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保障房

2024-08-03

大型保障房(精选十篇)

大型保障房 篇1

轻轨L2线通州段两站一街新增定向安置房项目,简称“两站一街项目”,位于北京市次渠镇次渠东南路、太平西一路、太平西三路、亦庄北小营路,由中建三局北京公司承建。总建筑面积410 962.02 m2 (含车库共530 343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95 200.94m2,主楼地下建筑面积15 761.08 m2,车库面积119 381 m2。本工程包括39栋住宅楼、2栋幼儿园、1栋小学教学楼、4栋配套服务楼、3栋配套商业楼、1个锅炉房、1个开闭站、1个垃圾站、9个门卫室、2个人防出口、1个托老所、1个卫生站、7个独立车库,共计72个单体。本工程于2013年6月1日开工,计划工期553天。

2 工程特点及难点

本工程分为8个地块,存在前期开挖面积广、中期工作面大、后期交叉作业多等情况,如何在紧张工期的前提下,做好施工部署,资源进出场及总平面协调有序进行是本工程的难点之一。

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于2013年6月1日开工,计划工期553日历天。但对于410 962.02m2的大型群体工程,工期压力较大。因此需科学合理进行施工部署与管理,对总、分包施工进度统一管理,确保承诺工期目标的实现

本工程由于体量大、工期短,在短时间内施工资源、劳动力需大量投入,施工高峰时期参建人员超过5 000人,同时参与现场施工的有8家劳务队伍,参与现场管理的不止有总包方,还有业主、监理单位、分包单位。这对于施工现场人员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由于工程体量大,占地面积广,在建筑工地参建的施工设备、物资材料多而贵重,如何防止场区内施工设备、材料不被盗取,这对场区内安保提出了极高要求。但是由于场区内作业人员众多,现场保安人员不能做到对各个工人或管理人员进行辨别、排查,在现场规范管理存在难度,同时在物品防盗方面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一套科学、实用的系统来实现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出入和到勤管理。

3 系统设计

3.1 设计思想

通过一个功能全面、安全可靠、技术领先的智能一卡通系统的全面规划建设,综合统计出施工人数,严格把控施工人员出入现场管理,提高施工人数、工种的统计效率,通过统计数据以及现场施工进度,及时做出调整,从而保证两站一街项目施工按期顺利进行。利用身份证识别录入系统保障施工人员实名制,通过人员出入记录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考勤,从而确保每天正常的施工人数,实现整体科学化、人性化的实名制管理。外来人员无卡通过通道时,通道会发出声光报警,提示保安人员及时处理,有效防止非法人员的进入。

3.2 设计原理

一卡通中心平台模块化管理系统包含:通道管理模块,饭卡管理模块及后期扩展的各种模块(访客、人事管理、水控模块、电控模块等)。三辊闸与IC卡读写器结合,便构成智能通道;智能通道与计算机、门禁考勤管理软件结合,构成智能通道综合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门禁、考勤、限流等功能,同时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供真实数据。智能通道管理系统主要由控制主机、智能读卡部分、智能三辊闸、智能卡及管理软件等组成。计算机与智能通道之间采用RS485和TCP总线结构通信,通信距离可达1.2km,单台计算机可接多台智能通道闸。智能通道闸既可联网运行,也可脱机运行。

3.3 系统组成

该项目主要涉及人员管理、门禁系统、食堂饭卡系统模块、LED显示系统(见图1)。

1)人员管理:主要是工程项目所有人员资料录入以及整理。

2)门禁系统:针对所有工程人员以及外来人员的进出管理和数据记录。

3)食堂饭卡系统:主要是指对各家劳务单位施工人员就餐、充值的管理。

4) LED显示:将按照劳务单位和工种实时显示目前工地工作人数。

3.4 智能一卡通系统安装布置

1)实施食堂饭卡系统和门禁系统的目的是为了统计各工种及各区域施工人数。

2)门禁采用的是双向6通道,在闸机一侧放置摄像机起监督作用和原有监控系统联网(见图2)。

3)在闸机另一侧放置一个1.5m高,2m宽LED屏,实时显示当前工地的各分包商总人数及各工种人数(见图3)。

4)食堂饭卡系统目前采用1 6台打卡机,8个分包,每个分包使用2个打卡机,每个分包配置1台计算机和1个发卡器,基本数据和用餐充值由每个分包自行录入,自行管理,总包放置1台服务器做各分包数据存储,可查询当天每个分包就餐人数,每个分包可根据权限查询每天人员的用餐情况和就餐人数。每台打卡机存储6万笔记录,数据传输采用无线传输方式,通过网桥数据实时存储到服务器,当数据中断时数据暂时存储本台打卡机,支持断点续传。

5)网桥在无遮挡的状况下传输距离为150m,针对项目食堂是U形分布,信号可完全覆盖。

4 系统功能

4.1 平台基本功能

①人员入职:可实现员工的个人信息、家庭住址等详细录入。②员工离职:员工离职之后自动消除所有记录,但在数据库中仍保留信息。③现金充值:可在IC卡中充值,用于在食堂打卡机上使用。替代了原始纸币找零的繁琐性。④挂失解锁、补办新卡:员工的IC卡遗失后可在此办理挂失,把遗失卡号加入所有设备黑名单,有效杜绝了他人盗刷。挂失后可通过采集数据把原有卡信息、金额等录入到新卡内,实现无误差补办(见图4)。

4.2 人员管理功能

未满18岁自动提醒,防止雇佣童工等事件发生。配合身份证读卡器可识别伪造证件,有效杜绝了网上通缉要犯伪造身份等事件。可自行设置门禁权限、考勤规则、用餐级别等。选项更多、更详细、更充分,使个人的信息一目了然(见图5)。

4.3 门禁系统功能

①闸机通行权限管理:可设置IC卡的闸机通行权限。②下载通行名单:要想使IC卡可通过闸机,必须下载对应闸机的通行名单。③刷卡通行记录:可实时查询闸机的通行记录和场内的人数、工种等信息(见图6)。

4.4 食堂饭卡系统功能

主要用于用餐分析。可根据不同的工种,设置自动补贴,从而节省了手工发放的繁琐性。交易流水报表可查询所有单位的个人消费、充值等记录(见图7)。

4.5 LED显示功能

具备人员统计功能。支持多屏滚动显示。界面尺寸、字体大小、显示内容完全自定义,适用各种大小的同步卡LED屏。与刷卡设备联动,自动、实时统计人员数量。多客户端、多区域监控。

5 系统实施意义

5.1 提升施工现场管理秩序

通过实施智能一卡通系统,所有人员必须刷卡入内,任何出入人员都有即时信息备份于计算机中。外来人员无卡擅自通过通道时,通道会发出声光报警,提示保安人员及时处理,有效防止非法人员的进入,而且当外来人员跟在本单位人员后面的情况下,系统也能准确识别到非法人员,系统从而对该人员进行报警提示。这样可避免项目在正常施工时受到外来人员的干扰,有效维护了施工现场的管理秩序,切实保障工地的安全生产。同时由于本项目施工面积大,作业面广,大门多,物资材料、设备多而且贵重,单靠安保人员很难完全、准确地确保物资设备安全,利用门禁系统有效防范不法分子在施工现场盗取物资材料设备,有效保证了施工现场物资材料设备的安全,保障了正常施工生产,维护了现场管理秩序。

