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问题

2024-09-03

预算会计问题(精选十篇)

预算会计问题 篇1

关键词:预算会计,不足,对策

1 预算会计概况

1. 1 预算会计的定义

一般而言,会计按照其核算和监督的对象以及其适应范围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为企业会计 ( 即营利性会计)和预算会计 ( 即政府、事业单位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可见,所谓预算会计就是用于核算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的预算资金流动过程和结果的一种会计体系。预算会计是以政府、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预算管理为中心,以促进社会经济和事业的发展为目的。

1. 2 预算会计的特点

与企业会计相比较,预算会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预算会计具有非营利性; 二是以政府、事业单位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监督为基础,以预算收支为主要核算内容; 三是专款专用; 四是它的基础是对收入或支出的确认与记录。

1. 3 预算会计的重要性

预算会计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的预算会计体系,是为国家预算管理工作和国家系统、全面、完整地反映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服务的,为政府、事业和非营利性组织进行相关的政治的、经济和社会的决策提供信息保障。

2 我国现阶段预算会计存在的不足

2. 1 不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债权债务信息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发行了大量的国债,同时也从世界银行和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等借入或者买入了许多外债。一般而言,这些债务都要求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清晰、明确地体现出来,但是,目前我国的预算会计只是以收入实现制为核算的基础,财政支出报告中没有明确表现出当期的利息支出和负担数量金额,也没有计算和表明出以后年度需要偿还的利息数。我国当前的这种预算会计核算方式存在的缺陷,导致不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我国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债权债务信息,这样对于相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监控自身的财政风险是十分不利的。

2. 2 真实、准确反映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资金的收支和采购新业务欠缺

我国现阶段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导致许多财政资金流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现在我国的一些事业单位用于购买物资和发放工资的财政资金是由当地财政部门通过统一账户直接拨付给事业单位,这就导致各事业单位开展会计核算是十分不利的。又比如,在我国当前施行收付实现制的条件下,一些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只能够在当地财政部门实际拨款后,按照拨款金额确认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支出,但是假如在年末采购一些必需的物资时,一些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就很有可能存在一些款项还没有付清情况,这时这些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就形成资金结余,导致这种预算会计处理方式就没有办法准确、真实地反映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的业务进展情况。

2. 3 核算科目存在设置不完整性

总体上来说,近年来,我国很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的预算会计核算科目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和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目前我国很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进行会计核算的核算科目显得单一,过于简单,不能满足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需要,这就要求增设新的会计核算的核算科目;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目前仍然按以前的标准分类进行会计科目设置,这就导致很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的资金流入和流出没有得到合理、有效地预算控制。

2. 4 预算制度不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快,虽然目前我国不断对金融体制加以完善和改革,但是仍然存在预算制度不完善、存在制度空白等缺陷。比较起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建设和发展速度是比较迟缓的,我国于1998年才出台了针对事业单位试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规范、全面的预算会计基本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预算会计的发展与规范。

3 解决现阶段我国预算会计存在不足的对策

3. 1 向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式转变

由于当前我国运用的预算会计不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债权债务信息,在此,建议我国的预算会计逐渐向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式转变,即收入只在提供服务时才确认,如果是接受服务则确认为当期费用,并将其列为负债反映,这种核算方式就可以真实地反映出真实的财务状况。向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式转变时,一方面,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规与制度,为权责发生制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资产和负债都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尤其是在负债方面,对所有可确认和可计量的负债项目都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正确、真实地反映出来。

3. 2 重新构造预算会计核算体系

由于我国现阶段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带来的真实、准确反映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资金的收支和采购新业务欠缺等问题,建议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改革学习西方一些成功经验做法的国家,比如可以将我国预算会计体系设置成为政府会计体系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其中政府会计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另外,政府预算会计也应该准确反映出政府相关部门的收入和支出,要准确、及时编制预算,并按照年度所有因素和相关收入支出来进行准确核算。

3. 3 改革和完善预算会计科目

针对上面我国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预算会计科目核算存在设计过于简单、“一刀切”的问题,我国今后在预算会计科目的改革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可以将核算一级科目改为按部门、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来设置,从而有效体现出他们的维持性收入和支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置二级、三级核算会计科目,从而准确、具体地反映出预算会计的核算实质。第二,在编制预算会计时,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应该尽可能地结合自身特点、性质和未来发展规划,来对预算会计科目进行设置。

3. 4 加强会计预算制度建设,加快建成一部规范、全面的预算会计基本准则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预算会计基本准则,影响了我国预算会计的发展与规范,因此,从我国长远发展来看,为了完善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促进我国预算会计的发展与规范,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建议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预算会计基本准则,加快建成一部规范、全面的预算会计基本准则的进程,并且争取尽快规范我国政府预算会计的核算。

