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生观

2024-08-22

孔子的学生观(精选十篇)

孔子的学生观 篇1

关键词:孔子,人才培养观,大学生人文素养

0 引言

孔子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不仅首创私学,打破了封建贵族垄断教育、学在官府的局面,而且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孔子自己好学、乐学、学思结合、学行结合,身体力行,并以此教育自己的弟子。他从事教育四十多年,传授弟子三千,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在当时社会形成一个庞大的儒家学说群,孔子也因此被后世誉为“万世师表”。学习孔子,愈发感觉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尤其是他的人才培养观念,其蕴含的丰富人文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主体性、关注学生品行修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原典教育等理念,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 孔子的“全才”培养目标

孔子作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教诲属于全人类。他在教育领域主张培养“德才兼备”的仁人君子,目的是通过这些德才兼备的仁人君子去传播他的“仁爱”思想,成为治世才干。

孔子认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治国才能的君子知识面要宽广。他指出:“君子不器。”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一般,只有一种用途;而应该多才多艺,能够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为此,孔子很重视对弟子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他的各项教育活动始终围绕着教学生做人而展开,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人”。朱熹《论语集注》的解释是“成人,犹言全人也。”即教育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完美的人,学习不是把不同的人变成同一类人,而是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

2 孔子的人才培养理念

2.1 道德教育为先的理念

孔子素以道德教育著称于世,他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但这三部分内容并非等量齐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从中可看出孔子要求弟子:首先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他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孔子的成功之道正是发现并加强了德育的‘基础教育’,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作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

2.2 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

孔子一生以好学著称,学而不厌的精神尽人皆知,他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七十多岁时,孔子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以自我修身的经历生动形象地说明一个人只有毕生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教育,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我,求得发展。

3 孔子培养人才的具体方案

3.1 丰富完善的教学内容

为了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孔子亲自整理编辑了六部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它们分别代表了文学、政治、伦理、音乐、哲学、时事六项内容,孔子还指出:“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1]课程设置上,孔子把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作为教学的主要科目(礼、乐侧重德育,兼含美育;书、数侧重智育;射、御为武育)并且从古代文献、社会实践、忠诚为人、言行可信等四个方面教诲学生。从孔子的教学内容来看,他立志培养的君子应具有多方面的品质,其中既包括崇高的志向、良好的道德修养,也包括广泛的人文知识。理想的文人应该是琴棋书画无所不晓,道德文章俱属上乘。所谓“一事不知,儒者之耻”,讲的就是这一点。

3.2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

孔子首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招收学生时来者不拘,这样以来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他主张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个性差异、天赋意向、兴趣爱好,进行不同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孔子也特别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避免硬性灌输,“夫子循循且善诱人”。孔子的教育是依受教者的思想、品格而施教,不勉强人,不压制人,不挡住人,把门打开给他看,循序渐进地诱导他进去。但用什么诱导他呢?“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意思是说孔子用丰富的文献典籍知识诱惑学生,用高尚的礼仪道德约束学生的行为,这样以来学生想停止学习也不可能了。

4 孔子人才培养观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启示

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孔子致力于培养多才多艺的治世奇才;在人才培养上他秉承道德教育为先和终身发展的理念;教育实践中,孔子以“六书”等经典书籍为主要教材,从“文、行、忠、信”四个方面教诲学生,既注重学生知识的广博又注重学生行为的高雅。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理论是以“人”为中心的,他将教育的功能归结为对人的塑造。也就是说,孔子相当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要将一般人塑造成为有道德的“君子”,再培养成为“仁人”圣贤。在新的历史背景之下,孔子提出的全才培养观和完人发展模式对我们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具有以下重要的启示。

4.1 大学应以培育人才作为基本目标

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大学以培育人才作为基本目标,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才是大学理念中最令人激动的观念。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是对善恶、美丑、是非的判断能力,宽容精神,尊重人,合作精神等,甚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2]大学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格,发展智力,发掘潜力。大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出大批有个性,有创造精神,有判断力与道德人格,有不断学习、终身受教育与自我完善之能力个体,他们同时是能自由发展并具有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能力的公众知识分子。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人文精神的优良传统,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首先是“修身”,然后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将培育人才作为教育的核心,我们应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时数、教学活动、教学条件等各方面,规划和落实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使大学人才培养真正落实到“教养”上,提高大学所培养人才的道德水平,使其不但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业务中坚力量和领军人才,而且是社会的道德楷模,社会文明进步的典范。

4.2 注重通识教育而不仅仅是专业教育

人文素养的构成要素包含人文知识、技能及内在的人文精神和外在的行为习惯,其主要是通过人格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来实现的。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偏重于“职业”和“专业”教育,“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结果造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较低。大学作为培育人才的机构,如果过度专业化,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适应面窄,而且还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要培养有文化、有教养、有价值的公民,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就应该加强通识课程的学习。

通识(人文核心)课程体系的设置关系到对大学生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知识基础、学习的基本方法、如何做人或者“成人”、如何参与社会实践生活等最基本的知识教育和价值引导问题。从人性养成来看,不论学什么专业,学生都需要人文陶冶与性情养育,都应接受人文教化。通识课(即共修基础课程)的门类应该非常广,其中包括历史、哲学、艺术、外国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其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给每一个学生广博的知识基础,来培养学生的辨识力。它强调的是知识层面,而知识与美德密切联系,当学生接触了全面知识之后,就可能在精神、道德上产生飞跃,这样,就可能通过知识的“博”达到精神的“雅”。

孔子的课程设置中,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科目齐全,既能承担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人文教育”使命,又体现了现代通识教育的理念。在新时期,我们应把孔子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不仅要注重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更要注重大学生丰富个性和完善人格的培养,使大学生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兼具科学素质和人文修养。

4.3 加强原典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应以孔子的原典教育为鉴,指导学生直接读文明史上具有原创性的经典著作,与思想、文化、艺术、哲学大师作心灵沟通与思想对话,使他们从中学会如何欣赏、品鉴、享受高雅精神产品,学会读书方法,求取新知,丰富自己,拓展兴趣爱好,进而陶冶人格与人性,使之深化而完美。

目前,在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中,极少有导读古今中外经典为内容的课程,四类课程(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公选)多流于一般概论、原理或通专史等,看上去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实乃拼凑体系。我们应以历史上流传久远的名家、名著、经典为教学内容,通过师生反复研读,反刍其原创性内涵。学生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而是自己主动、自觉地思考和发挥想像力。鼓励学生直接接触原典,主动地、独立地去理解、分析、归纳和判断,提出新颖的看法。

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以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伦理倾向,影响和塑造了无数忠臣良将、仁人志士,要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有必要回归传统,汲取先贤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孙琼如.古老的教育智慧仍在新世纪闪光——读《论语》有感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7549df0100gs20.html 2010-01-21

孔子的师德观论文 篇2

孔子的师德观论文

林语堂先生说:“孔子对教育的看法,其见解、观点是非常现代的”。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位影响至深至大的教育家,孔子首创私学,删经订礼,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至今仍不失其光辉的一面。尤其是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师德的论述,更受后人推崇,以致孔子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他的影响“江汉已之,秋阳以曝之,皓皓乎不可尚也”。这主要是由于孔子高尚的师德,崇高的“人品声望使人仰慕”(林语堂语)。但近年来,对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师德理论的研究和评估仍显不足。研习和领会它,对教育工作者不无裨益。我在指导学生选修《〈论语〉选读》时,偶有得,辄记之,以飨同仁。

作为一个唯道德论者,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纲领是相通的,认识论和伦理观是统一的。孔子说:“六艺治于一也”(《史记滑稽列传》),即说明了这一问题。为实现同一目标,建立一个德化的大同世界,政治、道德、知识的教育是融为一体的。其中道德教育处于至尊地位。孔子一方面寓政治、道德教育于知识教育中;另一方面又通过知识教育以提高政治、道德的认识。教育思想是其政治“仁爱”纲领的内容之一。从“仁爱”的总原则出发,孔子对师的要求严格地统一在“修己安人”这个政治纲领之中。“修己”是人内在的道德修养和情操,是求仁获仁,实现政治纲领的途径;“安人”是外在的规范原则,是行仁。“修己”是“安人”的前提和基础,“修己”的目的是奉着一颗“仁爱”之心去“安人”、“安百姓”。“安人”是“修己”的终极目的,体现在教师的道德观念上,就是要求教师通过“不厌”的学,进行“修己”、“正己”,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内在情操,从而奉着“不倦”的“诲人”精神去“正人”、“安人”。一方面通过知识的传授“安人”;另一方面以自身的言行举止、道德情操感化学生,即所谓“风行草偃”、“润物无声”,达到“安人”的目的,这就是孔子提倡的言传身教。后儒将孔子的这一思想阐发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八目。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正确认识孔子的有关教师的思想,是不能与其政治思想割裂的。以政治伦理为前提和向导的孔子的师德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1、乐道敬业,诲人不倦

