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化

2024-07-10

背景化(精选十篇)

背景化 篇1

一、丰富文本学习环境, 帮助学生记忆

文本素材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的重要物质载体, 也是学生学习参考的重要依据。优化文本教学, 就是为学生提供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 让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之感, 激发他们语言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文本的语言教学要求来丰富教学环境, 更利于学生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丰富文本学习环境, 能够让课程教学过程更具有人文化, 能够让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更为活跃。在营造具有人文化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学习感受, 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语言学习理解感悟。根据课程学习教学要求, 鼓励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理解学习,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有效学习思维意识, 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情感。人文化的语言学习环境运用, 能够便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记忆。通过这样的语言学习环境刺激影响, 更能够丰富教学过程, 形成丰富的学习感知环境。

丰富文本学习环境, 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情感更为深刻, 增强学生的主观兴趣和学习体验。像在《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7A Unit 2 My day的“Reading A School life”阅读教学中, 要求围绕“What's the character of Millie’s school life”和“Which school life do you like best”, 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校学习环境氛围。在教学中, 可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来展示学校的景色特点,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回想感悟的方式说出这些景色的特点, 鼓励学生热爱学校生活。也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手中的DV来拍摄一段学校生活, 并运用解说词的表达形式来予以表达, 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感悟。

二、营造和谐交流环境, 激发学生潜能

语言只有在交流过程中, 才能够体现它的运用价值、意义。关注学生的语言文本学习发展需要, 通过运用互相交流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理解体验, 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本语言学习内容, 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运用能力。在教学中, 营造和谐交流的语言学习环境, 不仅是学生情感升华的需要, 更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在营造和谐的语言交流环境氛围时,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的激活, 尊重学生的语言学习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交流,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交流表达话题, 让学生能够觉得有话可说, 真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可根据文本的学习需要, 通过师生互问和生生讨论交流的形式来优化课程教学过程, 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学生在这样的表达交流过程中, 更能够积极主动参与。

通过营造和谐的语言表达交流环境, 能够让学生的语言学习激情更为活跃。在7A Unit 3 Let’s celebrate的“Getting ready for Halloween”教学中, 要求能够围绕“What do they do at Halloween”和“Why do the people like Halloween”, 营造互相表达交流的良好学习环境氛围, 建议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络资源的宣传引导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本的理解感悟。鼓励学生从西方节日文化内涵的角度来深入阐述自己对中西方的比较鉴赏,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言学习运用能力及水平。

三、借助情景模拟环境, 提高学生感悟

学生在自由表达中能够更好地体味语言的深层意义。通过情景模拟则能够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让学生的语言知识转化有更为宽阔的平台。这样的教学环境运用, 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理解感悟, 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升华能力。

在教学中, 借助情景模拟环境来推动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一方面, 能够达到优化组合的效果, 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激情;另一方面, 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感悟更为丰富, 拓宽他们的语言学习思维。在这样的情境下学习运用, 更是课程教学发展的必然需要, 有助于深化学生学习过程。

综上所言, 人文背景下英语情境化教学, 不仅体现了“生本主义”和“全面发展”的理念, 还能够让学生在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记忆。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可学习的载体, 能够培养学生多元化语言学习思维和多样性的语言学习探究能力。情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更为有效教学提供了可尝试的运用模式。

摘要:本文就初中英语的情境化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以此来阐述运用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语言学习潜能和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作用。运用丰富的情境化教学模式能够在体现人本主义教学理念的基础上, 优化课程教学过程, 增强学生的理解感悟。情境化教学能够在更好发挥导学引导和感悟升华的作用基础上, 关注学生语言学习表达的运用和思维语言感知的内化生成。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生,情境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鲁茂亮.以情动人——初中英语情境化设计的教学理念[J].科教导刊, 2010 (30) .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 篇2

——幼儿园环境与课程建设的设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从而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探索将教学游戏化,教育综合化的幼儿教育实践模式,把游戏融入教学活动、日常活动中积极探索、主动活动、思维活跃。因此,在幼儿园适时、合理地开展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各种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游戏既是课程的内容,是课程实施的背景,也是课程实施的途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关注课程的游戏性,体现幼儿的游戏精神,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获得经验提升,在潜移默化中成长。

“课程游戏化”建设应当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拓展可利用的空间,创设丰富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我园结合游戏空间拓展展开了“课程游戏化”环境的创设探究。因此,把游戏融汇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充分体现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为幼儿提供平等表现机会,使幼儿的能力、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我们单纯的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作为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只重视室内教学(集体教学),而忽视幼儿的独立性活动;只重视传授知识,而忽视幼儿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上用集体教学形式和注入式教学方法;重视以教师为指导,而忽视了以幼儿为主体作用等倾向。

在接下来的暑假时间里,我们将开展课程游戏化的培训、研究,结合主题、各年龄段幼儿特征,并结合农村当地的现有资源,创设社适合幼儿的班级、区域环境。

《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创设环境就是为吸引幼儿自觉、自愿、愉快、自由地参与到游戏中。游戏环境必须适宜幼儿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园在环境创设上,重点强调智慧性,开发具有挑战性、探索性的环境,能够使幼儿积极投入到游戏环境中,在与环境充分互动的同时,学会观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开放性的室外环境创设

开放性的环境,即是遵循幼儿活动的需要,以幼儿的意愿创设环境,并随时可以变化。幼儿在活动中可以自由选择、取放游戏材料。同时,游戏中的人际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动的。

1、以幼儿为本的户外体育活动环境创设

我园地处农村,户外场地面积也有限。因此,我们将把楼顶进行改造,加固四边的围栏,铺设软质地面,以增加幼儿的户外活动场地。我们将投放废旧的轮胎、各种造型的木头、绳子等等。这些材料虽然比较简单、通俗常见,却很富有挑战,蕴含着更多想象的空间,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

2、与区域活动相结合的公共环境创设

我们将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们更喜欢将自己包围在有安全感的环境中,我们因地制宜的把走廊布置成创意美工区。我们将投放各种各样的纸,不同材质的绳子、废旧的鞋盒、颜料、剪刀、乳胶等,孩子们既可以在独处中涂涂画画、剪剪贴贴,又可以和小伙伴一起把鞋盒黏好垒高,搭建高楼;既可以用绳子编织美丽的工艺品,又可以用彩纸折叠······

二、室内主题环境创设

活动室是幼儿生活、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其环境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室内环境的布置都要遵循幼儿为主体的原则,以幼儿的眼光、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有目的地给幼儿提供自由选择与自主创新的空间。

