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有效措施

2024-08-07

采取有效措施(精选十篇)

采取有效措施 篇1

一、严格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本地区农发资金监管体系

用制度管理资金运行, 监督项目实施。根据财政部、国家农发办下发的有关制度和办法, 及时制订、印发农发资金管理的实施办法和细则, 利用各种会议机会, 加强业务培训。

二、严格实行“三专”管理, 从源头归顺资金管理渠道

凡立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市县 (区) , 涉及财政资金都要求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的“三专”管理, 大部分市县还继续保留专户储存, 使农发财政资金进出有序、轨迹清晰、核算方便, 从资金筹集、拨付源头上就统一了管理, 归顺了渠道。有效防止了滞留资金、虚假配套、乱支乱用等问题, 及时、全面、准确反映农发资金的筹措和投向使用情况。

三、全面推行县级报账制, 完善内部监督审核机制

各市县农发办事机构均设立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报账专户, 全面推行财政无偿资金县级报账制, 严把项目工程预算、施工、验收、决算四个环节。对实行工程招投标或承包的项目, 按照项目计划批复建设内容, 由施工单位根据中标 (承包) 合同, 提出用款申请, 经工程监理公司和项目建设单位核实后, 先预付合同价的30%, 保证工程启动实施, 随后根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建设单位有关人员签字盖章的工程进度结算表以及验收意见等, 陆续支付资金, 已办理竣工决算并经验收合格后, 扣除10%质量保证金, 一年后无问题再支付。对未实行工程招投标或承包的项目, 由县农发办和农口业务部门, 根据下达项目实施计划批复, 预付部分启动资金, 项目完工后, 实施单位根据竣工验收单和开具的原始发票, 经县级农发办有关人员审核签字后, 据实报账支付。对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无偿资金, 由项目实施单位以真实、有效的原始票据报账。

经过实践, 实行县级报账制, 取消了“以拨代支”的支付方式, 减少了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 规范了报账范围和审批权限, 严肃了财经纪律, 提高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强化了资金管理的责任意识, 减少了资金管理的违纪违规行为, 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招投标制、监理制、法人制管理, 加强了内部管理之间的密切协作和沟通, 优化了事前有预算, 事中有结算, 事后有决算的管理秩序, 促进了项目建设向规范化管理方向发展。

四、坚持不动产抵押机制, 规范财政有偿资金管理

借出有偿资金时, 除逐级签订借款合同外, 坚持采用不动产抵押等措施, 切实将债权债务落到实处, 确保按期回收。回收到期有偿资金时, 除提前下达催款通知、进行调查摸底、加强宣传工作外, 还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加紧回收、与安排年度项目计划任务和分配财政资金规模挂钩等措施, 促使其按期还款;对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确实难以偿还的财政有偿资金, 积极申请延期还款和呆帐核销;对连续两年不积极主动回收上缴到期有偿资金的市县, 年终通过预算结算予以扣回。

五、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开展审计, 加大外部监督检查力度

自治区农发办每年都主动邀请或申请审计厅在安排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时, 将农发资金作为专项进行全面审计或抽查审计或委托地市县审计;每年7月年度项目省级验收前, 各市县农发办主动邀请同级审计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对提出的问题积极整改。同时, 每年都积极配合各级审计部门和财政监督机构等做好农发专项资金的审计和监督检查工作。从2005年开始, 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农发资金的到位、使用、管理等情况, 分年度分项目核查, 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检查审计, 使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强化了资金管理意识, 培训提高了基层财会人员业务水平。

六、积极探索有效管理机制, 创新资金运行管理模式

1. 按照“综合因素法”分配下达投资控制指标

土地治理项目按“综合因素法”分配下达中央财政投资控制指标, 以资金控制项目规模;产业化经营项目中央财政投资控制指标实行总量控制, 全区范围内筛选确定项目, 不分县下达指标, 确保重点地区、重点项目。

2. 加强预算管理, 确保配套资金足额落实到位

每年10月份, 自治区农发办根据当年国家农发办批复下达中央财政投资指标情况和下一年工作重点, 就开始测算分析下一年自治区本级财政配套资金情况, 及时向厅领导和预算处汇报, 当年预算能追加的尽量追加, 当年不能解决的, 及时打入下一年度预算安排解决, 从而保证了自治区本级财政配套资金的足额落实到位甚至超配;市县级财政配套资金主要是根据自治区下达的年度投资控制指标, 通过预算安排解决。自治区对市县配套资金实行奖优罚劣、“倒配制”等配套保障机制。即在规定期限内, 达不到规定配套比例的, 相应地调减投资控制指标;没有安排配套资金的, 原则上不安排项目, 调减的投资指标调剂给有配套能力的项目市县;搞虚假配套的, 按比例扣减下一年投资分配指标。

