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患儿

2024-07-13

孤独症患儿(精选四篇)

孤独症患儿 篇1

1 患儿家长经历的大致心理过程

1.1 震惊期

所有的孤独症儿童家长必须面对诊断带来的应激反应。很多家长在早期已经觉察出自己的孩子与同龄人之间的异常, 但是他们对孩子的冷漠、孤僻多倾向于孩子只是胆小、内向, 认为随着孩子的成长, 这些都会有所改善, 因此面对医疗机构孤独症的诊断, 他们表现往往震惊, 持不接受的态度。

1.2 拒绝否认期

家长对诊断结果持否认的态度, 潜意识不承认这样的结果, 期许医生是误诊, 在对他人讲述的过程中, 过多的讲述孩子接近正常的表现, 本能的回避典型的异常表现。

1.3 郁闷愤怒期

在多次辗转求医经历之后, 得到同样的诊断, 患儿家长不得不强迫自己面对现实, 表现为情绪极度郁闷、失落, 抱怨命运不公。

1.4 接受求助期

患者家长接受孤独症这个诊断, 开始有意识的通过网络等途径了解疾病方面的有关知识, 积极需找并尝试各种治疗方式。当然, 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 可能会出现这四种心理过程的反复, 或者停滞在某个消极阶段。

2 患儿家长压力源解析及应对策略

2.1 心理精神压力

当家长得到医院的诊断开始, 无形的心理精神枷锁已经开始背负在身。面对孩子一天天的成长, 在此过程中日益显示出与正常孩子之间的差距, 有些家长会有自卑心理, 甚至是羞耻感, 他们在求医路上艰苦跋涉, 各种各样的挫败感伴随始终, 很多家长不愿让人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孩子, 于是拒绝各种社交活动, 无形之中直接阻断了自己和孩子与他人交往沟通的机会, 慢慢的与社会脱节, 失去正常的社会角色。由于孤独症在现代医学背景条件下没有很有效的治疗方式, 传统的康复训练只能是让孩子学着适应一些社会规则, 尝试提高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尽量拉近与正常孩子的距离, 没有完全治愈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 每一位患者的家长所具有的心理特征往往是混合的, 既有消极的一面, 又有积极的一面[3], 父母会带着复杂的情绪领子女四处奔走求医, 当治疗取得成效时, 父母信心上升, 同时又会抱有子女能完全恢复正常的侥幸心理, 当子女进步出现平台期, 父母又体验到挫折感, 如此反反复复。另外, 自闭症患儿入学难, 受教育权利被剥夺, 家长对孩子将来的前途感到迷茫, 他们对孩子将来能否生活自理、拥有养活自己的一技之长没有把握。

应对策略为防止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心理状态失衡、妨碍患儿的正常治疗与成长, 在对患儿进行矫治训练的同时, 应该对家长提供心理支持, 可以以讲座的形式使其了解孤独症基本知识及其治疗对策、对矫治训练的信心增强;通过与其他患者家长交流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体验到团体的归属感, 获得团体支持的力量, 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学会情绪管理, 适当的宣泄不良情绪, 让情绪得到适度的表达, 不宜过度的倾诉苦难和痛苦。

2.2 经济压力

自闭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是个长期的过程, 多数的家长放弃自己的工作陪伴孩子辗转于各地的训练机构, 价格不菲的康复费用, 日常的生活的费用这些让很多家庭难以承受, 找亲朋好友借款无异于杯水车薪。美国是最早开展自闭症研究的国家之一, 美国自闭症儿童权利的保障和自闭症儿童的福利待遇水平, 都处于领先地位。依照我国现在的国情, 政府无法对自闭症患者的治疗进行买单, 对于自闭症患者成年后的技能培训、就业机会的培训、养老等方面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

