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的冷思考

2024-06-26

学校管理的冷思考(精选十篇)

学校管理的冷思考 篇1

对于管理会计的定义,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最权威的定义为“管理会计是对组织进行管理的会计,而非用于资本市场、税务和审计方面的会计(Luft&Shields,2003)”。这个定义采用的是排他法,意思是说管理会计是对内会计,不是对外的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因为后者是“用于资本市场、税务和审计方面的会计”。在我国学术界,一般直观地理解为“管理会计是以信息手段服务于组织内部管理活动的会计(张新民、祝继高,2015)”。我国将“管理会计”作为一个学科引进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管理会计的发展一直专注于管理会计工具的创造和推广使用,如全面预算管理、管理控制框架、全面质量管理、作业成本法、流程分析、价值链分析与战略成本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潘飞等,2010)。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一点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而关于管理会计课程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和定位,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张新民和祝继高(2015)指出:管理会计这门课程边界模糊,没有清晰的界定,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存在肆意“挖别的学科的墙角”来“充实”自己的嫌疑。因此,笔者通过疏理,将其与其他相关课程相互重叠的地方列示出来,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管理会计所讲授的主要内容在财务管理、成本会计、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管理部分均有涉及,而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的历史均早于管理会计。基于以上原因,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体系中对管理会计的定位大不一样。在会计专业内,一般作为必修课;在管理专业内,视师资力量的强弱而定。有足够师资力量的高校,可能作为必修课,但作为选修课开设是一定能保证的;没有师资力量的高校,就不再开设。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科目中,则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直接并入财务管理中,合称为“财务成本管理”。其实这种做法非常合理,可以避免科目之间在内容上的大量重复,同时也可以节约考生们宝贵的复习时间。

二、自2014年开始管理会计热潮涌起

相比于管理会计学科在西方的快速发展而言,其在我国30余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可以说是被边缘化了。高校普遍不重视管理会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课程的开设质量,实务界很少有专门的管理会计岗位设置,在各种资格考试中管理会计也没有被单独设置成一个科目。相反地,财务会计却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长足的发展。企业会计准则自1993年起经历了四次大的变革,分别是1993年、1998年、2001年和2006年,至今已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趋同。财务会计这一分支课程从来都是各高校会计专业的重头戏;至于管理专业,如工商管理硕士的课程设置中,会计学也基本上是由“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的主干内容构成,而且是核心课,属于必修的范围。

而管理会计可有可无,如果有师资力量且学生们的课程负担未达上限,可以作为选修课开设。在实务界,随着财政部大力推行会计电算化建设,会计软件至今已十分成熟,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中,基础的财务会计工作变得高效而快捷。由于会计信息生产效率的提高,有识之士便大力提倡做好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工作以服务于各利益相关方的决策需求,并为此专门撰写和出版了各具特色的教材,比较突出的有张新民(2014)、陆正飞(2009)、夏冬林(2009)、张先治(2011)、王冬梅(2013)等。樊行健(2008)多次开展问卷调查发现:从教学和实践需求的演变来看,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无论是在校师生还是实践工作者,都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列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各高校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教学都把财务报表分析作为必修课开设。旺盛的教学和实践需求,意味着大力开展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光明的前景(张新民、粟立钟,2015)。

会计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冷热的强烈对比直到2014年才被打破,2014年被称为我国的“管理会计元年”。自财政部1月份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后,7月又公布了首届管理会计咨询专家名单(共68人),9月发布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10月再发布了首个行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征求意见稿《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石油石化行业(征求意见稿)》,并正式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此后各省市财政局也相继发布管理会计咨询专家名单,如北京市在2015年7月公布了入选的管理会计咨询专家58人,其中特聘专家6人、选聘专家52人。自2014年10月起,《中国会计报》与中国会计学会联合主办了“管理会计之中国实践”系列活动,分为“管理会计走进企业”、“管理会计走进地方”、“管理会计走进高校”三大板块,并同时开展。2015年11月3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了“管理会计与中国制造2025”论坛,共分4个主题,分别是:制造业与会计、管理会计与制造业转型、管理会计与绿色制造和管理会计创新。至此,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两面大旗下,推进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迎来了如火如荼的局面,具体事件的归纳整理如表2所示。

三、热潮中的极端化认知

然而,借由政府的推动、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积极参与,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实践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热烈景象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认知上的误区甚至极端化的倾向。较典型的有:

1. 管理会计课程似乎无所不包。

一些实务界人士把不属于管理会计的内容当做管理会计的课程来讲授。如2014年,为了培养集团公司管理会计人才,某集团财务中心的一位老师为集团所有公司的管理会计人员和财务经理讲授了两天的管理会计课程,主要讲解持续增加价值、创造财富、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内容,结果课后遭到学员们的普遍抵制,认为过于跨界了。作为一门课程来说,管理会计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定位。但在企业实际管理工作中,可以而且必须实现交叉融合。

注:资料由笔者根据财政部、北京市财政局、会计视野网、中国会计报、中国会计学会等机构网站的新闻报道栏目整理。

2. 只有管理会计才能创造价值,传统的财务人员应该大量转岗。

在一些商学院的学生和实务界人士看来,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和税收筹划均不能创造价值,所以没有必要再开设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而应以管理会计代替。本文第一作者在2015年秋季学期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职MBA的一个班讲授核心课会计学时,由于只有32学时,没有包含管理会计的内容,课后就有学生提出以后只需讲授管理会计。由此看来,这些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并不明白财务会计是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基础课。

一些研究者认为,过去在企业,财务人员只从事基础的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和简单的分析评价工作。会计信息系统不具有财务绩效,不能很好地发挥财务管控的功能,企业应大量设置“业务财务”岗位——即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岗位,传统的财务人员应该进行转型,并转岗到管理会计岗位上来(唐勇,2015)。自成教学总监Andy老师认为:过去财务人员更多地承担了会计数据的生产、会计报表的编制,以及信息披露的工作,另外一项关于管理会计方面的工作没有大张旗鼓地提出来,而实际上这两个功能在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无法分割。

本文第一作者曾在2013年7月被邀请到一家IT行业的集团公司讲了一天“财务报表分析”的课。在与拟参加培训的高级与中级管理人员代表的座谈中发现,该企业的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因销售额的确认存在误会:销售部门确认的销售业绩高于财务部门认可的销售额,导致销售人员的年度奖金大幅缩水。该公司财务部制定的收入确认原则为,复杂的系统集成项目根据合同的约定,相关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按照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收入,而该公司有相当一部分业务为系统集成项目。由此可以看出,该公司财务部严格地遵守了有关劳务收入的确认原则,销售部门的误会源于对财务会计的不理解。最后,该公司决定在合同中添加“完工进度由独立的第三方即监理公司来确认”的条款。结果不但消除了两个部门之间的纷争,而且避免了虚增收入、虚报利润进而提前缴纳所得税的不利后果。同时,销售部门也避免了基于不实的销售业绩而多发奖金造成销售费用虚高、现金流提前流出企业而造成对企业整体经营不利的局面。从这则案例可以看出:财务会计同样可以与业务很好地融合,为企业创造价值,避免价值的损毁。只要企业能让员工建立起为企业管理活动服务的理念,给予足够的权限,并得到相关业务人员的配合,他们就可以在原部门、原岗位上做得很好,不一定需要转到管理会计岗位上来。

另外,这家公司的财务部长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不忘利用自己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为企业领导决策服务。在2015年的一些收购案中,他发现一些被收购对象虽然有很好的研发团队,但其财务报表中披露的2年及以上的应收账款达1亿元之多,经函证和实地调查确认这些应收账款收回来的可能性很小,将来很可能会注销。于是他建议高层领导要求被收购对象的净利润下调1亿元。按照平均市盈率10倍估算,仅这一建议就能为企业节省10亿元的支付对价。由此可见,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的专业判断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很大。

3. 对财务报表分析的错误认识。

有一些研究者(李丽霞、李宁,2015)认为,财务报表分析是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服务的,没有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服务的功能,所以要将三张会计报表进行重分类,改造成管理用财务报表(金永、玄立平,2011),这一做法早已有人尝试。如王冬梅(2013)构建了如何通过财务指标判断企业所采用的战略类型与执行效果之间是否一致的框架体系;张新民(2014)构建了从会计要素到战略结构、战略关系和战略方向的全新的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分析体系。

四、相关建议

1.“管理型会计”的提出。

各种极端化认知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管理会计”既带“管理”字眼,又带“会计”字眼。那么,管理会计、会计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决策中的报表分析到底有何区别呢?三者之间的关系又如何?

为叙述方便,笔者绘制了一个组织内财务与会计信息流向和相互关系示意图,如下所示:

一个组织中的业务信息系统,无论内外,均为其会计信息系统(包括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管理报表分析和财务报表分析子系统提供基础信息。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在统一的会计信息系统内,不分内外。财务报表分析系统有三大模块,分别为: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服务子系统、为信贷决策服务子系统和为投资决策服务子系统。管理报表分析系统则只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服务,但除了要用到变形后的三张管理用财务报表,还要用到其他管理会计报表。所以,管理报表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系统有一部分功能是重叠的,本文称之为“管理决策中的报表分析”。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管理会计是为内部管理活动决策提供依据的会计,而会计的管理职能除了由管理会计和管理报表分析承担,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分析也承担一部分。所以,本文就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共同服务于企业管理决策的融合部分称为“管理型会计”,而非单纯的“管理会计”。由此可知,当下探索的新型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指的就是“管理型会计”的建设,财政部大力提倡的要将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重心转到“管理会计”上来也指的是这层意思。

2. 课程设置的调整。

要让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落到实处,首先应从人才培养抓起,高校会计课程的设置具有指挥棒的作用。本文认为新形势下高校会计课程的设置应做一些必要的调整,具体方案如表3所示:

在表3中,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合并成一门课,在会计专业内作为专业核心课开设,在管理专业内作为学位课开设,较之过去的地位有了大幅提升。但财务会计的课程也必须开设,因为它与成本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管理存在着先修后修的关系。在MBA的课程体系中则要稍作变通。MBA现在改成2年制,课程多,每门课的学时短。所以只能将原来的核心课会计学分裂成16学时的基础会计加16学时的成本管理会计,让会计学这门课名实相符。财务报表分析本身就包含一部分能满足内部管理需要的信息,外加对外报告需求的广泛性,如信贷、投资、税收、审计、监管和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财务报表分析应该大力提倡并在有合格师资的高校中广泛开设。所以无论在会计专业还是管理专业内,财务报表分析都应作为必修课开设并给与足够的课时。

