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化文化

2024-07-22

地域化文化(精选八篇)

地域化文化 篇1

一、什么是地域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所形成的积累和沉淀, 世界的文化发源于不同的地域,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区, 由于地理位置和社会条件的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语言、文化和价值观, 这就必然形成了与其它地域不同的文化。

地域文化主要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特定人群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而一定区域内人们思维模式的和行为模式的不同, 便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地域文化产生和发展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 经过一定长度的历史时期形成, 所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传承性。二标志设计现状分析

优秀的标志设计需要的不仅仅是设计的技巧, 更重要的还包括设计师的修养和对设计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以及对市场的把握, 若涉及到地域文化内容与元素的标志设计则更要求设计师及其设计团队对地域文化具有深入理解, 而不是肤浅的搬用模式化的图形图像。目前涉及地域文化元素的设计成了不太好把握尺度的内容, 而作为最为简洁符号化的标志更是难上加难。很多标志设计对地域文化往往流于表面的了解, 因而设计出的作品效果肤浅, 内涵不足, 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体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 缺乏对地域文化的认识

现代人对外来文化接触较多, 而对于本民族的文化特别是地域文化的了解日益薄弱。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区还存在少数民族, 对于少数民族、本地地域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哈韩哈日、欧美流行风等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对象, 美国大片、明星偶像成为人民追逐的时尚。外来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的冲击使得人们迷失了方向, 忘记了自己的根基。这样就形成了目前设计师对于地域文化认知的不足, 这种不足使设计师对于涉及地域文化内容的设计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设计出的作品不能够真正的反应出地域的特色, 当然也不可能称之为好的作品。

2. 设计元素与手法雷同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 很多先行的优秀设计师就将将中国传统元素符号作为设计元素运用到设计项目中,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们的这一尝试为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领域中的复兴, 中国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之后传统、民族成为大家设计的灵感来源, 但很多设计师的作品流于形式。比如设计元素雷同, 只是照搬其它的标志元素, 祥云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只要涉及到传统和民族, 不管是餐饮、服饰、文化什么类的标志, 什么地域的标志, 都会冠以祥云的图案, 其内容一样, 只是祥云的形式有略微的区别。再者设计手法运用的也存在模仿, 标志的设计过程当中往往会对优秀的设计进行模仿, 造成我们常常会看到许多“类似”的作品, 这些作品完全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地域特色, 只是一味照抄照搬, 缺少个性, 难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普遍存在, 究其原因是设计师没有真正的理解和认识本地的地域文化, 只有其形而无其神, 这样一来设计元素的内涵和设计主题就无法吻合。最后结果只能是在外型上和其它的标志大同小异, 突出不了自己的特征。在内涵上也是牵强附会甚至是相去甚远。

二、地域文化在标志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1. 地域文化的图形表现

标志是思想内容视觉化的图形符号, 标志图形可以根据地域特征与文化内涵设计。由于地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标志图形要结合本地的地域文化、风俗习惯、人们的认知程度等, 提取当地地域环境中留存下来并能彰显本地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元素, 进行提炼加工, 变成可视的视觉化的图形符号, 结合设计师对于符号的理解, 进行艺术化处理。如本地传统的宗教图腾、文化符号等加以提炼演绎, 标志的设计既要符合文化特征又要具有相关的行业特性, 做到外形和内在的完美结合。地域文化下的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不是随心所欲的, 要利用分解转换, 打散重构, 置换构成, 异形同构等设计手段。塑造具有特色的视觉符号, 需要认识到视觉符号设计与地域文化元素的互动关系。标志使用具有地域特色的图形可以起到强化本地特色, 彰显地域文化, 增加标志内涵和表现力的作用。

2. 地域文化的色彩表现

在设计中, 色彩始终是一种重要的视觉要素, 特别是对于符号化的标志来说, 色彩的选用要更加精益求精。对于地域文化的表现, 要选用具有本地代表性的颜色, 所谓本地代表性主要是本地环境, 传统, 和人们普遍认知的, 能代表本地特色的地方色彩。很多标志的色彩都采用了本地的象征性色彩, 比如历届奥运会的相关标志和符号设计, 都能感受到地域性的色彩。准确应用色彩不但能突出本地特色, 产生心理联想, 还能够强化图形符号的特点, 让标志更具代表性和感染力。在标志色彩应用上, 首先要了解当地的传统和历史, 能够从历史、自然、民俗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象征色彩。除此之外, 还要进行当地人们认真的调查研究, 做到其色彩具有普遍的识别性和认知性。这样标志的色彩才能不但代表了本地的文化, 还能够被人们接受和记忆。

3. 地域文化的文字表现

就其本身而言, 文字就是一种符号, 而且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符号。很多文字来源于事物的外形, 人们用它记录信息, 并进行交流。很多涉及到传统或者文化的标志设计都是以文字或者文字的变形作为素材的。这些标志通过外形和笔画结构, 表达行业特征或者本地特色独有的文化内涵。文字类标志可以分成很多种, 以汉字为基础的标志具有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的特点, 人们一看到汉字的标志就能了解其含义和相关的信息。印刷的英文字母具有构成的形式美感, 能突出现代气息。而手写的字体更侧重于突出本民族或者本地传统。不同的文字, 不同的字体, 不同的书写形式, 都能表达不同的设计内涵。文字是文化传承的符号和载体, 更是是标志设计灵感来源的宝藏, 通过对这些文字符号的修改和重新演绎, 不但能准确的传达信息, 而且保证了在传达时的文化性。文字表现地域文化需要注意的是文字符号的认知程度, 要具有一定的识别性。还有就是文字具有通用性, 而地域文化类的标志一定要具有本地文化的代表性。

结语

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传统文化的兴起, 人们会越来越认识到地域文化的重要性。而对于地域文化的挖掘和探索则会越来越深入。而设计则会按照历史的发展, 更加注重个性, 更加注重表现地域性的独特特征。标志的设计则会因为地域文化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异彩纷呈。对设计师而言, 深入了解传统, 了解地域文化必将成为设计的根本, 成为创意灵感的源泉。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的加深, 地域文化对于标志设计的影响会越来越深, 而融入地域文化内涵的标志必将发散出更加美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李砚祖, 芦影《平面设计艺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地域化特色带给观众惊喜 篇2

地方台电视节目的地方特色,主要是指电视节目(专栏)的宗旨、定位、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展示地方时代风貌,体现地区文化特征,凸显一方风土人情。