应对策略首先2名以上家庭成员因为有自闭症孩子而放弃正常的工作是不明智的。理性的做法是可以有1名家庭成员负责孩子的生活照料, 其他成员不要轻易放弃工作, 以免因此直接导致家庭收入下降, 而这会影响到孩子康复教育的长期性。要为家庭成员普及孤独症知识, 既让他们认识到该病种治疗的长期性, 又要让他们看到希望, 不能失去信心, 以获得他们经济和精神支持。社会对自闭症患者家庭的支持也相当重要, 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如政府设立公益性质的康复机构, 加大培养康复师资力度及其他方面的资助支持, 对孤独症患者的治疗过程有着积极的意义。

2.3 家庭危机的压力

关于自闭症的病因至今仍然没有定论。学者比较认同的观点是:自闭症与遗传、基因、环境污染、出生时大脑缺氧有一定关系[4], 有的家长抓住"遗传"这一因素不放, 相互指责, 进而引发家庭矛盾冲突。再者多位家庭成员对培训的态度不同, 便会引发矛盾。有的家庭中, 如果有1为成员对患者的治疗持消极的态度, 就会引发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 严重情况下会成为不能化解的家庭危机, 导致整个家庭的分崩离析。

应对策略患者家长在面对不良事件时会发生应激反应, 这是正常的, 面对不良事件, 成员之间要学会有效沟通, 互相扶持和鼓励.孤独症父母是患儿长期的养育者, 往往也是患儿长期的训练者。孤独症儿童父母在干预、训练中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患儿父母要学会给自己空间, 不要一味的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投给孩子, 放弃自我, 脱离社会。让自己的生活回到正常轨道, 适时适当发泄情绪, 避免不良情绪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播, 让家庭成员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稳定的心理状态, 坚强乐观的生活, 有利于家庭的稳固, 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治疗。

综上所述, 关注自闭症患者这个群体, 是社会的责任, 我们期望社会各层面能给予他们扶持和鼓励, 自闭症患者家长要有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 及早给予孩子正确的干预引导和有效地康复治疗机会, 希望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孤独症患者家长能在漫长的治疗道路上越走越远。

摘要:孤独症患儿需要长期照顾, 患儿家长是最主要的照顾者。本文从家长的角度出发, 对其压力的产生、应激表现展开分析, 发现家长及早的心理重建在患儿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孤独症,心理重建

参考文献

[1]Bara BG, Bucciarelli M, Colle L.Communicative abilities in autism:evidencefor attentional deficit s[J].Brain and Lan2guage, 2001, 77 (2) :216-240.

[2]CDC.Prevalence of autismspecrumdisorders2autismanddevelopmentaldis-abilities monitoring network, United States, 2006[N].MMWR Surveillance Sum-maries, 2009:18-20.

孤独症患儿对食物不耐受的饮食护理 篇2

【关键词】 孤独症;食物不耐受;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77 文章編号:1004-7484(2013)-06-3170-01

孤独症是一种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我院开展食物不耐受检查,发现孤独症患儿的食物不耐受的食物较多,在临床中患病率较大,所以开展了孤独症食物不耐受的饮食护理,减少了食物对身体的伤害,并使患儿的交流态度和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改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被诊断为孤独症的患儿30例,其中14例经食物不耐受检测出对食物不耐受食物增多,随之,对其进行饮食护理,14例患儿中,男8例,女6例,城市>农村,年龄最大4岁,最小1岁2个月,住院时间为3个月。

1.2 方法

1.2.1 根据食物不耐受检测的结果,制定出忌食,忌食的不耐受食物仍可在数月之后,症状明显改善后,小心地引入食谱。

1.2.2 对于已忌食食入的食物,在症状消失或改善后可以逐渐尝试。

1.2.3 可恢复进行营养价值高但不耐受程度低的食物,其次恢复进食的食物,必须是最简单的形式,如果以牛奶、巧克力不耐受就尝试先喝牛奶,不要喝巧克力牛奶。

1.2.4 每次只能恢复进食一种不耐受的食物,如果确定加入此类食物没有不良反应时,才可以加入下一种,注意对某些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食物如虾,会让孩子产生荨麻疹或致命的哮喘。