五、发展前景预判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建议,笔者在此不妨对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进行如下预判:

1. 短期内无法广泛应用并产生显著效益。

财政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王立彦提出,管理会计的短板在于没有产品,因而在企业实践中没有抓手。管理会计产品应包括提供独特的报告、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另有实务界人士认为,管理会计只是一个理念、一种思想,最具中国特色、最有效的就是邯钢的目标成本法,但并不具有可复制性,不能把这家公司的管理理念运用到另一家公司去,因为各个公司的性质、企业文化、业务流程、所面临的环境、竞争者都不尽相同。既然无法复制理念和方法,管理会计就不能像财务会计一样实现标准化并推而广之。因此公司必须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会计方法才能产生效益,而这就需要时间,需要选择重点,从而实现突破。

2. 一体化的应用将是必然的选择。

在美国企业里,管理会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许多中国企业里,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战略部、运营部,这两个部门都存在于企业集团总部层面,下属子公司里没有,自上而下都存在的只有财务部,成本会计集中在生产部门使用。实际上,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在企业是很难被分割开来的,所以要提倡一体化的应用。一体化的应用就需要各部门的协同和配合,以及公司文化的改变,非一朝一夕之功。

3. 管理会计的信息化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管理会计信息化需要用户化、量身定做、审慎考虑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而无法标准化。目前只有大型国企、央企和上市公司才有足够的条件深入推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并产生显著的效益。因为只有这些企业才拥有足够的专业人才且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有足够的经费对信息系统进行投入,并持续地进行升级、改造和维护。这些企业信息化工作做得好,基础数据才会积累充分。

4. 管理会计岗位人员与业务岗位人员的冲突不容忽视。

管理会计在企业只是自选动作,不是规定动作。要顺利地推进管理会计工作,必须呼吁辩证思维而非非此即彼的选择;呼吁整体观,而非局部观。企业中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三者之间应走向融合,提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了解业务,就不可能真正设计出合适的管理报表,会计服务于管理决策也就无从谈起。财务与业务的融合,相互支持、帮助是可以的,如果管理会计人员不懂业务却指手划脚、碍手碍脚,在企业就会遭到排斥。

5. 财务会计不可能被管理会计所取代,财务报表分析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于管理会计没有明确的边界和学科体系,财务会计又是其他很多课程的基础,要想学习管理会计,必须先学习财务会计,所以,财务会计永远不可能被管理会计所取代。鉴于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利用日益重要,财务报表分析的前景会被更加看好。

摘要:以2014年为界,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境遇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自2014年10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后,无论是高校、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还是实务界,都掀起了一股学习、研究和应用管理会计的热潮。然而,热潮中也产生了一些极端化的认知,这些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是十分有害的。本文通过分析错误认知产生的原因,提出冷静思考后的两点建议,即“管理型会计”的建设和高校课程设置的调整,并对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进行预判。

关键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热潮,冷思考,管理型会计

参考文献

张新民,祝继高.会计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突围之路[J].会计研究,2015(8).

张新民.从报表看企业:数字背后的秘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王冬梅.财务报表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张新民,粟立钟.财务报表分析:理论内涵与学科定位[J].财务研究,2015(1).

唐勇.财务共享服务下传统财务人员的转型[J].财会月刊,2015(19).

李丽霞,李宁.管理用财务报表应用实例--以陕鼓动力为例[J].财会月刊,2015(28).

关于企业军事化管理的冷思考 篇2

[摘要]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现代企业界一度掀起了向军队学习借鉴管理经验的热潮。他们通过推行军事化管理过程,在人才的培养、组织文化建设、各项制度的完善等方面得以优化,提升了管理水平,最终使企业走向成功。但是,如果企业管理者缺乏科学甄别管理元素的能力,不能因地制宜地加以应用,就只会适得其反。本文认为应从提高理性认识、增强管理者素养、加强人性化管理三个方面营造和谐高效的企业军事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企业;军事化管理;冷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1)01-0055-03

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世上最优秀的管理在军队。我国一些知名企业,像长虹、联想、海尔、伊利、蒙牛等都曾以实施军事化管理而闻名。他们通过推行军事化管理过程,在人才的培养、组织文化建设、各项制度的完善等方面得以优化,提升了管理水平,最终使企业走向成功。由此也不难理解,在面对着市场竞争、企业制度建设、人力资源、财务状况等诸多管理问题的整个现代企业界,何以会掀起向军队学习借鉴的热潮。

但是,企业与军队毕竟是两种根本性质不同的组织,军事管理与企业管理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根本区别。如果企业管理者只是一味地“拿来主义”,不能理性辨别军事管理中与现代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相一致的科学元素,无法客观分析企业对相关军事管理元素的实际需求,不能科学确立现代军事管理元素与企业管理文化融合的方式和时机,必然要面临承担一些严重负面后果的风险。深圳富士康企业集团员工“跳楼门”事件的发生,尽管有其个人及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出了问题。军事化管理制度曾经将该企业推向财富的巅峰,同时也使它承受了广泛的社会责难。该事件也再次引发企业界来关注“如何营造和谐高效的军事化管理模式”这一理性话题。

一、营造和谐高效企业军事化管理模式的前提:分清军队与企业的组织区别

企业军事化管理是指一个企业把军队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及管理经验作为借鉴,并把这些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及管理经验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有效地运用到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之中,同时用军队的管理思想去教育和引导员工,有效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以及战斗力。这也正是军事化管理优点之所在。但是,企业与军队毕竟是两种根本性质不同的组织,军事管理与企业管理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根本区别。

从性质上看,军队是执行保障国家安全这一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国家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军队成员的行为也是直接服从于国家利益的。这就决定了国家需要对军队实施全时制、全员额、全方位的有效控制,军队在行动的时间和方式上必须听从国家决定。而企业作为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细胞,主要是适应市场需求而生存和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竞争的法则要求企业灵活经营,不断提高对市场的各类信号快速反应的能力,适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也就是说,企业主要是处理好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同样是激励和竞争,军队管理体系与企业管理体系也有很多区别。

从激励方面看,军队管理体系中的激励机制是服从于国家的安全利益的,与国家利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出于鼓舞士气、激励斗志和官兵积极性的需要,国家以及军队各层级通常会采取各种激励手段。由于军队的职责是保家卫国,且军人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拿的是国家拨付的军费,所以激励手段中,应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例如授予某些军事组织或者个人以军队或者国家的荣誉,以使军队能够更好地担负起捍卫国防安全的特殊使命。而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利润至上。尽管我们不完全赞同“经济人”的观点,但是在追求经济利益方面,企业和员工的目标是一致的。尤其是针对80和90后的员工,他们在都市中生活成本高昂,物质需求满足难度大。从富士康员工自杀原因网上调查来看,也有59%的网友认为薪酬不均、劳动者待遇低等是惨剧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在事件发生后,企业连续两次大副提高基层员工薪酬水平,不能不说对于阻止事件继续恶化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企业员工的激励手段中,应以物质奖励为主,精神奖励为辅,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从竞争方面看,在人类的各类活动中,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战争是一种最为激烈和残酷的活动。所有的军事活动都有高度集中和极为鲜明的指向性: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以最小的代价达成战争的目的。正所谓“战场无亚军”。而企业获得经济利益则是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实现的,价值规律要求这些活动既要以自愿为基础,也要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因此,虽然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经济性质的,虽然这种竞争是无情的,有时甚至是惨烈的,但总体上并不具有军事上那种你死我活的性质,不会因此而发生剑拔弩张的战事。而且,很多企业之间的竞争着眼于长远的经济利益,因此,在自身经营能够承载的前提下,一时向竞争对手退让妥协并不会损害自身的利益,反而会由此在双方建立起稳固友好的长远合作关系,在企业之间买和卖的行为背后,是交易达成后双方共同经济利益的实现。因此,商场上的互利互惠往往产生“双赢”乃至“多赢”。

综上所述,商场终归不是战场。在宏大的市场经济实践中,究竟哪些企业适合采用军事化管理,哪些企业不适宜采用军事化管理?在什么发展阶段适用军事化管理,什么发展阶段又不适宜采用军事化管理?究竟选择哪些军事管理元素,以何种方式使之与企业一般管理元素有机融合起来?„„诸多的问题需要企业在实践中比较、权衡,最终作出科学决策。

二、营造和谐高效企业军事化管理模式的关键:提高企业管理者素养

在《孙子兵法》中有言:“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说明在军事行动中将领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的永续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主管是任何企业最根本、最宝贵的资产。”管理者可以说是企业的一面镜子,是企业的一块移动招牌。

要想打造一支英勇顽强的军队,必须有一位贤能的将领,正所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而企业管理者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必然要在这五个方面加强素养:智是指管理者要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信是指管理者自身的信誉,以及下属对组织、管理者的信任;仁是指管理者要关心、尊重、信任下属;勇是指管理者要果敢坚毅;严是指管理者纪律严明,执行严格。探究军事化管理运用效果不佳的企业,管理者自身素养有所欠缺是主要原因,他们往往在智、信、勇、严方面的素养较为突出,但在仁――这一儒家最为核心的思想上表现出了欠缺。富士康总裁郭台铭以强势的管理风格使其拥有绝对的权威,在富士康,任何级别的主管,犯错都会被叫去罚站。有一次,郭台铭看到业务人员大多坐在办公室,便斥责道:“你们现在猎狗都不出去打猎了,都坐在家门口了”,言语之中表现出了对员

工缺乏基本的人格尊重。“独裁为公”是郭台铭最核心的领导理念,郭台铭认为,“民主是最无效率的”,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民主的讨论上,不如由负责任的领导人单独决策,多位高管由于不适应郭台铭的领导风格,最终选择离开了富士康。有人认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专断是军队决策的唯一特点,其实不然,由指挥员果断地作出决定,只是限于情况紧急的前提之下,我军内部历来倡导“三大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由此可以看出,在组织决策日益科学化、民主化的今天,郭台铭仍然坚持如此专权做法,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管理者既要仁,也要严,表面上看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其实不然。仁,是管理者获得影响力的基础;严,是管理者将影响力转化为执行力的有效保证。在企业管理中,既不能如商纣王般的严管,也不能如东郭先生般的滥仁,那样就失去了秩序。确保严和仁之间有效转化的途径,就是科学合理地制定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规章制度条条框框的制约下,在规则条例有板有眼的标准中,管理者就能够做到应该讲“仁”时不苛刻,应该讲“严”时不放纵。

