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24-07-16

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精选十篇)

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

审美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而中学语文又是一个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不少人认为, 美只有在舞蹈, 美术, 音乐等艺术中才能显示出来, 其实不然, 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优美学科, 而语文教学更是一门美的艺术。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不仅要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 还要进行审美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 要开拓学生的视野, 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 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可见, 要完成培养博学, 广智, 多能,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一学校教育任务, 作为基础教育主体学科的语文, 不能不在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 通过美育教育, 引导学生辨别美与丑, 文明与腐朽, 高尚与邪恶, 促进学生性格优化,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一、审美教育的实践可行性

实施审美教育, 需要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 客观上需要特定的审美对象存在, 主观上需要具备相应的审美条件的审美主体。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对象, 主要是语文教材里文学因素强的作品蕴涵的美的因素。审美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就是教师通过教学, 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 让学生感知这些审美对象, 按照教学规律, 逐渐培养学生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语文课本中大量文质精美的文章, 有着丰富的美的因素。学生可以从课文中自然景物的描写, 感受千姿百态的自然美;从对社会生活中的描写中感受丰富多彩的社会美;从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 感受到独具魅力的艺术美。

二、创设美的情境进行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实质性是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动之以情, 唤起学生心灵的反映, 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感, 逐渐积累和提高审美能力。正如刘勰说:“夫缀美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语文教学中, 教师怎么用“情感”这把钥匙去打开学生的心扉呢?首先, 教师除具备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外, 还应有火一样的激情。其次, 教师教学应正确把握每篇文章的基本格调, 灵活多变地采取不同的情感投入, 以“情”创设课堂教学氛围, 以“情”再现课文中美的意境, 以“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这样, 有助于学生领悟美的真谛。

在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 一开始, 我便激情满怀地说:“自古以来, 不少文人极力赞美春天。”的确, 那春光明媚, 姹紫嫣红, 鸟语花香, 草长莺飞的美景无不令人赏心悦目。谁能背一句赞美春的诗句?一个学生接口就是:“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我马上说:“对, 这是古人赞美春到人间的佳句, 现在, 我们看今人又是怎样描绘春天的呢?请翻开课文《春》。”当学生们翻开课文时, 我按下录音机的放音键, 《春》的朗读开始。朗读者那富有魅力的情感, 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娓娓动听的声音, 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文中意境, 一个个如醉如痴, 享受美的熏陶。接着, 我让学生朗读描绘“春草图”的诗句, 抓住“嫩嫩的”, “绿绿的”, “软绵绵的”等形容词作用的分析, 使学生感受春天的新鲜美, 再让学生朗读描绘“春花图”的文段。抓住“开满了花赶趟儿”, “成千上万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等词句的分析, 使学生享受春的乐趣, 最后让学生朗读描绘“迎春图”的部分, 抓住“老老小小”, “赶趟儿似的”, “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抖擞精神”等短语分析, 使学生体验春天充满生机的活力美。

三、挖掘典型的艺术形象进行审美教育

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典型艺术形象具有不朽的魅力。这些典型艺术形象都是来自社会生活, 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集中反应。在教学中, 挖掘出这些审美对象, 训练学生感受自然美, 社会美的能力, 点燃学生热爱自然, 热爱祖国山川的心灵之火, 培养他们实事求是, 坚持真理, 助人为乐, 热爱科学等健康的审美观点, 使学生情感得到陶冶, 心灵得到净化。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形成有音乐感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并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在教毛泽东《沁园春·雪》中, 我抓住了诗人描绘雄伟的“江山多娇”图和谈话古今, 品评历代杰出君主的豪放不羁气势, 引导学生感受慷慨而豪壮之美, 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我抓住鲁提辖嫉恶如仇, 刚烈火爆, 扶贫济危, 伸张正义等性格特征的分析, 让学生体验人物形象的阳刚之幽美, 教《荔枝蜜》, 又抓住作者把蜜蜂不辞辛劳的酿蜜与歌颂赞美劳动人民的情感融为一体的写法分析, 让学生感受体验构思美, 总之, 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不胜枚举, 关键在于能发掘出来。

综上所述,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需要长期在教学中坚持不懈, 特别是语文课堂, 应该时时处处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 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无论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还是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审美教育有它特定的教育任务, 这个任务只能通过审美教育去完成, 把审美教育贯穿在语文教学中,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 必须把美育放到应有的地位, 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梅, 张英宏.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 .

[2]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钟启泉, 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2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本文阐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原则,并提出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学科具有强烈的人文特色,不但能培养中学生分析与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与熏陶学生的情操,并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依靠语文这一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美,并能提高审美能力,塑造美的心灵,创造完美人生。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将审美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活跃语文课堂气氛,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努力追求美感,并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具有艺术美,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下面,我依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推进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开展。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美育意识

教师应当结合中学语文教材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全面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强大人格力量来感染与激励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仪表、语言、行为及交际等多个方面施加影响,不仅要求学生做到仪表端庄,符合自己的身份,而且语言应当文明并且注重表达艺术。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和他人进行和谐的交往,并做到宽容处事。

二、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

归根结底,审美教育在实质上是要转移人们的心理气质及其精神面貌,是一种纯精神层面的功利性活动。但是,如今市场经济已经高度发达,在各种各样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出现了大量不利于开展审美教育的不健康的内容,从而导致大量青少年出现了精神空虚、庸俗以及低级趣味等情况。所以,教师一定要积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美丑与真假的能力,从而树立起更为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壑倒塾肷竺拦邸S镂慕滩闹校?苏轼那乐观而豁?┐锏娜松?态度,就能激发出学生勇敢笑对人生的激情;而屈原那“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信念也能深深地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在朗读当中提高审美能力。在朗读时,教师应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美与感受美,并学会欣赏美,学会在充满美感的文章中陶冶个人的情操。比如,在朗读屈原的《离骚》时,不但能从中品味到气势磅礴的鲜明艺术风格,而且也能体会到诗人那种对于进步思想的顽强追求、不肯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坚决斗争精神及高尚品格。朗读这样的文章,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并能陶冶他们的情操。

