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音乐教育思想述考

2024-06-13

孔子音乐教育思想述考(精选七篇)

孔子音乐教育思想述考 篇1

作为大教育家, 孔子既会唱歌又会弹琴作曲, 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音乐家。这一切源于孔母, 她认为, 男子应学点音乐, 便在孔子小时候就送他去学音乐。在跟大师学音乐的时候, 他每天都沉酣于鼓瑟齐鸣的仙乐之中, 自己的身心得到了极大放松和愉悦。在习乐过程中, 孔子在齐国的宫廷宴乐中欣赏到了《韶》 (相传是尧舜时的乐舞) 之后, 十分痴迷, 以至“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子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每当别人唱得比自己好时, 孔子总会请人再唱一遍, 并洗耳恭听, 其后再和一遍, 直至自己满意为止。孔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 收获甚丰、感触良多, 如“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就是他的重要习得。

例如,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跟师襄学琴过程中, 有一天师襄让孔子自己练习一首曲子。孔子遵从师命, 一口气练了十多天, 却毫无收手之意。终于, 在一旁的师襄说:“尔可换曲练”。然孔子答曰:虽知其曲调, 却未知其规律。经数日, 师襄道:尔已知其律, 可换曲练。孰料, 孔子答道:吾尚未领悟到其内涵的音乐形象。又经数日后, 师襄看见, 孔子好似变了个人, 此时的他神情庄重、四体通泰。不待师襄说话, 孔子便径直曰:吾已体会到此乐之形象:个儿高高的, 似有王者之气, 黑黝黝的, 目光深远, 此人非文王莫属也。师襄听罢大惊, 因此曲名正是“文王操”。

一、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主旨

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教育家, 以培育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孔子的教育思想系统完整。作为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 其教育思想始终离不开以音乐教育为手段,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譬如, 在《论语》的教学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可以看出, “乐”就排在第二位。《论语·泰伯》曰:“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是指完成诗与礼的学习为前提, 实现其礼乐教化为最终目标。这至少蕴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通过对诗的弦歌颂诵, 人们的心智聪慧、内心情感意象、意志体魄、行为修养等得到陶冶和提升。这就是孔子具有现代美育意义的音乐教育思想;二是强调诗的颂诵、礼的尊崇应与乐相辅相成, 音乐过程中也应与诗、礼相结合。可见, 通过诗乐与礼仪的学习以实现礼乐教化, 便是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主旨。值得注意的是, 此处之乐, 不单指“艺”的音乐, 与“外求于礼、内求于乐”之礼乐不同。[1]168

足见, 孔子的乐教思想是建立在提升人品德与素养基础之上的, 音乐是君子必备的修养, 并首次提出“礼乐”的概念, 将音乐与道德教育合而为一, “礼乐”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 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音乐教育思想体系。音乐艺术必须符合社会道德, 应使得音乐的形式与内容、思想与艺术完美统一。孔子的这种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培育的音乐教育思想, 涉及人的素质全面培养与发展等方面, 已大大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音乐教育思想范畴。乐以情发, 而礼源于理。孔子的“礼乐”教育思想的核心, 应是以音乐进行道德、伦理的教育, 最终达至“大仁大爱”的境界。正所谓:“人而小仁, 如礼何?人而小仁, 如乐何?”

二、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据《周礼》记载, 诗、乐与礼一起组成了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整体体系, 形成合乎孔子理想中道德规范的音乐教育行为体系。“乐”则是“诗、歌、舞”三位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 贯穿于合乎礼仪规则的诗乐行为中。

孔子的这一音乐教育思想体系宣扬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渗透着“仁”的道德观念和人生理想, 突破了周代音乐教育中“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观念, 体现出人道主义精神, 在一定程度上也宣扬了自由、平等、博爱精神。中国教育史上的“七十二贤”, 正是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富于道德实践的成就[2]212。在观看了齐国对《韶》乐的表演后, 也正是缘于受《韶》乐的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的启发, 孔子便提出了尽善尽美的审美评价标准。“善”则是指音乐的精神内涵, 是政治和道德的评价标准, 具有主观性, 即音乐中所包含的思想、情绪、情感等, 与孔子政治理想是密不可分的, 反映出音乐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性;“美”是指音乐形式方面的特征, 是艺术标准和审美感受, 具有客观性, 主要指音乐构成的组织原则、写作手法或创作规律等, 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形式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教化。在孔子的音乐思想中, 善与美应密切结合, 相得益彰。故而, 孔子主张, 礼、乐的最高境界应是人人仁爱、胸怀坦荡, 即便是在平凡的生活中, 君子也能精神适意和从容自得。

