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课程改革

2024-06-27

音乐艺术课程改革(精选十篇)

音乐艺术课程改革 篇1

刘克兰教授著的《现代教学论》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 第52页中提到: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中小学要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 创造性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任务中, 使素质教育诸方面相互渗透, 协调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并把教学的基本任务概括为:1、传授和学习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发展智力, 培养创造能力 (智育) 。2、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 (德育) 。3、提高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 (体育) 。4、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 。5、加强劳动技能教育 (劳) 。[1]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 提高素养, 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而音乐又在美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因为音乐教学活动中包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 贯穿着美的规律。而音乐教学就是发现美, 揭示美的过程, 不断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 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并且好的音乐能够使人得到全面发展。“爱上, 完美, 激动, 无法言语, 感动到死”是很多人对久石让动漫交响音乐的形容, 脱离影像的音乐, 给人最强烈的感受还是优美的旋律、多彩的和声、画面感与色调感的相得益彰。并富有上升到艺术高度和人文高度的空间。所以本文以久石让的动漫交响乐为例, 首先谈一下在音乐教学中, 应该怎样欣赏一部交响音乐, 其次探讨一下音乐的美育功能。

一.正确鉴赏久石让动漫交响乐

(一) 交响乐基本知识

交响乐:一词源自希腊文, 原意是“一起发声”。后来指不同性质的乐器一起工作共同完成一部音乐作品。[2]它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流动所产生的音响来创造艺术形象或意境, 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并对人类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和鼓舞作用。交响乐具有音乐艺术所共有的审美特征, 是艺术审美的主要对象之一。[3]交响乐的体裁分为组曲、序曲、协奏曲、交响诗和交响曲。

交响乐中的乐器分为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弦乐器包括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 ;拨弦乐器包括 (竖琴、吉他) ;击弦乐器包括 (钢琴、羽键管琴) 。在交响乐队中, 弦乐器是以核心力量的角色出现的, 其音色、力量、表现、情绪感染等都是音响乐队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是音乐的土壤。管乐器分木管乐器 (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和巴松) 以及铜管乐器 (小号、圆号、长号、大号) 。打击乐器分有调打击乐器 (定音鼓、管钟、木琴和钟琴) 和无调打击乐器 (小鼓、大鼓、三角铁等) 。[4]

音乐创作往往是艺术家把自己在具体的审美感受中积累和蕴蓄的情感, 通过艺术传达自然的流露出来。抽象的音乐表现直接唤起欣赏者具体的情感体验和想象, 情动神摇, 心弦震鸣, 这是音乐所带来的艺术魅力。

音乐的要素有旋律、节奏、和声、色彩、调与调式, 而旋律是音乐的灵魂, 音乐的魅力体现在旋律。一部音乐作品无论大小, 其全部思想与表现内容均由旋律陈述出来, 旋律是由高低不同的音的有秩序地组织排列变化构成的一条运动线。旋律分为水平式的旋律 (该旋律线情绪平静、舒缓、节奏均衡) ;上升式旋律 (一般表现激动的、兴奋的心情) ;下降式旋律 (一般与缓和、松弛、悲伤等情绪有紧密的联系) 。[5]

(二) 鉴赏久石让动漫交响乐

将久石让的动漫交响乐旋律共同的艺术魅力可以概括为“平缓中带伤”和“激情中释放”。

1.平缓中带伤

真实的音乐源于人类的状况, 并直接表现内在的灵魂的状态[6]。不管是《天空之城》还是《幽灵公主》, 久石让每部动画片的主旋律中都带有一种让人感动的气质, 这种感伤让人沉醉其中, 不由自主, 而这种感伤的情怀来自于音乐温柔的述说出了人类心底之处的灵魂之音。

每一种声音都是生命的一面, 每一种声音都带着故事, 这些声音交汇, 表现得极其复杂, 一个乐队能够表达的, 也许没有生命的长度, 但至少在尝试接触生命的深度。[7]钢琴是色彩乐器, 是淋漓尽致地能够丰富表现人内心世界的乐器之王, 而钢琴配以大提琴的饱含苍茫, 隐藏锋芒, 或配以中提琴的略带忧郁和感人的气质以及小提琴的悠扬, 轻柔, 足以以一种安静、低调而明晰的方式走进人的内心深处。生命的音乐在这两大交响乐的乐器主力部分得以充分展现。

比如《幽灵公主》, 交响乐的第一乐章, 先是一声很轻的鼓的波动, 接着是大提琴低鸣地旋转而出, 在大琴的断歇之中, 一切都沉静到了心底。而随着小提琴的带动, 主旋律便油然而生, 而这旋律带着述说一叹三调, 将本无感应的心激荡起来, 魂牵梦回, 源自心底深处的低鸣与起伏便穿透着宿命的音符展开而来。“悲”, “哭泣”, “向谁倾诉”, 是所能感受到的最贴切的形容。而随着最后一乐章的展开, 则是钢琴的柔美气质划破长空, 配以小提琴的轻柔音质, 安抚着人类受伤的心灵, “安慰”, “原谅”, “包容”, 则是在音乐结尾之处告诉人们的答案。

再比如《风之谷》, 前奏, 钢琴带着独有的温柔, 清脆而缓慢地走近人们心中, 旋律安静, 却任然带着一点点倾诉, 甚至是一点点的挣扎, 而小提琴的悠扬飘荡和着钢琴的降调与旋律的下降, 同样让人们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除此之外, 玫瑰花般浪漫醉人的忧伤如《哈尔的移动城堡》, 或梦想遥不可及地却拼命想去抓住的忧伤如《天空之城》等, 所有的音乐旋律中共同的魅力似乎是来自于表现人类灵魂深处的伤, 这种伤是人类所苦苦追求的希望, 是人类不曾满足的愿望, 或是失望更是失去, 总之, 大师以音乐表现的特有方式或安静, 或缓慢地, 或温柔地, 或深沉地, 或包容地述说着人们心中的那个带有宿命般伤感的灵魂。

2.激情中释放

如果说“平缓中带伤”是平缓安静的带有述说性的旋律中所特有的魅力的话, 那么这里的“激情中释放”是指交响乐所有乐器在具有强烈节奏感的旋律中制造出来的一种气势, 这种气势释放着人们内心的情绪, 释放着人们的空间想象力。

如《天空之城》, 随着主旋律的展开, 小提琴和大提琴的交互配合, 悠扬而明快。让人似乎像是飞翔在天空中俯瞰着大地, 看见了美好的田野, 和谐而充裕的绿色世界, 心情是那么愉快而自由。随着旋律的变换和走高, 各种乐器的交互演奏, 似乎像流水一般一瞬间倾泄而下, 节奏非常强烈。顿时让人情绪变得高昂、激动、震撼, 似乎看见了太阳的光辉, 看见了城堡迎着光芒出现在云的上空。而随着一组大号乐器的吹响, 我们仿佛接近了天空之上的那座城堡, 仿佛听到了关于天空之城的故事, 见证着那个悠久的传说, 目睹着城中的那些祖先们遗留的痕迹。随着主旋律的再度出现, 大提琴和小提琴的伴奏, 以及强烈震撼的打击乐器的交织, 一切都带着一种希望与向上, 一种激情与坚定, 很辉煌也很壮阔, 似乎述说着人类曾激情地追寻着未知与梦想, 热烈而悲壮, 荡气回肠。

同样的《千与千寻》在旋律演绎的变奏与高潮部分, 悠扬明快而舒畅, 使人们在海阔天空的自由境界之中释放情怀, 无限开心;有着展望和希望, 高扬地飞翔。而《龙猫》在急促而优美的旋律中人们开心地投入自然的怀抱, 与山水为伴, 找寻着童年的纯真。

