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质量三级监控

2024-08-19

设计质量三级监控(精选六篇)

设计质量三级监控 篇1

1 管理方法

1.1 建立管理组织

建立由护理部、压疮专科护理小组、病区压疮联络员组成的压疮三级质量监控网。

1.2 制定难免压疮申报制度和申报条件

患者存在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需要严格限制翻身 (如脑疝、颅高压、昏迷、颅脑手术后、休克、心力衰竭、呼吸衰碣、迫体位如偏瘫、高位截瘫、骨盆骨折等) 及Water low's评分≥15分等为基本条件且符合高龄、体弱、极度消瘦、高度水肿、恶液质、烦躁不安、大小便失禁等7项中至少2项者, 即可申报难免压疮。院外压疮也应申报。

1.3 申报程序

患者入院即由责任护士依Water low's评分对其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确定患者为申报对象后, 则报告护士长及本病区压疮联络员查看患者, 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 在患者入院后24h内填写难免压疮申报督查记录表, 一式两份, 一份留病室、一份上交护理部。护理部收到报告后24h内到病区检查核实、批准、登记。

1.4 履行各级职责

1.4.1一级监控病区联络员职责:根据难免压疮高危患者特点, 制定常规性护理措施, 由责任护士依护理程序执行;建立床旁翻身卡, 每2h翻身1次;各班严格进行床旁交接班, 详细评估和记录身体各部位皮肤情况及危险因素;保持皮肤清洁;每天评估、记录及动态观察;根据患者情况与营养师一同制定营养方案给予营养支持;做好健康宣教, 指导患者及陪护有关压疮的防护措施;加强伤口小组之间的沟通, 必要时提出护理会诊。

1.4.2二级监控压疮专科护理小组职责:在接收到一级病区上报后, 及时到病房再次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确认, 提出合理护理方案。每天对发生压疮患者皮肤护理情况进行监督, 确认护理效果, 记录并提出指导意见, 如发现较严重、护理效果欠佳压疮病例, 上报护理部并组织会诊。

1.4.3三级护理部监控职责: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关于预防压疮知识培训;负责制度、流程等的制定。定期对全院科室进行病例跟踪监控, 检查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护理效果;定期在全院召开压疮案例分析研讨会, 将新观点及成功经验进行总结, 实现持续质量监控与改进;组织护士学习营养学、瘫痪患者康复护理有关知识及压疮防治新进展, 制订难免压疮质控和扣分标准, 对病区难免压疮质控方法做出详细规定;制定难免压疮防治常规性护理措施。

1.5 加强过程管理和考核力度

压疮管理小组每周对全院申报患者集中督查1次, 重点查看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护理效果, 对疑难病例进行护理指导。护理部做不定期抽查, 实地检查和指导患者护理, 并核实申报对象有无迟报和漏报。每月护士长例会上将全院压疮发生情况及护理措施进行汇总讨论。对压疮管理制度制订详细的考核方法, 将具体办法实施情况作为科室及护士长考核内容。如果申报对象发生压疮, 则由护理部组织难免压疮管理委员会进行分析, 查找压疮发生原因, 提出整改措施, 如确系护理不当而发生的压疮, 则按考核标准严格考核, 并纳入护理质量扣分。

1.6 建立压疮会诊制度和会诊流程

院内高危患者、院外带入的大面积压疮病例, 如需护理会诊, 由病区填写护理会诊单送交压疮会诊小组, 会诊人员24h内床边查看患者, 提出会诊处理意见。申请会诊的病区必须严格落实护理会诊意见, 病区护士长负责全程跟踪会诊病例。特殊复杂疑难病例压疮管理小组组织大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 必要时邀请外科医师、营养学专家等相关人员参加。

2 结果

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难免压疮预报76例, 发生院内难免性压疮2例 (2.63%) , 明显低于我院2007-2009年院内压疮发生率 (3.62%) , 院外自带压疮143例, 治愈出院128例, 好转出院11例, 放弃治疗4例。统计显示, 院外自带压疮患者治愈率或好转率明显提高, 院内不可避免性压疮发生率明显减少, 可避免性压疮0例, 压疮上报率100%。