构建地方台电视节目地方特色,应注意的方面

首先,地方新闻是地方特色的核心,新闻是立台之本。形成地方新闻的特色,就要贴近实际、着眼服务,千方百计解决与当地群众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问题。把镜头对准普通百姓,使地方新闻说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增加社会关注、人文关怀,更多地融进乡情、亲情,让地方新闻同本地区观众之间实现“零距离”。2007年呼伦贝尔电视台创办了第一档民生新闻《身边新闻》专栏,专栏立足大众立场,坚持平民观点,关注民生、民情,将话语权更多地让给了百姓,内容锁定百姓的生存空间,提高新闻的开放性、参与性与互动性,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专栏开播后广受市民的青睐,专栏热线天天不断,收视率也连创新高。如今,《身边新闻》已成为呼伦贝尔地区收视率和影响力较大的名牌专栏。

其次,要突出地方新闻的时效性及新闻的故事性。地方新闻体现出时效性强的特点,需要在人力、物力上给予投入,如记者的采访设备、交通、通讯工具等方面。这是保证新闻时效的基本条件。同时,要建立起一个快捷、灵活的信息网络。电视台得到信息后快速地分析判断,同时派出采访记者赶赴事件现场,及时采访及时报道。地方新闻中要少用“近日”多用“今天”,从而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新闻的故事性是一个新闻节目能够长时间锁住观众的关键因素。地方台应该注重挖掘新闻中蕴含的娱乐元素,强调新闻的事件性和戏剧冲突,以新闻的形式向受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形成播报风格独特、语言生动幽默、节奏明快、人情味浓厚的地方电视台特色。

第三,专栏是地方特色的基础。从构建地方台电视节目地方特色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体现专栏的服务性。同一个地区因其地理环境相似、生活习惯相同、风土人情相通,在生产、生活的需求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根据本地区观众需求开设服务性专栏是那些大台无法做到的。呼伦贝尔电视台开设的蒙语专题节目《诺敏塔拉》为广大牧民提供大量的实用技术,受到草原牧民的欢迎。专栏还要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同一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习俗,这种地域文化具有强大的认同感和亲和力。

实施地方电视台节目地域化特色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地方台在实施本土化战略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处理好地域化与低俗化的关系。地域化并不等于低俗化、粗俗化、媚俗化。有的电视台在综艺节目中出现色情镜头和危险游戏、有的新闻节目中有血腥镜头和暴力场面,还有的在选秀节目中有粗制滥造和盲目追星等内容,这会对观众尤其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策划和制作电视节目要做到通俗而不庸俗、娱乐而不“愚乐”、鲜活而不哗众、多彩而不放纵。

其次,地域化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电视节目要避免盲目模仿。如用地方方言播报民生新闻,在南方一些电视台很盛行,这种独特的“说新闻”的方式深入人心,备受欢迎。但此举在潍坊台却“水土不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潍坊地区,方言体系十分复杂,讲纯粹的老潍县话的人已不占多数,方言节目难以引起共鸣。

第三,建立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确保地域化有效实施。实施地域化战略,需要有效的管理和过硬的干部队伍。要制定完善的节目管理、运作流程、考核细则等管理办法和鼓励出精品、出力作的奖励办法,以推动电视节目争先创优。同时,在用人制度、分配制度上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新的体制、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创造品牌、守住品牌。

总之,地域化特色要想给观众带来惊喜,必须在本土化节目上下功夫,认真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利用好本地域的资源优势,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电视台)

武术地域化传播方式的构建 篇3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阐述了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抚今追昔,武术作为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宝贵遗产,其发展历程深深打上中华文明的时代烙印,理应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武术属于纯粹的民间文化形态,其生命力深藏于社会下层百姓之中,所以它的地域特色又是最浓郁的,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外来文化的影响。”[1]中国武术的所有流派,都是以地域文化为底蕴,从地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

地域对武术文化的关系就如母子一般,对于武术中的每一种拳术来说地域都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地域文化是因着一定的地理形势,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得以与其他地方区别开来的语言、风俗、宗教、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等等,简单的说就是指特定的地理环境影响下的文化总和。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郭志禹教授等归纳了近现代中国地域文化的分类,认为主要有3种情形:一是以自然环境为特征,如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关东文化、西域文化等;二是以社会结构特征为主要特征,如滨海文化、内陆文化、草原文化等;三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结构兼重为主要特征,如齐文化、鲁文化、吴文化、越文化、燕文化、晋文化、秦文化等。不同特质、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是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国际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地域文化已经成为增强竞争能力和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1 武术目前的传播方式

现今人们看到学校中流行的初级长拳、24式太极拳等都是空有体育的架式而无武术灵魂的展现。甚至在专门培养武术专业教育人才的高等学校,单一化、标准化、统一化的(国家规定套路)国际武术竞赛套路也已全面垄断着教学内容。身体教育成为核心,文化、思想、精神教育渐行渐远。学校武术教育出现了严重缺乏内涵和真材实料的传统文化,出现这些情况与传统武术精神意识的缺失有着必然联系。中国传统武术的主要拳种都是从地域文化派生出来的,不同的地域文化以自身的个性风格和特殊内容,使传统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合和汲取了诸多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营养,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基础,也是地域文化发展传承的过程。传统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每一个拳种,蕴含着创拳者的修养、学问和品格。一个传统武术流派在发展过程中的兴盛与否,除了满足个人心理、身体,乃至社会的需要,还取决于这个流派在各个时期杰出人物的文化底蕴和功夫的深浅。传统武术地域特色拳种传承的好坏是中国武术文化盛衰的显著标志,传统武术的灵魂思想教育的深度也是中国武术教育成败的关键,忽视传统武术教育的中国武术教育只能导致中国武术断代失传。只有强化传统意识,重视传统武术在中国武术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中国武术教育才会更加丰盈饱满。

2 武术的地域特色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明养育了传统武术这颗璀璨的明珠。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再现。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合和汲取了诸多社会领域中的营养,有着丰富的内涵。传统武术和大多数西洋体育单个项目有很大的不同:内容、结构和运动方式不同,竞技意识和竞技形式不同,文化含蕴和价值取向也不同。传统武术还有许多体育以外的东西,有很多非西方体育价值系统所能涵纳的东西,而这些恰恰是传统武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是其文化精蕴所在。因而,可以说传统武术是一个以武术套路为载体的,其内容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其方法具有科学的、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

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风俗民情也互有差异,各地区的武术风格也常常是各具特色,互不重复。武术是一种文化形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又由于它基本属于纯粹的民间文化,所以一直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历史中走来的武术,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演绎着平常生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美妙回忆。我们会发现每个拳种的形成过程都会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拳种的魅力所在正是它那流光溢彩的文化积淀。俗语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文化更是孕育不同个性风格的传统武术文化。源于河南温县的陈式太极拳分化繁衍出赵堡架、杨式、武式、孙式、吴式等多种太极拳支派;流传于山东胶东各地的螳螂拳;源于少林寺的少林拳;盛传于京津冀的八卦掌;在山西、河北广泛发展传播的形意拳等,无不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争奇斗艳,各放异彩。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武术传播者