孔子大半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是非常看重乐道敬业的。在他看来,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他认为,教师,应不为名利所动,因此极力反对教师追名逐利,随波逐流。要求为师者要“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要“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他非常担心“道之不行”,说“吾道,一以贯之”,极力赞誉乐业精神。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尔。”“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也。”对颜渊执着的乐道精神他大加推崇,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最能体现孔子志道乐业精神的是这一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赞扬了一个人坚持理想,恪守志向,不为邪恶名利动摇的高风亮节。孔子本人就是一个乐道敬业的典范。

奉着高度的乐道精神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孔子要求教师以“不倦”的精神“诲人”――教育学生。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他的学生子贡对他的这种负责精神赞扬不已,慨然道:“教不倦,仁也!”孔子的这种以“仁爱”为实施基础,以学生为出发点的“不倦”的“诲人”精神主要表现在热爱学生上。

首先,孔子对“自行束以上者,皆能诲之”。并通过“听其言,观其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广泛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志向、品行和知识水平等情况,对每个学生了如指掌。如他说:“师也过,商也不及”,“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唁”等等。由于对学生的情况了解得全面,因此孔子在教学中能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思”,“学、习”,“学、行”的结合,提高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启发诱导学生的求知欲,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同时孔子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和爱好,进行分析教学,并就同一问题针对不同学生作不同的回答,鼓励学生多问、敢问,养成多问的学习习惯。

其次,孔子的“诲人”还表现在“无隐”上。孔子将自己所知、所学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也。”这段表白,充分体现了一个师者应具备的风范。《论语》中还有这样一段记载:陈亢问于伯鱼:“子亦有异问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其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趋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趋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由此可见,孔子确实是本着爱人之心育人的,对学生“无隐”,对其独子孔鲤也无“异闻”,视其子与其他弟子同。当然,“无隐”并非只将自己所知所学平等地传授给每个学生,应“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在传授知识时,应有所选择和鉴别。以“立己”之道“立人”,“达己”之道“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无隐”思想的基础,也是“不倦”、“诲人”的突出表现。

再者,孔子教导学生要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并富于挑战精神,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认为“人皆有过”,只要“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若“过而不改,是为过也”,学生应当如此,为师者更应注意,以此作为基础,学习要择善而从,不善而改4,要有分析,有鉴别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或优点,汲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引以为戒。对为师者不应一味笃奉,惟命是从。要“当仁,不让于师”,面对真理,要敢于怀疑一切,富于挑战精神。

最后,孔子也强调教师要注意加强自身内在的道德修养和情操,教育学生要“直”面人生。从孔子为政的思想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是反对体罚学生的,主张应“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避免“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等等。

乐道敬业,诲人不倦,是孔子师德观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为师者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归宿。这是孔子师德观念的精髓所在。

2、学而不厌,教学相长

学,在孔子看来,不仅仅是学生的事,也是教师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他反对为师者不学无术,胸无点墨。主张为师者应“敏而好学”,以防“六蔽”。因此孔子在各种场合都十分强调“学”的重要性。另外还要求教师通过“不厌”的学,才能“博学多能”,而不能像器皿那样,只有一种用途或只被当作摆设,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认为,“学而不厌,博学多能”是为师者应具备的重要条件,是“诲人不倦”的力量源泉,是教书育人的先觉因素。孔子毕生勤学不辍,“诲人不倦”,堪称“师表”。他说:“吾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不益。不如学也”。正是由于认识到了“学”对“修己”和“诲人”双方面的重要性,孔子自十五岁就“志于学”,他自认为“非生而知之者”,因此“发愤忘食,乐以忘忧”,“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入大庙,每事问”,通过“时习”、“自省”、“无常师”、“不耻下问”等途径不懈学习。即使到了晚年也不放过学习的机会。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是孔子对自己不辍致学精神的高度概括的表白。孔子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教育学生的。他还要求“学”要持之以恒且有进取精神,“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他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因此学要积极进取。他对弟子颜渊的进取精神赞誉不已,说:“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他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善其事”,“致其道”,只有学才能“利其器”,因此他时刻警惕“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致其道”,“善其事”是孔子“学而不厌”的根本动机。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孔子意识到“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因此他主张教师向学生学习,接受来自学生的启发,提出了原始的教学相长思想。他说的“起予者,商也”,“回也,非助我也”,“当仁,不让于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肯定“后生可畏”,都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表达。

3、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孔子在讲“学”“思”的同时,亦十分注重“行”,即要求教师要以自己的行动感化学生,也就是孔子提倡的身教原则。在《论语》中,这方面的言论大多数是针对从政者讲的,但其精神则更须从教者领会和贯彻。孔子的身教原则,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

3、1 以“行”立人。孔子认为,不论是为学者还是从教者,其行为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他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教师应以行立之以榜样,树之以表率。告诫学生从师当“听其言,观其行”,“耻其言,过其行”,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在孔子的这种教育下,学生中形成一股“躬行君子”的风气。

3、2 以德感人。要求教师通过对学生施行心理的影响,从而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一次,季康子告诉孔子国内盗匪横行,他深以为忧。孔子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在多种场合,孔子都采取了“欲无言”的态度。子贡不解就问:“子如不言?”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因此,只要为师者“身正”,则又有“何言哉”,否则“则为之也难”。同时,孔子要求教师能“自讼”“内省”“躬自厚而薄责人”,凡事多从自身找原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多做自我批评,应“求诸己,不求诸人。”

3、3 以形塑人。要求教师应注意自身的外表仪态,应“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不必过分讲求“猛”,这样也可以达到“正人”、“安人”的目的。

孔子的身教原则要求教师的内在情感与外在仪态应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偏废。“绘事后素”,“文质彬彬”就是这个意思,只要教师“逮之躬”,“躬于行”,“道之以德”,塑之以形,则学生亦“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励”,照样可以使“其事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身教的目的,才真正能称其为师表,真正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4、群而不党,周而不比

在强调教师外在修养的同时,孔子也比较注重教师的内在情操。一方面,他主张教师应有坦荡的胸怀,凡事应从大局出发,切忌固执已见,自以为是,虚伪奸诈。他说:“君子贞而不谅,”“君子坦荡荡”,“巧言令色,鲜矣仁”等,认为君子如不注意这些,就会有乱德,乱大谋之嫌。鉴于此。孔子对为政为师者规范了许多德目。如“君子仁而不佞,”不“狂”不“狷”,“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温、良、恭、俭、让”等。另外,孔子还特别强调一点,就是要求为师者应“躬自厚而薄责人”,“求诸己,不求诸人,”凡事多找自身的缺点。在不知遇时,“不愠人之不知,而愠不知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病无能,不病人之不己知”,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他强调为师者应注意团结,“尊贤而容众”,不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搞不利于集体团结的事情。他说:“周而不比”,“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等等。

孔子的学生观 篇3

关键词: 孔子 学生观 教师职业道德 启示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与后人的不断整理,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可贵的教育财富,可谓是我国的教育先祖。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研究如何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和发展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积极的价值。

一、孔子学生观主要内容

(一)有教无类的平等观

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本没有多大的差别,所产生的差别都是后天教育与环境造成的①。“性相近,习相远”便足以说明这一切。他认为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不论年龄、国籍、贫贱、贵富。在孔子的弟子中既有比他小六岁的颜渊,又有比他小47岁的公孙龙,有出生富贵的自贡,又有穿衣都成问题的曾参,还有坐过牢的公冶长。在《荀子·发行篇》中有描写孔子弟子的言论“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因为孔子认为,只要有心学习,“自行束侑以上,无未尝无悔焉”(《论语·雍也》)。这里便有人认为要孔子收自己为弟子,必须有东西奉上才可。其实不然,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述而》)也成了孔子最引以为傲的弟子。南京工程学院汪秀丽博士认为这里的“束侑”应该指的是拜师的礼节,并不是一定要收取学费。正是因为这种“有教无类”的思想,才能出现“孔门弟子‘盖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这样的盛况,为后世作出巨大的贡献。