4 总 结

预算会计问题及对策 篇2

总地来说,会计集中核算制具有三大特点,即集中性、独立性以及综合性。

首先,集中性是这一新型模式与其他会计形式最不同的特点。

经委托单位处理的每一笔收支都需要以会计核算中心为载体进行,与之有关联的单位则借助信息管理网络将全部的收支都托付给核算中心进行管理。

通过核算中心集中管理预算单位的会计审核权,相关部门便能够实时掌握本单位的具体资金收入与支出。

预算会计核算制的独立性则是指核算中心所扮演的角色与自身的职能是相对独立的。

实际上会计核算中心的建立是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批准,而且它和行政事业单位两者间有着委托和代理的关系,同时还有监督和服务的关系。

这一新型模式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把政府在行政事业中的会计监督与资金监督进行结合。

与此同时,以资金监督为前提,为会计监督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会计集中核算制存在的问题

现今,会计集中核算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其一,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开展的不平衡。

会计集中核算制刚被提出后,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广大群众都对此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为数不少的部门领导都在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这一制度问题上表示出了自己的迷惑,即这不是财政的越位吗?与此同时,部分研究学者也表示这一模式的主体十分不明确,而且该模式的实施是一种发展中的后退。

其二,由于会计集中核算设有“三性”标准,一经发现原始凭证不符合标准就一律拒付。

对此,很多领导人员认为这对他们的权利的行使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也是对他们工作能力的怀疑。

最终有些领导就在工作中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懈怠与抵触,这为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实施造成了障碍。

其三,报账员的素质与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较低。

实施会计集中审核模式之后,报账员成为连接会计核算中心和预算单位的重要绳索。

但是实际工作中报账员自身素质水平高低不同,加之预算单位也没有加强对报账员的培养,最终导致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整体偏低。

3会计集中核算制完善建议

3.1提高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要想提高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就要首先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如服务精神与政治思想等。

具体措施如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政治方面与业务方面的培训工作,以此来培养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全面素质。

与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加深核算中心和核算单位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得核算中心人员能够充分地掌握核算单位的业务流程,以此来为更好地完成核算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

3.2统一单位领导的认识

统一单位领导对集中核算工作的认识是整个模式得以顺利进行的重中之重。

我国中央政府早已肯定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在我国财政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就要在这一风潮下对自身的工作性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单位领导必须要认识到预算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并非是一种削弱他们权力的手段,却是促使他们明确自身的职责,并能够合理、合法使用所拥有的权利,以免滥用的职权问题的出现,从而加快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

3.3培养高素质的报账员

报账员不仅要完全掌握相关的报账流程,能够熟练、准确地填好财务报销单据,同时还要做好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报账员要仔细分析会计核算中心发出的会计信息,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报告。

不仅如此,报账员还要努力做好单位资产实物账的登记工作,尽一切可能地避免纰漏的出现,还要每隔一段时间与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做好账目核实工作,从而提高我国财政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预算单位在选择报账员时也要特别注意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尽可能挑选自身全面素质较高的人员担任报账员一职。

4结语

预算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是我国财政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它集技术性与专业性于一身,能够促进会计监督制度,还能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

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篇3

[关键词]预算会计 问题 改革 效果

我国的现行预算会计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近几年,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按照公共财政理论设计的预算管理模式已开始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预算会计的客体运行环境又发生了变化,因此,现行预算会计又面临着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

一、现行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

自1998年实施新的预算会计制度以来,我国的预算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以加强和规范财政管理为中心,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编制部门预算、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的实施使预算会计制度在核算内容上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原来的核算内容及核算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变化,迫切需要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另外,从政府会计改革的趋势看,由于我国预算会计仍采用收付实现制,与国际通行做法存在较大差异,在执行中也暴露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1、现行预算会计核算不能全面反映政府资金运作情况。我国预算会计体系建立于计划经济时期,当时政府资金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预算资金的分配,因此,预算会计仅核算和反映预算资金的收支和结余,没有反映政府预算资金以外其他资金运动情况。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政府固定资产的核算和反映不全。目前,只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对其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而总预算会计没有规定核算和反映政府固定资产的内容,这就意味着用于购置政府固定资产的财政资金,一旦支出以后,就退出了政府和公众的视野,不利于加强政府固定资产的内容,这就意味着用于购置政府固定资产的财政资金,一旦支出以后,就退出了政府和公众视野,不利于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2)未能对国有股权的资产进行确认和核算。总预算会计对政府的投资仅反映为当期的财政支出,而对于进入国有企业的国有股权没有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投资款项一旦由财政拨出,就脱离政府预算的管理,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的核算环节,所以难以实现以国有资产所有权和收益权的管理,无法真实地反映政府资产状况。