总之, 在交响乐的协同气势之中, 把人们的想象力推到一个高潮, 空间的万物, 自然的万界都可以任你自由地驰骋, 而情绪, 或快乐, 或悲伤, 被毫不做作淋漓尽致地释放着。

二.久石让动漫交响乐的美育功能

(一) 旋律塑造和谐人格

人格系统内的各元素可以通过音乐美育加以塑造, 人格是一个包含多种精神元素的内在系统, 它的元素有道德, 智慧, 意志, 情感, 责任, 学识, 尊严等。其中, 道德, 意志, 情感, 智慧是最本质的, 当各元素的独立运行和关联运动都趋于和谐, 人格系统也趋于和谐了。[8]

久石让的旋律总是静动结合, 而音乐描绘的图景来自于大自然, 美好而向上, 不仅引发出藏在人灵魂深处的感动, 还张扬出生命本身所追求的激情与释放。交响乐奏响的和谐而优美的旋律之音塑造着听众的人格, 并力图带向一种生命的和谐。

1.向善的旋律

《乐记》中记载, “乐也者, 圣人之所以乐也, 而可以善民心, 其感人深, 其移风易俗。”

身为音乐家, 只能像一面镜子般在音乐中反映出真正的自己, 任何矫饰、虚伪或不诚实, 都会从他所弹奏的音乐中反映出来, 对音乐家来说, 那是一种耻辱。只有真实地把音乐中特有的生命力传达出来, 才是有意义的。[9]久石让的旋律没有丝毫的做作, 而是干净而纯粹地反映出人们灵魂深处的感动, 有着让人流泪的力量, 这种淡淡的忧伤带有一种善良, 一种包容, 一种成全, 抚慰着人的内心, 成全着那份美好。正如《千与千寻》中, 千百颗承受重压深陷角力的心灵, 在音乐中寻找到回归天然纯朴童真向善的通道。

2.激发人情感、想象和意志的旋律

音乐在所有的语言中是最富有想象力、最扣人心弦的, 音乐可以触及人类温暖的心灵深处, 开启人们想象世界的源头。[10]音乐还能自由地抒发着人们内在的审美情感, 塑造人们的意志品格。

久石让成为与宫崎骏合作最多的作曲家, 他的音乐总是充满梦幻色彩, 给听众以充分的想象空间, 比如听《天空之城》, 在大气磅礴的音乐旋律中会有似乎目睹到天空中的太阳或城堡的意象, 听《千与千寻》, 会有一种走进神秘与诡异的未知世界的意象, 或者漂浮于蓝天, 沉浸在深蓝的海中的畅快。还有, 音乐才子周杰伦在访谈时, 也说过, 他最喜欢听《龙猫》, 因为一听到旋律就会感受似乎回到了单纯的童年生活, 在田野在雨后无忧无虑地奔跑。

同时久石让自己也说过, 他希望自己能始终保持一颗童心, 永远对生活充满好奇。并希望观众能在听到音乐时, 能够增添勇气, 获得一些积极的东西。

总之, 久石让的旋律抒发着人们内在的审美情感, 可以说是自胸中流出, 用心去歌唱, 表现哀愁、悲伤、犹豫、惶惑、疾愤之情, 但其基调与主导倾向又是自由的、开朗的、愉快的、昂扬的、舒展的, 它倾诉着人们美好的童趣, 描绘着海阔天空的壮丽蓝图和充满绿色生机的美妙的自然, 又绝不追求纯粹官能的刺激与靡靡之音。他的旋律富有生命的激情和勇力, 带来希望和向往。

3.引发人们思考的旋律

尼采把音乐看做最有深度的艺术, 一个人越是音乐家就越是哲学家。[11]当我们诠释一首乐曲时, 我们的处境就如同在一个极其广大, 又深不可测的世界中探寻, 为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找到答案。[12]

久石让用旋律述说着, 而我们通过他的音乐思考着, 每首交响曲的结尾都是一种答案, 或许是激情地高扬, 或许是平静的安抚, 在悲伤中听懂心灵的渴望, 在悲壮中成全生命努力后的辉煌, 在悠扬起伏、如泣如诉的美好旋律中, 人们豁然开朗, 似乎什么都变得不那么重要, 音乐已经替人们进行着最后的选择。

所以久石让的交响乐那美妙的旋律陶冶人的性情, 影响和改变人的性格, 驱除着人的痛苦, 恢复着心灵的和谐。

三.结论

久石让的音乐旋律魅力不仅体现在“平缓中带伤”, 还体现在“激情中释放”, “平缓中带伤”的旋律使人获得向善的感动, 在感动中抒发了压抑在人们心底深处的灵魂之音, 培养了人们的道德;而“激情中释放”的旋律使人们的情绪得到淋漓尽致地释放, 干净, 透彻, 毫无做作, 在情绪的释放中, 在旋律所创造的自由的想象空间中, 人们获得了心灵的和谐, 获得了重生后的自由。通过这个例子, 我们不仅理解了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怎样教学生欣赏一部交响乐, 不断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 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另外还分析了音乐的美育功能, 促使学生的德、智全面发展, 塑造学生的和谐人格。

参考文献

[1]刘克兰: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贺春华:西方交响音乐欣赏.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3]沈文洁:交响乐艺术形象塑造的审美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8 (1) .

[4]贺春华:西方交响音乐欣赏.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21-25.

[5]贺春华:西方交响音乐欣赏.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3.

[6]斯蒂芬·戴维斯:音乐的意义与表现.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7.151.

[7]王志兵:像大提琴一样思考.剧影月报, 2006 (2) .

[8]童江梅:论音乐美育对和谐人格的培养.新东方, 2006 (12) .

[9][美]露丝·史兰倩丝卡:指尖下的音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0][美]露丝·史兰倩丝卡:指尖下的音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1]尼采:悲剧的诞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4.

音乐艺术课程改革 篇2

教材简析:

本课是艺术课程第一册第六单元《神奇的天空》中的第二课题《月亮和星星》。

神奇的天空不仅给孩子以好奇和幻想,更是激发他们丰富的艺术想像和探索天空奥秘的动力。本课可结合学生喜爱的活动和游戏方式,让他们在唱,动,做,演的活动中感受艺术与大自然的联系,并应用色彩,节奏,形体律动等艺术形式,表达他们的想像和情感。

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只有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世界中时,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的价值。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

在这一课中,我紧紧围绕把艺术的学习还原到一个完整的艺术情境之中这一理念,把知识,技能的渗透都与我所展示的“百宝箱”结合起来,让孩子围绕主题,展开轻松,愉快的学习,把培养孩子们对自然和艺术的多种形式的审美感知,体验放在重要位置。

为学生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个性化的艺术活动,通过律动表演,做头饰等艺术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艺术。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谜语,故事等艺术形式中走进自然,了解自然。

在动动,唱唱,做做,演演的艺术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有创造性地表现科学知识,参与到艺术活动之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和动手能力。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尊重他人,与人分享的素养。

教学过程:

导入:

谜语: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百宝箱,想知道里面有什么神奇的宝贝吗

谁来帮我打开它

(多媒体出示:字幕与朗读同步,背景音乐《小小的船》。)

有时落在山腰,

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只小船,

有时像个银盘。

2、故事:

(多媒体出示:月亮慢慢升上天空,动画《嫦娥奔月》,背景音乐《小小的船》。)

古时候,人们就想飞到月亮上去,我国古代有一个神话传说《嫦娥奔月》,说的是人间有一个叫嫦娥的姑娘听说月亮上很美,想尽一切办法,飞到了月亮上。

(多媒体出示:“神州五号”升空的`画面。)

如今呀,人类不仅可以顺利地飞上月球,还能顺利地乘着宇宙飞船回来呢!