1.2.5 理想的食谱应包含多种植物与动物。

1.2.6 储备耐受物并冻存以备不时之需,譬如“大麦、褐米、扁豆等。1.2.7 心理支持 给患儿家长讲清楚食物不耐受对患儿的影响,只有合理膳食,正确饮食才能使疾病得到改善,使家长增强饮食护理的信心和决心,共同做好饮食调整的过程。

2 结 果

14例孤独症患儿均存在对食物不耐受的食物,坚持饮食护理的8例,有4例半路放弃,2例没有去做,经过复查,12例孤独症患儿的食物不耐受的程度明显改善,有效率85.71%。

3 结 论

孤独症患儿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童发育行为研究中心咨询并接受康复训练的患者236例(其中90.3%以上来自黑龙江省)为调查对象。上述患者均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副高以上职称的精神科医生或儿科医生诊断,符合美国DSM-IV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患儿平均年龄为(5.28±2.34)岁,其中男孩203例,女孩33例,男、女比例为6.15∶1;城镇179例,农村57例,城、乡比例为3.14∶1。年龄最小1.95岁,最大14.32岁,平均为(5.28±2.34)岁。

1.2 方法

采用自拟“孤独症儿童康复及卫生服务利用现状”调查问卷,对236例孤独症患儿的家长进行康复及卫生服务利用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①患儿及家庭的一般情况,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经济、文化因素等;②患儿针对孤独症的就诊经历;③患儿家长对孤独症知识及康复信息了解情况;④患儿康复资源利用现况。

参与调查的患儿均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依据美国DSM-IV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且结合孤独症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得分情况。问卷填写时,统一培训调查员,向家长详细说明填写要求,承诺保密原则,采用面对面的访谈形式填写问卷,以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1.3 统计分析方法

所有资料统一编号,利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将数据双份录入,并利用VisalFoxpro 6.0软件进行双份检核,确保数据准确性。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就诊经历

结果显示,207例患儿中,除29例此项资料缺失外,从发现行为异常到第1次就诊的时间间隔在6个月以下的占51.7%,间隔在6~12个月占18.8%,1 a以上占29.5%,其中11.6%的患儿就诊时间间隔达到2 a以上。

首次就诊的平均年龄为(3.04±1.16)岁,确诊为孤独症的年龄为(3.91±1.59)岁,平均时间间隔为10.44个月;首次开始治疗的平均年龄为(4.03±1.50)岁。对就诊机构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只去过1家机构就诊的患者85例(37.4%),去过2家的78例(34.4%),去过3家及以上的患者64例(28.2%)。由表1可见,在就诊机构的选择中,大部分孤独症患者首选就诊和非首选就诊的机构均主要集中在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和儿童发育行为中心,还有少部分患者选择到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私立训练机构和精神专科医院等机构就诊咨询。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其他包括特殊学校、儿童福利院、残疾人康复机构等。

孤独症患儿得到确诊的机构中,最多的是在家庭所在地的省会城市(40.7%),其次在患儿所在地得到确诊(30.2%),还有一部分(29.1%)在其他省份城市确诊,多为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

2.2 孤独症就诊及康复信息了解情况

在回答“当发现孩子发育出现问题时,是否知道到哪些机构咨询和就诊”的234名家长中,回答知道的126例(53.8%),不清楚的108例(46.2%)。在回答“了解就诊咨询机构”的家长中进一步调查认为应该去哪些机构就诊,按家长回答排序结果为:儿童医院68例(28.8%),综合医院心理(精神)科42例(17.8%),妇幼保健院29例(12.3%),综合医院儿科29例(12.3%),精神专科医院3例(1.7%)。

孤独症患儿家长对于孤独症知识和康复方法的了解程度和途径:回答此项问题的家长232人,其中了解94例(40.5%),不太清楚122例(52.6%),一点也不了解16例(6.9%)。调查还发现,家长通过熟人介绍获取孤独症相关信息比例最高,占42.8%;其次是网络,占41.9%;第3位是电视资源,占35.6%;另外还包括图书(20.8%)、报纸(12.3%)、社会宣传(6.8%)等。