5.2 提高出勤率,保障考勤准确性

以刷卡识别方式来强化管理工地现场务工人员的出入和考勤,通过该系统强大的软件功能组合和完善的硬件配套设备,实现施工工人进工地现场前,要佩戴安全帽等保护措施;进出强制刷卡,并且刷卡对应监控;可以同时显示员工的照片,防止代打卡和代工现象。同时可结合食堂饭卡系统随时检查各分包队伍务工人员的食堂用餐情况,将用餐情况与劳务队上报出勤情况对比,帮助进一步进行人力成本、分包投入、工程效率等分析。数据的有效保存也可有效防范和处理各种劳资纠纷事件。

5.3 实时掌握项目施工人数及工种情况

施工人员每人所持IC卡都已提前将相对应的员工工号、姓名、所属单位、工种以及照片图像等信息存入计算机数据库,只要员工通过无障碍通道时计算机里都有相应的记录,包括员工个人信息,进出时间,进出地点。门禁系统可以做到自动统计、分组汇总,信息反馈及时准确,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现场施工人员数据信息,并能及时显示在LED屏上,确保务工人员的工作落实到位,保障项目工期进度。同时在掌握了现场施工人员数量,施工工种的前提下,可以分析出当前阶段施工主要工作,有效调整工期进度安排,并为下一阶段工作提前做好人员增减、工种调节安排,这样既可实现科学化现场管理,又能对工期进行预判,提前进行工作部署,对工程进度运筹帷幄。

5.4 有效缓解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各方矛盾

通过对务工人员全面管理和真实数据的存档,可以有效缓解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各方矛盾与冲突,对构筑和谐社会、确保项目稳定安全十分有利。

5.5 提高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总承包管理水平

随着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施工标准化不断完善,企业越来越趋于精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面对工程总承包管理的现状和入世后的新形式,工程建设过程中实现信息化管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既是同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智能一卡通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集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可以实现施工现场人员进出网络化管理,再将从数据库中得到的工人进出信息汇总、整合、分析、挖掘,导出人力成本、分包投入、工程效率等分析报告,大大提升了总承包管理者在做决策时的数据支撑,提升了总承包管理水平。

6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更多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会不断地运用到工程项目管理之中。该系统作为新型现代化管理工具,有效地运用到了两站一街新增定向安置房项目中,给施工生产、施工人员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生产力,达到了科学化管理、节约项目管理成本的目的,同时更进一步提升了总承包管理水平。智能一卡通系统作为新型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将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建筑及其他行业中。

摘要:随着建筑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施工标准化不断完善,企业越来越趋于精细化生产和科学化管理。结合轻轨L2线通州段两站一街新增定向安置房项目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智能一卡通系统进行详细介绍,探讨智能一卡通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智能一卡通系统,系统功能,保障房

参考文献

[1]段启升.城市住宅与智能化发展[J].山西建筑,2002(5):8-10.

[2]孙志宏.智能建筑的安全防范系统[J].山西建筑,2002(6):7—8.

[3]朱明旺.门禁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4(23):27,126.

[4]何媛媛.觋代图书馆中门禁系统的原理及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60—61.

[5]陈钰龙,姜建国.门禁系统中通信平台的应用[J].电子科技,2005(6):24—27.

[6]陆锡权.智能一卡通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节能应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8(8):103—106.

大型保障房 篇2

《关于印发天津市限价商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津政发〔2008〕39号)、《关于落实〈天津市限价商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津国土房改〔2008〕291号)、《关于放宽限价商品住房购买条件的通知》(津国土房保〔2009〕13号)

二、办事须知

限价商品住房购买申请人,持以下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向户籍所在区房管局提出申请:

1、本人身份证;

2、家庭户口簿;

3、家庭现居住情况有关证明; 

三、办事程序及时限

1、向户籍所在区房管局提出申请。

2、区房管局对申请家庭户籍、人口、住房等情况进行初审,工作时限5日。

3、申请人持家庭成员收入证明材料到区民政局进行收入核查,工作时限15日。

4、区房管局对申请人购买限价商品住房资格进行审核,工作时限5日。

5、区房管局将申请人相关情况公示,公示期限5日。

6、区房管局开具《天津市限价商品住房购买资格证明》。

一、2013年住房保障政策调整

(一)2013年对廉租住房实物配租补贴申请条件进行了哪些调整?

答:重残和双残家庭申请廉租住房实物配租补贴的收入准入条件,由家庭上年人均月收入低于800元(含),调整为家庭上年人均月收入低于960元(含)

(二)2013年对廉租住房租房补贴申请条件进行了哪些调整?

答:廉租住房租房补贴收入准入条件,由家庭上年人均月收入低于1060元(含),调整为家庭上年人均月收入低于1160元(含)。

(三)2013年对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申请条件进行了哪些调整?

答: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收入准入条件,由家庭上年人均月收入低于2000元(含),调整为家庭上年人均月收入低于2200元(含)。

(四)2013年对限价商品住房申请条件进行了哪些调整?

答:2013年将具有武清区、宝坻区、静海县、宁河县和蓟县(简称“两区三县”)非农业户籍,申请时在市内六区、环城四区工作并在市内六区、环城四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且符合我市限价商品住房申请条件的人员纳入限价商品住房申请范围。

(五)两区三县人员到哪里申请限价商品住房?须提供哪些要件?

答:符合限价商品住房申请条件的两区三县人员,需到户籍所在地的区县房管局提出申请。

申请人需携带以下证明材料:(一)申请人本人身份证;(二)家庭成员户口簿;(三)家庭住房有关证明材料;(四)家庭成员收入证明材料;(五)申请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六)申请人社会保险缴存证明。有特殊情况的,需按受理申请部门要求,提供其它相关证明材料。

(六)具有两区三县非农业户籍人员申请时,工作地址及连续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如何认定?

答:申请人工作地址原则上以申请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记载的单位地址为准。劳动合同记载的单位地址与申请时实际工作地址不符的,可由用人单位据实开具《工作地址证明》。

申请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按社会保险缴存证明认定。

(七)2013年限价商品住房其它政策有没有调整?

答:2013年除扩大了限价商品住房申请的区域范围外,还对两项政策有所调整。

一是对申请家庭出售或置换住房的认定政策。对申请人及与其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将原有私产住房出售或将原承租公有住房置换且名下确无住房的,由原“2008年1月1日以后,申请人家庭成员将原有私产住房出售、赠与他人或将原承租公有住房置换的仍认定为申请家庭住房”,调整为私产住房买卖合同或公有住房置换协议记载的交易时间距申请之日已满3年的,可不认定为申请家庭住房面积;不满3年的仍认定为申请家庭住房面积。

二是对离异人员的申请政策。离异人员符合申请限价房条件的,由原离异满2年后方可申请调整为满1年后方可申请。离异时间以法院相关判决文书或离婚协议注明的离异日期为准。

二、“三种补贴”政策问答

(一)哪些家庭可申请廉租住房实物配租补贴?

