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产业教育

2024-07-13

创新产业教育(精选十篇)

创新产业教育 篇1

一、高校的艺术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课程里面, 艺术教育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人们对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学校要培养一个创新型的人才, 很大一部分内容是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的, 由此可见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艺术教育的主要教育内容是艺术相关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以及艺术精神是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 是发掘学生艺术潜能, 让他们更加具有创新能力的关键步骤。因此, 大学生要综合自身的能力, 让他们全面发展就一定要在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增加他们的创新能力。李政道先生曾经说过“科学和艺术是分不开的……”对艺术的美学进行鉴赏, 对创新的科学观念进一步进行理解都离不开人类的智慧, 但是, 要将对艺术理解和对科学理论的认识的感受进一步升华, 就需要人类的具体感情作为支撑。可以说, 就创造性来说, 科学和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产生相应共鸣的。艺术要和科学产生相应的联系就离不开创造性, 它在这里的作用就好像一种强力的粘合剂, 粘结了艺术和科学, 使两者之间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和共通性。可见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就是为国家培养大批具有艺术精神的、拥有创造力的人才。高校在不断发展艺术教育的时候, 一方面可以为国家提供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还能够在文化创意软件的开发以及发展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一定的动力, 是推动国家未来经济软实力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施。

二、高校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 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或者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 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艺术教育, 是一种提高个人素质、修养的新兴教育, 随着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艺术教育已经逐步占据教育体系的主要地位, 而除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外, 还有类似艺先锋、庶吉这样的权威培训机构在不断促进此板块的发展。新式学堂是我国现代艺术教育最开始的地方, 它起始于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 经济技术的进步迫切地需要一大批的专门技术人才。在晚清时期的洋务课堂上把手工和画图这两门课程作为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的主要课程, 这也是我国现代艺术教育最先开始成型的重要条件。然而进入1820年以后, 中国就陷入了长期的侵略危机之中, 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几乎举步不前, 历史历经了多方面的变革, 随后出现了一大批的具有先进意识的人才为我国艺术教育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进入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我国在高等院校设立了很多艺术教育课程, 并且在发展的前提下获得了比较喜人的成绩。但是, 随着世界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新的挑战开始迎接高校的艺术教育。虽然我国没有一个很早的创意产业的起步, 但是发展速度就像我国的经济一样是相当快的。

三、结语

高校艺术教育承载着祖国的创意产业的发展。就现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 其产业结构和产业规模还是处在不断地发展以及变化的过程之中的, 这在调整和改革的时候, 它的发展前景也就凸显了出来, 作为一项具有非常强大活力的产业, 在高校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指明了高校艺术发展的更加广阔的前景, 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捷径。高校艺术教育, 一方面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创新型人才, 为我们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完善我国教育体制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祚键.刘海栗.艺术教育思想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启示[J].江苏高教, 2013 (06) .

[2]郑翠仙, 周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J].湖北社会科学, 2014 (11) .

创新职业教育 服务产业转移 篇2

----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职业教育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践证明,要推进“四化”协调同步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一、铜陵职业教育的现状:

铜陵市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职教大省”和铜陵市打造皖中南职教基地的战略目标,近年来,铜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战略位置,推进职教资源整合、建设职教园区、提升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加快推进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铜陵市中、高等职业院校达到8所,其中高职学院2所,分别是: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学校4所,分别是:铜陵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原铜陵市工业学校、铜陵经济技术学校、铜陵县职业与成人教育中心)、安徽玉成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民办)、铜陵智通职业技术学校(民办)、民航铜陵鼎盛职业中专学校(民办);技工学校2所,分别是:铜陵车辆厂技校、长江电子技校。职业院校在校生近3万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转型的能力不断增强。近几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工作从铜陵实际出发,坚持面向市场需求、服务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构建和谐铜陵的工作思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中心,以深化办学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把职业教育与企业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铜陵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建成、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的整体搬迁,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职业学校的内涵建设,比如铜陵市教育局在中职学校开展了铜陵市重点专业评选,每个专业奖励10万元。联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对获奖选手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办了

“身手不凡—职业技能PK赛”,将职业学校办学成果、学生才艺、专业技能和人才成长过程,通过电视画面向全社会展现,将彻底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片面认知和误解。同时,也促进了职业教育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全面发展的天空。这种电视专栏方式宣传学校,在我们铜陵市是第一次,在全省乃至全国职业院校也是第一次,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

二、铜陵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1996年颁布的《职教法》明确规定,政府要制定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但却没有落实执行这项规定,主要按照事业单位标准对职业院校拨款。世界银行研究表明,职业院校生均经费为同级普通教育的2.53倍,实验实习设备设施的成本更高。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没有制定明确的中、高职学校生均经费拨付标准,所以学校从没获得过生均经费。投入不足造成职业教育举步维艰,实训基地建设及专业设备配置水平整体不高。

(二)职校生源急剧萎缩。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提出,“十一五”末实现职高普高招生大体相当的目标。近年来我市虽然对职普教的发展制定了规划,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上做了一些努力,但缺乏具体的执行标准和刚性要求,职业学校招生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以近年来全市每年初中毕业生人数为基数,我市的职教、普高录生比例严重失调。职教普教发展极不协调,一方面,普通高中招生规模过大,另一方面,职业学校生源急剧萎缩。职普教育呈现的两极发展衍生出了许多“反教育”现象。比如普通高中出现了许多6000人以上超大规模学校和百人以上超大班级,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多数职教学校门可罗雀。为了增加生源,一些学校采用常年招生、全员招生、有偿招生、将招生与评优树模、职称评定等挂钩,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三)师资力量匮乏。职业教育特殊的师资结构,要求职业教育不单要有文化课教师,更需要大量的专业理论课、技能操作课及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而且许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是学校自行认定的,并没有真正获得双证。无奈之下,学校只能“自掏腰包”聘任兼职教师,这对本来就经费不足、在投入上“捉襟见肘”的职教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兼职教师不聘不行,聘又聘不起的两难境地,着实让职业教育的领导们大伤脑筋。

三、铜陵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对社会各界的宣传,加深百姓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消除百姓对职业教育的误解。铜陵职业技术学院、铜陵职教中心虽然搬迁了新校区,但在铜陵市民心中还是六中、八中,学生差形成了一个定性的思维,所以要加强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例如改善职业教育校区的公共交通环境,我市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职教中心两大

职教院校,都坐落在开发新区,交通出行不方便,公交班次仅有23路、12路,上学放学高峰期乘车困难,而且不方便外地学生到达学校,现有的17路公交,完全可将铜陵学院新区的终点站延生到职教中心。

(二)加大政府化解高校债务力度。高校债务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扩建高职院校而形成的历史问题,高职教育是准公共事业,政府投入是主体。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的建立债务达近5个亿。因此,高职院校的债务不应由高职院校及其教职工负担,而应由政府承担主要责任。

