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事件

2024-08-21

输血不良事件(精选九篇)

输血不良事件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1 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并接受输血治疗的312 例患者, 其中宫外孕5 例, 顺产150 例, 剖宫产157 例;年龄21 ~ 39 岁, 平均 (27±6) 岁。输血量在800~3500 ml, 其中800~1800 ml 180 例, 1800 ml以上132 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产科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将其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情况进行统计。

2 结果

发生输血不良事件总计有:样本标签错贴2 例, 样本错抽1 例, 复查出现错误1 例;感染丙肝1 例, 输血不良反应3 例 (发热1 例, 循环超负荷1 例, 低体温1 例) 。

3 讨论

3.1 产生输血不良事件的原因

3.1.1 从业者人为因素. 在配合大出血抢救时, 由于时间紧, 要求短时间内大量配血, 其环节虽然简单, 但工作人员在填写申请单, 标本采集, 核对, 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和发血时, 极易发生错误, 会给输血者带来巨大的危险, 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导致严重后果。

3.1.2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输注血液或血制品导致的任何意外不良反应, 称为输血不良反应。统计结果显示, 本组输血患者不良反应率为0.96%, 低于韩海心[1,2,3]等的报道。 (1) 循环超负荷。由于输入血量过多过快, 超过心脏负荷导致, 它是大量快速输血的严重并发症, 本组3例并发循环负荷的产妇, 均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 心脏功能相对较差, 故易并发此症。 (2) 细菌污染导致的发热反应等。 (3) 低体温。产科急性大出血时往往需要大量输血, 大量快速输注4℃保存的血液, 可能引起低体温, 而低体温可能引起血红蛋白释放氧的能力降低, 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和导致低血钙。如果血液通过靠近房室结的中心静脉快速输入, 局部低体温和局部低血钙都可以引发致命的心律失常。 (4) 由免疫介导的急性输血反应, 常见的有急性溶血反应、过敏性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荨麻疹等。 (5) 由免疫介导的迟发性输血反应, 常见的有:迟发性溶血反应、输血相关移植抗宿主病、输血后紫癜等。

3.1.3输血相关疾病的传播.输血传播疾病主要指供血者血液中的病原微生物通过输血使受血者感染引起的疾病, 献血者感染病毒到出现可检测的病毒标志物需要有一段时间, 医学上称为“窗口期”。虽然目前检测手段越来越先进, 但处于窗口期的供血者的血液感染指标显示阴性, 仍存在输血后感染艾滋病、乙肝炎及丙型肝炎等病毒的可能。

3.2 对策

3.2.1 细化输血工作制度流程, 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细化输血工作管理, 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 接收标本时, 从7 个方面进行查对, 即:标本姓名、住院号是否填写清楚;血标本是否溶血;输血申请单填写是否清楚;采血样者、送血样者是否签名;血标本是否有稀释迹象;血标本量是否少于3 ml;送标本人员是否为医务人员。以上一个方面不符合规定, 均要重新抽血。每例标本交叉配血前复检受血者、供血者的ABO血型及患者的Rh (D) 血型[4]。交叉配血同时用盐水介质法和凝聚胺法两种方法配合使用。产科用血时进行配血要认真执行双查双签制度。血液发出时必须与取血者共同进行三查十对, 准确无误并双签名。

3.2.2 输血不良反应观察与处置。在输血过程中, 临床医务人员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大量、快速输血后, 有心率加快、呼吸困难、发绀及咯粉红色泡沫痰等循环超负荷症状, 应立即停止输血输液。在四肢近端扎止血带, 每隔15 min轮流结扎一侧肢体, 使静脉回流受阻。给予强心、利尿、氧气吸入及抗呼吸困难等治疗。预防大量输血时患者出现的低体温反应, 输血前将库血放37 ℃恒温水浴箱10 min (红细胞完整性不受影响, 且库血复温, 在37 ℃以下进行输注) 。但是, 红细胞加温的水温不应超过40 ℃, 否则会使红细胞破坏, 寿命缩短, 甚至导致急性溶血。也可以在输注静脉的肢体、头部及大血管等处, 用热水袋放置于敷料上加温, 但应密切注意水袋温度, 防止烫伤患者的肢体。另外, 也可用热水袋加温输血的肢体, 大量快速输血时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4~25 ℃, 同时注意患者保暖, 避免不必要的肢体暴露。患者出现发热、发冷、寒战及皮肤潮红时, 应减慢输血速度, 头部冷敷, 温水擦身, 应用退热剂, 地塞米松5~10 mg静脉注射[5]。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及过敏等变态反应时, 应减慢输血速度, 应用组胺药物或异丙醇25 mg肌内注射等对症处理。

3.2.3 倡导成分输血, 减少疾病传播。对于产妇大出血时, 临床医师与输血科应根据化验结果制定适宜的成分输血方案, 合理使用各种成分血液, 尽量使用经过病毒灭活的血液制品。避免不必要的成分引起输血不良反应, 而且还可以减少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遇到此类患者首先考虑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 输注原则为“先晶体后胶体”, 晶胶比例为 (3~4) :1[6], 晶体液用量为失血量的2~3 倍。当失血量大于自身血容量的30% 时, 还要根据产妇的蛋白质、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以及纤维蛋白含量增加输血治疗。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发生后出血量不断增加, 血容量、血小板减少, 凝血因子消耗, 要明确病情, 掌握成分输血适应证, 对产后大出血创面不止的患者应输注浓缩红细胞, 以提高血红蛋白, 增加携氧能力, 减轻患者缺氧症状。当患者血小板小于5.0×109/L并有毛细血管出血表现, 应补充血小板。当凝血因子消耗过多, 纤维蛋白小于0.8/L, 并出现DIC时, 应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