答:具有本市市内六区非农业常住户籍、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在9平方米(含)以下、人均财产5万元(含)以下、未享受其他住房保障的两人(含)以上的五类家庭:

1、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一年以上或定期抚恤补助优抚待遇;

2、享受民政部门特困救助一年以上、符合“孤老、大病、四级以上(含)残疾”认定条件;

3、上年人均月收入在960元(含)以下的重残或双残家庭;

4、上年收入在4.5万元(含)以下的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保持荣誉)家庭;

5、上年收入在4.5万元(含)以下的不享受政府定期抚恤金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遗属包括父母、配偶、子女,以下简称“三属”)家庭。

(二)哪些家庭可申请廉租住房租房补贴?

答:申请廉租住房租房补贴的家庭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本市非农业常住户籍;

2、家庭上年人均月收入在1160元(含)以下;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保持荣誉)家庭、不享受政府定期抚恤金的“三属”家庭上年收入在4.5万元(含)以下;

3、家庭人均现住房使用面积在9平方米(含)以下;

4、家庭人均财产5万元(含)以下;

5、未享受其他方式住房保障政策。

(三)哪些家庭可以申请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

答:申请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的家庭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本市非农业常住户籍;

2、家庭上年人均月收入在2200元(含)以下;

3、家庭人均现住房使用面积在9平方米(含)以下;

4、家庭人均财产5万元(含)以下;

5、未享受其他方式住房保障政策。

(四)到哪去申请“三种补贴”?须提供哪些要件?

答:申请“三种补贴”家庭,由户主或由户主委托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到户籍所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

申请时需提供以下要件原件及复印件:

1、本人及家庭成员身份证;

2、家庭户口簿;

3、家庭成员上年收入的相关证明材料或《天津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定期补助人员证》、《定期抚恤金领取证》、《特困救助卡》)等相关证件;

4、现住房有关材料;

5、其他特殊情况需提供的相应证明。

(五)市级以上劳模、“三属”家庭申请廉租住房补贴须提供哪些身份证明材料?

答:申请廉租住房补贴的市级以上劳模家庭、不享受定期抚恤金的“三属”家庭,在提供上述要件基础上,还须提供:

市级以上劳模家庭,须提供市级劳模证书和市劳模协会开具的《天津市市级以上劳动模范身份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

不享受政府定期抚恤金的“三属”家庭,须提供“烈士证明书”、“因公牺牲军人证明书”、“病故军人证明书”的原件及复印件。未持有“烈士证明书”原件的遗属,须提供复印件及区、县民政局开具的身份证明。

(六)廉租住房租房补贴标准是多少?

答:廉租住房租房补贴标准为:市内六区每月每平方米使用面积36元,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每月每平方米使用面积34元,武清、宝坻区和静海、宁河、蓟县每月每平方米使用面积28元。

(七)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标准是多少?

答: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标准为:市内六区每月每平方米使用面积19元;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每月每平方米使用面积17元;武清区、宝坻区和静海、宁河、蓟县每月每平方米使用面积15元。

(八)租房补贴住房面积保障标准是多少?

答:租房补贴住房面积保障标准均为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

(九)租房补贴月补贴额如何计算?

答:月租房补贴额=月租房补贴标准×家庭应补贴面积

家庭应补贴面积按照家庭现住房使用面积与租房补贴面积保障标准的差额计算。即家庭应补贴面积=租房补贴面积保障标准(12平方米/人)×享受租房补贴家庭人口-现住房使用面积。家庭应补贴面积小于15平方米的,按15平方米计算。

例如:市内六区某三口之家,家庭成员为申请人、配偶和未婚子女,其家庭收入、财产均符合廉租住房租房补贴条件,家庭现住房使用面积为24平方米。该家庭月租房补贴额计算:

1、家庭应补贴面积:12×3-24=12(平方米),该家庭应补贴面积小于15平方米,故按15平方米计算。

2、家庭月租房补贴额:市内六区廉租住房租房补贴标准为每月每平方米使用面积36元,该家庭月租房补贴额为36×15=540元。

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月补贴额计算同上。

(十)享受廉租住房租房补贴家庭,每月最低可申领多少补贴?

答:符合廉租房租房补贴条件家庭,每户最低月租房补贴额为:市内六区每月540元、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每月510元、武清区、宝坻区和静海、宁河、蓟县每月420元。

(十一)享受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家庭,每月最低可申领多少补贴?

答:符合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条件家庭,每户最低月租房补贴额为:市内六区每月285元、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每月255元、武清区、宝坻区和静海、宁河、蓟县每月225元。

三、限价商品住房政策问答

(一)申请限价商品住房需具备哪些条件?

答:申请购买限价商品住房的家庭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申请人具有本市市内六区、环城四区及滨海新区范围内非农业户籍;具有武清区、宝坻区、静海县、宁河县和蓟县(简称“两区三县”)非农业户籍的人员,申请时在市内六区、环城四区工作并在市内六区、环城四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 2、3人及3人以上家庭上年人均收入低于3万元,2人和1人家庭上年人均收入低于4.5万元;

3、家庭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

4、家庭人口2人及以下的人均财产低于13万元(含)、3人家庭人均财产低于11万元(含)、4人及以上的家庭人均财产低于10万元(含);

5、未享受其他方式住房保障政策。

(二)单人是否可以申请限价商品住房?

答:男超过25岁、女超过23岁的未婚人员或离异、丧偶人员,如果符合申请须具备的户籍、收入、财产条件,且名下无私产住房也未承租公有住房的,可单人申请限价商品住房。

(三)申请限价商品住房家庭成员如何认定?

答:申请人家庭成员按申请人、申请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或成年未婚子女确定。与申请人长期共同居住的近亲属,可作为申请人家庭成员。

(四)户籍为本市集体户口是否可以申请,有无年限限制?

答:因就业在本市单位落户的城镇户籍集体户口可以申请且无年限限制。

(五)公有住房计租面积如何换算为建筑面积?

答:家庭住房为公有住房的,高层和多层成套住房建筑面积,按计租面积乘以1.3计算;平房和非成套住房建筑面积,按计租面积乘以1.15计算。

(六)到哪去申请限价商品房?须提供哪些要件?

答:申请人到户籍所在地的区房管局提出申请。申请人需携带以下证明材料:(一)申请人本人身份证;(二)家庭成员户口簿;(三)家庭住房有关证明材料;(四)家庭成员收入和财产证明材料;(五)具有两区三县非农业户籍人员,还需提供申请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缴存证明。有特殊情况的,需按受理申请部门要求,提供其它相关证明材料。

(七)限价商品住房价格如何确定?

答:限价商品住房的销售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原则上比测定价格之前3个月内,周边或同地区普通商品住房价格低20%左右。

(八)购买限价商品住房有区属限制吗?

答:持有《天津市限价商品住房购买资格证明》的人员,可以购买市集中建设的限价商品住房,没有区属限制。区组织建设的限价商品房,只面向本区符合条件人员销售。

(九)购买限价商品住房可以贷款吗?