(二)亦师亦友的民主教育观

孔子在生活中对待弟子就像朋友一般。“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体现了孔子对学生的敞开心扉,毫无隐瞒。孔子不仅在生活上如此,在学业上也鼓励弟子提出看法,那一句“当仁不让于师”就很好地体现了孔子的学生观。孔子认为,在真理面前,学生就应该勇于坚持,敢于超越权威。就像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哪怕对方是自己的老师柏拉图,也没有必要谦虚忍让。孔子还曾经批评过颜回。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认为颜回从不抵抗老师,没有提出过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对他没有帮助。

(三)因材施教观

孔子认为要教育好一个人,必须对他有充分的认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他从各个角度了解学生的道德风貌、个性、才能、兴趣等,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内,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通过对每个学生的细致观察,他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每个弟子的特点。“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等等。除此之外,他还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因此,他主张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加以教化。“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职业道德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都会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如教师职业道德是由一系列规范构成的。教师职业道德“从师德调整的关系上看有师生之间的道德规范,有教师同行之间的道德规范,有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道德规范,有教师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规范”②。我国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道德规范。如果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出了问题,那么其他方面例如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等都会出现问题以致误人子弟,长此以往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要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必须有以下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基础。

(一)深切关怀学生

孔子“有教无类”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不因外界条件鄙视学生。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学习的和谐环境。在《论语》中孔子对弟子的评价一共有23处,但表扬的评价都达17处之多。表扬是为了鼓励学生,批评也是为了激励学生,采取鼓励的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这种“师爱”便是师德的灵魂。

简单来讲,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尊重所有学生并对他们一视同仁,不能简单地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随意给孩子贴上好孩子或坏孩子的标签。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老师有不同的偏爱好成绩学生的方式。例如,按座位分,好成绩坐前排,后进生自然坐后排或者教室两边;按回答问题的频率分,老师留给好成绩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认为给成绩差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无疑是浪费时间;按参加活动类型分,老师会安排成绩好的学生参加一些比较有学习或竞赛意义的活动,而让成绩不好的学生参加打扫卫生之类无须动脑的活动;更有甚者,老师因为学生家庭背景或送礼的贵重关注学生的发展。在《论语·季氏》有一句话“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说明圣人孔子都没有因为孔鲤是自己儿子,所以多教给他学问,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视同仁。因此,我们应该杜绝这种不良社会风气的产生,坚持关爱学生这样的原则从事教学。

(二)尊重学生个体意识

自古以来,人们就受到“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影响,使教师的地位处于绝对权威性的位置。教师与学生是教与被教、管与被管、命令与服从的上下级关系,学生惧怕教师已成为常态。虽然现在兴起了民主的教育方式,宣扬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发言,考试方式由许多主观题代替了八股文一样的考试方式。但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取得的学习效果我们有目共睹。究其原因,是许多教师凭借渊博的学识与阅历,形成了一套认知与评判标准。但孔子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认为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学生的发现与见解未必不如老师。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发展,欣赏学生的才能,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不以自己的私利和好恶标准要求学生,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书育人

所谓教书育人是指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要促进学生正常健康发展③。我国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教,上所施,下行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怎样才能做好教书育人呢?

1.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论语·子路篇》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的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言传身教”的基础是“以身作则”,学生每天面对最多的就是教师,教师的思想、道德、行为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说的就是教师能够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无形的教导作用。教师的以身作则是一种很抽象的人生态度,但我们可以通过他外在的行为表现推测他是否做到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例如,在仪表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否穿着整洁,在天津南开中学有对教师仪容仪表的要求,“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④。若一个教师对仪表形象都不在意,则我们是否应该怀疑他对教育的敬重之意呢?在语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教学用语是否规范有逻辑,发音是否清晰准确,音量音色音调是否具有感染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在行为举止方面,我们可以看他在紧急情下是否临危不乱,坐站姿是否端庄精神,教学手势是否运用得当,表情是否丰富自然等。总之,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应时刻观察学生并反省检讨自己所作所为是否都达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项要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只有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才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⑤。有人把“因材施教”等同于“因财施教”,体现了某些老师的功利眼光,这是必须严令禁止的。“过度的平等只会导致更大程度上的不平等”。“一刀切”显然不适合用在教育层面,需看到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才是每个老师最应该的追求。正如孔子因材施教才教育出了各行各业的弟子。另外,教师应对反应慢和成绩差的学生付出比其他学生更多的精力,不因学生曾经犯过的错或者缺陷而看不起他们,坚持学生是动态发展的,采用个体内差异评价观,从横向与纵向方面看到学生取得的进步,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不同的个性发展方案,开发个体的发展潜能,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本条件

作为后人敬仰的一代大教育家孔子,他的学生观至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反复品读与学习。作为教师,桃李满天下是我们的梦想。教师形成学生观对他以后从事教育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贯彻他的整个教育生活。其中,教师良好职业道德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保障因素。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各方面的道德修养和素质,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教师应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同时努力改变传统“师道尊严”的局面,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融洽师生关系,适时转变教师角色,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铁生兰.论孔子的学生观[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3:143-146.

[2]包金玲.教师职业道德的传统与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6:32-34.

[3]林靖.试论教书育人的意义与实施[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9:37-39.

[4]喻湘存.言传身教的育人功能[J].益阳师专学报,1998.3:95-96.

孔子的丧葬观 篇4

一、孔子重孝养轻丧葬

礼仪研究是孔子一生所从事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丧葬礼仪由于受夏商两代,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差异的影响,在周代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状态。孔子及其弟子经常为他人主持葬礼,因而留下了很多有关丧葬的资料,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从来就没有提倡过厚葬。相反,孔子一直是提倡简葬薄葬的,对葬礼的运用也是灵活变通的。

1. 孔子更重视孝养

如何处理孝养与丧葬的关系?穷人如何孝敬父母?孔子与学生对此有一段对话:一天,子路感叹道:“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子路的父母死得比较早,那时他们家也很穷。子路做官后一直为自己当年没能很好地赡养和安葬父母而内疚。孔子告诉他:“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为礼。”[1]P189意思是:吃粗粮,喝白水,能让父母开心,这就是孝。(父母死了)整理好他们的遗体,随即下葬而仅用薄薄的棺材,丧葬的安排与自家的经济状况相称,这就尽到礼数了。

2. 孔子反对越礼而葬

孔子的丧葬原则又是什么呢?———“称家之有亡”。一天,学生子游问孔子办丧事要准备哪些东西,孔子答:“称家之有亡。”子游又问“有亡”有没有一个界限或标准,孔子答:“有,勿过礼。苟亡矣,敛首足形,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1]P181关于丧葬之礼,孔子说:“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祀,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1]P176“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1]P27

“有,勿过礼”是说即使家中富有,也不可越礼而葬。商周时期制定了“贵贱有仪,上下有等”的葬制,可在春秋时经常有人越礼而葬。比如,管仲就曾处置过齐国过分的丧葬行为。当年,“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2]P281管仲破厚葬之风的方法是:将棺木等葬品超过标准的把尸体拖出来戮尸,把主办丧事的人判罪。由此可见,在孔子之前,春秋时期厚葬之风已经发展到了何种程度。孔子没那么大的权力,可反对越礼而葬的态度却很鲜明。一次,孔子听说吴国延陵季札的长子恰巧死在了嬴、博之间。季子是吴国的习礼之人,孔子就前往观看葬礼。只见死者穿的是当季节的衣服而已,墓穴也不深,做官回来的父亲也没给赠品随葬。封墓的时候,季子大哭了几声,封好墓就走了。孔子赞叹道:“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1]P192孔子在宋时,见司马桓魋为自己做石椁,请了许多工匠,花了三年功夫还没做好。孔子为此叹息道:“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1]P179这样死还有害于人的人,自然也是早死早烂早好。

只要有机会,或者说有权利或义务,孔子总是尽可能设法阻止过分的丧葬行为。季平子死了,家人想把君王赠送的美玉随葬,孔子赶忙跑过去劝道:“送而以宝玉,是犹曝尸于中原也,其示民以奸利之端,而有害于死者,安用之。且孝子不顺情以危亲,忠臣不兆奸以陷君。”[3]P79送宝玉给死者作陪葬品,就等于把尸体直接放在原野上。这样做是示意老百姓这里可以耍奸谋利(指盗墓),对死者有害的事,怎么能做呢?孝子是不应该顺应自己的情感而危及亲人的,忠臣是不会明知有阴谋之类而让君王陷于其中的。季平子的家人听从了孔子的劝告。无数的历史事实也证明,葬品越多越好,被盗墓掘尸的几率就越高。

