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进入方式

2024-08-20

市场进入方式(精选十篇)

市场进入方式 篇1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为了获得国际竞争优势而对生产要素进行全球一体化配置的过程,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种制度安排, 即企业将自己的资金、技术、人力、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或产品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方式。所以, 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直接关系到企业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程度, 影响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所获得的收益和所面临的风险。因此,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问题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这一问题, 西方学者提出的理论颇多, 如交易费用理论、内部化理论、组织能力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 虽然这些理论已被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在某些方面是有效的, 但是由于这些理论分析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决策问题的角度比较单一, 许多重要的因素也没有包含进去, 对一些特殊问题的解释力因此而大打折扣。譬如, 企业选择某一方式进入国际市场, 可能并不是依据国际产品生命周期所认为的各国生产变化过程与需求变化过程之间差距, 也不是出于交易费用理论所坚持的交易成本最小化的考虑, 而仅仅是为了对竞争对手进行反击。

与此同时, 中外学者还致力于发现和验证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新的关键因素。Hill 等曾建议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模型, 将不同的因素考虑进去, 并且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1]。已有学者尝试构建一个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方式综合决策模型[2][3], 但他们都只是将上述理论所包含的因素进行简单地综合, 并没有意识到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其实是一个决策过程, 没有全面考虑影响决策的因素, 特别是决策主体的因素。令人遗憾的是, 迄今为止, 还没有得到理论界一致认同的综合决策模型。另外, 目前的研究多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 缺乏定量的研究。本文从决策过程论的角度出发, 在整合这一领域相关理论的基础上, 试图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综合决策模型, 并运用择近原则去帮助决策者识别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进而选择该进入方式, 以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标。

二、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的循环模型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要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空间, 保持或增强企业自身竞争优势, 以使得收益不断增长, 而进入国际市场只是实现该目的的一种手段。所以本文不再片面地强调手段的重要性, 而是认为手段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 并将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纳入到实现企业国际化经营目标的过程中去考察。正如 Root (1994) 所言,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是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目标的重要决策之一。当代决策理论认为, 整个决策过程从研究组织的内外环境开始, 继而确定目标、设计可达到该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比较和评估这些方案, 进而进行方案选择 (即作出择优决策) , 最后实施决策方案, 并进行追踪检查和控制, 以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根据该理论逻辑,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作即行动方案的选择是整个决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宏观上看,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过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循环决策的过程, 其中包括四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内外环境分析、确定战略目标、进入方式选择和获得经营绩效。内外环境分析主要是分析国际经营环境和企业自身实力;战略目标是指企业根据内外环境所制定的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以及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进入方式选择是指企业国际化经营时选择什么方式进军外国市场, 有出口贸易、特许经营、合资经营和独资经营四种类型可供选择;经营绩效主要是指企业从国际化经营中所获得的产出和综合利益。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首先从分析国际经营环境和企业自身状况开始, 然后确定国际化经营战略和目标, 从而选择恰当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 最后通过资源的全球化运作获得经营绩效, 并以这种方式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

三、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的综合模型

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在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时, 必须分析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的因素, 而这些因素通常是多种多样和复杂多变的。V. Kumar 和 V. Subramaniam 认为跨国公司的决策过程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决策者的个人特征; (2) 决策的问题; (3) 决策任务的本身特性; (4) 决策的环境[4]。通过对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循环过程的分析和这一领域相关理论的整理, 人们把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的因素归纳为四大类, 即国际化经营环境的因素、企业组织自身的因素、国际化经营动机和战略的因素以及决策主体的因素。

(一) 国际化经营环境的因素

以 N. Farge 和 L. T. Wells[5]为代表的议价能力论认为, 当东道国政府希望通过引进外资推动当地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时, 外资企业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会选择高控制的进入模式 (如对外直接投资) ;反之, 当东道国市场和自然资源对外资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时, 外资企业的议价能力下降, 选择低控制进入模式 (如间接出口) 的可能性增大。国际化经营环境的因素包括母国和东道国的政治与法律环境、经济和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 世界上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这些制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跨国公司投资行为的难易程度及其安全性。当东道国的法制健全和政治稳定时, 企业倾向于选择直接投资方式进入, 反之则可能以出口贸易或特许经营的方式进入。经济因素对跨国经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母国政府的优惠政策也会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东道国的经济政策宽松、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巨大、竞争不很激烈, 科技发展水平较高以及母国的经济政策积极, 那么则适宜在东道国直接投资, 否则就要慎重考虑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决策。文化因素是指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中的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等构成的环境因素。如果东道国和母国的文化差异很大, 这就要求企业具备高超的文化整合技巧和较强的全球战略协调能力, 故企业应该量力而行选择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各国在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上的差异, 既是产生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也是引发对外直接投资的驱动因素。由此可见, 在考虑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时, 企业所面临的母国和东道国的环境都不容忽视。

(二) 企业组织自身的因素

企业组织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资源和能力要素以及产出特点等方面的因素, 它们对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决策有重大影响。面对同样的国际环境, 不同的企业组织表现出很大的行为差异,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之间的资源能力状况存在差异。交易费用理论认为应该根据资产的专用性, 特别是国际企业所拥有知识的隐含性和价值量来决定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

组织能力理论认为企业选择的进入方式是能够最有效开发并发展企业既有能力的模式, 从而能使企业在长期市场竞争中保持并发展自己的优势。这一理论主要考虑知识的特性和文化差异性对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的影响。经营实力 (如资本, 技术知识, 跨文化管理的能力等方面) 雄厚的大型企业会倾向于选择高风险和高报酬的国际直接投资方式, 而经营实力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可能只是将国际业务视为国内业务的补充, 其战略重点是发展国内业务, 因而选择出口贸易或特许经营的进入方式。此外, 国际化阶段理论把国际经营的经验作为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的核心变量, 建议企业随着自身国际经营经验的逐渐积累采取渐进和逐步深入的进入方式。该理论对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给出的解释是:当企业对外国市场和产品了解不多时, 一般先采取出口贸易的方式进入, 当国际经营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企业才开始尝试直接投资的方式。

产出的特点也是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的重大影响因素之一。内部化理论认为当一个行业的产品具有多阶段生产特点时, 如果中间产品的供需通过外部市场进行, 则供需双方关系既不稳定, 也难以协调, 企业有必要通过建立内部市场保证中间产品的供需, 将产生强烈的直接投资倾向。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指出,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动态演变与产品生命周期密切相关。当企业的产出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现象时, 随着产品由创新阶段到成熟阶段, 进而达到标准化阶段, 出口贸易逐渐被独资经营所替代。除此之外, 产品在东道国的适应性也会影响到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

(三) 国际化经营动机和战略的因素

各个企业发展成为国际企业有着各自不同的动机, 包括利用优势能力、占领世界市场、获取战略资源、分散经营风险、应对国际竞争、交易成本最小化和长期收益最大化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国际性扩张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优势能力, 跨国公司对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当一个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时, 特许经营成为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当其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时, 将选择出口贸易的方式;而当企业同时具备上述三种优势时, 国际直接投资便成为可行的国际化经营方式。交易费用理论从交易成本的角度看待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 认为所选择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能使交易成本达到最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动机越强烈, 企业就越有可能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

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组织, 其国际市场的拓展战略也越来越趋向服务于母公司的全球战略。因此, 战略行为理论在国际市场进入的应用研究中得到了高度重视[6][7]。一般来说, 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有三种, 分别是本土化战略、全球化战略和跨国战略。实施本土化战略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出口贸易或直接投资的方式, 以对每个国家市场的需求做出最准确的反应;采取全球化战略的企业通常选择直接出口或投资的方式, 以形成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对外直接投资将是追逐跨国战略企业的最佳选择, 它将有助于企业寻求全球化效率和本土化敏捷反应的统一。总之, 跨国公司在进入外国市场时, 所考虑的不一定是对单个市场而言最有效的进入方式, 而是着眼于全球效率的最大化[3]。

(四) 决策主体的因素

如果决策是由单个企业家作出, 那么该企业家对待风险的态度对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至关重要。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有三种类型:风险厌恶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偏好型。面对目标市场中的相同风险, 虽然这三类企业家都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 但是风险厌恶型的企业家宁愿选择合资经营的方式, 风险中立型的企业家会选择收购的方式, 而风险偏好型的企业家将选择新建投资的方式。由此可见, 企业家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会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个人价值观通过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中的价值成分来影响决策。对企业通过各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所能获得的价值的判断属于决策中的价值成分, 显然这种判断受个人价值观的影响, 企业家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就会作出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如果决策是由高层管理团队做出的, 那么团队的关系融洽程度也会对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决策产生影响。在关系融洽的情况下, 大家的行为和目标都趋于一致, 合理的进入方式容易获得通过。在关系紧张的情况下, 最后选定的进入方式可能就是一种折中的方式。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的四大类因素并不是割裂的, 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比如, 国际化经营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国际化经营战略的调整, 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可能会催生高层决策团队的冒险精神。二是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还要受其本身特性的影响, 因为每一种进入方式所隐含的控制程度、风险、资源投入等均有所不同。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一观点已得到学者们的一致认同。本文在归纳出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构建了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综合决策模型。根据此模型, 决策者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时, 必须综合考虑国际化经营环境的因素、企业组织自身的因素、国际化经营动机和战略的因素以及决策主体的因素。在全面考虑各个影响因素和权衡利弊得失后, 灵活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方式, 从而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标。另外, 由于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变的, 因此还要适时地调整国际市场进入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

