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统计

2024-09-03

地方政府统计(精选十篇)

地方政府统计 篇1

关键词: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规范管理

一、我国政府统计发展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至今, 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其中我国政府的统计工作对国家制定一系列改革发展措施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统计数据不仅反映了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所取得的成就, 更是全面反映了国家社会、经济、科技等各方面活动的总体情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不断扩大, 统计数据产品日益丰富, 统计数据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政府统计部门作为我国统计工作的主要部门, 其所做的统计工作为我国社会向前发展、经济稳定增长, 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职责。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 到1987年的“三位一体”指标总体系的思路和设计, 再到当前“十二五”规划的产业结构调整、“富民”策略的提出, 中间无不体现着我国政府统计的重要性, 正是政府统计所提供的准确数据, 才能使得政府领导部门及时了解国情, 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

二、当前我国政府统计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我国社会经济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 已不难看出政府的统计工作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直接关系到我国政府领导部门所做的领导部署, 但在统计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给政府统计工作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挑战。

第一, 非公经济机构的复杂性造成统计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日渐复杂, 非公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迅猛, 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我国多数中小企业都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范畴, 而企业中的会计工作人员事实上大都兼任了统计工作, 由于统计人员的非专业性和企业内部管理的复杂性, 使得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难以保障。

第二, 政府统计约束机制不健全, 使得政府统计的数据质量下降、公信力低。目前, 我国政府统计的约束机制还存在许多漏洞, 使得政府在做企业等的统计工作时, 许多企业利用约束机制盲点打擦边球, 漏报瞒报数据, 这就造成了统计数据的失真, 不利于政府制定相关指导政策。加上一直以来政府统计数据的过程不公开化、透明化, 使得群众对政府统计数据有所怀疑, 造成统计公信力低, 这非常不利于向人民群众贯彻党和政府思想方针, 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第三, 统计法规的非强制性, 使得统计工作举步维艰。我国虽有统计相关的法律法规, 然而目前来看法律的强制性效力还不够, 使得政府做统计工作时得不到积极的配合, 有的甚至刻意逃避隐瞒, 造成统计工作拖沓、数据失真等, 这就容易统计失去其快、精、准的信息参谋功能。

三、优化统计环境, 提高政府统计质量的有效措施

统计是实施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 政府统计则是政府进行社会经济宏观管理必须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的社会形势使我们看到统计工作相较于之前将会更加复杂, 如果处理不好, 统计将失去其原有的快、精、准的信息参谋功能, 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优化当前统计发展环境, 确保并提高政府统计的数据质量。

首先, 完善统计体制模式。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政府在进行统计时应实行集中统一领导, 分级分类垂直管理, 政府统计部门与部门统计相互协调补充, 职责明确, 以免重复统计或遗漏统计。同时还应适当扩展部门统计的职能, 使其逐步向实体或半实体型的行业信息中心转变, 以确保其独立性、抗干扰性, 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其次, 加强统计体制法制建设。法律的强制性是政府统计顺利进行的强有力保障。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立法、执法、普法三方面来加强统计的法制建设。国家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 在保证其法律效力的情况下还应因地制宜根据地方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对某些法律法规进行细化或延伸, 在不违背国家统一法制的的原则下, 地方立法凸显其特点和作用。执法过程中要统一标准严格执法, 逐步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力度和力量, 并强化统计执法监督机制, 确保执法公正, 保证统计的透明公开, 提高公信力。积极展开统计法宣传教育工作, 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 对于统计工作予以积极配合。

再次,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关键, 也是实现统计功能的重要保证。因此有必要提高政府统计数据的管理, 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我们要健全和完善已有的数据管理体系, 根据地域特点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各个部门协调合作, 使之更为全面, 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政府统计质量管理, 全面优化统计发展环境,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增强统计数据公信力, 不但能够及时反映国家发展状况, 方便政府及时调整政策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更有助于提升政府形象, 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东邱东:谁是政府统计的最后东家[M]北京市: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郭岩红浅析我国政府统计体制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9 (22)

[3]陈斐:管理学视角下的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J]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 2009 (01)

[4]徐延红:浅议政府统计与企业会计的协调发展[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 (07)

地方政府统计 篇2

一、全国地方债务统计总体概况

据审计署审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7109.51亿元,占62.62%;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23369.74亿元,占21.80%;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16695.66亿元,占15.58%。分级次看,全国省级、市级和县级政府性债务余额分别为32111.94亿元、46632.06亿元和28430.91亿元,分别占29.96%、43.51%和26.53%。分地区看,东部11个省(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政府性债务余额53208.39亿元,占49.65%;中部8个省政府性债务余额为24716.35亿元,占23.06%;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性债务余额29250.17亿元,占27.29%。分时段看,有51.15%共计54816.11亿元是2008年及以前举借和用于续建2008年以前开工项目的,其中:2008年及以前举借31989.04亿元,占29.85%;用于续建以前开工项目和偿还以前债务本息22827.07亿元,占21.30%。

二、北京市政府债务简报

北京市2010年省级预算执行报告显示:截至2010末,北京市市和区县两级政府性债务余额为3745.45亿元。全部债务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3170.83亿元,占84.65%;政府担保债务279.02亿元;其他债务295.6亿元。与全市综合财力相比,北京市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为61.71%,处于可控范围内。

三、重庆市政府债务简报

重庆全市区县(自治县)政府性债务余额2159亿元,其中: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1782亿元,占83%;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52亿元,占12%;其他相关债务125亿元,占5%。举债主体中融资平台公司债务余额1581亿元,占73%;债务来源中银行贷款1632亿元,占76%;已使用的债务资金有69%用于市政建设、交通运输等公益性项目。

四、山东省政府债务简报

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其省级预算报告显示,截至2010末,全省债务余额4752.19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2587.39亿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为1207.01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债务957.79亿元,分别占债务总额的54.4%、25.4%和20.15%。

五、湖南省政府债务简报

与山东债务余额相当的湖南,全省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4286.78亿元,省市县三级分别为1357.99亿元、1641.05亿元、1287.74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42.34亿元,占47.6%,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818.32亿元,占19.1%,其他相关债务1426.12亿元,占33.3%。偿债高峰期为2011年至2013年,需偿还1182.44亿元。

六、广西省政府债务简报

广西政府的预算报告现实,广西政府性债务余额共2756.13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440.66亿元,约占52.3%;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920.78亿元,占33.4%;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394.69亿元,占14.3%。2010年广西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即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的综合财力比为47.4%,加上政府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偿还率为77.6%,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七、宁夏区政府债务简报

宁夏全区政府性债务余额622.11亿元,其中:自治区本级246.05亿元,25个市县(区)376.06亿元。从偿债责任归属看,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371.64亿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170.24亿元,其他相关债务80.23亿元。债务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中央财政借款,90%以上投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

八、安徽省政府债务简报

安徽全省政府性债务约为3014亿元,其中省本级422亿元、占14%,市本级1871亿元、占62%,县(区)级721亿元、占24%。省级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约181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券83亿元、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开行贷款28亿元。如若加上今年省级留用的地方政府债券55亿元,省级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规模达236亿元。

九、海南省政府债务简报

海南省政府性债务余额为952.92亿元,其中政府负偿还责任的债务和担保责任债务分别为685.03亿元和224.12亿元。海南省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和担保责任的债务占综合财力的比重为93.18%,接近100%的国际警戒线。尽管80%以上债务属于长期借款,每年偿还的债务负担不重,但是仍有个别市县的债务率超过警戒线,偿债压力较大。特别是,海南省83.75%的债务为银行贷款,并且多数以土地作为抵押。在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海南省偿还债务的风险增加。

十、吉林省政府债务简报

吉林全省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省地方政府性债务3033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858.8亿元,占61.2%;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999亿元,占33%;其他相关债务175.2亿元,占5.8%。全省债务总规模中用于交通运输部门的政府性债务余额966.77亿元,占32%;用于市政建设841.69亿元,占28%。

十、河南省政府债务简报

河南截至2010年末,全省政府性债务2915.74亿元。按照债务性质分类: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924.53亿元,占66%;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81.70亿元,占9.66%;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709.51亿元,占24.34%。按照债务级次分类:省本级债务887.10亿元,17个市本级债务1366.01亿元(不含济源市,审计署将其作为县级统计),159个县级债务662.63亿元。从审计情况看,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用于弥补地方财力不足,改善民生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发现债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政府融资平台管理不规范、违规举债融资、个别部门和地区存在债务风险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规范。

十一、辽宁省政府债务简报

经审计认定,截至2010年末,我省政府性债务余额3921.6亿元(不含大连市),主要投向市政建设、交通运输和土地收储,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676.9亿元,占68.3%;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998亿元,占25.4%;其他相关债务246.7亿元,占6.3%。省本级债务余额1101亿元,主要投向高速公路建设和高等教育,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9.4亿元,占全省此类债务余额的7.8%;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769.3亿元,占77%;其他相关债务122.3亿元,占49.6%。审计结果表明,政府性债务资金在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改善民生,特别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二、湖北省政府债务简报

审计表明,截至2010年底,全省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4520.18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908亿元,占64.33%;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1287.95亿元,占28.49%;其他相关债务324.23亿元,占7.18%。

十三、浙江省政府债务简报

审计工作报告表明,截至2010年末,我省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为5877.78亿元。我省通过举债融资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较为健全,举债规模适度,政府偿债能力较强,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报告指出,部分地方债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融资平台公司运营困难。目前,全省承担政府债务的融资平台公司759家,其中有291家资产负债率大于70%,有609家去年亏损或无利润。

十四、内蒙古政府债务简报

地方政府统计 篇3

关键词:统计;质量;核算制度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每天面对着大量的数据,从国民生产总值到天气预报,从人口预测到股票投资,统计存在于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据处理也因此变得更加重要,统计质量问题与我们每个现代公民息息相关。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不仅增加了搞好统计工作的难度,而且也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统计体制中存在着诸如:核算制度不完善问题、信息混乱、数据失真问题等,这些都是前进中的问题,不是中国统计工作的主流,也不影响我们的统计数据总体上能够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如果不认真地加以解决,必然严重阻碍中国统计事业的发展。

2 影响地方政府统计质量的原因

2.1 统计核算制度不够完备

统计核算制度不够完备,使得统计质量受到威胁的原因。一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基础资料不够扎实。GDP调整和修正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灵敏反映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的内在机制;全面统计报表指标较为臃肿,但有些国民经济核算所必需的资料往往难以及时获得,部分数字要估算。二是现行GDP核算制度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现行的GDP核算中,它仅能反映经济活动中“货币化”的部分,体现经济发展、繁荣的一面,而不能反映对资源、环境的消极影响的一面。

2.2 统计核算制度的执行难度加大

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经济主体日趋多元化,投资方式、就业方式、收人分配方式、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经济结构和经济联系日益复杂化,地区间、城乡间、各个社会阶层间的差异更加明显,统计调查对象数量成倍增加,变动相当频繁。被调查者更加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对统计的支持和合作程度有所下降。统计核算内容面临调整压力。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核算对统计核算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关心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对那些过时的、用处不大的统计调查项目和指标进行清理和精简,增加反映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文化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统计内容。