孔子主张, “乐”与“礼”均应统制于统治阶级的道德与意志, 应服务于“仁政”的社会理想。“乐”以德施教化, 强调艺术感染力, 而“礼”以序人伦, 反对国家暴力。孔子尽管酷爱音乐, 但为人处事均循礼而行;虽对音乐持肯定态度, 但孔子也反对过度“乐”, 提出“乐节礼乐”, 既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也反对统治者享乐无度。孔子以“仁”的自觉意识主导人的意向性活动, 规制了“成于乐”的音乐审美主体的内心期待;“仁”强化了音乐作品的美感效应, 突出了音乐形象的美学价值[3]58。

孔子对音乐有较为鲜明的褒贬态度, 要求美与善高度和谐统一, 崇尚雅乐、古乐, 推崇中和之声。受“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礼之用, 和为贵”的伦理学思想和“过犹不及”的评论思想影响, 在音乐教育思想上, 孔子主张“中和为美”, 即音乐的情感表现应有所节制, 适度而不过分, 音乐审美的内在情感与外在所表现保持在“中和状态”。“乐和”, 即乐与人和, 是指音乐自身的典雅、婉转、柔和, 强弱适度, 高低和谐, 是人内心情感的艺术表现。旋律既要优美动听, 节奏又要明快清晰, 抑扬顿挫, 悦耳感人。譬如, 《诗经》,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之所以将《关雎》列于三百零五篇之首, 恰因“关雎,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八情篇》) 。《关雎》体现出的“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正是孔子“思无邪”音乐教育思想的最好注脚。这样, 音乐才能乐曲丰满和谐, 感人之肺腑。

三、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功能与地位

孔子主张, “中庸”思想与“仁”、“礼”的结合, 可调和社会矛盾, 维持社会安定;强调通过音乐美的感化作用, 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感, 而这能使人心向善。这反映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文忧患意识, 以积极向善的态度考察音乐现象, 应对音乐与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社会问题, 进而建构自己的音乐教育思想体系[4]78。其一, 礼乐作为对人实施教育的重要形式, 通过二者的融合, 教育和培养健全的人格, 孔子认为: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这表明, 礼乐的教育培养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二, 礼乐融合为一种中庸、中和的音乐思想。这对我国传统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作品的构成原则上, 强调对比与统一;从形式上看, 中国传统音乐非常讲究“和”;在内容上, 注重音乐表达中的虚实, 追求音乐蕴含的意境。这是中国音乐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 也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特征。

当我们运用历史与现实的眼光来阐释和评价时, 毫无疑问,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在现代中国社会生活都有着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南怀瑾.论语别裁[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2]修海林.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3]于丹.论语心得[M].中华书局, 2007.

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2

化学化工学院

11化学(1)班

苏萍

学号:1107030014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培养贤人七

十、弟子三千,并倡导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格言,成为万世师表。孔子虽然没有自己的著作传世,但由他的弟子将其言论汇集而成的《论语》一书,却可以让我们从中领略他的哲人风采,感悟他的教育思想。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一、孔子的学生观

孔子的学生观集中体现在他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的思想。孔子认为,人的天生素质都相差不远,只是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人与人之间才形成差异,即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认为除了上知、下愚不可移易之外,其他人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这说明了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人的可塑性。孔子在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的基础上,演绎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是孔子最先执行的教育方针。他自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门弟子来自鲁、齐、宋、晋、楚、秦等国,其中有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贱人”仲弓;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箪食瓢饮的颜渊;有愚直的高柴,也有卤莽的子路。孔子不畏世俗,怀着极大的教育热情,“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对于那些出身低贱和家境贫寒的学生施以平等的教育,真正做到了“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忠于道”,体现了师爱的理智性和广泛性。“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所呼唤的教育公平是最好的回答。

孔子在尊重学生志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方面树立了榜样。由于他对学生了如指掌,因而能因人而教,循循善诱。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例子在《论语》一书中的记载是很多的。在《论语?先进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了“闻斯行诸”的问题,即“得到真理就马上干起来吗?”孔子的答案竟完全相反,这引起了公西华的疑问。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说,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我给他壮壮胆;仲由有两个人的胆量,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的锐气。这就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因人而教的范例。这个例子说明了孔子的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无的放矢。

孔子的教育还十分注重顺应学生的性情,采用使学生“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这就好像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是一派盎然的生机,而不是冰霜肃落、生意萧索。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在成为孔门弟子以前,“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凌暴孔子”。但孔子对子路并没有采取憎恶的态度,而是“设礼稍诱”,以身立教,终于使子路折服,并穿上儒服发誓要跟孔子学习。后来,子路不仅追随孔子游说诸侯,而且成为了孔子思想的忠实信奉者和执行者,甚至在卫国宫廷内乱时还牢记孔子“君不死,冠不免”的教诲,临危系帽缨而被杀。这显然是孔子循循善诱的结果。我们深知,改变一个学生,在延迟的期待中需要老师多大的耐心和韧力。这个故事,对于我们改进后进生的教育不无启迪。