2、现行预算会计不能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

从表面上看,编制部门预算似乎与预算会计没有大的关系,但从实质上看,预算会计信息是编制部门预算时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编制部门预算的基础。我国的预算编制正在以“零基法”取代“基数法”。在传统的“基数法”下,按照基期年的支出基数简单地加上一个增长比例确定各部门的支出指标,因而,在决策时不需要过多的会计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会计核算基础存在的弊端也没有显现出来。但在“零基法”下,一切从“零”开始,主要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占用的经济资源、人员配备等客观因素来确定资金使用额度,因此,编制“零基预算”,除了有核定编制、制定标准定额等相关配套制度外,摸清各部门的“家底”、充分了解各部门资源占用和使用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可靠的会计信息,就无法编制“零基预算”。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在使用预算资金、开展公务活动中形成并拥有大量的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许多事业单位如科研、高校、医院等单位还拥有相当数量的股权投资。由于我国的预算会计主要侧重于财政资金的收支核算,对各单位占用的大量长期资产关注不够,固定资产的建造和使用在管理上脱节,先由建设单位完成基建任务,项目竣工后再由建设单位移交资产使用单位。固定资产的建造并不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账簿中登记和反映,只有办理竣工验收交接手续后方可予以登记。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因基建形成的固定资产存在登记不及时、甚至不入账等情况;即使已入账的固定资产,按现行制度规定不计提折旧,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虚增了资产价值。

二、现行预算会计改革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公共财政框架的构筑以及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预算会计的弊端和不足越发显现,必须对现行预算会计进行改革,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参照发达国家预算会计实践的成功经验,发展更为全面的预算会计。

预算会计体系的改革

研究预算会计集中核算问题 篇4

总地来说, 会计集中核算制具有三大特点, 即集中性、独立性以及综合性。首先, 集中性是这一新型模式与其他会计形式最不同的特点。经委托单位处理的每一笔收支都需要以会计核算中心为载体进行, 与之有关联的单位则借助信息管理网络将全部的收支都托付给核算中心进行管理。通过核算中心集中管理预算单位的会计审核权, 相关部门便能够实时掌握本单位的具体资金收入与支出。预算会计核算制的独立性则是指核算中心所扮演的角色与自身的职能是相对独立的。实际上会计核算中心的建立是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批准, 而且它和行政事业单位两者间有着委托和代理的关系, 同时还有监督和服务的关系。这一新型模式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把政府在行政事业中的会计监督与资金监督进行结合。与此同时, 以资金监督为前提, 为会计监督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 会计集中核算制存在的问题

现今, 会计集中核算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其一, 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开展的不平衡。会计集中核算制刚被提出后, 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广大群众都对此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为数不少的部门领导都在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这一制度问题上表示出了自己的迷惑, 即这不是财政的越位吗?与此同时, 部分研究学者也表示这一模式的主体十分不明确, 而且该模式的实施是一种发展中的后退。其二, 由于会计集中核算设有“三性”标准, 一经发现原始凭证不符合标准就一律拒付。对此, 很多领导人员认为这对他们的权利的行使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也是对他们工作能力的怀疑。最终有些领导就在工作中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懈怠与抵触, 这为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实施造成了障碍。其三, 报账员的素质与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较低。实施会计集中审核模式之后, 报账员成为连接会计核算中心和预算单位的重要绳索。但是实际工作中报账员自身素质水平高低不同, 加之预算单位也没有加强对报账员的培养, 最终导致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整体偏低。

3 会计集中核算制完善建议

3.1 提高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要想提高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就要首先对其进行思想教育, 如服务精神与政治思想等。具体措施如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政治方面与业务方面的培训工作, 以此来培养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全面素质。与此同时, 还可以进一步加深核算中心和核算单位两者之间的关系, 使得核算中心人员能够充分地掌握核算单位的业务流程, 以此来为更好地完成核算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

3.2 统一单位领导的认识

统一单位领导对集中核算工作的认识是整个模式得以顺利进行的重中之重。我国中央政府早已肯定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在我国财政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各级政府就要在这一风潮下对自身的工作性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单位领导必须要认识到预算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并非是一种削弱他们权力的手段, 却是促使他们明确自身的职责, 并能够合理、合法使用所拥有的权利, 以免滥用职权问题的出现, 从而加快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

3.3 培养高素质的报账员

报账员不仅要完全掌握相关的报账流程, 能够熟练、准确地填好财务报销单据, 同时还要做好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 报账员要仔细分析会计核算中心发出的会计信息, 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报告。不仅如此, 报账员还要努力做好单位资产实物账的登记工作, 尽一切可能地避免纰漏的出现, 还要每隔一段时间与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做好账目核实工作, 从而提高我国财政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预算单位在选择报账员时也要特别注意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 尽可能挑选自身全面素质较高的人员担任报账员一职。

4 结语

预算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是我国财政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它集技术性与专业性于一身, 能够促进会计监督制度, 还能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要想做好这项工作, 就必须提高预算单位与核算会计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全面素质, 还要促使预算单位正确看待这一新型会计制度, 从而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 投入到我国财政事业的发展中。

摘要:由于会计核算、监督部门相关人员的工作疏忽, 财务会计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这一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对此,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财务改革制度, 会计集中核算就是其中之一。但是, 目前我国会计集中核算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如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开展的不平衡、报账员的素质与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等, 因此, 需要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 要提高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统一单位领导的认识, 培养高素质的报账员, 以促进我国财政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预算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卫群.会计集中核算下的农业专项资金绩效管理[J].中国农业会计, 2010, (02) :37-38.

[2]战喜中, 孔庆国.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提升财政管理服务水平[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02) :13-14.

