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睡眠障碍

2024-08-04

儿童睡眠障碍(精选十篇)

儿童睡眠障碍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月~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睡眠呼吸障碍患儿及同时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需符合本研究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以存在睡眠呼吸障碍患儿为A组, 以健康儿童为B组。A组有男32例, 女28例, 年龄3~12 (7.21±2.34) 岁。B组男22例, 女18例, 年龄3~12 (7.19±2.12) 岁。两组性别及年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 具可比性。入选标准[4]: (1) 所有睡眠呼吸障碍患儿均需符合儿童睡眠呼吸障碍诊断标准; (2) 有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3) 1w内未服用影响睡眠药物。排除标准: (1) 存在先天性疾病者; (2) 1个月内发生急性感染者; (3) 存在其他可影响睡眠疾病者。

1.2 观察方法及指标

所有入组者均于入组1w后进行多导睡眠图描记检查, 分别记录各组TST、SL、RL、s E、s1、s2、s3+4及RT指标值, 对比两组TST、SL、RL、s E、s1、s2、s3+4及RT指标差异。多导睡眠图描记检查方法:应用Amblaga TM60导多功能睡眠监测系统进行检查, 应用Rechtschaffen等专家所制定的睡眠图分析方法对所得多导睡眠图进行分析。所有分析结果均需经两名副主任医师确定。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以t检验进行分析, 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睡眠相关时间比较

A组TST明显短于B组 (P<0.05) , 而A组的SL及RL分别较B组明显缩短 (P<0.05) , 见表1。

注:两组间比较, *:P<0.05

2.2 两组睡眠质量相关指标比较

A组s E明显低于B组 (P<0.05) , 且A组s1高于B组, 而s2、s3+4及RT则明显低于B组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研究显示, 导致儿童出现睡眠呼吸障碍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性别、严重打鼾、白天嗜睡及肥胖等, 且经过对症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5,6]。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所收治的存在睡眠呼吸障碍儿童的睡眠特征进行分析, 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首先对儿童睡眠相关时间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存在睡眠呼吸障碍的A组中, 其TST为 (361.35±72.31) min明显短于B组的 (459.36±67.23) min (P<0.05) , 而A组的SL及RL分别为 (33.25±12.67) min及 (109.61±22.16) min较B组的 (15.22±11.26) min及 (88.23±12.32) min明显缩短 (P<0.05) 。可见睡眠呼吸障碍缩短患儿的有效睡眠时间, 同时延长患儿的入睡时间, 从而严重影响患儿的睡眠时间。其次本研究对两组儿童睡眠质量相关指标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存在睡眠呼吸障碍的A组中, 其s E明显低于B组 (P<0.05) , 且A组s1高于B组, 而s2、s3+4及RT则明显低于B组 (P<0.05) 。由此可知, 存在睡眠呼吸障碍后, 患儿的睡眠质量及有效睡眠时间比例同样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 睡眠呼吸障碍可严重影响儿童的睡眠结构, 对儿童的睡眠质量可造成严重的影响。

摘要:分析睡眠呼吸障碍对儿童睡眠结构的影响, 以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将60例睡眠呼吸障碍患儿 (A组) 及40例健康儿童 (B组) 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两组间睡眠时间 (TST) 、睡眠潜伏期 (SL) 及快眼动睡眠潜伏期 (RL) 等睡眠相关时间及睡眠效率 (s E) 、非快眼动睡眠期第1、2、3+4期睡眠时间比例 (s1、s2、s3+4) , 快眼动睡眠时间比例 (RT) 等睡眠质量相关指标差异。A组TST为 (361.35±72.31) min明显短于B组的 (459.36±67.23) min (P<0.05) , 而A组的SL及RL分别为 (33.25±12.67) min及 (109.61±22.16) min较B组的 (15.22±11.26) min及 (88.23±12.32) min明显缩短 (P<0.05) ;同时A组s E明显低于B组 (P<0.05) , 且A组s1高于B组, 而s2、s3+4及RT则明显低于B组 (P<0.05) 。睡眠呼吸障碍可严重影响儿童的睡眠结构, 对儿童的睡眠质量可造成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儿童,睡眠结构

参考文献

[1]周文娇, 王利刚, 李晔.睡眠时长对学龄前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3, 6 (45) :933-937.

[2]艾力根, 尤乐都斯.睡眠呼吸障碍对儿童睡眠结构的影响[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07, 2 (22) :114-116.

[3]王香云, 钱燕飞, 龚省城, 等.儿童睡眠质量对上课注意力和学习成绩影响的量化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2, 13 (12) :973-976.

[4]田莉, 林镝.腺样体扁桃体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性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22 (1) :139-140.

[5]曹静.肥胖型2型糖尿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5 (1) :48-49.

睡眠障碍治疗方法 篇2

目前认为主要的“睡眠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腹前区,即视交叉上核,该区病变除导致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外,还可导致体温及进食活动的改变。

二、发病机制

医学上对睡眠的探讨,始于寻找“睡眠中枢”,位于下丘脑或第三脑室侧壁的病变能够产生持久的昏睡,但非生理性睡眠,亦不能解释醒-睡周期。当前认为和睡眠有关的解剖部位相当广泛,至少包括额叶底部、眶部皮质。视交叉上核、中脑盖部巨细胞区、蓝斑、缝际核、延髓网状结构抑制区,以及上行网状系统等。

牵涉的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腺苷、γ-氨基丁酸、5-羟色胺,以及神经肽类如S因子、δ睡眠导致肽(DSIP)等。

学龄儿童睡眠障碍的气质研究 篇3

摘 要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睡眠障碍与气质间的关系。方法:对2003~2008年就诊的194例睡眠障碍儿童,使用CNrry儿童气质问卷进行测评分析,观察睡眠障碍与儿童气质间的关系,并由心理专业人员进行9个维度的气质测试与评分。结果:睡眠障碍儿童中难养型气质发生率远高于正常儿童(P<0.01),气质维度分析中,睡眠障碍儿童普遍存在节律性差,活动水平较高,适应性差,反应强度强烈,坚持性低。结论:学龄儿童睡眠障碍与气质有关,应用气质的调适理论,减少儿童的负面情绪,可形成良好睡眠,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关键词 学龄儿童 睡眠障碍 气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89

2003年~2008年对我院就诊的194例睡眠障碍学龄儿童(8~12岁)进行气质测试分析,以探讨睡眠障碍与气质是否存在联系。气质是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与人的生物学素质有关。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睡眠障碍有一定的生物遗传因素。通过对睡眠障碍儿童进行气质分析,初步探讨睡眠障碍与气质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寻求指导对睡眠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干预的新途径。

对象与方法

对象:2003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心理专科就诊的194例睡眠障碍儿童,年龄8~12岁,主要表现为睡眠不安、磨牙、梦呓、夜惊、入睡困难等。其符合CCMD-3非器质性睡眠障碍诊断标准,排除器质性睡眠障碍者,其中男104例,女40例。

方法:使用CNrry儿童气质系列问卷中的《8~12岁儿童气质问卷》,在心理保健医师指导下,由最熟悉的带养人填写,对194名研究对象进行测评,根据各项目的分析算出9个维度得分,并将儿童气质划分为5种类型,即易养型、中间偏易养型、中间偏难养型、难养型、启动缓慢型。由心理专业人员负责测试与评分。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与正常儿童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 果

学龄儿童睡眠障碍者气质类型分布与其我国正常气质类型分布的比较结果,见表1。

男、女睡眠障碍学龄儿童各个维度的平均值示,睡眠障碍者普遍存在活动水平较高、节律性差、适应性差、反应强度强烈、坚持性低,注意较容易分散等问题,见表2。

讨 论

儿童青少年期经常性有睡眠问题,不少研究报道发现有20%~30%儿童抱怨自己有睡眠问题或与睡眠有关的问题。睡眠障碍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大多教学者都广泛认同其为生物学和非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生物学方面,我们通过本研究发现,睡眠障碍儿童中难养型气质发生率远高于正常儿童。作者认为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气质因素在患儿成长过程中与环境作用以调适不良和大量负性情绪产生为中介因子,作用于大脑,引起大脑眨眼控制中枢产生不良反应,引起睡眠障碍。

在气质的维度分析上,本研究发现,睡眠障碍儿童普遍存在节律性差、活动水平较高、适应性差、反应强度较强烈、坚持性较低、揭示了这样一现象。睡眠障碍儿童表现的睡眠不安、梦呓、夜惊可能有着深刻的先天气质根源,但由于是对年龄较大的儿童进行气质测试分析。我们不能排除环境对气质影响的可能性,大量的临床医疗也说明,通常用一简单的诊疗方法就可以消除睡眠问题。如消除外在环境对儿童负面情绪的不良影响,儿童的睡眠困难问题也得到很好的解决。

睡眠障碍是一种危害儿童较为普遍的心理疾病,影响儿童的社会适应动能和智能。气质是儿童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人格发展的基础,对于个体气质的了解,顺应气质的特征,应用气质的调适理论,减少儿童的负面情绪,可形成良好的睡眠,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等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97-98.

