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子女教育

2024-07-19

失地农民子女教育(精选十篇)

失地农民子女教育 篇1

一、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特点与要求

据初步调查, 失地农民中有职业培训需求的主要集中在20岁至50岁年龄段之间, 这些人主要特点有: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年龄大些的主要掌握农业技能, 年龄小的由于受教育程度低, 部分不具备专业技能;缺乏工业化要求的职业道德素质;失地后有心理落差, 非工非农的思想不利于职业的转换。根据失地农民的特点, 在培训时应满足以下需求:

第一, 基础文化知识与专业技术相结合的需求。文化水平低是失地农民的首要特征, 而专业技能的培养需要以文化知识为基础, 因此, 在培训中应在补习文化课的基础上, 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第二, 多层次的技术培训需求。虽然失地农民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 但是也存在相对较高的, 他们从事高层次技术工作的愿望, 并且劳动力市场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 因此, 设置从初级到高级不同层次的技能培训, 才能满足市场和失地农民双方的需要。第三, 职业道德培训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需求。农民失地后普遍对职业身份认识模糊, 觉得自己非工非农, 应开展心理辅导消除心理压力。同时, 失地农民小农经济意识严重, 习惯自由劳作, 缺乏组织和管理的意识和观念, 很难适应工作时间固定、纪律严密、分工协作、规范管理的城市工作环境, 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训练和培养。

很多国家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教育与培训, 增强失地农民再就业的能力。例如, 在日本, 十分重视普及国民教育, 在农村推行了一套职业训练制度, 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为农村谋职者提供各种学习机会, 使其适应工作环境并获得劳动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失业后的谋生手段缺乏问题, 减少了征地的阻力。

二、高等职业院校培训失地农民的优势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 面向基层, 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 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根据受教育者的基础教育水平和职业教育需求的不同, 传授特定职业基础理论知识, 培养职业技术和技能, 陶冶职业情操, 增强职业意识。可见,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失地农民培训目标一致。

高职院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 学科和专业设置完善, 既能教授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法律、心理等基础性文化知识, 又能培养专业技能;他们拥有先进的教学和实训设备、场地, 以及实践丰富与理论扎实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这些都是取得良好培训效果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 很多高职院校都设有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站, 可以让参加培训的失地农民直接进行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取得上岗证。此外, 高职院校多与企业有校企联合办学或在企业设有实训基地, 与企业关系密切, 能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 具备对失地农民实施订单式培养的条件。

相比企业或行业培训而言, 高职院校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有相对优势。首先, 企业或行业培训由于受师资力量的限制, 无法满足大规模培养需求;另一方面, 企业或行业对培训设施投入有限, 经费短缺严重, 影响培训质量;同时内容形式相对单一, 无法培养素质能力优良、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

由此可见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优势, 把失地农民职业培训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建立适应失地农民职业特点和需求的培训模式, 应是失地农民职业培训较为理想的一种选择。

三、高职院校进行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思路

高职院校对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总思路是把文化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结合起来, 根据不同文化水平的需求, 进行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经营知识、创业技能等多层次的培训工作, 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术及职业道德水平。

首先, 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做好培训课程的开发与设置。以实现就业为目标, 向失地农民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就业技能、促进失地农民向城市产业工人转变。在提高文化水平的基础上, 着重于技能培养, 培训教材及老师的讲解应通俗易懂, 便于理解和掌握。其中, 文化水平课程主要包括中文读写、法律知识、计算机技术、社会保险政策、就业指导等;技能培训重点是汽车修理、家政、保健按摩、厨师、理发、驾驶、裁剪、保安、装修、焊工、电工、车工、钳工、文秘、财务、营销、管理等。在此基础上, 可对有创业愿望的失地农民进行进一步的创业培训。此外还应开设心理辅导课程, 开展管理知识培训, 消除小农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 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感, 帮助失地农民树立城市文明的规则意识、交通意识、卫生意识, 使其思想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其次, 短期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失地农民的学习时间有限, 他们希望能在短期内见到成效, 又不希望学习影响目前的工作和生活, 因此, 可采取在学校或农民小区内, 采取短期集中培训或者业余时间授课形式, 实行学分制或弹性学制, 方便有一定文化基础和能力的失地农民开展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完成学业。在培训结束后, 进行职业技能考试, 对达到要求的人员颁发技能证书, 增加他们求职的竞争力。

最后, 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企业委托学校培养, 提出用工要求及培养目标;学校制定培训计划, 编制培训教材, 组织教学队伍, 采取课堂学习与企业实地实训的教学模式, 对有择业意向的实地农民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 学员接受学校和企业的考核, 合格者由劳资双方签订就业协议。由于订单式培训解决了培训后找工作的忧虑, 因而会受失地农民的欢迎。另一方面, 对于企业来讲, 不仅能够培养适应本企业需要的劳动力, 而且节约了招募、培训员工的费用,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学校而言, 将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纳入成人培训, 形成失地农民培训教育、职业介绍、就业后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 不仅扩展了学校服务范围, 也增强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教育服务功能, 这有助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艳霞, 张红.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16) .

[2]谢俊贵, 陈伊哲.失地农民职业转换:技能缺失与培训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9) .

失地农民子女教育 篇2

居民您好!

我们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大学生创新性项目课题组,为了了解郑州城郊失地农民子女的受教育等基本状况特展开此调研。非常感谢您参与本次调研。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该问卷。本调查采用不记名的形式,我们承诺所有资料将按国家《统计法》严格保密,不会对您个人造成任何不便!调查时间:调查员:

调查地点:()市(县/区)()乡(街道)()村(居委会)

1、您的性别()

(1)男(2)女

2、您的年龄是()

3、您的文化程度()

A、不识字或识字很少B、小学C、初中

D、高中(职高)、中专、中技E、大专F、本科以上

4、您目前是否还在上学()

(1)是(2)否

若选择(1),请回答5-10题,若选择其它,请直接跳过5-10题。

5、您想获得的最高学历为()

A、高中及同等学力B、大专C、本科D、研究生及以上

6、您认为读书主要目的是什么()

A.读书是为了挣钱B.读书是为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C.读书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D.读书是为了学知识、明道理E、其他

7、您觉得自己是否应该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

A、完全没有必要B、无所谓C、应该D、非常重要

8、您是否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如有你有没有正在为他努力()(填是否)

A、有B、没有C、不太确定

9、您的同龄人是否都还在上学()如果不上他们的原因是()您对不上学的态度()

(1)A、上的多B、不上的多C、上与不上的基本持平

(2)A、不想上了B、学不会C、没有良好的受教育条件D、想外出打工

(3)A、反对B、人各有志、但不理性C、支持

10、面对城里的同学您有没有觉得自己比他们差()如果有差距主要体现在()您是否因此感到自卑()

(1)A、没有B、有一些C、有很大差距

(2)A、基础知识比较差B、生活条件C、文艺D、能力E、其他

(3)A、是的,很重B、有一点C、完全没感觉

11、您的月收入情况()

A、1000元以下B、1001---2000元C、2001---3000元

D、3001-----5000元E、5001元以上

12、您的工作性质

(1)被企业招录(2)个体工商户(3)灵活就业人员(4)帮父母打理事务 若选择(1),请回答13-15题并跳过16,若选择(4)请回答16题,如果选择其它,请直接跳过13-16题。

13、您企业所属的行业

(1)采矿业;(2)制造业;(3)批发和零售业;

(4)建筑业;(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6)金融保险业;(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8)住宿和餐饮业;(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0)农、林、牧、渔业

14、您已在本企业工作了多长时间

(1)6个月以下(2)6—12个月(3)12—18个月

(4)18—24个月(5)24—36个月(6)36个月以上

15、您与目前工作的企业是否签订劳动合同()

(1)没签,但有口头约定(2)签了固定期限或固定工作任务的书面合同

(3)签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4)既没签书面合同,也无口头约定

16、您主要帮助父母打理哪些事务()

A、收房租B、打下手C、在父母公司上班D、其他

17、您参加了()

(1)新型农村医疗保险(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3)没参加任何性质的养老保险(4)其他

18、您每月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为()

(1)50元以下(2)50至100元(3)100至200元(4)200元以上

19、您觉得小区附件的治安环境如何()请将出现的问题填写在横线上

A、很差B、还行C、很好

20、平时空闲的时候,你参与的娱乐活动主要有哪些?

21、你你觉得自己生活幸福吗?压力大不大?