2.3 康复资源利用现况

在接受调查的236例孤独症患儿中,曾经参加过康复训练的患儿171例(72.5%),已确诊但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65例(27.5%)。确诊为孤独症以后孩子的主要去向:回答此项问题的231名家长,其中一直在家里抚养的86例(37.2%),在普通学校或幼儿园的56例(24.2%),全天在训练机构或特教机构44例(19.0%),在特殊学校或幼儿园20例(8.7%),请保姆或家教抚养10例(4.3%),寄养在老人或亲属家里7例(3.0%),其他8例(3.5%)。

关于是否有长期合作的医生指导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回答此项问题的229名家长,其中回答“有”的22例(9.6%),回答“无”的207例(90.4%)。关于“所在的社区/村镇是否有医护人员经常探访,辅助家长对孩子进行康复”:回答此项问题的232名家长,其中回答“有”的仅3例(1.3%),回答“无”的229例(98.3%)。是否有长期合作的医疗机构或者特殊训练机构帮助家长进行康复治疗:回答此项问题的221名家长,回答“有”的46例(20.8%),回答“无”的175例(79.2%)。由表2可见,大部分孤独症患儿首要选择和非首要选择的康复机构均为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和私立训练机构,此外,还有少部分分布在幼儿园、综合医院、儿童医院和残疾人康复中心等机构。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其他指特殊学校、儿童福利院、中医院等。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从发现孩子行为出现异常到首次就诊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5 a以下的占51.7%,说明50%以上的家长对孩子行为发育情况具有关注意识,能够及时到专业机构咨询和就诊;但是仍有29.5%的家长在发现异常1 a以后才开始有就诊行为,甚至其中还有11.6%的家长在发现异常2 a以后才开始就诊和咨询。有研究表明,儿童孤独症在2岁得到可靠的诊断,在此基础上早期干预会得到满意的效果[4]。由于受到旧的观念影响,认为孩子大一点就好了之类的想法,导致就诊时间滞后,可能会延误康复的最佳时期,这也反映在孤独症知识普及方面的宣传工作还远远不够。从儿童首次就诊到确诊为孤独症的时间也平均延迟在10个月左右。同时从就诊机构上看,有34.4%的儿童曾去过2家机构就诊,28.2%的儿童在3家或者3家以上的机构就诊。确诊的机构以省会城市最多,本地区和发达城市所占比例相当。由于接受调查的患者主要为黑龙江省籍患者,说明该地区地、县级等专业机构对孤独症的诊断水平还需要提高,以避免患者多次、多机构、多地区的就诊而导致确诊时间的延后。

就诊康复的延迟情况,除了考虑客观条件的限制之外,还必须考虑家长对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调查发现,有53.8%的家长在发现孩子行为出现问题时知道应该去什么机构咨询,还有46.2%的家长却不知道如何处理。涉及到孤独症知识和治疗方法了解程度的调查显示,不太清楚的家长最多,其次是认为了解的家长,还有6.9%的家长一点也不了解。通过熟人介绍获取孤独症相关信息的家长比例最高,其次是通过网络途径,口头传播的传统途径也表现出优势。提示在信息普及方面,孤独症的社会宣传力度和普及面亟待加强。

