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是人类的需要

2024-08-19

文化交流是人类的需要(精选六篇)

文化交流是人类的需要 篇1

人类发现了火可以吃熟食, 熟食增加了营养、增强了体质、促进了大脑的发育。人类发现了食盐, 盐提高了人的智商, 人比动物聪明就在于吃盐, 盐是人类无可替代的食品。人类发明了蒸汽机, 产生了巨大无比的动力使生产力产生了飞跃, 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人类发明了电, 电力、电话、电报、电视、电脑、手机、电气化、网络化使人类社会发生了革命性的升华, 人类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今日创新的步伐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快。

创新就是先进, 是路标, 是前进的方向。创新就是走向科学, 走向文明, 走向自由民主。创新是动力, 是人心所向, 是必然趋势。创新应是全社会全方位的观念、理论、管理、组织、体制、制度创新;材料、能源、信息、科技、教育、文化创新;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创新;人的尊严、社会形态、国家体制的创新。如果某一方面受到压制, 社会就会畸形发展。

创新首先需要价值观的创新。历史的发展进程告诉我们, 所有时代的进步, 新兴理论的产生, 新的生产模式的实行, 新的管理体系的形成, 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 都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创新为基本前提的。只有实现了对旧的哲学、道德、伦理、传统文化、教育制度、科技水平、法律法规, 特别是对旧的价值体系的突破, 并以这种突破为先导, 以新的价值观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才能到来。只有实现了对旧的社会形态的改革, 并以这种改革为动力, 新的社会形态才能形成。创新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

创新需要创新者有自由的思维, 敢于冲破旧的理论束缚, 敢于向传统的权威挑战, 敢于大胆的批判与探讨, 敢于经受任何失败, 敢于承受各种压制。

创新需要有合适的土壤, 使创新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 能为创新的种子提供足够的养分, 抵御病、虫的侵害, 创新的土壤就是人民大众。创新需要有适合的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减少干扰和阻力, 使创新的幼苗能结出创新的果实, 创新的环境就是社会制度。创新需要有体制、法律、舆论的护航, 确保公民拥有创新的权利, 保护他们的自由创新, 保障他们的人身权益。创新要靠全社会所有的成员, 不分职业职务更不能靠少数人。创新体现出一个人的价值, 是一个人对社会最大的贡献。社会是否鼓励容纳创新, 是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志。

创新产生的地域、产生的几率应该是均等的。创新成果频出的地方一定有适合创新产生的土壤、创新生长的环境、创新发展的空间。创新难产生的地方是因为创新受到了遏制, 但创新终究会产生。创新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部分, 缺少创新就会落后, 就会被外部的创新席卷着前进。这已不是是否愿意接受的警示, 而是历史的告诫, 只不过是发生的时间早晚而已。没有永远的稳定, 只有永远的创新。创新的意识是扼杀不住的, 创新不是人为的力量所能抗拒的。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篇2

我说课的题目是《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说课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说教材,展现课题本质 二.说教法,突出教师主导 三.说学生,彰显主体地位

四.说教学过程,达成课题愿景

一、说教材,展现课题本质 1.教材分析: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出自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第十五册第一课,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翻开教材(同时课件),熟悉课标的人都知道,蓝色代表着欣赏评述。仔细研究目录之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欣赏评述单元是本册书的第一个单元,这个单元只有一课,而第十五册教材也只有这一个欣赏评述单元。

把本册唯一的一个欣赏评述单元放在首位,这种作法值得我们深思。在对教材宏观的把握以后,编者的意图渐渐清晰:在学生掌握造型能力、设计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前,应该先让他们学会从多个角度欣赏、分析前人的作品,从前....人的作品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所以在这个单元,能不能让他们学会某个时期的作品或时代风格并不重要,学生掌握了从文化角度欣赏美术的能力才真正能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所以在这节课上,以美术作品为契机,让所有的同学感受人类文化的灿烂,并在心里绘制出一个简单的世界人类文化地图,这个过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远远超过其它目标。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标准和教材要求,设置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文化”。2.使学生了解艺术的四个门类。3.让学生掌握本课所讲的几幅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展现出来的文化背景,4.学会从文化的角度欣赏美术作品,尝试从文化的角度评价美术作品。