22、如果不幸福,压力大,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23、你觉得自己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

失地农民子女学习困难成因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学习;融合教育

我校有60%的学生是失地农民子女,他们中绝大多数家庭在城市中生活较为艰难。许多家庭在城市以卖菜、卖米、擦皮鞋、拉三轮、看大门、收破烂等为生,好一点的在城市中开小饭馆、小商铺,或在批发市场有一个小摊位。他们中多数在城乡边缘合租廉价房居住,开小饭馆、小商铺的白天开门做生意,晚上关门全家即在铺内搭板睡觉。子女在这样的“家”中谈不上什么学习环境,这与城里的孩子相比,全然是天上地下。再加上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试想,这样的孩子怎么能安下心来学习呢?因此,许多失地农民子女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心理上也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生活上的原因。比如由于转入城市学习,人生地不熟,觉得不如城里学生知心朋友多;因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衣着不如城里学生好,一些学校常规活动不能参加,感到低人一等;受生活条件的限制,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学习习惯,也常常受到城里学生的嘲笑;甚至由于乡音未能融入“汉话”,浓重的乡音也成了负担。

二是学习上的原因。比如,由于原先农村学校课程开设不齐,造成他们知识上有缺陷,学习感到吃力;由于他们常常放学后,家长要他们做家务、带弟妹,课后学习时间基本没保证,学习赶不上。

三是认识上的原因。由于他们年龄较小,分辨是非能力较差,不能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所以他们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如何加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如何培养好、教育好农民工子女?担任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因此认为,针对这个特殊群体,班主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平等公正地爱他们,营造和睦、和谐的学习环境

1.教师应该彻底剔除瞧不起乡里人的世俗偏见,用博大的胸怀,满腔的热情爱护他们,不管他们来自哪里,都是祖国的未来。

2.用心去呵护他们,抚平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班主任应及时了解他们心理上的细微变化,有了问题随时疏导与排除,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3.营造和睦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教育城里学生尊重他们,改变歧视的目光,鄙视的态度。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体会到做人的尊严,树立起做人的自信和学习的信心。

二、多给他们表现机会,体会到学校学习生活的快乐

1.在挑選干部时,注意挑选农民工子女。上学期,我班挑选了一个热爱劳动的农民工子女担任清洁委员。由于他认真负责,以身作则,教室里始终桌凳整齐,卫生整洁。班级多次获得学校颁发的卫生流动红旗,他受到表扬,也受到同学们的尊敬,心里感到无比快乐。

2.在课外活动中,注意发现农民工子女的特长。有个农民工子女喜爱唱家乡民歌,我安排她在六一文艺演出中为全校师生表演,得到了好评,从此人也变得自信了。

3.在课堂上,我注意多给他们一些表演机会,让他们体会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在教授《水乡歌》一课时,我注意联系农村实际创设教学悬念,激发他们积极发言。他们谈了许多不为城市学生所了解的知识,不仅活跃了课堂,而且增强了自信,更重要的是真正体会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

三、及时引导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1.分层次指导

这种指导,指的是分年段和对入学时间长短的指导。由于年段不同,分辨是非能力存在着差异,在指导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比如,他们虽然同有自卑心理,在指导高年级学生时,应着重说理,帮助分析自卑产生的原因,正确认识这些原因,问题就会很快得到解决;在指导低年级学生时,应侧重情感教育,用爱去体贴他们、温暖他们,自卑心理也会较快得到解决,愉快参与学习。对入学时间较短的学生,他们自卑心理定势并未形成,应抓住教育最佳时机进行引导、教育,效果较好;对入学时间较长的学生,若仍存有自卑心理,就应以最大的耐心及时引导、教育,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

2.分类型指导

具有自卑心理状况的农民工子女,其表现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压抑型,二是自暴自弃型。压抑型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愿望,由于受家庭条件限制,为学习跟不上而苦恼、自卑。对此,教师应与家长及时沟通,为学生争取必要的学习条件,协调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自暴自弃型的学生,认为许多方面都不如城里学生,再努力也是白搭因而自暴自弃。对此教师应帮助他们具体分析原因,表扬长处,鼓励向上,树立信心,扬起生活、学习的风帆。

参考文献:

程建,王春丽.农民工子女实现城市社会融合的对策思考:以文化和观念为视角.法制与经济,2010(8).

失地农民子女教育 篇4

关键词: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对策

在河南省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涌现出了一个新的群体——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从政府到地方都高度重视, 并取得一定成绩, 然而由于河南省农村居民人数多、质低、思想落后、就业层次低等, 使得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因此, 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 河南省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培训机制问题

失地农民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近些年才涌现出来。因此,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 缺乏经验, 没有过多的参考依据, 导致出现了教育培训组织管理机制、内容及方式更新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不甚健全[1]。

1.2 教育培训的市民观教育问题

失地农民有很严重的“小农意识”[2], 他们不擅长社交, 与城市市民有隔阂, 真正融入城市显得有些困难。

1.3 就业观念问题

部分农民经济状况相对较好, 缺乏相应的城市生活经验和工作技能, 重新就业的压力和热情不够, 以致于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

1.4 教育培训的绩效问题,

培训内容设置不合理、内容单一, 培训师资不够, 缺乏实践操作, 挪用、私分培训资金, 搞假培训[3,4],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育培训的有效开展, 而且会使得失地农民失去信任。

1.5 失地农民的参与积极性问题

目光短浅、接受能力有限是大部分失地农民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导致他们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

1.6 政府宣传力度不够

经调查发现, 失地农民对再就业及教育培训知之甚少, 绝大多数农民并不知道这一惠民政策。

2 影响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效果的因素

2.1 政府因素

失地农民通常期望政府出资对其进行教育培训, 然而政府更倾向于对其一次性发放所有补助, 并不考虑他们以后的生活、就业等问题, 再加上宣传不到位, 以致于失地农民没有更好地接受教育培训。

2.2 农民自身因素

失地农民年龄结构偏大[5], 文化素质偏低, 专业技能缺乏, 这使得失地农民缺乏就业积极性, 不愿参加培训。另外, 失地农民还存在就业观念滞后、能力有限、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

2.3 培训机构的因素

师资力量不充足, 培训课程设置单一;挪用、私分培训资金, 搞假培训;培训专业陈旧, 跟不上市场需求。

2.4 经济能力的限制

政府通常以补偿安置[6]的方式来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 导致失业农民直接面向市场。同时, 补偿金额较低, 失地农民自身经济能力不强、原始资本积累较弱, 是失地农民不愿参加培训所必须面临的经济问题。

2.5 培训内容实用与否

失地农民大多数目光较为短浅, 同时缺乏正确的引导, 使得他们在选择培训内容时显得较为随意, 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此外, 由于失地农民本身条件的限制, 再加上有优势的农民工、大学生等, 导致失地农民的处境不佳。

3 加强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

3.1 政府转变自身职能, 完善保障机制

加大宣传力度, 保证这一惠民政策[7]的落实, 积极调配资源, 建立健全培训政策的保障机制, 调动各参与方的积极性。

3.2 保证经费的投入, 建立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

第一, 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第二, 政府适当增加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第三, 建立由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及社会力量捐助等多方参与的投入机制[8]。

3.3 建立新的培训模式, 增加培训渠道的多样性

开展以职业院校为基地的教育培训, 成立失地农民教育培训中心, 根据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借助农村远程教育开展失地农民教育培训, 围绕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开展培训。

3.4 改革培训内容,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 为保证该系统工程有序有效的进行, 需要政府或培训机构建立一套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根据市场需求, 考虑失地农民的自身受教育程度, 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 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同时, 加强培训后的跟踪调查与反馈, 并将跟踪意见反馈到培训主题单位, 方便培训单位掌握培训情况, 有助于提高培训效果。

3.5 有针对性地开展有特色的再就业和创业培训

开辟第二三产业的再就业培训, 转变失地农民的就业观念, 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扎实开展农民创业培训。

3.6 注重心理教育培训, 提高失地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普及心理保健知识, 促进失地农民心理健康发展;注重心理辅导, 增强失地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强化心理技能培训, 提高失地农民的自我救助能力。

4 结语

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是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的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尽管政府相关部门已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然而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力量, 从培训机构到失地农民自身也应当积极配合自觉行动起来, 积极参与到该项活动中。由于教育培训的复杂性、长期性、差异性, 失地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 其教育培训效果的显现也不可能立竿风影。只有全方位调动政府、培训机构及农民的积极性, 根据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合河南省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措施, 才能真正培养出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新一代劳动力。

参考文献

[1]杜乐.失地农民教育培训问题研宄--以长沙县黄兴镇、安沙镇为个案[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13.

[2]杜乐.河南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学习论坛, 200 (86) :30-33.

[3]周建瑜.失地农民市民化教育培训的几个问题思考[J].发展研究, 201 (25) :101-104.

[4]廖福洲.河南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学习论坛, 200 (86) :30-33.

[5]张芳.转型期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0.

[6]张璐.浅论国外解决失地农民保障的经验及启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 (44) :29-31.

