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遗忘的技能

2024-09-06

不能遗忘的技能(精选七篇)

不能遗忘的技能 篇1

黄宗仰, 在民国时代很有名。他的名气远远超过弘一法师, 印光法师。

他是僧人, 他的书法, 属于颜体风格。

那时, 许多僧人, 为了以宗教信仰救苦救难。他们为时代所召唤, 为民族存亡而奔走, 为崇高理想而剃度为僧, 钻研释家经典, 同时, 迎合新旧世纪的变迁, 救难救国, 表现的是社会忧患意识和文人情怀。

黄宗仰, 出自常熟商贾之家。他自幼信佛, 早入禅门, 在镇江剃度, 热心于中国教育会, 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他出家未出世, 成为“我国佛教界中第一流人物”。

黄宗仰的字, 我在晴天会拿出来看看, 雨天也会有时摩挲一下。

他的风格, 柔中带钢, 黄宗仰的书法, 浑厚圆成, 苍老之至。

本雅明说:“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性与它根植于传统的关联是一致的。”我可以想象, 他从唐代名家的书法中汲取风格, 加上自己的了悟, 临摹多次后, 有了颜体的气韵法度。有人一生只写颜体, 比如我们梁溪书法家, 写的颜体在旅游景点可见, 也颇见天性。

在人类所支配的一切力量中, 信仰的力量最为惊人。福音书上说, 它有移山填海的力量, 佛学信仰, 让黄宗仰真气流露, 笔画稳健中颇多姿。线条起伏, 顿挫有致, 舒缓徐疾, 完全是佛家的澄明流露。

他的书法, 中锋行笔, 字形端庄, 墨迹饱满, 精气十足。有如黄宗仰在佛家修行, 又不安于寺庙, 在尘世救苦救难。即使隔了快大半个世纪, 看上去还墨汁饱满, 润莹透澈, 毛笔运行的肌理清晰, 浓浓写来, 笔墨自然。

他写的字:没有世俗气, 娇贵气, 只有刚劲气, 挺拔气, 脱俗气。

当时, 黄宗仰, 影响力巨大, 追随着众多, 不得不提到上海的一个地方:爱俪园。

一座风光旖旎的大花园, 源自信佛的犹太夫妇哈同的筹建。因黄宗仰与哈同夫妇的佛缘, 黄宗仰到上海, 住进爱俪园。

在这里他接待过孙中山与各界名流。切磋诗词书画, 成立海上书画公会。它揭开了中国近代艺术社团的新篇章。黄宗仰结交了海上名家, 大胆借鉴外来艺术, 开拓了海上画派的新风尚。

此刻, 黄宗仰与李叔同都在1899年来到上海, 同在海上书画公会相识, 后来又各自拓展了传奇人生, 都成为了近代爱国高僧。

看黄宗仰登台演说, 呼吁反清, 抵抗外国入侵, 反对帝国主义。他又西北云游, 四处学佛, 饱读经书, 也在日本避居。

他说:“哲学之病流于空想, 史学之病蹈于泥古。”他广泛阅读, 国学厚重。他修葺的爱俪园中西杂糅, 也有哥特式的圆柱, 拜占庭的影子。顺便记起黄宗仰的诗一首, 那是写给乌目山静安僧人圆寂后, 他赋诗致哀:

寂照明月炯, 牟危果树香。

涅槃馀密度, 诗卷共龛藏。

一塔袈裟地, 千花舍利光。

法身原不坏, 留与阅沧桑。

一首五言律诗, 文字朴素, 读来从容。黄宗仰除了书法, 关涉文学、哲学、史学、佛学, 写诗也有才气。梵音浸染, 洗涤尘心, 写来诗句, 恳切脱尘, 净土必彰。

黄宗仰不同于一般僧人, 他没有躲避世事, 而是访遍名山道场, 各地风土人情, 梵宇道场, 高僧事迹, 每每入心。

他同时看到了人间万家的疾苦, 颠沛流离的世俗众生。黄宗仰站在了佛教的立场上, 巧妙的发挥佛教的时代精神, 不仅了悟心性, 明心见性, 而是改造民国道德, 民国艺术, 振兴社会。

他属于大乘佛教。利己利他, 美化人生。

他的功底源自何处?《古典写实主义》认为:“艺术是人品人格的体现, 一定有精神力量在后面支持, 表象只是在最大程度的表达内在精神。”对于黄宗仰来说, 除了佛教思想, 从日本辗转而来的西方知识也是资源。他放弃仕途, 甘愿寂寞, 有人形容黄宗仰, 温温如笑, 待客如亲人。

我珍藏着他的书法, 一个爱国僧人的墨宝, 且是我喜欢的颜体, 爱不释手, 自然。颜体如何表达书法的风格, 我总觉得以上一些形容不足以道出我的感觉:它像是茂密而不枯燥的树丛, 又像是峭秀而冷冽的秋山, 看了总觉得亲切有血性, 骨气蕴藏在温柔的笔锋里。望之, 民国时代的风潮隐约有声:

孙中山接见他, 章太炎写诗唱和他, 名人居士写信给他, 名噪一时。又见名山大川留下他的足迹, 山色溪声, 一一尘中一切心, 灭过去之罪业, 种未来之善根。或者, 落笔书写, 窗明几净, 梵香氤氲。

黄宗仰, 冷眼心犹热, 一位颇具个性的爱国僧人。朱光潜说:“精神不灭, 这影响尽管细微, 也可以蔓延无穷。”民国过去了, 黄宗仰不像弘一法师被炒作, 他的名声, 越发沉寂了。在这个图像的漩涡里, 观看远胜于相信。最后, 我们还是来观照他的书法作品。

朱光潜说:“观照就是欣赏, 欣赏就是快乐。”如是我闻, 不能遗忘。

摘要:黄宗仰所处的时代, 在民国初。他曾被梁启超誉为“我国佛教界中第一流人物”, 他虽处佛门, 却紧跟时代步伐, 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之爱国事业。热心中国教育会, 两次写信给孙中山, 能文能武, 其诗文涉及面广, 他属于大乘佛教。利己利他, 美化人生。

关键词:黄宗仰,佛教,爱国,书法

参考文献

[1]沈潜.出世入世间[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11.

[2]杨云飞, 朱春林.古典写实主义[M].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6.7.

不能遗忘的时光作文 篇2

香港电影黑帮片从开始到现在一路走来,从吴宇森式的快意恩仇到杜琪峰式的斗智斗勇,从王晶式的嬉笑怒骂到刘伟强式的隐藏伪装,一直不断创新。发展到现在的香港黑帮片少了血腥的枪林弹雨,多的是心灵的煎熬。电影《无间道》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刘伟强导演的《无间道》被视为挽救香港影坛的倾心之作,其中的江湖世界不但是现实世界的反映,还是现代人内心的挣扎独白。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是具有预言性质的台词,整部《无间道》充满禅意,这句更像是佛家的偈语。在电影中,无论是黑帮的领袖大哥,还是警界的风云人物都好像被这句话主宰着。黑老大韩琛、警司黄志诚,就连两个隐姓埋名、做梦都自己被揭穿的都卧底都为自己的“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甚至自己的生命。

电影中无论是梁朝伟饰演的卧底警察陈永仁,还是刘德华饰演的卧底黑帮刘建明,他们都在过着一种与常人不同的生活,不敢说真话,不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活在谎言之中。个中感觉,也许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他们没有“小马哥”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被阴谋诡计、小心翼翼所笼罩。当他们在音像店相遇,共同对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着迷时,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被对方改变着,这注定要成为一段不能遗忘的时光。也许正如陈道明饰演的大陆警察所说:“事情可以改变人,但人不能改变事情。”虽然刘建明想苦海回头,在“做一个好人”的愿望驱使下枪杀黑道大哥及一连串的黑帮卧底,也无法跳出无间地狱,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警察。“做一个好人”对他来说就是人生当中全部渴望,但最后还是为自己的“混”付出了代价。

《被遗忘的时光》作为本片的.主题曲恰到好处,,可陈永仁和刘建明到死也不会忘记自己所经历的时光,他们的路都是自己挑的,无时无刻都被人控制着,然而死了很多人以后才明白,他们玩不起,都在“玩”自己和别人的生命,这一段卧底生涯,不是被遗忘的时光,而是一生都挥之不去的梦魇。

不能遗忘的往事 篇3

受家庭影响的革命精神

1934年12月,父亲出生在越南河内的一个华侨家庭,祖籍广东顺德,家中世代为官,先祖是轩辕黄帝七代世孙季子云,太祖父和高祖父都被清政府诰封振威将军,太祖母和高祖母被诰封一品夫人,曾祖父为二品两广总兵。祖父在广东从商,二十八岁病逝,祖母带着两个儿子投奔娘家,虽为寡妇却声明大义,曾劝十四岁就弃学投奔革命的外祖父:“数卷书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即为亡国大夫又何荣誉,读书又何为者?”外祖父十九岁在越南河内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投奔辛亥革命,又在云南讲武堂结识了叶剑英,后到昆明隐身于商界二十七年,积极为革命筹划钱饷,支持革命。

父亲六岁时随父母从越南回国,在昆明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所以父亲对昆明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认为昆明才是他的故乡,并在生前就和母亲商量好去世后把他们安葬在昆明。受家庭影响,1949年读高一的父亲毅然弃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由地下党安排参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云南昆阳县农村工作队,主要工作是在内甸彝族区征粮、组建基层政权、清除敌对势力。由于当地生活条件艰苦,父亲患上了十二指肠溃疡被送回昆明治疗,没想到却侥幸躲过了国民党的围剿,直至1950年8月才复员离开地方工作。这些经历使得父亲一直都很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父亲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在他去世后,我翻看他的日记,发现其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他联系国际形势分析国内社会现状和对历史发展的反思与评述。家里除了订阅有许多音乐类的书报杂志外,父亲还喜欢阅读《参考消息》《作家文摘》《环球时报》《世界博览》等报刊。