2.在欣赏当中提高审美能力。欣赏文学作品不但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而且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审美方式。学生通过欣赏各类小说、散文及诗歌等各类文学作品,就可以欣赏到自然美景,感悟到人世间的百态人生,品味到文艺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并达到相当高的美育境界。比如,当教师引领学生欣赏朱自清的名作《荷塘月色》时,就会发现作者运用了极为细腻的笔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荷塘月色的朦胧之美,从而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好感觉,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秀文学作品所带来的美的熏陶,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无穷无尽的审美情趣。

3.在情境当中提高审美能力。情境教学不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语文教学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审美方法。它运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刺激读者的感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中文字说明为主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学生审美活动的开展。比如,在欣赏诗歌作品的过程中,我会播发这些作品的朗读带,从而增加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理解。假如只是依靠抽象的语言与文字说明,那就难以达到这么好的效果。

4.在写作中提高审美能力。正所谓处处留心皆语文。教师应当学会选取那些家庭、学校与社会当中的典型审美材料,以此作为写作的必备素材。此外,教师还应通过开展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及时地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与创造美,并学会写作一些具有当今时代美感的文章。

四、强化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可谓是美的载体,每一篇的课文均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美。如一部分文章歌咏伟大,一部分文章歌咏平凡;一部分文章歌颂善良,一部分文章歌颂纯真;一部分文章鞭挞落后,一部分文章鞭挞黑暗。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内容,反映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与引导学生在中学语文学习当中了解人的情感与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比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让学生体会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怀古幽情,并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作品的核心,理解作者感慨今昔、推物及人、由人度己,并抒发人生如梦的心路历程,由此可使审美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3

一、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备课时应理解作者内含的情感,精心设计课前的导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定下美的基调,使新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审美诱导,学生产生了不可遏制的审美期待,就会自觉地调动自身的感知、理智、想象、情感等诸种因素,协调地投入审美过程,使阅读过程与审美过程融为一体。

1.注重情感的铺垫和渲染。

大凡美感强烈的课文,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浓郁的感情,教师可在导入新课时,渲染一种与课文基调一致的氛围,以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笔者在教八年级(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我们的祖国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她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有白浪滔天的万里大川,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有星罗棋布的岛屿和湖泊……特别是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南方,有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而闻名于世的地方,那就是美丽的西双版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将会把我们带到那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领略那美丽的自然风光!”教师的导语句句有情,学生的心也会激情盎然。仿佛早已飞到那令人心驰神往的西双版纳。学生的审美情趣就被激发出来。

2.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意境。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写景的文章,都有如诗如画的意境。教师若能巧妙地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意境,让学生一开始就置身于美的氛围之中,就更能激起学生的愉悦感。在教《阿里山纪行》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我让大家听一支歌,看谁能听出来这首歌唱的什么地方?”接着放《高山青》的音乐,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相应的意境中,然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是啊,台湾是个好地方,那里物产丰富,水清人秀。阿里山林海莽莽,云雾缭绕,姊妹湖波光粼粼,山川、森林、再加上古朴的文化,孕育了美丽如画的阿里山姑娘。同学们愿意到阿里山去看看吗?”这段话创设优美的意境,缩短了学生与阿里山的距离,学生会在强烈的审美期待中阅读课文。

二、领略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美

语文教材内容都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语言因素,指导学生理解内容,把审美教育渗透其中。领略语言文字的音乐美。

现代汉语的语音明朗响亮、和谐协调,加上特有的“四声”声调,更增添了语音的抑扬顿挫。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大多数课文,读起来朗朗上口、顺畅协调、富有音乐美。教师如能对学生加以引导,指导阅读,会有助于学生准确恰当地阅读课文,领略音乐美。许多叠音的自然传神也表现了语言文字的音乐美。

1.体会句式的和谐美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句式表达。但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比如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作者打破了汉语通常的语序,把“园子里、田野里”放在动词“瞧去”的前边,中间又加上逗号,形成短句,“瞧去”放在瞧的对象之后也加逗号断句,再用“一大片一大片”重叠之言,把“满是的”放在最后,起了强调作用。这种句式不仅给人音乐美而且让读者感到满眼都是嫩绿的小草。

教师启发学生体会不同句式的作用,领略其中的美,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句子并灵活地运用各类句式。

2.品味修辞手法的修辞美。

作者常借助于修辞手法来调整文辞,以便更准确、更形象、更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教师可以从课文中运用的修辞入手来引导学生品味文辞之美。在《绿》中,作者用了二十多个比喻句,用不同的事物反复比喻同一个事物把梅雨潭之绿的鲜嫩、清亮、柔软、纯净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可以从分析修辞格的运用入手,指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形象性和美的感染力。

三、通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去认识美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塑造了众多具有内在精神美(包括崇高美、机智美、诚实美、语言举止美等)的人物形象。如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辈;为人类进步社会作出贡献的科学家、艺术家、能工巧匠及具有美的心灵的平凡人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欣赏心灵美。比如在教《草》时,一位教师就抓住课文中周副主席亲自尝野菜这个高潮,从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动作和神态中挖掘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这些美好的精神品质。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去感受、体味,就会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

四、课外阅读也是感悟美的好阵地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要留心一些德育强的作品总是随时找到。一次我在布置课外阅读训练时,找到一篇适合学生实际的文章——《一碗面条》,作品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中学生和母亲生气,就离家出走,时间久了所带的钱用光,肚中饥饿难忍,在街头乱走,被一好心的卖饭老婆婆看到,老婆婆说:“你饿了吧?吃碗面条吧。”这名学生说没有钱。“你吃吧,不要你钱。”这名学生狼吞虎咽地吃完面条,千恩万谢,说是将来一定报答。老婆婆说:“我给你一碗面条你就千恩万谢,那么,你妈妈做了十几年的饭你是怎么谢的?”当我读完这篇文章时,教室里异常安静。当我布置作业时学生十分认真。学生不仅在语文能力方面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在心灵方面产生了巨大震动,好像是第一次领会到母爱:母爱是这样的切近,平时又那样的遥远。几个女生课后和我谈了不少感想。我是班主任,以后我感到班级的工作很好做,学习积极性也上来了。我感到这篇文章帮了大忙。