进行武术传播需要传播的主体,我们可以称之为武术传播者。这是武术信息产生的出发点。要想更好地传承地域特色的武术文化就需要真正的传承者和掌握特色地区武术文化内涵者作为武术的传播者。各地开展挖掘整理工作是为发现更适合的武术传播者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自古师徒如父子”形式的代代相传,是传统武术最正宗的流传方式,找不到良才美质来承接衣钵是传统武术流失的一大因素。传统武术分门别派,守派意识表现突出。各门各派之间虽然能相互尊重,但彼此之间难以进行技术交流。“没有合适的传人,宁可失传,也不轻传”早在1983年,国家进行过一次全国性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启动的第二次武术挖掘整理与传承工作应是第一次的延伸和扩展因为在第一次挖整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上了年纪的民间老拳师的拳路和这些老拳师所存放的武术古籍资料。20年过去了,当年的拳师大都离世,我们决不能因为仅进行过一次全国性武术挖整工作就可以一劳永逸、万事大吉了。传统武术的挖整与传承是一桩系统工程,要常抓不懈,需要举国上下通力合作,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调动地方体育部门的积极性,扎扎实实的打好这场挖整传承工作之仗。

3.2 武术传播内容

现今人们看到学校中流行的初级长拳、24式太极拳等都是空有体育的架式而无武术灵魂的展现。甚至在专门培养武术专业教育人才的高等学校,单一化、标准化、统一化的(国家规定套路)国际武术竞赛套路也已全面垄断着教学内容。

传统武术之所以日渐消逝的原因之一就是传播的内容不够理想。

当前诸多对武术的定义最终将武术的上位属定为体育,然而武术的定义不是体育能够涵盖的,只用体育来定义武术是不能揭示武术的文化属性的。因为武术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项目,不同的地域文化培育出不同风格的武术拳种,而不同的拳种又有不同的理论和训练体系以及文化内涵,因而学术界通常将武术视作一种文化形态来进行探讨研究。武术既然是一种文化形态,那么武术的发展就不应只强调肢体运动,而应充分发掘武术的文化内涵,将武术运动中寓含的中国哲学思想、各个地区传统套路形成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

因此,在认识、研究武术时,不能仅仅将武术作为单纯的一项体育运动来看待,而应重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强调其文化属性,构建其文化价值体系。其次,武术传播中应重视其文化属性,在教授武术技能时加强武术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不管是在学校武术教育中,还是在社会武术传播和交流中,都应将武术文化放在重要地位,使练习者在练习各拳种特有的技能时,感受各拳种独到的文化寓意,从而促进练习者的身心发展。如规范并加强武术的礼仪,虽然武术中有很多礼节礼仪,但在如今的武术界中,却没有设计规范,目前推广的也就只有一个“抱拳礼”,有些武术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武术教育时甚至连“抱拳礼”都没有教,上下课根本就没行“抱拳礼”。又如各拳种蕴含的哲学思想,我们在武术的传承中应当充分发掘、授之于众,让练习者在练习武术的同时感受武术的哲理,例如太极拳当中的“天人合一”、“阴阳”等哲学思想等,这些都应当让武术练习者了解、感悟。

3.3 武术传播途径

武术要发展,必须从母体出发,对各类拳种进行继承和发扬,充分体现各类拳种的“功、套、用”的功能价值。首先,学校武术教育应进行改革,加强对武术拳种资源的利用和延续。高等体育院校可以邀请各拳种名家到本校进行讲学或交流,也可以直接将他们聘为本校的武术教师,同时根据本校师资力量及社会需求,按拳种招生、按拳种培养武术教育工作者;其他非体育院校在进行武术普修教学时,可以选取一到两类拳种作为自己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时通过所教授拳种的“功、套、用”专门练习,强调武术的技击性,树立“体用兼备、内外兼修”的习武观,同时,也可对其他拳种作一些基本介绍,让学生对中华武术有个初步的了解,进而培养其学习武术的兴趣。其次,各地方体育管理部门应加强本地武术资源的开发与发展,充分发掘本地的武术拳种资源,可以出台一些政策,为民间拳师授拳及大众学拳提供制度保障,规范本地武术的发展,如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成立各拳种协会,让民间拳师不再流于“民间”,让更多的人了解拳种,也让更多的人学习、发扬本地拳种;第三,国家可以成立专门组织,对各地拳种资源进行汇总、整理,组织武术拳种的社会普及与推广工作,根据当地特色传统武术文化开展各种运动会或者交流赛等进行推广。

现在很多优秀的传统武术功法、套路和技击招法已经很难再看到了,这是非常巨大的损失。只有培养一批经过传统武术熏陶从而对传统武术怀有深厚感情的学者来完成传播真正的传统武术的艰巨任务。在拥有优秀的传播者的前提下通过各个地区武术教育机构传播为主要途径。对各高校专业学员通过必修课的方式传授,同时对全院开展选修课的方式传播。对于各个武术馆校可以通过举办相关交流比赛的方式进行传播。

4 结论与建议

传统武术的地域性特色传播模式重视武术内涵的传播,为解决当前武术传播问题提出:第一,各个地区着重发展本地特色拳种。全国各地武术界的各种组织在传授武术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将当地特色的传统武术拳种作为传播重点。在传播的过程中尤其要将其形成历史和内涵意义作为重点。第二,通过挖掘、利用当地特色拳种的现存资源,当地民间老拳师的拳路和这些老拳师所存放的武术古籍资料可成为高校武术传播的老师和教材,为传播对象呈现中国武术之真正面目。第三,以当地传授本地特色这一便捷正宗的方式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无疑是为中国武术有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选择一条可行之路的同时,也为武术国际化传播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玉成.武术国际传播基本模式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4):23-26.

[2]郭玉成.武术传播基本理论概述[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6):61-65.

[3]王岗.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拳种意识”[J].体育学刊,2010(4):95-98.

[4]姚梁栋.中国武术的传承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32.

[5]郭旭茂.地域文化对武术拳种影响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6):26-28.

[6]李雄锋.从地域文化视角探讨武术的发展[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5):49-51.