(2)方法与过程目标:1.学生在本节课中能够熟悉欣赏、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2.让学生感受到,看待事情的方法不是单一的,教会学生从多个视角(生活、技术、时代精神)看待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开始喜爱美术作品,并乐于欣赏。2.学生了解了古今中外诸多灿烂的文化之后,能够更容易接受多元文化,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3.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四类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展现出来的文化背景。2.学会从文化角度欣赏美术作品,并尝试从这一角度评价美术作品。3.学生在本节课中能够熟悉欣赏、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

4.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从文化角度欣赏美术作品,并尝试从这一角度评价美术作品。

理论依据:新课标指出:“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说教法,突出教师主导

好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基于新课标,结合了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本课中,我多次使用这种教学

方法。

2.问题讨论法:问题讨论法真正的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在讲解《簪花仕女图》等环节时,分别设计了“简单交流”和“分组讨论”两个讨论环节。(配合课件)

分组情况:以全班60人为例,按男女生分为十个小组,每组六人,教师指定组长,组长负责本组同学的讨论气氛、纪律,记录并阐述本组讨论结果。下课后上交讨论结果,建立讨论档案。

学生按小组式排列法入座(配合课件),与其它座位排列方法相比,这种排列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同学间、师生间交流。

三、说学生,彰显主体地位 1.学情分析

根据儿童绘画—言语相关性一览表1,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为14-15岁的少年,属于学龄中期,此时期学生在绘画语言上属于分化的写实期。分化写实期的学生,有体会绘画中审美因素的能力,并逐渐形成审美观(尤其女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一幅画中的情绪、气氛和形式因素);美术的兴趣开始分化;造型能力从上一个时期的符号性转向写实性。

2.学法运用

从学情分析中可以看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处在审美能力的萌芽阶段,本节课把握这个时机,及时带领学生熟悉审美,掌握审美方法。

由于这一时期,女同学的审美能力略强于男生,所以在设计讨论话题时,我有意区分“难、易”,较难的话题分配给女同学,所以每一个讨论话题对学生来说,难易都比较适当,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在讨论中有所收获。

初二年级的学生,美术兴趣开始分化,所以本节课上我把美术的所有门类告诉大家,并举例介绍,给他们更多的选择,让学生喜欢美术。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46.ISBN 978-75617-2235-0/G·1042

四、说教学过程,达成课题愿景

如果说研究教法、学法是教学的前提。那么合理优化、组织、安排教学过程便是成功的关键。本节课的教学结构见 “教学结构示意图”(附录1)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1)大约1个世纪前的法国,一位侯爵索图奥拉带着他的女儿玛丽亚去他们几年前发现的洞窟考古。

(2)由于侯爵对洞窟文化太痴迷了,专心于洞窟的壁画,忘记了照看女儿玛丽亚,玛丽亚提着马灯在洞窟游走,只听一声惊叫,小女孩掉进了一个洞窟,马灯熄灭了(课件黑屏)„„ „„

(3)侯爵听到女儿的呼喊,飞快的跑着寻找女儿,他跳进洞窟,点亮马灯,侯爵也尖叫了,他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是什么让侯爵如此震惊?

(4)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

通过这些岩画的展示,我们得到这么一个等式,有了人类便有了文化,当文化繁荣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会产生了美术。通过美术,我们可以侧面的了解到一个繁荣、灿烂的文化。因此,美术是我们了解人类文化过程的一条通道。简言之,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通过一个小故事导入新课,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更容易激发同学们学习本课的兴趣。2.讲授新课

(1)看了课题《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大家都知道什么是文化吗? a.中西文化对比强烈的图片,让学生得出结论:中西方最大的不同是文化差异

b.问题:什么是文化差异?教师带领大家仔细探索,中西方到底有哪差异。c.问题引导:喜欢西方节日、饮食吗?请大家畅所欲言。→饮食差异,习惯差异,生活差异→饮食文化,风俗习惯,社会观念→还有更多的不同,都是文化差异的一部分。

d.文化的简短定义→简单的说,文化就是一个人类群体整个的生存状态。

(2)通过对文化的了解,下面让我们说一下美术 a.请同学们说出喜欢的与美术有关的内容

b讲解美术的四个门类,请大家把自己的爱好归类(出示《美术妈妈的四个儿女》的图片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她的第一个女儿——绘画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通过这张图片我们看到的人物有一下特点:绮罗人物、曲眉丰颊、体态肥美。

