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模式

2024-08-14

协同发展模式(精选十篇)

协同发展模式 篇1

一、两种模式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针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强调一点: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在论和内在论的争论和斗争之所以是一个死胡同,其原因在于,两者都是形而上学地考察内史和外史的相互关系,把它们绝对化,仅仅看到其中的绝对对立。”[2]“科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研究对象,科学史的研究经历了由内史到外史再到综合史的“内—外—整”发展模式,而科学发展的动力似乎也正经历着“内—外—整”的发展模式。不同时代的研究者在积极探索,每一种观点都有合理的一面,也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似乎是这些不足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通过笔者对前人已有工作的疏厘,科学动力学大致可划为正统解释模式和非正统解释模式两种。

正统解释模式。从逻辑实证主义到证伪主义,再到科学历史学派,围绕科学问题的来源和科学划界标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前期逻辑实证主义把知识的发展看作是静态的累积,主张科学服从逻辑规律和实验的证实。后期逻辑实证论主张,理论不是静态的积累,而是变化的实体,只是它的动力之源在其内部,是上下文的语境。库恩则彻底反对累积观,强调了常规科学到新的常规科学发展过程中革命的积极作用,社会的外在动力是不可忽视和磨灭的。

前苏联学者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60年代,与研究科学知识的构成和结构一起,国内哲学开始积极地研究它的起源和发展问题。大概在这段时期国外的科学哲学开始显露出从分析已经形成的、‘现成的’科学知识转向研究它的发展。尽管确实考虑了国外著作的影响,但也可以证实,对科学知识的建立和发展的兴趣并不是对国外科学哲学转折的简单反映。对国内哲学所关注的问题的研究是独立进行的,就相应的国外的研究而言是平行进行的,甚至常常是超前的。”[3]

汉纳(Joseph F.Hanna)在《科学客观性的范围和界限》中指出:“一般认为,科学的一个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它的客观性。科学的范围是客观世界,科学的界限则是由形式研究和经验研究的客观方法的界限决定的。”[4]而科学反实在论者则通过其他形式表达着自己的想法,认为科学的客观性是建立在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或权利关系基础之上。把理论的发展过程看成是从主观价值需求或自然语境下出发的“纯形式”的选择。“根据说明原理来对知识进行组织和分类才是科学与众不同的目的……对说明的完备性的不断追求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因为那标志着我们对于自然界及其产物的理解正在不断加深。”[5]这种正统的解释模式是“实践——科学主体——中介——科学客体”关系的表达,后来转化成科学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问题,强调在实践基础上科学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产生经验和知识。

}科学主体科学客体科学进步

图1 正统解释模式

非正统解释模式。科学是中立的还是经验荷载理论?寻找事物或者现象的规律性成为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

①科学=f(理性)或科学=f(逻辑)

②科学=f(理性、非理性)或科学=f(逻辑、社会、心理、历史、文化)

③科学=f{f[理性(逻辑)]、非理性}

④科学=f[逻辑、社会、心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

⑤科学=f[逻辑、社会、心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种族]

⑥科学=f[逻辑、社会、心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性别]

⑦科学=f[逻辑、社会、心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性别、伦理……][6]

在上面给出的科学动力要素发展过程中,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些变化:一方面出现了多元化趋势,非理性要素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外在社会因素取代了主体因素的位置。

二、结构分析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表达形式,都是人类文明最高程度的体现。只是由于主体的不同需要才将科学知识划分为不同的领域,“科学”就是“科学主体——中介——科学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活动过程的产物,同样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巴伯在其名著《科学与社会秩序》的导言中指出:“我们需要一种对科学的系统理解,我们需要一种把科学本质的这种多样性与其内在的整合性和统一性联系起来的方法,科学并不是要素与活动的杂乱无章的组合,而是一个具有凝聚性的结构,其各部分在功能上有互相存在的关系。简言之,我们需要对科学本身有一个更科学的理解。获得这种对科学的系统理解的一种方式,一种显而易见的但有点被忽视的方式,就是首先从根本上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社会活动,看做是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一系列行为”。[7]

客体的同一带来知识的统一。我们面对的是同一个物质世界,有时甚至面对的是同一种物质或同一种现象,对物体或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时,必然要进行分析,分析其组成要素、组成要素的性质是什么,以及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但是,当我们诉求物体或现象背后的原因时,就会不自觉地进入其他知识领域,说明知识之间是相通的,人为制造的知识对立过于简单,存在局限性,是不科学也不现实的。

主体差异带来知识的互补性。“科学家”作为一个群体的类本性当然是相同的,但是每一个人又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在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科学家与科学家彼此又是不同的。科学的发展可以看成是“科学家”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过程,科学主体的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差异是产生知识多样性和互补性的主要原因。其中科学主体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心理活动,可能是我们一直都没有注意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这样的心理活动是科学主体经验、知识背景、社会(文化)环境等众多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反映,是导致主体行为的直接动因。

科学主体的个人价值取向(包括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往往能极大地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求知欲。遇到科学危机或者科学反常的时候,在已有的知识体系内消化未知的知识是人最初的一种心理依赖,在某一种知识领域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自然会寻求其他领域知识,尝试新的解决方法和解决思路。

科学方法论的整合趋势。传统的科学方法论研究仅限于讨论自然科学范围内的方法,是一种简单的、线性的思考。把观察与实验、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方法看成是解决科研问题中不同阶段采用的不同步骤而已,是一种科学方法的堆砌制造。这样的研究缺乏生长活力和前进动力,没有发现这些科学研究方法彼此间内在的联系。

随着系统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整合趋势加强,科学方法论适用的范围超出原有界定的区域,整合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观察和实验不再只是收集资料,甚至可以成为做出结论的直接依据;归纳的结果为分析提供基础,演绎的结论为综合提供指导;分析是演绎结论的深刻性延伸,综合是归纳结果的广延性扩展,等等。

三、协同模式

科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存在,既然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那么同样就会与周围环境进行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理论的规律性结论一样应该适用于它。米库林斯基提出了综合论路线,“通过科学的层次分析,解决外史要素的‘内化’问题(即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内部要素)。他认为在宏观层次上,一个时代的总体科学系统是由认识论要素和社会要素相互结合决定的,而在微观层次则是通过科学共同体的科学世界图景的中介作用,把外部要素转化为对具体科学认识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内部要素。”[1]

协同学把表征子系统状态及它们之间耦合的所有量的临界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系统演变过程的性质并不起主导作用,处于次要地位的隐参量;另一类是决定系统演变的最终状态或结构的序参量。由于环境条件和边界条件对它们的生长有利,当系统达到临界点时,序参量出现了临界无阻尼现象,驱使着其它隐参量的运动,通过自组织的张力形成科学发展的动力。苏联科学院院士斯焦宾(В.Степин)强调说:“当今协同学不仅是构建表现于相应本体论原则之中的本体论所面临的问题,而且是将这些原则纳入到世界科学图景中所面临的问题,协同学渴望成为世界一般科学图景的核心。”[8]

苏联学者库久莫夫(С.Курдюмов)和马里涅茨基(Г.Малинецкий)提出这样一种观点“Изучаются сложные самоорганизующиеся системы,причем акцент делается на внутренние свойства как на источник саморазвития.我们研究复杂的自组织系统,要分析常见的对象,重视作为自我发展的源动力的内部属性……在这样的系统中整体反映了部分性能,但也反映了整体性能。”[9]所以,笔者试图将科学动力学与协同学的理论结合起来,认为应该转变原有的科学动力发展模式,不是从外部寻找,而是通过外部因素寻找内部张力,其动力是自发的,特别是科学主体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维度,可以说明科学活动主体才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个人价值的内在驱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兴趣和科学爱好来自于个人的本源需要,是追求科学真理的一种趋向性心理状态,是科学研究的根本动力。主要表现在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个人科学研究活动的激励作用,是从自发感性到自觉理性的内驱力之一。任何一名科学家一旦对某一事物有了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可以不考虑环境、条件等因素而心甘情愿地做科研,体会过程和结果带给他的无穷快乐。科学兴趣和科学爱好会伴随人的一生,持续稳定地发挥应有的效能,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生活,这样的内在驱动可以看成科学动力学发展的序参量。

多种因素的扰动涨落。科学假说作为一种假设性推论,是科学家根据科学过程中的新现象、新事实,探索未知领域活动的行为。无论最终科学假说被证实还是被证伪,将使科学研究活动全方位展开,会对科学研究发现新事物、形成新理论起到桥梁或先导性作用。受不同的科学发展水平限制,科学假说呈现尝试性和暂时性的特点。

科学想象是在大量观察、调查、实验等材料基础上,依靠主体理性思维重新组合图像、模型的能力。科学想象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发展规律,是科研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创造性的因素,对兴趣和爱好有促进补充的作用。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推动整个科学活动的进步提供创造力,但受外部环境影响比较大,所以呈现易变性、阶段性的特点。

上述因素在不同的条件下出现,虽然在某一方面会有积极的表现,但是因为持续发挥作用的时效有限,不会对科学发展起到主导性的支配作用,所以只是科学动力发展中的隐参量。

社会价值的外部条件。历史唯物主义早就证明,社会的进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矛盾的结果。科学研究活动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一个领域,同样是社会基本矛盾下的产物,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不同的科学使命,同样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持续推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组织管理等方面,总会出现社会结构、社会环境、社会行为规范等等一系列新现象和新问题,哪一方面哪一问题处理不好,都会把科学研究活动这样复杂的开放系统推向远离平衡态,在临界点上都有形成新的稳定系统的可能。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深刻认识到:科学自身要素之间、科学研究活动与外部条件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单纯强调科学发展的内因或者外因都不能全面而充分地说明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

的发展进步是内、外两方面多种要素合力作用造成的。只是在科学活动过程中要素与要素的地位是不一样的,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归根结底还是外部要素通过内部要素起作用,特别是科学主体不再是游离于科学知识之外的一个要素,科学主体才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科学主体的引导下,科学发展的协同模式必将成为新时代的新特征。

参考文献

[1]孙慕天.边缘上的求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140,138.

