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划

2024-05-31

建筑规划(精选十篇)

建筑规划 篇1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规划,分析

1 引言

现今, 随着各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与进步, 对能源的需求与短缺紧张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 会极大的消耗各种能源与材料, 所以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也不容忽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对建筑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这就导致建筑行业的整体能源消耗占据的比例逐年的增加, 与以往的建筑行业消耗能源相比, 现今的建筑行业消耗的能源占据我能源总消耗的30%以上, 并且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发展, 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会只增不减, 虽然建筑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是从长远目光来看, 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如此之大, 必然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制约的反作用, 因此如何做好建筑行业的节能施工成为现今建筑行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建筑施工设计与规划时, 合理的应用一些节能技术与方法, 从而降低建筑行业施工消耗的能源与成本, 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 从而朝着节能建筑的方向发展是新时期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我们要在建筑设计与规划时, 实现对建筑节能技术的方案研究, 提高建筑的节能性。

2 建筑的设计与规划对建筑节能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建筑的设计与规划会对建筑行业的施工建设带来不同的能源消耗, 不仅会在施工过程中直接的消耗能源, 还会导致施工后的能源消耗问题, 以下就对建筑规划对建筑节能的不同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2.1 建筑规划方案对施工过程的能源直接消耗分析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规划的过程中, 我们在对建筑的结构以及材料使用时的设计与规划会对施工的直接消耗造成很大的影响, 比如在施工规划方案中, 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不同, 就会造成不同的材料与能源使用,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来说, 影响着整体建筑质量的最重要内容就是建筑的规划与设计, 在进行建筑施的规划设计时, 我们要综合的利用施工现场的环境资源减少对建筑能源的消耗, 从而有效的降低能源的消耗, 实现节能建筑施工的目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我们应该多使用一些节能材料进行施工, 从而保证建筑节能的目的。建筑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 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条件对施工方案进行改善, 根据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变化对施工方案进行分析, 研究如何利用较少的能源与材料实现质量较高的建筑水平, 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建筑规划方案对施工后的能源使用消耗分析

建筑行业会涉及到很多专业的知识, 要想实现对建筑行业的节能目标, 要从最初的建筑施工方案设计到具体的施工, 以及建筑施工后的运行管理等进行全过程的控制。以往我们只注重对建筑过程中的成本以及能源的节约, 却忽视了建筑使用与运营阶段的能源消耗等, 这些状况会导致建筑行业的节能效果并不理想, 现今我们要从整体建筑的方面进行理念的规划与设计, 根据建筑使用的年限以及效益进行节能方案的优化, 在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我们要对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充分利用各种自然环境资源, 优化建筑的使用材料, 对一些外墙等部位选择节能型的环保材料, 再设计规划时, 要对施工使用的能源消耗进行模拟计算, 计算各种空调等设备的能源消耗状况, 选择合适的规划方案, 有些新型的节能环保设备能够有效的降低能源的消耗, 提高对能源的利用。因此建筑规划的使用运营阶段也会有能源的消耗问题发生, 我们要做好建筑规划设计, 考虑到各方各面的节能问题, 实现良好的建筑节能目标。

3 建筑规划中的相关建筑节能的技术与方法

建筑规划与建筑节能之间具有互相影响的作用, 在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我们要研究相关的节能技术的应用, 从而实现较高的节能建筑目标, 以下就对建筑规划中的相关节能技术与方法进行分析:

3.1 对建筑规划中的整体环境条件进行节能方案的设计

很多时候, 建筑的节能规划设计要从建筑的整体环境与外部条件决定, 我们要综合考虑整体的设计理念, 在进行建筑规划与设计时, 要配合能源的使用、环境的分析、设备材料的节能效果以及建筑结构的材料使用等, 从而保证建筑规划与外部的自然环境相结合, 尽量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提高对建筑施工与现场环境的协调控制, 根据建筑范围内的自然条件进行建筑室内的环境规划与调节, 从而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实现节能效果。

现今建筑行业最注重节能目标, 在规划设计的时候, 要重视到节能与建筑环境的关系, 以建筑节能作为基础规划的核心内容, 从而指导着建筑的规划设计, 利用自然条件与资源, 实现对建筑整体的节能目标, 对建筑的整体进行节能规划设计影响着人们的居住质量。

建筑居住的环境主要是阳光与风流, 所以在进行建筑的总体节能设计时, 必不可少的要对这两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 我们应该在建筑施工规划时, 降低阳光的辐射能量, 提高建筑的通风状况, 从而提高对建筑的整体节能设计与规划。规划好建筑之间的距离以及建筑的基本朝向, 还要联系好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这是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目标的重要措施, 在满足基本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 要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实现节能的目标。

3.2 对建筑整体结构空间规划设计的节能方案研究

建筑物的基本朝向会极大的影响着能源的消耗, 因为阳光具有辐射作用, 阳光的作用会导致制冷与制暖的能源消耗问题, 所以在规划设计时, 要设计好建筑的整体朝向, 满足最低的能源消耗, 既要舒适也要节能。其次建筑的总体面积也会影响到能源消耗的大小, 我们在规划设计建筑时, 要尽量减少外部的建筑面积, 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 实现节能目标。只有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才能够在满足基本的建筑使用功能外进行节能效果的研究, 对整体的建筑结构进行规划设计, 适当的隔离, 可以改善室内的环境, 降低能源的消耗, 整体结构在规划设计时要注重对空间结构的设计, 考虑到空气的流通。

选择节能建筑材料也可以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 实现建筑行业的经济、环保、节能与高效目标, 做好建筑节能设计, 研究并应用新型的保温节能材料, 从而提高建筑节能的目标。

4 结束语

总之, 建筑节能与建筑规划是密不可分的, 建筑的节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我们要在建筑规划时全面考虑到建筑的节能, 研究节能新技术, 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降低能源消耗。

参考文献

[1]陈宇强.试论建筑节能与建筑规划设计[J].工程建设标准化, 2015, 11 (5) :13~26.

[2]史海运, 王巧燕.试论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3, 02 (7) :22~36.

[3]李雯, 荆方.试论如何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实现建筑节能[J].建材与装饰 (旬刊) , 2011, 06 (12) :22~35.

建筑规划 篇2

气候分区与建筑风土美学

在亚热带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与遮阳的节能效果,都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即遮阳效果比热带收稿日期:2013-03-01;修回日期:2013-03-26 低,保温效果不如寒冷气候,必须巧妙地将保温与遮阳作最合理的组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根据以上节能要求来勾画亚热带气候的建筑特征,即“适当的开窗”、“丰富的阴影”、“充分的通风”。“适当的开窗”即开窗只需满足基本的采光、通风及眺望的需求即可,不要开设大窗以免引进太多的热量,一般而言,办公建筑的 40%、居住建筑的 20%的平均开窗率就具有良好的采光、眺望的效果。“丰富的阴影”就是在开窗部位上部设计遮阳板、阳台以遮挡日照辐射。“充分的通风”则要求建筑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即要求建筑平面以长条浅短为主,居住空间深度不宜过大,方便通风。规划设计节能措施

2.1 场地选址与规划

2.1.1 场地日照条件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对建筑节能意义重大,充分利用好日照是达到舒适节能最经济和环保的方法。城市中的场地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周围建筑物和自然环境有可能对规划场地产生遮挡,影响场地的太阳能获取,使场地内的建筑物因缺乏足够的被动式获热,造成更多的采暖能耗,这对冬季寒冷气候地区十分不利。因此,在场地选择和规划中分析场地的日照条件,进行日照计算分析,以便留出日照通道,在日照条件较好的空间布置主要建筑,在太阳日照不利处布置附属功能建筑,比如停车场、配电房等,这对建筑整体节能是十分重要的。