四、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的模糊模型

关于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研究未来可能会朝这个方向发展:继续发现和验证更多的影响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 进行归纳和总结, 以修正理论预测的准确度[8]。本文认为要提高理论预测的准确度, 还可以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判别企业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应该属于哪种类型, 从而减少或避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模糊模型识别有两个本质特征:一是事先已知若干标准模型 (称为标准模型库) , 二是有待识别的对象。

在本研究中拟用模糊模型识别方法之一——择近原则, 即设在论域上U={x1, x2, …, xn}上有m个模糊子集A1, A2, …, Am (即m个模型) , 构成了一个标准模型库。被识别的对象B也是U上的一个模糊集, 它与标准模型库中哪一个模型最贴近?我们用σ (A, B) 表示两个模糊集A, B之间的贴近程度 (简称贴近度) , 若有k∈{1, 2, …, m}, 使得σ (Ak, B) =max{σ (Ai, B) |1≤i≤m}, 则B称与Ak最贴近, 或者说把B归于Ak类, 这就是择近原则。

关于贴近度, 本文给出如下实用的定义:

undefined

(一)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标准库的建立

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Franklin R. Root 认为, 所谓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是使企业有可能将其产品、技术、工艺、管理及其它资源进入国外国家 ( 地区) 市场的一种规范化的部署[9], Root 在其研究中将国际市场进人方式归纳为贸易式、契约式和投资式三种方式。本文在有关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研究中集中关注四种主要的方式:出口贸易、特许专营、合资经营和独资经营, 并且每一种进入方式都包含控制程度、经营风险、投资风险、资源投入程度和知识扩散风险等五个方面的特征, 每个特征变量又分成高、中、低三个等级。其中控制程度是指操纵企业资源, 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权;资源投入程度是指企业国际化经营所需投入的各种资源, 包括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技术扩散风险是指企业因专有知识或技术被泄露而蒙受损失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因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多种因素构成的投资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因社会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管理协调方面的风险。

(二)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影响因素的评估和有待识别对象数据的收集

在了解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综合模型后, 跨国界经营者还必须采取数量分析的方法, 对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估, 为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学术界对国际化经营环境的评价方法不尽相同,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冷热分析法” (I.A. Litvak 和 P.M. Banting, 1968) 、等级尺度法 (R.B. Stobaugh, Jr., 1969) 以及关键因素评估法 (闽建蜀, 1987) , 这些方法都可以用来测量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影响因素。本文建议使用关键因素评估法, 此方法从多个角度采用多个指标来全面衡量一个国家的环境因素, 还特别强调了与投资动机相关的关键因素, 因此较其它方法更为合理。

类似也可以采用关键因素评估法对企业自身因素、动机和战略因素和决策主体因素作出评价。在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时, 需要把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影响因素和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特征联系起来。环境因素主要通过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影响进入方式的选择;企业自身因素则主要通过资源投入程度和知识扩散风险来影响进入方式决策;动机和战略因素主要通过控制水平影响进入方式的选择, 不同的国际化经营目标和战略要求有不同的生产经营控制水平;决策者通过相对于收益放大或缩小风险影响决策, 即通过放大或缩小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而影响进入方式的选择。因此, 通过把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影响因素的评估结果集映射到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特征集, 从而获得待识别对象的特征数据。比如通过测量进入方式影响因素, 得到某待识别企业的进入方式特征的相关数据结果是:

(C1, C2, C3, C4, C5) = (0.4, 0.8, 0.3, 0.7, 0.6) 。

(三)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识别

本研究采用贴近度:

undefined, 计算得:

σ (A1, B) =1- (|0.1-0.4|+|0.5-0.8|+|0.1-0.3|+|0.1-0.7|+|0.1-0.6|) /5=0.62

σ (A2, B) =0.54, σ (A3, B) =0.84, σ (A4, B) =0.48。

根据择近原则, 待识别的对象B属于A3, 也就是说该企业应该选择合资经营的方式进军国际市场。

五、小结

在结合商品链和价值链理论等的基础上, Gereffi 提出了全球价值链理论[10]。该理论拓宽了研究视角, 将研究的目光从单个国际企业内部价值活动转移到作为全球供应链的某一环节或整条供应链的企业价值活动, 并认为跨国企业所从事的国际活动是对全球统一价值链条上不同生产环节在全球整合的一个过程, 包括国际企业的全球兼并和全球范围资源再分配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 本文所构建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模型和提出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识别模式将为跨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在全球统一价值链中准确定位提供理论支撑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经济全球化已使国际化经营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对我国企业来说,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主要是指实施“走出去”战略,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影响因素, 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方式, 趋利避害, 充分发挥国际化经营给企业带来的优势, 不断增强企业自身实力, 使企业能够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Hill, Peter Hwang and Kim, W.Ch.An EclecticTheory of the Choice of International Entry Mod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0, 11 (2) :117-128.

[2]Kim C W, Hwang P.Global strategy and multina-tionals’entry mode choic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2, 23 (1) :29-53.

[3]冯正强, 陈立龙.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市场进入方式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 2005 (8) :84-87.

[4]Kumar V, SubramaniamV.AContingency Frameworkforthe Mode ofentryDecision[J].Journal of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7, 23 (1) :29-53.

[5]Fagre N, Wells L T.Bargaining power of multina-tionals and host governmen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82, 3 (1) :1-22.

[6]Kogut, Bruce.Joint Ventures: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J].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 1988, 4 (9) :319-332.

[7]Liang, Neng.Soliciting Unsolicited Export Orders:Are Recipients Chosen at Random?[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5, 29 (8) :37-59.

[8]李冰洁.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理论述评[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4) :97-100.

[9]Root, Franklin, R..Entry 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s.NewYork:Lexington Books, 1994.

进入市场的市场分析 篇2

筹划小组:220团队

筹划完成时间:2010-12-3

“邓老幺〞豆腐干、千张豆腐皮入市筹划书

“邓老幺〞豆腐干、千张豆腐皮是绵阳永健食品新推出的豆类零食,作为新产品要进入市场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如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没有有别于其它对手的特性,如果没有自己的实力支撑,如果没有叫得响的卖点、诉求点和利益点,很难在市场上一炮打响。由于现如今很少有豆腐类零食话重金做广告,几乎都是由消费者自行选择,所以这套筹划方案将明确写出相关卖点、宣传战略,同时规划企业如何做好内部统筹工作,如何配合并加强外部宣传,“邓老幺〞豆腐干、千张豆腐皮将在入市阶段就能取得出奇效果,并为之后开展打下巩固基石。

一、市场分析

(一)市场背景分析〔市场宏观、微观环境分析〕

豆腐干、豆腐皮是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竞争的领域,当然同类产品也非常多、品牌竞争力较大,而且包装等各方面差异不大,所以导致很多品牌的产品类似而混淆了消费者的视角。但就目前总体而言,还是杂而不是特别乱的局面,对于一个想要成为品牌的产品来说,可以在这个环境下取得更大的开展,只要表达出你的不同之处,让消费者记住你,就能够做得很好。整个四川的豆腐干、豆腐皮都有很多大的品牌,所以在入市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但是毕竟不会受到杂牌的冲击,从而还是可以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前提下自力更生,所以,进入市场的危机和机遇是同等的。

〔二〕市场消费需求现状

1、零食对大局部消费者来说,永远都是控制不了的消费品,多多少少都会在其上消费一定金额。从分析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来看,随着社会经济开展和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最求时尚潮流的意识也加强,所以对各种零食的方便使用、包装时尚也有一定要求。并且在强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很多人也会采取吃零食来为自己解压,当然采用这种解压方式的大多数都是女性。

2、豆腐干、豆腐皮主要是豆类零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会使消费者有平安上的顾虑,并且适当的使用豆类食品比拟有益于身体健康。豆腐干、豆腐皮还有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补充钙质,防止因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发育的作用,对小儿、老人的骨骼生长极为有利。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加以宣传,让现在越来越最求健康的消费者知道他们的正确选择。

3、在中国古老的文化中就有豆腐一词,所以这种零食也非常适应中国人的口味,再加上各种口味的推出更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同的地区主打不同的口味,比方四川或重庆就可以主打麻辣,北方地区就可以主打卤味或者五香的。

4、经调查,在各大小卖场都会有各种不同品牌的豆腐类零食,并且销量也非常大,价格也处于中端,大局部消费者都能够消费。在食用者年龄上也并没有要求,所以这是一款老少皆宜的零食,是大家都爱的零食。

(三)目标市场确实定

从四川出发,之后普及全国各地。但是入市初期开展的中心主要集中在四川绵阳地区,然后再进入成都。各大城市的状况如下:

城市

地理环境

经济状况

人口

品牌竞争力

消费水平

成都

攀枝花

一般

较大

德阳

一般

较大

一般

绵阳

较多

较大

一般

乐山

一般

一般

一般

根据上表的情况,大致可见四川的各大城市的根本状况,从成都进入市场的开展很好,但是竞争力太大,而且品牌众多,要想顺利进入市场并被消费者所接受的难度较高,并且以绵阳市永健食品“邓老幺〞豆腐干、千张豆腐皮目前状况,是无法对抗大品牌的冲击的,所以只有避开高竞争市场,转向能致力于开展的市场。但是从攀枝花或德阳进入市场的开展也不会非常好,消费量过少,人口过少。所以只有绵阳的市场状况大体良好〔绵阳现有540多万人口,其中女性有263万人,市区有160万人。绵阳市包括六县一市,143个镇,所以面积人口都比拟适合开展〕,竞争力也不是很大,有利于新产品稳定开展,而且该城市的经济状况不错,未来的开展前景也比拟好,比拟有潜力,而且很重要的是,所要进入市场的新产品也是绵阳本地的公司生产的,所以在运费和环境了解方面提供了很大方便,也有很大优势,所以我们选择了绵阳作为产品入市的第一站。