综上所述, 在产科输血治疗过程中, 临床输血医务人员和输血科人员在时间紧迫、要求快速的情况下, 应沉着冷静, 始终树立风险意识, 切实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 从而避免或减少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 保证用血安全。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产科312例接受输血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统计分析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样本标签错贴2例, 样本错抽1例, 复查出现错误1例;感染丙肝1例, 输血不良反应3例。结论:提高医务人员输血风险意识和加强临床用血管理, 从而有效减少或避免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 保证用血安全。

关键词:产科,输血不良事件

参考文献

[1]韩海心, 徐一方.196例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9) :120-121.

[2]朱玉梅.2206例输血反应调查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16) :138-140.

[3]陈江, 代琼, 罗立.11407例输血反应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09, 22 (3) :227-228.

[4]陈兆修, 王晓翠.影响输血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9, 22 (6) :323-324.

[5]李维文.产后大出血的输血护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 26 (3) :107-108.

输血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 篇2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当时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月发生的为迟发反应。一般包括: 1.发热反应 2.过敏反应 3.溶血反应

4.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5.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6.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 7.输血传播的疾病

一、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按如下要求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受血者,并积极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二、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三、临床输血出现不良反应和发生输血相关疾病时,相关科室医师应详细记录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卡后送血库,并及时调查处理。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并向负责供血的血站反馈。

输血的不良反应 篇3

输血是危重症的重要抢救措施, 特别是对于出血, 尤其是大出血来说, 更是主要的抢救手段。如因缺乏血源, 特别是特殊血型如Rh阴性, 而不能输血最后可导致病人死亡。其他如各种大型、复杂、疑难或器官移植手术, 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如机体衰竭、营养不良、晚期恶性肿瘤或器官功能衰竭, 也常常需要输血, 以改善机体状态, 提高抗病能力, 有的甚至需要大量或反复、多次输血。

随着科技的发展, 现在已可进行成分输血, 即对全血进行加提纯, 分离出红细胞、血浆, 提取出血小板、白细胞、干细胞、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冷沉淀提取Ⅷ因子 (用于治疗血友病) , 此外, 经处理后还可根据临床需要制成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冷冻红细胞、红细胞悬液, 以及浓缩粒细胞和浓缩血小板后, 按需要进行输血。另外, 根据病情需要, 在输血时可进行加压输血, 加氧输血如光量子疗法和换血疗法或血浆置换疗法。但是不管是输全血或成分输血, 在采血时每100ml血液必须加入抗凝剂——2.5%枸橼酸钠10ml, 防止血液凝固。枸橼酸钠的作用主要是与血液中的Ca2+结合, 形成枸橼酸钙, 使血液凝固过程中缺乏Ca2+的参与, 从而使血液不能凝固。枸橼酸钠含有Na+, 偏碱, 如果大量输入可引起高AG型高钠性代谢性碱中毒, 同时使血钠增高, 引起高钠血症。

1输血的不良反应

输血是危重症抢救, 特别是出血尤其是大出血, 如出血性休克、血管或器官破裂出血、产后出血、食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溃疡病出血、应激性溃疡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如继发纤溶或凝血因子缺乏出血、恶液质、多器官功能衰竭、换血疗法、血浆置换疗法、溶血病等抢救治疗的重要措施, 挽救了许多危重病人。但是输血也不是百益无一害、多多益善, 如掌握不当, 特别是对于需要反复或大量输血的患者, 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严重者可危害健康, 甚至危及生命。输血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表现。

1.1 低钙血症

由于枸橼酸钠形成的枸橼酸根可与钙离子结合形成枸橼酸钙, 使游离钙离子减少, 血钙降低, 出现低钙血症, 严重者可出现心动过缓、心肌收缩无力;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出现面部及四肢肌肉特别是双手抽搐, 可诱导癫痫发作。

1.2 凝血功能障碍

可引起或加剧出血, 尤其是手术伤口及胃肠道渗出性出血, 严重者泌尿道、呼吸道及颅内也可出血, 肌肉注射或静脉穿刺部位出血不止, 甚至形成血肿。引起出血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1) Ca2+减少:由于形成枸橼酸钙, 使游离Ca2+减少, 活性钙降低, 不能形成凝血酶复合物, 使纤维蛋白原不能形成纤维蛋白。 (2) 在整个凝血过程中, 一系列凝血因子的激活, 都需要Ca2+的参与, 否则就不可能被激活。 (3) 在进行成分输血时, 特别是输用红细胞或血小板悬液时, 由于分离提取, 把血浆分离出去, 因此大量的凝血因子特别是凝血酶原以及纤维蛋白原都被去除, 不能补充, 而使血液处于低凝状态。 (4) 如果输入大量的库存血, 由于血小板的破坏和凝血因子的失活, 输入后不能补充, 使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稀释, 浓度降低, 造成凝血功能下降。

1.3 免疫功能下降

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 输入红细胞悬液者, 因分离血浆, 去除了白细胞、巨噬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血清因子、淋巴因子。 (2) 抗凝剂枸橼酸钠对白细胞、巨噬细胞、免疫细胞、网状内皮细胞、补体, 各种酶的活性可能有抑制作用。