加大经费投入,要建立新型的职业教育拨款机制。制定各类教育投入的分配原则,明确职业教育投入占总体经费的比例,落实按照生均拨款的规定。

(三)应完善校企合作制度,规避职业教育发展的“孤立问题”。职业教育要贯彻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宗旨,加快生产服务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提高职教学生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坚持就业导向,加强对职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职教与生产实践、职教与社会服务的密切联系;重视教育中的实践和实训环节,每所职业院校,乃至每个专业,均有定点企业或单位作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的基地,定点培训、定向培养、定员培养,协调好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学校、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企业不仅有享用职业技术人才的权利,同时负有参与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义务。凡是认定为有资格参与校企合作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企业,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减免税收或抵扣一部分税收;就是要在全市造成一种尊重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做强职业教育的可贵氛围。

(四)支持职业学校扩大招生。一是实施招生调控政策。市、县两级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以初中毕业生中考报名人数为基数,按比例合理安排职高普高招生计划,逐步扭转普通高中无限制扩招的局面。二是对初三毕业生实行职业倾向测定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家长、社会理性选择学校,促使初中毕业生向职校合理分流。三是要加大劳动稽查力度,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大力落实“先培训、后就业”制度,凡未经职业技术培训的技术工人一律不得上岗。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树立职业教育在社会人士中良好的形象,要提升学校的品位,设施固然重要,但一流的师资更为必要,须加强对职业院校的师资培训力度,而职业院校的教师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既有对教师文化素质上的要求,更有对教师专业技能方面相当高的标准,因而,职业院校的教师得身先士卒,抓住任

何机会去实践,去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体验(当然,这机会得由学校或相应的主管部门提供),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提高理论水平,为社会培养真正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给“双师型”教师上浮一级工资。“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核心,也是目前我市职教师资的薄弱环节。上浮一级工资将会对“双师型”教师产生有效激励的作用。

创新教育产业链中的高考咨询 篇3

这个爆发在中国快则一两年,慢则五六年。而在美国,大学专业咨询已是一个蓬勃发展行业,美国《企业家》曾撰写《全球七大造富蓝海》,它写道:“事实上,申请大学和入学测试已成为一门学问,给了解这个行业的创业者提供了大量独特的创业机会,你可以帮助众多那些还不了解技巧的学生申请到合适的大学。”

赵正宝从事中国高考专业填报咨询、职业规划已近十年,他一直在为高考专业填报咨询爆发做准备,“已见曙光。”他还指出,高考专业填报咨询的上游和下游行业链已经形成——创新教育,感兴趣的大学生准备加入其中,现在不失为一个绝佳的时机。

不专业

在美国,帮人选大学这个行业已经存在了几十年,而在中国,高考专业填报咨询尚处于萌芽状态。说起中国的高考专业填报咨询,赵正宝如数家珍,归纳起来有三类。

2008年以来,有些高中、大学老师发现了高考专业填报咨询这一大商机,纷纷创办咨询中心,“这个行业出现的一大背景是,中国近些年出现了很多新兴职业和行业,比如租车行,家长们都没听说过,突然间懵了:‘啊,以后孩子干什么呢?’”但是,科班出身的老师们也不了解职业和行业,他们大多从考分、分数线出发,帮助高三学生填报志愿,“不了解行业,这是他们的桎梏,无法把行业和专业结合起来。但是,这些咨询中心发展得挺快,出现了不少营业额过100万元的。”

还有的企业专做分数查询系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负责人都有教育行业背景,掌握县、市、省高考生的历届分数数据。“他们通过卖卡的方式,让家长上网登陆查找相关信息。”不难看出,这样的企业仍从分数出发,与老师掌握的信息相比,它们更精确,却缺少了人文环节,“比如,面对面交流,测试考生的职业兴趣。”

咨询中心和分数查询系统大多是地区性的,即只关注北京,或成都等某个省市,鲜有面向全国从事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业务的,“近一二年,全国性企业出现了。这些为数不多的企业的最初业务是大学生职业规划,发现高考填报志愿这个刚性需求后,兼顾着从事高考填报志愿业务。”

在中国,高考志愿填报这个行业刚起步,“都不专业。”

怕庸医

“应届毕业生,干不了高考填报志愿咨询师。”赵正宝说。

“要花时间研究每一所大学。”《一起进大学》(College Admissions Together)一书的作者史蒂夫·罗伊·古德曼(Steven Roy Goodman)建议美国的咨询师们,因为,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虽在很多方面一致,实际却相当不同,重要的是,要理解学校之间的微妙差异。这就需要花大量时间研究,才能发现两者的区别。可见,美国对咨询师的要求相当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和美国的大学教育体系不同,美国是教授治学,所以,各所大学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特色,比如,运动型大学、多元化风气浓厚大学。在中国,除了大学专业排名外,其实,大学间的专业特色并不明显。但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会诞生各种新兴行业和职业。行业、职业和专业三者结合,这是中国高考志愿填报行业的特色。

“这就把咨询师的门槛提高了。”赵正宝说。

对中国学生而言,高考填报志愿是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選择,“第二次重大选择是找工作。”这个行业如同医疗行业,“怕庸医。”高考志愿填报刚起来,行业呈现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如今从事高考填报志愿咨询师的为四五十岁中年人,或刚毕业的85后,因为“行业的门槛低,不需要太多的启动资金,只要拥有足够的资历,就能当咨询师,且发展快。”但是,这些咨询师并没有足够的资历,“中年人大多来自教育界,只对分数、分数线了解;85后更没有积累多少经验,有的考了心理咨询师,通过测评来做高考填报志愿,其实,这些测评大多来自国外,与中国的实际还有一段差距。”

在赵正宝看来,要当高考填报志愿咨询师,过去的工作经历不能窄,“一直从事会计的,自身缺乏行业经历,很难指导高考生填报志愿。”丰富的经历和经验门槛,是高考填报志愿咨询师的法宝,“要接触的行业广,生活阅历丰富,年龄35岁以上,有各行业的人脉资源,对教育有感情和深刻的认识。”

在高考填报志愿行业中,赵正宝直言,应届大学生做不了咨询师这个核心岗位。

门槛低

高考填报志愿这个行业将爆发,但是,受到咨询师核心岗位高要求的限制,这个行业的公司不太可能做大,“特点是‘小而精’,也不大可能单独上市,因为,高考填报志愿咨询师是不可复制的,每家公司的咨询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国外的情况也是如此。”据赵正宝推算,未来5年,高考填报志愿行业的从业人数将达到5000~10000人。高考填报志愿这个行业门槛低,值得大学生关注,“做不了咨询师核心岗位,但是,营销、产品设计和网络管理等岗位,大学生可以做,也值得做。”

更重要的是,高考填报志愿只是创新教育大行业中的一个行业,这个大行业包括儿童兴趣教育、中小学生素质教育、高中和大学生职业教育、行业教育等,“这些都属于中国的创新教育,从业人数将达到几十万,前景特别大。比如,围绕高考填报志愿,游学、夏令营、心理辅导、感恩励志活动将出现新的增长点。”

