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胁迫

2024-08-11

复合胁迫(精选三篇)

复合胁迫 篇1

1 材料与方法

1. 1 种子来源及处理

科大麦2 号大麦种子,从种子市场购买的当年收获的种子。经过发芽试验得知发芽率在80% 左右。盐分胁迫处理在信阳农林学院农学院种子生理与检验实验室进行。

1. 2 试验组合的设置

选定2 种中性盐Na Cl、Na2SO4和碱性盐Na2CO3进行试验。将这3 种盐混合,其中Na Cl、Na2SO4和Na2CO3分别按照1∶1∶1、2∶1∶1 和3∶0∶1 的比例混合,分别记为A、B、C 3 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5 个浓度,分别为20,40,60,80,100 mmol/L,共模拟15 种复合盐碱条件,以纯化水处理作为对照( CK) 。各组盐分组成及对应的p H值见表1 和表2。

1. 3 种子的培养

从经过净度分析的净种子中随机选取大小一致且饱满的籽粒进行发芽试验。先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进行盐胁迫处理。在直径为15 cm的培养皿内进行纸上发芽,每个培养皿内放50 粒种子,加入15 m L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于室温下进行发芽试验,每个处理设置3 次重复。每天称重,并补充失去的水分。

1. 4 测定项目

1.4.1发芽指标

从发芽第2 天起,每天统计种子的发芽情况,分别计算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

1.4.2幼苗长度、根长、根冠比

待发芽试验结束,每个培养皿内随机选取10 株幼苗,分别测定幼苗的根长、苗长。然后计算根冠比和幼苗相对生长率。

1.4.3幼苗干鲜重

先将每株幼苗的根与茎叶分开,分别称重,再置于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后称干重。

1.4.4盐害指数

盐害指数= ( 对照发芽率- 处理发芽率) /对照发芽率 × 100% 。

1. 5 数据的统计分析

采用Excel和SAS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显著水平为0. 05。

2 结果与分析

2. 1 盐分胁迫对大麦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

见表3。

注: 同列数据肩标字母相间表示差异极显著( P < 0. 01) ,相邻表示差异显著( P < 0. 05) ,含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由表3 可以看出: 在同一种盐碱组合胁迫下,随着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盐分浓度越大降低效果越显著。其中A处理对大麦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抑制作用较小,B处理对大麦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抑制作用最大。

2. 2 盐分胁迫对大麦幼苗长度、根长、根冠比和相对生长率的影响

见表4。

注: 同列数据肩标字母相间表示差异极显著( P < 0. 01) ,相邻表示差异显著( P < 0. 05) ,含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由表4 经计算可知: A5 处理对大麦幼苗的苗高和根长的降低作用最显著,分别降为对照的40. 45%和16. 23% 。混合盐碱胁迫对根长的抑制作用要大于对苗高的抑制作用,尤其以A处理对大麦幼苗根长、苗长和相对生长率的作用最显著。

2. 3 盐分胁迫对大麦幼苗干鲜重的影响

见表5。

g

由表5 经计算可知: 在同一种盐碱胁迫下随着盐分浓度的增高,植株生长越缓慢对重量的影响越大。与对照相比,A、B处理先有小幅度升高,然后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又逐渐降低。在A5 处理下,植株鲜重降为对照的33. 49% ,干重降为对照的30. 43% 。B5处理下植株鲜重降为对照的40. 83% ,干重降为对照的39. 13% 。在C处理下,植株根、茎干鲜重均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在C5 处理下根鲜重降为对照的38. 99% ,茎鲜重降为对照的39. 13% 。

2. 4 盐分胁迫对大麦幼苗盐害指数的影响

见表6。

由表6 可以看出: 随着各处理盐分浓度的增大,大麦在不同盐分胁迫下的盐害指数也增大; 但不同的盐碱胁迫对大麦的盐害指数存在差异,其中B处理的盐害指数最大,C处理次之,A处理的盐害程度最小。