[环节简析:通过猜谜,故事,动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进行观察,欣赏图片,Flash动画的同时,用歌曲作为音乐背景,这是一个非直接的关联,对学生学习新歌非常有价值,对学生产生影响。]

读读,动动:

小朋友们,你见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呢

老师的百宝箱给大家来演示一下月亮的变化。

(多媒体出示:月亮从新月慢慢变圆,又慢慢变弯。背景音乐《小小的船》。)

2、老师编了一首儿歌,请大家来欣赏。

月儿 弯 弯, 像只 小 船, 摇呀 摇 呀, 越摇 越 圆。

月儿 圆 圆, 像个 银 盘, 摇呀 摇 呀, 越摇 越 弯。

3。儿歌新授。

老师示范:边读儿歌边做律动。

学生练习。

完整地朗读并表演。

(多媒体出示:)

要求:下面出现大月亮的词读得稍微重一点,下面有小月亮的词读轻一点。

学生练习。

小组表演。

[环节简析:师生在自然而然中体验大自然的美,一种事物经过不同的人的观察有不同的个人感受,让学生说一说,再来学习儿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开放性,个性化的感受,体验,为他们的个性充分发展开创宽松的氛围。]

唱唱,跳跳:

神奇的天空充满了奥秘,让人们满怀好奇和幻想。从古到今,有很多很多赞美月亮的故事,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小小的船》,听完以后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小小的船》)

再听音乐,轻声跟唱。

听范唱音乐,感受音乐,并用身体动作表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多媒体出示:《小小的船》曲谱)

不同的形式跟琴唱词。

跟唱,听唱,接口唱等。

神奇的天空多美呀,你能用声音表现出来吗

有感情,优美,柔和地演唱歌曲。

你能用身体动作来表演吗

学生分组设计动作,请动作优美,富有创意的学生作示范表演。

集体表演。

[环节简析: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增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培养学生对声音灵敏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开启他们想象的闸门,让每个学生尽情,自由地参与表演,体验艺术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和谐发展,享受成功的快乐。]

画画,演演。

1、天空中除了皎洁的月亮,还有什么呢

2、老师的百宝箱里呀,也有很多星星,你能帮我添上表情和颜色,让这些星星变得更漂亮吗

让我们动起手来打扮美丽的天空吧!

(学生涂色做头饰,放《小小的船》音乐。)

3、做好头饰的同学自由创编律动。

4、看着小朋友们的杰作,老师仿佛被大家带进了宇宙空间,星星宝宝们,我们一起动起来,到宇宙中去遨游吧!

(多媒体出示:《小小的船》,《闪烁的小星星》动画音乐)

老师戴好头饰,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即兴表演。

[环节简析:体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理念,结合教材用单色笔涂色的要求,运用低年级学生喜爱的形式手工制作,让学生制作头饰,渗透了美术教学的内容,同时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中师生共同感受,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达到表演的高潮。]

课后延伸: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天空中除了月亮和星星,还有很多天象奇观呢!

学生述说。

2、让我们一起来打开百宝箱,欣赏这些大自然的奇观吧!

(多媒体出示:流星雨,陨石,极光,太阳黑子,日食,月蚀等图片。)

宇宙就像老师的这个百宝箱,有无穷无尽的奥秘正等着我们学了知识,本领来探索呢!

幼儿艺术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探析 篇3

一、强化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

音乐教育包括音乐知识教育、音乐技能教育与音乐审美教育。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步时期,其认知、情感的发展水平较低,还不具有接受系统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基础,因此,幼儿时期的音乐教育应该是以感受美、表现美为核心的音乐启蒙教育。

目前,幼儿艺术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存在着强调音乐的技能技巧学习、审美教育不足的问题:比如声乐课程中,教师会要求学生掌握歌唱呼吸、咬字吐字,尽可能地做到歌唱时声情并茂,但限于阅历和知识面,很多学生难于对一些优秀的中外歌曲进行合格的阐释;再如钢琴课,教师过多强调对作品的熟练弹奏,使学生强化手指的练习,但他们往往无暇对作品进行充分的感受和鉴赏,使其表达音乐作品的基本能力明显下降。这些都削弱了音乐本身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音乐的审美价值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演化为音乐教育简单的技能训练。

幼儿艺术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应与审美教育有机融合,在各音乐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要积极体现音乐艺术的审美价值。各种不同的音乐作品凝聚了不同的情感体验,具有各异的形式美和内涵美,在教学中要注重通过开发这些美的因素,使之能够积极影响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气质修养等非智力因素,这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潜移默化的人文素养培养。人对美的追求是自主的,音乐教学应突出审美特点,丰富学生的审美积累和体验,要让学生通过美的音乐作品去体验音乐本身的审美价值。音乐审美教育还有赖于任课教师对音乐作品背景知识的挖掘和讲解,有赖于师生们一起努力开发音乐学习的兴趣点,不断拓展音乐知识及人文科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二、拓展音乐教学的综合能力

通过音乐教育,幼儿感知并获得了音乐审美经验,这对提高其识别现实美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成长过程中,幼儿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感受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审美体验中,同时获得更多的对美的因素的感悟。幼艺音乐教育与其它基础课程明显不同,既有很强的独立性,又与其它艺术门类及艺术之外的学科有所交叉和关联。因此幼艺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幼儿教师基本的音乐技能技巧,更应该提升幼儿教师音乐学科的综合能力,使幼儿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能注重于幼儿的综合素质培养。

目前的音乐课程已经削弱了诸多较为高深的音乐理论和技能技巧,体现了音乐教学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如声乐学习:首先是能够歌唱,就是要初学一些歌唱的基本要素,这是基础,不可或缺;其次,更为重要的是歌唱的表达,要学会用真情实感去表现,在这里歌唱的技巧和方式已经不是很重要了,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等都可以派上用场,只要学生能够合理、自然地唱出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歌曲的内涵,就值得表扬和肯定。钢琴教学较之声乐学习稍有不同,在强调基础训练的同时,应注重实用性、实践性课程的开发。钢琴即兴伴奏不仅适用于歌曲,还适用于幼儿律动曲、幼儿舞曲、音乐游戏、打击乐等。在进行即兴伴奏时,首先要正确判断出歌曲的调式与风格,选用正确的和声,确定半终止、终止式等,在伴奏音型通过分析作品来确定,不同的伴奏音型有不同的表现力,伴奏的基本形式可以选择带远距离低音和弦的伴奏、半分解和弦和分解和弦、长琶音等。如:《共产儿童团歌》这首歌曲要抓住坚定向上,有力的节奏特点,表现儿童团员整齐的步伐,可采用带远距离低音和弦伴奏音型;而《摇篮曲》则运用半分解和弦伴奏音型来表现妈妈的温柔体贴和婴儿宝贝安然进入梦乡时的情景。

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鉴赏音乐作品,并运用音乐技能技巧,对音乐作品进行自我表达。每一个幼艺音乐教师的内心都应该是坦然和欣慰的。

三、提升音乐教育的创新能力

音乐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与学应该是有机的统一。教师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通过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来,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