3 讨论

难免压疮管理为护理管理难题, 我院建立了科学的难免压疮监控体系, 即由护理部、压疮专科护理小组、病区压疮联络员组成的压疮三级质量监控网, 并在制度上加以规范。使护士能依据难免压疮评估登记表上报难免压疮的高危患者, 做好一级监控, 同时为难免压疮患者针对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使每个高危患者在单位时间内均得到个性化护理。而压疮专科护理小组[4]与责任护士共同复核, 进一步评估患者病情, 负责检查监督各项措施落实, 同时压疮管理小组成员在压疮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等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对临床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反馈三级监控即护理部。较好地实现了压疮的三级监控。护理部通过组织全院护理人学习压疮相关知识, 使每名护士都充分掌握压疮危险因素及评估方法, 提高护士对压疮的预防意识, 能够预见性地实施预防措施, 有效预防住院患者压疮发生, 缩短带入性压疮愈合时间,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促进护理工作持续改进。同时压疮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建立, 提高了护理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护理部通过使用压疮预报表与难免压疮报告表, 使压疮管理工作逐步从经验式管理过渡到规范流程管理, 使管理者能充分参与压疮管理每个环节, 提高护理管理实效性。院内压疮信息集中上报, 使护理部能对压疮的预报、干预情况实施监控管理, 对重点患者和疑难问题及时组织全院集中商讨解决, 使管理成效不断提高。

关键词:三级质量监控,难免压疮,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红, 付晓悦, 余晓晨, 等.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研究进展[M].中国护理管理, 2007, 7 (2) :50-51.

[2] 卫生部医政司,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2008版) 》的通知[S].卫医发[2008]27号.

[3]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发布《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医协会发[2009]6号.

项目三级质量检查 篇2

项目自检、互检是对项目资料的经常性检查,应贯穿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各地质调查项目应按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及单位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100%自检和互检。检查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项目专检

项目专检是项目承担单位根据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要求和本单位质量管理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项目开展的项目质量检查工作。项目专检应编制检查计划,检查项目的数量应不少于单位当年承担地质调查项目总数的30%。有野外工作量的项目,应到现场进行质量检查,每个被检查项目,均应形成检查报告,提出存在问题和整改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应对项目检查后的整改情况予以验证。

(三)项目质量抽查

项目质量抽查是中国地调局机关、大区项目办、地科院项目办、武警黄金指挥部,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分工和检查比例要求,开展对部分地质调查项目的质量抽查。2013年安排的质量抽查项目310项。

局机关负责组织大区中心、地科院、武警黄金指挥部自身承担的工作项目及大区项目办、地科院项目办管辖项目之外的项目质量抽查。

各大区项目办、地科院项目办、武警黄金指挥部负责组织管辖范围内计划项目所属工作项目的质量抽查。

项目质量检查采用联合抽查和专业分组抽查两种形式。应视具体情况,组成联合检查组,对一个或多个工作项目进行质量检查;专业分组抽查应组成专家组,对同一专业的一个或多个工作项目进行质量检查。

检查组应认真听取项目负责人的汇报、查阅项目原始资料、现场检查、核实工作量的完成情况和野外施工质量,在此基础上,对项目质量做出整体评述,给出质量等级,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并与项目承担单位充分交换意见,最终形成项目质量检查报告,报送组织抽查单位,同时抄送项目承担单位。

设计质量三级监控 篇3

【关键词】中高职 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65-01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提高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中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而实践教学的稳步提高离不开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监控就是围绕教学质量目标,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针对教学的关键环节和具体内容,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诊断与改进,以确保学校的教学工作按计划进行,并达到学校教学质量目标的过程。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

建立中高职分段培养教学质量体系应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指标体系的系统层次及子指标应能够客观反映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各个方面,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综合评价。

