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干预

2024-08-23

膳食干预(精选九篇)

膳食干预 篇1

关键词:乳清蛋白,运动,膳食干预

合理营养有助于提高运动能力和保护运动者本身, 这一共识激发了人们对运动营养补充剂的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普及, 中小学体育运动更加广泛, 在提高运动水平和运动量的同时, 也要注意膳食干预, 否则反而适得其反。近年来, 乳清蛋白作为运动营养食品已广泛应用于专业运动队和健美人群。本文从乳清蛋白的来源、功能成分、营养作用等几个方面介绍乳清蛋白在中小学生运动膳食干预方面的作用, 同时设计了三种适于不同运动强度的乳清蛋白运动食品。

1 乳清蛋白的来源

牛乳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3.5%左右, 其中80%是酪蛋白, 20%为乳清蛋白, 因此牛乳中乳清蛋白的含量约为0.7%[1]。乳清蛋白是由干酪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乳清, 经过澄清、超滤、二次过滤、干燥等加工处理后制成浓缩乳清蛋白 (WPC) , 其蛋白浓度含量在34%~80%不等。浓缩乳清蛋白经过纯化处理后制成分离乳清蛋白 (WPI) , 其乳清蛋白质含量在90%以上。

2 乳清蛋白与运动相关功能成分

乳清蛋白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蛋白质, 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二十多种, 且组成合理, 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因此有很高的功能特性[2]。乳清蛋白溶解性好, 容易消化吸收, 在人体内的代谢效率高, 是公认的人体优质蛋白质补充剂之一。乳清蛋白中主要的功能性成分为:β-乳球蛋白约占48.0%, а-乳白蛋白约占19.0%, 免疫球蛋白约占8.0%, 还含有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和生长因子等[3]。

3 乳清蛋白在运动营养中的作用

3.1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乳清蛋白促进免疫功能和抗氧化作用机理都与其富含半胱氨酸和谷氨酸有关。乳清蛋白富含谷氨酸等谷氨酞胺前体物质, 为糖原异生提供原料, 维持谷氨酰胺水平, 保护免疫细胞功能[3]。此外, 乳清蛋白中的乳铁蛋白和球蛋白都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Brix等用牛乳清蛋白中的β-乳球蛋白做了鼠的脾脏免疫细胞的体外培养, 结果发现β-乳球蛋白能引起脾脏免疫细胞与肠系膜细胞显著增生。黄园等研究了补充乳清蛋白对强化耐力训练期赛艇运动员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 发现补充乳清蛋白有助于运动员防止运动训练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失衡, 增加血清球蛋白的储备, 减轻急性运动后的免疫应激反应, 有助于运动员在运动训练期保持良好的免疫功能状态。

3.2 抗氧化作用

运动耗氧会加快脂质过氧化反应, 破坏肌细胞、线粒体和肌浆网膜完整性, 引起运动疲劳, 同时机体利用形成或从膳食中摄取的抗氧化剂不断清除自由基。胱氨酸 (GSH) 是细胞内最重要的抗氧化剂, 其生物活性在于分子上的巯基 (C-SH) 。乳清蛋白中的乳白蛋白、牛血清蛋白、乳铁蛋白富含胱氨酸残基, 进入细胞膜后还原成两个半胱氨酸并合成GSH, 维持细胞和组织的GSH水平, 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从而延缓疲劳的发生。

Middleton等研究了补充分离乳清蛋白对全血与单核细胞的谷胱甘肽的影响, 对象为脑力劳动与运动员, 用2种剂量 (0.8和1.6 g/kg体重) 做实验, 发现有氧训练能明显降低血清谷胱甘肽的水平, 而服用分离乳清蛋白可以显著改善全血谷胱甘肽水平, 可以有效提高单核细胞的谷胱甘肽水平。Elia等通过人鼠一次大强度运动后, 分别补充乳清蛋白与大豆蛋白。发现乳清蛋白改变的是自由基与谷胱甘肽的浓度, 而大豆蛋白对通过降低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基质浓度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服用两种蛋白之一均能使机体承受更高构训练的强度, 但两者的抗氧化作用机理不同。

3.3 增加肌肉强度

乳清蛋白可增加肌肉强度, 主要表现在: (1) 易消化的优质蛋白-为提供额外能量, 节约体内蛋白质, 减少肌蛋白分解。 (2) 赖氨酸、精氨酸含量高-刺激合成代谢激素或肌肉生长刺激因子的分泌和释放, 刺激肌肉生长和脂肪降低。 (3) 提供GSH等抗氧化剂, 保护肌细胞膜、肌浆网、线粒体等结构, 延缓肌肉疲劳产生。 (4) 富含支链氨基酸, 其中亮氨酸及其氧化代谢物可抑制蛋白质水解酶的活性, 减少肌蛋白分解。

Borsheim等研究表明乳清蛋白配上适量氨基酸的能量饮料能够刺激肌肉的合成代谢, 用力量练习, 注射放射性标的苯丙氨酸;再做肌肉活检、动静脉取血, 发现服用蛋白饮料后肌肉氨基酸出现正平衡时间较快, 峰值较高。服用乳清蛋白后, 肌肉的正平衡出现提前了, 说明乳清蛋白的补充能促进肌肉的合成。安宁等也研究证实了补充乳清蛋白可以增加肌肉强度。

3.4 提高抗疲劳能力

在耐力运动过程中, 当肌糖原、肝糖原大量消耗时, 血中的支链氨基酸也降进入脑屏障转变为5-羟色氨, 后者可抑制中枢兴奋性, 产生嗜睡和疲劳的感觉。而乳清蛋白含有丰富的支链氨基酸, 可以阻断色氨酸的运转, 能够很好地延缓疲劳的产生。胡斌等研究证实, 训练期间补充糖、支链氨基酸和乳清蛋白等能量物质, 能明显改善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和无氧运动能力, 明显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加速运动性疲劳恢复的作用。