[2]С.Р.МИКУЛИНСКИЙ.Очерки развитияисторико-научноймысли.М.Наука.1988:57-58.转引自张明雯.俄罗斯和苏联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90.

[3]ЕАМАМЧУР,НФОВЧИННИКОВ,АПОГУРЦОВ,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философиянауки: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ыеитоги[М].РОССПЭН,1997:254-255.

[4]孙慕天.论科学动力学的两种趋同——西方和俄(苏)科学哲学的一个比较[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3):19.

[5][美]欧内斯特.内格尔.科学的结构[M].徐向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0.

[6]洪晓楠.科学动力学因素的函数关系分析及其启示[J].自然辩证法究,2007,(2):31-32.

[7]伯纳德.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M].顾昕,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6.

[8]СтепинВС.Офилософски хоснованиях синергетики./Интернет-сайтКурдюмоваС.П.“Синергетика”.文章来自http://spkurdyumov.narod.ru/Philos.htm#Ph408.

协同发展模式 篇2

作者/刘吉如 彭华

摘 要:当前高职校企合作基本处于初低级阶段,作为合作一方的企业受益不够、动力不足,校企无法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以协同方式将校企双方优质要素进行组合,以促进创新,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实现校企协同创新需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产、学、研相互协同,创新科研服务能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协同,创新一体化机制。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职校企合作;深化;发展

一、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基本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利用学校、企业、政府教育部门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这是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的,可以说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

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期开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然而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高职院校不仅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相关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且在办学的过程中也与大量的企业“结缘”,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

2.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校企合作既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然而,目前校企合作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1)在高职能力培养体系上,培养目标本身就缺少深层理念。建立在职业分析基础上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都强调“理论够用、注重技能”,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校企合作很容易走入“重技能、轻理论”的误区,校企合作往往只注重单一技能训练,轻视理论基础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具备单一技能,缺乏完善的职业能力,发展后劲不足,创新能力不够,不能培养出完全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

(2)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被迫向行业企业寻求合作,()由于这种校企合作往往是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是“校企合作”的组织者、策划者以及主要的实施者,学校一方占主导地位,受益者主要是学校和学生,多数企业没能直接受益,企业还要承担增加管理成本、安全生产风险、产品质量风险。学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机制,导致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

(3)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开展。由于学校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企业的利益难以实现,一些高职院校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自身的科研能力较弱,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都很难满足企业对于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无法满足企业科学技术创新需求。

二、“协同创新”――高职校企合作深化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1.协同创新理论的提出及其基本原理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由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由政府引导,通过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资源,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在当今中国,校企合作是协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协同创新”的思想,要求“政产学研用”等创新主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突破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大力实施协同创新,不断提升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知识传承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在协同创新乃至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其开放和多元化的办学理念以及“政校行企”多方联动的办学模式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为基于知识应用与实践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2.协同创新――推动高职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与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在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强调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具有职业性、直接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教学组织时,主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组织,而不是按照学科体系进行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决定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然更多地融入行业、产业、企业等社会需求要素,强调教育教学活动更多地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与技术开发紧密结合,从而在“协同创新”方面更多地具备了“应用性”与“实践性”的优势,能够直接地服务于行业、企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

协同创新理论的提出,无疑为高职校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解决了当前校企合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深层次的合作模式中,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技术攻关和研究方向,并通过企业将研究成果转化。企业根据学校的研究需要向学校投资,并负责将学校的研究成果转化。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校企深度融合,双方建立了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了“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路径分析――以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都被认为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它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而且在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诸多方面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将对高职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始终注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依托,并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努力实现办学定位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效应。实现高职教育的区域化发展,这不仅是区域经济、高职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遵循这一思路,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确立“立足湖南,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以把学院办成湖南省内特色鲜明的环境保护教育和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目标,努力通过人才培养、职业培训、产学研结合、技术服务等方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着力为湖南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端技能型人才。

2.产、学、研相互协同,创新科研服务能力

“产、学、研”相结合是优化企业科技行为和提升高职院校自身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是科研、教育、生产等不同领域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转化科研成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近几年来,学院为合作单位开展广泛的技术项目研发和技术服务,共同解决生产、管理中的技术难题。学院对外承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上市企业环境核查等技术服务项目共310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项目72项,合同金额达到5000多万元;高科环境监测技术研究所拥有湖南省技术监督局CDMA计量认证资质,年开展水质环境监测等分析监测业务300多项,合同金额共计500多万元。在合作过程中,学院主持制定国家标准6项,主持制定地方标准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参与56家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攻关完成应用技术研究课题88项,其中,为国内知名环保企业武汉天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的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和长沙力合科技有限公司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发定型生产,提出了有价值的技术方案和建议,解决了采样、分析、数据传输和统计方法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承担了“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省财政厅“100万项目资金支持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等各级各类培训上百期,为行业企业培训人数7500多人次,对湖南、湖北、广东、海南等四省所有环保领域国有企业3000多名环保技术与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形成了学院与行业企业互动共赢的良好局面。

3.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协同,创新一体化机制

体制机制创新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不竭动力,着力推进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就是要把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统一起

来,坚持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一体化设计思路,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创新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协同创新的内部催生机制制度保障体系,努力推动资源共享,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学院以内在机制改革为依托,首先是加强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要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尝试推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充分调动院系两级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是加强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绩效分配制度,制订激励性奖惩机制。再次是拓宽筹资渠道,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基本建设。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注重建设发展,破解基础薄弱难题,学院想方设法筹集资金,逐年进行建设,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总之,协同创新的校企合作,就是要求高职院校坚持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机制创新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以提升高职院校创新能力为突破口,通过协同,提升高职院校人才的创新精神,提升专业建设的创造能力,提升科研成果的创新水平,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和质量的全面提高开拓更大空间,使高职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6):68-73.

[2]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胡春林。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推进方向与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12(25):53-55.

[4]张明艳,孙晓飞。协同创新理论与校企合作实践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3):50-54.

[5]李祖超,聂飒。产学研协同创新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2(8):24-25.

协同发展模式 篇3

【关键词】环保观念 环保知识 环保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42-02

幼儿的发展从来都是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只有多方面共同协作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在合作过程中幼儿园教育是主导力量,其他因素要发挥自身优势,负责支持放大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曾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可见,幼儿环保意识及行为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地、潜移默化地培养。那么该如何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及行为呢?

一、幼儿园教育

1.良好理念是环保教育关键

教学理念是幼教改革的灵魂。要想在幼儿园中开展环保教育,首先要以绿色环保教育培养幼儿为理念,抓住环境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升华环保教育的价值, 教师首先要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深入生活、搜集环保素材,多角度地获得更多、更新的教育方法,焕发环保教育生机,并时刻注重将环保观念深入到与孩子沟通的各个环节中。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彻底地将环境保护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2.创建良好环保氛围

幼儿一日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中度过,良好的环境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关键,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就是一种适宜的环保教育。因此幼儿教师要注重内部班级环境的布置,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布置班级周围环境,并定时更换,使幼儿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对日常生活中“垃圾”有新认识。同时也要注意外部环境的创设,如在幼儿园内建一些小草坪、小鱼塘,让幼儿亲自给它们浇水,施肥、喂鱼食,供幼儿观赏体验,能更好的培养出幼儿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寓教于乐,从兴趣入手

环境教育必须符合幼儿天性,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开展环境教育应以幼儿的心理发展为基础。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玩具多么有教育意义,设计多么巧妙,功能多么先进,让幼儿感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组织实践活动,激发兴趣,利用幼儿天性好动,精力旺盛的特点,通过亲自动手,摸摸、弄弄、学学、做做,兴趣才会由此产生。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也充分重视这一点。例如,在园中开展“请节约用水”、“不浪费纸张”等有趣的主题活动,当幼儿回到家,看见家长有类似浪费行为,就会主动提醒家人,不要浪费水资源。家长的配合会使幼儿很有成就感,继续发扬这种行为。我们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要善于让幼儿接触身边的事物,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之能够把行为、意识统一起来,应着重培养幼儿对环保的兴趣,只要孩子们有了这种兴趣,便能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一种良好习惯。

4. 利用生活细节进行随机教育,培养环保行为

教育的途径有专题性活动,有渗透性活动,也有随机性活动。我们要充分把握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机会开展环保教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如,在幼儿如厕结束后,发现水龙头没有关却无人理睬,我们就抓住这一现象进行随机教育。首先我们可以给幼儿上一节有关“水”的活动课,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和来源,同时懂得浪费水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大家必须要节约用水。对生活中为什么要节约用水设计相关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知道很多小朋友都没有干净的水喝,水是很珍贵的。再开展一些争当节约用水小标兵活动,培养幼儿节水意识。我们也会利用节日,如爱鸟周、植树节、世界环保日,注意把握教育契机,开展各种环保主题活动,激发环保动机,多样化地进一步落实环保教育的良好作用。这些活动即培养了幼儿的劳动观念,又对幼儿进行了环保教育。

二、家园合作,提高环保教育实效

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他们的成长要受到家庭、幼儿园、社会这三大环境的影响,只有相互配合才有助于孩子身心发展,家庭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幼儿园要注重与家长合作,争取家长支持,让家长了解幼儿环保意识及行为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家长在家中协助幼儿对环保教育进行实践,为孩子做出榜样。

家园合作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家长可以协助幼儿园将环保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如,在幼儿园中认识了水的用途、了解了缺水情况及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在意识上明白了要节约用水,为了提高环保教育实效,就需要家长给予协助,注意自己的用水习惯,用自己言行强化幼儿对水的认识,通过父母的身体力行,让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意识到环境保护就在我们周围,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出一点贡献。

二是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的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孩子的环保兴趣。如,组织开展“家长幼儿废旧物品(塑料、包装袋等)回收利用竞赛”,这样家长不仅可以了解到幼儿在园内的活动,能及时提供一些材料,参与、支持、帮助教师完成环保教学任务,可以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对树立幼儿环保意识有很大帮助。

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充分调动幼儿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给幼儿园与家庭,幼儿与老师、家长间创造更多互动机会,从而营造一个幼儿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带动整个社会的环保氛围。

三、社会环境,落实环保教育行为

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我们也要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环境,积极落实环保教育实践。在节假日家长可以带孩子到郊外走走亲近大自然,带孩子参与社会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活动、环保宣传活动(如开展以“保护地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等等。带领幼儿走出课堂,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全社会的人都在关注环保,其中社会的鼓励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可通过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同时组织社会全体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不仅可以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也可以增强幼儿的环保信念。

环境保护意识及行为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随着一个人的成长逐步养成并不断得到强化的,幼儿园作为幼儿环保启蒙教育的重要园地,家长作为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首任教师,都对幼儿的环保意识及行为培养有着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同时,要重视家园合作、社会环境,共同营造良好的环保教育氛围,培育我们新世纪的环保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姚金芳.《环保教育与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载《科学大众》2008年第8期,第83页.