五、将阅读教学内容感悟升华为写作训练,以巩固审美教育

写作是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它直接反映学生对社会中人、事物的感悟认识,表现出他们的喜怒哀乐。一个对生活感受深的学生,他的文章立意就高、深、远,同时写作实践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更能悟出人生的冷暖,产生爱憎感情,去用这把尺子量度生活中的人和事。一次,我教完《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后,我想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内容写一篇关于本地节日的习作,要求题目自拟。结果我在批改作文时发现五六篇立意很深的习作,尽管不符合这次习作的要求,但让我看到了他们习作的曙光。一个学生以《清明时节雨纷纷》为题,作品的内容主要记叙清明节这天在小雨纷纷中瞻仰了抗日山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先烈遗志报效祖国的内容。这种立意使我们感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的人生中逐渐形成敬仰先烈、热爱祖国的人生观,而在习作中显示出来,并在作文写作中得到升华。再考究这几名学生,他们都品学兼优。可见,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语文教学有利于美好品德的形成。

另外,教师在利用教材渗透美育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受到美的熏陶后,可以安排一次读写结合练习,以求巩固和升华。中学语文课本中,处处有美育的因素,要把它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4

一、反复诵读, 激发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学生反复诵读, 才能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 品味出作品的奇妙之处, 感受到它的韵律美和抒情美。诵读是一个古老而又传统的方法, 但我们的散文教学离不开它。因为没有了诵读, 散文的美感就找不到源泉。我认为这种诵读一方面是学生对散文的朗读与品读, 学生通过对散文中的优美文字的语感体验, 进而接受和了解形象的内涵, 唤起学生对作品本身的体验, 这是很重要的。现当代散文是更需要反复诵读的, 一定要给学生诵读文章的时间, 因为作为散文本身, 它生动的语言不需要教师做太多的分析, 这样会破坏散文原有的意境, 而通过反复诵读, 散文中的丰富情感和深刻含义自然而然地就表达了出来。学生的诵读为课堂教学拉开了情感和审美的序幕, 达到了散文对学生美感传递的第一步。

教师的精美范读也很重要。教师要用充满激情的声音来朗读散文中情感丰富的语段, 用极富美感的语调来吸引学生,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把他们带进散文的美丽世界。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 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 不知不觉地进入一种境界, 从而走进散文中, 也走近了作者。教师的范读要比磁带和课件中的录音更具感染力, 教师的优美范读能让声音在教室里回荡, 从而达到非同一般的艺术效果。而现在课堂上的散文教学多数都缺失了这一环节, 或者是象征性地做做, 这是课堂教学中美育的一大缺失。

二、体味意境, 开拓学生的审美想象

品味语言、鉴赏语言, 感悟语言的魅力。在散文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字词去体味和感悟其中的情感。现代著名作家碧野的《天山景物记》是一篇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秀散文。文中写道“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 在太阳下几朵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 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 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里的蓝天、雪峰、白云、雪水、溪流、浪花虽是天山最常见的景物, 但被作者注入了热爱美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感, 着重写出了天山雄伟秀丽的特点, 并采用了三个连续的美丽动人的比喻, 描绘出了一幅神奇的、绚丽夺目的风景画面, 其中几个动词的运用更给人以“画中动态”之感。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极富美感的一篇名作, 文中叠词的运用极尽绘情状物之能, 非常富有发现力。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田田”二字, 把荷叶那种肩并肩紧密地挨着的情态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又如“正如一粒粒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叠字“粒粒”, 把含苞待放的荷花那种“晶莹剔透”的形象跃然纸上;“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遮住了, 不能见一些颜色”, “脉脉”一词赋予了荷塘流水如情窦初开那样的少女般的情怀;“荷塘的四面,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都是树, 而杨柳最多”, 其中“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在表现出树多的同时, 把这些树高低错落、连绵成片以及层次分明的景致送进了读者的眼帘。这篇散文所用的字语虽然寻常, 作用却实为瑰妙。深入文章, 发掘语言的内涵,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去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师在讲授充满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时, 要让学生体会散文中蕴涵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开拓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天山景物记》是一篇具有浓郁诗情的散文。在讲授“迷人的夏季牧场”这一段, 我先让学生朗读, 然后点拨他们:作者笔下的迷人夏季牧场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 那就是“美”, 请你们用最精炼、准确的语言形容出它的不同角度的美?经过启发点拨, 学生概括出了夏日牧场的静态美, 牧群的色彩美, 牧女歌唱的形象美和音乐美, 雨后牧场的情景美, 牧民的别致晚餐的情趣美, 牧民喝奶的生活美, 草原之夜的自然美等。优美的散文语言是诗化的语言, 犹如行云流水, 姿态万千, 一泻千里。写景状物, 使人身临其景, 抒情言态, 令人血气俱动。散文的语言是作者心灵自然地流淌, 犹如长江源头, 百川争流汇于一江春水, 给人永恒的美感。学生体味出了语言上的美感, 就会深刻地感受和领悟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意境, 就会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氛围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设情入境,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散文注重的是意境的描写, 讲究的是情感上的渗透, 因此许多散文的美感往往是内蕴的。在教学散文时, 辅以情感和内涵相近的音乐, 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联系沟通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嗅觉等器官, 让散文中所描写的景物, 所倾吐的情意, 不断和学生的心灵碰撞, 从而引起共鸣, 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了审美情操。我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 特意选取了名曲《春江花月夜》, 并配以荷塘月色的画面, 优美的旋律, 幽雅、静谧的意境深深陶醉了学生, 叩击了他们的心灵, 营造了心境, 引起了强烈的审美共鸣, 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走进课文的内容。学生不断体会到月色的飘逸美、如梦境般的童话美, 月色的朦胧美、神秘美、和谐美;感受到荷香的清淡幽雅, 若有若无的音乐美;体会到荷叶、荷花的姿态美, 领悟到荷花那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品质和那叶子底下流水的脉脉含情。利用音乐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与文字语言的结合, 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 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四、调动潜力, 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