浅析现行预算会计存在的几点问题 篇5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针对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弊端,提出几点改进意见和设想。

关键词 现行预算 会计制度 弊端

一、现行预算会计体系结构不合理。

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形成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预算对资源的集中程度很高,分配带有浓郁的共给制色彩,从而形成了我国独特的以预算收支为中心进行核算的预算会计体系。

现行预算会计基本上以会计报表的方式提供财务报告信息,各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独立的一套会计账户组织和会计报表体系,各自独立地反映政府财政资金流程中其中的一个环节,他们之间无法进行直接的信息交流与汇总;财政总预算会计无法提供合并的政府整体财务报告。虽然我国的预算会计方面基本上是采取了“准则+制度”的模式,但是我国目前还是没有一套统一规范的会计准则,而且各会计发布机构分离。例如税收会计由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国库会计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其他分支会计由财政部发布,这就使得我国预算会计体系从发布机构开始就注定“三国鼎立”的情况。三者使用的是不同的会计科目记录着不同的财政交易,其中总预算会计只记录拨款交易,行政和事业单位只记录发生在本单位内部的交易。从中产生的最大问题的是总预算会计不可以实时记录发生于各个单位的财政信息。不能从财务的角度去全面反映政府的财务情况。

预算会计准则没有统一的规范、发布机构分离,不能从财务的角度去全面反映政府的财务情况。虽然这和以前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的现象类似,但是 2006年国家就已经统一了企业会计制度的行业规定,预算会计制度却仍处于探索阶段,预算会计准则的不合理性就这样显现出来了。

二、预算会计制度缺乏灵活性。

由于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是20世纪制定的,随着我国在2001年11月10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政府的职能也在随之改变而改变,公共财政制度也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在这些变化面前,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显得过于死板和教条化,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没有办法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就如在投入预算管理中,由于对预算资源的投入受到严格管制,支出使用者缺乏管理的灵活性,使用者只需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用去理会现实所要求的绩效,这就使得管理者和决策者很难对支出机构和相关人员的考核和评估。这就需要我国结合当今的经济发展情况,积极借鉴国际上已有的经验,来建立一个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管理水平相适应的预算会计制度。

三、会计信息透明度不高。

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而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要求会计信息能够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相符。

现阶段是我国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政府的职能也在不断的转换,它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要建立透明高效率的公共财政体系,但是我国现在执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导致核算过于简单、财务报表内容过窄,无法反映财政的实际情况,没有披露国有资本的安全情况、养老金、失业金等的使用和安全以及各级政府在其他财务方面的受托责任的信息,会计信息的失真所带来的后果可是十分严重的,而且也没有提供反映政府绩效与成本信息相关的报告。不仅如此,报表中结构和会计科目设置还不科学,这也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

四、收付实现制度不合理。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越来越重要,然而收付实现制度虽然实现以收抵支的核算目的,但却造成了会计信息质量低下,难以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的实质和全貌。比如说,由于收付实现制规定受到了钱就应记作收入,并且不管这钱是否属于当期收入,也不管这笔钱是否属于当期收入,就会使地方财政为了扩大政绩,将未实现的收入通过预收方式变成当年的财政收入,把提前缴税变为可能,容易出现‘寅支卯粮’的现象。又比如说,由于在收付实现制下,没有收到钱就不记入收入,这就可能出现地方财政为了减少下年征收。再比如说,收付实现制下,政府和单位未支付的购货款不作支出,这就可能出现政府大量的超前、超额消费,造成预算约束的无效,最终导致政府行政行为的低效率。在实践中,政府操纵收入和支出的例子也不少见,如1998年收付实现制下的香港政府通过股票投资组合干预股市而取得的未公开收入,就被作为现金转化成一般性收入。

预算会计问题 篇6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成效

如甘肃省庆阳市于2001年推行了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改革内容之一就是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在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为进一步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奠定了基础,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正逐渐得到了显现。

(一)规范了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纳入会计中心统一核算,中心选配业务素质较高的专职会计,并运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

(二)财政资金的调度趋于合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支出单位的财政资金集中在会计中心的单一账户上,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使资金调度更加灵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财政资金管理分散,各支出部门和单位多头开户、重复开户的混乱局面,杜绝了预算执行中克扣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等现象,有效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

(三)加强了会计监督,减少了单位财务支出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纳入会计中心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所有支出都通过会计中心一个账户进出,进行会计统一核算,会计中心有权对各单位的支出事项和凭证进行合理性、合法性审查,对不符合政策、法规规定的支出和凭证可以要求有关单位纠正或补办手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单位在使用国家资金上的随意性,给贪污犯罪和挥霍浪费行为亮起了红灯。

(四)促进了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确保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会计中心接受支付申请的依据是单位的预算指标,没有预算指标或超预算指标的支付申请,会计中心有权予以拒绝,所有开支在单位审核的基础上再经会计中心审核入账,从而起到强化部门预算约束的作用,保证了各项开支符合会计制度和部门预算的要求。而政府采购资金由国库支付中心统一支付,资金直达供应商,减少了中间环节,杜绝了回扣等问题,加快了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在“收支两条线”管理方面,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撤消了所有银行账户,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罚没收入均直达非税收入专户,不得进入会计中心支出户,实现了收缴分离、罚缴分离。

