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哲学管理

2024-06-18

科学发展观哲学管理(精选十篇)

科学发展观哲学管理 篇1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唯物史观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人类社会一切经济形式、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变化演进的根源, 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 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强调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的理论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世界范围内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这场全球范围的大竞争,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必须面对、不能回避。历史一再表明,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就可能实现发展的新跨越, 走在时代前列;丧失发展机遇, 原本强盛的国家和民族就可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能不能抓住新机遇、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 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也是对我们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大考验。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奋力在这场大竞争中取得主动, 发展壮大自己, 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胡锦涛同志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 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 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国家的昌盛, 人民的富裕, 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国际竞争, 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只有加快经济发展, 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任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才能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应对各种挑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对于我国来说, 能不能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 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问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 我国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发展是第一要义, 这一思想是对发展重要性的强调。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通过改革和探索, 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样的历史进程, 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虽然,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的经济有了巨大发展, 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 但我国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 我国仍然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 就是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 必须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我们的根本目标。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 这是对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在新的形势下的重申, 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对我国国情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做出的科学判断,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史观的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就要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 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 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 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依靠人, 就要看到人民群众是实现发展的根本力量;提高人, 就是要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尊重人, 就是要尊重人权, 包括人的经济、政治、文化权利, 尊重人的需求、生命、价值和尊严, 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了人, 就是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依靠人、提高人、尊重人、为了人, 相互联系, 密不可分, 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 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在发展问题上的必然体现。唯物史观认为, 人是历史的主体, 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说, “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恩格斯则把唯物史观称为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人, 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 而是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里所说的人, 就其主体而言, 就其绝大多数而言, 就是人民群众。因此, 唯物史观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强调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 通过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促发展, 强调人民群众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还分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机制, 指出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是历史运动合力的结果, 而历史运动的合力之所以能够推动历史进步,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进行历史活动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 这种利益和要求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 唯物史观认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完全一致的。唯物史观的这一观点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作为自己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以人为本, 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要求。这是因为以人为本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阶级都曾经提出过的一个口号, 比如中国古代的人本思想就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 而在近代欧洲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做宣扬的人本主义也主张以人为本。虽然这些有关以人为本的主张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成为了我们可以吸收借鉴的思想资源, 但毕竟历史上统治阶级关于以人为本的主张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当代西方某些政治势力以人道主义为名, 鼓吹“人权高于主权”, 为进行“人道主义国际干预”制造借口, 以军事手段干涉别国内政, 悍然发动对别国的军事行动, 严重践踏其他国家的主权和人权。由于离开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去理解以人为本, 我们有些同志也把以人为本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立起来, 主张以“以人为中心”取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主张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个人为本位”, 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对立起来。这些现象的存在都表明, 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才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 才能澄清在以人为本问题上产生的各种疑惑和思想混乱。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体现

唯物辩证法认为, 发展不是事物的一般的运动状态, 而是特指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 是新事物的产生, 旧事物的灭亡, 即事物辩证的运动过程。科学发展观就是以辩证发展观为哲学基础的, 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辩证的发展观就是矛盾的发展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具有普遍性, 辩证的发展观就是要用矛盾的原理和方法论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

第二、辩证的发展观就是全面的发展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 系统的各个因素在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构成了系统的整体发展。辩证的发展观是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兼顾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

第三、辩证的发展观就是协调的发展观。必须系统、全面、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只有经济发展, 忽视其他发展, 最终是其他社会发展要拖经济发展的后腿, 整体发展还是上不去;只有城市发展, 不解决农村发展, 农村拖住城市后腿, 最终整体发展还是上不去;没有农村的小康, 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只有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 不大力推进中西部发展, 也没有整体的健康发展。

第四、辩证的发展观就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物质资源的可持续性。二是人文资源包括知识、信息、文化资源等发展。三是政治资源, 包括民主政治、法律体系、政治格局、领导核心等发展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 科学发展观,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全面发展, 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指导我国发展必然得出的结论。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具体应用

科学发展观哲学管理 篇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围绕这一时代主题,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国际上就产生了以不同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的发展观。纵观这些不同的发展观,其基本问题都是围绕“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和“为谁发展、靠谁发展”而展开的。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说也是因为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宝贵经验和借鉴国外发展观研究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等内涵的阐述,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对我国发展的指导作用,这是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是坚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从我国实际出发,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做出的科学回答

要弄明白为什么发展是第一要义,首先就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发展。什么是发展?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虽然国际学术界对这个问题有过长期争议,但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基本形成共识,认为发展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简言之也就是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在中国,是邓小平首先在这种特有含义上把“发展”这一术语引用到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来的,并根据中国国情作出了独特阐释。他把中国的发展看作是摆脱贫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认为中国的发展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同一个问题。他强调说:“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同时又称这条“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线为“中国的发展路线”。

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主要是指实现工业化及其在工业化基础上所发生的社会变迁过程。但是,在21世纪到来之际,人类社会正在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信息技术逐步成为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我党紧跟时代进步潮流,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及时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发展和现代化问题做出了与时俱进的新回答。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强调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上来,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强调必须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些论述凝聚着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的深刻认识。它表明,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发展作为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农业社会经过工业化和信息化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

发展是第一要义,这一思想是对发展重要性的强调,是对为什么要发展的回答。这是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最大实际作出的重要科学判断。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虽然,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的经济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但我国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我国仍然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就是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必须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我们的根本目标。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这是对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在新的形势下的重申,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对我国国情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做出的科学判断,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靠谁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就要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依靠人,就要看到人民群众是实现发展的根本力量;提高人,就是要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人权,包括人的经济、政治、文化权利,尊重人的需求、生命、价值和尊严,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了人,就是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提高人”进一步回答了怎样“依靠人”的问题,“尊重人”具体回答了怎样“为了人”的问题,依靠人、提高人、尊重人、为了人,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在发展问题上的必然体现。唯物史观认为,人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说,“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恩格斯则把唯物史观称为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里所说的人,就其主体而言,就其绝大多数而言,就是人民群众。因此,唯物史观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通过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促发展,强调人民群众是发展的根本动力,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还分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机制,指出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是历史运动合力的结果,而历史运动的合力之所以能够推动历史进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进行历史活动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这种利益和要求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唯物史观认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完全一致的。唯物史观的这一观点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自己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以人为本,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要求。这是因为以人为本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阶级都曾经提出过的一个口号,比如中国古代的人本思想就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而在近代欧洲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做宣扬的人本主义也主张以人为本。虽然这些有关以人为本的主张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成为了我们可以吸收借鉴的思想资源,但毕竟历史上统治阶级关于以人为本的主张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当代西方某些政治势力以人道主义为名,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为进行“人道主义国际干预”制造借口,以军事手段干涉别国内政,悍然发动对别国的军事行动,严重践踏其他国家的主权和人权。由于离开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去理解以人为本,我们有些同志也把以人为本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立起来,主张以“以人为中心”取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张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个人为本位”,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对立起来。这些现象的存在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才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才能澄清在以人为本问题上产生的各种疑惑和思想混乱。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对“怎样发展”的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全面发展,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我国发展必然得出的结论。