2.3 数出多门和一门多数而造成信息混乱

统计综合部门和部门统计之间、统计部门专业报表的重复设置及各类普查与专业统计的重复性工作,常常形成同一指标在不同的部门统计存在多个数据,同一指标在同一部门当中存在多个数据的局面,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信息混乱,又影响决策的准确性。数出多门和一门多数而造成人们对统计质量产生信任危机。地方统计在业务上受上级统计部门领导,国家统计局专业司、普查中心、调查队在工作上各自为政,各司其职,对于普查和各类调查缺少沟通协调,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及全面统计报表中的指标设计不尽合理,重复交叉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了同一指标在同一时期不同调查方法中数据相差很大的情况,使各种数据之间不衔接不配套,缺乏协调性,浪费了许多信息资源。

2.4 数据失真现象严重存在

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统计数据与局部及个人利益更加密切相关,以权定数、以利谋数的现象屡有发生。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为了完成年度下达的计划,随意修改统计数据,直接违反统计法。同时,个别地方政府限制甚至干涉统计部门的执法活动。一方面统计执法力量薄弱,而统计调查对象量大面广,无法对所有的违法现象进行查处,另一方面各种社会关系相互交织,使对统计违法行为的处罚难度加大,统计执法乏力,缺乏应有的打击力度,使统计法律、法规失去了应有的震慑作用,助长了统计违法行为的滋生蔓延,使本已非常淡薄的统计法制观念更加淡薄,直接破坏的统计质量。

3 确保地方政府统计质量的对策

3.1 改善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

建立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统计调查体系,为改善核算基础提供保证我国现行核算体系基本上依赖于层层汇总的全面性统计报表,这种方式比较稳定可靠,但同时又非常笨重,难以为宏观经济核算提供及时、系统的信息资料,进一步加大了我国核算基础资料的缺口,因而,要改革我国现行统计调查体系,大力推广抽样调查,积极地逐步地运用抽样调查方法调查社会经济现象,同时注重多种调查方法结合运用,多渠道保证核算的依据资料更准确,如采用重点调查和科学推算等方法搜集核算资料。另外还要改进、统一核算方法,特别是制定和完善一套适合基层统计部门核算的

方法,使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工作更标准、更规范。

3.2 建立健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健全的国民经济核算不仅能使人类更清楚地看清生产和生活的现状,使人类珍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能使环境和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一整套的报表体系、指标体系,很多已不适应现今市场经济的需要,无用过时的统计指标要舍得抛弃,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统计指标要及时增加。比如反映社会、环境与资源、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文化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统计内容。对于专业交叉、重复设置的调查要坚决摒弃,对于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报表要坚决取缔。

3.3 理顺地方综合统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决定了地方统计对地方政府的高度依赖性,地方政府统计部门的经费干部任免主要由当地党委和政府决定,地方统计工作就必然会受到当地党政领导的干预和制约。因此,需要重新理顺地方综合统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才能使统计质量坚持下去。一是改革统计隶属关系,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将统计综合部门的人、财、物归上级系统管理,不受地方条件制约。二是各级地方综合统计部门应加速业务职能为主向管理执法职能为主的转变过程。把职能、职责定位在该做的事上,用主要精力做好国民经济核算,准确及时进行经济预警、发展趋势预测、经济景气度测算,开展前瞻性统计工作。提高统计质量和权威性,提高统计数据的使用效率。

3.4 建立和完善统计数据质量保障体系

要从制度上入手,健全和落实统计数据质量责任制,包括上报统计数据质量负责制;上级审查统计数字质量负责制;统计数据质量举报制度。完善数据质量评估制度;建立经常性的数据质量调研和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完善统计部门的自律、监督机制,在统计部门,建立起一套责、权、利相协调的管理机制,完善统计部门的自律、监督制度,以严格约束、监督统计工作。此外还要完善统计数据质量考核办法,严格奖惩;扎扎实实做好统计基础工作,以使统计数据所受到的人为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就目前来说,要象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一样,大力发展注册统计师事业,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社会信誉好、客观公正,数量充足的注册统计师队伍,使注册统计师审查行为具有独立性、公允性,充分发挥“统计警察”的作用。要按照新时期市场经济的特点,建立和完善统计师事务所体制,从制度上保证注册统计师的独立性,同时对注册统计师的公正性进行明确规定。另外,要将统计监督的中心和重点由事后监督转向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

参考文献

[1]赵乐东.关于统计核算制度中的问题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7,229:142-143.

[2]夏凡,李夏阳.浅议数据的衔接[J].统计与决策.2004,178:70.

[3]方军武.对现行统计体制的改革设想[J].统计与决策.2007,243:66.

[4]杜文平.关于统计法制建设及统计执法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7,8:37.

[5]黄本春,李国柱.统计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6,468:215.

地方政府统计 篇4

一、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卫生支出规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问题

衡量地方政府卫生支出规模的效率需要选取科学的指标, 从而真实地反映政府卫生支出的水平, 主要从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个层面进行分析:1) 绝对指标, 即政府卫生支出总额 (一定时期内地方政府卫生支出的总额) 和政府卫生支出增长率 (本年地方政府卫生支出总额-上年地方政府卫生支出总额) /上年地方政府卫生支出总额x 100%) 。相对指标, 即政府卫生支出占GDP比重、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基于此, 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卫生支出规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问题:

(一) 人均GDP与地方政府卫生支出规模效率正相关

如果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那么当地居民对卫生医疗服务的需求就会更高, 这样就要求地方政府给予医疗条件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通常国家财政用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支出保持在GDP的1.5%比较适宜, 但是目前我国地方财政对卫生的支出总体上尚未达到GDP的1%。可见, 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注重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是改善地方政府卫生支出城乡结构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 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导致政府卫生支出规模的扩大

一方面,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导致医疗服务消费增加, 要求地方政府不断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及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从而能够保障可以提供更加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直接导致了政府卫生支出规模扩大。另一方面, 一些低收入居民群体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较为强烈, 需要政府不断加大医疗补助或救助力度, 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规模。

(三) 城市化水平与地方政府卫生支出效率正相关

城市化水平可以作为影响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化水平越高, 就会有更多的居民能够有效地接受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 将城市化水平纳入政府卫生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鉴于接受卫生服务的人数是地方政府卫生支出有效性的重要体现这一缘故。

(四) 财权事权分配对政府卫生支出效率产生直接影响

一方面, 随着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地区间政府卫生支出水平的差距也会随之扩大, 这很容易致使政府卫生支出地区结构效率出现严重不均等问题。比如, 农村基层政府很缺少财政物力的保障, 直接影响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另一方面, 通过事权分配会影响政府卫生支出效率, 比如财权层层上收, 事权层层下放, 这会出现一种恶性现象:一些地方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增加与政府收入有关的公共支出, 比如基础设施建设, 而忽视与地方政府收入关联度较弱的公共支出, 比如医疗卫生支出等。

二、若干提高地方政府卫生支出效率的政策建议和思考

(一) 科学选择扩大政府卫生的支出规模

1) 从目前我国的地方财政状况说, 短期内大幅提升政府卫生支出没有可行性, 这就需要有重点地突出日常性的公共卫生支出, 并实现政府卫生支出地稳步增加。2) 适度扩大对地方卫生事业的转移支付。要求合理配置转移支付结构, 建议适当放宽卫生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用途限制, 从根本上杜绝卫生专项资金沉淀的问题, 从而提高政府卫生支出的生产效率。3) 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的重要作用。因为目前地方政府卫生支出的投入与卫生投入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建议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医疗卫生的商业化发展, 并通过贴息、政策优惠和资金配套等多个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卫生医疗事业。

(二) 不断优化政府卫生支出结构效率

第一:尽快调整政府卫生支出城乡间结构:1) 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 继续调整医疗卫生政策, 增加农村政府卫生支出比重;3) 注重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第二:均衡政府卫生支出供需间结构:1) 实行政府购买医疗卫生服务, 即“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从而提高政府卫生支出效率;2) 推行医保预付制的支付方式, 有效防止过度医疗的泛滥, 从而有效地控制成本, 不断减少需方的医疗费用, 从而提高政府卫生支出效率。

(三) 不断强化对政府卫生支出使用的监管

这是新医改“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 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 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的具体要求:1) 建立系统的地方政府卫生支出资金的审计监督系统, 从而实现对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的监督, 提高政府卫生支出效率;2) 需要加强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效率的客观评价和监督, 并将其评价结果确定为考核医疗财政补助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丁爱斌.中国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效率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 (04) .

[2]梁学平.我国医疗卫生政府支出现状及国际比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 (07) .

区政府基层统计信息化 篇5

目录

目录 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项目概况

........................................15

项目建设概要.........................................................................................15

建设背景.................................................................................................15

项目建设必要性.....................................................................................16

建设目标.................................................................................................17

建设内容.................................................................................................17

1.5.1.

基层统计数据中心...................................................................................18

1.5.2.

区级统计联网直报系统...........................................................................18

1.5.3.

区级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审核系统.......................................................18

1.5.4.

统计资源管理系统...................................................................................19

1.5.5.

社区统计数据发布系统...........................................................................19

1.5.6.

统计区划边界维护管理系统...................................................................20

1.5.7.

地名地址维护管理系统...........................................................................20

建设预期.................................................................................................20

2.

项目社会效益

....................................21

3.

项目现状分析

....................................22

区现状分析.............................................................................................22

4.

需求分析

........................................23

数据需求分析.........................................................................................23

业务需求分析.........................................................................................23

性能需求分析.........................................................................................25

5.

系统总体设计需求

................................25

区级统计联网直报系统.........................................................................25

5.1.1.

元数据管理...............................................................................................27

5.1.2.

制度管理...................................................................................................27

5.1.3.

数据上报...................................................................................................27

5.1.4.

数据审核...................................................................................................28

5.1.5.

数据查询...................................................................................................28

5.1.6.

报表输出...................................................................................................29

区级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审核系统.....................................................29

5.2.1.

区级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同步...............................................................29

5.2.2.

准规模单位在线导入...............................................................................30

5.2.3.

区级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查询...............................................................30

5.2.4.

区划码匹配...............................................................................................30

5.2.5.

核查任务下发...........................................................................................30

5.2.6.

在线审核...................................................................................................31

5.2.7.

数据上报...................................................................................................31

统计资源管理系统.................................................................................31

5.3.1.

资源管理...................................................................................................32

5.3.2.

资源查询...................................................................................................32

5.3.3.

平台监管...................................................................................................32

5.3.4.

用户管理...................................................................................................32

5.3.5.

日志管理...................................................................................................33

社区统计数据发布系统.........................................................................33

5.4.1.

时间设置...................................................................................................34

5.4.2.

地区设置...................................................................................................34

5.4.3.

指标设置...................................................................................................34

5.4.4.

专题地图...................................................................................................34

5.4.5.

统计图形...................................................................................................34

5.4.6.

数据表格...................................................................................................35

5.4.7.

时序演变...................................................................................................35

统计区划边界维护管理系统.................................................................35

5.5.1.

区划划分...................................................................................................35

5.5.2.

区划合并...................................................................................................36

5.5.3.

飞地管理...................................................................................................36

5.5.4.

数据检查...................................................................................................36

5.5.5.

区划管理...................................................................................................37

地名地址维护管理系统.........................................................................37

5.6.1.

地名地址维护...........................................................................................38

5.6.2.

地名地址定位...........................................................................................38

5.6.3.

调查对象位置管理...................................................................................40

信息资源组织.........................................................................................41

元数据库建设.........................................................................................42

单位名录库对接.....................................................................................43

行政区综合数据库建设.........................................................................43

基础地理库更新.....................................................................................43

GIS平台升级..........................................................................................44

公共基础数据库共享交换接口开发.....................................................44

6.