福建旅游度假酒店地域化设计 篇4

清水岩位于安溪县城西北24公里处的蓬莱山, 是福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是福建省省级名胜风景区。清水岩度假酒店的北侧为清水岩祖师庙所在地, 里面供奉有中国百仙之一的清水祖师, 每年有多达100万以上人次的中外香客及客流量。而基地本身又有温泉、水库、茶田、森林等多项自然资源可加以利用。清水岩度假酒店正是利用这些丰富的自然地理元素, 将酒店建筑的风格较好地符合闽南传统城市的肌理。

1 顺应地形, 自由布局

安溪清水岩度假酒店总平面布局大致呈现“之”字形, 整个山庄以宴会的集散广场为起点, 充分借用原有自然丘陵地形的上坡态势, 依山势势随原始地形蜿蜒伸展, 使游客在行进过程中视线自然缓缓上升, 从宴会厅到温泉会所, 再渐渐接近酒店大堂, 形成期待中的高潮。

清水岩度假酒店的客房楼建筑根据基地范围内起伏的自然丘陵地形, 采用弯曲的长条形平面形式, 酒店客房布局为单边客房, 开敞向地势较低的西面, 并通过退台形成宽敞的室外绿色庭院。在面向山体的一侧则顺应山势形成了一条开放的、可采光的景观走廊以连接各个客房及服务空间。客房所采用的退台设计一方面削减了建筑的体量, 将建筑隐于青山绿水之中, 而且保持了多角度的山景视野, 独具特色地形成了变化丰富的整体立面层次, 客人站在外部的公路上, 从不同的视点眺望获得不尽相同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也大大地减少了土方量, 节约了造价成本, 将山体的破坏降至最低。而基地南侧高低错落、倚山而建的客房群, 使游客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山中美景。为了使游客更亲近大自然, 在房间的设计上增加了大小不一的露台, 将大自然的林木直接作为景观。

2 以景观为核心的传统空间的塑造

从建筑群的组合分析, 室外景观围绕酒店建筑之间的自由组合而布局, 从山腰上望去就如同一个典型的安溪民居村落, 这些大小尺度不一的建筑相互之间又自然成群, 形成独特的围合空间。尽管清水岩度假酒店的建筑高度均不超过4层, 但给游人带来亲切的尺度感, 其中借鉴东南亚度假酒店夸张的大坡屋顶造型和建筑立面的肌理感, 都是“大景观”的建筑意象, 游走于被繁茂绿化所覆盖的开放空间, 带给人们一种惬意的体验。

清水岩度假酒店合理利用原有的局部低洼地形以及处理后的温泉废水塑造出完美开阔的叠水景观, 丘陵绿地和小景观水体更是穿插于由温泉接待中心和宴会厅所围合而成的庭院当中。酒店大堂和宴会厅面向东南侧叠水景观方向的墙体采用了玻璃幕墙, 站在宴会厅内部就有了180°的开阔视野, 配合雕塑和瓷器精品点缀于宴会厅内的各个角落, 让客人体会恬静的氛围。另外, 还有让客人休憩品茗的清水茶苑和温泉中心更充分利用与酒店宴会中心之间的宽阔地形和风光旖旎的特点, 创造性地延伸出独具特色的室外空间。

3 结论

旅游酒店设计本身作为一项系统化的项目, 必须注意从整体性的思维角度来考虑采取何种表现方式来传播本地区建筑地域化的内涵, 从地理条件, 人文风俗等非技术因素对于度假酒店建筑设计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总而言之, 一个度假酒店建筑工程的完成可以看成是对于技术要素和非技术要素作出平衡的结果。着眼于度假酒店的设计内容, 从规划布局、内外空间交互、园林设计、建筑细部节点和室内装潢等环节考量, 未来还需注意这样一个趋势, 福建省作为沿海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省份之一, 还兼具有与台湾地区进行交流的不可比拟的地理人文优势, 面对当前海峡两岸地区旅游业合作的快速提升, 两岸人员交流日益热络, 应该注意将两岸人民共同的文化观念社会和当今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作为我省各地旅游度假酒店规划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 同时也是建筑师关于旅游酒店建筑多元化创作表达的源泉。

参考文献

[1]谭耀辉, 李军, 杨超英.在休闲的世界里度假:凯宾斯基三亚度假酒店[J].建筑创作, 2008.

[2]张旭.把脉国内度假酒店四大误区[J].城市开发, 2008 (Z1) .

[3]于芳, 邱文晓.解读杭州富春山居度假酒店设计[J].山西建筑, 2007 (31) .

[4]张险峰, 刘石磊, 马春旺.度假酒店的地域性探讨——大连情人岛海韵假日酒店方案构思[J].中外建筑, 2007 (08) .

[5]卢正懋.度假酒店在环境空间之特性探讨[D].厦门大学, 2009.

建筑设计地域化倾向的初步探索 篇5

在2008年,作者有幸参与进行了重庆某居住小区的投标项目。在项目设计进行和深化的过程中,对建筑设计的地域化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

此项目的基地条件是典型的重庆山地特征。劳动人民在同自然环境不断抗争的几千年的历史中,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探索出真正具有价值的筑屋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吊脚楼。

1 关于吊脚楼

吊脚楼又称高脚楼,过去称竹楼。房子盖两层或两层以上,第一层用柱子撑起,无墙,不住人。二层以上有墙,供人居住。吊脚楼的形式适用于热带地区民居,因为热带地区雨水较多,由于雨水热气的蒸发以及毒蛇、猛虫、野兽较多等等,人们不适合在一层居住。为了通风、散热、防毒蛇、毒虫、猛兽等等,所以第一层用柱子撑起来,在二层及以上围合起居住的空间。吊脚楼这一民居形式,多应用于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广西等西南地区。

吊脚楼的形式多种多样,其类型基本有以下几种:1)单吊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2)双吊式: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单吊式和双吊式的选择,主要是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它们常常共处一地。3)四合水式:这种形式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房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台阶,才能进到正门。4)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其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支撑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是厢房高于正屋的形式。

通过以上对吊脚楼特征的描述和分析,可以总结出:吊脚楼这一民居形式的出现和延续至今,其精神核心就是利用现有的不利地形,在山坡上只要有一小块的平地,就用来作正屋,然后尽最大的努力出挑出来,争取最大的生存空间(厢房)。它反映了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劳动人民生存智慧的结晶。

2 有关此居住小区设计方案

本居住小区设计项目,地处重庆市北部新区,周边自然环境优越,山水景观丰富,甲方意在此进行“第二居所”的多层和小高层住宅的开发。由于是竞标方案,在设计思路上希望比以往有所突破和创新,同时又能够有充分的可实现性。沿着此思路进行深入,觉得在户型方面寻求突破或许没有较大的空间。因为户型发展到今天,在单纯的功能使用性方面,已经发挥到了非常完善的程度。所以欲寻求突破,最好是跳出“功能”这一框框,而赋予居住建筑新的内涵和意义,居住建筑才会有新的生命力。而新的内涵和意义能否最终被社会实现和认同,最主要是看新的事物能否真正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这一更高要求。“居住建筑公建化”这一新的趋势,正是在这个要求的背景下所提出的。