首先,坚持全面发展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原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所推动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所构成的,而上层建筑又区分为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发展不仅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所构成的经济变化,而且包括了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发展首先表现为生产力的变革,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变化必然要求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就表现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相统一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

其次,坚持全面发展又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作为矛盾系统都存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规定和制约着非主要矛盾的解决,但又不能代替和自然而然地导致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反过来,非主要矛盾也对主要矛盾的解决具有制约作用,非主要矛盾解决得好又会促进主要矛盾的解决。因此,辩证法强调坚持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通过解决主要矛盾为从根本上解决非主要矛盾创造条件,同时重视通过解决和缓解非主要矛盾来推进解决好主要矛盾。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抓好主要矛盾和中心工作不等于搞“单打一”,不能顾此失彼,否则,不仅其他方面工作发展不上去,经济建设这个主要矛盾也必然要受到拖累而解决不好。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少地方不少部门确实存在着“单打一”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倾向。科学发展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全面发展,为正确处理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各种非主要矛盾的复杂关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协调发展,是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之间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程度、发展效益等方面比例适当、结构合理,能够达到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共同发展的状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增强发展协调性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明确提了出来,可见,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坚持协调发展,首先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系统结构性原则。系统结构性原则认为,结构是系统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一定方式,它表现为各个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排列秩序和作用方式等,系统结构合理、各种比例关系协调,系统就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正常发展;反之,就会导致系统功能降低和不能正常发展。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结构的跃迁过程,各种重大比例关系必须不断调整,才能消除比例失衡、结构失调,实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经济和社会结构不协调和某些重大比例关系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当前尤为突出,成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而要使社会结构得到优化,各种比例关系趋于合理,就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党中央提出坚持“五个统筹”,就是要通过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分配结构、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和自然之间发展的协调,从而使整个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优化,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才能相互促进,良性发展。

其次,坚持协调发展又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平衡与非平衡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发展是一个由不平衡到平衡,然后打破平衡再达到新的平衡的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前进过程。我国由于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加之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的差别,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有其必然性的一面。这种不平衡如果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加以合理利用可以转化为发展的动力;然而严重的不平衡、失去控制的不平衡,超过社会承受程度的不平衡,必然会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带来消极后果,是必须努力消除的。因此,又必须对这种不平衡加以调节和控制,促进其向良性的平衡的方向转变。这也要求我们处理好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无疑吸收了国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思想成果,但是必须看到唯物史观中蕴含着深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这些宝贵思想在科学发展观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首先,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人口和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且这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马克思提出“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互相适应”是一个自然规律,要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就必须“使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增长相一致,甚至使生产的发展超过人口的增长。”这里明确地提出了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增长相协调的思想。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不能离开自然界孤立地把劳动说成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这实质上已经把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作为人类生存和物质生产的先决条件提了出来,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前提。

再次,唯物史观认为,人们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关系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根据这种情况,恩格斯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的或较远的后果”。他还主张对人类生产行为所产生的这种较远的自然和社会影响进行“控制和调节”。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思想,堪称是当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先声,构成了唯物史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理论依据。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客观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种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的新理念。它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观点。

首先,科学发展观渊源于中国哲学注重综合思维的思维方式,是对中国哲学注重综合思维的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扬。我们知道,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以及作为西方哲学来源的希腊哲学,并称世界三大哲学传统。虽然它们都产生于人类古代文明的繁荣时期,但它们各有自己的发展脉络,在思维方式上各具特色,存在着差别。特别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别。中国哲学注重综合思考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统一,强调天和人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力求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发展,这渊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观念。而西方哲学注重分析思考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人的外在创造开拓,力求以人的主体性主宰和征服自然,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的“主客二分”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西方“主客二分” 观念的影响下,人类在一个多世纪中创造出无与伦比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今天,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之后,在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崭新的科学发展理念,它既是对我国传统哲学注重综合思考的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西方“主客二分”这种注重分析思考的思维方式的反思和醒悟。坚持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哲学注重综合思考的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来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规律,从整体上来正确认识、把握和促进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社会各方面之间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其次,科学发展观深刻展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生动体现和具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按照自己本身所特有的规律运动发展着的。这就告诉我们,任何事物,不论是自然,还是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都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自然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也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在纯粹自然界中,自然规律是通过各种事物包括动物的无意识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而在社会中,社会规律是由人参与的,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活动体现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客观规律出发,正确认识和自觉尊重客观规律,使自己的行动符合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主观臆断,盲目办事,不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所造成的。今天,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生动体现和具体运用。坚持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关键就在于要自觉尊重、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自觉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推动事物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

第三,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对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的生动应用和具体体现。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处处都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唯物辩证法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事物的运动可以有上升的运动,也可以有下降的运动;可以是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后退的运动;可以是可持续式的运动,也可以是间歇式的运动。而发展是特指事物前进的,而不是倒退的运动;是上升的,而不是下降的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运动;是由小到大的,由旧到新的,由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地推陈出新的创新运动。当然,发展作为事物运动变化的一种状态也有快、有慢;有单一的、有全方位的;有均衡的,有不平衡的;有协调的,有不协调的;有一时的,也有持续的。一句话,发展有正常的、健康的、协调的、全面的、合理的,也有不正常的、不健康的、不协调的、不全面的、不合理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各个方面正常的、健康的、协调的、全面的、合理的向前发展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所谓联系,是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整个世界就是由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正是由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原有状况或性质发生改变,进而促进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分析、把握和处理客观事物时,必须充分考虑它同其它事物以及自身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离开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就谈不上发展。同样,社会也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它们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处于有序的有机联系之中。在社会这个有机整体中,经济发展是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政治、文化的发展又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是由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向前发展。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是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整合工程,它需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和协调好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积极推动和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积极促进和努力实现经济、政治、思想道德、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全面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互联系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任何事物它自身就是一个系统,同时,它又是构成更高一个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要素。因此,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使事物的发展成为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发展,而不能是片面的、畸形的、不均衡的发展,不能是单一突进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矛盾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它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发展就是事物内在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社会也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矛盾中,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各类社会矛盾的运动中发展的。社会健康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矛盾解决的过程。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高度重视和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人民内部一系列矛盾,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根本法则,发现矛盾,重视矛盾,认识矛盾,提出正确的办法,正确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

第四,科学发展观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所谓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它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等,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意识,主要是指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主要包括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等。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

最后,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 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原则。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代表、体现、维护、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推动我们事业向前发展的根本工作路线,真正做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思想理论教学部

参考文献:

[1]王伟光.科学发展观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260-268.