4 运动膳食配方

根据运动强度的不同, 我们设计了以下三种乳清蛋白运动营养食品。

4.1 运动饮料

水76.53%, 麦芽糊精 (DE值18) 10.00%, 果糖9.15%, 乳清浓缩蛋白 (乳清蛋白含量80%左右) 3.60%, 柠檬酸0.56%。

4.2 高强度运动饮料

果糖77.24%, 乳清浓缩蛋白3.60%, 柠檬酸0.85%, 氯化钠0.50%, 柠檬酸钠0500%, 磷酸氢钾0.40%。

4.3 运动营养棒

乳清浓缩蛋白 (乳清蛋白含量90%左右) 32.0%, 乳酸钙2.0%, 大豆分离蛋白 (蛋白质含量90%左右) 66%。

5 展望

综上所述, 乳清蛋白主要由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牛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组成, 此外还含有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微量成分, 包括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溶菌酶、酪蛋白巨肽、脂肪球膜蛋白、生长因子等。其具有良好的运动营养价值, 可以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增强肌肉强度和缓解运动后疲劳等作用。目前, 我国有关乳清蛋白运动营养强化食品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 随着对其功能特性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大量开展, 乳清蛋白在运动营养中的应用也会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顾瑞霞.乳与乳制品工艺学[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6.[1]顾瑞霞.乳与乳制品工艺学[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6.

[2]GELFFREY W, SMITHERS F, JOHN B, et al.Copeland et al.New op-portunities from the isol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hey proteins[J].JDairy Sci, 1996, 79:1454-1459.[2]GELFFREY W, SMITHERS F, JOHN B, et al.Copeland et al.New op-portunities from the isol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hey proteins[J].JDairy Sci, 1996, 79:1454-1459.

膳食干预 篇2

护理干预对孕妇膳食营养状态与体重的影响 作者:李爱群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0期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孕妇膳食的护理干预对体重及孕妇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0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行产前检查至分娩的初产孕妇,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针对体重及孕妇膳食营养状况的护理干预,现回顾性分析资料。结果:观察组100例中,巨大儿1例,占1%,其它均为正常儿,对照组100例中,巨大儿7例,占7%,其它均为正常儿,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膳食干预 篇3

关键词:糖尿病 膳食状况 营养结构

中图分类号:R1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4-0060-03

针对膳食状况提出干预对策是治疗糖尿病病人的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饮食控制和营养配比工作合格的话,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但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膳食状况干预一直是治疗糖尿病的难点,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病人的饮食管理显得至关重要[1]。现如今临床中提出针对糖尿病病人的膳食状况进行分析,了解其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之处提出干预对策,能有效使其营养均衡、促进健康。为了了解这种方法的可行性,选取某院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内分泌科在2013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门诊病人58例,住院病人42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为35~70岁,平均年龄为(50±1.2)岁。在这些患者中,空腹状态时测量血糖为8.2±2.4nmol/L,体重指数为24.1±3.0kg/m2,其中体重正常的患者为64例,超重31例,肥胖患者5例。在本次研究所选取的这100例患者中,从未参加过关于糖尿病营养知识教育的人数为62人,占总人数的62%,参加过2次以下的人数为28人,占总人数的28%,参加过3次以上的人数为10人,占总人数的10%。除此之外,这些患者中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运动的人超过50%以上。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中采用在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的报告中所制定的食物频率问卷,来调查100例糖尿病患者在三个月中所摄入的各种食物的状况,并在此方法的基础上结合24小时膳食回顾法来调查所有患者1d当中的所摄入的全部食物情况。将调查问卷收齐之后,按照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制定的《食物营养成分表》来计算出患者每日所摄入的总能量、三大营养素以及膳食纤维等指标的摄入量,根据结果提出饮食干预对策。

1.2.2 膳食状况评价方法

膳食状况的评价方法,应从患者每日的膳食结构、膳食总能量的摄入标准以及其他营养素的摄入情况三个方面入手[2]。在下文中,将具体阐述这三种膳食评价方法的具体内容。

患者每日膳食结构:本次研究的患者每日膳食结构应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来进行对照分析,同时还要和2012年我国实施的营养调查城市居民中各种食物的人均平均摄入量情况来进行对比分析。

膳食总能量的摄入标准:此项研究指标中将会按照我国卫生部在2012年公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的分级标准:体重指数<18.5kg/m2为消瘦,18.5~23.9kg/m2为正常体重,24~ 27.9kg/m2为超重,≥28kg/m2为肥胖。本次研究也按照体重指数将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体重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并根据两组患者的平均身高,计算出平均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为平均标准体重=平均身高-105[2]。按照轻体力劳动者的能量需求来计算出两组患者的能量供给量,计算公式为:①体重正常组能量供给量(kcal)=平均标准体重(kg)×30[kcal/(kg·d)]; ②超重肥胖组能量供给量(kcal)=平均标准体重(kg)×20[kcal/(kg·d)][3]。糖类、蛋白质及脂肪的供给分配比例以及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要和中华糖尿病协会所推荐的糖尿病病人膳食目标的要求相对比。

其他营养素的摄入情况:本次研究中其他营养素的摄入情况应和中国营养学会在2012年所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摄入量标准》进行比较分析。

1.3 統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患者每日膳食结构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中的各项指标相比较,发现100例患者的粮谷类的食物比重低于禽肉类和水产类,和2012年营养学会调查的城市居民各类食物平均摄入情况相似,禽肉类的摄入量高于谷物类,但是蔬菜、水果、乳制品等摄入量有所增加。详细数据见表1。

2.2 膳食总能量的摄入标准及三大营养素供给情况分析

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中,其每日的总能量摄入量偏高,同时膳食结构中的脂肪量摄入高于其他营养素,碳水化合物成分以及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未能达到相关标准。详细数据见表2和表3。

2.3 其他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摄入量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本次研究中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结构中,胆固醇的摄入量要高于推荐量的标准,但B族维生素群和钙的摄入量则要低于推荐量的标准。详细数据见表4。