2.1.2 地形地貌

区域的地形地貌对区域内不同地点的日照、风环境等微环境产生影响,开敞的场地一般会比背风场地有更高的空气交换频率。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南向或东南、西南向的场地通常意味着更好的日照、风环境等场地条件,更利于减少建筑的能耗需求,而背风处的场地代表着冬季更大的风速,加大了建筑的能耗需求。自然地形是场地竖向设计的基础,在场地为坡地的情况下,建筑宜优先选择南向山坡平行于等高线布置,采用南低北高的布局,夏季拥有良好的通风,冬季可获得更好的日照和辐射得热,达到冬暖夏凉和节能降耗的目的。南坡的建筑日

照间距需求会 地低于水平地形的间距要求。因此,提高容积率,从宏观上也会取得节地降耗的目的。

2.2 建筑形体和体形系数

建筑形体和平面方案对建筑能耗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设计师选择建筑形体和平面方案时,应考虑不同形体的建筑对能耗的影响。建筑形体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建筑体形系数的大小。一般而言,建筑形体越简单,体形系数越低,较低的体形系数说明相同的建筑面积下会有较小的外墙散热面积,有利于减少能耗。我国相关研究表明,体形系数从0.4减到0.3,可使围护结构热损失降低25%。另外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其最利于节能的形状还与本地区的室内外温差、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太阳照射角度等因素有关,所以在规划设计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建筑类型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获得最佳的设计形体。

2.3 朝向和布局

2.3.1 朝向与太阳辐射

建筑物上的太阳辐射强度取决于一天中的时刻、季节以及朝向。夏季太阳升起较早并且以一个较低的角度照射东面,随后太阳照射角度越高并且辐射越来 A-AAA 北 L1L2L2 越强。由于太阳照射角度很高,南

面只获得较少的太阳辐射,随后太阳移动照射西面。冬季时期,东西两侧辐射的强度 减少,南面全天都可以获得日照。因此,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南北朝向布局最有利于建筑节能,根据用电量调查研究,在夏热冬冷地区,在窗面积为 30%时,东西向房间的空调运行负荷比南北向要大 24%~32%,东西向住宅比南北向住宅单位楼板面积年平均耗电量高出 33%,以全年用电统计来说,东西向住宅比南北向高出1.7 倍。由此可知,朝向配置先影响住宅的空调能耗,接着再影响其建筑的总能耗。

2.3.2 朝向与风环境

在夏季炎热地区,良好的通风是减少建筑制冷需求的最经济的方法。通风一般分为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风压通风指当风吹向建筑物的正面时,因建筑物表面遮挡在迎风面产生正压,气流在向上偏移的同时绕过建筑物各侧面及背面,在这些面上产生负压,这种因风压产生的通风就是风压通风。要想获得有利的风压通风,就要求建筑外部有较好的风环境(风速不宜小于 2~3m/s),再者建筑需面向夏季主导风向,且建筑的进深宜浅(深度一般要求低于 14m),以便形成“穿堂风”。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布局时,应优先考虑建筑进深低于 14m,可将建筑布局成一字形、L 形、回形等形式,以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热压通风即利用热空气上升从上部排出,室外新鲜冷空气从下部进入,室内外温差越大,热压作用越显著。热压通风一般用在建筑进深较大的建

筑,来弥补因进深太大风压作用低的缺点。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夏季南风为主,冬季北方盛行。利用这种冬季和夏季主导风向的差别进行城市和区域通风的总体设计,可达到冬季防风和夏季自然通风的目的。为引导和加速夏季城市里风的流动,建筑群朝向与夏季盛行风向的角度宜控制在 0°~10°之间,并结合自然地形等高线,建筑朝向与正南向夹角保持在 15°范围内。在区域建筑群体布局上,南侧建筑宜开放,密度相对较低,以留出风口;可利用前后错列、斜列、前短后长、前疏后密等导风措施,导入夏季东南风。冬季防风时,将北侧建筑尽量封闭,以阻挡冬季北向季风。总体来说北部宜布置高大和封闭的建筑形体,南侧宜布置低矮和体量较小的建筑形体来利于夏季通风和冬季挡风。结语

建筑规划 篇3

关键词:建筑文化;庭院;学校建筑

建筑是什么?《辞海》中将“建筑”的含义分为三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罗马时代的建筑家维特鲁威所著的现存最早的建筑理论书《建筑十书》认为,建筑包含的要素应兼备用(utilitas,实用)、强(firmitas,坚固)、美(venustas,美观)的特点,为了实现这些特点,应确立艺术的且科学的观点。而“百度百科”则定义为: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笔者比较认同台湾建筑思想家汉宝德的观点:建筑不应该是理性的产物,建筑是一种文化。他认为自古到今,无论中外,在建筑方面鲜有严格的学术研究成果。即便是奠定现代建筑基础的先驱勒·柯布西耶与赖特的文章里,也没有一篇是严肃的学术论文。

想来也是,近现代中国,国内被称为建筑大师的梁思成,也被称为建筑思想家;国外的贝聿铭,更被称为艺术家(艺术就是精致文化)。而当代中国之所以少有建筑大师级人物,也许和曾经的长期的极左路线支配有关。即便如此,干建筑行业的人,也往往愿意以艺术家的形象示人。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样也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学校文化”近年来的兴起。

系统地研究建筑文化,尤其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也许能探寻到“学校文化”的根,从而为教育创新找到新的发力点。

一、传统建筑文化概述

文化一般分为精致文化与民俗文化。精致文化,其实就是艺术。尤其对于西方来说,拿掉建筑,他们的艺术史就不完整了。

同时,建筑又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因此建筑文化也可以称为民俗文化。

探究各式各样建筑形式背后的文化特质,才能使我们真正地了解中国的建筑文化,帮助我们掌握中国建筑的主题价值,从而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不失掉民族的特质。

(一)生命的建筑

如果必须回答中国和西方建筑文化的主要区别,我的回答是“建筑材料”。西方人用石头,中国人用木材。

秦代建阿房宫,蜀山为之伐空,代价是亡国;慈禧修颐和园,苦于华北无大树可伐,只能从长江以南地区运过来,耗费之大,不得已挪用海军经费,代价同样是亡国。显然,中国人不是为了省钱,也不是技术落后,而是有意选择了木材,这表达了一种几千年不变的价值观,即对生命的期望。

中国人也使用石头,但建的是墓室。因为石头是地面下或脚下的东西,暗示着死亡。而木材来自向上生长的树木,代表生命。在汉代以后盛行的五行说中,木象征生气,曰青龙,方位东。即使砌墙也不用石头,而用夯土。后用砖瓦,盖因砖瓦是土烧制的。因此,古代称建筑为土木。五行中,土居中,主方正,大吉之象。

建筑的功用是蔽体,与衣服类似。有兴建、完成、颓败的生命迹象。新建筑一般都是主人发迹的时候建的,因主人的飞黄腾达,而愈发扩大,富丽堂皇,;又因主人的衰退或失败而归于沉寂,随岁月磨蚀、无人照料而破败。如果后代争气,自然可以对建筑善加照顾。若超过了先代,则必再建更大、更豪华的住宅,以“光大门楣”,而无需保存老宅。所以,中国人对永生的追求是子孙的繁衍与发迹,而不是用什么材料搞个建筑,让它永固。

更何况中国民间没有长子继承的制度,而是儿子们均分包括建筑的各式财产,这是种合乎人性的办法,但对保护建筑最为不利。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则是长子继承,建筑就成为家族的象征。而中国则是经过一代代的瓜分,若其中再无人发迹,则成为一个个大杂院了。显然,直接触摸到的生命的感觉,对中国人来说比永生重要。

(二)世俗的建筑

与世俗的建筑相对应的是“宗教的建筑”。西方的建筑史,几乎等于宗教建筑史。西方文化中,人的生活是不重要的,崇拜神、荣耀神才重要。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帕台农神庙,其建筑的精准性,眼睛都不宜察觉到。各部分比例达到了极度的和谐,甚至超过了数学的精确。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将其与汽车相提并论。到了13世纪的哥特时代,欧洲的基督文明完全成熟。教堂的设计与建造,往往通过小型石块的刻削堆砌,历时数十年、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建造成数十层高,宏伟、庄严或精致巧妙的建筑物,堪称奇迹。这上万块石头,任何一块切割的形状不准,或损伤、破裂,都会影响整个建筑的外观与安全。数代相传的神圣使命,依赖每一位匠人的责任心和内外如一的态度。这种理性是西方科学和工业化的精神基础。始建于1884年,目前仍在修建中的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就是例证。