散文中的情感广博深邃, 学生受阅历、接受水平等限制, 对文章中的情感往往体验不深。教学中配以恰当的音乐, 在传递思想感情的同时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作品的思想内容, 这样的表达比文字更深刻、更丰富。音乐的感情和作品的情感二者有机结合, 会让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情感力量, 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从而加强学生对文章情感内容地把握理解, 在教学现代作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 可以播放《聆听地

一堂课的精心设计, 在某种程度上, 可谓是一种艺术。文似看山不喜平, 作文是这样, 教课亦如此。如果只是平铺直叙, 创造不出活的气氛, 定然收不到好的效果。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之一便是教者把课教“活”。

一、巧妙地揭示意义

一般情况下文题即文眼。透过文题往往能窥出文脉, 以致观察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 如何审题、释题, 揭示文题的意义, 不仅是一堂新课必做的要事, 而且还决定一堂课的效果, 在教学时, 针对不同的课题, 抓住文题独特的字义,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如《七根火柴》, 可以抓住“七根”二字提问学生;火柴是很普通的东西, 为什么要以“根”来论?并且只有七根呢?这仅有的七根火柴究竟有什么巨大的作用呢?使学生脑海里一下子就产生出疑问来, 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探求。

二、“剥笋”再“掏心”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大多都是编者经过精心挑选, 非常有典型性的优秀作品。教学中, 要像剥竹笋那样, 由外及内, 从表到里, 逐层深入。如《小桔灯》, 写的是“我”偶遇一位打电话的小姑娘, 表面看来是很正常, 但教学时要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匠心所在, 这一偶遇, 能勾出文中的“我”在无聊之余去探望并不熟悉的小姑娘的病母, 由此在言谈之中了解到小姑娘的父亲是个了不起的革命者小姑娘的光彩形象也逐渐地由一些接触而烨烨生辉:见面———接触——做灯———送灯———联想———生发主题, 最后得出结论,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 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活脱脱地凸现出来了。这样设计, 可谓之“剥笋”再“掏心”。

三、适当地运用对比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 不比不见分晓。教学也是如此, 无论辨别字形、解释词语、乃至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搞对比, 可以是实的, 也可以是虚拟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应该依据课文的具体内容, 灵活把握, 应急处理。如在讲授《分马》一课时, 稳重的郭全海与老孙头儿的言行举止, 两面同时交待, 造成线面的对比, 这就是实比。再如《驿路梨花》一文, 写哈尼族小姑娘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 没有直接的对比面。可以引导学生对比, 联系生活实际, 举些发生在身边的正反实例, 这样会使学生深刻领会文章的实质, 达到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的目的。

四、善于联系

从辩证的角度说,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 都绝不是单独孤立存在的,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那么, 文章的内容素材都是来自客观事物的。因此, 要教好一篇课文, 我们不能孤零零地就事论事, 而应遵循文章脉络, 透过字里行间, 透视各种内外关系, 在新旧知球的回音》来感受大自然的清静, 渲染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意境, 揣摩作者那颗热爱故都、向往北国之秋的眷眷之心。学习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时, 可以播放古筝名曲《渔舟唱晚》, 来表现文中那种超然物外的, 孑立独行的人格情怀。这样会较好地启发学生的深层审美体验,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深刻体会作者极尽笔墨描写他的“空中楼阁”是为了表达他热爱大自然, 向往独立、安静、幸福的生活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散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就是在充分挖掘散文自身的识之间, 在上下文之间, 架设一座桥梁, 让学生学到的东西不是静止孤立的, 而是有血有肉, 活生生的。即突出某一点, 又反映整个方面, 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如《荔枝蜜》一文, 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中心层次是“阶梯”式的, 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思考题:作者既然要歌颂蜜蜂的辛勤劳作, 为什么要写小时候不喜欢蜜蜂呢?写荔枝林的目的又是什么?与文章的主题有什么关联?作者赞美蜜蜂实际上是赞美什么?蜜蜂与劳动人民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些问题让学生展开充分地讨论, 抓住其间的联系, 这样就会使知识活跃起来, 便于学生理解、消化、吸收, 避免了课

五、诱导启发想象

如果我们将课堂教学局限于课文之内, 即使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 达到了训练的要求, 也不一定就能在现实世界里通畅交往, 实现语文教育目的。因此, 我们要超越文本, 以课文里的言语运用为出发点, 延伸扩展到现实生活之中, 激发学生的联

启发想象, 可以结合学生课外获得的知识进行。如《天上的街市》这首诗的思想内容是积极向上的, 是被压迫人民憧憬美好生活的心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课外听到的有关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与课文联系起来。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在王母娘娘的干预下失去了自由和幸福而诗歌中的牛郎织女竟然和传说中的完全不一样, 不再隔河相望, 而是骑着牛儿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 这种自由和幸福是哪里来的呢?让学生充分、大胆地去想象, 不难得出:表达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

启发想象, 还可以运用同类事物作陪衬, 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启发想象, 还可以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进行。但启发想象一定要有依据, 要有限度, 不能让学生毫无根据地去空想, 也不能让学生漫无边际地瞎想, 否则是无法体会到作者创作时的思想和要表现的主题的。

综上所述, 在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这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当然, 无论是怎样的教育教学方法, 都应“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 “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 经过积累、感悟、熏陶, 注重各个环节的衔接与逐步提高, 语文素养才会得以提高, 语文教学质量才会上升。我们要真正达到每个阶段顺利登跃新台阶, 还需要每位辛勤的园丁不断铺设台阶, 帮助学生勇敢攀越。

(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中心中学)

