。

情感赏识。教师运用微笑、目光、动作等体态语对学生进行肯定。对于学生发言或做一些活动时, 教师可以微笑看着学生投以关爱的目光;可以身体前倾表示聆听关注;或竖起大拇指表示满意祝贺;或很有分寸地轻轻拍拍学生肩膀表示亲近慰问。运用体态语不用说话、写字, 是最简单、实惠的表达方式。只要教师真心关爱学生, 总能时时发现他们身上的可爱之处, 总能运用体态语言传递赏识情感。

奖励赏识。教师可以通过发奖品或给予丰富多彩的精神奖励等方式进行。教师在活动中为表现突出的同学鼓掌或让其他同学主动为勤于学习的同学献歌等, 这就是一种精神奖励。物质奖品学生会爱不释手, 精神奖品学生会深藏心中, 这些奖励对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自我与相互赏识。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自我表扬与相互表扬。自我表扬是要学生展示自身“闪光点”, 展示自己近期取得的成绩, 如召开班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特长、让学生在作业本上或其他书面上写自己的“闪光点”, 每周利用课外时间与学生做几分钟集会, 让他们说说近期取得的成绩。相互表扬, 是要学生相互观察寻找“闪光点”, 并运用多种形式诚恳地予以赞扬, 如当面称赞或出表扬小报, 提倡合作, 发现合作伙伴身上的优点, 尊重合作伙伴等, 能看到别人的优点, 才能学习别人的优点。

家校沟通。教师通过和家长沟通对学生进行赏识。通过家长会、家访或电话联系, 老师将学生的“闪光点”告知家长, 有时家长将学生的“闪光点”告知老师, 并让学生知道家长、老师在表扬自己。与家长谈孩子的优点, 家长最乐意, 对学生这种“背后”形式的赏识, 有时比当面赏识收效更大。以此为切入点, 主动与家长在更多方面联手抓教育, 定能取得突出成绩。

二、新课改形势下赏识教育的尺度

大量的教育实践表明, 赏识教育虽然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教学手段, 但是不能过度、不能失时、不能太片面。赏识教育要把握一定的尺度———既要让学生得到足够的赏识, 也要防止学生的骄傲情绪滋长。因此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时, 一定要注意技巧, 千万不能随便给予, 要抓住时机、准确到位、入情入理、因人而异, 从而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鼓励和促进作用。

三、结语

新课改形势下的赏识教育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 它更多依赖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业务素养。新课改形势下成功的赏识教育, 是要结合教师、家长和学生, 联系学校和家庭, 形成合力, 共同奏响爱的旋律!

摘要:新课改形势下赏识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体系和方法体系, 本文就赏识教育的措施和尺度等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赏识教育,新课改,素质教育,尺度

参考文献

[1]何永红.感悟赏识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1) .

[2]仪淑萍, 仪淑霞.赏识教育须有“度”[J].山西教育, 2008, (10) .

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利弊分析 篇4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展示课上“你真行!”“你真棒”此起彼伏,孩子们在赞颂声中成长。可是这些孩子一旦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不是常常能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平时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因为什么事被老师批评了,想不开,做出极端的举动吗?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们这个信奉了几千年“棒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弟”的国度,居然就出现了这种教师不敢批评学生,更不敢惩罚学生,甚至谈罚色变的现象。学校在所谓的愉快教育、赏识教育等不完整教育的怪圈中徘徊打圈——众多学校为把学生培养成经不得风雨、见不得世面的温室之花而努力着。

在某些理论“教育家”看来,“不用惩罚的教师才是良好的教师”。我在和某教育工作者交谈到这一话题时,此人竟说我们现在已经不用惩罚这个词了。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在深深地思索着。现在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工作怎么了?。其实许多教师受体罚学生这根高线的影响,自然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事实上也确有少数学生在受批评后,动不动就寻短见,或离家出走,这样的例子让许多老师在教育工作中放弃了使用惩戒的武器。教育惩戒也就成了教师们碰也不敢碰的事情,生怕一不小心会被扣上变相体罚的帽子。过度的美声,不断地捧学生,使原有教育出现了偏差,赏识中少了一些惩戒,教育中缺了一面镜子。捷克著名教育家、教育科学的奠基人夸美纽斯认为:惩罚是必须的,学校没有惩罚犹如磨盘没有水。学生如果在犯错误的时候,教育者或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或隔靴搔痒等,就会打乱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其侥幸心理得逞,放纵自己的错误行为,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其发展成长是有害的。美国教育家和儿童学家詹姆斯·多布森说道:“许多人犯罪,正是教师从未严格要求学生、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教会学生控制自己冲动的结果,而且这些学生一部分也正是出自娇生养的家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更是大声呼吁:“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在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在2002年6月公布了一项方案:“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一定程度的体罚”,并明确规定了体罚的对象、程度和方式。应该说对犯错误的学生,“有分寸地打击一下孩子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正确对待赏识教育