老师考考你们,除了老师刚刚讲到的美术形式以外,同学们还能在画面上看出什么?

a.画面上有几个人物? 6个

b.老师在画面上找出八个细节,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能不能认出这些细节都是什么? 植物、山石、头上的饰品、绮罗绸缎的衣服、宠物狗和供人们观赏的鹤、斗狗的玩具和遮阳的扇子。

c.与现代人的物质、精神生活对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的是古代时人们穿的衣服是绮罗绸缎,而现在人穿的是丝和棉,联系的是假山和宠物等延续到现代,鹤被关进了动物园。在精神方面通过贵妇闲步戏狗的情节,让人感到上层社会物质生活富足,但精神空虚,百无聊赖。而现在的人们可以用上网、KTV来弥补生活的空虚。由此呢我们可以总结出唐代的文化背景:

生活富足,吃穿不愁。缺少自由,精神空虚。物质丰富,技术高超。★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她的二女儿——工艺品

a.观看两组青铜器的照片——商代与周代,同学们先说说自己的感受。b.通过对比,为什么商代的青铜器看起来阴森恐怖?而周代的青铜器看起来温文尔雅?

c.通过讨论,教师总结,从青铜器的外部特征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商代王权的神秘以及周代人的礼仪社会。

总结:通过以上的欣赏和归纳,我们可以得出欣赏一件美术作品的三个步骤:直观感受→理性分析→审美升华。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她的儿子——雕塑

仔细观察秦始皇陵兵马俑,按照我们讲的欣赏三部曲,你能理解他们所反映出的秦代的文化背景吗?(秦代上层社会盛行厚葬之风,规模庞大的军阵反映了秦代军事力量的强大。)

★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她的儿子——建筑

以乔家大院和北京故宫为例,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按照欣赏三部曲讨论其艺术特点及展现出的文化背景,最后教师总结。

乔家大院是用青灰色的砖瓦筑成,是典型的民间四合院。北京故宫气势宏伟,用红瓦和黄墙筑城,体现皇家风格。

总结:通过大家对美术妈妈的四个儿女的了解和认识,充分体现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3.布置作业:

同学们按照欣赏的步骤、总结两种舞蹈的服饰(华尔兹与印度舞)的艺术特点以及反映出的两种文化背景的不同之处,写一篇200~300字的总结。

4.课堂小结

“中国元素”是人类文化的瑰宝 篇3

What are Chinese elements? In a word, all those historic and social conventions, which are not only popular all over the world but also compris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thos, are Chinese elements.

作者简介:

高峻

梅高(中国)创意咨询有限公司 董事长

高峻先生自1982年起在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近十年,1989年以50元起家创办了梅高设计事务所,1997年,梅高创意咨询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迄今为止,梅高公司在高峻先生的引领下发展成为初具全国性规模的创意顾问型服务公司,成为本土最具实力的广告公司之一。

在 19 年的创业及发展历程中,高峻先生致力于品牌营销和传播策略的研究,为国内外众多著名企业担任发展策略顾问,是品牌“圈脑理论”、“品牌生态理论”的创立者。其领导的梅高公司致力于培育中国最具传奇的成功品牌,努力成为中国企业家的想象力顾问以及“成功品牌行销的全程策略伙伴”。

十五届广告节上,“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奖颁奖典礼又一次掀起了盛世中国红的旋风,“中国元素”的创意正在被越来越多人的认同。特别是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灵魂人物张艺谋导演以其超乎想象的运用中国元素的伟大成就征服了人们的眼球与心灵,成为毫无悬念的今年“中国元素文献奖”的人物。

还有全球热播的“功夫熊猫”,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王老吉”,令人心灵震撼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都以各自的辉煌成就获得了应有的殊荣。将会留在中国文化的进程之中……

“中国元素”别样红

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今年已经是第三届了,三届以来共收到了超过两万多件的作品,虽然工作压力很大仍然是鼓舞人心的。