营销、产品策划、网络技术服务、在线技术支持、助教等,这些岗位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项目经理或产品策划。创新教育贵在创新,在与创新教育企业打交道中,赵正宝经常听到反馈,“我们急需要项目人才。”值得注意的是,创新教育是当下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一部分,“比如,如何用中国文化元素创作明信片、书签,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个过程融入到创新教育中,这就需要项目经理进行开发;如何利用国外的创新教育,开发出符合中国学生的项目……”在创新教育中,项目经理可谓金牌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创新型课程助教,是赵正宝看好的另一个岗位。在中国从事创新教育,不乏外企,但外教不会讲中文,需要配备助教。助教有三大沟通客户:外教、家庭和学生,可想而知,沟通能力是创新型课程助教必备的。在完成外教教办的任务中,体现了执行力。这个岗位最大的附加值——悟性,与外教打交道中,他们是以外国人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教育,会与助教产生东西教育理念的碰撞,“能不能摩擦出火花,就要看个人的悟性了。”创新型课程助教的发展前景很广,既可以被派到分校从事管理岗位,还可以转为创新型课程教师。

创新教育需求量最大的岗位,是营销人员。

创新产业教育 篇4

一、在协同发展中,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一)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

职业教育是一个比较开放型的体系,也是需要社会、企业、高校等共同参与其中的教育,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所具有的经济性,也直接决定着它与经济体系密切相关,在各种经济活动中,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经济价值。与普通教育相对比来讲,职业教育负责培养更多服务型、应用型人才,因此,结合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来讲,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相互影响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形势是受到区域经济的直接影响的。职业教育与产业转移、产业结构演变、产业布局等方面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可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发展,但同时也对劳动者素养要求较高,所以,这就需要区域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多达到产业优化要求的专业型人才。当前,我国区域产业结构正处于持续升级和优化过程中,这就需要不断调整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三)职业教育层次与区域结构层次的关系

在升级区域产业结构过程中,涉及各种要素,其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要素。人才的服务对象是产业,在优化人才结构中,必须结合产业升级情况。如果职业教育层次与区域产业结构水平处于同一种发展状态中,也就代表着劳动者的劳动素养已经达到产业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发展。专业不但需要促进产业发展,而且应培养出各种高水平和高素质的人才,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发展下,也在科研成果转换中,满足产业升级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职业教育为其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和人力支持,同时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确保劳动者的技能技术可以解决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说,劳动者所具备的技能和素质与高职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与企业的培养能力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高职教育与企业发展创新协同的内在逻辑

在市场活动或者社会活动中,每个人所具有的知识既是分散的,也是分立的,在参与市场经济中,每一位市场参与者都掌握不同的信息。所以,唯有这种独一无二的信息在由市场参与者进行决策中,才能合理运用这种信息。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与劳动分工有关的基本知识,从这个层面来讲,企业、学校、科研机构都是属性不同的知识共同体,在遵守各自应该遵守的规则下,促进经济系统的运行。“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是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知识与技术始终流动于高校和企业的发展中,转变传统的单一流动方式。也许正是由于异质性创新各主体之间的协作,才让各企业和高校以及研究机构有了较强的协同创新动力,最终才形成比较完善的创新机制和合作机制。从异质性创新主体层面上来讲,在创新结构体系中,现代产业部门与高职教育部门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组织结构,所负责的工作也是不同的,也就是由于这一异质性,导致二者在不同区域经济中发挥不同的作用。高职院校主要任务是培养出更多专业型的人才,并不具有营利性这一特征。另外,高职院校也展开相应的技术研发工作,在研究技术中,可能会涉及一些经济利益,但是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社会公益。在区域经济体系中,产业部门作为其主要支持力量,营利性是其主要目标。产业部门也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与高校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就是产业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产业部门应该结合自身发展情况,雇佣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专业型人才,为自身创造经济价值。所以,企业想要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与高职院校共同培养人才,在高职院校展开相应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投入相应资源,主动分担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压力。当今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培养技能人才紧紧相关,所以,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和产业部门可以建立起长期的互动关系,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高职院校与产业部门这两种异质性的组织,需要按照相应的社会分工模式,结合生产能力的不同,共同积极主动参与到区域发展过程中,在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同时,企业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高职院校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

(一)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基础

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与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必须建立健全产学协同创新机制,展开整合和优化技术创新、培养人才等活动,确保各方利益的均衡,这样才能形成产学密切和深度合作的发展局面。同时,根据相关系统协同学理论,高职教育和产业协同创新机制的基础应包括如下四点内容:

1. 在产学主体中,共享协同创新意愿。

无论在哪种类型的协同系统中,都会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共同目标、沟通信息、协同意愿。我们从创新产学协同角度上来讲,协同意愿对异质性协同主体起到直接决定的作用,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成功合作的关键;共同目标作为高职院校与企业产生协同意愿的前提条件;信息沟通确保共同目标与协同意愿的联系性,进一步推进动态协同过程的有效形成。所以,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企业,都应该正确认识到职业教育产学协同创新。

2. 形成共同的利益主体。

简单来讲,高职院校和企业都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协同行为,这就需要二者有共同的利益,其中包括双方长期利益、短期效益。在产学协同创新下,对于企业来讲,也是获得最显著和最直接的利益的过程。所以,企业应勇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唯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产学协同发展中,高职院校由此获得相应的利益,比如,提高办学质量、高校声誉、人才质量。而企业也获得相应的利益,比如,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管理水平等。

3. 以系统序参量为根据,构建起相应的协同机制。

其中,对产学协同质量起到影响作用,包括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协同创新上,其创新目标的一致性;利益均衡分配;共享信息水平。促进产学协同创新,一定要考虑到这些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在确定协同机制中,就是要结合协同创新机制序参量的特征,进一步理解好协同创新中每一个子系统间的联系,真正解决在协同创新中的问题。

4. 差异性协同原理。

从高职教育产学协同创新层面上来讲,这一层面也就是企业与高职教育的本质特性,据有关研究表明,只有具有这种异质性的特征,才能完善在高职教育与企业在创新能力中体现出中的不足。无论是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中,还是在企业参与培养人才中,都会遇到功利性需求这一问题,应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在产学协同创新过程中,不但要避免企业与高职教育在协同目标上出现分歧太大的情况,而且要防止过分趋同,企业和高职院校都应该结合自身的特征,突出各自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最终形成“和而不同”的产学协同创新局面,唯有形成这一局面,才能达到二者双赢的预期效果。