三、营造和谐高效企业军事化管理模式的重点:寻求制度化与人性化的平衡点

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企业在一个系统、完整、全面、细致的规章制度框架内运营。一个具体、专业性的企业军事化管理制度体系一般是由一些规范性的标准、流程或程序,以及规则性的控制、检查、奖惩等因素组合而成的。毋庸置疑,制度化是企业军事化管理的突出特点,它的好处就是做事一板一眼,严格按照制度、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但是它也有明显的弊端,主要是对员工个性的漠视,弱化自下而上的信息沟通,容易使他们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不利于员工满意度的提高。而且,过度的制度化可能会带来组织的僵硬,不灵活,使组织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也不利于员工个体的创新。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企业没有完全经历过从科学管理到管理规范化的过程,一些企业在实施军事化管理过程中,难免犯下将军事化管理简单等同于“管理者就是制度”的错误。而这些管理者自身往往又缺乏注重企业长远利益的大局观念,缺乏人性关怀的感性观念,常以服从自身利益为出发点随意制定制度、改变制度。显然,这与建立企业军事化管理制度的初衷是南辕北辙的。

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生活在温馨友爱的集体环境里,由于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容忍,使人产生愉悦、兴奋和上进的心情,工作热情和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相反,一个人生活在冷漠、争斗和尔虞我诈的气氛中,情绪就会低落、郁闷,工作热情就会大打折扣。据媒体披露,富士康的员工宿舍里的十几个人,居然互相之间连姓名都不知道,从来不打交道。这必然带来了劳动者的孤独感、失落感、无助感。企业管理者必须懂得,人是世界上最富感情的群体,人性化管理是管理者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现代企业中,员工再也不像过去那样,他们除了要求得到一份的合理薪酬之外,还要求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学习和发展的机会。管理者要想团结组织成员共同奋斗,就不能不考虑他们的需要和利益。这种对员工的重视,这种人情投资往往可以换来员工的投入感和组织的经济效益。

纵观世界各国的百年企业,很容易发现一条规律:他们无一不对员工充满人性的关怀。因为只有把员工的力量发动和汇集起来,企业才可能激流勇进,长盛不衰。就像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后,在接纳原IBM员工时,联想在所有原IBM员工桌子上摆放了一盆鲜花,并扩大了食堂的面积,给每个原IBM员工饭卡上存了一部分餐费,虽然是一些小小的管理细节,却给整个整合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反观富士康实行的军事化管理,记过、警告、除名和严惩等扎眼的名词在食堂和洗手间都能见到,员工甚至连吃饭不吃干净都要被惩罚,放盘子的地方有稽查监督是否吃完了。富士康也想变成受人尊敬的企业,他也一直在为此努力奋斗,可是一直没有理想的结果。原因很简单,他没有很好解决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那么他的组织凝聚力也就无法形成,他的持续发展也就不可能得到员工的配合与支持。

当然,企业倡导人性化管理,绝不能自由化、任性化。如果片面强调人性化,而放松了对员工的制约,就会使人性化管理变为任性化管理,就会使企业成为一盘散沙。单纯的制度化或人性化管理都是不行的。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似乎是一对永远的矛盾,非此即彼,无法融合。然而对企业管理者来讲,以规章制度约束人,以人情人性感化人,才可以达到“刚性制度,柔性管理”的境界。

“翻转”热的冷思考 篇3

据百度百科及360百科等介绍,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指由教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并在互联网发布,学生通过互联网课前观看视频提前学习,课堂上交流、讨论、完成作业与检测、实现内化吸收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起源于美国,后被我国引进推广。

“翻转课堂”尊重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翻转课堂”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教学内容视频化,使讲解内容形象直观;“翻转课堂”将教学内容碎片化,使视频容量短少精简,化整为零,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翻转课堂”少受时空限制,课前观看视频可以有一定的时空选择自由。这些,或许是“翻转课堂”的“利”。然而,许多事物常常是利弊相生,有时甚至是弊大于利。目前的“翻转课堂”就是如此。其弊主要有:

1.自主学习质量不高

“翻转课堂”的突出特点是让学生课前观看视频,自主学习,变“课堂学习—课后巩固”模式为“课前学习—课堂巩固”模式,其“翻转”抑或“反转”因此得名。这也可以叫“作业前置”或者“先学后教”。这种所谓的“翻转”“前置”抑或“先学后教”,常常被宣传者津津乐道,说它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然而,这种放羊式的自主学习,其质量值得怀疑。且不谈学生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用于课前自主学习,即便学生真有足够的时间,他们真有如宣传者所说的那么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愿意课前观看视频自主学习吗?如何监管、督促、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进行了充分的、认真的课前自主学习呢?这些,恐怕是不容回避且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样看来,这种自主学习的质量是得不到保证的,至少是值得怀疑的。而课前自主学习的质量得不到可靠保证,课堂讨论、测试等就会落空,就无法顺利进行。

2. 先学后教负担加重

以上讨论的问题被限定在“假设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用于课前自主学习”的前提内,然而要知道,这仅仅是假设而不是事实。事实上,目前全国普遍存在的疯狂应试且越来越疯的现象,早已使广大学生连起码的睡眠休息时间都得不到保证,更遑论足够的课余时间!且不说被央视等权威媒体广泛报道的河北某中学、安徽某中学等将时间利用搞到极致,实行“全方位立体式无缝管理”的情况——让学生从早上6点开始学习,到晚上11点方才结束,一天的时间被一张作息表严丝合缝地分解;周周小考,月月大考——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各地学生每天十多个小时呆在学校,有赶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试卷,有无处摆放、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试问:哪一所中小学情况不是这样?它们与被央视等媒体报道的学校只不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区别罢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科搞“翻转”学生尚且不堪重负,科科搞“翻转”简直难以想象!面对如此情况,作为教师,我们能忍心布置“翻转”作业,榨取学生的课外休息时间,让学生课前“翻转”吗?如果硬要狠心布置,能保证“翻转”质量吗?与其如此加重负担而难保质量让学生课前“翻转”,何如让他们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学习呢?当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学习不叫“翻转”,但教学既要保证质量,又要减轻负担啊,为什么非“翻转”不可?总之,“翻转”加重负担,有悖减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具有人本情怀,努力减轻学生负担,力争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而不要动歪脑筋,千方百计榨取学生的课外休息时间。

3. 网络学习条件“苛刻”

不言而喻,网络学习需要教师有娴熟的视频制作及发布技术,需要家庭、教室等场所有互联网、电脑等发布、接收、观看、下载、储存的硬件设备,这些,目前对不少教师、家庭和学校(特别是对广大农村的教师、家庭和学校)来说,还是相当“苛刻”的条件。虽然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农村学校教育投入的逐渐增多及师资配备的逐渐改善,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但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些问题毕竟还难以解决。目前,不少教师PPT制作尚且困难,遑论视频制作!而且,许多农村家庭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许多学生连起码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尚且缺乏,何来电脑、手机等“奢侈品”!这些,媒体常有报道,并非笔者杜撰。

4. 零碎学习体系难建

“翻转课堂”的视频,要求短小精简,这决定了它只能将教学内容化整为零,作碎片化处理,这决定了学生只能零碎化学习。这虽然有利于突出重点与分散难点,但毫无疑问,这些碎片化的视频,难免缺乏内在逻辑联系。这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建构知识体系。而且,“翻转课堂”的学习,时间安排也是碎片化的,为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每段视频时长或每次学习时间最多只能10分钟左右,这决定了教学容量十分有限。由于每个视频具有相对独立性(如都有导入、展开、小结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假设学生能够自主观看视频),每次如果观看一个视频,则内容太少;如果观看几个视频,则每个视频的导入、小结等显得前后繁复、浪费时间,不能保证最佳学习状态。同理,在教师组织课堂讨论的环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总之碎片化有碍科学化,有碍系统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系统的建构。

5. 视频学习弊端较多

教学借助视频,能将教学内容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直观感性地了解,有其合理性与优越性。但要知道,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够视频,都适宜视频化。语文教学中的很多内容,是不能视频化、也不宜视频化的,而要靠咀嚼、品味、想象、思考。如许多描写心理的内容、许多塑造形象的内容、许多侧面烘托的内容、许多揭示哲理的内容,等等,是不宜甚至不能视频化的。如感悟柳永《雨霖铃》中“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所抒发的作者的惆怅之情;如感悟《陌上桑》中的“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所烘托的罗敷的形象之美;如感悟白居易《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所描写的音乐之美;如感悟秦观《鹊桥仙》中“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似水柔情与如梦佳期,以及“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人生哲理与情感体验;等等。是不宜甚至不能靠视频手段的,或者说,与其牵强附会地用视频展示,引导感悟,不如让学生品读文字,想象思考。当然,视频展示的不仅仅是文本内容,还可以是教师的讲解,但无论何种情况,视频手段都不能取代学生的品读文字与想象思考。福建师大教授孙绍振先生参加真语文讨论,发表《真语文拒绝“豪华包装”》[1]一文,非常具体、深入地分析了多媒体视听作用的局限性。或许正因为多媒体视听手段的作用有限,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温儒敏先生指出:“我并不看好语文课上使用多媒体,甚至认为现在滥用的多媒体,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毒药。”[2]这里谈的是滥用多媒体的弊端,虽然多媒体不等于视频,但视频绝对属于多媒体;而且,“翻转课堂”的突出特点就是视频化,教学内容视频,必然导致学生产生视频依赖症,削弱品味语言文字的习惯与能力。习惯了声光电的热闹就不屑于品读文字的冷寂,这正如吃惯了洋餐就不愿吃中餐,穿惯了洋装就不愿穿民族服装一样。对此,温儒敏先生也有精辟论述,他在《语文课要“聚焦语用”》(博文《多媒体滥用给语文教学带来“灾难”》)中指出:“现在的语文课不断穿插使用多媒体,虽然很直观,可是把课文讲解与阅读切割得零碎了。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各种画面、音响与文字,目迷五色,课堂好像活跃了,可是学生的阅读被挤压了,文字的感受与想象给干扰了,语文课非常看重的语感也被放逐了。这样的多媒体对语文学习并没有好处。多媒体滥用给语文教学带来‘灾难。”[2]

存在和流行的东西,自有其存在和流行的原因及合理性。“翻转课堂”亦然。作为“翻转”热的冷思考,本文着重谈了目前存在及今后一段时间有可能存在的“翻转”之弊。利弊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或许,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不算遥远的未来,国家城镇化了,人民富裕化了,资源均衡化了,教育素质化了,学生负担轻了,以上谈及的“负担加重”“条件苛刻”等“翻转”弊端将不复存在。那时,“翻转课堂”有可能利多于弊,更为流行。但可以预言,不管社会经济文化怎样发展,“翻转课堂”充其量只能作为教学模式多样化的一种辅助与补充,而不能一统天下,取代一切。

参考文献:

[1] 孙绍振. 真语文拒绝“豪华包装”[J].语文建设,2013 (10).