中国没有这种精神,也几乎没有宗教的建筑。即便有,也始终没有突出于人性之外,创造一种超世的形式与威严。它们不但无法与皇宫相比,甚至无法超过地方政府的衙门或官员士绅的宅邸。不仅如此,格局上,在外来的“塔”自宋代消失后,与居住建筑已经没有事实的区别。此后的宗教,不过是“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观念而已。我们的神要有求必应,要香烟、纸钱、牺牲供奉才行。因此,中国人敬神不必下精神上的功夫。现在很多庙宇,还经常是前面建得富丽堂皇,目的是让“神”感到气派十足,后面就可以马马虎虎,甚至是一堆乱木板。至于建筑本身的精神价值更是不存在的。

因此,中国的建筑是世俗化的,它只是一种生命过程中的工具,并不足为人生之精神、永恒价值之所寄。它只是在此一时间、空间中我们赖以遮风避雨,过一种和谐生活,并满足我们心灵需要的器具而已。古老的建筑更是如同一件旧衣服,倾废是天经地义的,虽然令人惋惜,但势所必然,不如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建筑。

(三)家族的建筑

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本。反映在建筑空间上,首先是其内向性。其一就表现为由院墙围成的向心的院落型建筑形态。除了和西方的早期院落一样具有“妇女牢狱”的功用外,则具有明显的向心性。院落方正,铺砌整齐,且比室内低,四周建筑均面向此空间,并与之相连。院落的宽度通常不超过五间,否则就新建第二个院落,以保持空间的向心性,同时又能满足居住的舒适度。西方的院落往往没有明显的向心性,建筑物偏居一隅,其功用除前述男女之防外,主要是采光和通风,还有交际。这种差异,使中国人至今也难以走出院子,成为社会公民。

其次是其秩序性。尊卑、长幼之序是通过居住空间来表达的,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中国人。主房位于院落的中央部分,高大或富丽;次要的建筑位于两旁;主房后的居室高大而不突出,表示辈分高,却非一家之主。总体遵循“前私后公”“前下后上”的原则,建筑中的位分关系一目了然,而不像西方的古城堡,如凡尔赛宫,除其中的教堂特色突出外,其余则都一样,像迷宫了。

再次是其生物性。即家族有机而多变的本质。如前所述,中国民间一般不实行长子继承制,院子的建造者去世后,必然出现“多家长”的局面。由于分家后,谁都没有与当年兴旺时相匹配的财富,自然也都无法维持原有建筑规模,建筑受到忽视或破坏就成为必然之事。而自古以来“布衣为相”的传统,更是加剧了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建筑随家族兴衰而存废了。所以,中国建筑本身就被赋予了生物性。

二、庭院住宅的特色

庭院住宅又称为合院住宅。它是除华北、西北的窑洞、青藏的平顶厚墙建筑及西南热带的吊脚楼之外,在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建筑形式。

庭院建筑在北方和南方又可分为分布式和聚合式两类。其原因主要与北冷南热的气候有关。北方多是分布式(或分散式),分散房屋,加大院子,增加阳光接触的墙面、延长日照时间;南方多是聚合式,聚合房子,中庭狭小,以便遮阳。

就单个庭院建筑而言,其基本设计结构是:对外封闭的外墙,各房间围绕面对一个户外庭院。从而表达了“以家庭为基本社会单位”的意象,以及向心、凝聚、声气相通、呼应一体的空间感所表达的浓厚家庭观念。

另外,结构上明显的“轴线”,讲究“正偏”与“内外”的层次,所表现的主次分明、秩序井然,充分反映了中国家庭制度特有的空间意象。具体说来,庭院的一般格局如下:

(一)建筑的结构:以三合或四合排列,中围一院。

(二)建筑的朝向:主面朝院,以院解决通风、采光、排水、交通等需要(图2-1)。

(三)墙与廊:以墙、廊联系或围绕建筑,成一合院。合院对外封闭,大门尽量朝南,北面少开口。

(四)规模:一个合院规模不足,如需扩大,以重重院落相套,向纵深与横面展开。

(五)交通系统:主要随着屋檐做格子状分布,不下雨时可以走庭院。

(六)绿化:布局上采取点栽、群栽和藤架相结合的方式;植物的选择上,多乔木、藤蔓,少灌木花草。花草也多选取四季常青,花期长的(图2-2)。

(七)轴线的作用:在合院群中,纵向有明显轴线意味,横向则左右大体对称。一般以“前公后私”“前下后上”为原则,把对外的房间放在前头。

(八)价值观的表达:除了“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外,设置于核心地位的自然是堂。

(九)机能方面:合院建筑有高度的适应性,尤其是它的庭院具有很多功能。

(十)空间方面:由外到内有上下台基的起伏、左右回廊的回环、一实一虚的收放等。重组合,不重独栋;重水平纵横,不重高度;重体验的变化,不重视觉的变化,等等。

三、学校建筑布局规划构想

是校园建筑布局规划还是学校建筑布局规划?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赵中建对“校园建筑”和学校建筑的差异作过深入区分,认为两者之间虽然存在众多重叠之处,但仍然存在差异,如图3-1所示。

总的来说,在学术用语上更多地采用“学校建筑”,而一般用语则也会采用“校园建筑”这一称谓(在我国学术界,有数对术语的使用颇值得研究者关注,除了“学校建筑”与“校园建筑”这一组概念,同样流行的还有“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这一组提法)。从表面看,两者之间似乎并无太大的区别。事实上,两者的具体内涵也确实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交叉重叠,区别主要体现在“学校”与“校园”两词之间内涵的本质差异性上。“校园”一词更多指向的是空间维度内的区域或场所,是一地理环境圈的范畴概念;而“学校”一词更多地是指以培养人、教育人为目的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机构。由此可见,两者的切入视角存在差异,即前者是从地理环境圈的视角,而后者是从组织的视角。是故在对“建筑”或“文化”进行界定时,显然前置语的不同会导致某些差异。

在笔者看来,从地理环境圈的角度对“建筑”或“文化”进行界定,有其天然的不足之处,即过多地受到地理环境圈的先天限定,似乎很难表达“建筑”或“文化”与周边环境、社会、政治、经济、人之间的动态发展联系。因此,笔者更建议使用“学校建筑”这一术语。相对应地,本文重点结合前文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分析,讨论“学校建筑布局规划”的一般原则。

(一)模式引领、布局合理原则

在确立符合教育目标,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的教育模式前提下,合理布置学校的总体功能分区,科学划分教学区、体育活动区、绿化区和生活服务区等。要注意节约用地,安排车辆、人流走向,合理组织空间,创造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安全且优美的环境。具体操作应不违背《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的基本要求。

(二)轴线定位、分区校准原则

学校建筑具有分区复杂,建筑物、构筑物、绿化物类型繁多,功能交叉、边界模糊等情况,且学校用地规整性不高,从而对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发挥建筑的教育功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轴线的选择就尤为重要。

1.轴线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对繁多的建筑群具有定位作用。

2.明显的轴线,便于校准学校各功能区的正偏内外。

3.中轴线再加上次轴线,多重轴线更有利于较大规模学校的校园分区。

4.轴线选择不必拘泥于南北方向,也可选择东西走向。

(三)组合庭院、彰显文化原则

汲取传统庭院建筑布局的基本思想,在充分考虑气候、社区、学校传统等内外因素的基础上,依据学校的教育模式(即发展愿景)把学校作为一个大庭院进行定位,而后再有序分割为若干小庭院,通过加强横向与纵向的相互联系,彰显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宜包括:模式文化、制度文化、绿色文化、科技文化、名师文化、成才文化、校本文化及志愿者文化等。

20世纪30年代,鲁迅在《且介亭文集》中写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意思是,只有来自民族大众的东西,经过千百年提炼升华,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才能被世界认同。比如中国的丝绸锦缎、陶瓷玉器、书法篆刻,等等。我想,也应该包括建筑。当然,介绍古代的思想、生活与空间,并不就是在实用上或设计上主张复古。现实的教育工作,学校文化的构建工作,如需要“承先”,当然先要“温故”。如要“启后”,则还应以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教育发展问题,尤其是以如何实现教育的内涵为中心。因为,“现实”对我们永远是深刻、宽广而又真切的。现实中有过去的延续,也有外来的影响;有眼前的实际问题,也有影响未来的一份责任。让我们汲取传统的、外来的、现实的各种营养,开创郑州教育内涵发展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郭继生.中国艺术之特质[M].合肥:黄山书社.2012.