1、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爱听好话是每一个人的天性。在美国的街头就有一种“赞美机器”,路过的人无需花钱,就能听到让人身心愉悦的赞美之词。对于这种“赞美文化”有人肯定也有人存在质疑。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常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来看,“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学生第一千次摔倒了,做教师的要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学生一旦有进步,得到老师及时、中肯而饱满热情的评价,哪怕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都会让他们感到无限温暖,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一旦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赏识,便会立即点燃希望之火,其本能的表现则是积极的配合。

2、赏识教育的弊端

现在,赏识教育、师生平等观念、服务于学生等等新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教师的心,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已经成为教师施教的前提,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但同时不能不看到,由于对这些观念的错误理解,不敢批评学生甚至放任学生的现象逐渐增多,一些学生的纪律观念开始淡薄,甚至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现象开始出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沉思。一方面,现在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长的注意力和爱自然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在孩子心中就会形成“只要我想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的意识,因此,只要他渴望得到的,就会毫无顾忌地去取、甚至去夺。有的家庭过分保护孩子,一切事情父母都包办代替,甚至把力所能及的事情都看成具有潜在的危险的事情,因此孩子的全部创造都是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完成,没有独立的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大大减弱。另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虽然在学校生活中有一定的集体生活,也常听到老师、父母教育他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但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训练,他们还是小皇帝、家庭生活的主心骨,因此互相帮助等行为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概念,缺少真正的行动。试想,如果一味地用“表扬教育”来教育这样的孩子,只会使他们更加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甚至可能会带来以下不良的影响: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二是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大人们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会很容易地接受大人们那种表面上的夸奖。可见只是一味地表扬孩子,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对孩子有百害无一益,结果会害了孩子。

二、惩罚是教育的必要手段

1、惩罚天然是一种教育手段

这里,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的是: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体罚是对学生给予身体上感到痛苦或极度疲劳的惩罚,并造成学生身心健康损害的侵权行为。它包括体罚和变相体罚,即“体”罚与“心”罚。体罚是我国现行法律中明令禁止的行为。《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不仅明确规定了禁止体罚,而且对教师体罚学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都作了规定。因此,体罚是违法的,不仅不应当提倡,而且应该严格禁止。而惩戒是指“施罚使犯过者身心感觉痛苦,但不以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惩罚方式。它在目的、手段、方式和产生后果上都与体罚有本质区别,其中最关键的在于,体罚损害了受罚者的身心健康。

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这并不意味教育手段只能是和风细雨式的。相反,有别于体罚的惩戒如果运用恰当的话,它还会成为赏识教育的积极补充。综观美、英、日等国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可以发现,尽管在那里个性发展的大旗高高飘扬,但惩罚教育的威严丝毫不减。“不打不成器”、“小树不修不成材”、“棍棒底

下出孝子”这些古训都提到惩罚的育人作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犯错误的孩子处以惩罚,能够培养他们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品质,而这正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著名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说过:“那些小时候过多的受到师长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生活后很可以会遭到更多的失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也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2、惩罚它有自己的原则和尺度

惩罚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受到惩戒,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它的目的是教育,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因此惩罚,它有自己的原则和尺度。

(1).惩罚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教育者使用惩罚时要明确其目的,要懂得惩罚只是一种手段而绝非最终目的。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惩前毖后、维护纪律,使受惩罚的学生改过自新和健康成长,使大多数学生受到教育。如果这个目的不明确,教师就可能滥用惩罚,教师在惩罚学生时就可能带有个人的情绪、抱有偏见,就可能有“教训”学生的心理,结果就会对学生造成体罚。2.灵活性原则。要针对不同的时间、场合、违规程度,以及被惩罚对象的性格类型,机智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惩罚方式,而不能一成不变、千篇一律。比如,对于故意违纪的学生与过失违纪的学生,对于初犯和屡犯,对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学生,惩罚的程度及方式都应该有所区别。3.惩罚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的原则。不能孤立地使用惩罚手段,必须与整个教育方法体系结合起来,尤其应该与说理、沟通、感化、激励等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使用。4.惩罚必须能解决问题,而不产生新问题的原则。惩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惩罚就容易产生消极的作用。所以,在运用惩罚时要注意把握度、把握时机,注重惩罚的实际效果,不能产生副作用。