早在2003年,广告界已经开始反思中国文化与现代广告的关系,我们当了20年西方广告学的学生,面对未来我们如何发展,当中国的广告不能与中国的文化做更有效的融合和提升将是可悲的。

在2005年第12届中国广告节“长城奖”的评审中,百度的一支TVC“唐伯虎篇”以纯粹的中国民间故事以藏头诗的戏说方式生动地表达了广告的信息。中国式的幽默及寓意与以往的广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获得了中国广告创意作品的最高荣誉——“全场大奖”。我时任评委副主席,在颁奖词上第一次明确地使用了“中国元素”的创意成功实践的说法与很多同行产生了共鸣。一个强烈的念头,在中国广告节的创意赛事中建立一项“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也许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好主意,旨在建立起在创意中运用中国文化与精神的自信心对今天的广告业发展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中广协已经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并将此项赛事作为一个重点去推动,最大的困难就是筹集经费。众所周知,推动一个国际赛事并非是十万八万的事,新赛事没有资格去迅速获得相关赞助,钱从哪里来呢?怀着这一良好的愿望我先后与谷文通(新疆普拉纳广告公司)、沈赞臣(灵狮中国)、李克(沐古咨询)、张小平(广州黑马)、张斌(上海观池)、潘阳(哈尔滨海润)、樊剑修(成都阿佩克斯)、吕辰(全景图片)、贺欣浩(第三种人杂志)作了沟通,这些都是活跃在中国广告界的精英,共同的志趣甚至是共同的使命使大家很快地达成共识,这是件值得无私付出的好事。平日的相知和对中国文化的情怀让大家慷慨解囊,每人出资20万,200万很快就到位了。

于是出资者成了大赛的筹备人,第一届会议就在上海浦江饭店举行,这是上海最老的饭店,曾经入住过伟大的爱因斯坦及哲学家罗素先生。这一天,时学志秘书长专程从北京赶来作指导工作,鼓舞了每一位参与者。

有时,历史就这样不经意地留下它的踪迹。2006年第一届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如期举办,共收到海内外作品近5000件。经大家反复论证,共同认识到“中国元素”并非是中国人自我欣赏的传统文化,它更应该站在全人类的视野去挖掘和创新培植于中国的文化价值,最终成为全人类的文化共享财富,任何世界性的成功品牌其背后一定是这个国家及民族的文化价值观的元素所支撑,产品的价值输出就是文化元素价值的具体体现。如果说奔驰是韩国的车,星巴克是越南人做的,可乐是伊朗人所制造的,你一定觉得不可思议,这说明这些品牌已经与这个国家的文化内涵价值紧密相连,就像我们在购买LV箱包时已经同时认同了法国文化中的宫廷时尚及浪漫的旅行情怀,我们消费的是法国元素而并非一个箱包。

走向世界的动力

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元素”已经成为走向世界的真正动力。站在这样一个高度,评委会的组成自然就是世界性的了,他们有一半成员是来自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及港台的创意大师,用世界的眼光和高度来弘扬“中国元素”的创意价值成为大赛的宗旨,让中国创意人以高度的自信心及智慧来推动“中国元素”的完善与提升成了大赛的初衷和期许。在中广协的指导下,在清华、北大学术支持下,“中国元素”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赛设立了“中国元素”文化贡献奖,旨在每一年在全球范围内表彰为“中国元素”的弘扬做出卓越贡献的一个人物、一次事件、一个品牌和一个社团。第一次获得此殊荣的是,享誉全球的建筑设计家贝聿铭大师,联想的祥云火炬设计,爱国者品牌及使贝聿铭大师的作品苏州博物馆新馆得以落成的苏州市政府。在盛大的颁奖会上,当时秘书长将沉甸甸的“四喜奖座”颁给了从纽约远道而来的贝老先生的特别助理时,场内响起的不仅仅是热烈的掌声更是为中国文化复兴的喝彩。

文化交流是人类的需要 篇4

从人类起源开始, 无论是农耕文明还是游牧文明, 植物都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对象之一。一方面人类的生产生活使植物成为人们日常最频繁的关注对象, 另外一方面, 人类的生老病死与植物的年轮枯荣具有直观相似性, 因而也成为人们抒发对自身命运感悟的拟喻对象。