3. 加快资金支出进度, 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每年春季施工前, 根据分配投资控制指标, 提前下拨30%省级配套资金, 确保当年项目启动实施;年度项目计划批复后, 及时下达中央财政预算支出指标和省级财政配套资金。同时, 督促市县加快预算支出进度, 加快完工工程结算和报账支付工作。

4. 积极推行项目资金公示制

让项目区群众心里明白项目内容、项目投资和投工投劳数等。有的市县在项目区附近农户房屋墙上或项目区标志碑上, 将项目实施内容和投资计划以及项目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名称、电话等公示于众, 项目区群众对此十分满意。还有的市县农发办在每年项目审定前, 通过媒体向全县各乡镇公示, 使各乡镇明白当年的项目资金和任务量、对项目前期工作的要求以及立项条件等, 从而促进了竞争立项机制。

5. 积极探索创新对部分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实行省级提款报账制管理模式

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事故隐患 篇2

摘要:分析造成事故隐患的分类,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措施。关键词:措施 控制 隐患

安全生产工作对于企业发展、壮大至关重要,是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历史告诉我们除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外,任何生产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我国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中明确提出“预防为主”的理念,预防事故隐患就是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管理上的缺陷。本文分析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隐患。

1造成事故隐患的分类

利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的观点分析,造成事故隐患的原因可归纳为三类,即“人”的隐患,“机”的隐患,“环境”的隐患。事故隐患的发展正是随着这三种隐患的发展而发展。只要“人、机、环境”中的其中之一出了问题,就会形成事故隐患。

“人”——指直接作业人员,及其管理人员及周围的其他人员等。“机”——指机器设备、信息系统、施工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其它产品。

“环境”——指施工生产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正确认识事故隐患并准确地分析,查找其形成的原因,有利于及早发现隐患,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杜绝事故的发生。

2控制措施

2.1控制“人”的隐患

事故起源于人,人是作业过程的控制者,在作业过程中即使“机”、“环境”的条件都很好,但若是人在作业过程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就能直接形成事故隐患,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还会直接造成“机”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为另一些具有不安全行为的人提供了酿成事故的先决条件——隐患,当另一些人的不安全行为与这些已经先期存在的“机”与“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交叉时,事故便由此产生了。所以,“人”是事故隐患产生的主要方面。

针对“人”的多种不安全行为,为了有效控制事故隐患的发生,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⑴采取有效方法努力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除常规的岗前教育方式外,可以搞一些新的形式,如:①建立部分岗位职工与其管理干部实行安全生产互相监督的机制;②通过让事故责任者和负事故领导责任者讲述酿成事故前的想法和发生事故后的亲身感受来教育当事人和他人;③让部分岗位职工轮流当一天安全员,以切身体会事故隐患控制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等等。

⑵必须在班前班中注意观察职工的思想情绪变化,以防止作业人员因家庭困难或其它原因导致作业思想不集中,从而形成事故隐患。这就需要职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及早发现作业人员存在的不良情绪并改变其工作岗位。

⑶坚持做到“三不伤害”,即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伤害他人,自己不被他人伤害。如果每一位职工都能真正做到“三不伤害”,也就能有效控制事故隐患的发生了。

⑷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与各类经济指标挂钩,以强化各级领导,广大职工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使广大干部职工逐渐从 “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从而减少乃至杜绝“人”的隐患。

2.2控制“机”的隐患

“机”的隐患是指设备、设施方面的不安全性能的本质性隐患,也就是设备、设施在使用前就存在的一些缺陷。一般“机”的隐患存在的原因有:⑴先天性工程设计缺陷。一些设备、设施的设计,使人在识别、判断和习惯性动作等方面产生误操作。⑵使用劣质产品。

任何一个生产和操作场所,“机”始终是人的劳动工具,服从于人,执行人的意志。“人”与“机”的关系是否协调,要看“机”本身是否具备适应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而定。针对“机”的隐患存在的原因,要控制“机”的隐患,就必须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性安全,而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性安全的关键在于如何使设备、设施适应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⑴采用隐患评估的方法,对照隐患评估项目,找出设备、设施的本质性隐患,从而想方设法予以整改消除。

⑵定期对设备、设施、作业工具等方面进行常规性检修保养,从而使其始终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⑶对新购设备结合工厂自身特点研究安全对策,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加设安全装臵和安全警告牌予以提示。

⑷杜绝采用劣质产品的现象发生。

⑸在设计设备(包括各种工具)时应尽可能排除诱发误操作的因素,使设备特征等不致使操作人员发生误操作,同时防止对“机”进行人为性破坏,保持“机”的安全状态。2.3控制“环境”的隐患