1955年,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本科毕业的父亲又积极响应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毅然让出留在北京的机会,自愿报名来到了西北师范大学任教。他是外省高校来到甘肃任教的第一位音乐人,可以说是甘肃音乐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贫瘠的土地,教学四十余年来,为甘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音乐人才。

曲折的情感经历和人生际遇

父亲与《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光未然(张光年)的小妹妹张惠芳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当年他们一个是从湖北老家到北京投奔哥哥年少伶俐的小姑娘,一个是从云南复员到北京投奔姐姐胸怀大志的少年,同在一个屋檐下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又先后考到了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和文学系学习,志趣相投的两个年轻人进而相知相恋。父亲到甘肃工作后,张惠芳为了追随父亲,放弃了留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的机会,也来到大西北工作。本是一段多么美满的姻缘,却被一场“文革”生生拆散,从此天人两隔,而这也成为父亲一生的痛深埋在心底四十余年。直到晚年母亲去世后,压抑在心头大半生的话才在他写的自传《不能遗忘的往事》中倾诉而出,他用“一生难忘的恋情和遗憾”为题,以饱含深情、悲愤的心情回忆了这段凄美的情感经历。写自传时,父亲已是刚接受过治疗的癌症患者,我们当时劝他写自传是想让他把一辈子想说的话说出来,可没想到他在回忆往事时,犹如把已经结痂的伤疤又狠狠地撕了下来,伤口又一次血肉模糊。那段时间,只要和人聊天,他的话题总是围绕着这段往事,一说起就停不下来。作为儿女,我们只能默默地听他诉说,现在想来,那是他对人生悲鸣的“天鹅之歌”!

从1958年起,因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的影响,父亲受到了很多不公的待遇。“文革”期间,他主要教授的《西方音乐史》和《音乐欣赏》两门课被取掉,不断被抽调参加甘肃各地区的农村社教。直到1978年,按照教育部规定高校艺术系科要开设《艺术概论》课,学校把在甘肃永昌戈壁滩万木林场参加生产劳动的父亲调回学校教授这门课,相隔二十年才重新走上讲台,开始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研究。

勤奋的音乐研习之路

父亲上初中时,每周末都会去昆明市区基督教青年会安排的唱片音乐会欣赏音乐,陶醉于音乐中的父亲从那时起就萌发了学习音乐的志向。1950年10月,父亲在北京经光未然介绍,先在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和北京师范大学音乐戏剧系旁听,后于1951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主修作曲理论,实现了他学习音乐的梦想。1956年,父亲申请去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进修西方音乐史和作品分析,上海音乐学院教务处安排谭冰若教授做他的西方音乐史导师。谭先生知悉父亲与他是同乡,不仅不收学费,每次上课前还让父亲同他一起吃早餐。后来,父亲又申请听钱仁康先生的作品分析课,钱先生知悉他来自甘肃偏远地区后也不收他的学费。谭、钱二老精深的学术水平使父亲在专业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受到二老高尚人格的影响,父亲之后也从不收找上门来辅导的学生的学费。

父亲热爱自己的音乐事业,西北师范大学组织部曾找他谈话,请他担任音乐系系主任一职,父亲觉得自己的时间已经在各种政治运动中耽误不少,想要静下心来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三次写信给校党委婉言谢绝。他在学习研究的时间里从不敢怠慢,不停地思考钻研,在有限的时间里可说是成果累累。