2.系统性

中高职分段培养的教学过程与教学管理过程是一个包含诸多因素的系统过程,既包括两校的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又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相关教学及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衔接,同时,还包括两校软硬件基础设施。各种人、财、物及制度因素互相协调,共同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教学系统。分段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必须对教学过程中人的行为、物的运行及制度的制定与完善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监控与管理。

3.可行性

中高职分段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必须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监控与评价标准与指标的制定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不能只是概念化的条文。同时,评价手段、方法要简便易行,要能为衔接学校绝大多数人所理解、接受。同时,监控指标要能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因此,监控内容应随着教学手段的变化而发展,评价标准也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4.全员性

分段培养教学监控系统监管的是中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院校作为未来接收中高职优秀毕业生的高等院校,其教师应是质量监控体系的一部分,他们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和评价,同时,也应作为衔接教育中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监督者之一。

二、中高职院校教育一体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1.构建全方位的一体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内部和外部两个监控系统组成。要对所有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要素进行分析。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教学科等):主要负责各项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具体工作主要有: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各专业(工种)教学计划、组织实施学校的课教学和教学研究,负责课程教学和日常管理、负责教学质量检查工作的安排及实施、负责组织学校毕业生技能鉴定的考试工作、负责学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组织对教师教学的检查、考核工作、同时要组织各项教学研究活动。相关职能部门(后勤、院务等部门):为学校正常运转提供后勤保障工作,提供人、才、物及政策支持,保障各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教学督导委员会:作为学校专门成立的对教学工作监督组织主要负责教学服务過程和教学质量监督与检查,主要内容有日常监督与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和教学质量评估等工作。

2.依据教育教学评价特点创新学分互认式考核模式推行

学分制学籍管理是“专业+分段式组班+身份管理”教学组织模式实施的必然要求。对“学徒”的学业进行考核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和灵活多样的管理方法。对于课程的学分计算打破只按一门完整课程计算的考核方法,一门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可以根据教学项目实施的特点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如化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化工单元操作有3学分,其中,按照学习项目分为精馏0.8、吸收0.5、传热0.3等6部分课业组成;又如,有机化工工艺4学分分为理论+仿真模块、现场工学一体学习模块各2学分,等等。这样,便于分阶段组织教学和评价、记录课程学习成绩,即使不同教师或企业导师教授同一门课程的不同部分,不影响对学习者整体学习情况的考核。同时,由于分阶段组合教学的变化导致学校或学徒选派导师的变化,学徒只要是在学校和企业双方方认定资质的教师或企业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课程(也可以是部分课业)学分均可得到认可。这种学分互认新模式在有协议的企业与企业、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间都可以推广。

3.依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要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计是有效展开人才培养的第一步,也是“专业+分段式组班+身份管理”教学组织实施机制展开的基础。推行“现代学徒制+分段组合”人才培养时,各专业必须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更深层次的调研剖析,建构一个由人文素质、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四模块课程组成的框架体系。除人文素质课程模块外,其他三个模块均由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通用课程+个性化需求课程组成。如职业基础能力模块中,除通用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学外,必有具有企业特色的认岗实习,包含企业发展理念与企业文化、职业岗位基本工作程序与要求和一些简单基本单元工作等课程教学内容;职业核心能力模块中跟岗实习必须融入企业特殊要求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顶岗实习必包含在本企业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的专门化课程等等。

总之,近年来通过构建与实践具有中高职院校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地解决了教学质量监控中诸如监控机构力量弱、监控体系不完善、评价标准模糊、质量监控不系统以及问题反馈和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使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及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提升了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进而实现中高职院校由低水平、大众化向高水平、特色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颖杰.影响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08.

[2]胡志利.高职教育药学类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3.

