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

2024-08-06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精选十篇)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 篇1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古代诗歌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 古代诗歌教学片面追求默写代替品味赏析, 局部分析代替整体感悟, 一元分析代替多元思考以及滥用多媒体手段等。看似热闹非凡的语文课堂却丧失了“诗教”的真正功能。笔者看来, 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主要有四方面问题。

(一) 古代诗歌选编的不足

首先, 古代汉语知识和文史知识选编太少。

其次, 纵观人教版初中《语文》, 从所选的古代诗歌数量上来说, 唐朝文人的作品占绝对优势, 达到46%以上, 宋代文人作品比例也达到了24%。虽然唐诗宋词的确是我国古代传统诗作的巅峰, 但是, 其他朝代也不乏精品佳作, 因此对其他朝代作家和作品的忽视, 会使学生以狭隘的眼光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对其他朝代的作家作品缺乏客观的认知和评价。

此外, 从内容上来说, 89首古代诗歌无外乎书写友情, 描写思想爱国之情, 描绘美丽风景, 寄托人生哲理等, 很多诗歌并不能全面的展现诗人的精神世界。诗歌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缺少一些联系, 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9首古代诗歌中收入诵读欣赏的有60首之多, 但在实际教学中, 只有26首在六册单元中选编并纳入新授课的教学计划, 即一学期只学习5首, 这样少的篇目对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略显不足。

(二) 古代诗歌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当前, 功利性教学在初中古代诗歌教学中愈演愈烈:不少初中老师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只是要求学生背诵默写, 甚至反复默写, 以达到做试卷不错一字。布鲁纳认为知识, 是过程, 不是结果。学习结果固然要重视, 但更要重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里不是片面地认为背诵、默写可以“一刀切”, 毕竟, 语文素养的积累是建立在对一定知识识记的基础之上的。但是若简单地为了迎合考试, 机械地背诵默写代替了学生对古代诗歌意境的体味及其情趣和韵味的赏析, 那么学“诗”就不再是真正的学“诗”, 诗歌被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符号, 对诗歌审美因素的体验感悟自然无从说起。

(三) 古代诗歌教学手段“泛多媒体”化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一方面, 广泛地使用多媒体手段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激发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 一种“泛多媒体化”的现象日益显露。这种“泛多媒体化”即不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的需要, 动辄使用多媒体手段;有的时候甚至为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使用多媒体, 甚至达到了不使用多媒体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课的尴尬境地。

(四) 古代诗歌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

评价方式单一、忽略个性、轻视过程等问题存在于古代诗歌教学评价中。诗歌是人类文明的积淀, 具有重要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价值。但是, 现在所有的评价方式都是以分数作为唯一的参照标准。所以, 现在在古代诗歌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很明显。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了一卷定终身, 导致了学生古代诗歌学习的临时抱佛脚。进行评价改革,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监控已势在必行。也许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诗歌学习的正常进行, 从而让“人文精神”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有根本的依托。

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提出对于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改进对策建议如下。

(一) 完善课本古代诗歌选编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用教材”, 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现有的人教版初中《语文》,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要对选编的古代诗歌加以重组和整合, 增选适当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 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 进一步扩大现有教材编选的特点, 深化古代诗歌教学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 增加生活化的选篇。

选文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一套 (本教材的面貌和质量。文章能否选得好, 关键取决于教材编选者‘衡文’的眼力和水平。可以说, 只要文章选得好, 教材编写就成功了一大半。” (1) 能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 不仅要“文质兼美”, 而且还要看“可接受性”。所谓“可接受性”,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选材要考虑特定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 深浅适度;二是选材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初中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心智发展的阶段, 对于选文的生活化、趣味性就更加关注。

2. 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实践。

人教版初中《语文》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主动参与社会实践, 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对社会、对他人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 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 肯定自我价值, 发展兴趣与专长。分析六册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编排却呈现这样一种情况:《语文》 (七年级上) 第三单元中选编了四首古代诗歌:《观沧海》、《钱塘湖春行》、《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七年级下做为精读课文, 仅选编了一首《木兰诗》。如果七年级上更加侧重于人与自然, 让学生亲近自然, 关注自然, 但是七年级下侧重于人与自我, 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价值, 增强责任感, 但是到了八年级上选编的《使至塞上》、《登岳阳楼》等又侧重关注自然, 与七年级上的选编内容重复且缺乏层次。初二学生进入叛逆期, 他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他们开始关注自我的内心世界, 此时语文教材的编排多设置一些关注自我, 关注内心的诗歌, 教师加以积极的引导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到了初三, 学生除了迎接中考这一人生第一次转折之外, 学生也开始逐渐关注社会, 这一时期如果选择一些侧重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 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 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 思考个体所承担的责任, 理性地对待周围社会。

3. 科学整合选编诗歌。

根据目前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编排特点, 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灵活运用, 扬长避短, 例如进行比较探究。比较, 既是阅读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 也是灵活运用教材的较好方法之一。比如, 可以将七年级上附录的古代诗歌《如梦令》和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武陵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作品进行对照阅读教学。

4. 增加辅助性知识提示。

诗歌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传授一定的有关诗歌的常识。 (2) 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 了解一些有关古代诗歌的基本常识, 笔者以为, 每册课本可以安排一两篇有关古诗文词法、句法、章法的辅导性文章, 以便学生掌握解读古代诗歌的方法, 提高阅读赏析古代诗歌的能力。

(二)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一文说:“当改革研究进入到学校实践时, 透过一节节课, 我们看到的是在学科教学领域中, 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 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己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 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 但大多仅为点缀, 教学改革观念的转变, 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 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 不能不关注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的内在观念才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教学目标制定和实践行为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掌握好本专业的知识和素养, 还要具备广博的其他知识, 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

老师还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 与时俱进, 不断接受新的思想, 新的观念, 新的挑战。除了阅读相关的书籍提高自身素养之外, 教师还可以多参加古代诗歌教学研讨, 开展古代诗歌教学公开课等, 激发语文教师阅读和学习古代诗歌的热情, 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古代诗歌的理解, 促进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如此由外而内, 内外兼修, 定能使教师的古诗词修养有所提高。

(三) 优化古代诗歌的教学方法

1. 创设教学情境。

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是通过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 营造一种与文本相吻和、相协调的生活氛围, 将生活中的典型场景作为为学生观察的客体, 唤醒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 激起学生的情趣, 从而把学生的情感活动、认知活动与生活结合起来。

除了可以用合适的生活事例作为导语创设情境外, 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 再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则抓住“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 成功的抑或是失败的, 让学生谈谈成功或是失败时的感受, 进而引导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即吸取经验教训, 着眼于创造美好的未来。让学生把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 唤醒他们自身对生活的感受, 使学生由被动的学, 变为有主观情感的积极参与, 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 学习方式的培养。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改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相比起传统的学习方式的受动性、依赖性, 新型的学习方式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3. 实践活动的指导。