3 结论与讨论

多数研究认为,盐碱胁迫对种子萌发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即盐碱胁迫抑制种子的正常萌发。这是由于高浓度盐碱胁迫破坏了细胞质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膜选择透性下降,甚至丧失所致; 且盐分过多,水势降低,种子吸水困难,细胞水分亏缺,进而影响根和芽的生长[8]。

%

注: 同列数据肩标字母相间表示差异极显著( P < 0. 01) ,相邻表示差异显著( P < 0. 05) ,含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在植物整个生育期中,种子萌发期是对盐碱胁迫响应比较敏感的时期,本试验采用不同比例的混合盐碱溶液对大麦萌发期进行胁迫,结果表明,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B处理对发芽指标的影响比A处理和C处理大; 低浓度的混合盐碱胁迫对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

盐碱胁迫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种子萌发率上,还表现在幼根幼芽长上[9],生物量变化是对盐碱胁迫的综合反应。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大麦生长过程中盐碱胁迫对种子幼根幼芽生长和干重、鲜重的影响一致,即随着盐碱胁迫的加强,大麦幼苗幼根长度和干重、鲜重均下降,且与对照差异显著。

本试验虽然是在实验室内模拟各种复杂盐碱胁迫对大麦的影响,但可以为盐碱环境下种植大麦和进行耐盐种植资源的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阮成江,谢庆良.盐胁迫下沙棘的渗透调节效应[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2,11(2):45-47.

[2]ZHU J K.Plant salt tolerance[J].Trend plant Sci,2001,6(2)66-71.

[3]王星玉.中国黍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4]SZABOLCS I.Salt-affected soils[M].Florida:CRC Press Inc,1989.

[5]徐恒刚.中国盐生植被及盐渍化生态[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6]蔺吉祥,高战武,王颖,等.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的协同影响[J].草地学报,2014,22(2):312-318.

[7]卢良恕.中国大麦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8]包奇军,柳小宁,张华瑜,等.NaC l和NaH CO3+Na2CO3对不同基因型啤酒大麦萌发期胁迫效应的比较[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0):92-95.

[9]徐芬芬,罗雨晴.混合盐碱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J].种子,2012,31(2):85-87.

复合胁迫 篇2

关键词:棉花幼苗;硫酸镁;复合盐;过氧化物酶;丙二醛;脯氨酸

中图分类号: S562.0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2-0059-03

收稿日期:2013-06-12

基金项目:运城学院产学研项目(编号:CY-2012002)。

作者简介:马沛勤(1960—),女,山西运城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遗传进化。Tel:(0359)2090409;E-mail:peiqinma@163.com。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前人对抗虫棉的各项研究有陆续的报道,如秦普峰等报道转 Bt基因棉抗铅、镉污染能力较普通棉花强,对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有一定意义[1];丁志勇等报道抗虫棉的可溶性过氧化氢酶显著高于常规棉[2];李孝刚等报道转基因抗虫棉的抗黄萎病能力下降[3],但关于抗虫棉对盐胁迫的研究资料并不多。选用抗虫棉冀丰554、冀丰4号为试验材料,并以普通棉晋棉47为对照,研究其对硫酸镁、复合盐胁迫的适应能力,以期对了解抗虫棉抗盐碱机理、挖掘良种的增产潜力、提高抗虫棉在日益加重的盐渍污染面前的持续效应有所帮助。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为晋棉47、冀丰4号(抗虫棉)、冀丰554(抗虫棉)为材料,其种子均为市购。

1.2试验设计

采用室内水培的方法,待棉花幼苗长到8 cm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25、50、75、100 mg/L)的硫酸镁、复合盐(复合盐配比为CaCl2 ∶NaHCO3 ∶MgSO4 ∶KCl ∶NaCl ∶Na2SO4=3 ∶19 ∶5 ∶17 ∶4 ∶5,按运城市盐碱地土样含盐量配置,数据由运城市农业局提供)溶液对其进行胁迫处理,每天更换1次胁迫液,以蒸馏水为对照(0 mmol/L)。3 d后进行3种生理指标的测定。试验设3次重复,取试验数据平均值进行分析。

