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艺术

2024-07-25

设计与艺术(精选十篇)

设计与艺术 篇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经常用到“设计”一词。那么, 究竟什么是“设计”呢?首先我们来看看设计的概念:

“设计 (design的语源来自于拉丁语dexignare, 含有做记号的意思) 是指把人脑中的想象构思, 形象地表现为具体状态。”

设计是指“通过分析、创造与综合达到某种特定功能系统的一种活动过程。

“设计”一词被认为是英文“design”的意译。今天, “design”在技术美学、设计美学范畴内使用时, 被赋予更为广泛的内涵。我们认为“design”是一种实践的形态, 一种文化的形态, “design”已经成为通用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美学核心概念和主要研究对象, 成为造型艺术门类的重要的文化创造行为及其产品的代名词。

接下来看看对设计的不同见解:

设计需要在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诸多要素之后, 对所呈现的一种非比寻常的个性化视觉形式进行思考。设计首当其冲的问题在于如何运用设计智慧去创造一种附加的价值和视觉的形式惊奇。——英国著名设计师艾仑·弗莱彻

设计就是创新。如果缺少发明, 设计就失去价值;如果缺少创造, 产品就失去生命。——刘东利 (香港)

设计是追求新的可能。——武藏野 (日本)

设计就是经济效益。——林衍堂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副主任)

设计就是为了促销。——雷蒙德·罗维 (美)

设计的目的是人, 而不是产品。——纳吉所

工业设计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和心理欲望的富于想象力的开发活动。设计不是个人的表现, 设计师的任务不是保持现状, 而是设法改变它。——亚瑟·普洛斯 (ICSID前主席)

美国毛霍里·纳吉和托马斯·玛尔德纳德等主张:“设计不是东西表面的装饰, 而是在某一种目的的基础上综合社会、人类、经济、技术、艺术、心理、生理等要素, 并按照工业生产的轨迹计划产品的技术。”

我认为设计要求新、求异、求变、求不同, 否则设计将不能称之为设计。而这个“新”有着不同的层次, 它可以是改良性的, 也可以是创造性的。但无论如何, 只有新颖的设计, 才会在大浪淘沙中闪烁出与众不同的光芒, 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归根结底, 设计是为人而设计的, 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自然, 设计之美也遵循人类基本的审美意趣。对称、韵律、均衡、节奏、形体、色彩、材质、工艺……凡是我们能够想到的审美法则, 似乎都能够在设计中找到相应的应用。

再次从设计的分类上看:设计, 广义指一切造型活动的计划, 狭义专指图案装饰。合理性、经济性、审美性和独创性是其基本要求和特点。19世纪的设计, 只是对美术工艺品或其他大量产品的外表附加装饰。因此当时的设计师就是装饰图案家或者纹样创作者。20世纪后, 设计的焦点转移到产品的功能、构造、加工技术等综合计划方面, 并加强了与机械量产相结合的意识, 于是就再难用图案一词来表示。

“设计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一个部门, 它是介于艺术和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艺术和科学都是综合概念, 设计不可能同时具有两者的全部功能。所谓‘介于两者之间’, 是指它与科学和艺术都有‘既是又不是’的关系, 而自成为一个新的‘种类’。”

从不同角度对设计进行分类, 有以近代机械量产为前提的广义的工业设计;有以手工艺为主精心制作的工艺美术设计;有以社会公用为对象的轻工业设计及家庭生活或个人生活范围内的家庭设计;有公共用品设计和个人用品设计等等。再者, 着眼于设计的对象和材料、加工技术等, 则有:室内设计、家具设计、车辆设计、广告设计、纺织品设计、木工设计、陶瓷设计、玻璃设计等。在21世纪的今天, “设计”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 (室内) 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和“都市设计”的概念已为人们所熟悉。

设计一词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包含了意匠、图案、设计图、构思方案、计划、企划等众多的内容。在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造物型体, 它们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快捷而方便, 这些造型物体大多数都是通过人类的设计创造完成的。“用”和“美”是人们的自然愿望, 有了这种愿望才产生了设计的意识, 这种意识的形成, 在实际过程中, 促成了设计的实践。这种意识行为的产物, 就是设计出来的产品。所以设计就是为满足用的机能性和美的感性需要而展开的劳动行为, 它是“用”的意识“美”的意识融为一体的产物, 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表达某种效果进行的计划、设想、构思、设计实施的创造性立体思维及实际行为的过程。追求“用”的机能性需要的是科学的理性, 而求“美”的感性心理则是崇尚艺术的意识。

二、设计与艺术内涵与关系

设计是满足人们生活物质需要是第一原则, 但不能认为这是唯一的原则, 除此之外, 极为重要的还有经济原则、科技原则、信息原则、艺术原则。那么设计在艺术中应占什么位置, 或者说设计中有多少艺术的成分, 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设计与艺术是有区别的。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 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 艺术的美是纯粹的美, 不需要考虑经济性与机能性, 设计美与艺术美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物质’, 因此必须受用的限制。

“一般为了有效达到一定的生活目的, 通过加工, 形成某些材料, 生产出客观成果或作为活动的‘技术’, 统称为艺术, 今天仍然广泛用于这个意思。”

谈到艺术与设计, 我们不得不提到包豪斯。弗兰克·惠特福德在《包豪斯》一书前言中写道:“在眼下的这个时代里, 还是会有人不断地问起那些包豪斯当年曾经提出过的问题——进行艺术与工艺的教育时, 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优秀设计的本质是什么;建筑对于生活在里面的人们会造成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同时, 这些问题像以往一样, 迫切地需要得到解答。”格罗皮乌斯有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讲, 美术与工艺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活动, 而是同一个对象的两种不同分类。艺术家比较注重艺术理论, 容易接受新思维, 他们教育学生, 一定能胜过旧式工匠。这类艺术家可以向学生强调并解释一切艺术活动的共通要素, 让学生了解到美学的基础。

包豪斯的出现, 是现代工业与艺术走向结合的必然结果, 它是现代建筑史、工业设计史和艺术史、艺术设计教育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包豪斯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紧随社会进步, 不断更新观念, 积极创立新思维。

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经验, 帮助学生创造出新的设计语言。

艺术学或美术学的分类, 都把设计 (Design) 列为一类, 与之并列的有“装饰美术” (或称工业美术、工业艺术) 等。各国的分类方法并不完全一致, 但把设计看成是一种艺术或美术, 则没有多少差别。

“工艺之美不同于一般艺术之美, 犹如工艺美术不同于绘画、雕塑等一般艺术一样, 一般艺术它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的发展面貌, 表现生活的追求和理想, 起精神的教育、鼓舞作用。而工艺美术本身是一种生活或生活的一部分, 工艺美术本身就是镜子, 它创造和丰富生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艺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和尺度。工艺之美是在生活中被人接受和感受的。它的生活性使这种美不外在于生活而外在于人, 而与生活一致与人的需要一致, 是需要与满足的和谐之美。一般艺术的美具有一种居高之势, 需要人的朝拜才能领略和欣赏, 是高于生活的东西。而工艺之美就在你身边, 就在你手上, 随时随地、处处可见。生活中的这些美在你的参与中, 在你的合作中。在你感到物之可手、物之可爱时, 工艺之美已与你同在, 已化入你的心灵。设计之美是生活的美, 在生活的过程中, 在生命的旅程中, 在生活的世界与你终身相随。”

三、结语

设计是一种为人造物的艺术, 它在艺术与技术、再现与表现、实用和审美之间独树一帜。也就是说, 设计具有不可否认的艺术性, 但又与有用性不可分离, 是艺术中特殊的一类。正因为如此, 它的美就不同于艺术美, 也不同于自然美。

参考文献

[1]戚昌滋.现代设计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2]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8.