答:购买限价商品住房可以使用住房公积金或商业贷款,手续与购买普通商品房贷款一样。另外,政府为了减轻限价商品住房购买家庭的负担,目前对购买限价商品住房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政府有关部门对其贷款担保费给予50%的补贴;通过中德住房储蓄银行进行个人限价商品住房贷款的,政府还给予为期5年0.5%的贷款利息贴息和贷款利息5%的补贴(中德住房储蓄银行贷款专线:23287787)。

(十)申请人家庭其他成员可以作为贷款人购买限价商品住房吗?

答:与取得《天津市限价商品住房购买资格证明》的申请人共同购买限价商品住房的,共有人须为申请人的配偶、父母或子女。共有人可以作为贷款人购买限价商品住房。

(十一)购买限价商品住房后是否可以上市转让?

答:限价商品住房购买人在交纳契税满5年后方可上市转让。

(十二)到哪里购买限价商品住房?

答:我市有关政策规定,新建限价商品住房的销售主体为开发企业,严禁开发企业将开发建设的限价商品住房委托给中介机构、其他组织及个人代理销售,因此,持有《天津市限价商品住房购买资格证明》的人员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到限价商品住房开发企业设置的销售场所购买限价商品住房。

(十三)如何获知限价商品住房的开盘信息?

答:请关注天津住房保障网(http://)所发布的信息或拨打限价商品住房项目售楼处电话了解情况。

(十四)申请限价商品住房购房证满一年后,未购买限价商品住房的,是否可延期或重新申请限价商品住房购房证?

答:申请限价商品住房购房证满一年后,未购买限价商品住房的,不可延期也不可重新申请限价商品住房购房证,请慎重选择申请时间。

天津限价房申请人条件1.具有市内六区环城四区及滨海新区范围内非农业户籍;2.家庭上年人均收入低于3万元,并且在计算家庭上年人均收入时,2人(含)以下家庭的家庭人口可按实际人口数的1.5倍计算,即单人户上年收入不超过4.5万元,2人户上年总收入不超过9万元;3.家庭住房建筑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认定住房面积时,家庭住房为公有住房的,高层和多层成套住房建筑面积按计租面积乘以1.3计算,平房和非成套住房建筑面积按计租面积乘以1.15计算;4.男超过25岁、女超过23岁的未婚人员及离异、丧偶人员可作为单人户申请。关于限价商品住房申请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区房管局、各有关单位:为做好限价商品住房申请审核工作,规范认定标准,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已申请且已购买定向销售和定向安置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除申请人本人及其配偶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员,可以申请购买限价商品住房。

二、离异人员须在离异满两年后方可申请限价商品住房。离异时间以法院相关判决文书或离婚协议注明的离异日期为准。

三、未婚人员单人申请限价商品住房的,申请人须提供由所在区民政部门出具的未婚登记记录。

四、申请人取得《天津市限价商品住房购买资格证明》后在有效期内未购房的,其《天津市限价商品住房购买资格证明》作废,申请人及其配偶不得再次申请限价商品住房。

五、与取得《天津市限价商品住房购买资格证明》的申请人共同购买限价商品住房的,共有人须为申请人的配偶、父母或子女。共有人与申请人在同一户籍的,向销售企业提供家庭户口簿原件及一份复印件。共有人与申请人不在同一户籍的,向销售企业分别提供共有人和申请人家庭户口簿原件及一份复印件。共有人与申请人不在同一户籍,且共有人为申请人父母或子女的,还须提供公证部门出具的证明双方关系的公证文书原件。共有人为申请人配偶的还须提供结婚证原件及一份复印件。销售企业人员当场对申请人及共有人提供的相关证件原件与复印件进行核对,核对一致的,在复印件空白处标注“该复印件与原件核对一致”,核对人签名并注明年月日,加盖销售企业章,原件退回,留存复印件,其中公证文书留存原件。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家庭可以申请购买限价商品住房:具有本市中心城区(外环线以内)非农业户籍3年以上且家庭人口在2人(含)以上;家庭上年人均收入低于市统计局公布的本市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倍(具体收入线标准由市国土房管局定期向社会发布);家庭无私产住房且未承租公有住房.申请人家庭成员按申请人、申请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确定.购买限价商品住房申请审核程序:

(一)申请.由户主或户主委托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到户籍所在区房管局提出申请,领取并填写《天津市限价商品住房购买申请审核表》(一式两份).申请购买限价商品住房须携带以下要件: 1.本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2.家庭成员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

如何保障“保障房” 篇3

住房保障亟须解决“保障谁、谁来保、怎么保”的制度建设问题。近期,《小康》记者采访、整理了来自中央部委、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官员、专家、学者发表的观点,他们分别从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投资融资体制、准入退出机制、监督管理体制等方面,对推进保障性住房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行了科学、系统、客观的建议。

顶层设计要和“流动人口”挂钩

在城市化进程当中的住房保障政策制定上有些问题要十分注意。

未来中国城市化能不能健康发展,是不是可持续?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好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特别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新进入城市者的住房问题。

而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必须统筹考虑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化的形态和城市化的布局问题。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其中面临一个难题就是住房问题。但是目前没有把外地人口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以后一旦把外地人口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那可能面临的问题就是,特别需要保障房的特大城市以及城市群密集,像长三角、珠三角。按行政区分解指标建设保障性住房来看,这些地方就不够,可能会带来一些人口较少或者人口净流出的中小城市保障房建成以后没人住的问题。我国600多座城市并不是所有城市都平均地在增长。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杨伟民

全国的国土资源部门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的实施,以及已供土地开发利用情况的全程监管,严格执行公共租赁住房单套建筑面积以4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为主,经济适用房单套建设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的规定,禁止借保障性安居工程为名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以后改变用途用于商品住房等商品开发。对于没有按照约定开工建设和竣工的要依法依规提出处理意见,敦促企业限期完成开发。对没有按处理意见进行整改的企业要禁止其参加土地招标、拍卖、挂牌活动购置新的土地。

市县人民政府是土地供应的主体,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土地供应的力度,调整土地供应的结构,保障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的供应,省级国土部门要加强对市县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在市县落到实处。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胡存智

解决好我国2.53亿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举家外出的打工群体在城市的住房问题,是我们在制定中国住房保障政策的时候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一定要创新思路,基本的方向就是要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的保障体系。同时要发挥企业和市场力量在解决农民工居住问题方面的作用。

首先,要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把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一些好的政策建议,纳入政策制定部门的顶层设计当中;其次,要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常住人口的住房供应体系。同时要认真研究一下怎么鼓励农民工回到县城和小城镇去定居;再次,对于住建部这几年一直鼓励的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表示认同,虽然住房公积金制度面临很多批评。要对农民工公积金缴纳实行灵活的交存政策。最后,要完善农民工住房的支持政策,包括土地政策,包括农资政策,包括税费政策,我觉得完全有必要采取一些倾斜式的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韩俊

从城镇化的角度可以看出来,保障房建设在城镇化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一条道路是以地为本的城镇化,还有一条道路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通过这两条道路的比较,对保障房建设的影响和要求,然后我们从“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的道路要求来思考保障房建设基本制度的框架和政策取向。

保障房这个制度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两个支柱中的一个,两个支柱一个是商品房,是市场力量主导的;一个是保障房,政府主导。