我们将重视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性,我们的活动室较小;因此,在创设时要因地制宜;活动区和墙面的布置与主题活动相联系,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与幼儿的兴趣相联系,让幼儿在与环境的对话中促进其健康和谐发展。

我们将通过户外环境创设和室内主题环境改造,结合地域特点,把环境创设作为课程构建的因素之一,真正打造适宜我园发展的课程游戏化。

娱乐化背景的电视媒体责任 篇3

关键词:娱乐化背景;电视媒体;责任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184-0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媒介技术的演化,尤其是新媒体时代,只要有网络和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刻的在任何媒介平台上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料,因此以电视媒体为主的各类媒体要吸引广大观众的注意力,要有收视率,各类媒体的娱乐化已经形成了一种主要的发展模块。但是电视媒体在进行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同时,也是必须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文化需求的。客观的说,一方面电视节目为了收视率和有效的发展,通过娱乐化的进程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很多娱乐综艺节目更应该娱乐化的形式表现出节目的优点;但是另一方面,电视节目的功能还是在于教育意义上,在娱乐化的背景下,更应该关注电视媒体的责任,结合娱乐化和责任,做出更多好地文艺作品。

所谓电视媒体责任,在于在进行媒体传播和媒体宣传的时候,要正确的完整说明此内容赋予的意义,必须是事实的,是具有真理的;电视媒体责任还要在公平的处上给大众有一个正确评价的场所,要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如实的反映社会现象,不可使之偏斜;电视媒体责任的目标应该是与社会目标和社会价值标准相一致的,不能简单的为了收视率,而粗制滥造,要共同为之社会奋斗为目标,呈现社会上善良的一面,使之社会大众在接受电视媒体的同时建立社会高尚的价值标准观念;另外,电视媒体还要担负起随时为社会和市场供应信息和咨询的责任,要让社会大众第一时间指导最新的消息,肩负起自身的责任。

一、娱乐化背景下的电视媒体责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担负相应的文化责任

“电视当然是娱乐的,也必须是娱乐的,这种娱乐不应只是成为拒绝责任的无谓嬉戏,而应是潜在着必要的建设力量的娱乐。娱乐中渗透包容着鲜明的精神特质。娱乐的电视同样可以承载严肃的文化责任。 ”大家都知道,娱乐化的节目可以让大众十分开心的享受电视节目,尤其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观众在享受电视节目的时候,喜欢悠闲而毫无压力,因此,电视节目必须要真正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担负起相应的文化责任,才能够把自己的节目越办越好。

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力度在进一步加大,在新媒体时代,全世界媒体融合进程也在加快,我国电视事业也受到国外电视事业的冲击,我国的电视节目要有吸引力,就必须认真的学习国内外好节目的好的经验,承担其自己媒体的文化需求的责任,才能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和收视率。比如近两年来,湖南卫视开发的系列的亲子、少儿节目,比如变形记、爸爸去哪儿、一年级,等节目都打造了反映我国社会现实的境况,并且通过不同层次的打造,把幼儿、小学、中学、大学、成年人等收视群体都结合起来了,“爸爸去哪儿”成功的塑造了幼儿的发展;“一年级”成功的展现了小学学生的表现和生活;“变形记”也打开了中学学生的发展;一系列的快女快男节目在大学生层次中也有好的口碑,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节目更是让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爱不释手。在这些电视节目中,都是在娱乐化的背景下,担负起自身的文化责任的,也满足了大众的文化需求。

因此,在娱乐化背景下,电视媒体的主要功能还是让电视节目好看,好看的电视节目才有好的收视率,但是在娱乐化的过程中媒体责 任 “娱乐的电视能否承载严肃的文化责任,严格 地说,这不是一个能否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的问题。文化责任的严肃性,不仅仅在于它如何承载思想的、道德的或政治的使命,更大程度上,在于它 如何承载改善生活、完善生活、提高生活 ( 根本上 也是为了人自身 ) 的历史责任。 ”电视媒体承担的文化现象在娱乐化背景下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责任,必须承担。

二、娱乐化背景下的电视媒体是寓教于乐的节目,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娱乐化背景的电视媒体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的功能,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功利性是越来越严重,电视节目的制作不能粗制滥造,要有较高的品味和品质,要用适应社会需求的方式来吸引观众的需求。不能够因为片面的追求经历效益和收视率从而形成庸俗、媚俗和低俗的作品。

在我国电视媒体是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要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传达党的声音,因此要正确的用价值观和价值导向来做好节目,是电视媒体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因为经济效益在观众中产生负面的影响,从而充斥着插科打诨、低级趣味的气息。目前在电视节目中,有一些节目为了收视率,在娱乐化進程中,失去了节目的真实性,并且不能够适应社会的进步,因此,电视媒体一方面在为了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关注节目的娱乐化同时,另一方面,还应该给 观众带来相应的生活和精神需求的享受,从艺术的角度满足观众的需求,同时牢记媒体应担负起来的社会责任,满足观众的文化娱乐生活需求,也让观众得到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力量,才是娱乐化背景下的电视媒体应该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侯敏,过度娱乐化背景下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新闻采编,2012年2月.

[2]朱向欣,泛娱乐化背景下电视媒体的责任意识,当代电视,2015年7月.

[3]王雪梅,网络小说改编剧价值呈现与效果反思,电影文学,2015年3月第6期.

[4]曹飞,市场新闻娱乐化现象扩散模式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5月.

[5]许晓洁,电视新闻娱乐化研究,西北大学,2010年6月.

[6]刘彤; 王雪梅,浅谈电视综艺节目的跨界盈利与美学经济——以湖南卫视《一年级》为例,中国电视,2015年7月第7期.

[7]黄艳丽,中国电视节目泛娱乐化之批判,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5月.

[8]蒋晓艳,论电视民生新闻的泛娱乐化,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4月.