基于以上的思路和想法,在户型的平面设计中,引入了“共享空中花园”这一想法,把绿化带入共享空间,既包含了邻近的绿化,又能够有休闲的空间。根据地基的地形条件,在平面上每一层会有两个不同的标高(半个单元),高差为半层层高。户型的选择方面,每半个单元,包括复式(两户)和单式(两户),这样每半个单元所包含的“共享空间”由这四户共享,形成一个小的集体。并且,由于“共享空间”的双层通高和双层入户方式的多样性,使得这个“共享空间”更富于多样性。

3 与传统的融合

3.1 吊脚

在以往,通过梁支撑的小的出挑空间是露台;而如果“共享空中花园”也是普通的只靠梁出挑,那么其出挑长度必然受到限制,大的空间感觉也不会得到体现。在这里,就可以通过“吊脚”这一结构形式完成大进深、大面积的出挑。这样,“吊脚”这种传统的构筑方式,与现代新的设计理念产生了结合的可能性。

由此,“吊脚”在这里带来了新的意义:在过去——吊脚所“吊”出的是生存(物质)空间;在现在——吊脚所“吊”出的是共享(精神)空间。这里,不仅是对吊脚楼从结构和形式上的继承,更是一种精神内涵的继承,它反映了当代重庆人民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对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因此,吊脚楼在当代应该重现生机,不光是在形式和结构上汲取传统的特点,更要在思想上继承、延续和发扬那种劳动人民不畏困难、不断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内涵,使人们对民族传统产生出强烈的继承感、自信心和共鸣。这样,从传统当中汲取养分和精髓的新建筑,是人民自己的建筑,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3.2 阶梯步道

这里的“阶梯”已不是普通现代建筑意义上的交通结构,而是对山地建筑理解基础上的一种延续。在重庆,山地中或台地之间的联系方式就是靠“阶梯”这一形式。“阶梯”的作用不只是交通纽带,更为人在精神上带来了愉悦的感受:人行于阶梯之上,每走一段,眼前的建筑景象和周围的环境都会步移景异、个性丰富、各有不同。这样,把“阶梯”的理念引入多层和高层建筑中,在每次由一个“共享花园”步入另一个“共享花园”时,通过阶梯步道的起点到末尾,过往的空间慢慢逝去,新的空间又逐渐展现在眼前。属于每半个单元(四户)的“共享花园”,性格品质各具特色,布置方式丰富多样。所以,整个沿阶梯步道上楼的过程,就好比在真实山地上行走的感受,把这种传统感受引入现代的居住建筑,使得人们能够体会到由传统继承下来的人文关怀,一种对自我文化的尊重和认同,一种发于内心的温暖和亲切。

3.3坡屋顶

重庆民居的坡屋顶色彩偏于灰色调,造型轻盈,就好像简单地搭在了屋子之上,而并非传统官式建筑式的厚重,也没有园林建筑起翘式的轻浮,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真实感受。

3.4青砖与白墙

重庆的气候潮湿多雨,常年有雾,因此,选择白墙、青砖的地方材料,可以在保持朴素风格的基础上,自身产生出较大的黑白对比,使得建筑没有因为弥漫的雾气而被掩盖,活跃于周围环境之中。

4建筑地域化倾向与民居

正统现代主义,从其产生至盛行的过程,已经把“人”的情感因素逐渐排斥掉了。建筑仿佛成了一个冷血的机器,任意而粗暴地盘踞在人们的周围。当一切完全被那些冷冰冰的理性所引导和占据之后,人的存在已被彻底压抑,人们逐渐迷失了自己,找不到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找不到自己的个性。这时,在建筑领域,被现代主义抛弃已久的“地域化”和“地方性”特征,作为人追求自我存在的工具必然地站了出来,成为了批判理性的武器。

在现代主义者看来,所有的与他们所界定的“经典”有所背离的异教都是无价值、不追求和应该被摒弃的。人类思想,可以最直接地界定为感性和理性。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感性和理性的相互克服、相互制约,构成了人类思想的发展史。当现代主义疯狂地追求完美和纯净理性时,所有与人有关的感性因素要彻底地抹杀掉。“地域化”倾向,在这里成为了反映人类精神的、与理性抗争的“感性”的代名词。

对地方民居在当代的重新审视,应该是一条符合建筑发展规律的路径。民居,是饱含地方特色、地域特点和人文价值的建筑载体,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特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宝贵财富。对民居的研究和探索,既是对民族优秀传统的勇于继承,又顺应了时代前进的必然趋势,是一项益于社会发展的课题和工程。

参考文献

地域化文化 篇6

关键词:城市空间环境,规划设计,地域特征,公共服务设施

0 引言

哈密,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天山南麓的绿洲, 自古以来扼守丝绸之路的咽喉, 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碰撞交汇之处, 有“西域襟喉, 中华拱卫”和“新疆门户”之称。近年来, 依托优越的区位和丰富的能源, 哈密发展势头强劲, 成为全疆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具活力的地区, 是新疆东部地区的增长极。在新一轮的新疆城镇体系规划中, 哈密被明确为新疆副中心城市、东疆中心城市、新疆一级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集散中心、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城市地位日益突出。

伴随着城市发展驶入快车道, 哈密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严苛气候带来的挑战。哈密光能、风能丰富, 但水资源存在瓶颈, 属严重缺水地区, 资源总体上不平衡。同时, 哈密气候夏热冬冷, 日照强烈, 风沙大, 生态脆弱, 人居环境问题突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 综合把握战略性、政策性、地域性、资源性, 探索具有地域特征的城市空间环境规划设计应对策略, 是塑造鲜明的区域风貌和城市个性的必然选择。

1 哈密的主要地域特征

1.1 承东启西的独特区位与交通优势

哈密位于自河西走廊进入西域的第一站, 自古以来一直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节点城市。哈密地处亚欧腹部, 既是新疆向内地开放的门户, 又是我国向西开放的主要陆路通道和桥头堡, 具有东西双向开放的地缘优势。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 哈密拥有航空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全方位交通设施支撑, 是承东启西的重要枢纽。

1.2 多元融合的历史文化

哈密有汉、维、哈、回、蒙等36个民族, 自古就是东西方文化、西域与中原文化的荟萃地和交汇口, 既传承着中原文化的脉络, 又保持了古老的少数民族风情。其中, 十二木卡姆被联合国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激荡、荟萃交融、和谐发展。

1.3 严苛的气候条件

东天山横贯东西, 将哈密市分割为南北两块区域, 独特的地形特征造就了融大漠、绿洲、雪山、松林和草原于一地的自然景观, 有“新疆缩影”之称。哈密市区位于东天山南麓的绿洲上, 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干燥少雨, 日照强度大, 蒸发强烈, 年平均降水量33.8 mm, 年平均蒸发量3 300 mm, 水资源严重缺乏。夏季酷热, 冬季严寒;极端高温43℃, 极端低温-32℃。同时, 哈密风区多, 风沙大, 气候条件非常严苛。