审美因素的同时, 把散文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把知识传授与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 发展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建立起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散文教学中的美育, 可以多方面、多方法进行, 教师在平时要指导学生多参加、多观察、多体验各种自然、社会和艺术审美实践活动, 不断积累和逐渐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篇5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各国都唱响了“与世界接轨”的主旋律,这旋律让世界变得更小,实施素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为此,作为一名古筝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必须完成的一项教育、教学内容。本文采用具体的教学案例,简述了如何在古筝教学中充分利用古筝特有的优势,挖掘审美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味韵律美、揣摩意境美、欣赏形象美和尝试仪态美的审美教育。仅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古筝 教学 审美教育

1、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内容

1.1 教给学生品味韵律美

古筝演奏中,左手的“吟、揉、按、滑”是筝乐最具魅力,最具特色的意味部分,是任何乐器所不能匹敌的。旋律的背景不同,颤音、点音、按颤音、按滑音等不同的按颤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迥然不同,表达的韵味也大不相同,如同样是颤音,因为表现手法的不同,效果也不同。振幅小而匀的美化型颤音,能演奏出优美如歌的旋律;振幅大、频率快的颤音,能演奏出悲愤的内容。各地方的左手颤音也因为人的不同而不同,北方人的豪放,南方人的细腻在筝曲中也有所表现。北方的山东等地的跳跃性强,力度也大,起伏幅度也大,比较受男孩子喜欢。而南方的就纤巧细腻,缠绵婉转,清淡高雅,比较抒情,很受女孩子喜欢。尤其是现代筝曲,更是可以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和情感的需要,施以凄婉密颤、活泼快颤、激烈猛颤、泼辣重颤、轻音慢颤等技法,把无穷的韵味、多变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的,南北各派的筝曲中“苦音”(微升4和微降7)的形成,由于其旋律背景不同,表现手法各异,其韵味各不相同。如在潮州筝曲《寒鸦戏水》中,其“苦音”的表现手法着重于委婉、缠绵、清淳;到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则“苦音”不苦,而要求粗犷、豪放、悠远、壮阔了。

1.2引导学生揣摩意境美

无论是传统古筝曲目,还是现代创作古筝曲目,都有很好的意境,要细心去揣摩。在古筝教学中,老师要做有心人,深度挖掘意境,并引导学生去用心体会。只要教者尽力,学者用心,就能够让学生在演奏时感受到曲目中的意境美。

比如在进行《渔舟唱晚》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们欣赏此曲,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与“渔舟唱晚”景色相一致的图片,影像材料,随后向学生介绍这首曲目的创作背景,让学生知道,此曲是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依据十三弦古筝的特点发展而成,并引用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穷响彭蠡之滨」句首的四个字「渔舟唱晚」为标题。乐曲形象地描绘了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乐情景。然后再进行新课教学。在第一部分教学时,用舒缓的慢板奏出旋律,并配合左手的揉、吟等装饰技巧,让学生边弹,边想象播出的画面,揣摩曲目里的.湖光山色的秀美,渔人载歌而归的喜悦。在 第二部分的教学时,让学生注意「征」这个旋律的中心音和此段中用了清角音「4」,体会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性,感受形成对比和变化,引导学生体会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进行第三部分教学时,引导学生尝试着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的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想象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揣摩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

1.3引领学生欣赏形象美

古筝曲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象可谓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古筝艺术与其他音乐的艺术一样,都是听觉艺术,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它是抽象的。如何带领学生从古筝曲目中欣赏形象的美呢?

我在进行古筝曲《秦桑曲》曲目的教学时,首先向学生讲述唐代大诗人李白《思春》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的诗意,再引领学生体会其情境。接下来在新课教学时,让学生特别注意“苦音”的凄婉旋律演奏,在演奏时,引领学生联想那位思念亲人的青年女子的情绪。有的学生想象不到位,就请他想象如果不在母亲身边多日,是如何想念母亲的?进而体会曲目中所表现的情感。而在进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教学时,我则让学生着重体会其中的小快板,想象陕北人民“千家万户把门开,迎接中央红军到陕北”的欢腾景象,想象不出的时候,就引导学生们一起回想一些电影、电视剧的有关镜头。

1.3鼓励学生尝试仪态美

我在进行古筝曲目的教学中,会根据具体的内容,鼓励学生尝试着去表现仪态美。从学弹奏古筝的第一天开始,便要求学生要采取正确的坐姿和手势。演奏的动作要顺手自然,做到心随情表,体随心动。起初,学生们要么胡乱在做表情或动作,与曲目表达的内容无关;要么是不好意思做出什么表情或动作。针对此种问题,我在教学时,一边纠正学生们的错误,一边鼓励学生们边用心体会曲目中的意境、感情,边随心地做出自然的表情的动作,不要刻意。如《渔舟唱晚》悠然恬美,身体自然端庄,几无晃动;而《战台风》波澜壮阔,气势磅礴,身体动作幅度自然相应加大。所有这些,都强调自然,即根据乐曲的情绪设计形体动作,而求得演奏仪态的自然美。老师给做一下演示,之后鼓励同学们大胆在来学习,来尝试。

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多方面的,上面讲到的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个侧面。其实,有教学中,随时、随处都能找到审美教育的素材,老师们只要能多留心,多用心,就能让演在演奏技巧的训练中增加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同时,在对美的感受中,对曲目的理解也会加深,对提高演奏技巧也有促进作用。总之,古筝的美学教育,是要在学生们掌握了基础知识、弹奏姿势、指法运用、演奏仪态等初学内容后,弹奏时运用好吟、揉、按、滑等技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古筝艺术本身的特色,激发学习古筝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演奏技巧训练中增强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同时又在对美的探索和追求中提高演奏技艺,从而真正掌握古筝艺术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杨红,.10.1. 实用古筝演奏入门. 安徽文艺出版社 I S B N:9787539630182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文化价值和精神意蕴的环节,对其进行积极的追问和探寻,是我们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凸现语文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发掘阅读对象的艺术美,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共鸣,应该是我们阅读教学中孜孜以求的境界。我们的先哲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使学生“乐在其中”,流连怡情于课堂,才是施教的成功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艺术审美教育就是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信息去激发、诱导阅读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怎样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揣摩语言,品味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欣赏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语文课本及读本中收入了不少“语言美”的古今诗文。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豪放飘逸,《雨霖铃》的缠绵悱恻,《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犀利、深刻,《荷花淀》的清新、质朴,《荷塘月色》的高雅、隽永,《都江堰》的大气、壮美等等,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给读者呈现着千姿百态的美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章,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入地体味不同风格作品的语言的美,体会作家怎样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得到美的享受。