小班化背景下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篇4

一、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1.指导的程式化

农村小学教师在作文的指导上,存在着如下几种现象: 一是不管什么作文指导,基本上都遵循“四步曲”:一读范文,二命题,三析题,四提要求。当然,初学作文,这样的指导是必要的,但如果老生常谈,这样的“曲子”唱腻了,学生会失去兴趣,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就可想而知了。二是用作文选代替教师的指导,逢上习作课,必先例文开路,不管什么作文,总是先让学生照着例文念,然后照着例文写。从长远来看,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三是不顾学生的积累和认知水平,刻意追求新奇,片面强调作文教学内容新颖、独特,事例一定要典型、感人,并要使人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2.评改的滞后化

由于班级学生人数的限制,作文草稿的修改及成文后的评改,不能当堂或及时进行,相对滞后。农村小学规定一周两节作文课。但教师们为赶语文教学进度,一般两周才上一次作文。因此,当学生拿到老师评改过的自己的作文本时,已是两周之后,甚至更久。学生当时写作的激情已经冷却,灵感已经消失。这时看老师的评语,如同嚼蜡。所以教师往往是花了大力气,吃力不讨好;学生却不领情,不屑一顾,收效甚微。

3.学生的差异性

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习作水平上就体现得更为明显,虽然教师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的习作仍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着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出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

二、彰显小班化的优势,优化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1.强调指导的个别性与针对性

小班化强调关注每一位学生,坚持了无差生教育理念,促进每位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是小班化的根本宗旨。由于小班的人数相对较少,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可以面对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基础,分层指导,因材施教。这样一来,促进了学生个性作文的发展,再也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作文了。

2.强调评改的时效性与合作性

在小班中,学生的作文草稿写好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评作文。在合作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其他同学作文的优点,同时也能发现自己或同学作文中的问题,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学生誊写的成文,教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评改、总结,甚至可以面批,这样就能趁热打铁,在学生写作的“余热”中,在有效的第一时间内,发现学生作文的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巩固。这是非小班所不能比的。

3.强调作文活动的综合性与多样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教师应大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利用小班化的现有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飞出单一、封闭的课堂,接触自然社会,在作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4.强调阅读的广泛性与积累性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阅读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就目前对农村小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未能完成阅读任务的占大多数,即使有一定阅读量的,所选择的读物也多以卡通、漫画居多,选择自然、文学类的在少数,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小班化情况下,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创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学生”的活动,多引导孩子订购有益身心的书报,学校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才能为学生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班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篇5

过去的班级一般有四、五十位学生,有的甚至不止,这样的大班教学有许多不利因素,如教师上课的音量要高,否则坐在后排的学生就听不清,如一个班遇上几个调皮的孩子,很容易影响全班的课堂纪律,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的心理和同学们学习的情绪。许多时候因为时间和人多关系,教师不能考虑全面,照顾全体。

现在实行的小班化,一个班30人左右,大大改善过去大班的许多不利因素,人少教室显得很宽敞,教师上课不必用很高的声音,全班学生就都听得很清晰,教师能很好地关注全班每一位学生的听课状态,能及时了解同学们的学习心理,便于更好的教学。

小班化有如此的优势,作为教师就更应该在上课实践中多总结经验,多想办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两年来的小班化的教学中,也尝试进行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的效果还不错,现归纳如下:

一、让主动举手进行有效的回答问题成为课堂上的一种风尚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注重不同文体现代文的赏读与分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应当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交流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认识。

我们教师总适应提问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一节课下来,往往只有几名学生反复回答,而其他学生只是坐听答案,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提高语言应用能

力也只变成少数几个人的“专利”,而且这种做法还会导致这一小部分同学产生“回答疲惫”的现象,所谓“回答疲惫”,就是因为他们回答次数过多,且没有比较,往往回答问题时,不经过认真思考,信口说来,导致回答的正确率减半,长此以往,对他们的做题答题也没有多少好处。小班化的实行,可以改善这种局面,教师完全可以让指名让更多的学生回答问题,但是如机械性地提问,势必会遭成一种紧张气氛,特别是提问那些以前不爱在课堂上说话的同学,他们站起来往往磨磨蹭蹭,吞吞吐吐,声音也极小,使人无法听清,这样就会让其他学生等得着急,浪费了时间,为避免此类现象的不良影响,我给学生回答问题提出了目标,即课堂上实行计次回答的方式(但每次回答对才能算1次合格),以一星期为计算单位,回答次数在前列的加平时分,或减去一些对他们来说可以减去的作业,而反之回答次数在后列的,特别是悬殊很大的加写一篇作文,这样一来,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生怕漏掉一次自己会回答的问题的机会,我作了一个统计,第一个星期,回答合格次数在12次以上的占1/3,5到8次的占1/3,而只有1、2次甚至0次的也占1/3,按照约定,1/3的学生获得了加分,并减去了抄写字词的作业,1/3的后列学生利用休息日写了一篇题为《为什么我落后了》的作文,结果每一位写作文的同学都写得非常恳切,他们在作文里把自己不敢举手回答的心理真切地描绘了出来,主要是害怕回答错误招致别人的讥笑,并下定决心在下个星期有大胆的表现,在第二个星期的开始,我先简单地小结了一下情况,给这部分学生以鼓励,也对其他同学做了一个交代。如期所至,这一节课上不少胆小的学生果然战胜了自我,不再保持沉默,也勇敢地把手举了起来,第二个星期下来,1/3的学生回答合格次数在10次左右,剩下的学生回答合格次数最少也达到了3次,跟第二层次的学生已悬殊不大,作为鼓励手段,这一周没有学生写作文,在此后的课堂学习中,因为同学们的配合,上课的容量明显变大,气氛活跃,收效好,更没有同学敢走神,每周写作文的学生也非常少,这种良好局面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学生们特别喜欢上这样的课。

二、分层教学是小班化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分层教学法实际上体现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它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级教学,分散教学中的难点,注重对以前知识的复习与联系,使差生可以在课堂上和课堂下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优生可以给他们提出更高的

要求。比如,在课堂上可以让他们做一些难度大一点的练习,诸如概述课文,复述课文,看图口头作文,课堂演讲,利用工具书自己进行大量阅读,或给定谈话题目做自由发挥,以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当然分层教学在大班中也可以实施,但教师的精力显然顾不过来。分层教学的另一含义就是在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课堂提问,作业布置等等方面体现出来。使优中差的学生依据他们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都有所收获。克服那种课堂教学中——照顾优生,差生当陪读;照顾差生,优生又觉无聊顾此失彼的不和谐课堂状况。

在文言文教学中,对文言的翻译理解极其背诵是教学的重点,经过初中一段时间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出现明显差别,那些记忆力好,善于积累的学生在后面的文言文学习中轻而易举,而那些记忆力不佳,对语言的理解又差的学生明显吃力许多,对于这样的现象,如果还一把尺子,显然不合适,因此我采用了灵活的分层形式进行教学,在翻译文言句时,对于那些不会组织文意的学生,分别起来翻译,直到弄清为止,而那些早已理解的学生则给她们提出高一层要求,要求根据这样的翻译背诵该文言句,等到那一部分学生会翻译再来检测这一批学生的背诵情况,这样一来,一堂课下来,能力强一点的学生课后不需花更多时间背诵,而另一批弄懂了翻译的学生回家背诵自然也不会吃力许多。