二、孔子的教学观

孔子提出了以“学—思—行”为主要内容的三环节教学法。“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他认为学是求知的唯一途径。孔子主张培养学生好学乐学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他还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强调对学习不仅要有兴趣还要有乐趣。孔子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孔子的教导下,颜回“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达到了“有若无,实若虚”的境界。孔子指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说看问题不要先入为主,不要主观妄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惟我独尊,而要实事求是。这些都是做学问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孔子提出了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他主张学习时要开动脑筋,因为“学而不思则罔”,当然,光思索,不读书,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思而不学则殆”。与此同时,孔子十分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孔子提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简称为“由博返约”。孔子主张教学中广博与专精两者是辨证的统一,他认为教学既要重视学习的广博,又要强调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学生只要有了这种能力,就能把复杂的知识系统化,把握住知识的核心。颜回能“闻一知十”,就是他善于思考的结果。孔子还强调“学以致用”,他主张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他认为学习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就证明有所学。他的弟子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学以致用”的观点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综合实践课程的初衷如出一辙。由学而思由思而行,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教学过程,这一思想对今天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孔子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应当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基础,在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要求时,不要勉强灌输知识。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想不通,心中充满愤懑的时候,再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在学生有所体会,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去点拨他;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是没有培养前途的。这说明孔子反对注入式教学,主张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启发式教学,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的教学思想。

我们还不妨审视一下《论语》这部书的形成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基于教育意义上的启发。《论语》以孔子应答弟子及时人的提问记录为主体内容,书中把当时诸位弟子的提问及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了下来。所谓论者,是指这些记录是由其中七十名高足弟子讨论编辑的。可见其间弟子和先生的教学互动对《论语》的问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论语,从字面理解,便是论者语录。如果不论,不积极展开讨论,论语从何而来?在今天看来,这种以讨论为主的“论语”式教学方法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应当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孔子在教学组织的形式上也是丰富多彩的。大体上,孔子采取了个别教学、集体教学和游历教学三种形式。孔子的教学以个别教学为主要形式。他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施教。例如对积极上进的颜回,则整日与之讲学,使“回也终日不违如愚”。而对自我要求不严而“昼寝”的宰予,则用“朽木不可雕”的严厉批评促使他学习。据《庄子?渔父篇》记载:“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这里的“杏坛”就是孔子聚徒讲学之所。可以说“杏坛设教”就是我国集体教学的雏形。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他一面进行政治游说活动,一面进行教育活动。尽管在屡遭挫折的情况下,孔子仍坚持教诲学生。在宋国被困,孔子“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国断粮,孔子仍“讲诵弦歌不衰”,其“诲人不倦”之精神可见一斑。就孔子的教学组织形式而言,也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孔子的教师观

纵观我国古代教育史,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和水平。孔子提出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孔子对教师提出的这一要求可以说是严格而合理的。孔子说他自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两句话揭示了教师工作的本质特征。为了教好学生,教师就必须学好知识。“学而不厌”表现出教师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诲人不倦”表明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教育的乐观。古今中外,凡是在教学上成绩卓著受到学生敬仰的优秀教师,没有不符合孔子这两句话的精神的。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就应重视自身的学识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矣改,是吾忧也。”他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主张诲人不倦,认为这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与崇高精神境界的体现。他认为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高度负责的态度是诲人不倦的思想和精神基础。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这表明孔子强调教师要为学生作表率,他自己就是以身作则的典范。孔子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学生生病,他去探视;颜回病逝,他老泪纵横。孔子对学生的热爱,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与尊敬。学生对他心悦诚服,视之如日月,敬之如父母。孔子死后,“弟子皆服丧三年”,“哭各复尽哀”,“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孔子之于学生,学生之于孔子,充分说明了成功的教育首先必须是爱的教育。

五、孔子的课程观

可以说,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注重教材开发和课程改革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以“文、行、忠、信”为核心内容。在重视道德教育的同时,也不忽视知识的教育。孔子精心整理、编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作为教学用书,其教学内容涵盖了文学、道德、伦理、哲学、历史、音乐艺术等课程。孔子的课程设置及教材开发充分了表明了他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目前,我国教育正面临着课程改革的严峻挑战,借鉴孔子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开发观,或许对我们的课程改革及教材开发会起到深刻独到的启迪作用。