保障房建设最重要的是通过供应城市的优质土地,这方面我觉得新加坡的例子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如果说有了优质的土地,所有的问题我觉得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融资的问题、其他的问题,都可以很好地解决,如果没有优质的土地,我觉得这个就很难解决。然后最重要的是激发地方的主体作用,所以要从政绩上,从地方收入上,从用地规模上,要重新顶层设计,要和移动人口挂钩。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巡视员 王全斌

我们注意到引进企业建保障房,实际上是把保障房的成本摊入到商品房,那么买商品房的人自然得为这群人分担了风险和代价,这并不是合理的制度。

另外,关于非营利性资产的管理与维护。现在政府有两种资产,一种是国有资产用于营利的,一种是维护公共职能的,现在又加入了非盈利的资产,真正把房建起来不是最多的花费,将来管理要花更多的钱。最后我们要优化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和城市结构调整密切结合起来。

据统计,在北京每多建一套保障房会引来三户半符合这样条件的人进入城市,如果不能在大中小城市结构合理调整上下大工夫,我们北京保障性住房将越来越紧张,永远不够住。

——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 陈淮

市场资金参与,政府加强引导

保障房,特别是公租房的社会资金参与政策需要有一个突破和创新。应鼓励各地在再融资方面吸引政策性的金融加入,把保障房和商品房整体的,甚至一个小区的开发捆在一起进行融资,因为光靠保障房的融资,有一些商业金融机构是不愿意进入的,因为风险比较大。

地方政府保障房开发企业联合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以多种方式来设立保障房的基金管理公司,发行保障房的基金信托计划等等,另外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融资,创新直接融资的方式。

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改变土地的出让方式来筹集银行信贷资金,因为划拨的土地没有办法融资,像黄石等地,把它作为一种招拍挂的方式,同时把招拍挂拍来的钱投在了融资平台上,通过这种方式融资。当然还有各类的企业和开发区以待建和自建方式进行参与。

还要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保障分配过程中的公平和效率,以及加快建立和完善为住房保障科学决策、公平合理的分配和有效管理的信息系统,建立保障房信息全国联网。使一些不需要这么多实物住房建设的城市,可以通过货币补贴和其他贴息等等方式进行政策探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 任兴洲

目前我国保障房建设思路还存在应急性,应使其常态化。保障房建设要进入城市规划,要成为城市规划的内容。

政府主导保障房建设,不等同于政府自己来建保障房。国际上许多国家的保障房都由市场来运作,政府不仅要让投资者收回投资,而且还要使其获得合理的利润;而一些公共租赁住房也由民间的租赁公司经营,实行准市场租金。这些制度安排,都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经营保障房的积极性。被保障对象支付能力和实际房租价格之间的差值,则由政府按人头来补贴,未来可以以社保为基础来确定得到政府补贴的人群,这应是住房保障的一种较理想模式。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裴长洪

2011年成立了全国最大的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平台,财政注资100亿,实现三大功能,建设平台、运营平台、投融资,已经实现投融资136亿,自建收买3.3万套,还支持区县保障性住房5万套。

保障房虽然资金量每年大概一千亿,但并不是政府都投入,而且政府也没有这样的财力,更多是利用市场的力量来解决融资问题,应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一方面争取公积金贷款,去年已经用了150亿公积金,支持了26个项目,今年准备再申请贷款200亿以上,支持41个保障房的建设。第二个是发行500亿私募债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第三是争取银行优惠贷款。最后是为了解决公租房长期资金来源问题,我们正在争取实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目前正等待国家的审批,一旦这个政策突破,公租房长期运营资金就解决了。

——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邹劲松

回归保障本质、推动机制公平

保障性住房本来意义上的职能,就是政府对不具备基本住房支付能力成员的居所帮助,这个性质决定了保障对象的收入水平,实际上保障性住房的受惠人不可能进入商品房市场的。

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保障房和商品房比价的长期数据曲线来看,商品住宅的价格还是会按照它自己的规律去走,从长期看它是不受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的。

“桥归桥、路归路”,商品房价从长期看只要人们收入增长,它是必然上升的。商品房价的调控政策也是让它走自己的路,我觉得如果一定对商品房市场的价格进行调控的话,顶多我们提一个不要过快上涨,不要过大起伏就可以了。从长期看,我总觉得要让它保持稳定,甚至回落可能比较困难,可能这个挑战性实在太强了。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 罗云毅

由中央政府来分派任务,让地方政府搞保障房,把它作为一个强制的任务,这也是职能上的任务,从财政学角度看,政府的实权尽量在政府机制上来完成,来履行,下级政府能够做好的话,上级政府不要去做,而且住房市场本身是地方性的市场。不要用保障房这个工具来打压商品房的价格。

现有意义上的保障房不是公共品,财政学里公共品是有确切定义的。现在这个类型很多,有经济适用房,有租赁住房,有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限价商品房等等,这些基本在逻辑上也是很混乱的,是错误的。比如说限价商品房,如果整个住房商品房市场价格在上涨的话,你提供限价商品房也是不公正的,因为它本身的价格是在往上走的,你限了价的话,你给谁这就是一个特权,谁配给到就分配到这个特权,那也是不公正的。所以要用市场取代这个特权制,限价商品房这种制度应该完全取消掉。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天泽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冯兴元

对于我们国家来讲,真正有能力搞保障房的是挖煤挖油的地方,有资产性收入的地方,有大面积制造业集中的地方,这个地方国家利税特别多,而且都是额外的财政收入,或者地价非常贵的地方,这些地方搞保障性住房需求是不大的,未必有人买,买了以后也是不去居住,形成闲置。

保障房有非常强的不稳定性,也很难管理。我们说基本保障房的政策还是应该更好地去提高它市场化的水平,而不是老是批判过度市场化。最低端人住房保障也是非常小心的。我们要好好反思。最近10年房地产泡沫到底是怎么来的,尤其要注意里面的国家卖的是房本,而不是房子的问题。从政策上来讲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毛寿龙

成都市在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做法是大力推动工业向工业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和城镇互动发展。

公平分配和质量安全是保障性住房的生命线,我们做到了一是确定了合理的准入标准,如全省廉租房保障收入为当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60%。二是逐步建立综合审查制度。三是规范分配程序,全省所有市县区都建立了完善的社区街道和县三级审核,和街道社区公示的制度。四是加强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如成都市探索的公共服务基层社区、社会组织等进入保障性住房小区的服务管理,目前已初步在七个住房保障小区中试点推广。

——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吴成钢

保障房的供给要从最低端的棚户区改造开始,进而提供出在定义上和实际形态上都很好把握的廉租房和公租房,来给低收入阶层住有所居托底,经济适用房这个概念应该尽可能淡化,一些地方政府愿意用它也可以,但必须明确是有限产权,不能像北京天通苑、回龙观那样,只有有限产权才能封杀套利空间。而且我个人认为在今后一般不要再搞限价商品房,实际上限价这种房是社租、群租,谁有本事谁有关系把看起来限了价又可以把好处轻易拿到的,在现实中谁能拿到这样的宝贵资源?那就是拼关系,拼一些和寻租相关的扭曲。

