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时机

2024-07-15

评价时机(精选七篇)

评价时机 篇1

1.1 基本概况

X1井是位于某开发区中部的一口基础井。该井于1972年4月19日投产。射开XII、XIII、XI组三个油层组, 共24个小层, 射开砂岩厚度35.2m, 有效厚度26.8 m, 其中主力层4个即YI21、YI22、YI31、YI32, 射开砂岩厚度15.5 m, 有效厚度14.2 m。原始地层压力为11.01MPa, 饱和压力为6.0 MPa。

2004年10月某井大修拔堵后日增液37t, 日增油9.9t, 含水下降20个百分点, 流压上升4.11MPa。2008年4月, 该井日产液102t, 日产油6.7t, 含水93.4%, 流压5.93 MPa。累计产液量为125.741×104 t, 累计产油量为33.8076×104t。

某井周围连通杏Z1、Z2、Z3、Z4、Z5井共5口水井且均为分层注水井。

1.2 堵水层的确定

该井油层发育状况分析:Y一组主力油层发育厚度大, 渗透率高, 油层动用好, 含水高。根据一些分析确定某井堵水层位为YI12b、YI31、YI32层。为了保证某井堵水效果, 对相连通的P1井, 1993年1月方案由370m3/d调到290 m3/d, 即YI32以下80m3/d调停, 同时为了更好的控制含水同时缩小主力层与非主力层间的压力差异, 于1993年8月对Z1井的偏I、偏II、偏III各层都进行减水, 以平衡层间压力差异。这样, 全井配注由290m3/d减到200m3/d, 实注由217m3/d下降到187m3/d。

2 拔堵时机分析及效果评价

2.1 拔堵时机分析

2.1.1 拔堵层完善了注采关系

一方面由于一次加密调整井油改水转注, 窄小河道通过一次井补孔, 形成了新的注采关系, 增加了拔堵层的剩余油。

Z2和Z4井分别于1997、1998年转注且均射开YI12层使该井区的注水压力场方向发生改变, 注水受效后该层产油量增加, 含水下降。一次加密调整井特别是杏Z4井的YI12层与某井处于同一河道砂内, Z4井转注将剩余油不断推向某井使该井区剩余油富集, 因此该井拔堵后具有较高的产能。

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分析认为, 主力层剩余油主要集中在基础网未钻遇到的控制程度低的窄小河道砂边部或断层附近。某井是位于断层附近, 在井和断层之间属于剩余油富集区, 堵水后特别是P1井2001年报废后该井区压力场发生改变使剩余油重新分布, 具备拔堵潜力。因而我们分析认为在这几个层上, 注采关系不完善, 注大于采, 通过拔堵可以完善注采关系。

另一方面, 拔堵后陪控层打开, 原来不完善的注采关系随着补孔措施的进行, 从而完善了注采关系。

受开发方式的影响, 堵水层位在措施后的开采受到了制约, 因而分析堵水层还具备一定的开采潜力, 存在部分剩余油。某井YI31层的主要来水方向是Z5, Z1未射孔。该层的发育厚度相对较小, 为窄小河道砂发育, 我们分析认为由于夹层的厚度较小, YI31层为堵水陪控层, 含水级别相对较低, 拔堵后又伴随着一次井油改水转注完善了注采关系, 拔堵后增油效果显著。拔堵一方面可以挖掘剩余油, 另一方面可以平衡地层压力, 调整平面矛盾。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认为符合了上述条件后, 拔堵的时机就比较成熟。

2.2 拔堵及综合调整效果分析

2.2.1 方案的实施

2004年10月某井拔堵后由于堵水层地层压力高, 自喷生产20天后下泵, 恢复正常生产。拔堵初期油井生产能力较强流压较高, 为充分发挥油井生产能力先后对该井三次调参, 调参后与措施前对比产油量上升, 含水下降, 由拔前的93%下降到目前的80.4%。对比油井拔堵前后的生产数据, 日产液量由2t上升到104t, 上升了102t, 日产油由0.1t上升到19t, 上升了18.5t, 含水由93.6%下降到81.5%, 下降了12.1个百分点, 流压由4.35MPa上升到6.27MPa, 上升了1.92MPa。

2.2.2 拔堵后综合调整效果分析

为了保证拔堵后的稳产效果, 我们对周围的水井进行了认真地分析, 并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首先对周围注水井补孔