三、分小组教学又是提高小班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有些课文形象记忆的可操作性强,上这样的课时,就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表演小组,让他们进行表演记忆,恰当地运用表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在这样的课时有一种轻松感、快乐感和成就感。因为是小班,每个学生都可以有展示的机会,如上《核舟记》时,在描写东坡、鲁直、佛印这三个人的姿态这一节,我让学生分成3人一小组,分别担任三个角色,把各自的动作表演出来,边表演边记忆,一节课下来,不少学生已会背诵这一小节,只需要回家趁热打铁熟悉一下就可以了。学习《醉翁亭记》时,在介绍醉翁亭的时候是按照游览顺序来写的,先写琅琊山,再到酿泉,最后写到醉翁亭,我就在班上让学生临时组成了3人一组的导游小组,上台当小导游,依次用形象的语言介绍琅琊山、酿泉、醉翁亭,同学们热情参与,笑声不断,大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全班表演之后,这一段文字的翻译和背诵也水到渠成地掌握了。

新课程标准规定了中学生应该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因此,我要求学生每星期都要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交流课,这样的课也主要用小组交流的方式,4到5人为一小组,向组内其余人员推荐介绍好文章和好书籍,每次指定一人担任小组长,负责记录评价打分,本人在班上进行大组交流。这样的小组和大组交流凝聚了同学们课外阅读的精华,成为学生们所能乐于接受的上课形式。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新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参考实践,按小组分配任务,一般可分成4到5小组,每组由1到2人担任小组汇报的主持人,轮流担任,汇报时限定时间,并进行评价打分。以上两种小组交流和汇报的形式因为是在小班里实行,时间显得比较宽裕,收效较好。

视觉文化背景下雕塑的视觉化转变 篇6

关键词:视觉文化;雕塑;转变

罗丹曾对图像时代发出警告:现代社会是平面的时代,雕塑的技艺面临失传。他说:“今天对于雕塑的感觉力已完全消失,不只是欧洲,也在每个人中间,这是一个平面的时代,人们对圆雕已一无所知,人们得意于自己做的事,直到他被迫看到结果并不完美,可是这要耗费多少年月才能使他们意识到这一点。”[1]

1 文化的视觉化

罗丹的预言已成为今天的现实,雕塑也的确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国学者波德里亚曾以符号表征系统的变化将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化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模仿为主要范式的古典文化时期,这个时期从文艺复兴持续到工业革命,强调对自然的模仿;第二阶段是以生产为主导的范式,存在于工业革命时期,此时的符号已不单纯局限于对现实的模仿,而是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性;第三个阶段是拟象阶段,数码控制是当前的主导范式,符号拥有了完全的自主性,按照自身的逻辑生产复制从而形成了虚拟现实。[2]这里的第三阶段就是当下艺术家从事创作的文化背景,也称作视觉文化阶段。

视觉文化可以被理解为文化的视觉化,不仅限于视觉艺术领域,视觉现象被扩充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小到印刷品、电视影像、手机界面,大到建筑样式、城市视觉形象等。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主流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并不是接触真实的世界,而是通过观看体验图像来间接地认识世界。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从本质上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3]

2 雕塑的视觉化转变

传统的视觉艺术遇到这样的问题,单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已经不足以应对社会的发展,从印刷媒介到影像媒介再到如今颇有市场的交互媒介,从标志设计到品牌设计再到服务设计……造成了由“语言”向“视觉图像”过渡的“视觉文化转向”,并形成了“文化大众”。以流行主义和大众化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已然将以精英主义为特征的现代艺术解构在当下日常生活的话语体系中了。文化大众要求一切艺术品都如绚丽的图像那样赏心悦目,而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是难以提供这样的视觉经验和刺激的。当一双具有图像依赖性的眼睛来看雕塑时,会因为其缺乏色彩而感到索然无味,会因为复杂的視面,多变的轮廓而难以把握。而丧失了现场的体验也就无法体会空间艺术的魅力在这种背景下,当代雕塑不论是色彩、体量、材料运用还是对传播方式都产生了和以往不同的风格特色。图像在对雕塑某些传统观念和特征进行消解的同时,也筛选并强化着其中符合图像传播特点和当下视觉习惯的方面。具体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雕塑表面的色彩表现

色彩在雕塑上的运用成为当代很多雕塑家的自觉。传统概念中的雕塑被定义为空间和材料的艺术,而单色往往能更好地突出材料的肌理和质感,并能促使观众把注意力完完全全地集中到“形体”上来,因此,色彩一直不是雕塑关心的主要问题。虽然在雕塑上设色古已有之,比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最初都是上色的,中国古代的陶俑亦是如此。但是从文艺复兴开始,雕塑就很少上色了。雕塑以舍弃大千世界缤纷色彩的代价而获取的这种单纯的形式,恰恰体现了古典主义的精神诉求,即要求观众诉诸一种静观、细品、深思、冥想的状态。这种理性的审美无法适应以图像迅速复制和消费为代表的当代大众文化即时性、一次性、视觉性的审美习惯。所以色彩在现当代雕塑中的广泛运用满足了三方面的诉求:一方面反映了当代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感官欲望;也符合了当代视觉图像文化传播的趣味和要求同时从雕塑摆放环境的角度看,五彩斑斓的彩色雕确实更能适应今天充斥着五光十色图像的城市氛围。如陈文令创作的《红孩子》和周春芽的雕塑《绿狗》等作品从名字就可看出色彩在作品中的作用。

但是,随着色彩的进入,传统雕塑的量感、质感就会遭到消解。例如很多卡通雕塑造型夸张、设色艳丽、表面光洁、描绘精细,但整个作品显得无比轻飘,这些作品消解了传统雕塑的量感,只能算作立体的漫画。雕塑作品由于设色形成的对材料表面的覆盖,使得雕塑材料的肌理和质感失去了表现力。在这一类雕塑的“形”与“色”的相互关系中,形体甚至是依附于色彩的,是在为最终的色彩表现做准备。当我们通过照片来看这些作品时,已很难分清被拍摄的到底是一幅画还是一尊雕塑。

2.2 雕塑图像化的表达方式

在视觉文化语境下的雕塑作品呈现出一种“图像化”的倾向。不但雕塑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图像,甚至图像更近一步成为雕塑的材料。