3 讨论

根据目前的临床情况来看,针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状况营养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由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宣传讲解,但由于许多患者对于这种营养教育未能给予高度的重视,因此其膳食状况出现了严重不合理的情况[4]。针对这样的一种现状,对糖尿病病人的膳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合理的干预对策就显得尤为必要。

nlc202309020218

3.1 膳食结构分析

伴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膳食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营养结构的变化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5]。在我国,糖尿病被称为是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的人数高达1.2亿,成为了糖尿病患者人数世界第一,并且在患者人数上还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6]。也正因如此,要寻求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膳食干预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方法之一,通过调整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能够降低胰岛B细胞的负荷,能够促进B细胞功能快速恢复,以此来实现降低患者血糖含量的目的[7]。与此同时,膳食干预疗法还能使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减轻体重以及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和敏感性。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膳食干预疗法和药物治疗手段相结合,能在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为了更加直观了解到膳食干预疗法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疗效,本次研究中选取某院所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其膳食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患者的膳食结构中,粮谷类的摄入量要远远少于禽肉类和水产类。我国城市居民的粮谷类、禽肉类和水产类的摄入量为397.9g/d、105.4g/d 和45.1,而糖尿病患者在这三类膳食结构中的摄入量为342.2±63.6g/d、100.1±16.4g/d以及38.5±23.3g/d,说明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结构以禽肉类和水产类为主,这也和我国大多数城市居民的平均膳食结构摄入量情况相类似。

本次研究还将这10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体重指数分为体重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对其分析患者的每日膳食总能量摄入情况。结果表明:体重正常组的每日膳食总能量摄入量为1985.1±314.3kcal,而超重肥胖组的每日膳食总能量摄入量为2110.1±56.5kcal,这项标准要远远高于标准每日膳食总能量摄入量的1725kcal以及1120~1380kcal。

3.2 膳食原则及防治措施

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糖尿病患者的思想出现误区,认为减少粮谷类的摄入就能控制血糖,用禽肉和水产食物代替主食,导致其营养的总能量摄入不合理。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在今后的饮食中进行粗细粮的合理搭配,多食用一些粗粮、杂粮和蔬菜,并且应在合理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增加水果的摄入量。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合理搭配饮食的膳食原则,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控制血糖,提升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

在膳食的干预对策方面,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膳食结构中的脂肪量摄入高于其他营养素,碳水化合物成分以及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未能达到相关标准,同时胆固醇的摄入量要高于推荐量的标准,但B族维生素群和钙的摄入量则要低于推荐量的标准。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患者改善目前的膳食结构,均衡各种营养、平衡膳食,多食用一些富含B族维生素群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菌类食物或豆制品,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则更要给予高的重视,合理配比其饮食结构。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100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结构不够合理,应针对这种情况提出让病人适当降低摄入过量的总能量和脂肪,增加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让膳食结构更加合理、營养更加均衡。与此同时,还有在最大程度上加强患者的营养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重,陈巨,杨华章.101例糖尿病病人膳食状况调查分析与干预对策[J].循证医学,2012,05(02):88-90.

[2]高海波,李忠文,韩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摄入状况调查及手机短信饮食教育效果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012.

[3]陆淼,王红,李鸿丽.糖尿病病人膳食营养素摄入和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0,10(03):150-152.

[4]常娜,李菲,柏玉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07(25):1487-1489.

[5]杨春花,彭巧君,马洪喜.302例2型糖尿病病人膳食摄入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2,07(16):1476-1478.

[6]谢翠华,赵蓉,罗晓丽.门诊2型糖尿病人膳食摄入状况的调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

膳食干预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干预对象为公司全体员工。包括一线生产线工人、管理人员及文职人员,共3500人。调查对象为工作满一年的员工,基线调查1564人,男823人,女741人,终期调查1657人,男960人,女697人。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设计调查表[3],并结合企业职工访谈结果,自行设计问卷,经预调查后修订而成。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各类食物的摄入频率和摄入量以及一般健康状况的调查。

1.2.2 膳食营养干预

进行为期1年的膳食营养干预。开展系列讲座:以预防超重、肥胖为中心,围绕健康生活方式展开。培训:厨师、食堂管理人员培训,开展营养与健康、科学膳食及营养餐方面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制定健康食谱;掌握制作低盐少油菜肴技能;提供品种丰富的菜品及水果。环境支持:制定每周健康食谱,按食谱烹饪每日每餐食物,大致算出热量,并设置健康提醒。摆放身高体重秤和体重指数(BMI)转盘。在活动室建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提供身高、体重、血压测量服务。食堂窗口LED,滚动播放健康饮食知识。宣传:在活动室、宿舍区楼梯张贴健康提示,随处提醒员工进行合理膳食的重要性。每季度发放一次健康生活方式小传单。

1.2.3 质量控制

为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调查前张贴海报进行宣传,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开发APP,统一采用平板填写调查问卷,尊重调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统计学处理

平板APP上传电脑导出数据。数据库建立后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对指标变量进行频数描述等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基线调查1564人,男性占53.62%(823/1564),女性占47.38%(741/1564),终期调查1657人,男性占57.94%(960/1657),女性占42.06%(697/1657)。与基线调查结果相比,终期调查中男性比例略有增加,女性比例略有减少。20-24岁年龄组比例略有减少,25-29岁年龄组比例略有增加。

2.2 每周进食蔬菜频率的比较

职工近一年来每周进食蔬菜的频率未见有统计学显著性的改变(P>0.05)。不足每周一天及每周6-7天的比例略有减少,每周1-3天及4-5天的比例略有增加(表2)。

2.3 每周进食水果频率的比较

职工近一年来每周进食水果的频率未见有统计学显著性的改变(P>0.05)。不足每周一天及每周6-7天的比例略有减少,每周1-3天及4-5天的比例略有增加(表3)。

2.4 每周进食豆类及豆制品、干果、枣类频率的比较

职工近一年来每周进食豆类及豆制品、干果、枣类的频率增加(P<0.05)。不足每周一天及每周6-7天的比例略有减少,每周1-3天及4-5天的比例略有增加(表4)。

2.5 每周进食含糖饮料频率的比较

职工近一年来每周进食含糖饮料的频率未见有统计学显著性的改变(P>0.05)。不足每周一天及每周4-5天的比例略有减少,每周1-3天及6-7天的比例略有增加(表5)。