1.3检测指标及方法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进行测定[4]。

丙二醛(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进行测定[5]。

脯氨酸(Pro)含量:采用比色法进行测定[6]。

1.4数据处理

试验据使用Excel 2003和应用DPS 3.01专业版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硫酸镁、复合盐对棉花幼苗3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1、表2)显示:在试验范围内,3个品种棉花幼苗的POD活性均大于对照,随着硫酸镁、复合盐胁迫浓度的上升,3个品种棉花幼苗的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晋棉47和冀丰554在胁迫浓度75 mmol/L时活性最大,冀丰4号在胁迫浓度50 mmol/L时POD活性最大;3个品种棉花幼苗的MDA和Pro含量随硫酸镁、复合盐胁迫浓度的升高一直上升。

2.2方差分析

表3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棉花幼苗POD活性在逆境×品种、逆境×浓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品种间、品种×浓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品种间、浓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棉花幼苗MDA含量在逆境×浓度、品种×浓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逆境间存在显著差异水平(P<0.05),在品种间、浓度间以及逆境×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

棉花幼苗脯氨酸含量在逆境×浓度间差异不显著,在逆境×品种、品种×浓度间存在显著差异水平(P<0.05),在逆境间、品种间、浓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

研究结果(表4)显示:棉花幼苗POD活性在冀丰554与晋棉47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冀丰4号与晋棉47之间存在5%的显著差异,在冀丰4号与冀丰554之间存在1%的极显著差异。3个品种棉花幼苗的POD活性为冀丰4号>晋棉47≈冀丰554。棉花幼苗MDA含量在冀丰554与冀丰4号之间差异不显著,在晋棉47与冀丰554、与冀丰4号之间存在1%水平的极显著差异。棉花幼苗MDA含量为晋棉47>冀丰554≈冀丰4号。表1硫酸镁、复合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的POD活性和MDA、Pro含量

指标比较范围晋棉47冀丰554冀丰4号硫酸镁复合盐硫酸镁复合盐硫酸镁复合盐POD活性变化↗↘↗↘↗↘↗↘↗↘↗↘最高值浓度(mmol/L)75 75 75755050 最高值/本底值2.2131.9531.5981.9821.6011.797最高浓度值/本底值1.3701.3091.1881.5481.1381.138MDA含量变化↗↗↗↗↗↗最高值/本底值1.9171.7292.3132.3755.5293.529Pro含量变化↗↗↗↗↗↗最高值/本底值3.2432.3716.4082.7917.5238.716注:表中“↗”“↘”分别表示POD活性和MDA、Pro含量上升与下降。“↗↘”表示先升后降。本底值指表1中对照值。最高值是表1中SOD、POD、Pro表现出的最高值。

nlc202309040725

2.3多重比较

对具有显著差异的品种间和浓度间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见表4、表5。

表5显示,棉花幼苗POD活性在硫酸镁、复合盐浓度50~75 mmol/L之间、25~100 mmol/L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余各浓度之间存在1%水平的极显著差异。硫酸镁、复合盐不同浓度下棉花幼苗的POD活性为50 mg/L时≈75 mg/L时>25 mg/L 时≈100mg/L时>0 mg/L时。棉花幼苗MDA含量在硫酸镁、复合盐各处理相邻浓度之间都存在5%显著差异,在对照与其余各浓度之间、25 mmol/L与75 mmol/L、100 mmol/L 之间、50 mmol/L与100mmol/L之间更达到1%的极显著差异。硫酸镁、复合盐不同浓度下棉花幼苗的MDA含量为 100mg/L 时>75mg/L时>50mg/L时>25mg/L