孔子教育思想漫议 篇3

1.因材施教,启发教育

孔子创设了启发式教育,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就是说不到学生反复思考仍不得其解时,不要轻易将答案告诉他。注重了主动、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体现了学生的个体性。他主张因材施教,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分别予以指导。根据学生特点水平,进行不同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雍也》),意思是资质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孔子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观其行”(《公治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为政》)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掌握其个体差异性,便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在当今的素质教育中仍值得大力提倡。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采取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出现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怪现象,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所谓主科分数,高分则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现象。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就应吸取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2.求真务实,谦虚好学

孔子认为对待学习应该有个老实的态度,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求知的正确态度,这才是聪明智慧。这体现了自知“不知”也是一种“知”,并且是进一步求知的开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意思是思维敏捷而又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为耻。他还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是说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不要有私意,不要强加于人,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这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反对了主观主义,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独立的见解,这为破除主观片面性开了先河。

3.学法指导,培养习惯

孔子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他注重“每事问”(《八俏》),“多闻”“多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是说要在多见多闻,在积累丰富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再加以选择,取其善者而弃其不善者,还要“默而识之”,把握其中的原理。学习要有恒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子罕》)。孔子还强调温习的重要性,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述而》),“温故而知新”(《为政》),温习已学过的知识时,能获得知识,能有新的发现。

孔子重视学法的指导,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自己会学习,变苦学为乐学,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在孔子看来,光有知识,没有能力,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这就是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必须像孔子那样,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授人以鱼的时候还要授人以渔。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发展的需要。

4.学思结合,辩证统一

孔子十分重视学,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在他看来,后天的学习,可以改正认识上的各种弊病,而且他认为人的美德也靠后天的“学”来培养,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即只学习而不思考则迷惘而失去方向,只会空想而不学习则空洞而陷于危殆。足见孔子是大力主张学思结合,二者并重的,把学与思辩证地统一起来。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说:把所见到的、听到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地学习而不感到满足、厌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的解释。

现在的教师已不能像以前那样,认为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只要有一碗水就行了,必须是有“长流水”一样的不断得到充实与更新的知识,才能适应当今这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终身学习”已不再是理念和口号,而是方向和行动。“学而不厌”将使我们受益无穷。“诲人不倦”更是我们教育者的美德。

王安石教育思想述考 篇4

关键词:王安石,教育思想,实学

王安石是一位北宋卓越的政治家, 作为熙宁新法的主事者, 被列宁盛赞为“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在教育领域里其推行的教育思想、教育改革更使得宋代教育事业为之一振。以古为鉴, 王安石这种实学实用的教育观念在今天依旧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

一、王安石教育思想雏形考

古时至今, 家族文化之于门下诸人颇具影响, 王安石也不例外。考曾巩在其《永安县君谢氏墓志铭》中所云:“王氏由观之始起家为能吏。”[1]614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是一个标准的儒者, 忠君、尽职、为官清正的父亲, 成为王安石的榜样, 因而后者不论是在地方任职还是在朝为相, 其施政都可以看到其父留有的痕迹。观其祖业, 从叔祖王观之到其父王益直至王安石, 祖孙三代都是“能吏”之士。家族中“能吏”的作风及其前辈善为政、敢任事、有担当的精神形成了王氏家族中特有的传统, 身为官宦子弟的王安石从小受此熏陶且有叹:“先人之存, 某尚少, 不得备闻为政之迹。然尝侍左右, 尚能记诵教诲之余。盖先君所存, 尝欲大润泽于天下, 一物枯槁, 以为身羞。”[2]35受此家风影响, 王安石从小好学苦读, 博览群书, 涉猎极广, 文史哲医武乐均习, 重视儒家经典却又不迷信前人, 懂得从实践中获真知, 并运用于现实中去。也有诗为鉴, “少狂喜文章, 颇复好功名。”[3]635可见其早年就有学而能吏的志向, 这与其家族“能吏”的家风密切相关。

然而王安石真正抱定学以致用为目的的时期应在景佑四年 (1037) 到庆历元年 (1041) 之间, 案《忆昨诗示诸外弟》一诗其中所述:明年亲作建昌吏, 四月挽船江上矶。端居感慨忽自悟, 青天闪烁无停晖。男儿少壮不树立, 挟此穷老将安归。吟哦图书谢庆吊, 坐室寂寞生伊威。材疏命贱不自揣, 欲与稷契遐相希。昊天一朝畀以祸, 先子泯没予谁依。精神流离肝肺绝, 喋血被面无时晞。母兄呱呱泣相守, 三载厌食钟山薇。

经考证诗中描述的事件应是王安石父亲王益上任建康府通判一职 (1037) 起, 经其父过世 (1039年死于任上) , 至其后他与家人共同守丧三年期间。由此诗可见, 王安石此时已领悟到“少不立志, 老将安归”的意义, 决心为他所处的社会时代肩负起应有的历史职责。

二、王安石教育思想完善考

王安石从其教育思想形成到最后推行实践改革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首先影响他开始重视教育的就是方仲永事件。方仲永为北宋时江西金溪人, 幼年天资过人, 是一个5岁能作诗的“神童”, 然而他的父亲却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之人从中图利, 不让他学习, 方成人后却泯为众人。王安石《伤仲永》一篇感叹:仲永之通悟, 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 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 如此其贤也, 不受之人, 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 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 得为众人而已耶[4]299?