[7]崔铭香, 高志敏.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考略[J].职业技术教育, 200 (916) :68-70.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篇5

摘要:本文基于上海市的实地调研数据,侧重于从人口学视角分析农民工迁移流动特点、未来发展趋势对其子女教育的影响,揭示了现阶段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机制中不利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就如何统筹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出了战略思路与实施推荐。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人口学视角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出现了停滞化、常住化、家庭化和扎根化等发展趋势,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随之凸显。虽然从全国范围看,大部分地区依据国务院确定的农民工子女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借读为主”的“两为主”原则,以及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意见,已经初步构建起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但大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难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1]

本文在收集农民工子女教育相关统计资料及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透过对上海市嘉定区、杨浦区三所学校农民工子女的问卷调查,同时结合对上海市教委相关职能部门、杨浦区教育局,浦东、闵行两所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访谈资料,在分析现阶段大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农民工群体迁移流动的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就现阶段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如何统筹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出了战略思路和政策推荐。

一、上海开展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概述

1。初步构建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保障体系

(1)政策保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的“两为主”原则。20底,上海市教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适龄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细化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以流入地的区县政府管理为主,以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学为主”的“两为主”原则。2月,上海市教委拟定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适龄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要求探索以公办学校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辅的运作格局,在各方应对农民工子女与上海户籍学生同等对待。4月,新修订的《上海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将持有一年及以上《上海市居住证》且在有效期内的非本市户籍人员的义务教育适龄子女划为借读生,对贴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借读,与上海市户籍学生按照同样标准收费。1月,上海市教委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上海市加强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一揽子”计划。

(2)机制保障:市、区两级政府层层落实,将农民工同住子女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在市级层面,建立了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理解义务教育工作的领导。相关区县也纷纷建立健全了分工管理体系,履行本区域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管理职能。二是建立经费投入机制。上海市教委在20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办法中,把农民工子女理解义务教育的经费纳入年度的教育经费预算,并且按照学校的实际在校人数和定额标准,划拨给理解农民工子女的学校。三是逐步完善运作机制。年9月,上海市教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做好本市农民工同住子女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免借读费工作的意见》,对农民工同住子女身份的认定在全市范围内加以统一。

(3)质量保障:拓展教育内涵,逐步改善和规范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207月1日,上海市教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以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为主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性质及其办学条件作出具体规定。与此同时,自年起,每年下拨3000万元,用于改善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安全、卫生、教育教学条件,并透过登记备案、督导评估等措施规范此类学校的办学行为。上海各区县政府也透过种种措施,提升辖区内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公办民营的农民工子女学校能够看作是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向全日制公办学校转变的一个过渡,作为一种探索模式,在未来必须时期内也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

2。大部分农民工同住子女已经纳入义务教育的保障范围

(1)就学数量呈逐年上升态势。以来,上海市各级政府在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上做了超多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相关调查结果显示,2000-,在上海理解义务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由26。30万人增加到38。18万人,[2]五年间增11。88万,平均每年增加约2。37万人,年均增长速度达7。74%;20以来,增速趋于平缓,基本稳定在38-39万人之间。20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子女达31。62万人,占比到达81。97%。[3]

(2)学段分布以低年龄段为多。小学阶段在上海理解教育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占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总人数的比例,年为82。79%,年为79。47%,说明义务教育阶段在上海理解教育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以小学阶段为主。[4]进一步考察则能够发现,各年级学生分布呈现出典型的金字塔形状,即越是高年级的学生数量越少。

(3)就学渠道以公办学校为主。20之前,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在农民工子女学校就读,2000年之后,上海市政府加大了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管理力度,同时增加了本市公办、民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力度。目前,大部分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已经为本市的公办、民办学校所接纳。农民工子女在沪理解教育的渠道通常包括:进入公办或民办学校,数量逐年递增;在农民工子女学校就读,数量逐年递减。截至9月,上海尚有农民工子女学校258所。[5]根据市教委规划,到,上海将基本完成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的管理工作。

(4)就学地域相对集中在城郊结合部。由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采用属地化原则,城郊结合部作为农民工的主要集聚地,也因此成为农民工子女理解义务教育的主要区域。上海市教委的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在上海流动人口子女在郊区就读的比例2005年和2006年分别高达81。93%和81。77%。[6]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

1。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带给者DD市、区两级政府和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带给者,市、区两级政府主要承担教育管理和教育财政经费转移支出等职责,接纳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则主要承担教学任务。透过上海的实地调研,结合全国其他地区的公开报道及研究信息,本文认为,目前流入地政府开展农民工子女教育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相关统计制度尚未建立,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农民工子女数量不明,难以对这类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等进行监测。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实有人口管理的信息登记系统,相关统计工作尚不完善,有关部门不能带给较为准确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数据,教育部门作为职能部门,掌握的只是自身有受教育需求的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并为他们带给受教育的机会。如此的制度框架,既影响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规划的制订,同时也难以对这类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等进行监测。

(2)农民工集中居住,区域公办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降低了义务教育资源的总体承载力。由于农民工往往集中居住而且多居住于城郊结合部,这使得义务教育资源区域性供给短缺的现象十分突出。对上海来说,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流动人口子女超多集中在城郊结合部。如嘉定区的外来人口已经超过户籍人口,教育资源的压力很大,而这些地区又面临本地区农民向城镇集中、中心城区人口因市政动迁导入的冲击。三种类型人口共聚一区,必然造成校舍、师资等教育资源供给紧张。二是部分闲置教育资源已经转让或出卖。过去一段时期,由于上海户籍在校生的减少,各区县公办学校校舍曾一度出现闲置,不是改作他用便是出让置换,使得可容纳量减少。例如,普陀区公建配套的教育资源中,被改作他用的托儿所、幼儿园及中学达46所,占地面积156845平方米,建筑面积38530平方米,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无法收回。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农民工子女不能跨镇、区(县)入学,因此区域性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将始终存在。一方面流入地全日制公办学校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中心城区的教育资源吸纳不足,从而导致上海整体教育资源的承载力下降。

(3)农民工无序流动,学籍管理尚未联网,增加了义务教育管理以及教育发展规划制订的难度。由于农民工的工作地和居住地不稳定,其子女为了继续就学不得不频繁转学,而且在农民工子女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转学的发生比率和人均转学次数都偏高,就学的流动性也更大。频繁转学既影响了其受教育的连贯性,也给区域教育规划管理、学籍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农民工举家迁移及随产业布局调整向远郊集聚,致使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的区域性短缺矛盾由近郊区向部分远郊区扩展。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到流动人口家庭化的发展阶段,流动人口举家迁移和整体流动的比例显著上升。[7]流动人口家庭化的发展结果,导致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人口子女数量大幅增加。此外,随着上海产业结构的空间调整,尤其是工业园区向远郊地区的转移,上海的农民工也出现了向近郊及部分远郊集聚的态势。这不仅仅会改变区域教育资源的配置,使基础教育资源供给区域性短缺的矛盾从近郊区向远郊区扩展;而且,由于远郊区教育资源相对较为薄弱,农民工及其子女的集聚将会进一步加剧这些地区教育资源的区域性短缺,也不利于远郊区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提升。

(5)户籍人口出生小高峰以及户籍生育政策调整后的生育堆积效应,将加剧近期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以上海为例,2000年以来,上海逐渐进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常住人口新生儿从20的8。1万人增加到20的16。66万人,将近翻番。同时,上海户籍人口自1993年起持续负增长,很可能在前后对现行的生育政策做出调整,允许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8]新政策一旦实施,很多人会选取在第一时光内生育,这将导致生育的堆积效应。理解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人数的增多,会对上海全面贯彻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要求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

(6)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通道一旦建立,将对义务教育资源构成必须的冲击。由于户籍制度和中高考制度的限制,目前农民工子女尚不能与户籍学生一样在流入地享有继续理解初中后教育的平等权利。在上海,虽然政府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已构成共识DD将向农民工子女开放中等职业教育,但目前仅限于试点阶段。我们认为,无论是开放职业教育还是开放普通高中教育,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通道一旦建立,不仅仅将加大城市高中教育资源的压力,也会对义务教育资源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教育资源构成较大冲击。

(7)义务教育借读费取消之后,大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难度将进一步加大。2008年11月,国家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1月1日起,在全国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中教育部门涉及的10项收费中就包括义务教育借读费。取消义务教育借读费,将对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带来巨大的压力,经费不足将成为首当其冲的现实问题,教育财政经费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同时,此项政策的出台会对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数量及其渠道产生影响。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很大,取消借读费后,不仅仅会影响农民工对其子女是流动还是留守的抉择,导致更多的农民工子女透过随迁的方式进入大城市就读;而且因为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优于民办及农民工子女学校,这一政策的出台有可能导致较多的农民工子女转向公办学校借读。

2。农民工教育的理解者DD农民工子女面临的主要问题

(1)受自身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子女自身理解教育尚面临不少困难。具体表现为:一是在公办学校就学的农民工子女存在必须的心理障碍。目前,公办学校对接收的农民工子女一般采用整校接纳、单独编班、插班就读等形式,农民工相对偏低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其子女在公办学校中易受到同龄人的歧视,这种歧视不仅仅增加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负担,而且也不利于同龄人之间的社会融合。[9]二是新课程改革增加了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困难。由于农民工子女接触教育较晚,加之家庭教育环境较差,因此学习基础相对较差。[10]而新课改教材的难度有所加大,增加了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困难。三是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参差不齐,部分学校的教育质量有待提高。而政府的检查与督促一般只停留在学校的安全与卫生等方面,对于教学质量等实质性问题尚未有量化标准。[11]

(2)免收学杂费的政策尚未惠及所有农民工子女,部分低收入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仍难以得到保障。仍以上海为例,在国家已经取消义务教育借读费的政策大背景下,上海将面临两难选取DD取消并禁止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存在,将使部分低收入且不贴合同住子女条件的农民工子女无处就学;降低或取消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借读门槛,则如何解决该部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费用及如何预防更多的教育移民将成为一大难题。如果上述矛盾得不到妥善、有效的解决,那么,由于教育市场和获利机会的存在,新的、非法的农民工子女学校仍会不断地冒出来。