(2)惩罚的尺度 1.惩罚也需要尊重与信任。并不只有赞赏才能给予孩子自尊与自信,惩罚更需要尊重与信任,要特别小心地为对方着想,要顾及对方的承受力、尊严,不要让对方难堪。教育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尊重,不能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比如完不成作业,罚抄写课文20遍,罚去操场跑步之类,并不是真正的惩罚。2.让学生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其实,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

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只有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或是社会化程度比较低的人,才会选择逃避责任。回想我们自己长大的过程,一定有一些惩罚是让自己终生难忘的。一般来说,学生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唤醒人,唤醒人内心中沉睡的巨人。当一个孩子犯了错,要惩罚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比如,对他说你确实很优秀,但是今天这件事,你伤害了别人,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办„„惩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应该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我们总说学生没有责任心,实际上,很多时候是父母从小就剥夺了学生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父母包办得越多,学生的能力越差,这样的事情现在太多了。学校里,老师也包办代替,像少先队活动,不少都是老师策划组织、写演讲词。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感到责任,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3.惩戒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老师在惩罚学生和训斥学生的时候,自己同样也是很生气很痛苦的。没有哪个老师会以故意拿出学生的丑当做乐趣,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为了我们的学生更好。“打是亲,骂是爱”或许有些偏激,但是也不是全无道理。

三、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并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有一次上课我刚进教室,我班的一个最调皮捣蛋的学生廖海明把几个同学的桌子洒满了水,教室乱哄哄的,反响很大,我在稳定纪律后让学生说说他这样做的后果,舆论之下这一调皮学生不得不低下了头,然后我当众“宣判”他违反了哪一条班规就按哪一条处置,按规定做坏事一次罚做十次好事,学生对这样做拍手称好,我当时心想对少数学生来说光有说服和感化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应的惩罚措施,而这个措施不是体罚。后来这个学生通过为班级打水备用、帮同学修理桌椅、替老师收作业、做值日等弥补了过错,过后我想对他再进行教育,便问他有何感想,没想到他却说:“想不到做好事的感觉是这样的,真爽”。这样惩罚他其实他心里也明白是为他好,理解的过程也就是心灵沟通的过程。看来对违纪的学生进行惩罚与充满爱心的教育并不矛盾。

赏识与惩罚睦邻友好,不能因恐惧惩罚引起的后果而讳言惩罚,更不能因担心赏识膨胀的自我意识而拒绝赏识。无疑,赏识与惩罚是一对矛盾,但爱是平衡二者的杠杆。我认为:“优秀的学生很少懂得感谢教过自己的老师。”那不是赏识的错,而是教师定错了赏识的标准,将优秀学生和后进生进行了一刀切,于是优秀学生就总是占上风,“赏识风”常吹,让优秀学生淹没在教师错误的爱里,吹得他们晕头转向了;而“那些经常被批评的学生遇到昔日的老师反而特别亲热”,也并非批评的功劳,而是因为受批评的学生读懂了老师恨铁不成钢的情愫,生出了由衷的感激。总之一句话,无论赏识与惩罚都应该是教师爱的表达方式,爱是赏识与惩罚的天平。

新课程教育赏识教育 篇5

一、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 以强化学生行为

有个老教授曾这样讲他的童年故事:

上学时, 他遇到这样的老师:英语老师把他当成得意门生, 有机会就让他回答问题, 并一再夸他聪明, 学习好;而数学老师却总是看他不顺眼, 就是答对题, 也不表扬, 还常就他学习上的失误进行讽刺。他们两人的不同态度, 令他的自尊每天沉浮不定。英语老师的赏识使他的英语课进入了良性循环, 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而数学老师的偏见使他的数学课学习进入了恶性循环, 学数学的兴趣锐减。这个故事应该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够赏识他的学生的结果——聪明, 学习好, 就必然能强化孩子的行为——努力学习该老师的科目。反之, 结果适得其反。