“环境”是指生产环境,它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约束,对于同一生产流程而言,由于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所形成的生产环境也就不同。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环境”适宜时,一般不会出现错误的作业行为;相反,当“环境”较差时,人就处于比较烦躁的状态,头脑会反应迟钝,工作则会顾此失彼,极易发生差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部分精密器械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引起环境隐患的一些因素。

影响人的自然环境主要有雨、雪、雾、大风等天气,影响人的作业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⑴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当空气中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大时,会使人产生头晕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作业动作反应缓慢或失调等不良生理现象,若人长时间处于此类环境中作业,则将导致职业病或中毒等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的现象发生,如在狭小场所焊割作业时就会产生大量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⑵生产过程中的噪声与振动。噪声对正常工作有干扰,对人体有害,最普遍的是听不清对方的谈话,影响交流,严重时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若作业人员长时间处于高噪声的工作环境中,往往会出现动作失调或误听指令信号引起误操作,从而导致工伤事故的发生。⑶光照问题。任何作业都是在光照的环境中进行的,如果有足够的采光或照明,可以使人舒展开朗,减少操作差错,提高生产速度和质量。如果光照不良,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能见度低的昏暗光线使人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更易出现误操作,而光线过分刺眼时又会损害人的眼睛,使人产生目眩,无法看清作业场所的严重“环境”隐患。

要控制“环境”隐患,必须确保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对于自然环境虽然难以控制,但可以通过天气预报选择作业时间,同时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如高温季节加强通风,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而冬季要注意防冻保暖、防滑工作。对于作业环境可以利用管理逐步改进完善,如在狭小场所作业时加强通风,在噪声大的车间设臵隔音操作室,对光线不足的生产场所加装照明灯具,在光线过于刺眼的场所戴好防光镜,同时尽量避免操作台过分光滑,以免光线反射刺激人眼等。通过建立健全良好的管理制度,特别是现场管理制度,使环境中各项指标都能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环境”的隐患,从而给安全生产带来良好的“环境”。

4结论

采取有效措施 加快采购进程 篇3

今年,牡丹江市政府采购中心为了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的快速发展,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把“效能年”建设落到实处。中心以执行力建设为重点,在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工作作风等方面抓住执行重点、落实执行计划、完善执行制度、取得执行效果。同时,积极做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不断优化采购流程,实行工作限时办结,向采购当事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政府采购工作“三减少两提高”,使效能建设与政府采购事业发展协调推进,共同发展。

二、加快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步伐。中心深入挖掘黑龙江省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各模块功能,对采购流程,采购时限、采购安排,采购模板、网上采购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整合,创造了开展网上询价和网上竞谈的系统环境,全部政府采购业务实现业务流转无纸化和政府采购电子化。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阳光体育顺利开展 篇4

1. 从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特

征着手, 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设计活动的内容, 做到有特色、有活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

2. 从体育后进生着手, 提高体育后进生

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意识。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应着重抓好体育后进生这一环节, 指导后进生, 促进后进生进步, 为后进生补课, 不使一个后进生掉队。

3. 从体育锻炼效果着手, 由专人管理和

指导, 制定好锻炼计划, 力求达到适度的运动量, 充分体现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本质属性。

4. 从使学生明确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作

用着手, 学生虽有兴趣, 但中考当前, 自己压抑欲望, 不敢表现出这种兴趣。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发展的作用, 很有必要。

5. 从宣传“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着手,

宣传“8-1>8”的意义, 宣传“劳逸结合”的生理机制等, 使学生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 进行积极性休息, 从而有效调节大脑思维, 消除大脑疲劳, 提高学习效率, 使生理、心理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并让学习成绩优秀、课外锻炼积极的学生谈谈对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体会, 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6. 从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着手, 遵循

“小场地、大体育”原则安排场地, 设计安全的器材, 追求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效性。

二、五个“落实”

要做到五个落实, 即时间落实、场地落实、项目落实、辅导教师落实、人员落实。学校每年定期举行篮球、排球、眼保健操、广播操等比赛, 还有为期两个月的体育节。以赛促练、全员参与, 保障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为了丰富文体活动内容, 学校组织体育教师深入研究, 不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改变体育活动内容按照运动类别划分的惯例、开发出许多趣味性强、健身效果好的体育游戏和活动, 使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不断提高。