1.4 丰富的自然资源

哈密有“煤都、风库、光谷”之称, 矿种丰富, 矿产地多, 已发现的矿种76种, 占新疆已发现矿种的65%。其中, 煤炭资源预测总量约占全国的12.5%。哈密的风能资源丰富, 新疆十大风区独占其三;大气透明度好, 云量遮蔽少, 全年日照时数达到3 300 h~3 500 h, 是全国日照时数最多的城市, 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6 214.66 MJ/m2, 光能资源充足。

2 详细规划对策研究———以哈密市西部新区核心区详细规划为例

哈密具有独特、鲜明的东疆地域特色, 提升新时期城乡人居环境, 有赖于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 运用多元融合的理念, 寻求城市空间环境营造的地域化路径。哈密市西部新区核心区详细规划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工作顾问组的指导下开展, 重点探析了地域特征视角下, 城市详细规划层面的设计应对思路及策略。

2.1 面向区域合作, 优化功能定位

一带一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构想,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哈密应面向区域合作, 以战略视角审视规划功能定位, 谋求实现区域互联互通。西部新区位于老城区西侧, 目前以待开发用地为主, 地势平坦, 建设条件优越。其中, 规划核心区面积为1.40 km2, 有超过50家的500强企业的区域总部即将入驻。研究首先通过层次分析, 积极拓展金融、商务、贸易等对外合作职能, 促进城市能级的提升。其次通过比较分析, 寻求西部片区中心与老城中心、火车站中心的比较优势与差异化发展, 强化总部办公、金融办公、信息咨询等功能,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为互联网金融和电子商务发展预留空间。此外, 综合应用关联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 谋划其亟待补充的功能配置, 进一步完善哈密的中心城市职能, 并促进城市中心区各类功能的多元化和复合性。

2.2 突出因地制宜, 营造特色空间

哈密的气候条件不利于地面室外公共活动的开展, 城市建设应有意识的增加对地下空间和室内空间的利用。在西部新区核心区规划中, 创造性的提出了“地下巴扎”的概念, 通过以半地下通道为主的步行体系串联各个地下空间和中央下沉广场, 形成了以商业、休闲、文化、游览功能为主, 以人防、基础设施为辅, 冬暖夏凉、节能舒适的半地下城市客厅, 为市民和游客提供独具特色的公共活动场所, 满足全天候的活动需求 (如图1所示) 。

由于风沙较大, 哈密的民用建筑应尽可能将背立面朝向城市主导风向, 达到阻挡风沙、改善局部地区小气候的目的。建筑的回廊和半地下空间可以利用出挑部分遮阳, 宜加强此类空间的绿化种植, 减少蒸发量。为了减少小范围扬尘, 不宜采用大面积绿化的做法, 公共空间宜以硬铺地、卵石地为主, 辅以小型化、分散化的绿化配置, 并采用滴灌法提高绿植存活率。

2.3 关注公共服务, 强调差别引导

哈密的地域地理和资源环境条件与内地存在较大差异,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无法简单套用内地标准。在规划编制与管理过程中, 有必要开展问卷或访谈等形式的调研, 针对公共服务配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以教育设施配建标准为例, 由于哈密气候条件无法保证中小学生进行充分的室外体育活动, 西部新区核心区详细规划提出适度提高中小学校的建设面积标准, 将中、小学的生均建设用地由17 m2分别提高至25 m2和33 m2, 其中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建设室内或半室内活动场地。这些场地课余时间可对周边居民开放, 以增加基层体育服务设施, 提升服务的均好性。相应的, 幼儿园生均配建标准从9 m2提高至15 m2。

在哈密, 社区阵地是组织开展各项群众工作和活动的基础阵地, 兼有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通过调研和总结社区工作的经验, 结合服务半径, 将每个社区阵地服务范围控制在2 500户, 有利于凝聚人心和构建和谐。

2.4 节约各类资源, 促进综合利用

针对哈密蒸发量百倍于降水量, 城市绿化代价高昂的现实困境, 绿化建设可借鉴以色列、美国拉斯维加斯等地的成功经验, 选择龙舌兰、仙人掌、薰衣草、杜松、景天、百里香等适生物种, 采用小型化、分散化的配植思路, 同时采用滴灌浇洒法, 大幅度减少水资源浪费。哈密年降雨量很小, 建筑外部可不设城市雨水管网, 考虑将绿化区域的高程降低, 与周边硬质地面形成一定高差, 使雨水、雪水自然导入绿地中, 下渗至地下蓄水池等设施, 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由于日照充沛, 风力强劲, 哈密应寻求太阳能、风能利用方式的多元化, 强化清洁能源的利用。通过建设太阳能路灯, 太阳能、风能发电设备, 储存电能, 公共建筑设定光伏发电面积目标, 太阳能热水设定100%的普及率目标, 减少其他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2.5 促进文化交流, 彰显民族风貌

哈密作为东西方多元文化的交汇点, 城市建设应着眼于促进文化交流, 彰显民族风貌, 引导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和谐共生。城市空间和建筑群体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域特色, 对建筑景观和开敞空间进行引导。为了进一步突出城市环境的民族文化特色, 有必要精心设计雕塑、小品和城市家具, 达到增强地域特征的效果。

在西部新区核心区详细规划中, 综合运用轴线对称、标志统领等手法, 营造中央景观轴、标志性建筑等地标性景观, 形成符合东疆新贵与西域门户特征的开敞空间风貌 (见图2) 。建筑设计从类型学出发, 对地域建筑进行要素解构, 运用伊斯兰建筑中的回廊、通风塔、窗花、拱券等创作元素, 营造出古韵新风、多元融合的城市风貌。

3 结语

哈密的城市空间环境营造, 应着眼于特定的区位条件, 以提升城市能级、彰显城市特色为目标, 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公共设施的适应性为抓手, 积极营造符合地域地理及气候特征的城市空间和环境景观, 使用合理的方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并寻求其他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平衡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率。在适生理念和具有地域特色建设策略引领下, 城市功能将更趋完善, 城市特色将日益彰显, 公共服务也将不断健全, 城乡人居环境面貌将得到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袁振文.基于新疆哈密气候特点下的哈密吐哈油田矿区园林绿化研究[J].绿色科技, 2012 (12) :148-149.

[2]刘艳丽.哈密地区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新疆环境保护, 2010, 32 (4) :7-10.