汉语与英语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两大语系, 两种语言均经历了追溯久远的历史才得以形成, 从词义上来看,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 植物词汇均为生命力最持久的一类词, 从出现至今基本意义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虽然基本意义少有变动, 但语用中的植物词汇却有了其它的用法, 赋予了新功能, 具备了新内涵, 随着这些新内容的发展与扩散, 渐渐具备了文化功能。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传播和积累的工具, 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 受到文化的制约, 两者相互依存。“就语言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 语音与文化关系最不密切, 语法次之, 而关系最密切, 反映最直接的是词汇。” (胡文仲, 2005) 词汇的不同层面会反映出该区域文化的特点。英汉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历史渊源、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心理等都将会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上有所反映。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关系, 我们先对词义进行分析。

Ogden和Richards在The Meaning of Meaning一书中, 提出了著名的“语义三角” (Semantic Triangle) , 用语义三角来阐述语义。语义三角解释了 (1) 所指对象; (2) 概念 (相当于“系统意义”) ; (3) 符号形式 (包括语音和书写) 三者间的关系。

符号形式与概念 (系统意义) 、概念 (系统意义) 与所指对象联系用实线连接, 这表明他们有直接联系;符号形式与所指对象之间用虚线连接, 虚线表明没有必然联系。因此从语义三角图可看出, “词与其所指物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两者之间是过概念为中介来传递” (胡壮麟, 1987) 。因此, 符号 (语言) 与所指对象之间需要人类经过一个大脑的处理过程。而这种大脑处理的过程往往会受到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历史渊源、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心理, 或个人经历的影响。洪堡特在阐述他的语言世界观中说到, “每一种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他以民族精神为基础, 强调语言的创造性和语言使用中的民族性, “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 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 每一种语言都体现着它们内在的精神力量, 同时也反映出民族的思维习惯。” (洪堡特, 1998) 事实上, 思维习惯的不同是中英词汇文化内涵差异性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 也是跨文化交际的困难所在。

本文将主要从文化内涵角度对中英植物词汇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中英植物词汇的文化内涵的表现差异。

2 中英植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

对比研究是现代语言学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对比研究法就是在无限的事实中寻找本质特征的可靠方法。由于语言事实的无限性, 对比法便表现出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科学意义” (桂诗春, 1997) 。接下来我们将中英植物词汇的文化含义进行分类对比研究:

(1) 字面意义相同, 文化内涵近似

基于认知模式的某些相似性, 虽然中英植物词汇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形成的, 但也有一些植物词汇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文化内涵, rose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汉语中, 玫瑰象征着爱情, 在英语中, rose有着类似的文化含义, 如英语文学作品中有“Sweet is the Rose”, “A Red, Red Rose”, “If love were what the rose is”等的说法。再如, 蟾宫折桂中的桂 (laurel) 在中文里可喻为应考得中;而在英文“to gain one’s laurels”也有相似的喻意。又如, 桃 (peach) 白里透红, 易于联想到少女的面容,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都有用桃鳃 (peachy cheeks) 形容女性白里透红的肤色或面容。

(2) 字面意义相同, 文化内涵不同甚至相反

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历史发展, 汉英语中具有相同字面意义的植物词汇其文化内涵意义更多的是有区别甚至相反。在中国文化中, 杨柳一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柳与留谐音, 所以杨柳一直有依依惜别之意, 古人送朋友远行会折柳相送。而在英语中willow却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常常让人想起哀愁。又如lotus (莲花) , 在汉语中有着跟英语中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汉文化中莲花的象征义为清廉、高洁,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莲, 花之君子者也, ”这是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名句, 诗人借“莲”来表达自己品德高尚, 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在希腊神话中, 人如果吃了lotus就会产生极乐的梦, 在忘却世间一切烦恼和痛苦的同时也会忘记朋友和亲人, 所以英语中lotus-land意为“安逸乡”, 而lotuseater则喻指“安逸度日的人”、“浑浑噩噩的人”。