比如, 我校体育节的“五项改革”体现新理念。自从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我校非常重视体育新课程改革, 并把新理念体现到学校组织的所有活动中。一年一度的体育节, 强调全员参与, 突出师生互动、合作, 五项改革举措, 把全校师生全部拉进了运动场。师生都认为:“体育节让同学们抛开学业压力, 劳逸结合, 学玩兼顾,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五项改革举措为:一是变集中比赛为系列活动。活动内容由原先单一的田径运动会, 变成集广播操、中国象棋、乒乓球、篮球、跳长绳、拔河、田径等系列赛事为一体的体育节, 扩大学生的选项面。二是变重竞技为竞技、竞趣相结合。体育节除保留田径、篮球两大传统特色外, 增设了宣传体育知识的黑板报设计等比赛, 增加运动情趣。三是变少数参加为全员参与。体育节改变以往少数尖子参赛的局面, 变为全部学生参加比赛。四是变学生单一参与为师生共同合作。体育节增设三分钟跳长绳等多个师生共同参与的项目, 许多项目由学生、教师一同担任裁判。五是变学校单独活动为学校、家庭、社会多方互动。体育节强调“大学校观”, 注重合理开发、利用学校体育场地、教学资源, 邀请企业篮球队等进行友谊赛, 增加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与交流, 让体育节走进社会。

比如, “让校园热起来”, 从每年的12月初开始, 学校用长跑活动取代了课间操的体育锻炼方式, 开展了一年一度的“冬季体育锻炼长跑月”活动, 全校师生集结在学校操场, 各班排着整齐的队伍, 喊着响亮的口号, 投入到壮观的长跑活动当中。这项活动每年都有象征意义的名称, 今年是“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 将有关奥运的趣味性项目加入到冬季长跑中去。学校250米一圈的操场, 每天课间跑5圈, 代表着奥运五环, 加上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 学生跑步的总长度最后会和奥运火炬传递的里程数一样。学生们的激情都很高涨。由于学校采用了更多的趣味运动项目加以引导, 使枯燥的长跑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因此, “冬季长跑活动”这一传统项目在湖州八中长盛不衰。

2. 组织保障

体育组教师在保证学校规定的学生活动时间的基础上, 按月份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一些特色比赛, 如:3月份的“三人制篮球赛”;4月份的棋类比赛;5月份的排球比赛;9月份的广播操比赛;10月、11份的体育节;12月份的跳长绳比赛;1月份的元旦长跑比赛。

3. 课堂教学保障

体育课程改革以来, 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课程设置, 每班每周安排三节体育课, 我校体育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精心准备, 认真上课, 每堂体育课都要写教学反思, 以保障每堂课的教学质量。

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教师队伍 篇5

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桐梓县新站镇中心学校

张华元

在全国十二届三次人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这为我们农村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农村教师努力工作有了目标、有了梦想。但,当今农村教师处于教师群体的最底层,有的包班教学,有的复式教学,还有的多学科教学,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不管是知识面,还是工作量,都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总觉得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差距大,心理上有说不出滋味和不平衡;加之,长期在边远、高寒地区从事农村教育的老师,受人看不起,自认为“没本事、无能力”,久而久之,绝大多数农村教师心理防线受到极大的冲击,消极情绪日积月累,自暴自弃心理问题日趋严重。为此,为加快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对农村教师实行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农村教师的心理问题,有效稳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应加大对农村教师的优惠和倾斜力度。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十八大四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改革和全国、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对长期在最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荣誉和生活条件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优惠待遇。目前,尽管农村教师的职称得到全员聘任,边远补贴也在增加,但与他们的付出极不相称,要真正让农村教师得到的工资福利比城镇教师的高,得到的荣誉和职称比城镇教师的多,得到的生活待遇比城镇教师的好,只有及时兑现各种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切忌雷声大、雨点小,只打雷、不下雨的现象发生,才能让农村老师真正得到实惠。这样,农村教师就会自我安慰,自我调节,能缓解心理压力。

第二、对农村学校应合理测算编制来配备教师。目前,农村学校第2页

共2页 生源不足、教师匮乏,基础设施差,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加之,生源日益减少,学校“空心化”现象特别严重。所以,上级人事编制部门和教育主管局,在审编和测算教师时,不能采取农村学校和城镇学校按师生比“一刀切”的办法来配备教师,应该采用县城学校按师生比来配备教师,农村中小学按班级数来配备教师的“双轨制”办法,还要科学合理配置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教师,同时还要考虑配备实验操作员、远教管理员、安全保卫、图书仪器和后勤工人等教辅人员,切实减轻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负担,真正建设一支数量适当、质量合格、结构合理、优化精干,具有特色的教师队伍,这样,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稳定,才大有希望。