“绿色物流”的冷思考 篇4

环保意识正在中国普遍觉醒, 打造“绿色竞争力”已成为企业的共同呼声, “绿色”与“环保”不仅是众多风能发电、混合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企业的使命, 更是与物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它存在于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包装管理、集约配送等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中。然而, 被称之为“绿色物流”的理念, 在物流领域虽然一直以旗帜和口号的形式存在, 却很难落实到企业的实际运营当中, 究竟是哪些因素限制了“绿色物流”的脚步呢?

政策的缺失

从成功案例中可以总结出, 凡是绿色物流发展较快的国家, 都得益于政府的积极倡导。这些国家政府在推动绿色物流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追加投入以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二是组织力量监督环保工作的开展;三是制定专门政策和法令来引导企业的环保行为。无论是“低碳”抑或是更宽范意义上的“绿色”, 其变革路径都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法律法规, 使得企业从政策里嗅到前瞻性机会并付诸于行动之中。以日本为例, 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制定了一系列遏制能源消费的政策, 汽车企业与电子制造企业敏锐地把握到这个机会, 生产出省油汽车和低耗能、低耗材的电子产品, 并凭此成功进军欧美市场。

对于新能源的补贴政策, 从我国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将不断有新政出台, 有消息称, 政府将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 很多生产企业认为, 这些政策是撬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点。如苏州请清华大学为其规划建设中国第一个低碳示范城, 拟推出一系列税收及融资的优惠政策, 中国外企协会透露, 已有多家跨国企业欲报名去苏州做示范工厂。

但是与物流相关的政策目前却未见出台, 这不仅使得国内的企业无章可循, 更使得外资企业遇到了障碍, 以盖世理和普洛斯为例, 二者均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据了解, 在能源方面, 盖世理所开发项目中, 35%的项目将实现碳益, 这样其全球项目的碳排放总量减少35%。在废物处理上, 全球项目中50%的建筑, 将实现废物再利用或再循环。在水资源上, 全球项目中70%的建筑, 百分之百完全重新使用雨水。同时, 在建设中采用不破坏人类和生态环境的材料, 杜绝污染物的使用。

绿色仓库的理念虽然使这两个企业走在了前面, 但是其在国内的进展仍很缓慢, “首先是绿色仓库的评估有问题, 目前没有全国性的统一标准出台方。”普洛斯全国项目总监谭总介绍并举例说, 仓库中的办公区是可以根据商业建筑物流进行评估的, 但是在仓库里的办公室都比较小, 这样评估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据了解, 环保材料的检验过程更是开发商无法忍受的, 这也是绿色仓库推广过程中的另一个门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 “很多时候我们想用一些环保的维修材料, 到当地质检站审批要拿着样品去实验、验证, 快的一星期, 慢则一个月, 作为每个环节都有时间进度表对照进行的开发商来讲, 长时间等待是会加大成本的。”

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建立并推行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是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被认为是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在美国, 绿色建筑是靠实实在在的“分数”来决定的,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给出了一个评分的方法, 根据“可持续的场地规划、保护和节约水资源、高效的能源利用和可更新能源的利用、材料和资源问题、室内环境质量”五个方面的指标进行打分。

当环保意识正在中国普遍觉醒, 投资绿色产业, 打造“绿色竞争力”已成为企业的共同呼声的同时, 人们希望与物流业相关的更多、更详细、更规范的法律与法规尽快出台, 从而为企业进军“绿色物流”铺平道路。

企业意识有待觉醒

把握“绿色物流”的先机, 除了政策, 更考验企业是否具有发现机会的智慧。对此, 许多物流企业显得无所适从。也有人不屑地认为, 这不过是企业为赚取噱头的一种手段罢了!更有人会自嘲地想, “命还没顾过来呢, 哪还顾得上讲究‘绿色’!”

从物流企业自身来说, 由于技术水平不高, 利润很低, 因此很多企业开始时都会产生一种本能的退却反应, 认识不到绿色物流其实也能给企业带来效益。

众生物流公司从事城市配送已有近10年的光景, 市场部刘成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我们的司机以前经常停车不关发动机, 每天要白白烧掉两升柴油。后来, 通过不断教育以及出台相关的管理措施, 司机师傅们逐步改掉了这个毛病, 企业也因此降低了成本。”与此同时, 一家大型物流中心负责人对记者讲, 使用节能灯+自然采光的技术和使用普通白炽灯比起来, 能够节能60%以上, 每年光电费省下的钱就非常可观。

这两个例子反映出企业在追求绿色物流的具体运作过程中所遇到的机会, 虽说大多数是细节问题, 可是这些事情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绿色竞争力作为一种战略思维, 它强调把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与环境、有益于消费者和公众身心健康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经营和战略之中, 通过向市场提供绿色产品或服务, 获得竞争优势和商业利润,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因此, 我们也把因绿色而获得的新利润称做“绿金”。

这显然不是一场公益之战。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 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尽量避免有害物质的应用, 在企业自身的每个环节中贯彻实施。中国北方公司王佐博士认为, 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或提高碳生产率, 与我们物流业的管理服务宗旨是一致的。他举例说, 降低物流成本, 作为物流企业帮助客户的首要任务, 可以通过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 诸如优化运输线路, 合理布局仓库和配送中心, 用信息代替库存, 通过改善包装提高车辆装载效率, 合理安排供货周期减少紧急发运等等来实现, 这些都可以在满足绿色和环保要求的情况下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的双赢。

这就是为什么世界领先的公司, 在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时候, 往往要对其是否满足HSE标准或ISO14000系列标准进行一系列考评, 而不是仅仅考虑价格因素的重要原因。循环经济或绿色经济正像一双无形的手推动着物流企业, 在经营决策的同时综合考虑近期需求和长远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并以此观念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实施绿色物流活动。

技术和人才的缺失

绿色物流的实施, 不仅依赖于绿色物流观念的普及和政策的制定, 还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物流技术离绿色化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本刊记者通过对企业和专家进行采访, 总结出直接或间接地阻碍“绿色物流”实施的具体障碍包括以下几点:物流装备水平较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影响了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以及仓储设施的空间利用率。

比如在绿色物流标准化上, 因为不同行业、不同管理部门, 如果没有各环节统一的技术标准, 很难保证相互之间的有效衔接。如果各环节之间不匹配, 就必须增加一些中间环节, 这样一来, 既增加了货物中间损失的概率, 也增加了能量消耗和资源占用, 使物流费用上升、效率下降。

再如因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落后, 缺少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致使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减弱, 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富基融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物流顾问卢光洋认为, “物流信息的共享可以实现供应链系统的可见性和可控性, 用信息实现传统的库存管理, 用信息提高供应链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 从而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的运作, 这些都是环保的实践之路。”

总之, 降低物流碳排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有效的系统管理来实现降低物流碳排放的效果。

与此同时, 因为各界对绿色物流不够重视, 所以目前对绿色物流研究相对落后, 致使绿色物流专业人才处于短缺的状态之中。反映在物流研究和教育上, 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还很少, 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微乎其微。物流教育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 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 现阶段大部分物流管理工作者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学习。我国高校对这方面关注程度不高, 绿色物流人才处于相对缺失的状态, 这从根本上影响绿色物流的实施进程。

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在对2010年研究热点进行展望时提到, 低碳、减排、环境将成为关键词, 对于物流业来讲, 将迎来低碳物流时代, 它要求企业从物流管理和技术层面实现和减少物流供应链中的碳排放, 这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物流学界需要攻克的历史难题。

《弟子规》热的冷思考 篇5

《弟子规》最近大热,但是我们不应该人云亦云,看看知乎大神的冷思考。

(一)

我个人是十分反感《弟子规》这样的书的,然而其书出于其时,在道理上却是说得通的。社会发展到那一步,文化扭曲到那一步,就必然会出现这样的书。

我所反感的,是现如今这样的社会里,却仍然在流行这样被扭曲之后的东西。我反感《弟子规》,和反感女德班这些,是一个道理。社会上流行这些东西,并不能和国学兴盛什么的联系在一起。

《弟子规》不过对《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么一句的阐发。但是阐发的如何呢?看上去是更加细致了,细致到了如何坐卧起居接物待人,其实明显过犹不及,如何过犹不及?其实《弟子规》少说还算,说的太多,其实更是反映了孔子一路被解释几千年后终于僵化的状态。

我想要引自己之前一个答案来佐证:

我觉得夫子的重视孝道,和后世的重视孝道,是不大一样的。夫子的孝道,是发乎心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靠什么来维系?夫子给出的答案是孝悌,一个人生下来,最先接触的是母亲、父亲,继而外扩到家人、亲人、朋友、社会,对自己的父母家人持有怎么样的态度和感情,是一个人的伦理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于他人交际的基础。《论语》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正是这种理念的体现。

由孝悌构建出的,是内对父母孝顺,外对朋友信义,上对君王忠诚,几千年的农业社会,社会结构其实是搭建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之上的。

所以一旦一种德行成为了伦理的基石,那么它的异化就是在所难免的。统治者需要推崇这样一种德行来维系整个社会的稳定,从农村的家庭到宗族,再到整个社会,孝顺成了社会最提倡的美德,二十四孝被当作范本大加颂扬,从这样的行为中,其实我看到的并不是原生的发自人性的孝了,而是让我看到了古时候的雷锋张海迪们,有了造神运动的痕迹,孝的地位越来越让位给顺字,所谓的父慈子孝的前半截就不那么重要了。

那么问题来了,父慈子孝这个概念是合乎心理的,子感于父之慈而孝。而后来的无论父母如何,都应该孝且顺,就是反人性的了,《弟子规》有:“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其中滋味,颇可玩味。夫子尚且不同意以德报怨,而易之以以直报怨,这里的父憎子孝,是怎么来的?《孟子》中提到舜于父母于其弟,我看更多也是一个[直]字,不怨,但和发乎心的孝,不一样。

我一直认为,人们孝与否,是源自于人性的,而不是源自于社会舆论的提倡,父母生我养我,含辛茹苦,我理应以孝对待,这是最基本的情感了。而这样的情感,才是夫子推崇的(父慈子孝),伦理上的价值,是基于人性自然而然可以达到的。

但是我见到的是什么情况呢?反过来了,原生的感情诉求变成了强制性的要求。很多朋友的父母其实是觉得我生了你,你就必须对我如何,为了这个孝道,你必须要做出什么牺牲,你要光耀爸妈的面子,你要对爸妈好,以后你赚钱了给不给爸妈买这个那个……这样的孝道,其实是反人性的`,之前曾经知道豆瓣有个【父母皆祸害】的小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里面那些孩子们的故事,孝道二字以及背后的道德绑架带来的家庭悲剧其实并不少。

这样的本末倒置很可怕,说礼教的本意是好的,以礼教化万民。但是为什么到了民国,加在礼教二字之前的定语却变成了【吃人的】?真的是夫子的学说不好么?