3 讨论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又是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我国居民目前受到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的威胁愈加明显。在高速发展的时期,对膳食营养问题适时干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鲜蔬菜、水果是人类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成年人推荐每天吃蔬菜300-500g,水果200-400g。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是重要的优质蛋白质,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50 g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4]。大量饮用特别是含糖量高的饮料,会在不经意间摄入过多能量,造成体内能量过剩。减少油炸食物、膨化食品使用频率。安排零食作为一日三餐之外的营养补充,可以合理选用,但来自零食的能量应计入全天能量摄入之中。膳食应清淡少盐,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减少高盐食品的食用。

豆类及豆制品、干果、枣类进食频率较少,含糖饮料、油炸食物、膨化食品、高盐食物、非正餐时吃过零食(不含饮料)食用频率较高。分析原因:①该职业人群年龄均较小,大部分为30岁以下年轻人员,上海交通大学营养系调查北京、上海、广州的6000人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加,人们的饮食习惯越来越好。②职业人群膳食结构与平衡膳食宝塔有一定差距,且不易被干预改变。职工食堂为迎合年轻人的口味,提供的菜品丰富多样,虽提供健康饮食,单不受欢迎。有调查显示,二三十岁者的饮食缺点最多:喜欢高糖、高脂、高盐食物,喜欢各类调味品,饮食时间不规律,食用快餐频率高。③职业人群营养知识正确率较低,在营养知识水平方面认识不足[5]。

经过一年的干预效果无显著差异,干预未取得理想的效果。相关营养行为无明显改变,仅饮食习惯与健康关系的认知有所上升。职业人群接受能力强,饮食与健康的关键性问题的认知上能较快得到提高,但要形成健康的饮食行为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干预。国内外也有较多在在工作场所开展膳食干预工作,研究结果引起社会的重视。

职业人群作为将来心脑血管的潜在人群,及早开展长期的膳食营养干预工作,不仅能让职业人群长期获益,影响终身,还能辐射家庭及人际关系中的其他人员,使其获益。信息化时代,单位有高效集中发布信息优势,员工更能获得准确、科学的营养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理念。

根据分析结果,建议加大在职业人群中开展膳食营养调查与干预工作调查研究,合理利用职业平台开展在职员工的营养宣教活动,促进职业人群采纳有益健康的营养相关行为习惯,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提高健康水平,从而减少未来一系列慢性相关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的发病率。

摘要:目的:探讨在工作场所的职业人群中实施健康干预项目的可行性,通过干预活动,提高职工健康膳食行为习惯。方法:开展基线和终期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开展为期一年的关于膳食营养相关干预工作。结果:相关膳食营养行为改变无显著差异,饮食习惯与健康关系的认知有所上升。结论:职业人群的蔬菜、水果摄入,豆类及豆制品、干果、枣类摄入均较少,含糖饮料、油炸食物、膨化食品、高盐食物、非正餐时吃过零食(不舍饮料)频率均较高。一年的干预效果不显著,需广泛在职业人群中长期开展膳食营养干预。

关键词:营养,职业人群,营养干预,饮食习惯,健康关系

参考文献

[1]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姚崇华,向红丁,翟凤英,马冠生,杨晓光,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技术执行组.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07:478—484.

[2]常改,李静,潘怡,郑文龙江国虹.天津成人膳食结构及与慢性病的关系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11:2125—2127.

[3]陈隽,郑晶泉,顾梅蓉,沈丽娜.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企业员工营养知信行的干预效果[J].职业与健康,2012,23:2849—2852.

[4]徐金平,李朝林,周安寿.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工作进展[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0,05:360—363.

膳食干预 篇5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在心内科病房住院的12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年龄47岁~85岁 (66.1岁±3.4岁) ;男78例, 女42例。入选条件[2]:①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即收缩压≥140 mmHg (1 mmHg=0.133 kPa) , 舒张压90 mmHg;②无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③正在服用降压药, 入院时血压高于诊断标准;④愿意参加问卷调查者。

1.2 方法

参考《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自行设计问卷。①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支持、病程、有无并发症、经济水平等;②关于饮食认知情况问卷共4项, 7个条目;③关于饮食认知态度问卷共3项, 5个条目, 每个条目有3个评价指标。由研究者发放问卷, 讲解填写方法, 因文化程度无法自评者, 由调查者逐条询问记录完成, 当场收回, 发放问卷132份, 回收有效问卷120份, 有效回收率90.9%。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高血压病人对饮食的认知情况 (见表1)

2.2 高血压病人对饮食的认知态度 (见表2)

3 分析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 是由多种发病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3], 其中膳食营养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调查结果显示, 高血压病人对饮食的相关知识方面认知不足;对利用饮食使血压保持稳定信心, 对体育锻炼益处的认知态度较好;对长期利用饮食控制血压, 控制体重的信心方面认知不足。通过调查发现, 病人对通过饮食控制高血压的认知态度不是非常积极, 因此临床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时, 应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 提高病人对膳食营养因素在高血压治疗中起重要作用的认知行为, 并进行有效的饮食干预。

4 饮食干预

4.1 控制体重, 避免肥胖

控制体重可使高血压的发生率降低28%~40%。可通过限制能量的摄入, 增加体力活动减轻体重。在限制的能量范围内, 应做到营养平衡, 合理安排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比例, 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5%~20%, 脂肪占总能量的20%~25%, 糖类占总能量的45%~60%。适量的体育活动既能增加能量的消耗, 又能改善葡萄糖,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还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4], 对控制高血压有利。

4.2 改善膳食结构

4.2.1 限制膳食中的钠盐

适度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 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5,6,7]。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在5 g以内, 还包括盐腌制的食品以及食物本身含有的钠盐。