2 郑日昌,蔡永红.心理测量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381-384.

3 傅文青,等.人格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343-345.

4 刘新民,等.变态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237-239.

5 沈晓明,金星明.发育和行为科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9-42.

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篇4

1 睡眠障碍的定义和分类

睡眠障碍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影响睡眠的异常表现, 可由身体某系统生长发育和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功能失调引起, 也可由呼吸、神经等各系统的疾病引起, 能够直接影响儿童的睡眠结构、睡眠质量及睡眠后复原程度。常用的分类与诊断标准有《精神类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 (DSM-IV) 、《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 (ICD-10) 和《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指南》 (ICSD) 。ICSD-1 (ICSD第1版) 将睡眠障碍分为四大类, 即睡眠失调、异态睡眠、精神、神经或其他内科疾患伴发的睡眠障碍以及其他睡眠问题。睡眠失调 (Dyssomnias) 指各种因素导致的睡眠量、质和时序方面的改变, 即失眠、嗜眠或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异态睡眠 (Parasomnias) 指在睡眠中出现异常发作性事件, 在儿童中的发生率要远高于成人, 如睡行症、夜惊、梦魇等;伴发精神或神经或其他内科问题的睡眠障碍指由躯体、精神疾病或其他内科疾患伴发的睡眠障碍;其他睡眠问题如短时睡眠、长时睡眠、睡眠时多汗等。2005年发布了新的《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指南》 (第2版) (ICSD-2) , 将睡眠障碍进行了更细的划分, 共分为八大类, 其逻辑性和临床实用性方面均有提高, 并增强了与国际疾病分类法的通用性。我国多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3版) (CCMD-3) , 包括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

2 儿童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

儿童的睡眠障碍与成人有相同的地方, 但更多表现出特殊的一面。儿童中许多睡眠障碍的存在更多地反映了其行为、心理及发育方面的问题。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 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普遍较高,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睡眠障碍的特点各不相同。婴幼儿期多发睡眠不安、夜惊、夜醒等;学龄前儿童易发生睡眠时频繁打鼾、磨牙症和梦魇;学龄儿童多发睡眠不足、睡眠期磨牙、不宁腿综合征;而青春期以后则以睡眠不足、失眠、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和发作性睡病等较为常见。

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 儿童、青少年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可达25%~40%, 在有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的青少年比例更高[1]。美国对6~12岁儿童睡眠情况调查发现, 有37%儿童出现过睡眠问题, 其中入睡困难占15%~25%, 睡眠后移占10%, 白天嗜睡占10%[2]。西班牙学者在对1 155名青少年进行睡眠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38.5%的青少年反映存在睡眠质量问题, 入睡困难占23.1%, 夜间惊醒占38.2%, 易醒占15.9%, 过度睡眠占53%[3]。刘贤臣等[4]对中国儿童、青少年睡眠情况调查结果显示, 起床困难占43.5%, 睡眠不足占41.4%, 易醒占36.3%, 白天嗜睡占21.0%, 入睡困难占20.2%。武丽杰等[5]对哈尔滨市1 294名初、高中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显示, 睡眠问题检出人数占调查人数的43.8%, 不同睡眠问题的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晨起困难 (31.2%) 、入睡困难 (14.3%) 、嗜睡 (9.8%) 、夜间醒来的次数增加 (5.6%) 、睡眠时间颠倒 (5.5%) 以及失眠 (4.8%) 。

在学龄期儿童以及青少年中, 睡眠不足是常见的现象。Smaldone等[6]对全美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睡眠状况调查结果显示, 31.9%有睡眠不足现象, 且随着年龄增加有明显增多趋势。在对美国12~18岁青少年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 20%的青少年存在睡眠不足、睡眠匮乏的现象, 仅有15%的青少年表示睡眠时间充足[7]。中国2005年进行的9个城市近2万名学龄儿童睡眠状况调查发现, 我国城市学龄儿童平时睡眠不足发生率高达71. 4% (根据我国颁布的学校卫生标准GB/T 17223中规定小学生需10 h的睡眠时间为依据计算) , 白天嗜睡的学龄儿童占调查人群的75.3%[8]。王德强[9] (2007) 对900名中学生睡眠状况调查显示, 中学生睡眠不足的发生率为52.31%。而长期的睡眠不足对白天正常学习、情绪、记忆、行为控制均有负面影响。

失眠是学龄儿童尤其是青少年越来越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 表现为入睡困难、半夜醒后难以继续入睡以及早醒。美国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 近1/4的青少年有过失眠的经历, 而青少年群体失眠的发生率达4%~5%[10,11,12]。在对欧洲15~18岁的青少年人群进行睡眠问题调查中发现, 25%的青少年主诉有过失眠的经历, 其中4%满足DMS-IV诊断标准[13]。李幼辉等[14]进行的高中生失眠状况调查发现, 失眠的发生率为18. 06% , 同时失眠青少年更多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困难、厌食等症状。余巍等[15]对广州市1 734 名儿童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4.8%~8.7%调查对象存在失眠的问题。一些国外的研究发现, 女孩失眠的发生率高于男孩[16]。

3 儿童睡眠障碍对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足够的睡眠、良好的睡眠习惯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睡眠障碍不仅阻碍儿童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 还会影响其注意力、记忆力、情绪和学习能力, 引起一系列行为改变。

大量的临床和观测的数据证明, 睡眠不足会导致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负性情绪阈值较低 (易激惹、易受挫折) 、很难控制冲动和情绪, 提示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前额叶功能, 包括执行功能和情绪控制。Alfred等[17]的调查研究同样表明睡眠问题和白天嗜睡是情绪问题、多动、行为问题、注意问题、社会功能的危险因素。Pesonen等[18]通过对入学儿童的睡眠问题的行为调查发现, 注意控制及其他心理行为症状同睡眠不足和入睡困难有很大的关联。对睡眠障碍儿童认知功能的研究发现, 睡眠障碍儿童在注意力、执行功能、词语记忆等神经心理测试的分数要低于对照组, 提示该人群可能存在认知功能缺损[19]。

此外, 睡眠问题还会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20], 如失眠症、呼吸暂停、不宁腿综合征, 对注意力和记忆力都有很大的影响[21]。因各种原因引起睡眠不足的青少年中, 学习效率低、记忆力不良者所占比例比其他同龄者高2.5倍。功能影像学也证明, 睡眠障碍者脑功能区域的改变对认知功能和学习有影响。

处于青春期的儿童由于课业负担较重, 睡眠不足普遍发生, 睡眠障碍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表现的更为突出。Paavonen等[22]对青春前期儿童一项为期4 a的纵向研究发现, 睡眠问题是精神疾患的危险因素 (OR=2.45) , 特别是情绪问题 (OR=2.92) 。睡眠问题如失眠、夜行症、不宁腿综合征等都与抑郁、焦虑得分相关联[23]。这些研究发现证明了一个理论框架, 即睡眠是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资源之一。