设计质量三级监控 篇4

电压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运行指标,也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而无功又是控制电压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对电能质量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压无功优化控制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1,2,3,4,5,6,7,8,9]。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互联紧密度的不断加强以及电力系统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的规模越来越大,原来仅在变电站侧装设电压无功自动控制装置(VoltageQualityControl,VQC)进行无功补偿已不能满足需要,电网统一的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utomaticVoltageControl,AVC)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和各级电网公司的重视[10,11,12]。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AVC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电压无功控制水平,也提高了控制效率(人工投切、调档)。AVC已成为目前电压无功控制追求的最高级形式。

浙江电网及其所辖地区电网也在积极开展AVC系统的研究与应用[13,14,15,16]。金华电网AVC单机系统于2004年正式投入运行,2006年完成了分布式二级控制改造[17],2009年实现了与浙江省调AVC系统的对接。目前,金华电网AVC系统已成为省地县三级协调控制的重要中间环节,在优化本级电网电压和无功的同时,执行省调AVC系统下达的调节指令,并向县调AVC系统下发合理的期望指标。

AVC省地县三级协调控制模式下,地区电网需要对三级AVC系统的协作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确保各级AVC系统实现期望指标。在实现省地协调控制之前,地区电网可利用SCADA系统,根据省调下发的固定考核指标对关口功率因数进行监控。但是,在省地协调控制模式下,省调实时下发新的考核指标,而SCADA系统无法获取该指标信息,监控和调度人员也就无法实时判断关口功率因数的越限情况。同样,在地调AVC系统直接控制10kV电容器的模式下,监控人员只需要关注电容器投退情况即可,但是实现地县协调控制后,地调AVC系统不再直接下令投退10kV电容器,而是给县调AVC系统实时下达考核指标,这就需要实时监控县调AVC系统执行地调AVC系统指令的情况。尤其是在AVC系统出现异常时,对这些信息的监控显得更加重要。

本研究详细介绍了金华电网AVC省地县三级协调控制状态监控软件的设计开发方案。

1 AVC省地县三级协调控制模式

金华电网AVC系统同时与浙江省调AVC系统、金华电网所辖县(市)调AVC系统通信,是AVC省地县三级协调控制的中间环节。

省调AVC系统向地调AVC系统下达功率因数的考核指标;地调AVC系统向省调AVC系统上报可调能力及请求,并向县调AVC系统下达功率因数的考核指标。县调AVC系统执行地调AVC系统的考核指标并向地调AVC系统上报可调能力及请求。AVC省地县三级协调控制的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具体的协调机制可以表述为:

(1)省调AVC系统:实时优化计算220kV变电站层面地调与省调的交换无功,向地调AVC系统下达变电站高压侧母线电压、关口无功或关口功率因数等目标指令。在正常情况下尽量维持各变电站无功就地平衡在电网电压越限且电厂失去调节能力的情况下,牺牲地调电网的无功平衡参与主网调压。

(2)地调AVC系统:将所辖各220kV变电站可投/切电容器容量上传至省调AVC系统,同时还向省调AVC系统提出所希望的关口电压。在满足省调AVC下发的220kV变电站关口无功和母线电压目标指令的前提下,实时优化本级电网电压和无功。若仅通过调整地调调度权限范围内的电容器和变压器分接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则在综合考虑县调AVC系统提供的无功调节能力基础上,给县调下达各110kV变电站合理的期望指标。

(3)县调AVC系统:从县(市)电网角度出发,在满足地调AVC系统下达的考核指标前提下,实时优化本级电网电压和无功,并根据县(市)电网当前的运行情况,向地调AVC系统上报县调所辖范围内各110kV变电站的无功调节能力。当电压不合格而本身又无调节手段时,向地调AVC系统申请通过调节上级厂站的设备加以改善。

2 需求分析与功能设计

2.1 省地协调实时数据监视及历史数据查询

当省调AVC系统与地调AVC系统通信正常时,省调AVC系统每隔5min向地调AVC系统下达功率因数考核指标及调节指令,即实时考核指标;若地调AVC系统短时退出与省调AVC系统在线协调时,使用当天零点之前收到的随电压作阶段式浮动的功率因数考核指标,即日随电压考核指标;若过零点未收到日随电压考核指标,则使用离线定义的随电压作阶段式浮动的功率因数考核指标(即离线考核指标),如表1所示。