[3]竹内敏雄.美学百科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设计与艺术 篇2

畅想艺术魅力

——设计与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展盛大开幕

陕西科技大学第六届设计艺术节——设计艺术展在共青团陕西科技大学委员会,共青团设计与艺术学院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生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全体学生的广泛参与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产生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2011年11月17日上午八时,设计艺术展在二号教学楼展厅隆重开幕,设计与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满儒教授、副院长詹秦川教授、院长助理李红坦老师出席了本次开幕式。

上午九时各领导在我院团委书记严渭青老师和团委副书记李志如老师的引领下逐一参观了本次展览的作品,并对参展作品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极高的肯定,称赞同学们都是敢于创新,善于动手,勤于思考的有志青年。在赞扬的同时,领导们也十分客观负责的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包括同学们在作品中所反映出的不足以及有待改进的具体的方法,指出了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为同学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据了解,本届设计艺术节活动之一设计艺术展共收到来稿1000份,在我院相关教研组老师的评选中,有80余件可谓匠心独运,特点突出,特此挑选出来,供大家欣赏,这些作品包括绘画、海报、摄影、工艺品等,作品来自我校包括设艺学院、电信学院、机电学院在内的十余个学院,展现了同学们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真正点燃了同学们的生活激情,将设计艺术展装扮的充满激情,韵味十足。

本次展览以“点燃青春激情,畅想艺术魅力”为主题,旨在营造轻松、自由得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为同学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本届艺术节,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活跃了校园艺术氛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节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展示了我校莘莘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艺术与设计篇 篇3

索尼SONY

三星SAMSUNG

奥林巴斯OLYMPUS

华硕ASUS

苹果Apple

惠普hp

诺基亚NOKIA

兰博基尼LAMBORGHINI

LG

B&O

艺术与设计,赋予数码科技产品实用功能之外的完美视觉与触感体验,当众多的科技品牌以功能为本,以设计为纲,实现科技产品的华丽转身之后,它们将跻身全球设计潮流之林。我们为众多的科技精英们推荐2010年最值得关注的科技设计品牌及所代表的设计精品。这些品牌和科技精品也体现出你与众不同的品位和个性,我们也期待这些科技设计品牌在2010年推出更多的科技美学精品。br>

索尼PSP Go游戏机——轻薄·利刃

■改PSP传统的直板形象PSP Go采用了超薄滑盖设计可以叫它卡片游戏机吗?

■索尼HANDYCAM TG5v数码摄像机

直立式DV带来的不仅仅是外形的变化固为方便携带会有机会拍摄更多影像。

■索尼Cyber-Shot Txl数码相机。

作为卡片机的代言人,索尼从T系列到现在的TX一直在把卡片的概念深入诠释。

■索尼BRAVLA zxl电视最薄处只有9.9毫米,仅仅这一个数据就足以让人感到震撼。

善于制造惊喜的索尼总是不会让我们失望,一款型号为VAIO x的笔记本电脑像利剑一样划破了夜幕,致轻致薄的产品设计让人不禁感叹,原来高科技的时尚感就是这个样子。在索尼的系列产品中,轻薄的概念贯穿始终,从卡片相机超薄电视,直立式DV,以及新款PSP G0中,都可以看出这一设计思路。

■致轻致薄13.9毫米的厚度655克的重量,11.1英寸的屏幕,通过这三个数字我们已经可以描绘出它的样子。超薄的LED显示面板碳纤维材料的使用,以及低能耗的系统设计,从根本上保证了轻薄诱人的身材。

■坚固机身

体式铝合金掌托只有0.6毫米的厚度但一样耐压抗磨。机身边框采用刚性弧面设计有助于分散外界压力同时提升机身强度。并帮助用户轻松打开显示屏。A面外壳坚固,能够彻底保护屏幕。

■超级持久采用标配电池可以达到6.5小时电池续航,而外接扩展电池坞后,则能够实现14小时不插电运行。特别是扩展电池底部为拱起的空间,还可以保证整机的散热不受影响,这一设计让人不禁叫好。

■性能均衡来看看VAIO x的内部结构,英特尔AIOM处理器固态硬盘紧凑式特殊主板设计,这一切都是为了在轻薄与性能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能够运行windowS 7系统,机身不烫手,这就是轻薄机身的最佳平衡点。

■细节贴心

在超薄的机身左侧嵌入了两个uSB接口,保证扩展应用。右侧机身厚度虽然不及一个标准RJ45网线接口的高度但由于接口采用了下拉式舱门设计,从而不需要外接适配器就可以直接使用。

奥林巴斯PEN DIGITA E-P2微型时代的最强音

半个世纪以前,奥林巴斯用划时代的革新设计,缔造了PEN系列传奇圆了很多人的影像之梦21世纪奥林巴斯又一次走在行业的前沿用先进的光学和电子技术相结合复活经典创造了DEN DIGITAL。在推出了E-P1后不久奥林巴斯又推

■古典风韵

有内及外,E-P2的外部涉及也在同时代产品中显得独具特色。采用了纯黑色的金属机身材料,搭配银色线条,展现出坚固的质感和独具特色的古典风韵,符合专业用户对单反备机的需求,而在闪光灯热靴下方郑家多功能数据接口,更为EVF取景器,外置麦克风等新增配件提供了良好的数据传输支持。

■升华由内而外

奥林巴斯E-P2继承了前作E-P1的诸多优点它依然采用获得成功的1,230万像素高速LiveMOS传感器和Truepic v图像处理引擎。也同样 延续了告诉AF实时取景系统,超声波除尘滤镜、机身防抖机构、艺术滤镜等一系列被专业用户津津乐道的优点,其中 E-P2对深受用户喜爱的艺术滤镜功能进行了加强,新增立体效果和负片冲印效果,使用E-P2具备的艺术滤镜达到8种,为摄影者充分表达艺术灵感提供了有力支持。

■智能工具——i-ENHANCE

新的智能工具:i-ENHANCE也第一次出现在奥林巴斯相机上,它通过对画面中央区域的色彩和亮度进行分析,营造出戏剧般逼真的现场氛围此外E-P2还通过对HDMI控制功能的加强,顺应了数字时代影像娱乐应用发展的潮流

■丰富配件增强拍摄性能。

除了机身本体的升级外与E-P2同期发布了一系外扩展配件和镜头,更令众多微型4:3系绣FANS为之欢呼雀跃。此项扩展能能力的增强,要得益于全新设计的多功能数据接口这意味着E-P2可以外接电子取景器,外昔麦克风等多种电子配件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全新开发的E-P2电子取景器此款取景器具有业内领先的44万像素超高分辨率并可在0~90度范围物垂直翻转,而其1.15x放大率和100%,视野范围,与4/3旗舰单反E-3采用的光学取景器的事业面积趋于一致其目镜组同样具备屈光度修正功能,以确保戴眼镜的用户也可获得清晰视野,另外电子取景相对于光学取景的优势也在VF-2取景器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用户能够在取景的同时,直接观察白平衡效果并能够实时直方图叠加显示。多种构图辅助线电子水平仪也可以根据需要显示在取景画面中