综上所述,农民工居住地域相对集中,造成区域教育资源供给短缺与闲置并存的局面;受未来流动人口发展的变化及相关政策的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变动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相关统计制度的不完善使教育职能部门难以掌握农民工子女的基本状况,由此增加了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和规划的难度;初中后教育通道以及免收义务教育借读费等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加大了资源供需矛盾的核心DD财政压力,而借读条件门槛的设置是不得已之举,显然会让一部分农民工子女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也加大了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整治难度。农民工子女教育基础薄弱、社会融合进程缓慢、高考户籍制度的限制等因素的存在,也造成其受教育难的客观现实。就应说,上述问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仅会影响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进程,也会影响户籍学龄人口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思路

上海开展农民工子女教育中所面临的难题在全国具有必须的普遍性。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的问题,务必从战略的高度对相关制度加以改革和创新。

首先,务必适应农民工群体的发展特点,实现战略思路的转变。一是教育机制从政策保障向制度创新转变。农民工子女教育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近年来,虽然各地已经构建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基本制度框架和保障机制,但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两为主”原则,如何解决教育财政政策和教育入学政策的问题,如何解决区域内部教育资源不均、负担不均的问题,仍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创新,使现有的工作系统化和规范化。二是教育目标从教育机会公平向教育内涵拓展转变。流动人口家庭化、常住化的发展趋势充分说明,就应改革以户籍学龄人口为对象的义务教育管理模式,建立覆盖常住学龄人口的义务教育管理和服务机制。相应地,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内涵务必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说,不仅仅要解决义务教育起点的公平问题,还要关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问题。在关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同时,还要逐步解决初中后教育的通道问题。

其次,就应秉持“统筹发展、区域调配、多方投入、重点扶持”的指导思想。统筹发展,是指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本市义务教育的统一范畴,将户籍基础教育改革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实施有机结合。区域调配,是指根据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分布及求学需求,对全市存量教育资源加以统一调配,对农民工子女教育实施跨区域资源配置。多方投入,是指“两为主”原则体现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一个基本价值,但并不意味着强化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也不意味着强化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强调在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上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方针并不是排斥其他社会力量、尤其是民间资本和“民办学校”参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重点扶持,是指对贴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学校,透过重点扶持的方式,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最后,就应依据农民工流动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对现有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加以改革和创新。具体的政策推荐包括:

(1)强化和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将农民工子女教育资源纳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其一,根据各区域人口变动的不一样状况决定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向。市级财政要加大对人口导入区县尤其是农民工子女集聚的区县的支持力度,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将较多承担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学校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增加教育资源短缺区域公办教育资源的供给,提高这些区县公办学校理解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潜力。其二,透过对外来务工者居住地的规划引导,及时调整不一样区域学校的设点布局,使其与新的人口格局相适应。为分散农民工子女居住和就学的密度,大城市市区相关政府部门要对有稳定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地予以相应的规划和布局。

(2)统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经费,建立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专项基金。其一,构建义务教育经费供给的统筹模式,解决区县之间教育资源负担不均的问题。鉴于农民工居住相对集中、具有高流动性的特性,为了缓解义务教育资源区域性供给的矛盾,推荐构建关于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理解完全义务教育的经费供给模式。根据该供给模式,将从中央返还给流入地市、区、镇三级政府的税收中按必须比例直接提取一笔资金作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专款。由于中央税收返还所采用的是基数法,因此这一供给模式的实质在于:经济较发达、人均GDP也较高的地区,在为农民工子女带给义务教育资源上也更有潜力承担较多的义务和职责。其二,建立专项基金,解决经济困难农民工子女教育费用紧张和流动就学成本高的问题。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就读于公办学校和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大多数家庭只能“勉强”承担学杂费。[12]20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后,办学条件及师资力量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但同时入学的各项费用也会相应地有所提高。为此推荐,一要降低收费标准、减少收费项目,建立适合农民工经济状况的收费标准,减少校服费、伙食费、交通费等若干费用,并给予必须的费用减免和经济补助,帮忙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就学。二是应以城市教育附加费及透过社会赞助等方式建立专项基金,透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带给教科书等方式,帮忙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就学。

(3)构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四教统筹”的农民工子女特色教育体系。包括用心发展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完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逐步开放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通道。由于目前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尚未破冰,加上高考教育体制的限制,因此现阶段完全开放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通道尚不可行。本文推荐采用“逐步放开,条件准入,成本分摊,市场操作”的方式。逐步放开,是指先开放中等职业教育,再逐步过渡到普通高中。在上海,中等职业教育目前正处于试点阶段,要密切关注试点期的需求变化动向,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推广,同时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过渡的衔接通道。条件准入,是指制订必须的准入条件,以限制政策导向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推荐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在沪经济活动年限和职业分类以及贡献的大小,进行评分,贴合条件的颁发“绿卡”,并带给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待遇,其子女能够享受流入地的城市福利,包括理解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平等权益。成本分摊,是指初中后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因此教育经费的来源需思考从多种途径获取,可采用“四个方面,各承担一部分”的方式。也就是说,中央财政承担一部分、农民工个人务必负担一部分、用人单位承担一部分、流入地政府补贴

一部分。市场操作,是指让有企业背景的职业学校进行培养和消化一条龙,企业也能够委托培养方式招生。教育成本由企业、个人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担,企业有权在录用方面淘汰不合格的学生(政府应限定最高淘汰率)。与此同时,政府务必制订规则,强化对成本、价格和教育质量的监管。

(4)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民办学校参与农民工子女教育。其一,降低民办学校的办学“门槛”。就应说,上海市政府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管理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当前农民工子女数量大幅增加、上海公办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有限的客观现实下,应允许农民工子女学校继续存在,扶持尚不具备基本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学校用心创造条件转为民办学校。同时根据实际状况,降低民办学校的办学门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办以接纳农民工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

(5)根据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发展特点,建立涵盖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管理和服务机制。要适应流动人口常住化和家庭化的现实,改变当前以户籍人口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把常住人口纳入地方公共服务的范围以及政府教育的日常管理。具体包括三方面:第一,加强外来人口的综合管理工作,建立外来少年儿童信息登记管理制度。第二,充分发挥农民工子女教育领导机构的作用,统筹协调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涉及面广,需要由政府牵头。第三,根据农民工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实行农民工子女学籍管理信息化。可试行发放农民工子女“入学绿卡”,专设便民窗口,统一界定、办理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手续。根据学生家长务工就业不稳、住所不定的特点,学校能够按照受教育时光、分段收取相应费用的办法,以免造成农民工的经济损失。

本文是在“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项研究课题DD农民工子女教育(农工党上海市委课题组,2008。吴瑞君任课题负责人并主笔课题研究报告)的部分成果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

参考文献

[1]冯绮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6)。

[2]胡瑞文,廖大海。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问题研究[R]。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04。

[3]上海市教委。上海农民工子女教育调研[R]。2007。

[4][6]上海市教委。2006年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理解义务教育状况[EB/OL]。教育部网站。

[5]李爱铭。在沪农民工子女小学年纳入民办教育管理体系[N]。解放日报。2008-01-22。

[7]段成荣。我国流动人口已趋向家庭化[N]。央视国际,2003-11-05。

[8]董川峰。专家推荐: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可思考逐步允许生二胎[N]。新闻晨报,-04-21。

[9]湛卫清。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的困惑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8,(3)。

[10]陈梅。上海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11]邵宁。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公平问题研究DD以上海市四所农民工子女学校为例[D]。上海:上海大学,2007。

失地农民子女教育 篇6

问题的提出

自1978年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中国的农民有了较大的自主选择权, 不少农民自愿从传统的土地耕作中脱离出来, 开始就地或者外出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形成了最初的一批主动性较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随着城乡统筹规划的实施, 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 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 大量农业土地变成非农业土地。从这些土地上不得不走出很大一批被动性较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一批失去土地的农村劳动力, 即有别于农民, 又不同于城市居民, 成为一批种田无地、投资无钱、就业无路、保障无门的边缘群体, 我们称其为失地农民。 (1) 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中指出, 目前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7%, 发达国家为75%, 我国仅为39%。我国若要达到50%的水平, 2000~2030年的30年间, 占用耕地的面积将达到5450万亩以上, 失地和部分失地农民将超过7800万人。 (2) 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解决这批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就很不利于统筹城乡规划的实施, 也势必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因此, 通过职业教育来引导失地农民转变思想观念, 掌握一定技能, 顺利找到新的非农岗位就业, 显得至关重要。

失地农民之就业现状特征分析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中所形成的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 这些农民大多处于“四无”状态, 在就业方面呈现出如下特点:

科技文化水平偏低, 专业技能严重缺乏据调查, 失地青年农民的文化程度多为初中, 占总体的53.5%, 小学及以下占7.8%, 高中占37.6% (实际上许多人并未完成该阶段的学习就辍学了) , 大学及以上者仅占1.1%。 (3) 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作业或者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对其他行业或工种接触很少, 再加上几乎没有接受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 因此, 失地农民严重缺乏从事其他行业的专业技能。对于这些农民来说, 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一旦他们脱离了传统的农业, 除了找一些可替代性强、靠出卖体力的工作之外, 找其他工作非常困难。