1979年10月,父亲加入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父亲开始关注研究音乐领域的很多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在1981年第六期《人民音乐》发表了《为活跃大学生音乐生活出把力》一文,针对“文革”结束后大学文化生活贫乏向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呼吁重视高校美育,在高校开展业余音乐文化活动,同年在《音乐研究》季刊又发表了长篇文章《音乐特性与音乐形象》一文,针对苏联音乐美学将标题音乐演绎成“音乐文学化”的论断和观点加以剖析,阐述音乐特性,引起当时中国音乐美学界的关注。在1984年针对当时音乐报刊宣传介绍西方现代派音乐,撰写了批判文章《关于现代派音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在《人民音乐》第五期发表,后被北京《音乐舞蹈研究》第五期转载。之后,父亲认识到凭翻译文献和有限的欣赏音响资料批判现代派音乐是有局限的,又在2004年增加他的《西方音乐史》一书中第九、十章内容时客观介绍、评价了现代派音乐。由于父亲自少年起就喜欢美国电影音乐带有乡村音乐风格和抒情格调的歌曲,2004年他在《人民音乐》第三期发表了《二十世纪中叶美国电影音乐的勃兴》一文,同读者商讨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美国电影流行音乐。而在2006年《人民音乐》二月号上,父亲又针对当时看到国内外部分通俗歌曲音乐爱好者关于全面否定古典音乐艺术价值和典范意义,发表了批判文章《为古典音乐正名——有感中外“古典音乐衰亡”论》一文。2001至2002年,父亲的同班挚友、艺术歌曲作曲家尚德义创作的混声四部合唱《大漠之夜》和《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连续荣获中国音乐创作最高奖“金钟奖”金奖。得知喜讯,父亲以激动的心情撰写了《尚德义在当代艺术歌曲中的成就与贡献》一文,发表在《人民音乐》2003年第三期。之后又在2006年第二期《西北音乐文化》季刊中发表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审美特征及价值——关于艺术歌曲及其在中国传播的美学再思考》和在2008年《人民音乐》十一期发表了《中国艺术歌曲辨》,可谓笔耕不辍、成果丰硕。

nlc202309090635

父亲的专著《西方音乐史》是当时国内第一部通俗的西方音乐通史简述。当时,出版社基于市场考虑要求压缩字数,父亲因此将十章四十五万字的篇幅删减为八章二十五万字的内容,并于1994年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之后的十年间,该社重印四次,2008年修订后增加了原删减的第九、十章内容,即《二十世纪走向多元化发展的现代音乐(上、下)》,之后又重印两次。这本书作为西方音乐史教材,受到了全国音乐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科师生及音乐爱好者的广泛好评,并于1995年获得甘肃省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爱生活懂生活的热心人

父亲一生淡泊名利,生活简朴。他的工作单位离家大约有二十里路,为了照顾我们姐妹在市区上学,二十多年来,他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六十平米的住房内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最多的就是书,但即使母亲去世后他独自一人居住,家里也不乏温馨雅致。很多去家里探望他的学生、朋友都很吃惊,墙上挂着各种书法和绘画作品,书架上整齐地摆满了各种小饰物,餐桌、钢琴、边柜上摆放着各式绢花,一进家门就能感受到主人对待生活积极浪漫的态度。

父亲是一个非常认真严谨的人,对待工作、学习一向一丝不苟,生活中的他非常爱干净整洁,他的东西永远摆放有序。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出门穿的衣服、裤子都是没有褶皱的,皮鞋擦得锃亮,就连他上下班骑的自行车也爱惜如新。

父亲很注重保养,还喜欢向别人介绍他的保养方法,很多人都知道他每天用木梳梳三百下头发,所以他的白头发比同龄人要少得多。父亲每天用凉水拍脸,这样不仅不容易感冒,而且不容易长皱纹;每天坚持磕牙、做自编操,后来没有力气活动了,还坚持按摩四肢,从不放弃运动。

虽说父亲在昆明长大,在北京上学,后又在甘肃生活六十年,却继承了广东人好吃会做的习惯。小时候,每年除夕年夜饭都是父亲大显身手的时候,他会为这一顿饭精心准备三天,设计、采购,腌制……等到除夕那天晚上,他会为我们一家人忙活大半天,摆上一桌十分丰盛的晚餐。他做饭很慢,但井井有条、不慌不忙,做出来的菜味道鲜美,十分诱人。

与病魔斗争的坚强战士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平日里他待人的态度非常谦虚和蔼,遇事处处谦让,总是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遇到需要他帮助的朋友、学生总会真诚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他用父亲般的慈爱对待着他的学生们,记得他带毕业班学生去甘肃成县实习,一个月实习生活结束回到学校后,学生们都改口亲切地叫他“黄爸爸”,可见学生们对他的尊敬和爱戴。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没有脾气的人,在遇到困难时却从没低过头。2007年母亲突然去世,母亲和父亲结婚四十年互敬互爱,她的离世无疑对父亲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2009年,父亲不幸被查出患上癌症,在之后一系列痛苦的手术、化疗、放疗过程中,父亲表现出与病魔顽强作斗争的精神令人震撼。2011年,已经七十七岁高龄的父亲由于放疗颈部组织严重纤维化,颈部一处破溃的皮肤始终无法愈合,最后决定做切除植皮手术。手术结束后,父亲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全身插满管子躺了九天。我站在门外透过窗户看着父亲,哭得像泪人一样,每次进去前都要擦干眼泪故作镇定。当时父亲的意识还很清楚,虽然无法说话,但从他的眼神和表情里,我从没看到悲观和绝望,从没看到因无法忍受痛苦而祈求怜悯的目光,只感受到一个具有坚忍性格的战士在与病魔的战斗中表现出的打不垮的强大精神。

当年风华正茂的父亲带着自己的理想只身来到甘肃,在这片土地上谱写出他曲折丰富的人生篇章无怨无悔。他总是在说他感谢甘肃,没有在甘肃的这些经历,就没有他之后很多对人生的思考和“文革”后的奋斗。

父亲的学生、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李槐子在悼词中写道:

他,为爱而捐躯。

他爱这片给了他灵感与良知的土地,

他爱这一群群成为朋友和知己的学生,

他爱闪耀着人类精神之光的世界的音乐,

他爱真善美,爱阳光!