[2]朱洁.《浅谈幼儿环保教育的开展方式》,载《新课程(下)》2010年3第3期,第150页.

[3]姚晓云.《从兴趣入手增强幼儿环保意识》,载《国家教育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广东卷)》2010年,第46页.

协同发展模式 篇4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以下简称斯坦福)是美国一所著名的私立大学,它位于富庶的加利福尼亚州,毗邻美国第二大工商业港口城市旧金山和有“高科技圣地”之称的硅谷(Silicon Valley)。20世纪60年代以来,斯坦福的发展尤为迅速,被誉为21世纪美国科技文明的象征。在英国《泰姆士报》发布的201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斯坦福位列第四[1]。截止今日,斯坦福已培养了2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电器工程特别是微电子专业是斯坦福最为成功的学科,在该领域,斯坦福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同时计算机科学、生物工程、医疗医药、物理等领域也是斯坦福的重要研究领域和擅长学科[2]。硅谷是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目前硅谷集中了近万家高科技公司,其中不乏位列全球500强的大型跨国公司,包括Adobe、AMD、Apple、Cisco、eBay、Google、HP、Intel、NVIDIA、Oracle、Sun等。这些企业大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顶端,且大多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因而技术创新是这些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经济全球化和日益激烈的技术竞争造就了它们巨大的技术创新需求。

斯坦福和硅谷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951年,当时的斯坦福创建了斯坦福研究园,这是硅谷形成的早期雏形,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由高校创办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1953年斯坦福成立了大学荣誉合作研究项目,为硅谷的工程师提供全职工作之余接受高等继续教育的机会,这个计划使企业的工程师得以保持技术优势,也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随着园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此落户,同时,斯坦福也大力鼓励本校教师和毕业生在园区内创业。如HP公司的创始人威廉惠利特和戴维帕卡特就是斯坦福的毕业生,也是硅谷最早的创业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类斯坦福出身的企业成为了硅谷的中流砥柱。

另外斯坦福在硅谷成立了众多研究中心,它们是大学最新研究信息流向产业界的渠道。斯坦福集成系统中心[3](以下简称中心)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中心是斯坦福与美国联邦政府和硅谷的20家企业于1981年合作建成的,是斯坦福在微电子技术方面的现代化研究和教学实验基地,从属于斯坦福工程学院,是同硅谷企业合作的一个成功实例。中心每年承担大量的高科技前沿课题。以校企研发人员共同合作为基础,以高科技项目为纽带,加上充足的经费和国际一流的研究设备和仪器,共同探讨先进技术。因此,每年可培养30名博士和100名硕士[4],诞生大量属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成果,且其中70~80% 的成果可用于工业制造和生产,为合作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5]。合作企业每年按规定向中心支付一定数量的会员费,作为中心的研究资金,以支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这一合作模式,促成了斯坦福与工业界的良好互动关系。从企业来的研发人员通过在中心参与研究学习获得了更高的研究能力。而企业在中心与大学开展合作研究,依双方规定协商享有一定的对研究成果的使用权,这有助于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中心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加速了科研能力向生产力的转化,而且企业带来的实际研发经验不仅有利于师生提高自身学术水平,而且使得校内的科学研究更具有实用性。

2 “斯坦福—硅谷”协同发展模式成功的要素

“斯坦福—硅谷”校企合作协同发展的模式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校企合作的典范,这种模式的成功可以归因于以下八个要素。

2.1 开放政策

斯坦福大学“自由之风永远吹(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的校训从精神本质上奠定了斯坦福大学追求开放的学术氛围。斯坦福大学每年从政府获得的研究经费占整个学校经费的比例较小,寻求从工业界获取研究经费是它更好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因此,必须打开校门,走出象牙塔。这种走出去不仅获得了研究经费,同时斯坦福的教授和学生在接触工业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产品设计到实现以及项目管理等领域,斯坦福通过与企业合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佼佼者。

在科学技术向产品转化方面,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存在着学术界与工业界脱节的现象。通过走出去,斯坦福的教师和学生在高校研究和工业界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如早期路由器的开发是一个工程性强但学术性弱的课题,大学一般不会开展这个课题;而市场上的网络设备公司又局限于自身的思维无法在技术上得到突破。此时的斯坦福学生波萨克和勒纳却抓住这个机遇,发明了一种通用路由器,由此创办了著名的Cisco公司。

此外,斯坦福不限制教授在外办公司或在企业里担任要职,只要能按时按量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其余时间可以自行安排,甚至在一段时间里完全离开学校,充分体现了开放的办学理念。

2.2 先进的技术转化支撑体系

斯坦福于1970年成立技术授权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 简称OTL)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技术授权办公室。OTL负责管理斯坦福的知识产权资产,主要包括统一为学校内的各项科研成果申请专利并把这些专利授权给工业界。图1给出了OTL目前执行的技术转让规范流程,其中OTL在收到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发明披露之后,会对发明的商业潜力进行评估,并在适当的时候许可给市场上的企业或者支持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成立创业公司,实现发明的商业化。为了保障企业和高校师生在技术转让过程中的权益,OTL对技术转让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规范。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促成企业和高校师生的合作,OTL更是会在企业和高校师生之间进行多次的谈判和协商。

OTL不仅有利于实现学校科技成果转移的批量化和规范化,也为学校带来了巨额的商业利润。据OTL2009-2010会计年度报告显示,该年度OTL版权收入达到6550万美元之多[6]。

OTL常常被誉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伯乐”。正是在OTL的努力工作下,大量的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广阔的市场,并衍生了大批高新技术创业公司。Google公司的产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两名斯坦福学生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带着他们的新搜索技术来到OTL。这项技术当时并不被市场看好,可是OTL却发现了这项技术潜在的巨大价值,并帮助这两名学生成立了如今已是互联网霸主的Google公司。

2.3 突出创业的教育特色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硅谷企业的创始人都出自斯坦福,这种有趣的现象正得益于斯坦福重视创业教育的特色。

2.3.1 课程设置支持创业教育。

斯坦福的课程安排充分考虑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斯坦福注重基础课程,适度减少专业课程,加大通识教育,并增设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性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学习的需求[7]。斯坦福开设了众多创业指导课,涵盖建设一个企业涉及的各方面内容。同时开展各种非课程教育作为补充,鼓励学生参与校内科研项目以及校外合作项目。

2.3.2 学生创业活动多,人脉资源丰富。

斯坦福有着良好的创业氛围,学生自主创业活动十分活跃。各种创业俱乐部和创新创业项目如创业研究中心、亚太学生创业社团、斯坦福创业学生商业协会组成了斯坦福创业网络[8]。学生们常常组织在一起,参观硅谷的企业,并与企业家和投资家进行座谈交流。斯坦福每年举办一次年度创业者大会,邀请世界范围内企业界的高层人士参加。这些活动帮助斯坦福学生在求学期间就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成为他们以后创业的重要资本。

2.3.3 打造宽松的创业环境。

斯坦福在营造浓郁校园创业氛围的同时,也给师生提供了宽松的创业环境,为他们在硅谷创业提供了巨大的前进动力。学校允许教师在校外创办公司,允许创业失败的学生回到学校继续学业,同时还设立了各种基金,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9]。

2.4 硅谷企业科技需求

硅谷公司一般都实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营销三位一体的经营机制,在生产和销售的同时,公司对内部研发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这些公司不可避免地面临这样一种困境,只依靠内部的研发创新虽然能够保证公司对研发的主动权和控制权,但这种研发模式所需的成本高、风险大,极有可能在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后惨遭失败。因此,寻求一种既能减少研发的成本,又能保障研发的质量则为这些公司所极力追求的目标,而作为知识技术的教授者和发现者,高校无疑是这些公司最好的合作伙伴。硅谷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扮演的角色多为出资者和技术购买者,这就类似于市场活动中的买方,而买方需求正是维持市场交易持续的支柱。硅谷的企业公司大多是跨国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它们对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追求是促成合作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些公司注重对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前沿领域的探索以及先进管理模式的思考。因此,也自愿积极参与到合作中,企业对合作的需求恰恰为斯坦福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从而使得校企合作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2.5 硅谷企业资金支持

硅谷的企业则为斯坦福提供了巨额的研究经费和捐赠。HP、Cisco、Sun和Google等都是斯坦福的赞助者。仅HP 2001年就向斯坦福捐赠了四亿美元的巨资[10],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给予教育机构最大的一笔捐赠。同时,硅谷企业也为斯坦福师生提供了一个深入实践的广阔平台,为学校科研带来了许多新鲜且具有重要应用意义的研究课题,不仅提高了学校师生对科研开发的兴趣,也促进了学校整体科研水平和实力的发展。