[2]邢义田.中国文化源与流[M].合肥:黄山书社,2012.

[3]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北京:三联书店,2006.

[4]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作者简介:

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 篇4

1 建筑节能建筑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1) 设计方案决定建筑直接能耗

在建筑之处的设计方案中, 建筑材料及其结构的方案都会直接关系到能源的消耗情况, 一般情况下, 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各类设计都应该综合多种情况共同考虑。据有关资料记载, 我国的住宅建筑每平方木的钢材使用量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在我国, 住宅建筑平均每平方米使用钢材量达到了50kg左右, 每平方米所使用的水泥量达到了220kg, 这些数字表明了我国的建筑规划设计水平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距离, 并且其建筑节能还是一项相对艰巨的任务。综合考虑, 只有优化设计方案, 选择经济合理且高技术的建筑设计, 才能够在建筑工程上直接减少耗能, 做到环保节能。

(2) 建筑设计方案影响建筑使用的能耗

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综合性非常强, 综合的各类知识非常多, 要想更好的做到建筑节能, 就单单只能从建筑施工着手。在近几年的现代建筑节能中, 所说的建筑节能则是包括从建筑设计的最初到形成完整的方案、选材、施工、完工、维护的整个工程, 我国目前的建筑能耗使用情况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这就导致了我国的建筑规划难以达到环保这一理念。所以我们要从建筑方案的设计出发, 将其内容丰富、设计优化, 尽量选择最少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环保效果。比如建筑设计方案做到减少建筑能耗的使用就要从设计师开始, 最好是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加入自然资源的利用, 如光照、风向等等。

2 建筑规划中的节能环保

建筑规划中的节能环保除了复杂以外, 更多的是需要仔细, 要考虑到每个小细节小不同, 真正根据每个功能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材料。

(1) 外部与整体环境之间的节能。建筑规划中的节能环保要从整体设计出发, 要综合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内容, 如资源分析、环境、设备等等。只有将每个方面的条件及优势资源都利用起来, 才能做到节能环保并创造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建筑规划中外部与整体环境之间的节能就是要能够在整个规划过程中全部体现出节能的意识, 做到规划节能, 这里所说的规划节能式指在建筑规划中将节能这一理念贯穿, 尽量考虑到自然资源的利用, 最好是从整体上实现节能环保。

(2) 节能的单体设计。建筑所必须具备的有合理的朝向、体形和空间设计。其中建筑的朝向对于建筑能耗影响也很大。夏季日晒较为强烈的情况下, 会导致制冷负荷加剧;冬季日晒较弱的情况下则会导致采暖负荷降低。所以在其建筑朝向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当地的环境, 从其气候、地理位置、建筑用地等等各方面出发, 既要做到能够节约土地资源, 又要设计高质量的建筑;同时, 还要选择最佳的朝向, 要能够在冬季获取较多日光, 在夏季则避免日光直晒, 另外常年通风换气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考虑到我国的建筑经验, 我国大多数的建筑都是保持着南北朝向, 但是由于地理情况还存在部分差异, 所以有少部分的地区不能够选用南北朝向, 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 因地制宜, 做到节能与舒适共存。

在建筑规划中比较受关注的一点是建筑体形系数。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表面积与外表面积的体积之比。建筑体形的变化会影响到建筑采暖空调的能耗, 所以, 在其实际过程中要权衡其利与弊, 尽量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建筑构造, 不要有过多的凸凹面, 其建筑外围护的面积要尽量少, 不要因为体形的增加而增加其体形系数, 最好的办法是将其体形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范围之内, 这样才能保证建筑规划能够降低能耗, 做到节能环保。

(3) 建筑物部位节能。建筑部位节能首先就是要能够满足建筑在各个部分都具备所需的功能, 同时还要在其设计的造型和选材上进行改造, 真正做到建筑节能环保这一想法和理念。其中建筑物部位节能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选择材料, 在选择材料时既要能够具备建筑物所需要的基本功能质量, 还要崇尚经济、环保、节能这三个原则。同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节能环保材料已经被运用到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 例如高科技的保温材料、环保防水类材料都可以被广泛运用到建筑外墙和屋顶的建设中, 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保温防水防潮, 增加居住舒适性。除此之外, 海域哦新型的透光玻璃, 在建筑规划中使用这种材料不仅能够增加透光的效果, 还能够减少热量的传递, 可以更好的调节室内的光照及其温度。从总的方面考虑, 建筑物部位节能就是要从小的细节出发, 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 选择最为合适的材料, 真正做到环保节能, 让建筑规划设计更为理想。

3 总结

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节能环保这一过程相对于其他的工程项目多了很多复杂的工作, 同时, 其综合性也比较强, 需要长期坚持。要想从根本上做到降低能耗实现环保节能, 就要从设计师这里出发, 多多研究、尝试、积累和总结各方面的经验, 尽量在有限的条件及资源下能够将建筑节能与艺术完美结合, 让建筑规划在每个方面都能体现节能这一理念, 但是又不失艺术的美感。

参考文献

[1]肖宁.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06∶342~349.

[2]陈晓晨.浅谈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03∶166.

[3]蒋官杰.浅谈如何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J].现代物业 (上旬刊) , 2012, 08∶74~75.

建筑节能与建筑规划设计的关系 篇5

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对节能建筑规划设计以及节能建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节能建筑;项目管理;规划设计;存在问题;成本控制;方法;分析

建筑节能,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建设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

规划设计中的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能源循环利用等。

同时,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设定各种参数,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最初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现在则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论城市的建筑规划 篇6

关键词:城市;建筑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5-0153-01

科技水平发展的日新月异,经济标准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正随着整个城市一起进步,各种形形色色的建筑物成为了装点整座城市的必需品,这些琳琅满目的建筑物及其产生的各种垃圾可谓是每天都在影响着城市的进步以及发展。广西省作为一个山多水美的生态文明城市,现在却逐渐被形形色色的各种垃圾所污染,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好当代文明的指示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并非一日之功,单靠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群策群力,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最终搞好城市规划。

1 广西省城市建筑规划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我省目前的城市建筑规划情况比较落后且不尽如人意。作为一个城市来说,它向世人所展现的外部环境就已经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发展现状,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是不相统一的。而作为我省来说,虽然有着良好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因为忽略掉了生态文明的具体建设而忽视了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由于过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欠缺对一个城市发展进程的考量,致使现在城市整体发展以及城市发展进程出现不平衡。不但如此,当前我省的城市规划缺乏一个详尽周密的规划,过度的强调经济建设与经济发展,忽略了一个城市在其他方面的进步以及发展。比如,对于古老建筑的保护以及对自然环境资源的爱护都是非常重要的。

从整个国家来看,这种不尊重古老建筑物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对其进行拆毁能够有助于现代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当今社会很多人都认为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它短期的经济收益不明显。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更是将古建筑物们视为其发展经济的严重阻力,对古建筑毫不吝惜地加以破坏。当代人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不强,大量的游客因为不清楚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大肆破坏,在古建筑物上随便乱涂乱画。古建筑作为古人留给世人的一种文明象征,却因为人们的缺乏保护意识而导致古人留下的遗产备受摧残,实在是令人唏嘘叹惋。