1.4 胶体渗透压下降

单纯输用红细胞如红细胞悬液或洗涤红细胞, 去除血浆, 使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含量降低, 胶体渗透压下降, 严重者可促进或加剧脑水肿、肺水肿、肾间质水肿的形成, 是导致或加剧神志障碍、呼吸与肾脏功能障碍和组织水肿的重要原因。

1.5 红细胞破坏促进DIC形成

主要是输用库存血或血型不符引起溶血所致, 由于红细胞破坏, 释放出大量的组织凝血活酶, 可诱导或促进DIC形成, 造成器官或组织栓塞, 是发生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1.6 引起高血钾症

由于红细胞破坏, 钾被大量释放出来。

1.7 溶血反应

由于血型不符, 输入异型血, 如A型者输入B型血, Rh阴性者输入Rh阳性血所致。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肾功能障碍, 甚至发生溶血性休克, 或急性DIC形成, 以及急性高钾血症和急性缺氧血症。

1.8 输入污染血

由于采血或保存过程中被污染, 如无菌操作不严格, 或血袋破损, 造成细菌或真菌污染, 使污染菌大量繁殖, 并产生大量毒素, 被输入体内可引起严重中毒反应和败血症, 甚至发生中毒性休克, 可导致死亡。

1.9 输血反应

即过敏反应, 如输血速度过快, 或血温过低, 或含有过敏原或致热原, 可引起严重输血反应, 表现为发冷、寒颤发热、荨麻疹、过敏性皮炎, 或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 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困难, 微循环障碍, 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 病情极为严重, 可导致死亡。此外, 输血反应还可能与对枸橼酸钠过敏有关。

1.10 代谢性碱中毒

由于抗凝剂枸橼酸钠含有Na+, 如大量输入可使血钠迅速升高, 可引起高钠性代谢性碱中毒。碱中毒可使HbO2分离障碍, 氧分离曲线左移, 可引起或加剧缺氧, 使有氧代谢障碍, 细胞功能降低, 是引起或加剧代谢性酸中毒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1.11 输入某些血源性传染病

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 因严格执行卫生部关于输血前检查的规定, 目前输入血源性传染病已杜绝, 但如果检测不严, 漏查或试剂失效, 检测错误或私采血液, 也可能被输入。

1.12 多器官功能衰竭

由于上述多种原因的作用, 特别是溶血、DIC、出血、微循环障碍、过敏性休克、血液污染、严重低钙或高钾血症, 最后可发生或加剧多器官功能衰竭, 甚至可导致死亡。

1.13 移植性变态反应

反复多次输血, 特别是过敏性体质患者, 可引起血液性抗体反应, 形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或球蛋白抗体, 使受血者发生输血相关性移植性变态反应, 出现变态反应性症状, 如发热、过敏性皮疹、神经性水肿、关节肿胀、游走性关节痛、嗜酸性细胞增多症, 严重者甚至发生溶血反应, 出现贫血或肾功能障碍。

1.14 心力衰竭

危重患者, 都伴有不同程度心肌损害, 如果一次大量或快速输血, 使血容量急速增加, 在原有心肌损害、心功能障碍基础上, 可促进或加剧心脏功能不全, 甚至心力衰竭, 引起心源性低血压或休克, 肺淤血, 甚至心源性肺水肿, 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如受血者有肝、肾功能不全, 大量快速输入时可引起枸橼酸蓄积性中毒作用, 故应注意。以上各种不良反应, 除了过敏性反应可立即或明显表现外, 其他不良反应常被临床医师误认为是原发病病情严重或恶化所致, 不能及时发现。

因此, 输血虽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是危重症抢救的重要措施, 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但是输血也不是绝对安全的, 如果应用不当, 也可发生副作用, 造成不良反应, 促进病情恶化, 甚至可促进或加剧死亡, 必须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2输血的注意事项

为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在输血时, 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 输血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可不输者尽量不输, 严格禁止把血液当作“滋养品”、“营养品”输用。 (2) 严格进行输血前血型配对和交叉试验, 对献血员和输血者的姓名、年龄、血型、采血和输血日期、保存期、床号必须填写清楚, 必须按输血要求严格查对, 以防输错。 (3) 需要大量输血, 如严重出血、出血不止、血液置换、严重大面积烧伤、危重抢救、机体衰竭, 需动用多名献血员的血液时, 各献血员与患者之间, 献血员与献血员之间, 也必须进行血型配对和交叉试验, 确保符合输血条件。 (4) 输血量应尽量控制, 在不影响抢救的情况下, 尽量避免大量输血。 (5) 需要大量输血时, 应避免输库存血, 最好现采、现配、现输。 (6) 应避免大量输用红细胞悬液或洗涤红细胞, 以输用全血最好。 (7) 冷藏血取回后, 应放置室温下0.5~1.0h, 使血液温度回升至接近正常体温时再输用, 避免输入低温血液, 以防引起输血反应, 如必须立即输血, 应先慢后快, 使血液温度逐渐回升, 但在冬、春季节使用暖气设备地区室温也只有20℃左右, 与体温相差近20℃, 而往南方无暖气设备地区, 甚至更低, 因此, 输血时更不宜过快。 (8) 输血前应对患者进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和梅毒检测, 以备对照, 以免事后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9) 采血、运血、取血和输血时, 不要用力振摇或挤压, 以防发生溶血。 (10) 为防止发生输血反应, 输血前应常规应用非那根25mg肌内注射或地塞米松5mg加入茂菲氏管滴注。 (11) 肝、肾功能不全者, 可发生枸橼酸蓄积性中毒作用, 应加注意。 (12) 输血前应对血液进行严格检查, 如出现血袋破损、凝