斯坦福的教授被允许直接到硅谷的公司任职并从事公司的科研项目,这些项目常常有斯坦福学生参与其中,他们共同为硅谷企业注入最新鲜的科研思想和技术创意。此外,斯坦福一直在为硅谷公司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进行继续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在职人才的培养,也加强了企业员工和学校之间的联系。斯坦福提供了全世界最完善的远程教育网络,将几乎所有的课程都通过有线电视向硅谷实时转播,使企业在职员工也能够进行学习。

2.6 政府的政策法律保障

从对“斯坦福—硅谷”合作模式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成熟的法律政策保障和引导是校企合作能够朝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保证。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层面,1980年美国政府通过法案使校企合作从政策和法律上给予了保障,通过 Bayh Dole法案,允许美国高校把研究成果的专利权以独家许可或非独家许可的形式授予企业[11]。另外,美国还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对校企合作中的各个环节尤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进行了规范,很好地协调保护了高校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合作产生的纠纷,保护了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斯坦福在校企合作管理政策的制定上也充分地为合作提供便利,保证合作的有序进行。在这些政策的制定上,斯坦福充分考虑企业的立场和需求,并出台了极为便利的合作流程。学校的相关网站定期发布该校最新的专利成果、学术会议和项目合作意向等信息。基于此,硅谷企业能够第一时间获得他们感兴趣的信息而催生合作的愿望。同时,斯坦福就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在多年合作的基础上已经发展了一套尤为科学成熟的经验方案,极大程度上保护了学校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而又不妨害企业的合作积极性。

2.7 相依相伴的区位布局

斯坦福与硅谷的地理区位优势是两者能够顺利合作交流的首要原因。斯坦福与硅谷毗邻为广泛的合作和交流提供了可能,也提高了合作效率,方便了相互之间的信息流动。另一方面,斯坦福和硅谷所处的加利福尼亚州由于早期的淘金热,在人口构成上呈现多样化。这里的多元文化催生了斯坦福和硅谷开放的合作文化。

2.8 信息纽带的校友网络

斯坦福与硅谷的亲密合作关系中,斯坦福校友一直是维系双方的重要纽带。除了部分硅谷企业的创始人出自斯坦福这个现实外,每年大批进入硅谷工作的斯坦福毕业生无疑对双方合作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也是斯坦福软实力的体现。基于对斯坦福的深刻了解和浓厚的母校情感,斯坦福毕业生在企业面临研发难题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通过与母校的联系寻求解决方案。他们知道哪些教师在该领域具有权威,如何取得联系,如何更好地进行合作。这些都极大程度上促成了校企双方的合作。

3 启示和建议

我国高校与企业合作起步虽晚,但已形成了联合开发、委托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共建经济实体、共建技术创新联盟等一系列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清醒的看到,高校和企业合作还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大学的需要,更不能满足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在合作的方式、机制和效果等方面存在亟待提升和完善之处。概括的讲,目前影响校企合作成效的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难以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机制;(2)政府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激励措施有待完善;(3)高校-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知识技术信息共享平台;(4)缺少善于甄别科技成果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的中介机构和人才;(5)高校激励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的局部环境尚待优化;(6)企业对投入大、风险高、回报多的新技术需求并不迫切。等等。总的来看,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企业、政府各方要准确定位,寻求合作切入点,谋求利益共同点,才能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3.1 高校

首先,着力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特色,构筑创新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与学校的科研合作,必然要建立在对当前和长远利益的权衡上。这就要求高校利用在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领域信息灵、反应快、方法多的独特优势,突破企业依靠自身力量难以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帮助企业开发具有市场价值的高端产品,促进企业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否则,高校对企业将失去吸引力。其次,要在我国法律政策框架下,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完善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政策,调动合作积极性,保护校企双方的合作权益,规范合作行为,确保可持续合作。在具体操作上,斯坦福OTL的工作模式值得我国高校借鉴。高校不仅要设立技术转移中心,更要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加强评估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技术转移、转化和扩散的成效。第三,加强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的培养,探索和实践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既要做好通识教育,也要重视创新实践教育和国际化教育。第四,要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改革和完善高校考核评价体系,对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教职员工,实行分类评价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绩效评价等有机挂钩,确保从事应用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教职员工享受与从事前沿和基础研究人才相平衡的发展机会,得到尊重和认同。第五,充分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优势,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要充分挖掘校友资源,丰富信息来源,拓展合作途径和渠道,促进毕业生创新创业,为未来建立更加广泛的合作奠定新的基础,不断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3.2 企业

首先,企业要敢于投入、勇于投入、善于投入高校的研发活动,只有早参与、早介入,才能低投入、高回报,才能取得信息、人才、成果等多方面收益。其次,有实力的企业,要积极探索与高校合作共建研发机构,使合作双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提升企业研发人才的持续创新能力,使高校的研究人员进驻企业,加强双方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使科研更贴进市场需求,缩短产品周期。同时,促进高校开展新一轮的知识创新,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第三,主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加快建设高素质企业后备员工队伍,促进企业员工的知识更新,提高在职企业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第四,充分利用国家支持的机遇,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按照市场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形成科研攻坚合力,构筑企业发展的新竞争优势,快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3 政府

斯坦福-硅谷校企协同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美国政府通过立法、科技政策和科技计划等多种措施来不遗余力的推动产学研用的结合。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结合落实国家科技、教育和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抢抓机遇,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合作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第一,要以重大科研任务为载体,推动建立以核心企业、科研单位和高校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关系,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各方共同投入、分工协作、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及运行机制。第二,要探索和完善工程硕士、工程博士培养机制,支持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第三,要积极促进技术中介机构发展,健全技术市场,加速创新成果的技术交易、转移和扩散。第四,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营造激励产学研合作的政策环境。第五,要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依法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保障各方合作权益。

参考文献

[1]英国《泰姆士报》2010年世界大学排名网站,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0-2011/top-200.html.

[2]斯坦福大学官方网站,http://www.stanford.edu/.

[3]斯坦福大学集成系统中心官方网站,http://cis.stanford.edu/.

[4]梁传杰.学科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模式——从斯坦福大学发展看高校优势学科群形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105-113

[5]李筱樱.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经费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1994(S1):100-104

[6]斯坦福大学技术授权办公室官方网站,http://otl.stanford.edu/index.html.

[7]郭焕银,乔京.借鉴斯坦福大学经验改进教学管理[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1):106-110

[8]施冠群,刘林青,陈晓霞.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网络构建——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09(6):79-83

[9]赵淑梅.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4(6):17-20

[10]李萍.斯坦福大学筹款工作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国际人才交流,2008(8):52-54

工商协同与精准化营销模式浅析 篇5

一、对工商协同营销的认识...........2-

(二)工商协同营销是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3-

二、工商协同营销的内容.............4-

(二)市场营销协同..............4-

三、工商协同营销的实现方式................4-

(二)规则和流程对接............5-

四、精准化营销工作的提出...........6-

(一)完善协同机制是精准化营销工作实现的保障.........6-

(三)精准投放是精准营销的关键................7-

六、结束语..................-7--1-

工商协同与精准化营销模式浅析

一、对工商协同营销的认识

(一)开展工商协同营销的背景

2003年新型工商关系提出以后,协同营销一直是行业的热点,2003年工商分开以后,国家局提出要以稳定为主,基本上省内省外工商保持格局不变,工商之间成为一个热门话题。2004年北京市首先提出了建立工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初国家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工商企业协同营销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烟办〔2008〕71号),其中明确提出,工商协同营销是行业整体营销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是网络建设全面提升的新要求,是订单供货工作不断深化的新任务,是行业贯彻落实“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任务的重要举措。

(二)工商协同营销是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烟草行业最鲜明的特点是国家烟草专卖体制。近年来,行业不断深化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加强集中管理,认真实践“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发展战略。

早在上个世纪末期,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了破除地方市场割据、消除地域封锁的工作方针,但受制于财政体制和工商合一的内部管理体制,地方保护问题严重,改革进展缓慢。

2002 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明确提出了“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行业战略,为行业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始推进工商分设,这是行业改革的分水岭。在现行财政和计划体制下,改革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体制保障。

2004年,国家烟草专卖局着力推进工业企业联合重组,大企业、大品牌格局开始形成。

2005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展“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试点工作,着力提高卷烟供应链的市场化水平,增强工商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为培育大品牌提供了渠道支撑和流程保障。

2006年,“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全面推开,全行业逐步建立由外到内、自下而上的卷烟产销供应链。

2007 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始推广协同营销理念,工商共赢、协同营销的理念迅速得到全行业广泛关注和重视。

2008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进一步推动工商企业协同营销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并在北京等单位开展试点,着力探索“工商协同营销模式”。

2009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总结提炼工商协同营销经验、做法,并在全行业推广。2010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姜成康局长在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继续推进工商协同营销,全面提高培育品牌水平。

因此,纵观2002年以来的改革发展,在工商分设之前各省烟草企业是工商合一的管理体制,工商之间没有合理的分工,从全行业来说谈不上合作与协同,地方割据严重,严重制约了大市场、大品牌的形成。从工商分设开始,行业产业价值链进行了进一步的专业化分工,使工商双方既产生了协同的要求,也具备了协同的条件。新型工商关系无论如何发展,工商协同营销都是其必然的现实选择。

(三)开展工商协同营销的目的工商协同营销的目的就是要以“平等互利、互动互信、资源共享、效率责任”为指导,通过建立市场导向、面向消费者、面向客户的营销体系,着力解决当前工商企业营销脱节、重复投入、省内依赖等问题,努力克服非市场因素,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构建新的营销模式,提高行业营销效率,降低内部交易成本,促进企业有序竞争,培育中国烟草优势品牌。

二、工商协同营销的内容

工商协同营销应紧紧围绕卷烟品牌这一核心要素,通过工业企业开展以品牌细分市场,商业企业以市场选择品牌,通过加强信息沟通,提高服务水平,共同促成战略目标的达成和实施。