为什么我们今天额外沉痛?

因为一颗智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为什么大家今天如此伤心?

因为我们永别了一位值得敬仰的真正的人。

安息吧,黄腾鹏教授,

您永远活在学生的心中!

(本文作者系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不能遗忘的技能 篇4

互联网的出现及其用户数量的惊人增长, 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标志。作为人口大国, 我国网民数早已过亿人。多功能手机日益普及的同时, 一方面大大扩展了人们的交往范围, 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 甚至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 另一方面导致人们被以电脑和手机为主要代表的现代信息传播工具所“操纵”和“役使”的局面正在形成并被固化, 离开了电脑和手机, 马上陷入不会说、不会写更不会算的尴尬境地的成年人口数大量增加。心算、口算、限时命题作文、即席演讲等反映人们基本文化素养和科学涵养的基本技能在慢慢消失中。

教育界的情况亦大体如此。在大中城市甚至不少较发达的小城镇里, 各级各类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已经普及, 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甚至已实现100%的多媒体教室普及率, 完全依靠或主要依靠多媒体上课的教师越来越多。不少老师从走上讲台到离开讲台完全不用任何板书, 也无需任何“手工”计算, 单靠PPT演示或FLASH, 就完成全部的教学任务, 而且“看上去很美”。

但是, 这样就导致了一个严重问题:教师必然越来越不会写 (包括作文和书法) , 越来越不会说 (包括阅读与朗读) , 越来越不会算 (包括口算、心算和手工计算) , 越来越不会设计 (手工意义上的设计) , 一切教学环节都被“电子化”, 教师已然成为电脑的“被控制者”。更加严重的是, 我们怎能指望由前述丧失了写、算、说和设计技能的教师所教出来的学生具备这些基本的写算技能呢?在不少学校, 长期以来不再举行教师的板书设计比赛, 不再有书法竞赛, 也不再有完全不依靠多媒体进行的所谓“传统”教学, 即使有也常常仅是某种点缀和装饰。可见, 传统教学技能的丧失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延伸的分析

如果站在尽可能客观公正的立场看, 电脑技术的极大普及特别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日益广泛的运用, 对强化在班级授课制下的整体教学效果及其可测量性与可评价性委实功不可没。事实上, 我们已经不可能拒绝电脑和手机, 如同不可能拒绝后工业时代的任何新鲜事物一样。因为, 无疑,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对增强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意义重大。理论上无边际的电脑屏幕界面, 可以帮助教师对画面进行任意切换及随时改变呈现方式, 音、画、图片、文字、数目字等信息符号, 以变幻莫测的多种组合方式, 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 改变了学生的知识接受方式和思维方式, 直至对知识本身的理论界定也随之悄然改变。在传统教学中单纯依靠教师语言描述至多辅以简单粗糙的若干辅助教学手段与媒介如挂图、实物、幻灯片等组织的日常教学活动, 由于知识及其传授过程中的浓厚生活色彩与强烈的现实可感性, 使之更适用于小规模教学班级, 对于提高较大规模教学班级的整体效率, 助益不大。这也是为什么要大力提倡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另一方面看, 由于多年来渴望接受各种层次教育的人数始终有增无减, 学校学位的有限性与事实上存在着的社会各种人群对受教育渴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不可能在短期之内解决, 这在客观上成为大面积推广电子化教学的最大助力。实际上, 许多学校正是在招收尽可能多的学生入学以履行其社会义务的巨大压力下, 才不得已不断扩大班级规模。为应付如此大规模的扩招, 需要并尽量确保教学质量不致严重下滑, 唯一的选择只有推行多媒体教学。

但是, 事物总是会走到它的反面。电脑固然为教学带来巨大便利, 而危机却早已隐含其中。如前所述, 丧失了写算等基本教学技能的教师, 掌握了熟练的甚至是精湛的技术化教学手段, 使教学日益精致和科学的同时, 不可能不严重忽视教育原本应有的艺术性和人文性功能的发挥, 使对学生的培养过程近乎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 使教师的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被涂抹上一层浓浓的功利性、实用性和技术性色彩, 从而沦为“机械化劳作”, 使学校在某种特定意义上成为生产性单位, 当然, 也使学校逐渐忘记了自己神圣的育人使命。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古人说过,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认为, 其中所谓的“道”, 不大可能撇开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和深厚学养, 以与学生面对面接触的方式加以传授。这是电脑带来的最大问题。所谓的网上交流, 哪怕提问者与应答者在生活中彼此熟识, 但由于网络世界本身不可避免的虚拟性或虚假性, 人与人的交流必然横亘着一条“虚拟”的河, 这成为师生间交流的最大障碍。更致命的是, 长期以来高度依赖电脑技术实施教学及与学生交流的教师, 由于越来越丧失了基本传统教学技能, 一旦需要使用这些技能实施教学时才恍然惊觉, 自己已是无能为力。