我国对睡眠障碍引起的儿童青少年神经心理问题研究较少, 但就目前国外研究情况来看,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会引起其认知、行为、情绪等方面的问题, 但具体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4 儿童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导致儿童睡眠障碍的因素很多, 且往往是多因素的共同作用。遗传、环境、心理行为因素以及器质性疾病是儿童睡眠障碍的几大重要原因, 且不同年龄阶段, 随着生长发育的程度不同、面临的压力和环境的变化, 影响睡眠的因素和睡眠问题的种类也不同。以失眠为例, 不同年龄的患者, 其原因大不相同。婴儿的失眠常提示可能存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的疾患;幼儿的入睡困难往往与家长不正确的抚养方法和不安全依恋有关;而青少年失眠的症状与成人相类似, 通常与情绪问题、过度服用含有咖啡因的物质以及学业压力负担有一定关系。

总的说来, 影响儿童青少年睡眠的相关影响因素是多层面的, 包括社会、传统文化层面等深层次的因素, 也有家庭环境、儿童心理行为特征和个人习惯等因素。随着电视、计算机和网络的逐渐普及, 对儿童的睡眠就寝习惯、睡眠时间都产生了新的、较大的影响, 也是造成现阶段儿童睡眠不足的重要因素。此外, 学业和考试的负担、竞争的加剧无疑也会增加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压力, 使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体会不到学习之余的其他乐趣。在睡眠不足原因的调查中, 各国研究者都认为学业负担过重、过度使用电脑、卧室摆放电视机、就寝习惯不良等均是造成现阶段学龄儿童睡眠不足的重要因素。而不同的气质类型、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较差的睡眠环境以及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又是导致入睡困难和失眠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对于失眠症的患者, 其自身的人格特征和不良的心理素质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产生的焦虑情绪会明显的影响睡眠, 而数次失眠后对睡眠怀有恐惧和焦虑加重, 从而形成习惯性失眠。

此外, 某些生理和心理疾病都会伴发睡眠问题的发生, 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国内外研究显示, 患有抑郁症的儿童青少年共病睡眠障碍很普遍。而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儿常伴有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减少、夜醒等一系列睡眠异常;哮喘患儿的睡眠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患儿会表现为频繁夜醒, 这又进一步影响患儿白天的情绪和行为能力。此外, 肥胖儿易发生睡眠障碍, 打鼾、夜间呼吸困难、嗜睡、出汗、夜尿等都是肥胖儿童常见的睡眠问题。因此, 适当控制体重对避免夜间睡眠打鼾或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5 儿童睡眠障碍的干预及治疗

儿童睡眠障碍会引起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障碍及学习能力下降, 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儿童积极乐观的个性, 提供温馨安静的睡眠环境, 减轻课业压力, 提高对影响睡眠的各种生理、心理疾病的认识, 是改善儿童睡眠状况、降低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的重要措施。很多情况下, 非药物治疗应是治疗儿童睡眠障碍的首选方法。其中, 认知行为疗法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 越来越受到重视, 并被广泛应用。

5.1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疗法的重点是放在患者错误或歪曲的认知问题上, 纠正患儿对于睡眠和睡眠不足的错误认识, 从而减轻焦虑, 改善睡眠。有资料表明, CBT治疗缩短入睡时间、维持睡眠均明显优于仅靠自我调节而无其他治疗的对照组。而且, CBT治疗与药物治疗相比, 在安全性、不良反应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实验证明, 使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睡眠障碍具有显著的疗效, 且疗效较为持久, 停止治疗1~2 a后随访, 疗效基本不变[24]。

5.2 刺激控制疗法

被美国睡眠医学会推荐为治疗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的“标准”非药物疗法, 其基本目标是恢复床作为诱导睡眠信号的功能, 并减弱它和睡眠不相容活动的联系, 减少对睡眠内源性唤醒的刺激, 使患者易于入睡。主要操作要点: (1) 只在有睡意时上床; (2) 不在床上做睡眠以外的事; (3) 卧床20 min后仍不能入睡就离开床; (4) 无论夜里睡了多久, 每天都坚持在固定的时间起床等。

5.3 渐进性放松训练

其关键是感知肌肉紧张并渐渐使之减弱, 目的是使患者自己体验肌肉群从极度紧张到逐渐放松的全过程。首先感知到紧张的存在, 随后鼓励其逐步放松, 促使自律神经活动朝着有利于睡眠的方向转化并促使警醒水平下降, 从而诱导睡眠的发生。

5.4 高强度光照治疗

主要针对睡眠节律障碍的患者, 目的是在于调节生物周期节律, 改变睡眠的周期和模式, 从而使人体内的“昼夜节律起搏器”达到与明暗周期同步化。

一般方法:24 h光照度自动调节, 上午高照度、高色度照射, 午后为一般照度、高色度, 晚上低照度、低色度。近年来, 高强度光照治疗的有效性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证实。

5.5 教育支持治疗

将对儿童的教育和支持治疗融为一体, 要与患儿充分咨询、交流, 帮助患儿处理应激反应、改善情感表达, 改进人际关系, 了解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和引起焦虑、紧张等因素, 并向他们做出耐心解释和指导, 教给患儿有关的知识, 帮助他们克服对睡眠的焦虑和恐惧。

5.6 加强卫生宣教

帮助患儿理解睡眠的生理过程, 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 如饮食要有规律, 睡前尽量不吃东西, 不服用含有兴奋剂成份的饮料或者药物;晚上不看带有刺激性的电视、电影节目;睡前不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等;家庭方面还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放松舒适的睡眠环境, 调整学生的作息时间, 睡觉前与孩子多些交流互动, 减少周围噪声、刺激的光线等。

变态心理学 论文 大学生睡眠障碍 篇5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由此而引起越来越严重的睡眠障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睡眠障碍现象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大学生应对睡眠障碍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睡眠障碍

原因分析

应对措施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充足而高质量的睡眠是他们进行正常学习生活,完成建设祖国重任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心理的影响,大学生面临日益严重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许多消极影响,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

一、睡眠与睡眠障碍

(一)睡眠

睡眠是高等动物具有的普遍生理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生理过程,它与中枢神经系统内某些特定的结构及递质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睡眠不是单一的过程,也不是一个均匀的状态,睡眠过程分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整个睡眠过程中,必须先经过慢波睡眠,约一小时后进入快波睡眠,再经约半小时进入慢波睡眠,尔后交替发生。1

正常人的睡眠应该在晚上,以7至8小时的睡眠时间为宜。但不是所有的睡眠都是健康的。健康的睡眠,醒后应有明显的全身舒适感,精力充沛,反应敏捷,无疲劳感;不健康的睡眠,醒后头晕脑胀,眼睛发涩,萎靡不振,学习效率降低。健康的睡眠有助于人快速恢复精力,不健康的睡眠对人身体、心理都有较大危害。

(二)睡眠障碍及分类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睡眠障碍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睡眠失调主要指失眠,异态睡眠主要指梦靥和梦游症。睡眠失调表现出的症状主要有:睡眠量不足;想睡但是无法入睡,到很晚才能入睡;睡眠质量差,尽管睡了一夜,1 姚泰.生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但是仍感到不能消除疲劳。异态睡眠主要表现为睡眠期间出现行为或生理上的异常。

(三)睡眠障碍的危害

睡眠障碍会导致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影响日常工作学习的质量,情绪的起伏,给人的身体、心理带来巨大危害。有调查表明,在首次发生睡眠障碍以后的6年中,睡眠不好的人比睡眠良好的人患缺血性心脏病的几率高2倍,比睡眠好的人犯经常性头痛的高3倍。2睡眠障碍还可能造成其他心理疾病。研究表明,失眠造成的抑郁比没有失眠问题的人高出4倍,25%-40%的抑郁患者有严重的失眠。酗酒等也多发生在失眠患者身上。同时,严重的睡眠障碍还极易引起自杀行为。

二、大学生常见睡眠障碍及原因分析

(一)失眠

失眠是大学生中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据统计有49%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现象。同时,失眠也是对大学生影响最为严重的睡眠障碍。3失眠是睡眠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也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反应。大学生由于失眠导致头昏、精神疲惫、心慌、情绪急燥、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于学习。引起大学生失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心理因素