再扯远一点,这种孝道其实是满足了中国人的信仰需求的。我以前和一个朋友谈话,朋友说,其实中国人唯一的宗教就是祖先崇拜。求祖宗保佑后人如何如何,乐此不疲。而所有的宗教到了中国,变成有中国特色的某教之后,不管这种宗教原来具备保佑这个功能与否,都纷纷变成了求保佑,求佛祖保佑菩萨保佑,到了全能神三赎基督,无非还是求保佑。

答主老家是晋南农村的,前年祖母去世曾完整的经历了一次丧葬礼仪,之后发现,除了丧葬之外,几乎所有的礼仪都像是玩耍了,最基本的停灵前的香火不可以断掉,七天七夜守灵,到抬棺材一路上不许棺材落地……最夸张的是,打开我爷爷的墓室(是夫妻合葬),我爸特地观察了墓室一角的罐子,罐子里是我爷爷十几年前去世的时候停灵七天的祭祀食物,有说法说罐子里的液体是澄清的,家里人后代就顺利,如果是浑浊的,则不好。我爸上来说是清的,一家人都很开心。

在现如今,如嫁娶上梁这些事情的礼节都在不断消亡,而丧葬上,却是一如既往的严格,经历了那七八天,我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觉得体力吃不消。虽然旧社会在加速的崩坏,但孝道到如今依旧是维系农村人际关系的基石。

说孝道是发乎心的不假,但是我目力所及的,其实很多人并不是孝顺的人,但是为了社会舆论,或者为了祖先的保佑,而伪装成了自己是孝顺的。通过我奶奶的葬礼,发现了我们家的好些亲戚其实是不孝顺的,而且是不孝顺的出奇,但是在面对外人的时候,面对我们小辈的时候,嘴上还是不断宣传着自己的孝顺,宣传着一家人血浓于水,潜台词我看无外乎你们小辈将来有本事了别忘了我们这些亲戚。

这样的【孝道】让我觉得可怕。我想夫子要是穿越到现代,面对这样的孝道,他的表情肯定也不会好看到哪里去。

《弟子规》之流,可以休矣。

(二)

弟子规本质上是在代际之间的power play,即,在一组双边关系中,一方要求另一方提高情商(控制情绪表达、behavior的能力)来适应自己,是自己更加舒适的自处。弟子规本身是一个“文本”,但是亲代(包括老师在内的尊长阶级)把这个文本传递、宣扬、强化、要求诵读领悟的这个行为本身,是一种比文本本身还要强悍的语言,这种昭示着权力与阶级的语言才是“弟子规走俏”这个事件的本质。

亲代明明知道自己作为成年人,远比幼童有控制自己行为和情绪的能力,远比幼童更善于温言揖让,更善于在矛盾发生的时候通过技巧去化解而不是发泄情绪肆意妄为——但他们要求幼童这么去做,而不是去要求自己。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权力。为什么不是古代女性编写《男则》,并将它传递、宣扬给男性并要求男性遵守?为什么不是幼童编写《师长规》并要求亲代、师长去记诵?为什么国际关系中的文本(规则)是由美国力主编写、加以推广的?权力,是这种言语行为的核心。有权的一方运用权力,去要求无权的一方遵行某种让自己更适意的处事方式。

举个例子,亲代极力宣扬弟子规之类文本当中子代对亲代的尊敬,要求子代去照顾亲代的情绪与感受。但就是这帮父母,在处理自己的大孩子与小孩子之间的关系时,却普遍要求大孩子让着小孩子,要求大孩子表现出更高的情商和更高的宽容度去和小孩子相处——在这里,年龄的法则不适用了。为什么呢?弟子规里的“兄弟睦 孝在中”让我们窥见了答案:兄弟和谐符合亲代的利益,为了实现这种利益,亲代怎么方便怎么来。因为我有权力,既然我知道要求大孩子表现出高情商比较方便,我就这样做。教弟弟去敬哥哥?有点麻烦啊,要做也不是不可以,但于我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当某种秩序对我有好处的时候(代际之间的幼敬长),我才会付出努力去做。

至于弟子规的后半部分,十分荒诞。自己当圣人难,却指望幼童去当圣人了。

(三)

一本清朝的老教材而已。有些风靡一时的东西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并不是因为它本身变坏了,而仅仅是因为属于它的时代过去了。

《弟子规》在它诞生的年代无疑是一本优秀的蒙学读物,它把儒家的经典教义编成语录歌的形式,提高了私塾先生的教学效率,因而广受欢迎(类似的事情咱们在上世纪60年代也没少干)。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弟子规》不是类似《忏悔录》这样的哲学书籍,而是类似《三点一测》或《三年高考五年模拟》这样的教辅书籍。我们不会去探讨《三点一测》里面有多少精华、多少糟粕,我们仅仅关心它是否能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弟子规》本身是没有自己的精神内核的,它仅仅是官方教科书的某种缩写版。书中的思想再好,也不能归功于作者李秀才;反过来,书中的思想再差,板子也不该打在李秀才的屁股上。因为所有的思想都不是源于《弟子规》本身,而是源于它背后那个庞大的封建官方话语体系。

所以,当我们回到《弟子规》最初的面目,把它当作一本学习儒家思想的入门读物,就会发现它是好的。但问题在于,清朝的蒙童学《弟子规》,目的很明确,是为了学好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那我们的孩子学习《弟子规》是为了什么呢?

教科书都不在了,还抱着《三点一测》干嘛呢?

教科书为什么会都不在了呢?因为它落后于时代,被淘汰了呗。的确,经典中有很多前人留下的智慧财产,这是无可否认的。历史上被淘汰的东西几乎都不是一无是处。比如马车并不是因为不能拉货而被淘汰,仅仅是因为火车的效率更高罢了。封建思想也不全然是错误的,但既然我们有了更现代化的价值体系,为什么还要去故纸堆里刨宝贝呢?

具体到《弟子规》来讲,不少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道理当然是好的,但是要教小孩这些道理完全没有必要通过这些佶屈聱牙的文字来实现。父母跟孩子的互动、情感的交流比什么空洞的说教都要有效。我见过很多关于婴幼儿情感发育的心理学研究,可从没发现通过灌输某篇文字能达到什么效果。心理医生诊断的时候也不会告诉你,因为你当初没给孩子念《弟子规》,所以导致了孩子的心理障碍。话说回来,要是教育孩子是靠念一篇古文这么简单的方法就能做好的,那倒是人类的福音。

如果说认为读《弟子规》能提高孩子的识字水平,那倒不如教孩子念《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有图有画有知识有概念,这不比干巴巴的“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强得多?中国啥都缺,就是不缺好诗文。

更何况《弟子规》里还掺进来不少三聚氰胺,像什么“非圣书,屏勿视”,你要怎么跟孩子解释呢?语文课本是不是圣书?物理课本是不是圣书?都屏勿视了那也就不用上学了。“亲有疾, 药先尝”,这符合现代医学的精神吗?别等下孩子孝顺了,科学常识没了。我就不用提后面那些什么“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这些大话了,别说小孩子,你们自己有几个能做到?

封建时代的孝远远超出我们现代人的想象。举几个“二十四孝”的例子,如埋儿奉母,为了孝顺老母亲能把自己儿子活埋了;芦衣顺母,被后妈虐待也得乖乖忍着;刻木事亲,把已经死了的父母刻成木头人,每天伺候吃喝拉撒(我怀疑这个是精神病)。且不说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比如郭巨活埋儿子的时候挖到老天送给他的一坛金子,单是这么个孝法,就无法让现代人认同。在灌输给小孩之前,请确保你真的明白你将要灌输给他的是什么玩意。

热“喧嚣”背后的冷“思考” 篇6

看似大热的二手车电商市场背后也有很多地方令人担忧,首当其冲的便是来自大环境的压力。这个压力分为内外两个层面,我们不妨以优信二手车为例,来进行简单的分析。

从深层次来分析,优信天价广告的背后实际上反映了平台面对复杂的市场运营时的无力。在“去中心化”的媒介传播环境中,天价广告可以带来一定的效果,但绝不会成为占领市场的定海神针。通过天价广告立足市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为同行竞争对手做嫁衣— 二手车市场将会得到普遍关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媒介的巨变带来了新的变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不再限于广告信息这种社交化和互动化的传播环境中。现在的用户越来越容易获取他人的体验经验,而体验经验正在成为决定购买的重要因素。二手车电商市场作为一个重资产市场,线下市场的复杂性其实也决定了广告不会成为消费者决定购买的因素。二手车作为大件商品,用户在购买时往往口口相传,更倾向于听从亲朋好友的意见建议。所以,线上市场的搭建往往不是服务的结束,而是服务的开始,真正最考验各家实力的往往是线下服务和市场口碑。

诸多二手车电商平台都面临着线上有余、线下不足的窘境。大量流量直接导给车商,平台运营成本也将大幅提升。如果平台无法适应这种增长速度,产品将既没有保证、又没有服务。这对于二手车电商这样一种非常注重市场口碑和线下体验的细分领域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好车无忧创始人彭程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过这样一种观点:二手车初期成长靠流量符合电商规律,但长远看来,如果想往深里做,口碑才是最重要的,流量反倒会式微。

在如今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流量不是各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用户信任、交易落地和车源不足这三大痛点和难题才是各家最应该关心的重点。在优车诚品的CEO丛林看来,汽车电商平台在需要扎扎实实做好服务,需要多年的积淀,通过口碑传播打造二手车品牌。

除了二手车电商平台自身的流量痛点外,整个二手车电商市场还得面对来自外部的大环境压力。自从电商“入户”二手车市场以来,各种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且都获得了不错的融资。在整个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变的愈加激烈。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有竞争就有融资,有融资就有烧钱,有烧钱就有盈利难—这几乎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

用户缘何“不买单”?