首先是根据图像进行创作。作为空间中立体的形态,传统雕塑的创作灵感和材料都来自于现实世界,不论是自然界还是各种人工制品,比如罗丹对人体的迷恋,亨利.摩尔对骨头和海边卵石形状的沉迷,甚至直接对现成品的挪用,都体现了艺术家与第一现实的关系。然而现在情况产生了变化,雕塑家不再仅仅是面向自然或周遭的现实世界获取创作资源 ,而是开始转向大众传播形式中的各种影像和图像,从这种被改造后的第二现实中寻求创作的灵感,把平面的图像直接做成立体的形式。例如:雕塑家许鸿飞来自从看到《广州日报》刊登的“寻找最可爱大兵”系列报道后,就萌生创作“可爱大兵”雕像的想法,并且如照片一样完成了作品,简单的雕塑语言不会影响其因为照片的成功而引起的轰动效应。旅法雕塑家王度的作品就通过把报章、杂志中的特定形象,进行精确的三维空间的复制,甚至连照片中人物形象的透视变形,也不折不扣地在雕塑中进行了表现。

其次,图像直接进入雕塑作品。海量的图像经过雕塑家的筛选后作为一种雕塑材料,经过特定技法(如粘贴、转印等)的转换后,成为雕塑的一部分。例如苏立群老师为北京2008奥运创作的雕塑《历史铭记这一刻》在表面光滑的做胜利动作的大手上精心贴满了各种关于奥运会的宣传图片,清晰地传达了欢庆奥运的主题。因为粘贴图片需要平滑的表面,所以雕塑的造型就要牺牲掉形体的丰富性,保证表面平滑。这使得作品更像一个以雕塑为载体的海报。

2.3 雕塑作品呈现的方式借助图像

在当代艺术的大潮中,雕塑的界定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如罗伯特·史密斯的《螺旋防波堤》,海泽的《双重否定》以及克里斯托的作品《隐蔽的德国柏林国会大厦》等,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普通观众是无法进入,甚至是无法接近的,而且这些作品巨大的尺度决定了,即使在现场的人们也无法以正常的视角进行观赏,必须通过特定角度拍摄的照片或音像资料,才能感受到作品在自然环境中的全貌。因此,他们的作品在画廊和博物馆通常是以照片、录像和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里,图像作为作品重要的诠释者,在整个艺术行为的呈现表达和传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传媒和公共传播的强大力量面前,在当代艺术走向融合、交叉并呈现出更强的综合性的背景下,图(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像的视觉经验对传统雕塑样式的改造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传播的手段,它体现了视觉的优先性在当代文化中的强势地位和对其他媒介形式形成的压力。同时还应看到,图像时代带给我们形象内涵和意义的表面化,使得艺术原有的审美静观和对意义的体味也转变为对视觉快感的追求。

3 对雕塑图像化的反思

視觉文化语境下,当代雕塑呈现出一种“图像化”的倾向,在作品的题材和表现方式上更加追求视觉和感官的刺激性和陌生化,作品意义的丰富性正让于感官和欲望刺激的直接性。现代雕塑作品呈现出的结构简单、形式明确、效果单纯强烈但缺少韵味的特点正是当代雕塑在图像传方式的影响下呈现出来的符号化倾向的具体表现。

赫尔德在《雕塑论》中阐述了雕塑并非视觉艺术而是触觉艺术,“对于视觉来说,实际上只有平面图像或平面图形才是适合的,然而立体的和立体的外形却很赖于触觉”。[4]德加在晚年视力大减的情况下创作出以马、舞女、浴者为题材的雕塑名作。雷诺阿也在晚年创作的大量的雕塑。中国传统石窟雕塑是在很暗的情况下操作的,触觉可能更为重要。特别是中国的张明山可以在袖中塑人像,惟妙惟肖。

“反者道之动。”雕塑的触觉性在视觉文化的时代可以使人增加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纠正过分的视觉化带来的负面问题。通过形体思维和材料思考增加对世界的体验和对自身的关注,警惕图像霸权、视觉消费、文化快餐等视觉文化现象对大众审美的负面作用。

参考文献:

[1] 克莱代尔.罗丹笔记[M].迟柯,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144.

[2] Mark Poste,ed.Jean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M]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Press,第135页.

[3] 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899.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趣味化探究 篇7

此外, 当下高新技术的出现, 媒体工具的繁荣发展, 文化呈现方式的多元化, 学生获取信息的面和量都有了质的突跃, 越来越多的新奇事物以多种形式“侵占”了学生的注意力, 要保持化学课堂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就需要在教学形式上下功夫, 在保证实验科学准确的基础上使之趣味化, 利用趣味实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化学实验趣味化的思路

新课程要求多用探究式教学, 在实验内容的探究式教学中, 趣味实验的开展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教师演示实验相比, 课堂趣味小实验要求学生在操作和观察中积极思考, 主动获取并应用化学知识, 提高实验技能;与学生分组实验相比, 它能更好地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 配合教学内容进行随堂实验。课内小实验能让学生更容易抓住实验本质, 消除实验对学生的神秘感, 也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 为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提供更多的机会。

1. 引起学生的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本身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它伴随着感觉、知觉、思维等存在的心理现象。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个唯一的门户, 外在世界的印象或者较为挨近神经机体的状况, 才能在心理引起感觉来。”由此可见, 注意是一扇门, 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 都要通过注意, 不打开注意这道门户, 人们就无法认识世界。因此, 实验教学要引起学生的兴趣, 取得良好的效果, 首先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心理学研究表明, 刺激物的新异和变化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 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和差别都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将实验趣味化, 用变化的实验现象、新异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的噱头、设置对比实验等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引发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后, 也要在适当的时机明确实验目的以及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有意注意, 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唤醒学生的表象。

表象是人脑对当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以前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应。表象不同于感知, 但又同感知不可分割。表象储存于人的大脑之中, 即信息储存。化学实验教学需要唤起储存于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从而获得信息, 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 而化学实验以其无可比拟的形象性, 对唤醒学生的表象的作用不可替代。化学实验教学要唤醒学生储存于大脑中的表象, 就需要将实验趣味化, 做到“源于教材, 服务于教材, 现象课本外, 原理课本中。”心理学研究表明, 生动的词语尤其是活跃的动词能较好的唤起学生的表象, 构成形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表象, 形成综合表象, 就能构成更清晰、更生动、更完整的形象。

3. 诱发学生的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词的描述或示意, 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的形象的过程, 是重现别人想象过而自己未曾亲身感知的事物, 根据示意在头脑中“再造”出来的新形象。化学实验诱发学生的再造想象之所以重要, 在于相当多的实验内容是学生从未感知过的、陌生的。这样, 教师就有必要调用各种材料, 运用各种展示技巧, 来唤起储存于学生头脑中的有关表象, 让学生自己去“再造”经过老师示意的新形象。心理学研究表明, 诱发学生的再造想象, 有两条途径:一条是让学生再造不曾感知过的新事物的形象;一条是让学生再造不曾感知过的新观点、新思想。对中学化学学习者来说, 前者是最主要的途径。