第三、农村教师应实行轮岗交流和上挂学习制度。现在,学校必须建立健全有序的竞争机制,开展“坐标定位”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去优质支教,把好的办学理念、特色教育和现代教学送到农村学校,使农村学生享受同等的优质教育;让农村教师到县城学校挂职学习,学习先进学校的好经验,掌握好的教学方法,使农村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这样,使学校形成一盘活水,经常输入更多更好的新鲜血液,既消除了长期的老面孔,又解开了农村教师闭关自守、井底之蛙的定式思维。

第四、应多组织农村教师开展教学业务提高活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多组织教师开展优质课、基本技能大赛和擂台赛等活动,特意增加指标和放宽条件,让更多的农村教师积极参与、得到锻炼,激发他们的兴趣,有意尝到甜头,这样,更好地促进农村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扎实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组织开展“青蓝工程”活动,实行传、帮、带,采取一对

一、跟师学等措施,促进农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努力提高农村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准、教学方法、第2页

共2页 基本技能和班级管理的实际水平。更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农村学校中青年教师搭建舞台、提供机会,让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大显身手、展示才华,使他们在基层教育战线上,干有奔头、想有盼头。

总之,采取以上措施,既鼓励了农村教师安心踏实工作,又解决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稳定问题,使他们兢兢业业地教书,认认真真地育人,有效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第2页

采取有效措施 做好农机检修工作 篇6

关键词:大安;农机检修;农机化生产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8-42-1

1 采取的有效措施

1.1 切实加强领导、组织工作到位

市农机管理部门每年都及时下发文件,对农机检修工作进行认真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各乡(镇)管理服务农机站高度重视,把抓好农机检修作为农机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岗位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为抓好农机检修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2 落实任务,准备工作充分

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针对农机检修工作任务繁重、资金紧张等特点,及早制定农机检修计划,落实检修责任制。组织农机科技人员深入乡、村、农户,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宣传农机检修工作的重大意义,精心组织开展检修摸底调查工作,摸清本地需检修机具的种类和数量,帮助农民解决在农机检修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确保农机具检修质量。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作用,积极组织采购农机具零配件,开展集中机具检查、维护和保养服务,确保农机检修需要。

1.3 健全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和省农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根据作业地块,合理编组机具配套、科学确定行车路线、积极开展复式作业、搞好机具调度,切实加强对现有农机维修网点的监督管理,落实农机维修质量保证制度,提高农机作业质量,保障机械安全运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1.4 搞好服务,确保检修质量

各级农机化管理部门在农机检修工作上强化指导和服务,及时调度检修进度,反馈检修工作信息。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和农户,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农机检修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协调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对农机修理网点使用和经营企业销售的零配件质量进行检查,销售。2013年,大安市共检查农机维修网点 120个,核发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 46个(其中新核发 98个)。形成以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为主导,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核心,以农机维修网点为依托,充分发挥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作用。

1.5 抓好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对农机维修和驾驶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组织举办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班和技术讲座,向广大农机手传授农机具维护保养和使用操作知识,提高农机手维修保养技能。据统计,大安市共培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维修人员3500 人次,有效提高农机维修和驾驶操作人员的农机具安装调整、维修保养、使用操作等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促进农机检修工作的开展。

1.6 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各级农机化管理部门充分利用农机化信息网站、农机化信息简报和其他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农业机械化在抗御自然灾害,提高粮食产量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农机检修工作重要性,宣传农机维修工作动态和先进经验,为农机检修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虽然大安市农机维修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工作滞后;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秩序混乱;维修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维修网点等级不明确;缺少相应的仪器检测设备和专用工具;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现象严重;维修质量达不到技术标准,损害了广大农业机械拥有者和使用者的切身利益。

3 今后工作计划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切实加强对全省农业机械维修网点的管理,保证维修质量,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章制度和维修等级标准,逐步规范农业机械维修市场秩序,使农业机械维修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3.1 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抓好落实

要切实加强对农机具检修工作的领导,精心准备,周密安排,把检修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认真调查摸底,了解掌握各种类型农机具的技术状态,制定切实可行的检修计划,层层落实责任,并及时掌握检修工作动态,认真协调解决检修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农机具检修工作有序进行。

3.2 认真组织,强化服务,确保质量

要在检修期间,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组织开展巡回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帮助农机经营户保养、调试、检修各类农业机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检修彻底,不留隐患。

3.3 做好农机维修网点基本情况调查工作

加强农业机械维修管理,保证维修质量,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确保农机维修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全面了解掌握农业机械维修网点的基本现状,对大安市农机维修网点的名称、地址、数量、法人代表、经营形式、维修等级、维修人员、固定资产、经营情况等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逐一审核。结合大安市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农业机械维修网点等级标准。实行科学分类,技术指导,规范管理。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篇7

1 方法

1.1 根据38号文件及《方案》的要求,我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决定,根据医院现在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药品的疗效、价格和不良反应的风险分为:非限制使用类、限制使用类、特殊使用类三级。