■更要镜头的选择

除了充分考验考虑到用户需要的功能增强型配件即将与E-P2同步推出的两款镜头也很值得期待它们分别是一款超广角的2倍变焦镜头M ZUIKODIGITA ED 9-18mm F4.0-5.6和一款广角至远摄懈7倍变焦镜头M ZUIKO DIGITAL ED14-150mmF4.0-5.6这两款镜头的加人进一步拓展微型4/3系统的镜头选择范围

■奥林巴斯E-P2微型时代的最强音对于E P2奥林巴斯(上海)公司营业营业企画部担当统括部长周文荣说到微型4/3系统的出现已经开始对数码相机的未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除此之外艺术滤镜功能以及应用在小Dc上的魔术滤镜功能也丰富了用户的拍摄乐趣。2010年奥林巴斯会继续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产品加人更多更为创新及使用的功能具体的产品请大家拭目以待。

苹果Magic MouSe——APPILE首创Multi-Touch鼠标

从IPone起始历经Pod[ouch和MacBook Prn。苹果将直观智能方便的Multi-louch技术应用到了产品的各个方面甚至是鼠标。Magic MouSe是苹果首创的Multi-Touch鼠标,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该技术的鼠标。它拥有较为扁

平的外形和无缝顶盖精致出众,为你的Mac体验带来全新感受。

■无缝表面

MuItl-Touch触控区覆盖了Magic MouSe鼠标的上表面,鼠标本身就是按键。使用单指向任意方向滚动、双指轻扫浏览网页和照片、轻点或双击任何地方。

■激光跟踪Magic MouSe采用激光跟踪技术远比传统的光电鼠标反应灵敏,这意味若它可以在任何表面上进行精确跟踪甚至不需要鼠标垫。

■无线连接

Magic MouSe可以通过蓝牙无线连接至你的电脑因此无需携带适配器。当它被收纳口袋后轻轻一拨开关就可以关掉电源以节约电池。即使在开启状态下,它也能智能地管理能耗。

新招式

操作MagIc MouSe就像用手指在屏幕上触控样轻松自如。例如在Solari中轻扫页面,就像翻阅杂志那么惬意。此外,它支持动量滚动,滚动速度全由你手势快慢决定。

诺加压N97 Mini——完美瘦身

这款手机是基于诺基亚N97的再创作,保留了其经典元素如独特的QwERTY滑盖键盘、互联网精灵等,经过了瘦身后着更好的便携性和握持手感。它将触控屏改为支持多点触控的电容屏,更是提高了易用性,Ovi的全面引入也让手机功能得到大幅提升。

■易用为先

它的屏幕和键盘呈35度倾斜角握持时有着最自然的视线角度,浏览网页,视频,照片和地图更方便。诺基亚S60第五版平台的不断更新让它的易用性有了很多改进。诺基亚N97 Mini的界面简洁而直观待机主屏幕可以自行定制将常用联系人、常用功能和各种网络内容置于其上。

■互联网元素

诺基亚N97 Mini的功能设计上和互联网结合紧密。在待机主界面上可以添加互联网应用的快捷方式还可以直接显示RSS内容。该机内置有Ovi商店,用户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获取各种应用主题和影音内容。

■旗舰级配置

这款手机配备了全面的多媒体功能GPS导航和wLAN支持。500万像素卡尔·蔡司摄像头给它带来良好的影像拍摄质量。诺基亚地图在功能和界面上也有着不少超越传统导航软件的细节改进。3G+wLAN更给网虫们增加了随时在线高速冲浪的乐趣。

LG BL40e——引领宽屏设计潮流

LG BL40e是设计团队大胆创新的产物,个性强烈,机身比例很有冲击力。新版S-cIaSS界面设计也够炫。是2D。9年出品的手机产品中极具特色的一款。

■比倒改变观点

作为最新一代的Black Lebel系列产品,它最明显的特色就是屏幕比例独特,颠覆了传统手机的设计。其屏幕为345像素×800像素,尺寸则超过了4英寸,还配备了钢化玻璃表层精致而耐磨。它的配置也称得上豪华,具备500万像素摄像头,Wi-Fi多点触摸AGPS等流行特性。其屏幕采用多点触摸设计,使用过程有着舒适的感受。

■面向内容的设计

这种独特的比例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全屏幕播放各种主流大片,其比例更接近宽银幕电影的实际效果。横向放置时浏览网页也会给人以接近电脑上的体,,在显示绝大多数Web页面时都不需要再横向滚动。阅读短信或邮件时,其屏幕显示可一分为二,主题,内容可同屏显示。

■一精巧界面

它采用LG S-CJass界面,在沿袭经典的同时,在很多细节上作出了改进。优化后的界面和宽屏幕设计结合得相当不错,加上多点触摸支持和强悍的处理能力,操作过程非常流畅。像之前的S-ClaSS界面一样,当机身横向放置时,其屏幕显示内容自动翻转,一屏内就可以把全部的图标容纳下。

三星SMX-C10——颠覆传统的水晶外形

与本年度全高清Dv R1。相似,SMX-C10的镜头设计也十分独特,让消费者在持握DV拍摄时更加轻松,可有效缓解手腕,肘的压力减少疲劳。与传统摄像机不同,三星SMX-C10新颖的镜头设计让用户轻松持握机身,并能够避免以往摄像机取景时屏幕锁挡住的视线,令视野更宽广从而使用户在拍摄以更加专注地观察拍摄对象。

■合适的拍摄性能

列于直爱游玩的消赞者来说三星SMX-C10也是非常适用的,它配置了具有图像稳定器功能的10倍光学变焦镜头可有效消臧在拍摄时造成的画面模糊状况23万像索可旋转的2.7英寸LCD屏幕让消费者可以高效地实现构图与观察画面效果SMX C10没有内置存储器需要利用外置的SD/SDHC卡进行存储.在电池续航方面可提供完足的电池续航时间在一次性充电后,可获得2小时40分钟的连续拍摄时间。

■机身内置处理软件

SMX-C10随机附带一键通软件并将其内置于机身内存中。一键通软件让机器可以通过USB接口与电脑相连播放与编辑视频无需安装任何其他支持软件,一键通也包含了将用户的内容上传到颇受欢迎的视频分享网站的程序为更加方便设置了一个可触摸的“上传”按钮,进步减少了上传画面的操作步骤。SMX-C10还支持在机器中进行编辑,包括融合与分割视频文件等操作。

■特色拍摄乐趣多

SMX-C10应用了一些独特的功能比如间隔定拍动画略图以及多功能充电系统。间隔定拍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比如5.10.15或30秒拍摄每一帧画面间隔定拍尤其对拍摄长时间发生的事物非常有用,比如拍摄在晴朗天空下滚动的云彩可以更加容易拍摄特殊效果的视频。

■人性化设计让使用更轻松

三星的动画浏览功能则让用户在寻找视频短片时变得非常简单。每一个被保存的视频都会在显示屏中以一个动画缩略图进行代表。当用户在DV中翻阅短片时,每一个缩略图将会为那些被用户选中的视频文件提供一个简单的回放。三星SMX-C10也配置了多功能充电系统,用户既可通过相机提供的AC适配器充电,也可在摄像机与电脑相连时使用USB接口进行充电。

ASUS MS/LS——相框设计生活美学

陈易廷

华硕电脑全球显示设备事业部资深产品设计师“其实简单就是美,我们要呈现给消费者的是种简约时尚的美一种充满人文气息的美。

华硕MS/LS两大系列显示器采用了几乎相同的设计理念,细微之处的差别在于体现出针对男女用户的不同需求,MS采用浅基调,对称设计,主要面向男性客户,而LS则采用深色基调,非对称涉及,更偏向于女性客户。