地调AVC系统在接受省调AVC系统控制命令的同时,也实时向省调AVC系统发送地调的可调节能力。因此,AVC省地县三级协调控制状态监控软件需实时获取并展示如下信息:

(1)省调AVC系统下发的关口功率因数实时考核上限下限调节指令包括上调下调和保持及下发时间;

(2)省调AVC系统下发的关口功率因数日随电压考核上限、下限;

(3)省调AVC系统下发的关口功率因数离线考核上限、下限;

(4)地调AVC系统实际采用的关口功率因数考核上限、下限(根据与省调AVC系统的通信情况确定);

(5)地调AVC系统上报的关口功率因数上限、下限及上报时间;

(6)关口实时功率因数;

(7)关口实时电压;

(8)关口功率因数越限情况(根据实际采用的考核指标判断)。

为在AVC系统调节失败后分析具体原因,AVC省地县三级协调控制状态监控软件需具备以上信息的历史记录查询功能。

2.2 地县协调实时数据监视及历史数据查询

与AVC省地协调控制不同,地县协调控制过程中没有日随电压考核指标和离线考核指标,地调AVC系统向县调AVC系统实时下达合理的期望指标。县调AVC系统实时向地调AVC系统上传县调的无功调节能力。因此,AVC省地县三级协调控制状态监控软件需实时获取并展示如下信息:

(1)地调AVC系统实时下发的关口功率因数考核上限、下限及下发时间;

(2)县调AVC系统实时上报的关口功率因数上限、下限及上报时间;

(3)关口实时功率因数;

(4)关口实时电压;

(5)关口功率因数越限情况。

为在AVC系统调节失败后分析具体原因,AVC省地县三级协调控制状态监控软件需具备以上信息的历史记录查询功能。

2.3 数据展示方式

AVC省地县三级协调控制状态监控软件提供两种方式的数据展示功能:报表展示及曲线展示。

报表展示方式将所有变电站同一个时间断面上的数据展示在一个报表界面内,并按照可设定的周期刷新,如图2所示。该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展示数据精确,能够清楚地判断数据的微小变化,并方便不同变电站数据的对比,其缺点在于只能展示某一个时间断面上的数据,无法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曲线展示方式将某一个变电站各指标信息24h内的数据动态展示在曲线上,如图3所示。其优点在于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但与报表展示方式相比,该方式在一个界面上只能展示某一个变电站的数据,且精度上低于报表展示方式。

AVC省地县三级协调控制状态监控软件同时提供这两种数据展示方式,AVC专责管理人员可结合二者的特点,对AVC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

2.4 越限告警

当省地县通信中断或者AVC系统内部出现异常时,AVC省地县三级协调控制可能会失败,从而引起关口功率因数越限。AVC省地县三级协调控制状态监控软件应当具备告警功能(包括语音告警及提示框告警),在连续出现几个(可设定)越限点后提醒AVC专职管理人员尽快查明原因并恢复AVC系统的正常控制。

2.5 考核统计

在AVC省地县三级控制模式下,省调定期考核地调AVC系统执行省调AVC系统指令的合格率,并将结果下发给地调。AVC省地县三级协调控制状态监控软件也对该考核结果进行统计,一方面可以与省调考核结果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可以在一个考核周期结束之前实时关注考核情况。

同时,地调也对县调AVC系统执行地调AVC系统指令的合格率进行考核。AVC省地县三级协调控制状态监控软件对该考核结果进行统计,作为对县调AVC运行管理工作考核的依据。

3 软件开发与应用

AVC省地县三级协调控制状态监控软件基于Qt构架开发。Qt构架具有很好的跨平台特性,因此,该软件既可以在UNIX系统上编译运行,也可以在Windows系统上编译运行。