任何学科的学习兴趣往往是第一成功要素,培养和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成为幼艺音乐教育的重要环节,学生对音乐教育活动积极的配合及广泛地参与,为音乐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展现和创新的空间。面对精心的教学设计和持续的鼓励、关怀,学生们大多会充满自信,对音乐课程兴趣盎然,在学习中他们可以主动拓展音乐表达,甚至创造性地完成音乐作品。幼艺音乐教学应该努力去激活学生们的音乐教学创新潜能,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具有别人难以企及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比如,教学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们模拟幼儿园音乐教学情景,也常常带领学生们每年到模范幼儿园观摩、实践,还可以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多种音乐节的歌唱、钢琴或音乐才艺竞赛,有些学生还获得了很好的名次、奖项。其实,是否获奖本身并不是关键,重要的是竞赛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动力、学习机会和实践场景,调动起他们对音乐学习更为积极的态度。通过这种强化性的音乐实践,可以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知识水平,促进他们增强音乐的表现力,进而,学生们的潜在的音乐创造力、创新能力常常会呼之欲出、水到渠成,这一点,歌唱作品和钢琴即兴伴奏的创新表达学习过程中常常不断涌现。兴趣孕育着创新,在学生的创新又提升了兴趣,幼艺的音乐教育切实需要这种互动、进取的良性循环。

培养音乐创新能力也可以通过其他音乐活动来促进和实现,如筹备期末汇报表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地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去,运用和发掘已有的和未学习过的音乐知识,去创作不同类型的音乐节目。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大家群策群力,规划演出整体设计,查找艺术资料,从曲目、调式、节拍、旋律、音乐色彩、音乐角色,到背景、服装、道具、主持等。这里既有乐曲曲式、和声、演奏形式的不同组合,也有美术、舞蹈、服装、文学等学科的有机融入,学生们可以边学边干,尽情发挥、创造性地进行音乐知识的整合,以自己满意的多种形式表现音乐,创作音乐,只要安排合理、组织到位、鼓励新奇、精耕细作,师生们将乐在其中,获益良多。

音乐艺术课程改革 篇4

一、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课程建设及人才输入方面, 我国的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主要存在于各大艺术类高等院校, 依托艺术院校音乐艺术课程的优势, 来进行同时具有音乐素养和管理理论的人才培养, 对人才的文化素养要求较高。课程结构以理论课为主, 音乐基础和技能课为辅, 多只在新生入学第一年开设音乐素养基础课, 这就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了音乐素养与理论素养不平衡的现象, 造成了人才结构的失衡。同时, 各个院校对人才招生来源都更看重文化课水平, 而忽略了音乐素养的要求, 这也间接导致了学生入学时音乐素养较弱, 对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缺少认同感。

2.专业培养结构方面, 由于艺术管理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兴专业, 现各大艺术院校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都在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实验。但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理论类课程依然占据很大比例, 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缺乏实践, 逐渐对艺术管理专业失去兴趣。许多非音乐类入学的学生音乐素养水平跟不上, 导致其对自己所要管理的对象“音乐文化艺术”缺乏热爱, 直接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后果。

3.就业与人才培养方面, 当今社会对音乐学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各个院校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的就业率都较高, 但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却不尽如人意, 这就反映出了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音乐素养高, 懂音乐、会欣赏、能管理、会策划的综合性艺术管理人才, 而我们的高校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音乐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

二、音乐素养教学对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1.音乐素养教学的含义。音乐素养是艺术人才必备的修养, 音乐素养教育是音乐学习的综合素质教育, 它包含视唱练耳、乐理、和声、钢琴基础、声乐基础、音乐鉴赏、音乐史等多方面内容, 是全面提高音乐修养和水平的重要手段。音乐素养是艺术高校各个专业基本能力必备条件。

2.音乐素养教学对音乐学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意义。对于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而言, 音乐素养教学是极其重要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培养音乐鉴赏能力。音乐鉴赏能力也称作音乐审美, 是个体感受音乐美, 评价音乐美的能力。音乐作品通过音乐会、展演等方式进行传播, 观众会根据自身的鉴赏能力对作品进行感知、理解。音乐艺术管理者应能够运用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充分感受作品的内容, 再以自身的管理能力推广传播音乐艺术作品。

第二, 培养音乐理论能力。音乐理论能力主要是指音乐艺术管理者在音乐史学科上的修养。懂得音乐史的发展脉络及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对与音乐艺术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 是其需要具备的基本艺术评价及判断能力。音乐史当中蕴含了不同时期的审美倾向和社会文化特点, 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音乐艺术管理者提高自身修养, 是自身人文素质不可缺少的存在。

第三, 培养音乐活动实践能力。实践是与音乐活动最直接的接触方式, 也是最直观感受音乐的途径之一。音乐艺术管理者通过体验音乐实践, 真正参与到音乐艺术活动中, 对不同音乐形式的创作方法和规律了然于心, 以此拉近与音乐创作者和表演者的沟通交流。

三、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音乐素养教学的改革策略

1.改革课程设置。目前我国各大艺术院校的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大多以理论课程为主, 音乐素养和实践课程为辅, 且音乐素养课程大都只设在入学第一年, 未能与专业理论实践相连接。以此应改革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音乐素养的课程设置, 丰富音乐素养课程类型的同时加强与理论课程之间的联系, 鼓励理论课程与音乐素养课程共同进行, 充分培养学生实践和鉴赏的能力。

2.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明确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的音乐素养教学是培养懂音乐会欣赏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而不是专门的音乐人才, 因此在教学上应转变“高、精、深”的理念, 而是发挥音乐的形象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会他们欣赏、鉴别和自主实践。

3.加强实践教学。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的音乐素养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 更要走出课堂, 加强实践。通过大量的音乐会新赏、音乐展演观赏等活动加强对音乐切身的感悟, 为学生提供策划音乐文化艺术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真正理解音乐素养对专业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 音乐素养教育对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艺术管理专业建设的成熟化发展, 音乐素养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认识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音乐素养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胆进行音乐素养教学改革, 提高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音乐修养, 加强音乐素养教育的实践。为了达到培养音乐素养高, 懂音乐、会欣赏、能管理、会策划的综合性艺术管理人才这一目标, 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的音乐素养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摘要:音乐素养教学是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一部分, 承担着培养音乐学艺术管理人才音乐鉴赏能力、音乐理论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的重要功能。目前我国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的音乐素养教学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缺少实践、教学理念不革新等诸多问题, 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音乐学样教学的改革策略, 以期为音乐学艺术管理专业的音乐素养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素养,音乐学艺术管理,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丁静.大学生音乐素养培养探析[J].丝绸之路, 2013 (6) .

音乐艺术课程改革 篇5

悠悠历史数千年,多少风风雨雨,易朝换代,亦不论是繁荣,还是衰落,音乐总和人们相伴。追溯历史到今朝,音乐已从狭小的厅堂走向广大民众生活――即逐渐走出达官贵人的专属,回到本就是起源的民间。可以说,传统民间音乐是其它各类音乐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主要借助口头形式而得以传播。在世世代代的传播过程中,它经由无数人的加工和改编,并不断积累、沉淀、筛选。可以说,它是人们思想感情的体验和艺术表现手法的结晶。据调查统计,我国拥有345个说唱曲种,317个戏曲剧种,17636种民间音乐,以及不计其数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歌舞音乐的曲目、剧目。这些音乐最贴近普通百姓的欣赏需求和习惯,拥有最广泛的听众。

我们常说既需“阳春白雪”,亦可“下里巴人”,“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罢,它皆是反映人们思想行为的一种形式。人人都向往高雅的艺术殿堂,因为高雅的音乐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精神力量和奋发向上的意志。然而,不论它多么的高雅,追根究底,终源于民间。古今中外,源于民间的成大器之作品数不胜数,如此,本文从器乐作品和声乐作品两方面作些阐述。