1、市场的劣势和威胁分析

〔1〕品牌较多,竞争力较大,所以在宣传推广上必须重金打造,还要研发设计与众不同的包装、诉求。

〔2〕新产品入市,就算知名度很高,但是要想到达是消费者购置的效果还是有一定难度,必须不断的做活动,促进销售,以及培养消费者购置习惯。

〔3〕入市费用很高,无论是经销商的选择,还是生产推广和管理运营新产品的本钱费用都不可估量

〔4〕包装独特可能会给顾客带来不习惯,然后放弃购置。

2、市场优势和时机分析

〔1〕该产品属于热门消费品,所以顾客比拟多。

〔2〕新产品宣传包装变化较大,易于将产品定性,是消费者更深刻的认识和选购该产品。

〔3〕绵阳市永健食品“邓老幺〞豆腐干、千张豆腐皮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作为支柱进入;

〔4〕永健食品在推出“邓老幺〞豆腐干、千张豆腐皮之前就已经在绵阳地区推出了其他产品,如泡椒竹笋等,并且市场反响很好,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为公司其他产品的上市打下了很好的根底。

综上所述,绵阳对于我们的新产品而言,时机大过于威胁;新产品开展空间大,所以市场可占领性很大;有利于企业探求市场的需求和潜在顾客。

〔四〕竞争分析

1、主要竞争对手:徽记好巴食“南溪豆腐干〞

2、竞争对手所占的市场份额和市场策略:由于市场销售渠道和销售价格的不同,所占市场份额也不一定,南溪豆腐干就是市场领导者,占据豆腐干的3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我们企业现在所要解决的市场策略是选择适宜的销售渠道组合以及推广方案。

3、可能出现的新开展:更人性化的效劳,包装。比方本产品的新包装〔详情见后〕。

4、在竞争中开展、市场和地理位置优势: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挑战和优势,地理位置上,选择两种方式。根据城内和乡镇来分开分布产品,城内选择密集型分销在KA、MA和消费者聚集的副食店属于密集分销,乡镇那么采取选择性分销方式来铺货。

5、产品的价格、性能、质量在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优势:产品质量一定要有保证,价格根据撇脂定价原那么进行价格策略,但价格不会太高,已到达能够满足和留住消费者的心。

〔五〕“邓老幺〞豆腐干、千张豆腐皮目标人群确实定

1、分析消费者总体:

现有消费者消费本产品的目的是满足自己的零食欲望,或者当礼品送人已到达必要的人情交际。

2、消费者一般在哪些场合会选择本产品:

茶余饭后,休闲娱乐时食用的情况下比拟多。

3、适合本产品消费群的构成:

消费群体年龄为:6岁以上.〔主要消费人群:16——30岁〕

性别:男女皆宜。

4、购置地点:

根据不同包装在不同地方可以购置。散装、单独包装和礼品装大多数是在超市〔KA、MA〕购置,独立包装的可以在各区的副食店购置。

5、购置动机:

A、有一种好奇感,包着尝一尝的心理,满足口感需求。

B、家里来客人时,作为小零食招待客人。朋友外出游玩时的零食。

C、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

6、购置数量:

一次性购置量不大,但是购置频率频繁。

7、购置时机:

分为休闲时候的无目的性购置和有目的性购置。

〔六〕、市场预测与展望

1、在导入期通过各方面工作争取占到绵阳市场份额的5%左右2、2021——2021年末在绵阳市场站稳脚跟,即占领绵阳市场〔导入期过渡成长期〕

3、2021——2021占领四川省,成为四川的领导者〔成长期〕

4、从四川向全国开展〔成长期过渡成熟期〕

二、“邓老幺〞豆腐干、千张豆腐皮产品定位

〔一〕产品理念

1、邓老幺豆腐干,长条的、美味的。

2、好享受、好选择、邓老幺千张豆腐皮。

〔二〕包装设计风格

1、根本设计理念。

考虑到现在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产品包装的设计主要以休闲、大方、自然、方便、平安、卫生为理念,目标顾客为主体,使我们的包装设计能被他们普遍的接受,使他们食用起来更为方便卫生。让我们的产品包装给消费者传达讯息,我们的产品是健康的、美味的,让消费者感觉我们的产品是物有所值,值得信赖的产品,争取让吃过我们邓老幺豆腐皮和豆腐干的顾客成为我们的忠实消费者,进而让他们成为我们产品的活广告。

2、风格设计。

A、不同口味,不同颜色,这次我们的产品主要有五种口味,麻辣味、五香味、泡椒味、烧烤味、青椒味,因此我们产品有五种对应色。其中,麻辣味为我们的主打味。

B、独立小包装。我们的邓老幺千张豆腐皮以及豆腐干,将同步于各种口味对应各自的包装,外包装里还有独立的小包装,便于取食,也便于存放,更卫生,更健康。

C、长条设计。我们的邓老幺千张豆腐皮每一张都会被卷成一个小卷〔类似于火腿肠的外形〕独立包装后呈放在特定的凹形设计槽中便于消费者取食。而豆腐干是在独立包装袋里面一块一块排列成竖排、不重叠。每一竖排含三块小型豆腐干,根据袋装重量规格的不同确定每一袋中独立包装的个数。这样方便消费者不用手取来吃,可直接从包装袋里面挤出食用。

3、包装设计。

A、袋装。针对于一般的包装就是将各种口味的豆腐皮和豆腐干分装在袋子里面,其中包装袋的颜色与口味颜色相对应;将各种小包装的独立口味分装在相对应颜色的袋子里面;将各种小包装的混合口味独立成一个大包装,其中包装的颜色与我们公司的主打色一致。

B、瓶装。瓶装更平安卫生。由于考虑到家庭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处于人们对食品平安卫生的考虑,我们将设计一种瓶装豆腐皮和豆腐干。这种瓶装只针对一种独立口味的瓶装,包装颜色依然与口味颜色相对应。瓶装附送牙签。

C、盒装。基于现在人们对礼品的多样性要求,休闲食品开始在礼品市场占定一定的份额,如,旺旺系列。我们邓老幺豆腐干、豆腐皮可以在该市场开展。这种盒装里以独立包装为主,既有豆腐干也有豆腐皮,每种口味都有,力求多纷多彩,寓意生活的缤彩多纷,精彩绚丽。

D、散装。即独立小包装。主要针对顾客的多样性选择性需求,顾客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自由选择我们的产品。

〔三〕价格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在价格方面我们将采取撇指定价策略,最主要的原因是想让我们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很好的印象,以至于侧面对我们企业形象的宣传,让消费者感觉我们的产品是平安、卫生、值得消费者信赖的产品,在质量上是有保障的。基于上述理由和我们的独特包装本钱,我们的邓老幺千张豆腐皮和豆腐干的定价,比其他的同类产品在同一个市场上平均高出五毛钱到一块钱不等。这样的定价对于注重食品平安卫生、食品档次的群体还是比拟适合的,而且像学生群体这一块还是在他们的消费范围之内。

1、袋装:

A、独立口味装:3元/袋〔80克〕、4.5元/袋(130克)

B、混合口味装:3元/袋〔80克〕、4.5元/袋(130克)

2、瓶装:

6.5元/瓶(125克)

3、盒装〔礼品装〕:

37元/盒〔1000克〕

4、散装:

15元/500克

三、销售实施管理策略

企业内部因素是产品开展的主要因素,想要在一个市场成为领导者,就必须有严格的对外对内政策并能够贯彻实施,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够使企业适应市场的开展。针对以上所述,企业管理方案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建立营销渠道

现在的市场,经销商的稳定和态度就很大的决定了本企业产品的开展,所以建立一个渠道网络必须做到先稳后建,再稳再建,每一个销区,每一个经销商,每一个人都必须落实,这样既稳定,风险也低。但是总所周知,作为新产品的邓老幺千张豆腐皮和豆腐干不可能立马让所以经销商信任,所以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经销商的顾虑,将他们的风险也降到最低,所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议:

1、月度销售返利,并且可以让前期参加的经销商可以成为我企业的投资者,即给予经销商一定股权,他们卖得越多,他们利益也就越大,从而双方到达共赢的效果,最终成为良好关系的合作伙伴。这样对翻开二、三级市场也有很大帮助。进入前期就开始实施这种策略,不仅可以使经销商更为我们企业效力,还会减少我们企业风险,使我们的投资不会付之东流。让经销商成为我们的促销员,而月度返的利那么可以看做是经销商的工资,所以只要在初始做好了策略,后期工作也会更好的开展。

2、站在经销商的角度考虑问题,对经销商好一些,这样可以减少渠道冲突。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对经销商的效劳一定要让经销商感觉到我们一切都在为他们考虑,只要一开始就贯彻这种思想和落实这种行为,一定会吸引更多的经销商,而不是我们不停地去找经销商,这样又省力又省时。

3、渠道成员的选择和数量确定:在前期调查中的各经销商的根本信息来选择经销商。同时根据绵阳市的现在地理情况分析,不同的县、镇选择不同的经销商,但是都必须要选择可塑性的,诚信的,才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培训,从而使我们的豆腐类零食有更好的销量。

〔二〕与大型企业合作

在绵阳有很多企业或者是学校都会给员工发放福利,所以逢年过节时我们企业可以和各大有这方面福利的企业或者学校联系,购置我企业豆腐干,豆腐皮作为福利发放,同时还可以选择比拟有名气的企业作为联谊伙伴,即节庆期间可以开展联欢会,同时我们的豆腐干、豆腐皮那么可以作为桌上小吃,在通过媒体报道后可以自然成为免费广告。