在阅读欣赏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品味句中的关键词语的内在意蕴,敏锐地把握它们创造的深远的意味和美学情趣。

二、激发情感,感受美

“文艺应该通过什么来感动人呢?感动就是在感情上的共鸣。”别林斯基说过:“艺术并不容纳抽象的哲学思想,更不容纳理性的思想,它只容纳诗的思想,而诗的思想——不是三段论法,不是教条,不是格言,而是活的激情,是热情。”阅读教学实施审美教育,首先要根据文学的特点,运用这种“激情”“热情”,去激发学生在感情上与作品的共鸣。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抓住文章内在的“情”,往往便牵一发而动全身。语文教师应以自己的文学修养、智慧与情感去趋进、贴合文章,发掘文章的美,进入情境。然后,按照“入情——动情——析情——移情”的情感传递轨迹打动学生的审美情弦,激起他们对阅读的浓厚兴味,自然地进入审美境界,进行充分地欣赏。这种情感的激发将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个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从而达到与作者在心灵上的契合与情感上的共鸣。如《听听那冷雨》,全文体现的是游子怀旧思乡之情,只要用这一人间美好的情感去激发学生,使之把自我情感置于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亲人那深刻清晰如烙印般的记忆上,则不难体会到文中所表现的乡愁的深沉与悲怆的情感美。《荷花淀》是一曲反映抗日根据地人民战斗生活的颂歌。若能通过对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等几个感人细节的分析,以激发学生体会农村青年妇女勤劳纯朴、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崇高品质,那么也就体会到了课文所表现的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崇高的情感之美。可见,只有把握课文内在的“情”,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体验到审美的愉悦。反之,“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狄德罗《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倘若教师语调冰冷,感情淡漠,则正如沈德潜所云“以无情之语而欲动人之情,难矣”,根本无法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真谛。

三、抓住形象,体悟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主要地位。”形象性是美的首要特征。无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还是崇高、滑稽、优美,都不能脱离具体可感的形象。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语文教材中塑造了众多的性格各异、个性鲜明的优秀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具有崇高的品质,他们的思想先进,心灵高尚。在阅读欣赏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激起学生思想情绪上的共鸣,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激发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我不是一个好儿子》一文,记叙了母亲在乡下将儿子寄来的钱塞在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梅李熟了,一直给儿子留着留到腐烂;冒着风雪去看生病的儿子等生活琐事表现儿子面对母亲的付出而无以回报的愧疚之情。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母亲关心自己的一些生活细节,引导学生展开身临其境的想象,使母亲这一平凡而朴素的形象在头脑中鲜活地树立起来,从而激起同学们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其崇高的“心灵美”也就自然而然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作为艺术形象都是有审美价值的。在艺术审美实践中,教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这样一个规律:经过提炼、概括、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就具有批判丑、揭露丑的不合理性的强大力量;同时也就肯定和表现它的反面,即作者要求改变现实、追求正义、光明、美好生活的美学理想。这也是一种艺术美,是寓肯定于否定之中,寓美于丑的艺术哲理。《雷雨》中的周朴园是一个自私、伪善、专横的人物,是丑的化身,但在艺术却是美的。作者运用化丑为美的艺术手法,把生活中的丑转化为艺术上的美,一方面揭露了丑,引起读者的憎恨、厌恶、嘲笑,从而间接地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另一方面采取夸张、讽刺、对比等艺术手法,对丑的事物进行了艺术加工,从而使丑的形象变成了美的艺术。又如屠岸贾的残忍,鲁四老爷的虚伪,葛朗台的吝啬等等,都能使人通过对这些性格的憎恶而产生对与之相反的美好性格的追求,同样具有审美价值。

文学形象的内在美不仅表现于人物形象,而且表现于自然现象。大自然中日月星辰、山水草木、风云雷电,经过艺术加工,同样成为一种文学形象。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细细体会这些景象的美,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把握意境,联想美

艺术作品的形象性,是意境的基础。所谓意境是作家创造的可以看得见觉得到的具体的生活画面与作家在他创造的形象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境优美,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才强。如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这是一幅可以看得见、感得到的生活画面:诗人离家已一个多月了,现正行进在茫无边际的沙漠之中,望着再圆的明月,思念着千里之外的家乡。通过这幅生活画面,作者含蓄地表述了自己“凄凉寂寞之感,思乡怀亲之情”,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全篇无一字提到思乡,但字里行间处处可以使人联想到思乡。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引导学生把作者“难写之景”显现出来,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

五、潜移默化,升华美

审美情感是在摆脱了直接实用功利的束缚后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观照产生的一种精神愉悦,它超越了纯粹的感性和理性,使情感理性化,对人的心灵进行陶冶和塑造,使人的七情六欲这些自然的东西获得丰富的理性内容,达到情感的“净化”。这种经验一旦在内心巩固下来,就会强化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使道德的他律转化为道德的自律。所谓的升华,就是这样一种在审美过程中生发出来的奋发向上的感情。在多次的审美体验中,渐渐感到自己的卑琐、平庸,从而强烈地要求净化自己的心灵,学习、赶上、超越审美对象,或者辨清审美对象的卑劣、丑恶,萌发出远离它、铲除它的迫切愿望。要想达到美的升华这一境界,要有个过程。教师除了一以贯之加强审美教育外,还要善于把握学生感情共鸣的极点,抓住时机,促成升华。如在学生受到强烈感染时,教师应以自身的经历,或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件为例,现身说法,使学生把文章所体现的美,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促成学生情感的“净化”,达到“化美为善”、升华灵魂的效果。

审美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强化审美意识,并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应该承担起这一重大使命,为了国家,为了学生,为了自己,将审美教育进行到底!