(一)品牌营销协同

培育品牌是工商协同营销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工业企业应紧紧围绕品牌文化、品牌定位这一核心与商业企业进行协同,工商双方共商品牌在目标市场的发展战略、规划及措施;协同确定不同品牌的生命周期,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协同策略;深入市场调研,公平、公正评价品牌在目标市场的发展状况。

(二)市场营销协同

市场是工商企业培育品牌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工商要围绕共同确定的品牌发展目标,协同开展市场营销,工业企业从整体进行市场研究,以品牌细分市场;商业企业从本地进行市场研究,以市场细分品牌。要实现市场研究、订单采集、产品促销等商流协同;探索供应商管理库存、一体化物流建设等物流协同;丰富和完善信息交互的内容、手段,实现信息流协同。

(三)服务营销协同

优质服务是培育品牌的重要途径,工商双方要动作协调,形成合力。商业企业面向工业企业做好资源共享、产销衔接,面向零售客户做好客户关系、货源分配,面向消费者做好需求分析、货源组织,注重创新营销服务手段。工业企业注重保障市场供应的稳定性、连续性,增进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夯实品牌发展的市场基础。

三、工商协同营销的实现方式

工商协同营销工作是跨越行业供应链的两个组织之间的纵向协同营销工作,要实现目标一致,措施得力、行之有效的协同营销工作,需从组织架构,规则流程和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有效对接,以期实现工商之间战略目标和协同营销效果的有效实现。

协同发展模式 篇6

【关键词】师生协同发展 大学英语课堂 有效教学

自从2004年国家颁布大学英语新课标以来,建立师生协同发展的教学理念成为现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主要的教学方式。为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阶段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之举。

一、构建师生协同发展的大学英语课堂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现阶段英语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大学英语教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现阶段的教育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有效的合作关系,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然而想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就要建立学生与教师的协同关系,在教师的不断帮助下,学生渐渐地掌握与人交际的能力,对以后学生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师生协同发展不仅对学生有所帮助,对教师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突破,不仅能够改善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关系,还能够提高教师的自我教学能力,不断地与学生沟通,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以后的教学发展。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不断沟通的同时,还能通过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英语有所了解,不仅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还使得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为融洽。这样的协同发展正是现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这种发展,不断地为学生与教师建立互相帮助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一直是学生最坚实的依靠。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教师不断解决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难点,使学生的英语成绩有所提高。在这样的协同发展关系下,能够使学生更加依赖教师,建立更加牢固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更加了解学生的习惯与学习方式,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不断改进原有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加融洽。

二、构建师生协同发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在进行教学前,教师要不断地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状态及时进行观察,找到更容易为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掌握学习技巧,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更加高效地提高学习质量。比如在学习Listening and reading 时,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在听过课文后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这样的对话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还会让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产生兴趣。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组,让学生课前以小组形式进行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互相帮助,以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课堂教学实施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课前备课内容实施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成员中有学习优秀的学生,也有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组内进行学习或讨论时,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向学习优秀的同学学习,这样能够有效节省教师教学时间。在上课时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单词与短句,让学生通过图片来更加形象地记忆单词及短句,采用不同的图解或者是抽象记录方式强化学生对单词的认知。比如“Seeing the girl looking around helplessly on the platform, the young porter asked politely if she needed any help”.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看到女孩在站台上无助地四处张望,年轻的波特问她是否需要任何帮助的话。翻译这句话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插一个小漫画,以便让学生更形象地对这句话进行理解。教师通过贴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产生共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三)实施改革与创新

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学习方式与技巧,还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教师建立一种互助体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我素质有所提高;不断地为学生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学法,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

三、结语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负责对学生进行学习的指导,还要与学生建立一种互相帮助、互相发展的师生关系。通过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对于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存在的问题,教师还需不断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参考文献】

[1]任庆梅.构建师生协同发展的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理论模式[J].外语界,2014(03):20-28.

[2]郝鸿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协同发展模式 篇7

当前的制造状况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 以同种产品大规模生产为特点的大批量制造理念被广泛的接受和采用。然而这种模式已经不能应对现在动态的, 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挑战。全球化的市场使得企业必须更有竞争力才能满足市场对于更低的价格, 更好的产品质量, 更少的配送时间等方面的要求。亨利·福特所设想的大批量制造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障碍。

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企业引入一种新模式——精益制造, 目的在于缩短客户下单到货物运达之间的时间, 减少浪费, 缩短产品设计时间, 使库存更低、缺陷更少。精益制造是JIT理念的延伸, 使用简单的控制和调度系统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物料送到正确的地方。另外一个和精益制造相类似的模式就是敏捷制造。敏捷制造能对生产环境中不可预测的变化做出快速有效的应变。敏捷性影响到整个制造组织包括产品设计、客户关系、物流及生产。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 计算机集成制造 (CIM) 模式得到了普遍应用。这种模式通过数据库、网络等技术的使用实现企业活动的集成, 允许不同企业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一开始, 这种集成仅仅用来处理设计和生产活动, 而后发展到与制造相关的所有活动。接下来一个阶段就是将企业系统与供应商和客户系统集成。CIM理念的主要优势在于提高了产量, 生产柔性和产品质量, 同时减少了设计时间和在制品。

商业组织的新形势也带来了新的需求和问题, 增加了控制和集成应用进一步发展的复杂性。对新一代制造系统的主要需求包括:企业集成不仅是企业内部的系统集成, 而且通过网络实现企业间的系统集成;分布式组织构架, 企业的功能, 知识和运作在地理上都是分布的;异构环境, 新的制造系统必须能处理异构的硬件和软件;制造企业必须建立同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协同;开放式的动态结构, 新的制造系统能在不中断生产过程的前提下实现系统模块的增减;对差错的容忍, 系统能对中断进行反应, 快速从错误中恢复过来, 从而减少对系统的影响。

新制造系统的开发要能满足这些要求, 支持新的组织框架, 解决诸如数据翻译, 分散规划和调度, 重组等方面的问题。数据翻译主要是指每个企业对于分散环境中的数据理解会有不同。企业间在进行数据交换时, 商业数据使用EDI的格式, 产品数据使用STEP协议, 但是这些标准不能完全解决数据翻译的问题, 没有覆盖所有的信息比如:质量相关信息, 生产流程信息等。

公司的计划调度系统是一个难点, 因为涉及到的约束条件很多, 然而在分布式环境下, 必须将企业的计划调度系统同供应商的计划调度系统相连, 实现同步。

重组流程的新要求

由于要应对协同和企业网络模式的新需求, 制造企业正面临新的挑战。一些协同控制方法应运而生。除了经济方面的因素外, 在生产环境、工作条件、质量提升、技术移植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处理。

为了通过加入协同组织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制造企业需要有很强的调整能力, 因为在这种结构的成员之间必须建立动态的关系来应对流程的变化。

流程的变化大多表现在业务流程再造和信息系统构架层面。在以前的车间现场管理中, 重组阶段与设计和运作阶段相比不那么重要。但是随着车间现场运作中不断出现的变化, 重组再造变得日益重要。流程重组工作必须结合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来展开:开发新的方法和工具来实施流程重组, 这些工具要涵盖系统的整个生存周期。要重视与制造系统相关的知识维护, 利用和更新;同时这些知识必须支持新工具和方法。需要开发能实现异构控制集成的新的控制框架。

明确制造企业生产车间流程重组各个阶段的特点将决定工作人员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来应变外部需求的变化。制造系统结合已有模型和相关系统建模的方法来构建新模型的过程中, 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明确需求的变化。将变更的需求同模型和知识相结合生成新的方法, 同时对系统模型和知识库进行更新。

基于重组的方法和其它约束条件, 通过利用软件工具和一些专家的智慧, 重组活动将原系统模型和知识转变为重组的新系统。在这个过程中, 系统模型和知识也得到了更新。

与系统发展相关联的知识管理活动是一项极困难又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很多企业没有保存更新的信息, 比如:制造基础设施目前的状况等也就更少记录造成当前状况的原因了。这就给有效处理生产中遇到的变化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生产车间、工艺设计部门、设备提供商、系统规划部门等部门和人员间的知识共享在流程重组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控制框架的调整能力不强。因为控制系统中的变化都要通过编程来得以调整实现, 这就有两个隐患。一是需要求助于编程来设计代码, 二是编码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错误的输出结果。因而花在编程和调试上的时间会大大的增加。因此迫切的需要一个新的控制框架来解决这些不足, 新框架能将重组过程由一项耗时、易出错的任务转变为一项快速, 简单的工作;基于多智能体的控制框架便应运而生了。

基于多智能体的协同制造控制框架

由于目前的控制框架调整能力不强, 知识管理中不能对实时信息进行记录和注册。这些都给协同制造的实现带来了障碍, 迫切地需要新的方法来构建协同制造框架平台。这种新的平台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如:集成制造, 多智能体技术, 虚拟企业, 通信协议标准, 先进模型构建方法等。

新的协同制造控制方法旨在为敏捷协同制造系统构建一个参照框架, 不仅能控制制造系统环境的变化还能控制系统内本身的变化, 即这种控制完全覆盖到了系统生存周期内的再造和运作层面。

这个框架包括:多智能体平台, 智能体与设备间的通信标准等几个部分。

多智能体系统方法非常适合运用于分布式制造环境中, 因为这种制造方式表现出的模块化、分散化、易变性、功能复杂等特点正是多智能体技术最适合处理的。多智能体平台的特点如下:模块化——智能体能在没有外部实体直接干扰下进行运作, 能控制他们的行为。协同性——智能体之间通过一种通信语言进行交互, 来协同工作达到同一个目的。快速反应——智能体能感知外部环境并快速对变化做出回应, 不仅是简单的对外部环境做出回应而且能采取措施并控制他们自身的行为。适应性强——智能体处于一个分散结构中, 并且能方便地调整为其他结构, 而且多智能体系统具有可升级的属性, 这样新的制造资源能被方便地加到系统中。总之, 多智能体系统对于在分布式制造系统中实施整子制造系统和仿生制造系统是非常适合的。