李德身编著的《王安石诗文系年》认为《伤仲永》这篇文章就是23岁时 (1043) 回临川省亲时所写, 即任官后一年[5]35。仲永的悲剧让王安石明白了即使有超乎寻人的天赋也需要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才得以健康成长。

其次, 在鄞县开办县学的成功促使王安石有了开创教育事业的信心。据《慈溪县学记》记载:在任鄞县知县时, 王安石把供人祭拜的孔庙改为县学, 四处找寻名师任教。当得知慈溪有位名为杜醇的学者, 在当地道德学问名声颇佳, 便决定亲自去见杜醇, 与杜醇详谈后, 他认为这是位隐士, 他的学问言行正是为人师表的典范。然而这位先生志行高洁, 隐居不出, 王安石便先后两次写信给他, 在《请杜醇先生入县学书》中说道:“君不得师, 则不知所以为君, 臣不得师, 则不知何以为臣。……夫谤与誉, 非君子所恤也, 适于义而已矣。不适于义而惟谤是恤, 是薄世终无君子也, 唯先生图之。”最终他的真心打动了杜醇, 成功地说服这位隐者入县任教。正是王安石这种注重践行的教育思想, 一时间鄞县教育事业异常繁荣, 之前学生不愿上学的现象大为改观, 人数多达二百余人。

再者, 他辗转各地做地方官的实践经历使他更希望自己的抱负有所落实。王安石曾在任职京城官员还是地方官员问题上引发了一些事端。在庆历二年 (1042) 进士及第后, 安石被委派为淮南东路节度判官厅任职, 淮南即现在的扬州。庆历七年 (1047) 又改任明州鄞县的知县, 明州即现在的宁波。鄞县任满之后, 大约是在皇佑三年 (1051) 上任舒州通判, 舒州即现在安徽潜山。作为地方官的这几年王安石在当地试验他的想法。尤其在鄞县, 当时五代时期修建的水利设施都已荒废, 而当地的官员却都不顾民生, 于是王安石就开始兴修水利, 开渠筑堤, 把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舒州任满后王安石受到朝廷的任命, 任集贤院校理, 被他多次拒绝。后经过好友欧阳修、韩绛等人的劝说最后终于答应了京城群牧司判官一职。但这个官职专管全国马政, 没多大实权, 做的也多是一些琐事, 于是在做京官的两年中, 他写了十多封书信给朝廷, 要求外放为官。其中《上执政书》的一段道出了他的心声:“归印有司, 自请于天子, 以待放绌而归田里, ……使得因吏事之力, 少施其所学……”[6]213希望朝廷能派他到地方去, 他太盼望能为老百姓做一点实事了。所以他主动要求担任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官, 而不愿意在中央做“闲”官。从1042年 (22岁) 考中进士开始, 王安石曾在扬州、宁波、舒州、常州、江宁等处做过二十多年地方官, 为他日后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经验, 也使得其教育思想日渐成熟和体系化。

三、王安石教育思想实践考

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办学经历的成功以及前期积累的实践经验让王安石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废除无用之学、兴办学校、撰写教材等教育实践活动。

王安石废除诗赋、帖经、墨义的考试内容尤能反映他的实学教育思想。当时宋代科举制度分为明经和进士两科, 明经科攻于背诵强记、默写经文, 重形式轻思想。按《王文公文集》记:“若此之类, 而当擢之职位, 历之仕途, 一旦国家有大议论, 立辟雍明堂, 损益礼制, 更著律令, 决谳疑狱, 彼恶能以详平政体, 缘饰治道, 以古今参之, 以经术断之哉?是必唯唯而已。”[6]451王安石反对宋朝以诗赋取士的原因就是认为诗赋不切实用, 若以此取士, 不能录到具有真才之人。于是在熙宁四年 (1071) 二月, 宋神宗批准王安石科举新制“今定贡举新制, 进士罢诗赋、帖经、墨义, 各占治诗、书、易、周礼、礼记一经, 兼以论语、孟子。”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〇) 可见废除无用之学的措施得到了支持与推广。