二、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我在去年接了三 (3) 班, 在上半学期的一次单元考试中, 有一个同学考了56分, 拿到试卷的那一刻, 我感觉他有点失望。我查了他二年级期末的成绩, 于是我把他叫过来, 对他说:“很好啊!某某同学, 你这次成绩比二年级下已经进步很大了!你只要在方式方法上多注意一下, 很快就能冲上及格线。”“能行吗?”他小声地问。

“完全行!相信下一单元你肯定能超越。”我鼓励道。

结果, 该同学在期末考的试卷中考了62分。我让这位同学进步6分只是过程而非结果, 用这个过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首先是他力所能及的, 6分是可能实现的目标, 他才有兴趣去争取, 也就有了学习的动机, 从而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创造环境, 以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

赏识教育的灵魂就是沟通。适当地打破老师和学生的角色界限, 让老师成为学生, 学生成为老师, 这样做的前提是学生和老师之间要有很好的情感交流。然而, 当学生作业没好好完成时, 我们做老师的往往是:你又没完成作业, 昨晚又干什么去了?一天到晚只知道玩, 看电视, 一番话, 便将学生和老师之间沟通的心门关闭了。因而,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 我们应多关注学生的心情, 创造一个温暖、幸福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生才会把你当作朋友, 愿意与你分享快乐, 分担他们的忧愁, 只有这样, 你才能为学生指明发展方向。

四、适当提醒,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赏识教育不等于不批评学生。对于学生严重违反原则的事情, 教师要学会批评;但要讲究批评艺术, 在批评中赏识学生, 让批评变为鞭策学生的教育方式。

美术教育与赏识教育 篇6

一、学校外部因素

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这就使学生错误地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长认为只有文化成绩好才有机会跳出农门。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长此以往,孩子自己也认同这样的观点。

二、学校内部因素

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或者美术课就是照葫芦画瓢。其实,并非这样简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变革、创新教学方法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很多仍然是“以绘画性为目的”,一味追求纯粹的技法训练,千篇一律对着课本临摹,“照葫芦画瓢”地度过45分钟,缺乏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违反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导致学生个性扭曲,不自信,认为自己不会画画,画不好。尤其是农村中学美术课堂中,从小学升入中学的大多在小学就没有上美术课,或者就是“照葫芦画瓢”,升入中学后还是“老一套”,导致极少数学生或凭天资或家庭因素保持对美术的兴趣,大部分学生收效甚微,基本毫无效果。如此无功而劳,实在可悲,美术教师只有克服以往美术教育中的诸多弊端,树立新理念,探索新方法,才能在美术教学中改变学生怕画画,不喜欢画画的现状。我认为,对农村中学的学生最好不要一开始就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而适合进行放松的、自由的、鼓励发现的趣味练习,这是培养学生绘画兴趣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生怕画画,画不好,不自信的状况。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认知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发明创造的源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有兴趣,才会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兴趣总是产生于一定的情景之中。教师要善于动脑筋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一开始就被情境感染,处于积极探究的氛围中。

一次我尝试在七(一)班学生上《静物写生》一课。课前,我布置好静物台:一块白色衬布,一个褐色砂罐,一个乳花色汤碗,一个淡黄色雪梨,剩下的静物(如草莓、甜橙、蛋糕等)就放在旁边。当我来到写生教室,发现静物台边挤满了同学,正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我一看静物台,不禁怒从心起:雪梨竟变成了三颗草莓。原来是班上的一位“调皮大王”干的。然而,经他这样改变,雪梨换成草莓后,台面似乎全“活”了。我转怒为喜,趁机引导:“原来的雪梨拿走,配上草莓,大家觉得怎么样?”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看多了啊!”我面向全体学生,说:“大家说说看,为什么有了草莓之后,画面活跃起来呢?”“红色的草莓和灰绿色的衬布产生了对比。”“大的和小的产生了对比。”大家踊跃发言,气氛异常活跃。草莓、甜橙和蛋糕一放到静物台上,原先沉闷的画面突然变得明快、艳丽起来。学生作画的热情也被激发起来。我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角度观察、构图、着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这位“调皮大王”,我给予了认同与赞赏的鼓励。自那以后我发现平时在课堂中喜欢破坏课堂纪律的“调皮大王”变得认真听课,喜欢美术课了,课代表告诉我:“李明说在美术课上找到了自我。”激发中学生的情感与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上根据农村中学的特点,安排欣赏课这一环节,利用幻灯片,利用文学性的语言,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学生既陌生又有兴趣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如毕加索、塞尚、凡·高、马蒂斯、夏加尔、杜尚等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的名作,让他们理解到作品中的精神内涵,色彩变化、笔融、肌理、素描等美感效果,挖掘想象潜能,拓展思想,提高欣赏能力,将自己的情感自觉地倾注在技能训练过程中。