为了实现基于智能体的无缝控制必须实现与制造环境接口的标准化问题, 尤其是与被控制的制造设备之间的接口, 主要目的是两方面的:实现模块化, 从而能通过增加智能体部件来提高交互性。引入通信功能, 使得集成制造成为现实。

采用的方法是:使用对象建模方法和语言, 如:用U M L来实现模块化和重复使用。考虑一些已存在的设备。

协同发展模式 篇8

随着电子商务得飞速发展, 金华地区 (浙中地区) 在浙江经济发展中被赋予重要的地位, 成为全省经济发展重要增长点。但是目前整个金华地区缺乏重工业支撑, 唯有发展商贸业, 电子商务作为商贸流通业的三大品牌之一, 近几年金华市电子商务产业规模发展迅速, 已经形成一定的竞争力, 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优势, 电子商务在金华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 初步实现金华市“全国电子商务中心”、“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目标。随着国内电商的不断发展, 跨境电子作为一个独特的分支逐渐引人注目。近年来,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 (以下简称“跨境电商”) 快速发展, 2013 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3.1 万亿元。在此大环境下。金华地区如何在保持其在电商中的地位是金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在协同创新视角下金华地区跨境电商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为金华地区跨境电商的发展进行一定的理论探索。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内涵

1.“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新的发展理念, 其本质是通过创新资源和发展要素有效结合, 协同发展, 从而实现现有资源和发展要素的效益最大化, “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环境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 协同创新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科技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创新组织方式, 可以有效地发挥不同要素之间的作用, 使其整体功能最大化, 从组成模式上来说, “协同创新”其关键是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整体性和动态性, 也就是说强调组成要素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其内涵就是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 通过不同国家、政府层面的引导而产生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 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2.“跨境电商”概念及发展趋势

“跨境电商”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跨境电子商务的简称, 是电子商务国际化的必然产物, 从字面来理解就是不同地域之间的电子商务的, 但目前“跨境电商”更多的代表不同国家之间的电子商务, 有研究表明我国跨境电商的年均增速将近30%。随着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的不断发展, 有研究预计2016 我国跨境电商经济贸易总额将增长至6.5 万亿元, 因此从协同创新视角下对金华地区跨境电商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策略, 对于促进金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跨境电商研究现状及发展模式

(1) 跨境电商发展研究现状

针对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学家和电子商务方面的的专家对现阶段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跨境电商发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杜贵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监管对策研究》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5) 研究认为:“通过大力发展我国跨境电商业务, 能有效开辟国外市场, 增强国际贸易话语权, 同时能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但研究也发现跨境电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现行的监管体制、业务模式、服务体系和跨境贸易不相适应, 导致我国跨境电商面临一些制约因素。朱恺.《中小企业应用跨境电商问题研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15) 研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 跨境电子商务中小企业获得了与大型企业公平竞争的机会, 可以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但是中小企业在应用跨境电子商务过程中很难选择有效的跨境电商平台模式, 不清楚如何保证跨境电商的成功应用。

(2) 我国目前跨境电商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 尤其是跨境贸易的发展, 我国海关总署批准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宁波、重庆、郑州等7 个城市2013 年起作为我国“跨境电商”试点城市, 试图带动我国跨境电商的有序推进, 通过对这几个试点城市的调查和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 目前这几个试点城市基本上采取“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十线下监管园区”。具体来说, 目前我国跨境电商运营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服务平台模式。大宗B2B模式和小宗B2B或C2C模式、独立B2C模式等。不同的模式具有各自的用户群体和特点。在新的发展环境下, 跨境电商发展模式不再是单一的发展途径, 而是在保持原有单一发展模式基础上实现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特点。

4.协同创新视角下金华地区跨境电商发展模式

虽然近几年随着国内电商巨头积极布局跨境电商业务, 传统外贸企业集体向跨境电商转型, 跨境电商交易额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有关电子业务的政策、技术、结汇及物流几个方面的发展滞后, 制约跨境电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有效地里各项资源, 创新形成有效合力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是电子业务发展的方向。因此金华有必要结合协同创新理念的发展, 吸取协同创新理念创新金华地区跨境电商发展模式。从不同的层次促使金华跨境电商组成要素协调发展, 充分释放彼不同组成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一方面突破跨境电商面临的困境, 一方面实现金华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

(1) 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平台初步构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

跨境电商作为新的经济发展平台, 其发展建设离不开原有平台的支持, 经过几年的发展, 目前金华已经形成“以金华市区为核心, 永康、义乌为两域, 实现全市多点覆盖”的电子商务发展格局, 目前成为全国电子商务发展生态链最活跃、集聚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先后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十强城市”、“中国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城市”。这些荣誉的获得一方面肯定了金华的发展成绩, 一方面为金华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虽然目前金华市不是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 从政策层面上金华市只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业务。但是金华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商务平台, 做大作强电商生态链, 通过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有利条件积极引入大型跨境电商落户金华, 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同时积极学习先进跨境电商管理和发展理念, 同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硬件、软件建设, 从网络平台上配合海关、商检、税务、外汇管理等相关部门做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协同推进工作, 积极搭建与政府监管部门、物流平台、海关通关、结汇支付等系统无缝对接的跨境电商服务平台, 为实现金华地区跨境电商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线下加强与跨境贸易链条上的优质电商、大型物流单位、贸易商及支付平台的合作, 为以后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合作开端。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为大型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建立积累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积极申请, 寻求政策支撑, 提前构建集商务办公、通关监管、加工包装、仓储配送等于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 促进跨境贸易集群化集约化发展。

(2) 协同创新视阈下充分激活“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 可以有效地发挥不同要素之间的作用, 使其整体功能最大化, 从组成上来分, “协同创新”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 通过无形知识产权的投入加大跨境电商的科技使用含量, 通过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高人才使用效率, 通过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 不仅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更要激发现有人才的内在能力, 促使现有人力资源的高效运作。

(3) 以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为机遇, 促进浙江海、陆、空港联动发展

物流发展规模是跨境电商发展的基本基础, 目前研究也显示, 物流的发展水平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因此要充分发挥浙江在发展跨境电商方面的既有优势, 加强对现有物流规模的进一步提升, 形成物流产业的集团化发展, 集中优势的财力和物力, 在此基础上加大海港、空港、陆上物流干线的建设, 形成海、陆、空港联动发展新格局, 从而实现不同物流渠道的优势互补, 从而保证仓储、分拨配送、售后前移, 有效提升物品流通效率, 降低成本的物流格局。同时, 为了促进物流的高效运行, 不仅仅要解决物流本身的制约因素, 而且应建立与跨境电子商务相适应的海关监管体系, 在保证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的基础上实现物流的高效通关, 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发展理念促进金华海、陆、空港联动发展。

(4) 积极探索跨境贸易新模式, 激活现有资源地再利用

目前, 金华地区还不能享受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政策, 如何突破现有制度政策瓶颈是金华地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突破点, 结合金华现有县子商务发展规模和平台的发展, 应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构建金华跨境贸易新模式, 具体来说金华地区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商务平台, 先做大做强展览展示交易平台, 争取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前店后库”模式推动电子商务020 电子商务模式, 形成线上线下融合机制, 实现进口商品线上展示, 线上通过优势电商平台提供在线支付购买线上商品和服务功能, 线下进行完税交易, 实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

(5) 加强校企联合, 培养合格跨境电商专业人才

人才的挖掘和培养是协同创新视角的主要内容之一,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展过程中为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金华高职学校培养了大批的电子商务人才, 为金华电子商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在新的发展环境下, 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推动教学模式改革, 以电子商务专业为突破口提出加强优势专业建设, 通过确立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专业建设目标、推动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完善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等手段, 不断提升毕业生质量, 为金华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优秀的专门人才, 推动金华地区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

三、结论

“跨境电商”是全球经济发展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此环境下, 金华地区如何在保持其在电商中的地位是金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在协同创新视角下金华地区跨境电商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为金华地区跨境电商的发展进行一定的理论探索。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平台初步构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协同创新视阈下充分激活“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以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为机遇, 促进浙江海、陆、空港联动发展;积极探索跨境贸易新模式, 激活现有资源地再利用;加强校企联合, 培养合格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等具体模式来推动金华地区跨境电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晨.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及今后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5.

[2]http://baike.baidu.com/link?url=b A1-smQn6pi1pzgXADW5LPxMOJ6s7yuV2N jzQB iXgTnlUK683QTw7b9Uz3cBAEB3w6-_kr A4D 1ud6s7-pX20-a.