惰性严重, 就业观念保守惰性即懒惰、顽固不化、因循守旧, 丝毫没有忧患、危机和竞争意识。失地农民文化程度较低, 普遍惰性较强, 小富即安、不思进取, “等”、“靠”、“要”等思想经常出现。他们在就业时, 受传统思想支配, 观念保守陈旧。失地农民大多处于城郊结合部, 随着生活水准的快速上升, 对劳动报酬期望较高, 强烈的地域优越感使这些农民不愿屈身于一般性职业, 同时他们也习惯了农村自由散漫的生活状态, 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约束。出于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 他们也不愿意到外省打工, 他们对在本地企业就业的预期过高。甚至有些失地农民宁可“吃低保”也不愿就业。

日常支出增加, 创业资金短缺征地导致了农户的人均土地规模迅速萎缩, 土地就失去了其经济功能, 失地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急剧下降;加上失地后原有的低成本生活方式失效, 家庭的日常生活支出增加以及土地征用补偿金标准低、兑现不及时等原因, 导致一些有创业愿望的农民由于资金短缺望而却步。

失地农民之职业教育模式构建

人力资本理论指出, 提高人力资本的途径有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 其中教育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 是直接面向就业的教育, 重视实践训练, 使受训者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实用人才的教育。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当务之急就是让他们接受职业教育。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 特构建如下的失地农民职业教育模式。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黄炎培认为, 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无业者有业, 有业者乐业”。失地农民接受职业教育, 最主要目的就是尽快就业或者更好地就业, 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改善当前的生活困境。因此,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确定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 关注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并建立个性化培养目标的发展平台。只有真正解决好失地农民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就业问题, 才能刺激劳动者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由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一系列比较系统的间接经验与学生的某些直接经验组成的, 用以构成学校课程的基本材料。” (4) 结合失地农民的实际, 遵循因人制宜的原则, 特设置“1+3”的课程内容。“1”即职业技能课程。如前所述, 绝大多数失地农民专业技能低, 而失地农民想尽快实现就业或更好地就业, 就必须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而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因此, 职业技能课程内容的重点就应该放在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所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 尤其是对他们从事现代服务业所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进行培训。“3”包括基础文化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及城市文化文明知识、法制教育三方面的课程内容。在这些失地农民中, 没有完整接受过义务教育的占大多数。因此, 这些人数众多的没有完整接受义务教育的失地农民最迫切的需要就是接受基础文化知识培训。失地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市实现就业及创业的过程, 是他们融入一个新环境、开始一种新生活的过程, 也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转换的过程。在此期间很可能产生一些有形和无形的矛盾冲突, 发生传统和现代两种生活方式或文化形态的碰撞。因此, 开设城市生活常识及城市文化文明课程非常必要, 有利于引导他们摒弃小农经济意识, 破除封建保守观念, 培养城市文明意识、城市人际关系意识、公共生活意识、城市人际关系意识等, 使他们尽早融入到现代市民的行列。开设法制教育课程是为了让失地农民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 着力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观念, 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和竞争意识, 提高他们在多元化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发言对话能力、组织能力、竞争能力和依法维权能力。

职业教育的培训形式失地农民的个体文化水平差异决定了失地农民职业教育目标的多样性、多层次性, 进而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形式的灵活多样。以下的一些形式可供参考:一是专职培训, 主要是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主办, 通过专门的培训机构, 举办具有行业特点、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技能培训, 如短期实用技术培训班、“绿色证书培训”等。二是企业培训, 根据就地原则, 一些大中型企业对一些有文化基础的、有生产实践经验的失地农民进行定期培训, 使失地农民掌握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技术, 为企业发展储备人力资源。三是流动教育, 主要由基层的乡镇、村领导或者是行业协会实施。在失地农民比较集中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能宣讲, 提升失地农民的岗位竞争力。

失地农民之职业教育保障措施

确保资金到位加快改革财政性失地农民职业教育经费的拨款方式, 各地政府可以拿出一部分土地出让金, 逐步按照职业学校人数平均成本进行拨款, 加大对失地农民的直接资助力度, 使职业学校学员能够在财政性教育经费投资中受益。同时, 应该增加对专业培训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机构的财政补贴, 根据其培训人数进行补贴, 或者实行税收优惠等措施, 鼓励学校、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各级政府监管到位作为“责任政府”, 政府在培训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工作中担当着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因此, 应该合理定位培训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价值取向, 对已制定、实施的相关政策提供应有的条件, 引导失地农民转变学习观念、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同时完善和保障失地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正常运行。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 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搞好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工作的保证。对教学人员应加强培训和考核, 帮助他们及时掌握新知识, 优胜劣汰, 及时补充新人, 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同时, 也要给予教师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相同的待遇;加强师德建设, 切实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劳动力资源信息系统必须做好失地农民劳动力资源普查, 政府应组织力量挨家挨户采集、核实失地劳动力资源信息, 为失地劳动力每人建立一份电子档案, 这样就可以快速准确地查找任何一名失地劳动力的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求职意向、技能培训、就业转移、外出务工地点、收入状况等各方面的信息, 从而确保农村职业教育工作能够满足失地农民的真实需求, 为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及劳务开发提供原始材料。

建立健全督导评估体系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要实现持续发展, 就必须建立健全督导机构, 对各地开展的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进行制度性督导检查, 着重收集已接受职业教育的失地农民的反馈意见, 以继续发扬优势, 对有缺陷的方面加以改正并吸取教训, 从而保证失地农民职业教育的质量。

摘要: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 必然会产生一大批失地农民。要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就必须让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文章分析了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 并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培训形式、保障措施等方面探讨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视野的失地农民职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城乡统筹,失地农民,职业教育

注释

1 国土资源部:《全国乱占滥用土地相关数据公布》, 《经济参考报》2004年8月9日

2 张静:《新农村建设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

3 李文星, 等:《城乡统筹中失地青年农民培训及就业的困境及对策——对西部某大城市周边六个乡镇的实证研究》, 《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0期

失地农民子女教育 篇7

以上是在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北京一所农民工小学的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诗句。整个诗句平白无华、质朴憨厚。但从这平白无华的语言中透视出一个深刻的社会现象, 这就是关于农民工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中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 带来了就业人口流动, 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热潮, 在去年的“两会”期间所开设的“我有问题问总理”的网络留言中, 除涉及反腐倡廉、下岗就业等问题外, 涉及更多的就是农民工问题和农民工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的问题。作为一名从事小学教育和小学德育工作多年的教师由于自身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农民工子女, 通过接触和了解我深深的进入到了问题的其中, 这些问题引起了我内心的震撼和彷徨, 对多年来的调查和研究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现将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与思考与同事交流。

一、农民工的流动性与子女的入学

近年来由于林芝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 造成了内地农村富余人口大量外流到林芝地区各建筑工地、城区甚至当地农村从事着各项工作, 他们的到来虽然促进了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 但其子女的入学问题也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者面前的一个事实。外来民工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这就决定了其子女上学的方式也是流动性的, 这些同学随父母流动, 就学的情况极不稳定。就我所任教的林芝地区第一小学而言每年新转入学生中仅农民工子女就约占转入学生总数的85%, 而每学期末转出学生中仅农民工子女也近占据了转出学生总数的85%-90%, 更有甚者, 个别农民工子女仅在一个学期中就转学2-3次, 或是在同一所学校一个学年内因家庭中的各种原因转入又转出达2-3次之多。大多数孩子不能受到全面、系统的教育, 他们的教育环境不固定、接受教育的背景相对复杂。教材的差异、所在学校教育侧重点的不同 (多数学校以重教学为主, 而忽略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 致使多数农民工的子女品行不端, 行为习惯较差, 学习目的性不强) 也增加了所在学校对这群孩子管理难度。

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

(一) 农民工的经济现状。

我区的外来民工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 他们从事的行业大多是建筑工人, 小商贩, 家庭的收入相对较低, 在进行抽样调查的30名学生中大约65%的家庭收入约为1000-1500元/月, 25%的家庭父亲或母亲完全没有经济收入。目前我区的各中小学 (九年义务阶段) 免除了学生在校读书的各种费用, 此项措施大大减轻了外来农民工的生活压力。

(二) 农民工子女的居住情况。

家庭居住面积较拥挤、家庭居住条件简陋, 70%-80%的学生全家4、5口人居住在一间仅占地20-30平方米的出租房或是简易棚内, 这间房既是饭厅也是卧室同时也是他们完成学业的场所。由于居住条件的限制, 这些学生没有必需的学习环境更谈不上舒适的环境, 就连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都草草了事更谈不上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了。部分学生的家长是承包当地农田的菜农, 除居住的条件异常简陋外, 约有5%的学生家居距离学校很远 (有些家庭甚至距离学校10-15公里) , 这些学生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都以自行车为代步工具, 早晨天不亮就从家里出发, 中午就在学校附近的餐馆随便吃一点小吃、盒饭裹腹, 晚上放学到家天已傍黑, 这些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了路途上, 给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三) 农民工的家庭现状分析。

家庭里子女多家长不能全面照顾, 造成这些农民工家庭的子女不能更好地接受教育。虽然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已经多年, 但传统的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思想仍然影响深重。居抽样调查约有95%的农民工家庭子女人数超出了国家允许范围, 绝大部分农民工家中的子女多于一个, 多子女就学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加上现实生活的重压, 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常常顾此失彼。对孩子的监管力度受到影响, 孩子的学习质量也势必受到影响。