〔三〕内部统筹工作

在新产品上市之前,对每个将于顾客接触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以做到效劳标准一致,给顾客一种尊贵至上的感觉。在质量上,还必须做到严格、标准,让顾客买的得放心,经销商卖的放心。在工作人员管理方面,特别是前期促销员方面一定要做到服装统一,形象干净的原那么。同时将顾客第一手信息、意见反应到公司,从而公司根据建立进行改正,让更多的顾客满意我们的产品。

四、市场推广策略

〔一〕前期工作

1、了解客户需求期望。我们的新产品邓老幺千张豆腐皮和豆腐干的市场推广,应该根据消费者认知的需要来发现和了解顾客的期望、消费趋势及消费习惯,然后努力去满足和超过顾客的期望。开掘到底是什么使得我们的豆腐干更好、具有更高的价值或者更为独特,并且如何比竞争者更好地向消费者传递这些信息是我们产品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如果这些顾客需求能够被识别出来并在邓老幺千张豆腐皮和豆腐干推广中表达出来,那么我们的市场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取得成功。

2、根据客户需求制定我们的豆腐干。调查市场上消费者对豆腐干的意见及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及对豆腐干系列的要求,我们将定制与消费者意见相统一的策略来满足他们的要求。为消费者提供与竞争者截然不同的效劳给顾客,利用我们的推销员吸引市场上的潜在消费者。为使消费者更加容易接触到我们的邓老幺千张豆腐皮和豆腐干,需要我们建立独立的分销渠道,与当地分销商交流我们企业的长期开展方案,充分了解当地市场文化,设计最适合当地市场情况的渠道。

3、市场竞争分析。我们的新产品邓老幺千张豆腐皮和豆腐干在推向市场之后必然将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将进一步拉开企业之间的距离,那些市场影响大、企业综合实力强、豆腐干开展紧跟设计技术潮流并适应企业管理需要的企业将拥有更高的占有率,市场竞争最终将导致优胜劣汰。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基于可持续顾客经营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和外部竞争实力,以豆腐干战略和市场战略为根底,强化资源整合能力,提高市场份额,实现战略目标,在市场拼杀中依靠自身实力、博得消费者喜爱来取胜,争得市场先机,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售前咨询和更好的售后效劳,靠效劳质量取胜是躲避我们撇指定价风险的主要措施。对于顾客提出的意见,我们要认真对待并改正。

4、产品定位。决定我们产品进入新市场成功与否的唯一依据是能否有足够的顾客接受并喜欢它,而为客户提供什么样价值的产品需要通过市场与顾客细分来确定我们的目标市场,这样我们的产品将有个很好的定位。定位我们的新产品是它上市的根底,而客户购置什么豆腐干产品是对定位活动的价值表达,这需要让顾客及时知道我们企业能提供什么样的豆腐干产品来满足他们的需求,通过什么渠道什么样的价格来购置。购置以后对我们产品的意见反应,及我们产品带来了什么价值享受,这些在我们制定市场推广建议是都应该系统规划、整体实施。

邓老幺千张豆腐皮豆腐干进入新市场的核心获得顾客认可

豆腐干概念

获得目标顾客的喜爱、认可、否认

改良未获肯定的局部

制定并实施上市方案

检查方案的实施效率

豆腐干配方

豆腐干包装

豆腐干价格

豆腐干广告

产品销量预测

实际销量数据反应

顾客对产品包装、口味、价格等各方面的意见反应

决定我们新产品上市成功与否的因素和变量很多,有来自社会宏观经济领域、有企业自身对于资源的认知与把握、有竞争环境时代特征、有对客户购置心理和行为的把握程度等等,但一个有效的新豆腐干上市推广方案的形成和有效执行,是保证新豆腐干上市的核心根底。新豆腐干上市推广主要包括上市推广准备阶段、豆腐干上市方案形成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估与调整等四个阶段内容。

〔二〕推广实施

1、广告

宣传

一、目的:

邓老幺豆腐干、豆腐皮以独特的口味和包装设计人性化作为卖点进入绵阳市场,借助各宣传媒介和推广活动进行产品的推广,以此在绵阳零食产品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二、媒体

1、媒体选择

产品导入期:户外广告和卖场广告、报纸。

产品成长期:户外广告、卖场广告和电视广告。

产品成熟期:户外广告、卖场广告、电视广告和网络广告。

2、主题

〔1〕、邓老幺豆腐干,长条的、美味的、健康的。

〔2〕、好享受、好选择、邓老幺千张豆腐皮

3、形式

平面广告:围绕两条广告主题制作一张平面广告〔相关设计见附录1〕

电视广告:围绕两条广告主题分别制作一条15——20秒的广告。〔附录2〕

4、相关工作

〔1〕广告创意制作:以感性诉求为主,强调邓老幺豆腐干、豆腐皮的的美味、健康、包装独特,蕴含四川语言的特色文化,使产品在顾客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2〕广告投放媒体的联系:价格、时间、投放方案。〔只考虑产品入市期〕

选择公交站台,各大小超市即铺货点投放广告。应在产品上市的前三天完成。

〔3〕宣传单:

产品上市当天,促销员在派送试吃品进行产品的推广的同时发放平面广告配套的宣传单,为我们一周后的宣传造势——千层豆腐皮派送做好宣传工作。

5、宣传造势——千层豆腐皮派送〔提前十天发出宣传,吊足消费者的胃口,已到达更好的造势效果,主要采用电视广告〕

地点:在绵阳市中心的人民公园

时间:新产品上市的第二周开始,仅此一周。

说明:豆腐皮的规格为长1M,宽1M,1000层的特制豆腐皮,每次派送一种口味,每人每天只限领一张,不得重复领,在派送的时候附带宣传豆腐干,凡领取千层豆腐皮的顾客即可以优惠的价格购置邓老幺豆腐干(散装,袋装,瓶装,礼品装)。具体实施如下:

名称:千层豆腐干派送会

一、活动目的。

1、利用千层豆腐皮派送介绍新产品及产品定位信息,宣传产品,使我们产品在顾客心中留下又好又深的印象,促进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2、提高永健豆腐干豆腐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活动时间:

2021年元旦当天上午9点到下午6点。

三、参与人员:永健食品人员及顾客。

四、地点:绵阳市中心人民公园

五、宣传点

1、关于食用豆腐干、豆腐皮的健康文化。

2、永健邓老幺豆腐干、豆腐皮的独特口味和人性化包装设计。

3、永健食品的宣传。

六、相关物品准备及考前须知

主办人

协办人

日期

确定地点,举办时间

会场所用横幅的设计制作

宣传所需设备的准备

顾客的礼品准备

准备多个笔记本〔登记顾客根本信息、意见〕

主持人、派送员、现场秩序维护员确实定

主持人、派送员、现场秩序维护员的培训

宣传点的布置

活动结束后的善后工作

6、考前须知

〔1〕联系当地广告公可,将进行活动的商场定稿,出海报、宣传单,站台广告画面样本。

〔2〕注意广告的发布,确保在产品上市前三天完成公交站台,有选择的各大小超市即铺货点和其他户外广告的投放完成。

7、实施细那么

编号

主办人

协办人

户外广告设计稿、注明图形比例色彩构成筹划部

办理发布审批手续与公安、城管、交通等部门联系

确定发布时间、发布周期

选择发布地点

落实发布的价格、费用预算

落实户外品的样式、尺寸

户外宣传品的制作〔联系总部〕

宣传产品的发布

市场部

附录1:

导入期:POP广告背景设计

1、一张:一张欢聚一堂合照,全家老少、各式好友手中举着邓老幺豆腐干、豆腐皮很开心的笑了,豆腐干、豆腐皮有各种包装,各种味道的。文案:邓老幺豆腐干、豆腐皮,长条的、美味的、健康的。

2、报纸、卖场及灯箱传单等广告媒体均围绕:“邓老幺豆腐干、豆腐皮,长条的、美味的、健康的〞进行开展。

附录2:

电视广告的设计采用广告设计采用广告征集大赛形式制作。

比赛时间:根据后期企业开展形式而定

参赛对象:各地高校在校大学生。〔大学生是我们主要消费群体的一大局部〕

比赛获奖制度:一等奖10000元人民币,二等奖6000元人民币,三等奖3000元人民币,获奖人数各一名。

比赛流程:由相关专家鉴定选择出前五位选手后,在进行决赛,具体实施略。

评选形式:通过专家评分以及现场公众投票度进行评选。

活动作用:起到再次造势,和有针对性的建立目标人群的作用

说明:一旦产生冠军,那么将其制作的广告播放,并尊重原创。

附录3:小组分工明细表

完成任务

0805340513

编写市场推广策略,制作PPT,辩论

王雪娇

0805340548

编写前言、市场分析、销售实施管理策略,附录

0805340546

编写市场推广策略,整理方案,修改PPT

向红梅

0805340551

编写产品定位,整理方案

0805340537

编写市场定位,目标人群

说明:①.本次筹划从11月28号开始讨论设计,并分工协作;

②.12月1日进行统计整理资料

③.12月2日到3日进行方案的修改和PPT的制作

市场进入方式 篇3

“淘金”海南岛

1988年,冯仑受国务院体制改革委员会下属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委派,去海南筹建海南改革发展研究所。开办之初,海南省委给了研究所5万块钱,一辆车和一台电脑。有意思的是,海南省委还给了1万台彩电的批文,让研究所用倒批文的钱作为开办经费。最终,研究所的业务被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做研究,一部分搞经营,一部分办杂志。冯仑负责招人,组织研究队伍并管理《新世纪》杂志(即现在的《新世纪周刊》的前身),另外一个人负责经营,招来的人里就有潘石屹。