二、化学教学实验趣味化的实施建议

1. 充分利用瑰丽多变的实验现象, 吸引学生的注意。

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时, 可以演示酸与铁丝的振荡实验, 学生观察到的“铁丝表面先产生气泡随后气泡消失, 再产生气泡再消失的周而往复的化学振荡现象”, 与已有“酸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的现象形成认知冲突。这种情况下加以适当的引导, 学生会很积极地独立思考并寻求答案。这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的小实验还有很多, 比如“碘钟振荡实验”、“魔棒点灯”等。这些趣味实验是化学反应中的一朵奇葩, 它带给中学生的认知冲突以及奇幻的视觉体验, 都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引发学生对实验“异常”现象的思考。

2. 利用新异的实验装置, 吸引学生, 唤醒学生的好奇心。

传统的化学实验仪器, 在向学生示以严谨科学之外, 还给学生刻板的印象, 使化学实验变得神秘而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如果能用生活中常见物品甚或是生活废弃物做化学实验装置, 消除实验对学生的神秘感和距离感, 使实验“走向生活并来自于生活”,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 结合生活经验, 积极探索思考, 利于所学知识就地取材、废物利用, 制作一些简易实验器材, 大大增加学生动手机会,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比如自制简易净水装置和自制电解水装置。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 探究性学习作为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通过师生共同参与, 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间接兴趣。

3. 在实验过程中制造噱头, 使课堂生动活泼, 赋课堂以活力, 吸引学生。

如演示检验三价铁离子显色实验时, 传统实验是在试管中直接加入三氯化铁和硫氰化钾溶液, 学生观察颜色变化。如若将之趣味化, 给学生表演“神汉捉鬼”的把戏:用滤纸剪一个“纸人”, 用三氯化铁溶液浸透后晾干。表演时, 手拿“纸人”, 口中念念有词, 然后用事先蘸上硫氰化钾溶液的“宝剑”劈“纸鬼”, 学生即可见到刀口立即流出殷红的“鬼血”, 此时再引导学生探寻个中玄机, 学生们肯定会兴致盎然。两相比较, 自然后者更吸引学生, 课堂效果也将显而易见。

又比如在碘的歧化反应时, 布个“地雷阵”, 课堂会生动很多。方法:在小烧杯里注入lmL的浓氨水, 加2g碘片, 45min后生成黑色的碘化氮晶体.小心将碘化氮晶体撤在地上, 当脚踩到该药品时, 会发出清脆的爆炸声, 并且随着脚步的移动, 这种爆炸声将持续不断, 使被试学生不知如何是好, 犹如身陷地雷阵, “进亦难, 退亦难”。

在新课程背景下, 化学实验趣味化是必然的趋势。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实验教学趣味化之路究竟如何走, 也没有一定之规,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智慧, 使自己的课堂更生动、更活泼、更吸引学生。

参考文献

[1]莱斯多惠.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4:377.

[2]乌申斯基.人民是教育的对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18.

[3]徐惠, 朱鹏飞等.酸与铁丝反应的化学振荡现象研究[J].化学教学, 2008, (12) .

[4]黄闻新, 吴志军等.碘钟溶液振荡反应[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9, (6) .

学习化社会背景下学校教育的抉择 篇8

关键词:学习化社会,学校教育,反思,抉择

一、学习化社会的内涵及特征

(一) 学习化社会产生的背景。

很多国家认为, 现代人的教育是一个特别困难的问题, 而所有的国家都认为, 它又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发现, 人们对传统的教育体系的批评和建议总是像雪片似的飞来, 这种批评和建议甚至对整个教育体系都发生了怀疑;在讨论教育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时, 伊利奇主张教育“非制度化”, 并在社会上“取消学校教育”。更为现实的是, 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社会现象, 社会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 即:“有些社会正在开始拒绝制度化教育所产生的成果, 这在历史上也还是第一次”。

来自教育系统的外部和内部的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人口总量激增、交往全球化等等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压力和挑战的同时, 也对教育提出苛刻的要求:人们不仅需要教育, 而且需要高质量的教育。然而, 学校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本不能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让学校教育显得力不从心, 从而更加助长了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的失望情绪。

如何使学校教育与来自外部的系统发展相适应, 必须越出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 不要把教育的权利交给一个单独的、垂直的、有等级的机构, 使这种机构组成社会中的一个团体, 相反, 所有的集体、协会、工联、地方团体和中间组织都必须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学习化思潮便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兴起, 并且很快成为了一种国际化的潮流。

(二) 学习化社会的特征。

1.扩大的时空观念。传统的教育模式奉行“前半生为生活而准备———用于学习;后半生为生活而活动———用于工作”, 学习化社会超越了这种狭隘的学习时空观念, 认为教育的时限不应局限于人生的某一特定阶段, 而是向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 可以“从幼年到成年不断地学习, 随着世界本身的变化而不断地学习”;在学习化社会中, 教育功能不再为学校所特有, 它广泛而切实地“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 也就是说, 受教育的机会远远超过传统的学习场所———小学、中学和大学, 而扩展到“家庭、工作场所、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和科学中心”, 乃至“生活和工作中得以发展和成熟的一切场所”。

2.教育重心的转移。在传统观念中, 学习只意味着被动地接受影响、接受改造, 以使学习者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 教师的教授处于教育的中心位置, 而学习只是教育的副产品, 处于教育的边缘, 而学习化社会的核心概念是终身学习, 学习化社会是一个能支持终身学习的社会, 如果说教育在未来的社会中处于核心的位置, 那么学习又必将处在教育的核心位置, “在这一领域内, 教学活动就让位于学习活动”、“学终究比教重要, 学习者终究比教育者更重要”。同时学习活动超越了教育范畴, 而成为生存范畴, 学习不仅是一种权利, 而且变为一种责任。

3.学习主体的凸显。传统的学校教育强调知识的灌输, 将学习者视为接收知识的“容器”, 学习活动完全被教师控制和支配, 学习者本身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同化, 而学习化社会积极倡导自我指导, 强调“今天我们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 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虽然一个人正在不断地受教育, 但他越来越不成为对象, 而越来越成为主体了。他并不认为, 他所受的教育似乎是他的保护人, 即那些有权势的人们, 送给他的礼物或者对他所履行的一种社会义务。他是依靠征服知识而获得教育的。这样, 他便成了他所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 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学习化社会实现的基本条件, 既要求有个体对学习的卷入, 又要求有群体对社会的参与, 学习化社会的建立应具备学习的个人、学习的家庭、学习的组织、学习的社区、学习的政府和学习的网络。