政府辖区之内如果有比较可观的空置房,就应该把补砖头转为补人头,在中国很多的中小城市这种潜力非常明显,我们已经观察到地方政府不少的案例,做了不少调研,认为在本地没有必要建大规模新的保障性住房,只要政府明确需要把政策支持的对象锁定,利用现在租房市场的潜力,可以用国库集中支付的形式,把应该给予的租房补贴打到房主手上,住房人非常有保障的住入现在已经存在的现成的房子里,同时他只交政府政策规定他必须交的租金,其他部分他自己不过手,实际上就是政府的采购情况下由国库直接打入房主的账上。这样一来非常稳定的相对低成本的保障到位,而不会出现其他的偏差。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贾康

不把农民工纳入到整个住房保障的制度框架里,产业转移和城市化进程可能会受到制约。反之,则既可能对中部省市产业和经济结构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对中部省市加速城市化平衡消费和寻找增长新的驱动力提供条件。

新一代流动人口正在逐步进入结婚高峰期,这会产生大量独立租房和独立购房的需求。他们的独立租房需求能不能满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转移,这一部分产业能不能在当地立足,很多地方政府在帮着招这些农民工。跨省流动人口比重下降,这意味着下一阶段人口流动主要体现在当地。我们保障房应该研究这些需求的变化,如果不研究这些需求的变化,我们跑到东北去建保障房,农民工回到中西部就没有房子住,产业转移就出现错配,所以应该创造条件,将流动人口的住房保障逐步纳入到现有的政策框架里,至少要评估它,不能忽视它。

大型保障房 篇4

一、社区概况

该片区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城郊结合部, 包含有拆迁安置房、廉租房等多种保障型住房, 预计居住人数将达9 万人, 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超大型保障房社区。目前, 街道根据原先的规划, 组建了40 人的筹备组, 负责社区内各类事务的综合治理。在房屋全部交付完成后, 将成立5 个社区居委会, 并配有工作人员, 进行日常管理与服务。调研发现, 社区内居住人群结构十分复杂, 目前已经入住的有附近的拆迁征地农民、低保户和少量两劳、吸毒人员。

二、社区服务现状与治理难点

( 一) 社区治理难以脱离行政化管理模式

在政府直接介入社区管理内部事务, 垄断社区资源供应的背景下, 会产生很多弊端, 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社区居民与人民政府间的矛盾激化。上级政府在下达指示时往往注重大局观, 忽视细微的民生问题, 使得社区内很多事务难以有效开展。另一方面, 社区也因此丧失自主权, 居委会只是上级命令的执行者, 社区内的大小事务都需上报街道, 程序化的管理模式相当耗费时间, 同时也极易激发居民与政府间的矛盾冲突。

( 二) 居民对社区归属感和责任意识的缺失

保障房片区内居民来源复杂, 从拆迁安置的农民到吸毒及两劳人员等。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收入较低且不稳定, 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居民们彼此之间互不熟识, 这也使他们缺失了对社区的责任感和邻里间守望互助的精神。社区内诸如偷盗、火灾等事件频发, 但居民们对此却抱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观念, 这种病态心理是社区未来发展的隐患。

( 三) 居民需求呈现复杂性、多样性

由于保障房社区的独特性, 在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上比普通社区都更为复杂。在社区发展初期, 政府将管理的焦点集中在处理社区内亟待解决的问题上, 对于各类满足居民长期需求的服务并未落到实处。据了解, 社区居民现有需求除了对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及对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等常规性服务外, 还有关于残疾人的康复医疗、辅助两劳人员回归社区、针对吸毒人员的社区矫正等特殊性需求。

三、未来的社区发展路径

( 一) 治理主体多元化

构建由政府主导, 社区党委和居委会分工协作, 以公民为本位的服务型政府, 实现上下级之间的权力下放, 由政府监管、居民监督社区管理。这种模式既可保障社区居民的利益与切身需求得到满足、实现社区稳定与发展, 又可通过有力的监督体系保证社区本身的管理效能。同时, 政府还可针对社区内的弱势群体从外部引进社会组织, 以专业化的视角提供服务。

( 二) 培育社群意识

面对居民结构复杂彼此间又陌生的社区环境, 培养良性的社群意识十分重要, 有助于邻里间的人际交往, 促进社区和谐发展。通过培养社区群众互帮互助的价值理念, 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意识, 让他们认识到身为社区一员有义务去维护社区的稳定。在面对一些决策性问题时, 社区可以倡导并组织群众团结在一起, 让居民积极参与其中, 形成社区公共事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 三) 提供符合居民切实需求的服务供给

保障房社区内的居民需求呈现出复杂性、多样化的趋势。社区内老年人与残疾人的比重偏多, 可在社区内设立日间照料中心, 主要负责独居、“空巢”老人的膳食供应、看护照料以及残疾人的复健。对于社区内特殊存在的吸毒、两劳人员首要任务是通过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安排工作, 尽量避免他们在社区中闲散、游荡, 既保证能够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缓解生存压力, 又能减少他们对社区的威胁性。

四、结语

总之, 城市保障房社区的治理与发展应结合其特殊性, 通过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有效管理社区内的各类事务; 促进邻里互动, 增加居民间的人际交往, 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 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感; 充分调动内部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 采取购买专业化服务项目的方式引进外部资源, 满足居民全方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方舒.保障房社区治理路径新探—以北京C社区的治理实践为例[J].社会, 2015 (1) :11-15.

大型保障房 篇5

当前,在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中,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是典型的租赁型保障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人才房等则属于产权型保障房。两类保障性住房主要有以下区别。

1.权属性质的差异

租赁型保障房以“租”为主,主要解决的是保障对象短期的居住问题,其权属仍属于投资建设的各级政府,保障对象享有使用权,但没有处置权、所有权。产权型保障房以“买”为主,以保障对象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拥有完全产权为明显特征。如大多数地区经济适用房的购房人在满足一定年限条件后即可以上市交易,拥有完全产权。江苏淮安还在全国首创了经济适用房购房人与政府“共有产权”的形式,购房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购买政府产权份额的部分,进而可以对该房屋实现完全产权。

2.后续管理方式不同

租赁型保障房以“租”为主,则必然存在租后管理的系列问题。如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对象与政府指定的经租管理机构签定租赁合同以后,管理机构还要承担收取租金、租赁人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在集中的租赁房小区,还要承担小区物业管理;尤其还有对租赁退出管理的监督与实施。产权型保障房在保障对象签定房屋买卖合同以后,由于产权归属发生转移,此后对房屋的使用管理职责则主要转移至购房人,政府无须承担太多的使用监督管理职责。

3.投入与“产出”的差距

众所周知,政府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管理,存在前期投资量大、形成资产多、管理长期性、资产分布广泛的特点。由于当前投融资平台的有限,即便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也难以承受大规模持续不断的建设管理资金投入。在现有制度漏洞较多的情况下,以公共财政资金投入的保障性住房,难免出现权力寻租、国有资产流失的困境。另一方面,当前也缺乏对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的系统经验,成片建设的租赁型保障房小区后续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客观上会造成政府财政资金被“拖累”的情况发生。相比较而言,由于产权型保障房以“买”为主,对住房进行出售以后,政府可以回收一部分资金,投入其他保障房建设管理工作中,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政府的财政资金压力。