1.2非限制类抗菌药物价格比较低廉,头孢一代及常用的青霉素类。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二代头孢或常用抗菌谱广价格低廉的三代头孢。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价格偏高和抗菌谱窄的三、四代头孢及所有加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如果新上市或本院新更换的品种因为存在不良反应风险或价格偏高,即是一代头孢也分到特殊使用级。

1.3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与医师处方权限相结合,医师处方权限与本院HIS管理系统相结合,每级医师处方权都是微机控制,超权限使用药物微机不执行命令,特殊情况必须使用特殊类抗菌药物时由主任签字进入主任权限。

1.4 对医院抗菌药物实行动态管理发现某个品种使用量大,销售金额连续2个月排在第一,提交医院药事委员会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是否将该品种停止使用或清除医院;如果该品种集中在某个科室,把该科室2个月销售金额、使用强度在全院进行排序并做成课件,利用科室早晨查房前15~20min时间对科室进行专项培训。

2 结果

2009~2011年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金额比例及使用强度情况,详见表1;提高对科室培训后2011年下半年抗菌药物金额占药品总金额比例、使用率、使用强度变化情况,详见表2。

3 讨论

从表1、2可以看出,抗菌药物三代或相当于三代头孢类,使用量明显下降,一、二代头孢使用量上升。因非限制类、限制类抗菌药物价格相对低廉,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又是临床开具处方的主力军,所以,增加非限制类和限制类品种,即能保证临床治疗需求,又能降低抗菌药物各项指标。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目标管理及奖惩制度相结合,我院药事考核小组根据本院与各科室签订的抗菌药物目标责任状规定的各项指标,每月1~5号将全院各科室上月份药品使用情况、病历质控、处方点评、手术预防用药等进行分析评估,结果上报医务科并全院公示,考评结果作为各科室主任及医师绩效考核、晋升、评优的重要指标。对存在问题的科室和个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通力协作才能解决的问题[1]。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首先院长应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并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做到层层落实。

参考文献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篇8

一、朝阳县基本现状

朝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 全县总土地面积4 230km 2, 其中农用地面积29.4万hm 2, 占全县总面积的69.47%, 建设用地1.96万hm 2, 占4.65%, 未利用土地面积为10.95万hm 2, 占25.88%。

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1 265万元, 农业总产值366 633万元 (现价) , 人均生产总值11 331元。全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 805元, 家庭经营性人均纯收入2 360元。2008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566 733人, 其中农业人口为530 884人, 非农业人口为35 849人。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22 504hm 2, 其中, 有林地面积78 397.1hm 2, 疏林地面积4 016.83hm 2, 灌木林面积98 037.5hm 2, 未成林地面积5 666.6hm 2, 无立木林地面积1 464.7hm 2, 宜林地面积34 652.9hm 2, 森林覆盖率47.17%。

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2 111 724m 3, 其中, 林分蓄积量1 782 325m 3, 疏林地蓄积24 543m 3。全县公益林地面积190 006.6hm 2, 商品林地面积32 229.0hm 2。

二、退耕还林成果

1. 造林完成情况

2002~2008年, 朝阳县共完成退耕还林29 453hm 2, 其中退耕地造林7 453hm 2, 造林树种有山杏、大枣、杨树等, 各树种分别是3 067hm 2、2 853hm 2、1 533hm 2。荒山造林22 000hm 2, 造林树种有杨树、刺槐、山杏、侧柏等, 各树种分别是2 667hm 2、8 000hm 2、9 333hm 2、2 000hm 2。工程建设质量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造林面积保存率达到100%。

该工程项目共涉及31个乡镇, 256个行政村, 36 000农户。共完成投资14 638.3万元, 其中粮食折现金及现金补助9 849.3万元, 造林完成投资4 209万元, 封山育林投资580万元。

2. 林分经营管理现状

现在林分长势良好, 2002~2007年营造的杨树已经开始郁闭, 年营造的杨树平均胸径达到18cm, 平均树高达到13.0m, 蓄积量达到75m 3/hm 2;2004年以前营造的山杏和大枣也开始结果, 大枣产量平均达1 800kg/hm 2, 山杏核产量平均达1 200kg/hm 2。孙家湾乡退耕还林工程北山流域大枣林长势喜人, 大枣产量达3 000kg/hm 2。

3. 林分的经济效益

退耕护岸林工程中栽植的杨树、刺槐、侧柏等树种还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大枣、山杏已有经济效益。2010年雨量充沛, 大枣的收益在4 000元~7 500元/hm 2, 比种植粮食作物的收益要高, 山杏的收益在2 500~5 000元左右, 比种植粮食作物的收益要低, 并且销路不畅。