王安石办学较之于今日之大学有其相像之处, 在于突出教育的社会实用价值。他认为“以诗赋记诵, 求天下之士, 而无学校养成之法……虽有能者在职, 亦无异于庸人。”[7]220他主张中央太学和各地方学校, 除传授学习传统经学之外, 还设立了法律、武学、医学等专科, 倡导博学广识之风:熙宁四年 (1071) 二月, 明法要求“试律令、《刑统》, 大义、断按, 所以待诸科之不能业进士者。未几, 选人、任子, 亦试律令始出官。又诏进士自第三人以下试法。” (宋史, 卷一五五) 考《资治通鉴》 (卷二八九) 记载:“诏熙宁九年进士、诸科并依六年指挥, 试律令或断案注官;累试不中、不能就试, 即满二年注官。”可见经过几年的推行, 这种教育取材制度的影响面已很广泛。熙宁五年 (1072) , 王安石在武成王庙建立武学, 选择的教师应是“选文武知兵者” (《宋史·选举志三》) 。

熙宁九年 (1076) 成立医学, 设医学教授一人, 考《宋史·选举志三》:“医学, 初隶太常寺, 神宗时始置提举判局官及教授一人, 学生三百人。设三科以教之, 曰方脉科、针科、疡科。”

王安石还是一个身体力行的教育家, 读书有一个特长, 就是好追求字眼, 不论是难字还是古字都要彻底弄个明白。《宋名臣言行录》记载这样一个故事:一次, 扬州知府韩琦接到一封书信, 信中有很多古字, 韩琦因为不识古字很无奈, 而当时王安石已经离任, 便笑着对他的属下说:“可惜王安石走了, 他知道的难字、古字倒是很多的!”在学习儒家经典之时, 他认为汉唐以来的注疏之学不可信, 因其未能传达经书中的圣王之意, 他只道:“孔子没, 道以衰熄, 浸淫至于汗, 而传注之家作……宜其历年以千数, 而圣人之经卒于不明, 而学者莫能资其言以施于世也。”[8]400唐初以来的教材已不能满足现有教学改革的需要, 正是这样严谨的学习态度, 王安石与其门下之徒于熙宁八年 (1075) 将《诗义》、《书义》、《周礼义》修成。神宗赐名“三经新义”, 并颁行诸学校, 全国官定的教科书。

王安石的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包括当时名动一时的俊杰:叶淘、龚原、蔡卞、沈季长等人。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守旧派将王安石所推行的教育措施全盘否定和制止, 但王安石对教育事业的关注, 所提倡的批判、改革、创新、实学精神, 在今天仍值得各类学者教师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永安县君谢氏墓志铭.曾巩集 (卷四十五) [M].中华书局, 2007.

[2]答韵州张殿丞书.临川先生文集 (卷七十三) [M].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 1986.

[3]王荆文公诗李璧注 (卷十一) [M].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朝鲜活字本影印, 1993.

[4]王安石全集.临川先生文集 (卷七一) [M].

[5]李德身.王安石诗文系年[M].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

[6]取才.王文公文集 (卷三二) [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7]除左仆射谢表[M]//临川先生文集 (卷五七)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孔子教育思想名言 篇5

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3) 士可忍,孰不可忍?

4) 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5)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7) 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8)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9)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 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11) 不学礼,无以立。

1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 孔子塑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4)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舞蹈教育 篇6

【关键词】孔子 道德教育 舞蹈教育 教师行为修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07-02

一、孔子及其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跨越了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是世界上创立私学的第一人,其儒学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从教育对社会和对人两方面做出了阐述。在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育更是一个德育的过程,并且教育是德育最佳的实施途径。道德教育贯穿了孔子的整个教育活动中,他把德育放在培养人才的第一位。因此,他还提出了德育的四项基本原则:立志乐道、知行统一、克己内省、改过迁善。

二、孔子教学思想下的舞蹈德育

道德教育贯穿了孔子的整个教育活动中,他把德育放在培养人才的第一位。他还提出了德育的四项基本原则:立志乐道、知行统一、克己内省、改过迁善。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的四项基本原则,不仅影响了我国的普通教育教学,而且还影响着舞蹈教育教学。根据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中的总结,我国舞蹈教育的德育原则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二是严明纪律与情感渗透相结合的原则;三是教育管理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四是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五是自育与他育相结合的原则。当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孔子的四项德育基本原则中的“知行统一”相契合,德育课的理论性很强,但是这种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没用的,所以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自育与他育相结合的原则”与德育四项基本原则中的“克己内省”相契合,都要求学生自己思考,实现自我管理。