[3]张润朋, 王其东, 谭晓, 等.“绿色、生态、和谐”发展理念下的绿洲城市规划——以新疆哈密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A].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685-690.

地域化文化 篇7

《万家灯火》和《金陵往事》分别于2007年4月18日和4月16日开播。前者以“让历史为您支招”为主旨, 强调用百姓的视角看待历史, 让观众“从历史中发现生活的智慧”;后者以“回首金陵往事, 咀嚼古都文化”为主题, 讲述历代名人与南京的故事、民间传说、风俗习惯、老街巷地名的由来、历史沿革等南京掌故。两个节目开播以来, 因浓郁的本土气息逐渐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收视率节节攀升。

一、选题:深入发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

立足自身、立足本土进行差异化竞争, 是地方电视媒体的必然选择。《万家灯火》和《金陵往事》正是以地域化的选题和贴近百姓生活的立意, 引导受众感知古都金陵的历史文化精义。

1. 演绎本土历史名人的悲欢离合

人们对本地或与本地有关的历史名人特别关注和认同, 往往会因一个历史人物而记住一个地名和一段历史。南京是六朝古都, 名人辈出, 这是做好人物专题讲座的“富矿”, 而且“以人物为纲拎起历史之网”的表达方式非常适合电视媒体。

例如《金陵往事》, 马渭源首讲的《大明王朝在南京:奇特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从朱元璋的出身发迹, 讲到他如何当上皇帝, 为何定都南京的整个过程, 以及发生在他身上的许多有趣故事及不解之谜, 结合正史和传说,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讲得生动有趣且非常平民化。

2. 解读历史名胜背后的沿革故事

名胜是沉淀的文化, 静态的历史。“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南京名胜古迹众多, 栖霞古刹、石头城、胭脂井等为南京人所津津乐道, 但对其背后的故事多数人却又只是一知半解, 这就给节目提供了广大的受众市场。

3. 阐释方言和民俗的历史演变

民俗、方言常常和地域认同、文化认同联系在一起, 它既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又可引起本地观众的强烈共鸣。如《万家灯火》中陈虹教授讲评的《趣谈字读半边》系列, 生动地向观众阐述了南京方言由1700年前的吴侬软语演变到今天的北方方言的变迁过程及原因, 让南京观众对本土方言有了一个全面的历史视角。在历史积淀过程中, 一些风俗习惯得以保留和延续, 还有一些则渐渐消隐, 鲜为人知。用讲坛的形式向观众讲述民俗的演变过程, 既有挽救民间文化的意义, 也可起到传播和弘扬的作用。

二、视角:切合市民的文化诉求及生活需要

地方电视媒体的目标受众是本地市民。满足市民的地域习惯、文化诉求和现实需要是提升收视率的关键, 《金陵往事》和《万家灯火》栏目正是选准了这一视角, 受到观众的欢迎。

1. 顺应观众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

南京有着浓厚的“讲坛文化”氛围。早在2005年1月, 南京就开办了“市民学堂”, 去年9月15日“江苏讲坛”又在南京启动。至2007年8月, 南京市共有153个讲坛, 其中市级6个, 区县级15个, 街道级24个, 社区108个。[1]在这种氛围下, 《金陵往事》顺势而起, 且马上引起广泛关注。

2. 满足主体受众的民生需求

“有用”越来越成为观众选择收视的依据。彰显服务功能, 成为省市级电视台讲坛类节目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南京市“讲坛文化现象”成因及分析》课题研究结果显示, 南京市讲坛文化“消费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50岁, 学历以高中、大专和本科为主, 最喜欢的讲座内容前三位是经济管理与投资理财、卫生保健、法律知识与公民道德。[2]

《万家灯火》从民生和实用出发, 用历史和现实的视角, 相继推出孟非主讲的“孟母三迁:社会环境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张鸿雁主讲的“商贾列传:商机的把握和运用专题”、黄菡博士主讲的“保持健康心理, 营造快乐生活”等专题, 分别在家庭教育、经济管理与投资理财、人际关系处理、自我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了通俗的讲解和论述, 让观众从中受益。

三、形式:让电视讲坛成为互动课堂

讲坛本质上是课堂, 离不开互动。互动也体现了电视传播的多样化和丰富性。

地方电视媒体有着特有的互动优势:一是地缘接近优势, 专家就在家门口, 而且讲的都是本土化的历史文化知识;二是心理接近优势, 所讲内容大都是观众或多或少熟悉的知识。

《金陵往事》和《万家灯火》通过开通热线电话、短信留言等方式鼓励观众参与, 观众可以现场打电话, 也可以在节目之后, 就关心的问题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 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和互动性。栏目组还根据观众提出的问题定期回访主讲人, 进一步增强了专家与观众的互动。《万家灯火》栏目计划采取“6+1”模式, 即一周利用六天时间安排主讲人在演播室主讲, 利用一天时间到户外与观众面对面交流。

地方电视媒体的讲坛类节目, 一方面要选准那些擅长运用通俗有趣的语言来讲述专业知识的专家当主讲人, 增加适当的趣味性元素, 还要尽量保证讲坛节目的权威性、准确性。尤其是历史文化知识, 最好以正史记载为主线, 不可把野史和传说当成主线, 否则节目就会沦为“戏说”或“演义”。

注释

地域化文化 篇8

1.1 抓地域化新闻性选题

法制节目在各级媒体的繁荣, 仅仅靠说一两个案例, 再读几条法律的法制节目已经对老百姓触动不大了。将地域性特点建立成为最强有力的优势, 深度挖掘地域化选题, 在地域化的选题中, 关乎民生的新闻事件更具报道价值。生活范围内的大事小情往往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 通过受众对于身边新闻事件的好奇心激发探究事件背后折射出的理与法的欲望。选题在新闻的实效范围内, 既可作为新闻的补充性评论解析的专题节目, 也可抓住受众对新闻热点的持续关注进一步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整合、集结的方式提升新闻资源利用率, 通过集束式传播扩大效果。注重在法律节目中评论的力量, 邀请当地与新闻事件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对地方代表性新闻事件进行评论, 在加大信息量的同时, 改变政治化的官腔, 以专业的角度用基层受众听得懂的方式进行评述。为受众解释新闻事件发生背后的社会背景, 以评论为发力点引导受众透过表象看新闻事件, 并由此引申到法制。

1.2 对非地域化选题进行地域化处理

非地域化选题是指选题内容并非是发生在传播区域内的事件, 但是, 或者传播区域内发生过类似的事件, 或者传播区域内有与事件发生背景明显的相似因素存在, 又或者选题因素可进行相关连接, 例如事件主体与本地的联系等。有针对性的满足受众对地域化法制节目内容的心理需求。对非地域化选题进行地域化处理, 既可以打开选题数量, 也保证了地方性特色。