前文讲到,资本的狂热将整个二手车电商行业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但与资本的热捧不同的是,市场并没有表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此庞大的二手车交易市场,线上二手车交易量只占了总交易量的10%不到,用户不愿买单导致市场触网率极低。这其中,我们既看到了里面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也看到了“堵塞”这些潜力喷发出来的阻力。

车猫网联合创始人韩光裕曾谈到,十年前就在谈二手车市场爆发,当时杭州二手车交易量还不到一万辆,十年了,业内并没有所谓的井喷。究其原因,相关专业人士表示,许多客户都还没有养成在线上进行二手车交易的习惯,毕竟买车不是买衣服,一有需要就能点开网购平台看货、下单以及付款。

此外,对于二手车,太多的负面信息充斥坊间,价格不透明,经销商暗地里调整公里数、掩盖事故车车况和评估陷阱等多种原因,让用户对二手车望而却步。

以优信二手车为例,用128项检测来打出“上优信二手车,买辆放心的”口号,平台上标有“诺”的认证车,也表示承诺问题车15天包退。看似带来大量流量,但实质上存在两个难题。

第一个难题就是车源,车源在二手车交易中至关重要,有充足的车源才能保证消费者在车辆选择上的要求。但是优信平台为了快速扩充车源,仅由线下检测技师对车辆进行十几分钟的简易检测,然后通过外部车样的收集上传至官网,就可以上“诺”的标志。其检测过程并没有用到举升机,从专业角度来看,这样的检测认证车辆会存在极大的事故车漏检隐患。

当然,这是优信目前的战略模式,为了快速扩充车源,只有通过简单检测才能让平台的车源丰富起来,为了冲交易量,押宝去博比例不会“太高”的事故车概率。这种方式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是一条捷径,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完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二手车车况透明的问题。

而第二个难题是缺乏线下服务团队和相关业务经验,平台引流过来的购车消费者是直接交给车商的,这一服务环节的缺失,不仅是消费者体验得不到保证,在消费者直面车商时,车商依旧会为了自身利益欺骗消费者,将有问题的车卖给消费者。而且由于优信不涉入交易环节,如果消费者真的买到了事故车,也很难兑现退车承诺。就优信二手车来说,“诺”的背后,退车条件较为苛刻:要求出具国家认可的具有专业鉴定资质的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的检测报告才能提出申请,最后还不一定能通过。

近期,优信与微众银行再次推出“付一半”金融产品:首付车价的一半,即可开走,期间无月供,两年后到期可选择补齐尾款或退车。但二手车金融产品的推出,有两个不足之处,一是优信与第三方金融机构为控制风险,平台上有“付一半”标识的车辆才能够享受该金融服务,选择面较窄。二是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平台方没有自主权,在消费者选择时依旧会存在通过率低与利率高的现实问题,由此可能无法解决消费者因缺钱而需贷款购车的痛点。

从本质来说,二手车电商是一个非常注重线下运营的行业,目前各类二手车电商大量投入广告,知名度提高以外,对实际的业务交易和解决用户痛点上并没有起太大作用,更多的仅仅是为下一轮巨额融资造势做宣传而已。这也难怪用户不买单了。

二手车平台们如何破冰?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对于电商行业来说,最本质的竞争力就是服务,也就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用户体验。因为二手车电商市场不是通过短期内烧钱就能捧起来的行业,更多的还是需要客户的体验和口碑传播。再者,由于二手车是低频生意,一个人买完车要过两到三年再换车。通过短期砸钱能带来这一笔收入,但是他下一次买车的时候是否还会选择你,一定只决定于他上一次的服务体验。

因此,对各大二手车电商来说,最好的策略便是不和对手在推广投入上一较长短,转而将最重要的精力用在了用户体验上面。在传统二手车行业里最有价值的竞争力就是评估师,因为验车环节是所有交易的基础,这对于二手车电商来说同样也不例外。所以想要在评估层面做好文章,就得摒弃不少二手车平台采用的外聘方式,将评估师招纳成自己的员工,不管是专业从事技修的行家,还是经过严格考核的评估人才。

此外,建立线下体验店也是不错的选择,体验店可以帮助车主和买家了解交易的各个环节,以及帮买卖双方办理过户。同时,用户亲身体验后,会对平台更加的信赖。

结束语

高铁热的冷思考 篇7

衣食住行攸关民生社稷,民众的逆耳之言不啻苦口良药。

打一仗进一步沪杭又开新篇

10月26日上午9时,随着两列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从上海虹桥站、杭州站同时疾驶而出,沪杭高速铁路通车运营。运营时速350公里,从上海虹桥至杭州最快只需45分钟,比目前沪杭既有线最快的列车缩短33分钟。至此,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7431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沪杭高铁连接上海、杭州两大城市,运营里程202公里。沪杭高铁途经上海市闵行、松江、金山区和浙江省嘉兴、杭州市。沪杭高铁与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铁路通道、杭长高速铁路和沿海高速铁路紧密衔接,并与杭甬、沪宁、宁杭等城际铁路一起,组成覆盖长三角地区并向其他区域辐射的快速客运网,不仅对上海、浙江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辐射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方便沿线旅客出行,上海虹桥至杭州间开行的40对本线高速列车以整点直达、停一站和停两站三种不同方式开行,安排更加人性化,每天运营时间从早上6:12起至晚上21:45。

沪杭高铁开通后,铁路部门调整了沪杭既有线运输方案,增开货物列车,极大地释放了沪杭既有线及区域路网的货物运输能力,以满足沿线日益旺盛的货运需求。上海至杭州之间原有一条沪杭铁路,建成于1909年,是中国最早建设的重要铁路干线之一。在全国的铁路网中,既有沪杭铁路是最紧张、最繁忙的干线之一。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在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的同时,货运需求也日益增大,既有沪杭铁路已难以满足客货运输需要,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在沪杭间建设一条大容量快速客运通道。沪杭高铁广大建设者以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为目标,仅仅18个月即建成了一条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

首次亮相沪杭高铁的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高速列车,在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创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外观优雅别致,车厢内空间宽敞,简洁舒适。

沪杭高铁的建成运营,在两地间形成了一条更加快捷的铁路运输通道,从根本上缓解了沪杭交通走廊运输紧张状况,不仅为两地的经济交流、人员往来和促进优势互补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而且在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活跃、交流最频繁的长三角地区构建了一个现代化的快速客运网,实现各主要城市的“同城效应”,加快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推动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人民网)

有曰一:若干斯年,中国高铁终于再创出了除人口数量之外的又一个世界第一,固然可喜可贺,但切不可忘乎所以。加之,相关新闻通稿中接连用了五个“最”,比之当年的老人家还要多出一个,颇有些登峰造极。试问:一旦京沪高铁通车,要用几个最?

《后汉书·黄琼传》有云:“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窃以为,还是悠着点儿好。

时空距离拉近高铁时代发轫

国庆长假前,铁路部门对武广高铁运行图进行第四次调整,高速动车组开行密度再度增加,日开行最高达160列。武广高铁在2009年12月26日正式投入运营,长约1068.8公里,途经湖北、湖南、广东三省,其中武汉至广州间旅行时间由原来的约1 1小时缩短到现在的3小时左右,是中国目前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

随着武广高铁的开通运行,飞速的动车就像一根根动脉把广州、长沙、武汉等城市紧密相连,让这些经济体进一步释放潜力,沿线区域经济变得十分活跃,一些企业也在把工厂转移到高铁开通的地方。

“我们在郴州有经销商,那是个很尴尬的地方,在广州和长沙间,开车和坐飞机都不方便,从深圳开车到郴州要五六个小时,但自从高铁开通,从深圳到广州一个小时,从广州到郴州一个半小时,非常方便。”深圳一家公司总经理陈文俊说。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王先庆表示,随着时空距离的“拉近”,粤湘鄂人员、资金、信息等流动更加频繁,资源要素整合优化进一步加速,形成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和产业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新华网)

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表示,高铁的建设必然会对区域经济产生长期的影响,引导地区间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增加旅游、餐饮、购物等相关服务业及住房需求的快速增长。

铁道部副部长王志国曾表示,高铁建设对于实现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合理布局、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作用。受高铁规划影响,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变化。

浙江嘉兴楼市在沪杭高铁即将开通之际,半年内涨30%-50%。据公开资料显示,嘉兴房价涨幅最高的是高铁站所在的南湖新区,2009年上半年每平方米只要四五千元,而今很多楼盘已经突破8000元/平方米,有些楼盘已经每平米过万。

天津泰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管学斌在泰达MSD写字楼租户签约仪式上指出,京津高铁的开通给滨海新区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商务活动明显频繁,写字楼出租量也日益增加。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地处环渤海经济区的核心,开通后大大缩短了京津间的时空距离。京津城际通达天津的滨海新区,带动了北京企业来滨海新区投资,许多企业的总部办公室设在北京,管理者乘高速铁路仅半小时便可抵达天津工厂。资料显示,京津城际高速铁路通车后有2000多家企业从北京搬到天津。到天津投资的中央企业也显著增多。(人民网)

随着贵广、南广、厦深、广深港等高速铁路相继建成,珠三角地区将形成“半小时经济圈”;广州到南宁、贵阳、武汉、长沙、福州等省会城市的时间将缩短到4小时以内,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有望成为现实。一些专家指出,伴随着高铁网络化的布局,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通畅。(腾讯网)

有曰二:高铁建设无论是对加强国内交通基础平台构建,还是对优化二三线城市总体规划,抑或是对推动相关区域经济发展,其战略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日趋显现。而民众对高铁的认识与认可,不应该也绝不能基于铁老大盛气凌人的强势。

境内一路风光国外或走麦城

中国铁道部统计中心日前透露,今年1月至1 0月客货运量均超年计划进度。客运方面,1月至10月,全国铁路旅客运量完成143791万人,同比增加12572万人,增长9.6%;为年度计划的87.7%,超进度7199万人。其中,10月份,全国铁路客运量实现新突破,发送旅客15284万人,同比增加1704万人,增长12.5%。其中,10月1日,全路旅客发送量首次突破800万人,创下继今年5月1日全路旅客发送量突破700万人后的又一新高。

货运方面,1月至1 0月,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303029万吨,同比增加31650万吨,增长1 1.7%。其中,货物发送量完成301925万吨,同比增加31611万吨,增长11.7%;为年度计划的86.3%,超进度10418万吨。1月至10月,全国铁路日均装车达到157319车,同比增加15220车,增幅达10.7%。(财华网)

铁道部还透露,将陆续开发限时运达、水铁联运、空铁联运、公铁联运、国际联运等特色产品,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尝试开行小编组、高密度城际间快速班列,探索货物列车客车化开行模式。(一财网)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说,中国科学院最近向国务院提交报告,敦促相关方面对中国大规模高铁建设计划进行重新评估。报告担心中国可能没有能力负担如此大规模的高铁建设计划,而且如此大规模的高铁网络可能并不实用。(中国经济网)