有关统计表明85%以上的失眠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学习紧张、考试压力、生活上的矛盾、恋爱问题、就业压力、择友的挫折等成为一些大学生失眠的原因。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孤僻少语的学生,遇到不良因素的刺激,更易引起失眠。2.身体因素

一般来说,舒适的身体状态能促进睡眠,使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得到充分的休息,消除疲劳,获得高质量的睡眠。当身体处于疾病状态时,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睡眠问题。如消化道疾病,咳嗽、胃部疾病等等问题都会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中断。特别是牙疼,关节炎等疾病对睡眠的影响更为严重,患有此类疾病的人可 23 周淑英.失眠的调控.西藏科技,2003(7)

毛伟民.关于在校大学生失眠状况的探讨.潍坊学院学报,2007(3)能会整晚都因疼痛不能入睡。3.药物或食物因素

有些大学生睡前喜欢吃巧克力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或是由于生病而服用过量的去痛片和含有咖啡因的药物。这类药物与食物的刺激能使人的精神处于亢奋的状态下,极有可能引起失眠。这也告诫大学生睡前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尽量避免刺激性的食物与药物。4.环境的因素

大学生主要以住校为主,寝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睡眠质量的高低。同寝人员打电话,看电影,过亮的灯光都会影响其他人的睡眠。同时,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人数较多,这些学生在家大都有自己的房间,因而难以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入睡时难以很快安静下来,容易出现睡眠障碍。

(二)梦行症

梦行症又称梦游症,夜游症。是人在睡眠中起来无意识的做出复杂的动作。4如穿衣服,起立行走,甚至有患者能在梦境中吃饭,洗衣。该病发生时,一般持续几分钟到半小时,发生时低于正常觉醒水平。病人眼睛时闭时睁,面无表情,步态不稳,对轻声呼唤毫无反应,但能主动避开危险和障碍。次日醒后对梦游毫无知晓,即使因故促醒,也常对梦中经历不能回忆。

该疾病是由于大脑皮层机能发生障碍引起的,大多属于功能性疾病。梦行症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多于成人,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同时,该病的发生常伴有家族史。

(三)梦靥

梦靥常发生在快波睡眠期。表现为睡眠中出现恶梦,梦中见到可怕的景象,因而呼叫、呻吟、突然惊醒并伴心悸、呼吸急促、出汗等症状,有些人还有“讲不出话”、“呼救不能”等感觉。

梦靥在民间俗称“鬼压身”,这其实是一种不科学的说法。它主要是由于过度兴奋、消化不良、胸部受压等引起。器质性病变也可能伴有梦魇,故对频发者亦应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三、应对措施

宋书文.心理学名词解释.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一)提高心理素质,化压力为动力

当我们面临睡眠障碍的威胁时,要对它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过分重视睡眠和对失眠有顾虑,睡不着时心里烦躁不安,都是有害的态度,不健康的心理。能够做到听其自然,失眠便不足为害。对生活中偶尔遇到的失眠经验,不必过分忧虑,相信自己的身体自然会调节适应。人的身心弹性很大,偶尔一两夜失眠不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偶尔失眠之后,如不担心失眠的痛苦,困倦时自然就会有睡眠。当代大学生要有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压力大时,要找到自己合理的解压方式,要将压力合理的转化为动力。

(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

适当的锻炼能提高大脑活动的兴奋和抑制的调节能力,提高睡眠质量。5睡眠专家指出,每天运动三十分钟,可以帮助提高新陈代谢,血液循环,促进大家的健康睡眠。不过要注意是,睡前应尽量避免做运动,运动时间最好是在睡前6小时左右进行。

前面已经讲过,疾病,特别是某些伴有疼痛的疾病,如牙疼、外伤等,将直接影响到睡眠。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预防疾病。对于影响睡眠的疾病,要通过积极治疗,减轻疼痛,促进良好的睡眠。

(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人体是有一定的生物钟的,不规律的生活和睡眠习惯会破坏这种生物钟导致睡眠障碍,所以日常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掌握好生活节奏。晚餐不过饱,更不暴饮暴食;睡前不要太兴奋和激动,不要看惊险的小说、电影等;不吸烟、不饮酒、不饮浓茶;在紧张的用脑后不要立即入睡,睡前应轻松地散散步,听听音乐,松驰紧张的大脑;用热水泡足也有利睡眠;睡姿最好采用右侧卧位,不蒙头睡觉;睡前也可以服用牛奶、蜂蜜等对睡眠有益的食品。此外,一次睡眠时间不宜过长,过长的睡眠不但不利于身心休息,还会对下一次的睡眠产生消极影响。

(四)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大学生一般都是多人合寝,良好的睡眠环境,需要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良好的睡眠环境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分。所谓硬环境是指睡眠的地方要清洁、安 5 王红兰.大学生睡眠障碍及其防治.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静。温度、湿度、通风、采光、采暖要合适。经常打扫寝室卫生,在室内种花草等都是提高睡眠硬环境的方法。睡眠软环境是指在睡眠时,室内要安静,不吵闹。改善睡眠软环境,大学生要自觉遵守学校的统一作息制度,熄灯后不要吵闹,避免娱乐活动,保证自己和他人的足够的睡眠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参考文献:

西医防治睡眠障碍 篇6

郭兮恒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睡眠呼吸病专家,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睡眠呼吸诊疗室主任,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3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1985~1988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读睡眠呼吸专业硕士研究生,是我国第一位从事睡眠呼吸疾病研究工作的研究生,也是我国最早开展睡眠呼吸疾病诊治的专业医生之一。

1989年荣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92年获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奖,1994年成为中国唯一的美国睡眠研究会和美国疾病协会会员。1997年荣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1998年获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

从事睡眠呼吸疾病专业研究和临床工作十七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在中华系列杂志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经常在国内外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在国内外睡眠呼吸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失眠症

失眠症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表浅、易醒、多梦、早醒、白天思睡感到疲乏等。失眠症可单独存在,也可以为其它病症的表现之一。就个体而言,可能是多种因素掺杂、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同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及用药史、社会和家庭环境、个人生活习惯以及心理状态等均与失眠发病有关系,且临床表现类型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导致失眠症的病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外界因素导致的失眠、内源性因素导致的失眠、心理生理性失眠、活性物质导致的失眠、精神疾病导致的失眠、睡眠-醒觉节律紊乱性失眠。

失眠症的治疗原则包括消除导致失眠的各种原因、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阻止短暂性失眠进展为慢性失眠。失眠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失眠症,包括各种行为干预疗法。

睡眠卫生教育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的睡眠环境,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与规律,避免睡前吸烟、饮酒、饮茶、喝咖啡等,日间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加深睡眠。

刺激控制训练只在有睡意时上床;若在20分钟还未入睡,应离开卧室,有睡意时再回到在床上;不在床上进行非睡眠活动,如看电视、工作、阅读等;每日清晨应定时起床,以此可稳定睡眠-觉醒节律,提高睡眠效率。

睡眠约束通过减少花在床上的非睡眠时间,促进形成规律性睡眠时间,以达到巩固睡眠的目的。

认知疗法需要特殊培训的医师来改变患者对失眠症的不正确看法,使其打消顾虑、配合治疗。

其他方法放松训练、生物反馈疗法可减少觉醒,光疗对治疗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如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睡眠时相前移综合征、时差反应有较好的疗效等。

药物治疗方法

催眠药的主要疗效药物治疗的目的是诱导入睡和改善睡眠质量。因此,催眠药是治疗短暂性失眠症和慢性原发性失眠症的首选药物。对于能够找到原因的继发性失眠症,催眠药可作为辅助疗法。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从最小剂量开始、以最小药量达到满意的睡眠;间断给药(2~4次/周);短期使用(常规用药不超过3~4周);逐渐停药(每天减原量的25%),防止停药后失眠反弹;药物疗法应与良好的睡眠习惯相结合;当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时,医生应对其进行定期随访,以确定催眠药是否依然有效、有无副作用的发生 。