“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祀,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礼”只是表达情感或态度的方法、手段而已,是表现形式,而葬礼所表现的内容是哀之情、敬之意。“敬为上,哀次之”。既不哀,又不敬,礼便毫无意义;敬而哀之,少礼又何妨;敬而不哀,或者哀而不敬,失礼又怎样。因此,丧葬中他人多礼少礼有礼无礼,孔子一般不计较也不多嘴,而是用相应的行为与之回应;只有他人询问或与他人讨论礼时,孔子才有是非对错的评判;也只有对死者不哀不敬的原壤才被他骂“老而不死,是谓贼”,并“以杖叩其胫”。[1]P56司徒敬子死了,孔子前往吊唁,见主人不“哀”,他“哭不尽声而退”。友人蘧伯玉请他为死者举办葬礼。孔子仔细沐浴穿上礼服,以示对死者的“敬”。举行葬礼时,仪式简单至极:认真地把死者送出家门,送到墓地,封墓而归。对死者家属,只让他们男子面西,妇人面东而已。这是殷商时期曾用过的一种葬礼———对死人的礼。学生子游很奇怪,孔子说:“丧事从其本质就是把死者埋了而已。”[3]P74又如,鲁昭公(因与季平子等为斗鸡之事发生冲突,失败后逃亡齐国并死于齐)的夫人吴孟子死了,孔子去吊唁,见主事的季氏“不绖”———没扎麻布带子,就“投绖而不拜”。[3]P75主事的人如此不守规矩,对死者不哀也不敬,吊唁的客人也就不必多礼,于是孔子扔下麻布带子拜也没拜一下,相当于今天的客随主便。这也是礼———对活人的礼。

二、孔子反对厚葬不力

孔子虽然对简葬薄葬行为很是赞同,但是对统治阶级由来已久的丧葬制度还是不肯说长道短的,行为上还是遵照夏商尤其是周代的“礼”而行事的,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礼”的束缚。孔子是研究并传承古今之“礼”的人,怎能随便“非礼”古人、“非礼”统治者呢?古今之礼本身就有许多矛盾之处,这便使得孔子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无论是丧葬实践还是丧葬思想,也时时出现矛盾;这也使得他对厚葬的反对力度远不如晏子、墨子、韩非子、曹操等其他薄葬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1. 孔子对家人的丧事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1]P25孔子一边教导他人要以周礼孝对父母,一边自己又吸纳时俗做法。孔子老年对儿子的丧事办得很简单,那是父亲葬儿子,父重子轻,与主事者孔子的孝道无关;要算不孝,是儿子的不孝。孔子年轻时对母亲的丧事则尽量厚办,为此操了不少心:明知“古者不祔葬”,却为了让母亲与父亲合葬,把棺木抬到大路口,以引起人们的注意,终于打听到了父亲的墓地。一边说“古也墓而不坟”,[3]P81一边又在时人封墓的多种形式中选择了斧形,为父母封墓高四尺。照古礼,父亲已死二十年之久,早已深埋,是不该再挖出来的。且多年后孔子做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1]P1显然孔子对古礼时俗是经常变通选择使用的,并无定式。母亲刚下葬孔子就先回了家,此刻下了一场暴雨,冲垮了封土,还没来不及回家的门人在没征得孔子同意的情况下随即修好了才回去。孔子听说,眼泪直滚:“吾闻之,古不修墓。”[3]P81又拘泥起古礼来了。随后孔子依古礼,认真地完成了所有的丧葬祭祀礼仪。若干年后,孔子看到一卫国人送葬,“其往也,如慕;其返也,如疑”,叹道:“我未之能也。”[1]P175孔子还在为自己对死去的父母的礼数没人家好而遗憾。

2. 孔子对他人的丧事

孔子在许多情况下不说真话或不说话,都是因为要守“礼”:避讳是礼,“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P39也是礼。比如,子路问孔子:“鲁大夫练而杖,礼也?”孔子答:“吾不知也。”弄得子路一头雾水:“老师哪里是什么都知道的呀!”子贡听了子路的陈述,跑进去问:“练而杖,礼与?”孔子答:“非礼也。”子贡出来对子路说:“……子问非也。礼,居是邦,则不非其大夫。”[3]P79———你子路问得不好。按礼,住在这个国家,或为这国人,就不能说这国大夫的不是。先生是鲁国人,怎能说鲁大夫的不是呢?幸亏子贡是个头脑特别机敏而又能说会道的人,要不然憨直的子路可就还得糊涂下去。鲁国国君的不是自然更不能说。一天,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知礼乎?”孔子答:“知礼。”鲁昭公娶了同姓的女子,按礼同姓是不可以通婚的。于是陈司败离开后说:“……鲁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旗把陈司败的话告诉孔子,孔子说:“……臣不可言君亲之恶,为讳者,礼也。”[4]P328“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1]P38孔子宁可别人说自己错了,也要遵礼避讳,不愿说鲁君不知礼。

颜回死时,孔子说过不可厚葬,学生们还是把他厚葬了,孔子就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坚决不让厚葬。学生宰我曾表示守孝三年而不习礼仪、不奏音乐,时间太长了,礼仪会荒废了,音乐也生疏了;守孝一年就可以了。孔子问他:你在父母死后不久吃好的穿好的,你心安吗?宰我答:“安。”孔子说:你既然心安,那你就这样做吧。虽然孔子说得心不甘情不愿,但也没竭力反对,只是在背后骂他“不仁”,违背了天下通行的礼数,对父母的爱心报答不够,却没有要求他一定得守孝三年。[1]P63抱着居丧“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1]P278的原则,遇上主人不哀,或者礼节不周,他也绝不随便说人家不知礼。因为按古礼,丧事该由家人或臣子决定怎么办。所以,颜回的丧事由他父亲说了算,他父亲想厚葬,孔子作为老师无权干涉;宰我如何对待他父母的丧事,那也是宰我自己的事,与孔子无关。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孔子虽然反对使用过分的陪葬品和棺椁,说“为俑者不仁”,为“死者而用生者之器”而哀叹,[1]P186但对统治阶级的人殉、牲殉几乎没有一句有记载的微词;奴隶们被“举而委之”或活埋,在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中也难以找到片言只语的同情与怜悯。诸侯每月初一祭祀都用活羊,子贡怜悯羊而主张去掉它,孔子却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1]P28因为人殉、牲殉与活祭也是周礼的一个组成部分。齐相晏婴是孔子多次称赞的人物,可晏婴却反对齐景公使用孔子,理由中有一条就是孔子使用的周代的葬仪等太隆重太复杂,会耗费大量的社会财富,与晏子倡导的省俭的生活态度相矛盾。

3. 孔子对自己的丧事

依礼,活人不可以预先准备后事,因此,宋司马桓魋为自己做石棺属于越礼行为。也正因为如此,孔子自己死后的丧事怎么办,孔子既没做准备,又没一句安排。孔子曾经大病一场,子路让门人到孔子家充当家臣,以便按大夫之礼大葬孔子,可是此时孔子早已不做官了,不该有家臣。孔子病稍好一些,说:“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1]P41孔子在责骂子路的同时表示更愿意学生们料理他的后事,相信学生们绝不会把他扔在道路上,而且显然存有“大葬”———依大夫之礼而葬———的希望。结果,孔子死了,孔子的儿子又早几年死了,孙子还太小,于是子贡等一批年长的和有钱的学生像葬父亲一样操办了孔子的丧事,并兼用了夏商周三代的礼节。弟子们守墓的规模更是了得,子贡为其守墓长达六年之久。许多弟子最后竟然以墓地为家,形成村落,那就是后来的“孔里”。[3]P67-68

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人的厚葬之风的形成与发展与孔子无关。中国人的厚葬制度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形成并相当完备,厚葬之风在商周时期已经达到第一个高潮,用人殉葬、用人祭祀的习俗登峰造极而已成为历史。丧葬礼仪的系统化和完整化在周代已经基本完成。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厚葬高潮已近尾声。

参考文献

[1]秦明月, 鲁岳主编.中华文学名著百部·第17部 (《论语》、《礼记》)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5.9.

[2]秦明月, 鲁岳主编.中华文学名著百部·第19部 (《韩非子》)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5.9.

[3]秦明月, 鲁岳主编.中华文学名著百部·第18部 (《孔子家语》、《庄子》)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5.9.

[4]司马迁著.史记.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6.3.

[5]徐志刚译注.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10.