新课程倡导课堂走向开放、走向综合, 因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 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构建诗歌综合素养。例如把古代诗歌学习与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如果教师利用学生对流行歌曲兴趣浓厚的特点, 将教学内容与之相连, 作为一个引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水调歌头》、《蒹葭》等都曾被改编并演绎为歌曲, 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将其引入课堂, 可以增加诗歌意境的直观性, 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实, 在学习中, 对资源的搜集、分析、整理与运用的过程和方法, 也是古代诗歌学习的内容之一。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有选择的搜索和整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通俗易懂的诗歌, 并在班上或学生自发组建的诗社组织中进行成果交流与展示。再如办手抄报、为课文绘插图、制作小书签等都可以“走进”古代诗歌课堂, 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其更好的学习诗歌。

(四)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而不是目的, 其关键在于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做到恰当应用。所以, 应用多媒体就不能生搬硬套某种模式, 目前也没有一种万能的标准模式可行。必须依据语文学科古代诗歌教学的特点, 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整合。多媒体使用的图形图像要适合主题、吻合内容;使用的声音要真实生动、自然流畅;使用的视频要贴切主题、表达主题、深化主题。总之, 使用多媒体要实事求是、为主题而使用, 为教学内容而有针对性地使用, 而不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五) 更新评价方式

当下, 即使经过了二期课改, 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还是很难能真正落到实处。过于功利的评价必然导致语文教学只偏重于工具性, 而不是人文性。这种评价导致了重结果轻过程、重练习轻兴趣、重考试轻习惯等一系列问题。其实, 笔试可以是测试的手段之一, 但它不应代表学生的一切。单一的笔试评价方式甚至给笔者学校的教学管理也带来了困扰。因为, 分数并不代表一切。在以上评价方式背景下, 学生平时学习的自信心、上课纪律及参与的主动性、课后作业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面对现实, 只有适当补充一些评价方式才能应对不容回避的现实学情。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评价方式:

1. 多样评价。

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虽然反对考试, 但是考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 什么地方能彻底废除考试?因此, 还是不能完全否定考试的价值。布卢姆曾提出了学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阶段终结性评价理论。在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阶段终结性评价, 能检测学生教学目标的掌握状况, 及时帮助学生反馈、矫正、巩固知识, 从而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笔者学校, 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也很必要。因为在纠正学生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同时, 还需要保证学生学习古代诗歌有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学校和教师生存的基础, 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因为面对具体的现实国情, 完全脱离社会实际的评价方式最终还是要碰壁的。评价方式既要有前瞻性, 又要有现实性。这种评价方式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需要, 在古代诗歌的教学评价中也适用。

但是, 适用并不代表方式唯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口头语言评价、评语评价、教师的身体语言评价 (掌声、眼神、手势等) 等。当然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要充分利用差异性, 进行“因材评价”。比如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多提问识记型的问题,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多给予一些高水平的开放性问题, 然后进行评价, 让他们在这些问题和老师的鼓励中找到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2. 多元评价。

教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多元文化气息, 那么, 相应的语文教学评价方式有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呢。这种滞后的评价方式势必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毕竟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 评价方式也不应过于单一。即便都是以语言智能为其智能强项的学生, 他们在表现上也是有所不同的, 有些学生擅长阅读, 有些学生可能擅长演讲, 有些学生可能更擅长写作。因而语文教学应扬长避短, 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协调发展。因此, 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利用多元评价方式。

3. 过程评价。

在笔者学校, 大多数学生一般只重视期中、期末考试, 这给教学和管理都带来很大困扰。评价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使教师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反思的指导者。比如, 笔者鼓励学生关注期中、期末大考, 但是也注意引导学生重视自己平时的综合表现。对此, 笔者在开学之初就十分明确地告诉学生, 他们平时的综合表现将记录在案。具体怎么操作?笔者将学生期末总评成绩分成三大块, 期中、期末各占25%, 而平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有哪些?即学生平时的各种表现, 这些评价, 平时笔者都有详细记录。如学生平时的作业完成质量、上课发言的主动性、学习态度, 甚至课堂纪律的遵守等情况全部成为平时成绩的参照。如果平时综合表现不好, 即使学生期中、期末大考分数很高, 期末总评也将很难达到合格要求。

4. 多方评价。

除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评价外,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等。学生的自评能够使得学生理性反思自己, 学生的互相评价也可以使学生相互交流, 相互促进, 相互竞争, 取长补短。多方评价不仅能够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 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从完善教材选编、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优化教学方法及更新评价方式方面, 力求有针对性地、系统地提出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改进建议, 回归古代诗歌教学的初衷, 实现古代诗歌教学的真正功能。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改进对策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2]杨道麟.语文教育学导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

[3]钟启泉, 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初中语文七年级古代诗歌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古代诗歌更是中国璀璨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历尽千百年岁月的淘洗而仍光彩夺目。《古代诗歌四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套教材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三大板块来建立整体框架,第三单元属于人与自然的这一板块,要求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对自然的审美体验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从这意义上说,本单元在本册课本乃至整套课本中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诗歌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这四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乘马,赏花观鸟,咏春吟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学习诗歌,一是要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激发审美想像、培养审美意识。二是析美情、赏美景、聚美言。品味课文精彩生动的优美语言,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这样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

1.积累优美的诗句。

2.在诵读中熟悉作品,了解词中所叙写的内容;联系作者的处境,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提高朗读能力。

3.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比较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吟咏,把握诗歌内容,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比较诗歌作品的风格异同,了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二、说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诗教学大都沿用“朗读——讲解——翻译——背诵”这样比较固定的模式,因而对古诗词只是停留在知道而缺乏理解、读过而缺乏情感共鸣、能背但不懂鉴赏的层面上。还有的教师又容易过多分析解释字句,而忽略了作品的整体价值,肢解式的分析使诗歌阅读走进死胡同。新课改强调“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

新的课程标准主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我认为落实到古诗教学中,就是要使学生喜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学作品,对古诗要愿意读、会读、能读懂;在新的学习方式下通过学习诗歌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至于本课诗歌,字词知识不多,诗句表层意思易懂,但这些诗句生动凝练,寓情于景,值得品味和比较探究。所以我计划引导学生把握作品情感基调,体会作者情感,品味寓情于景的诗句韵味。师生在合作中了解写作技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我在课堂上尽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利用每个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和情感基础,通过学生的自读体验、合作交流、比较迁移来完成学习的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下列两组词语:

A.秋风、大海、波涛、石山、岛屿、草木、太阳、月亮、星辰

B.秋风、夕阳、流水、乌鸦、老树、枯藤、道路、房屋、小桥

让学生自选感兴趣的一组,运用联想和想象,把这些词语组合之后描绘成一幅画面,或者讲述一个故事。

这个环节旨在调动学生的诗性思维,激发兴趣,使学

生比较容易进入读诗、学诗的思维状态。

(二)初读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读《观沧海》《天净沙·秋思》,要求在初读过程中通过合作读准字音,基本读通语意。

在初读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以往积累的学习方法。

学习古诗文不是让学生成为背诵、翻译和默写的工具,学习者本身应该有一定的.方法,所以先确立了“读准”“读通”两个标准。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感受作品的内容。