■设计理念

设计师企图让屏幕转变成,相对生活品位的象征,屏幕是以耳环状结构和片状结构这两个纯粹的形体来发展,而面向又的背该涉及可以让它整个看起来更加的轻薄。其独特的圆形镂空金属脚坐涉及,散发着一种强烈的视觉张力。

■颠覆传统的外观华硕MS/LS系列同时采用了超薄的机身设计最大的亮点在于摒弃了传统显示器使用的底座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圆形的支架稳稳地支撑起整个屏幕。从侧面看显示器就像是英文小写字母“b”。机身整体厚度仅16.7mm加上钢琴烤漆的前后面板更是平添了一丝时尚华美的气质。

■细节之处显精致虽然只是一款显示器但是在细节做工方面做得极其到位体现了大厂风范。整机前后均采用了钢琴漆前后夹缝设计了细小的孔,既方便散热,也增加了细节的美观性。每一处棱角都做了圆滑处理手感极佳。LS系列特地设计了一个硕大的旋钮用以调节显示菜单更加讨女性消费者喜爱。

惠普ProBook 5310m

惠普ENVY

采用全铝质外壳,结合镁合金架构,在带来轻便和稳固机身的同时也彰显了奢华品质。

奢华的跨界

豪雅MERIKIIST

Automobili

Lamborghini限量版

作为一家手表生产商,却打造出极富创意的手机,而新款手机又与跑车厂商合作……跨界能玩到这种地步,让人不得不赞叹。这里说的手表厂商就是豪雅(Tag Heuer),其手机自然是MERIDllsT系列而跑车厂商更是大名鼎鼎的兰博基尼。至于最新款手机,当然就是MERIDllST AutomobilLamborghini限量版。

奢侈艺术

B&O Beo Vision 10

B&O在业界是以创意设计来打造高品质电子产品的奢侈品牌,每一件产品都称得上是充满了美

学设计的艺术品。大到电视、音箱,小到手机、遥控器等等,无不是充斥着美学艺术,每一件产品都极精致,个性地表现出B&O对产品的一丝不苟。

在今年推出的BeoVision 10 40英寸平板电视,可以说是

设计与艺术创新 篇4

就设计的意义而言,它是指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本身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和有价值的创造活动。设计可分为五大类: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织品与服饰设计。20世纪80年代,设计被称为“工业设计”,中国的工业设计主要指产品设计。任何艺术的创新,不但要从生活出发,而且要到大自然中进行观察,才会获得设计的灵感和优秀的作品。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因此,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精神和心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艺术设计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

如今,已有许多美术工作者加入到设计队伍中,并且设计制作出了一大批具有现代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的现代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师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借鉴其他艺术,将设计与音乐、语言等艺术形式联系起来。比如在布娃娃的肚子里装上音乐播发器,既可以作为装饰品,还可以定时发出悦耳的音乐。构成一件艺术作品,包括线条、色彩、形体、光影、空间等多方面因素,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也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如现代的特殊材料、多样的形式工艺等,尤其是对新颖的材料美和工艺美的注重,都有助于构成现代设计鲜明的、特有的艺术语言。美国未来学家尼洛庞帝把信息时代称之为“数字化时代”、“比特时代”,他把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看作是从原子到比特的转变和飞跃,这种“飞跃”已是势不可当,无法逆转,新的数字化的科学技术将改变一切、创造一切,甚至连艺术的表现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今天,我们已进入一个艺术表现方式得以更生动和更具参与性的新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全世界艺术家展示作品的最大的美术馆,同时也是直接把艺术作品进行传播的最佳工具。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将现代设计手段引入美术领域也是时代的需要,更是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必然。

在艺术创作中,不同时代的作品,其表现效果完全不同。社会在发展,新的数字技术必然会促进更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产生,将科学与艺术进行结合的发展势头已是时代的必然,科学技术正在促进艺术的创新发展。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设计可以体现出人类的责任心及互助心,设计者所从事的设计工作,不仅仅是完成艺术设计,而是为更多的人进行设计。因而,这种设计能够体现出人类共同的愿望,也为推动艺术的创新起到很大作用,艺术家在设计中会考虑人的情绪和情感因素,尤其是在高科技的现代社会环境中,关注人们的情感和情绪变化,是现代生态设计的重要内涵之一,也体现出设计艺术对民主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关注。

设计使人们的生活空间发生了变化,同时,艺术的创新也需要新的语境和发展空间。如果设计没有创新,就会枯萎死亡。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有限与无限、偶然与必然都会存在。设计艺术需要个性创造,如果没有个性就不能成为艺术作品。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没有自己的个性,就会失去抵抗性,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就有可能被别人“替代”。因此,任何民族的艺术创作,在吸收、借鉴其他民族艺术的同时必须保持自己的个性。越来越多的理论家都提出艺术的创作要多元化,因为人类文化是多元的,艺术形式也应该是多元的,才能体现出不同的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

将设计艺术化地融入到生活中,不仅是现代人的理想,也是一种“美的生活”,这种生活是物质之美与精神之美结合的生活。而更重要的是,艺术化的生活体现出精神世界的善与美,也是人类文明生活的最高形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艺术化的生活将一直是一种理想,一种人类生活的理想,它会时刻引导着人们的艺术创造。艺术创新又具有随时代不断变动的特点,因此,设计与艺术创新是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的,但设计永远都是一门创新的艺术。现代社会,人们对产品形态有着更高的期待和审美要求,这就需要艺术家进行机器人性化、诗意化的设计,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科学与艺术课件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①认清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

②理解文中例证法及其作用

③学会用研究、讨论的方法就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④理解“科学”“艺术”“创造力”“真理”这些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学会用研究、讨论的方法就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艺术”“创造力”“真理”这些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第1课时

教具准备:

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教学过程:

一、导向:

1、导语:

运用多媒体播放或解释李可染的水墨画“晓阳辐射新学光”和“超弦生万象”。

2、揭示目标:

①认清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理解文中例证法及其作用

②学会用研究、讨论的方法就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③理解“科学”“艺术”“创造力”“真理”这些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二、自学:

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阐(chǎn) 婵(chán) 奠(diàn) 辐(fú)

2、积累下列词语:

①潜意识②婵娟③共鸣④依赖⑤奠定⑥鉴赏⑦意境⑧跨越⑨狭义⑩广泛

2、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李政道教授1926年出生于上海。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1977)、伽利略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等。

背景资料: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李政道做了《科学与艺术》的演讲。他旁征博引,从李白的《把酒向月》、苏轼的《水调歌头》,到迈克尔逊和莫雷1887年的光速试验,普朗克19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从科学与艺术对称和不对称的表现方式到欧几里德和非欧空间、超弦理论等方面,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作了精彩的阐述。

3、感知内容:

①逐字逐句地读懂课文,最好能把一些概括抽象地话,通过理解,在头脑里形成具体的事物。

②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就是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的论点。

本文的论点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③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

科学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创造性的`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种艺术品更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

④再次速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的结构。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2-10)具体论证论点。

第三部分(11-12)综合论述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

三、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

过程:学生先独立选择探究品味点,思考批注,然后在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

1、科学与艺术有哪些相同点?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2、列举李白的《把酒问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为了说明什么?是为了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这就是艺术珍品的“真理的普遍性”。

四、质疑:

再读课文,自由设置疑问,师生共同探究,合作解决。

五、自测:

1、(1)简要说说科学与艺术在哪些方面本质是一致的?