二、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剖析

(一)认识上的错位会计集中核算后一改过去的“单位批单位报”为“单位批中心报”。会计集中核算推行前,单位支出只要单位领导“一支笔”就可报销,集中核算后,单位领导签了字还须由中心会计审核后才能报销。亦有少部分单位领导对本单位财务支出接受会计中心的制约和监督,产生抵触情绪,有意放松甚至放弃财务管理。会计集中核算以后,一方面有些单位领导认为报账会计是打打杂、跑跑腿的,有无资格证、有无财务工作能力无关紧要,报账会计随意任命,导致报账会计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单位会计机构撤消后,有些单位对报账会计的待遇地位不予肯定,报账会计的工作积极性自然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模式上的缺陷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中心一人管十多个单位的账,大厅式的工作模式,造成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失去了实地实时监督的优势,会计中心整天忙于报账结账记账,无法顾及发票内容的真实性。会计监督职能难以真正实现。

(三)会计中心与财政部门对接上的缺口会计中心主要负责大量的会计核算,并未直接参与财政部门内部职能机构工作,因此对财政部门的业务,对他们监督的政策变化,跟踪重点无法知晓,这样会计中心就没有能力和条件代替财政部门实施财政监督。而财政部门认为预算单位统进了会计中心,以为“一统就灵”,放松了财政监管,形成了新的监管死角。

三、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几点设想

(一)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的融合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是财政部门当前公共财政改革的两项重要内容,而且会计集中核算的顺利实施和稳健运行,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型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解决了国库、会计中心以及专业银行之间人为的频繁的资金划拨、结算和对账等问题。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型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将会大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单位会计核算的完整性。实现收入税收化,支出预算化,账户国库化,了解全面化,核算完整化。

(二)继续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加快实行部门科学预算的进度部门预算的编制采用综合预算形式,统筹考虑部门和单位的各项资金,将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入政府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因此,要进一步推行预算管理改革,扩大部门预算的范围,制定科学、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预算单位所有的财政支出都要严格按规定标准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预算一经审核批准,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都要严格按预算执行;财政部门要对各部门实行从预算编制、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并追踪问效,切实强化预算管理,为会计核算中心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延伸。

(三)会计中心转变职能,加强支出监督管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目前会计中心日常主要的工作是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然而,如果将会计中心仅仅作为一个记账机构是远远不够的,更要着重预算执行信息的反馈和控制。通过核对各部门预算指标情况,可以严格控制各部门的用款进度,会计核算中心更强调对预算指标实行即时控制,杜绝超预算计划用款。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会计中心要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彻底扭转将会计中心视作单纯的核算机构的观念。

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改革问题探讨 篇7

一、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局限性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在反映财政、加强公共财政资金管理以及财务收支活动方面, 都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 随着预算会计环境的变化以及市场经济对政府资金管理的需要, 传统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制度便渐渐凸显其固有的局限性。第一, 无法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政府的负债及财务状况, 可能助长财政风险, 从而对宏观经济决策和市场运行产生错误导向, 给经济的持续、健康运行带来隐患。第二, 难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各政府部门和行政单位在各个会计期间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实际耗费与效率水平, 不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进行绩效考核。第三, 一定程度上造成相同会计期间政府权力和责任不相匹配, 可能出现政府代际的债务转嫁, 容易导致政府间权责不清。第四, 不利于正确处理年终结转事项, 给人为调节财政平衡提供技术缺口, 容易造成当年结余不实, 造成财政虚假平衡。

二、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权责发生制会计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前文提出的现行收付实现制的缺陷, 满足当前预算会计和财政管理改革的需要。王雍君 (2003) 指出, 尽管权责发生制取代传统的收付实现制成为新的预算会计方面仍存在广泛的争议, 但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实践表明, 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改革对支持绩效导向的政府预算改革、鉴别与控制财政风险以及改进政府对长期资产管理等方面都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 推行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改革对深化我国经济体制以及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 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改革是迎合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一方面, 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预算会计使政府业绩更加透明, 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及行政单位履行职能的状况以及它们的工作效率给予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 能清晰地反映政府部门拥有的各种资源, 有利于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二, 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改革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随着投融资体制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从事社会公益性投资开始走向多元化。特别是当私人部门介入公共领域时, 对政府部门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 许多在传统的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下政府无法提供信息的非现金交易和事项, 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下却提供了可能。第三, 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改革是健全和完善政府预算会计信息的需要。我国收付实现制下的预算会计核算内容一直以来主要从事财政收支活动, 没有覆盖全部会计要素。而权责发生制会计信息包括主体控制的经济资源信息, 从事经营的成本或提供产品和服务成本的相关信息, 以及用于评价经济主体财务状况及其变化和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经济性以及效率性的有用信息。因此, 从会计信息的内容来看, 权责发生制信息更具决策的相关性, 较好地反映了政府部门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刘谊、廖莹毅, 2004) 。