[2]谢龙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人民出版社,1996.125-130.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底蕴 篇4

一、科学发展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要求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在这个活动之中, 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着物质变换, 同时人与人之间也结成一定的关系。社会历史的活动归根到底是人的实践活动, 没有人的实践活动, 就没有社会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正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人类的生产实践是整个社会生活及其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社会以生产实践的方式创造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离开了人类的生产实践, 人类社会就不能够存在和发展下去。所以, 人类的生产实践一天也不能停止, 必须持续下去。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手段, 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类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 征服和改造着自然, 同时也改造着人类社会。即在生产实践中结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几种关系, 也就是持怎样的发展观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 也就是坚持了生产实践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要求。

二、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是一个永恒发展的过程。而世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矛盾。只有正确处理诸多矛盾间的相互关系, 才能保证整个物质世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社会必须全面协调的发展。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一切事物都处在同其他事物的联系之中,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等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 社会发展过程中, 忽视了哪一个方面, 或是单独强调发展哪一个方面都不是长远之计, 必须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发展观, 过分强调经济的增长, 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结果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繁、疾病蔓延。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就警告过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383页) 所以, 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质量, 合理使用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这个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

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永远不会停息,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而具体的过程是有始有终的, 是有限的。无数有限的具体的过程构成无限的、永恒的发展世界。也就是说, 发展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发展体现着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过程性。这个过程中所具有的代际承传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持续性。但是, 人们创造世界历史的实践活动总是在特定的时空中进行的, 这又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反映出社会发展在不同阶段内的不同内容。

以往的发展观更多注意当代人生存和发展的要求, 无情的掠夺资源造成生态危机, 严重威胁子孙后代的生存要求, 破坏了社会发展进程的连续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发展是个可持续的过程, 当代人不能仅从当代人和当代社会发展来衡量社会发展。而要从长远看, 既要使当代人和当代社会得到发展, 又要保证后代人和未来社会具有发展的后劲。将今天的发展和明天的发展结合起来。也就是必须强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3、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矛盾是辩证法的根本法则, 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规律。矛盾是事物存在普遍法则, 矛盾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旧矛盾解决了, 新矛盾产生了。往复循环, 事物才向前发展。事物的发展就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

社会的发展就是矛盾的发展。旧的社会矛盾解决了, 新的社会矛盾又产生了, 社会就发展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就必须对社会发展进程之中的种种矛盾进行深入的研究, 分析和解决。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是不断变化的, 因此, 生产关系必须做出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同样, 上层建筑也必须做出调整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如今我国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观点, 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实际上就是要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 从而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分析解决发展问题。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才能树立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 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求”就是我们去追求。“是”就是客观事物的规律。实事求是, 就是要求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的规律, 去指导我们的实践。树立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具体状况,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在这些规律的指引下, 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去实践去创造, 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物质世界的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 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也就是说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存在必然的规律, 人类不可以违背这些规律。人类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必然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终的目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 人类必须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旦这种和谐被破坏,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后果。只有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促进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也正是在总结人类以往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所以, 其本身就含有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之意。

3、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以此为基础提出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指,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又是社会发展的手段。所以, 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社会的实践者, 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认识世界, 把握世界。因此, 理论只有来源于群众, 才能有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同时, 理论必须回到群众的实践中, 才能得到验证。坚持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坚持以人为本, 相信人民群众, 依靠人民群众。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思想武器,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站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分析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错综复杂的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秀隆:《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 《理论前沿》, 2004年第12期。

[2]王伟光:《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理论前沿》, 2004年第2期。

[3]孙文营、姜梅:《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7月。

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实践 篇5

颜悦南

2012-4-11 8:28:20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1年第9期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该文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以及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的内在一致性,明确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哲学,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目标,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

1.生态文明的内涵

从“文明”的界定来看,广义上是指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状态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风尚,以及达到这一状态的过程。从狭义来说,指社会脱离了人类群居的原始生活方式之后,通过科技形成的物质和社会状态,包括用理智和实用知识控制自然的技术手段。

生态文明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源头,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家、儒家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

20世纪70至80年代,西方学者认为工业文明因面临多重全球问题,必将发生转型,走向新文明,他们大力倡导生态学世界观,但当时并未直接提出生态文明概念。

前苏联学术界对生态文明概念的最早使用是在《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共产主义》1984年第2期文章《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中,文章提出培养生态文明是共产主义教育的内容和结果之一,将生态文明看做是生态文化、生态学修养的提升。

1987年,中国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学术界首次明确使用生态文明概念。叶谦吉教授认为: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观点从生态学及生态哲学的视角阐述了生态文明。

1995年,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罗伊·莫里森在其出版的《生态民主》一书中,明确使用了“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这一概念,并将“生态文明”作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造自然和社会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状态。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共同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多个维度。生态文明的本质或中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相和谐。

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多方面的含义,生态文明自然观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人类应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生态文明价值观反对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物中心主义,强调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与生态系统之间平等相处、相互依存、协调共生,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发展观要求改造和利用自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控制发展的模式、规模及速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至上,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强调生活方式的实用性,减少对自然不合理的需求,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2.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

生态文明是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性来看,生态文明萌生于工业文明的母体中,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将是工业文明之后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从人类文明系统的结构性来看,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系统中的一个方面,但具有基础地位,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生交叉渗透的相互作用。

生态文明以生产方式生态化为核心,将制约和影响未来的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它将促使现实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向着生态化方向转变。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就不可能享受高效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正确认识和处理这“四大文明”,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推动物质文明向生态经济方向发展,把人与自然和谐提升为精神文明重要内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推动政治文明扩大视野,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拓宽公众参与的民主途径。

3.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的内在一致性

生态哲学是科学发展观得以确立的重要的学理根据和文化前提,科学发展观所依据的全面协调发展、人的整体和长远利益的人本主义取向,则是生态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从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看,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有着内在一致性。

A.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出发点,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类是生态文明的主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促进社会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B.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都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提倡的全面和协调,主要是指人与自然和社会全面发展,强调的是协调发展。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生态文明坚决反对人类中心论,追求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与共同进化。科学发展观不仅用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文明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也用生态文明来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调节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C.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都强调共同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可持续发展也坚持“代际公平”、“代内公平”等公平原则,同样体现了共同进步的基本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而生态文明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则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正是由于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的内在一致性,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设生态文明。

4.实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生态文明应该做到:

A.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实践的主体。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应该注重人的价值观念的转变,走出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从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转到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并以此来实现人的行为模式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B.加强生态环境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意识是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应该持续开展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按照“面向未来”的要求,通过对全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唤起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良知”和“生态良知”,使人们树立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和谐进化的生态发展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发展观、消费观和审美观,调动全社会成员的主动性、自觉地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来。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经济的最佳途径。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改变,就必须要实现从资源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产业,继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生态农业;改变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污染、高耗费的工业发展路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建设生态工业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D.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基于对工业文明追求过度消费物质资料的批判和否定。绿色生活方式完全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它以提高生命价值为宗旨,倡导绿色消费、鼓励节约资源。提倡绿色生活方式,要求改变人们不良的食物需求与消费习惯,简化食物生产、分配、消费环节,避免食物生产与消费功能的异化。这种绿色生活方式,既有利于人自身的健康,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提倡绿色消费方式,要求人们能以一种健康合理、科学文明的姿态步入新的生态文明时代,抛弃过度消费、超前消费、高消费的畸形消费观,从追求繁华、浪费的生活方式中摆脱出来,改变人们对资源的强烈占有心态,将环境保护融入日常的消费行为中。

E.强化政府的生态责任,加强生态环保的制度建设

加强政府绿色引导和绿色控制的机能,即政府要加强生态执政、生态立法和生态行政,完善生态文明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努力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整体的符合和谐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的政治形态。

政策方面:应该逐步建立起合理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树立起科学的政绩观,建立绿色GDP;利用绿色税收对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补贴,以鼓励他们投资环境保护产业: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使人们尽可能合理利用资源。

法律法规方面:要加强环境法律建设,建立健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法律和制度,加强法律约束机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F.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监督制度和机制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考 篇6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有厚重历史感和时代大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考中国社会科学的繁荣、兴盛,“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次重大变革、跃进与人类文明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社会大变革时代,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我国的改革和建设事业,需要理论也能够创新理论,必将为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丰富经验和广阔空间。面对社会深刻变革和理论创新的伟大时代,中央领导给社会科学工作者展示了一幅视域宽广、景观深远、意义重大的壮阔前景。

第一,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是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人,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从社会分工和精神文化生产的社会定位来看,社会科学工作者在马克思的视野里首先是作为意识形态阶层、作为党和国家意志、意识的表达者而展开思想文化生产的。因而,我们必须忠诚于中国特色的伟大社会主义事业,为深入理解、科学阐释、广泛宣传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道路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自身及广大群众“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是时代的呼唤与人民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个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使命与文化天职。

第二,为了在学术研究和理论宣传教育中倡导先进思想,创新学术观点,领引社会风尚,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立时代之潮头”:即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前列,关注世纪风云的变幻,投身改革建设的潮流,把握时代发展的脉动,体察广大人民的声心,与历史同行,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命运与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跟进时代而不落伍,理解时代而不浮躁,把握和彰显时代精神而不致迷惘和无所用心。为此,我们迫切需要养成向社会调查、向人民请教、向新生事物和新鲜经验靠拢、学习的虚心态度,迫切需要认真改变面向书本、背离实践、疏远社会、闭门造车、空乏其心的学术生存状态。今天我们已置身于无往而不至的网络文化“泛在”之境,信息渠道密如蛛网,信息多如海洋,能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但这些二手经验与信息不能替代我们对社情民意的亲身体察和直接调研,虚拟时空与事件虽能以虚代实甚至以假乱真,但它们只给人似是而非的感性满足,不能替代实践和事件的亲身参与。我们的著书立说,绝对不能因为信息的便利而退变为一种文本漫游、寻章摘句、语录兑接、言之无物的字符编码。此种文风与学术,是断然拂逆时代精神和人民需求的,断然是没有意义和前途的。

第三,历史发展与时代特征是在比较中认识的,我们要清晰把握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大趋势和总规律,必须充分领会和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通古今之变化”的要求,在学术研究中养成和执守厚重的历史感和深刻的现实情怀。我们只有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在一起,才能在“通变”中达道。社会历史年轮的横断面便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后发国家共时性的空间并存关系。我们只有坚持开阔的世界视野,在与发达国家的比较、竞争和互鉴中,才能更好地深知古今,明了东西,情系中华,壮我文明。笔者由此想起毛泽东主席当年做学问是采用“古今中外法”的教诲,时隔半个世纪两位领导人竟有如此一致的理念,这生动地展示了党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传承。作为年轻学者,应该更好地弘扬这种学术旨趣,在历史的纵向比较和研究中不要“厚古薄今”,在世界的横向比较与研究中不要“崇洋媚外”,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并非固步自封,抵制和克服文化殖民亦非妄自尊大。要善于“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展开学术的视界,沿着历史延伸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去探索和解决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做出无愧于时代和国家的学术建树。这是我们的理想、责任和目标,是学术人生的价值圭臬。

第四,科学理论的意义和生命力,就在于它对实践的先导作用,在于它从实践中获得丰富经验和人民智慧的伟大启迪而具有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创造力。因此,我们科学研究的文化使命就在于揭示规律,澄明是非,得出科学结论,“发思想之先声”,领实践之发展。为此,我们应当深刻领悟并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在学术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运用为基本点,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直面社会发展当下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深入探讨其得以解决的规律、法则、机制,借以强化社会科学的预测力、阐释力、感召力和推动力,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理论本身。基于此,我们才能做到“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第五,科学研究和理论教育要取得建树,必须认真解决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结论的关系。首先,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解决好“信仰”“坚持”与“发展”的关系,“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解决好把理论成果最终落到实践上去的问题。要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教學科研实践中,内化为坚定的信念、科学的方法和扎实的学术功力。为此,我们要认真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其次,我们必须认真解决部分青年学者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一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已经过时的观点。我们承认马克思主义某些具体结论需要重新思考,但并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部失效;断定它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但并非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采取一时一事短期化、功利化的实用主义取舍;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但并非丢掉这一伟大理论的科学灵魂而复归经验主义的窠臼。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理解,意味着要让其在我们创新性的坚持和发展中更好地展示出新时代的风釆和辉煌。二是对马克思主义不求甚解、甚至曲解的态度。具体表现有: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典和衍生性经典文献的学习、钻研中,下功夫不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甚至为我任性所用。或脱离文本任意提取只言片语为自己的偏颇之论作注;或脱离科学理论的历史逻辑用不成熟的观点取代科学结论,用偶然断言取代一贯思想主张;或根本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与革命精神,用一种“马克思学”的“研”“信”分离的态度对待这一学说等。这自然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光芒,抹煞了它的革命意义。三是把马克思主义只当作意识形态说教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但它不止于意识形态。它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科学理论的集成,是人生智慧的大典,是革命与建设的指南。我们是因为这些方面的真理性与价值性而赋予它社会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和规范性的,但决不是因为后者而赋义、释义于前者。我们既反对因它是意识形态而去其科学性、真理性,形式化、教条化地对待它,也反对借口其科学性、真理性的声索而否定其理论基础与思想指引的地位与意义。基于这些,笔者认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谈话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