(三)赏读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的默读、朗读、吟读,学生逐步探究这两首作品都是以描写秋季的景物为主,其流露的作者情感上有何不同。小组通过了解作品内容、作者处境等,逐渐深入了解作者的感情,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怀,感知作品风格的差异。尝试描述两首作品中不同的主人公形象,进而带着感情分别进行吟诵或朗诵这两首诗歌。

(四)品读

通过与导入环节中学生的发言进行类比,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同样是描写秋季的景物,在不同人的思维中,所展露的情感为何能有如此大的差别?进而总结前人的写作手法,完成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五)运用

课程标准提倡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运用学习经验,是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

通过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学生进行朗读、交流、探究,学习《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感知、比较《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进一步鉴赏和学习这两首描写春天到来的作品中巧妙的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六)交流

选取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或者本课中自己最喜欢的几句诗进行朗诵展示,要求在朗诵中展现自己所理解的作品情感。

(七)作业

1.熟练背诵这四首诗歌。

2.把这节课开始时同学们选的一组词语,进行扩展描写,要求能够寓情于景。

A.秋风、大海、波涛、石山、岛屿、草木、太阳、月亮、星辰

初中古代诗歌的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古代诗歌 教学策略 积累 朗读 运用

现行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收有大量的古代诗歌。这些诗歌不但思想情感丰富,意蕴深厚,而且清新自然、脍炙人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这对学生的审美意识教育,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都具有极为重大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求中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学好古代诗歌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积累

要加强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积累,首先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比如,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演变历史,告诉学生这种优秀的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讲一些诗人身上所发生的故事或诗歌产生的背景;特别是上课时,适当引用诗句,可以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折服,从而对学习古代诗歌产生兴趣。

有了兴趣,就要教会学生对古代诗歌进行积累。积累方法有诵读积累、理解积累、归类积累等。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强调诵读的节奏、韵律,以及诗歌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在诵读时加入自己的情感体验,避免机械地重复。

当学生能够自主地对古代诗歌进行积累的时候,我们就不能把古代诗歌的教学局限于一册书或课内,应当适当地开发教学资源。例如,我们在八年级上学期教学《杜甫诗三首》时,就可以把八年级下册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九年级下册的《羌村三首(之三)》《登楼》这三篇杜甫诗歌都结合起来,进行简要地讲解,让学生对杜甫坎坷的一生、忧国忧民的思想、沉郁顿挫的风格都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语文活动也是诗歌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的“探索月球奥秘”中,我们可以搜集关于描写月亮的诗歌进行展示;在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活动“古诗苑漫步”中,我们就可以组织一次唱古诗的比赛;在九年级上册的“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中,我们就可以借助诗歌来展现这些诗人的文学才华。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更能体会中国古代诗歌的博大精深,更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推动学习进步。

二、注重朗读,感受语音美

节奏是诗歌的生命。就格律诗而言,五言诗每句三个节奏,七言诗四个节奏,平仄声在一句中交替出现,韵是在相邻或相间的诗行或文句末尾之间形成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语音状况。它们和谐统一在一起,产生语音美或音乐美,不但给读者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感,而且传达出特定的神韵,表现出特定的意味。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七言诗四个节奏,每一句平仄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形成一种高低起伏的节奏感,而诗句押“秋”“流”“州”韵,使整首诗产生和谐的旋律。这样不但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旋律美,而且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古体诗也有其独特的音韵特征,如李白的名篇《蜀道难》,为了更好地表现情感,在语言运用上采用了散文化句式,长短错落,加上“天”“然”“烟”“颠”等字的运用,使之在音韵上层层相叠,而且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旋律。因此,在错落有致的诗句中同样产生了节奏感,产生了韵律美,正如古人评价此诗“妙在起伏”。但是,语音美只有在朗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才能获得审美享受。

三、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进行感悟、欣赏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无论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诗歌的顶峰,唐诗宋词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在形式上达到了难以超越的高度;在内容上,作者们以广阔的胸襟,伟大的抱负,忧国忧民的热情,结合个人的坎坷经历,或歌,或颂,或叹,或惋,或喜,或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瑰宝。因此,引导学生对这些古代诗歌进行感悟、欣赏,对于培养学生的淡雅、闲适的文学气质,提高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进行感悟、欣赏,应该在对作品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经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提炼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语言艺术,从而达到美的享受。

四、培养学生运用古代诗歌的能力

语言表达是语文的基本素质之一,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别人的思想、性格,同时也向别人推出自己。引导学生在口语训练中恰当地使用古代诗歌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口语训练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歌理解和感悟的程度,还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实现自我表达的需要。

无论是描写“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春景,还是描写“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秋色;无论是抒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还是抒写“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愁情别绪,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诗歌积累对于写作巨大的帮助。诗歌在学生文章中所起到的渲染、铺垫甚至画龙点睛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学功底。

总之,古代诗歌的教学,关键在于品味出诗歌之美。而要品出诗歌之美,最根本的办法是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然而在读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传授,毕竟我们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浅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 篇4

关键词:兴趣,对比,想象,实践

古代诗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着很大的比重, 同时也是历年来高考考察的常规题型之一。但是在教学中许多学生却对此类考题存在畏难心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自我鉴赏诗歌能力的培养, 而只是单纯的照本宣科, 满堂灌输, 甚至有些教师搞“一言堂”, 剥夺了学生自我解读、鉴赏诗歌的空间, 这就使学生养成了不能系统把握诗歌鉴赏方法, 不能正确解读诗歌的习惯, 从而导致学生面对诗歌鉴赏题失去了自信心和判断力。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高中古代诗歌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古代诗歌教学应该先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应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首先, 诵其诗, 读其书, 应先知其为人。人们常说文如其人, 因此详细的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他作品的特征, 从而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学生对诗人那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往往充满了好奇心, 像讲故事一样把诗人的经历讲述给学生听他们会欣然接受, 这就激起了他们对诗人作品的阅读兴趣。

其次,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要培养学生挑选、系统整理和分析事实的才能, 让他们独立地搜索大量的事实, 思考这些事实, 并对它们进行系统整理, 对比和分析。”因此在课前应该让学生自己广泛的去搜集整理与诗人及诗歌相关的信息, 在课堂上加以交流。鼓励他们试着运用鉴赏技巧自我独立地解读诗歌, 形成自我认识和观点, 并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 让学生有一种参与的乐趣与收获的喜悦, 为学生深入品读诗歌奠定基础。

最后, 用优美的课堂语言带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当中去。教师应当用优美而富感染力的语言为自己的诗歌课堂创设情境, 使学生陶醉在其中, 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并为之所吸引。

二、对比阅读

诗歌教学中的对比阅读可分为两类:横向和纵向。

所谓横向对比即把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进行品读, 以归纳其特点。比如在讲解李清照词时, 就可将她前后两期的代表词加以对比, 如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 前者是词人新婚后不久所做, 表达的是对宦游在外的丈夫赵明诚的深切思念;而后者则是词人晚年所作, 是她经历了亡国之愁, 背井离乡之苦, 亡夫死之痛后所作的, 表达的是在以上三种情思的折磨下, 惘然若失, 无所寄托, 近乎精神恍惚的心理。通过两者的对比阅读使学生能更直观的对词人的情感世界及她的前后期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 有助于学生对她的其它作品的解读。