不同城市之间存在设计互相抄袭的情况,由于盲目地随波逐流,致使他们缺乏对于本土文化特点的尊重。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的城市化规划,一直都对存在着对国外的盲目模仿,不但建设了大片的高楼大厦,而且伴随着城市化现象的凸显,人们将一些野生自然保护区也建设成为了高楼大厦,一些本来具有地方特点的地方性建筑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现代风格的写字楼。虽然政府一直在强调必须把自身的建筑特色融入到当代城市建设当中,但是真正实施的却少之又少。即使是真正按照政府的意图进行实施的,最后建设出来的建筑作品也像是“四不像”一样,从本质上就没有表现出地方的特色。

就我省来说,很多当地市民完全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只是把自然资源当成是自身赚钱的工具,频繁地对一些自然保护区进行大肆的开采,不去对环境进行保护,而是想方设法地去破坏环境,这样的情况在本省可谓是屡见不鲜。一些从事房地产行业或者旅游行业的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经常对准那些已经被开发的所剩无几的各种自然资源,对其进行大肆开采。

2 做好城市建筑规划的举措

作为一国之建筑,必须要顺应本省的自然风光以及人文精神,不一样的地区存在着不一样的人文风情以及自然风光。因此,做好城市规划必须要顺应城市的地方特色,不能盲目地进行照搬照抄,要适当遵循当地的建筑习惯以及当代的城市风格特色,最佳的选择是让当代的城市风格特色和本土的建筑风格相融合。

①对城市的环境进行分类。城市的环境按照建筑风格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须要从各个角度出发对这两种环境进行整合,然后在尽量保护这两种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城市建筑规划。

②城市在进行建筑规划时,首先要学习本省的传统文化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特色。因为只有通过此种方式,才能使得城市的发展趋向正常化以及健康化。一个城市必须要保持其传统的、优良的东西,不能将其随意丢弃掉,只有做好了这方面的工作,才能使得城市规划越做越好。城市之间的相互借鉴方面,一定要注意不可以照搬照抄,为了杜绝建筑设计之间的抄袭,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来防止这种行为的发生。城市建筑规划虽然能够在城市之间进行相互学习,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盲目跟风,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够忘记最为根本的自身的城市精神,在顾全本身文化时也要兼顾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争取达到两个目标,既保证了城市精神,又确保了和当前的时代进步相结合。

③在进行城市建筑规划时,有一类特殊的住宅必须要满足现代的宅学理念。当代人的生活节奏十分快,如果过多注重当代的生活节奏就会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构建,但是,如果过多考量传统文化的建设,就会对现代人的生活造成一定的不便。的确,当代人的生活不像古代人那样,各种现代产品以及现代快餐文化早已不再是过去那般充满了艺术价值,当代人更多把目光放于追求人性化以及个性化上。

④在规划时,还要对人们的收入情况、适合的环境状况进行考虑,不同收入的群体对住宅的要求也千差万别。比如,对于中产阶级收入的群体来说,房价不宜过高,而且这类群体一般会要求绿化面积比较大,才能够让他们减少心理上的压力,这类群体又能够分为带小孩的群体和并没有带小孩的群体,带小孩的群体还必须考虑小孩的活动场地等。一些单身的中产阶级人群,考虑到他们的工作压力以及工作的环境多数会令他们身心感觉非常疲劳,在此过程中,必须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带给他们的是闲适以及轻松,所以,不妨在绿化带内放一些轻松的、怡情的音乐,这样不但对他们的心理有着调节作用,而且他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还能享受放松的心情,在绿化带的附近还可以放置一些座椅供人们休息乘凉。

3 结 语

城市规划建筑最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有一个充满舒适的地方生活、工作,而且也要发挥出城市本身的文化特色以及自然风光特色,这对于我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目标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城市建筑科学健康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建筑规划的长期性发展目标,在城市建筑规划实施的过程中,杜绝互相抄袭,保证每个城市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是非常重要的。规划成果的实现离不开城市每个普通市民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城市建筑规划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利峰.城市建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

[2] 张静.城市建筑规划的实施管理社会效应分析[J].知识经济,2009,(7).

[3] 洪水泉.试分析如何做好城市的建筑规划[J].江西建材,2014,(14).

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联系及其协调 篇7

1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不同概念

城市规划设计的概念是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城市内部的经济情况和土地设计、社会进步、空间的布局以及各种各样建设工程的综合要求的整体, 是对城市不同空间的分配与规划。具有特别强的专业化、综合化和经济关系的主要特征。城市规划与设计是用可持续的、生态的思想来不断延续城市的发展历史, 开始城市亮丽的的未来, 它的设计对象是整个建筑物所在的城市与建筑物城市所在的主要地区, 它的主要任务是为了使各种土地得规划进行一个清晰地空间结构设计, 它也是一种宏观的空间方面格局的复杂规划。

建筑物的设计是设计者把建筑整体部分的使用功能体现在实用、经济、美观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细致的划分和设置, 使得这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在城市空间和表现结构方面得到合理的落实。同时, 建筑物的设计主要体现出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 使得这个城市的建筑外观效果和时代进行接轨, 和城市所处的文化环境共同协调, 突显出一个时代的特色, 展现出一个城市的不同风采, 最后能达到建筑物和城市的规划之间的协调与发展。

2 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

建筑物设计中的使用功能都必须通过其实现具体的结构布局的功能, 每个功能之间的应用都会因为专业特点、管理程序和个人习惯的不同, 所要求的空间方面的结构差异也特别大。因为在规划设计的时候使用者在各个方面都缺乏全面的了解, 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没能够及时的补救或者是改正, 通常会对已经建设好的建筑物实体进行简单的补充和修复、进行大范围的拆除, 这都会进一步造成特别多的时间、物力和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其中的各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2.1 在没有使用人的参与与商量下对建筑任务书的制订

建筑物设计的关键要素建筑物设计所使用的任务书, 任务书是建筑使用者对要建的建筑的功能方面的需求, 但是制定任务书通常缺乏建筑物直接使用的用户的直接参与。不管是住宅小区的开发还是办公大楼、工厂等一些其他方面功能的建筑, 建筑任务书的制订都是开发商或者管理者完成。他们都不是最终的建筑物使用者, 因此按照参与者所设计的这些建筑物和最终的使用它们的用户的要求都会有一定的差距。

2.2 经济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

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明显的会受到一定的经济因素的客观影响。任何一栋独立建筑的建设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条件下才能顺利施工建设的, 但是每一栋设计的建筑物使用的年限一般都是要使用几十年以上的, 为了使它能够在合理长久的使用期限内能够有一个保障性的前期瞻望, 这不仅是对规划师和建筑师的基本能力的一种挑战, 也是在挑战着建造者的经济方面的投入。

2.3 建筑设计的程序中没有基本的建筑规划过程

当今国内的建筑物设计工作一般分为两个重要的部分:初步的建筑设计与施工建设图的设计。在初步的设计过程中所有的建筑规划设计方面的任务我们都必须顺利完成, 并且是要由我们的设计师来进行设计。由于建筑物的规划与建筑物的设计存在着关注重点方面的差异, 还有一些事建筑设计者在功能的设计方面上的弱势项, 再加上较少甚至没有和使用者进行直接的沟通, 建筑物的设计师通常所设计的建筑结构也不一定能够使建筑物的直接使用者的基本要求得到全部的满足。由于建筑都是有一定规则的, 一般上都是比较通用的, 通过一些小幅度的改正就能使它的要求得到一定的满足。这些就是建筑设计者不够重视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因。

3 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筑物设计的不同

3.1 设计的理念不同

建筑物设计的整个过程是对建筑目标的规划过程, 设计的程序也都是从一般到复杂之间不断变化的。而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则有很大不同, 它从建筑物设计开始就必须计划好多方面的衔接问题, 它也是城市的基本建筑的关系的建立和处理、综合和协调的基本过程。