论科学发展观的唯物史观哲学基础 篇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哲学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唯物史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推理出社会的人类发展状况的必然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人类理想目标和最终目的。关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作了这样的概括, 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 另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 它的目标内涵主要体现在:一是, 人的自觉自在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实现和发展。只有真正实现每个人按本性选择自己适合的劳动活动, 才是真正符合人的解放的需要;二是, 人的各种能力的充分发展。人的各种能力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要素, 这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三是, 人所在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个人发展的全面性不是凭空产生的, 每个人都是社会人, 在人出生之后, 就会形成家庭、父母子女、法律等各种关系。可以说, 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上的一个结, 人必须适应和融入各种社会关系。所以, 实现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四是, 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五是,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相辅相成的。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相适应, 人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与人的依赖性阶段。同人的依赖性阶段相适应的社会形态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第二阶段是人对物的依赖性阶段。同人对物的依赖性阶段相适应的社会形态有: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三阶段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阶段。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阶段适应的社会形态有:共产主义社会。

依据上面的分析,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 强调人是社会发展实践的主体, 也是社会发展成果的受益者。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虽然是共产主义条件的人的生活状态, 但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形式, 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应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所以, 我们党提出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是“全面协调”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的追求物质资料及其生产活动,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互相依赖和互相作用的关系, 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信中对“社会”这一重要概念首次进行了定义:“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 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 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 一句话, 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 (2)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理解, 社会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二是社会是基于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 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社会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有机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不是人们可以从主观简单概括出来的各种要素的简单相加。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社会是一个各个要素有机联系的整体。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其中,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社会形态角度看,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其中, 经济基础是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基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之上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等和国家政权、机构、设施等等的总和。从社会的结构角度看社会, 社会是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组成的。社会结构就是指由经济、政治的、观念等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方式。

上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理论, 为我们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像自然界一样是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人的实践活动形成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关系, 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所以, 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同时社会还包括其他活动。因此, 我们要坚持发展的全面性, 还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社会建设齐头并进。另外, 在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的同时, 还要注重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我们提出“全面协调”理念的哲学依据。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思想是“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首先人类生存的前提条件是自然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认为, 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但是,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他认为, 不管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 作为生命的肉体都与自然界存在着索取的关系, 都依赖于自然, 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类向自然界的索取要大大超过其他生命。离开自然界, 人类的存在是不可能的, 并且人类的发展还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从马克思关于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界的关系说明, 社会的发展必须注意自然界这一不可缺少的自然条件。

其次, 尊重规律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变化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规律。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 (3) 。恩格斯在这里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那就是在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和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都是错误的。

最后, 在人和环境的关系上, 要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认为,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虽然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我们要认识和利用好环境, 特别是对于地理环境要素中的不可再生性, 更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让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详细阐述关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性。所以, 今天提出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

总之,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诸要素的有机性和结构性, 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 论述了社会发展规律, 阐明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追求。唯物史观的确立, 让我们拥有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那么, 依据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方法论, 我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摘要:十八大报告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本文拟从依据哲学的视角, 分析论证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石上的, 是关于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坚持、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关于医院科学发展的哲学思考 篇8

1 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

硬件建设是医院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制约软件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医院财力严重不足,硬件建设明显滞后于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正是通过政府拨款和医院的共同努力,才终于旧貌换新颜,使患者的就医条件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改革开放中期,医院引进了许多人才,众多学科亟待发展却床位受限,医院通过合并鼓楼区医院矛盾有所缓解。即使在目前,医院的某些流程还因门诊和住院部距离太远而始终不能流畅,亟待南扩工程竣工后予以完善。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硬件建设的需求还会不断提到医院的议事日程上来。

但从长远和本质的观点来看,在具备基本的硬件条件之后,软件建设的任务将比硬件建设更为艰巨和重要,是医院在硬件建设获得改善后老百姓满意度仍然不能相应提高的主要原因;在国家补偿机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医院的软件建设不断加强,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患者,增强医院财力,为硬件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特别是在鼓楼医院南扩工程竣工、医院硬件建设取得质的飞跃后,软件建设能否随之加强就成为医院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医院愈来愈重视加强软件建设,并向软件建设的重中之重——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重点加强。

鼓楼医院是一所有着117年历史的百年老院,之所以能够历尽沧桑而充满生机,就是因为有着历代鼓医人培育传承的深厚文化底蕴的支撑,这就是医院生生不息的软实力和独有的竞争力,只有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才能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医院于2006年专门开展了“文化年”活动,进行了“医院价值观建设调查研究”,对医院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明确了加强文化建设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

(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10008江苏省南京市中山路321号

重点内容,拉开了全面加强文化建设的序幕。2007年医院又开展了“管理文化年”活动,将“文化年”活动和“管理年”活动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管理年的各项工作中大力弘扬和实践“忠诚敬业的价值观”,继续推动文化建设的深入。医院确立了愿景,大力推广各种先进理念,调整了年度争先创优活动内容,增加和细化了众多奖项,通过活动的开展,涌现了一支能够体现爱院敬业价值观的优秀员工队伍。医院还在医疗用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建立了院史陈列馆,利用各种机会,不断丰富馆藏,陈列馆现已成为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员工进行医院传统文化教育的好课堂。每年清明节之际,院领导和中层干部都在马林塑像前举行悼念仪式,缅怀前辈,寄托哀思,重温信仰,坚定意志。医院的各项重要工作都和文化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要做就做到最好”的鼓医精神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员工所践行。现在许多任务只要领导一布置,干部职工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谁也不愿给鼓楼医院丢脸。鼓医文化正点点滴滴地渗透在鼓医人的血液中,成为医院发展的根本动力,并和医院的硬件建设更为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2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公立医院是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医院的属性决定了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承担救死扶伤、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职能,体现社会的公平。医院作为南京市属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多年来努力履行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将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作为医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医疗收治逐年增加,为南京市江苏省乃至全国各地的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医疗保障。积极参加公共卫生、社会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任务,关键时刻总能“调得动、派得出、用得上、干得好”。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面对众多不确定因素,我院众志成城,打了胜仗;在抗震救灾活动中,我院快速反应,齐心协力,不论是外派医疗队,还是接受伤员,以及志愿者组织等任务都完成得很好,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案;在2008年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困难也很大,但大家有令即行,步调一致,门诊各窗口部门实行弹性工作制,提前开窗服务,专家门诊准时开诊,还是解决了许多多年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成为南京地区卫生系统创建工作标杆单位;在此次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中,我院在南京市行动最早、工作最规范,被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为标杆单位。