2006年4月对连通注水井Z4井补孔, 主要补孔层位为:YI311、YI312、YI32-33、YI3321, 通过补孔, 保证了拔堵层的供液能力。

其次对连通注水井提水

Z4补孔后偏Ⅲ配注水量由10m3/d调至20m3/d, 实际注水量由12m3/d增至18m3/d, 偏Ⅳ配注水量由15m3/d调至50m3/d日, 实际注水量由15m3/d增至49m3/d, 全井水量上升了45m3/d。

由于连通注水井Z1井YI22及以下吸水能力差, 使某井供液受到影响, 为了保证稳产效果, 2006年12月对Z1井进行了酸化, 酸化后, 措施层的注水量增加了45m3/d。通过一系列的综合调整, 使某井拔堵后稳产效果一直较好。

3 下步建议及措施

(1) 建议对X1井的YI32层进行堵水, 这样可以使含水较低剩余油进一步推向某井周围。

(2) 鉴于目前某井的含水上升较快, 建议对Z4井的主力层进行减水, 降低注水强度。

(3) 建议对Z2井的YI31层进行补孔, 降低Z1井的注水强度, 以改变某井的来水受效方向, 保持稳产效果。

4 几点认识

(1) 分析油层动用状况从多方面、多角度、各种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做好方案调整前的潜力分析, 从而保证措施后的增产效果。

(2) 充分认识油层动用状况, 对潜力井采取相应的调整对策, 改善单井开发效果。油水井进行堵水时, 相应层位应适当减水, 有利于降低地层压力达到良好的堵水效果。

养蚕好时机 篇2

我爷爷的小院中就有这样几棵桑树,它们的枝干不粗,看起来婀娜多姿,如一位女子,枝细叶嫩,却很繁茂,细看还真别有一番韵致。它的叶片小巧玲珑,翠绿的色泽和那晶莹的露水一起,仿佛要流出来。

一天,我问爷爷:“为什么桑叶可以养蚕呢?”“因为桑叶多汁,有蚕生长必备的养分。”爷爷笑着说。“可您平时也没浇多少水呀?”我迷惑不解。爷爷又笑了:“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桑叶虽多汁,但它来旱啊!”我恍然大悟,不禁对桑树产生了兴趣。

我家的桑树,几乎每天都在院子里享受着阳光浴,看那样子好不惬意!我心中腾起一阵疑惑:为什么奶奶要绕一圈到另一个地方晾衣服,而不让衣服挡绿色作文网www.0279.net住桑树的阳光呢?上网一查才知道,原来桑树喜光呀!这时网页上的一行字引起我的注意:桑树本产自中国的中西部。那为什么现在世界各国均有栽培呢?还是爷爷帮了忙:“桑有雌雄分,我们儿时,桑很平常,结的.果实也没人吃。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发现了桑的许多实用价值。”爷爷微微顿了顿,继而说道:“蚕丝是蚕吐出的一种蛋白,可以做绸缎等许多价值很高的丝织品。而蚕的饲料非桑叶不可。还不止于此,桑树皮为造纸原料、叶子、桑果和根皮均可入药,桑果还可以酿酒呢!真可谓浑身是宝。我听了连连点头。

小身躯,大用途。在我们生活中极其平常的桑,想不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植物界还有许多奇妙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掘和探索,有兴趣的话平时要多留心观察哦!

中国推行利率市场化的时机评价 篇3

石翊(1987-),女,汉族,河南人,就读于兰州商学院统计学院,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管理。

常宽心(1988-),女,汉族,河南人,就读于兰州商学院财政学院,研究方向:公共财政与公共经济。

周振贵(1986-),男,汉族,广东人,就读于兰州商学院统计学院,研究方向:投资分析。

摘 要:利率市场化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利率市场化的时机方面阐述了当前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时机是否成熟,先说明利率市场化必备的条件,接着就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既已获取的成果来说明现今推行利率市场化的时机。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时机;评价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必然趋势,如果利率改革进行的好,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会起到不可限量的作用。但是利率市场化的进行确实十分困难,得考虑方方面面的情况。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市场条件成熟时,放开利率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阳性循环的作用;反之,则会适得其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负作用,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推行利率市场化需要的基础和条件

利率市场化的整个过程需要具备相应的前提条件,也要有相应的配套制度保障和监管措施。现有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的初始条件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有必要对利率市场化所应具备的初始条件进行探讨。要使利率市场化获得成功,至少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宏观经济稳定和适当的金融监管。世界银行也对金融自由化的条件进行了界定,认为宏观经济稳定;财政纪律良好;会计、法律体系完善等都是实现金融自由化的基础条件。