3.2 设计的难易程度不同

在建筑物设计的过程中, 我们主要是把想象作为问题的主要方面, 建筑设计者只需要有具象可控思维的基本能力就行了, 但是作为城市建筑规划的设计师来说不但但需要他们有具象思维的基本能力, 还要有特别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让我们总揽全局, 不断地对整个城市建筑进行基本合理的构思设计。在现今, 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不仅仅是工程、建筑的简单设计, 而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建筑物功能的规划与简单的环境规划。因此我们对建筑设计师的专业知识的要求也不断增加, 另外我们为了追求更高的质量、更高效益的建筑设计, 城市的规划设计基本上由各类的专业人员协作完成。

3.3 设计的目标不同

建筑物的设计是指依据开发商想出的具体的建筑要求和目标, 设计师们利用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结合当地的环境、不同的风土人情等等设计出不同种类达到建筑物设计目标的预定方案以备选择, 因此我们说建筑物的设计是一种按照目标找基本答案的设计, 而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一般是没有特别的要求和目标。城市规划与设计不单单是单纯的按照设计的要求去找合理的答案, 而是要我们自己提出不同的想法、进行简单的设计, 并且把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作为我们队建筑物设计的首要目标。

3.4 超前性的目标

在一般情况下, 每个不同的建筑物在设计前它的作用和功能都己经基本上确定, 建筑物设计在一般意义上它是一种基本目标的静态化设计。但是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却没有最终的目标, 它设计的所有建筑工程都是针对不确定的目标进行探讨, 并且会在一定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修改和调整, 它也是一种简单化动态的、持续的设计。

4 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的协调性

4.1 建筑设计可以从侧面表现建筑规划

建筑物规划所使用的方案的基本设计是由建筑物来进行基本表现的, 建筑物的设计和建筑物的规划设计都需要我们进行建筑流线分区与功能分析, 但是建筑物的设计也不是简单的把一些简单的功能分区分为一个个比较简单的规矩的分区, 而是不断运用各种各样的科学手段来进行简单的综合方面分析, 并且通过这些分析的重要结果来进行简单的功能分区方面的工作, 在不断进行建筑物设计的功能分区的过程中还要求我们考虑好建筑物的尺度、整体, 保证建筑物的尺度适合其风格。

4.2 建筑规划是建筑物基础设计的前提

建筑物规划与建筑物的设计在设计得基本过程中是一前一后的关系, 一个很好的建筑物规划的方案不仅要求我们注重对现今社会的基本需要进行简单的设计, 还要求我们对未来的社会需要进行简单的预计, 将自己对建筑物的预计结果基本融入到建筑的规划方案当中去, 这样我们的建筑规划方案就能给建筑设计者指明正确的方向, 建筑设计者的基本工作就是必须在建筑物规划的方案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 并且进行复杂的建筑设计。

5 结束语

综合以上因素, 建筑物的设计与建筑的规划之间一定存在着某些相互之间的联系, 并且有着非常紧密的协调关系。我们只有在建筑的设计中注意这两者之间的科学技术协调, 才能让设计的方案达到非常好的程度。要加强对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之间联系的恰当认识, 两者要做到合理地协调, 以免发生不该的损失和浪费, 降低设计上的缺陷, 使得建筑设计更加完美。

摘要: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越来越高, 人们对精神文化水平要求的也越来越多, 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对建筑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关系的要求也不断增高, 城市设计的理念也不断地步入到正轨, 城市化的进程也随之不断地不断加快。建筑物的设计与建筑规划受到文化、经济、社会、技术和自身特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约束, 无法做到尽善尽美, 但是设计存在的很多问题在科学设计的进行中是不会发生的。本文针对建筑物的设计和建筑物的规划之间的联系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规划,建筑设计,联系,协调

参考文献

[1]吴晓丽, 刘永芳.浅谈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与协调[J].城市建筑, 2014, 12 (6) :205~207.

[2]周建国, 马强.浅谈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之间的关系[J].科技资讯, 2014, 7 (25) :72~73.

[3]赵建波, 翟艳丽.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两者间的关系[J].城市建筑, 2013, 11 (20) :48~49.

浅谈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之间的关系 篇8

1.1 规划的内容

建筑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建筑物室内外的功能要求, 对功能的布局进行合理规划, 以提高建筑物使用周期内的功能价值。建筑规划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建筑物使用功能, 而规划的过程就是以建筑区的区位分析、形体要求和风格定位为切入口进行建筑物的建设。

1.2 规划的作用

建筑物通过规划, 其体现出来的价值不仅是功能目标的实现, 也是建筑物顺利完工的前提条件, 这一点体现为建筑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基础条件之上。建筑规划为设计提供基础条件, 一方面是为了使得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能够顺利实现;另一方面为了建筑物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与设计的宗旨同出一辙。规划的作用主要有:

首先, 是体现建筑物功能的前瞻性, 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属于规划设计前后两个不同阶段, 建筑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基础, 一个好的规划师在进行建筑规划时要有发展的眼光, 是一种需要有预见性的工作, 不仅要考虑眼前的需要, 最主要是要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 这样就使建筑物的功能既具有前瞻性, 也具有拓展性, 要预见到拟建建筑物存在的和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这种预见, 往往是随着设计过程的进展而逐步清晰、逐步深化的。建筑设计师在规划的基础上, 运用建筑技术手段, 借助于其他专业知识, 如美学艺术、人文文化等, 将许多毫无关系, 甚至矛盾的因素完整地结合起来, 使其成为完美的建筑作品。

其次, 是良好的规划方案能够节省设计的费用, 开发商开发的项目, 通常会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建筑设计师, 招投标过程费钱、费力, 从前期的招标宣传开始, 到正式委托设计, 中间必然产生报名接待、资质筛选、发出标书和设计提案四个环节的费用, 而且在招标环节上一般只考虑设计师的成本要求, 将产生较高的费用, 而建筑设计的宗旨就是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实现建筑物最大的功能, 因此, 建筑规划能够为其最大限度节省设计费用, 譬如建筑规划师提交一个规划方案之后, 开发商对建筑规划的思路和创意进行审核, 同意后即可直接委托设计, 将繁冗的传统设计招标流程简化, 直接从“规划”跳转“委托设计”, 为设计节省大笔的费用。

最后, 是建筑规划能够规避建筑设计的风险, 前面已经谈到传统“招标委托”设计的方式, 这种方式风险较大, 因为招投标的时候双方无法了解彼此的状况, 设计师没有提供自己的规划设想, 只是简单说明自己的专业能力, 但建筑规划是提供规划方案之后, 让对方对规划者的思路和创意有所理解, 才决定是否进行委托设计, 这样一来, 意味着建筑规划能够最大限度规避建筑设计的风险。

2 建筑设计的内容和发展, 以及存在的问题

(1) 建筑设计要完成建筑物的社会功能在建筑设计中不仅要体现它的实用功能, 还要重视他的社会功能即要处理好建筑内部各要素的关系, 也要处理与外部要素和环境的关系。一个建筑设计只有符合满足建筑、结构、设备、建筑物理、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等要素的要求, 才能满足一般的使用功能。

(2) 建筑设计风格的发展。建筑应该有自己的风格、也就是将地域、文化特征融入建筑中, 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 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筑师要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要求, 将建筑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 要用城市的观点看建筑, 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在体形、体重、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 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 再结合功能, 整合、优选、融会贯通, 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3 协调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方法

建筑设计师以建筑规划为基础, 综合建筑技术、规划创造力、想象力、业主的要求、业主的设想, 对建筑物的平面进行布局和空间进行构筑, 它是规划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 通过它实现建筑规划的期待使用功能和社会功能。因此, 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 必须协调好规划和设计的关系, 其具体方案如下几方面。

3.1 正确认识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的关系

首先, 建筑物的实体是建筑设计目的的最终体现, 而实体包含的功能是规划所预期的, 也就是说, 建筑设计是建筑规划的载体。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都有对布局的设计, 两者都通过运用技术手段的分析, 对功能布局做出调整和实现, 其中包括建筑形体设计和色彩渲染, 也就是说, 没有建筑设计的综合过程, 建筑规划不过一句空话。其次建筑物功能的实现, 实际上受到社会经济、建筑技术和人文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譬如某个楼盘的定位, 除了要结合周边的配套和交通环境, 还要对所在区文化范围的考究, 让设计出来的作品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 并且反映出地域的特色和文化艺术的时代特征。而建筑规划一般都体现某种特定的民族特点和习俗, 设计实现了规划的建筑物功能, 每一个设计的环节都充分考虑区域的特点与和谐, 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3.2 建筑设计主要解决规划的点和面问题