块、絮状、混浊、溶血者不能输用。 (13) 采血时对献血员应按规定进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和梅毒检测, 阳性者不能采血。 (14) 严禁输用未经血液传染病检测私采的血液。 (15) 严禁输用过期库存血。 (16) 如发生输血反应, 应立即停输, 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剩余血液应立即封存、放置冰箱冷藏, 以备进行检测。 (17) 如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18) 输血前应对患者或委托人 (如亲属、领导或护送人员) 说明输血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并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 (19)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血站基本标准》、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输血技术要求》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0) 输血时血液中不要加入其他任何药物, 如抢救需要可建立另一输液通路。

输血不良反应试题 篇4

姓名:

科别:

一、单项选择题

1、最严重的早期输血并发症是: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循环超负荷E 细菌污染反应

2、一卵巢癌患者,输血几毫升后,疑发生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其处理是:

A 减慢输血速度+肌注异丙嗪

B 中止输血,静推糖皮质激素

C 停止输血口服阿斯匹林

D 停止输血应用肝素

E 停止输血吸氧,改半坐卧位

3、一脾破裂患者,术中输血20ml后,突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手术切口大量渗血,酱油色尿,应考虑:

A 过敏反应B 发热反应

C 细菌污染反应 D 溶血反应 E 血液凝集反应

4、一患者,输血1-2小时后,突起寒战,高热头痛,血压16/12kpa,应考虑为:

A 溶血反应B 发热反应

C 疟疾感染D 体温中枢受损 E 过敏反应

5、溶血反应的早期特征是: A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B 腰背部剧痛,心前压迫感 C 头部胀痛,恶心呕吐 D 粘膜皮肤有出血点和瘀斑 E 寒战高热,呼吸困难

6、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 A 循环超负荷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溶血反应

7、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A 15 分钟~2 小时 B 30 分钟 C 2~3 小时 D 3~4 小时 E 5 小时

8、麻醉中的手术病人发生溶血性反应最早征象: A 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B 腰背酸痛 C 胸闷、呼吸困难 D 寒战、高热

E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9、女性病人,35 岁,输血开始后 1 小时出现畏寒、寒战高热,头痛、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潮红,体温40℃。过去有过输血史。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A 过敏反应 B 发热反应 C 溶血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以上都不是

10、男性病人,70 岁,输血后 30min 突发呼吸急促、发绀、咳吐血性泡沫痰,颈静脉怒张,肺内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心率130 次/ min。临床诊断是: A 心功能衰竭 B 溶血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以上都不是

二、填空题

1、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

2、输血反应中,细菌污染反应常见的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如。

3、溶血反应的治疗措施包括、、、保 护肾功能、处理急性肾功能衰竭,输入异型血量过大或症状严重者可行换血 治疗。

4、输血不良反应中,最常见,它是指与输血相关但不能用其它原因 解释的体温升高1℃或1℃以上,发生率为2%-10%。

三、简答题

试述最常见的输血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以及预防措施。

答案:选择题:ABDBB

BAABA

填空题:1.发热反应、溶血反应2.大肠杆菌3.抗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治 DIC、4.发热反应

简答题:发热反应是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原因:

1、反复输血或多次妊娠的受血者,体内产生抗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免疫反应

2、致热源污染如蛋白质、死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

3、其他输血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如细菌污染或溶血。临床表现:寒战、高热、皮肤潮红、头痛等,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多在输血后15 分钟-2 小时内,持续0.5-2 小时后消退。治疗措施:减慢输血速度,严重的应停止输血,并可给予退热药物。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无致热原技术和消毒技术;

输血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 篇5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13年1月~2015年9月有80例患者进行输血治疗。男性56例, 女性24例, 年龄18~79岁, 平均 (39.68±3.56) 岁。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4例, 发生率为5.00%。其中过敏反应2例, 发热反应1例, 溶血反应1例。4例患者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均好转, 无死亡病例。

2 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

2.1 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之一。引起发热反应的因素有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 前者主要由抗白细胞抗体、抗血小板抗体产生, 可以通过滤除白细胞等方式[2]防止该类发热反应的发生, 后者主要是热原反应, 如死亡的细菌和细菌产物产生, 护理操作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防止污染。本组有1例发热反应, 患者在输血后1h出现高热、寒战症状, 体温39℃。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变化, 每15~30min测体温1次, 停止输血, 发热较轻者可以减慢输血速度, 将输血前后血样和输血器具送检, 寻找致病原因, 冷敷患者头部。

高热时应用退热药物, 寒战期注意保暖。输血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规范, 以减少热原物质, 从而减少发热的发生。

2.2 迟发型溶血反应

该类溶血反应多在输血后3~10d发生, 临床以黄疸、不明原因发热为主要表现, 程度较重者出现寒战、心悸、胸痛、呼吸困难、茶色尿等, 严重者可发生肾功能衰竭甚至休克。该类患者输血效果往往不理想, 实验室检测常有网织红细胞增加。本组发生1例溶血反应, 为患者多次输血后血浆中产生了不规则抗体导致。一旦发生溶血反应, 应立即终止输血, 重新做交叉配血试验, 选择相配合的新鲜同型血, 根据病情注射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及其他对症药物,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尿量的变化, 防止发生DIC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溶血性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输血过程中要注意密切观察, 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2.3 过敏反应