孔子旅游观的现代意义 篇5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乐者好也,知者乐于运动,若水之通流;仁者乐于安静,如山之定止。知者得其乐,仁者安其常也。”

孔子对山水之美有直观的感受,虽然没有很多词藻描绘,但用一个“乐”字表示了山水“静”与“动”引起的愉悦之情。这虽然是山水比德的滥觞,但毕竟是以美感为情感本体。山水之观是参天地之理、培养君子人格的重要途径。孔子注重将自然的事物与人的道德修养联系起来,在教育学生欣赏自然美时,通过将审美对象道德化,培养君子品格。“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后凋之美,就在于它象征人在逆境中的不屈,象征那份在狂澜既倒前的坚持。孔子十分推崇先王的美德,将之比拟为天地山川之象:“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孔子奔波一生,直到生命的尽头,他还扶杖唱起“泰山其颓乎”的歌谣,可见其对自然山水独特的感悟。

孔子也强调在与自然的对视中培养哲学抽象思维,他的自然审美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孔子看来,智者的敏锐和流动的水具有形而上的共通性;仁者的宽厚品格与庄重沉稳的大山相通。这样的自然山水观表明中国古代艺术思维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同构性。从旅游思想和旅游美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孔子“游必有方”的思想内涵,对加强旅游学学科建设、创建和谐的生态旅游经济,确实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上面论述可知,孔子所主张的远游很接近目前流行的修学之旅和教育旅行。尤其是教育旅行,实际上也应该是生态旅游的核心。旅游事业在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何提升旅游内涵,保持旅游业的永续发展,是旅游学研究人员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不少旅游开发规划部门,并不关心“游必有方”,缺乏旅游思想内涵,将旅游文化恶俗化,从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许多景点在进行大量资金投入、风风光光一段时间之后逐渐湮没无闻,造成旅游资源不可逆损失和经济资源的浪费。孔子这种以求学、开拓视野为价值取向的旅游思想,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特别是在秦汉之后,司马迁、郦道元、李白、徐霞客等著名的文人或旅行家,并非出于职务上的变动而被动旅游,他们把远游当作丰富人生经验和开拓学术视野的主要方式,通过实地考察和广结贤士,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明人董其昌在其《舟次城陵矶画并题》中写道:“画家以天地为师,其次山川为师,其次以古人为师。故有‘不读书万卷,不行千里路,不可为画’之语。”虽然说的是作画,但颇能道出千古文人之旅游心结。

论孔子的天命观 篇6

摘 要:孔子的天命观是儒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天命观的构成可分为“天”和“命”两个层面。孔子虽然继承了周文化的天命观点但其实质是强调天命观的客观必然性意义,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知天命而尽人事”,论语中记载了孔子有关天和命的一些言论。

关键词:孔子;天;命

儒教是一种准宗教,它主要关注人道、人文和人伦。儒家学派化宗教为礼乐,使人生艺术化。孔子的天命观来源于宗教理论并对其进行发展从而要人们知天命,不断修身以达到至善,使天下回归正道,同时借助天意抒发自己的心志,情感。

一、论天

商周时候把天当做是主宰之天,是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是自然和地相对存在的。“天”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支配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人们心目中的上帝,具有不可怀疑的绝对权威性。孔子把天看作是最根本的认为天是义理之天,“天”在孔子心目中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而不是一种真正的超自然的力量。《八佾篇》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回答王孙贾的疑问说如果得罪了上天,祈祷是没有用的。说明当时借助于天来压制权利。孔子又说:“唯天为大,为尧则之。”借天的崇高说明人道,即所谓的天不是主宰之天而是义理之天。孔子虽没有把天当作最高主宰,却保留了天具有最高意志。

孔子认为文化的兴衰和天有关系,《子罕篇》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不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被匡地群众所拘,他说如果天要消灭这种文化,那他也不会掌握这些文化,如果天不消灭,那匡人也不能把他怎么样。表明孔子有一种文化使命感,坚信能够复兴文化,有担当历史文化命运的决心。

《宪问篇》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段话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情绪化,思想者精神孤独的感触。孔子用虚拟出来的天来支持自己的精神世界,表明现实中知己很少。《先进篇》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去世,孔子说老天要我的命啊!以此表明孔子在遇到不幸痛苦伤心时借天来缓解痛楚,说服自己的内心。

总之,孔子谈论天都是在遭受挫折,心情不好的时候说的。孔子言天,只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暂且回答那些无法解释的问题。

二、论命

力属于人,命属于天,力和命是一对矛盾。先秦时期各家对命的态度持不同的观点。儒家孔子提出了“知命说”,子曰:“五十而知天命。”不知命不亦为君子,到了五十岁就得知天命了。是一种乐天之命,相信有命,但是也不放弃人后天的努力;道家老子主张“赋命说”,认为人的命应该效法自然,以虚静的状态依顺自然,而不能违背自然与之相抗衡;庄子的观点是“安命说”,安于现实,顺从命运,敢于承担当下之命,不与命抗争。墨家墨子提出了“非命说”,是基于暴君欺骗人所说的。

《论语》中命的意义有几种:生命和寿命,《雍也篇》“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孔子还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第二层意义是 “诏命,命令”,如《乡党篇》“君命召,不俟驾行矣。”还有就是“命运”的意义,如:“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宪问》)天在孔子心中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他特别尊敬天,从而也畏惧天命。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孔子说:“不懂得命运,没有可能作为君子;不懂得礼,没有可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辨人家的言语,没有可能认识人。”这体现了孔子的宗教情怀和人文理性。

孔子偶尔对命产生怀疑,在遇到德和福矛盾的时候孔子认为命运有时不公平。《先进篇》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孔子说:“颜回的学问道德差不多了罢,可是常常穷的没办法。端木赐不安本分,去囤积投机,猜测行情,竟每每猜对了。”颜回的道德虽然已经接近完美,但是屡空,赐不受命,却能发财,以此孔子对命产生怀疑。

儒家有知命和畏命论,但不是宿命论。虽然保留了旧的神秘的“天命”思想形式,但不轻易放弃人的后天努力,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儒家的天命观是一种理性的虚设,而墨家是真正相信非命说。孔子“知天命”思想,反映了人类理性和智慧的觉醒,标志着我们的先辈认识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参考文献:

[1]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6.

[2]傅璇琮. 图解论语[M] .凤凰出版社,2012.

[3]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进展[A].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浅析孔子的教师职业素养观 篇7

1. 教师要重视自己的文化修养

孔子说:“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 重视自身的学术修养, 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 就必须有学而不厌的精神。他说:“吾尝终日不食, 终日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他自称好学入迷, 达到“发愤忘食”、“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论语》记载:叶公问于子路, 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不仅好学, 而且乐学, 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认为只有乐学才能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孔子的这种好学、乐学的态度使他获得了各种知识, 创造了终身为师的条件。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 一生勤学不怠。他不仅“敏而好学”, 而且“不耻下问”, 采用各种方式获得新知。作为一个好学者, 他经常教育学生:“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孔子这种“学而不厌”的思想为历代教育家所继承。西汉董仲舒指出:“强勉学问, 则闻见博而知益明, 强勉行道, 则德日起而大有功。”即教师学习肯于刻苦、努力坚持, 就会学识广博、智慧日益明达。杨雄说:“学以治之, 思以精之, 朋友以磨之, 名誉以崇之, 不倦以终之, 可谓好学也已矣。”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这些都是对孔子“学而不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拥有广博的知识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而要达到这项要求, 教师必须“学而不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知识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 教师更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知识积累, 需要经常反思自己, 不断扩大知识面, 以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需要。

2. 教师要有不辞劳苦的精神

孔子经常把“诲人不倦”和“学而不厌”放到一起讨论, 说明他对二者同样重视。孔子说:“若圣与仁, 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 诲人不倦, 则可谓云而已矣。”并且经常忧虑自己做得不够:“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他是历代教师中“诲人不倦”的典型, 他从30岁左右开始办学, 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 就是在他从政的5年中, 也仍然从事教学。周游列国时, 更随处讲学。他实行来者不拒的方针, 晚年也没有停止传授工作, 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孔子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备受学生尊崇。据《孟子·公孙丑》记载:“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贤乎?’孔子曰:‘圣贤则不能, 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于是评价说:“学不厌, 智也;教不倦, 仁也。仁且智, 夫子既圣矣!”“仁”是儒家提倡的最高的道德准则, 子贡将孔子诲人不倦的精神称作“仁”, 不为过誉。孔子诲人不倦的精神不仅表现在毕生从事教育上, 还表现在以耐心说服的态度教育学生上。有的学生思想品德较差, 起点很低, 屡犯错误, 孔子也不嫌弃, 仍然接纳他们, 耐心劝导, 使他们成材。如子路, 被人视为无恒的庸人, 恶劣至甚, 但孔子“引而教之, 渐渍磨砺, 阖导牖进, 猛气消捐, 骄节屈折, 卒能政事, 序在四科。”把子路改造过来, 并成为突出的人才, 这是孔子诲人不倦的结果。“诲人不倦”是与敬业精神联系在一起的, 敬业精神是每一位优秀教师都应该具有的优秀品格, 也是教育实践固有的职业特性, 这种特性在中国古代就表现为“诲人不倦”, 教师忠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不辞劳苦, 甚至为之奋斗终生。这一精神是建立在对教育事业忠诚的爱这一思想基础上的, 没有从事教育事业的热忱, 就不可能对学生“诲人不倦”。孔子之所以能够教育学生不知疲倦, 就是因为他对教育事业、对学生怀有忠诚的感情。孔子说:“爱之, 能勿劳乎?忠焉, 能勿诲乎?”这就是他“诲人不倦”的内在动力。