系统功能设计

....................................45

系统设计原则.........................................................................................45

系统设计思路.........................................................................................46

区级统计联网直报系统设计.................................................................48

6.3.1.

元数据管理模块.......................................................................................48

6.3.2.

制度管理模块...........................................................................................49

6.3.3.

数据上报模块...........................................................................................49

6.3.4.

数据审核模块...........................................................................................49

6.3.5.

数据查询模块...........................................................................................50

6.3.6.

报表输出模块...........................................................................................50

区级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审核系统设计.............................................51

6.4.1.

区级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同步模块.......................................................51

6.4.2.

准规模单位在线导入模块.......................................................................51

6.4.3.

区级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查询模块.......................................................52

6.4.4.

区划码匹配模块.......................................................................................52

6.4.5.

核查任务下发模块...................................................................................52

6.4.6.

在线审核模块...........................................................................................53

6.4.7.

数据上报模块...........................................................................................53

统计资源管理系统设计.........................................................................53

6.5.1.

资源管理模块...........................................................................................54

6.5.2.

资源查询模块...........................................................................................54

6.5.3.

平台监管模块...........................................................................................54

6.5.4.

用户管理模块...........................................................................................54

6.5.5.

日志管理模块...........................................................................................55

社区统计数据发布系统设计.................................................................55

6.6.1.

时间设置模块...........................................................................................56

6.6.2.

地区设置模块...........................................................................................56

6.6.3.

指标设置模块...........................................................................................56

6.6.4.

专题地图模块...........................................................................................56

6.6.5.

统计图形模块...........................................................................................56

6.6.6.

数据表格模块...........................................................................................57

6.6.7.

时序演变模块...........................................................................................57

统计区划边界维护管理系统设计.........................................................57

6.7.1.

区划划分模块...........................................................................................58

6.7.2.

区划合并模块...........................................................................................58

6.7.3.

飞地管理模块...........................................................................................58

6.7.4.

数据检查模块...........................................................................................59

6.7.5.

区划管理模块...........................................................................................59

地名地址维护管理系统设计.................................................................60

6.8.1.

地名地址维护模块...................................................................................60

6.8.2.

调查对象位置管理模块...........................................................................63

信息资源组织设计.................................................................................64

元数据库设计.........................................................................................66

单位名录库对接设计.............................................................................66

行政区综合数据库设计.........................................................................66

基础地理库更新设计.............................................................................67

GIS平台升级设计..................................................................................67

公共基础数据库共享交换接口设计.....................................................68

7.

系统建设原则

....................................68

安全性原则.............................................................................................69

成熟性原则.............................................................................................69

标准化原则.............................................................................................69

易用性原则.............................................................................................70

开放及可扩展性原则.............................................................................70

可维护性原则.........................................................................................71

高性能原则.............................................................................................71

先进性原则.............................................................................................71

实用性原则.............................................................................................71

8.

总体技术方案

....................................72

标准规范原则.........................................................................................72

8.1.1.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原则...........................................................................73

8.1.2.

标准规范体系结构...................................................................................74

8.1.3.

标准体系中各分体系及其建设重点.......................................................75

技术架构.................................................................................................81

8.2.1.

总体架构...................................................................................................81

8.2.1.

HTML5.......................................................................................................84

8.2.2.

SSH............................................................................................................91

8.2.3.

权限控制组件...........................................................................................93

8.2.4.

报表组件...................................................................................................94

8.2.5.

工作流组件...............................................................................................96

8.2.6.

消息组件...................................................................................................99

网络架构...............................................................................................102

用户界面设计.......................................................................................106

8.4.1.

界面操作互动.........................................................................................106

8.4.2.

整合系统应用能力.................................................................................107

8.4.3.

强化系统扩张能力.................................................................................107

8.4.4.

界面展示标准化.....................................................................................108

8.4.5.

空间利用的最大化.................................................................................109

8.4.6.

操作最简化和可配置化.........................................................................109

8.4.7.

界面设计思路.........................................................................................110

数据库设计...........................................................................................111

8.5.1.

设计原则.................................................................................................111

8.5.2.

设计策略.................................................................................................113

8.5.3.

数据库设计规范.....................................................................................117

系统接口设计.......................................................................................121

8.6.1.

设计原则.................................................................................................121

8.6.2.

接口分类.................................................................................................124

8.6.3.

技术实现.................................................................................................125

系统安全设计.......................................................................................126

8.7.1.

数据安全维护.........................................................................................127

8.7.2.

系统安全.................................................................................................129

8.7.3.

网络安全.................................................................................................134

系统性能设计.......................................................................................135

8.8.1.

设计原则.................................................................................................135

8.8.2.

总体设计.................................................................................................137

基本流程设计.......................................................................................139

8.9.1.

总体流程描述.........................................................................................139

运行环境...............................................................................................141

8.10.1.

硬件设备.................................................................................................141

8.10.2.

接口........................................................................................................142

9.

项目实施与管控

..................................143

项目实施方法.......................................................................................143

项目实施目标与原则...........................................................................146

项目组织结构.......................................................................................148

职责分工...............................................................................................149

总体计划及关键路径分析...................................................................153

9.5.1.

项目实施阶段划分.................................................................................153

项目管理...............................................................................................154

9.6.1.

项目进度管理.........................................................................................154

9.6.2.

项目管理思路.........................................................................................159

9.6.3.

项目管理框架.........................................................................................159

9.6.1.

项目配置管理.........................................................................................160

9.6.1.

项目文档管理.........................................................................................165

9.6.2.

客户关系管理.........................................................................................167

项目控制...............................................................................................168

9.7.1.

项目变更控制.........................................................................................168

9.7.2.

项目现状分析.........................................................................................169

9.7.3.

项目需求管理.........................................................................................170

9.7.4.

项目沟通.................................................................................................175

9.7.5.

项目团队控制.........................................................................................176

9.7.6.

项目管理策略.........................................................................................177

10.

.............................................................................................系统安全解决方案

180

安全系统概述.......................................................................................180

系统的安全需求...................................................................................182

安全管理制度.......................................................................................184

系统安全技术手段...............................................................................185

10.4.1.

用户接入安全.........................................................................................185

10.4.2.

身份认证技术.........................................................................................186

10.4.3.

User/Password 认证...............................................................................186

10.4.4.

使用 Token 卡认证.................................................................................187

10.4.5.

数据安全.................................................................................................187

10.4.6.

防火墙系统.............................................................................................188

10.4.7.

系统入侵检测.........................................................................................190

10.4.8.

防病毒.....................................................................................................191

10.4.9.

主机/操作系统安全...............................................................................191

应用软件安全.......................................................................................193

10.5.1.

组织/权限/角色管理..............................................................................193

10.5.2.

数据加密.................................................................................................194

10.5.3.

应用日志.................................................................................................194

11.

..................................................................................................................验收方案

194

验收目的...............................................................................................194

验收对象...............................................................................................194

项目验收的前提条件...........................................................................195

验收方法...............................................................................................195

验收步骤...............................................................................................196

验收程序...............................................................................................198

验收依据...............................................................................................199

验收内容和标准...................................................................................199

验收结论...............................................................................................201

项目交接...............................................................................................203

12.

........................................................................................................项目风险防控

203

风险预防管理.......................................................................................204

风险控制...............................................................................................205

12.2.1.

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的组织机构.........................................................205

12.2.2.

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管理过程.............................................................206

13.

........................................................................................................售后服务流程

207

日常维护流程.......................................................................................207

故障处理流程.......................................................................................209

系统配置更改流程...............................................................................209

故障处理及响应方式...........................................................................217

处理流程...............................................................................................209

14.

........................................................................................................技术服务方案

220

培训.......................................................................................................220

14.1.1.

培训方案概述.........................................................................................220

14.1.2.

培训原则.................................................................................................220

14.1.3.

培训方式.................................................................................................221

14.1.4.

培训方案.................................................................................................223

服务质量保证.......................................................................................225

服务说明...............................................................................................226

维护期内的服务...................................................................................227

维护期后技术服务...............................................................................228

技术支持计划.......................................................................................229

14.6.1.

电话支持服务.........................................................................................229

14.6.2.

远程拨入分析.........................................................................................229

14.6.3.

快速的现场服务.....................................................................................230

14.6.4.

优先级服务与响应速度.........................................................................230

15.

..................................................................................................................案例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概要

建设 背景近年来,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区域功能定位,按照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区的目标,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不断加快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现有的统计指标体系以满足国家和北京市统计工作需要为主,缺少反映区政府域现代生态新区服务价值监测以及经济运行监测等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方面的指标,难以满足区级各部门等对统计信息服务的需求。

为配合区政府稳步发展,及时把握区内经济发展态势,准确获取区内社会经济信息,保障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打造服务型统计,现提出建设区政府基层统计信息化管理平台,打造区-镇街-村居三级新型的基层统计数据管理新体系,为区委区政府的区域发展规划及宏观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项目建设必要性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而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区级各部门对统计信息有着迫切需求,但现有的统计数据管理及发布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要。通过建设区政府基层统计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新型的基层统计数据管理新体系,实现我区名录库新增单位、基层统计数据的一体化管理,贯穿数据采集、处理、审核、分析和发布全流程;将基层统计数据综合运用地理信息、数据可视化技术进行发布,可通过生动、形象的可视化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统计数据,提升数据驱动能力、应用服务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更好地支持区级各部门的科学决策与宏观管理,提供更加全面、准确、高效的服务,有利于提升政府统计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因此,为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务型统计,进行区政府基层统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极其必要。

建设目标 基于逐步完善的基层软硬件环境,实现统计数据的基层信息化管理,加强我区基层统计能力建设,推动我区提质增效发展,扩大优势,支撑带动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建新型的基层统计数据管理新体系,实现我区名录库新增单位、基层统计数据的一体化管理,贯穿数据采集、处理、审核、分析和发布全流程;提升数据驱动能力、应用服务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更好地支持区级各部门的科学决策与宏观管理,为区级各部门提供更加全面、准确、高效的服务。

建设内容 区政府基层统计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为了推动区内统计信息化改革,创新统计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高统计服务发展能力的重点建设项目。

平台建设包括一个中心和六大业务系统:

1.5.1.基层 统计数据中心 构建区级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整合社区基本情况、人口、工商业及公共事业情况数据,建设统一的基层统计数据中心。

1.5.2.区级 统计 联网 直报系统 实现区-镇街-村居三级统计调查表联网直报,支持灵活的流程设置及严谨的数据审核;支持用户自定义配置报表,可动态配置报表指标;支持对基层统计数据的灵活查询、动态汇总(按行业、按区域汇总等)及进度查看,通过表格、可视化图表展示数据;支持报表输出模板定制,快速生成完整报表。

1.5.3.区级统计 基本单位 名录库 审核系统 实现市级和区级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新增单位的级联审核更新,支持实时对接市级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动态生成区级新增单位名录;支持准规模单位在线导入;支持动态匹配、生成新增单位的村居行政区划代码及名称,并可按行政区划码将新增单位

核查任务下发到村居委会;在线核查名录库新增单位,并同步更新区级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至市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

1.5.4.统计 资源管理系统 提供对统计站(室)人员、资产、报表、指标及数据的管理维护,支持对统计资源动态地增删改查,可实时监管统计站(室)人员的平台访问情况、数据的操作状态及资产闲置和利用情况。