主要由于输血或妊娠产生抗体Ig A, 再次输血引起严重反应[3]或因Ig E抗体特异性所致的过敏体质[4]所致。轻者以搔痒、荨麻疹、皮肤红斑为临床表现, 中度过敏反应可出现呼吸困难、低血压、肺部罗音, 严重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本组2过敏反应2例均在输血后出现皮肤红斑、全身皮肤瘙痒, 减缓输血速度, 口服抗组织胺类药物后好转。对中度和重度过敏反应者应立即停止输血, 根据病情注射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药物, 血压低者给予省血压药物, 出现血管性水肿者要进行吸氧、气管插管等措施。

2.4 细菌污染

细菌污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采血器、血袋、输血器具消毒不严格引起, 血袋在运输过程中保存不当或质量问题引起破损, 也可引起细菌污染;另外, 献血者穿刺部位消毒不严格、血液成分制备时未严格无菌操作、血液从贮存冰箱取出后室温放置太久[5]等也是引起细菌污染的因素。细菌污染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球菌。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呼吸困难、烦躁等, 严重者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6]。输血前, 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库血的质量, 有无变色、溶血等情况, 观察血袋是否有破损情况, 血液从贮存箱取出后要在4h内输完[7]。患者一旦出现上述临床症状, 应立即停止输血, 将血袋内的剩余血做细菌培养。早期足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情注射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药物, 防止发生休克、肾功能衰竭。

2.5 循环负荷过重

主要是由于快速、大量输注血液制品引起。患者查体发现双肺布满湿罗音、肢体浮肿、颈静脉怒张, 有咳泡沫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表现[7], 病情进展迅速, 往往在短时间内死亡。应立即停止输血, 高压吸氧, 给予镇静剂、利尿剂、平喘药物、强心剂、扩血管药物等。

2.6 高钾血症

如果血液保存时间过久, 容易引起细胞内K+向血浆中转移, 轻者不需要处理, 输注保存1 周的浓缩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以防止发生高钾血症[8], 严重者及时抢救治疗。

2.7 DIC

该反应可有多种原因引起, 是一种病理过程, 临床较少见, 但是一旦发生, 会影响患者生命安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2.8 其他不良反应

其他不良反应有枸橼酸中毒、输血后紫癜、肺微血管栓塞等。前者表现为面部麻木、手足抽搐等低钙血症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由于大量输血或换血时, 血浆中枸橼酸盐浓度过高引起。临床注射钙剂,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钙浓度的变化。输血后紫癜多发生于人类血小板抗原阴性的病人, 临床罕见[9]。肺微血管栓塞是由于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形成微聚物, 阻塞肺毛细血管引起, 临床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等。应立即给予吸氧、抗休克等对症处理, 患者输血时尽量选择成分血或用微孔滤器除去血液中的微聚物[10]。

3 讨论

输血中一旦发生不良反应, 常常威胁患者生命, 护理人员要加强责任心, 熟悉相关输血知识, 严格操作规程, 输血前仔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输血史、过敏史, 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对输血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等。输血前仔细检查血袋是否完整, 有无血液溶血现象, 仔细核对患者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等, 以免发生核对错误。输血前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对有紧张、焦虑等心理的患者做好心理疏导, 为患者讲解知识及注意事项, 减少其不良情绪。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生不良反应, 要保持镇静, 在报告医生的同时及时做好抢救及对症处理的准备。

总之, 护理人员一定要熟悉输血相关知识, 尽量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成分输血, 严格掌握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等, 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蔡德康.136例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回顾性调查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 (7) :856-857.

[2]王鸿雁, 王芹.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2, 33 (3) :156-157.

[3]魏小斌.输血人为误差和输血安全[J].中国输血杂志, 2009, 18 (3) :251-253.

[4]江桂连, 刘红霞, 潘丽娟, 等.悬浮红细胞保存过程中高浓度血小板白细胞聚合物的形成及其预防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0) :183-184.

[5]朱红, 刘裕华, 刘军, 等.63例发热性输血反应患者白细胞抗体的检测与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13) :223-224.

[6]张涛, 王明道, 艾立清.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28例的临床护理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30 (20) :151-153.

[7]李梅芳, 李婉仪.不同成分输血的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 2014, 16 (2) :119-120.

[8]卿文衡, 唐业华, 吴华.58例输血不良反应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7 (1) :2386-238.

[9]李芹玲, 刘梅.输血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校医, 2009, 23 (50) :578-579.