一、器乐方面

最为人们熟知的古琴曲《高山流水》,是伯牙老先生抒怀咏志之作,源于民间思潮,并事先广泛流传于民间,继而登上大雅之堂。也正因为它的古老,以及其所具有的极强民族性,该曲被收录入白金唱片送往外太空参与寻找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祖先如果真的在外太空生活,那么,只有具备广泛的民间性、民族性的作品,才能够为他们所接纳。再如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何占毫、陈刚曲),是以越剧里的部分曲调为素材写成的一首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在呈示部借鉴戏曲中歌唱性的对话形式来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的主题;而展开部则运用了京剧中的导板和越剧中的哭板。正是因为作者运用了人们所熟知的民间故事、地方戏曲中的音乐素材,加之与西洋乐器的完美结合,故而使得《梁祝》家喻户晓,成为中西合璧的旷世之作。当然,这与何占毫、陈刚二位先生的才华密不可分,但民间音乐素材给作者无穷的才思也是不容忽视的。钢琴曲《兰花花》(汪立三先生1953年改编)与《兰花花的故事》(叶露先生编曲),主题皆由陕北民歌而出,但两位先生的作品各异,都堪称中华民族钢琴作品之精品。

两位先生借助“乐器之王”的钢琴,将民间歌谣故事娓娓唱来,“唱”出了解放前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与不屈的反抗精神。钢琴协奏曲《黄河》根据冼星海先生的《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来,而《黄河大合唱》是以船工调子为素材创作的,因此,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最终素材来源还在民间。再如民乐小调《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等脍炙人口的曲子,也皆取材于民间小调。近几年,活跃于世界音乐舞台的几位中国优秀音乐家,也在积极利用、发扬民族民间音乐,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陈其钢为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配乐,来源于民间音乐;朗朗的《黄河之子》专辑,每一首中国风味的钢琴曲都可谓是精品;谭盾的大型交响乐作品《地图》,在民间音乐与西方音乐的结合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造就了《地图》的成功,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民间音乐在音乐创作中的无限可能,把一粒民间音乐的种子培育成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二、声乐类

采撷民间音乐精华而获得成功的声乐作品亦很多,不论是美声、民族歌曲,还是通俗歌曲,各种歌曲形式都不乏取材、借鉴民间音乐素材的作品。例如:大家所熟悉的意大利美声歌曲《负心人》就是一首那波里民歌;《沙丽楠蒂》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红河谷》是一首美国的加拿大民歌;《阿里郎》为一首朝鲜民歌;《樱花》是一首日本民歌……以民歌为素材创作或直接取自民族民间的`国外歌曲举不胜举。我国的歌曲创作也一样。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造就了多元的文化形态,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民间音乐尤其体现出民族特色,如号子、山歌、小调属汉民族的歌曲形式,而少数民族民歌又有蒙古民歌、哈萨克民歌、维吾尔族民歌等等。从区域文化上也可以划分出几大色彩区,如西北色彩区、东北色彩区、江汉色彩区、湘色彩区、西南色彩区、客家色彩区等等,这么多的歌曲形式及色彩区代表了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民族民间音乐。用民间音调加工而成的音乐作品往往成为经典,并在全国范围内甚至世界各地传唱,而不再局限于原来的民族、地区。如西北地区的“信天游”流传盛广,它多以表现爱情和诉苦为主,歌曲《兰花花》就是信天游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蒙古族民歌《牧歌》以其长调的深沉、委婉,气息绵长,诉说和谱写着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北京颂歌》以北京地方戏曲音调为主,辅以大量京剧调子谱写而成,还有《乌苏里船歌》、《阿拉木汗》、《走西口》、《赶生灵》、《三十里铺》等等。此外,直接引用民间音调创作的美声作品也很多,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嘎达梅林》等,都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演唱曲目。

音乐艺术课程改革 篇6

关键词:音乐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82-01

一、音乐表演与音乐学的相同之处

都属于音乐类专业,需要学习音乐学科的基本理论、音准节奏、演唱(演奏)的科学方法,都应具备音乐学习者的基本素质。

二、音乐表演与音乐学的不同之处

音乐表演:音乐表演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3.具有演绎不同风格及体裁的音乐作品的能力;4.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电视台、歌舞剧院(团)、电视剧制作中心、宣传部门、文教事业单位从事演唱、创作和音乐制作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音乐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具备一定音乐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能在高、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音乐学的基本理论;2.掌握音乐的分析方法;3.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4.了解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的工作能力。就业方向:艺术团体、文化馆,学校、也可继续考取音乐教育类硕士,主要从事音乐类教研工作。

从音乐表演和音乐学的培养功能不难看出,两个专业有很大的区别,学院开设两个大专业的同时,应该从课程入手进行改革,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课程,不同的专业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而就目前来看,学院这两个专业开设的课程区别不是很显,培养目标不明确,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合理,学生毕业茫然不知所措,就业方向不明确;在接下来的学改革中应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尽量减少教学资源及师资的浪费,避免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等方面的问题出现。

三、对音乐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一)音乐表演专业:社会基层音乐服务者为主,精英教育为辅;多增加专业课课时,比如声乐专业,通过入校考试分出学生专业等级,优生占10%,良生占40%,合格生占50%,优生享受一周两次专业课待遇,良生享受一周一次专业课待遇,合格生享受一周两人一次专业课待遇,与此同时应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比如声乐艺术指导课,同理,按学生级别不同享受课程的多少,比如优生一周一次艺术指导,良生两周一次,合格生一月一次等;优生优胜劣汰制,每年优生以音乐会形式呈现教学成果,不合格者取消优秀资格,按每年全年级前10%决定下学年优生名单。

(二)音乐教育专业:社会基层音乐教育工作者为主,艺术特长教育工作者为辅;多开设实用性课程,比如开设各个教育阶段音乐教学法、试讲、一学期一次实习机会,让学生真正走上讲台,开设音乐课创新教育,鼓励学生一专多能,对于具有一专水平的学生进行精英教育培养,例如声乐优生每学年开声乐专长音乐会,钢琴优生开钢琴专长音乐会等等。

(三)整合音乐专业学生资源,因材施教: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学生入校水平参差不齐,在众多的学生中,不乏为了考取大学“临时抱佛脚”的,高考时候专业选择不准确的,临时改报专业等等一类的学生,如果一个学生选择专业不当,可能会影响他的专业方向和前途,让一个五音不全的学生学习音乐,一个韧带不好的学生学习舞蹈,无疑是最不明智的选择;面对学生的参差不齐,在入学后的每个阶段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专业细分;比如分出专门的幼儿教育艺术教师班,着重针对专业水平一般,性格开朗活泼,有爱心,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学生,可以对她们开设音乐以外的课程,比如幼儿简笔画,幼儿英语应用,幼儿体操等等,鼓励学生在校考取幼儿教育资格证,学院尽量为她们提供相关专业的考证渠道信息,就业渠道信息,让他们所学的知识能学以致用,从而也提高我们学院的就业率;为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针对专业调整后的学生班级,应相应减少专业课的开设,比如一对一或者一对二每周一次的声乐小课,可以改成6-8人的声乐小组课,钢琴也可以改成6-8人的小组课,这样一来既减轻了专业教师的课时量负担,又实现了学生的因材施教;以此为例,还可以从音乐专业分小学音乐教育班等,对学生开设相关有用的专业课程。

四、学院发展培养目标是关键,教学改革是王道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培养目标应以基层教育为主,精英教育为辅;教学改革应以实用课程为主,精品课程为辅。