(二)适时鼓励,少批评

自古以来,父母抚养孩子就在潜意识里运用了“赏识”。若孩子学话晚,则认为“贵人迟语”,说得再差、再迟,都不抱怨,只会不断鼓励;孩子学走路摔跤多,父母绝不嘲笑,只会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心理,用赏识的目光呵护好学生心中的艺术之芽,以满意的态度对待学生微小的进步,以愉悦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读”为“乐学”,使美术教学充满和谐愉快的气氛。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失去了自我探究的动力和习惯,严重压抑了自身潜能的发展,把技术混同于艺术,使教学成为毫无兴趣可言的机械运动。

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巩固兴趣,可以在学生绘画中适当地进行静物写生训练。既不失中学生绘画的趣味性,又为以后的专业训练打下基础,作必要的衔接。在素描的初级阶段意在树立素描观念,不要进行长期正规的写生训练,应以短期小幅的画为主。不能时时、事事都让孩子成功,因为兴趣的巩固需建立在绘画技能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只有提高对绘画内在规律的理解与掌握,才能使对绘画的兴趣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时期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要多为学生提供展览、比赛、交流、发表的机会。这种“赏识方式”能让学生受到奖励和好评,使其自信心得到满足,做到初步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增强自主创作的欲望,巩固绘画兴趣。初中生大多在文化学科中没有太强的自信心,在美术课中的表扬、肯定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在农村美术教学活动中适时运用赏识教育,不但能开拓绘画题材的空间,有效激发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兴趣,还有利于美术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因此,在美术学习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美术学生兴趣。“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致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学习,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美术课中的赏识教育价值不仅仅在于美术本身。我们要慎重地对待每个学生,使他们树立自尊、自信,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网.

[2]美术教育.

新课程教育赏识教育 篇7

一、不能把“赏识”理解为表扬, 要真正把握赏识教育的精髓

赏识不是表扬, 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表扬是用得最多的手段, 却又是不易操作好、把握好的方法。赏识就是一种心态, 包括爱、理解、尊重、信任、认同、接纳、宽容、鼓励等, 而表扬是赏识的一种外化手段, 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方式, 说到底只是一种评价, 基本是通过语言 (也包括身体语言) 来传达成人对孩子的态度。所以说赏识和表扬是不同的概念, 赏识决不仅是表扬, 其内涵比表扬更丰富。

真正的赏识教育, 是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加以赞赏, 以此激励他们前进。但是我们要注意, 即使是表扬, 也应该慎重。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良好行为的表扬, 教师必须十分谨慎,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形成这样的看法:完成应当完成的良好的、正确的行为, 是为了得到表扬, 孩子们把自己的良好行为不应视作特别了不起的行为。”因此, 我们在赞赏的同时, 还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 无视自己缺点的存在, 不能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

二、“挫折教育”不是吃苦教育, 而是对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曾经我班有一个小女孩, 平时比较争强好胜, 有一天, 小伙伴没有和她分享玩具, 她很不高兴, 竟然在班上说, 要“杀”了同伴;还有一个孩子, 由于父母关系不是很好, 在班上只要遇上点事就嚷嚷着要离家出走, 动辄用头撞墙……这一系列的现象都说明:现在的孩子, 他们的生活环境过于优越, 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确实比较差, 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 缺乏应付挫折的能力, 一旦遭遇挫折, 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往往很极端。目前, 关于“挫折教育”的准确含义, 很多人仍缺乏共识。有不少人把“挫折教育”看成“吃苦教育”, 认为就是让孩子们多吃点苦, 多受点累;有的人把“挫折教育”理解成“生存教育”;有的人则干脆把“挫折教育”理解成“通过设置挫折情景使孩子感受挫折困难的教育”……然而, 这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挫折教育, 真正的“挫折教育”应该是抗挫折教育, 是一种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使孩子有勇气面对困难, 有机智应付困境和有能力解决难题。“挫折教育”决不是苛刻的批评、大声的谩骂和严厉的责打或者与孩子对着干, 在幼儿教育中应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 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因势利导地对幼儿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教他们学会如何面对失败。