教育是高尚的事业, 需要对学生对社会有高度的责任心。除了孔子这位大教育家外, 历史上还有很多诲人不倦的典型人物。孟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三大乐趣之一。南宋朱熹特别反对务记览、为辞章、钓声名、取利禄、只会做科举时文的教师, 强调教师要发扬“诲人不倦”的精神, 他一度被认为是“伪学之首”, 面对强大的政治压力, 仍然著书不辍, 讲学不休。明末清初王夫之与从游诸子讲学, 常常夜谈至鸡鸣, 在67岁时, “从游诸子求为解说《周易》”, “乃于病中勉为所传”, 授予诸生, 如此诲人不倦的精神令人感动。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种精神至今还激励着广大教师, 他们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 为国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接班人。

3. 教师要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

孔子的智慧主要表现在他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这一点, 他的弟子颜回似乎体会颇深, 他说跟随孔子学习, 往往有如下感觉:“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 忽眼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 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 未由也已。”这是学生的切身体会, 反映了孔子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在学生的心目中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春秋时代是我国奴隶制崩溃而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随着经济所有制的变革, 政治上新旧势力的斗争逐渐加剧, 新兴地主阶级经过反复的斗争逐步夺取政权并登上历史舞台。这些新兴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知识的各式各样的新人才为他们服务。官学按一定方向一定规格培养人才, 已趋于衰落, 不能实现其维护贵族统治人才的职能。而私学则以多种目标多种规格培养人才, 适应建立封建制度的需要。孔子创办的私学以其自由讲学、自由传授的特色受到地主阶级的欢迎。孔子顺应历史潮流创办的私学, 不受传统制度的约束, 人才培养规格也灵活多样, 为他实行因材施教创造了条件。同时, 因材施教教学方式的实施也大大加快了人才成长的进程。

孔子实行因材施教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学生是“无类”的, 老少、贵贱、智愚等情况千差万别。在这种情况下, 不可能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 因此只能从各个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教育。孔子在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充分遵循了这一原则。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赤也惑, 敢问。”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两个学生请教同一个问题, 而孔子却做了不同的回答, 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是因为孔子认为冉有平时做事退缩, 所以鼓励他去做, 而仲由做事鲁莽, 易于莽撞行事, 所以孔子要抑制他。这正是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 因材施教、补偏救弊的教育方法的典型表现。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是建立在他对学生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的。孔子经常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最常用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谈话。孔子经常找学生谈话, 有时个别谈, 有时几个人一起谈, 通过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理想和性格, 从而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二是个别观察。孔子为了避免单凭言论做判断的片面性, 还对学生进行个别观察。经常“听其言观其行”, 有公开场合的观察, 也有私下的观察;有一时的行为判断,

WENJIAOZILIAO

也有全过程的考察, 即“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孔子通过观察, 对学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进而做出评价, 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他以前看不起颜回, 认为他对他师云亦云, 没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而经过私下观察以后, 得出结论:“亦足以发, 回也不愚。”

自孔子以后,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普遍把因材施教看做师道的具体表现。如墨子说:“能谈辩者谈辩, 能说书者说书, 能从事者从事。”要求“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孟子强调因材施教, 并且注意教学方式的变化。他说:“有如时雨化之者, 有成德者, 有达才 (材) 者, 有私淑艾者。”还说:“教亦多述矣, 予不屑之教诲也者, 是以教诲之而已矣。”唐代经学教育家孔颖达也有不少关于因材施教的论述, 比如:“师者, 随材而与之, 博学者不甚推抑其义而教之。”他们对于因材施教的论述对今天的教学仍有借鉴意义。

4. 教师要言行一致, 起到表率作用

孔子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担当重要角色。教育活动旨在教人为善, 教人做人, 因而教师不仅要以言立教, 而且要以身立教, 即以自身高尚的人格与行为影响和感召学生的心灵世界, 鼓励学生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 把学生培养成有德之人。他非常重视教师本身的表率作用。他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苟正其身矣, 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认为只有处处以身作则, 才能成为好的教师。孟子作为孔子思想的继承者, 也特别强调教师的表率作用。他说:“教我必以正, 以正不行, 继之以怒;继之以怒, 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 夫子未出于政也, 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荀子在总结了儒家的思想后, 对教师提出了既全面又极高的要求。他要求教师具备的首要条件就是:为人师表, “以善先人”, 作“导善之举”, “以身正仪”, 成为表率。他还说:“上者下之师也, 夫下之和上, 譬之犹项之应声影之象形也。故为人上者, 不可不须也。”因为教师只要出言善, 凡是希望为善者, 必然会同声相应, 这是上行下效、言传身范的表现。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部分, 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育人理念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孔子的教师职业素养观是传统教育中关于教师职业认识的重要组成, 深深地影响中国教育发展进程中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素质要求, 分析孔子关于教师职业素养观, 认知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并将其作为教育领域里的文化财富, 深入透彻地学习, 以期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是时代赋予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摘要:教师职业素养观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 实行仁政, 他根据自己在政治上的理想, 对教师的个人素养提出相当高的要求。掌握教育学生的基本规律, 具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教学方法等, 都体现了教师职业素养的特殊性, 对其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师职业素养观,职业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杨伯骏.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0年10月.

[2]朱熹.四书集注[M].岳麓出版社, 1985.

论孔子的志向观及其理想人格建构 篇8

一、孔子的志向观

自古以来, 中华民族就讲志向、重节操, 始终坚守人格的力量。孔子表述道德意志的主要范畴就是“志”, 并以“弘”、“毅”、“笃”、“勇”、“恒”等范畴来阐释种种具体的道德意志品质。“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和理想, 对于一个人来讲, 就是他人生努力的具体目标。那么, 孔子之“志”如何 ?《礼记·礼运篇》中是这样记载的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这番美妙的憧憬, 就是孔子对其“志”的形象描绘。在《论语》中孔子曾多次提到“志”, 主要有“志于学”、“志于行”、“志于仁”和“志于道”, 并一生为此奋斗。

(一) 志于学。《论语》第一个字就是“学”。孔子自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论语·为政》) 这里的“志”, 就是树立起追求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志向, 这里的“学”, 就是学以成为“仁人”“圣人”之学。世称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 从孔子所习所教者来看, 就是“六经”。这些古代典籍承载了“先王之道”、“文武之道”、“君子之道”, 通过承传六经, 孔子确立了语言、行为和思想道德三个规范, 希望当时以及后世的执政者能按照这个规范去治理天下, 实现“人生三不朽”——“立德、立言、立行”。孔子认识到了学习之于悟道的重要性, 他十五岁“志于学”, 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学问”;“学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志于学”三个字, 改变了中国文化史。钱穆先生曾说 :惟自孔子以后, 而儒业开始大变。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 可称为开天辟地旋转乾坤一伟人。

(二) 志于行。《论语·学而》云“父在, 观其志, 父没, 观其行”“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国学大师南怀瑾《论语别裁》对行的解释为 :“言行一致, 诚诚恳恳, 非常老实……”孔子认为, 一个人仅仅在内心或言语上立下志向, 而没有行动, 是不可能实现理想的。而君子好学, 首先要降低物质享受的欲望, 其次要在言行上磨练自己, 然后再虚心向良师请益, 使自己走上正途。《礼记·中庸》则强调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为学的最高层次, 即要努力践履所学, 做到“知行合一”。实际上孔子是个主张积极入世并身体力行的人, 他曾周游列国十四年, 欲行道于天下而救世。他教学的内容多是从政治国的本领, 他自己更积极从事政治活动。当他在鲁国有了些权力后, 便按照自己既定的主张办事。当受到排挤离开鲁国后, 又到各国游说诸侯, 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可见, 孔子所志之学并非只是一种理论, 同时也是一种道德实践。