三、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的实现之路:渐进性改革

任何一项改革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 与OECD国家相比, 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内容有着较大的局限性, 目前尚未具备进行全面改革的条件。事实上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政府预算会计的权责发生制改革都遵循了稳步的渐进性方式。从实施状况来看, 大致可以分成三种:一是完全实行权责发生制, 以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代表;二是实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以冰岛、意大利等国为代表;三是修正的收付实现制, 以丹麦、法国、波兰等国为代表。

我国预算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实现, 可遵循由点及面的原则, 分步骤、有秩序地稳步开展。具体可分三步进行:先由目前的收付实现制过渡为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待条件成熟时, 再由修正的收付实现制逐步扩展为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而这一阶段是整个改革过程的关键, 根据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实现由预算会计向政府会计的转变, 初步建立起适合我国的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体系。最后, 根据体制改革的需要, 探索是否实行完全的权责发生制, 最终建立既适合我国国情又有较强操作性的政府会计核算基础。从实际操作的角度而言, 改革应以政府财务报告上为重点, 因此可先从基层政府的财务报告上开始着手, 逐渐过渡到统一综合的政府财务报告上来。

另外, 正如刘谊和廖莹毅 (2004) 指出的, 权责发生制改革不单是会计制度的变更, 而且还涉及到财政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和人员技能的培训等方方面面, 因此在财政信息系统软件升级等问题上, 需要各级财政部门的大力配合, 并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人员的技能培训, 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参考文献

[1]陈胜群陈工孟高宁:政府会计基础比较研究-传统的收付实现制与崛起的权责发生制, 孰优孰劣-.会计研究, 2002 (5) :34-39

[2]刘谊廖莹毅: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改革:OECD国家的经验及启示.会计研究, 2004 (7) :10-14

[3]石英华:从成本收益分析角度探讨我国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可行性.经济研究参考, 2006 (54) :35-40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问题的探讨 篇8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体系,问题,探讨

一、前言

预算会计 (Budget Accounting) 是现代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与企业会计相对应的、适用于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国家行政单位以及各类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体系。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经历了数次改革, 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为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核算行政收支、规范行政管理、加快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会计基础。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运行中也出现了各类问题, 因此有必要寻求解决现行预算会计体系问题的对策。

二、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 会计主体不明确。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被分为财政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以及事业单位会计三种, 根据不同的应用体系, 其预算会计体系的会计主体也不同。不同的行政单位的预算主体有所不同, 而且自收自支的行政单位的预算会计体系与其他单位又很大区别, 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已不能对复杂的预算会计体系进行有效的管理, 特别是对自收自支单位的财政状况难以核算, 因此需要对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进行改革, 以区分不同的会计主体。

(2) 会计目标多元化。大多的预算会计是接受上级的财政部门的指令进行预算会计工作, 以反应自身履行职责的情况, 以及地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信息。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预算会计的监督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信息也不断公开化, 原有的预算会计体系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3) 收付实现制的偏差。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的确认基础主要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 但是, 目前的收付实现制不能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财政情况, 预算会计会出现偏差, 而且收付实现制会使不同时期的财政情况出现很大的波动, 对于有效管理有很大难度。因此, 收付实现制的偏差也是现行预算会计体系的一个重要问题。

(4) 财务报告不完整。完整的财务报告应全面系统的反映单位或企业的自身财务状况以及财政预决算信息等综合财务信息。财务报告的不完整不利于实时掌握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 上级财政部门难以进行合理的决策和科学的管理。

三、如何改革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

(1) 完善预算会计的组成体系。不断完善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 根据国家的预算拨款方式对不同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有区别的预算管理体系, 以对其财政状况有更有效的了解和掌控。但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不同于盈利性的企业, 因此应重新建立适用于此类事业单位的会计体系, 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预算会计体系。

(2) 确认基础引入权责发生制。在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确认基础中引入权责发生制, 建立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有一定区别, 权责发生制可以更加准确的反映出会计主体实际的财务情况, 但不可否认的是, 收付实现制也要自身的优点, 因此, 在新的预算会计体系中应将两者科学的结合起来, 以更加完整的掌握会计单位的财政状况。

(3) 完善预算会计财务报告制度。不断完善预算会计财务报告的报告信息, 使其可以更为完整的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资产债务、固定资产以及收支情况等整体信息, 以满足各个政府单位以及社会大众的信息需求。上级政府部门应实行更为有效的财政政策, 以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效能。

参考文献

[1] .张丽.预算会计在我国现有制度下的弊端及建议探讨.管理学家, 2013 (8) .

[2] .贺敬平.试论我国政府预算会计与政府财务会计的协调——基于海南政府会计改革试点的分析.预算管理与会计, 2011 (3) .

[3] .邝灿梅.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的探讨, 经济师, 2010 (12) .

[4] .张月玲.走多种会计基础并存之路——我国政府会计基础的现实选择.预算管理与会计, 2008 (1) .