4.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学习化社会的形成一则为了促进个人的发展, 另则为了促进社会的进步。“将使每个人具有知识、理解和技巧, ……以提升整个社区的生活品质, 维护社会的统合及经济的成功”。它不仅将“对人的事业目标作出贡献, 也将给人的生活质量增添价值”。总之, 学习化社会“就是要提供一个理想的社会学习环境, 从而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对学校传统教育制度的反思

(一) 封闭性。

传统的学校教育一般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系统内运行,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 它在保证部分人受教育的连续性的同时也必然排斥另一部分人受教育的权利, 学校教育与校外的各种非正规教育完全隔离开来, 它侧重于按照年龄阶段进行授课, 虽然在制度上比较完备, 但却由于偏重于学术性学科, 容易脱离实际, 与生活缺少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政治的发展, 学校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本不能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难免会助长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的失望情绪。

(二) 抽象性。

传统的学校教育过于注重抽象知识的传授, 培养抽象化的人, 忽视了学生个性、人格方面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独一无二的个性特征、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不同, 因而他们在接受教育时会具有种种差异, 而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 这种差异性特征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作为主体、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 学校教育的单一性、重复性使每个学生内在的丰富多彩的个性难以充分表现出来。

(三) 单一性。

学校教育目的单一化, 侧重于学习既成的文化知识, 重视知识的积累, 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和发展。教育内容固定化, 各种教育内容设在一定阶段, 不可随便逾越, 教师和学生缺乏充分的选择机会, 缺乏创造的机会, 教育方法注重单一的灌输式教学, 这种制度化教育忽视了个人的自由选择, 没有注重对个人选择能力和批判能力的培养, 结果只能培植出单一模式的个体, 而不是有个性特征的人。

三、学习化社会背景下学校教育的抉择

(一) 深化体制改革, 促进制度整合。

体制创新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它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改变原有教育体制封闭、单一、抽象的特征, 构建开放、灵活的教育体制, 是变革学校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教育系统论的代表人物库姆斯指出教育系统必然要从零散的学校, 逐步发展成为包括正规的和非正规的各级各类庞大的教育事业, 要使教育系统良性运行, 就必须使之由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状态。教育改革必须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必须使各种教育形式互相支持, 互相衔接, 形成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二) 转变教育目的,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科学技术的时代意味着:知识正在不断变革, 革新正在不断地日新月异。所以大家一致同意: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 (尽管我们要留心, 不要过于夸大这一点) , 而应该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 (学会如何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在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 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 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学校教育作为学生终身学习的起点, 应该使学生掌握改造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品格, 再也不要把学校当作一个为学生的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

师生关系是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 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 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时。在学习化社会中, 这种陈腐的人类关系, 已经遭到了抵抗。

(三) 打破传统观念, 重构师生关系。

从终身教育的立场和当前人类知识的现状来看, 把教师称作“师长”, 这是越来越滥用的名词。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 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1].黄健.世纪之交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的发展态势[J].教育研究, 1999

浅析新闻娱乐化背景下的受众心理 篇9

概要地说, 新闻娱乐化一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 注重报道名人趣事、带煽情性、刺激性的各类新闻;或者将硬新闻软化处理。二是指在表现形式上描述的篇幅较多, 使其成为更加故事化和趣味化的一类新闻。

娱乐新闻的出现与走俏, 与当下受众观念形态的转变以及对新闻的筛选心理是分不开的。

二、新闻娱乐化背景下的受众心理

新闻娱乐化从某些方面来看, 也就是为了迎合受众心理所出现的一种媒体新现象。它反映出了受众在获取娱乐化新闻信息时的一些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呢?

(一) 求近心理

求近心理是指受众在选择媒体新闻信息时, 比较喜欢选择那些和自己现实生活较为相近的节目内容所表现出的“认同”的心理趋向。现在很多新闻节目, 改变了以往“我播你看”的模式, 在新闻的地域性、服务性、贴近性等方面较为注重。像我们新安电视台的《新安新闻》、《记者在身边》等栏目, 都注重百姓生活, 打出的宣传语就是“你所关心的就是我所关注的”, 节目内容时刻关注民生、关注百姓。

(二) 求新心理

求新心理, 即受众对于有新意的新闻信息的心理指向。体现在两个方面:新闻传播的内容新和新闻报道的手法新。新的信息内容可以满足受众的接受需求, 新的报道手法可以引发受众的注意力, 二者缺一不可。

(三) 求真心理

求真心理是指受众对真实可信报道的心理指向。观众为了获取一些真实的信息, 常常会选择看电视, 以便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即使是这样一些真实的新闻, 也无处不展露了硬新闻软化的痕迹, 如, 长江大学10.24群体救人事件后, 许多电视在播报此新闻的时候, 都在节目中加入了谭晶特别献唱的《生命》, 衬托出了“人们对年轻英雄的赞扬与怀念以及人们对生命的热爱”的主题情绪, 效果非常不错。

(四) 惰性心理

人是有惰性的, 在接受传播信息时, 因为人的惰性心理往往选择省时省力就能获取的信息。娱乐顺应了受众原有的认知体系, 它使人获得快感而不需要心理上的改变, 不用动脑就可以完成。而其他非娱乐消遣功能的新闻信息需要受众付出努力, 加入主观性和能动性的创造, 这常常是人的本性中不情愿的。

(五) 求趣心理

求趣心理是指人们对于趣味性事物的心理指向。例如, 曾发生在莫斯科的人质劫持事件震惊了全世界, 为了迎合受众的求趣心理, 其中一些媒体从可读性和好看性上加大对事件“故事性”层面上的报道。

(六) 求美心理

求美心理是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心理指向。因此, 时尚的娱乐新闻节目就颇有市场, 很多节目中, 精彩的画面, 绚丽的色彩, 美轮美奂的构图, 优美的线条, 再加上一些特殊的音响以及青春、有型, 甚至比较搞怪的新新人类“潮”主播, 普通话不一定标准, 却丝毫不会影响大批“粉丝”的追捧。

(七) 消遣心理

娱乐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 一些电视节目往往从受众的心理出发, 来为观众放松心情、释放压力、消除紧张等等。以《打鱼晒网》节目为例, 它是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一档新闻脱口秀节目, 它的成功就在于它以网络中的“新、热、奇、趣”为看点, 让观众迅速、及时地收看到大量新鲜、生动、有趣的网络新鲜事儿, 使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回味无穷, 其收视率是河南电视节目中的佼佼者。