(一) 在合适的经济环境下实施利率市场化

正如上面所说,要推行利率市场化的首要条件是有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世界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经济环境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国外市场也变得至关重要。因此,推行利率市场化要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不能贸然行事,否则会使经济难以承受频繁的利率变动而变得剧烈波动。所以稳定宽松经济环境是利率市场化的基础。

(二) 金融市场的完善

对商业银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转变思路,把商业银行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让商业银行成为市场利率的传导器,确保利率市场化的形成。要大力开拓金融市场,尤其是货币市场,让货币市场的利率能准确的反应货币的供求情况,使货币市场的利率成为我国经济市场的基准型利率。与此同时,要把利率市场化法制化,不仅立法,法律适用上更要严格。

经营风险是银行的特点,银行的目的是承担一定得风险赚取相应的利润。而银行监管者的职责则是规定银行的行为,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还要定期的对银行的业务进行检查。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利率的定价权下放给银行金融机构,但是如果这些引不起公众和监管者的重视,则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为银行无法根据风险来确定资本的价格。所以,银行监管者应该健全监管制度,给银行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我国市场利率化改革既已取得的基础和条件。

一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而金融领域对应的就是固定利率制,这在建国初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我国也已经摒弃了计划经济,开始实行市场经济,因此,固定利率制已经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才是趋势,近年来我国在这一方面也已经采取了很多的措施。

近几年来,央行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1)央行调整再贷款利率来引导商业银行的利率;(2)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工作,央行建立了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为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利率创造条件;(3)我国的国债利率部分实现了市场化。

“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是十八大报告中的重要指示。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有关键的两步:第一步是2004年的存贷款利率调整,首先,央行放开了存款利率的下限;其次,央行放开了除农村信用社以外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上限,贷款利率下浮的标准是基准利率的0.9倍。此次改革的最大亮点是允许贷款利率下浮。第二步是2012年调整了两次利率。央行两次调整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这两次利率调整是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步骤。

不断完善的经济体制改革。1994年我国取得了金融、财政、税收、外汇体制等领域的重大改革。三大政策性银行的成立肩负了原来国有专业银行的业务,推动了专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了财政体制,断绝了财政向银行的透支。改革了新税制,税收调控经济的作用更明显了。改革了外汇体制,汇率成了调节经济的有效手段,也为利率市场化创造了好的外部环境。

三、现今条件下进一步推行利率市场化的时机评价

在上述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表面上应该继续推行利率市场化,但是利率市场化推行的时候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上述所述的,稳定的市场宏观经济环境,适当的金融监管等,但从当前诸多的经济现象来看,中国此刻推行利率市场化的时机不太成熟。

自1997年10月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的通货紧缩,各个经济主体对贷款需求量下降,物价下降,在此环境下,推行利率市场化,让市场来决定利率不会引起通货膨胀;此时资源过剩,银行的风险意识和内在约束力也加强了,无节制的信贷扩张和利率失控的可能性都不大,因此无论如何都不会引起利率的上升,而通货紧缩时期成为利率市场化最佳时期。

而最近几年的经济却是处于通货膨胀的时期,而且经济的增长与前几年相比有明显下滑的趋势。物价的持续上涨还进一步的推行利率市场化,让市场来决定利率会进一步导致通货膨胀;在经济火热发展时,银行的风险意识和内在约束力会下降,利率还有可能失控。再加上利率市场化,利率会大幅的上漲,信贷会下降,经济发展会受到进一步的冲击。因此,此时推行利率市场化无异于给正无力的经济雪上加霜,导致经济的进一步恶化。此时,就要放缓推进利率的市场化,要起到国家调控经济的作用,帮助经济度过这特殊时期。

而且在进一步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还很多,中国在这方面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贸然的就推行,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现如今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仍有一些不容忽视的因素需要注意,如:国企改革滞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滞后,金融市场不成熟,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等。(1.兰州商学院统计学院;2.兰州商学院财政学院)

参考文献

[1] 《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冷崇总

[2] 《我国利率市场化及潜在的风险》朱红梅,李英 对外经贸大学

[3]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讨论》张文亭

[4] 《我国应积极推进市场利率化》王京杰 栾希华

[5] 《市场利率化条件下的利率风险管理》邹学海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评价时机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 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针灸组各40例。针刺组患者平均年龄 (39.1±12.3) 岁, 其中男性21例, 女性19例;针灸组患者平均年龄 (42.6±13.1) 岁, 其中男性18例, 女性22例。根据患者接受针刺或针灸治疗的时间 (早期与稳定期) , 分为20例早期针刺组、20例稳定期针刺组, 20例早期针灸组、20例稳定期针灸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就诊时临床资料、治疗经过完整;周围性面瘫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关于周围性面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配合护理人员, 自愿参与本次研究;首次发病者, 有面肌麻痹;18周岁以上者。