三、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

1. 造林地块零散, 管理难度大

退耕还林涉及千家万户, 有些造林地块极其零散, 加之退耕还林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深度也不够, 退耕户管理意识不强, 抚育、管护措施跟不上, 严重影响了苗木的生长及保存。对于效益好的可能管理得就好一些, 效益不好的存在弃管现象。

2. 经费不足, 后续工程实施难度大

此项工程政策性强, 粮食和现金补助直接到退耕农户手中, 后续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 而工程内后期管理各种费用没有专项预算, 对工程成果巩固有相当大的影响。

3. 退耕还林的经营效益比农作物效益低

近几年, 国家对农业投资明显上升, 同时粮食价格上涨, 经营农作物的收益明显提高, 现在, 农作物的各项补贴收益达到1 050~1 350元/hm 2, 再加上种植收益, 经营农作物的收入明显提高, 每公顷纯收入达4 500~7 500元, 两项收入合计每公顷达5 550~8 850元。而退耕还林每公顷收益 (含国家补助资金) 2 500~7 500元, 退耕还林管理不善, 或者由于品种的原因, 其经济收益就要低于农作物的经济收益。

4. 受自然条件影响, 树木长势达不到预期目标

由于该地区气候干旱, 降雨量偏少等原因, 有些用材林树木年生长量极小, 另外春季常发生冻害, 致使工程区山杏核大量减产, 以上原因, 直接影响到退耕农户的经济收入。

5. 后续产业发展跟不上, 造成某些产品滞销局面

工程区内山杏、大枣是农户主要栽植树种, 遇丰收年份, 杏核、大枣产量增加, 会产生滞销的现象, 价格也不高, 因为没有大的企业收购这些农产品。这也影响了退耕农户搞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建议及对策

1. 加强抚育管理

退耕还林工程逐步由造林阶段转变为营林阶段, 为了达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的目的, 必须加大宣传、培训的力度, 培训那些实用性强、简便易行的经营管理技术,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切实加强退耕还林地块抚育管理。对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地块, 要做好补植补造。把退耕还林的补植补造和抚育管理与政策兑现结合起来。

2. 增加工程后期投入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成效, 国家应加大退耕还林后期管理投资力度, 即在政策上应按照总投资拨付相应的工作经费, 建立起国家、地方政府投一点, 群众筹一点的多元投资机制, 保证工程建设效果。

3. 编制好退耕还林经营方案

对已实施的退耕还林地块做好全面自查, 根据自查结果, 针对各小班的不同情况, 编制近5年的经营方案。按照批准的经营方案, 管理退耕护岸林的林分, 根据各小班的不同现状, 提出整改措施, 对于保存率不好的小班要补植, 对造林密度过大的林分, 要加强透光抚育等措施, 该修枝的修枝, 该施肥的施肥, 逐步改变经营现状。

4. 增加科技投入, 建立样板示范点

随着退耕还林工作的不断深入, 应加大林业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后期管理方面也离不开这些, 嫁接技术、育苗技术、丰产栽培技术等, 有了好的技术, 退耕农户少走弯路, 尽早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 要建立科技示范点, 从而对农户起到示范作用, 促进其他退耕户对退耕还林有效管理。

5. 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特色经济

采取有效措施 篇9

一、注重导入环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高中地理知识有的内容比较抽象, 如何实现新旧知识的链接, 导入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新课导入中除了具有引出新知识的功能以外, 还要看它是否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来导入新课, 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等等, 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 但是无论哪种导入方式, 都需要渗透一定的趣味性, 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恰到好处的导入会立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帮助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地球的运动”一课时, 其中有“地球自转、公转”等几个概念, 这几个概念比较抽象, 学生一时很难理解, 向来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为了顺利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让学生理解这几个概念的含义, 就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一个课件, 课件中生动形象地演示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学生经过这样的画面感受, 兴趣被激发了, 从地球的自转中理解了“自转”的概念, 从地球绕着太阳转理解力“公转”的概念。这样的导入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中多设疑问, 对难点问题适时点拨