今年9月,在沪杭高铁运行试验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和谐号”CRH308A新一代高速列车动车组,最高时速达416.6公里,创世界运营铁路运行试验最高速度。目前,时速超过500公里的超高速列车也在加紧试验、研制之中。(腾讯网)

据德国《世界报》消息称,中国正在脱毛换羽,成为铁路超级大国。中国不但已成为高科技火车生产商,而且正在快速占领世界铁路市场。中国当年虽然进口了德国快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但在欧洲铁路技术的帮助下,中国通过合资企业很快掌握了先进技术,并且以惊人的速度投入到了争夺世界铁路市场的行列。(环球网)

有曰三:铁老大的铁算盘整得门儿清,把铁路货运因新建高铁运营而增加的既有铁路运输容量与高铁经营盈亏核算远远地撇开。赚了钱,铁耙子搂着;亏了钱,让高铁兜着。也正是中国铁路的如斯成本核算,让槛内槛外的一应“热钱”莫不敬鬼神而远之。

高铁终究要比飞机运行的环境复杂得多,京津城际客运专线因为距离近仅是短时间的高速,如果武广高铁以及未来的京沪高铁天天高速运行一旦出事故就是灾难性的。而一味地追求高速度,乃至用高速度换取高票价,甚或不惜降低安全保障,则实不可取。

汉语“被死亡”的冷思考 篇8

1月23日、24日两天, 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上海财大、上外和东华等6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 考生人数逾万。记者上午发现, 6所高校中, 有4所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 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 这一“学科歧视”现象引起众多考生、教师的关注。 (《长江日报》1月24日)

笔者以为语文不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认知的基本工具, 而且是进行一切学术研究———无论是社会科学研究还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对此,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和苏步青的观点颇有说服力。华罗庚认为:“要打好基础, 不管学文学理, 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 不会写文章, 行之不远, 存之不久。”苏步青曾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 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 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 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 别的是学不通的。”类似观点, 古今中外的许多大家、名家都有过深刻阐述。作为一切人文科学基础的语言学科, 母语承载着我们的思维。当然, 语文的重要性决不仅止于此。事实上, 语文从来都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通过语文, 我们可以接受审美、伦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熏陶和教育, 其潜移默化作用对于学术研究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作为一种语言工具, 汉语和英语就像人用来走路的两条腿, 你很难说究竟哪条腿更重要, 哪条腿都必不可少, 而且两条腿的长短、粗细必须相同, 否则你就是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 走路必定非瘸即跛。上述高校片面强调英语的重要性, 等于人为弱化了汉语这条腿的生长和发育, 势必造成汉语这条腿萎缩、畸形甚至退化, 即使英语这条腿粗大而又修长又有什么用呢?只能步履蹒跚或只用英语这条腿蹦着走路, 是不可能把学业和事业的路走好的。英语和语文两者不可偏废, 片面强调英语的重要性, 只能给现在的中小学生这样的暗示, 哪怕母语方面近乎文盲, 英语学得很好照样进名牌大学。试问这样的教育理念岂不是让无数个“吃”母语这个“母乳”长大的中小学生, 在“娶了”英语这个“媳妇”以后, 彻底忘了“母语”这个“娘”吗?当我们抱怨培养了众多“白眼狼”的时候, 总不肯检讨一下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为什么总是要“引狼入室”?网络时代的来临, 实际上给汉语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非常新鲜的口语和网络相结合传播。我们反对的并不是英文溜到中文里面来, 而是要反对虚无主义的文化溜到了语言里。一味以西化句式哗众取宠, 犯了语言的错误还不虚心听取意见, 这样并不能代表自己走向国际化, 从此就褪下黄皮肤了。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母语, 那么这个民族从精神上讲, 也就基本消亡了。

笔者以为应试制度的一根头发被挑动, 能牵动教育大市场的全身。教育方向的大车轮, 终究要看应试制度这个方向盘的眼色。放弃语文的招生, 具有极其不良的暗示作用, 它传达的是对人文学科的加倍离弃。不考语文的招生考试长期演绎下去, 我们的母语会不会被丢弃, 我们的中华文明会不会被丢弃?没有祖国文化熏陶的“专业人士”会不会像一台只会工作的机器, 内心冰冷, 动作机械?但愿是杞人忧天。

高校“微课”热的冷思考 篇9

1高校“微课”的本质性要求

高校“微课”的本质性要求在于“微课”要摆脱 “流行色”的浸染,“微课”应是长期的。正如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王竹立教授[1]认为“微课”热是暂时的,但“微课”是长期的。若过分夸大它的作用而失之理性,从而将这一新生事物浸染上流行的色彩,则必定会“潮”来“潮”去,难免不能保持长期的热情。尽管高校“微课”实践在全国各地已经开展的有声有色,但相关理论研究却相当滞后,深度抑或广度均显得比较匮乏[2]。至今“微课”未能形成统一的定义。有一种观点是对“微课”作顾名思义的附会理解,即“微课”就是“微型的课”、“微小的课”。其实, 这样一说,“微课”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本质区别就被无端地抹杀了。还有的将“微课”视为一段截短的教学视频或呈现为课堂录像的直接切片[3],有研究者针对“微课”的定义粗粗一算,荦荦大端者就不下十余例,这显然不利于“微课”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4]。为此,凡热心于“微课”的人士都应积极行动起来,至少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甚至艺术学的角度对“微课”展开深入研究,以期对它的认知更全面、更彻底、更科学。“微课”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微”或“课程”的问题,对它进行单轨性的阐释本身就不妥当。“微课” 固有的复杂性决定了多视角理解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譬如,若从课程资源建设的角度看,“微课”是一种重要的、适合现代需求的学习资源; 若从流媒体形态来看,它又是一种以新兴数字技术为载体的教学视频; 若从素质教育的视角看,“微课”不仅是于教师而言的新颖的教学方式,而且是于学生而言的新颖的学习方式; 若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微课”还同时是一种教学科研手段; 若从现代信息技术的角度看,“微课” 更是一种发展潜力无限的综合教学技术。只有从多角度、全方位立体认知“微课”,才能增加人们对这一新生事物的接受度,若满足于对“微课”的肤浅认知, 则一定会阻碍“微课”的正常发展。

2高校“微课”的结构性要求

高校“微课”的结构性要求表现为“微课”不 “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构词法来讲,“微”是个形容词,只起修饰之用; “课”才是核心词,蕴含了 “微课”的本质性特征。一节课所必备的结构单元, 如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等都是少不了的,而这些都要统领于一定的教学问题之下。“微课”设计者清晰的问题导向性会促成其形成明确的教学目标、有条理的教学环节以及得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与反思,从而保证“微课”实践的成功。拈出教学步骤以示例说明。一般的教学环节应包括五大方面: 导入、新内容的呈现、练习、巩固和作业布置。一节短至3 ~ 5 min,长不过10 ~ 15 min的“微课”,要同时具备这五个环节,缺一不可。 此可见其虽“微”而不“小”、虽“微”而不“简”,虽 “微”却很“全”的特征,正因如此,真正做起来,恐怕会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45 min一节课更繁、更难。 没有了充裕的时间,各个环节还要紧凑连贯,步步相随,环环相扣,有轻有重,谈何容易。这就要求“微课”设计者在每个环节都要认真思考,精心处置,方能炼制高质量的“微课”。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黎加厚教授[5]结合全国各地教师“微课”教学设计培训的经验,系统总结出17条“微课”设计的建议,大到原则性设计规划,小到技术性设计细节,点面俱到, 可视为“微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明证。因此, 比之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微课”的制作则更显得艰难不易,通常非教师一人之力能完成,它往往需要多类型、跨学科、跨专业的多个人士“协同作战”, 原因很简单,“微课”不只是技术,它还是科学,更是艺术。

3高校“微课”的适应性要求

高校“微课”的出现,正是基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然而对“微课”的适用范围并不能作一概观。高校“微课”的适应性要求体现为因材施教。刘赣洪等[6]认为“微课”的适应性要求不仅体现在学段、学科、课型方面,还体现在知识的传递方式以及知识的类型方面。滕秀梅等[7]发现不同的“微课” 教学对象要求不同的语言规范、不同的教学方式及不同的教学应用。梁乐明等[8]指出应立足于现实课堂来分析“微课”环境中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确立“微课”设计的适用对象。还有众多的“微课”理论与实践研究者都强调了在进行“微课”设计之前首先要明确课程对象的重要性。然而,现实背景下,不少人借势对“微课”肆意炒作,一哄而上,让人不消承受。孔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一直是教学活动永恒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微课”教学活动。有了适用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步骤、教学评价的制订才能有的放矢,才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才可能得以保证。另外, 在构建“微课”的适用对象时要非常细致,通盘考虑, 既要考虑对象的性别特征、社会经济地位、种族及民族在内的文化属性,还要清晰地认识教学对象的年龄、智能、学习或认知风格等个体属性[9]。

4高校“微课”的技术性要求

高校“微课”依赖技术,但“微课”不是“秀”技术,技术应为内容服务。无论是制作水平较高的如混合式“微课”和软件合成式“微课”,还是制作水平较低的如摄制型“微课”和录屏式“微课”,都离不开一般技术的支撑,如视频编辑、音频处理、视频合成、动画合成等。甚至一些更为细节性的技术要求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电脑分辨率、图文、声像、时长、画面感、格式转换、上传管理等。技术可以说是录制“微课”的重要方面,因此,如何确保“微课”的技术支持已引起研究者的充分关注[5]。然而,不幸的是,当前的“微课”录制技术并没有引起相关人士足够的重视,甚至视频拍摄和制作技术还有待加强[10],大部分一线教师在“微课”制作时所遇到的头号难题仍是技术层面的[11],“微课”资源总体建设水平不高。显然,技术因素已成为制约当前“微课”质量的一个重要瓶颈。

而与之相比,另有一部分“微课”却把技术发挥到极致,以致成了“秀”技术了。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嵌入大量的动画、跳转、字幕、图景、音频等,有形式大于内容的倾向。技术固然是“微课”不可或缺的构成要件,因为必要的技术支持,可以更好地凸显主题,活跃气氛,创设赏心悦目的学习情境,增强“微课”的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技术毕竟不是“微课”的核心要素,而充其量是个形式要件,是为内容服务的, 是“微课”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因此,若将主要精力投放到技术表现上,则势必会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另外,过分追求“微课”的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性, 也无疑会将学习者的注意力从“微课”的内容吸引到 “微课”的呈现形式上,降低了“微课”的使用效果。 再者,从认知负荷理论的视角来看,教学设计的本质在于最大程度地降低外在认知负荷,使其向相关认知负荷转变,从而优化认知活动。无关信息过多,往往会剥夺学习者有限的认知资源,进而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荷。

5结语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不仅要对高校“微课”保持极大的热情,以积极的姿态投身到“微课”理论研究与实践当中,从而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融合与发展; 同时,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一些理性的思考,以维护“微课”持久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竹立.微课热是暂时的,微课是长期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9):79.