1.3 排除指标

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入院有各种急性、慢性感染,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恶性肿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哺乳期妇女、妊娠期妇女、药物有过敏、恶性心律失常者;亨特氏综合征者, 面肌痉挛患者。

1.4 仪器设备

调查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 现病史、既往史、遗传史、家族史等。毫针为华佗牌一次性不锈钢毫针。艾条为杭州市爱尔康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清艾条。

1.5 取穴方法

主穴:地仓、颊车、合谷、阳白、太阳、翳风、颧髎、下关;配穴:迎香, 攒竹, 口禾髎, 承浆。

1.5.1 针刺组

(1) 早期 (起病时间小于5天) :面部穴位及翳风取患侧, 合谷取健侧。穴位浅刺, 合谷、翳风采用常规针刺, 轻度刺激; (2) 稳定期 (起病时间大于5天) :面部穴位及翳风取患侧, 合谷取健侧;地仓透颊车、太阳透颧髎, 余穴常规针刺, 中度刺激。

1.5.2 针灸组

早期、静止期同针刺组, 针后每个主穴加艾条温和灸, 每穴5min, 以皮肤潮红为度。

1.6 疗效判定标准

所有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 评定标准参照House Brackmann (HB) 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显效:面部轻微的功能减弱, 轻微联带运动, 静止时张力正常, 面部对称, 上颌运动中等, 口轻度不对称, 用力可闭合眼;有效:面部明显功能减弱, 观察不严重的联带运动、面部痉挛或挛缩, 静止时面部张力正常, 用力可闭合眼, 上颌运动微弱, 口明显不对称;无效:眼不能完全闭合, 上颌无运动, 静止时面部不对称。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分析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早期针刺组与早期针灸组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 早期针刺组与早期针灸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n)

2.2 稳定期针刺组与针灸组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 稳定期针刺组与稳定期针灸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95.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n)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在不同时期 (早期、稳定期) 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目前大量文献研究对何时介入针灸治疗意见不统一, 甚至存在截然相反的观点[3]。本研究显示周围性面瘫早期接受针刺法的患者治疗疗效好于针灸治疗。采用患测穴位浅刺、对穴配合的针刺疗法, 起到疏通面部经气、散癖通经活络、肌肉经筋得以濡养的疗效, 此外要注意针刺手法不应过重, 不宜提插捻转, 取穴宜局部少取配合循经远取。而研究显示面瘫早期由于病灶部位神经被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受到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杀伤细胞的攻击, 组织间隙存在大量炎性细胞和水肿液, 针灸会产生一种无菌环境易使水肿加重, 神经组织进一步缺血, 延缓疾病的恢复, 加重病情[4]。因此周围性面瘫早期不应该进行针灸治疗, 宜从静止期开始。

而在稳定期时, 由于炎症已经控制, 水肿消退, 针灸不会加重病情, 且可改善病变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及消炎、消肿, 而达到祛邪的目的, 或导致面肌痉挛等后遗症, 缩短疗程, 加速面神经功能的恢复[5]。

综上所述, 针刺治疗愈早介入疗效愈好;疾病稳定期治疗采取针灸治疗, 效果好于针刺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针灸方法及时机对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 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针灸组各40例。根据患者接受针刺或针灸治疗的时间 (早期与稳定期) , 分为20例早期针刺组、20例稳定期针刺组, 20例早期针灸组、20例稳定期针灸组。结果:经过治疗, 早期针刺组与早期针灸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稳定期针刺组与稳定期针灸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9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刺治疗愈早介入, 疗效愈好;疾病稳定期治疗采取针灸治疗, 效果好于针刺治疗。

关键词:针灸,时机,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韩宝杰.分期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 2006, 33 (2) :212-213.

[2]Peter Duus, 刘宗惠, 胡威夷.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3:211-212.

[3]杨志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J].中国临床医生, 2006, 34 (1) :20-21.

[4]周云霞.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针刺治疗体会[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2006, 2 (2) :153-155.