(二)高职院校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机制中基本内容

开放、共享、合作是协同创新的基本特征,其中在组织和制度以及管理等三个方面上展开多主体的协同创新,这样可以对创新要素起到整合作用,推进创新资源的稳定流动。在促进区域产业与高职院校协同创新过程中,必须结合现代化发展理念,做好与此相关的各方面工作,如:设计顶层到制度安排、分配利益机制、创新办学模式、完善协同创新组织等。在构建高职教育协同创新机制中,应该从总体上配置资源和优化资源,最后形成完整统一的协同创新体系。相关学者在探讨社会协同创新机制中,认为治理社会协同创新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其中包括“公众参与”“多中心协同治理”“复合型协同机制”等。这一理论的研发,这对于我们探讨和研究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带来很多启发,高职院校和企业可以根据协同创新所包括的八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应的合作。在区域产业与高职院校创新机制构建中,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 多元主体的协同机制。

从社会合作角度上来讲,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培养人才中所担负的责任是不同的,在长期的合作下,应促进二者的合作关系更为稳定。所以,建立起高校与企业多元化主体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企业与高校紧密结合产学创新的目标。在产学协同发展中,政府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政府所发挥的职能作用是协同创新机制的关键,从整体上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统筹发展,为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公共参与协同创新过程中,搭建起相应的平台,既规范企业的职能,也规范高职院校的职能。在政府所搭建起的协同创新结构体系中,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培养人才的功能,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创新技术的功能,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共赢。

2. 价值整合协同机制。

在协同创新机制推进中,高职院校与企业都具有异质性的价值取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始终追求经济利益,而高职院校始终追求人才培养质量,价值取向的不同导致二者存在矛盾。所以,二者想要实现共同的价值目标,整合价值是关键。在创新产学协同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追求两个价值目标,一个是培养专业人才,另一个是创新技术,其中,培养专业人才是主要目标。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培养人才是学校负责的工作,使用人才是企业的工作。企业在参与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势必会发生相应的成本费用,我国法律中也并没有明文规定企业必须参与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中,所以企业有可能会出现逃避培养人才这一社会责任。所以,在产学协同的整合价值中,主要是促进企业和高职院校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企业也应该正确意识到培养人才也是自身的责任,并且勇于承担起这一责任。

3. 整合利益协同机制。

高职院校与产业合作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这将会成为阻碍产学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当前,校企合作在开展中,利益协调困难是很普遍的问题,所以,在产学协同创新中,合理的利益格局与产学协同行为之间起到相互影响的作用。在顶层制度中,政府应该明确规定出产学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机制,采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形成稳定的收益机制,确保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利益协调,并且建立起合理的补偿机制,随着产学主体的利益需求的变化,适当地调整利益协同机制,确保企业与高职院校利益均衡。

4. 整合资源协同机制。

从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来讲,其培养人才技术以及可利用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怎样才能充分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促使这些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这对于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机制起到重要的作用。应建立健全产学协同资源机制,配置和整合企业与高职院校的资源,从而满足技能技术发展的需求。

5. 协同实施机制。

在创新产学协同机制过程中,通过优化和整合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协同信息,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全面实现协同发展,不但要协调好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协同行为,而且要协同好二者的创新目标。利用现代各种类型的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在产学协同创新过程中,共享信息和沟通信息,防止在协同合作中,出现信息不畅的情况。同时,管理部门制订促进产学协同创新的发展方案,颁布相关的指标体系,采用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引领高职院校和企业一起进入到具有行业性、区域性的产学协同共同体中。创新注意结合自身特征,积极参与到协同创新行动框架中,形成完整统一的协同创新长效机制。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机制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培养专业型应用人才和转变企业发展模式要求高职院校与产业发展构建起协同创新机制。所以,这就需要企业和高职院校都能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此来达到双赢的最终目的,从而促进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供企业使用。

摘要:在当代所有教育类型中,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系最为紧密,职业教育负责为区域经济发展而培养更多专业型人才。所以,从社会效益和经济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等三个方面来讲,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同关系具有很大的联系性。分析职业教育和企业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可以促进企业和高职院校取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产业,协同发展,逻辑与机制

参考文献

[1]范如国.复杂网络结构范型下的社会治理协同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2014(4):98-120.

[2]李建求,卿中全.协同创新与高职教育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18-122.

[3]涂振洲,顾新.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9):1381-1390.

[4]吴南中.开放的职业教育:内涵与形成机制[J].继续教育研究,2015(10):43-47.

[5]张学文.开放科学视角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制度逻辑、契约治理与社会福利[J].科学学研究,2013(4):617-622.

论产业技术创新 篇5

论产业技术创新

文章讨论了产业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形式、特点,认为政府实施国家产业技术发展计划是实现我国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

作 者:罗天强 李成芳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81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00218(11)分类号:N031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 产业技术升级 产业技术发展计划

创新产业教育 篇6

一、会议主题

在中国教育教学中推进数字内容及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福建省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多媒体教育读物专业委员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星球地图出版社

三、主要议题

(一)教育资源如何参与跨行业的新媒体资源开发与应用

(二)如何摆脱教育资源与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脱节的难题

(三)中国教育资源怎样满足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和需求

(四)如何实现教育资源产业化

(五)如何将数字内容及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六)如何培养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创新人才

四、参会人员

从事数字内容研发、生产、服务及教育新媒体产业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发、生产、服务的企业(包括内容提供商、软件及技术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系统平台提供商、教育信息化装备和终端设备提供商以及教育出版、发行单位等)。

教育信息资源中心、装备中心、科研单位、教育机构(包括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基础教育院校和相关培训机构)和教育类行业协会、相关社会团体。

五、会议时间及地点

会议时间:2012年7月15日报到,16日至17日开会。

会议地点:福建省武夷山市圣远国际大酒店。

具体地址:武夷山市三姑度假区天游峰路8号(在武夷山火车站乘坐2路公交车到“东宝酒店”换乘6路公交车,到“华龙酒店”下车,全程约17公里。在武夷山机场对面乘坐6路公交车到“华龙酒店”下车,全程约10公里)。

六、参会细则

(一)会务费及资料费1280元。往返交通费、会议期间食宿自理。

(二)报名截止时间:2012年7月1日。

(三)会务联络:

联系人:陶艳苹、舒凯、程颖、赵真 电话:010-87663458-8013、8123、8168

传真:010-87663458-8003、010-87663791 电子邮件:education2012@yeah.net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8号韩建丹阳大厦708室 邮编:100021

创新产业教育 篇7

我国服装品牌的影响力与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相比, 相距甚远。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不断探讨的过程中, 究其核心问题是中国服装设计优秀人才严重匮乏, 而关键在于中国服装设计教育能否满足中国服装品牌产业的发展。在中国服装设计创新型人才的培育过程中, 教学理念与服装产业发展供求关系的不协调、教学模式转变与产业升级节奏的不匹配, 教学内容形式与市场现状的不吻合, 是造成现阶段高校服装设计教育制造的“产品”难以满足中国服装品牌发展需求的根本原因。中国服装行业对高素质设计人才需求迫切。世界虽然进入了经济危机的“冬天”,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 “百年大计、人才为本”, 只要坚持改革开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加快人才培养和科教兴国的步伐, 将会把世界经济危机的“冬天”转变成中国服装纺织产业升级的“春天”。