关于中国预算会计问题的理性思考 篇9

关键词:中国,预算会计问题,理性思考

中国预算会计指的是:在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中运用会计学知识,和企业会计一样同样属于会计学范畴。预算会计的计量单位是货币,我国的预算会计主要包括事业单位、行政单位和财政总预算三类会计主体,其实质和非营利组织、西方政府的预算会计类似。而且预算会计会对财政收支执行情况作连续、系统、全面的监督和核算,工作性质严谨性较高。

一、中国预算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首先,在收付实现制模式下,预算会计所统计的信息难以满足强化管理成本的需求,无法完整、真实的反映出单位实际财政情况。而且对已发生却没有通过现金支付的负债、政府担保企业贷款、政府债卷等债务,在当前的预算会计体系中无法直接体现。其次,债务信息存在失真现象,随着我国财政政策的转变大量国债被发行,从国外政府、世界银行等借入不少外债,这些都属于政府负债,需要反映在预算会计报告中。不过当前的预算会计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只显示本期信息,无法完整呈现上述信息。再次,预算会计信息的透明、完整度不高,中国预算会计尽管提供政府的整体预算报告,不过由于多种财政交易没有涉及,导致这些报告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报告。而且预算会计作为工具进行预算管理,比较关注预算资金收支与结存,其它信息往往披露的较少,包括预算资金和税式支出等。

二、解决中国预算会计问题的合理对策

(一)权责发生制为预算会计基础

针对收付实现制中存在的弊端,在中国预算会计中可采用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模式,转变传统工作模式中的不足。在政府预算会计工作中使用权责发生制,指的是:确认收入与费用以当前的实际发生为基础,即为一切要素的时间确认均以权力已形成或责任、义务已发生作为标准。不仅可以全面、真实的反映出政府受托、负债和资产情况,还能够反映出现金的存量、流出和流入变化,以便有利于政府制定合理适当的债务规模与财政支出标准,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够真正反映出政府或事业行政单位的整个收支情况。同时,权责发生制是根据预算会计工作评价政府在财政方面履行情况和受托责任的有效手段,也是在新公共管理模型下政府预算会计的发展与改革方向,在大部分欧美发达国家的政府预算会计中也通常采用这一手段。中国预算会计运用权责发生制需采用循序渐进式的转变,由事业性质单位到政府;由地方至中央;由个体至整体;由报告系统至预算系统等逐步实施,确保有序进行。

(二)完善预算会计信息体系建设

在中国预算会计体系中,政府的财务报告作为一种系统而全面反映其财务情况的关键核算方式,也是展示政府综合财政信息的一个规范化、科学化途径。预算会计报表不能仅仅提供给政府部门,还应提供给和政府收入、政府服务关系密切的广大社会群体和人民大众。因此,国家香港版部门应建立和完善预算会计信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编制政府整体以及各个部门的财报报表;报告关于政府产出以及政策实施产生的相应后果信息,推动政府工作效率的提升,强化管理成本;报告关于无需通过现金操作的相关信息,诸如人力资本、负债和资产等;把会计系统和债务、现金、预算、计划等管理和审计系统有机整合;政府内部进行及时审计,搭配独立进行的外部审计一起编制出审计报告;关于政府支出与成本的具体信息应及时呈现而出,以此帮助政府部门实施相应的政策、决策,或者是控制支出,等。通过完善预算会计信息体系的建设,让整个工作内容、模式和流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三)加强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建设

预算会计制度指的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是国家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依据和规范,当前我国实施的预算会计制度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但是针对政府预算会计国家相关部门并没有制定和发行基本准则,导致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准则不够完整,企业会计有自身的行业会计准则,政府预算会计则没有。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为完善我国预算会计制度,需把预算会计分成政府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之后,并制定《政府会计准则》。另外,在2015年末,财政部发布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从201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这是政府预算会计改革发展中的一大成果。本准则适用于各级政府、单位和部门,具体指的是和本级政府财政部门间接或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政党组织、军队、国家机关以及其他单位等,不过军队并不在本准则约束范围之内。

三、总结

针对中国预算会计问题应认真分析、理性思考,通过不断进取、积极探索、不断改革和与时俱进推动预算会计的发展,让我国的预算会计走向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并和国际接轨,确保预算会计工作的规范与科学。

参考文献

[1]黄炜博.权责发生制下政府预算会计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35:100-101.

[2]邢成林.探讨权责发生制政府预算会计改革[J].财经界(学术版),2013,16:164-165.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问题浅探 篇10

1.预算会计及预算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以经济发展和事业发展为目的,非营利性、广泛性、宏观性、政策性是预算会计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是由预算会计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预算会计制度是以预算会计核算规范、法律法规等有机组成的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对国家财政、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一种规范制度。

2.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在变革了一些财政预算制度外,在财政治理方面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财务会计制度的深入改革,相关部门为了满足变革的要求,也做了相应的内容变动,现在,我国在创建经济资源和现实义务与义务活动中还没有完整的体系。尤其是在一些规范、管理学以及其他的预算管理等方面,它们与期望的目标还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更加严重的错误。