(四) 家长对孩子接受教育的观念淡薄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质量。

由于农民工的大量涌入, 林芝地区各中小学校近年来涌入了大量的农民工子女, 通过调查这些风餐露宿、艰辛生活的外来人员中大约30%的家庭对于只有教育才能改变子女的命运这一点深信不疑, 这些家长大多表示, 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不是太差, 自己就会尽力供孩子上学, 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还有70%的家长仅仅把学校当成了孩子的托管中心, 认为孩子只要不出事就可以了, 而对学校的素质教育、德育规范、文化教育不管不问, 对孩子的学习质量不予理睬。至今仍有10%-20%的家长把孩子接受教育的目标仅仅定格在会写信、会算账的低级目标上, 身为父母并没有给孩子定出一个较高的人生奋斗目标。通过了解, 家长忙于生计或是忙于赌博等一些不良嗜好而放弃孩子的学习、生活的约占此比重的5%-8%。更有甚者, 个别家长由于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孩子尚未小学毕业, 就弃学经商、甚至谈婚论嫁 (个别西部地区的传统习惯) 责令孩子参与到“闭斋”等风俗习惯当中, 有了这种观念的束缚, 孩子的学习精力和学习质量可想而知。

(五) 多方面的“歧视”造成了部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障碍。

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我有个梦想, 不远的将来, 在佐治亚的红山上, 黑人的孩子能和白人的孩子坐在一起, 共叙兄弟般的情谊。”现在的教育已经完全改变了过去私塾、学堂的老旧模式, 现在提倡的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的教育理念。今天的教育是全方位、多角度、多视角的教育, 是提倡以人为本、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教育。但就目前而言在社会的很多层面还存在着差异、不公平和歧视。正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才产生了今天的贫富差距;同样也正是由于贫富的差距才导致了上述的“歧视”;也正是由于“歧视”的产生才引起了目前中小学生中严重的自闭、自卑、自虐等心理障碍以及由此引起的中小学生犯罪率的骤然上升。农民工子女也是祖国的蓓蕾, 也需要多方面的关爱, 他们除了有其他孩子共同的理想、正常的需要外还有一个梦想, 那就是农民工的子弟能和城里的孩子坐在同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里, 共同接受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 希望自己不要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受到轻视和排挤, 希望自己和城里孩子一样受到尊重。

三、针对上述现状的几点建议

(一)

教育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监管力度, 使农民工的孩子在学校或其他场所接受更好的教育。

(二)

形成全社会关心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良好氛围, 尊重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 消除农民工子女与城里孩子之间的鸿沟, 使农民工和其子女成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实现平等, 应从消除歧视做起, 让每一个民工子弟都能享受到城里孩子的待遇。

(三)

学校从切实关心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本质出发, 建立家长委员会让广大的农民工积极的参与到学校管理中, 让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 群策群力做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

(四)

学校应扩大宣传的力度, 通过教育和宣传让广大的农民工的家长转变观念, 以“一切为了子女, 为了子女的一切, 为了一切的子女。”为出发点, 共同关注孩子的教育, 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注孩子的未来发展。

(五)

学校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通过德育教育建立起农民工子女自立、自尊、自强的意识, 通过教育使这些孩子摆脱自卑的约束, 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和谐的春风、享受明媚的阳光。教师要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 从关心每一个孩子入手, 以严父慈母般的爱给予孩子更多的温暖;以早春小雨润物无声的博大胸襟使每一个农民工子女和城里孩子一样沐浴到爱的甘霖, 感受到爱的温暖。

失地农民子女教育 篇8

关键词:失地农民,再就业,教育培训

一、失地农民的生活及再就业现状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培根的话说:“土地是财富之母,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对大多数农民来说, 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据国土资源部统计, 每征一亩地, 将造成1.4个失地农民, 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的总数已超过4 000万人, 而且每年还以200多万人的速度递增。国家统计局对近3 000家农户调查显示, 耕地被征收前年人均纯收入平均为2 765元, 征收后下降了26元。去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在东部某省历年累计200余万的失地农村人口中, 有30万人左右是失地贫困人口。中西部地区问题更为突出, 西南某省20%的失地农户仅靠土地征用补偿金生活, 25.6%的失地农户最急需解决的是吃饭问题, 24.8%的失地农户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 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另据信访部门统计, 去年全国受理土地信访案件中, 大部分为农民失地又失业问题。①多数失地农民面临着“种粮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等生计问题。

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就不可能再以种地为职业, 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 就业难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大多数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很低, 在土地以外的其他工作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 难以找到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40岁以上的劳动力, 尤为突出, 虽然他们过去是农业生产的好手, 但现在只能从事简单的看管、搬运等临时性工作。许多农户在全部或大部分耕地失去后, 希望从事非农经营, 然而由于过去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缺乏从事二、三产业经营的技能和经验, 同时又由于农民投资理财的知识和能力较为有限, 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 难以为土地补偿费寻求有效的增值渠道。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 已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教育培训是提高失地农民素质, 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强大动力

教育培训能够提升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能力。从理论上讲, 教育培训是对劳动力素质的开发, 也即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培训提高经济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素质。就业则是劳动者参加社会合法劳动的过程, 是劳动者进入社会、经济生产过程与生产资料及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的过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教育培训创造的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素质) , 而就业实现劳动力的价值 (劳动能力) 。劳动者素质将教育培训与就业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这就是素质、培训和就业的内在逻辑关系联结, 实施素质就业离不开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能够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并能提升其职业地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一个重要论断:“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在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 尤其是劳动密集型手工作业的工种由于不采用机器作业, 使用的劳动工具也比较简单, 因而, 劳动者的技能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产品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同时, 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增加了产出和国民收入, 从而增加了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并能进一步刺激投资的增长, 增加社会的就业量。所以, 教育培训对促进就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失地农民再就业教育培训更是如此。

近年来, 政府在失地农民就业教育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是由于农民自觉接受教育培训意识薄弱, 而且政府在对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 也存在着多头管理;培训模式不合理;培训形式不科学;培训内容不系统;培训力度不够强;组织分散, 投入有限等一些问题, 致使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效果不够理想。

三、加强对失地农民再就业教育培训的献言

(一) 树立“以农民为本”的观念, 充分认识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 农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依靠的主要群体,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首先应“以农民为本”。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为了社会的发展, 人是社会的载体, 说到底农民应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受益者。所以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不能以牺牲失地农民的利益为前提, 否则最终的结果必将阻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因此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宗旨, 充分体现失地农民的利益和意志, 保护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从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想失地农民所想, 急失地农民所急, 办失地农民所需。

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是预防失地农民走向贫困的最好办法。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像关心城镇下岗职工那样关心支持失地农民再就业, 逐步清除各种不利于统筹城乡就业的制度和文化因素。从大的就业观念来看, 土地是农民生活的来源, 赖以谋生的工作岗位, 失去了土地就等于下了岗、失了业。就业是失地农民最好的保障, 关系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他们再就业问题与失业职工同等重要和严峻, 应当而且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 完善失地农民再就业教育培训机制, 强化政府主导和服务职能

教育培训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减少在再就业安置中的不公正现象。正义原则要通过调节主要的社会制度, 来从全社会的角度处理这种出发点方面的不平等, 尽量排除社会历史和自然方面的偶然仁义因素对于人们生活前景的影响。②

过去, 我们的培训往往只停留在“为了培训而培训”的意义上, 政府部门对于失地农民的培训更多的是把它作为一项“政绩工程”来对待的, 很少关注培训的质量以及培训的最终目的的完成情况, 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力、财力的浪费, 也无法完成培训的实际目的——帮助、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毕竟, 培训只是一种手段, 我们不是为了培训而培训, 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 帮助失地农民再就业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政府的政策措施只有真正落实到操作层面上来才是切实有效的, 才能保证城市化长期平稳的发展。③所以, 抓好抓实失地农民教育培训, 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是当前各级政府迫在眉睫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1.加强宣传引导, 转变失地农民的就业观念。

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 以晚会、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活动为主要形式, 大力宣传就业政策。选择一批失地不失志, 自力更生创大业的先进典型农民, 采取新闻报道、巡回做报告等形式, 树立典型失地农民就业榜样, 进行宣传表彰。同时, 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生动直观、政策指导性强的优势, 以声图并茂的方式, 帮助被征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 认清发展大势, 找准自己的位置, 树立“有活干就是就业”的理念, 使其自觉融入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大环境中。

2.整合教育资源, 改革教育培训模式。

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教育培训, 要由国家统筹规划, 政府相关部门分工指导和协作, 以教育系统为农民培训的主体。发挥地区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资源优势, 构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把对失地农民转型培训纳入农民教育体系。

首先, 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方式, 调整专业结构。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 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第一产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 鼓励大量失地农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和经营, 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社区教育中心, 成人教育中心, 职业教育中心、现代农民教育中心培训机构要转变观念, 瞄准这一个培训大市场, 改变传统的专业学科布局, 加强人文和社会科学、经济管理、信息、理、工、商等类型的专业建设, 与传统的农民类专业建立专业群。需要强调的是, 这种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应倾向于“转型”人才的培养, 可从失地农民中选择性地进行农业经济管理, 农产品贸易和市场流通、农业经纪人等“涉农”专业人才的培养, 培养出熟悉市场经济规则, 具有市场预测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农业企业家或创业农户, 使失地农民向“失地”而“不失农”方向转变。这样, 既可以让失地农民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也能缓解农民“失地”后对城市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