1.5.5.社区 统计数据发布系统 将社区基本情况、人口、工商业及公共事业情况等数据采用专题地图、统计图、数据表格的形式对外发布,以生动、形象的可视化方式揭示统计数据间关系,降低统计数据解读门槛,提高统计数据阅读趣味性,满足区级各部门使用政府统计数据的多样化需求。

1.5.6.统计 区划边界维护管理系统 系统用于统计行政区划边界的日常更新维护,确保区划边界与最新的行政区划代码一一对应,为区级统计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最新的区划边界,为区级各部门提供更具时效性的统计数据展示与分析;更新的区划边界可为名录库新增单位提供更加准确的行政区划代码匹配,使核查任务下发更加高效。

1.5.7.地名 地址维护管理系统 目前,名录库单位提供的地址信息均是文本描述信息,无法定位单位的空间位置。通过构建标准的地名地址库,实现单位与地名地址的关联,可为单位赋予准确的空间位置,也可为后继的楼宇经济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打下坚实基础。本系统建设包括地名地址维护和调查对象位置管理。

建设预期 本项目在2017年10月31日前完成建设内容并推广应用。

2.项目社会效益 系统建成将有效提升我区基层统计信息化能力,为实现数据真实可靠、及时更新和全面覆盖提供了坚强保证,完善了以村居委会为维护和责任主体的名录库更新管理新体制;本项目与市统计局基本单位名录库实时对接,共享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提供的基础地图服务,提升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效率;本项目将逐步向区级各部门提供共享服务,为我区各级领导决策、各部门行政管理提供各类数据支撑和分析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支撑,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着眼于大幅提升我区基层统计信息化能力,彻底实现我区统计数据从 Excel 电子化管理到信息化管理、从简单管理到全面管理、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从重结果到重过程的重要转变。

3.项目现状分析

区现状分析 区政府共 9 个乡镇、4 个街道办事处,178 个行政村,2013 年12 月 178 个村全部建立村统计站。2015 年 11 月底,全区 118 个社区,全部建立社区统计室。目前村居统计站(室)建设情况如下:

1.办公场所。全区所有村统计站均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办公家具齐全、网络畅通。

2.统计人员。各统计站均配有专(兼)职统计人员,多由村委委员、会计、信息员等兼任,统计队伍稳定。

3.办公自动化设备。各统计站均配有市局统一配备的备计算机一台,由村统计员使用或由村官协助使用,主要用于统计资料的整理、保存及统计数据的填报核对等工作。其他如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各村统计站均有配置,均能保证正常使用。

4.需求分析

数据需求分析 为及时把握区内经济发展态势,准确获取区内社会经济信息,保障数据的及时性、正确性,务必制定完善的报表制度,实现对全区经济社会运行情况的有效分析。

为统一规范管理调查单位增减变动情况,及时更新维护基本单位名录库信息,并为开展经常性的统计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科学估算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区政府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本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法人单位基本情况、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法人单位经营情况。

业务需求分析 为加强基层统计能力建设,构建统一的基层统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统计数据采集、上报、审核、展示及发布的统一管理,提升统计数据的使用价值及服务水平;构建区-镇街-村居三级

地方金融统计难题待解 篇6

症结存在

从地方金融统计的工作内容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地方金融统计范围存在争议。金融统计应该以金融业为统计对象开展统计工作。但目前何谓金融业,规定与现实并不一致。例如,根据2012年1月1日起执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以下称《分类2011》),金融业(J)包括金融租赁业(6631),对其解释为“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活动”。但在现实中,商务部批准设立了大量的“融资租赁公司”,其主营业务和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租赁公司”基本一样,从行业划分角度,这些融资租赁公司应该划入“金融租赁业(6631)”,而其在现实中是否能纳入金融业统计是一个问题。又如,根据《分类2011》,担保服务(7296)被全部划入“商务服务业(72)”中,没有划入金融业中。针对这类机构的管理,目前我国是通过两级体制实现的:一级是中央层面,由中国银监会牵头成立的联席会议机制。另一级是在各地政府,通常由省级金融局(办)牵头。从此类机构的业务特性和管理体制上看,都有明显的金融属性,行业分类却不在金融业中。另外,在“企业管理服务(721)”中,“企业总部管理(7211)”和“投资与资产管理(7212)”中有许多企业从事的资本运作、金融投资、控股(甚至是金融控股)投资,这些业务也都应该算在金融业中。由于金融统计所包含的行业存在争议,大大增加了金融业增加值核算的困难。

地方金融统计责任主体不明。目前,各地从事地方金融工作的政府部门主要是“一行三会”在各地的派出机构,以及各地政府自主设立的金融局(办)。在上述部门中,没有明确承担地方金融统计工作责任的主体。目前由人民银行履行的金融统计职能,其实是狭义的金融统计,其意义更接近于货币金融统计。在实际的金融统计运作中,除了人民银行的金融统计体系外,还有银监会的金融监管统计、证监会的证券期货统计,保监会的保险统计。虽然地方政府统计部门也承担了一些金融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但并不能满足社会各界对地方金融统计数据的需求。事实上,由“一行三会”分头推动的金融统计工作,都是从国家层面开展的金融统计,并不是服务于地方政府的金融统计。虽然这些统计活动也按地域开展,但其各地分支机构的统计活动通常以“辖内”为标准,也就是以其监管权限为界。而地方政府的金融统计活动是以“属地”为原则。“一行三会”分支机构的统计数据无法满足地方政府的需求。

地方金融统计制度缺乏。由于统计范围和统计主体都存在一定问题,我国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各省市层面,都未建立起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金融统计制度:既没有完整的统计报表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也没有明确的取数规则和报送体系、信息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的金融统计不仅无法准确反映金融业服务、支持本地经济发展的贡献,更无法反映地方金融发展中的特色。甚至对一些基本指标的统计口径也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对“金融资产额”这一指标的认识就存在分歧:第一,当地监管局以管辖权为边界,只统计其监管对象所拥有的金融资产额,但在如北京、上海等地,存在大量注册在当地,却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直接监管的机构。第二,金融机构普遍采用总分行制,随着总行本级经营权的扩展,总行本级的资产规模也不断扩大,这部分资产的归属如何确定是个难题。第三,某一金融机构内部存在复杂的系统内生业务,各机构以法人为单位进行报表合并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抵销处理。如果简单地把各地分支机构的资产规模相加,会出现分支机构资产总额大于全行的现象。如何在地方金融统计中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制度保障。

从四方面找原因

地方金融统计工作之所以会存在以上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首先,对地方金融的统计工作重视不足。目前的金融统计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一是服务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及经济政策制订,二是服务于参与国际交流,开展国与国的对比分析,对地区层面开展的金融统计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尤其是缺乏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金融统计工作体系,导致地方金融统计工作存在较多困难。

第二,统计改革存在一定滞后性。金融业快速发展是近年新出现的现象,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也是近期出现的现象,而统计工作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于新出现的经济现象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认识过程。从目前情况来看,金融统计的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和人员设置都跟不上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形势。

第三,缺乏专业人员和专业认识。近几年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创新、发展较快,各地开展地方金融统计工作普遍存在人手紧张、认识不足、对金融业务不熟悉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方金融统计工作的开展与深化。

第四,缺乏相应的沟通协调机制。从统计口径看,人民银行、各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统计部门各自制订了金融业务、金融指标统计口径,上述口径存在不一致、不协调的情况。从地方金融统计对象看,除了由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直接管理的金融机构外,还有由地方金融局(办)批准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由发改委注册备案的创业投资机构、由商务委批准设立的典当和融资租赁公司。各有关统计机构与主管部门间缺乏信息沟通协调机制。

地方金融统计工作亟需改革

随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不断提高,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升。为了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意见的通知》。而各级地方政府对金融工作的重视,使地方金融统计工作的现状与现实需求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地方金融统计工作亟需进行改革。

明确地方金融统计工作主体。虽然目前在国家层面上,金融统计是由人民银行牵头的,但事实上人民银行的金融统计只是货币金融统计,它在各地的分支机构也无力承担地方金融统计的职责。所以应该明确各地方统计局是地方金融统计的牵头负责部门,由其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动地方金融统计工作的开展。

明确金融业统计范围。统计工作的基础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而目前执行的行业分类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将担保划入商务服务业,对融资租赁业定义过窄等。又如,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等机构目前被划入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其他成员组织(94),从实际工作角度考虑,这些机构划入金融业可能更有利于金融业的行业统计。建议对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解释和修正,以利于金融统计工作的开展。

试点建立地方金融统计制度。地方金融统计是一个新的统计领域,如何区别于人民银行等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实行的专业统计、行业统计,如何体现地方金融业发展的规模、速度、特色、贡献,需要认真开展研究。建议根据各地实践,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地方金融统计制度创新试点,明确统计指标,规范统计口径,细化规则,建设信息系统。

明确总行机构各项指标的拆分方法。总分机构是金融业组织模式的一大特点,在此模式下,金融机构的资产、利润统计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拆分,否则将会出现“各地相加大于全行”的现象。建议由国家统计局会同人民银行研究具体的拆分方法,细化相关指标的地域归属。

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现状分析 篇7

统计数据是通过统计工作得到的,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今年1月,温家宝总理对统计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统计工作全面真实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直接关系中央的决策和部署。要下大力气推进统计工作的改革和建设,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和我国实际的科学统计体系。”

目前,改进统计工作、创新统计理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我国政府统计机构、统计理论工作者以及统计数据使用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国家统计局也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进和完善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新核算体系逐渐向国际标准——1993年的SNA靠拢。我国政府又正式加入了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被称为统计“入世”。2009年6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现行的统计法进行了全面修订,以保障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政府统计的公信力。虽然统计“入世”了,统计法全面修订了,政府统计数据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与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相比,与统计数据核算和统计数据公布的国际准则的运作要求相比,我国的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目前都还有一定差距。

一、我国政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工作的新进展

(一)我国对统计数据质量概念的理解更全面,对数据质量的评价标准也更符合客观现实

目前,无论是统计理论界还是实际统计工作对统计数据质量概念的理解都已从狭义转向了广义,从单纯注重数据准确性,向多维、全面的数据质量概念转变,并逐渐把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作为评价数据质量的标准,把提高统计数据的性能价格比作为统计工作努力的方向。

(二)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统计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统计改革及采取的具体措施,使我国的政府统计数据越来越能够全面客观反映国家的社会、经济、科技总体活动情况,总体上满足了统计数据质量多维、全面的要求。具体讲:

1.1992年,我国开始分步实施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特别是1995年以后我国新核算体系的实施正逐渐向国际标准——1993年的SNA靠拢。新核算体系使核算内容增加,核算范围扩大以及核算方法多样化,使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越来越能够全面反映国家的社会、经济、科技总体活动情况,总体上满足了统计数据质量多维、全面的要求,同时提高了数据的国际可比性。

2.1993年,我国又组织实施了具有较强组合功能的新的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和新统计指标体系,统一了调查单位的概念,统一了报表结构和格式,统一了指标体系,统一了统计分类标准和代码,统一了计算机数据处理方式,使数据质量在准确性、适用性、可比性、可衔接性等方面得到提高。