最佳决策时机 篇5

Bird引用了Kelly Waters列出的《精益软件开发七条原则》中的第4条,并仔细分析了其中的观点以及即时主动决策的主要好处。他表示,将细节设计决策以及解决依赖问题推后可以让团队收集更多相关和最新的信息,并且最后“(...)这意味着你应当能够作出更佳的优质决策”,

Bird找出了与推迟决策特别相关的两种情况:当团队对试图解决的问题了解不足时;当决策为系统的一部分,可以被包含和定义得足够好来让团队知道这项工作该做和可以做。在两种情况下专注其他问题将会防止浪费,从而减少开发人员的工作量。

在Bird的文章中的第二部分,他解释说,“(...)有些决策你需要尽早作出,同时你还有时间去学习,有时间改变主意并从头来过。“借用Mike Cohn《敏捷估算和计划》书中的例子,他将重点放在了横切关注点, 如国际化、数据处理及监控。按照Bird的观点,在项目开始时搞错这些方面的风险足够允许早期决策过程带来的浪费。

评价时机 篇6

一、学生有疑问时,延时评价可提供一个敢于寻疑的环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建构主义认为高中生往往会从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有意识地思考数学问题,比较教师讲解的内容与课本、课外参考书上的区别,并试图提出一些有新意的问题,这时可以采用延时评价.学生问题的提出,正是他们创造性思维萌发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出发,采取用问题当引子,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注入新的活力,而不必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及时评价.

例1 y=-x2(x≠2)的值域是__.

刚说完问题,立刻有学生给出答案y≠-4,老师此时并没有立刻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又经过短暂的等待,这时出现了老师所希望的结果,或许大部分学生已经领会到了这个题目的深意,然后分别让几个同学进行了自我评价,并引出什么是函数的值域的问题,老师给予适当的点评即可.

通过例1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延时评价,可以给予学生一个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够及时纠正自己思维的偏差,而且可以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遇到问题不轻易言弃的学习品质.

二、学生有独特见解时,延时评价可提供一个敢于析疑的环境

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提出某些古怪、幼稚、甚至是荒诞的“怪论”时,常引来教师迫不及待的否定,无形中扑灭了学生创造的火花,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千万不要妄下断言,而应通过延时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与众不同、敢于发现和挑战,然后及时转换角色、转换角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来解决问题.

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是多么富有创意!从教学实践看,奇思妙想就是一颗创造的种子,它埋在学生的心里.这颗珍贵而娇嫩的种子,只有在我们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下才会生根发芽.

三、学生理解有异议时,延时评价可提供一个敢于探疑的环境

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在学生面前的问题不一定是十分清晰的,有时在语言的表述方面存在抽象性,有的概念、规律的适用条件表述较模糊,有的条件暗含在题目之中.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对问题的理解总会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例3求S=1+a+a2+a3+…+an-1(a≠0)这一问题刚 提出,就有几个同学报出答案: ,此时这种情形下,老师是不是应该给予及时评价,指出学生的错误呢?没有,教师用微笑和期待鼓励着学生们,让他们继续思考,经过一分钟左右的等待,有的同学想到了答案分式中a≠1但是实际a=1是可能的,即当a=1时,S=n,当a≠1时

变式1:求S=1+a+a2+a3+…+an-1

类比例3,很多同学容易想到当a=1时,S=n,当a≠1时,

如果就此止步,这样就陷人命题者的陷阱里了,如果能够提供适当的延时评价,有的同学就能够发现a范围的不同,进而想到a=0等情况,实现解题的完整性.

变式2:求S=S=1+2a+3a2+4a3+…+nan-1.

类比上述变式1,分类标准就不难确定了,该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并且通过该变式复习了错位相减法.

通过例3及其变式我们可以发现,由于课堂上有了延时性评价,学生不会因一次失手而懊恼不已,因为他明白,只要付出,就还有成功的机会.延时性评价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通过延时性评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思考,获得成功,即使一时看走了眼,由于有了延时性评价的时间,学生也有了调节的机会,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问题有多解时,延时评价可提供一个敢于质疑的环境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解决的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要采用延时评价,不能过早地给予及时的终结性的评价,否则会扼杀其他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特别是一些开放式问题,教师宜采用“延时评价”,否则就可能扼杀了学生群体的创新思维火花,也错过了出彩的机会.

教师让学生出谋划策,解决难题.每当学生说出一种判断方法,老师都没有做任何表态,而只是点点头,鼓励他们继续说下去或加以启发,或表扬讨论中有创见的学生,以鼓励提出更多观点.“延时评价”的运用,提供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面对学生丰富多彩的答案,教师一方面允许有不同的想法,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作理性选择,使其观点具有可行性和逻辑性.“延时评价”的成功运用,激活了更多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形成了更深的理解,课堂教学得以顺利推进,精彩的课堂也随之呈现.