2 法制思想性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电视作为三大传统媒体中传播影响力最强的一支, 从其传播成长过程来看, 较新媒体有着更多的理智和行业自律。站在经济学角度看电视产业, 虽然其实质与新媒体同是“注意力经济”, 通过电视媒介活动引发社会关注, 进而赢得受众。但电视节目围绕地域化选题加深法制思想性、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与赢得受众并不矛盾, 相反的, 可能会成为法治节目在全媒体时代下“应对挑战, 突出重围”的另一股能量。围绕法制主题, 借助大型电视活动的影响力, 调动群众参与热情, 避免用说教的方式, 延展法制节目的思想性, 既符合电视产业的经营规律, 也迎合了受众对于法制节目思想性的接受特点。

2009年大连电视台制作的《忠诚的力量——大连公安十大风云人物颁奖典礼》, 在当地引发极大的反响。通过活动的前期宣传, 加深警民间的相互了解, 拉近执法者与普通群众之间的距离, 市民投票评选的参与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典礼的被关注度和结果的公信力。《忠诚的力量》的成功, 也是也电视台利用大型电视活动深化法制思想性探索的成功。弘扬主旋律、宣扬真善美, 贴近群众正义公平的道德需求, 这是法制类电视活动受到百姓欢迎、制造社会热点效应的基点, 而将这种公益效应固定下来, 就能形成栏目、频道乃至电视台的一种长效的公益魅力。[1]

3 法律服务性

传播效果是一切传播活动归宿, 广义的效果是指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众和社会产生的一切影响和作用, 包括直接的、间接的、显性的、潜在的;狭义的效果是指传播者带有某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众身上所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上的变化。[2]电视法制节目除了可以与当地政府、公检法等部门紧密合作外, 着眼于体现法律服务性的基层单位的丰富资源, 也可以成为应对新媒体挑战的“突破口”。

2010年底, 湛江电视台的《公仆说法》节目在市人大的支持和鼓励下, 立足于构建平安和谐生活环境中发挥作用却不被注意的基层调解员, 及他们不为人注意的典型故事, 站在调解员日常工作的角度, 解释如民间调解、农村警务、司法服务等等对于百姓的意义;从更为生活化的视角, 感受践行法律服务性的、耕耘在基层的、默默奉献的人们带来的感动。无论在乡村海岛或是社区村镇, 调解员用耐心细致处理着“鸡毛蒜皮”, 也用理解平衡着情理与法规间的利益关系、矛盾冲突。

法制节目的法律服务性还可以体现在节目功能的延展中。现阶段的电视法制节目虽然常见举案说法的形式, 然而对于不同的事件在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和法律法规信息时, 还需“一案一方”具体分析。

4 人文关怀

电视法制节目除要维系基于地缘建立的媒体亲和力外, 更要注重保护法制节目本身所体现媒体的公信力, 地域性选题的人文关怀正是源于这样的考虑。市县级电视台传播范围内的, 一些新近发生的情节恶劣的刑事案件比较容易成为受众视线焦点。但是, 也正因为传播范围有限, 如节目的制作者缺失人文关怀意识, 则极有可能为案件当事人及其家属带来二次伤害。迎合受众“八卦”心态的节目内容看似在一段时间内吸引了受众眼球, 然而从长远的角度, 第一, 猎奇不可能形成持久的吸引, 选题的“热辣劲爆”实则是用媒体亲和力哗众取宠;第二, 节目用法制外衣掩饰低俗、浮躁的角度和内容, 实则是用道貌岸然的人文关怀扼杀着媒体公信力;第三, 法制节目并非是法官, 无需在节目中给以评判, 从多个角度展现矛盾, 唤起人们对弱势群体的思考才是节目价值的体现。

2010年浙江省乐清市, 四个二十出头的青年酒后进行入室盗窃, 并将屋内年近五十的女主人轮奸, 当地的媒体纷纷报道, 一时间成为当地街头巷尾热议话题, 人们甚至对被害人家属的近况了如指掌。乐清市电视台的《警界时空》也在第一时间注意到这起案件, 但考虑到节目如触及轮奸, 就是对处于弱势的被害者及其家属进行的二次伤害, 如抛开轮奸, 案件本质就是常见的入室盗窃, 且嫌疑人手法并无特别之处。编导随即放弃了这个选题。

人文关怀的实质是以人为本, 反映出对人们的生命、尊严、自由充分关注。法制节目不仅要把案件折射的法理讲述透彻, 更要权衡传播的利弊, 从人性化的角度去关注每案件中每一个人, 从人生和命运的角度加以审视, 使人们从冰冷、理性的法律法规中感受到温暖的关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人民一面期待更具人文气息的媒体环境, 一面又不断冲破人文底线, 在矛盾与挣扎中, 电视媒体只有在紧贴时代发展的同时, 不被个别现象的虚假繁荣蒙蔽双眼, 坚守社会文化消费产品产出的行为准则, 才能成为一个有“灵魂”的平台。

5 结论

目前, 电视法制节目通过电话和网络平台针对性的为受众提供法律服务的并不多。新媒体的出现激发了电视法制节目的进一步成长, 一味的避让或排斥显然是掩耳盗铃、不切实际的做法, 最终也只会将自己带入一条死胡同, 要想求新求变, 就要意识到新媒体的优势所在, 将其与自身的优势相结合, 注重受众对这一类电视节目的实际需求, 并且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将法律服务延伸至节目外, 以此成为电视法制节目的又发展一方向。我们也期待着看到电视法制节目不断利用线上线下的传播影响力, 形成一个公益或非公益的服务性产业, 影响、帮助更多的受众。

摘要:“内容为王”早已是传媒从业者和专家学者们形成的共识。特别是制播分离后, 以优质的内容吸引收视, 高收视率获得广告商的高额投入, 广告高收入让节目团队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去寻找优质的内容制作节目, 形成良性循环, 是节目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作为文化消费产品, 电视台经营的重点是节目内容, 全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在外忧内患中, 找准节目的选题方向, 是突围的关键所在。特别对于基层媒体而言, 正是由于覆盖面狭窄这一个缺陷, 才使其在传播中更有针对性, 更能对传播区域内受众形成影响。地域化选题是从电视媒体覆盖区域的特殊地理位置或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习惯的重点出发考虑。电视媒体人从受众日常生活中寻找选题, 让电视法制节目内容“接地气”选题就必须具备新闻时效性、法制思想性、法律服务性和人文关怀的特点。

关键词:全媒体,区域化选题,电视法制节目

参考文献

[1]徐文谦.电视法制节目资源的发掘和整合.声屏世界, 2010 (7) :30.

上一篇:黑白木刻版画下一篇:中职院校美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