催眠药的选择可根据失眠的类型与药物的半衰期来决定:以入睡困难为主的患者应选用短效药;夜间睡眠表浅、易醒者可选用中效药物;夜间睡眠易醒和早醒者应使用长效药物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失眠者应使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精神异常所致的失眠者应使用抗精神病药。

理想的催眠药物标准应具有迅速诱导入睡,不妨碍自然睡眠结构,白天无残留作用,不影响记忆功能,无成瘾性和宿醉反应等特点。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慢性失眠患者的发生发展与长期不正确选择使用催眠药有关。因此,我们强调药物治疗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科学使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在睡眠时发生的上呼吸道狭窄和塌陷导致气道阻塞,表现为睡眠时有反复呼吸暂停,伴有缺氧、鼾声、白天嗜睡等一系列表现。由于低通气或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心肺和其他重要生命器官并发症,甚至发生猝死。因此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有潜在致死性的睡眠呼吸紊乱性疾病。

非手术治疗

基本治疗包括戒除烟、肥胖者减肥和控制饮食,肥胖者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的几率比正常人大三倍,因此应纠正患者饮食、生活不良习惯,增加运动量,积极减肥。

患者平卧睡眠时,致舌根后坠造成气道阻塞,加重呼吸暂停。鼓励患者控制睡眠姿势,避免仰卧位,可以缓解症状。

另外通过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戴各种矫治器、吸氧以及药物治疗也可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症状。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和消除气道阻塞,防止气道软组织塌陷。选择何种手术方法要根据气道阻塞部位、严重程度、是否有病态肥胖及全身情况来决定。常用的手术方法有以下几种: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鼻腔手术,舌成形术,软腭悬雍垂咽成形术,气管造口术,正颌外科矫形术,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微创手术等。

嗜睡症

嗜睡症为白昼睡眠过度或醒来时达到完全觉醒状态的过渡时间延长的一种器质性睡眠障碍,主要临床特点是白天睡眠过多或睡眠发作,睡眠发作不能用睡眠时间不足来解释,清醒时达到完全觉醒状态的过渡时间延长;每天发生并持续1个月以上或反复睡眠发作,影响工作或家庭日常生活;还需排除其它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白天嗜睡。发病年龄从儿童到成年都可发病,十岁左右是发病高峰的年龄。其病因仍然是一个谜,可能与下丘泌素系统异常有关。

嗜睡症患者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白天过度嗜睡的症状:患者常会抱怨因过度嗜睡而感到疲劳以及不能正常工作、学习和社交。轻者只是精神恍忽,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还能照常进行。中等度者在精神放松时,例如吃过饭后、看电视、听音乐和坐车时容易睡着。重度的病人即在必须全神贯注的场合下,例如站立值勤、吃饭、开车,与重要上司、客户会谈,也会无法控制地睡着。白天过度的睡意会使人丧失应有的能力,记忆力下降,因此大大降低生活质量,而且嗜睡引起的视觉障碍可能尤为使人感到不安。一半以上患有嗜睡的人都会同时发生记忆力下降或记忆中断。在这些阶段中,嗜睡患者当行走或驾车时会不知所措、胡言乱语或撞车发生交通事故。

嗜睡病的治疗主要通过对症治疗、调整心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药物治疗。患嗜睡症后,太不必过于紧张。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使自己的心身得到兴奋。多参加集体活动,如唱歌等,主动与别人进行交往是非常重要的。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每天给自己制定好生活学习工作计划,努力给予完成等。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嗜睡,可以通过择机补充睡眠来缓解症状。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有规律的小睡和良好的睡眠习惯控制嗜睡症状。如果效果不明显就必须由专业医生指导下采取药物对症治疗了。

睡眠行为异常和运动障碍

睡眠行为异常

睡眠行为异常可发生在非动眼睡眠和动眼睡眠期,在非动眼睡眠期有错乱觉醒、梦游、夜惊;在动眼睡眠期有梦魇、睡眠瘫痪、睡眠行为异常等。

错乱觉醒常见于儿童,好发于睡眠不足者,多发生在夜间前1/3睡眠期,在患者正处于睡眠的三期被叫醒或觉醒时,患者的行为动作似为清醒状态,但其意识状态并非完全清醒,表现为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精神活动迟缓、反应迟钝、语言颠倒及行为怪异,通常伴有躁动表现,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次日对夜间发生的事毫不知晓。

梦游多见于4~8岁的儿童,成人较为少见,多发生在入睡后的1~2小时内,出现次数少,每次持续时间较长,表现为从睡眠中起床,双眼凝视,可出现许多复杂动作,形式多种多样,漫无目的地游走,但步伐缓慢且能避开障碍物,有时手中还持有玩具,衣衫不整且喃喃自语,可较容易地回到床上,并很快继续入睡。整个过程约持续10~30 分钟,清晨醒后对夜间发生的事毫无记忆。发病诱因包括睡眠不足、发热、过度疲劳、服用安眠药及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对儿童梦游症患者,应引导其回床睡觉。如发作频繁,可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成人梦游症患者,多数存在精神心理方面问题,除给予药物治疗外,还应给予心理治疗。

夜惊多见于2~5岁的儿童,常见于睡眠开始阶段,表现为患者下肢肌肉或全身的突然短促抽动,发生时伴有恶梦,从睡眠中醒来,惊慌失措,手足乱动,伴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完全不能安抚的大声哭、吼,持续10分钟左右入睡,事后不能回忆,脑电图无异常。

梦魇可见于5%的正常人,12岁以前的儿童多见,发作多在黎明前,发作是以恐怖不安或焦躁为主的梦境体验,表现为从梦中突然惊醒,进入焦虑状态,有死亡的恐怖,然后突然醒来,立即清楚,能详细复述发生恐怖的细节,无发作后状态,无遗忘和自主行为。几乎半数以上的成年人都曾有梦魇的经验,通常以边缘性人格且情感脆弱的女性为多,精神刺激或非同寻常的事件如车祸、战争、性侵害等易造成重复性梦魇。

睡眠瘫痪又称睡眠麻痹症,指患者刚入睡或觉醒时出现身体欲动及欲呼不能的恐怖性体验,此时患者意识清楚,可伴有视幻觉,需要他人碰触一下其身体即可。美国的一项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单纯睡眠麻痹症的发病率高达40%~50%,多为偶发,少有连续性发病者,发作性睡病者除外。多发生于睡眠不足、昼夜轮班或倒时差者。

睡眠行为异常是与梦境相关的肢体或躯体的肢体行为活动。这种行为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有自残或伤及床伴的危险;与梦境有关;导致睡眠中断。多见于中老年人,年青人少见,发生于后半夜,为粗野的行为异常,如大声吼叫、过激行为,醒来时述说所做的梦,是神经系统变性病如帕金森病和多系统性萎缩的早期表现。该病对氯硝西泮治疗反应良好,但需长期服药控制。

睡眠运动障碍

睡眠运动障碍包括:磨牙、小腿抽搐、周期性腿动和不宁腿综合征。

磨牙症指在睡眠中反复磨动牙齿、发出令人不舒服的声音,磨牙的同时伴有规律性的咀嚼样动作,干扰同室者的睡眠。儿童和年轻人多见,成人磨牙症通常与情绪及精神压力有关,或存在牙齿及下颌疾病。夜磨牙是和觉醒有关的现象,磨牙者的暂短觉醒次数较非磨牙者明显提高。

对于严重磨牙症患者,应采取戴牙套以保护牙齿,对存在有异齿或上下腭的咬合异常者应予矫正治疗。如磨牙由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给予相应的心理及行为治疗。由于磨牙时肌肉过度收缩,肌肉松弛训练也是一种对症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是近年来逐渐报道的,主要着眼点是试图调整口颌面运动障碍和肌肉张力失常,局部使用肉毒杆菌毒素对治疗运动障碍有效。

小腿抽搐神经肌肉异常兴奋引起的腿部肌肉或肌群痉挛,此时肌束的牵拉强度明显大于肌肉正常收缩时肌束的牵拉强度,出现酸胀或疼痛的感觉,可持续十秒至数十秒,可见于任何年龄,多与疲劳、寒冷、低血钙、血流因素有关。周期性肢动,多为成年期发病,女性多见。为下肢的节律性抽动,一般每次发作数秒,间隔几秒或十余秒,连续4次以上,与脊髓的多巴胺有关,补充多巴胺制剂或氯硝安定治疗有效。