(3) 字面意义相同, 文化内涵对应缺失

有些植物词汇在汉语中有着文化含义, 而在英语中却没有特别的内涵, 反之亦然。

比如在汉语中, 松竹梅古往今来都以“岁寒三友”为名被人们所称道, 松象征着坚定、长青、长寿, 而竹则象征着节操, 意为品性高洁, 而梅则象征着风骨。很多诗词都采用这三种植物的文化内涵来表达情感。而在英语中, pine、bamboo和plum blossom是三种平常的植物, 并没有特别的指代意义。又如称赞少女的名句“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使得“豆寇”喻指少女的用法脍炙人口。而在英语中, “豆蔻”只是指植物即将开花的一种状态, 仅代表植物生长的一个阶段, 并不具有特别的喻意。

而在英语中, apple一词内涵丰富, 《圣经》中有“the apple of one’s eye”, 日常生活中apple意指人们所喜爱的,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类似的说法在英语中经常见到。与之相对的是, 在汉语中, 苹果并不具备特别的文化内涵。另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无花果, 无花果叶本是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遮身用的枝叶, “Then the eyes of both of them were opened, and they realized they were naked;So they sewed fig-leaves together and made coverings for themselves.” (Holy Bible, 1990) 由此在日常语用中fi g leaves渐渐的拿来喻为遮羞布。类似的, 橄榄枝的喻意也来自于《圣经》, 在英语中橄榄枝喻为和平。无花果和橄榄枝在在中文里并无特别的文化内涵。

3 结语

植物词汇是汉英语言中重要的一类词汇, 古人为指代和区分植物进行了范畴化和符号化, 从而产生了植物词汇, 也赋予了植物词汇的基本意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出于抒发情感和修辞等的需要, 植物词汇又被赋予了文化内涵。中英植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会对人们学习英语和跨文化交际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两种语言中, 词汇文化内涵形成的来源很多, 每一个内涵丰富的词汇都有其渊源, 这些词汇对于不了解文化背景的人来说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为对词汇文化内涵把握不足而出现认知差异甚至是误解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 对于学习其它语言的人来说, 了解文化背景并辨析常见词汇的文化内涵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Holy Bible[Z].Auckland:The Gideons International, 1990.

[2]桂诗春.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65.

[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161.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 篇5

三河八中

郭文静

时间匆匆转眼一个学期又结束了。总结一下本学期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工作上,我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有效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中踏踏实实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关注到每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受学生尊敬的和信赖的老师。

二、在学科教学方面,我时刻告诫自己要做一个科研型教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的是一腔的热情,和对职业的坚定信念,而缺少的是老教师的宝贵教学经验,因此我要虚心的向她们学习上课中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和课堂调控技能等等。在组长越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积极参加组里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与老师们一起学习新课程理念,探讨教学教法。青年教师的成长,成熟要靠自己在教学中的苦练,摸索。面对大班教学我不断的思考,摸索,实践: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消除课堂死角现象;如何既拔高优秀生又保整体质量。为此我也正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尝试着积极制作教学用具设计灵活多样的游戏活动,使学生们在积极参与的同时获得知识;在课后,我认真地给孩子写评价,主动跟孩子们交流与家长沟通,不断鼓励后进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取得进步。

三、教学中的些许感悟——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众所周知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桥梁作用,十七世纪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认过,“我们对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 翻开中国数千年历史,你会发现善良的人们,历来把“教师”与“天地君亲”供奉在一起,视为崇高而神圣的。因为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几千年后的今天,当人们把教师当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称它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时,它的内涵就扩大了,它还能承担塑造人的理想和品德,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顽强的能力和健康的人格的重视。教师面临的也不再是“个人尊严”下的绵羊,而是在蜜糖里泡大的被家庭宠坏的一代。他们单纯、幼稚、热情活跃、生气勃勃。因此,他们不喜欢“读死书,死读书”的“老古板”,不喜欢讲道理式说教,严历有余,活泼不足的修道院里的“嬷嬷”。他们是幸运的一代,赶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高速发展的改革时期,因此,他们不喜欢象老母鸡呵护小鸡那样小心有余,大胆放手不足的“老阿姨”,那么,他们究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他们喜欢的是时刻想着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需要,注意与学生交流感情的老师。他们喜欢是对学生真诚、坦荡,能得到学生真心与信赖的老师。他们喜欢是有丰富阅历的、有广播知识的,晓知一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学时事、体育名人的教师。他们喜欢的是能言、善辨、谈古论今,严肃而不失活泼,庄重而不缺幽默的教师。他们还喜欢与他们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能在课余与之讨论关于世界、关于足球的老师。

文化是一种需要 篇6

从字面上分析, 这是属于文化部门的事, 似乎与交通运输搭不上边。再说, 最近道路客运重特大事故不断, 各级管理部门正忙着抓安全生产, 哪有精力去“文化”, 文化能让事故降下来吗?