所谓纵向对比即把不同诗人的同一类作品进行对比阅读, 以此来归纳每个诗人的作品特点。如历史上有许多诗人都曾评价过项羽, 但是褒贬不一, 通过对这些诗句的对比阅读可以从中总结出这些诗人不同的人生取向及价值观。又如在讲解苏轼的名篇《赤壁怀古》时就可以把它和其他诗人写赤壁的诗篇联系起来对比阅读, 让学生去发现不同的诗人因身世、背景、遭遇的不同而造成的诗歌风格及情感的迥异。通过这种纵横的对比阅读可以使学生自我鉴赏诗歌的能力得到提升, 也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诗人加深认识。

三、联想想象

诗人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创造出诗的形象, 读者也就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 从而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在结合诗人的身世际遇鉴赏诗歌的同时也要抓住主要意象合理想象和联想, 用想象的翅膀带自己进入诗歌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情感。

如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李白用他那如椽的浪漫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唯美世界, 这时就可以鼓励学生去想象“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的壮阔, 联想“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的迷蒙, 体会“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洞天石扉, 訇然中开”的壮阔, 进而领悟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狂放、豪壮的思想情感。

四、讲练结合

实践出真知。因而在教师课堂讲授的同时, 应该经常性的让学生回归文本, 通过自己在课堂当中所学到的诗歌鉴赏方法去活学活用, 举一反三, 从而达到掌握同一类诗歌鉴赏的方法, 为考场鉴赏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策略研究 篇5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该如何设计和操作,这是让很多教师都感觉迷茫的问题,复述大意、归结主题、探索表达技巧,已经成为诗词教学的基本套路。教师一味讲解,学生毫无兴趣,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低效的。其实,古诗词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教师需要找准切入点,为学生提供更多思维的契机,深度挖掘题目含义,找准诗眼,理清诗词内涵维度,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尽快走进诗词核心,感知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拓宽学生的诗词认知视野。

一、深度解题,理清诗词内涵维度

设计高中古诗词教学时,教师需要有多重观照意识,对古诗词成文背景、作者情感走向、诗词表达意象等内容展开深入解读。在具体操作中,教师不妨从诗词题目入手展开解读,诗词题目往往包含众多信息,为诗词鉴赏提供了更多参数。教师在对诗词题目展开解读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以提升教学解读的针对性。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选用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教师可引导学生对题目展开深度解析:这是一首叙事诗,写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归田之后的村居生活和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从题目中可以看出,一个“归”字,写出了作者的思想走向,不做官,去做民,这个举动本身就具有震撼力。作者回到田园之中,用一个“居”字,写出了“安居乐业”的情怀,这个“居”字是“闲适安然”的意思。在学习《涉江采芙蓉》?r,教师让学生自行解读题目。学生经过一番讨论,对古诗题目有了个性认知:“涉江”是渡过大江的意思,“采”是采摘的意思,从这个题目中可以清晰看到,这是一首爱情诗。古人送给心上人的礼物,往往不是金银财宝,而是花草瓜果,显得朴素而高雅。正如王维《相思》中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从诗歌题目中可以清晰地感到作者浓浓的相思情。

题目具有概括性,汇集了写作线索、主旨、情感等因素,从题目展开鉴赏分析,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为学生解读诗词题目,并发动学生自行讨论、研究题目,不仅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知信息,而且透过题目,学生很容易抓住诗词鉴赏要领,理顺学习思路,鉴赏的效果也会显现出来。

二、找准诗眼,感知诗词情感主旨

古诗词创作时讲究“推敲”“炼字”,这些关键字词往往就是我们所说的“诗眼”,找准“诗眼”展开诗词鉴赏,可以顺利提取诗词的主旨要义,为诗词鉴赏提供更多信息。诗词成文受多种因素制约,而“诗眼”往往是诗词解读的掣肘点,筛选“诗眼”,解读“诗眼”,需要有关联意识,从不同视角展开探究思考,可以为诗词鉴赏提供更丰富的思维起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鉴赏谢眺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时,先让学生找出“诗眼”,学生经过再三比较梳理,最终筛选出“望”字为全诗的“诗眼”。这首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面是叙事部分,“灞?逋?长安,河阳视京县”。这里的“望”和“视”都属于看的意思,与题目中的“望”字遥相呼应,写出“回望京邑”;写景部分仍然紧扣一个“望”字,从三山回望所见之景,京邑景色历历在目。“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抒情部分为最后三句:“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I不变?”在这里依然有“望乡”一说,紧贴一个“望”字展开。作者登上三山,其目的就是要“遥望”京邑,通过对眼前景色的描绘,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京城的眷恋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诗眼,并通过诗眼展开鉴赏。当筛选出“诗眼”之后,学生便有了明晰的鉴赏操作思路,这个“诗眼”发挥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自然引出主旨和作者情感,鉴赏操作也水到渠成。古诗词写作的背景因素很重要,而“诗眼”往往能够清晰展示出诗歌的丰富背景信息,为鉴赏顺利展开创造良好条件。

三、把握名句,体会诗词丰富意境

古诗词中有很多流传千古的名句,这是诗词鉴赏的关键内容。鉴赏名句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教师以名句鉴赏为突破口,其操作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名句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名句内聚了太多的精辟内涵,在表现形式上也有独到之处,这便成为古诗鉴赏的重要切入点。设计名句鉴赏课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名句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展开全面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名句的方法,这对提升诗词教学有重要作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每当诵读这首诗时,我们都会对其中的名句记忆犹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不仅是全诗的名句,还是主旨句。先后三次出现在此诗中,而且每次出现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以此句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进行鉴赏,体会名句的丰富内涵。学生展开热议,并给出自己的见解。有学生认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说明蜀道行走的艰难程度。在这里,作者并非要刻意展示蜀道之难,而是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将当时社会比喻成蜀道,让人寸步难行,这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抒发。也有学生说:李白用笔变化莫测,对蜀道之难进行艺术刻画,展现了古老蜀道峥嵘、高峻、崎岖的特点,而且引入典故,展现蜀地战乱的惨烈,这无疑是一种映射的写法,从而表达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教师对学生分析给出个性点评:李白笔下的蜀道的确够难,用“难于上青天”来形容,可谓恰到好处,事实也证明了李白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后来爆发的“安史之乱”,验证了李白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教师从名句入手,发动学生展开广泛讨论,对全诗进行深入解析。从学生个性解读中可以发现,教师的设计是比较适合的,抓住主旨句,关注作者思想脉络,自然引导学生走近作者思想,对全诗展开到位探究。高中学生思想比较独立,教师在具体引导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思想实际,给出提示之后,要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信息展开研读,这样才能成功激活学生主动学习思维,形成综合阅读素质。

四、归结意象,拓宽诗词认知视野

所谓意象,是指诗词中可见与不可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还包括作者的情思。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诗词意象时,需要对相关意象进行解读,培养学生探索诗词意象的意识。诗词意象丰富多彩,渗透了作者丰富的情思,这是诗词的基本属性。学生诗词学习的基础薄弱,对意象的把握还比较稚嫩,教师要给出明确的引导,让学生在意象探索过程中完成诗词鉴赏。