2、(2)细读下面的句子,并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理解。

①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②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

六、自结:

学习本课时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教具准备:

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教学过程:

一、导向:

1、导语:

复习上课时内容,导入本课时内容:请一个同学说出:《科学与艺术》这篇的中心论点。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实例。讲讲我国古代的人们面对冰清玉洁的月亮表面的蒙蒙黑影编出的嫦娥奔月的故事。

2、揭示目标:

①认清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

②理解文中的一些句子的含义。

③理解文中例证法及其作用

二、自学:

1、找出点明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来理解它们。

强调艺术的创造力句子: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地情感。

就是说,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强调艺术“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欣赏者的共鸣反映。

2、说说什么是科学的“创造力”和“普遍性”?如何来理解它们。

科学的创造力的句子: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实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这句话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

科学的普遍性: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说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

3、找出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它们的关系。

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科学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植根于整个人类。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科学的普遍性根植的范围要大于艺术家所追求的。

4、“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表现

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表现: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智慧,而要发挥发展智慧又需要情感因素。

三、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

过程:学生先独立选择探究品味点,思考批注,然后在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

议一议本文运用的例证法及其作用。

例证法就是一种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本文2至4段中举了李白的《把酒问天》和宋苏轼的《水调歌头》,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

本文第5段举了莎士比亚的例子,说明中外一理。

本文第10段举了“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的事例来论证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四、质疑:

再读课文,自由设置疑问,师生共同探究,合作解决。

五、自测:

1、仔细观察生活,从中找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事例。(例如:“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杂技、魔术、戏法里有许许多多物理、化学、心理学的学问。)

六、自结:

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谈认识

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篇6

关键词: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TU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78-01

一、何为设计

设计的含义从广面的角度来理解,设计即心怀一定的目的,并以其目的的实现作为目标而建立起的方案。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设计是一个战略整体或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整体的战略或系统中,设计与其他要素一样,既是独立的能动因素,也是与整体达于和谐的环节。我认为设计是一个计划,是一种取舍,是对已有物品的更新使其功能更完善,是借助外来物来达到目标的一种手段。设计是科学,艺术与经济这三种人类文化的有机结合,它不等于这三种文化的全部,但好的设计必然是三者的结合。科学是成就一个好设计的前提,而艺术则是造就一个好设计的灵魂,经济是完成这项设计的基础。在维克多·帕帕奈克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这样为设计定义,设计是为了达成有意义的次序而进行的又意识而又有富于直觉的努力。人人都是设计师。每时每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设计,设计对于整个人类群体来说都是基本需要。任何一种朝着想要的、可以预见的目标而行动的计划和设想都组成了设计的过程。在巴克敏斯特·富勒为《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写的序言说到。在他看来,“设计”这个概念既是一个没有重量的哲学概念,又是一种物理模式。他倾向于把设计分为两类,有些设计是主观的经验,也就是说,这些设计影响他并产生的是一些偶然性的东西,而且常常是下意识的反应,与此相对的设计则要求他要对客观的数据作出反应,他自觉选择作的是客观的设计,当人们说这是一个设计时,它意味着人们运用某种智慧以及把一些事物加以调理化,并从概念上赋予了其内在模式。而我认为设计最初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的形成过程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人类有意识地制造使用原始工具和装饰品开始,人类的设计文明便开始萌芽了。

二、何为艺术

关于艺术,希腊语作teche,拉丁语作ars,都有技能和技巧的意思。在古代,艺术不仅和美与道德有关,同时还和实用有关。中国古代以礼、乐、射、御、书、数为 “六艺”,日本也将香道、茶道、歌舞、乐曲称为游艺。在西方,艺术的美学观是渐渐出现的。绘画、雕刻和建筑早期并不包括在自由学科之中,西方古代至中世纪并没有一个缪斯专门分管他们。由于近代西方愈来愈强调艺术与美的关系,终于形成了所谓美的艺术的概念,以别于应用艺术。人类早期的设计与艺术活动是融为一体的,只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愈来愈细,各行业的专业性越来越强,才使得艺术从实际的技术中分离出来,而艺术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艺术家们把他们自己的作品首先看作自我表现的治疗工具,通過作品,他们要突破成法、自由发挥,抛弃所有的金科玉律。他们往往不能同意设计美学的各种规则。

三、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纯艺术与现代设计是艺术范畴中的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是人类所创造的,为人类不同需要而设立,各有所长,各有分工,互为关系的艺术门类,设计在本质上是一种艺术创造,不同于一般艺术创造的是,它是将物质产品精神化的过程,这种精神是一种艺术理想的物质寄托,它寄寓着设计者的审美理想,但又不会纯粹的个人化的情感表现。现代设计与现代造型艺术在视觉经验、造型、观念、形式语言诸方面常常不分彼此,但设计除秉承现代造型艺术思维活跃、观念创新之外。还更多地深受当代工业化进程、物质技术手段等的约束和影响。此外,纯艺术主要诉诸于精神性,它虽然使用物质材料,但这些材料只是构造艺术形象的基础,能增加艺术的感染力,它与现代设计中材料的结构作用有明显的区别;而设计主要诉诸于物质性,它虽然也具有审美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但却不是它最主要的功能,其主要功能是使用功能,即它的物质功能。从艺术的本质上看,纯艺术更多地体现了艺术的本质,而实际既有艺术的一面又有非艺术的一面,它是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一个中介环节。总而言之设计和艺术的关系是互相包容,相互促进的,二者不能完全分开。在历史中,艺术和设计是互动共进的关系。康德认为美有两种,即自由美和依存美,后者含有对象的合乎目的性。对康德而言,合乎目的是一个更有优先权的美学原则,它与功能相近。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这种实用化求美不是“化妆”,而是以专用的设计和语言进行创造。设计被视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决定了设计中必然的艺术含量。设计的草图或模型,本身就可能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不可否认,很多工业设计作品的形式表现出与现代雕塑与绘画的密切联系。包豪斯时期,结构主义的抽象形式与新造型主义绘画和雕塑就存在着惊人的共同之处。康定斯基的抽象构成主义绘画与名信片的设计也就是构成主义的风格。荷兰画家蒙特里安《红黄蓝构图》就直接影响了里特维尔德的家具《红黄蓝》椅的设计,这表明艺术对设计有相当的影响,反之亦然。如果我们接受这一事实,艺术与设计截然区别便不复存在了。现代建筑是一种艺术形式,工业制成品也是艺术,至少部分是艺术。在近现代,设计与艺术之间的距离日趋缩小,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极易诱发新的设计观念,而新的设计观念也极易成为新艺术形式产生的契机。从古至今,设计的艺术追求都在设计品中体现出来,半坡彩陶文化的人面鱼纹湓,彩陶中的小口尖底彩陶瓶,所以为尖底,是为了便于在土坑中固定使用,瓶的两耳位置适当,可用绳系住,口部也结一根绳,以利于提起时掌握重心,便于汲水和倒水,瓶上是红底黑色的螺旋纹,瓶底上绘以各种图案,使使用与美观统一于一体。

参考文献:

[1]维克多·帕帕奈克 编著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信出版社 2013 1月

[2]李砚祖 编著. 《艺术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3月

动画艺术与动作设计 篇7

色搬, 是经过了加工、修饰情感体验, 使角色通过, 表演融入, 用丰富的肢体语言了动画师真实的角动画进行思想的传递与情感的交流, 演绎了动画世界里艺的人间百味, 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独特享受, 这