三、孔子教学思想下的舞蹈教师的行为修养

孔子的教学思想不仅涉及了教学、德育,在教师的行为修养方面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认为教师应该具备的修养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热爱学生,仁者爱人;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认为这是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修养,教师首先要拥有丰富的学识,才能教好学生,学好是教好的前提。教师还需要有“活到老学到老”这种终身学习的精神,才能在教学事业上走得远。在舞蹈教学中,对教师的修养的首要要求就是“德”,要求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美好的情操。作为舞蹈老师,首先要有丰富的学识,其次要忠诚于舞蹈教育事业,要具有百折不饶的毅力和终身学习的精神。(2)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行为举止与示范作用是巨大的教育力量,特别是在注重肢体表达的舞蹈教育中,老师的示范显得更重要。作为一个舞蹈老师为人师表,言行举止要大方得体,体态优美、灵活,并且要善于表达。(3)热爱学生,仁者爱人。孔子非常地关心和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品德、学业进步和生活,与他的子弟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在舞蹈教育中,舞蹈老师应该要有耐心、爱心和热心。热心是对于舞蹈教育事业的热情,爱心是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耐心是对舞蹈教学的坚强毅力与韧劲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耐心。(4)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在教学中不但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还可以互相切磋,相互启发。在舞蹈教学中也一样,学生是这个社会最新鲜的血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比较强的。

四、孔子教学思想对舞蹈教学的影响

孔子在周游各国的过程中,一面教学一面学习,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他提出了不少教学原则,主要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而知新、学思想融、由博学而精深。舞蹈教育受其教学思想的启发,所以,当前我国的舞蹈教学原则与这一系列教学原则相一致。

因材施教,孔子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非常注重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培养各有不同特点的特殊才能的学生,教学上既要求一致性,同时又鼓励学生各自发展。舞蹈教学中,要求“共性和个性兼顾”的原则,善于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优势,并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又要结合共性教学打好基础。

启发诱导,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思考的习惯。在舞蹈教学中也有同样的要求“启发与强制相统一”的教学原则。舞蹈教学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是它要求老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育方法,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习惯。与此同时也要将严格寓于启发之中。

温故而知新,要求不断地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通过实践感受、体会和理解知识,从而能真正地掌握知识。在舞蹈教学中要求老师“老课与新课相交叉”,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复习还有助于学生找到自信,在舞蹈中,只有熟练了动作才能将情感带入进而达到动作和情感的统一。在复习老课是还可以将老课进行重组,不仅能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觉乏味。

综上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舞蹈教育教学上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不仅为舞蹈能够更好地实施教育教学提供了思路,同时还为舞蹈教师的行为修养树立了典范。

参考文献:

[1]王国兵,《文化视野与舞蹈高等教育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

[2]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简介:

孔子教育管理思想探究 篇7

摘 要:孔子一生治学,在私学管理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管理思想和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管理方面的经验,他在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管理思想,在现今社会对我们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关键词:孔子;教育管理;探究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56-02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 在私学管理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管理思想和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管理方面的经验,孔子的教育管理思想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在国内外有着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一、教学管理思想

1.教学过程管理

孔子非常重视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学、思、行相结合的思想。“学而知之”是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思想,他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最有效的途径,[1]学也是求知的唯一手段。孔子同时主张在学习的基础上要勤于思考,告诫我们要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学”“思”并举,同时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以致用”是指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的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去,还应该在实践中学习,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学、思、行是孔子探究的教学管理过程,对当今的教育理论、实践具有深远的理想。

2.课程设置管理

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解释的是每个人的习性存在很大差异,孔子在办学的过程中对于课程设置主要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置了不同的教学内容。他的教学内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伦理、音乐、哲学、历史等课程。孔子在课程的设置中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2]“文”指文化知识,“行”指品行,“忠”指忠心,“信”指诚信,才智教育与道德教育是融为一体的。这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充分体现了孔子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智力教育方面,孔子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学用书,这些课程的设置对于当时不同的人民影响很大,孔子特别重视礼、乐的熏陶,他认为只有通过学习礼,才能够成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孔子在《论语·季氏》说:“不学礼,无以立。”强调只有学好了“礼”,才能有所“立”。在《论语·学而》中又说:“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3]孔子认为凡事要想做得好,就必须用礼来约束,要想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就必须对学生、对人民进行礼乐管理,所以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将六经设置到课程当中。

3.教学组织管理

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性格和特点,设置了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是分层教学。他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同时孔子善于了解自己的学生,孔子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能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孔子很注意对学生的观察了解,主张在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因人施教,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扬长避短,可以使学生克服自身的缺点,施展各自的才能。他曾对学生进行过以下分类:“德行: 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 宰我、子贡; 政事: 冉由、季路; 文学: 子游、子夏。”[4]

二是个别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孔子经常采用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与学生进行交谈。《论语》中记载了许多有关孔子与学生交流学习的典故,如子路和冉有问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孔子则针对他们不同个人情况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公西华说:“赤也惑, 敢问”户曰:“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 故退之。”