3讨论与结论

3.1硫酸镁与复合盐胁迫对棉花幼苗POD活性的影响

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之一就是保护酶活性的变化。POD是植物抗氧化系统中的重要保护酶,负责清除H2O2。盐胁迫下,过剩的活性氧可诱导棉花幼苗细胞内POD等抗氧化酶活性增大,POD活性高低与棉花抗逆性大小成一定的正相关性。但POD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过度胁迫时,过多的活性氧也引起POD活性下降[7-8]。试验范围内,3个品种棉花幼苗的POD活性随着硫酸镁、复合盐处理浓度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晋棉47和冀丰554在浓度75 mmol/L时POD活性最大,冀丰4号在浓度50 mmol/L时POD活性最大,说明晋棉47和冀丰554的POD活性对硫酸镁、复合盐胁迫浓度调节范围在75 mmol/L左右,冀丰4号在50 mmol/L左右。浓度升高至100mmol/L时,POD活性虽然下降,但还高于对照,还在棉花幼苗的可忍耐范围内。

3.2硫酸镁与复合盐胁迫对棉花幼苗MDA含量的影响

植物在逆境下产生大量的活性氧,使细胞膜脂发生过氧化作用或脱脂作用,MDA是细胞内膜脂过氧化或脱脂的产物,它反过来又严重地损坏细胞膜系[9]。试验范围内,3个品种棉花幼苗的MDA含量随硫酸镁和复合盐胁迫浓度的升高一直上升,说明硫酸镁和复合盐胁迫浓度越高,对棉花幼苗细胞膜的破坏性越大。

3.3硫酸镁与复合盐胁迫对棉花幼苗Pro含量的影响

脯氨酸的积累是植物对抗盐胁迫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性措施[10-12]。试验范围内,3个品种棉花幼苗的脯氨酸含量随硫酸镁和复合盐胁迫浓度的升高一直上升,说明棉花幼苗抗渗透胁迫能力不断升高,也说明试验最高浓度100mmol/L在棉花幼苗的可忍耐范围。

3.4棉花幼苗对硫酸镁与复合盐胁迫的耐性

表2显示,硫酸镁胁迫下,晋棉47 POD活性上升最快,下降最慢,MDA含量上升最慢,Pro含量上升最慢,对硫酸镁的耐性最强;冀丰4号POD活性上升最慢,虽然Pro含量上升最快,但MDA含量上升也最快,膜脂损伤最大,对硫酸镁的耐性最低,所以对硫酸镁的耐性晋棉47>冀丰554 >冀丰4号。 复合盐胁迫下,冀丰4号Pro含量上升最快,MDA含量上升也最快,膜脂损伤最大;冀丰554 POD活性上升最快,下降最慢;晋棉47膜脂损伤最小;对复合盐的耐性:3个品种机制不同。

棉花幼苗POD活性在逆境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复合盐处理引起的POD活性上升大于硫酸镁;MDA含量在逆境间存在差显著异,硫酸镁处理下MDA含量上升大于复合盐。Pro含量在逆境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硫酸镁处理下脯氨酸含量的上升大于复合盐。整体考虑,棉花幼苗对硫酸镁的耐性低于复合盐。

3.5因子互作对3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棉花幼苗MDA含量与不同逆境与不同品种间互作有很大关系。棉花幼苗Pro含量与不同逆境与不同品种间相互作用有较大关系、与不同逆境与不同浓度间相互作用有较大关系。

参考文献:

[1]秦普峰,铁柏清,周细红,等. 铅与镉对棉花和水稻萌发及生长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26(3):205-207.

[2]丁志勇,许崇仁,王戎疆. 转Bt基因抗虫棉与常规棉几种同工酶的比较——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估生理指标初探[J]. 生态学报,2001(2):332-336.

[3]李孝刚,刘标,刘蔸蔸,等. 转基因抗虫棉根系分泌物对棉花黄萎病菌生长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157-162.

[4]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试验原理和技术[M]. 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赵世杰,许长成,邹琦,等.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改进[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30(3):207-210.

[6]张殿忠. 测定小麦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方法[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26(4):62-65.

[7]裘丽珍,黄有军,黄坚钦,等. 不同耐盐性植物在盐胁迫下的生长与生理特性比较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32(4):420-427.

[8]金明红,冯宗炜,张福珠. 臭氧对水稻叶片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00,21(3):1-5.