(三) 志于仁。《吕氏春秋·不二》云 :“老聃贵柔, 孔子贵仁, 墨子贵兼”, “仁”是一个多次被孔子论及的重要命题, 但在不同的场合, 针对不同的对象和问题, 回答内容和要点却各不相同。孔子强调 :“苟志于仁矣, 无恶也” (《论语·里仁》) “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颜渊》) 。可见, 孔子之“志”是由“仁爱之心”发出的, 具有仁的品性, 它包括了孝、弟 (悌) 、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丰富的内容。孔子出生在奴隶制礼崩乐坏的时代, 他认为人心的堕落是要从人心上着手, 强调志对道义的坚守及对情感、欲望和利益的控制, 即重建自我控制行为的能力, 促使其德性的觉悟和完善。“仁”正适应了这一矛盾的要求, 从调和自我心境、完善自我人格入手, 进而去完满家庭, 均衡社会, 平治天下, 直到自我完善与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生态的改善相同步, 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共益的最高境界。孔子一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这样一个“仁者爱人”的理想社会。

(四) 志于道。孔子一生所努力追求的“志”就是“道”, 《论语·述而》云“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论语·里仁》云“朝闻道, 夕可死矣”, “志于道”是志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孔子把“道”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这个“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 这是教我们立志最基本的, 也是最高的目的。在《论语·公冶长》中, 孔子和弟子们各述己志, 子路讲待人, 颜渊讲律己, 孔子谈的则是治理天下, 其志向已从“个人”修养层面上升到对“群体”的关怀了。在《论语·先进》中, 子路使国勇义, 冉有令民足食, 公西华助君行礼, 曾子则“鼓瑟兮, 铿尔, 舍瑟而作”。孔子虽未直述其志, 但从他“吾与点也”的叹美中, 我们却也窥见到了那个太平社会之缩影, 孔子理想之终极。曾子所描述的人生境界, 实与孔子“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的境界——“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相通, 前者着重在心灵层面的安顿, 后者着重在社会制度的安排, 由此可知孔子之志是“大道”的实践。

二、孔子对理想人格的建构

所谓理想人格, 是指人如何生活才最有价值和意义, 或者说, 具有什么样的品格的人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理想人格是时代精神的凝聚。古往今来, 许许多多的思想家, 都从其思维框架和价值系统出发, 建构出不同的理想人格模式。孔子特别重视理想人格的建构, “君子人格”与“内圣外王”是孔子对理想人格设想的两个层次, 其初级阶段就是成就“君子人格”, 高级阶段就是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

(一) 对“君子人格”的界定。孔子所界定的“君子”, 一指与“小人”相对的泛称, 一指低于“圣人”、“仁人”层面的特称。其词早在《尚书》、《周易》、《诗经》等先秦典籍中就已经出现。最初是贵族在位者的专称, 与士以下的庶民百姓的“小人”相对称。孔子时代逐渐从身份地位上的概念演变为道德品质的内涵, 成为代表个人品格高下的名词。孔子一生致力于践行君子人格, 其《论语·宪问》通过对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递进回答, 向我们阐明了君子的最高理想是“安百姓”。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必由之路, 但却远未臻圣境 ;“修己以安百姓”方可成圣。至于怎样修己, 孔子提出君子仁、智、勇三达德, 即“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此外, 孔子还提出君子要“知天命”, “不知天命, 无以为君子也。”就文本所言, 孔子的“知天命”, 实际就是一种对大道的信仰和追求。

(二) 对“内圣外王”的诠释。“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圣有所生, 王有所成, 皆原于一 (道) 。”, “内圣”就是内修圣人之德 ;“外王”就是外施王者之政或外务社会事功。其思想内涵与孔子在《大学》所提到的“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这一统治天下的准则相吻合, 这就为儒家采用这一术语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内圣”方面, 孔子主张“为仁由己”、“克己复礼为仁”, 认为一个人能否成仁, 关键在己, 正所谓“我欲仁, 斯仁至矣”。在“外王”方面, 孔子以“修己”为起点, 而以“治人”为终点——“修己以安百姓”。即由“内圣”而“外王”, 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本人从未以内、外之分来定“圣”、“王”之别。因为不管为圣还是成王, 内在之德与外化之功都必须兼备, 因此, 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理解孔子“内圣外王”的思想。

罗国杰先生指出 :“我们需要新时代的君子和圣贤” (《中国传统道德》) 。当今社会是一个理想人格需要重塑的时代, 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 但精神家园失落 :人情冷漠、世风日下、精神空虚、理想信念缺失。孔子重视君子人格的养成, 强调“内圣外王”, 启示人们培养高尚的道德, 加强自我修持, 做仁人君子, 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内化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俊红.论孔子的志向观[J].河北学刊.2013年05期

[2]赵行良.孔子的理想人格论及其当代价值[J].船山学刊.1998年02期

孔子的天命观对中国宗教历程的影响 篇9

孔子对天显然是很重视的, 只不过他把对天的重视和崇拜与人的现实生活和命运结合在了一起。也就是说孔子看重的不是“天道”这种纯粹的哲学命题, 而是“天命”这种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孔子在人生中面临无能为力的结果或需要藉以自我鼓励与安慰时, 都会求助于天命。如《雍也》篇中载:“伯牛有疾, 子问之, 自牗执其手, 曰:“亡之, 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也有一般人的感情, 情绪激动起来, 也常常把不幸的结果归结于天命而平息心中的不平与悲伤。这种思想, 当今的现实社会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 无论说话者知识水平有多高或者他是一个完全的无神论者, 在面临人生的不幸际遇或命运而无能为力时, 往往都会无可奈何地感叹到:“这都是命啊!”可见孔子的思想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影响是多么深刻与长远。古人讲天命, 是上天给予的命运, 对孔子来说, 这不意味着就要安于天命而无所作为, 天命只是意味着开端或者结局的原因, 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生的过程还要靠自己去奋斗, 去努力。俗话说“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孔子周游列国时, 在卫, 围于匡、蒲;过宋, 遇司马桓伐木;适楚, 厄于陈、蔡, 三次蒙难, 三次脱险, 在他看来, 都是靠老天保佑。这说明, “天”的思想对孔子来说是很重要的, 并不被轻视。

天固然被重视, 但与人相比, 孔子的言论中更加重人, 这是他的特点, 也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宗教思想和观念。他关心的不是天本身, 而是天降祸福, 对人有什么影响。也就是说, 孔子所建立的关于超脱于现实的“神”的概念和观点都是为现实中的人的生活和社会服务的。他对天的态度很简单, 充满敬畏。鬼神, 他也敬畏, 但是敬而远之。敬是敬, 但有距离感, 不是毫无杂念、纯真地信仰, 这与西方的宗教观念有着巨大的差异。《雍也》中“樊迟问知, 子曰:“务民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在他看来, 敬鬼神而远之, 是一种比较合适理智的态度, 不应沉迷于其中, 人事才是最重要的。同样的观点还显现在《先进》篇季路与孔子的话中“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 焉知死?”

孔子的这种对鬼神敬而远之, 重人事而非鬼神的态度对我国宗教思想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可以说孔子思想的开创及其发展宣告了中国自古以来宗教思想的终结。现在的中华民族中除了部分少数民族有宗教信仰外, 汉族的大部分是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 这与儒家思想的熏陶不无关系, 这也成为有些人说“中国无宗教”的理由。其实在古代, 我国与其他文明一样也有自己的宗教思想和信仰的。宗教最初萌动于原始人的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曲折反应, 并与人们的终极关怀密切相连。与世界其他文化一样, 我国的原始宗教也有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几类, 并开始由低级至高级、由自然神到人格神转化。这就是我国宗教思想的源流。但与其他文化不同的是, 祖先崇拜的长期延伸, 构成了中国人传统观念的重要部分, 其远祖崇拜是后世圣贤崇拜的源头;近祖崇拜则是后世宗法文化的先导。进入早期古典文明时期后, 殷商时期信仰的神有三类———上帝神、祖先神和自然神, 这一时期是中国文明史上鬼神观念最为盛行的神权时代。所谓的“殷人尚鬼”大概就源于此吧。随后的周代虽然继承了殷商的鬼神观念, 但是他们也把神与王权结合起来, 认为王权为天所授, 又为王祖所遗, 形成了敬天法祖的传统。于是, 宗教与政权、族权三位一体, 水乳交融, 形成以天帝为皈依, 以宗法家族为基础, 以君权为核心的国家民族宗教。“敬天法祖”自此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信仰, 延绵三千年而不衰。那么和世界其他古典文化不同, 绝对的天神崇拜宗教在我国始终没有占据统治地位, 而敬天法祖的宗法宗教构成中国宗教的主体, 这与周文化造成的人文—理性趋势不无关系。我国文化中的人文传统具有早熟的特点。这也成为孔子“天命”观念的基础与源流。