随着社会的蓬勃发展, 大众对于服装时尚个性化的追求日趋强烈, 服装批量生产所导致的单一性和大众化的局面已成为服装业发展的瓶颈, 这就要求服装行业必须进行产业的改革演变和优化升级, 为加快我国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 服装设计专业的一体化创新性设计人才的支持, 已逐渐成为服装品牌研发和品牌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对服装设计教育的深化改革和探索研究, 我们仍需借鉴国外先进产业理念和实用技术, 有助于改善中国服装品牌发展瓶颈。

服装设计专业创新性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服装产业转变新时期下, 高校服装设计教育领域又一次与时俱进, 大刀阔斧的教学构想, 将搭建起人才培养与产业市场需求紧密相连的桥梁, 无论是强调设计与制作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还是围绕消费需求所进行的创新设计的探讨, 抑或是为品牌产业链的升级与提升品牌价值所作出的努力, 都将通过对设计教学的思路的整合, 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方式推进到教学体系中, 以培养能够引领市场需求, 具备创新设计能力和适应服装市场变化的全方位复合型专业人才为主旨。

从我国高校服装设计教育的结构来看, 需要不断加强课程的内容整合。当前高校服装设计教育对服装产业所产生的影响, 要想长远和宏观的角度改变中国的服装发展, 加强对服装课程内容的改革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是对调整当前服装设计教育实践基础和行业发展背景的融合, 借鉴学习英国服装教育体系经验, 将产业发展与实际教学内容相吻合, 以商业模式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专业程度, 加强与服装产业中各环节的交流学习, 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实用性, 建立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各方向的教学探索研究, 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将服装设计教育体系改革与系统课程教学设计相贯穿与统一。具体把握创新与技术相融合, 设计与材料相契合, 时尚与产品相吻合, 教学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体系研究等。

创建适合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人才发展模式转变的教学框架研究, 加强设计的独创性与个性化, 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 避免照搬照套的模式结合中国服装品牌的产业情态分析, 探索服装创新性设计实践模式。

关于培养服装设计创新型一体化人才的教学结构设计, 可以从多方面开展建立服装设计创新模式研究室和工作室, 携手服装品牌在企业建设服装设计研发中心, 让产业一线的设计师与从业者深入到高校教学的课堂, 加强互动交流学习。为结合中国服装品牌发展需求培养服装设计创新一体化复合型人才相适应的完整教学系统, 能够将教学的成果进行展示及服装品牌实际应用, 学生的作品获得服装大赛奖项, 并在教学改革中得到认同和推广。

服装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应与市场、服装品牌、学生社会活动环境为依托, 参与服装设计大赛, 以国际各服装节为背景, 掌握前沿的服装流行趋势的咨询, 深入了解市场走向。加强与各高校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互动, 以及与改革相关领域的第一线人员的学习, 对教学改革的研究不仅有着独到而又深刻的理论建设水平, 而且对系统教学改革拥有最实际的反馈。调整在整个实践教学系统中的不同环节, 使其结构多元, 灵活精细, 并且可以汲取不同交叉领域的经验与相关内容。实际设计操作得到相关服装机构的材料及技术支持, 搜集整理大量的与改革创新教学的资料, 建立了有效的资源数据库, 借鉴英国高校的资源整合模式, 例如将WWD的咨询学习融入日常教学中。

培养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型教学改革构想, 将搭建起人才培养与产业市场需求紧密相连的桥梁, 无论是强调设计与制作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还是围绕消费需求所进行的创新设计的探讨, 抑或是为品牌产业链的升级与提升品牌价值所作出的努力, 都将通过对设计教学的思路的整合, 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方式推进到教学体系中, 以培养能够引领市场需求, 具备创新设计能力和适应服装市场变化的全方位复合型专业人才为主旨。

参考文献

[1]王宏付.从服装设计市场化谈对服装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考.中国科技信息, 2005.

[2]周雪梅, 何琼.服装设计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商情, 2010.

[3]吴岚.论服装设计教育中的“量体裁衣”式教学模式.教育与职业, 2008.

创新产业教育 篇8

1 高等教育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互动的涵义及基本形式

从字面上看, “互”解释为交替、相互, “动”解释为起作用、变化, 因此, “互动”是指要素间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而在实践中, 人们倾向于用“互动”表示对象之间相互作用而使彼此发生积极改变的过程。高等教育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三者之间的互动, 是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投入人才、智力、技术、设备和资金, 以市场为导向, 以创新为中心, 以政策体制为保障, 以“官产学研”合作为基本形式, 调动各方资源, 发挥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体系的优势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作用、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及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的纽带作用、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拉动作用, 调动社会各方资源通力合作, 在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同时实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官产学研”合作是三者互动的基本形式, 根据运作模式的差异性可分为三类:一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大型产学研合作项目。这类合作项目往往由政府搭台, 财政出资、引资, 经多渠道筹集资金, 以设立科技开发基金的方式对产学研联合体进行投资, 提供初始经费, 主要支持高风险、高投入且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大型项目。我国陆续批准实施的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攀登计划以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 以及广东省的粤港重大科技合作招标项目等都属于政府推动型产学研结合模式。二是产学研三方共同构建经济实体合作联营。这种模式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围绕共同目标, 将各自的部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统筹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使用, 在共同分享创造财富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实体性合作组织方式。目前以共建经济实体进行合作的形式主要有研究开发集团、技术入股创办企业、股份制公司、技工贸实体、中试基地等。三是产学研三方建立非实体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这类合作方式是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保持原有体制的条件下, 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利用各自的要素占有优势, 分工协作, 共同实现一项技术创新过程的行为, 如产学研三方共建研究机构、高校或科研机构将技术转让给企业、以及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开发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2 广东省高等教育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三者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广东省高等教育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三者互动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者互动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2.1 内部互动机制不够合理, 产学研各主体合作效率不够高

一是相关产学研管理部门间的合作机制不协调。由于经济管理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行政职能的划分和管理方式不同, 造成了科技与经济联系、协调和合作的渠道不顺畅, 科技与经济计划不协调, 高校科技成果、技术创新活动难以纳入各级政府的计划, 有关部门没有依据政府的政策法规对产学研结合进行有效的引导、协调和扶持。此外, 经济、科技、教育、科研部门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分别制定产学研合作计划和政策, 虽然表面上看产学研合作活动很多, 但由于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 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 造成产学研合作信息资源的浪费, 各类名目繁多、规模宏大的产学研合作洽谈会、成果交流会使企业疲于应付, 却无法找到真正合适的合作伙伴或科技项目;另一方面, 容易出现许多数据重复统计的问题, 使政府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真实情况不能准确把握。

二是产学研项目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一方面, 相关管理部门对科技成果交流会、洽谈会、项目对接会等科研成果促进会管理不到位, 让企业和院校难以真正从这些活动中找到合作项目;另一方面, 缺乏产学研合作基金管理的监控机制, 出现不少企业将产学研合作资金挪作他用, 或者有意增大项目预算、重签合同、重启已完成的项目以套取政府配套资金等严重违规行为, 而相关管理部门对这些状况却没有相应的监控办法。此外, 由于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仍不够完善, 且不同管理部门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 如作为考核标准的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期等财务指标的使用在不同部门差异很大, 无法实现对产学研项目的统一管理。