4.保障对象的预期不一

租赁型保障房的适用对象除了城市中低收入困难家庭以外,还有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城市拥有固定工作的务工人员。他们都是属于刚需的购房群体,由于就业、创业初期经济实力有限而租住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也无可厚非。但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长期租住房屋也不会是大多数人的“长久之计”。由于目前经济收入的提高与房价上涨的幅度不相协调,退出租赁房转而直接进入商品房市场存在一定压力,势必会影响保障对象主动退保的积极性。产权型保障性住房,如江苏淮安的经济适用房实行“共有产权”的做法,则给了新就业、创业人员一定的预期,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购入政府产权的份额,进而实现完全产权。

二、基于现实的选择:产权型与租赁型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在当前大力推进公共租赁房为主的保障房建设中,要将产权型的保障房同样置于重要的位置考量,并实现租赁型保障房与产权型保障房之间的政策衔接。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无缝对接”,解决保障制度“空档”的问题

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有不同的住房需求,从政策层面而言,住房保障应当以多形式、多层次来应对。也就是说,住房保障政策必须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收入和不同住房条件的家庭而设定。使住房保障政策与保障对象收入经济条件的具体情况对接起来,实现住房保障政策对号入座,真正实现保障公平。

2.合理布局房源,解决“弃购、弃选”问题

公共租赁房由于有政府的规范管理,理应较市场上的“城中村”、私人出租公寓更具有吸引力。但从过往经验来看,公共租赁房被“弃租”的问题也存在,如深圳多次出现公租房弃租现象。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地理位置不合理,周边配套不齐全,交通、生活成本大。因此,要统筹安排城市建设规划布局,对于保障性住房的选址要尽量在交通、生活配套比较齐全的地方。

3.创新供给方式与监管手段,解决“骗购、骗租”行为产生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按照目前的政策,经济适用房5年后就可以上市交易,因此,产权型保障房有可能成为牟利工具。租赁型保障房不涉及产权的转让、分享、移交,行政与市场的边界划分也比较清晰,寻租空间极小。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一是产权型保障房的“制度内循环”。这是指产权型保障房配售、出租、出让都要经过政府,不能由持有者自行处置。如一旦遇到出售情形,政府以一定的价格回购,然后又可以将该住房产品投入分配给新的保障对象,实现保障房资源的内部流转,节约财政资金投入。二是强化租赁型保障房的监管。首先要完善租赁型保障房的退出机制,及时、准确监测保障对象收入变化状况。这一点可以借鉴上海的做法。该市成立了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以家庭为核对单位,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系统与民政、人保、税务、公积金、房管、人行、证监、银监等14个部门和单位之间建立“电子比对专线”,核对系统人员通过核查申请者的家庭存款账户、股市账户、纳税、房产拥有、公积金缴纳等,了解他们的实际经济状况,促使住房保障项目公开、公正、透明实施,确保有限的公共财政覆盖所有需要享受住房保障政策的人群。其次,对于骗租、转租谋利的情形,可以通过加强租赁合同规制、提高合同违约金等方法,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加以解决。同时,加快推动地方立法,依法处理擅自转租等违法行为。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有效解决中低收入困难家庭居住问题的方法就是提供直接或间接的租赁住房供应。从长远来看,不断发展的租赁型保障房将成为主流,产权型保障房则成为其有力的补充。

大型保障房 篇6

探索最早从经济适用房开始。一些地方探索实施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模式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有些城市则把共有产权模式引入廉租房;还有一些地方在准备对公共租赁房实行共有产权。

从部分地方政府宣称的实践效果看,共有产权模式既缓解了政府的建设资金压力,也让低收入家庭可以获得“恒产”,受到老百姓欢迎。

但与此同时,反对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许多专家和部分地方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官员指出,租赁型的保障房,多数应该由政府掌握产权,否则寅吃卯粮,将来有一天将“无房可保”。

更关键的是,一旦可以低价买下全部产权,就意味着将来可以通过上市交易获得高额利差,这是否意味着存在巨大的寻租空间?保障房分配不公的现象是否会在“共有产权”房中重演?

大型保障房 篇7

搭建工作平台,健全保障房动态管理体系

设立机构,落实管理主体。应城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专门设立了保障房的分配和管理机构,承担应城市保障房的申请、审核、公示、认定和摇号分配等工作,以及全市保障房的信息登记、动态巡查、联合管控等管理工作,形成了“统一领导、上下联动、整体互动、分管一体、分级负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

强化责任,落实监管任务。应城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始终把保障房分配和动态管理工作作为房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与其他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每年年初,与相关单位层层签订《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分配和管理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层层分解到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并细化工作方案,按照时间节点做好保障房审核、分配工作,责任人包房到户,随时掌握保障房的入住和退出情况,及时对不符合保障条件的人员进行清退,实现了保障房建设、分配与管理一条龙责任到岗、工作到位、无缝隙对接的监督管理格局。

健全制度,确保规范有序。为推进住房保障制度的落实,应城市借鉴外地经验和做法,结合具体实际,相继出台《应城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暂行办法》、《应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实物配租实施细则》、《应城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建立了严格的申请、审核、公示、分配和动态管理等制度。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应城市保障房准入退出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完善配套措施,夯实保障房动态管理基础

规范申报行为。要求个人申请保障房必须向社区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如实申报家庭人口、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以及现住房状况等。已入住的保障对象必须定期向房管部门报告收入、财产状况及变化情况。凡以虚假资料骗租骗购保障性住房的,一经查实,立即责令退还或退出,并取消其在5年内再次申请购买或租赁保障性住房的资格。

严格审核程序。实行“三级审核、两次公示,抽样调查”的操作程序。首先由社区居委会对个人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初审,开展10%入户调查工作;随后由街道办事处复审,对符合条件的家庭进行公示;最后,由应城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联合民政局会审,成立联合工作专班,按20%比例抽样入户调查,进行第二次公示,对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由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予以登记。

加强合同管理。要求保障对象准入时必须签订租赁合同,约定承租对象的权利和义务。凡违反规定将保障房出售、转借、出租(转租)、闲置且拒不整改的,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收回。承租家庭在合同期满前3个月,必须重新申请,符合条件的,双方继续履行租赁合同,不再符合相应住房保障条件的,在规定期限内腾退;逾期不腾退的,按市场租金价格交纳租金。

建立保障房档案。2007年应城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联合应城市民政局及相关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对城镇居民住房状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建立了城镇居民住房需求档案。2012年,又根据每个保障房项目的分布、房屋数量和性质,建立健全了保障房房源档案。同时按照“一户一档”和“一套一档”的要求,对所有保障对象申报资料进行全面归档,完善了保障对象的基本信息,经分类编号,汇编成册,输入计算机,建立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通过实行纸质和电子双重管理,随时掌握保障房入住对象的情况,达到一目了然、“以静制动”的管理效果。