在当时,冯仑提出,招聘的人至少要学过两个专业,单一专业背景的人知识面和能力比较狭隘,不大有发展。在冯仑招聘的过程中,王启富和易小迪先后加入了研究所。王启富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之后又到中国政法大学学了法律,当时在一家国营的秀港工业旁地产公司做办公室主任,后来跳槽到研究所。易小迪是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专业研究生,在中央党校第一次见到冯仑并有过交流后,就跟着冯仑去了研究所。

来到研究所后,王启富告诉冯仑,他的原领导,秀港公司总经理叫王功权,是一个非常有理想的热血青年,一定要介绍给冯仑。于是,通过王启富,冯仑认识了王功权并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

王功权毕业于吉林大学管理系,被分配到省委宣传部,是宣传部培养的年轻后备干部。王功权的孩子刚出生一个星期,他就利用照顾老婆生孩子的机会偷偷跑到海南,并在从广州到海南的汽车上认识了刘军。刘军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16岁就开始上大学),被分配在成都一个国营企业,听说海南有机会,没跟单位打招呼就来到了广州。在汽车上,王功权和刘军聊了—路,他们约定,到了海南谁先找到工作就来“救”另一个人。王功权在秀港公司先是做办公室主任,不久又当上了总经理,便把刘军叫了过来。

1989年夏天,王功权因故被迫离开秀港公司。海南改革发展研究所被解散,冯仑回到北京,加入了后来因“罐头换飞机”而名震四海的南德经济集团。易小迪在当地开了一家印刷厂,据说当时什么都印,包括结婚证,但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潘石屹也待在海南,勉强维持着自己开的一家公司。

市场进入方式 篇4

从出口、特许经营和国际直接投资中选择合适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 是跨国企业成功的关键。这方面的理论包括交易成本理论 (Anderson, Gatignon, 1986) 、组织行为理论 (Madhok, 1997) 、OIL折衷理论 (Dunning, 1980, 1988) 和投资环境冷热比较分析法 (Litvak, Banting, 1968) 等等。

Is iah A.Litvak和Pe te r M.Banting假设, 被投资国的投资环境越“热”, 跨国企业越倾向于保持经营控制权, 即采取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而投资环境的“冷热”可以归结为七大因素: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成就、文化一元化、法令阻碍、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阻碍、地理及文化差距。对每种因素单独评价为“冷”、“适中”、“热”后, 再将这七方面的分析综合起来, 就形成了对被投资国投资环境的整体评价。例如, 当时香港的评级属于“适中”, 而法国和日本被评为“热” (Litvak, Banting, 1968) 。

本文将用理论结合实证分析, 吸取迪斯尼公司在海外扩张的经验教训, 检验投资环境分析法对这一特殊案例是否具有适用性, 最终探讨娱乐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决定因素, 从而为中国娱乐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选择提供决策的框架。

二、迪斯尼公司海外扩张的进入方式分析

继1955年加州的迪斯尼乐园和1971年佛罗里达州的迪斯尼乐园开幕后, 迪斯尼在1983年登陆东京, 继而9年后欧洲迪斯尼开幕, 2005年香港迪斯尼乐园开幕以来更是引起了几次轰动。同是海外扩张, 三家海外迪斯尼乐园的市场进入方式却有很大区别。迪斯尼公司通过许可合同将东京迪斯尼主题乐园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售予与之没有关联的日本Oriental Land有限公司, 并从该乐园的收入中提成许可费。1987年, 迪斯尼公司与法国政府签订了关于欧洲迪斯尼乐园的协议, 表示乐园的业务将由法国公司Euro Disney Associés S.C.A.来开展, 其中迪斯尼公司占有该法国公司49%的股份, 并获得相应的特许权使用费和管理费收入。后来, 迪斯尼公司直接持股该法国公司的18%, 并持有占其82%权益的母公司欧洲迪斯尼公司39.8%的股份, 即直接和间接持有51%的股份。而香港迪斯尼乐园项目由香港国际主题公园有限公司负责, 该公司57%的股份归香港政府, 其余43%股份和5%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归迪斯尼公司的一间子公司所有。简而言之, 迪斯尼公司在东京迪斯尼乐园采取了较少控制权的特许经营方式, 而在欧洲迪斯尼和香港迪斯尼乐园则采取了不同控制程度的国际直接投资。

欧洲迪斯尼乐园从开幕以来一直处于亏损, 到目前也仅仅收支平衡, 原因众多, 例如法国人对美国文化的抵触, 游客人数虽多, 但人均消费并不乐观, 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的迪斯尼乐园, 其固定支出十分庞大, 导致经营困难。除此以外, 经营还受到其他因素干扰。例如, 由于使用美国劳工标准, 使得整体经营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比之下, 日本迪斯尼乐园却经营得热火朝天, 其盈利能力仅次于美国本土市场。在开业后的头15年, 客流量就达到2亿人次, 比洛杉矶的迪斯尼乐园实现同样的目标少花了10年。其中95%的游客是日本当地人。

香港迪斯尼乐园自2005年9月12日开幕以来, 经营情况也未尽人意。在2006年农历新年期间, 香港迪斯尼更因为爆满而关门拒客, 令游客十分不满, 甚至一度引发冲突, 一时臭名远播。在2007年底, 美国迪斯尼公司首次公开承认运营两年的香港迪斯尼亏损。

根据OIL折衷理论, 跨国企业要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必须具备三大优势。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在欧洲, 东京和香港迪斯尼乐园的经营中是相似的, 进入方式选择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地区位优势的差异。下面就用投资环境冷热比较分析法来考察三地是否具备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分析法中的以下三个因素在这个案例中有明显区别的。

(一) 市场机会

降低生产成本、寻找廉价的生产要素是制造业进行跨国经营是主要动力, 但对于娱乐业来说, 寻找提高营业收入的市场机会才是跨国经营的目的。市场机会可以进一步量化为人口总数、人均GNP等等。欧洲迪斯尼乐园的目标市场主要是欧洲的年轻人, 这一人群却因为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出生率下降趋势而正在不断地缩减, 这一趋势甚至在可见的将来仍将持续。东京迪斯尼乐园的目标则是日益庞大的亚洲市场, 相比欧洲仅有全球新生婴儿的5%, 亚洲却占了57%。当然, 亚洲的消费水平落后于欧洲, 以每年花费在玩具上的开支算, 一个欧洲的儿童平均花费260美元, 而亚洲儿童只有15美元。但是如果仅就法国, 日本和香港而言, 那么无论是人口还是人均GNP, 日本都具备一定的优势。

对于迪斯尼公司而言, 市场机会还要考虑其市场占有率。欧洲迪斯尼乐园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法国本土的主题公园Parc As térix e t Obélix, 此外还有很多自然公园, 例如卢森堡公园和杜立伊公园, 以及巴黎里外的宫殿花园。坐落在亚洲最大的主题公园市场日本, 东京迪斯尼乐园同样面临着竞争对手———以吸引女孩子为主的Hello Kitty彩虹公园, 还有后来因缺乏创意和资金不足结业的豪斯登堡等等。香港迪斯尼乐园的主要竞争对手则是土生土长的海洋公园, 海洋公园早已占有市场, 与当地人结下深深的情缘, 在香港甚至亚洲享有一定的声望, 更曾被福布斯评为世界十大最受欢迎主题乐园之一。同时, 作为一个环保团体和非营利组织, 海洋公园内除了机动游戏外还有不少珍贵的动植物资源, 对青少年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综合市场大小和市场份额来看, 日本的市场机会也大于法国和香港。

(二) 经济发展成就

如果说市场机会是跨国企业使得消费者主观愿意消费的潜力, 那么经济发展成就客观地制约着目标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虽然法国, 日本和香港都是发达国家 (地区) , 但是就迪斯尼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时机来看, 他们的经济发展成就还是存在着差异。当欧洲迪斯尼乐园准备兴建时, 欧洲经济正开始衰退。法国政府之所以开出优厚的条件是希望借此舒缓日趋紧张的就业问题。二战至1989年期间, 日本的经济增长得很快:人均GDP在1966-1972年的6年期间从1000美元上升到2000美元, 3年后上升到3000美元, 在1975-1977年短短两年就从3000美元升到4000美元, 直到1987年达到10000美元。从香港方面来看, 与当年的法国政府类似, 97金融危机之后, 香港政府迫切需要以迪斯尼项目来促进就业和刺激旅游业。在兴建时间点上, 日本的经济发展成就为东京迪斯尼乐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 地理及文化差异

受民族中心主义影响, 消费者往往对从外国进口的产品产生距离感, 尤其当消费者怀疑产品会对自身造成威胁或者担心会威胁本土经济的时候。但是如果这种进口产品属于必需品, 这种距离感会有所减弱 (Sharma et al, 1995) 。而娱乐通常不在必需品之列, 因此文化差异对文化娱乐业的发展会成为较大的障碍。日本人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学习在世界上是闻名已久的, 而欧洲人更为保守。两个迪斯尼乐园在设施的兴建上都仿效了加州的乐园, 有相近的风格, 但是当地游客却有不同的反应。法国人在乐园中只会见到加州风味的烧烤, 却难得找到法国的葡萄酒, 酒店房间的布置令法国人住不惯, 而乐园取名为“欧洲迪斯尼”而非“巴黎迪斯尼”更像是对巴黎人的一个侮辱。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 东京迪斯尼乐园给他们带来了乐趣, 食物的口味可以接受, 而且每逢3月3日, 乐园都会为日本传统节日女儿节举行特别的庆祝活动, 届时迪斯尼的卡通人物将会穿上和服表演。而在香港的迪斯尼乐园不论从格局或是服务方面, 既要考虑到香港年轻人的需要, 还要兼顾内地游客的口味, 实在是总口难调。香港在迪斯尼乐园乐园中增设的中国特色的项目也没有真正迎合香港年轻人的兴趣。从文化差异的可接受程度来看, 日本市场最具优势。当然, 这与经营者本身的文化背景有很大关系。