失败和挫折本身并不可怕, 关键是如何对待的问题。如果以正确、积极的态度来看, 它们就可能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反之, 则可能使孩子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效应, 甚至对他们的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当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 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他们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 消除其畏惧困难的心理, 帮助指导他们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幼儿解决困难之后进行表扬肯定, 使他们在面对以后的困难时有更大的信心。而当他们尝试失败之后也要及时进行鼓励、支持, 帮助他们寻找其他的办法, 或者与他们分担不愉快, 避免他们形成逃避困难的心理。

三、保持对孩子的适度期望和正确评价, 让“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产生最佳合力

适度的期望有利于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促进孩子向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但如果期望过高, 就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预计不足或对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从而产生强烈的受挫感, 对自己失去信心。现在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差, 这与家长对孩子的过高期望是有关的。家长既要相信孩子能做好、有发展的潜力, 又要注意从孩子自身特点出发, 在日常行为中找到教育契机, 从缺点中找到闪光点, 运用赏识鼓励的方法把缺点转化为优点, 使孩子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困难, 努力争取成功。另外无论孩子做事成功还是失败都要给予正确的评价, 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哪里、怎样改进, 从而逐渐明确是非标准,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教育是一门内涵丰富的艺术, 作为教育者, 仅仅知道教育的重要意义, 有着先进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没有教不好的小朋友,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只有运用好教育智慧, 透彻理解“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的概念, 理清本质、灵活运用, 才能直抵教育的真谛。

赏识教育浅析 篇8

赏识教育理念提出后, 逐渐推广到学校教师及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以及社会的人际关系中, 现在它并非专指对幼小孩子的教育理念, 已广泛应用于受教育者。最初赏识教育主要是针对学习成绩差或后进的学生, 尤其是针对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 被压抑了学习积极性、创造性, 处于极自卑的状态下的学生们。从这点上看, 该教育理念对“应试教育”、“抱怨教育”乃至“惩罚教育”而言, 有其积极的意义, 引起人们对教育现状的深思、反省。但仅看到它的这方面是不够的, 因为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赏识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充满了爱, 赏识教育是在发现生命, 发现生命与生命之间联结的奥秘。它蕴涵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与生命力, 尤其是对生命的探索和生命形成的升华, 这将是赏识教育不断发展的源泉与生命力所在, 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相互激发与激励的状态下实施的教育。

一、赏识教育的心理学依据

从马斯洛的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 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层次。低层次的需求是生理需要, 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 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赏识教育正是抓住了需求层次理论的本质, 认为人人从心灵深处都希望被肯定、被赏识、被鼓励, 因而只要教育者善于以引领、尊重、理解、信任、宽容的教育方法来激励被教育者, 被教育者在内心深处的渴望被理解、被尊重的需求就会得到满足, 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出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而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渴望被别人信任, 渴望被别人重视、理解, 渴望被看得起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最大的心理需求, 尤其是处在成长高峰期的青少年, 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特别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羡慕、好感和赞扬, 渴望得到老师和其他成人的尊重便成为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第一心理需求。“赏识教育”还正好能够弥补“抱怨教育”的种种弊端, 使学生能在喜悦的心理环境里接受教育, 可以大大地减少教育成本, 增加教育的收效。

马斯洛说:“人类本质中最高级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 能够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 并加以肯定与赞扬。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 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如果有更多的人都能够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魅力, 就不会出现那么多问题学生、叛逆少年, 为人师者、为人父母也不会有那么多育人难的困惑。所以, 施教者都应该接触赏识教育、欣赏赏识教育、肯定赏识教育、运用赏识教育。

二、赏识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赏识不是万能的, 赏识应恰如其分, 实事求是, 把握好分寸和尺度。赏识学生是既能够及时看到学生的优点、长处和进步并加以赞赏和激励, 也不能忽视其缺点和弱点, 该指出的问题就应及时指出, 该批评的问题就应及时批评, 该制止的问题就应及时制止。