其实,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界限通常是比较模糊也是很难截然划分清楚的。比如食品, 谁能准确分得清哪些是传统的食品而哪些是现代的食品?又比如, 思想观念, 哪个人能清晰地指出何为精华何为糟粕 (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如敬老扶幼、疾恶如仇、善待他人、见义勇为、侠肝义胆等在这个人情冷漠的时代可能具有更高的价值呢) ?反观教育界也是如此。近年来, 对所谓现代教学手段的过分推崇与盲目推广, 造成的恶果短期内怕不易消除。糟糕的还在于, 当有教师意识到传统教学技能的丧失而采取一些补救办法 (如短时间内拒绝电脑、关闭手机等) 还会被人讥讽为不合时宜, 跟不上时代步伐。于是, 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丧失了这些技能。这是特定意义上的“教育失败”。因为, 远离了人类基本生存技能的人 (对教师的生存而言无非就是写、算、说与读的技能) , 很难说是一种进步, 退化的特征倒是日益凸显。

三、对策

上述问题并非我危言耸听, 而是存在于我们身边。尤其是对于那些入职时间不长的“80后”教师而言, 更急需补上传统教学技能这一课。我提出如下两条对策, 以供方家指正。

1. 学会拒绝“现代”

在所谓的“工具理性时代”, 人人都客观上存在着被工具化、被符号化和被电子化的危险, “现代化”的浪潮势不可挡, 人人被无奈地裹挟着向前奔流, 却常常忘了目的地, 更记不清出发点。所以, 在被电脑技术所包围的环境里, 教师必须强迫自己适度地拒绝电脑, 回归“三个一” (一支笔、一个讲台、一块黑板) 状态, 拿起久违了的粉笔, 写写那些曾经是如此熟悉的汉字, 算算那些曾为自己无比蔑视的简单计算题, 真诚地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聆听那些来自心灵深处的美妙声音, 有条件的话最好再带上学生到大自然中去, 看看带着晨露, 散发着芬芳的花草, 摸摸温柔的大地, 踩踩河边细细的沙土, 听听小鸟快乐的鸣唱, 等等。要做到这些其实很简单, 短期内离开电脑就是。

2. 开展传统教学技能竞赛

这里所说的技能, 专指与电脑技术无关的写、算、说、读技能, 其中板书设计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学校可以为此形成一项制度, 要求教师在完全不借助于电脑技术的情况下, 仅靠一个人、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 依靠自己生动的描述和形象的解说就能上一堂完美的课。与此相关的竞赛还包括:毛笔和硬币书法比赛、板书设计比赛、说课比赛 (不用PPT, 只是“说”) 、命题限时作文比赛等。通过不间断地举行这样的比赛, 使教师熟习传统教学技能, 作为“现代”教学技能的补充。

四、结语

行文至此, 意犹未尽。本文并不试图解决任何问题, 也无法做到这一点。全部的目的仅在于提出一个可能是为我们所共同忽视的问题, 以免在实施日常教学的过程中, 有了电脑的帮忙, 却从此丧失了说、写、算等基本教学能力, 从而可能导致教育越来越远离真实的人和人的世界。因为, 生活本身是不可虚拟的, 它只在现实中且永在。为此, 教育要适度回归“原始”状态, 回到黑板粉笔的时代。这是教育的童年, 也是人类的童年。而童年, 总是那样美好。

摘要:在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 曾为师生所熟悉的读、写、算等若干传统教学技能逐渐被人们遗忘以致基本丧失。对基于电脑的教学技能的娴熟掌握, 却导致了对传统技能的淡忘与蔑视, 这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愿看到的现实。现代教育每年生产出数量惊人的精通电脑技术但既不会写, 也不会算, 更不会说的“现代”学生, 以及人数逐年增多的不会板书也不懂心算的“现代教师”。这是特定意义上的“教育失败”。本文试图从以上现实分析角度切入, 对此展开初步讨论, 以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教师,传统教学技能,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李丹莎, 张龙革.由一个教育现象想到的[J].中小学电教, 2011, 2, (18) .

[2]范国睿.何珊云危机时代的教育变革[J].教育研究, 2011, 2, (98) .

[3]陈维维.技术现象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 2010, 12, (34) .

[4]南怀瑾.论语别裁 (上、下册) [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0.4.