也是动画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而使角色鲜活有术生角色命以的生原命因力所呢在?。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赋予你的动画◎与

一在、三对维动动画画角的色动要作深设入计了中解, 有的人在完成角色张玉梅动的绑定工作之后就按照书本上所学的动画运动规律

对角色进行相关动作的调节, 这样调出来的动作也作只然也能就算没是有符了合生了命运力动。的更法有则甚, 者但连是动谈画不的上运传动神, 规自律设都生没硬有, 运缺用少好生, 气角。色究走其起原路因来, 犹是如我机们器对人所一设样计机的械、角计色不够熟悉, 了解得还不够深入。

又如人物的走路方式是以姿势、身体和心理特征为出发点的, 因此, 不同的人物走路的方式是不相同的, 像小孩走路, 腿高高抬起, 走路动作十分

夸张;喝了酒的人走路, 身体晃来晃去, 但是头一般不动, 身体不能保持平衡;生气的人走路, 节奏很快, 脚步也很凶猛有力。其实, 即使是同一个人物, 由于剧情的需要、情绪的影响, 其走路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态度, 这需要我们站在角色的角度去设计动作, 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完成动作而调动作。

二、表演技巧建立在运动规律基础之上

表演是动画的关键, 但如果你不能让人物运动自如的话, 又何谈让他们表演自如呢?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 动画艺术亦如此。动画艺术在运动轨迹和节奏的处理上有自身的灵活性和想象空间, 它是在遵循动画运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夸张, 修饰、想象等方式来展现角色的动作。

动画中人物走路的运动规律是:走路时通过两脚交替向前的方式来带动身躯向前运动, 两胳膊前后摆动与双腿运动方向相反, 从而使身体得到平衡。一般人走路的节奏是12格, 即一步半秒。但是, 步伐的节奏取决于人物速度的程度, 同时人物的体重影响也很大, 胖子走路就比瘦子的速度慢。有时, 精神状态、场景气氛等方面也会对人物步伐节奏产生影响。如果我们在调节动作时仅仅依靠人物走路的一般规律来进行调节, 那调出来的角色动作很可能会千篇一律, 无法体现角色的个性特征。反之, 假如我们在遵循动画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剧情的需要以及角色的性格特点等来对动作进行夸张、修饰、延展处理, 加入表演的成份并将节奏设定好, 那调节出来的动作会使角色的表演栩栩如生。

角色在动画中所做的任何事情其实都是一个动作, 动作的前面有准备, 后面紧接着发生。通常情况下我们要将动作夸大, 如预备动作。我们在调动作的时候一般也会把预备动作的时间分配得比较长, 以此来夸大后续要进行的动作, 告诉观众角色将要做什么。预备动作是一种物理运动, 犹如改变物体存在状态的强大的力。预备动作具有两种特性——“显性”和“隐性”。在实际生活中, 有的预备动作很容易观察到, 如挥拳的动作, 要将拳头有力地出击那就必然会有个大力的向后回收, 这就是显性的预备动作, 一般情况下人和动物的预备动作都是显性的。另外一种预备动作是不被人观察到的, 如赛车在启动时它的预备动作只有马达才能感觉到, 外形并没有什么变化, 这就需要我们设计者把隐藏的预备动作外化, 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感觉到赛车启动前的蓄势待发。

三、化身演员, 融入角色

一名优秀的动画师应懂得在设计时时刻将自己化身为演员, 并经常融入到动画角色里, 表演出角色所处状态的各种动作, 或者通过团队表演的方式

来收集动作设计所需要的数据, 将动画中的角色演活。在《魔兽世界》宣传片的制作中, 每一个镜头都经过了设计人员的反复推敲、精心表演。在设计制作时, 有的人表演熊, 有的人表演精灵, 大家都将自己融入其中, 把剧本中的角色表现得惟妙惟肖。在这种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再配合精湛的软件技术呈现出了经典的《魔兽世界》宣传片。动画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目的和需求, 因此, 我们在做动作设计的时候不能每个角色都用些老套的动作, 要清楚我们的目的始终是“赋予角色以鲜活的生命”。

目前, 国内的动画特别是三维动画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模型、材质贴图、灯光渲染等方面, 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动画表演, 有的甚至陷入了“调动作”的误区。不懂动画表演, 忽视动画表演, 调出来的动画角色就会如同行尸走肉, 没有了“灵魂”。

艺术管理与设计管理 篇8

因为,从艺术学的角度看,既然艺术设计从属于“大艺术”这一范畴,设计管理理所当然从属于艺术管理。这样的认识的确有一定道理,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这样的认识也会带来诸多不便。因为,我们所指的“设计”除了指的是艺术设计外,还包括现属于工学范畴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而设计管理所研究的对象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关于工业设计的管理或者说产品设计的管理,如果完全运用艺术管理的思维与理念来对待设计管理,似乎总有一些“勉为其难”。

艺术管理与设计管理因为都具备艺术的基因而必然会产生一定血缘联系,但是,我们仔细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在基本概念、性质目的、内容层次、手段方式等许多方面实际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1. 从两者的基本概念上看。

艺术管理是“将五个传统管理职能(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控制)在表演或视觉艺术的创作以及艺术作品的展示中应用。”(国际公共政策与管理百科全书)而设计管理则是“为了谋求设计部门活动的效率化,而将设计部门的业务进行体系化、组织化、制度化等方面的管理。”虽然到目前为止艺术管理和设计管理各自都还没有个比较公认的、权威的定义,但从以上两个相对被较多认可的解释我们不难看出,艺术管理主要是指对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管理,毫无疑问,表演艺术与视觉艺术的外延就相对较广了,而设计管理通常只是指对设计活动本身的管理。

2. 从两者的性质目的上看。

艺术管理主要为文化服务,它是要通过管理来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繁荣,最大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艺术管理首先要符合国家整个文化政策的导向,符合国家舆论宣传的导向。它一方面要把文化艺术推向大众,传播积极优秀的艺术作品,并产生必要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到民族艺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艺术管理所涉及的对象是各种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其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社会意识形态,所以,当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冲突时,艺术管理应该毫不犹豫的考虑社会效益。设计管理主要是为经济服务,它是要通过管理来使企业的设计活动程序化、规范化,以产生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尽管这种设计方案同样具有精神属性,但是这种精神属性并不能独立存在,而是要附属在一定的产品之上,进而转化为商品流入市场,其目的是要帮助商品扩大销售量。所以设计管理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极为密切,换而言之,设计管理与生产管理一样,经常考虑是如何安排最小的成本投入,来为组织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当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冲突时,在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基本公德的前提下,设计管理考虑更多的是企业效益。

3. 从两者的内容层次上看。

艺术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它在内容上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上国家对艺术文化的行政管理,二是微观层面上的艺术企业经营管理。在宏观层面上,艺术管理思考更多的是国家、艺术企业、艺术家、社会四个方面的关系如何取得协调,如何在符合国家正面舆论导向的同时创造出艺术企业的利润。在微观层面中,艺术管理思考是艺术企业、艺术中介的管理,而这里所指企业不是进行一般产品生产的工商型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是生产或经营非常特殊的产品(艺术品)为目的的企业,如画廊、剧团、演出企业等。这种产品具有单一性,针对的通常是特定消费者,有时也并不一定要完全转化为商品。设计管理则是一种具体性的管理,从层次上看,它主要是一种微观性的企业管理。这里的企业主要是指具有设计意识和设置设计部门的一般工商企业,以及独立的设计企业。这种工商企业或设计部门进行的工作主要是增加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以扩大产品的销售市场,其针对的是大多数消费者。设计管理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企业形象管理和设计项目管理。企业形象管理具有很强的规则性,而设计项目管理,更像是企业的一项工程管理,其管理思维和方式颇具程序性。随着企业对“设计”价值的认识,它正逐渐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财务、生产、营销等一样,成为当代工商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和发展战略。