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7

一、反复吟诵, 品味古诗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 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 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 是说语言的音乐美、精确美和凝练美。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押韵, 但句内平仄交错, 句间平仄相对, 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再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 以简洁的画面, 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 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 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 给人以动态美。

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 然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 正确理解诗的内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 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二、启发想象, 感受古诗画面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 (摩诘) 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

怎样启发学生想象, 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的画面美呢?首先, 教师要善于运用幻灯、绘画等辅助手段。有些诗, 通过观看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课件, 能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加深他们对诗的理解。学习之后, 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一幅柳树的画面, 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画面美。其次,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它描绘的是人们喜迎除夕、忙碌愉快的情景。教学时我启发学生联想自己过年时的心情, 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喜悦的画面, 再介绍一些旧俗, 学生会展开想象, 从而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最后,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如骆宾王的《鹅》一诗中“红”“绿”“白”“清”等词能引起视觉上的美感, “歌”有听觉感受, “浮”“拨”等动词有触觉感受。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运用眼、耳、鼻、皮肤等多种感官去感受, 学生就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

三、理解词句, 领悟古诗意境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意, 指作者的立意, 即思想、情感;境, 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 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就古诗而言, 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 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 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国家残破, 在诗人眼中, 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 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这两句诗情景交融, 意在言外, 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

四、探求意蕴, 理解古诗哲理美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这首《草》蕴涵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会被扼杀的”这一深刻哲理。

地理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8

一、努力发掘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

地理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自然美,自然美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并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和教育学生,激发学生振兴祖国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地理教材中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为“雄伟”:即壮美,阳刚之美。如劈地摩天的东岳泰山。二为“秀丽”:清新、柔和、阴柔之美。如苍秀涵幽的江西庐山。三为“奇美”:大自然中有许多奇特的景象,曲折离奇,变幻莫测,令人感到怪异。如山东的“蓬莱仙境”,四川峨嵋的“金顶宝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发掘,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充分发挥想象力,细细品味其中固有的美的情感,从而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

二、努力创设地理教学过程的行程美

地理教学过程决不应归结为讲、抄、背、考枯燥死板的模式,而应是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感到上地理课,就像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道上,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三、努力追求地理教学手段的艺术美

图片、画片、标本、模型等是传统的地理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富有表现力、感染力、艺术性强的教具,使学生愉快地看而不厌。如在“自然带”一节的教学中,我精心挑选了几张色彩鲜明、画面生动的地理景观图片,让学生欣赏各个自然带的美丽景色,并比较它们之间的明显差异。

四、努力锤炼地理教师自身的语言美

作为地理这一学科,涉及的门类多,联系的事物广,知识的跨度大,更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素质和修养,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地理语言除了要注意科学性、思想性、目的性之外,更要注意语言美。

五、努力设计地理课外活动的鉴赏美

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活动中,除了要扩大和加深地理学习的内容,还要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训练,同时又可以在活动中进行形象生动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9

一、审美感受是开启写作大门的钥匙

写作原理告诉我们:文学写作是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积极关照。这种关照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形象感知为起点,经由情感的融注、想象的参与、理性的导引等过程,而最终创造出一个虚的实体来。这就是说,作为“起点”的审美感受,其实是作为客观外界进入写作主体的第一接触点,是连接客观和主观的一条纽带,是写作主体打开大千世界进入审美创造的一把钥匙。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学生发牢骚:“学校的天,学校的地,教师的教诲,到底有什么可写的呢?童年、少年、青年如此而已,又有多少值得回忆的呢?”也常听到一些教师埋怨:“现在的中学生身在‘宝山’为何却‘不识宝’呢?”咎其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对“宝”缺乏必要的辨识鉴赏能力,缺少一颗辩识的心,自然难免把“宝玉”当“顽石”了;二是没有挖掘“宝”的能力,茫茫然,浑浑然,无法使“璞玉”变“宝石”。这里表现的正是学生作为表达主体的写作心理机制的不健全。瑞士学者阿米尔所谓“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并不是就我们生活中每一个人而言的。写作终归是一种积极的心智活动,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如果我们头脑中缺乏这种“反映”机制,不具备“反映”能力,那再多的“宝玉”也只能是“顽石”了。更明确地讲这里表现的正是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不足。一方面学生缺乏研究、探索周围各种事物的兴趣,缺乏敏锐感受体验生活的能力,难以辨别生活中的美丑真假;另一方面即使有感触,但难以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使情感彼此融通,使知识经验和体会彼此启发,相互诱导,不能使感受升华为写作的动机和表现的内容。总之,没有审美感受,写作这扇沉重的大门便无法打开。

二、为什么要重视作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首先,中学阶段的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段,思想和心理都不是很成熟,处于一个不稳定的阶段,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的审美指向不确定,审美情趣比较肤浅,也容易游离,这时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名师出高徒”这句话说明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作文教学的方法与理念,都将影响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其次,注重审美教育,把作文的文学性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以后的文学造诣。试看古今中外的文学家,他们在成为名家以前都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审美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之后才能胸有成竹地写出旷世佳作。当然我们不希冀每个中学生以后都能成为作家,但是这作为一个基础,是应该打牢的。

三、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情人”

做生活的“有情人”,就是要热情地关切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从审美的角度作出分析思考,使审美表象变为审美意象,及时地表达记录下来。譬如某同学自卑而又敏感,她的同学热切地希望她振作起来,在她的作文本上写下了这样几句话:“自卑,是人生骨骼的腐蚀剂。有了它,你会永远直不起自己的腰。自信与自强是人生的风帆,它会带你达到成功的彼岸。”真情所至,学生对生活的感受理解趋于成熟。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得到生活的真谛。作家萧殷在谈写作时说:“所谓感受,并不是由某些进步的社会学概念所决定的,而是由深埋在作者心灵深处的思想感情所决定的。”它告诉我们,并不是你理性上知道了什么,就能感受到什么,只有当某种事物从内心里触动了你,成为你的灵魂和意识,你才能敏锐地感受而后概括这方面的人和事。因此,我们不只是做生活的“记者”,更要做生活的“有情人”,要满腔热情地热爱生活,拥抱生活,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热情歌颂,对假、恶、丑则无情鞭挞。