不宁腿综合征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多发生在20~40岁之间,以男性居多,一般发生在夜间或休息时,出现在膝踝间深部难以忍受的不适感,短暂而不持久,常影响夜间睡眠和休息,必须不断地拍打或按摩小腿,需下地行走或热敷才可暂时缓解,故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该病未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常造成误诊或漏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和多巴胺系统异常、铁缺乏有关。

诊断需符合4个基本条件:

1有活动双腿的强烈愿望,且常伴有腿部的不适感觉;

2多于休息或静止状态如坐位、卧位时出现症状;

3持续运动腿部,如走动、屈曲双腿、捶打等可使症状得到部分或完全缓解;

儿童睡眠障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 0 0 9年5月至2 0 1 1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1 0 9名儿童, 其中呼吸系统疾病4 9例, 消化系统疾病3 6例, 循环系统疾病1 0例, 急性肾小球肾炎6例, 营养不良5例,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3例;年龄在2~1 2岁, 平均7岁;住院日7~2 0天, 平均1 4天。

1.2 方法

结合临床观察,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由笔者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 对住院儿童及陪护进行取样发放问卷 (部分儿童由陪护代填) , 内容包括住院儿童的一般情况, 睡眠情况, 对睡眠异常的认知, 有无睡眠障碍及表现特征, 家庭生活情况 (包括家庭环境、经济及成员文化程度) , 自己认为影响睡眠的因素, 对睡眠有关知识及护理的需求等, 收集相关信息资料, 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2 结果

儿童因躯体疾病在儿科住院期间, 1 0%睡眠未受影响, 3 4%存在睡眠干扰问题, 5 6%存在睡眠障碍问题, 睡眠质量受到影响。睡眠障碍继发于躯体疾病基础之上的占4 9% (呼吸系统疾病1 5例, 消化系统疾病8例, 循环系统疾病4例, 急性肾小球肾炎2例, 营养不良1例) , 治疗原因引起的占2 3%, 环境及睡眠习惯改变的占2 1%, 其他占7%。儿童睡眠障碍的表现主要有入睡困难、睡眠不安、夜醒、睡眠过多、睡眠周期颠倒、夜惊、梦魇等[2]。在相关睡眠知识需求及护理指导方面, 7 2%的儿童及其家属认为睡眠知识及护理指导非常重要, 期望改善睡眠问题;2 8%的则认为自己可以调节, 不需指导。

3 讨论

3.1 住院儿童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3.1.1 疾病及治疗因素

儿童睡眠障碍可继发于许多身体疾病[3], 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感染等疾病引起的疼痛、呼吸困难、咳嗽、气喘、腹胀、腹泻、尿频、发烧等躯体不适症状均会影响睡眠, 而根据病情用药和护士的治疗操作也会影响儿童睡眠, 如2 4小时内多次用药, 自然会缩短儿童的睡眠时间, 并且有些药物可引起儿童兴奋、不适, 会延长其入睡时间。另外, 护士护理操作技术水平低, 儿童住院、输液时间过长等因素同样会加重其心理负担, 引起生物钟紊乱, 从而出现睡眠障碍, 严重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

3.1.2 环境与精神因素

环境包括医院特殊环境和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较差的睡眠环境是导致儿童睡眠障碍的直接原因之一, 如噪声、强光刺激等, 经常变换睡眠地点、居室环境吵闹会引起儿童生活适应方面的困难, 容易产生睡眠问题[4]。儿童住院后受医院治疗环境与氛围的影响, 往往出现兴奋、紧张、焦虑情绪, 甚至出现恐惧医院特殊环境的心理, 在病床上不易入睡;而有的儿童受到不良家庭环境影响, 如父母经常争吵、闹矛盾或离异, 因而对自己生病的想法较多, 认为是对自己不乖的惩罚, 内心比较脆弱, 容易引起入睡困难、易惊、睡眠不安等。可见, 精神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影响儿童睡眠。

3.1.3 睡眠习惯及睡眠规律

住院儿童由于受环境、疾病相关因素的影响, 生活规律被打乱而存在潜在的睡眠问题, 如入睡困难、担心害怕、需要家长陪护或讲故事等, 致使入睡时间延长;同时由于身体不适或特殊治疗等因素干扰了睡眠周期, 造成儿童白天精神差, 昏昏欲睡, 实际睡眠时间缩短, 整体睡眠质量不高。

3.1.4 其他因素

包括喂养、陪护、年龄及遗传因素等。如儿童夜间饥饿、过饱或口渴等, 或多次为其喂水、喂奶、更换尿布等, 会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 而由谁陪护也会影响儿童的睡眠。临床证明, 父母年纪较轻、文化程度较高者, 一般掌握了一定的睡眠知识, 在儿童住院期间能够正确引导孩子按时入睡, 睡眠时间较长;而陪护文化程度较低或年纪较大者, 如老来得子的父母、爷爷奶奶则经常表现出心神不宁, 担心的问题较多, 对生病的儿童过分同情和关心, 夜间易打搅儿童的睡眠, 往往造成儿童睡眠时间缩短, 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另外, 年龄越小所需睡眠时间越长[5]。据报道, 父母有睡眠障碍史的孩子患睡眠障碍的几率是父母无睡眠障碍史的孩子患睡眠障碍几率的2.5倍[2]。

3.2 护理措施

睡眠是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 充足的睡眠能促进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以, 针对住院儿童存在的睡眠障碍问题, 提出以下护理措施。

3.2.1 努力创设适于儿童睡眠的环境

创造有利条件, 预防不利因素。注意睡眠时病室环境安静, 床铺整洁, 光线及温湿度适宜, 尽量减少不良干扰因素, 让儿童取舒适卧位, 心情愉快地入睡。

3.2.2 做好入院评估, 制订护理计划

护士可与儿童及其陪护充分交流, 获得对儿童日常和现在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资料, 分析并评估住院儿童的生长发育、躯体疾病情况和当前的情绪反应、睡眠特点、睡眠问题及相关知识的需求等, 制订护理计划。然而,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 所以, 不论是婴儿期、幼儿期还是学龄前期、学龄期的儿童, 我们都必须重视感情的交流, 尤其具有治疗性作用的游戏不可忽视[5]。所以护士可通过住院儿童的游戏时间来观察、评估他们, 也可根据他们的兴趣与爱好运用玩具、图书等方式与其建立良好关系, 准确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家庭情况、对疾病的认识、睡眠知识的掌握及睡眠习惯和睡眠状况等, 分析睡眠障碍产生的原因, 并与陪护共同制订个性化护理计划, 改善儿童睡眠状况。

3.2.3 正确实施护理计划, 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睡眠习惯能够促进大脑正常发育并得到充分休息。所以护士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护理技术水平, 积极治疗儿童的躯体疾病, 为其提供良好的心理护理, 还要不断改变其不良作息习惯和睡眠习惯, 如对有一定认知和判断力的儿童, 住院期间若没有特殊情况, 要求其严格遵守科室的作息制度, 准时睡觉, 做睡前放松训练, 想象有趣场景和想象水果、沙漏等可视物品帮助入眠[3]。限制和控制儿童的睡前行为[3], 如睡前忌进食、饮水过多, 也不可过度游戏、玩耍, 要保证其心情平稳与安静。睡时多取右侧卧位, 不要蒙头。早上按时起床, 不睡懒觉, 逐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3.2.4 以儿童及其家长为中心, 提供健康教育