协同发展模式 篇9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航集团)作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一家大型现代化国有企业,主要从事航空机载设备和汽车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是国内航空机载设备重点企业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航集团秉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企业发展理念,不断探索与实践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模式,促进军民品产业转型升级[2]。

1 立足产业本体,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

1.1 配套国产航空装备,军品核心业务稳中求进

航空机载设备涵盖了飞机环境控制系统、液压系统、燃油系统、滑油系统、供氧子系统、发动机引气子系统等多品种、小批量产品。其中,航空热交换器具备国内全谱系、全环节、全要素、全自主的设计、制造、测试能力;座舱压力调节器在国内处于领军地位,独家掌握高精度、模块化技术,数字化精确控制技术、适应高原机场起降压力控制技术等座舱压力调节装置核心技术近20项;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在国内首家研发并成功装机使用,具备系统及相关零组件的设计生产试验能力,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航空燃滑油泵类产品技术研发能力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航空过滤器系列产品拥有国防科技一级流体污染检测与分析试验能力,流体污染控制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配套产品几乎涵盖运输机、教练机、轰炸机、直升机、歼击机等国内所有军用飞机和发动机。

1.2 培育自主知名品牌,专注民品做大做强做优

汽车零部件涵盖了汽车转向器、空调、滤清器等规模化、系列化产品,培育出了豫北转向器、豫新空调、平原滤清器等在国内同行业名列前茅的著名自主品牌。其中,豫北转向器产品覆盖国内各类车型,拥有液压助力转向、电动助力转向等系列产品,自主研发的EPS电动转向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日本第四代EPS电动转向产品水平。豫新空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空调系统、双动力空调、电动大巴自动变频空调及各种冷凝器、蒸发器产品,自主研发的空调系统伴随东风首款民族自主品牌轿车在国内成功上市。平原滤清器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定的汽车滤清器行业龙头企业,产品涉及发动机和各类车辆的燃油、润滑、进排气三大系统,研制的国Ⅳ燃油滤清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独立研发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已经进入到产业化阶段。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

1.3 转变技术牵引模式,提升国防装备保障服务能力

航空机载设备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环控、燃油、液压、滑油等系统领域正在进行高度的集成化,以能量管理、流量管理为主线,进行各子系统及部件的功能集成和物理集成,以满足现代化飞机的多电化、高可靠性与长寿命、高适航性与安全性要求。近年来,产品技术开发逐步由型号牵引向技术牵引转变,通过自主研发、预研立项等,逐步掌握新结构、新材料等关键技术,并不断扩大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和介质适应性,扩展未来产品在航空、航天、舰船等应用领域,提升国防装备保障服务综合竞争力。

1.4 融入智能制造体系,适应汽车行业低增长新常态

汽车零部件产业受国内整车行业影响,已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但是,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其中对汽车行业的方向性引导意义重大,汽车产业将作为我国工业现代化的核心突破载体,在未来工业现代化中占据绝对龙头地位,创新驱动会成为下一阶段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能否融入整个智能制造体系中来,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新航汽车零部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专业化程度、核心技术和经验积累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已初步具备了融入智能制造体系的条件。

2 强化硬实力,形成经济效益增长动力

2.1 搭建智能平台,拉动生产管控转型升级

为更好的应对新航离散型航空产品和批量化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研制、生产和管理等过程关联问题,深刻理解智能制造的本质,深入分析自身差距,在不断夯实产品数字化、业务集成化、设备自动化等基础上,结合新航军民品研制特征及模式,通过搭建车间智能制造综合管理系统(MES系统),逐步实现生产管控由调度型向计划型转变。围绕产品生产制造活动,以精益生产单元为基础,不断优化、结构化、参数化制造过程,对现有的设备设施及物流物料进行适应性智能化改造。完成制造数据处理、生产系统运行管理,实现信息流、物流在生产系统中的集成和融合。基于产品模型,通过工艺设计、制造仿真工具集实现面向具体生产资源的工艺优化设计,形成驱动生产线、生产单元、工艺装备的数据集,与产品设计过程协同,积累工艺知识,向设计过程反馈优化设计数据,实现生产数据、工艺数据的在产品研制、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传递和共享。

2.2 深化国际合作,融入高端制造价值链

当前,全球化的竞争压力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压力,进一步加快了全球联合协作创新的步伐,创新要素在国际加速流动,这不仅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加强了企业间“双赢”的创新合作联系。2013年,新航成功获得北美福特2016年款F系列大皮卡转向器出口配套项目;2014年,以国产大飞机C919项目为契机,与美国派克宇航公司合作开发C919飞机燃油系统,成为派克宇航公司合格零部件供应商。通过建设满足高端客户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建成集制造自动化、管理国际化、过程信息化为一体的高标准生产工厂,打造新航民机项目和汽车零部件项目国际化合作典范,拓展与高端客户的深入合作,逐步融入国际化高端制造价值链。

3 提升软实力,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3.1 持续推进人才建设,开辟高端人才培养新路径

自主创新离不开人才,创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就是人才。随着新航集团近几年人才队伍建设的持续加强和培训体系的逐步完善,满足科研生产经营的人才得到了改善,但也突显出一个问题,就是缺少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和能够满足新航快速发展的企业家队伍,这是新航集团目前人才队伍面临的最大问题。近几年,新航集团在工程硕士培养上下足功夫,500多人参加了不同类型的硕士培养,涉及先进制造、汽车技术、液压与控制、电气工程及MBA等专业领域,在硕士层面培养上初具规模。2016年,新航集团在工程博士培养上实现了零的突破,为高端人才培养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十三五期间,新航集团将培养出10~15名工程博士,成为在行业中叫得响,在专业领域有话语权的高端人才,从而提升新航集团军品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3.2 瞄准未来发展信息化,打通企业资源共享管理渠道

新航集团作为一家员工上万人、产值近百亿元的大企业,靠人治管理是管不过来的,信息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据了解,外企基本上是靠信息化管理的,靠人治这种方式,在当今这个时代或者当前这个环境下是不能适应的。中航新飞收购的某国外公司就是靠信息化管理企业,每天银行账户的现金是多少,收支多少都知道,这样才能保证公司管理不出大问题。当前,人类已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无形价值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2016年,新航集团提出了“协同共享,互联互通”信息化建设目标,通过建立连接集团各子公司的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消除内部信息孤岛,打通资源共享管理渠道,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3.3 用好身边家庭教师,提升现场生产精益管理水平

信奉精益、践行精益、推进精益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宝。豫北光洋作为新航集团和日本光洋在新乡本土合作成立的合资公司,在精益生产管理方面成果显著,是新航值得虚心请教学习的家庭教师。新航以学习豫北光洋公司精益生产模式为着力点,通过“班子”带头学、“部长”对标学、“全员”集中学等形式,深入了解“精益生产”的实践意义,学习“精益生产”的主要方法和工具应用,以6S管理为基础、以TPM管理为引领,在生产环节积极探索实践TPM管理与6S管理体系融合,将TPM管理和6S管理工作融为一体,使新航军民品生产现场管理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3.4 发挥海外协同效应,塑造国际市场竞争新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汽车行业竞争更加激烈,新航作为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跨国巨头凭借技术、品牌、管理等优势在不断鲸吞蚕食市场。2014年,新航抢抓国际化并购契机,成功并购德国海力达公司,标志着新航国际化开拓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借助海外管理平台,新航与海力达就双方潜在的协同效应达成共识,组织人员主动学习海外工作流程和国内现场管理,全方位提升产品、市场、技术创新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

4 正视转型难题,坚定产业发展信心

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劣势和障碍积重难返,长期的计划经济烙印,已经形成的企业文化,发达国家对国有企业的限制,政府和社会对国有企业过多的本不应该有企业承担的期望等,都对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巨大而深远影响。新航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创新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难题:创新动力不足,激励机制和国内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技术引领型的创新较少;资源整合能力不足,业务单元间的协同效应不明显;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与国外企业差距较大;产品成本费用控制与国内民营企业差距较大等。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需要冷静分析、及时决策、有紧迫感和前瞻性。

4.1 转变观念聚合力,专注主业谋发展

新航军民品所处的发展环境和行业地位决定了新航必须专注主业谋发展。十二五期间,新航围绕“平台化搭建、集成化发展、产业链延伸”的发展新思路,积极转变观念,逐步由各自为战、散沙式发展向向协同组合、抱团发展转变。

通过内部业务资源的平台化整合,纵向提升了军民品研发、营销等核心能力,横向扩大了系统化产品品类和服务范围。通过对军民品进行专业化、体系化梳理,明确了产业核心技术及发展路线,专注于“精、专、研”产业可持续发展。

4.2 市场引领加投入,提高产业竞争力

新航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始终坚持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并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市场策略。其中,豫北转向器紧密围绕“两个布局”“五大客户”“百分之六十”等三大市场发展战略目标,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在维护传统液压转向器市场地位的同时,全力开发电动转向器市场。豫新空调与平原滤清器着重开发乘用车市场,在产品结构上向集成化、模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客户结构上向国内前六大和国际前20强客户集中。制造能力的提高是现有市场和未来市场的硬件保证,十二五期间,新增生产线和技改累计投入近5亿元,通过持续投入,提高产品可靠性和作业效率,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5 结语

国有企业是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体和生力军。十三五期间,新航集团军民品产业发展将坚持“一体两翼”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以军民融合为发展主体,以核心技术创新和高端市场拓展为两翼。产业组合由产品思维向产业思维转型,横向协同由互帮互助向互通互融转型,能力建设由单兵作战向集团化作战转型。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调整产业发展模式,充分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徐晓蔚.航天二院军民融合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协同发展模式 篇10

一、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大学协同共生的理论逻辑

有学者指出,职业院校和企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二者之间的合作关系随着社会分工程度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涂尔干的社会分工理论,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大致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机械团结阶段、初级有机团结阶段和高级有机团结阶段[1]。新时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印证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第一阶段,校企双方探讨相互合作的可能性,并以若干学生就业等项目为主导进行校企间的合作尝试。在这个阶段,相互之间的合作明显具有一时一事的特点,而且双方的关系往往因为领导人员变更、外在环境变化而随时发生变化,稳定性、持续性明显不足。第二阶段,因人才培养、职工教育内生性的发展现实和利益驱动,校企双方探索建立校企伙伴关系。此时,双方的合作空间逐步开放,相互之间的人员、师资、课程、培训等内容逐步拓展,企业开始尝试在校内建立奖学金、建设实训基地等方式与高等职业院校合作。第三阶段,双方的合作进一步升级,在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契约关系,校企开始建立“董事会”、“理事会”等协调机构,“校中厂、厂中校”、“前厂后校”、“校企共同体”等多种合作开始显现,校企一体化办学的体制、机制逐步强化,校企之间以自身的实践不断将校企合作推向深入。