然而,医院作为市场经济下的基层单位,在国家财政拨款极少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资源效益、提高经济效率,又必须讲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服务、显示社会效益的基础和前提。“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一定就没有利润(或称节余),以营利为目的的营利性医疗机构不是一定有利润。”增加利润的方法除了多收快治外,就是要加强经济管理,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医院多年来一直重视经营管理,坚持定期对内外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动态制定医院经营战略,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2006年上半年在面临江苏省医疗物价总体下降和医保政策从紧控制的变化时,医院的收治及收入均出现了下滑,内外环境也不稳定,医院便及时果断地进行了经营战略调整,也就是“坚持在党的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从谋求快速发展调整为在力求稳定的基础上科学发展;从同时重视硬件和软件建设调整为更加重视软件建设;狠抓缩短平均住院日和增收节支两项关键工作”。想法方设法降低医疗项目成本,提高病床周转次数,终于使医院很快摆脱了困境,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提高了经济效益。

3 医院愿景和年度目标的关系

从本质上看就是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愿景阐述了员工希望看到的组织未来。心理学家马斯洛晚年从事于杰出团体的研究,发现它们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共同愿景与目的。1983年,德鲁克说:领导力就是远景。极其简练地阐明了愿景的导向作用。鼓楼医院的愿景就是建设国内服务最好的人文医院、省内领先的品牌医院。她既实事求是地代表了鼓楼医院的现状和特点,提示愿景并非高不可攀,又体现了梦想和激情,提示愿景还是具有挑战性的。“一个拥有激情的人胜过40个仅仅有兴趣的人,”“六项能力对价值创造的贡献比例:激情35%,创造力25%,主动性2 0%,智力1 5%,勤奋5%,服从0%[1]”,充分说明了只有富有激情的愿景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潜能,满足组织成员自我实现的需求。

但愿景毕竟是“清醒时的梦想。对领导者来说,责任就是要把愿景变为现实[2]”,为此医院把愿景和年度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了扎扎实实的主题年活动,例如服务年、管理效益年、文化年、管理文化年、质量效益年,等等,并实施年度目标责任制予以层层落实;连续16年于每年6月开展医疗质量月活动,一年一个主题,强化医疗质量;积极参加卫生部组织的管理年活动,2008年喜获卫生部颁发的“医院管理年”先进单位,跻身于全国大型三甲医院第一方阵的前列;2008年在卫生局组织的院长负责制年末检查中,荣获唯一的一等奖,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2008年的医疗收治和业务收入也创历史新高;2009年又开展了质量服务年活动,突出抓好质量安全,提高服务水平。

随着国家医改政策对社区和农村卫生工作的投入增加,医保政策逐渐宽松,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得到释放,而社区和县级医院的卫生资源还暂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致使城市大型三甲综合型医院的门诊和住院病人数量突然剧增,鼓楼医院加床每日均在数百张,给节假日和夜间的医疗安全提出了巨大挑战。医院便在质量服务年活动中及时提出了“保证节假日及夜间医疗服务质量”的理念,并把这项工作作为主题年活动的重点,加强节假日及夜间这一关键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从紧控制医疗收治节奏,严格规范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有效减少了医疗缺陷和医患纠纷的发生,推动了质量服务年活动的深入,向着医院的愿景不断迈进,保证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

4 务虚和务实的关系

医院的管理框架是一个从上到下、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管理流程是从务虚到务实的过程。务虚是务实的方向,是医院科学发展实践前的理念先行。但“理念不会自然产生,在领导岗位上,一流人才是那些拥有一个理念并能把它强烈地、清楚地推广给他的部下,直至变成他们的理念的人[3]”。为此医院一直坚持不懈地推广各种先进理念,不仅利用各种会议和机会进行理念的灌输,还结合医院形势举办各种活动,重点进行理念的熏陶。每年在开展主题年活动之前,都先召开中层干部务虚会,专家授课、院长动员,请大家对专题年的主要理念畅所欲言、达成共识;然后再召开全院职工大会进行动员,有时还分别到全院各总支进行宣讲,尽可能使医院的声音传达到每一个角落,得到每一位职工的共鸣,变为实际行动。医院还认真召开两周一次的周会,建立了一月一次的科主任例会制度,进行长期艰苦细致、润物无声的理念灌输,使改革开放以来诸多的先进理念逐渐渗透在职工的心中,并为这些理念所支撑的医院发展决策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也是医院近年来虽然发展步子较快、改革动作较大,形势却依然较为稳定的根本原因。

务虚固然重要,不能务实就是空谈。为此医院以干部为重点,狠抓先进理念的执行。早在2003年党中央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强调党政、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三大主体之际,医院领导就认识到,不仅专业技术人员是人才,党政和经营管理人员也是人才,要克服医院发展的“短板”,党政、经营管理、技术队伍三支队伍必须一起抓。医院不但积极引进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还拨专款安排管理干部的MPH学历学习,并组织职能部门领导赴新加坡、香港等地医院进行短期培训;选派副主任医生职称以上优秀人才担当医务处助理、住院总医师、医疗总值班等职,提高行政管理能力;2007年又斥资举办了为期一年的复旦大学——鼓楼医院医院管理高级研修班,60余名中青年干部参加学习,目前均已顺利结业,第二期研修班也已开始。

针对中层干部科室自身管理水平较高,而科室之间沟通协调能力不强的情况,医院近年来一直在狠抓这一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在南扩后某些流程需要再造、科室间的衔接愈发重要的新形势下,医院领导再三强调“平级能不能主动配合,应是考核中层管理者是否具有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鲜明提出这既是管理资源的整合、是能力、是生产力,也是鼓医文化建设能否向纵深发展的新体现、是态度问题,从而把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提到了新的高度,促进了团队建设。

正是中层干部承上启下执行力的不断加强,年年岁岁的持之以恒,时时事事的狠抓细节,推动了先进理念的贯彻和落实:“等、靠、要”的思想不断被破除;“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逐步树立;坚持科教兴院、加强对外交流、不拘一格引进和培养人才成为大家的共识;打破铁岗位、大锅饭,行政干部竞争上岗,不断完善科主任责任制,给予专科主任行政领导权、业务决策权、经济分配权、人事管理权和医德医风奖惩权,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在分配改革中体现技术要素、管理要素的作用,使医院的人事管理迅速向人力资源管理迈进;经营管理受到重视,优质高效低耗成为医院的经营目标,缩短平均住院日和增收节支成为医院的经济增长点每一种理念的树立,都带来医院一系列的变化;一部鼓楼医院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将务虚转变为务实的历史。

5 医院内外的关系

医院是一个小社会,在内外环境中面临方方面面的关系和矛盾,必须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双赢或多赢,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矛盾和冲突的激化,为发展营造和谐的氛围。