其一, 平等是赏识教育的误区。我们常会发现, 在一群孩子中, 有的孩子做得对, 有的错了, 甚至还有违反道德和纪律, 但有些老师为照顾大多数学生的表现, 担心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 总会说“你们都不错, 表现都很好”, 看似平等的教育, 其实是忽略了某些孩子身上的缺点和错误, 做错的孩子会认为滥竽充数也可以得到赏识和表扬, 而做得对的孩子也会产生消极情绪。从教育的终极目标来看, 这种做法是教育上的短见, 是教育功能上的舍本求末。无论学生的思考和回答正确与否, 老师的评价都是“很好”、“不错”、“有见解”或不作评价, 几乎听不到一句对错误观点的评价, 弄得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知道自己的观点对不对, 这种无节制的表扬, 也会使学生滋生虚荣、自负、骄傲心理, 在赏识教育时切忌为赏识而赏识, 以致忽略了对错误观点的评判, 失其公允, 达不到激励、教育的目的。

其二, 只赏识优秀学生。一般来说, 老师总是容易“赏识”那些成绩和表现都比较好的学生, 可这样做既不利于全体学生的进步, 同时也容易使被赏识的学生处于孤立的地位, 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而最渴望被赏识的那些所谓的“差生”, 却往往被老师忽略, 他们身上最需要被发现和被放大的闪光点往往就因为被忽略而使他们对自己渐渐失去了信心。所以, 老师要多与学生接触, 看到学生、特别是“差生”的长处, 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如, 有的学生擅长打球, 有的擅长写作、绘画, 有的擅长唱歌、跳舞等, 对这些, 老师都不要吝啬赞赏, 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即使对那些有缺点的学生, 如果你对他们完全信任, 他们也会回报给你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惊喜。

三、如何进行恰当的赏识教育

教师的赏识是实现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 要想实现成功的教育, 就必须寻求实施赏识教育的最佳途径, 因人施教, 扬其所长、避其所短, 尊重差异,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一) 教师博大的爱心是赏识教育的原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 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 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 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因为爱, 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 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 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充满爱的情感, 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教师有了爱, 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对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 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如果教师发自内心地向学生倾注真情, 用真心、善意和语言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启发他们、引导他们, 让他们增强信心, 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根源, 奋起直追, 最终会使他们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强者。

(二) 重视学生自信心的激发与培养是实施赏识教育的最佳途径

成功教育很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著名口号是“要让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他说:“只有教师关心学生做人的尊严感, 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 就在于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优秀的好学生, 是父母的好儿女, 是一个有着崇高的志趣、情操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善的人。”他坚信, 教育者要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 首先必须尊重和欣赏受教育者, 使受教育者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 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规律, 这也是成功教育思想的一条重要原则。

(三) 信任学生是实施赏识教育的感情基础

美国教育家把成功教育学生的奥秘概括为“信任学生”, 陶行知先生也强调要“相信儿童, 解放儿童”。有的教师用一副对联对此进行概括:“说你行你就行, 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行也不行。”看似戏言, 却也道出了信任学生的重要性。21世纪需要充满自信又有能力的人, 一个自卑、性格懦弱的孩子, 难以适应未来社会, 而承认差异、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 无疑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减少自卑感。

(四) 赏识教育的技巧

1.赏识教育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实施赏识教育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 做到恰到好处。赏识要正确、客观地分析、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 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根据真实情况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因为要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 这不仅对学生本人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反而会影响周围的学生, 他们会感到赏识是一种虚伪, 继而失去对老师的信任。同时, 赏识不能过度, 否则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 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 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赏识还要因人而异, 如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 对调皮、好动的学生在适当赏识的同时, 还要多提新要求, 使其改掉不良习惯。

2.赏识教育与奖惩分明相结合。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表扬和鼓励, 赏识教育中也应包含批评。教育本身就是十八般武艺, 表扬、批评、鼓励、惩罚, 样样俱全。做了好事、取得了进步要得到表扬, 做错了事, 就应该让学生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这样才能取得心理平衡, 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 既要当“慈母”, 也要当“严父”, 对待学生既需要赏识教育, 也需要处罚教育。

3.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相结合。

赏识教育关键在于把做人的权利还给学生的同时, 把做人的责任也让他们承担起来。也就是学生的无形生命升华的同时, 让他们的有形生命也经得起风雨的吹打。有人认为给学生无形生命的赏识太多, 就会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 一旦在社会上得不到赏识和认可就很可能适应不了, 事实上并非如此, 如果把他们的无形生命比作一棵树, 在生长之初, 它接受的赏识多, 所得到的养分就充足, 成长就快, 等到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时, 就能经得起风雨的洗礼。倘若它不能接受任何的批评和挫折, 那它再大的身躯也无法抵挡和风细雨。

总之, 作为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的教师, 要运用好赏识教育这一杠杆, 熟练掌握表扬的艺术, 把握好赏识的“度”, 因人、因时、因势而异, 让赏识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方建华.关于赏识教育的实践策略[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 2004, (6) .