陆游的《书愤》,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雄放豪迈,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这首诗。学生借助手中教辅材料,很快就掌握了诗歌主要内容,对作者情感也有了一定认知。教师引导学生归结全诗意象时,学生展开了热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情感,涉及的意象便是作者的经历,如“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中提及的“瓜州、雪夜、渡口、楼船、铁马、秋风、大散关”等,都具有鲜明的意象特征,我们从这些意象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回顾当年往事的心情。诗歌后半部分以抒怀为主,因为有前文的回忆做基础,抒怀展开自然和谐。“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从这些诗句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诗人的拳拳报国之心。陆游不仅是著名的诗人,还是一位爱国志士,终身不舍报国之志,但壮志未酬,自然郁郁寡欢,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激愤和辛酸。师生以此作为鉴赏切入点,一起探究全诗的意象,顺利打开了学习思维,课堂进入良性互动之中。

鉴赏古诗词,要关注语言表达技巧与修辞方法的运用,从诗词意象角度切入,充分调动学生的鉴赏思维,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确保鉴赏维系在较高品位之上。陆游的诗词大多带有怀才不遇的惆怅,其意象分析应紧扣作者情感,为学生学习提供明确的方向,这样的鉴赏引导无疑是高效的。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 篇6

关键词:新课程 古代诗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c)-0000-00

1 知人论世、自主学习 “知人论世”是传统的语文诗歌鉴赏措施,但是知人论世要掌握的最基层原则主要就体现在对诗歌的剖析等方面,深入理解探讨古代诗歌当时所面临的背景、当时的条件与作者所写的文章联系起来,猜测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古代的孟子到现代的鲁迅都深入的阐述了同一种颂诗观点,就是读者要从作者所处的朝代、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所处的环境了解作者当时的想法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否则,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以及诗人所写文章时的感情将都不能够全面的体现出来。从这句话来看,在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里面,在一篇诗歌进行鉴赏之前,应该对诗人所处的朝代以及环境等进行了解和调查,并且高中语文的诗歌鉴赏里面,就需要教师进行科学、正确的开导,只有在对诗歌的长期背景了解下才能够保证诗歌的韵味都已体现,被学生所了解。这样还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高瞻远瞩的情形下对文学作品进行触类旁通的鉴赏。

2 咬文嚼字、仔细推敲 古代的诗歌很注重其欣赏过程中的应该学会品字,对于诗歌中所使用的某个字或者词深入的进行思索和探讨,例如,在“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里面,就应该对“吟“字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赏析,浅析当时作者用这个字的缘由,为什么不用其他字而用吟字。并且学生针对这个字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体会当时的心境,咬文嚼字是很好的进行鉴赏诗歌的措施和途径。

从宏观的角度掌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路,找到整篇诗歌的中心点,倘若能够抓住诗歌的中心点,就算是诗歌的内容再长,也不会觉得太棘手,并且能够快速的掌握整篇文章所要表答的思想和内容,准确的进行宏观把握。例如,《蜀道难》一文就是出自李白的一首意蕴丰富的长诗,里面所要表达的意蕴深厚、深入浅出,学生倘若要快速的明白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且不能够找到理解的中心点,这时学生往往会忽略从题目出发,本诗歌应深入的对题目开始进行“咬文嚼字”,对于“难”字更要深入的进行理解和揣摩,并且观察内容里面出现“难”字得诗句是什么?不难发现,文中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句话将整篇诗歌的思想都得以体现。并且学生也能够快速的从文中找到切入点,理解全文大意,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微观方向上面来分析,针对学生的深入理解,在诗歌的阅读和分析上面,老师更应大力寻找诗歌突破口,为学生进行提供诗歌鉴赏的着手点。例如,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文里面,里面有一句经典的描述波涛汹涌的海浪的诗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这句,也有人觉得这句可以将“穿空”改成“崩云”,将“拍”改成“裂”,就可以针对这几个字进行探讨,既能够增强人们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又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对这些词语和字进行咬文嚼字,讨论和研究究竟是后者好,还是前者好,深入研究里面的深厚韵味,不过讨论的结果不是最重要的,相关研究学者也是举棋不定。

3 情境再现 联想想象 在进行诗歌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及当时的心境,对于诗歌所包含的韵味,教学应该对其进行牵引性的指导,让学生能够领略诗中所包含的美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然后针对性的讲出自己对这些诗歌的感受。例如,在《卫风· 氓 邶风· 静女》里面就应该针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情境的联想,想象诗歌的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倾慕之情,以及男主人公后来对女主人公进行爱意表达的场景,也可以由班上的男生与女生进行场景的对白、活动的开展,并对这首诗深入的进行探讨,倘若条件允许,还可以让学生针对这首诗编制成一片小说,作为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参考。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明白作者的意境,还能够促进学生对字词的揣摩能力,让学生能够快速的理解和掌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总之,诗歌的鉴赏不是只读懂就好,还应该通过知人论世、自主学习,咬文嚼字、情境

在线的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古代的诗歌每个字与词都是经过诗人慎重的考虑与精密的斟酌之后写作出来的,尚需要深入的品尝才能够理解其中的韵味,相信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之下。语文的诗歌鉴赏将不会是学生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陈莎莉.语文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华南师范大学學报(社会科学版),1998,(02) .

[2] 雨辰,乃森,顾黄初.影响中国20世纪的语文教育大家钱基博(1887-1957)[J].语文教学通讯, 2006,(12) .

[3] 张鸿苓.正确处理语文教育中的几种关系[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7,(10) .

[4] 邵子华.语文教育要高举理想主义的旗帜[J].当代教育科学,2005,(19) .

[5] 祁兵.古代诗歌的鉴赏方略(上)[J].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4,(08).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7

一、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审美教育的价值导向

美国著名学者博伊说:“教学内容不应当仅局限于学科范围本身, 还要在课堂上体现出人文主义的精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 注意尊重人, 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 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 努力寻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点, 将知识与方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在一起, 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使学生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成长为富有个性的、蕴藏着巨大能量和善于学习创新的人。审美教育着眼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整体培养, 重视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人的完善。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美的思想, 发展美的品格, 培养美的情操, 形成美的人格, 发展人的个性。语文教材含有丰厚的审美教育资源, 诗歌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诗歌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应充分发掘诗歌中丰富的人文性。在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 诗人灿若星河, 作品浩如烟海, 风格异彩纷呈。仅唐一代, 就有奔放飘逸的李白, 沉郁顿挫的杜甫, 通俗平易的白居易, 清新峻拔的杜牧, 奇诡险怪的李贺, 绮丽精工的李商隐……中国的诗歌, 像一条横亘古今的河流, 流淌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 激荡着历史精魂的心曲, 成为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 熏陶人的思想, 陶冶人的性情, 净化人的心境, 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在古代诗歌教学中, 教师积极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 深入地理解, 仔细地揣摩, 自如地运用, 自然会受到诗歌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影响。这样,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健康的审美情趣,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热情、崇高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等等。