其次, 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促进失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随着信息网络不断普及完善, 对失地农民就业教育培训也要着眼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调整农业教育培训发展的模式和途径, 推行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手段, 高效、快捷地为失地农民教育提供信息服务和教育资源。在培训形式上可采取联合办学、委托培训、定向培训等形式;在培训时限上采取弹性学制, 可以脱产也可以半脱产;在培养对象上依据岗位的实际需要灵活确定, 不受学籍、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 实行开放式入学;在教学形式上不受某种固定模式的限制, 根据职业标准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在培训方法上强调理论知识教育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 突出技能操作训练, 强化培训者运用技术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推动培训与就业和使用相结合。根据用工单位的实际需要, 适时调整培训重点, 大力推广订单式、预约式培训, 增强培训工作实效。

3.制定优惠政策, 加大财政支持。

就业培训费用政府可给予一定财政支持, 也可从土地征用款项和集体积累中按一定比例提取, 有条件的地方可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地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和事业技能免费培训, 也可采取由失地农民支付培训费, 政府部门视具体情况按一定比例或按定额报销的方式。激发失地农民参与就业培训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让失地农民享受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比如说, 有关部门减免办证办照条件, 给失地农民生存撑起一片天。通过社区就业服务中介组织免费提供就业信息, 帮助失地农民通过市场途径实现再就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劳务输出, 借地发展。另外, 政府可采用多种方式扶持、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拓宽就业渠道。一是小额贷款与自主创业相结合, 对符合条件的为其提供自主创业小额贷款, 支持其通过创业而实现就业;二是对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 在费用上予以减免, 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 鼓励他们自谋职业, 缓解公共就业压力;三是积极开展劳务合作关系, 促进就业。

4.完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体系, 增强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首先, 建立以县就业局为龙头, 各镇乡为纽带的失地农民的培训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一条龙”服务, 采取网上搜集与网下联系相结合的办法, 通过终端站点及时发布用工信息, 向失地农民推介各类就业岗位, 提供即时岗位信息和即时就业服务。其次, 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 突出培训的实效性。再次, 加强与当地企业的联系, 由村站点管理员对本村失地农民的就业意向进行征集和汇总, 适时向用工单位发送《就业意向书》、《就业推荐信》等, 根据企业的需求, 并以企业为培训基地,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同时, 利用辅助教学网站、信息发布栏等, 采取专家答疑、政策咨询、行情分析等形式, 为失地农民再就业出点子、谋出路, 帮助失地农民找准创业门路, 并保证创业农民充分享受优惠政策。

(三) 强化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教育培训, 增强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就业

保障持续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之道。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要建立并强化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通过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素质和劳动技能, 适应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在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教育培训方面有前瞻性、可持续性。因为目前安置失地农民就业主要有两种途径:招工安置和就地安置, 就实际效果来讲, 均非长远之计。招工安置面窄, 且有一定的用工要求, 被安置人员还面临着企业减员增效、破产、停产而重新失业的风险;就地安置可以为大量失地农民解决就业问题, 短期效果显著, 但村办企业多受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市场竞争能力差, 很难形成规模, 大部分已濒临破产的边缘, 失地农民只能再次失业。

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教育培训中, 强针对性、实用性、目标性同时也带来就业选择的局限性。快餐式的培训方式仅仅是一种短期行为, 他们与那些经过长期的、系统的、多方位的培训教化出来的人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弱势的。因此, 在对失地农民再就业教育培训传统模式的基础上, 还要辅之以一种长期的完善的学习、培训机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 有针对性的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 提高农民自身整体素质, 增强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就业能力, 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在城乡间无障碍流动。

(四) 加强失地农民市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

个人的思想意识对个人的生存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大多数失地农民难以适应城市生活, 有客观方面的限制, 同时也有个人意识的原因。培养失地农民的市民意识, 是融入城市生活, 拓宽就业渠道的关键。政府或者村委会可以对失地农民进行城市文化生活的宣传、解释、培训等, 让失地农民心理上能够接受学习城市生活及其文明, 更新观念, 学会适应城市的生活规则, 培养社区和公共意识, 实现从农民到市民转变, 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中去, 享受工业化城市化的文明成果。还要加强基本法律法规培训, 使他们在新的岗位上既能遵纪守法, 又能依法保护自身权益。

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教育培训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基础性的事业, 是应由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项系统工程。加强政府的宏观领导和政策创新, 充分发挥信息社会的巨大优势, 构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重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教育培训,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注释

1孙乃会, 李亚新.构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长效机制[J].载于2008年3月13日农民日报.

2[美]约翰·罗尔斯.荷怀宏等, 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3.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再探析 篇9

尽管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在上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受长期占主导地位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内部某些不合理因素的影响, 以及各地政府和公立学校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现阶段农民工子女教育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

一、现阶段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 农民工子女入学机会依然面临多重阻碍

据2006年“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对9个城市的调查, 农民工子女在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中还存在着困难, 这导致了其失学、不能适龄入学以及童工问题的存在, 部分农民工子女依然不能获得基本的受教育权利。据课题组调查, 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学习仍然面临着多重阻碍。其中, 有63.2%的家长认为孩子入学很容易, 认为费了一番周折的占29.3%, 认为入学很难的占7.1%, 因入学难而失学的占到了0.3%。尤其是自从“两为主”政策颁布以来, 公办学校既成为接收农民工子女入校的主体, 但同时也是农民工子女最难以进入的学校类型。在认为“费了一番周折才入学”的家长中, 进公办学校的占69.7%, 进获准打工学校的占17.5%, 进未获准打工学校的占12.8%。[2]而自城市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以来, 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 能够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不足2/3, 有的只有一半左右;能够真正享受“同城待遇”、不缴赞助费的学生比例则更小。[3]尽管各地政府部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做了大量工作, 比如深入挖掘公立学校的潜力、努力提高公立学校的接纳能力等, 但教育资源的增长与外来生源的增速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由于原先公立学校的建设规模是按照本地适龄儿童的数量确定的, 因此, 随着农民工子女日益增多, 公立学校有限的接纳能力就会达到饱和状态。另外, 城市公立学校高额的学习开支对于收入微薄的农民工家庭来说往往难以承受。城里的生活成本本来就高, 再加上学校中的其他开支, 如校服费、校车费、活动费, 一个儿童在城里上学所需的高额的生活学习开支让许多农民工家庭望而却步。上述两种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农民工子女的顺利入学。

2.“两为主”政策执行过程呈现缩水状态

(1) 从流入地政府层面来看, 流入地政府往往出现认识缺位、投入不足的情形。在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社会管理体制的长期影响下, 流入地政府普遍轻视农民工这一社会弱势群体, 对其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重视程度不够。虽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文件已经明令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由流入地政府负责, 但在实际工作中, 很多流入地政府不能真正从思想上将其纳入本地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入地政府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消极态度主要原因有三:首先, “两为主”政策的实质是由中央政府出面将流出地政府的义务教育责任转嫁到流入地政府身上。于是, 一方面, 流入地政府的义务教育责任和经费投入大幅增加, 但却因为是经济发达地区, 无法得到中央政府的补偿;另一方面, 流出地政府由于属于农村地区或中西部地区, 不仅可以得到中央政府的经费补偿, 而且还豁免了对流出儿童的义务教育责任。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 影响了流入地政府的积极性。其次, 他们认为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子女教育服务的水平, 会吸引更大规模的流动人口, 徒增城市的财政压力。再次, 他们认为大量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 会对本地居民原先享有的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构成直接威胁。某位一直在公开场合呼吁教育公平的教育官员也认为, 高考是万万不能放开的, “那样, 外地人就会蜂拥而至, 北京的教育优势将不复存在, 教育资源也会严重不足。”所以, 近几年, 随着北京户籍学生人数的减少, 北京市教育系统宁可合并、减少中学数量, 从而保证北京市高考的高入学率, 也不愿意招收外地学生。[4]以上因素致使流入地政府在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上往往人为设置许多限制性条件, 提高入学门槛, 以此来变相控制农民工子女进入本地就学带来的多重压力。

(2) 从公立学校的层面看, 农民工子女入学时常常遭遇隐性排斥。主要表现在:首先, 公立学校教师对接收农民工子女常常抱有排斥和抵制态度。由于农民工子女来自农村, 父母文化水平有限, 家庭教育环境相对不足, 因而多数少年儿童学习基础较差, 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相对于城市孩子的教育来说, 不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教育成效往往不尽如人意, 这将会削弱班级整体的教学质量, 进而影响到教师本人的评比评优和福利待遇。其次, 农民工子女流动性较大, 导致其辍学率较高, 而政府每年在对学校评估中, 辍学率是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为降低辍学率, 许多学校对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抱有消极态度。再次, 即使是在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公立学校里, 从表面上看, 农民工子女和本地学生能在同一个屋檐下读书, 但是深入学校内部却发现, 学校将城市学生和农民工子女人为隔离进行施教, 校园被分成“东部”“西部”, 不同生源的学生不仅作息时间、校服、奖励待遇等不同, 甚至连互相交往也要受处分, 活脱脱演绎出一幕幕具有讽刺意味的“隔离但平等”的教育现实。[5]