音乐艺术课程改革 篇7

一、尊重=快乐

尊重孩子, 对于教师来说太重要了。孩子需要老师的关注、欣赏、鼓励。老师对孩子的一个不经意的微笑, 都能令他们兴奋不已, 尤其是对一个能力弱的孩子而言, 他们在生活中无法表现得非常出色, 无法赢得同伴的赞赏声, 因而得到老师表扬的机会也就屈指可数。他们习惯了被老师批评, 习惯了被同伴忽视, 理所当然地也就习惯了把自己定格为“不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因为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快乐也就无从谈起了。在我上的音乐课中, 三年级有位女学生很喜欢上音乐课, 可是音乐基础不是很好, 唱歌容易走调。但这位女生很有勇气, 即便自身条件有限, 还是不懈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 并为之付诸努力。可是班里的同学经常嘲笑她, 不管在平日的课堂上还是在我的音乐课上, 只要她有机会展示就会被嘲笑。老师本身就有引导学生向上的本能的责任。再这样下去, 这个女生的积极性会逐渐被这些嘲笑声给磨灭掉的, 于是我花了大半节音乐课和班里的学生沟通。我教育他们人与人之间要懂得尊重,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 我们尽可能地用赞许的眼光看待, 如果当你们学习中出现一些不如意的情况, 也被同伴们嘲笑时, 心里该多难过啊。尤其你们是一个集体, 更加应该相互鼓励、相互欣赏, 以此来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何况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 她既然有勇气站上来展示给你们欣赏, 一来是自己勇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 二来同时表达了她对大家的喜爱, 才展示给你们看。也许你们表演得比她好, 所以就笑话她, 但是你们不敢主动进行展示, 这一点她是做得比较好的。所以我们要尽量大度一些, 用我们的尊重, 尽量去包容他人, 相互得到完善的同时也让自己成长起来。通过这大半节课的沟通, 我发现这位女生的乐感越来越好了, 音乐课堂上不管谁展示闹笑话了, 也不再有嘲笑, 取而代之的是同学们欣赏的眼光, 更多的是从教室里传出的欢声笑语。学生们快乐了, 作为老师的我, 也会打从心底情不自禁地笑起来。是的, 你快乐, 我快乐!

二、理解=快乐

理解孩子需要建立在对孩子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只有熟悉孩子的脾气, 认识到孩子间存在的个别差异, 才能因材施教, 对孩子的爱才能落到实处。如果我们无视孩子的发展水平, 一味追求自己心中的教育效果, 那么能力弱的孩子注定将体验到更多的失败, 拥有更多的失落感。记得在上高年级音乐课的时候, 课堂纪律非常的糟糕, 班里经常有几个顽皮捣蛋的学生。其实内心我还是挺喜欢他们的, 因为活泼嘛, 但是活泼的度没把握好。有一天我就当着全班的面, 分享了以前我读书的经历, 我说:“以前我的成绩也不是很拔尖, 但是从来也没想过要放弃自己, 放任自己在任何一堂课上的纪律与态度。也许在你们看来, 老师都只是关心成绩优秀的学生, 其实不是这样的, 教师是神圣的职业, 对自己的学生都会一视同仁。许多同学没有发现自己闪光的地方, 似乎想放弃自己, 虽然成绩不太理想, 但是在劳动、遵守纪律上等其他各方面都很积极, 这样同样会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跟认可, 所以说你们也有自己的优点。老师相信你们能行!”说完, 我看到了他们用纯净如清泉般的眼神望着我, 有所期待, 有所憧憬。我感动了, 我内心在发誓:今后的音乐课堂尽自己最大能力让他们学到知识道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快乐。

三、音乐教师要做快乐的制造者

快乐是学生求知、求善、创新的“开路先锋”。在音乐课中让学生体验快乐, 这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直接、最具体的原动力。

要使音乐课堂始终洋溢着快乐之情, 音乐教师应精心为学生创设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宽松的环境:首先是要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要创设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最后让学生自主地发挥。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 我会忘记, 做给我看, 我会记住, 让我参加, 我就会完全理解。”音乐课堂上适当“留余地”, 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的音乐空间, 让他们在自己的音乐天地里尽情畅游, 这样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音乐教师要做快乐的保护者

“让学生在音乐课中有个好心情, 让学生在快乐中陶冶情操”应该是每位音乐教师坚持不懈的追求。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少指责学生, 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利用成功的喜悦, 促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成功的孩子是鼓励出来的, 每当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智慧解决了学习上的问题, 他们的心里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这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就必然会使学生保持快乐的心情, 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例如:本班在学校歌咏比赛中得了奖, 首先是肯定他们的成绩, 在班里进行表扬, 然后可以利用双休日带他们出去玩表示奖励。这样不仅大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快乐地学习。

艺术高中音乐课程设置及教学之我见 篇8

关键词:艺术高中,教学,内容,形式,方法,改革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为了响应国家教育部提出的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的号召, 艺术教育在高中普遍实施。很多普通高中不仅开设音乐欣赏课, 更有许多普通高中设有专门的艺术班。但是本人通过在艺术高中实习过程中, 发现了艺术高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从而影响了学生升学考试成绩!所以将通过这篇论文谈谈艺术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存在的某些问题, 以及本人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达到使艺术高中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提高艺术高中升学率的目的!

一、艺术高中音乐课程设置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内容方面。

从艺术高中艺术班的教学内容来看, 它们已经开设了声乐、钢琴、视唱练耳、乐理等课程。有些城市的艺术高中甚至开设了中、西方音乐史这样的专业基础课程, 让艺术高中变的更加专业性。但是更多的学校只是开设和高考有关的课程, 并且都让学生以声乐或钢琴为主。像中、西方音乐史这样的专业基础课更多的学校选择放弃开设。原因之一是很多学校入学考试的时候不考这些课程, 其次很多老师也并不具备上这样专业基础课的能力。因此, 很多从艺术高中出来的学生缺乏艺术修养, 因为他们对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了解甚少。有的学生在唱的一些歌剧咏叹调时根本不知其要表达的意思, 不明白要表达的情感, 一味追求声音。有的学生对自己所弹曲子的作曲家不了解, 因此不能很好的把握作曲家风格。这就使我们大多数艺术高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唱歌、弹琴都是一个模子, 缺乏情感的表现, 更不用说很好的诠释和把握一首作品的风格。而这正好是我们培养的音乐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所以, 艺术高中在教学内容方面忽视了很重要的关于音乐本质的问题!

(二) 教学形式方面。

首先, 艺术高中每个星期用大部分时间上音乐理论基础课的安排就不是很合理。学校的初衷是好的, 想让所有学生能有同样的时间学专业。但是据笔者所了解, 除了是乐理这样的大课之外, 像上声乐、钢琴这样小课的时候, 少数的学生在老师琴房里上课, 其他的大部分学生有琴点的都去自己练琴, 没琴点没小课的同学都是自己在音乐教室自习并且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自习, 无人监督, 靠自觉。像正处在心理生理都没完全发育成熟的高中生, 大部分的自我约束能力很差, 自己根本不可能很好利用这些自习时间学音乐知识。很多学生不是在教室聊天, 就是在教室里串来串去的, 真正认真学习的学生没有几个。这就与学校当时的初衷有很大的差距!其次, 学校在视唱练耳课上对学生按水平进行分组, 有的学校还让老师们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教学, 这就使得学生的视唱练耳成绩更加参差不齐。学校对老师的专业并不确定, 有的程度好的组分到的老师也相对好些, 这就是学生进步的更快, 而成绩稍微差点的学生其自卑的心理在加上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差异久而久之成绩更不理想。这就使学生成绩好坏的两极分化更加的明显!最后, 在声乐、钢琴这样的小课教学时间安排上, 这些学校的学生都是两三个星期才能上到一节声乐、钢琴课, 非常不利于他们专业水平的提高!像声乐、钢琴这种专业技能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指导, 让学生很快的找到演唱和演奏的方法!