校企合作并非高等职业院校单维度的需求,参与校企合作也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年来,国内外的大中型企业因应企业发展、扩张的需要,对适合企业要求的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在企业战略的牵引下,企业纷纷对教育的功能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并在原来的培训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企业大学。企业大学不是一个严格界定的概念,通常是指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集人力资源培训、企业文化与商业模式传播等功能为一体,服务于企业战略的一类教育机构[2]。它既不同于传统的高等学校,也不同于企业的培训中心,目前业界对其界定并不一致。代表性的如柏顿(Ron Paton)等人主编的《企业大学发展手册》一书将企业大学的运作界定为“由母公司完全所有和控制,将重点放在对母公司员工提供学习机会,并用教育部门的符号与语言进行的活动”。一般认为,最早的企业大学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创建的通用汽车学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企业大学得到快速发展[3]。根据1998年从《企业大学评价》杂志对140所美国企业的调查,84%的受访企业已设立或正在筹备自己的企业大学[4]。20世纪末,《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80%的企业拥有或正在创建自己的企业大学。到2006年,世界发达国家企业大学数量已经超过4200所[5]。我国企业大学始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上百家,其中不乏海尔、联想、中国平安等有影响的企业大学。

与过去的企业培训中心相比,企业大学有以下特点:其一,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实施。企业培训中心主要服务于企业的业务目标,而企业大学则服务于企业的长远战略。梅斯特认为,企业大学是一把战略伞(strategic umbrella),战略伞下集中了企业所能获得的所有教育资源,而企业战略目标则透过战略伞所统摄的诸多教育活动达成。其二,服务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学习型组织本身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操作起来较为困难。以企业大学为载体,通过集中培训与虚拟学习相结合,更好地实现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目标。传统培训中心则以课堂教学为主。其三,服务于企业文化与商业模式的传播。现代大型企业通常在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拥有大量子公司、分公司,需要在各地复制企业文化和商业模式。企业大学起到了传播企业文化和商业模式的功能。其四,服务于供应链的有效整合。传统培训中心只服务于企业内部选派的员工,而企业大学不仅服务于企业员工,也服务于供应商和分销商、客户等,通过知识、信息、技术、价值观的共享,起到整合供应链的作用。此外,企业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有明显的特点。如基于企业实际需求的“量体裁衣”式课程研发、模块化教学、基于可操作性的“行动式”教育教学方法等[6]。

当前,国内外企业大学研究主要涉及企业大学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途径、适用范围、企业大学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等问题。国内研究主要是介绍西方国家企业大学研究成果、探讨其在国内应用的可行性。对企业大学在中国的适用范围,也有人进行了探讨,但尚未深入研究,也缺乏明确的结论[7]。也有一些文献讨论了企业大学与高职院校合作的问题[8]。更有学者做了明确的分析,认为企业大学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要涉及资格认证、课程合作开发、培训、师资互聘等方面[9]。企业大学与普通高校相比,具有企业性、实用性、以企业专用技能与知识培养为主等特征,因而与面向产业办学的高等职业院校具有较多的相似性,也为双方的“协同共生”奠定了理论的可能。

所谓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一致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共生(symbiosis)一词源于生物学,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近年来,“协同共生”的思想和概念已不为生物学家所专享,而逐步应用于人类学、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领域。

二、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大学协同共生发展的定位、路径及其评估

要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大学的协同共生发展,需要分析、论证理论的逻辑可能,更需要制定在具体实践中的路线图,以明确双方在协同共生发展中的目标、路径及其评估。

1. 明确协同共生发展的定位。

定位是基础,也是前提,将引领合作的方向。双方的合作定位应确立为:探索并实践基于双方战略一致、使命认同、愿景共享的合作机制,探索开放办学的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如充分依托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大学各自的优势探索成立合作双方的董事会、理事会,共同制定校企融合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形成具有强大活力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龙头引领、战略合作、制度保障、需求对接、设施共享、人才共用、信息互通”的校企融合的开放办学模式的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深化“五个共同”(共建基地、共享师资、共同培养、共同培训、共同开发)构建并完善校企一体化的资源共享平台,力求做到协同共生。

2. 明晰协同共生发展的路径。

在具体的路径中,主要包括师资互补、教学互动、课程互联、文化互融等活动。

师资互补。师资是培育人才的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一般都经过专门的教育理论培训,具有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行业的了解相对欠缺。企业大学的师资一般来源于企业一线具有较多生产、经营经验的职工,对企业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和文化价值观念、岗位技能的要求比较熟悉,并积累了较多的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的案例。因此,发挥他们的互补性优势和团体教学优势,可以实现相互之间的互补。

教学互动。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形式,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因此,校企双方应联合设立专的教学协调机构和指定专人负责双方的协调、运作和管理,在“平等自愿、互相尊重、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现横向联合,负责对合作规划、培训过程等工作进行制定、实施、评价和管理。同时,在微观的教学中,依据教育思想和企业的实际,遵循教学规律,积极探索行动式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培训目标。

课程互联。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最终都必须借助课程的方式才能实现。合作双方在课程设计中,首先应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的对象细分培训内容;其次,应该结合各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模型”,分解相关的能力素质模块,专注核心能力的培养;再次,需要注意课程的系统性,在注重理论讲授的同时,要注重实务性课程内容的开发,确保开发的课程既有院校的理论深度,又有企业实践的深厚支撑,达到内容上的相互关联,精神深处的高远对话。

文化互融。因合作双方在合作关系建立前,一般都有各自的文化传统,都受到各自固有文化的影响。因此,合作伙伴之间需要培养共同的语言,使双方避免文化上的冲突,达到文化上的沟通、融合、协同,最终增强相互间的信任感,达到深层次的协调。当然,因应企业、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不同,往往会存在商业文化与高校文化的冲突、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同行业的文化差异,因此,需要双方坚持求同存异、兼容并包,既要保持双方文化的独立性,又要实现文化的交流、互动,确保文化上的平衡。

3. 明了协同共生发展的评估。

在协同共生的合作模式中,往往因为其中的一方片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降低投入的数量和质量,使双方的平衡体系被打破,从而影响了合作组织的利益最大化,因而有必要引入评价反馈体系。评价反馈体系主要分为双方合作情况的评价、校企绩效评价和教育对象的评价三个方面。双方合作情况的评价主要从合作动力、分工绩效、协作水平等方面,从宏观角度评价双方的合作关系,从而理顺两者之间的各种关系,使双方发挥协作效益。校企绩效评价是指合作对双方绩效的贡献程度,包括效率提升、成本节约、服务增值等,通过成本效益核算各自的贡献。教育对象的评价,是从微观角度看,企业员工和学生从中获得的提升,主要指是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带来的效率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改善等等。

三、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大学协同共生的发展模式探讨

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大学协同共生发展的定位、路径及其评估是双方合作中要首要处理好的几个重点要素资源。在具体的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探讨可供借鉴、推广的模式。

从国内现有企业大学的发展模式来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企业出资单独设置。其优点是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传播企业文化,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不足之处是需占用大量资源,建设和运营经费投入大。因而,这种发展模式只适用于员工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巨型企业,一般的大型或较大的企业都难以承受。二是挂靠在普通高校,由企业出资学校提供师资、场地,双方以一定的契约关系来协调运作企业大学。其优点是节省了大量投资、能够有效利用资源;不足之处在于,由于体制障碍与价值取向的不同,难于实现企业大学作为企业战略的推动者和企业文化的传播者的功能。因此,在当前的企业大学运作模式中,由于学校与企业在战略目标、价值观、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差异,校企合作多数停留在一次性的项目(如合作开发课程),难以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战略互助的高层次合作。

因此,充分吸收以上两种模式的优点,利用高职院校面向产业办学、寻求与企业紧密型合作的价值取向,使双方在战略目标及文化上实现相容乃至相融,探索企业大学与高职院校协同共生发展模式,就显得较为合理。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实践,企业大学与高职院校共生发展模式应具备一个前提,三项机制,从而达到一个目标。其关系如图1所示。

一般而言,企业大学建立在自身所处的优势行业、产业的基础上,而高职院校也纷纷定位在立足行业、服务产业上。因而,拥有共同的产业背景和服务面向,为企业大学和高职院校共享师资、课程、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提供了基础,为双方的协同共生发展提供了根基。企业和高校属于两类不同的组织,其发展战略必然有所不同。但只要确保总体方向的一致,发展战略的差异性,就能借助合理的实施方式,形成战略协同。企业和学校的使命不同,文化上必定存在差异,但只要双方都认同核心价值观,就能形成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兼容甚至相互融合。信息互通不仅要依靠制度上的保障,如例会制度、文件交换制度等,还要技术上的保障,如基于ICT的视频互动系统、信息系统的对接、网络交流平台等。因此,战略协同、文化相容、信息互通等三项机制是企业大学和高职院校能长期共生、共荣的根本保障。共享企业与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是企业大学与学校双方形成互利共生的目的所在。在高等职业院校筹建企业大学的校址(校中校),利用学校的实训基地、师资、机构为企业大学所共享;同时,企业大学的设施作为学生实践基地,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师资。

近年来,世界500强企业浙江物产集团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以相同的产业背景(浙江物产集团是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主管单位)、相近的发展战略而建立协同发展关系,由企业在校园内投资建造企业大学的教学设施,集团下达任务并考核,学校负责具体运作。同时,建设虚拟的网络学院,为员工提供在岗学习的平台。师资由双方互聘,课程由校企共同开发,运作经费主要由集团下拨,并由企业大学的对外服务所得补充。因此,校企双方从行政隶属关系和合作关系进化为互惠共生关系,企业节省了投资和人力资源成本,学校增强了服务产业的能力,改善了办学条件,并间接提高了教学质量。这一实践也为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大学的协同共生模式提供了较高价值的实践佐证。

参考文献

[1]陈沛富,闫智勇,纪颖.校企合作式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16).

[2]乐传永,王清强.企业大学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1(01).

[3]吴峰,白银.企业大学发展研究及趋势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4).

[4]陈立.企业大学:背景、定义与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4).

[5]罗建河.国外企业大学的启示[J].高教探索,2011(01).

[6]刘喜才.企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高职院校的借鉴意义[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7).

[7]魏丽丽.论企业大学在中国的适用范围[J].理论界,2008(06).

[8]徐胤莉,王红梅.企业大学: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纵深化发展的桥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规划下一篇: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