[2]戴晓华,陈琳.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78-83,119.

[4]陈智敏,吕巾娇,刘美凤.我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设计现状研究:对2013年“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295个微课作品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8):20-27.

[4]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5]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6]刘赣洪,何秋兰.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以首届中国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4(8):11-14.

[7]滕秀梅,林亦平.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中的需要机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5):85-87.

[8]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3.

[9]张生,王丽丽,苏梅,等.微课程设计要素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14(9):72-77.

[10]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4.

关于EVA的冷思考 篇10

EVA的核心思想是:资本投入是有成本的, 企业的赢利只有高于其资本成本 (包括债权成本和股权成本) 时才会为股东创造价值。

它的定义:企业的税后净营运利润减去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所得。

计算公式: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机会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含义与通常意义上的税后利润不同, 指的是财务报表中的税后净利润加上债务利息支出, 也就是公司的销售收入减去除利息支出以外的全部经营成本和费用 (包含所得税) 后的净值。是全部资本的税后收益, 反映了公司资产的赢利能力。此外还需要对部分会计报表科目进行分析调整, 以确认企业的真实经营业绩。

资本占用 (资本总额) :是指所有投资者 (包含债权人) 投入公司经营的全部资金的账面价值, 包括股本资本和债务成本。其中债务是包含所有应付利息的长短期贷款, 不包含应付账款等无利息的流动负债 (通称为无息流动负债) 。

加权资本成本率:是指公司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的加权资本成本率。

从上述EVA的定义和公式可以看出, EVA是赢利与资金成本综合后的结果。作为综合指标, 它平衡了规模与效率之间的冲突, 使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关注投资回报, 在提高投资回报的同时关注规模效应, 这无疑是正确的, 也是EVA推广者着力强调的, 并认为EVA数值总是越大越好。但笔者认为实际上过度追求EVA的增加必然伴随着财务风险增加和其他管理风险的增加。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 EVA虽然否定会计利润, 但它仍然是基于会计利润。会计利润的高低直接影响EVA的高低, 因此, 即使对会计利润进行了一定调整, 仍不能从本质上克服会计利润作为考核指标的不足。

(2) 同所有绝对额指标一样, EVA指标无法在不同投资规模和不同行业企业之间进行比较。比如, 相同的EVA完成数并不能说明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是相等的, 更不能说明企业经营业绩是相同的, 因为它们可能存在资本成本率上的差别, 存在调整项方面的差异, 存在企业规模的不同等。

(3) EVA作为财务指标并不能取代平衡计分卡, 成为一个全能指标, 如有些人所说, “让EVA成为员工一切行为的指针”。比如, 安全环保方面的投入、员工薪酬福利方面的增加都会减少EVA, 但这可能是企业生存发展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过分考核EVA, 同样存在经营者为了短期利益损害企业长远发展的风险。

(4) 在股权资本成本率高于债务资本成本率时, 企业经营者会有增加债务资本、减少股权资本的动力来降低加权资本成本率, 以获得较高的EVA, 从而增大企业的负债, 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5) EVA使用的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 是对会计税后净利润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后得到的。哪些项目应该调整, 如何做到客观公正;谁来核定这些调整, 如何做到透明规范, 就成了问题的关键。过少的调整无法体现EVA的考核目标, 过多的调整无疑增大了考核成本, 同时也增大了经济增加值可能失真的风险。这些调整事项管理的好坏决定EVA考核的成败。

2 对EVA考核不利导向的分析

用任何一项指标考核经营者业绩, 都在体现考核者对经营者行为的引导。这种引导作用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的直接的导向 (往往体现考核者的意愿) , 另一种是隐性的间接的导向 (往往背离考核者的意愿) 。考核者应特别关注并充分分析隐性间接导向, 它往往成为考核成败的关键。

国资委对EVA计算公式:

经济增加值 (EVA) =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 (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 × (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管理费用”项下的“研究与开发费”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

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包括:

(1) 变卖主业优质资产收益:减持具有实质控制权的所属上市公司股权取得的收益 (不包括在二级市场增持后又减持取得的收益) ;企业集团 (不含投资类企业集团) 转让所属主业范围内且资产、收入或者利润占集团总体10%以上的非上市公司资产取得的收益。

(2) 主业优质资产以外的非流动资产转让收益:企业集团 (不含投资类企业集团) 转让股权 (产权) 收益, 资产 (含土地) 转让收益。

(3) 其他非经常性收益:与主业发展无关的资产置换收益、与经常活动无关的补贴收入等。

从上述对净利润的调整可以看出, 国资委鼓励企业研发, 控制非经营业务活动, 引导企业专注主业, 这是显性导向。笔者从以下几个调整项入手分析其隐性导向:

2.1 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

研发费用调整项的显性导向很容易理解, 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其导向意义显而易见。但其极有可能成为企业操控EVA的项目。所以研发费用的管理成为考核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若想使考核达到引导的目的, 必须首先对研发费用给予明确界定, 必须使企业的基础工作跟上考核的要求, 外部监督工作也要跟上。否则研发费用可能成为企业经营者逃避考核的“避风港”, 成为企业美化EVA的调节工具, 考核目标无法实现, 导致考核的失败。

2.2 无息流动负债的调整

国资委使用了“调整后资本”概念。上述调整公式将无息流动负债从资本中扣除, 虽然无息流动负债确实被企业无偿占用, 无须支付成本。但这种扣除实际上是暗示了无偿占用供应商等他人资金的合理化, 这是一个不利于良性经营的隐性导向。目前企业中“应收账款”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强势客户不按市场诚信原则办事, 违反合同规定, 无理占用供应商资金, 在某些领域问题已经很明显。如果再将这种行为合理化, 会更加鼓励企业变本加厉地占用他人资金, 不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发展。

2.3 在建工程的调整

将“在建工程”从资本中扣除, 虽不无道理, 但其隐性导向是使企业尽可能延迟在建工程转固。目前, 在建工程转固不及时已是屡见不鲜的事情, 如此考核可能会使这一现象更加突出。

对金额大、周期长的在建工程, 投入期间资金是逐步投入的, 对资本的影响是平稳的, 如果在转固后一次性记入资本, 会引起资本额的大幅变化, 从而引起EVA的较大波动, 这也应该予以考虑。

3 EVA与投资回报指标、利润指标的比较

传统财务指标中并不是没有衡量资本成本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股东投资与回报的关系。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等于或高于股东的最低要求或满足股东的预期回报要求, 则这项投资对股东来说即是成功的, 否则即使有赢利也是失败的, 不划算的。作为考核指标, 企业经营者若完成或超额完成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即达到了股东在经济效益上的要求。过度追求高净资产收益率, 会引导企业经营者采用放弃较好的投资项目或缩减投资的方法, 而保持或提高该指标, 从而失去使股东价值增加的机会。合理使用该指标, 如规定预期净资产收益率 (或股东最低回报要求) , 结合利润或调整利润指标 (如EVA使用的税后净营业利润) , 则可以达到控制企业乱要资源, 乱投资, 贪多求大, 不讲回报的低效率投资。这在企业管理中已得到验证。在满足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股东最低要求的同时, 利润指标越大越好, 当然这是在满足安全、环保等责任的基础上。

抛开对会计利润的调整, EVA指标即是对赢利与回报两个指标的综合反映, 即从赢利中扣除按股东最低回报率计算出的资本成本。如果EVA为非负数, 说明企业赢利大于或等于资本成本, 股东可以接受, 否则股东的投资就是低效的。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股东希望EVA越大越好。但过度追求EVA也会给企业经营和安全带来诸多风险。EVA仍然无法成为企业关注的单一重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EVA乃是利润与投资回报率指标的综合, 其新颖的地方是对利润进行调整。而这种调整是一把双刃剑, 调整得好则有利于股东方, 调整得不好则会损害股东方利益。同时我们应认识到为这些调整是要付出代价, 即成本。如果我们在这方面的投入不够, 则极有可能使这些调整的结果事与愿违。

从另一方面我们来反思, 为什么要对利润进行调整, 如果说按会计准则核算出来的利润不是真正的赢利, 那么我们还需要利润表吗?为什么利润不是真正的赢利, 只能说明会计准则失“准”了。这些年会计准则的变化确实呈现了尴尬的局面, 比如, 会计准则更多关注了谨慎性原则, 而在某些方面与权责制发生冲突。如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对经营者的考核一方面是考核经营者的“真实”业绩, 另一方面是引导经营者的行为, 这本身也是一对矛盾, 如经营者本年由于出售一项资产获利甚丰, 真实业绩很好, 但可能并不是股东方所倡导的行为, 正如会计利润的不尽如人意, EVA也难以尽如人意。对利润的调整可能变成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一次次博弈, 而在这个博弈过程中股东未必总是处于有利地位。

4审慎对待EVA

上述分析提醒我们, 应清醒地看待EVA的实质及其作用。它有较新的理念, 但与传统指标一脉相承, 其实质是将投资回报指标与利润指标进行综合, 并非崭新的东西, 就能解决一切考核问题, “简单地把EVA塞进一个常规的、随便制定的激励机制中, 并不能作出比大多数企业更好的业绩”。同时我们要注意它的缺陷, 除上面已提到的, 还有可能信息质量更加隐蔽等不利影响。EVA考核能否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更多取决于指标之外的管理基础。

同时应关注成本效益的比较。由于EVA存在的不足, 使用EVA并不是简单地换一个指标的问题。考核者应当清醒地看到, 使用EVA所带来的考核成本的增加。

摘要:EVA (经济增加值) 正在成为衡量中央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关于EVA笔者所听到的都是溢美之词:EVA解决了原有指标的重大缺陷, EVA赋予管理者与股东一样的关于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心态, 甚至将其说成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次革命, 是衡量一个企业最终成功的唯一标准等, 几乎把它说成是完美的。但笔者通过对EVA实质的分析和凭着参与企业管理的经验认为:EVA指标虽有一定新意, 但远非宣传者所说的那般意义重大, 使用EVA指标对企业经营者业绩考核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

上一篇:动态套期保值比率下一篇:网页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