(三) 教学方法方面。

笔者在实习的过程中听了不少老师的公开课, 了解了部分学生的水平, 并且通过调查也了解到了其他学校老师的教学, 有很多学校的老师无论是声乐、钢琴、视唱练耳都还是在用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 与时代脱节。所以我们也常听到一些学生在进入专业音乐院校以后, 专业老师会说你的歌曲太陈旧或是方法不正确需要改进。因为在艺术高中, 部分教师自己方法有偏差, 水平有限难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错误的指导!这个问题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除此之外, 很多高中的学生正处在变声期, 老师对他们没有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而是拔苗助长, 违背了生理特点。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学习之后, 声带很容易产生病变, 从而不能再歌唱!这些学校本来都没有开设有些音乐基础课, 学生对音乐专业知识了解本来都甚少, 有些学校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又只为学生考试进行教学, 所以更多的学生唱歌和弹琴处于比较僵硬的状态, 缺乏音乐表现力, 让人感觉他们演唱演奏出来的音乐没有灵魂!失去了学习音乐的真正意义!

二、艺术高中音乐课程改革措施之我见

(一)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

在发现艺术高中音乐课程设置及教学存在的这种种问题以后, 笔者也随之想到了一些改革的措施和建议:在原来的四门课程的基础上, 加入音乐理论课程如中、西方音乐史。这样的音乐理论基础课程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更多的音乐知识, 对于音乐发展的历史以及在音乐史上具有影响力的部分作曲家及其作品有个最基本的了解, 在了解这些知识以后, 对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也更能从作曲家和作品本身来把握其要演唱或是演奏的风格。除此之外, 还可以加入舞蹈, 朗诵等课程。现在不仅许多高等院校入学考试需要加试这些内容, 而且对学生自身专业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各个方面的, 而不单纯的局限于声乐、钢琴、视唱练耳、乐理这四门课程。

(二) 从教学形式的角度来看。

本人认为除了像乐理这样的大课以外, 学校可以将学生上专业课的时间分成几个时间段:有专业课或是琴点的同学便到音乐教室去上小课或练琴, 没课的同学则在教室里面学习文化课。高考专业固然很重要的, 但是文化课也同样决定着命运。最好是安排一个负责的老师或是班干部在教室里面维持纪律, 真正的让学生利用好自习的时间, 而不是在教室里面聊天、疯闹。视唱练耳课可以按水平分组, 但是每组最好是有同一个专业老师来教。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太大, 真正的做到让每个学生的视唱练耳成绩都能够有一个提高!

(三) 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

社会是在不断变化, 我们的知识也是在不断的更新。所以笔者认为艺术高中的音乐老师有必要定期进行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 这样可以不断改进自己教学方面的不足, 接受一些新的知识和方法, 不断的来自笔者完善;并且还可以培养出更多的有用的音乐人才。

(四) 从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的角度来看。

笔者前面也一直提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很多艺术高中的老师已经有十几年的教龄, 老师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但是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 这些资历颇高的老教师们能否在教育战线工作十几年之久后仍然把握着时代的新潮流、仍然了解现在社会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样的音

浅析中国音乐史教学

王丹 (四川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四川成都610081)

摘要:中国音乐史是为我院音乐类相关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增长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知识,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规律的思考和认识。使学生对中国远古时期至新中国成立时期音乐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对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音乐品种、作家、作品和成就有较系统的了解。进而掌握我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 提高自己对传统音乐的鉴赏能力, 为表演艺术打下基础。本文试图对副科中国音乐史的教学做浅析。

关键词:中国音乐史;双主体;知行合一;构建主义

一、中国音乐史课程简介

中国音乐史是历史学科的一个分支, 它讲述中国音乐发展的线索, 阐明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些基本概念, 提供必要的音乐历史知识。因此, 音乐史是历史学与音乐学交叉渗透的一门学科。中国音乐史是为我院音乐类相关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音乐史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两大部分。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 该课程的学习时间共两个学期, 每周授课2学时。除国庆、五一、元旦等节日以及两周机动安排外, 每个学期的教学时间一般在18周左右。

教学内容如下:

乐人才呢?笔者还是建议教师们除了给学生上课外, 平时也要多学习多了解;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要, 做到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符合时代需要的音乐人才!

本人认为, 现在正在就读音乐院校或是普通高校的音乐系音乐教育专业的同学们应该把自己的思维放的更宽, 不单单是局限于学好自己的某个专业, 平时多读音乐知识方面的书籍, 开拓的视野和知识面;对能提高音乐修养的课程要重视。除此之外, 也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不仅了解这些知识, 而且也要做到讲出来能让学生听的懂, 知道你想表达的意思, 这也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 通过本人对艺术高中音乐课程中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等问题所提出改革的一些建议可能还存在很多疏漏的地方, 提出的某些措施也可能较肤浅。但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希望本文对艺术高中在教学内容、形式及培养

本课程学生用书为夏野编著的《中国音乐简史》。教学参考书有:

1孙继南周柱铨编著《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2秦序编著《中国音乐通史简明教程》

3蓝玉松著《中国古代音乐史》

4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5汪毓和编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6刘东升编著《中国音乐史略》

7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词典》

8许海山主编《中国历史》

在专业音乐院校里, 表演专业的课程都采取一对一的授课方式。这样的教学个性化较强, 强调你教我学, 使学生缺乏相互的观摩和交流。而像中国音乐史这门课为大班课, 为集体授课形式, 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由于授课方式不同于专业小课, 所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与专业小课有所区别。在专业音乐院校里, 史论课的教学也存在着特殊性。

二、副科中国音乐史的教学意义

在专业音乐院校里, 除了作曲和音乐学、音乐教育外其他都是表演专业, 为什么中音史是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呢?是因为中音史的教育有三个必要性, 一是史论课的教学能帮助我们提高对听觉文化的认识作出选择。拉开时间距离去看事物。历史这门学科通过研究以往的事, 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远距离审视的效果。例

学生目的方面, 能起到微薄力量。使艺术高中在经过改革之后做到为社会培养更多音乐人才, 并且提高自己升学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高峰:《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与《普通艺术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艺术研究》, 2009年第3期

[2]吴淑妹:如何调动学生上音乐欣赏课的积极性, 《音乐时空》, 2011年第10期

音乐艺术课程改革 篇9

一、高校音乐艺术团的特征分析

(一) 艺术团特征分析

1.管理明确。

普通高校音乐艺术团与音乐社团相比具有明确的章程、规划、组织和领导。艺术团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但有行政管理而且同时有音乐教师的教学管理。

2.宗旨明确。

各普通高校音乐艺术团的宗旨较为明确, 不同的宗旨直接影响音乐艺术团人员的来源, 有的普通高校以特长生为主, 有的普通高校以广大学生为主。

(二) 艺术团突出问题分析

由于有的普通高校音乐艺术团的活动以完成各项演出任务, 进行竞赛为主要任务, 而且艺术团的组成人员以特长生为主, 因此, 容易产生重“成果”轻基础、重“尖子”生轻全体、重“技术”轻文化等问题。普通高校音乐艺术团的活动不应只是特长生的专利, 成为“变形的应试”, 成了学校装点门面的招牌;音乐训练更不能拔苗助长, 违背其客观规律;活动内容不能仅仅定位在技能的提高和训练上, 要注重提高广大学生的音乐艺术文化修养。

二、普通高校艺术团中的音乐活动课程要素的体现及不足

对普通高校音乐活动现象进行研究后笔者认为:今天的普通高校艺术音乐教育更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普通高校学生亲身参与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音乐活动, 实现以普通高校学生获取与音乐相关的“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为主要内容、以普通高校学生主体学习活动和体验学习为主要形式、以促进高校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 以学生之间的“教育性交往”为中介和枢纽而“设计”的课业和其进程, 这就是普通高校的“音乐活动课程”。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程从根本上贯彻了“推动面向全体高校学生艺术教育发展”的艺术教育理念。是一门和传统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音乐专业课相比更为适应当今中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宗旨和满足当代大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心理需求的课程。