如果说夏商周的鬼神观念还保留有宗教信仰的特色, 那么孔子的出现则阻断了宗教信仰的正常发展, 孔子以其创立的儒家思想取代了宗教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民族精神。儒家在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史上统治地位的确立, 开始于汉武帝遵循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主张, 尽管在六朝时期儒学衰落, 受到玄学和佛学的挑战;在五四反孔非儒的高潮下经历空前之厄, 儒家文化还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 它的核心思想仍构成国人价值观、人生观的支柱, 它的影响深入骨髓, 必将流于万世。其原因是因为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 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且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 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 (传统文化) 的代名词。所以儒家文化代替了原始宗教成为汉民族的信仰, 宗教信仰一词自此与汉民族无关了。所以有儒教之说, 尽管笔者认为儒教并不是宗教。

中国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也出现过几次恢复宗教信仰的机会, 但最终还是被儒家思想所抵制或扼杀。

道教就是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它产生于东汉, 是一个有教义、教主、经典、组织的人为宗教。它把神仙方术与老庄思想相结合, 形成了一种旨在达到人道合一, 长生久视、全性葆真的基本信仰。道教的基本目的在于“得道成仙”, 但不放弃人生的享乐。道教首先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当时儒家式微, 士人们不在关心政治社会, 返身求于己, 修身养性, 寻求自身的享乐。这与道教的宗旨恰好相符合, 于是道教一时兴盛。但从长远来看, 道家的出世思想与传统中国文人积极的入世思想是相悖的, 只有当文人们在政治道路上灰心丧气、报国无门时才会很不情愿地到道家思想中转移自己的视线, 寻找心灵上的避世所。所以道教是不可能成为我们的宗教信仰, 直至现在, 一般的新一代民众已经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了。

与道教产生大体相同时, 佛教从印度传入了中国。作为一种外来宗教, 佛教在几百年的本土化融合中, 产生了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宗派, 如密宗、禅宗、天台宗等。从引进到现在佛教一直在中国的文化、政治、宗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魏晋隋唐时期, 佛教风靡一时, 万民崇拜, 但它始终未能达到如西方文化那样全民迷狂的“国教”程度。这主要是由于“敬天法祖”的思想仍占据着主导地位, 儒家积极入世, 昂扬向上的思想已经成为文人学士们的人生观基础, 加之自秦汉以来文化专制的加强, 人们思想僵硬、缺乏活力与创造力。儒家的势力在经历了短暂的衰弱后从新压倒了佛道两教, 占据了思想的统治地位。

至南宋时, 儒、道、佛进入了一个融合、吸收的高潮。朱熹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以儒家文化为主体, 吸收道教和佛教的思想精华, 使三教融合, 互为补充, 创造了一个新儒学———理学。这时的儒学与先秦儒学已经大不一样, 但更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要, 成为以后世人信仰的新对象。新儒教的产生一直延续到清末, 其影响至今还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孔子的学生观 篇10

一、终身学习观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论语为政篇二》) 孔子说:“我在十五岁的时候, 开始立志学习;到三十岁时, 可以独立处世;到四十岁时, 可以免除困惑;到五十岁时, 能够通晓自然的规律, 领悟到天命;到六十岁时, 可以对生命做出辨别, 顺应天命;到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 都不越出规矩。对于学识的来源, 孔子解释说“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篇七》) 孔子说自己并不是天生就有知识的, 之所以学识博渊, 是因为喜好学习, 靠着奋求学而来的。正因为这种学而不厌、持之以恒的求学精神使得孔子学思兼备, 眼界开阔, 可以看清纷杂的社会, 而不困惑。孔子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榜样。21世纪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到来,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人才不再满足于拥有一技之长, 而更多需要的是“专才加通才”, 即一专多能型高素质人才。这意味着走出校园并不是学习的终结, 学历只能代表过去, 只有学习才能代表现在和未来。因此, 孔子的终身学习观在今天仍然有着进步的时代意义, 学习要从终结性学习向终身性学习转变。21世纪的学习观主要包括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 而终生学习贯穿始终。[3]

二、团队学习观

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而改之。” (《论语述而篇七》) 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 在这几个人里面一定有人在某方面可以当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 看到他们有不足的地方就对照自己比较, 看看有没有类似的缺点, 如果有就改正过来。正因为能够取长补短, 博采众长, 孔子才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人生。今天的学习更应该以一种广阔的胸襟, 开放的思维来面对, 吸取“三人”学习中的优势, 从个体兴趣学习向组织创新的共同学习即团队学习转变。在团队学习中, 团队成员间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知识共享, 发挥出每个成员最大的优势;团队成员可以将个人智慧融入到集体智慧之中, 同时享有集体智慧的结晶;团队成员通过互相学习, 互相促进, 互相激励, 互相启迪实现组织与个体的双赢。

三、主动学习观

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篇七》)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经过学生努力思考也想不通, 我就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努力想说而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 我就不去引导他。给他举一个例子, 他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我就不再往下深入了。”这里孔子树立了一个自主学习观, 即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学习应该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先入为主”的教学方式, 在学生还未来得及思考时, 已经将段落大意, 中心思想贯注进来, 学生只是被动地记忆和接受, 学习效率低下。孔子注重学生的学思结合, 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 深入思考, 同时抓住教学契机, 采用诱导式教学方式, 开启学生思维, 进而变学习为主动。我们今天倡导项目教学, 在老师指导下, 将问题设计成项目交由学生独自处理完成, 其中包括策划方案、资料收集、项目运行及综合评价等, 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在整个项目训练过程中担任“主角”, 而教师则转为“幕后”, 项目教学法旨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重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从尝试入手, 积极思考, 提高学生面对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保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兴趣和热情, 孔子强调学习的度, 要以学生理解为主, 值得今人借鉴。

四、知行合一学习观

《论语》中孔子在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多次强调要将学习和实践即“知”和“行”结合起来, 努力实现“知行合一”。孔子举例说《诗经》三百篇, 背诵得再熟练, 可交给他一项政治任务, 不能够顺利完成;派他到外国担任使节, 他不能够独挡一面的工作;这样念再多的书, 又有什么用呢?孔子强调在生活实践中学习, 强调青少年应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 在家孝顺父母, 在外与人和睦相处, 只有懂得做人的道理, 才能够进一步读书学习。如果抛却做人的原则不谈, 只知死读书, 与人相处不知应用, 对父母不孝顺, 对同学、朋友不友爱, 那么这样的书读得又有什么意义呢?在实行高考制的今天, 家长们更多忙从于追求卷子分数, 而恰恰忽视了教育子女做人的原则和知识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教师的教学视角大都放在如何提高试卷成绩, 如何增加学生分数上, 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明显重视不足。大量的题海战术, 试卷像雪片一样弥漫着教室, 学生们从小学阶段就过早地戴上了眼镜, 教育出现了严重的本末倒置倾向, “知”与“行”严重脱节,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又以什么样的心理素质来应对竞争激烈的世界?书本中也许会标注答案, 但现实生活没有答案, 当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找不到答案, “知”无法指导“行”, 学生们又如何处世呢?孔子知行合一学习观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在上述四种学习观的基础上, 孔子在《论语》中阐明了学习实践过程中的“六言六蔽”, 以防止走入学习的误区。“六言六蔽”体现在孔子和子路的一段对话之中。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也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孔子告诉我们光有品德还不够, 还必须具备学习的智能, 要善于学习。人活在世界上, 每个人所处的生存环境不同, 因此在面对问题和处理事情时就要在分寸上把握得当, 要想让自己走在人生的正途上, 品格就要与学习结合起来, 只有依托于学习才能具有理性分析能力, 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方向。

孔子在历史上首创“私学”, 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文化束缚, 他以自己毕生不懈地追求总结了完整的学习理论体系, 他的终身学习观、团队学习观、主动学习观、知行合一学习观穿越历史, 在今天仍旧焕发出时代魅力, 值得借鉴和学习。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19183.htm.

[2]马永.从《论语》中析孔子的教育理念[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4, (8) :27.

[3]何方.论孔子学习观的现代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 2004, (1) :1.

上一篇:安置制度下一篇:应激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