二、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联系

古代诗歌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文体, 有其自身的特点, 这些都对审美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朱光潜说:“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 较纯粹, 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 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也就是说古代诗歌在音律方面讲究平仄押韵, 注重节奏, 琅琅上口, 富于音乐性, 使学生在诵读、背诵中获得音乐的美感, 感受到语言的韵律美;语言上则更为简练, 结构更为严谨, 注重艺术意象的塑造, 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感, 把学生引进它所展示的优美境界中, 使学生在读诗中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在内容上提倡“诗言志”, 让读者去品味言外之意, 象外之形, 其文化内涵丰富, 饱含作者的感情, 便于学生融入诗境中, 聆听诗人的心声, 体会作品情感美和作者的人格美, 更能点燃人心, 打动读者。诗人郭小川就曾说“诗是表现感情的, 当然也表现思想, 但感情可以说是思想的翅膀, 没有感情, 尽管是思想, 也不是诗”。新课改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入很多古代诗歌, 这些古代诗歌具有典范性, 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文质兼美, 是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的结合, 其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化身、美的体现。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者融于其中, 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 生发审美愉悦, 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陶冶他们的情操, 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热情。难怪普希金曾说, 诗人“用言词把人心照亮”, 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雪莱也说“诗以想象和热情启发人类向善”。

审美活动在诗歌教学活动中也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第一, 在古代诗歌教学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 能够使学生对阅读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诱发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热爱古代诗歌、探索古代文化的强烈欲望和热情, 激发他们学习古代诗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 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科学性, 产生发现和识别真理的灵感。“以美启真”发生作用的机制, 是审美感和理智感的内在联系。总之, 古代诗歌教学和审美教育不是对立的, 而是统一的。

三、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现

新课程改革以来, 高中语文教科书 (以2007年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为例) 进行了调整, 一共收录了30首古代诗歌, 这些诗歌作品的作者都是在古代文学方面具有深远影响的大家, 具有代表性。作品时间跨度上也很大, 从最早的周代的《诗经》到唐代的诗歌;从内容上看, 有以《孔雀东南飞》为代表的叙事诗、《短歌行》为代表的抒情诗、以《山居秋暝》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 以《蜀相》为代表的咏史诗, 《旅夜书怀》为代表的行旅诗等等。大量优秀的不同题材的诗歌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审美教育的资源。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资源, 如何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实现审美教育, 值得我们探究和实践。

教师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诵读和品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诵读非常重要, 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通过诵读, 可以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 形式优美;可以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感受文字背后所蕴涵的内容, 从而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受到审美教育。诵读的形式多样, 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诵读方法, 这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诗歌的语言很精练含蓄, 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最深刻的内容, 可谓“言简意赅”。古人做诗很讲究词句的锤炼, 故有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贾岛的“两句三年成, 一吟双泪流”之说。古代诗歌中的名句, 更是如此, 所以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时, 不仅要让学生咬文嚼字, 体味语言的魅力, 更要品味诗人的人格美, 提高自己, 完善自己的人格。陶行知先生认为要乘着“美的精神”, 从而创造出“真善美的祖国”, “真善美的世界”, “真善美的人生”。诗歌是诗人以其充沛的热情、睿智的目光去感悟、发现生活后, 奉献给人们的一份精神产品, 是人性的展露、情感的浓缩。通过解读诗歌, 可以感受别样的人生体验, 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高中教材中选入李白、杜甫的诗歌, 这两位诗人不仅对古代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人格更让我们钦佩。李白是一位性格豪放, 感情奔放, 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想象奇特, 《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就是例子。然而, 他才华横溢却被权臣诽谤, 不受重用, 他写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这种倔强不屈的性格, 值得我们学习。杜甫写下了《兵车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表现民生疾苦的诗作, 更写了《春望》《登岳阳楼》《登高》等诗作, 家国之痛和个人的悲哀融为一体。这样的诗歌,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品味, 学习诗人的人格美, 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运用多媒体, 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多媒体教学具有高度的再现性, 它能使诗歌教学形声化。印象鲜明, 可以充分展示诗歌中涉及的多种自然景观、人物形象, 为学生理解诗歌提供了直观的感受, 有利于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能使他们处于一种爱学与乐学的学习状态中。在古代诗歌教学中, 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比起只靠用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起课来, 显然要生动、形象得多。具体可感的形象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 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消除听课时的枯燥感和疲劳感, 使他们能在感情的参与下进行审美鉴赏活动。在诗歌教学中, 首先是朗读诗歌, 但教师干巴巴的范读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借助多媒体, 效果就会大不相同。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为学生播放李煜的《虞美人》、《相见欢》, 苏轼的《水调歌头》, 岳飞的《满江红》的歌曲, 让学生理解词的歌唱性, 欣赏词所达到的美感。当学生朗读《琵琶行》时, 通过多媒体播一段琵琶曲《春江花月夜》, 再配以古代歌女弹奏琵琶的图片, 或者江南月夜的图片, 一下子就会将学生引领到白居易所描绘的境界中。听觉和视觉的刺激会加深学生对作者所描绘的音乐的理解,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窃窃如私语。大弦小弦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的描写, 对琵琶音乐不熟悉的学生是很难理解的, 只有借助相关的琵琶曲, 并有“FLASH”制作出相关的画面, 五彩缤纷的珠子纷纷落下的画面, 会使教学更为形象直观, 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呈现出的目不暇接, 转化为耳不暇闻的音乐变化之美, 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审美欲望。让学生朗读《孔雀东南飞》, 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为背景音乐, 缠绵凄婉的音乐让人似乎看到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的悲欢离合, 体会到他们离别时的柔肠寸断。

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 积极引导学生提升审美层次。语文教师必须树立自己的文学和审美素养与诗歌教学同步发展的观念, 这是从事诗歌教学的前提条件。诗歌中蕴含的美是多方面的, 所以要求教师在诗歌教学中, 引导学生领悟、品味、消化诗中的深刻意蕴。充分挖掘利用诸多美的因素,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和判断能力, 这是审美教育的目标。古代诗歌其思想内涵有它独特的方面, 如诗人的怀才不遇, 他们虽然有疾恶如仇、正直贤达、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 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操, 但也有情绪低落、消极避世的一面。要让学生分清美与丑, 以便于批判地吸收。另外, “诗人”与“诗”离我们甚远, 诗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千差万别, 人生经历、思想意识也不同, 所以引导学生不必全盘接受, 要从诗中走出来, 借诗移情, 面对现实, 结合现实谈个人的感受。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 篇8