输血不良反应51例情况调查 篇6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分析,预防

临床输血是治疗疾病和抢救生命一种不可或缺的措施和手段, 然而因血液成分存在着明显的多样性、复杂性, 以及不可替代性, 受血者的体质也千差万别, 每个人的体内都存在已知和未知的抗原及抗体。所以输血时可能会引起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反应及现象, 成为一把双刃剑, 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有可能给患者造成伤害, 甚至危及生命。2008年7月—2013年12月, 我院共有输血病例12 262例, 发生不良反应为51例。为了更好地了解我院输血不良反应的特点, 降低和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调查并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8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共有输血患者12 262例, 发生不良反应51例, 患者包括内一科 (血液科、心血管科、消化科) , 内二科 (呼吸科、脑血管科、神经内科) , 感染科、外一科 (胸外、腹外) , 外二科 (骨外、脑外) , 外三科 (泌尿、肝胆、腔镜) , 急诊科, 妇产科, 五官科等。

1.2 输血前试验

所有受血者输血前均进行ABO正反定型、RHD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 (包括盐水法、凝聚胺法及微柱凝胶法) , 均为同型输血。ABO正定型、RHD血型及交叉配血用微柱凝胶法, 使用的是长春博迅公司的微柱凝胶卡及相对应的试剂、机器。其中ABO反定型用试管法鉴定, 试剂为上海血液中心提供;交叉配血使用的凝聚胺为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所有试验试剂均为批批检合格试剂, 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方法

患者输血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时, 临床医生按照卫生部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送至输血科[1], 输血科接到后详细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时的情况[2], 并复查输血前的每一步骤, 结合临床情况, 判定属于溶血性或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3], 必要时重新抽取患者血液进行检查。

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判断标准为: (1) 输血前应确定患者有无发热现象, 在输血中或输血后2 h内体温≥38℃或者升高1℃以上, 则判断为发热反应; (2) 在输血中或输血后立即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或者皮肤潮红瘙痒、过敏性荨麻疹者则为过敏反应。

2 结果

2.1 2008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 我院共有输血患者12 262例, 其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1例, 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42% (与国内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为2009年 (0.58%) , 最低的为2011年 (0.32%) , 对输血不良反应进一步分析, 过敏反应为36例, 发热反应为14例, 其他反应1例, 见表1。

2.2输注各类血液制品都可能引起输血不良反应, 但以血浆制品引起者最多, 在输血产生的不良反应中各种成分所引起的概率不同, 见表2。

3 讨论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所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无法用原发病解释。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供血者的、有受血者的, 主要是由于输入血液中的抗原性与非抗原性物质所引起的免疫性与非免疫性反应, 临床上将输血不良反应分为溶血性和非溶血性两大类[4]。随着输血技术不断发展提高, 输血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健全, 溶血性输血反应已很少发生, 本次调查数据无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我院12 262例输血患者中共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1例, 其发生率为0.42%, 与国外文献报道的0.73%相比较低[3]。其中过敏反应36例, 占70.59%, 发热反应14例, 占27.45%, 其他反应1例, 占1.96%。输血不良反应中[5]: (1) 发热反应是指输血中或输血后2 h内体温升高1℃以上或者体温≥38℃以上者, 包括非免疫性和免疫性反应, 非免疫性反应主要是热原反应, 包括蛋白质、死细菌和细菌代谢产物等引起的发热。随着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健全, 检测技术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目前这种发热反应已经很少发生。与血站进行的白细胞滤除、血浆病毒灭活及我院成分输血率达100%密切相关。 (2) 过敏反应是指输血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以皮肤荨麻疹为主的不良反应, 有单纯的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严重的胸闷和呼吸困难等表现。主要为对血浆蛋白过敏, 其产生原因既有患者的也有供者的, 如患者为过敏体质, 多次反复输血, 被动获得抗体等;供血者中存在某些未检出的抗体及抗原成分。

总之, 输血不良反应是输血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加强输血管理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与手段, 随着输血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对于预防输血不良反应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预防输血不良反应也是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加强责任心, 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的标准和要求, 加强输血科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使操作程序规范化, 各个环节制度化, 尽量减少或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达到科学安全有效输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S].2000-06-02.

[2]陈江, 代琼, 罗立门, 等.11407例输血反应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09, 22 (3) :227-228.

[3]陈富臻.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1, 8 (8) :98.

[4]乐虹, 严莎.我国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现状分析[J].医学与社会, 2009, 22 (10) :5-7.

我院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与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5 697例输血病例, 其中男2 948例, 女2 749例;受血者年龄2岁~89岁。

1.2 输血前试验

完善患者输血前检测, ABO血型正反定型、Rh (D) 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选、盐水交叉配血及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 均严格按照相关试剂说明书进行。均做到同型输注。

1.3 方法

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严密观察患者输血过程, 对输血治疗进行及时完整地记录, 包括输血适应证, 血液制品种类、剂量, 输注过程中与输注后是否有不良反应以及出现不良反应后的临床症状, 填写好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送回输血科。对所有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 找出输血不良反应的分布及概率。

1.4 输血不良反应的判断标准[2]

接受输血的患者在输血期间或输血后2 h内体温升高1℃以上 (≥38℃) , 并排除其他可使体温升高的原因时为发热反应。输血中或输血后出现局部红斑、瘙痒、出汗、不安、脉搏增快、血压降低等症状者为过敏反应。由于输入的红细胞在受血者的体内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为溶血反应。

2 结果

2.1 不同血液成分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

本组5 697例输血中, 共出现36例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3%。其中输全血不良反应率为1.92%, 悬浮红细胞不良反应率为0.58%, 血浆不良反应率为0.63%, 血小板不良反应率为2.5%, 输冷沉淀和洗涤红细胞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见表1。

2.2 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分布情况

本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一些常见变态反应, 其中有1例为血小板输注无效, 不存在明显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未发生因血液质量导致的相关传染病以及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更不存在因输血不当导致的输血不良反应, 如空气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见表2。