建筑规划设计是一门集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于一体的实用性综合学科, 因此, 无论建筑设计, 还是建筑规划, 其基本原理和方法都是关联在一起的。建筑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筑规划的点和面的问题, 所谓的点和面, 就是结合建设任务的要求和建设技术条件, 进行全面设想, 并根据预期功能, 对建筑物空间组合形式、详细尺寸、构造和材料等提出具体的要求。建筑设计通过外部、内部和景观的设计, 恰好是满足以上点和面要求的准备阶段。总之, 设计与规划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也存在相互制约和互为条件的关系, 设计反映了建筑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对于建筑功能结构和布局的合理安排, 以及建筑空间环境的塑造, 建筑设计都与建筑规划不可分割, 前者指导后者的目标实现。建筑设计只有与建筑规划结合一体, 才能发挥其规划空间的塑造能力, 才能实现设计的价值以及规划作品到实用主体的转变。将两者统一, 不仅完善了规划对建筑物整体的把握, 还符合建筑规划发展的实际要求。

3.3 建筑设计要服从建筑规划

建筑物属于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也有人将其视为城市的象征, 这是因为建筑物出色的地理位置和艺术造型等使然。而建筑规划结合的建筑物所处区域人群的功能需求, 属于城市规划中考虑的一个因素。建筑设计就是实现建筑物与周边环境规划和谐一体的过程。建筑设计师要考虑建筑物与大环境是否融合,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 注重周边环境的协调, 以最简单的设计换取最好的效果。另外, 建筑设计要求具有人性化、综合化、多元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化的特征, 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和空间资源, 协调建筑功能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着眼点偏向于建筑整体平衡。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 改善人们生活的空间环境质量, 以定性和定量的图文结合方式, 直接引到具体建筑的规划施工。

4 结语

总之, 每一栋建筑物都是应使用者的功能期望而建设的, 在满足使用者功能需求的同时, 受到了城市规划、地域环境和人文文化的制约, 要实现建筑物的鲜明个性、独特风格、完美功能, 就必须将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完美结合, 一是正确认识建筑规划和设计的关系, 实现规划的点和面问题;二是对于建筑功能结构和布局的合理安排, 以及建筑空间环境的塑造;三是建筑设计只有与建筑规划结合一体, 才能发挥其规划空间的塑造能力, 才能实现设计的价值以及规划作品到实用主体的转变;四是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和空间资源, 协调建筑功能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实现建筑的整体平衡。

参考文献

[1]姚润明, Koen Steemers, Nick Baker, 等.能效建筑规划设计方法[J].建筑学报, 2004 (8) :63-65.

[2]秦遇成, 李根怀, 王文达.建筑规划设计中的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1999 (1) :16-17.

试论建筑规划设计 篇9

(1) 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原则。在规划中贯穿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创造21世纪生态型的居住环境、商业购物环境和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为目标, 并满足城市开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强调绿化与居民生活活动的融合, 将住宅群与绿色活动空间融为一体, 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 具有文化内涵的住宅区。在设计中应注意居住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活品质, 通过资源的配置和合理利用, 达到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的目的。通过绿地的建设来提高建筑的绿化覆盖率, 可以有效改善人民居住的生态环境质量。还应建设学校、医院、商场等配套设施, 设置可供人娱乐、休闲、放松的户外场所, 还要提供老人、儿童的文化中心, 有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 在注重住宅经济效益的同时, 应力求提高环境质量, 包括建设绿地以及对于污染的治理等。 (3) 规划设计应提供公用设施:如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红外线及摄像等监控, 城市自来水、煤气、供热、公共交通;市政公用设施包括市政工程设施、园林绿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 以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安全及生活要求。还有足够的配套设施, 如居民服务站、小商店、文化室、儿童游乐场等。 (4) 实用、安全、经济、美观是建筑的基本原则, 设计应在满足以上所述的要求和条件下, 尽可能节省工程投资, 降低造价, 通过合理的设计降低投资和运营费用。

2 建筑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2.1 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的规划是指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之后, 在城市本身环境以及所有条件, 对城市中用于建造居住的土地进行设计的工作。居住区的规划涉及到经济、安全、美观、卫生、交通等多方面需求。为了综合解决这些需求的问题, 达到建设高质量住房的要求, 设计主要内容涵盖: (1) 选择和确定居住区位置及其用地范围; (2) 确定居住区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以及其用地规模; (3) 确定该区域的居住标准, 选择合理的户型、层数以及类型; (4) 对相关配套的公共设施进行规划, 确定他们的位置以及类型, 划出用地面积; (5) 设计各级道路的各项指标, 达到交通便捷快速的目的; (6) 对住宅区配套设施, 如活动场所、娱乐设施、绿化花园等作出规划; (7) 对各项工程规划做出造价评估; (8) 做出详细的规划需求, 尽量做到满足美观、绿化、安全、方便等需求。

规划理念: (1) 生态—加强绿地景观设计, 引入生态景观, 为居民和市民提供多种多样接触自然的空间、优雅安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等。 (2) 活力—注重居住功能的复合多样和多元交往空间的丰富和变化, 以形成富有凝聚力和活力的城市空间。 (3) 和谐—强调适宜的规模、人性化尺度和多要素的协调, 注重与内庭广场绿地在景观上的协调, 以形成城市亲切、宜人与和谐的生活空间和社会构成。

2.2 户型设计要求

(1) 设计房间的尺寸, 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以及住户的需求; (2) 户与户间留出适当空间, 保证各个住户的私密性; (3) 注意房间的通风和采光设计, 杜绝黑房间的出现; (4) 控制厨房以及卫生间的面积设计, 追求面积的高效利用; (5) 适用市民的生活习惯, 主卧室及客厅尽量朝南向布置, 有良好的朝向和视觉景观; (6) 适当考虑储藏空间, 是居民住能更加完美; (7) 注重户型设计的特色化, 引入新的设计元素, 做适度的产品创新 (不要求做全面的创新) 。例如, 设置部分入户花园, 采用各种方式与阳光、户外风景亲密交融, 多做观景阳台、露台、观景眺窗等; (8) 充分考虑设计细节, 诸如空调机位、室内外管线的隐藏, 提高建筑品质; (9) 套型功能分区设计应明确合理, 设置和布局, 既要满足功能上的要求, 也要满足使用便利和卫生的要求, 设计时应合理、有效地组织各功能区块, 注重动静分区、洁污分区。

2.3 标准房屋应具备条件

(1) 房屋的全面建成包括: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及内外装修工程结束, 通过竣工验收;达到“七通一平”, 即上水通、下水通、排污通、配电通、气通 (煤气、天然气或液化气) 、电话通、道路通、场地平整。

(2) 进深的要求:住宅的进深过大易导致房间的采光和通风条件较差情况的出现。如果住宅的层高以及开间确定后, 进深设置的越大, 容易产生狭长型的住宅, 在距离采光位置 (门窗) 较远的地方光线不足;但如果再将狭长的房间进行分割, 又会产生一些无法采光的黑房间, 黑房间的光照条件无法满足人的居住需求, 补数的措施之一是将黑房间用于次要的生活功能和设施安臵, 如储藏室、走道等, 用人工照明来弥补天然光的不足。

(3) 开间的要求:我国目前大量建造的砖混住宅, 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3米。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 可有效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 增强住宅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为了保证建成的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 住宅的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限定在5米以内, 不能随意扩大。小开间的住宅存在着许多优势, 然而也存在着很多缺点。由于开间小, 住宅的建筑面积中, 承重部位 (如墙、柱、梁等) 的面积增大, 有效的使用面积也同时增大。