三是产学研各合作主体间的合作机制尚待改进。产学研合作各方在管理上条块分割、自成体制, 在产学研合作的风险投资机制、交接点的管理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均不健全, 产学研合作各主体间利益冲突的矛盾尚未很好解决。例如在产学研合作的交接点上, 合作各方都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 高校和科研院所对科研的前期工作即项目选题、申报等已形成一整套管理制度和办法, 有相应的管理机构, 企业对成熟的科技产品的工艺、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也有一整套管理制度和经验, 但是对于科技成果鉴定以后的中试以及开发、推广、应用、落实合作伙伴、沟通信息或牵线搭桥等介于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协调管理则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机制。再如科研成果转让过程中的价格问题, 合作共建研发实体的各方投资比例与利益分配问题, 成果的归属权问题以及知识产权问题, 相互兼职待遇问题等, 均是合作机制中尚待改进的问题。

2.2 外部互动环境不够完善, 与产业结构升级要求不尽相符

一是产学研合作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健全。目前广东省为了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进步而制订的一些科技政策法规, 基本上只是作为指导性意见的《意见》或者《决定》, 如《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等, 而且其中某些仅仅只停留在制度层面, 缺乏实际操作性, 影响了政策法规的实际效用。以合作法规为例, 日本的《产业教育振兴法》从法律的高度对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形式、税收、拨款、管理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 美国也有类似的《联邦技术转移法》等一系列法规用来规范约束产学研合作的行为, 而我省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十分有限, 仍尚待完善。

二是依然缺乏科技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省主要依靠三来一补、来料加工的经济发展方式吸引港台地区、欧美等国家产业转移, 大量外资企业以产业链整体化、企业组团化方式向珠三角转移IT零部件企业和IT装备企业, 以OEM为主体配合少量的ODM的经营推动了广东经济快速发展。然而, 这种大量接受国际产业、资金、技术、设备等以引进为主的科技发展途径并没有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外部竞争压力, 客观上逐步形成了急功近利、目光短浅、拿来主义的商业文化氛围, 过高的外向依存度给广东自主创新文化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 不利于自主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

3 推进广东省高等教育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三者互动的对策建议

3.1 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 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建设

一是深化政府产学研管理体制改革。首先, 应强化产学研管理部门的服务功能, 拓宽科技投融资渠道, 同时在项目规划、立项和实施中减少和规范产学研合作事务的行政审批程序, 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产学研行政管理体系;其次, 逐步建立和完善产学研项目招标制、项目专家评审制、项目经费拨款制、项目实施监督和项目结果绩效考评制等制度, 对产学研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最后, 应加快产学研合作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理顺政府与产学研单位的关系, 按市场规律运行, 营造产学研合作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 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产学研项目。

二是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首先, 积极完善产学研长效合作、利益与风险共担的合作创新机制, 实现分阶段、分层次的风险责任与利益共享, 例如可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在合作利益分配中降低先期技术转让费预付金额, 采取提成、技术入股、技术持股的分配办法, 将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得的报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 减少企业的风险压力, 使产学研三方利益与风险共担, 同舟共济。其次, 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 这套投资机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科学合理的科技成果价值和转化风险的评估体系, 能让风险投资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有投资意愿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2) 拥有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参与的投资体系; (3) 政府在政策上支持风险投资进入产学研合作领域, 采取税收优惠、资金担保、财政补贴等措施引导资金流动, 调动投资者从事风险投资, 例如政府每年拨出一定的资金作为风险基金和贴息资金, 或允许风险投资机构从风险投资总额中提取一定的风险准备基金作为保障等。最后, 进一步探索建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之间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双边、多边技术协作等产学研战略联盟, 结合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试点工作的推进, 探索战略联盟的目标任务、组织形式、管理架构、工作流程、成员组成、责任权利、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经费来源及使用、利益分配等具体细节, 以战略联盟的方式推动三者的互动。

3.2 完善政策法规, 为官产学研有效互动营造良好环境

针对现有政策进行清理、修订、完善, 健全财政资助、税收激励和政府采购等相关政策, 增强政策法规的宏观调控作用, 激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 为三者有效互动营造有利环境。

在财政资助方面, 一方面应增加总体科技经费的投入, 另一方面可将推进产学研合作的经费投入纳入政府科技财政资助对象中, 建立有效的法律支撑体系, 逐步将产学研合作财政预算和经费管理与监督纳入法制化轨道, 比如, 可对制度性拨款方式与竞争性资助方式的区别做出明确规定, 对产学研合作的经费实施严格管理与监督, 专款专用, 受资助机构和计划必须接受监督和评估。

在税收激励方面, 积极探索应税收入抵扣、所得税减免等多种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合作主体加大科技投入, 支持企业接收大学生实习。同时, 加快调整政府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发展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并尽可能保持税收优惠政策的持久性, 使各合作主体持续稳定地加大科技投入。

在政府采购政策方面, 通过相关立法以及颁布政府采购的技术标准、产品或服务需求来引导各个合作主体的投资规模和方向, 尤其要引导广东科技发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等关键方向的投资, 也可通过对省外或国外组织中标的先进技术提出一定的要求, 如要求一定程度的技术转让、与本省科技创新平台共同制定研究计划或共同成立研究发展中心、为本地培训人才等。

3.3 树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坚持创新型人才培养, 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

在加快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 首先应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特色化的质量观、实用性的质量观和大众化的质量观,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完善高校内部管理机制, 健全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 构建完善的高等教育基础创新体系, 建立良好的高等教育发展环境。通过教育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 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保证高等教育速度和质量的协调发展。

其次, 坚持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 采用更加务实、更加灵活的方法培养更多面向企业、面向实际的应用型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培训, 有计划地对全省科技创新人才进行分批培训, 力争每五年使全省科技人员轮训一遍。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交流, 不断完善各种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机制, 有计划地选派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出国培训、公派留学、做访问学者等, 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大力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321工程”和“511人才造就工程”, 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发挥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等重大科研项目作用, 培养优秀科研团队, 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快速成长。

最后, 优化学科及专业结构。按照不同层次产业对学科门类和专业分类的需求情况建设学科体系, 特别是针对引导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及战略性产业对应的学科门类更应特别重视。例如, 为了满足广东产业高度化、适度重型化的要求, 应加强工学学科建设, 加强对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制造、船舶制造、装备工业、先进制造、能源、生命科学等学科的投入和扶持, 同时积极发展与金融、物流、中介、保险、电子商务、工程管理咨询等与现代服务业相关的管理学科的投入。