三、结论

欧洲迪斯尼乐园, 东京迪斯尼乐园以及香港迪斯尼乐园的经营业绩相去甚远。用投资环境冷热比较分析法分析发现, 东京在市场机会、经济发展成就、文化差异等因素上均比较“热”, 但迪斯尼公司却采用了较为保守的特许经营方式。如果通过国际直接投资进入东京市场, 通过特许经营进入巴黎市场或者香港市场, 迪斯尼公司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利润。

全球化带来的市场扩大和成本降低的可能性, 使得进入国际市场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中国在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 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影视文化娱乐企业, 而这些娱乐企业最终也会面临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选择。迪斯尼公司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十分值得中国娱乐企业借鉴。

摘要: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选择是跨国企业成败的关键。如何在出口、特许经营和国际直接投资三者中选择合适的进入方式呢?本文以投资环境冷热比较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全球娱乐业巨头迪斯尼公司的海外扩张方式, 重点分析迪斯尼公司进入巴黎和东京市场的方式, 结果发现进入方式的错配是经营结果相去甚远的原因之一。通过找出娱乐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决定因素, 从而为中国娱乐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选择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娱乐业,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出口,特许经营,国际直接投资

参考文献

[1]Litvak.I.A.and Banting.P.M.1968.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rrangement.Marketing and the New Science of Planning, America Marketing Association, Pages460-497.

[2]Sharma, S.Shimp, T.A., and Shin, J.1995.Consumer ethnocentrism:A test of antecedents and moderators.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Journal, Volume23, Issue1, Pages26-38.

[3]Wei, Y., Liu, B., and Liu, X.2005.Entry mode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a multinomial logit approach.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Volume58, Issue11, Pages1495-1505.

[4]陈浪南洪如明谢绵陛“我国企业跨国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战略”《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7期85-90页

市场进入底部区域 篇5

一般来说,A股市场真正意义上的大底,往往是双重底,即政策底和市场底。从政策上看,目前国内的通胀、经济、政策等宏观形势已经出现了微妙变化;从市场上看,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性底部区域。那么,A股的筑底过程已经完成了吗?

熟悉市场的人告诉我们,市场或已进入底部区域,但是乐观仍需谨慎。

双重底?疑似底部?

10月10日,中央汇金在二级市场自主购人工、农、中、建四大行股票,并继续进行相关市场操作。受该利好刺激,接下来3天市场沪市皆以上涨结束。但是,市场的做多热情也仅仅持续了3天,指数继续弱势下行,并在10月21日下探至2317.27点,创下阶段性新低。

2318点可以看作是A股的中期底部吗?天源证券福州交通路营业部资深分析师黄政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更准确地说,A股是进入—个底部区域,而市场底在不断的破位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

“市场底部通常是政策导向、趋势方向、投资者心理因素等方面的拐点,那么在判断是否是底部也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黄政说。

从政策导向上看,目前调控取得一定成果,无论是地产还是物价均向调控预期方向发展,而工业增速的回落同时要求相应的刺激政策出台,以免陷入衰落的周期,温州中小企业的倒闭潮激化了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矛盾。近期货币政策出现微调的迹象,财政政策则明显向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转化,基本面上已经有反转向上的可能。

趋势方向上,股指依然没有摆脱下降通道,保守地说,市场依然处于盘跌的格局,但也要观察到相对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低点水平,快速回落的概念股预示底部的临近。技术上看,各种指标超跌严重,而且背离较为明显,下降通道压力线的压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随时有摆脱颓势走强的可能。操作层面上说,目前抄底安全性已经较高,但稳健的做法还是要等待市场突破压力并反抽确认支撑才是较为理想的入场时机。从这个层面上说目前仅仅是疑以底部。

投资者心理因素是较为实用的一种判断方法,缺点是没有明确的判断依据。“自2009年的3478点高位调整以来,市场经过曲折的大三浪下跌,累计跌幅超过30%。主要权重股更是处于历史股指绝对低点,题材概念股腰斩无数,投资者心理出现了很明显的变化。”黄政说,“2010年7月形成中期2319点底部时,市场人气涣散,短线的暴跌导致抱怨较多,对于股市的关心更多的是恐慌。近期大盘跌破2319点之后,投资者心理层面到了无以附加的失望之中,麻木是当前股民的普遍特征,情况类似于2008年1664点大底的状况。”

2200点,1664点

“现在是不是大底还很难说。”拥有20年股炒股经验的民间投资者叶萃荣说。他曾在2008年的1664点上准确地判断出大底。根据他的经验,如果是两根阳线夹一根阴线,之后的连续下跌指数不创新低,在反弹中能放量、有效地突破30天均线,那么底部就基本可以确认,指数将进入趋势性的上升通道。

叶翠荣在周线图上,将2006年的底部998点和2008年的底部1664点连结,画,出一条趋势线,延长后指向2199.97点。“预计这回可能跌到2200点。”他说

黄政预计底部将在2250-2300点的区间。“探底筑底然后突破底部区域回抽确认的过程,将在1~2个月间形成。”他说,“目前变盘的条件已经具备,一条利好消息的刺激就可能导致这种变化发生。国家经济政策的微调、IPO节奏的放缓、超级大盘股上市尘埃落定都可能成为大盘转向的导火索。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影响的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而地方债务平台、民间借贷危机的隐患处置将是左右未来行情高度和方向的核心问题。”

指数是否会重回1664点大底区域?关键在于经济是否会陷入严重的衰退。中国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在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弊端也逐渐浮出水面。“明年将迎来政府领导人的换届,证监会管理人员的更迭也已经在进行。新的领导班子是否能够解决发展遇到的问题,并不能盲目地说行或者不行,但经济陷入全面衰退的可能性非常小,新一届政府首先关注的就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问题,从这点上看,重回1664点仅存在理论上的可能。”黄政说。

底部渐近,能否抄到底是股民所关心的。黄政认为,抄底风险较大,尽量不要盲目去抄底,能做的仅仅是少量资金在政策面、市场面均出现了明显背离的情况下适度操作,更应该在底部完全确认后入场,这样就能够有效规避下行风险,而真正抄个大底。

鱼粉市场进入备货节奏 篇6

1月初港口鱼粉报价整体与52周持平, 但由于饲料企业开启春节前备货阶段, 部分贸易商销售心态受支撑。港口鱼粉库存有明显下降, 特别是北方港口库存水平偏低。据了解, 本周天津港鱼粉日出货150~170吨左右, 上海港600~630吨左右, 均相比前期有所增长。

1月2日秘鲁捕鱼中北部捕鱼22 358吨, 幼鱼比例为1%~7%, 幼鱼比例在11.5~14.5cm。2013年11月~2014年1月2日累计捕鱼2 125 929吨, 完成配额的92.4%, 剩余配额174 071吨 (按照配额230万吨计算) 。进入2014年之后, 捕鱼速度放缓, 幼鱼比例也逐渐显现, 目前由于比例在1%~7%左右, 仍然在可接受范围内。据了解, 元旦期间, 秘鲁鱼粉市场保持平稳, 秘鲁超级蒸汽级别鱼粉参考CNF在1 470美元/吨左右。

市场进入壁垒理论述评 篇7

不同产业组织学派, 基于各自的理论前提和研究方法, 对于进入壁垒的分析论证各不相同。

(一) 结构主义学派对进入壁垒的研究

哈佛学派认为, 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绩效的主要因素, 而进入壁垒是反映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变量。在贝恩看来, 进入壁垒是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的中心, 他第一次系统地将其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出版一本专著。

贝恩将进入壁垒定义为“某一产业中的在位者相对于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优势, 这些优势反映在在位者能够把价格提高到竞争性价格水平之上, 而又不会引起新厂商的进入”, [1]并提出一个量化指标, 即行业中长期超额利润的大小。贝恩通过计算行业价格和平均成本的差额来度量进入壁垒的高低, 差额越大, 则进入壁垒越高;差额越小, 进入壁垒越低。另外, 他把进入壁垒的来源归结为三类:一是在位厂商对于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产品差别化优势;二是在位者相对于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绝对成本优势;三是因规模经济的存在而产生的在位者相对于潜在进入者的优势。同时, 他还提出面临进入威胁时, 在位厂商可能采取的三种策略:一是进入封锁;二是进入遏制;三是进入容纳。

在贝恩等人看来, 在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 由于存在少数企业的共谋、协调行为等阻碍进入的因素, 削弱市场竞争性, 结果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因此, 该学派主张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应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并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管制政策。这一主张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对美国反垄断政策的推行起重要推动作用, 成为美国政府对一些大型企业提出反托拉斯诉讼的理论依据。

(二) 效率学派对进入壁垒的研究

效率学派提出与结构主义学派不同的进入壁垒理论框架, 主要表现在对进入壁垒概念的界定与进入壁垒来源的分析上。

施蒂格勒认为进入壁垒是指“一种生产成本 (在某些或每个产出水平上) , 这种成本是打算进入一产业的新厂商必须负担、而已在该产业内的厂商无须负担的”。[2]该定义侧重在位厂商与进入者之间成本的不对称性。在施蒂格勒看来, 贝恩认为是进入壁垒的规模经济、资本需要量、产品差异等都不构成进入壁垒。