4.2.2 增加钾的摄入

钾能促进尿钠的排泄, 增加血管弹性, 有利尿作用, 有利于改善心肌收缩能力。高血压病人应摄入含钾高的食物, 如新鲜绿色叶菜、豆类、根茎类、香蕉、李子、梅等。

4.2.3 增加钙、镁的摄入

钙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能促进钠从尿中排泄, 如牛奶、酸奶、豆类。镁盐通过舒张血管起到降压作用, 如各种干豆、鲜豆、香菇、菠菜、桂圆、豆芽[8]。

4.2.4 保持良好的脂肪酸比例

膳食脂肪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5%以下。应限制饱和脂肪酸提供的热能。其中饱和脂肪酸、半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比为1∶1∶1。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 能使胆固醇氧化, 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 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 抑制血栓形成, 预防卒中。另外, 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 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 预防血管破裂, 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作用。

4.2.5 增加优质蛋白

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对血压的影响不同。鱼类蛋白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 增加尿、钠排出, 从而使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 酪氨酸也有降低血压功效。大豆蛋白虽无降血压作用, 但也有预防脑卒中发生。

4.2.6 提倡吃复合糖类

如标准粉、玉米、小米、燕麦等植物纤维较多的食物, 促进肠道蠕动, 有利于胆固醇的排泄;少食葡萄糖、果糖、蔗糖, 这类糖属于单糖, 易引起血脂升高。

4.3 限制饮酒

酒精是高血压和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建议高血压病人不宜饮酒。应限制酒量在25 g以下, 必要时完全戒酒。高血压病人还应注意不要饮用兴奋神经系统如酒、浓茶、咖啡等。

关键词:高血压,影响因素,饮食干预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58.

[2]马凤桃.高血压病人认知行为及态度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 2008, 22 (6B) :1531.

[3]李秋萍.内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13-120.

[4]李勇.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5:338-341.

[5]崔秋香.高血压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09, 7 (4C) :1081.

[6]蔡金辉, 成守珍, 汗碧瑜.老年高血病人的社区护理[J].全科护理, 2008, 6 (11C) :3097

[7]崔晓芳, 韩世范.高血压病病人的健康教育[J].家庭护士, 2008, 6 (7B) :1798-1800.

膳食干预 篇6

为了解宜兴市中小学生对合理膳食知识的认知及相关行为情况,并评价健康教育等干预活动的效果,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年3—6月对该市中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和干预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宜兴市56所小学和32所初中随机抽取3所小学和3所初中,再从每所小学的四、五年级各随机抽取1个班级,从每所初中的初一、初二年级各随机抽取1个班级,共12个班级666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人员对问卷进行判读,筛除无效问卷,包括答题不完整、明显随意答题的问卷。同一学生干预前和干预后的问卷均有效才视为有效问卷,共筛除26份无效问卷,获有效问卷640份,其中小学生312份,年龄10~12岁;中学生328份,年龄13~15岁。

1.2 方法

2次调查均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形式,由调查对象独立完成,调查结束后当场收回。2014年3月10—12日进行基线调查,然后对6所学校的学生进行干预。干预活动包括“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年版)[2]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7年版)[3]的健康教育大讲课,利用“5.20全国学生营养日”[4]举办关于合理膳食知识和行为的展板宣传和讲座。2014年6月4—5日对同批学生再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与培训前一致。调查问卷根据“江苏省人群合理膳食指导方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统一编制,内容涉及基本情况、膳食营养知识和日常饮食行为习惯等,题型包括单选和多选题。问卷中列入5题有关合理膳食知识的多选题,每题5或6分,满分27分。

1.3 统计分析

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主要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干预前学生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或“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知晓人数为423,占66.09%。其中通过媒体知道占18.44%(118人),通过社区、公共场所等地区的宣传活动知道占25.78%(165人),通过家人、朋友知道占21.87%(140人)。

2.2 干预前后学生对合理膳食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2.2.1 合理膳食知识总体得分

干预前总均分为(17.54±2.69)分,其中小学生平均得分(16.50±2.72)分,中学生平均得分(18.53±2.26)分。干预后总均分(23.37±3.05)分,小学生平均得分(22.72±3.27)分,中学生平均得分(23.99±2.68)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Z值分别为-25.666,-17.987,-19.047,P值均<0.01)。

2.2.2 合理膳食知识知晓率

干预前,中小学生的合理膳食知识知晓率较低,特别是对“萝卜、西兰花、卷心菜中含有的物质能抑制多种致癌物质”“食盐过多与高血压有关”和“钾是人体必需的元素,钾盐可部分代替钠盐”知晓率很低;干预后,除对“坚持家庭定量用油和做菜不油炸是控制烹调油摄入的好办法”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中小学生对其他合理膳食知识的知晓率均有很大提高(P值均<0.05)。见表1。

2.3 干预前后学生合理膳食和身体锻炼行为比较

见表2。

注:()内数字为知晓率/%。

注:常饮牛奶是指每天1次或以上;多吃水果指每周吃水果3~7次;每天20 min以上锻炼是指放学后跑步、球类运动、跳舞、游泳等,不包括在校期间的运动。()内数字为报告率/%。

由表2可见,干预后学生合理膳食和身体锻炼行为总体比例明显升高,小学生从干预前的63.06%上升至干预后的77.88%,中学生从干预前的57.77%上升至干预后的76.98%(χ2值分别为65.895,110.105,P值均<0.01)。干预前中小学生“调查前1周常饮牛奶”“平时以白开水为主要饮水来源”及“调查前1周内多吃水果”报告率较高,干预后均有明显升高(P值均<0.01)。干预前小学生“调查前1个月每天进行20 min以上身体锻炼报告率较低,干预后报告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干预前中学生“调查前1个月每天进行20 min以上身体锻炼”报告率也较低,干预后报告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合理膳食不但能促进健康、促进生长和智力发展,而且对肥胖、营养不良、贫血等营养相关性疾病和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预防有长期作用。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水平虽然有显著提高,但是营养不平衡仍是一个突出问题[5]。有研究表明,在学校开展合理膳食知识和行为的健康教育活动能有效提高中小学生合理膳食知识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膳食行为[6]。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前中小学生的合理膳食知识知晓率较低,尤其是对合理营养与慢性病发病关系知之甚少,原因可能与学校不重视膳食营养知识教育和家庭不重视营养健康有关。干预后,无论小学还是中学,知识平均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大部分合理膳食知识的知晓率都有显著提高,说明干预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学生对合理膳食知识有较大的兴趣。但中小学生对于“坚持家庭定量用油和做菜不油炸是控制烹调油摄入的好办法”的知晓情况却没有明显提高,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此条目问题设置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难以理解的缺陷。(2)在对烹调油摄入知识的干预过程中,宣教内容模棱两可。(3)不排除小学生对于家庭烹调用油根本没有具体概念而存在随意勾选答案的情况。