本软件需要获取省调AVC、地调AVC、县调AVC3个系统的数据,其数据获取流程设计如图4所示。省调AVC系统在本地创建对应于各地调的指令文件后,通过省地通信通道发送到地调AVC服务器。县调AVC系统在本地创建请求文件后,通过地县通信通道上传到地调AVC服务器。地调AVC系统在本地创建包含实时关口功率因数和实时关口电压的文件。AVC省地县三级协调控制状态监控软件远程读取地调AVC服务器上的相关数据文件,经过计算、比较,将结果以报表和曲线的形式展示给用户,并将各个时间断面的数据进行存储以备历史查询。该软件可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条件,将历史数据提取出来并以报表和曲线的形式展示。在AVC系统调节失败后,该软件将发出语音报警。

AVC省地县三级协调控制状态监控软件已在金华电网投入试运行。目前,该软件运行稳定,为AVC专责管理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4 结束语

三级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 篇5

第一章:应急;第二章:继教、科研、新项目、投述;第六章:医德医风、依法执业;加上第三章所有内容融入第四章,临床科室共14个文件盒。

文件盒1-7相同,8-14是病例质量内容,故功能辅助科室8-14可根据第四章专科特色的内容补充条款,资料盒可曾可减;但新生儿、感染、ICU、中医、康复应在14个盒基础上按条款增加专科特色的资料盒;放射、药事、病案、院感科1-6相同,以后按条款增减;检验、病理、麻醉、急诊、内镜、输血、血透1-7相同,以后按条款增减。条款有相同,归在1-7中。

一、文件资料

1.各种院部文件分类管理 2.有传达学习记录本

二、核心制度、法律法规

1.院内规章制度成册、相关法律法规

2.核心制度(18项,人手一册:核心制度:首诊、查对、交接班、病历管理、三级查房、菌药物、输血、疑难危重、抢救、危急值、会诊、死亡、新技术、信息安全、手术分级、术前讨论、手术安全核查、分级护理)3.科室相关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等

4.医疗安全、防范医疗风险等院内培训记录、课件、签到表 5.科室核心制度、法律法规学习记录本

三、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1.科室相关疾病最新指南、技术操作规范成册。

2.参加院内三基理论培训考试、病案书写培训记录、岗前培训的支撑材料 3.业务学习记录本、签到记录、课件、图片

4.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表(心肺复苏、插管穿刺等考核照片、成绩、试卷等)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1.应急预案 2.各种演练、消防安全及培训记录

五、科室管理

1.医院医疗管理架构图、床位数;科室床位数

2.科室医护人员名单、科室质控小组人员名单及相应职责;人员资质复印件及人员结构 3.科主任每年的详细工作计划、培训计划、发展规划等。4.科主任工作记录、会议记录等,传达记录 5.继教:院内、外出学习培训材料或证书等 6.科室简介、宣传栏、图片等 7.交接班记录本、排班本

8.科室制定的前5位住院病种及质量控制资料;科室制定的前5位住院病种的(医嘱出院或双向转诊率、平均住院日、诊断符合率、平均费用)完成情况。

9.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高风险技术操作人员的授权、审批、定期评估和再授权管理, 有项目目录、考评组织、实行分级管理。如有新技术,应有审批制度,要制定安全保障方案,院内要全程追踪管理及评价,并有伦理、知情 同意。10.医疗技术分级分类管理,有无二、三类技术? 11.科研、教学、对口支援;医德医风

六、不良事件登记

1.不良事件应急预案、相关制度、处理流程 2.不良事件登记本,处理情况,上报护理部

3.药物、输血不良反应登记本、表格、病程记录、处理意见、分析报告、处理全过程资料 4.投述本:隐私保护、民俗、病情的投述、纠纷 5.特殊药物专柜管理,使用记录、管理程序资料