5.1 医院和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关系

对于当前大型公立医院所处的环境,不能有埋怨情绪、失落情绪。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一切压力,把压力作为动力。有多少压力,就会有多少升华。尽管医院目前和国内顶尖的大型医院相比,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劣势,经营管理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发展中又遇到一些困难,但医院发展的态势和趋势没有改变,内外环境仍有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医院仍然握有如何发展和抓住机遇的主动权。不仅仅联合购置宿迁医院是机遇、合并鼓楼区医院是机遇、医院南扩是机遇、开展管理年活动是机遇,就是目前的医改、病人的增加也是机遇。即使是上级和主管部门布置的各种任务和检查,其实从积极的心态看,也是机遇,与其被动应对、一般应对或突击应对,不如顺势而为、主动出击、一步不让、一着不拉、争先创优。反正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还不如把头伸出去,直面不足,改进工作,同时也展示了医院,做了不要钱的广告。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总裁保罗·威尔森说:一件事究竟是困难还是机遇,完全在于各人的不同看法。如果将它作为机遇而不是困难来处理,则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与自律精神,但最终的结果绝对是值得的[4]。公立医院必须掌握这样的辩证法,即使暂时没有任何机遇,只要我们加强内涵建设不动摇,坚持跑好马拉松,医院照样能够谋求发展。

5.2 医院和新闻媒介的关系

目前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新闻媒介的报道有时要打折扣。有些报道可能还有真实成分,有些报道完全歪曲,有些报道则属于恶意炒作,把本来已经紧张的医患关系推向了极端,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不断下降。现在又多了个网络博客,可以随便发表议论,更使医院的形象随时可能受到影响。但怕也没有用,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避免授人以柄的事件发生。遇有曝光,“主动出击”,该沟通的沟通,尽力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主动赢得新闻媒介的支持,发现我们身边的“真善美”后及时去“报料”以宣传医院。

5.3 医院和患者的关系

大多数医患纠纷的主要起因是由于沟通不够。为了保障患者权益,医院始终坚持推行疾病治疗规范化,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充分尊重患者的医疗选择权、知情同意权和安全保障权;及时处理患者投诉,专门成立了投诉处理中心和建立了出院病人回访制度;除了向社会公开医疗服务价格、发票附有明细清单外,2006年还安装了8台住院病人费用查询屏,病人可以随时查询住院明细费用;医院的“药占比”多年来也始终低于省卫生厅的标准,在全省大型三甲医院中是最低的。医院始终教育员工如果发生医患纠纷一定要冷静处置,消灭在萌芽状态;万万不可只顾自己脱身,把医院内部的矛盾暴露在患者面前;更不能因小失大,把事端闹到医院外面去,影响医院的稳定。

5.4 医院和职工的关系

一是保证职工利益。在医院发展不够顺利,进行战略调整的的情况下,反复向职工强调:医院是公立性医院,经营战略的调整充分兼顾了政府、患者、医院和职工的利益。即使在医院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医院不会牺牲职工的利益,继续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再发展”的政策,保证职工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而稳定职工队伍。

二是坚持院务公开。医院越来越尊重广大职工,特别重视发扬民主作风,倾听职工呼声。职代会制度不断健全,对于医院的重大决策,除了先经过院长办公会和院行政办公会充分讨论外,还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进行讨论,特别是容易引起争议的创新举措,更是公开透明。不论是医院对原鼓楼区医院的兼并,还是和金陵药业集团联合收购宿迁市人民医院的举措,仙林医院的管理方案,以及医院的南扩方案,都经过职工代表的充分讨论,发表不同意见,最终几乎都是全票通过。2009年开始,院情通报会改为一季度一次,就是为了更好地加强沟通,并希望通过职工代表的努力,将医院的声音传达下去,把全院职工的爱院积极性统一到医院的发展思路上来。医院内部稳定了,就能更好地处理和外部的各种关系。

6 管理和创新的关系

德鲁克指出:“管理和创新是一体两面,这是很明显的道理。不懂得管理的企业家,不能存活很久;不懂得创新的管理者,也不会存活很久[5]”。医院虽然和企业有不同之处,但在管理和创新的本质规律上还是相似的。为了医院的科学发展,医院领导必须实现创业者和经营者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的及时转换,这也是将风险和创新转变成机遇和成功的关键。医院大胆创新,主动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医院管理体制和机制:2003年兼并了鼓楼区医院,并和金陵药业集团联合收购宿迁市人民医院。

但创新毕竟不等同于管理,不论何种体制、如何创新,都离不开扎扎实实的经营和管理,好的创新措施需要科学管理来实现,反过来,有科学管理为基础的创新有助于提升管理的层次和水平。否则所有的创新都是空的,甚至规模越大,包袱越重,反而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因此,医院在体制机制创新后一直重视经营管理,坚持合理配置和动态调整医院资源。合并鼓楼区医院后,医院对现有医疗资源进行整合,重组为鼓楼医院北院,在巩固原有特色专科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殖医学中心、关节疾病诊治中心、腔镜治疗、康复医学、肿瘤治疗和烧伤整形美容等6大中心,并进一步健全社区医疗服务网络,病床及床位使用率翻番,大大缓解了医院本部床位不足、发展受限的矛盾。医院和金陵药业集团联合收购宿迁市人民医院后,输出技术和管理,强化全员培训,专家对口支援,一些心脏、肿瘤等大手术,患者过去都要到南京、上海等大医院,如今在家门口的医院也能做了,收费也比大城市便宜,宿迁市医院也由过去的二级医院晋升为三级综合医院。

创新和管理都要抢早。“要在形势最好的时候改革,千万不能弄到形势不好的时候改革,下雨天你要修屋顶的时候一定是麻烦大了[6]”。外界环境的变化没有止境,医院发展的脚步就不能停滞,必须根据变化及早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和战术。医院不仅体制机制创新的各项改革举措开展得比较早,许多都是国内第一或省市内率先,而且经营管理方面的一些决策也制定的比较早。2005年我们提出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比卫生部早半年;南扩工程也是抓得早,稍微晚一点可能就抓不住,即使抓住,阻力也会比现在大许多;这两年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质量效益年、服务质量年活动,谋求医院的又好又快发展,也是图个“早”字。医院只有管理和创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医疗市场中多抓些机遇,才能在医院管理、人文服务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以上六大关系,关系的双方虽互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归根到底还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医院之所以能够较好地处理这些关系,得益于较好地学习和掌握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7]。医院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表面看来可以这样解决,也可以那样解决,其实真正起作用的还是“背后”的规律。符合规律,问题就可以得到正确解决;违背规律,虽然问题有可能暂时解决,但以后可能会引发更多、更大的问题。统筹兼顾就是辩证法,能够帮助医院从整体和根本的角度来观察问题,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变化发展的观点和矛盾分析的方法,来发现和揭示规律。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形势前,继续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审时度势、趋利避害,追求医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加里·哈默.管理大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51-52·

[2][美]沃伦·本尼斯.领导的轨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7·

[3][美]罗伯特·史雷特.杰克·韦尔奇与通用之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345·