干预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合理膳食知识的知晓率,还应该促进学生改善相关行为,培养良好的膳食习惯[7]。由结果看出,干预前中小学生“常饮牛奶”“以白开水为主要饮水来源”以及“多吃水果”的报告率较高,“干预前1周内吃水果3~7次”报告率与北京市某小学的调查相近[8],主要与近年来生活水平提高、媒体宣传力度加大和家庭逐渐重视学生营养有关;干预后“常饮牛奶”“以白开水为主要饮水来源”以及“多吃水果”的报告率均有提高,可能与干预后学校改善学生饮水设施和饮水来源,学生向家长反映要求常饮牛奶、多吃水果及多喝白开水有关。干预前学生每天身体锻炼20 min以上的报告率较低,尤其是中学生报告率仅为3.05%,可能和家长不重视课外生活、对身体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和学校课程紧张课后作业过多有关;干预后中小学生每天身体锻炼20 min以上报告率虽有升高,但仍较低,提示学校和家长应为学生增加适量的身体锻炼时间和丰富的锻炼形式,学校可以增加学生每日的跑步、球类活动等时间,假期中家长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游泳、跳舞、各种球类等活动,以多样化的形式提高学生对身体锻炼的兴趣。

健康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除了开展讲座、展板宣传等,还可以开设辅修课、举行知识竞赛等[9],宣教对象不能只针对学生本身,更应面向学校、家长、社区,全方位提高学生营养健康认知能力,改善合理膳食行为。

有研究显示,健康促进学校干预模式与学校健康教育相比,在改变学生的营养与健康知识、态度方面有着更为显著的效果[10]。健康促进学校是把所有决定学生健康水平的关键性因素组织起来,通过在学校的整体环境中规划和组织相关的活动,使学生得到外界有力的帮助,从而改进学习和健康的策略与技能[11]。宜兴市每年均有多所学校积极参与申报健康促进学校,建议教育、卫生部门利用此契机,鼓励各学校以膳食营养健康为切入点,系统地规划和组织各类活动,提高学生膳食营养知识的知晓水平,改善相关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膳食习惯,从而让儿童青少年身体和智力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

摘要:目的 了解宜兴市中小学生合理膳食认知及相关行为健康教育效果,为探索有效的合理膳食健康教育模式和改善学校、家庭膳食行为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宜兴市3所小学和3所初中的66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教育大讲课、展板宣传、讲座等形式进行干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基线调查,3个月后再次对同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学生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或“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知晓率为66.09%。合理膳食知识得分,小学生干预前为(16.50±2.72)分,干预后为(22.72±3.27)分(Z=-17.987,P<0.01);中学生干预前为(18.53±2.26)分,干预后为(23.99±2.68)分(Z=-19.047,P<0.01)。干预前后合理膳食行为和身体锻炼行为报告率,小学生从干预前的63.06%上升至干预后的77.88%,中学生从干预前的57.77%上升至干预后的76.98%(χ~2值分别为65.895,110.105,P值均<0.01)。结论 健康教育后中小学生合理膳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合理膳食行为也得到明显改善。应从学校、家庭、学生全方位开展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膳食习惯。

关键词:膳食,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干预性研究,学生

参考文献

[1]汤红梅,苏华林,方红,等.上海市闵行区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1):1119-1121.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1年)[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

[3]邬志薇,董加毅,童星,等.中国居民膳食宝塔(2007)的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1(23):4835-4839.

[4]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国学生营养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卫疾控发[2001]120号)[R].2001-04-19.

[5]季成叶,陶芳标,武丽杰,等.儿童少年卫生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8.

[6]何政,缪国忠.江阴市中学生合理膳食知识、行为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调查分析[J].动物医学防制,2011,27(1):40-43.

[7]蓝晓芳,夏燕琼,秦祖国,等.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行为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5):441-444.

[8]徐春燕,张倩,刘娜,等.北京市某小学学生蔬菜与水果消费及认知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160-1163.

[9]张文杰,王翠玲,朱世泽,等.泉州市大学生营养KAP对营养状况评价的影响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12):1423-1425.

[10]陈慕磊,胡小琪,李艳平,等.健康促进学校干预模式对学生营养与健康知识、态度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2):106-109.

膳食干预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150例调查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 18~65岁; (2) 在家做饭的家庭成员; (3) 当地常住居民。排除标准: (1) 排除肾病患者; (2) 排除每周在家吃饭次数少于10次的居民。

1.2 调查内容

包括问卷调查、健康教育和主动干预,问卷调查包括: (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调查; (2) 限盐减油适宜技术使用现况调查; (3) 调味品和高盐食品用量调查; (4) 家庭3日盐及调味品消费量调查。健康教育:开设健康相关知识讲座课堂,印发限盐减油膳食指导相关宣传单册。主动干预:发放控盐勺、控油壶。

1.3 调查方法

采取现场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资料分析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字2检验、秩和检验。

1.5 质量控制

为了减少调查中的偏差和失误,本次调查做了下列工作: (1) 组织调查员对调查问卷进行及时自查,检查调查项目的完整性与逻辑性,及时纠错补漏。 (2) 调查前向被调查对象详细阐明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和内容,使其充分理解,求得合作。 (3) 现场调查时,对调查问卷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解释,同时保证问卷的完整率。 (4) 回收问卷后及时复核,逻辑校对,并进行抽样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更改和补充错漏。