四、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去了解生活,最好的办法便是观察。观察以后才能产生感受,把客观事物和人的主观感情结合起来。作文教学时,这种观察的对象无疑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由于观察的途径、方法不同,就产生了科学的观察与文学的观察不同。科学的观察要求尽可能排除一切可能的主观色彩,然而文学的观察除了要有那种标准的、带普遍性的眼睛外,还得用带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把客观的意象和个人独特的情感结合在一起,使观察的结果带上个性的情感色彩。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观察往往处于一种感性状态和朦胧状态,搞不懂自己为什么要去观察。也搞不懂要观察什么,比如他们看到乡间的百花盛开、新房林立的景象,所感受到的是五彩缤纷的色彩和新房子的漂亮,却很少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象。他们很难把这些景象和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对农民的重视结合起来,往往只知其果,不思其因。所以,教师要在这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鼓励他们去思考,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这不仅是文学的精神,也是科学界所提倡的精神。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0

一、利用教材中作者的个性美进行审美教育

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 无不体现作者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个性特点。李白飘逸洒脱、杜甫沉郁顿挫、苏轼豪放不羁、李清照婉约柔丽……正是他们的个性风格决定了他们的个性作品。阅读者要想深入理解作品, 就要站在作者的立场, 通过阅读文本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和作者直接进行心灵对话。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而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文章开篇点出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当时正是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时期, 朱自清对社会黑暗不满, 幻想超脱现实, 渴求宁静自由的世界, 但又无处寻觅。作者以游踪为顺序, 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 用细腻的笔触、凝练的语言, 绘声绘色地描写出荷塘与月色的优雅、朦胧、幽静, 将读者带入令人神往的佳境, 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同时作者也将内心深处淡淡的喜悦和隐隐的哀愁自然地寄寓景物之中。那皎洁的月光、那“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正是作者那正直高洁的人品的写照。正如王国维所讲:“以我观物, 故物皆我之色彩”, 借象征圣洁和自由的荷月以咏其志, 委婉、含蓄的抒发了作者不愿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感情及追求光明、自由的志向, 表达了作者对美的景物的喜爱和对美的生活的向往、追求。在这幅荷香月色图里, 正因为有了这样正直的知识分子, 画面才显得摇曳多姿, 富有生气。这就是在理解文字表层意蕴的基础上领悟和把握深层意蕴。

二、利用教材中美的人物形象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教材中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这些形象是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典型,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教学中, 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教材, 分析人物性格, 深入他们的精神领域, 感受他们的思想感情, 心动而情发, 和作者产生思想感情共鸣, 从而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语文教材中的光辉形象有很多。如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主张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亲贤远佞、集忠贞、谨慎、贤明的品德于一身的诸葛亮等。这些光辉灿烂的形象, 感染着学生的思想,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净化着学生的心灵。学生往往把这些形象当成自己崇拜的偶像, 赞叹他们的才华, 仰慕他们的品德, 效法他们的思想行为。从而激发发奋读书, 力求成才, 报效祖国, 服务人民的动力。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些假恶丑的典型, 即反面人物形象。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通过贾雨村徇情枉法、草菅人命、胡乱断案的描写, 塑造了一个老奸巨猾、虚伪奸诈、上谄下陷、心毒手狠的封建官僚形象, 揭露了封建官僚和贵族豪绅相互勾结、为非作歹的罪恶, 鞭笞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三、利用教材中美的情感进行审美教育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学作品是以优美的文字, 通过各种修辞手段表达强烈感情的产物, 在教学过程中, 应把这种感情化为学生的强烈情绪活动, 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比如, 我在教《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 考虑到对于以情感人的文章, 默默地看与琅琅地读, 所带给人的内心体验是不同的, 因此, 教学时, 一方面我先有感情地配乐范读来“激情”, 另一方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使他们入情。朗读与品味词句结合, 朗读中品味, 理解后朗读。通过朗读, 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 体会文中的情感, 并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 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实现“读中悟情”这一目标。在读与品完文章之后, 学生从中领悟到, 郁达夫是在用他的整个生命去爱秋, 用他的整个身心去拥抱秋, 用他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 在这清、静、悲凉的故都情结之中, 表现出如此深沉真挚的生命之味、家园之思, 足以让我们每位值得深思与体味。

四、利用教材中美的意境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的描绘。这些描绘融进了作者深厚的褒贬感情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是一幅幅意境优美的风景画和生活图。引导学生学习、鉴赏这些图景,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是幅有声的图画。雨后秋夜, 远山如洗, 明月升起。皎洁的月光透过森林洒落大地, 清澈的山泉在山石上潺潺流淌, 映着月光习习生辉, 竹林里传来洗衣女郎的欢声笑语, 亭亭玉立的荷叶向两旁排开, 原来是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明月、清泉、青松、喧竹、动莲、白石构成了色彩鲜明、有动有静、朦胧含蓄的优美境界, 学生在这种意境中, 悦目赏心, 自然唤起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欲望。而白居易的《琵琶行》, 在描写繁响交错、清脆圆滑、宛转流利的声音之后, 突然“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意境, 包含了多少幽愁暗恨, 只有联想到琵琶女的身世, 才可以在这无声之中, 感受到如怨、如恨、如泣、如诉的音符, 感受到每个音符所传达出的令人心碎的声调。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 我们要把一行行的文字, 在脑海中变成无比生动的画面, 自己陶醉在其中, 达到忘我的境界。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 抓住审美教育这一课题, 从多方面, 多角度培养学生理解文章, 在文、情、理的交融中接受知识、发展语言, 从而升华美的情感, 培养美的想象, 激发美的发现, 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徐宏寿.关于情境创设的几个问题.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 (3) 78

[2]姜国忠.试论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共振.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 (3) 14

[3]?《语文教学与研究》99.1—99.12

[4]《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99.12

上一篇:杭州西溪下一篇:数学学习计划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