然后,从两者的手段方式上看。由于艺术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管理,所以它运用的管理手段也是多样化的,国家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杠杆、行业自律规章,以及艺术企业自身的制度都是管理的重要手段。除了艺术企业自身的制度、规章外,这些手段都带有调控性,并不直接干预企业的具体事务,因此艺术管理又是一种相对柔性的管理。设计管理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企业项目管理而诞生的,它具有很强的工商企业管理色彩,设计项目管理更是设计管理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所以在设计项目过程中更强调的是企业组织和项目组织的制度与规章,带有很明显的干预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项目有计划、有步骤、保质保量的完成,因此设计管理是一种相对刚性的管理。

4. 从两者的理论借鉴上看。

艺术管理在中国只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仍然属于起步阶段,能直接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有限,许多现代管理理论只能作一定参考,而非直接套用。艺术管理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和传承,通过实际操作的思考和总结逐步上升到一定理论层次,其研究所用的思维方式通常是归纳与总结。设计管理则可以较多的借鉴工程管理理论以及现代工商管理理论,进而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与演绎是设计管理研究常用的思维方式。

除了以上几方面明显的区别外,两者还在其他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别。因此,完全把设计作为一门纯粹的艺术来管理,用表演艺术、视觉艺术的管理思维与理念来对待设计管理并不十分妥帖。设计行业所具备的理性和科学因素是其他艺术门类所缺少的,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成熟企业把设计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来对待,或者纳入到企业品牌管理之中。设计管理实际上已经逐渐融入到一般工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成为工商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下图)。就实际情况而言,把设计管理作为工商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资源或手段更符合设计管理自身的发展规律。

剪纸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契合 篇9

关键词:剪纸,现代艺术,设计,契合

剪纸艺术能够丰富现代艺术设计的传播方式,对于现代艺术的表现来说,增强现代艺术的视觉冲击力,把剪纸艺术的造型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成为了现代艺术创新的设计思维;剪纸的五彩缤纷的颜色能够提高现代设计的感染力。契合是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转化的基础和前提,就好比是人与人之间的共同语言,而要做到某种意义上的契合,必须要了解传统艺术,对剪纸艺术的图案以及内涵有一定的了解。其次,还要找到传统审美观与现代审美观上的共同点,将两种审美情趣汇集在同一种设计产品上,达到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不失时代精神的体现。本文将从剪纸的内涵上、图案、色彩、精神上浅谈如何寻求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契合,从而达到转化和过渡的效果。

一、内涵上的契合

从传统观念来看文化,现代与传统貌似矛盾的对立面,但是矛盾是对立而统一的,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是密切联系的,传统艺术是现代艺术发展的根基,现代艺术所带来的新体验,往往是传统艺术体验在新时期的再现和升级。因此,我们可以在传统文化的审美观以及视觉效果的创造上,促使传统文化的图案造型向现代艺术的转化。在现代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的契合。其中剪纸艺术就是典型的代表。比如说,我们可以在服装、广告以及产品的包装艺术上添加剪纸的艺术形象和元素。剪纸艺术作为特殊的表达情感的符号,运用于现代社会中的过程中,其内涵要经过拓展和变革,成为现代精神的一种再生。

二、图案造型上的契合

我国剪纸艺图案造型丰富,寓意深远,经常使用谐音以及象征性的方法来表达思想和情感。如颠倒的“福”字,预示着福到。剪纸艺术作为设计灵感的资源,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财富,而广告艺术设计目的的表达就可以通过剪纸这种传统艺术的寓意和象征来体现,在传播的过程中还能起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而且就从文化认同感的角度来讲,现代艺术设计中糅合剪纸艺术的精髓,更有利于受众接受,因为我国民众对这种剪纸文化所体现的认同感早已根深蒂固。

我们可以吸取传统剪纸在设计上的优点,在图形上进行某些方面的契合:1、作品中不同对象可以共用一个头部或部位,进行共用形的一种折中。2、一个形象可以从多个角度看,进行形与形重叠。选择局部进行拼接和融合,创造一个新形象。3、突出形象的本质特征,刻画主要细节,给人以更多想象空间。还可对事物最典型的部分进行夸张,使形象更具特征性。

三、色彩上的契合

中国的剪纸艺术主色调是红色,色彩单一且对比强,具有丰富的表现性。色彩往往也能够渲染和表达人的情感。我们国家经常使用的色彩是红色,红色代表着喜庆和温暖。广告设计中经常使用体现喜庆效果的红色剪纸来烘托意境,特别是在每年的春节前,这种色调的剪纸艺术使用的很普遍。使用体现文化认同感的红色来进行广告搞得设计和传播,可以产生一种受众视觉上的亲和力,这种传播效果是其它任何现代艺术都无法企及的。

我们可以寻求色彩上的契合,比如说,金黄色与黑色的剪纸能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力,在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特别是广告设计的网站上可以使用这些颜色来作为装饰、色彩所烘托的气氛和意境能够让人印象深刻,让现代艺术设计富有生机活力。我国传统剪纸艺术的颜色比较单一,但是通过颜色的调配和变化可以捕捉到时代气息。

四、精神上的契合

现代艺术设计一定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国内与海外文化之间的关系。精神上的契合,是我国传统剪纸文化向现代转化的关键,它能使作品具有文化和传统内涵的意象。从中国剪纸上来说,传统的观念是严谨的,而现代是张扬个性的。从剪纸上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是喜欢对称均衡平稳的,现代也受这种影响,但是同时又需要寻求个性表现。传统符号是较感性的,而现代是理性科学的。这些传统的形式法则和风格,都需要与现代的精神折中融合。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新观念,在原有的传统文化及图形精神的基础上,重构一种新的精神。

结语:

总而言之,民间剪纸艺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宝贵借鉴资源。以时代精神为主线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设计出富有活力的现代艺术作品,以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和视觉需求,既能很好的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又实现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对剪纸艺术的使用要以自身设计的特征为出发点,在内涵图案以及色彩方面可以有所为或有所不为。

参考文献

[1]海军.视觉的诗学:平面设计的符号学向度[J].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2]林家阳.设计创新与教育[J].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设计与艺术 篇10

1 发展渊源

从历史的角度去追溯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规律是探寻艺术与技术相互关系的客观途径之一。艺术与技术本身的概念也同样是一种历史范畴, 在不同的时期, 不同的社会背景下, 人们对它的理解与认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其涵盖的内容与涉及的范围也会存在着时代性的差异。