3.1994年,国家统计局又提出建立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抽样调查方法为主体,重点调查、科学估算等为补充的多种方法综合应用的国家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改革。我国统计体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在有关专业增设财务统计报表;改变资料搜集方式,能够直接从部门取得的指标,不再要求层层上报;可以用现代化数据处理传输手段实行抽查的超级汇总,一步到位等等,尽可能地减轻基层报表的处理和上报的工作量。使数据质量在准确性、有效性、方法专业性等方面得到提高,也降低了数据搜集成本。

4.2000年我国修订的《统计法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了统计活动,规定了统计数据报送、提供以及监控和评估的具体内容,完善了法律责任。2009年6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现行的统计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在立法上保障数据质量。

5. 我国政府于2002年加入了IMF的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进一步提高了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透明度和国际可比性,是我国统计数据发布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

6. NBS废除了使用了50多年的连续价格方法,采用了利用价格收缩的产量指标,5 000多家大型制造企业和3 000家建筑公司通过互联网体系报告他们的数据,进一步改善了统计数据的及时性。

7. 我国通过技术手段(如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采用世界标准)来抵制造假,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及时性和适用性。

8.2005年,撤销国家统计局直属的各级农调队、城调队、企调队,组建国家统计局省级调查总队31个、副省级城市调查队15个、市级调查队318个、县级调查队887个。这次统计机构改革,实现了我国调查数据收集渠道和管理的统一化,提高统计调查的独立性,加强了国家统计调查力量和中央统计工作的权威性,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信。

(三)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日益增多

理论界围绕提高统计调查数据质量,对统计误差理论、数据搜集整理分析理论、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估及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许多研究成果。统计数据质量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这使得统计工作方法科学化、系统化,极大促进了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

二、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的统计数据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

1.从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上讲,统计数据仍含有较大的水分,数据高估、低估的现象,数据不全、重复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统计调查实践中,统计调查重复、矛盾,统计指标项目不全,核心指标的细项内容不够完整,数据混乱。基层统计数据仍存在虚报、瞒报、错报、漏报问题,以及伪造和篡改统计数据的现象。统计数据汇总处理中,仍存在计算机数据处理水平低,造成手工汇总过程中的记录、计算、抄写、打印产生的误差,以及机器汇总过程中在编码、录入、编辑、数据处理、打印过程中产生的误差等问题。这些问题正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带来极坏的影响。

从我国每年开展的统计执法检查结果看,虚报、瞒报、漏报、篡改统计资料大有人在,通过统计执法检查,我国每年都处理很多违法案件,如1997年全国共查出统计违法行为6万多件。其中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占56.7%,拒报、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占18.4%,擅自制发统计调查表、阻挠统计执法检查等其他统计违法行为占24.9%。目前,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仍然是影响统计数据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国内社会公众也对统计数据质量表示怀疑。长此下去,既有损于人民政府的形象,更危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统计工作生命。

2.从适用性上讲,统计数据供应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不同层次需求者的需求,数据繁多但适用性不强,甚至出现了过剩数据和数据不足同时并存的矛盾。

3.从及时性上看,数据公布的频率与及时性与GDDS基本一致,但与SDDS尚有差距。目前,我国国民账户的统计上,数据公布的频率与及时性与GDDS基本一致。在财政部门统计上,GDDS要求按季度公布中央政府的预算内、外资金和社保基金的执行数。根据现行财政统计制度,我国预算和执行情况滞后3个月左右,年度决算约6个月,年度决算明细账约12个月,月度预算执行情况快报约13天,债务余额月度数据未对外公布,年度统计滞后约6个月左右,预算外资金月度数据未对外公布,年度决算约滞后12个月,养老和失业保险基金数据也未对外公布,年度统计滞后5个月左右。在金融统计上,我国在数据公布的频率和及时性方面己经达到甚至超过GDDS的指标范围。在对外部门和社会人口部门统计上,数据公布的频率和及时性等方面都基本达到了GDDS的要求。

4.可比性、可衔接性差。由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演变客观上造成了数据在时间上的可比性差。近几年来,国家的各种普查频率过高,普查与抽样调查之间、普查与年报之间指标不衔接,甚至出现矛盾,从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标准化水平低,造成数据可比性、可衔接性差,其中主要表现在许多统计分类以及编码标准不健全或不完善。如产品分类与代码标准与联合国标准产品分类(CPC)尚不完全接轨,全国统一的、各部门共同使用的基本单位划分标准尚未制定颁布,工业企业划分标准须要修订以及非工业企业划分标准尚未颁布,城乡划分的统计标准尚未制定,与国际标准基本接轨的居民消费分类和政府职能分类标准等尚未制定。而这些标准连同统计指标是保证政府统计数据可比性、可衔接性质量的基本要素。

5.可取得性不强。我国政府统计数据的公众可获取性与GDDS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缺乏预先公布各项统计数据发布的规范日历表;二是我国统计数据披露采取“政府优先”的原则,即先内后外、先政府后社会,不符合GDDS的要求。数据发布时对使用各方没有体现公平原则。后果是导致使用者获取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制造了市场的不公平竞争。

6.可解释性不强。我国政府统计数据公布时的可解释性与GDDS存在差距。这主要体现在三个“缺少”上:一是统计类目核心指标缺少细项内容的描述;二是统计数据缺少支持数据检查复核的相关核对方法,从而难以判断其合理性保障程度;三是数据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与诠释,未向公众提供可以用来评估数据质量的相关资料,有关数据修正、统计方法的重大修改方面的信息也没有提供。上述数据公布做法上的缺陷,直接导致了目前我国政府统计数据的可解释性不强,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用户对数据的正确使用。而且这些数据一旦形成,其评估与调整难度极大。

7.有效性不高,为获得数据,调查负担沉重,性能价格比不高。普查、抽样调查、全面统计的衔接与配套存在矛后和相互脱节的现象,使得数据的有效性不高,调查负担沉重。它们之间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普查与全面调查之间、地方与部门调查之间的指标和调查单位有重复的现象。如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与当年工业报表指标体系有相当部分雷同,被调查单位要求在搞好普查的同时,还要填报正常的年报表;同时,第三次工业普查与首次农业普查也都将乡镇企业列在普查范围之内,致使被调查单位出现重复的现象。二是地方和部门统计报表指标体系不配套,部门统计人员往往要搞两套报表,而条条上的报表又要比块块上的报表指标细化得多,这无疑增加了基层的负担。三是指标体系的不连贯和有失偏颇,一些关系到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重要指标缺失。如社会农副产品收购量和社会消费零售量等被取消,形成了历史的脱节;一些重大普查表的设计偏重于反映产业活动的财务指标,而反映产业活动营运能力的实务量指标得不到反映。而这些恰恰是抽样调查难以推算和定期报表所缺乏的指标,同时也影响了数据的适用性,造成数据的性能价格比不高。

8.在目前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中,以单项数据质量管理为主,缺乏综合的、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中的全面质量管理并不全面。从全程上看,只重视调查环节,不重视统计设计环节对数据需求的研究,从而影响数据适用性、及时性的提高;从全域上看,所实行并取得很大成功的统计数据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及经验,主要集中于几个专项的普查,应用范围较窄;从全员上看,只重视统计系统内部的人员控制,而对统计系统外部的,占统计工作人员2/3的基层统计人员却无从控制。

9.目前,我国缺乏符合我国现实的科学的数据质量评估框架,且评估机制缺乏必要的透明和有效性。在实践中主要围绕数据准确性进行评估,对数据质量的其他方面重视不够,对数据质量的评估范围较为狭隘;在评估过程中,没有让社会公众和用户充分参与进来,评估机制缺乏必要的透明和有效性,未能取得社会各界对数据资料的充分理解和认可,缺乏明确的数据质量管理要求和目标。

参考文献

[1]常宁.IMF的数据质量评估框架及启示[J].统计研究,2004,(1).

[2]孙蕾.我国统计数据质量与GDDS的差距与对策[J].统计与预测,2003,(1).

[3]傅德印.论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的原理与框架[J].财经问题研究,1999,(11).

[4]孔炯炯.统计入世——我国离GDDS到底有多远[J].统计研究,2002,(7).

[5]刘洪.再论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J].统计与决策,2003,(11).

[6]邱东.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

[7]王苹香.统计数据质量的含义与现状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8]许宪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新的规范[J].中国统计,2003,(9).

[9]许宪春.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改革[J]中国统计,2004,(2).

政府统计服务与企业信息需求探析 篇8

关键词:统计,数据,服务,创新,信息,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主体越来越多元化, 经济结构越来越复杂, 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多,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内容越来越多, 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统计部门是提供统计信息的主要渠道, 政府统计数据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温度计, 无疑有着巨大的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统计一方面要努力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优质服务, 另一方面要努力向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统计信息服务。

1 政府统计服务与企业信息需求问题

1.1 政府统计服务问题

当前我国的政府信息统计体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即政府信息统计工作的目的和主要功能是为计划服务, 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的今天, 政府垄断型的信息统计体制无疑会产生诸多的问题, 越来越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政府统计的定位问题。政府统计数据首先应该是公共产品, 而不是统计生产部门的私产。政府统计数据生产的全部意义, 在于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各类用户, 包括企业用户最广泛的需求。虽然, 我们所掌控的资源是有限的, 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全部需求。但是, 我们可以通过规划和计划, 满足各类用户, 包括企业用户最优先的需求。

第二、政府统计数据的生产问题。一是政府统计部门生产的统计数据应该具有针对性, 能够满足政府的决策需要、满足国内外企业的决策需要、满足研究部门的分析需要、满足广大公众的知情权的需要;二是这些统计数据在统计分类标准上、指标涵义上、统计方法上, 都应该同国际上公认的实践具有一致性, 以便加强可比性;三是政府统计应该改进对政府决策具有重大意义的统计, 如支出法GDP、失业统计、物价统计等;四是政府统计应该跟进数据需求的变化, 生产适应这些变化的产品;最后, 政府统计应该对现在所掌握的数据进行深入开发, 根据用户需求生产出更加详细的分地区、分行业的数据。

第三、政府统计的透明度问题。政府统计的透明度, 包括统计规划和计划的透明度、数据生产过程的透明度、统计方法的透明度、以及数据产品发布工作的透明度。政府统计透明度对于企业用户等各类用户正确使用政府统计数据, 改进政府统计的形象, 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四、政府统计数据的发布问题。既然政府统计以满足企业用户和其他各类用户的需要为其最终目标, 那么, 做好统计服务工作就是对政府统计的必然要求。政府统计数据应该以各类用户需要的分组予以发布;企业用户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各种介质, 获得政府统计数据;政府统计应该在满足用户的普遍需要之外, 还应该通过成本回收方式满足用户的特殊需要, 甚至是“一对一”的服务。

第五、政府统计的协调和管理问题。中国国家统计局、部门统计、行业协会统计、地方政府统计都是整个政府统计系统的组成部分。政府统计应该动员政府统计的整体资源, 加强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 形成政府统计的合力, 实现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信息共享。

1.2 企业信息需求问题

但是, 很多中国本土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信息、数据的重要性。当前调查数据需求更多的还集中在中国的跨国公司, 以及一些有品牌的大型企业, 数据的价值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目前中国企业的特点可以发现, 中国企业对于数据的价值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缺乏数据意识。过去很多企业都习惯于“拍脑袋”进行决策, 因此对于科学的数据常常不予关注, 主观的判断往往大于科学和系统的论证, 而随着竞争的加剧, 这种情形已经很难维持企业的发展。缺乏数据意识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企业的思维习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没有看到数据的价值, 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依靠于统计机构和数据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