冯·魏茨塞克进一步把进入壁垒定义为:“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 它必然是由谋求进入一个行业的企业承担, 而不是由已处于该行业中的企业承担:并且从社会的角度看, 这意味着资源配置的扭曲”。[3]该定义明确把社会福利损失与否作为判断是否存在进入壁垒的标准, 否定贝恩以行业中存在超额利润来判断进入壁垒的标准。

德姆塞斯认为, 政府对自由市场经济的限制才形成进入壁垒, 而由市场自然产生的经营成本的额外增加, 并非就表明存在进入壁垒。他还提出, 贝恩所说的广告、产品差别化等进入壁垒, 实际上是一种信息成本壁垒, 而这种壁垒是由于一系列产权制度, 如专利法、商标法等所产生的。新厂商进入时, 在获取消费者认同方面存在信息劣势。而这种信息劣势的存在本来可以以假冒、模仿方式获得弥补, 但是现在却受到专利法、商标法、知识产权法的限制。所以, 德姆塞斯认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及法律限制才是进入壁垒的真正来源。

(三) 可竞争市场理论对进入壁垒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出现可竞争市场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鲍莫尔、帕恩查和韦利格。他们认为“进入壁垒是进入一个行业的新厂商必须支出, 而在位厂商并不需承担的成本。”[4]这个定义与施蒂格勒的定义本质相同, 他们也不把规模经济视为一种进入壁垒, 并且也强调与冯·魏茨塞克一样从社会福利效应角度分析进入壁垒。他们认为“进入壁垒都是减少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 但是固定成本与规模经济就不一定构成进入壁垒”。[4]

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 在不存在企业进入或退出壁垒时, 潜在进入的威胁会消除短暂获利机会从而约束在位企业的行为, 使价格降低并在所有市场结构上达到最优价格。该学派认为进入壁垒是任何给进入者而不是在位者强加的支出或成本的因素, 其主要特征被概括为沉没成本。造成进入壁垒的根源是沉没成本, 而不是贝恩意义上的那些以规模经济为特征的因素。沉没成本大小取决于资本专用性程度、在位者价格敏感度以及在位者对进入反映时滞的长短。沉没成本给进入者带来的风险越大, 其作为进入壁垒的作用就越大。

该理论认为, 市场的具体结构并不重要, 一个产业中的企业数量仅仅是能够供应全部需求的最小必须数量, 它只是有效生产和价格的结果, 并不反映市场势力。垄断或寡占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非效率或福利损失, 不值得政府管制者的注意或引起反托拉斯行动。相反, 进入或退出壁垒被看成是适当的政策目标。只要这些大量的、不可撤回的沉没成本存在, 潜在竞争就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因此, 该理论建议政府改变现有管制或限制政策 (例如对竞争性定价、市场规模、数量等的管制) 。

(四) 新产业组织理论对进入壁垒的研究

博弈论的发展催生新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假定经济主体的行为是连续的序贯决策, 这种决策行为已经考虑到现在的行为对以后市场竞争的持续性影响。该理论第一次把市场结构视为一种内生变量, 并以此为出发点, 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 分析在位厂商为了减少未来的竞争而如何通过影响市场结构和设置人为进入壁垒以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

色罗普首先区分“无意的”进入壁垒与“战略性”进入壁垒。在位厂商采取一项行动时, 尽管没考虑到对潜在进入厂商进入后利润的影响, 但实施这项行动的客观结果又确实可使进入者无利可图, 那就是一种“无意的”进入壁垒。如果在位厂商采取某项行动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进入者的威胁, 把潜在竞争对手排挤在外, 那么这种进入壁垒就是“战略性”进入壁垒。战略性进入壁垒是厂商影响市场结构的一种典型行为。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结构—行为—绩效单向因果关系的方向就应逆反过来。

新产业组织学派认为, 如果潜在进入者是理性的, 而且信息是完全的, 那么只要满足两个条件, 在位厂商的行为就可能导致战略性进入壁垒。首先, 在位厂商的策略性行为能持续对市场的成本和需求结构产生影响, 从而对潜在进入者不同决策路径的收益预期产生影响, 如在位厂商因战略需要而过度投资的生产能力、大规模进行的研发和广告活动、品牌多样化策略等。这些策略活动可通过提高行业平均成本, 将需求结构收敛于几个大的在位厂商, 使潜在进入者产生悲观预期, 从而放弃进入。其次, 在完全信息条件下, 投资要发生沉淀成本, 具有承诺价值。战略性行为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潜在进入者相信策略性行为的实施者会一如既往地实施, 其方法之一就是使这种策略性行为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投资, 这样, 投资结果产生的沉淀成本就会使潜在进入者不敢轻易进入。该理论超越传统静态框架, 对厂商的动态竞争进行广泛详尽的分析, 这些研究为政府制定反垄断政策、保护竞争政策以及分析政策效果提供新思路。

二、对市场进入壁垒理论的简要评论

(一) 各学派的论证尽管不同, 但他们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一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主要前提就是对完全竞争市场的严格假设作了进一步的现实性拓展, 从而将其研究对象设定在不完全竞争领域。因此, 尽管各学派对进入壁垒的论证各不相同, 但他们对其考察都是以不完全竞争为基准的;以此为参照系, 对进入壁垒的概念、决定因素以及其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 并最终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建议。二是虽然结构主义学派与效率学派在进入壁垒的界定以及由此提出的政策主张上大相径庭, 但他们基本上都认为产业壁垒是垄断的重要成因, 要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 就需要尽量降低企业进入退出市场的壁垒。

(二) 从定义上来看, 各学派的定义都认为进入壁垒是由进入者而不是由在位者承担的成本, 但他们论证的视角各不相同

结构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贝恩首先提出进入壁垒的概念, 他基于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对现实市场垄断竞争程度的划分, 将其表示为引发进入的价格与竞争价格之间的差额, 而这种差额是由进入者而不是由在位者承担的单位成本。后来, 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施蒂格勒从成本的角度进一步阐述, 将进入壁垒限定在影响潜在进入企业的需求和供给条件上, 从而对企业规模产生影响。冯·魏茨塞克从社会福利的角度, 将进入壁磊与社会福利效应相联系, 认为“这种生产成本意味着资源配置的扭曲”, [3]这一概念说明需要对进入壁垒的正负外部效应做进一步的衡量。新产业组织理论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进入壁垒的定义, 但从企业行为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细分和研究。

(三) 关于规模经济是否对潜在进入者形成进入壁垒, 各学派争论的焦点在于其造成进入壁垒的条件与范围大小

贝恩首先指出规模经济性是决定进入壁垒的主要因素。他认为, 如果潜在进入者以一个较大的规模进入市场, 那么肯定会招致在位企业的注意和反击, 而如果以一个较小的规模进入市场, 那么只能以较之现有大规模企业的成本劣势经营, 所以规模经济性会对新进入企业造成进入壁垒。在施蒂格勒看来, 如果进入者与现有企业获得相同的成本曲线, 那么规模经济性就不构成贝恩意义上的进入壁垒。此时, 规模经济对所有厂商都是可能存在的, 因此, 它们不是新厂商进入的壁垒。在施蒂格勒之后, 可竞争市场理论提出了沉没成本的概念, 认为只有能造成沉没成本的规模经济性才是形成进入壁垒的决定性因素。所以, 沉没成本是规模经济构成进入壁垒的核心问题, 而不是哈佛学派所言的结构因素, 而且此时施蒂格勒意义上的进入壁垒也不存在。随着研究的深入, 对规模经济在哪些条件下会形成进入壁垒界定更加准确, 并且范围更为缩小。

(四) 新产业组织理论对进入壁垒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一是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对进入壁垒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生产技术特点上寻找进入壁垒的来源, 而较少考虑到在位厂商可以制造人为的进入壁垒的问题。新产业组织理论把市场结构视为一种内生变量, 从企业行为的角度出发, 分析在位厂商如何设置人为的进入壁垒以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 从而影响市场结构。二是新产业组织理论对传统进入壁垒理论关于在位厂商的行为假定提出了质疑。例如, 传统的限制性定价理论假定, 在位厂商在进入者进入之后仍然保持原来的产量水平不变, 而新产业组织理论则认为, 进入者作出进入决策时所考虑的不是在位厂商的价格和产量水平, 而是进入后市场价格对进入后利润水平的影响。

(五) 各学派对进入问题的研究大部分仅着重于涉及到一家已开业厂商和一个潜在进入者的研究

但从现实经济条件来看, 一个产业的市场竞争情况一般不止如此简单, 在位者和进入者要面临的环境和选择要复杂得多, 尤其是在开放经济的大环境下, 企业对市场的驾驭更难, 更多时候可能只是处于一个种群上的生态位。其次, 这些研究也没有考虑到第一个进入者与第n个进入者所面临的进入壁垒有什么不同, 即市场进入顺序与进入壁垒之间的关系。例如, 对于一个人们原本不习惯穿鞋子的地区, 第一个进入厂商所面临的进入壁垒之一就是说服人们改变旧习惯的成本, 而第二个及后来的进入厂商则无需承担这种成本。

(六) 各学派主要是从进入壁垒的概念、来源以及与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证, 但却没有分析潜在进入者要如何打破进入壁垒