[9]王荣华,石雷,汤庚国,等. 渗透调节对蒙占冰草幼苗保护系统的影响[J]. 植物学通报,2003,20(3):330-335.

[10]夏礼如,钱春桃. 复合钠盐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3,29(1):147-150.

[11]王邦锡,黄久常,王辉. 不同植物在不同水分条件胁迫下脯氨酸的积累与抗性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报,1992,15(1):46-51.

[12]李百伟,孙存华,王丹. CaCl2对NaCl胁迫下甘薯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0):84-85.

复合胁迫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植物材料为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

试验所用仪器有鼓风干燥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药品及其它材料有外源污染物分析纯CdCl2·2.5H2O、ZnSO4·7H2O,栽培试验选用园土、草炭(2∶1)配制的培养土。

1.2 方法

试验设镉、锌单一、钙和锌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以及对照3种处理。对照组即用不加外源污染物的培养土,单一重金属胁迫即在培养土中加入单一的CdCl2·2.5H2O和单一的ZnSO4·7H2O,复合重金属胁迫即在培养土中同时加入CdCl2·2.5H2O和ZnSO4·7H2O。试验分为9个不同浓度处理,分别为对照组、5、10、50、100、200、300、450、600mg·L-1,每个处理做3次重复试验。

1.2.1重金属胁迫对高羊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叶绿素含量采用丙酮法进行测定。取样量1g左右,叶片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干净后用滤纸吸干水分,与少量石英砂置于研钵,加入丙酮研磨成匀浆,过滤后用丙酮定容,将叶绿素提取液倒入光径1cm的比色皿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45和663 mm下进行比色测定,以丙酮做空白对照组。

Cr总叶绿素的浓度(mg·L-1)=8.02OD663+20.21OD645

1.2.2 重金属胁迫对高羊茅生长量的影响

土壤采用园土和草炭(V∶V=2∶1)的混合物,土壤经过晾晒、锤碎及过筛混匀,盆规格为20cm×15cm×20cm(上径×下径×高度)的塑料盆,每盆土重1.5kg,混入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搅拌均匀。每盆播种100粒草坪种子。塑料盆下敷水盘,播种后每隔一天补充150mL淡水。120d后全部收获,收取地上茎叶部分,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干净,清除粘附在植物上的泥土和杂物等,随后去离子水再反复冲洗干净,置于鼓风干燥箱内,先在105℃下杀青15 min,然后在70℃下于烘箱中24h烘至恒重,测定地上部分干重。

1.2.3 统计分析

所有试验数据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进行处理,The SAS System for Windows V8软件的ANOVA过程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和t检验(LSD)。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重金属胁迫对高羊茅地上部分干重的影响

从表1可知,随着处理浓度的不断增加,镉单一胁迫、锌单一胁迫及复合胁迫对高羊茅地上干重的影响变化不同。其中:镉胁迫下随着浓度的不断升高,高羊茅地上干重呈下降的趋势并均小于对照组,各个浓度下的镉胁迫均对高羊茅植株生长起到了抑制的作用,浓度在10~600mg·L-1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当浓度达到600mg·L-1时差异最显著(P<0.05),在这个浓度下镉胁迫对高羊茅植株生长的抑制最为明显;锌胁迫下随着浓度的不断升高,高羊茅地上干重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变化幅度不大,在各个浓度下的高羊茅的地上干重虽然都大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锌胁迫对高羊茅植株生长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影响很小;在镉、锌复合胁迫下随着浓度的不断升高,高羊茅地上干重呈下降的趋势并低于对照组,各个浓度都对高羊茅植株生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浓度在5~300 mg·L-1时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在这个浓度范围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效果并不明显,浓度在450和600mg·L-1时与对照组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在这两个浓度下对高羊茅地上植株生长抑制的作用明显。

表中的数值为平均数±标准差(n=3),同一列中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t检验,P<0.05)。下同。The value in the table is the average±standard deviation(n=3),in the same column different lowercase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reatments(t test,P<0.05).The same below.