目前关于孤独症的治疗方法还有很多争议,传统的抗精神病药曾用于治疗孤独症,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有较为严重的副作用[5]。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改善孤独症的某些症状,可以用于配合行为治疗,但只适用于少数症状严重的患儿[6]。目前主要采用康复训练为主,针对个别行为症状,利用药物控制的方案。当前普遍认为,孤独症治疗适合早发现、早康复[7],患儿在3~6岁期间的干预是康复的关键环节[8]。调查中大部分的患儿曾接受过康复训练,但是仍有27.5%的患儿在确诊后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康复治疗。参与本调查的孤独症患儿中,全天在训练机构或特教机构的患儿只占27.7%,有61.4%的患儿仍在家中抚养或在普通幼儿园中,丧失了及时、早期进行康复治疗的机会。虽然有20.8%的患儿有稳定合作的医疗机构或特殊训练机构,但绝大多数患儿都没有稳定合作的医生、专业康复机构帮助其进行康复治疗,更缺乏来自社区/村镇的康复指导和支援。孤独症患儿是身心均受到伤害的特殊儿童,需要特殊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实施干预方案,并由医疗康复人员监测病情和康复的进展[9]。有研究表明,干预的效果与康复机构人员实施措施的有效性相关,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康复机构人员的素质[10]。本次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孤独症患儿进行康复的机构为私立训练机构,私立训练机构的出现补充了公立康复机构的资源不足,但是多属非正规机构,并且训练人员素质不高。教师队伍中学历以幼儿师范专业为主,特殊教育与医学相关专业背景相对较少,缺乏康复专业人员。提示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孤独症患儿家庭的紧迫需求,建立更多专业化的康复及特殊教育机构,培训专业康复和特教工作人员,同时应该增加对私立训练机构的监管,提高康复质量。

孤独症患儿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徐州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53例确诊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患儿采用传统的康复治疗模式,治疗组27例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高频重复经颅磁模式刺激左侧Broca区,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测评。依据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分数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进行病情严重轻度分级,总分在30~36分且评分3分的项目不足5项则为轻、中度孤独症谱系障碍,总分≥30分且大于3分的项目数≥5个则为重度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家长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均经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CARS检查,再联合其症状体征,参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诊断标准诊断确诊为孤独症谱系障碍[1]。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2)患儿家长知情同意;(3)右利手者(依据抓物实验和家长访谈确定,抓物实验即将盛有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各种玩具放入4个盘子,依次呈现在孩子面前,观察孩子用哪只手取东西)。

排除标准:(1)脑电图检查异常者;(2)颅内压增高者;(3)体内有金属植入者;(4)有儿童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疾病者;(5)治疗期内接受其他治疗者;(6)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躯体脏器疾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先进行高频经颅磁刺激治疗,短暂休息后进行传统的康复训练的模式治疗。

康复治疗方法:以结构化教学和行为分析疗法为主,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治疗方案,由一对一的个训逐渐过渡至小集体课和集体课,具体内容包含:言语训练、社会交往训练、认知训练、听觉统合训练等。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法:治疗组治疗前一周检查脑电图,正常者进行ABC量表、CARS量表及《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发育商(DQ)测评。治疗仪器采用Rapid2型经颅磁刺激治疗仪(英国Magstim公司生产),治疗部位选取左侧Broca区(T3-Fz与F7-Cz两连线的交叉点),治疗模式为高频重复刺激,治疗频率按患儿脑电图检查结果的alpha峰频确定,依据每位患儿运动诱发电位强度的100%确定治疗强度,刺激时间1~1.5 s,间隔时间13.5~14 s,重复循环80次。每天治疗1次,每次治疗时间20 min,连续10次治疗为1个疗程,休息10 d后继续治疗,共计6个疗程(4个月)后评估治疗效果。

1.5 评估方法

两组患儿均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疗程后接受量表评估,ABC量表包含5个因子,分别为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及生活自理,总分158分,67分以上为可疑孤独症。CARS量表总分为60分,总分低于30分者非孤独症,30~36分者有孤独症倾向,得分高于36分者则可疑为孤独症。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由首都儿科研究所研制,结果以发育商表示,低于75分为可疑发育落后。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家长问卷调查结果

刺激Broca区后有15例患儿明显的主动语言增多,主要表现在对熟悉人的称谓增加,如磁刺激前一直仅仅会发“爸爸”音,磁刺激后会主动发“妈妈”“爷爷”“奶奶”等音节,在两疗程间隔的10 d休息期次数会减少,但再次接受新疗程磁刺激治疗后主动次数再次增加,有6例患儿表现出对陌生人交往好转,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意愿增强。