3. 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教育质量令人担忧

这类学校多是违法举办, 条件简陋, 办学地点偏僻、交通不便, 校舍大多为改建或搭建, 采光不足, 教室拥挤, 学校缺乏必要的体育器材和教学设备, 安全隐患较大。其次, 教师的来源复杂, 多数不具备教师资格和教学经验, 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并且由于此类学校属于民办性质, 教师待遇低, 工资不稳定, 因此教师流动性较大。这些都是民工子弟学校有效提升教育质量的实际制约因素。造成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安全及卫生条件低下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 由于要与公办学校竞争生源, 因此民办子弟学校的收费标准不能过高;另一方面, 由于民办子弟学校无法获得政府的经费投入和资助, 因此向学生收费成为了这类学校的唯一收入来源。民办子弟学校在既不能提高收费标准又不能获得经费投入的情况下, 要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并获取一定的利润, 势必要尽可能地降低办学成本甚至是削减一些必要的支出来维持其生存和盈利状况。

4. 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问题日益凸显

流入地政府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问题。有研究表明, 我国流动人口开始呈现“不流动”现象, 具有了“落户”特征。这意味着全国目前至少有数百万随迁子女需要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未来这一数据将更加庞大。调查表明, 有相当一部分随迁子女家长希望孩子初中毕业后继续在流入地读高中。[6]但是, 由于户籍障碍、高考政策的限制, 以及各地在教材、课程等方面的不一致, 使得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高中教育成为难以解决的顽疾。使这个问题变得更为棘手的是由于目前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 国家缺乏针对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由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农民工随迁子女普遍缺乏公平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机会。

二、进一步科学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和策略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特点。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领域出现的复杂而艰巨的问题,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积极而为, 秉持“公正平等、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价值理念, 积极创造条件尽力给每个农民工子女提供公平的和有质量的教育环境, 使得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1. 加快经济发展, 着力提供物质保证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7]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之所以遭遇高门槛, 流入地政府之所以出现投入不足, 归根结底还是缘于作为公共产品的教育资源还未能充分到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需要。这表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矛盾。唯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加快各个地区经济发展, 才能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充分的物质前提和条件,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忽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正确思想, 妄谈其他次要问题无疑是舍本逐末, 南辕北辙。

2. 取消户籍制度藩篱, 培植社会公平理念

我国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主要是依据1958年出台的《户口登记管理条例》, 此条例有四大原则:以家庭为单位、以常居地为依据、城乡二元化、迁徙审批。这种二元化的管理制度, 导致了城镇人口优先享有公共资源, 造成社会福利不平等。户籍管理制度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演化为等级制度、身份制度。随着经济发展, 人口流动趋势加剧, 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合法化危机”, 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另外, 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本身固然重要,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改变整个社会长期形成的等级观念、身份意识, 充分认识到农民工群体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进而培植普遍的社会公平价值理念。在此, 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尔斯提出的观点或许能够给予我们启发。他说:“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 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可逾越。正义否认为了一些人分享更大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绝不承认许多人享受的较大利益能绰绰有余地补偿强加于少数人的牺牲。”[8]农民工及其子女虽然是社会弱势群体, 但不能因此忽视甚至剥夺他们的正当权利。恰恰相反, “由于出身和天赋的不平等是不应得的, 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 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们。”

3. 明确投资主体责任, 建立长效投资体制

当代经济发展已经由依靠物质、资金的物力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人力和知识资本增长的模式,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明显。舒尔茨在《教育的经济价值》一文中谈到:“人力资本投资在西方社会中按着一种比传统的投资大得多的速度增长, 而且这种增长恰好是该经济体系中最为突出的特点。”[9]所以“教育在全世界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 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10]所以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 着力保障教育财政支出到位。要明晰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的投资责任, 制定清晰明确的投资比例并建立投资长效体制, 加大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投资力度, 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4. 制定和完善奖惩制度, 发挥法规强制效力

针对公立学校及其教师在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工作中表现出的消极排斥态度和不作为现象, 政府部门应及时制定旨在鼓励公立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教育评估制度, 制定出在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方面成绩显著的学校、教师的奖励制度, 对有条件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而拒不接收的学校进行一定程度的惩戒。同时, 要建立层级监督机制, 将政府在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上的成效作为考察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此充分发挥奖惩机制所具有的舆论引导和强制效力, 依法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有效实现。

5. 科学制定办学标准, 提升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办学质量

提高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就学的能力对于缓解城市公立学校的压力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 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采取各种有力措施, 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鼓励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流入地政府要加大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投资力度, 对这类学校给予关心和帮助, 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方面予以支持和指导。同时, 教育部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实事求是地针对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制定审批办法和学校办学标准, 通过此标准来强化监管力度, 规范办学行为, 提升其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6. 积极探索和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新机制

建议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范畴, 强化政府责任;待时机成熟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在高考招生制度没有根本突破的情况下, 鼓励部分省市进行农民工子女教育改革和发展试验, 探索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城市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创新模式。城市职业高中应无限制地接纳外地农民工子女就学, 中职与高职相互衔接, 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在这方面上海的经验值得借鉴。上海市已经将学前教育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对民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购买学位”的办法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入园机会, 并且开始在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试行开放招收农民工子女。

总之, 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得好坏, 不仅涉及教育权利保障与教育机会公平分配, 更影响到社会有序流动与政治稳定。探索建立合理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制度和实际举措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是一项涉及方面多、影响范围广、解决难度大的工作, 只有通过全社会以及政府各部门的统一协调和齐心协力才能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文静.世界银行称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已建立教育更公平[EB/OL]. (2010-07-11) [2010-07-22].http://news.sina.com.cn/c/2010-07-11/072720653867.shtml.

[2]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报告[EB/OL]. (2008-10-10) [2010-09-02].http://www.cnier.ac.cn/snxx/nongmin/.

[3]杨东平.实施城市免费义务教育面临的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20) .

[4]北京放开义务教育阶段外地生学籍引家长抱怨[EB/OL]. (2010-06-10) [2010-07-22].http://china.huanqiu.com/roll/2010-06/850833_2.html.

[5]张杰.当教育公平遭遇“隔离墙”[N].福建日报, 2010-06-28.

[6]吴霓.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新趋势及对策[J].求是, 2010, (7) .

[7]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 (第三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62.

[8]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9]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6:117.

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分析 篇10

关键词: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原因,对策

我国农村地区因经济落后、人口剧增、可耕地锐减, 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了解决生存问题, 这些剩余劳动力来到城市。在城市中, 他们带着农民的身份干着工人的工作, 所以被称为农民工。所谓农民工留守子女, 是指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特殊的社会群体[1]。

1 基本现状

1.1 学习成绩较差

由于父母不在, 喂猪、做饭、洗衣等一系列家务劳动不得不落在孩子身上, 这就浪费了他们很多的学习时间。再加上多数孩子的看管人都是文化程度较低的老人, 他们的教育观念淡薄, 大多数认为读书会浪费时间和钱, 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 所以很多孩子连初中都没有读完就外出打工挣钱。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 学习态度得不到端正, 学习成绩自然就会下降。

1.2 心理素质偏低

中小学时期是心理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父母的呵护、老师的关爱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 他们也就失去了倾诉的机会, 在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的情况下, 他们往往会焦虑紧张, 缺乏安全感, 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常常会引发一些心理病症, 比如自闭症、孤独症等。

1.3 思想品德弱化

外出打工使农民工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 有些农民工致富观念的不断膨胀, 致使他们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在不断萎缩。他们错误地认为给予孩子的应该是丰富的物质支持, 而正是这种“物质+放任”的教育方式, 使得一些留守孩子养成许多陋习, 经常出现迟到、旷课、逃学等违反校规的行为, 有的会出现抽烟、酗酒、赌博的行为, 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

2 原因分析

2.1 社会因素

经济的窘困是问题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 政策的限制是问题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观念的影响是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的一种途径, 对人的社会化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通过学校教育, 孩子可以学到科学文化知识, 具备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 并且能够更好地融入群体与社会当中。然而, 由于以下一系列原因, 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是办学条件较差, 二是教育理念陈旧, 三是师资力量薄弱, 四是与家长配合不到位。

2.3 家庭因素

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没有接受学校教育之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开始接受学校教育之后, 家庭教育仍然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孩子的生活常识、做人道德、法律规范以及他们性格品质的形成, 都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然而, 在留守家庭中, 家庭教育已被弱化。主要表现在品德教育被弱化、课业辅导被弱化、心理沟通被弱化。

3 建议措施

首先, 政府方面。一要解决农民工的收入低、收入难问题;二要制定与完善有利于留守子女与家长共同进城生活的相关政策。其次, 学校方面。一要开设心理辅导课程, 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二要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素质, 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三要加强与家长的配合, 创造学校与家庭双优教育环境。最后, 家庭方面。一要提高自身素质, 转变教育方式;二要注重情感沟通, 更新教育理念。

4 结语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进程中, 农民工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但他们却属于弱势群体, 其子女的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长期存在的问题, 留守子女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和劳动力素质, 也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更关系到城乡社会稳定, 所以应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建筑工程成本下一篇:金融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