不能遗忘的技能 篇5

留在心中永远的痛,不能遗忘常敲的钟

—仅以此篇文字缅怀在汶川地震中失去生命的所有人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造成四川省及临近的多省市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现了解的数据已有4万多同胞离世、20多万同胞受伤、灾区住宅及建筑大面积倒塌和破坏,灾难之大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史数空前。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了许许多多的家庭支离破碎,多少幼小的生命、多少美丽的家园都尽失在这场无情的地震中,失去的家人永远都呼唤不回來,幸存下的人心中是一片的苦痛和迷离。无情的天灾造成的后果让人那么的不捨与心痛!此刻感叹的是人生无常、唯有珍惜眼前身边所拥有的就是最大的幸福!看到大自然的无情,深深体会人们是那么的无助无力。每个人都有美满的家庭.,但失去了至亲、至爱会是什么感受,我想我们都能够体会;有多少人能够承受的住父母情、夫妻情、骨肉情、手足情就在這次灾难中失去了,将心比心您也会和我一样心如刀割。好多人失去后才明白,原来在身边的一切是多么的重要;有些东西失去后或许还能找回,但人死离别怎么呼唤也呼唤不回來;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就这样走了,留下来的人眼泪一流再流,祈求上天怜悯别再让我们的亲人受苦难了。灾难发生后举国悲痛和关切,各行各业的国人都纷纷集结,想为此次灾难做点事情,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线、国人都投入到了赈灾救灾的活动中。我们公司在掌握了相关赈灾信息后立即发起了赈灾求助的倡议,短短时间我们项目部及各分公司的各位同任都奉献了自己的爱心,这场灾难每个同胞心中都为之痛心,现在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在力所能及中捐些款、物,为灾区苦难的同胞尽点自己的微薄之力。善根有善举、好人有好报。

5月19日~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这几天举国陷入了深痛缅怀四川汶川大地震离世的同胞们,每个人都无不为在这段地震灾难中报道的深情深爱感动流泪,今生谁都不愿看到、碰到的灾难就这样发生了,四川的同胞们你们不会被灾难打夸;悲痛将是我们永远的伤痕,但重拾信心重建家园是我们每个国人共同的愿望。此刻我在深思,中国有13亿人但有多少了真正懂得预防灾难的常识知识?此次汶川大地震给我们所有人都深深的上了一堂很沉重的灾难课,常识不能确保不受伤害,但常识能确保你不会轻易受到伤害。生命诚可贵,深思灾难痛!

不能被遗忘的柏林墙 篇6

在所有的纪念活动中,最为震撼的莫过于一组名为“灯光边界”的装置艺术。11月7日至9日,8000只发光的氦气球被依此摆放在了柏林墙的原址位置。它绵延15公里穿过联邦议会附近的施普雷河岸、勃兰登堡门、查理检查站、波茨坦广场等重要地点,象征性地又一次将柏林一分为二。11月9日晚,包括马克·扎克伯格在内的参与者把这些象征自由的发光气球放飞夜空,以此来喻示柏林墙的消失。

柏林墙是冷战的标志之一,1961年8月13日由东德政府修建,一度隔断分属两德的东西柏林。25年前,一个新的时代随着柏林墙的倒塌而开启。作为德国第一个来自东德的总理,默克尔说,柏林墙倒塌时她的感觉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她在追思会上说,柏林墙的倒塌向那些基本权利受到威胁的国家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此前,《经济学人》曾在报道中提到,东德最后一任国防部长艾博曼认为,作为在德国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自由革命,1989年柏林墙倒塌甚至比1789年法国大革命更重要,因为1989年的德国统一是非暴力的。

25年来,德国人在经济和观念上变得越来越融合。德国《霓虹》杂志的一份调查显示,对于“如何评价德国统一”这个问题,47%的受访者认为统一是福音,6年前持这样观点的只有14%。

虽然柏林墙已经消失了,但德国政府并不希望人们将它忘记。他们不断地纪念柏林墙的倒下,就是为了不再有分裂的高墙竖起。

不能被遗忘的字词教学 篇7

没有足够的字词积累,学生很难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对象,选择合适的、得体的词语,用词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时有发生。阅读文本同样也是以理解词语为基础,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尤其重要,更需要学生字词的积累。没有足够丰富的词汇,就无法写出一篇语句通顺、表意清晰的文章。大而言之,会直接导致学生语文素养乃至人文素养的下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字词不但具有教学价值,而且具有教育意义。

一、加强对学生的词源教学

古汉语中大部分字词合一,而现代字词的意思和古代的词义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也会因年代久远而产生“恍如隔世”的迷茫。然而,现代汉语的词义绝大部分脱胎于古代汉语的词义,如果我们了解了词源,便会打通古今,举一反三。打通古今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词源的意识,刨根究底,追根溯源。如“益”是一个会意字,本义就是“增加”之意,是“溢”的本字,“好处”是后人逐渐丰富上去的义项,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曾益其所不能”和“精益求精”中“益”的含义。