第二、企业没有建立系统的数据收集体系。一些大型的品牌企业, 都有专门负责市场信息的部门, 并有专门的数据收集体系, 因此, 企业需要的外部信息可以通过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体系获得, 从而可以让企业做出灵敏的市场反应。但是现在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规范的数据收集体系, 因此就很难将各类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 为决策作参考依据。

第三、外部研究机构的价值没有得到重视。企业庞大的数据需求完全可以委托给第三方的数据研究机构来完成, 这些数据研究机构由于掌握先进的调查统计方法和工具, 以及专业的人才, 可以帮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这些研究机构还没有得到企业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 一方面研究机构的水平之间差异较大, 问题还比较多;另外一方面, 数据研究产业刚刚发展起来, 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真正普及到企业。

第四、理想化数据需求与数据采集难度的矛盾。有一些企业的经营者有强烈的数据收集的意识, 但是由于过于关心一些硬性的数据, 常常提出一些很难实现的数据需求, 比如一些企业就非常关心竞争对手的销售额等数据, 而在实际的数据调查中, 这类数据很难通过一般的调查方式来获得, 即便可以获得, 其真实性也很难保证。而企业要这个数据的目标却并不是数据本身, 但是一些企业经营者拿到数据的时候, 往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的企业该怎么办, 因此, 提升企业对不同数据的价值判断的能力, 也是数据产业界未来需要加强的工作。

2 政府统计服务与企业信息需求问题解决方法

2.1 政府统计信息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政府统计信息是根据一整套反映社会再生产规模的、科学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 采用大量观察和抽样推断等调查方法, 有组织、有目的地采集加工而成的。它是有序的、系统的。应用政府统计信息, 可以对社会、经济、科技情况进行系统的描述和分析, 可以预测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政府统计信息又是最为广泛、综合的信息, 覆盖了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领域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所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可以全面描述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轨迹, 提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政府统计的信息功能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统计部门的所有数据都来源于社会, 政府统计部门有义务向全体公民提供统计信息产品, 通过一个合理的方式, 采用一种有效的形式将政府统计数据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让这些数据服务于企业需求, 服务于企业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 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其对信息不够重视。企业不是没有信息需求, 是它们没有意识到信息需求。因此, 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对信息的认识, 是解决企业信息需求问题的关键。

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对信息的需求一定要抓住最能敏锐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的信息, 一定要把握最能反映政府政策导向的信息, 一定要把握消费者行为、投资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及其预期变化的信息, 只有做这样一种选择, 抓住关键环节, 才能把纷繁的信息变为微观决策中有价值的信息。

信息社会, 企业对于信息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 而作为统计部门, 进一步挖掘统计数据的价值, 将可以帮助更多的企业洞察未来商机。

企业可以有效地利用信息改变企业的目标、经营、产品、服务或相关环境, 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在利用信息改变企业的生产、服务和内部运作方式的同时改变着企业本身, 促使企业形成新的模式。为更好地将统计信息服务于企业, 这就需要政府统计部门做到两方面的创新:

2.2 加强基础建设, 改进政府统计服务

为了解决政府统计服务满足企业需求的问题, 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变, 使其能更好的为政府、为企业服务。

第一、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例如, 保护个体数据的秘密问题, 加强政府统计各方面的协调和管理问题, 政府统计信息共享问题, 政府统计对企业用户和其他各类用户服务问题, 等等。

第二、改进政府统计数据的一致性。中国国家统计局已经在地区GDP核算方面采取了重大步骤, 这项工作还将继续进行下去。提高城市和农村统计数据的一致性, 衔接好普查数据和经常性调查数据, 也是国家统计局继续努力的方面。

第三、建立统一的政府统计服务平台。中国国家统计局正在实施数据库建设工程, 并逐步涵盖省统计局和部门统计局所掌握的政府统计数据。建成统计数据库以后, 政府统计将大大改进对于企业用户和其他各类用户的服务, 并能够以此为基础实现满足特别需求的“一对一”服务。

第四、改进政府统计的透明度。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元数据库系统很快就能建成并投入服务, 从而极大地加强统计标准、统计指标、统计方法、统计生产过程的透明度。

第五、加强数据传播工作。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馆在近期内就将向企业用户和其他各类用户开放, 用户可以利用网络、电话或上门查询中国国家统计局存有的各类统计数据。

2.3 实事求是, 努力做到统计数据服务的创新

实事求是的统计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科学的决策和计划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 客观真实的统计指标, 可以全面地、综合地反映企业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 为决策和计划提供基础数据。企业可以通过政府统计部门获得行业统计数据包括宏观经济走势、各个产业的动态、行业的细分数据和行业竞争数据, 因此统计部门必须围绕这些数据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数据价值的挖掘工作和信息服务。

第一, 统计部门可以扩大统计数据的行业应用。企业所能看到的统计数据都停留在较为宏观的层面, 虽然这些信息对于企业来说也很有价值, 但是企业更加关心和自己所处的细分行业密切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因此, 对于统计部门来说, 扩大各类数据在行业的细分和深度的应用, 这是统计数据创新的基本立足点。

第二, 数据产品的多元化。企业需要更加多元化的数据产品, 同时也需要更加快捷方便的信息获取渠道, 因此利用互联网等实现在线数据的交互, 以及在线数据的查询, 定期出版行业统计研究分析报告、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行业统计信息的定制服务等都能够更好地的满足不同企业的多元化需求。

第三, 行业统计数据与企业互动化。要了解企业的需求, 以及扩大企业对于统计数据的合理应用, 统计部门应该与企业进行更多的互动, 通过组织各种深入行业企业的论坛和交流会等来与企业进行交流, 以便针对统计数据中存在的问题和潜藏的价值进行挖掘和分析, 促进行业统计工作的创新。

第四, 数据的简单化与大众化。数据要得到更好的应用, 必须更加简单和直观的表达, 而数据的大众化的传播对于营造良好的数据应用环境以及提升大众的统计素养来说也非常重要, 如果社会的大众都开始重视数据, 并懂得解读和理解数据, 对于数据采集环境的提升和广泛应用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第五, 统计数据与第三方调研机构的融合化。目前, 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在为企业提供各种市场调研和分析服务, 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更多的特长在于掌握充分的行业第一手研究和行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等数据, 如果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可以跟第三方的数据互相融合, 将可以从各个角度提升数据的应用价值。

2.4 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统计信息服务创新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统计事业要发展, 信息服务要做好, 关键在人才和工作的创新。

(1) 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统计队伍。目前统计工作需要的人才很多。如:组织统计管理活动的人才;胜任统计调查的人才;开展统计分析的人才;对统计信息活动进行再设计的人才;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善于统计执法的人才。要分门别类逐步形成人才培养和激励的机制。同时, 广泛深入地开展统计职业道德教育, 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增强实事求是和依法治统的观念。要尊重人才, 以事业留人, 以适当的待遇留人。

(2) 统计信息观念创新。一是统计信息意识的创新, 对统计信息的本质、特征要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研究统计信息结构、统计信息价值与信息量、统计信息传播与统计信息增加量等的关系;二是统计信息功能认识的创新, 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发挥后发优势, 实行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理解统计信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三是统计信息应用的创新, 开辟统计信息应用的新领域, 提高统计信息应用能力, 包括对统计信息的收集和加工、开发和创造新信息和用统计信息创造价值。

(3) 统计信息服务理念创新。一是拓宽和延伸统计信息服务方向, 从主要为党政领导服务延伸到为社会公众服务, 满足信息时代人们对统计信息关注程度提高和生产、消费、投资、休闲的需要。二是创新统计信息服务内容, 从简单的数据提供向更深层次的统计专题信息分析、统计咨询报告、决策分析、以数量分析为特征的重要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深度研究发展。三是统计信息服务形式创新, 要键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 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多种多样的统计信息产品;四是缩短统计信息生产周期, 提高统计信息生成速度, 开展重要统计信息的预测和监测。

(4) 统计信息体系创新。通过统计信息体系的创新, 实现快、精、准收集统计信息的目标。建立垂直、纵向、横向三元结构的统计信息流动体系, 形成纵横交错、左右相联、条块结合、四通八达的网络化流动;探索适应知识经济特征的统计信息采集方法, 建立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快速、灵敏、低成本的统计信息调查体系;依靠高速传输网络, 构建统计数据采集和统计信息服务骨干网络体系, 使统计信息网从一个单纯的数据中心成为一个“聪明”的网络系统, 为公众提供大量个性化服务。

(5) 统计信息机制创新。成立以统计信息开发、咨询为主要业务的专门公司, 比如统计事务所, 引进市场机制, 综合各类信息, 让信息行业通过开发信息、智力资源, 既为社会创造财富, 同时又为自身发展创造条件, 从而步入以信息养信息的良性循环的成长道路。

3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企业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 信息和数据产业将是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 而未来政府统计服务部门都将是满足这类企业需求的主力军, 而如何基于企业需求提供高价值的、有针对性的数据服务, 将是各类部门和机构值得关注的。而企业方面, 考虑如何更好的与政府部门配合, 使双方对接融洽, 以提高信息数据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数据》杂志2007年第1期.

[2]熊振南.统计法导读[J].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2.

[3]潘永泉.企业信息管理[J].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1.10.

[4]许完春强调要努力做好为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统计信息服务, 2007.11

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调研报告 篇9

为了提高调研的客观性,41期党校班成立四个调研小组,分赴北京、陕西、甘肃、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共开展了14次不同层面的座谈会。为了提高调研的科学性,党校班设计了有关政府统计公信力的调查问卷,发放给统计系统内部(统计局和调查队)、政府其他部门和其他社会公众(包括企业、高校等多部门)等三个不同群体,共回收800份有效调查问卷。本次课题调研着重了解干部群众对政府统计公信力的评价,分析社会公众最关注的统计数据,探求影响政府统计公信力的因素,提出提高统计公信力的应对措施。

一、对政府统计数据的关注和评价

(一)对政府统计的评价

1. 干部群众相信或基本相信统计数据。

调查显示,有74.6%的受访者相信或基本相信各级统计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统计系统内部基本相信政府发布的统计数据,相信或基本相信的达到83.9%。不太相信和根本不信的主要集中在政府相关部门和其他社会公众,分别占28.3%和35.7%。这说明还有不少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不了解、不相信;政府相关部门也有一些同志不太相信或根本不信统计数据。

2. 政府统计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调研发现,目前我们的统计体制、方法制度没有完全适应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和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公众。特别是近年来,平均工资和房价指数等一些统计数据的发布,引起了社会公众和国内外有关机构的质疑,对我国政府统计公信力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调查显示,即便是在统计系统内部,也有44.7%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亲戚朋友不大相信或基本不信统计数据。政府统计公信力有所下降,政府统计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3.“三个提高”在统计系统已经深入人心。

调研中我们发现,面对社会公众的质疑,各级统计人员树立了较强的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三个提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家认为在国家统计局党组的领导下,全国统计系统齐心协力,奋力实践“三个提高”的要求,从统计管理体制、方法制度、信息化水平、基层基础建设、统计法制建设、数据发布和解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对于进一步扭转政府统计公信力下降的局面,各级统计人员对“三个提高”抱有很高的期望。

4. 干部群众期待客观、独立、权威、公开的政府统计形象。

在座谈会和问卷调查中,我们重点了解了干部群众对政府统计形象的看法。干部群众普遍认为,政府统计部门应该客观、独立、权威、公开。政府统计要让政府领导和部门信任,更要让公众信任。政府统计不仅要为政府服务,也要为公众服务,让百姓满意。政府统计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二)对政府统计数据的关注