一、介绍诗人生平要平易生动

古代诗歌教学, 通常先要介绍作者生平经历。古代诗人不仅有名有字, 有的还有自号、谥号, 如李白自号青莲居士, 杜甫自号少陵野老, 苏轼自号东坡居士, 陶渊明私谥靖节征士, 欧阳修谥号文忠, 等等。这些称谓对初中生来说不免显得生疏, 若要求他们死记硬背实在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 对作者名、字和号的介绍不应太看重, 以避免使初中生对古代诗人产生一种隔膜感, 在心理上加以排斥。另值一提的是, 古人文人在其人生历程和诗歌创作中也流传着许多生动的故事, 这必然会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据此, 在古代诗歌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诗歌内容, 加以适当补充介绍, 以使初中生寻求到一份新鲜感和亲切感, 从而增强学习古代诗歌的欲望。比如, 在介绍唐代诗人李贺时, 教师一方面要告诉学生他酷爱读书, 勤于写作的品质。另一方面也应介绍李贺写作诗歌的“苦”:经常是骑着一匹瘦驴出门, 带着一个书童, 背着一个布袋, 路上看到什么景色, 忽然有所感悟, 就写下一句, 放到布袋里面。他的母亲看见了, 非常心疼, 就伤心地说:“我的儿啊!你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成语“呕心沥血”就出自这里, 可见李贺苦吟的程度。这个故事会使学生加深对李贺的理解, 崇敬之情会油然而生, 也会增强其对李贺诗歌的喜爱之心。

另外, 在教学中对古代诗人官职的介绍也要简略, 讲课时要尽可能转化为现在的称呼, 以便于学生的理解、认同。如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初中生必备古诗文》对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写作背景的介绍是:“《渔家傲》这首词是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时所作。”这里所谓“经略使”是唐宋时期的官职, 为边防军事长官, 与都督并置。对初中生而言, 如将“经略副使”讲成边防军副司令容易被接受, 也更感兴趣, 以此类推, “知延州”则可讲成担任延州市市长, 这样学生就易于也乐于接受了。

二、讲读诗歌主旨要浅近易懂

古代诗歌内容丰富, 表现手法多样, 其主旨或明朗, 或含蓄;或质朴, 或高深。初中生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还比较直观、浅显。因此, 我们在讲解古代诗歌, 概括诗歌主旨时, 应该浅近易懂, 努力使初中生接受。不然, 很可能会使他们感到古代诗歌不好理解, 以至于造成畏惧古代诗歌、排斥古代诗歌, 甚或厌恶古代诗歌的不良后果, 从而大大影响古代诗歌的教学效果。

以解读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一词为例。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所作, 当时,

他在政治上极其不得意, 与自己感情深厚的弟弟又多年没能见面。恰逢中秋节, 借词抒发心中的感慨。词的上片, 对月抒怀;下片, 对月怀人。“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表现了苏轼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怀, 对初中生而言, 这是难以理解的。对此, 教师讲解时不应过多加以阐述。而对揭示该词主旨的句子“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则应要求学生详细品读, 以真正懂得苏轼该词所要表达的人生理念:对每一个人而言, 生命最重要。在此基础上, 教师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珍惜生命的人生教育, 这才算是实现了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教学理念的目标。

三、诵读诗歌形式力求多样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在初中古代诗歌教学中, 几乎所有教师都要求学生反复地读, 直至烂熟于心。学生朗读都被要求用普通话, 这虽不失为一种正确的教学手段, 但模式化的教学形式不容易使初中生产生新鲜感, 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他们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兴趣。再说, 古代诗歌的押韵与现代诗歌是有不同的, 虽一般来说是用平声韵, 但也有的诗词是用仄声韵, 有的甚至用的是仄声韵中的入声韵。而入声韵在普通话中已不存在, 但它在各地的方言中恰被广泛地保存。所以, 有些诗词用普通话朗诵时不押韵;而用方言朗诵时, 则朗朗上口, 韵味无穷。比如, 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 最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就押的入声韵:戚、息、急、识、摘、黑、滴、得。再如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 , 押的入声韵:歇、烈、月、切、雪、灭、缺、血、阙。对江浙等地吴方言或江淮方言区的学生来说, 如果指导他们用方言朗读, 既押韵, 又别有趣味, 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同时, 对古代诗歌的朗读, 还可以采取表演的形式, 即根据诗歌描写的内容, 让学生扮演诗歌作者或诗歌中的形象进行表演式的朗读, 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样不但加深其对诗人和诗歌的理解, 更能培养和提高他们对古代诗歌学习的兴趣。比如, 北朝民歌《木兰诗》描写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歌颂了她不畏艰险的决心和淡泊名利的品质。诗中形象丰富、生动, 在学生朗诵该诗时, 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别扮演木兰、将军、天子、爷娘、阿姊、小弟、伙伴等形象进行表演, 做到诗舞结合, 情景交融, 在愉悦中领略古代诗歌的美。

四、利用名人效应, 催生初中生对古代诗歌的亲切感

相对于古代文学作品而言, 初中生一般更容易接受现当代文学作品。事实上, 不少学生课后也乐于主动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因此, 教师在古代诗歌教学中, 可充分利用现当代文学名著中的古代诗歌, 催生初中生对古代诗歌的亲切感。比如, 初中生对琼瑶的言情小说和金庸的武侠小说很感兴趣, 而琼瑶和金庸在作品中, 或引用古代诗歌, 或创作古体诗歌。教师应充分利用初中生对琼瑶、金庸等作家的名人效应, 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诗歌的阅读、学习, 有效地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比如琼瑶作品《在水一方》描写了杜小双与朱诗尧、卢友文之间缠绵感人的爱情故事, 自然吸引了很多初中生进行阅读, 歌曲《在水一方》更是传唱全国:“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绿草萋萋, 白雾迷离。有位佳人, 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 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 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踪迹。却见仿佛依稀, 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这首歌出自《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另外, 《烟雨蒙蒙》引用了欧阳修的《圣无忧》:“珠帘卷, 暮云愁。垂杨暗锁青楼, 烟雨蒙蒙如画, 轻风吹旋收。香断锦屏新别, 人闲玉簟初秋。多少旧欢新恨, 书杳杳、梦悠悠。”《寒烟翠》引用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黯乡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初中生将他们喜欢的作家作品与古代诗歌联系到一起, 自然会对古代诗歌的美产生直观的感受, 对古代诗歌的喜欢也会更进一层。

如此看来, 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也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学问。作为一线教师, 我们理应把握时代脉搏, 深研教学内经, 触摸学生魂律, 循序渐进, 深入浅出, 顺其自然, 以求古诗词教学效果明显。

摘要:在初中古代诗歌教学中, 因作者和作品距今时代久远, 学生多有隔膜感。打通古今, 让学生与诗人和诗歌发生直接联系, 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初中学生如何鉴赏古代诗歌 篇9

近年以来, 新课程改革正在火热地进行着, 传统的语文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 而古代诗歌, 既是传统文化的代表, 又是中高考的重难点, 如何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进行教学呢?我认为应从古代诗歌的内容、情感、语言、形象、表达技巧、体裁等多角度去分析鉴赏, 这是提高诗歌鉴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对古代诗歌内容的鉴赏

古代诗歌, 浩如烟海、内容博大, 从《诗经》到明清的诗歌, 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赞叹, 但就内容而言, 大体可分为:

1. 写景抒情。如: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 , 诗歌景中含情, 融情入景, 烟花含愁。孤帆载憾, 天际碧水带走着诗人的无尽思念, 惜别之情从每个画面中渗透到读者眼前。