3.4 建设便利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为三者互动提供丰富的资源保障

坚持“统一部署, 突出重点;整合资源, 开放共享;市场导向, 创新体制;政府主导, 多方联动”原则, 充分采取信息网络技术, 对全省科技资源进行战略整合优化, 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为科技创新提供科技文献、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等丰富的科技资源, 加快我省科学技术事业的快速发展。

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应充分采取现代通信、信息、网络等技术, 结合广东实际, 对省内图书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科技文献整合和扩充, 重点进行科技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实现省内互联互通;同时积极推动与国内外科技文献资源的对接和共享, 为我省科技创新提供丰富、最新、高质量的科技文献资源。

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应坚持以“自愿、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为核心, 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等为依托, 整合科学仪器资源, 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构建和完善开放的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 为全省科技创新提供丰富、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

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应根据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数据需求的实际情况, 统一安排相关部门搜集其所负责的科学数据,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类离散的科学数据进行分类整合集成, 建设并开放多领域数据共享中心;积极与其他国家和省市交流合作, 进行科学数据交换共享, 为我省科技创新提供丰富、客观、有效的科学数据资源。

自然科技资源保障平台建设应立足广东生态环境实际, 完善和执行自然科技资源保障的相关政策法规, 采用先进技术, 实现自然科技资源收集、保存、保护、利用、共享等的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 建立自然科技资源实物、数据、网络等“三位一体”的共享平台, 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

3.5 构建有效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 为三者互动提供强有力的驱动力

全面落实《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广东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广东省产业技术自主创新“十一五”专项规划》等文件精神, 建设包括知识创新平台、技术创新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 加快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改善科技中介服务,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驱动力,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知识创新平台需紧紧围绕以全省优势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发展领域等科技发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需求为建设的动力方向, 以承担国家级、省级等重大知识创新科研课题为重点, 以全省拥有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在粤的国内外科研机构, 以及鼓励和吸引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粤成立的研究机构为依托, 逐步形成覆盖多学科、多领域的具有广东特色的知识创新供给平台, 大力开展基础型研究和应用型研究, 为推动广东技术创新或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大科技市场前景的原创性知识。

技术创新平台以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推广应用为目标,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公共平台, 鼓励和支持建立企业技术研究中心、民营研究机构, 加快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引导和支持外资企业在粤建立研究中心为重点, 逐步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覆盖多领域、科研能力较强、充满活力的技术创新协作平台, 提高产业竞争力。

科技中介服务平台需立足广东科技中介服务发展实际, 充分发挥全省各级政府的扶持、引导以及市场导向作用, 重点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交易服务机构、科技咨询机构、科技投融资服务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培育若干骨干机构, 形成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完备、开放协作、高效运行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推进科技中介服务的产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进程。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企业化运作”的建设原则, 以“两园一区” (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为建设重点, 以“孵化企业,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目的, 在政策、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等全方位改善下优化创新创业及产业化环境, 逐步建成一批环境优越、布局合理、特色突出、最有吸引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3.6 集中优势资源, 推进广东产业结构高级化、高效化、合理化发展

首先, 政府引导构建产业化基地, 做大做强集群经济, 妥善处理产业转移中可能带来的转出地产业空壳化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体系载体的纽带作用, 构建各种具有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或技术改造效率比较优势的产业化基地, 充分发挥集群经济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优势, 同时提升产业基地的总体科技创新能力, 以扩大高效产业覆盖面和企业自主创新的方式推进产业结构高效化发展, 并妥善处理好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问题, 使全省的产业结构更具层次性和成长性。

其次, 政府主导自主创新重大专项, 着重发展新型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广东的制造业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基础, 广东九大支柱产业的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造纸、医药、电器机械、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和建筑材料几乎全是制造业, 以科技创新改造升级制造业, 确保新型制造业对广东经济的推动作用十分关键;同时应加快发展以自主创新为主要源动力并代表产业结构升级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才能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

最后, 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 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 完善工业产业体系。建立健全科技资源的统筹机制, 完善财政部门与科技、教育等部门科技资源配置的协调机制, 建立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信息交流制度, 防止重复立项和资源分散浪费。强化科技创新资源预算的执行监督制度, 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目标的实现。同时积极培养具有科技自主创新潜力和比较优势的战略产业, 才能逐步实现主导产业的有序更替、衰退产业的合理退出, 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寰.自主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7 (7) —2008 (3) .

[2]雷朝滋.发挥产学研结合战略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关键作用[J].学习与研究, 2007 (4) :27-30.

[3]顾伟忠, 刘兰.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研究[J].2006 (3) :74-78.

[4]涂端午, 李政.产业结构升级与首都高等教育发展对策[J].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 (2) :57-59.

[5]王斌会.广东自主创新现状及促进研究[EB/OL].广州:广东省统计信息网.[2007-05-22].http://www.gdstats.gov.cn/tjfx/t20070522_47092.htm.

[6]肖昊, 张云霞, 廖建刚, 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高等教育的互动[J].江苏高教, 2005 (5) :13-15.

创新产业教育 篇9

本刊讯“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日前在北京成立。该联盟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万科集团、万通地产、江苏新城、宝业集团、清华大学等近60家企事业联盟成员单位构成。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对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发表了讲话, 刘志峰会长指出, 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的成立对推动住宅产业的科技进步具有切实意义。对联盟的发展, 刘志峰会长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住宅技术推广与技术创新、加强联盟体制创新、抓好技术创新示范项目,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三大建议。他表示相信联盟成立后, 会紧紧抓住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具体行动加快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 联盟成员将充分协调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关系, 打造完整的技术产业链。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集团) 修龙院长担任联盟首届理事长。他在会上表示, “凝聚产业力量、创新住宅科技”即住宅科技联盟的宗旨。住宅科技产业战略试点联盟是目前科技部批复的99个试点联盟中唯一一个建筑领域的试点单位, 住宅科技战略联盟的成立, 是我国对住宅科技产业的和科研队伍的一次全面检阅, 也是对联盟成员单位的一次总动员, 住宅科技战略联盟必将在我国住宅科技的研发、生产、储备中发挥关键作用。

创新产业教育 篇10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共性技术,组织模式,产学研协同

共性技术通用的英文称谓为“Generic Technology”, 但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共性技术定义。国外学者[1,2]较早地开展共性技术的研究, 我国有关共性技术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于科技政策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李纪珍[3]认为, 共性技术在产业发展中就是指产业共性技术, 也即对于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基础性、能够被产业内外普遍应用并可由其生发出更高级的专有技术的一类技术。因此, 共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这两个概念在研究上一般不作区分。产业共性技术介于基础性研究与市场化产品开发之间, 在知识转变为生产力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头和保障[4,5]。对于一个产业乃至一个国家来讲,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间环节的缺失和薄弱最终将导致核心竞争力的不足。