2.2 不同浓度重金属对高羊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从表2看出,随着处理浓度的不断增加,镉单一胁迫、锌单一胁迫及复合胁迫对高羊茅叶绿素的影响变化不同。其中:镉胁迫下随着浓度的不断升高,高羊茅叶绿素是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浓度在5~100mg·L-1处理中的高羊茅的叶绿素含量要大于对照组,并且浓度在0~50mg·L-1随着浓度升高叶绿素含量不断升高,浓度在50mg·L-1时达到了峰值并且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这个浓度下促进的作用较为明显,到达峰值后,随着镉浓度的持续升高,叶绿素含量开始回落并逐渐下降,浓度到200mg·L-1以后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组;锌胁迫下随着浓度的不断升高高羊茅叶绿素总体变化与镉胁迫略有相同,浓度在5~50mg·L-1,随着浓度升高叶绿素含量不断升高,并且也是在50mg·L-1到达峰值,随着浓度的再不断升高叶绿素含量出现一个平稳的下降趋势,在所有浓度处理中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镉、锌复合胁迫下随着浓度的升高叶绿素含量也是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且也是在50mg·L-1到达峰值,随着浓度进一步升高开始下降,但是复合胁迫下浓度在200~600mg·L-1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不同重金属胁迫对高羊茅地上部分干重的影响

通过图1可以看出,各个浓度下高羊茅在镉单一胁迫的地上部分干重均小于锌单一胁迫,因此高羊茅受到镉的影响更为明显,与锌相比镉对高羊茅的毒性也较强。同时在各个浓度下高羊茅在复合胁迫下的地上干重均大于镉胁迫小于锌胁迫。

2.4 不同重金属胁迫对高羊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通过图2可以看出,在5~300mg·L-1浓度范围内,高羊茅在镉单一胁迫下叶绿素的含量要高于锌单一胁迫,锌胁迫在这个浓度范围内对高羊茅叶绿素影响要大于镉胁迫;浓度在450和600mg·L-1的时候,高羊茅在镉胁迫下叶绿素的含量要低于锌胁迫,因此镉胁迫在这两个浓度下对高羊茅叶绿素的影响要大于锌胁迫。浓度在600mg·L-1时复合胁迫下高羊茅的叶绿素含量略高于镉单一胁迫并低于锌单一胁迫,在其余浓度下,复合胁迫高羊茅叶绿素含量均低于镉和锌单一胁迫。

2.5 镉、锌在复合重金属胁迫中对高羊茅地上干重的作用

通过图3可以看出,高羊茅在复合重金属胁迫下,与镉单一胁迫相比,随着浓度的不断升高地上干重变化幅度比较明显,从浓度5mg·L-1时的6.45%一直到600mg·L-1时的102.23%,与锌单一胁迫相比较,随着浓度的不断升高地上干重变化也是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但是幅度较小,从浓度5mg·L-1时的17.55%一直到600 mg·L-1时的47.08%,因此随着复合胁迫浓度的不断升高,其中重金属镉因浓度变化对高羊茅地上干重影响变化较明显,而重金属锌因浓度变化对高羊茅地上干重影响变化不明显。浓度为5和10mg·L-1时,与复合重金属胁迫相比高羊茅地上部分干重受镉影响的变化幅度要小于锌影响的变化幅度,在这两个浓度下,镉在复合重金属胁迫中对高羊茅地上干重的作用要大于锌,浓度在50~600mg·L-1,与复合重金属胁迫相比高羊茅地上部分干重受锌影响的变化幅度要小于镉影响的变化幅度,在这个浓度范围内,锌在复合重金属胁迫中对高羊茅地上干重的作用要大于镉。