七、院内感染

1.院感文件、院感事件报告制度、流程

2.手卫生培训、图片、课件;院感培训资料、考核情况 3.院感上报登记本 4.院感质控材料 5.整改、持续改进资料

八、病案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病案管理制度、相关文件、制度、流程、《病例书写本规范》 2.支撑材料

①培训记录及签到表、图片、课件

②提供1-2份完整病例资料,内容如下:

入院、首次病程;主治、副高以上查房;出入院、病程中病情评估(告知);出院(健康教育)、抢救记录;疑难危重、死亡讨论,死亡记录;转科记录阶段小结;知情同意(有创操作、特殊用药如激素、医保自费项目、手术、麻醉等)、医患沟通;外科术前讨论、手术记录、手术安全核查表、手术清点记录、麻醉记录、麻醉访视记录;

抢救记录:开始及结束时间、诊断、问题,抢救过程及处理,效果评价、参加人员及资质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有讨论记录本;内容包括讨论时间、地点、住院号、参加人员及资质、诊断、讨论目的、发言、总结。

死亡病例讨论:死亡1周内讨论,有讨论记录本,内容包括:讨论时间、地点、住院号、参加人员及职称、科主任主持;管床医师汇报病史(死亡诊断、诊治抢救经过);医师发言;总结性意见(对死亡原因的认定、应吸取的经验教训);记录人及主持人在死亡讨论上双签名。

③围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关键环节管理措施、提供1份围手术期患者病案支撑材料。(制定围手术期本专业常用手术目录;关键环节管理的术前讨论、术中查对、术后观察)④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流程、目录、相关培训记录、重大手术病案支撑材料、总结。⑤非计划再次手术制度、流程、培训记录、填表上报医务科、有分析整改措施、总结。质量安全指标: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非计划再次手术例数、手术后并发症、感染例数;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例数统计;定期有相关数据分析的记录。3.医务科每月病案检查反馈表、整改情况 4.持续改进有成效(提升)

九、危急值 1.相关制度、文件、处理流程;医院危急值标准 2.科室有培训记录; 3.危急值登记本

4.病程记录中反应危急值结果、处理意见、处理后复查结果的典型病例。

十、输血

1.输血法、相关制度(如用血报批登记)、文件 2.院内、科室培训学习记录、签到、课件、图片

3.输血前血型、感染筛查;知情同意;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医嘱 4.病程中有输血指针、成分、血型、量的记录;

5.病程中有输血后复查及效果评价;不良反应记录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按不良事件处理

十一、抗菌药物、激素使用管理 1.抗菌药物、激素管理相关文件

2.省、院内抗菌药物管理办法、分级管理制度、药物分级目录、使用权限;使用率、预防用药 率(I类切口预防用药<50%时间不超过24小时)3.科室抗菌药物、激素培训记录、课件等 4.特殊级抗菌药需专家会诊,并有科室讨论

5.每月抗菌药物使用率、送检率、DDD值、1类切口手术抗菌药使用率;并定期评价(三甲病原送检率:限制使用级60%、特殊使用级80%,无病原结果应在使用抗生素48-72小时在病程记录中进行病情评估;使用、更换抗生素有指针及记录、停用也要有记录)

十二、会诊

1.院内、外出会诊管理制度、流程

2.科间会诊:有会诊记录、急会诊记录的资料

3.全院大会诊:提前1天填写申请表报医务科;科主任主持、医务科参加;明确诊治意见;总结意见附病例中;提供全院大会诊讨论意见病案复印件。4.外出会诊、院内大会诊登记

十三、临床路径 1.相关文件、规划制度、病种目录管理标准 2.临床路径学习、培训记录 3.提供病案支撑:知情同意书

4.定期对各种率、诊疗效果、30天再住院及再手术率、并发症、平均住院日进行检查 并总结。(每月入组率大于50%、完成率大于70%、变异率小于15%)5.整改、提升