中国古代普遍存在着“艺技相通”的观点。早在我国先秦时期, 对艺技关系就有了十分鲜明的论述, 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 (约前369年~前286年) 在《天地篇》中曾提到:“能有所艺者, 技也”。这一著名言论被后人们总结提炼为:“技近乎艺, 艺近乎道。”在手工业劳动中, 庄子认为劳动者必然是由技入艺, 再由艺入道, 并且彼此之间是相互融合的, 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如上所述, 在中国传统手工艺制作里, 艺术包含制作技巧, 技术就是手艺, 这是艺术与技术高度统一的、完美结合的时期。然而在古希腊人眼中所了解到的“艺术” (tekhne) 和我们所了解的艺术又是不同的, “凡是可凭专门知识来学会的工作都叫做‘艺术’, 音乐、雕刻、图画、诗歌之类是‘艺术’, 手工业、农业、医药、骑射、烹调之类的也还是‘艺术’。我们只把‘艺术’限于前一类事物, 至于后一类事物我们则把它们叫做‘手艺’‘技艺’或‘技巧’。古希腊人则不做这种分别”。因此在古希腊人的理解中, 艺术和技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 并互相补充, 在劳动过程中联合在一起, 直到后来文艺复兴乃至工业革命时期的到来, 这种领域间的边界模糊性才逐渐的彼此分离开来。

2 设计艺术的本源——对“美”的追逐

早期艺术品的产生都是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的, 人类对生产活动的记录、创造与改进促使了物的产生。首先,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与法国拉斯科石窟壁画等都真实地反映了史前穴居人类生产生活情景, 并忠实地记录了世界各个文明发源地的总体面貌和变化;其次, 生产生活工具的创造与应用——从简单的石器工具到绘有图腾纹样的陶制用品无不体现了人类对实用功能的追求与对艺术形式的感知。

由此可见, 对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起推动作用的首要原因总是和人类的生存需求相关联的, 在此基础上, “美”永远是一种人之为人的本能需求, 是人对世界进行精神把握的一种方式, 它是通过人的感受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

在设计艺术史上,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对设计的审美需求、对艺术的追逐始终扮演着主要角色, 是强音与主旋律, 而技术只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和声部”。

3 现代设计艺术的“和声部”——技术伴奏

今天, 如果我们说手工业时代的设计艺术是一部艺术的田园诗的话, 那么现代设计艺术则是加入了“技术”与“科学”这个和声部的设计狂想曲。在人们对设计艺术所包含的“审美价值”表示强烈的认同的同时, 也对其自身所包含的潜在“实用价值”“科技价值”“商业价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去辅助艺术设计, 使艺术得以具体化。

实用与功能始终是设计艺术的首要特性, 在满足设计品形式美感的同时, 人们往往更多的关注于功能是否同步或与之相协调, 技术之美也体现于此。新技术的渗透促使了城市中新材料, 新工艺以及新的设计思潮源源不断的涌现,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放了设计者的思维枷锁。在建筑上则体现为对钢材、玻璃、混凝土特性的完全接受与对新的建筑构件的热情尝试。

然而, 现代科技与技术使人们的生活有了巨大的变迁的同时, 人们对技术的盲目追从也达到了顶峰, 甚至被技术所奴役。19世纪的后期西方设计界更是出现了“技术至上”和“唯技术论”的观点, 过多的关注于技术, 而忽略了人。直到“人本主义”设计理念的出现, 才使现代设计艺术中艺术与技术的天平得以平衡, 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得到较好的契合。

4 大众的美与诗意的技术并驱前进

其实要真正认清艺术与技术的异同, 我们就要从纯粹形态的科技活动及其产物与纯艺术 (fine art) 活动及其产物的比较中找到不同点。德国美学家本泽 (Max Bense 1910年~1991年) 曾经把物质对象区分为四种类型, 即自然对象、技术对象、设计对象和艺术对象。他通过三种特性对这四种类型做出了相对应的界定, 即固有性、确定性和预期性 (见表1) 。

从本泽的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对象是本身固有的, 是天然形成的;技术对象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功能需求对固有的自然对象进行改造加工, 所以其技术效用是固定的, 由于人们是按需构造, 其效用具有一定的预期性;设计对象也具有一定的预期性, 人们按照自身的构思去设计创造, 但是, 由于设计成果的欣赏者与评价者处于不同的年龄层、不同的环境层并具备不同的审美观点, 因此设计对象不具有确定性;艺术对象更趋向于感性方面, 是精神文化的产物, 它的产生关乎于创作者的灵感与直觉, 同样不具备确定性和预期性。最后, 我们所关注的设计对象处于技术对象与艺术对象之间, 可见正确把握“艺术”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我们更进一步的认识现代设计的本质特征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

4.1 艺术与技术的联姻地——包豪斯

说到现代设计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开端, 不得不提到的是现代设计艺术的孕育地——包豪斯, 它的成就有目共睹, 绚烂多彩, 并涉及到建筑设计, 工业产品设计, 设计教育等方方面面, 而这些表面光鲜的成就并不是偶然的。格罗披乌斯在1923年明确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并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作为现代设计艺术的基石。这个观点始终贯穿着包豪斯的兴起、发展乃至设计脉络延续的整个过程, 这个新的观点如同星星之火点亮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道路, 它比《包豪斯宣言》中的“把建筑、雕塑和绘画统一起来”的理想更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

4.2 现代设计师奋飞的双翼——艺术与技术

艺术与技术的联姻为现代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转机, 成为现代设计师们在设计界遨游强有力的双翼, 这对双翼在不断的设计实践中逐渐丰满起来。设计师可以通过完善的设计, 使艺术与技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为人类创造出一个舒适、人性化, 以及更为合理的人居生存方式。有鉴于此, 设计师应当全面的关注设计产品的功能、材料以及美学形式。

一个好的设计师、一个好的设计作品最根本的需要是设计思维的创新, 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对这种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并强化新的观念, 它需要以文化为基础、艺术为表现、技术为根本。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手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固然很重要, 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设计师, 文化艺术修养以及其审美创造能力的开发也是不可或缺的。从广义上来说, 艺术家所创造出来的作品一般都具有鲜明的特征与个性, 而设计家所创造出来的作品就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其物化成果得以推广与复制, 在无声无息中悄然的改变成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但是, 这些艺术设计成品的物化过程中同样是离不开技术支持的, 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应该是技术的完美体现与艺术生活化的有机结合, 也是衡量现代设计师设计成果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5 结语

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围绕着技术与精神两根脉络不断进化。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 那么人类的设计艺术将始终停留在原始艺术上的探索与随意的主观想象;如果没有艺术因素, 就更谈不上“艺术设计”这一说, 违背了人类的基本审美需求。因此技术越发的成熟, 使其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上, 它也引发了对人类精神层面的思考。而艺术的产生则表达了人的精神需求, 它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艺术与技术二者不断发生着相互交融、转换, 以一种交替的形式互相促进、发展。

艺术性和技术性在设计艺术中有着不同的表现特征, 在一定的条件下, 设计艺术中的艺术性成为设计艺术风格形成的决定因素。在现代设计艺术中, 各种功能巧思的设计在体现其巧妙的技术性的同时, 也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艺术与技术在其中得到了融合, 使我们从“绿色设计”和“人性化设计”的设计思潮中, 找到了艺术与技术融合的结点的同时, 给我们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设计享受。

摘要:从分析现代设计艺术中艺术与技术的发展渊源入手, 探讨了设计艺术中艺术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针对大众的美与诗意的技术进行了论述, 对进一步认识现代设计艺术的本质特征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现代设计艺术,艺术,技术

参考文献

[1]桂宇晖.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凌继尧, 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3]王战.功能与美的角逐:西方现代设计艺术风格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上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5]徐恒醇.广义符号学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上一篇:电气运行控制下一篇:外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