2.6 镉、锌在复合重金属胁迫中对高羊茅叶绿素含量的作用

通过图4可以看出,高羊茅在复合重金属胁迫下,与镉单一胁迫相比,随着浓度的不断升高叶绿素含量变化幅度下降较明显,从浓度5mg·L-1时的27.49%一直到600mg·L-1时的1.01%,与锌单一胁迫相比较,随着浓度的不断升高叶绿素含量呈上升的趋势,从浓度5mg·L-1时的0.70%一直到600mg·L-1时的17.09%,镉和锌在复合重金属胁迫中随着浓度的不断上升,变化都较为明显,但变化方向相反。浓度在5~300mg·L-1范围内,与复合重金属胁迫相比高羊茅叶绿素含量受锌影响的变化幅度要小于镉影响的变化幅度,在这个浓度范围内,锌在复合重金属胁迫中对高羊茅叶绿素的作用要大于镉,浓度在450和600mg·L-1时,与复合重金属胁迫相比高羊茅叶绿素含量受镉影响的变化幅度要小于锌影响的变化幅度,在这两个浓度下,镉在复合重金属胁迫中对高羊茅地上干重的作用要大于锌。

3 结论与讨论

3.1 重金属胁迫对高羊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镉、锌单一胁迫及复合胁迫均是浓度在50mg·L-1时,高羊茅叶绿素含量达到了最大值,镉单一胁迫浓度在50mg·L-1时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这个浓度下的镉是最有利于高羊茅叶绿素的形成,而锌单一胁迫各浓度下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锌对于高羊茅叶绿素的形成无明显作用,镉、锌复合胁迫浓度在200~600 mg·L-1时,高羊茅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复合胁迫在各个浓度下高羊茅叶绿素含量均低于镉、锌单一胁迫,说明镉和锌在高羊茅植株体内起到了协同作用,两者相互作用后明显的抑制了高羊茅叶绿素的形成,在复合胁迫中,中低浓度下对高羊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锌的作用要大于镉,但是当浓度持续上升,镉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3.2 重金属胁迫对高羊茅生长量的影响

随着处理浓度的不断升高,镉单一胁迫对高羊茅地上干重影响较为明显,浓度越高地上干重越小,抑制生长的效果越明显,浓度在450和600mg·L-1时抑制最为明显,锌单一胁迫各浓度下地上干重均大于对照组,表现为促进生长的效果,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通过以上可以看出镉的毒性较强,而锌也表现出了具有营养元素的特征,还没有达到产生毒性的浓度。同时在各个浓度下高羊茅在镉单一胁迫下的地上干重均小于锌单一胁迫,这进一步说明了镉的毒性较强,并且毒性要强于锌。复合胁迫下高羊茅地上干重也是随着浓度的升高而不断下降,在所有浓度中复合胁迫下地上干重要大于镉单一胁迫小于锌单一胁迫,说明锌能够中和镉的一部分毒性,镉也能使锌的毒性增强。在复合胁迫下,低浓度下对高羊茅地上干重的影响镉的作用要大于锌,随着浓度的升高,锌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参考文献

[1]曹心德,魏晓欣,代革联,等.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及其化学钝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学报,2011(7):1441-1453.

[2]王丹.重金属铜、铬(Ⅵ)复合污染对小白菜的生物毒性效应[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3]何勇田,熊先哲.复合污染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1994(6):79-83,96.

[4]徐卫红,王宏信,王正银,等.重金属富集植物黑麦草对锌、镉复合污染的响应[J].中国农学通报,2006(6):365-368.

[5]周启星,吴燕玉,熊先哲.重金属Cd-Zn对水稻的复合污染和生态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1994(4):438-441.

[6]朱波,青长乐,牟树森.紫色土Zn、Cd复合污染生态效应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7(6):639-644.

[7]Abdel-sablur M F,Mortvedt J J,Kelsoe J J.Cadmium-Zinc interactions in palnts and ex-tractable cadmium and Zinc fractions in soil[J].Soil Science,1998,145(6):424-431

[8]孙吉雄.草坪学[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87.

[9]杨卓,王伟,李博文,等.高羊茅和黑麦草对污染土壤Cd,Pb,Zn的富集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08(2):83-87.

上一篇:煤矿企业节能降耗措施下一篇:肉羊的养殖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