2.咏物言志。山川河流, 花草树木, 清风明月, 飞禽走兽等均成为诗人引用的对象。如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怡然闲适的心情, 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3.边塞征战。如: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4.怀古咏史。如刘禹锡的“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西塞山怀古》) 。

5.即事感怀。如白居易的“同时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6.羁旅行役。如:马致远的“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以上是对诗歌的大体分类, 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鉴赏时, 能快速地了解其内容, 以便把握其诗的要旨。

二.对古代诗歌情感的鉴赏

诗歌是抒情的语言艺术, 能否准确鉴赏诗歌的关键所在就是把握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类:

1.惜别之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

2. 思乡之情: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3. 怀古之情:如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4. 讽喻之情: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赴奉先咏怀》)

5.报国之情:如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叫胡马度阴山。” (《出塞》)

6.咏景之情:如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7.恋友之情:如白居易的“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长相思》)

三.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

诗歌语言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严实质朴, 含蓄隽永。

如《悯农》运用白描, 不加修饰, 真切深刻, 平易近人, 全首诗20字, 读者容易理解。而含蓄隽永其特点是意在言外, 不直接叙述, 言在此而意在彼, 让读者体味。字短情长味深, 启人联想、想象, 开启读者悟性, 导入美感的享受。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向夫妻间挂念问候, 时、境、情融为一体, 倾吐深情的憧憬均显示言外, 隐于其中, 越嚼越有味。

2.形象生动, 清新雅致。

如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用语新颖别致, 不落俗套, 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美感。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莺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 动静相结合, 色彩绚丽, 语言形象清新生动。

3.绚丽飘逸, 和谐婉转。

如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 景色绮丽, 变幻莫测, 体现着绚丽飘逸之美。如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 形象完整丰富, 韵味含蓄深长, 音韵和谐婉转, 语言精练自然。

四.对古代诗歌形象的鉴赏。

诗歌源于客观存在事物、景色和人, 一旦展现于诗人的笔下, 造就了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1.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行中渗透着爱国情怀, 忧国忧民的形象跃然纸上, 胸襟是何等广阔。

2.豪放洒脱的形象。

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 表现淡于富贵, 傲视圣贤, 傲岸不羁, 豪放自负的性格。

3.儿女情长的形象。

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烛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诗歌写无限忧伤和别后绵绵相思之愁, 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 相思之苦, 表达了对情爱的无比坚贞, 寄托着至死不渝的深情。

4. 归隐田园, 寄情山水的形象。

如陶潜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饮酒》) 写的是悠游自在、隐居山林的生活, 安贫乐道的思想。

5. 爱惜人才的形象。

如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已亥杂诗》) 其对人才的渴求, 毫无遮掩地表现了出来。

五.对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1.风格流派:从唐代至清代, 诗人辈出, 群芳斗艳, 万紫千红, 既有浪漫主义大师, 又有现实主义巨匠。陈子昂的愤激慷慨;李白的“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豪迈奔放飘逸;王维的“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高适的雄厚浑朴, 笔势豪健;岑参的雄奇瑰丽, 热情奔放;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绮丽精工等等。

2.表现手法:比兴手法是古诗中较常见的, 如《诗经》、《乐府》诗中“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3.对比手法:如“兴, 百姓苦;亡, 百姓苦。”诗句运用对比手法道出了封建统治者剥削人民, 压迫人民的本质, 封建王朝之兴衰, 百姓都遭殃。

4.象征手法:如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5. 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等修辞格的运用。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运用了醒目的设问, 形象的比喻, 极度的夸张, 使之产生了强烈艺术感染力。

6. 渲染烘托。如:龚自珍的“浩荡离愁白日斜, 咏鞭东指即天涯。”作者用日斜和天涯路烘托无限离愁、渲染流露出天涯漂泊的苍茫迷惘之感。

另外, 还可以从古代诗歌体裁上, 语言的变形, 词性的改变, 诗人所炼之“意”, 诗词中的省略, 了解“诗眼”等方面来对诗歌进行鉴赏。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探析 篇10

当今的语文教学, 对诗歌的教学往往程序化, 一般只是让学生熟悉诗歌内容之后便直接灌输其思想内容, 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把握诗歌内容, 而且对于诗歌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学生也无法感知。我们作为初中语文老师, 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更好更快乐地去学好古诗词?本人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激发兴趣, 让学生爱上古诗词

传统应试教学中, 教师为了应对考试, 又或是迫于教学任务的压力, 只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学生被动接受, 完全不知老师所云。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 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地束缚, 对课程没了好奇之心, 有的甚至产生了反感, 这对文学教学是极其不利的。因此要做好课堂诗歌教学, 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的学生正是青春年少充满活力的时候, 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 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 教师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 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性, 让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让他们和诗歌中的灵魂有一个直接的碰撞, 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完善他们的思维方式。如, 当学生们在学习《观沧海》这首诗的时候, 教师完全可以在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讲解之后, 让学生们自己发表对此诗的看法与理解, 10个人也许有10种看法, 这便是诗歌教学的成功了。

二、结合背景, 理解古诗词

初中课堂, 目前主要是以教材为主要上课的工具。但由于种种限制, 教材只能给出一定的诗歌背景介绍。在学生没有阅读其他的内容或者是没有了解文章背景的时候, 学习起来会有些困难。因此要想做好课堂诗歌教学,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增大学生阅读量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每周抽几节课组织学生去阅览室或者图书馆上阅读课, 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电影电视剧等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图像比文字更加直观, 表达的内容更多, 对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很有好处。如曹操的《龟虽寿》这首诗, 教材并没有给出详细的时代背景, 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的了解, 弄清楚作者此时的心境, 恐怕很难理解其蕴含的意思。如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视频,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 这样会加深他们的理解, 对教学也很有帮助。

三、联系生活, 运用古诗词

古诗词作为祖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的明珠,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诵读, 如何理解, 还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它。例如, 在外出旅游登山时, 教师可以适时问学生:此时你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大多数学生一定能想出:会当临绝顶, 一览众山小。当某位学生没有考好时, 教师问其他学生, 可以用李白的哪句诗来安慰一下他?学生会想到: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当教师在讲到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中写雨的一节时, 讲到“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教师可以问学生雨为什么会有细密、轻盈这样的特点?学生会想到杜甫的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另外, 我经常鼓励学生多关注生活中的古诗词, 适时将这些古诗词运用到作文中。有些学生不但运用自如, 还会对一些古诗词进行创造性的加工改造。比如有一位学生在写到自己的校服丢了时, 居然能模仿《春晓》写道:“春眠不觉晓, 校服吹跑了。若有拾到者, 酬谢少不了。”他的聪明才智, 他对古诗词的巧妙改写不能不让我们由衷地折服。

诗歌在初中的语文教学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重, 可见其重要性。要想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感悟诗歌的文化韵味, 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发现规律。相信通过努力, 一定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将诗歌的文化内涵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李正霞.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点滴谈[J].语文天地 (初中版) , 2011, (6) :38-39.

[2]季敏.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初探[J].教书育人 (教师新概念) , 2011, (6) :56.

上一篇:文化与技术关系下一篇:化痰通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