不断完善健康睡眠和睡眠障碍方面的知识, 在促进儿童健康睡眠中发挥重要作用[3]。护士要告知儿童及其家长, 儿童年龄越小, 所需睡眠时间越长。睡眠障碍是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表现, 不同年龄儿童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但不论是哪种睡眠障碍形式, 都会降低睡眠质量, 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同时, 要告知家长必须重视儿童健康睡眠习惯和睡眠不足带来的危害。所以护士要讲解有关儿童睡眠周期培养的知识和重要性, 让家长重视对儿童正常睡眠周期的培养, 逐步改变孩子异常的睡眠行为,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同时要求家长以身作则, 尽量减少或避免自己行为对儿童的影响, 及时发现儿童睡眠异常表现, 积极与护士配合, 正确判断原因, 寻求帮助与治疗。

4 总结

足够的睡眠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社会、家庭、环境、营养、教育等因素都可引起儿童睡眠障碍[2]。儿童住院期间, 睡眠时间的长短与睡眠障碍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 我们通过对这些睡眠障碍儿童提供诸多的护理, 发现9 0%的儿童睡眠有明显改善, 7%的略有改善, 3%的未缓解。这说明, 因许多身体疾病住院的儿童, 继发睡眠障碍的一些因素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只要护士认真观察、正确评估, 儿童及其家长掌握睡眠与健康的相关知识, 共同有意识地避开或消除这些影响因素, 就可逐步解决或减少儿童因睡眠障碍而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

摘要:目的 了解住院儿童睡眠时间普遍减少及睡眠障碍影响因素, 以便为患儿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减少住院儿童因睡眠问题带来的健康隐患。方法 根据儿童特点, 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临床观察, 对100名有睡眠障碍的住院儿童进行分析, 有针对性地实施科学的护理。结果 住院儿童中10%睡眠未受影响, 34%存在睡眠干扰问题, 56%有睡眠障碍问题, 睡眠质量受到影响。结论 住院儿童睡眠障碍受疾病、喂养方式、治疗、陪护、环境、年龄、睡眠习惯及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护士针对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可解决或减少住院儿童的睡眠障碍问题, 促进其早日康复。

关键词:儿童,睡眠障碍,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刘毅, 刘慧燕, 杨红, 等.1007名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 2007, 20 (3) :39-41.

[2]刘玺诚.儿童睡眠医学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 (12) :881-883.

[3]倪翠萍, 李文涛, 安力彬.儿童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11) :1036-1038.

[4]黄广文, 马敏, 张建华, 等.长沙市两个行政区2~6岁儿童睡眠问题与家庭环境关系初步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7, 15 (1) :42-44.

儿童睡眠障碍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武汉市桥口区、武昌区、青山区、新洲区作为调查点,在每个调查点随机整群抽取1所小学的所有学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入选儿童2 061名,男童1 123 名,女童938名,均为健康儿童,即近1个月内无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无神经系统、内分泌及心肺疾患。

1.2 方法

参考国际睡眠障碍分类(ICSD)[1],以“全国8城市6~12 岁儿童睡眠状况调查表”[2]为基础制定调查表。由调查员向家长逐项说明填表要求,并由家长当场填写完毕后,交由调查员审核,对有遗漏及填写不清的问题加以追问并及时补充。被调查的全部资料经过复核由专业人员统一整理录入数据。睡眠习惯评分(包括就寝习惯13个条目和晨起习惯9个条目),按“通常(5~7次/周)”、“有时(2~4次/周)”、“偶尔(0~1次/周)”等级分别赋予3分、2分、1分。分值越高,表明睡眠习惯不良。

1.3 质量控制

调查员参加培训,掌握调查中的各项内容,保证问卷质量。建立逐级核查制度,对问卷进行抽查,再对5%的问卷进行检查。

1.4 统计方法

数据整理后,使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学龄儿童睡眠障碍状况

调查的13项睡眠问题中,其中一项为“每周2~4次及以上”即考虑为睡眠障碍[3],共有1 481例存在睡眠问题,报告率为71.9%。睡眠焦虑发生率最高(38.0%),其次是夜间磨牙(30.0%),其后是入睡困难(20.1%)、夜间说梦话(17.0%)、睡眠打鼾(14.7%)、白天嗜睡(14.1%)、夜间噩梦惊醒(12.0%)、夜醒(10.0%)、睡眠哭吵/出汗(8.9%)等。

2.2 不同性别、年级儿童睡眠习惯

经方差分析,不同性别儿童的就寝习惯(t=1.606)、晨起习惯(t=1.230) 、睡眠习惯总评分(t=0.39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儿童的就寝习惯(F=10.725)、晨起习惯(F=6.501)、睡眠习惯总评分(F=13.18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两两比较发现,三~六年级与一年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五年级外,其余各年级与六年级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项睡眠习惯评分与年级均呈负相关,表明年龄越大,睡眠习惯越好。

注:与一年级比较,#P<0.05;与六年级比较,△P<0.05。

2.3 学业、课外学习安排压力与儿童睡眠的关系

表2显示,课业负担重、读书感到有压力、学习成绩偏下的学龄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着平时/周末完成作业时间的延长、有学业外的学习安排(如参加补习班、特长班)、学业外学习安排次数的增加、学业外学习安排时间长,儿童的睡眠障碍发生率逐渐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2.4 学习、睡眠环境与睡眠的关系

居室夜间周围环境嘈杂、孩子无独立的卧房、孩子无自己的床、孩子平时或周末看电视时间>3 h/d等因素对睡眠障碍的发生均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

续表3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2.5 睡眠障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根据单因素有意义的变量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孩子常鼻塞、孩子曾明确被诊断为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居室夜间周围环境嘈杂、家人有睡眠障碍史是儿童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见表4。

3 讨论

3.1 儿童睡眠问题

学龄儿童睡眠障碍能够直接影响其体格发育、情绪、认知、学习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个方面,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健康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6~12岁儿童睡眠障碍报告率为71.9%,与中国2005年9个城市学龄儿童睡眠问题报告率71.4%的结果一致[4],高于上海(46.9%)、温州(51.5%)和哈尔滨(43.5%)[5,6]等地区。说明武汉市学龄儿童睡眠障碍的高发不容忽视,研究学龄儿童睡眠障碍与学业压力、居住环境的关系对控制与干预睡眠障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研究显示,武汉市学龄儿童睡眠问题中睡眠焦虑、夜间磨牙和入睡困难的发生率居前3位,男童与女童睡眠习惯无差异,与国内其他调查结果一致[7,8]。许多睡眠障碍均与家人有睡眠障碍史有关,与沈晓明等[9]调查结果相似。此外,学龄儿童常鼻塞, 易堵塞气道,呼吸道疾病与睡眠呼吸障碍显著相关[10]。不同年级的就寝习惯、晨起习惯、睡眠习惯总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项睡眠习惯评分与年龄均呈负相关,表明年龄越大,睡眠习惯越好。这可能与儿童身体自然发展规律或其他相关因素有关。

3.2 学业、课外学习安排压力与儿童睡眠的关系

课业负担重、读书感到有压力、学习成绩偏下的学龄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不同年级的就寝习惯、晨起习惯、睡眠习惯总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武汉市快节奏、高竞争、课业多的学习方式给学龄儿童造成学习负担,家人过高的期望及学业外的沉重学习压力(补习班、特长班学习等)使儿童心理紧张、焦虑,从而导致睡眠问题。另外,有学习困难或成绩偏下的儿童还要承受更多的家长及学校老师的责骂和训斥,心理压力比学习成绩中上游的儿童要大得多,因此该组学龄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也高。呼吁社会各界应对儿童的课业负担和睡眠障碍给予足够重视。

3.3 学习、睡眠环境与儿童睡眠的关系

环境安静有助于儿童睡眠的启动和维持,较差的睡眠环境是引起儿童睡眠障碍的最直接原因,噪音会引起儿童体内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加,其阅读理解能力及长期记忆能力都会受损[11]。儿童不良行为习惯如看电视、电脑时间过长,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令大脑皮层兴奋、加快心跳和呼吸,使血压升高而干扰睡眠[12],入睡的环境质量差令儿童睡眠问题愈发严重[13]。学龄儿童的睡眠不可避免会受到读书学习、居室环境的影响。本次研究显示学龄儿童居室夜间周围环境嘈杂、孩子无独立的卧房、孩子无自己的床、孩子平时或周末看电视时间>3 h/d是儿童发生睡眠问题的危险因素。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儿童生理特点,对环境调节和自控能力还不强,一方面导致儿童不适的学习、睡眠环境;另一方面也易导致亲子间交流相对减少,使儿童会缺乏应有的安全感、依赖感和关爱感,容易产生内心矛盾及情绪障碍而出现睡眠问题。