1. 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统计数据集中于民生统计。

根据问卷调查,最受关注的统计数据按受关注程度排序分别为工资、房价、居民收入、CPI、就业、GDP、粮食产量、人口、工业发展速度和投资等数据。在最受关注数据的排序中,把工资排在第一位的受访者占55%,为10个受关注数据之首。将前5个最受关注的数据(工资、房价、居民收入、CPI和就业数据)选为第一位的干部群众占全部受访者的92.3%。

2. 容易受公众质疑的数据直指民生指标和发展指标。

调查显示,容易受到质疑的统计数据分别为工资、房价、居民收入、GDP、CPI、就业、粮食产量、人口、工业发展速度和投资数据。在容易受到质疑数据的排序中,有42.3%的受访者把工资排在第一位,把前5个最受质疑的数据(工资、房价、居民收入、GDP和CPI)选为第一位的干部群众占全部受访者的93.3%。干部群众最关注的数据容易受到质疑,在最容易受质疑的前5个数据中,有4个是干部群众最关注的统计数据。

二、影响政府统计公信力的因素

影响政府统计公信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统计数据质量问题。

(一)公众质疑统计数据的原因分析

1. 公众质疑统计数据的直接原因是“统计数据与公众实际感受不符”。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7.3%的受访者认为统计数据受质疑的直接原因是“统计数据与公众实际感受不一致”,公众常常从实际感受出发质疑CPI、收入等数据。必须看到,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差异巨大,公众个体本身也存在差异,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收入、生活和工作环境不同,对统计数据的感受自然也就不同。面对复杂而庞大的调查对象,统计部门常采用科学的抽样调查方法和平均数方法来推断、反映总体情况,而公众不经过专业统计培训很难理解抽样调查和平均数方法的特点和不足,对统计数据产生误解也就在所难免。

2. 政府统计公信力与社会热点问题息息相关。

社会公众对平均工资和房价等统计指标质疑较大,主要是这些统计指标与社会公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大家容易从对热点问题的感受去判断统计数据的真实与否,在对统计数据的质疑中也容易掺杂对收入差距大和房价高的不满情绪。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统计公信力受质疑是社会问题和矛盾的反映,政府统计公信力既关乎政府形象,也是政府公信力的一个表现方面,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的重大意义远超过统计部门本身。

3. 公众的不理解与统计工作透明度不高有关。

当前统计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统计工作在统计制度和方法等方面还缺乏透明性,社会公众关注统计数据,但是不了解或者没有正常渠道了解统计数据生产的方法和过程,难免对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产生误解或者错误的认识。

4. 数据解读能力和应急能力不足影响统计公信力提高。

近期社会各界对统计部门质疑较大的几个统计数据,一方面有统计方法制度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与统计部门没有做好解读工作有关。目前,政府统计部门发布统计数据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重视数据发布,对数据深层次的解读不够;二是重视统计结果的发布,但分析的针对性和对结构变化关注不够;三是应对媒体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统计突发事件预见性不够。

5. 数出多门影响了统计公信力。

调研中许多统计人员反映,统计局与各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相互矛盾是影响政府统计公信力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6. 媒体炒作误导公众。

网络时代环境的变革给统计工作带来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媒体为了引发新闻效应,吸引大众眼球,对统计数据断章取义,常常在CPI、房价、居民收入等敏感指标上进行炒作。还有某些海外媒体对中国抱有偏见,观察中国的问题总是戴着有色眼镜。

(二)统计数据质量是影响统计公信力的核心和关键

在统计公信力问题中,数据质量居于核心位置。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行政干预是首要原因。

问卷调查显示,有36.1%的受访者认为影响政府统计数据质量首要原因是“行政干预”,在众多原因中居第一位。各地政府普遍利用统计数据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考核排序,给统计部门带来很大压力,越是基层就越明显。基层统计部门不光参与考核别人的工作,自己也是被考核对象,一些国家直属基层调查队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面临着两难的困境。

2. 源头数据质量堪忧。

调查显示,调查对象配合程度下降,原始数据采集困难和填报单位存在瞒报、漏报等均是影响源头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对影响调查对象配合和数据采集的原因分析中,基层统计部门对于调查表内容烦琐、调查任务较多、给调查户的补贴过少、填报单位对统计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等问题反映较多。

3. 方法制度还存在问题。

现行的统计方法制度沿用多年,期间虽然也进行过多次改革,但仍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不能完全适应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调查方式不够科学。全面调查、逐级填报、层层汇总的调查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灵活高效的抽样调查和行政记录应用还不充分。二是统计设计没有充分考虑抗干扰问题。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各种弄虚作假都有可能反映到统计数据中来。三是统计调查的范围、计算方法存在问题。工资和收入统计、城镇失业率等敏感指标过于平均化、综合化,容易与多数公众的感受相背离。

4. 依法统计的理念和能力还不强。

调研中大家对加强统计执法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认为统计执法队伍不健全;《统计法》有大条目,但对各种各类统计违法现象应通过哪些方法和手段进行检查等,缺乏具体规定等,使统计执法难以有效执行。《统计法》还没有真正成为维护统计秩序、提高统计质量的“尚方宝剑”。

5.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仍然薄弱。

多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基层基础统计工作,基层统计力量得到有效加强,但基层统计总体上还处在相对薄弱的水平。一是基层统计力量比较薄弱。县区统计部门人员编制明显不足,特别是缺少统计专业人才。二是基层统计经费不足。调研中大家反映的问题较多的是抽样调查样本户的费用标准还是20世纪80年代确定的,现在仍然维持在农村调查户每月5至15元、城镇20元左右的水平,直接的后果是调查户配合度降低,影响了基础数据的采集。

(三)哪些统计数据质量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干部群众比较关注的统计数据,其数据质量也倍受关注。干部群众认为工资、房价、GDP、就业和CPI等统计指标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1. 工资数据。

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统计数据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工资数据,有51.8%的社会公众认为工资统计应扩大统计范围,不应只发布平均工资。

2. 房价。

受访者普遍认为应该进一步提高房价数据质量。有32.1%的社会公众认为房价数据质量应该提高。

3. GDP数据。

在干部群众认为质量有待提高的统计数据中,排在第3位。

此外,干部群众认为CPI、就业、居民收入、工业发展速度等统计数据质量也应进一步提高。

三、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的对策

提高统计公信力必须坚决贯彻“三个提高”统计发展战略思想,苦练内功,转变理念,改善与公众的关系。必须从战略层面、基础层面加大统计改革发展力度。

(一)关于统计发展理念与思路

1. 坚决贯彻“三个提高”统计发展战略思想。

从根本上说,提高统计公信力在于练好内功,必须按照“三个提高”统计发展战略思想,紧紧围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这个核心,扎扎实实提高统计能力,统计能力和数据质量提高了,才能够真正实现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目标。

2. 改进统计工作和统计服务的理念。

公信力危机中蕴含着机遇。公众的质疑为统计改革提供了外部推动力,重要的是变压力为动力,努力实现统计工作由封闭到开放,由单纯服务政府到既服务政府又服务公众的转型,逐步树立政府统计部门客观、独立、权威、公开的公共形象。

3. 改善与公众的关系。

一是改进与数据用户的关系,重点改进与专家用户群的关系。专家的需求具有风向标作用,其意见对公众和媒体具有引导作用。应着手建立日常化、制度化的专家学者意见和需求收集渠道。在制度方法改革中主动引入专家学者参与方案的制订、修订、评估和论证,一旦数据和方法遭到质疑,由参与设计和论证的专家出面说明和解释效果更好。

二是努力改进与公众和媒体的关系。可以适时组织一些有公众和媒体参与的公关活动,比如请一些对统计数据持质疑态度的公众和媒体,参与数据采集和生产的全过程,以帮助他们了解和理解统计工作。此外,新的统计调查制度出台前、重要的统计制度改革出台前,应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三是改进与调查对象的关系。必须认识到,统计调查是政府向公民加诸义务的行为。对公民而言,协助政府统计调查的成本与收益是不对等的。当公民或企业感觉政府施加的义务过于沉重,不认真填写统计报表实际上成为一种反抗。因此,政府统计机构必须慎用增加统计调查的权力,必须建立“统计负担”和统计调查“社会成本”的概念。当前,应着手开展对统计负担及其控制的研究,对增加统计调查的行为实行严格控制。具体来说,应尽快推行“一套表”,减少重复调查。加强对行政记录使用的研究。凡能够通过行政记录取得或推算的,都不再进行调查。

(二)关于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1. 从制定操作规范入手,抓好关键数据的质量控制。

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分专业统计数据采集基本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对数据采集主要工作环节的审核和验收制度,制定实施主要统计指标数据质量全过程控制体系。要积极采用部门行政记录核实统计数据,加强与部门的联合审核力度,提高数据之间的协调性。

2. 从制定标准入手,逐步解决基层机构和经费问题。

首先要制定基层统计机构建设标准。根据国家调查的业务量或一个地区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制定各级基层统计机构的人员数量、设备和网络等办公条件标准。着手研究制定按调查项目编制的项目预算及相关标准,测算完成某项调查各级统计机构特别是基层统计所需的经费数量,务使各级经费与任务相匹配。

3. 从培训工作制度化入手,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

要采取措施,使培训工作目标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理论水平、职业道德。

(三)关于改进统计方法制度

1. 做好统计发展的战略研究。

体制引发的矛盾和问题是带有根本性的,应针对体制改革引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启动新一轮体制改革的研究。当前,应分类(体制类、管理类、方法制度类、数据分析类等)制定年度和中长期研究项目课题计划,动员局内智力资源同时引进社会力量开展联合研究,力争在3年内储备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并将成熟的研究成果付诸试点和实施。

2. 进一步推动统计制度方法改革。

方法制度需要进行的改革是多方面的。一是通过整合、调整,健全完善从经济到社会,从人口到资源环境,从宏观到微观,从企业到居民的一整套指标体系,健全完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加快推进“一套表”改革。二是加快推进地方GDP统一核算改革。三是更多地采用抽样调查和直报克服干扰。四是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更多地采用通过行政记录推算的办法取代直接调查,特别是减少和规避对利益相关者的直接调查。比如通过税收和保险记录推算企业职工收入等。五是改进公众最为关注的工资、收入等指标的计算方法,更多地编制分层分组分行业的数据。

3. 加快新技术的应用。

大力加强信息技术在基层统计中的应用。通过网络和认证技术,实现调查基础数据的“透明”,使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间能够相互监督,并实现基础数据在各级统计机构间的共享。在数据采集中,更多地应用手机与网络的互动平台技术。在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实割实测中,更多地引进先进农机具及技术。

(四)关于依法开展统计工作

从统计执法执行力入手,提高依法统计的理念和能力。应该系统地研究对各种各类统计违法现象应通过哪些方法和手段进行检查的具体规定,编制成指导统计执法的操作手册。

(五)关于加强统计宣传方面

1. 主动解读数据。

对于干部群众关注的数据,主动通过主流媒体解读数据内部的构成,分析原因。条件成熟的,还可公布方法制度。

2. 开展社情民意调查。

以民意调查结果印证统计数据。

3. 及时回应质疑。

调查显示,当统计数据受到质疑时,89.3%的社会公众希望得到统计部门的回应,尤其要重视回应专家学者的质疑。

(六)关于改进内部管理方面

调研中一些基层单位反映,许多问题基层反映上去总是得不到解决,比如对工资和房价统计的问题,以前都反映过,但没有解决,最终演变成大问题。当前,应从两方面着手改革:

1. 尽快建立将基层和公众的意见

转化为改革议程的程序和机制,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改进督办工作,同时建立问责机制。

2. 建立结果导向的年度部门绩效评价机制。

可以通过请基层单位、同级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专家学者为某一领域的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打分的办法,及时发现统计工作中的问题,促进机构内部形成比做事、比学习、比研究、比创新的良好风气。

(七)研究建立政府统计公信力科学评价的方法

政府统计工作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篇10

一、政府统计工作项目成本分析

项目成本分析是项目成本控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项目成本分析的内容应主要包括确立及分解项目目标成本、建立项目成本核算程序两方面。项目成本分析方法可以选用挣得值法。

(一)确立及分解项目目标成本

政府统计机构项目目标成本应确立为该项目的预算成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第十条规定,要按照统计调查项目编制统计调查方案。而统计调查方案内容就包括统计调查需要的人员和经费及其来源一项。市、县统计局制定的经常性统计调查项目、一次性统计调查项目、普查项目以及对省统计局制定的统计调查制度进行修订的调查项目,报省统计局审批,其中《统计调查项目审批登记表》中也有“调查经费”一栏。所以统计项目目标成本具体应确定为经审批后的统计调查项目所需费用预算。目标成本应根据统计项目综合进度计划进行分解。

(二)建立项目成本核算程序

第一步:确定项目成本核算对象

项目成本核算对象为统计项目。以统计项目为对象,采用合理的方式对其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归集,是项目成本核算的目的所在。

第二步:确定项目成本核算遵循的原则

一是以统计项目为核算对象原则。将统计项目作为统计机构在成本核算中,归集与分配费用的客体。统计机构的产出为统计数据和统计服务,而这些均源于具体的统计项目。

二是费用合理分配原则。在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时,应选择与所分配费用关系最为密切的分配标准。如对制造费用中执行统计项目人员办公用房地产折旧和执行统计项目用设备折旧分配时应按执行统计项目所持续的时间进行分配。

三是重要性原则。在项目成本核算时,对于重要的成本项目应单独反映并力求准确,而对于次要的成本项目简化核算,以突出重点。如对于占项目成本主体的材料、执行项目统计人员工资直接记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项目单独反映,对于数额不大的材料则记入“制造费用”或“期间费用”等综合项目中。

第三步:核算项目成本

政府统计项目成本是一定时期内,政府统计主体为实现特定目的,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所牺牲或放弃的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在内的全部资源代价,也可称其为政府统计调查项目成本。

政府统计项目成本既包括消耗在统计项目上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又包括期间费用。其中:直接材料,包括执行统计项目直接消耗的办公用品(笔、纸、墨盒、色带、软盘和光盘);印刷费;房屋修缮费;项目调查运输费等。直接人工,包括执行统计项目人员的工资、福利、补贴等。

制造费用,包括通讯费、执行统计项目人员办公用房地产折旧和执行统计项目用设备折旧三部分。其中执行统计项目人员办公用房地产折旧是指统计机构从事具体统计项目工作占用的办公用房(从事统计项目调查、实施、整理分析、信息发布工作的办公用房)和场地等不动产所提折旧。执行统计项目用设备折旧是指从事具体统计项目工作各部门占有使用价值较高的仪器设备(由统计事业费、行政办公费和专项经费所购置、建造、调拨的各种设备)等所提折旧。

期间费用,是为组织和管理调查项目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补贴等);公共固定资产支出;组织和管理调查项目而共同发生的耗费(如会议费、宣传培训费)。其中,公共固定资产支出包括管理用房地产折旧和管理用设备折旧两部分。管理用房地产折旧包括行政、财务、人事、后勤综合办公用房;车库、普查资料库房;资料室、会议室、计算机房等公共服务用房的折旧。管理用设备折旧包括管理人员使用的计算机、打印机所提折旧。

项目成本的具体构成,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项目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分配的制造费用+分配的间接费用(1.1)

直接人工=本项目人员年度工资总额×分配率(1.3)

制造费用=(项目用办公房地产年折旧额+项目用设备年折旧额+通讯费年度总额)×制造费用分配率=(项目用固定资产年折旧额+通讯费用年度总额)×制造费用分配率(1.4)

期间费用=(管理人员工资+会议费+宣传培训费+管理用固定资产年折旧额)×管理费用分配率=(管理人员年工资+会议费+宣传培训费+管理用固定资产年折旧额)×管理费用分配率(1.5)

(三)选用项目成本分析方法

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还未曾将挣得值法用于政府统计工作成本的分析,仅是在工程项目实施中较多的使用。笔者认为,挣得值法作为一种综合分析项目的进度和成本的整体技术方法,在统计项目成本与目标成本发生偏差时,能确保政府统计机构能尽快的采取策略进行纠正。因此,笔者认为,在对政府统计工作成本项目成本分析时,可以选用挣得值法对政府统计调查项目进度和成本进行综合分析与控制。

在运用挣得值法进行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时,应明确3个基本值;4个评价指标。具体见表1。

表1中三个基本值均是关于时间t的函数,BCWS曲线为计划值,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基准曲线;ACWP曲线为实际值曲线;BCWP曲线为挣得值曲线,如图1所示。

不同的基本值关系、不同的指标现状,代表了项目成本、进度的不同状态,具体的对应情况,如表2所示。

若BCWP、BCWS、ACWP三者偏离不大,且平稳上升,意味着项目成本进度良好,反之,则可能有重大的问题隐患,应该对其进行重新布置。

统计项目开始后,需要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然而,统计项目在进行过程中可能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资源耗费和进度偏离计划,这就需要借助挣得值法将实际值、计划值、挣得值进行比较,通过指标分析,查看项目成本进度是否偏离计划,如无较大偏差,则统计项目继续进行,如有较大偏差,则应采取控制策略。利用挣得值法对统计项目成本进行控制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二、我国政府统计工作项目成本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一)目标成本未建立,核算盲目,具体项目成本增加

统计产品或服务未进行分类,未建立起成本目标,部门进行统计工作时只是关注统计目标任务的完成,没有进行成本合理规划,导致统计整体项目成本升高,从而使得某些统计项目成本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费用归集后,分配标准难确定且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使得某些项目不该承担的成本费用却承担了,从而使部分统计项目成本增加。

(二)统计项目成本无核算

目前我国未对政府统计项目成本实施核算。统计项目成本,作为统计调查项目的约束条件,如果无法合理汇集,就不能对其支出进行有效的制衡,也不能综合地反映项目负责部门的工作效能,也不可以对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同类统计项目投入产出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未对统计项目成本实施核算,使得单位在对内部各部门预算指标确定缺乏相应的基础,某些统计调查项目的所得与所失无法确定,使得统计项目成本开支控制缺乏赖以生存的土壤。

(三)绩效考核与成本执行情况未挂钩

在目前的统计工作中,只要将调查上来的数据汇总,完成统计任务即可,对成本节约情况的考虑欠缺。绩效考核对具体统计项目成本执行情况的考核是一个盲区,绩效评估工作没有全面到位到统计项目成本与收益问题。

总之,由于统计部门目标成本未建立,对成本核算未建立起成本约束机制,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绩效评估,从而忽略了成本分析和采取必要成本节约策略,导致具体项目成本增加。

三、我国政府统计工作项目成本控制策略

(一)建立成本目标

政府统计工作成本的约束因素是财政拨款(补助)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批准单位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等,这种约束与企业成本控制相比刚性较强。其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在这种刚性约束下,尽量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权威性、有效性。这就决定了政府统计工作成本目标,不同于企业依据市场竞争性价格扣除目标利润和税金倒挤成本目标的做法,而是以部门预算支出为基准。但就统计项目而言,因为法律规定设计统计调查方案时就限定了项目经费。项目成本目标应为经审批后统计调查项目所需经费预算。在设计项目经费时,由于政府统计部门的制度限制,最容易得到的是本部门以往进行统计调查项目的历史数据,以历史数据中的最优计划所需项目经费或者在此基础上一定程度浮动做为项目经费限额。

(二)对统计项目成本进行核算控制

要对政府统计项目成本实施有效核算。可以经审核的统计调查项目经费为依据,制定统计项目目标成本,并将其作为政府统计项目支出的硬约束,实现政府统计机构内部的成本核算控制。具体而言,对于统计项目直接耗用的办公用品支出、通讯费等“直接材料”成本;统计项目用人员工资等“直接人工”成本应直接计入统计项目成本。对于项目用办公用房地产及设备,因为可能同时供多个项目使用,所以应通过计算分配率分配计入统计项目成本。对于管理人员工资等期间费用分配计入统计项目成本。通过成本费用分配,最终汇总计算出该统计项目的实际成本。一方面,统计项目成本核算从广义上说也是一种控制;另一方面,只有计算得出了实际成本,才能与计划成本相比较,为更深入的成本控制(如挣得值法项目成本控制)奠定基础。

(三)绩效考核与成本执行情况挂钩

因为统计项目成本的执行情况最终取决于统计工作人员,所以,只有将成本的执行情况与统计工作人员自身利益,如收入的多少、职务的高低挂钩时,统计工作人员才会提高成本控制的意识,积极的核算成本,主动的降低成本。因此,应将统计项目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作为对政府统计机构领导及员工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政府统计系统内部的自我监督。具体而言,在“绩”中除包含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和贡献外,增添完成工作任务的成本这一考核指标。各科室围绕本部门统计项目成本目标和职责,对每一项统计项目提出成本、进度方面的要求,尽量量化并责任到人。二级指标设为统计项目完成成本;统计项目完成进度两项。其中统计项目完成成本指标的评分依据可设为不超过统计项目目标成本得满分,超过统计项目目标成本,每相差1%,扣1分,扣完为止。统计项目完成进度指标的评分依据可设为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得满分,超过计划时间的,每相差1%,扣1分,扣完为止。将统计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及职位的升迁与绩效考核情况直接挂钩,使统计工作人员利益与部门的利益相结合,以调动其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四、结语

政府统计工作应该重视每一个项目的成本控制。针对政府统计项目进行成本分析,发现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有助于政府统计部门确立统计工作项目成本控制意识,明确项目成本节约、控制思路,进而为政府统计部门统计工作成本控制与管理提供一条重要的解决途径。

摘要:我国政府统计工作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目标成本未建立,核算盲目,具体项目成本增加;统计项目成本无核算;绩效考核与成本执行情况未挂钩等问题。应建立成本目标;对统计项目成本进行核算控制;绩效考核与成本执行情况挂钩。

关键词:政府统计,项目成本,挣得值法,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Spooner J E.Probabilistic estimating[J].Journal of the Construction Division,1974(1):65-77.

[2]黄戬.综述项目成本管理[J].广东建材,2009(3):236-238.

[3]张建忠.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J].财会研究,2006(9):51-5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地方政府统计】相关文章:

地方政府学政府决策05-25

地方政府05-24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07-09

地方政府角色04-17

地方政府投资05-03

县级地方政府05-19

地方政府创新05-20

地方政府赤字07-04

地方政府责任07-15

地方政府机构07-18

上一篇:首次穿刺下一篇:初中物理易错题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