十四、平均住院日、住院超过30天患者的管理 1.院内文件、规定、措施

2.住院超30天患者科室讨论,并有讨论记录本

3.提供1份住院超30天病例:病程中有主任查房记录,填表科室保存并上报医务科备案 4.每月平均住院日院内报表、整改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1查)

二、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2沟)

三、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3手术)

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4洗)

五、加强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5药)

六、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6危急)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7防)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8压)

九、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9报告)

设计质量三级监控 篇6

【关键词】服装专业  质量监制  实践能力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02

四川省广元市职业高级中学校是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紧紧把握建设国家中职示范校的新机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为重点,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核心,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企业岗位用人和技术进步的需求,铸就国家中职示范学校新品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在此次国家示范学校重点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是检验重点专业建设的重要标准,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校和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是学校和专业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做出了如下的探讨:

一、服装专业教学管理团队建立了专业教学常规质量监控机制

学校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小组按照“二率、三合格、四满意”的目标,全面实行质量管理。通过评估专业建设成效、课程体系改革效果、课程开发质量、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业绩等,建立了“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质量监控体系。

规范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标准、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设计等教学环节建设的探索,根据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专业课程注重实践和实训环节,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建立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学校教学常规检查等教学质量督导机制,开展校企合作环节的实训实习质量监控及顶岗实习期间的质量跟踪调研,定期反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图表1:教学质量标准

二、依托实训平台,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全面提升

在加强实训设施投入的同时,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开展技能竞赛、作品展示等措施,加强实习实训的管理,实训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学生技能鉴定一次性过关率达到95%以上,在西南服装纺织联盟技能比赛中,学校荣获了服装设计项目团体二等奖、服装制版与工艺团体三等奖,参赛选手均获等次奖。

三、以课堂教学改进为抓手,教学模式改革逐渐深化

所有专业教师认真组织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法,积极探索“实景训练、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下的具体措施;组织了教学大比武,团队协作,加强交流,探索实训教学的有效途径,其中专业骨干教师王晓东的公开课受到市教育局专家的肯定,荣获全市一等奖。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期末考试成绩合格率达95%,在学校组织的学评教活动中满意率超过93%。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以订单产品生产为载体,构建了“三化”的评价体系

以订单产品生产为载体,将学习过程考核、学习效果考核、技能鉴定考核、工作业绩考核等方式结合,构建了“三化”的评价体系。

(一)学习评价指标“多面化”

结合教育部门规范性文件要求与服装行业职业素养,确定了学生基本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标准。根据企业对订单产品的质量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检验标准,在课堂内用其考核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并将结果作为学习成绩评定的核心指标。在企业实践环节,遵照订单产品的工艺标准和质量检验制度评定质量,将评定结果计入工作业绩。顶岗实习期间按企业用人标准实施工作能力和业绩评价。

(二)学习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校学习期间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参与实施学习过程评价与课程终结性评价;在企业实践期间由指导教师实施以岗位能力、职业素养为核心的综合评价。

(三)学习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学习过程中同步进行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团队评价等形式的过程性评价,项目结束后评价工艺标准和产品质量;课程结束后开展课程项目、考试考核、学习成果评比等终结性评价。积极举办或参与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生产性实训等课堂之外的评价方式,举行了一次校内服装技能比赛,参加了一次西南纺织服装联盟的“杰克杯”技能大赛,组织了一次社区服务。顶岗实习前开展技能鉴定、综合项目实践等教考分离考核,构建了课中、课后等多时间点,课堂、项目、技能鉴定等多载体的多样化评价方式。

                     图表2:“三化”评价体系  

 在这近三年国家中职示范校的创建活动中,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与时俱进,加强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的探索,对本专业教师授课水平的升华、教学秩序的稳定、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纪律的严明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4年8月,四川省国家中职教育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检查验收工作组对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进行评估验收,专家组认为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在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过程中,机制健全,举措有力,通过改革创新提升了内涵。本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建设经费保障有力,资金使用合理有效,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上一篇:“减税”理论下一篇:有效降雨利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