三是集体教学。 杏坛讲学(杏坛位于今山东曲阜)可以说是集体讲学的萌芽,在《庄子·渔父篇》中记载“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 弟子读书, 孔子弦歌”很好地反映了孔子集体教学的形式。

四是游历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很具有代表性,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在经受挫折时仍然能够讲学,在断绝粮食的情况下,仍“讲诵弦歌不衰”。孔子带领自己的学生周游列国时,对他们既传授政治知识又进行教育活动。

二、学生管理思想

1.德育管理

德育管理是孔子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教育使各种受教育的人成为具有真才实学、高尚品德和有修养的人。孔子既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更重视德育教育,文化知识的学习要服从于道德教育,在《诗经》中也提到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道德教育主要有礼、仁、义、孝、悌、忠、恕、信、智、中庸等。除了文化知识外,行、忠、信则是指智育方面的内容,同时孔子对学生的德育管理提出了要求,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自我反省,他认为提高自我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经常自我反省。自我反省可以使得个体内在的自我心性修养得到提升,只有学习才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既定的道德规范检验自己的言行,才能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5]。孔子的学生曾子就是自觉地检查自己对人、对朋友是否忠实、守信。通过孔子提出的自省要求,我们要做到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的境界,经常进行自我反省。今天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强,较少顾及别人的感受,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要从严省察自己,吸取经验教训,可以避免重犯错误。所以孔子在学生管理之到的管理中提到的自省的方式,对现在的学生管理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2.学习管理

对于学生的学习方面,孔子提出要培养学生好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首先强调学生应以学为乐、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要好学、乐学,对学习有兴趣。其次孔子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提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的学生颜回在孔子的教导下做到了“以能问于不能, 以多问于寡; 有若无, 实若虚。”最后孔子指出学生在学习中要勤于思考,在学习中要多向他人学习,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名言。

3.生源管理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指招生的对象不分民族、不分庶鄙贵贱、华夏夷狄、贤良顽鄙、智敏愚鲁等, 凡是来求学者、一视同仁。从现今的统计和有关记载来看孔子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从家庭经济状况来看, 除几位学生出身贵族外其余多为平民, 皆出身贫贱,他遵从“八不原则”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愚智;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6]。对于现在我们的高校自主招生、扩大高等教育农村生源和人才来源、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有教无类”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说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有着正能量。

三、教师管理思想

孔子被后世称为“万世师表”,他把全部的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他敏而好学,创办了私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重视道德修养。他回答子贡的提问时说:“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他也曾在学生面前评价自己说:“若圣与仁,则吾其敢。抑为(学)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也。”[7]

1.师爱生

孔子把他的爱都给了学生, 他说:“爱之, 能勿劳乎? 忠焉, 能勿悔乎?”。孔子爱护学生, 关心学生。学生生病他亲自去探视; 颜回病逝, 他痛心疾首“噫!无丧予!无丧予!”孔子对学生的热爱, 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与尊敬。学生对他心悦诚服, 视之如日月, 敬之如父母。

2.以身作则

孔子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孔子认为“躬宣厚而薄责于人, 则远怨矣”,基于此孔子特别强调教育者要“正心修身”,孔子本人正是以身作则的表率。作为传播知识的使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实际行动中更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才能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正能量,潜移默化中就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8]这对于现今存在的一些教师不作为、失职渎职等方面有着鞭策引导的作用。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的具体表现,教师要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重视自己的学科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高尚的品德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要以教为业、以教为乐,要树立“诲人不倦”的精神,孔子在从事教育活动中,部分学生品德很差,基础差,屡犯错误,但是他也不嫌弃,总是耐心诱导,鼓励其成为有用的人。他自己就是废寝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的教育管理思想是丰富的,可以说是古代教育管理的鼻祖。他的这些教育管理思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当然,孔子的教育管理思想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我们应当正确、全面地评价孔子的教育管理思想, 批判地继承这份珍贵的教育遗产,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清.《论语》的现代指导意义[J].文教资料,2009,(32).

[2]汝秀梅.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

[3]孙彩丽,陈艳红.孔子教育管理思想简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1,(9).

[4]栾炳山.浅析孔子的教育管理思想[J].教育探索,1997,(4).

[5]唐爱民.孔子的做人教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学术论坛,2001,(2).

[6]韩延明,李如密.孔子教育管理思想探微[J].孔子研究,1988,(4).

[7]陈敏.孔子教育管理思想的时代价值[J].管理观察,2008,(12).

[8]赵玉慧.孔子教学思想探析[J].教育思想研究,2002,(3).

上一篇:模糊阈值分割下一篇:《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