3 相关环保设计

(1) 建筑环保设计:1应采用集中管理, 减少机动车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干扰;2住宅垃圾袋装化, 小区设垃圾收集点, 由物业管理统一运至社区垃圾转运站;3日照:基地周边没有高层建筑对小区产生日照影响。小区内各楼日照间距均满足规范要求。

(2) 给排水环保设计:1住宅室内污废分流, 厨卫分流;2所有钢筋混凝土水箱内部刷无毒防菌涂料, 溢流管采用滤网包扎, 人孔盖密封加锁;3阳台雨水及空调器凝水采用有组织排放。

(3) 通风环保设计:1通风系统风机采用高效低噪音风机;2风机与管道连接处采用软接头;3新风、排风百叶距离高差按规范并尽可能分开, 以防交叉污染;4柴油发电机排烟管经处理后高空排放;5住宅部分的厨房的排烟由排风扇排至竖向专用的排油烟道后至屋顶排放, 排油烟道由建筑专业预留。

(4) 绿化设计:突出以“以人为本, 重返自然”的主题。应合理利用中心广场等设计主题, 结合绿地、小品等, 创造高雅、宁静的生活氛围。将绿化环境设计作为整个规划设计的重点, 注重探索与创新, 通过对小区步行绿化带、中心景观的精心营造, 营造了富于动感的与整体环境相呼应的空间序列, 既丰富了空间层次, 又创造出美好的景观。

4 结束语

优秀的建筑离不开建筑整体格局的规划以及建筑中各个细节的设计, 优秀的建筑规划设计可以创造出高品质的住宅, 给居住的人带来高品质的生活享受。规划设计穿插在建筑设计阶段的各个环节, 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合理、科学的建筑规划设计, 可以体现所在城市或所在区域的独特风貌以及人文情怀, 高品质的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 兼顾人们舒适、便捷、生态、节能等等方面的需求, 从每个设计的每个环节入手, 更要从建筑整体的规划格局考虑, 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高品质的、富有内涵的建筑。

关键词:整体规划,设计,建筑

参考文献

[1]李恤星.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构思探索[J].江西建材, 2014 (23) :10-12.

大连城市建筑风格专项规划 篇10

1.1 建筑风格的定义

建筑风格指建筑在各方面所反映的特征, 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

1.2 建筑风格的分类

建筑风格可以概括为建筑创作风格与建筑本身所体现出的形象特征, 例如古典风格、现代风格、中式风格等。

1.3 建筑风格的内涵

建筑风格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和建筑师个性三方面内涵, 它受到政治、社会、经济、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建筑设计思想等因素的制约。因此, 建筑风格必然渗透到当地文化特征, 从而反映城市特色。

2 城市建筑风格规划的意义

从宏观层面上, 提高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 将城市和建筑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综合考虑。在城市和建筑两个层面上, 促使人们的行为、交流、文化的形成。从中观层面上, 在战略的高度把控区域建筑风格, 达到区域协调, 从而塑造城市特色。从微观层面上, 单栋建筑要有其自身的风格, 更要融合与一个街区、一座城市, 从而影响整个城市的风貌。

3 国内城市建筑风格的规划实践

我国的相关研究仍处于初期, 很多理论文献著作多来自对国外那些有影响力的理论的翻译和借鉴。因此, 该领域研究在我国面临着如何从学习西方理论发展到本土理论, 然后再运用到实践中过程。其中, 对城市建筑风格进行专项规划城市, 主要以哈尔滨等特色突出城市为代表。

哈尔滨将城市建筑划分为建筑风格的保护区、控制区、协调区和发展区, 并制定相应的规划导则, 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以适应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城市风格的设计与审批要求。

保护区是指对保护建筑及街区实行严格保护的区域, 规划中对该区域内的建设活动做了严格的控制和详尽的要求;控制区指的是临近保护区的范围。在这个区域内采取保持原有路网结构和城市肌理, 保持历史延续性的原则;协调区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协调新与旧、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关系;在发展区内, 应当提倡以运用新理念, 使用新材料, 发展新建筑为主, 体现新时代气息。

4 大连城市建筑风格总体分析

近几十年的城市发展和飞速建设, 局部地区的风格运用削弱了城市的原有特征。大连城市建筑风格的现状问题主要包括:未能很好的呼应山水特色;未能充分展现城市现代活力;缺乏与历史文脉的延续;视觉污染严重;缺少与功能的联系。因此, 完善和规范大连城市建筑风格体系是城市形象设计面临的迫切工作, 意义十分重大。

建立大连城市建筑风格总体框架, 作为城市建筑未来设计和管理的指导依据。对城市建筑进行特色引导, 既能自由创作, 又要有章可循, 从而形成生气勃勃、特色鲜明的城市建筑形象。

核心区建筑风格现状:风格多样, 各片区风格没有形成良好的统一秩序。金州新区、保税区建筑风格现状:以现代风格为主, 个别有些欧式建筑。旅顺口区建筑风格现状:历史建筑以古典风格为主, 近代建筑以简洁的现代风格为主。

5 大连城市建筑风格总体定位

大连城市的建筑风格规划应从体现城市发展的生命逻辑、突出异国风情的城市特色、彰显“浪漫之都、时尚大连”的城市形象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同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经研究, 我们认为大连城市建筑风格应定义为交织“历史与当代”、融汇“欧式与现代”的典雅浪漫的建筑风格。

6 大连城市建筑风格专项规划

对于规模庞大、功能复合的大连市来说, 需要将城市设计的空间要素概念引入城市色彩及建筑风格规划研究中, 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逐层进行规划引导。因此, 大连城市色彩及建筑风格规划是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 既分层面又分系统的总体城市色彩及建筑风格规划。

6.1 建筑风格的总体控制和引导

大连城市建筑风格的规划是从对建筑风格的保护、协调与发展所进行的一种尝试性的研究, 使城市体现出“多样、兼容、开放、纳新”的文化特征。

(1) “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典雅浪漫的建筑风格。

(2) 成片区域或整体开发区域, 建筑风格应统一。

(3) 地标性建筑或其他典型建筑, 建筑风格需经过专家论证。

6.2 建筑风格的分区控制和引导

(1) 保护区:对保护建筑及街区实行严格保护的区域。确定保护区的紫线范围, 对区域内的建设活动做严格的控制和保护要求。

(2) 协调区:最大限度地协调新与旧、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关系。建筑活动以过渡为目标, 合理开发、延续文脉。

(3) 发展区:是大连重要的新建区域。在发展区内, 提倡运用新理念、使用新材料、发展新建筑。对城市建设零乱的地区进行整体设计, 形成整体风貌。

6.3 典型建筑风格的控制和引导

(1) 居住建筑:每个居住区的整体范围内体现一种古典或现代风格倾向, 并与周围达到总体协调。

(2)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 (群) 以古典与现代结合风格为主, 应尊重环境、尊重文脉。

(3) 工业建筑:简洁、厚重的现代风格, 力争体现高科技含量现代工业气息。

(4) 高新产业园区:以现代风格为主, 体现城市的高新技术发展水平以及理智、冷静、高效的工作效率, 以自身完整性为主, 以建筑之间的协调性为原则。

(5) 科教文化建筑:以现代风格为主, 控制强调与整体环境、文化和谐统一的原则。

7 结束语

城市的建筑风格是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城市现代文明的体现, 通过对大连城市建筑风格的专项规划, 从而实现完整历史风貌、创造城市地标、形成城市面貌、展示城市活力的意义。此外, 城市居民、规划师以及城市建设管理部门都应重视并大力宣传城市建筑风格专项规划的意义, 共同管理和完善城市的环境, 美化我们共有的家园。

摘要:从城市建筑风格的总体分析、总体定位以及专项规划的具体阐述, 全面细致的解析了大连城市建筑风格规划的内容意义。

关键词:大连,建筑风格,规划

参考文献

[1]常怀生.哈尔滨建筑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2]王建锋, 牛力.从审美的角度谈建筑风格[J].山西建筑, 2004, (15) .

[3]王存榜.当代大庆城市建筑风格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建筑大学, 2000.

[4]何雪飞.中国城市魅力地图[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分类下一篇:乡村景观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