笔者认为,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对这一空白作了一些补充。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以下五种情况:一是引进新产品;二是引用新技术, 即新的生产方法;三是开辟新市场;四是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五是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在这里, 熊彼特所谓的创新, 并非单纯的生产函数的变化, 也包括函数形态本身的变化, 这种变化被称为新生产函数的设定。一般来说, 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呈递减趋势, 但如果往其中导入创新, 那么, 就会废弃原来表示边际生产力的曲线, 提出新的曲线。这样, 实行创新的企业沿着新设定的生产力曲线跨入竞争市场, 使得原来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创新企业在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 也逐渐成长起来, 其中一些企业甚至可能长期垄断市场。可见, 熊彼特的创新不仅打破垄断, 又重新构筑新的进入壁垒。

(七) 随着对进入壁垒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 政府反垄断政策以及市场的干预范围更加准确和缩小

但在现实经济中, 随着竞争手段的多样化, 有些进入壁垒变得更加隐蔽, 其测量具有一定的难度与模糊性。例如, 对于企业做广告创品牌的活动, 名牌厂商的利润中包含该厂商对名牌垄断带来的利润, 但在实践中我们却很难区分哪些广告会造成进入壁垒, 何况, 谁也不敢否认, 做广告创品牌是正常的市场竞争。从现代营销来看, 产品差别化、广告等既是竞争的手段, 又是竞争的结果, 尽管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进入壁垒, 但这有时也是不可避免的。

三、结论

市场进入壁垒, 作为一种竞争障碍, 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不同产业组织学派, 从不同视角对市场进入壁垒的定义、来源、影响以及在位厂商的策略等进行研究,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提出五种创新方法, 为潜在进入者如何打破进入壁垒提供一些思路, 今后, 我们可对市场进入顺序与进入壁垒的关系、如何打破进入壁垒、进入壁垒的性质及其存在的客观性等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J.S.Bain,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M].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6.

[2]D·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69.

[3]Von Weizsacker.A Welfare Analysis of Barriers to Entry[J].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0:P400.

[4]Baumol, Panzar, Willig.Contestalbe Markets and the Theory of Industry Structure[M].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2:282.

[5]Harold Demsetz.Barriers to Entr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2.vo1.72:47-57.

[6]金指基.熊彼特经济学[M].林俊男, 金全民,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UTM如何进入电信市场 篇8

SonicWALL蔡永生:不同国家的UTM应用环境有很大的不同。美国在2003年就有UTM推出, 国内基本上和美国同步, 但对于UTM概念的接受国内比国外要晚三四年。

在欧美国家, 由于人工费用和各项管理成本昂贵, 企业通常选择通用性选择安全产品, 并且倾向一机多功能, 而中国市场完全不同, 由于人工便宜, 管理成本相对没有很受到重视, 很多企业采用单一功能的设备, 这样非常消耗机房、电力、人工、管理等资源。

《通信世界周刊》:目前解决UTM瓶颈时的安全理念并不相同, 作为安全厂商如何理解UTM的产品理念, 该理念下的产品有何特点?

联想网御刘岩:解决UTM瓶颈从传统上来说可以在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安全引擎和安全服务上去突破, 但对于UTM厂商而言, 关键在于独立自主的安全设备专用OS和统一的处理引擎。联想网御在夯实底层支撑平台的基础上, 还开发了主动云防御系统, 通过主动扫描以及安全事件集中收集分析, 将包含病毒木马的URL和来自公共网络的攻击地址全部下发到UTM中, 可以使UTM运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联想网御UTM基于自主研发的VSP通用安全平台和USE统一安全引擎, 采用了PSE预检和基于自动机的优化匹配两大核心技术。在中低端UTM上配置ASIC硬件加速卡, 在高端UTM上采用64个CPU微引擎并行处理的多核架构, 使得UTM全部功能都打开整体性能下降小于30%。

Hillstone山石网科张龙勇:Hillstone山石网科UTM追求的目标是业务适应性、稳定性、高性能、易用性、可视化。Hillstone山石网科的多核Plus G2硬件架构与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并行安全操作系统StoneOS结合, 使UTM在吞吐量、时延、并发连接和每秒新建连接等达到了高水平, 每秒TCP新建可以达到20万, 最大并发可以达到1000万。

Hillstone山石网科的UTM除了高性能外, 还具有可视化的功能, 接入可视化让网络接入更加精细和直观化;网络可视化通过图形化了解设备、带宽的使用情况以及流量的趋势;应用可视化可以根据应用的行为和特征实现对应用的识别和控制, 即使加密过的数据流也能应付自如。

天融信刘辉:天融信一方面强调UTM本身的高性能, 另一方面强调多维度的分层管理模式, 从技术、安全管理、网络运维等多方面综合维护网络安全。

天融信即将面世的基于多核多级处理器的超百G安全网关“擎天”采用TMC架构, 可以实现性能上的多级扩展, 随需扩展安全动力, 实现了安全网关处理性能从超万兆到超百吉的跨越。另外, 天融信在安全防护上提出了X3-CyberSec技术支撑战略, 强调在三个维度上的能力打造, 塑造业务系统的防护能力、管理能力和运维能力。

《通信世界周刊》:UTM优势明显, 瓶颈也在逐渐解决,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还没有完全接受UTM?

联想网御刘岩:这是现阶段的一个现实。运营商的顾虑主要有三点, 第一是多次谈到的处理性能问题, 更何况电信行业具有网络流量大的特点;第二是没有针对性解决运营商面临的安全问题, UTM是一个多功能安全网关, 很容易让运营商感到没抓到关键;第三是没有准确定位UTM在运营商网络中的位置, 目前放在骨干网肯定不合适, 但是放在业务网接入层或内网中性价比优势就比较凸显。

《通信世界周刊》:运营商是否需要UTM, 应该具备什么特点?

联想网御刘岩:电信网络中部署的UTM, 除了传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即插即用、高性能等特点外, 还需要云UTM、虚拟网关、协同防护等特点。

Hillstone山石网科张龙勇:有安全需求的地方就有UTM需求, 运营商当然也有需求, 只不过是对高端UTM的需求。

SonicWALL蔡永生:电信网络是极其复杂的, 目前运营商的数据中心比较多的使用独立的安全设备比较多, 随着UTM软、硬件的升级, 功能和性能上的不断提高, UTM完全可以应用在这些方面。

《通信世界周刊》:针对电信这个大市场, 贵公司有怎样的规划?

联想网御刘岩:2009年底, 手机网络淫秽色情问题被社会广泛关注, 联想网御提出了基于主动云防御的移动互联网绿色上网解决方案, 通过高性能多核UTM部署在SGSN和GGSN之间, 以及互联网边界, 全面高效解决在3G网络环境下移动终端绿色上网问题。

Hillstone山石网科张龙勇:Hillstone山石网科的UTM从市场调研、需求规划、产品设计等就严格按照电信级设备标准/质量来要求, 管理层面和数据层面分离的设计、多种冗余解决方案、高效的每秒新建、海量的并发连接、“5个九”的质量标准都是为了满足电信级用户的业务需求。

Hillstone山石网科近期将会推出一款机框式架构的UTM, 其管理层面和数据层面分离的设计、冗余的设计方案、高性能、灵活的硬件扩展能力等特点使其特别适合用在运营商的骨干/汇聚网、数据中心、大型Web门户等应用场景, 为运营商提供高可靠性、高性能的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怎样抵制假劣兽药进入市场 篇9

每家兽药经营企业都必须持有“兽药经营许可证”和“GSP许可证”, 前者是条件许可, 后者是药品质量合格许可, 二者缺一不可。

要求所有兽药经营企业把质量方针、质量承诺、服务公约上墙, 目的是让每个兽药经营企业牢记掌握好遵守好各项规章制度。并且都签订“内蒙古自治区兽药企业承诺书”, 要求广大兽药经营企业严格按照承诺书中的七项要求去规范自己。

2 强化合法经营理念

兽药经营者的合法经营理念不能动摇, 不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品再便宜也不购买, 发觉经销者推销的兽药确实是假劣兽药时, 及时向当地主管部门举报。

3 加强思想教育

向广大兽药经营企业大力宣传《兽药管理条例》及其他各项法律法规。要求每家兽药经营企业都按照《兽药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和签定的责任书来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约束自己。

4 监管是抵制假劣兽药流通的最佳方法

如何成功进入海外市场 篇10

—摘自《大突围 中国汽车产业海外发展战略研究》

如果,你是中国汽车产业中的一员,无论是运筹帷幄的政府官员,还是指挥若定的企业高管,无论是辛勤工作的一线汽车生产者,还是摇旗呐喊的汽车媒体人,甚至你仅是一个普通的汽车消费者,一个热爱中国汽车工业的中国人,你是否愿意看到中国的汽车走向世界?相信,所有的“你”,答案都是肯定的。

而毫无疑问,中国汽车正在走向世界,中国的汽车企业正采用直接出口、KD组装、在当地投资建厂以及与当地其他企业联盟共同开发新市场等等方式,投身于中国汽车寻求海外新市场这盘大棋当中。

但是,作为汽车“后发”国家,我们不仅要面对自身技术相对整体落后、品牌影响力弱小等情况,更重要的是许多企业缺乏明晰的海外战略和对国际市场运作缺乏经验,忽视或者无力重视海外售后市场服务种种问题。

同时,作为汽车“后发”国家,我们却也不乏众多前车之鉴、他山之石可供借鉴:有大众汽车之于中国的“坚定创业”,也有丰田汽车战胜美国三大巨头的立足美国市场的“车界奇迹”,有铃木汽车一手掌控印度汽车市场的“经典战例”,也有雷诺在俄罗斯步步为营的“苦心经营”......对于今天正走向世界的中国汽车企业而言,这些是弥足珍贵的财富,也是我们通向成功的指南。

上一篇:财务报告的改进下一篇:项目分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