加强部门联动,确保保障房动态管理实效

利用社会力量,建立举报核实机制。为充分发挥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应城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坚持信息公开与举报核查并重,一方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住房保障的相关政策规定,主动向社会公布保障标准、保障房房源、分配程序和配售配租结果,及时把保障对象的身份、住房、收入等信息晒到网上,公示到申请人所居住的社区和单位。另一方面公开举报电话、信箱和邮箱,按照“凡举报必查实”的原则,调查核实每一个举报投诉,并将调查处理结果及时进行反馈。两年来应城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共受理投诉举报87起,经核实取消了56户不符合条件家庭的申报资格。

利用部门力量,建立部门联动反馈机制。近年来,应城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在严格执行“三级审核、两次公示、入户调查”操作程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借助房管、公安、工商、审计等部门的相关信息资源进一步审核认定申请家庭的住房及收入情况。2012年,在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和配售经济适用房过程中,通过比对房管部门提供的住房信息、交警部门提供的车辆购置信息、工商部门提供的公司注册信息、税务部门提供的纳税信息,取消了76户不符合条件家庭的申报资格。目前应城市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已建立,房管、公安、工商等部门每月初将相关信息反馈到应城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通过信息综合分析,可随时全面跟踪掌握保障对象的住房、收入等动态状况。

大型保障房 篇8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西部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资份额也不断扩大,贵州、云南等少数民族聚集地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数量更是逐年攀升。在这样一场利国利民的建设大潮中,工程机械行业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雷沃旋挖钻机凭借着过硬的质量,加之企业的强大责任感,力援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佤族居民保障房安居工程。

临沧市临翔区佤族居民保障房安居工程位于临沧市北部新开发区,是当地政府为安置佤族居民,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利益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程。雷沃旋挖钻机的参与建设为实际施工提供了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在本次施工中,雷沃旋挖钻机解决了技术、操作等领域的3大难题,展露出雷沃逐步成熟的实力。

首先,从地理位置来看,临翔区佤族居民保障房安居三期工程位于临沧构造河谷盆地之南汀河一级阶地上,该地西部、南部为山麓斜坡地带,中部建设场地内沟坎、鱼塘密布,灌溉渠道纵横其中,地势低凹。据雷沃旋挖钻机的跟机服务工程师汪小刚介绍,“由于地下2 m回填土下是粘土和砂质泥岩,在进行干孔打桩作业时,桩壁很容易塌陷。”面对如此困境,汪小刚迅速做出判断,指挥机手在打桩2 m后及时埋入长达6 m的护筒,并且注水进行水孔打桩,开合斗和双开门土层捞沙斗不断交换使用,避免了塌陷等问题。

同时,由于4台雷沃旋挖钻机分布在不同的地段施工,地质稍有差别,施工难度也不相同,这对设备本身以及服务工程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但凭借雷沃旋挖钻机的优越性能和工程师的丰富经验,4台雷沃旋挖钻机平均3 h完成一根深25~30 m、直径1 m的桩,高效地完成了任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4台设备中有2台FR620D型旋挖钻机是首次参与施工的新设备。但在这次临沧保障房建设的大考中,这2台设备的底盘、稳定性和适应性等均经受住了考验,向用户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雷沃旋挖钻机干活快、效率高,所以收益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当地的一位用户说。

侯淅珉:保障房更要“保障”品质 篇9

“当前必须重视保障性住宅的建筑品质。”在日前召开的“绿色建筑与住宅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论坛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司长侯淅珉明确表示。侯淅珉分析了保障性住房的三个特性:第一, 与市场上的普通商品房相比, 保障性住房面积在60平方米左右, 面积比较小, 对住宅的设计要求更高;第二个从保障对象考虑, 基本上都是中低收入家庭, 要考虑到就业的需要, 保障性住房选址要考虑降低保障人群的居住成本;第三,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工程, 要遵守国家规定的建筑规范, 要充分发挥政府工程的示范效应。

“现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初步建立了住房保障责任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和正在建设的自上而下的监管体系。当前, 为加强监管, 应抓紧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为保障廉租房质量, 要抓紧建立完善技术支撑体系。

侯淅珉认为, 保障性住房建设要有硬性的约束, 优化设计。保障性住房是政府提供的基本保障, 一方面要考虑政府的财政支持力, 另一方面必须要满足基本的居住功能, 空间布局合理, 要实现住宅的实用性、耐久性、灵活性、功能性, 要保证保障对象的使用需要。

谈到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侯淅珉认为, 针对保障对象的经济条件, 要重点加强规划布局。保障性住房要综合考虑到交通居住的综合费用, 方便保障对象就业。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适当提高容积率, 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 要坚持节地、节水、节材、节能和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针对政府工程的特点侯淅珉强调, 要强化示范性, 保障性住房建设要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 包括工程招标、施工、监理, 遵守相关标准规范, 加强监督管理, 树立以人为本, 同时加快建立科学的满足保障性住房基本要求的高效的技术支撑体系。

在保障性住房提升品质方面, 据了解, 在杭州市淳安县已建成的保障性住房小区——曙光新村和绿园新村一期, 除了生活及休闲配套设施齐备之外, 还实现了小区管理物业化, 而正在建设的绿园新村二期, 公建设施将进一步增加, 而且管道煤气和通讯线路也将全部预埋到位, 真正实现了面积不大功能全, 价格不高质量好, 占地不多环境美。仅小区的会所就占地1306平方米, 幼儿园占地也达到了2820平方米。目前已建成的保障性住房小区绿地率均达到35%以上, 绿园新村二期绿化投入达到300多万元。以往很多人觉得经济适用房结构差、户型差、楼群间距小、绿化少、物业落后和配套不全, 但现在保障性住房小区已经完全脱离了“廉价房”的老概念, 中低收入家庭同样能享受绿色、生态、节能、环保、舒适的生活环境, 住到高质量、高品位的“好房子”。

资讯:

2007年国务院的24号文件是《关于解决于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提出, 确保住房质量和使用功能。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以及旧住宅区整治, 要坚持经济、适用的原则。要提高规划设计水平, 在较小的户型内实现基本的使用功能。要按照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的要求, 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要切实加强施工管理, 确保施工质量。

保障房加速 篇10

1998年,中国启动了影响最大的一次住房改革。

当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彻底结束了中国的住房实物分配,代之以住房分配货币化。

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成效是显著的。2011年初国家统计局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城市89%的居民拥有住房。

而作为1998年房改的三大目标之一,“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迟迟未能到位。保障房的建设似乎被忽略了。

2007年,国务院接连发布《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再次明确住房应有保障房和商品房两个体系。

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缓解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

自此,中国保障房的建设开始跨越式发展。2010年保障房建设目标为590万套,而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这一目标惊人地跃至1000万套,“十二五”期间则要完成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约为过去10年建设规模的两倍。到“十二五”末,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要提高到20%以上,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数字显示,2012年前9个月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同比增长34.1%,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则同比增长47.6%。截至2012年9月底,全国保障房新开工720万套,基本建成480万套,开工率达97%,完成投资9600亿元。从统计来看,完成2012年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500万套的目标已没有悬念。

保障房建设正在创造独一无二的中国速度。中低收入老百姓的安居理想也将随之加速实现。

上一篇:换乘模式下一篇:低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