教学中要巧妙地借用成语来串联古今,大多数成语词义相对固定,它们来源于古代,古今都在使用,所以成语当中保留了大量的古义,而这些古义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可借此来促进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积累。从“瑕瑜互见”这个成语出发,我们可以掌握“瑕疵”“白璧微瑕”“瑕不掩瑜”等词义,也可以了解“见”字的通假现象,事半功倍。

此外,老师要充分掌握汉字造字法的“六义”,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字词积累的兴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上课时:“‘帽的这一部分,既不是‘日,也不是‘曰,而是这样的,(范写冃),这个字念mào,是个象形字,古代的帽子就是这样写的。记住了!仔细看,这是书法家写的帽,把它写好。”增加字词掌握的量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触类旁通。

二、培养学生“抠字缝”的习惯

文章的深意往往蕴含在字里行间,需要读者去“抠”,去挖掘,而“抠”的抓手就是字词。对文章理解的深浅往往表现在他对字词的理解程度上。古人说,字斟句酌,文章都是由字词句构成的,抓住了某个字、某个词,有时就等于拿到了一把理解文章的钥匙,尤其是对那些经典的作品。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意蕴丰富,学生常读不懂,把握不准作者的情感。顾德希老师抓住了“悲愤总时时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中“悲哀”和“悲愤”两个词语的差别,“特别是若能对其中‘愤与‘哀两字感觉很敏锐,那么对鲁迅此刻要化悲痛为力量的感情就会有十分真切的理解”。

“对于词儿,不但要知道它的解释,还要懂得它的情味。你在读文字的时候,如果不用这步工夫,那末你不但对于所读的文字不能十分了解,将来自己写起文字来也难免要犯用词不当的毛病。(夏丏尊《学习国文的着眼点》)”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读者必须把抓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有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的希望。(《文艺作品的鉴赏》)”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和本义有时会大相径庭。比如贬义褒用,在《再别康桥》一课,有诗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其中“招摇”一词,本来是个贬义词,是“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的意思,可在这句诗中却不能这样理解,结合语境及诗意揣摩,就会发现它这里应是一个褒义词,是“让人喜爱、引人注意”之意。“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狡猾”,“实在标致极了”(鲁迅《藤野先生》)中的“标致”都是极具咀嚼价值的词语。

三、在写作中巩固字词积累成果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让老师头疼的问题。老师对作文的批改常常是蜻蜓点水式的,并不能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认为,没有了丰富的字词积累和正确的词语应用,一切写作的技巧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强化写作中的字词运用极为重要,这方面,朱自清、叶圣陶等前辈都有好的尝试值得我们借鉴。朱自清的《春》和《背影》是初中学生学习写景和叙事极好的范例,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汉语字词自身的独特魅力。“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春》),一个“闹”字让我们联想到“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两处“闹”字都在本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引申,可谓一字活全句。类似这些字词运用的例子,学生在习作时是完全能够效仿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让学生充分理解字词对表情达意的重要意义,在遣词造句的修改中起到提升作文水平的效果。大凡名篇佳作都是经作者反复推敲,多次修改而成的。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一个“绿”字反复推敲,反复修改,于是才有了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修改文章不仅是对文章完善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更是对字词的辨识与运用的过程。

四、把字词教学引向生活课堂

仅靠课堂教学来解决学生字词学习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要跳出教材,将生活中的字词引入课堂;同时要拓展课堂,把字词的学习带入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一些鲜活的例子,比如演员徐静蕾在她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房间里生了篝火,倒是很有度假的气氛。”这里就误用了“篝火”一词,因为“篝火”现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柴燃烧的火堆,房间里生火不能用这个词语。类似的例子在《咬文嚼字》中比比皆是。我们也可以发动学生寻找报刊中存在的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更可以发现身边的不规范使用字词的现象,纠错的过程也是提醒自己规范用字的过程。开展词语竞赛、造句等行之有效的字词学习法。初中生可以用仿句或语段写作来代替单纯的造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字词使用的准确性,培养良好的语感,也更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

生活也是课堂,日常生活中的汉字比比皆是,有的用得好,有的用了错别字,有的用词不得当,甚至闹出了笑话。电视剧、广告、新闻、流行语,甚至是名家的作品中都有形形色色字词谬误。要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敏锐地发现生活中字词运用的瑕疵和错误,敢于质疑,积极维护汉字的纯洁性、准确性。久而久之便会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这样才能辨正误,知得失,从而自觉提高字词使用的规范性。

学以致用,字词教学中积累和运用是“体”和“用”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语文老师有了这样的意识,才能让字词教学落到实处,并使之贯穿语文教育的始终,从而让学生深刻感受汉语字词的无穷魅力。

上一篇:家庭小区下一篇:初中历史课活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