(八) 从众心理

从受众这方面来看, 他们在心理上和一些本质上的要求, 为一些新闻娱乐节目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前几年台湾白晓燕被绑架撕票案及香港陈健康事件, 除了媒介不负责任地报道外, 在从众心理作用下, 引发人们对这一事件的广泛关注甚至完全没有必要的参与, 推动了事件的发展和恶化, 从而进一步刺激了媒体对事件的报道, 形成了一种怪圈。

三、新闻娱乐化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新闻娱乐化现象影响人们正确认识外部世界发生事件的真相, 妨碍了人们的正确决策, 甚至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媒介的公信力。

四、如何调试受众心理

加强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防范新闻娱乐化现象的有力手段, 而且也是一种长效机制。媒介更应该慎重自身权利的使用, 正确理性地引导舆论, 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和业务修养,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提升大众媒介的社会效益、社会尊重与认同, 推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造福党和人民群众。

虽然新闻娱乐化趋势愈加明显, 但它成为媒介的本质和主流的可能性几乎是零。硬新闻等有关决策性的知识信息仍将是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 人们从硬新闻中获取的信息将更具有权威性。■

摘要:目前, 我国新闻娱乐化现象比较突出, 娱乐化新闻节目一经推出便得到受众的喜爱和市场的欢迎, 显现出受众对新闻娱乐化这一现象的认可。

两化融合背景下我国信息化建设探讨 篇10

改革开放至今, 我国在工业化发展方面不断探索, 也摸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成功规律, 因此也跃居世界制造业大国。但是, 传统工业的发展思路还是制约着当前的成功规律, 所以在信息时代还需要重新反思和定位。党的十七大报告分析了当下的时代特征, 提出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化融合, 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中再次提到两化的深度融合。2011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颁布, 明确为“十二五”的信息化发展指引了方向, 纲要提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 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2011年, 我国成立了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 昭示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对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作用的加强。其中心课题就是如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如何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由此可见, 我国政府深知两化融合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推进产业转型, 在信息化环境下走工业强国之路是当务之急。

二、两化融合背景下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特征

工业化:我国当前提出的工业化是指新型工业化, 与传统的工业化相比, 所谓新型工业化, 就是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其特征表现为, 以信息化带动, 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 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信息化:1997年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 提出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其要素为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建设国家信息网络, 推进信息技术应用, 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 培育信息化人才, 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 增加“信息安全”为第7要素。

广义的“信息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课题。焦点就是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 发挥知识和技能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就是发挥信息化的作用。

新型工业化的提出是我国工业化理论的新发展,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发挥后发优势的现实选择。

三、信息化的误区

谈到信息化, 最常见的想法就是建设硬件, 购置电脑、安装宽带, 两者连接起来就算是实行了信息化。比如, 各级政府部门实行电子政务, 实际操作中有的只是建立了政府网站, 配备了若干服务器和电脑, 却并没有多少信息的公开发布, 也没有方便广大公民的及时利用, 形同虚设。所以, 第一届专家委极力促成政务公开, 电子政务首先是政务, 没有政务信息的公开, 再多的服务器、电脑也是摆设, 解决不了电子政务的核心问题。国务院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无疑大力推进了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因此, 信息化是融合到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一项事业, 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去完成, 不是仅仅局限在某个方面, 某个领域, 而是要创建一个稳定、协调、健康的发展势态, 实现真正的广义信息化。

四、我国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发展在结构上差异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结果, 2010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为0.707, 比2009年增长10.76%。经过对2008~2010年的指数及与分类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 2010年最高的0.941为产业技术指数, 比上年提高0.027个点;最低的0.417是基础设施指数, 比上年提高0.028个点, 表明了我国信息化发展态势平稳增加, 新型工业化趋势明显, 信息产业的发展稍显滞后, 尽快缩小城乡间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差距极为重要。 (表1)

2、各省区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够均衡。

根据2010年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测算结果, 将全国分为五类地区比对, 可以看出, 一类地区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44倍, 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也属中高水平;而第五类地区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3%, 仅相当于一类地区的58%。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东部沿海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 与西部地区有明显差距。 (表2)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年鉴2012》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年鉴2012》

3、信息化基础建设相对薄弱。

无线网络覆盖主要是核心区域, 互联网宽带接入普及率不高, 光纤到户工程有待加快实施;网络双向覆盖率非城区地域偏低;三网融合还有待推进。

4、信息化普及率偏低。

固定电话、有线电视、宽带费用和人民收入水平相比还比较高, 部分用户和微小企业处于用不起境地;一些社会成员的信息化知识和信息化意识欠缺, 直接影响信息化的消费水平。

5、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度不够。

两化融合对于工业化和信息化而言, 都是其发展的高级阶段, 当前的产业形态还多少受传统工业化时代的影响, 技术上主要靠机械化和电气化, 还依赖于自然资源、资金等生产元素, 这无疑与信息化要与新技术、信息资源等深度融合的要求格格不入。

五、我国信息化建设发展建议

1、信息化建设一定要适应我国的国情。

全球都在走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道路, 不同国家都有各自的特点, 中国也不例外, 我们要基于基本国情, 反思以往的发展模式, 树立信息化时代的大势观;树立跨越式发展观,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信息化的战略定位, 制定出两化融合背景下的新的信息化发展战略。

2、促进信息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信息化已渗透到各个领域, 但在发展过程中行业间、地区间还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 所以, 一定要加大力度促进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加大西部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农村的信息建设投入, 促进城乡信息和资源的流动及对接, 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及信息化。对于传统产业要敢于运用信息技术完成内部改造和提升, 推进三网融合, 节约资源, 打破行业的垄断经营。

3、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推进两化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 信息化虽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但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产业技术结合度还不够, 要加强两者间的集成创新, 在预研、开发、设计、生产等环节中进一步推动信息化, 提高工作效能;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完成我国制造业的质的嬗变;充分挖掘利用信息资源, 促进节约能源、降低物耗、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推动资源配置、流程再造、业务重塑和管理决策环节的信息化, 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4完善信息化标准和评价体系。

我国先后在“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引入了信息化发展指数 (Ⅰ) 、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 用以对信息化发展进程和总体目标进行监测和评价。下一步,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相关标准体系, 使信息化建设有序、规范。信息化测评是全国及各地开展信息化工作的风向标, 是检验及推动信息化建设进展的重要方式。科学的测算测评结果, 会直观地反映信息化发展水平, 实施信息化所产生的效益与影响, 因此要完善信息化测评的标准、方法、体系, 引领信息化健康、有序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1.3.16.

[2]吴敬琏.信息化是转型期核心命题[J].中国交通信息化, 2011.7.

上一篇:高考备考策略下一篇:融合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