[2]王群.论赏识教育[J].素质教育与教育艺术, 2000, (9) .

注重赏识教育 篇9

赏识教育就是善于发现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出现的闪光点,对孩子以赞许的目光、语言或行为进行鼓励,使他们在学习中保持心情愉悦,从而使孩子们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习或所要完成的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哲人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肯定一人(特别是孩子)的具体体现,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所必需的。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使之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健康茁壮地成长。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南京婷婷聋童学校校长周宏就是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把自己双耳几乎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他说他第一次让女儿做应用题,10道题她只做对了一道,按说作为家长是会发火的,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在对的地方打了一个红勾,在错的地方却什么也没打,并发自肺腑地对女儿说:“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就做对了一道,爸爸像你现在那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哦!”8岁的女儿听了这些话,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多自豪,于是,她越做越有兴趣,一次比一次做得好。在小升初中考试时,数学竟然得了99分,10岁那年还写出了6万字的科学童话并发表出版了。周宏经常爱说的一句话是:“哪怕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仍然应该饱含热泪地去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

大家都熟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吧!他有个“四块糖果”的故事。故事大概是这样的:陶行知先生在担任育才小学校长时,有一天,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放学后陶行知先生来到校长室,见王友已经在门口,他立即掏出一块糖果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当王友怀疑地接过糖果时,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里:“这也是奖励给你的,因为我当时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接着,陶行知先生又掏出了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的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很正直、勇敢,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此时,王友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激动,泪水不住地从眼眶里流出来:“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他是我一起学习生活的同学呀……”陶行知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在王友手里:“为你能正确认识错误,我再给你一块糖果……”

上面所述的周宏的“赏识”教育和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的故事无疑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对孩子们的教育,我们不应该吝啬赞美、吝啬肯定、吝啬鼓励,我们只有更多地使用这些,才会使孩子树立起向上的信心,鼓足勇气,大胆地跨出第一步,勇往直前。

在我们的身边,像这样的“赏识”教育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但例子虽多,可大部分都是蜻蜓点水,没有针对性,没有巧妙地深入下去,以至于不能让孩子觉醒,产生一种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力量,因此,它所达到的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如何在新教育理论指导下合理运用好“赏识”教育,我有以下几点体会,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

1.不能随便滥用“赏识”。教师如果过度使用表扬,会让孩子觉得表扬是家常便饭,显得平淡无味。而如果教师通过细心观察、用心去欣赏孩子,然后发自内心地去肯定他、表扬他们,孩子就会体会到“赏识”的来之不易,就会努力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赢得老师的肯定。这样的“赏识”才会让孩子从内心去感受,才具有震撼力,从而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2.赏识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注重方法是关键。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都有各自的性格、爱好特点,因此,赏识的方法也应不同,不要让赏识的动力变成孩子的压力(特别是针对一些自尊心强的孩子)。

3.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常对长得漂亮、乖巧、聪明的孩子更容易引起老师频繁的关注,而忽视了小部分相貌平平、沉默寡言的较内向的孩子。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把注意力转移到这类孩子身上,细心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做到蹲下身来与他们聊天,交谈,细心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发现优点进行及时的肯定和称赞。在班级中教师可举办一些“我大胆,我能干”的活动,在教室显眼的墙壁上办一些特色专栏,每天把孩子们的进步、优点或闪光之处展示出来。渐渐的,相信我们的付出会让这些孩子有更大的进步,他们脸上会有更加灿烂的笑容,会变得更加的可爱无比。

4.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密切配合,了解孩子在校和在家的情况,让孩子得到充分的肯定。当然,教育不是单方面的,它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家庭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孩子除了在学校,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家里。

上一篇:历史课堂中的人格教育下一篇:提高批评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