相对于企业专有技术, 产业共性技术属于竞争前技术, 其研究过程涉及领域宽、交叉学科多、工业基础强、覆盖面广、与产业结合紧密, 单凭企业或单凭大学、科研机构一般难以完成产业共性技术 (尤其是重大关键共性技术) 的研发任务[6], 而产学研之间的协同创新在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之下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和共同发展, 从而达到分散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风险、缩短研发周期和提高攻克产业共性技术能力的目的。因此, 产学研协同创新被认为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7]。近年来, 随着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逐步深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逐步在我国发展起来。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总结证明, 作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一种有效创新组织模式[7],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施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资源共享、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深化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对该创新组织模式进行探索和分析, 对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 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本内涵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 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 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 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 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战略联盟是具有明确战略意图和目标的联盟,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技术创新为目标的战略联盟, 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则属于更高层次, 指为了实现产业层次的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而组成的战略联盟[8], 承载着产业发展的目标, 通过调动和整合产业内部资源合作研发取得产业共性技术, 并在联盟和全行业中扩散, 最终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由于技术进步加快和全球竞争加剧,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日本兴起, 随后欧洲和美国跟进。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 产业联盟开始在全球蓬勃发展。在我国,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个新生事物, 是具有产业特征的合作研发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模式, 具有特定的特征和使命[9]。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形式集聚各种创新要素于企业, 既是基于我国国情的现实考虑, 也是顺应世界产业技术创新趋势、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的必然选择。李国杰院士认为, 我国创新体系中间环节 (即产业共性技术) 出现缺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等主要是针对基础研究投入, 风险资本和企业投入则主要是针对产品开发, 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技术转移成为我国技术创新链上最薄弱的环节。研究表明, 技术创新链可以微观表现为技术链和产业链, 但两者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10],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是搭接二者之间的桥梁, 是自主创新的核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创建, 首先就是要接上断开的产业链, 促进产业技术需求与技术创新主体紧密结合。二是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 促进集成创新, 实现我国由低端技术向核心高端技术的演进, 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形式, 将各种技术研发主体融于一体, 集聚各种创新要素于企业, 有效解决产学研合作松散问题。联盟的实质是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创新[11]。

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系统是指一个产业内以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个体 (个人或其他团队) 为创新主体, 由地方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提供辅助支撑服务, 为创造、储备、转让和使用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而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 如图1所示。

实行协同发展战略, 对创新系统进行有效整合, 是促进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1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 通过联盟的构建和实施, 区域创新系统内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从而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扩散。联盟的构建, 要以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 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以企业为主体, 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 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 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 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实践层面, 联盟各构建契约单位基于互补性和差异性, 从组织和制度两大要素进行整合。企业在联盟体系中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强, 掌握着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在创新联盟中发挥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综合优势, 推动联盟运行;金融机构是创新联盟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提供金融借贷服务, 引导企业和高校的闲散资金向政产学研用合作体系集聚;用户在创新联盟中能够直接反馈市场需求并预判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所能产生的利润和收益。产业共性技术的复杂性和准公共品性质、联盟合作创新的困境, 决定了政府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必要性[13]。政府对联盟的支持基于共性技术研发与扩散的目标,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多种类型, 政府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联盟提供不同的支持, 政府的支持重点在于提供良好的外部协调机制。而推动联盟构建要坚持的首要基本原则是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则。要立足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 通过平等协商, 建立有法律效力的联盟契约, 对联盟成员形成有效的行为约束和利益保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理论框架, 如图2所示。

3 现阶段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特征及需要关注的关键因素

3.1 政府主导作用明显, 联盟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从近几年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路径可以清晰地看到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国家层面, 主要体现在对联盟的引导、支持和完善联盟的布局。2006年12月, 科技部会同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开展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 并把它作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2007年6月, 首批四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一代煤 (能源) 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签约暨试点正式启动;2008年12月, 科技部等六部委正式推出“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 (国科发政[2008]770号) ;2009年7月, 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制定推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 (国科发政[2009]269号) ,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被作为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三大载体之一, 成为着力推进的重点;2009年12月, 科技部等六部委发布《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 (试行) 》 (国科发政[2009]648号) ;2010年1月, 科技部办公厅第3号文件《关于选择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试点工作的通知》下发, 标志着国家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实施环节。

总体来看, 目前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仍有许多问题存在。比如一部分联盟并未建立起完整的联盟组织架构和治理方式, 一些联盟虽然按照章程和契约成立, 但联盟的合作模式仅局限于项目研发, 并没有发挥出联盟的整合效应。同时, 联盟仅是依靠契约关系进行约束, 加之我国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和公众诚信意识的形成尚需一定时间, 而且至今没有针对产学研结合的专门法规, 如财政拨款主体、知识产权归属、合作利益纠纷等均无法可依, 制约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 使得联盟成员之间的共同利益关系难以长久持续维持。所以目前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更需要建立一套包含信用机制、责任机制、利益机制在内的有效的合作机制, 以解决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和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

3.2 正确处理好政府支持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是联盟持续发展的关键

基于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发展状况, 从产业层面落实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要求, 提升产学研协同的组织化和制度化程度, 有效解决我国产业集中度分散、技术领域原始创新匮乏、共性技术供给不足、核心竞争力受限的突出问题, 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 并能够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必然选择。从前述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分析可以看出, 现阶段联盟的发展具有典型的政府主导性, 也是国情的现实选择。但政府的作用不是万能的, 其主要职能发挥应该在解决市场的缺失和体制的不足两方面。马名杰[14]认为, 根据国际经验, 共性技术政策强调的是一种以公共财政和遵守国际规则为原则, 以集中资源、突出共性、突破重点为特点的政策理念。加大对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 并不是简单地增加经费投入, 更重要的是采取有针对性、有效率和有利于共性技术扩散和应用的组织方式和政策。谢阳春[15]认为, 为了鼓励企业合作研发和提高政府资助效率, 政府应采取基于产业共性技术特征、产业整体竞争态势和骨干企业实力特征的柔性资助战略。所以, 在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共性技术研发中, 既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 也需要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随着体制的完善, 政府逐步淡化和退出主体地位, 转向政策制定和环境建设、资金扶持、公共服务等辅助性职能作用。

与此同时, 从长远看产业联盟最终还是要走向产业界, 在联盟发展组织模式的选择当中, 要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Dayasindhu等[16]认为, 共性技术具有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潜力, 共性技术市场化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尤其重要。产业共性技术具备准公共产品性质, 属竞争前技术, 但产业共性技术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还是产业, 是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 共性技术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最后面向的仍是市场。虽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要求多元化的主体承担, 但企业是最终创新的主体, 所以必须树立企业在共性技术研发中的核心地位,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引导研究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共性技术研发模式,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研发过程中的产学研协同和合作, 不能搞“拉郎配”, 而应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利益的扭合、市场的融合, 这种深层次的紧密契合是合作研发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也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4 结语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创新产业教育】相关文章:

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新发明教育04-18

产业创新09-04

农业产业创新06-23

产业创新系统05-21

农业产业创新06-17

产业创新能力07-10

化工产业创新07-30

创新产业扶贫模式06-25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06-25

产业创新中心章程06-25

上一篇:男女学生下一篇:小学数学课的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