五、教师难以及时评价时,延时评价可提供师生合作学习的环境

评价时机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2—4月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0例,纳入标准是所有的患者都符合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2],都有高血压史,该次发病时间在72 h之内,并且均为首次发病,并排除外伤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进行手术的时机,将患者分成超早期、早期和延期2个手术组,超早期手术组男32例,女28例,早期手术组男30例,女30例,延期手术组男29例,女31例,其他资料详见以下表1。3个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出血量、GCS评分和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对比如表1。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之后,除了进行手术的时机不同外,都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如降低颅压、预防并发症等。采用微创血肿抽吸,做好相关手术准备工作。在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严格控制颅内压,减少后续损害,同时注意保持引流管的畅通,并预防感染。做好相关观察指标的数据记录,便于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观察指标

①再次出血率:统计患者在术后出现再次出血的例数,计算出血率;②治疗效果优率:利用GOS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3],2~5分依次代表差、中、良、优,具体标准为:2分及以下:患者表现为植物人或者死亡;3分:患者重度残疾,意识清醒,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4分:患者虽然有轻度的残疾,但是能够独立生活,并且能完成部分工作;5分:患者身体机能恢复正常,能够正常生活及工作,治疗优率是得分为4分及5分患者占各组患者总数的比例;③Barthel评分:用来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进食、穿衣、如厕、平地行走、控制大小便等10个方面,按照患者进行某些活动的独立程度计为不同的分值,计算总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的功能障碍越轻,独立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arthel评分(分)

结果显示,超早期手术组、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Barthel评分分别为:(63.42±8.37)分、(79.6±6.49)分、(60.37±7.34)分。可见,早期手术组Barthel评分最优,与其他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3组患者再次出血率、治疗效果优率

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超早期手术组的再次出血率较高,延期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率较差,综合来看,早期手术组的效果最佳,各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脑内血肿的占位和出血,会损害脑组织从而引起病理变化,致残和致死率高,且病情发展快速[4],手术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进行手术能够清除血块,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的血流,使受到损害的脑神经得到恢复[5]。手术时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6]。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通过对多项资料的研究可以得出,对患者进行超早期或者早期手术,能够及时减少脑组织所受到的淤血压迫,减少脑出血导致的后续病变,提高手术效果和生存率[7],但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不稳定,出血后的3~5 d仍然是活动期,如果进行超早期手术,术后再次出血的发生概率会增加。

分析上文数据可知,早期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率高达70%,而超早期和延期手术组的治疗效果优率分别为50%和60%,证明在7~12 h之间进行手术效果最好,究其原因是,脑组织的海绵样改变发生在出血后的30 min,脑组织从出血6 h后开始坏死,12 h之后便会出现脑组织的不可逆坏死[8],随后,脑组织的损害、脑干缺血会更加明显,因而,有学者认为发病6 h后,7~12 h是清除血肿的最好时机,手术效果较好,其结果显示患者Barthel评分为(79.1±6.11)分,再次出血率为14.1%,治疗效果优良率为74.5%,皆与该文相似,即进行早期手术,与该次研究结果相符。同时,该文数据表明,超早期手术组的术后再次出血率最高,分析原因是脑出血再出血多发生在6 h内,而超早期手术组进行手术就在6 h内,所以再次出血率较高。而超早期手术组的术后再次出血率最低,仅为15%,表明在7~2 h进行手术能够有效减少出血。

综上,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尽早进行手术,能够最大程度恢复神经元的功能,降低患者的伤残。但是我们应该全面地看待这一问题,重视超早期手术与术后再次出血的关系,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而在该文中,我们也可以得出,在7~12 h内进行手术即进行早期手术是一个较好的时机,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熊左隽,李俊,梁健,等.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5):1066-1067.

[2]阿晓军,郝学红,阮琳,等.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感染后防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7):1560-1561.

[3]陈其钻,陈谦学,郭振涛,等.微创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Meta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3,20(1):30-33.

[4]钟良,钟有安,肖开敏.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最佳手术时机的临床研究概况[J].广西医学,2013,35(3):362-364.

[5]王亮,张建富,刘海珠.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浆凝血酶水平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51-52.

[6]殷俊,陈磊,翟国锁,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后继发脑水肿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4-56.

[7]张大川,王良池,赵继军,等.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1):59-60.

上一篇: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下一篇:中职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