教学中我们要设计问题情境, 努力给学生营造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氛围, 根据课堂中的实际情况、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不同的教学内容, 精心地设计出目的明确、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所提的问题要遵循高中生的知识水平与认知的一般规律, 问题的坡度要循序渐进, 逐渐加深, 不宜跨度太大。设疑首先应该掌握好在新课开始时就设疑, 在教学新课之前可通过有趣的小故事、深化发生的热点事件进行设疑,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 可以在学生思维分散时设疑。虽然高中生具备一定的自觉学习习惯, 但其思维与注意力不可能在一节课内都集中, 所以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变换情境, 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最后, 可以在学生的思维疲劳时进行点拨。课堂中如果始终是枯燥的讲解或烦琐的练习, 一成不变地围绕某个问题讨论, 学生的大脑思维容易出现倦怠现象, 从而不思进取。所以, 在地理课堂中应该增加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问题来激趣, 特别是在有重点知识或难点知识难以解答出来的时候, 以此来活跃学生的思维, 并不断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三、开展课堂有效性提问, 打开学生思维之门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追问, 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讨教学内容, 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开发学生智力, 掌握所学知识。问题的设置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从而让学生易于接受, 并能激发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问题, 从而让教学目的更好地实现。例如:在教学“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 不妨先提问:在冬季与夏季的北冰洋洋流中, 它的方向有何变化?然后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时, 就提醒学生:应该结合南亚的季风来考虑, 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学实践证明, 提问必须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提出, 如果问题难度过大, 学生就会不知如何回答, 这样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 难度较大的问题要适当降低难度。例如:在教学“宇宙中的地球”一课时, 问什么是地球的普通性时, 学生就难以回答出来, 此时, 就适当降低问题难度, 把问题进行分解, 通过提问八大行星公转方向、轨道形状、轨道倾角等来得出地球的普通性。通过过教师的有效提问, 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架起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 把师生的情感紧密地联系起来, 从而进一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建立评价机制, 不断地激励学生奋发

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拥有自信, 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有了这样的评价, 学生就会把它转化成为学习的动力。这样就把学习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自觉行为。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建立评价机制, 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首先, 要与学生开展共同评价,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 让学生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其次是评价注重学习过程, 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学习的结果, 关心考试成绩, 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 个体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慢长探究与反思的过程, 所以, 在评价中作为教师更要关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 不仅要保护那些学习很认真刻苦的学生, 还要保护那些成绩没有明显提高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 对学生还要进行纵向比较。个体间总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学习上的进步也不一样, 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名次来衡量学生的成绩, 而是要看学生在自身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也就是说要善于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评价总的来说要以肯定为主, 少些批评与指责。我们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让学生看到成功, 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总之, 要开展高中地理有效教学, 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 努力融入多学科知识。同时, 采取各种教学策略,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让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摘要: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要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高质量完成地理知识传授与基本技能掌握的同时让课堂教学更富有效果, 让课堂成为富有灵性的信息交流, 在交流中提高合作能力, 不断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 从而探索新的知识。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有效

参考文献

[1]谢上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考试周刊, 2010, (30) .

[2]栾春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8) .

采取有效措施 篇10

一、了解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

1. 初中生在学习上有很强的依赖性, 进

入高中后, 还像初中那样, 跟随老师惯性运转, 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 坐等上课, 课前没有预习, 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 上课忙于记笔记, 没听到“门道”。

2. 进入高中后思想松懈。

有些同学由于初三学习比较辛苦, 到高一有松口气的想法, 因为离高考毕竟还有三年时间, 尤其是初三靠拼命补课突击上来的部分同学, 还指望“重温旧梦”, 这是很危险的想法。如果高一基础太差, 指望高三突击, 实践表明多数同学会落空。

3. 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 轻视基

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 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 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 但对难题很感兴趣, 以显示自己的“水平”, 好高骛远, 重“量”轻“质”, 陷入题海, 结果适得其反。

二、了解初高中数学的差异

1.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 多为常

量, 题型少而简单, 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 多研究变量、字母, 不仅注重计算, 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 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2. 与初中数学教材相比, 高中数学又一

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 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 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3.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

初中学习中习惯于机械的, 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 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习效果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制定学习计划、做好课前自学、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自觉解决疑难问题、系统进行知识小结、课后要加强巩固。

2. 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

初中阶段同学们对综合分析法、反证法等有了一些体会。与之相比, 高中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要丰富得多。如:集合思想、函数思想、类比法、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等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于各部分知识中, 都需要大家认真体会。了解、掌握、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3. 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做到: (1) 注意思考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2) 注意例题与习题间的联系; (3) 弄清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而系统、灵活地掌握高中数学。

四、教师正确引导提高教学质量

1. 教师首先要搞好入学教育, 提高学生

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紧迫感, 消除松懈情绪, 其次是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 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 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2.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首先要立足于大纲和教材, 尊重学生实际, 实行层次教学。

其次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 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 到高中, 它们有的加深了, 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 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 在讲授新知识时, 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 复习和区别旧知识, 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 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还要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最后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并且能有效利用专题教学, 集中精力攻克难点, 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 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 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 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 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 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 提高讲解效率;并且直观性强, 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

4. 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 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

上一篇:先进事迹下一篇:侵犯商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