儿童睡眠障碍 篇9

1 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临床特点

儿童睡眠呼吸障碍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SDB) 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组疾病, 平均为10%~20%[2]。国外学者将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分为三类[3]:原发性打鼾 (Primary snoring, PS) 、上气道阻力综合征 (Upper airway resistance syndrome, UAR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 。其中OSAHS对儿童身体健康危害最大, 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儿童OSAHS患病率为1%~3%[4], 年龄在2~5岁的儿童易患本病。Preutthipan等[5]研究认为有85%的儿童患有OSAHS, 其中男女比例约为4.5:1, 好发年龄为3~4岁。OSAHS患儿夜间的症状主要是打鼾、张口呼吸、睡眠不安、流涎、磨牙、遗尿等[6,7];白天症状主要表现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的行为异常以及认知功能损害[8]。

2 腺样体肥大引起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及其并发症的机制

各种统计资料表明, 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引起儿童上气道局限性阻塞的最主要的原因。由于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形成口咽及鼻咽部的阻塞, 气道变得狭窄, 而使气流在通过狭窄的气道时引起口咽部和鼻咽部的黏膜发生震颤, 导致了鼾声粗大和张口呼吸[9], 气道的气体交换受阻, 出现呼吸暂停, 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下降。Brooks等[10]研究认为, 腺样体肥大与儿童睡眠呼吸暂停持续的时间和最低血氧饱和度 (SaO2) 关系密切。腺样体肥大对于儿童OSAHS的严重程度有直接的影响。他们通过测量腺样体最肥大处至枕骨基底部切线的距离, 与腭骨鼻棘到蝶骨同枕骨连接处的前下缘距离之间的比值来表示腺样体的相对大小, 结果比值>64%的儿童均患有OSAHS。OSAHS反复发作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导致神经调节功能失衡, 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内皮素分泌增加, 内分泌功能紊乱, 生长激素减少, 血液动力学改变, 微循环异常等。对脑血管损害影响脑功能, 表现为白天乏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行为异常、学习成绩下降等[11]。

3 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OSAHS

儿童睡眠障碍 篇10

关键词:睡眠障碍,穴位神经,儿童孤独症,气质

1943年Kanner[1]首次发表孤独症相关的论述后, 儿童孤独症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孤独症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严重精神疾病, 患病率约为30~40/10万, 男孩是女孩的4倍[2]。我国大约有60万儿童孤独症患者, 其中典型、严重的患儿推算大约有2~4万[3]。但该症至今病因不明。近年来有关儿童孤独症的研究迅速增多, 除病因机制的研究外, 孤独症相关临床表现及伴发问题也日益得到重视。临床资料和现有研究表明, 睡眠障碍是孤独症最常伴发的问题之一, 其患病率在44%~86%, 高于正常发育儿童的9%~50%[4,5,6,7]。而其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复杂且尚不明确, 其中内在的生物学或基因异常改变了脑的结构功能或生化代谢是一个主要的考虑因素[8,9]。气质类型是影响睡眠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 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会有不同的睡眠行为[10,11]。HANS穴位神经治疗仪利用祖国传统医学的原理, 对调节神经传导及神经生化代谢有明显效果[12]。本研究应用HANS穴位神经治疗仪改善孤独症患儿的睡眠状况,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2013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身医学科进行鉴定的60例儿童自闭症患者, 其中男36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 (5.06±1.32) 岁, 所有患者均由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按中华医学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的标准诊断[13]。

1.3纳入标准

(1)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2) 年龄在3~12周岁者; (3) 能坚持治疗60 d (即一疗程) , 配合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1) 年龄>12周岁者; (2) 不能排除有儿童精神分裂症、Asperger综合征、Heller综合征和Rett综合征; (3) 不能坚持疗程治疗、中途脱落者。

1.5 治疗方法

1.5.1 试验组

穴位神经治疗+认知行为康复训练。穴位神经治疗取穴:根据李月等[14]采用针灸穴位对睡眠障碍的治疗观察, 取百会、神庭、印堂、神门、安眠、三阴交、太溪共7个穴位, 1次/d, 30 min/次。每周治疗5次, 2个月为一疗程, 连续治疗一疗程。同时接受宁夏自治区残联康复中心进行的认知行为康复训练, 1次/d, 60次为一疗程[15]。

1.5.2 对照组

只进行相同内容的认知行为康复训练, 由宁夏自治区残联康复中心完成。

1.6 评价标准

睡眠情况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 (CSHQ) 中文版》[16]包括就寝习惯、入睡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焦虑、夜醒、异态睡眠、睡眠呼吸障碍、白天嗜睡8个层面进行观察。《3~7岁儿童气质量表》[17]分别从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坚持性、注意分散度、反应阈9个维度评价其气质类型及情况。两组患儿均由共同生活的家长分别在治疗前后填写, 由专业人员进行评定。结合CSHQ量表量化评定标准:CSHQ总分<45分或睡眠时间延长, 伴随症状减轻 (CSHQ总分较前减少) 均视为有效。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疗效的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86.7% (26/3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 (14/3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0.800, P=0.001) , 说明神经穴位治疗对改善孤独症患儿睡眠状况总体有效。

2.2 两组治疗前后CSHQ评分的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的CSHQ总分、睡眠焦虑层面、异态睡眠层面等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1) , 且治疗后的就寝习惯层面、夜醒层面、睡眠呼吸障碍层面等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入睡潜伏期的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试验组治疗前后的睡眠持续时间和白天嗜睡层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对照组治疗后的睡眠持续时间的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 且白天嗜睡层面的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前后CSHQ其他层面的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由此可见, 试验组的治疗不仅在CSHQ总分上表现出明显效果, 在睡眠多个层面水平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2.3 不同年龄组疗效的比较

将试验组患儿按年龄段分为年龄≤5岁组23例和年龄>5岁组7例, 年龄≤5岁组的有效率78.3% (18/23) 略高于年龄>5岁组的42.9% (3/7) , 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3.203, P=0.153) 。说明治疗的年龄和时机对之后的疗效影响不大。

2.4 两组不同气质类型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对两组患儿不同气质类型的构成比进行字2检验, 样本量过小时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由此可得两组各个气质类型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

3 讨论

睡眠障碍在神经发育障碍的儿童中是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 而孤独症儿童尤其突出[18]。儿童的睡眠障碍不仅严重影响其自身的生长发育, 同时也对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9]。而孤独症的睡障碍的机制可能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GABA、褪黑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异常有关[10]。神经穴位治疗会引起这些神经递质的分泌发生变化, 进一步调节这种神经递质之间的平衡关系, 从而改善患儿睡眠障碍症状[12]。

针灸疗法起源于中国古老的传统医学, 其应用于儿童孤独症治疗却开始于近几年, 但已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19]。神经穴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儿童孤独症的总体睡眠问题 (P<0.01) , 尤其是睡眠焦虑和异态睡眠层面 (P<0.01) , 在儿童睡眠习惯的不同层面, 如就寝习惯层面、入睡潜伏期、夜醒层面、睡眠呼吸障碍层面也有明显改善 (P<0.05) , 说明神经穴位治疗对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睡眠问题在总体和各个层面均有效。但在睡眠持续时间上和白天嗜睡效果不明显, 可能与治疗均在白天进行, 且治疗提供了一个强烈的睡眠氛围和睡眠条件, 无形中增加了白天睡眠的机会有关。孤独症儿童多有强迫性的作息或者习惯, 而每天的治疗活动增加了患儿的生活事件, 打散了活动持续时间, 可能对睡眠持续时间也会产生影响。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孤独症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后发现, 各气质类型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由于本研究样本例数有限, 且孤独症患儿本身的一些行为特点使部分气质特点没有充分表现, 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露地大葱高效种植技术下一篇: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