3 讨论

3.1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受血者输入血液或血液制品过程中或输注结束后出现某些新的症状和体征, 并且用原有疾病不能解释[3]。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 不同个体输血时所导致的免疫输血反应是困扰输血安全的一大难题。非免疫介导的输血不良反应主要与血液质量安全、成分血液输注不当有关。

3.2

输血不良反应根据分类标准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它们之间既有区分, 又有交叉, 例如溶血反应根据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溶血性反应和迟发性溶血性反应, 根据免疫介导因素可分为免疫性溶血反应和非免疫性溶血反应。在所有的输血不良反应中, 红细胞输血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最为严重, 而且病死率最高, 但发生的概率非常小。

3.3

通过对我院受血人群的回顾性统计显示, 过敏反应为主要表现形式, 占55.55%。主要由于反复接受血液制品可使患者产生类特异性抗-Ig A (免疫球蛋白A) 抗体或亚特异性Ig A1或Ig A2, 这类免疫性抗体多属于Ig G (免疫球蛋白G) , 其与抗原Ig A结合后, 可吸附并激活补体, 产生血管活性物质, 引起过敏反应。另外过敏体质患者, 对供血者所含蛋白或某些物质过敏, 或属过敏体质的供血者随血液将体内有关抗体输给患者, 而患者又恰巧接触了过敏原, 即可因抗原抗体反应而引发过敏反应。发生过敏反应后口服或肌注抗组胺药物, 有过敏史的患者, 输血前30 min口服抗组胺药物, 用于预防过敏反应发生。

其次,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占41.67%。因多次输血, 受血者产生同种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 再次输血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激活补体, 白细胞、血小板溶解而释放热原, 导致发热反应[4]。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时, 一般口服阿司匹林或地塞米松等, 高热严重者给予物理降温。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每15 min~30 min测体温、血压1次。对反复发生输血发热反应者, 最好用洗涤红细胞。

本组还有1例血小板输注无效。输注血小板后1 h和20 h血小板增加值 (PI) >20×109/L, 为临床有效;如PI<20×109/L, 表示临床无效。反复输注血小板的患者中,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率各国报道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诊断标准、检测方法、血小板输注次数、预防措施等方面存在差异。血小板同种抗体和非免疫性血小板消耗是导致血小板无效输注的主要原因。因此严格掌握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 减少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3.4

本组除1例血小板输注无效外, 全血的输血不良反应率明显大于其他成分输血, 临床输血已从简单的输全血治疗发展成为各种成分输血治疗、生物制品输血治疗等。另外, 现在积极提倡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已获得医学界的公认, 其优点在于可以避免输血后疾病的传播、避免同种免疫反应、杜绝血型不合发生的溶血反应等。

输血作为日常治疗程序的一部分, 是其他药物等治疗所无法代替的。血液的脆弱性和输血的潜在危险使患者对输血缺乏足够信任, 因此输血安全要靠血站和医院各级医疗工作人员共同维护和支持[5]。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 早期发现, 及时处理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对机体损害的最佳方法。随着对血液安全的关注, 世界各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血液预警系统, 其根本目的在于监控临床用血。在利用输血治疗作用的同时也难以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输血不良反应更深层次的研究仍在继续。积极研究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机制, 科学开展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对保证输血安全、提高输血疗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焦伟, 叶临湘.新形势下医院输血科建设和质量管理[J].广西医学, 2005, 27 (3) :444-445.

[2]王培华.输血技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6-35.

[3]杨成民, 季阳.基础输血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444-455.

[4]胡丽华.检验与临床诊断输血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332-333.

输血不良反应80例原因分析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7年1月-2015年12在我院住院并输注血制品的患者临床资料、输血记录等。

1.2方法输血及操作方法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1]。诊断方法:输血不良反应诊断方法参考外科学第六版教材[2]。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输血不良反应类型2007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住院输血患者共8423例, 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6例, 其中过敏反应41例 (73.2%) , 发热反应11例 (19.6%) , 其他反应例4 (7.1%) , 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6%。

2.2血液成分引起不良反应冰冻血浆47例 (83.9%) , 去白悬浮红细胞7例 (12.5%) , 单采血小板1例 (1.8%) , 冷沉淀1例 (1.8%) 。

2.3输血不良反应既往史有输血史/妊娠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 无有输血史/妊娠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4%,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讨论

输血是临床重的治疗手段之一, 有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 提高血浆蛋白, 增进凝血功能的作用, 但输血过程中发生不良输血反应的事件仍时有发生, 合理选用血液制品, 探讨发生原因, 有效防止输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十分必要。输血反应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输血反应, 得益于血液的集中采集、严格的检测及输血管理, 目前因输血导致的传染性反应已基本消失, 因此探讨是非传染性输血反应。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出现的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症状和体征。有免疫介导的非感染性输血反应临床最为常见[3]。

注:与有输血史/妊娠史比较, *P<0.05

分析我院近8年来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情况, 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66%, 与国内外文献报道接近, 各种血液成分输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血浆最多 (83.9%) , 且以过敏反应为主, 去白悬浮红细胞较低 (12.5) , 主要是近年来血站采血滤白技术的提高所致。我院发生血小板及冷沉淀的患者非常少见, 发生率统计必然存在误差, 故无法评价。发生血浆过敏反应的事件较多, 可能与血浆中的异体抗体成分有关。同时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率较高, 发热反应主要原因是患者多次接受输血, 体内产生抗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 机体发生免疫反应[4], 导致患者体温升高;而过敏反应则多由血液中的抗原引起, 患者多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及荨麻疹的发生, 严重者甚至引起支气管痉挛”喉痉挛, 最终导致休克, 因此, 预防输血反应意义重大。预防输血反应要从选择血液制品、无菌输血用品及保证整个输血过程无菌, 熟悉并熟练掌握输血不良反应的适应证, 甚至采取必要的药物来预防输血反应。

综上所述, 充分认识输血不良反应, 积极预防和处理输血反应事件,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合理选择血液制品, 建立规范化用血制度, 强化输血相关知识培训, 提倡自体输血, 关注有输血史/妊娠史患者输血需求, 从而达到安全输血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卫医发[2000]184号:临床输血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室, 2000.