[4][德]洛塔尔·赛韦特.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15·

[5]陈荣平.管理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137-168·

[6]朱甫.马云如是说——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247·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科学发展观 篇9

一、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 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这是一种辩证的发展观, 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开拓运用。

1.科学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深刻体现。唯物辩证法认为,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 物质世界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 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都处在联系之中, 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事物的一种向前、向上、由低级向高级上升的前进性。

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 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里, “运动”和“发展”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般过程的哲学范畴。事物的运动有三种情况:一是上升前进的运动;二是水平的运动变化;三是下降后退的运动。而发展是标志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哲学范畴, 是物质运动中前进上升的变化, 是由落后到先进、不断推陈出新的全新运动。可见运动包含了发展, 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 就是要使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各个方面健康的、前进的、上升的、可持续的协调全面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的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作为普遍的哲学范畴是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整个世界是由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因此, 我们分析处理事物时, 必须正确认识其同其他事物以及事物自身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离开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间的联系, 就谈不上发展。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构成的一个复杂的、并处于有序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要理解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 就要把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把全国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着眼全局, 实行全国一盘棋, 统筹兼顾, 又要把地方、部门和产业发展作为全国发展系统工程的子系统。协调就是要搞好“五个统筹”,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 搞好城乡联动发展的配套措施, 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保持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至于过度向自然索取, 造成环境的破坏而遭到自然的严重报复。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把中国社会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联系起来, 既要发挥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又要防止对外开放过度, 过分依赖外国而严重削弱独立自主的能力等等。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联系和发展的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的观点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基本理论, 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依据。唯物辩证法认为, 任何复杂事物作为矛盾系统都存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规定和制约着次要矛盾的解决, 但不能代替次要矛盾的解决;反之, 次要矛盾的解决也对主要矛盾的解决具有制约作用, 次要矛盾解决得好也能够促进主要矛盾的解决。科学发展观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就抓住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抓住了社会发展链条中的关键环节。“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连的,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 “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有机统一的。“两点论”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 防止片面性。在发挥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 必须注重发挥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文化因素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反作用, 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水乳交融、相互渗透, 只有彼此之间共同发展, 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乃至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全面发展, 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 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1.科学发展观运用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根本的动力要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进而推动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 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只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才能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就是发展, 这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抓住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 这对于解决中国当前社会的基本矛盾, 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 “中国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2.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指出,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作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就是根据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 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强调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谋发展,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服务。可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恰是基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之上, 是唯物史观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深刻体现和展开。

3.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念中的一条基本原则, 揭示了人是社会历史主体,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目标和归宿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从现实的人出发,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以人的发展来进一步统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结果能够与我们党的宗旨相一致, 使得发展的结果和目标能够相一致。我们党提出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就是要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 能够让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党坚持为人民服务, 在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 必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唯物史观原理的深刻体现, 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总之, 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坚持和发展, 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对于我们更好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科学发展观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和发展,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对于坚定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参考文献

[1]唐秀华.发展观的伦理蕴涵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12.

[2]郭凤志.唯物史观视域下以人为本的解读[J].理论月刊, 2011, (8) .

科学发展观哲学管理 篇10

要用宽广的视角审视档案工作的特点和优势

档案是历史结晶和思想精髓。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的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早在浙江工作时就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档案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三个重要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资源,在我国主要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印迹;二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三是来自国外的域外的历史文化资源。归根到底就是档案。档案是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或缺的现实参考和历史凭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再生资源。

“告诸往而知来者”,哲学社会科学未来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档案。有学者表示,要加强传统文化研究,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想资源,努力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档案资源就是支撑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巨人的肩膀”。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实际贯穿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归根到底就是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可以说,档案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形成中国文化自信的本源。

要用创新的思维开辟档案工作的崭新路径

首先要坚持为党和国家服务的政治方向,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身处故纸堆,心中有宗旨”。近期目标是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着力打造红色思想底版。手中有“真经”、教育有高招,不断拓展以文化育人、以档育人的领域和功能,以创新思维参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引领社会风尚,教育广大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将红色档案资源优势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优势。远期目标是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档案公布、档案资政、档案编研、档案展览等活动,构建和争夺国际话语优势、国际竞争优势。档案部门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主动发声,澄清世人对历史、世界对中国的模糊或歪曲认识,打造中国品牌、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国价值、树立中国形象,特别要充分发挥档案的历史凭据作用,“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其次要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档案部门要积极参与和服务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档案部门不能“捧着金碗要饭吃”,要深入挖掘馆藏资源,放眼域外资源,围绕党政领导决策重点、社会关注热点,着力加强档案资政研究、档案学术研究,“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建立政策咨询服务制度,真正把档案馆变成“思想库”,把档案人变成“思想家”,坚持内容为王、效益为先,坚持主体性、原创性,不断提出务实、管用的思想和点子,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再次是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向,为民解忧、为民造福。一是补齐短板,丰富资源,提升档案发展力。注重农业农村、食品安全、社会保障等民生短板,排除已知的和不可预知的民生隐患,优化档案资源结构和管理效能。推进依法治档,建立“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机制,持续规范行政机关权力运行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二是注重城乡均等、便利为先,增强档案服务能力。聚力精准,清除阻碍发展的“堵点”、群众办事的“痛点”和公共服务的“盲点”,落实行政审批各项要求,明确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提高档案服务窗口审批效率。通过预约查档、网上审批、“点对点”服务等方式优化窗口服务,探索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向“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等全媒体拓展,让档案服务全天候、亲民化。三是突出工匠精神和品质革命,提升档案文化力。确立需求导向,不断提升档案文化产品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传播力,出思想、出精品、出成果、出人才。把档案资源开发与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促进档案文化创作、创意、创新、创业高度融合,实现档案文化全链条发展。

要用全新的体制打造档案专家队伍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人才是重要资源,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对任何一项事业来说,人都是关键性因素。

要确立“一个目标”。以“得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魄力和胆识,建立良好政治生态,突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复合型、专家型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储备。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引导档案人才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情怀,做到学贯中西,始终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档案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要建立“两个机制”。一个是问责“不想为、不敢为、不善为”压力机制,一个是营造“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家铺路”的动力机制。要完善职称评定和人才遴选制度,建立规范的奖励体系,形成培养人才的良好激励机制;探索建立柔性人才引进机制,以专题项目研究和问题破解为单元,组建开放、动态型专家库,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网罗各类所需学科领军人物、突出专业人才,带动和促进优秀人才不断成长。

要落实“三个一批”。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突出专业特长的学者大师、理论权威;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大拿、学术中坚;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学术骨干、潜质青年,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富有活力的档案人才体系。

要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多为档案专家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主动打交道、交朋友,给政策、出题目、听意见,引导他们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以学术的兴盛带动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

上一篇:严歌苓小说下一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