2 结果

2.1 基本概况

经统计,干预后150户家庭中高盐、油饮食危害知晓率较干预前上升了18%,控盐勺使用率上升83.33%,控油壶使用上升89.33%,干预后愿意坚持使用的有97.34%,并希望相关工作人员能定期对其进行督导。见表1。

2.2 干预效果

150户家庭限盐减油膳食行为干预前后的效果比较,经限盐减油干预后,居民盐油摄入量均有下降,人均摄入量盐5.92 g、油24.52 g。见表2。

3 讨论

限盐减油是针对人们相关膳食行为的干预,健康膳食行为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社区把膳食行为控制措施从单纯的宣传知晓,提高到以量化为主的层次,使人们不仅停留在卫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上,而更强调树立健康意识,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的饮食习惯,最终通过合理膳食行为,达到防控慢性病,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远期目标。

经过限盐减油饮食干预人们的膳食行为已经初步发生改变,盐、油摄入量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生活中盐、油摄入更多的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集体行为,个人摄入量的多少往往与家庭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97.34%的居民愿意继续使用控盐勺、控油壶,并希望相关人员能定期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督导,可见控盐勺、控油壶的使用是易于为社区居民所接受的,量化盐油摄入量使广大居民有据可依,对预防居民慢性病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之,通过量化干预,社区居民的限盐减油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健康行为有了初步的转变,但合理膳食行为模式尚未形成,仍然需要逐步长期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

参考文献

[1]黄敬亭.健康教育学[M].第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4.

[2]龚兰生.第十二届国际高血压会议概况[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89, 17 (l) :57.

[3]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及流行病学科研协作组.全国常见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及人群防治工作1979~1985年规划[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79, 10 (7) :81.

[4]李立明.流行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92-210.

膳食干预 篇8

关键词:个性化膳食指导干预,2型糖尿病,血糖值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患者亦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糖尿病的治疗措施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自我监测等5项内容,而饮食疗法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治疗,患者的饮食控制状况直接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效果[2],产能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以及碳水化合物类型、食物的烹饪方法、就餐时间与次数安排等均能够对血糖值产生不同的影响。 为此,笔者重点探讨个性化膳食指导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1—10月份管理中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诊断均符合WHO于1999年确定的糖尿病诊断的相关标准。其中男39例,女47例,年龄最小为47岁,最大为68岁,平均年龄为(57.5±3.25)岁。纳入标准:依从性良好,平时规律服用降糖药物治疗;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胃肠道、心脑血管以及影响糖代谢的其他疾病患;肝肾功能出现明显异常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电话随访干预组与个性化指导干预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糖水平等方面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 法

1.2.1膳食干预方法1对照组 :根据管理级别予以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进行相关饮食健康教育指导。2实验组:进行面对面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干预,首先以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为基础,然后结合糖尿病患者膳食指导原则,列出具体适合、常用贴近生活的各类食物,分发盐壶、油罐并指导用法;再利用食物仿真模型教会患者识别食物的体积、重量;此外按第一个月(每周一次);第二、三个月(每两周一次)的指导频率展开干预;期间展开学会食物交换份的计算、指导干预对象根据自身一周三天有代表性的食谱撰写膳食日记,指导医生把干预对象膳食日记中所有食用的食物种类、数量录入“营养之星”糖尿病营养干预软件中,生成膳食分析报告,并计算出其一天的膳食总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三餐功能比例;再根据膳食分析报告结果给予个性化指导, 并指导患者在兼顾日常饮食爱好与搭配习惯的基础上学会设计适合自身的食谱。期间,各患者的原治疗方案保持不变。

1.3 评价指标

分别于入 组时以及 入组干预 后3个月对患 者空腹血 糖(FBG)、早、中、晚餐后2 h血糖(PBG) 进行测定。各项评价指标参照糖尿病临床指南。

1.4 统 计方法

将所得数据导入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χ2检验。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

2 结果

两组患者入组时血糖值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个性化膳食指导干预组患者入组后三个月空腹、餐后血糖值均明显低于电话随访干预组患者的数值,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不清楚,使得饮食治疗的实施受到影响[3]。而糖尿病最关键的就是在饮食上控制,在生活上调节,糖尿病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之一,控制总热能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以能量控制,维持或达到理想体重为切入点,可按30%、40%和30%的比例分配三餐,定时定量,可考虑加餐;供给充足的蛋白质、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充足的食物纤维、控制脂肪摄入量、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至关重要。

糖尿病病人的膳食安排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既往在社区采取的糖尿病饮食教育方法主要是电话、门诊或集体随访形式的健康教育指导,时间有限,内容较粗略,以理论灌输为主,往往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此次面对面个性化的膳食指导,内容全面细化;让患者知道在控制自身总能量的前提下,学会食物交换法的使用,科学合理地变着花样吃,学会盐壶、油罐的正确使用,通过仿真食物模型对食物重量、体积和容量的掌握,通过膳食营养评估干预软件发现自身饮食中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正,根据个人饮食习惯动手搭配自已每天适宜的食物,结合自身特点设计科学营养食谱等,这些都让患者逐步有了自我管理意识,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注:与电话随访组与比较,*P<0.05。

膳食干预 篇9

关键词:机车乘务员,合理控盐,高盐膳食,尿钠,效果评价

有报道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存在职业多发性倾向,高血压是影响机车乘务队伍身心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1,2],高血压发生与高盐膳食存在正相关,减少钠盐的摄入是降低动脉血压的有效途径之一 [3]。我们于2013年10月—2014年4月期间对在湘铁路某机务段乘务员进行合理控盐干预,强调对高盐膳食乘务员钠盐摄入量的监控管理、跟踪观察与效果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湘铁路某机务段高盐膳食乘务员。