收付实现制提供的财务信息难以将政府的财务状况和财务绩效的情况完整地表达清除,不利于正确地管理政府部门使用公共资源的效率和经济性,也不利于集中支付或当局采购等活动。因此,努力探究政府会计工作,加强深化财务改革,增强财务科学,对提高事业成本以及合理安排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预算会计制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预算会计不适应当前的预算改革

最近,随着财务会计预算的不断变化,一系列制度陆续出台,如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政府预算采购、收支两条线等,好多改革后的制度对加强预算改革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之也带来了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实行集中国库支付、政府采购制度,我国用单一的账户或者运用采购专户按一定的规定分发到职工的工资卡里。有些行政或者事业单位需要按照规定对会计核算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但不论怎么修改,最后都要在总预算中核算和反映这项资金的去向。

2.不能真实、完整的反映会计信息是收付实现制存在的弊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采用收付实现制已经不适应现在的错综复杂的政府经济业务,以此为基础存在明显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过于简单的会计资料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由于社会和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的经济业务逐渐增多,经济形势也在不断扩大,一些财政部门的经济业务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

(2)反映政府的债务状况上有所欠缺。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出反映的主要是实际支付的现金,那些当期已发生的不反映,对于未使用现金支付的资金易导致人们忽略不是用现金支付的债务情况。

(3)当前的财务会计制度在业务成本上不能很准确地计量,不便考核政府部门的业绩。出现的错误采购、成本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导致企业不能正确地评估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消耗状况,这也是导致成本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当前的预算会计提供的信息不完整、不及时,这样很容易导致信息失真,老百姓不能清楚地了解政府部门的债务和债权情况。在养老保险金、社会保险金等方面的负债当局部门只能是在支付中体现,而不是在形成过程中进行确认,从而低估了政府的财务状况。

3.会计制度的核算范围过于狭隘

(1)财务管理制度仅限于当期的付出,当局不能满足其各种各样的要求。政府逐渐加强了在基础建设设施方面的合作,也增加了参股投资。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实施资本化运营化的政策,可以实行买卖行为(有价证券),不能对国有股权进行会计的四大要素核算,因此很难得出正确的单位的资金状况,而且也不能管理其所有权、收益权。

(2)不全面地反映了固定资产的核算,尽管一般的会计单位对它持有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核算,只是反映了它的原值,在会计报表上根本无法反映它的真实情况。账面价格与现实价格相矛盾,不能看出行政单位的公共服务的消费资源状况。当它付出后就远离了政府和群众的视线,不便核算其财务资产,也不便对其加强管理、监督。

(3)资金预算不同于财务支付核算管理的要求。首先,不允许实施内外预算、资金分别运行、各自平衡的预算方法。其次是不符合财政编制部分预算的需求,其实施的是“大收入、大支出”的办法,这样不便于部门的预算编制。最后在财务会计中,它的会计列报付出不同于行政事业会计列报付出的口径。财政总预算采取的口径是以拨列支的方法,其表示预算内资金在当年的拨款状况,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表示预算内、外资金的支出,因此它们决算和支出的范围不一致。

三、完善我国预算会计制度需注重以下环节

1.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要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公务服务,政府是否真实地为居民提供真实可信的福利,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财务的收支情况,首要任务是为预算会计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2.合理引入权责发生制是完善预算会计核算基础

我们实施预算会计核算改革之前,要充分估计在改革进程中将会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做好改革前工作,也要提前做好相关措施,降低改革的风险和成本。按照跨级核算确认相关基础原则,总结并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再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进行改革。

权责发生制必须要与特定的内容预制相适应,它应该满足当局的工作人员,很多情况下,领导的想法和意见关系到财政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如果真的想要更好地实施权责发生制,相关人员就要团结一致,一心一意地为政府的成本做好规划。一旦领导缺少这种意识,无论我们怎么努力,施行的预算制度就不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在指定的交易中比较侧重于收付实现制,如捐款、奖励、赞助等业务。企事业单位大部分采用权责发生制,但很多情况下,不能一味地施行这种制度,而要有收付实现制相配合。

3.建立一套健全的财务报告制度体系

总的来说,单位的预算由报告目标、原则、内容、范围等几个方面构成。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的主要内容,它能够进一步评价预算的执行情况的有效性。在管理的过程中,对政府产生的资产负债应及时向上级提供相关信息,使其可以凭据信息对单位的财务状况实行正确的判断和精准的点评。按照信息的全面性、相关性、及时性以及准确性等报告原则,政府的财务报告范围主要包含当局机构、群众以及相关的评估机构。对于财务报告的内容要参照企业会计管理的相关经验,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量表、损益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等相关内容。

四、结语

预算会计是会计领域的热点和焦点,从我国全年改革预算会计制度后有关人士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们对预算会计制度、理论的研究得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会计预算能够提供公正、全面、完整、反映财务收支状况的报告有巨大的作用。同时它也使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由会计的收付实现制逐步过渡到权责发生制有巨大的影响,这对我国财务领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立.略谈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7).

[2]蒋新明.关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探讨[J].财会通讯,学术,2004(7).

上一篇:江苏海门下一篇:大庆油田采气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