[2]吴在德.外科学[M].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7-39.

[3]刘景汉, 兰炯采.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397-425.

浅谈输血及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护理 篇9

输血是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做好输血的临床护理工作, 既能达到预期治疗疾病的效果, 又能避免输血不当或血液制品本身所致不良反应甚或并发症及其医疗纠纷等现象的出现。为确保安全输血, 护士应掌握各种成分输血的特点, 进行输血全过程监控, 为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起到关键的作用。

1 各种成分血液的输注和护理

1.1 全血和红细胞的输注和护理

冷藏血不可随意加温, 如输血量较大时, 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min后输入。插入输血器时防止血液外漏, 避免浪费。输血起始速度宜慢 (20滴/min) , 观察15min后患者无不适后可根据病情调快输血速度 (一般成人40~60滴/min) 。休克患者或大出血的患者可根据医嘱适当加快输血速度, 儿童、年老、体弱、心肺疾病患者速度宜慢。常规输1U红细胞时间最长不超过4h, 洗涤及冷冻的红细胞必须在制备后6h内输用。输入前及输注中均应轻轻振摇, 反复倾倒血袋, 使红细胞悬液混悬均匀, 必要时向血袋内注入少量0.9%氯化钠溶液, 以稀释红细胞。禁止向袋内加入任何药物, 特别是钙剂、乳酸林格氏液、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盐液等。

1.2 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和护理

新鲜冰冻血浆 (FFP) 为淡黄色的半透明溶液, 如颜色异常或出现白色斑块则不能输入。冰冻制品必须在37℃水浴中溶解, 并不断轻摇血袋, 至完全融化。融化后必须尽快输用, 并一次输完。融化后, 在10℃环境中放置时间不得超过2h, 4℃环境中不许超过24h, 并且不可再次冰冻。

1.3 血小板的输注和护理

刚制备的血小板轻摇时呈现雾状, 必须在20~24℃下静置1h, 待自然解聚后再输注, 禁止剧烈震动血袋, 以免血小板聚集破坏。血小板在 (22±2) ℃下保存, 严禁置4℃冰箱。输注时, 用常规输血滤器, 不得使用聚集纤维滤器;如同时输几种血液成分, 应先输注血小板;输注速度越快越好 (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准) , 一般60~100滴/min, 融化后1.5h内应输注完毕。

1.4 冷沉淀、凝血因子缩合物的输注和护理

融化后要立即使用, 输注速度要快, 一般应在30min内输注完毕。建议选用输血器输注, 要专人看护。

2 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2.1 输血前护理

护士在输血前必须评估患者的病情 (尤其体温是否正常) , 年龄、营养状况、意识状态、血型、输血史、传染病史、过敏史等自然情况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及血管情况。护士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针对患者及其家属有关输血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 进行必要的输血前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惧, 增加输血信心和输血的必要性, 同时告知输血的不良反应以及输血的费用等。

2.2 抽血交叉配血查对

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 患者血型验单, 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以及手腕带, 检查输血前八项结果, 医师是否已履行告知义务, 并要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抽血时要有2名医护人员, 一人抽血, 一人核对, 核对无误后执行。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 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静脉中抽取。

2.3 取血查对

到血库取血时, 应认真与血库工作人员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血型、输血量、血液有效期及交叉配血单;核对保存血的外观, 必须准确无误后应签名并登记取血时间, 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者清洁容器内取回。

2.4 输血查对

输血时, 由两名医护人员 (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 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 询问患者姓名, 查看床头卡, 询问血型, 以确认受血者, 经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输入两袋血之间要用0.9%氯化钠溶液冲管。输完后用0.9%氯化钠溶液至输血器内血液全部滴入血管, 避免浪费血液。在输血过程中必须经常询问患者有无异常感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2.5 输血后查对

完成输血后, 再次进行核对医嘱, 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 确认无误后签名记录, 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1d。

3 输血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护理

3.1 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输血反应

这些是常见的输血反应, 发热、寒战、头痛、腰背痛、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皮下出血等常见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 更换输血器,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报告医师并配合医师抢救, 及时在输血的对侧肢体和血袋分别采集血样做细菌培养, 并保留余血与血袋以备送检。查明输血反应原因。

3.2 重视低体温皮肤护理

大量输血时导致凝血障碍最常见而又经常被忽略的原因是低血温。大量快速输入冷库血, 患者体温可降低至34℃。要使用血液加温仪, 充气式温毯仪, 体外循环复温等手段有效恢复患者体温, 放置热水袋局部加温时, 注意防止患者皮肤烫伤。

上一篇:水平下降下一篇:多官能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