2.2 CARS总分、ABC总分及DQ值

少数患儿哭闹2~3次后可安静接受治疗,脑电图复查均未见异常。治疗后,两组CARS总分、ABC总分及DQ值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ARS总分、ABC总分及DQ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BC量表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及生活自理5个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交往、躯体运动及语言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和生活自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CARS: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ABC: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DQ:发育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ABC: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

3 讨论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孤独症谱系障碍治疗尚无特效方法,预后往往较差,多遗留不同的终身残疾,成为社会卫生公共问题[2],故此,重视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病情康复显得极为关键,已成为医务人员和患儿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孤独症谱系障碍治疗方法以行为干预为主,有应用行为分析法、结构化教学、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地板时光、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等等,但康复治疗效果欠佳一直是困扰医务工作者和患儿家长的难题,基于此,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同时刺激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ystem,MNS)区之一的Broca区能否促进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病情康复成为本次研究的目的。

镜像神经元是由Rizzolatti在1996年发现,存在于多个脑区中,在动作感知和动作执行时兴奋,镜像神经元系统在自己执行动作时会兴奋,在观察他人动作时也兴奋[3],因此镜像神经元系统在模仿、动作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4]。人脑中有两个镜像系统,为顶额镜像系统和边缘镜像系统,Broca区为顶额镜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5]。研究发现[6,7,8],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病情越重,镜像神经元相关脑区的激活程度也越低,犹如“破碎之镜”,以此来解释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模仿缺陷、刻板行为及社会交往障碍,而通过想象、动作观察来激活镜像神经元促进康复疗效已被众多研究证实,但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平均年龄小,无法进行动作想象等康复治疗,只能进行被动磁刺激进行激活镜像神经元。因此,本研究的假说是:若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同样可以激活镜像神经元系统,那么在此基础上同时结合康复训练可以优于没有激活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康复训练。

经颅磁刺激是通过脉冲线圈产生磁场,运动磁场的感应电压产生感应电流[9],磁场可以无衰减地穿透颅骨引起大脑皮质产生反向感应电流,若电流强度高出神经细胞兴奋阈值时,就会引发局部细胞去极化,产生治疗作用。高频(≥5 Hz)刺激可提高局部代谢,兴奋皮层,低频(≤1 Hz)刺激可降低局部代谢,抑制皮层兴奋性。现有研究证实:经颅磁刺激对人体副作用很小,多为一过性紧张性头疼,自行休息即可缓解[10,11],而对于是否会诱发癫痫发作,2008年在意大利举行的经颅磁刺激安全应用指南上明确指出,经颅磁刺激引发癫痫是及其罕见的,多为一过性痫性发作,并无远期影响[12]。

本研究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Broca区,结果发现高频经颅磁刺激Broca区存在短期持续效应,主要表现在言语表达方面,在两疗程间隔期临床好转表现会有所下降,需要经过多次经颅磁刺激方能稳定掌握新技能,而在交往方面,经颅磁刺激后并没有立即出现好转,多在1个月后逐渐改善,这和Enticott等[13,14]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采用高频经颅磁刺激结合康复训练的模式在CARS总分、ABC总分及DQ值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量表5个因子比较治疗组的交往、躯体运动及语言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和生活自理虽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1)经颅磁刺激可显著改善脑损伤局部氧含量和组织灌注[15],对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16],Heiser等[17]同样证实了Broca区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2)镜像神经元在动作模仿、认知、语言和共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择的患儿均为右利手,左侧Broca区为语言的优势半球,而Broca区又为镜像神经元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当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激活了镜像神经元,患儿提升了动作观察、动作模仿、运动想象、运动学习的能力,故治疗组患儿虽进行同样的康复训练,但在交往、躯体运动和语言方面较治疗组有了明显改善。(3)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产生的感应电流引起兴奋性动作电位,产生生理生化反应,通过改善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水平,达到促进脑恢复,改善脑功能的治疗效果[18]。(4)Broca区在额下回后部,行为学、影像学研究结果表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额叶存在结构和功能异常[19,20],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增加神经的连接而改善大脑的认知功能及执行功能[21,22],故治疗组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

上一篇:当代古典舞下一篇:项目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