(一) 普通高校音乐艺术团中的音乐活动课程要素的体现

第一点:“直接经验”

普通高校音乐艺术团主要是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 从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对音乐的学习。因此, 它是以“直接经验”为主的活动。这一点与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中的“直接经验”是相同的。

第二点:“系统”

普通高校音乐艺术团的活动的编排主要是由该团的教师及管理者负责的, 可以做到一定的“系统”化。这与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中的系统性具有相同之处。

(二) 高校音乐艺术团中的音乐活动课程要素的不足

第一点:“设计”

普通高校音乐艺术团的“设计”, 是根据具体活动目标设计的, 这一点与高校音乐活动课程是相同的, 但是也有不同处, 音乐艺术团的“设计”的宗旨是不同的, 不同的高校“设计”的宗旨有很大不同, 而音乐活动课程的设计是根据具体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规划的, 具有较强的教育性, 和统一性。

第二点:“即时信息”

普通高校音乐艺术团活动中虽然也会有“即时信息”的获得, 但这种活动较之音乐协会、社团的“即时信息”的获得就显得不是很充分, 音乐艺术团还是主要以具体的排练内容为主。

第三点:“教育性交往”

普通高校音乐艺术团活动中的“教育性交往”, 较之音乐协会社团要弱一些。这是因为, 音乐艺术团的活动主要以教师指导下的排练为主, 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学生之间也有“教育性交往”, 但相比教师的活动成分要少很多。

三、实现普通高校艺术团音乐活动“课程”化的举措

首先, 明确把艺术团当作普通高校美育的重要基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加大艺术团的编制, 让更多的同学亲身体验音乐、走进音乐。对外, 艺术团应通过自己的表演, 向世人展示当今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艺术素养, 引导社会上更多的年轻人对优秀艺术形式产生兴趣。

其次, 坚持开放性原则。除了有计划地每年举办艺术团的专场音乐会、还要不断地与各普通高校艺术团进行交流演出。同时, 艺术团活动的内容可以进一步地进行开放。不但排练中西方古典音乐曲目, 而且应适当地加入现代曲目。艺术团活动场地可以进一步的进行开放, 不但把活动带到台上, 而且将它带到生活中去, 例如利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机会, 到工厂、田间、部队、社区去感受生活同时, 将艺术团的表演呈上等等。

第三, 加大学生之间的“教育性交往”因素。普通高校艺术团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可加大学生在相互合作下进行的学习。例如在制定排练的曲目时, 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大体的范围, 先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协商并初步制定一个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查找资料, 共同探讨, 并在方案的确定时, 需要彼此听取不同的见解。

第四, 改变大学生艺术节只是艺术团“尖子生”专场的现象, 应调动普通大学生的参加热情。关于这一点沈致隆教授曾认为, 只有少数艺术尖子, 少数特长生在那儿排练、比赛, 观众不多, 大学生也没什么兴趣, 似乎艺术节就是给几个评委办的。那些艺术尖子也只是为了比赛, 为了升学。而国外大学生参与艺术似乎是人生艺术化的一个需要。

第五, 适当的活动可以加入学分。笔者2005年就艺术团活动是否加入学分问题分别访谈了六所高校的一线教师。艺术团在以前没有特长生的时候, 来自普通学生, 自从有了特长生以后, 相对缩小, 广大学生们参加的积极性减弱。其中, 明确加入学分的有三所高校 (北京大学艺术团、浙江海洋学院艺术团、天津理工科院校艺术团) , 另两所高校只加入综合测评成绩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师范学院) 。可见, 各高校对于是否加入学分的做法不太相同。笔者认为, 艺术团加入学分的做法有助于明确高校音乐活动课程的地位, 更好地调动广大学生参加的积极性, 促使音乐活动的教育规范化等。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活动课课题组.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4.

[2]靳玉乐.活动课程与学生素质发展研究.重庆出版社, 2001, 9.

[3]田慧生, 李臣之, 潘洪健.活动教育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

[4]李臣.活动课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 1.

[5]张德, 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3.

音乐艺术课程改革 篇10

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加强艺术实践课程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帮助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归为五个方面:一是从音乐的基本要素与人的听觉对应起来加以研究;二是从审美的需要出发,对音乐欣赏的心理研究,这是音乐心理教育最基本的课题之一,许多音乐教育和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和研究;三是从对音乐欣赏心里的研究发展到对音乐创作心理进行研究;四是关于音乐表演的心理方面的研究;五是关于音乐才能的研究,这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1]。高校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加强艺术实践课程改革中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同时也要重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加强学生对音乐听觉的锻炼。在一些高校实际教学中只追求“舞台”,而忘掉了讲台,有些教师只讲究专而忽视多能,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学生毕业后一旦走上音乐的道路,要会弹,会讲,会唱等多方面的能力。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开始重视,研究心理教育学影响学生的方方面面,提出许多音乐教育心理学的课题,从而拓宽了音乐教育心理学的领域,同时音乐教育心理学与其他音乐学科也有密切的联系,音乐心理学与音乐教育的结合,从而建立了音乐教育心理学这一门新学科,目前音乐教育理念和学生的时间行为相互密切关联,学习心理的学生都知道心理学的原理和教育学的原理,但就是无法运用这些原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学会审视自己[1]。在学习的道路上,老师和学生要配合的默契,在有默契的同时,教师对学生要有一套正确的教学方法,同时学生也要探索一套适合自己的路,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在教学改革发展的路上愈走愈远,音乐教育心理学在艺术实践课程的改革中就是要求老师在教学这方面有一个大的突破,这不仅仅是老师教学,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给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指导,通过和学生交流探讨的过程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印象,这首先是教育心理学的第一步,高校教育要想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对教育进行大胆的改革。

音乐教育心理学显而易见是一门健康的学科,它通过研究学生的心理以及对音乐的听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虽然教育心理学是一个新的学科,不是很成熟但是通过很多学者的努力,已经拓宽音乐教育心理学的领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音乐教育心理学在社会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音乐教育心理学或许有好多学生还不太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过程中多讲解关于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更深入的了解音乐教育心理知识。

走在大街小巷,我们都能听到优美的歌声,不论是悲伤的,还是开心的,都能起到一定的舒缓作用。音乐是被广大人们所接受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对于大家或许陌生,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许多高校已经开设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心理学在艺术实践中改革,跟随时代的步伐,以培养综合性音乐人才为目标,高校音乐教育心理学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改革,若想要学生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艺术实践中教师要多于学生互动。音乐教育心理学不仅研究学生的听觉,还研究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其目的是培养综合性的音乐人才。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音乐教育心理学还把参与民族音乐学院的研究,更进一步的拓宽心理教育学的领域,参与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消除疲劳的研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性音乐的研究。

众所周知,一门学科的健康与发展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理论的研究才能更好的发展这门学科。只有在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者的不断努力探索中将我国的音乐教育心理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高校教育心理学要想在艺术实践中改革,就必须对课程结构做出调整,应当加强核心教程的建设,建立少而精,容纳量大,实用性强的课程[3]。其次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训。要使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艺术和社会实践。要在实践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发展音乐教育心理学是时代的需要,是高校的需要,是音乐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对于音乐教育心理学在艺术实践改革中的作用,还需要广大研究者的努力探索和艰苦奋斗,需要广大师生的积极配合与努力上进。

参考文献

[1][2]于池.音乐教育心理学应加强艺术实践课程的改革[J].艺术教育,2012,08.

上一篇:维生素类下一篇:食品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