1.2 调查方法 利用运转车间集中组织乘务员学习班作为调查现场,调查乘务员钠盐摄入情况,按照饮食口味或钠盐摄入克数进行区分,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现场解释说明后,由乘务员本人做出判定,随机抽取判定为高盐膳食对象60名进行干预前后尿钠浓度配对检测。其中钠盐摄入情况有3种:1盐味清淡≤4 g/d;2盐味一般≤6 g/d;3高盐膳食>6 g/d,(高盐膳食是指饮食口味较重,或每日食盐超过6 g的饮食,包括通过各种途径如酱油、咸菜、味精等调味品摄入盐的量),对每个机车乘务员在干预前后采取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控盐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1.3干预方法对在湘铁路某机务段乘务员群体进行合理控盐知识、方法普及,采取知识载体多元化形式干预(健康讲座、车间巡回宣讲、短信宣传、资料发送)和配套发送“控油限盐四件套”工具等干预措施,跟踪指导,督促坚持合理控盐膳食行为。我们每月进行1次健康讲座,不定期开展车间巡回宣讲,每周群发1条提醒短信,还根据每月反馈信息进行短信回访,对高盐膳食乘务员进行现场指导。强调高盐膳食乘务员日常家庭做菜定量用盐,防止因酱油、咸菜等增加钠盐摄入量,控制目标逐渐减少直至每天钠盐摄入量不超过6 g(为避免突然大量限盐影响乘务员的食欲和生活质量,采取逐渐食盐减量,过渡期为一二个月,在此期间,我们时常与之保持联系,指导督促),在外出就餐时有针对性选择清淡饮食,减少咸味较重的食物摄入。在此期间,同步进行高血压相关因素干预及并发症控制知识的宣教,使其能积极采取不吸烟、不饮酒、控制超重肥胖、合理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

1.4 问卷调查 参考有关文献,制定合理控盐知识要点调查问卷,对56名高盐膳食者进行干预前后调查,调查完成后统计知识要点知晓率,对干预前后知晓率进行比较分析。

1.5尿钠检测根据乘务员的工作特性,干预前后配对收集8 h晨尿,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方法讲解,发送采尿器皿,跟踪收集8 h晨尿(即00:00至8:00),测量总尿量并取样立即送检。检测仪器为Beckman CX9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离子电极法测定。排除标准:1服用影响尿钠排泄的药物,如利尿剂、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皮质激素;2肾小管疾病,肾上腺皮质病变,充血性心力衰竭。

1.6血压监测对56名高盐膳食者在干预前后进行血压测量,血压测量根据临床测量方法,对比分析合理控盐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 Excle 表格录入,SPSS 13.0 统计处理,数值以 ±s 表示,采取 χ2 检验和配对 t 检验。

2 结 果

2.1合理控盐知识要点知晓情况对56名高盐膳食者在干预前后进行自制的控盐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合理控盐知识要点干预前知晓率为35.99%,干预后为57.42%,干预前后知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15,P<0.01)。见表1。

2.2尿钠浓度检测结果对56名高盐膳食对象在干预前后收集8 h晨尿,并在规定时间统一收集和送检,将送检尿钠结果和检测体积统一录入计算机,进行尿钠浓度测 定。结果 干预前8 h晨尿尿钠 水平为(3.22±1.54)g,干预后为(2.75±1.43)g。干预前后尿钠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P<0.05)。

注:()内数字为知晓率(%);干预前后知晓率比较χ2=67.15,P<0.01。

2.3血压控制效果对56名高盐膳食对象干预前进行血压测量,在采取合理控盐措施之后采取同样的方法和同一的测量仪器进行血压测量。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对比发现,收缩压有40人(71.87%)不同程度的下降,血压维持原水平或有不同程度上升的有16人(28.13%)。干预前后血压水平,见表2。

注:配对t检验方法统计。

3 讨 论

流行病学和实验室实验证实高盐饮食是高血压发病的原因之一[3],国内外也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高盐膳食是高血压的高危诱因之一[4,5,6],高盐饮食通过增加细胞外液量,血容量增加,引起心输出量增加,同时抑制平滑肌细胞膜Na+泵,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钠、水增加而发生肿胀,使管腔变小,增高周围血管阻力,从而升高血压[7,8,9,10];限盐是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手段之一,亦是治疗高血压最经济的方法之一,合理限盐的效果在很多的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11,12,13]。

根据有关调查,高盐膳食者对自身的饮食习惯存在较大的误区,认为合理控盐只是食用低钠盐[5]。本研究通过采取合理控盐干预措施后,发现高盐膳食乘务员对合理控盐知识知晓率提高,这说明合理控盐的干预措施是非常有效的,而且此措施针对机车高盐膳食乘务员的工作特点和生活习惯,在铁路上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机车乘务员由于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紧张,且作息制度不规律,作息地点线性流动,无归宿感,因而容易形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不合理的膳食习惯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 g,而机车乘务员人群食盐量明显高于此标准[12]。我们对乘务员群体普及合理控盐知识,不主张对职业人群不加区分普遍进行控盐,而是倡导合理定量用盐,重点监管高盐膳食对象控制钠盐摄入量。由于机车乘务员职业的特殊性,难以实施对其进行24 h尿钠检测,而且24 h尿量的收集也存在很大的困难[14,15],根据叶祝嵩等[16]在1986年就提出了用8 h夜尿钠能代替24 h尿钠检测的研究报道,我们特选择对机车乘务员00:00至8:00的尿液进行检测。本次人群试验主要是为了观察普及合理控盐知识与定量用盐工具综合干预对高盐膳食乘务员尿钠的影响。通过测试高盐膳食乘务员干预前后平均尿钠浓度水平,结果显示,合理控盐干预后,高盐膳食乘务员尿钠检测浓度明显下降(P<0.05),对高盐膳食乘务员合理控盐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本次对高盐膳食乘务员在合理控盐干预前后的血压进行测量,发现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后依从性较好的高盐膳食者,血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合理控盐措施有助于高盐膳食乘务员控制血压,降低高盐膳食乘务员高血压发病风险,从而有效防范职业风险和危害。

总之,对群体普及合理控盐知识、方法,有利于改变机车乘务员高血压职业多发性倾向,降低高盐膳食乘务员高血压发病率,也有利于高血压乘务员血压控制与并发症的防治。

上一篇:与专业的关系下一篇:篮球教学新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