但是既然党的最高会议专门研究文化问题, 那就说明这个文化问题肯定不是小问题了。

文化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外延也是非常宽泛的, 因此对文化的理解也就可以是多样化的。作为一个行业从业者来说, 你可以说自己文化水平不是很高, 但是你绝对不可以把自己当做一个与文化没有任何干系的人。一个单位也好, 一个人也罢, 都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的, 这种价值观通过持久的表达和认可, 就形成了文化。

我国的道路运输业在综合运输体系各种运输方式中的体量是最大的, 包括拥有最多的营运企业, 拥有最大的资产总量, 拥有最广泛的从业人员, 也拥有最复杂的营运体系, 因此从文化的角度看, 也理应是最丰富多彩的。计划经济年代给道路运输人留下的宝贵遗产之一就是行业从业者深入骨髓的服务精神, 改革开放又给广大道路运输人灌输了强烈的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 而在行业急待转型升级的今天, 创新精神、人文关怀、环境意识等又将构成新的价值体系。这些也都是道路运输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集中表现。

任何一个社会组织不论其规模大小, 职能作用各异, 他们都有着自身的文化并受其影响, 这种文化统称为组织文化。对于眼下的道路运输业来说, 行业组织的文化相对说来还是比较直观和一统的, 行业内的人们习惯说的“天下运管是一家”就包含了这个意思。这是因为几十年行业体制的大一统模式形成了运管队伍特有的价值观。相对而言, 道路运输企业的文化建设则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 “微笑服务”、“家的温暖”、安全叮嘱制度等创新举措比比皆是。

无论是“运管文化”的厚度还是道路运输企业文化的广度, 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道路运输人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在文化建设中, 无论是行业的管理部门还是行业企业, 都必须重视人的因素。这之中, “一把手”的文化素养以及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任何组织在利益格局面前, 文化的力量主要还是需要权力的引导和推动, 也就是传说中的“老板文化”。

“老板文化”有其积极的一面, 就是在老板的推动下, 企业极易形成一种个性鲜明的文化, 但是前提是老板倡导的这种文化必须是健康向上的, 如果老板或“一把手”的价值观出了问题, 那么他导向的文化也就有可能把一个组织带向溃败甚至死亡, “酒缸局”、“马屁公司”就是这种文化导向的结果。

文化与文化市场实际上是两个概念, 文化更多的时候不是以一种组织或物质的形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他更多的体现在精神层面, 所以有思想有眼光的“一把手”会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放到员工精神层面的科学导向和人性化关怀上, 从而形成一个行业组织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

文化不是单纯的唱唱跳跳, 也不是制服礼帽, 文化不是做给人看的东西, 文化是人和组织的一种需要, 这种需要是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精神等发展核心层面息息相关的。如果对文化的理解停留在表层, 那么形成的所谓企业文化不但起不到好的推动作用, 可能还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有的“一把手”一说要重视文化, 几十万上百万一套的西洋乐器眼睛眨也不眨一下就买来了, 全然不顾他的手下就是练上十天半月也吹不准一个音的天赋缺陷;有的企业为准备一个汇报演出或参加一个大型运动会, 不惜招聘一些专业演员和运动员成为专职的“文化员工”养起来。这些都是伪文化!

对于员工而言, 只有自觉的参与, 衷心的拥护, 发自内心的热爱, 这样形成的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

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精神作为支撑, 一个组织同样需要一种精神和理念指导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道路运输业作为一个传统行业, 许多好的文化基因还是需要传承, 而更多先进的文化也需要引进吸收并发扬光大。

上一篇:“海绵城市”屋顶绿化下一篇:棒球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