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歌阅读教学方法

2024-07-06

初中诗歌阅读教学方法(精选十篇)

初中诗歌阅读教学方法 篇1

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的方法有很多, 其中立足语文课堂, 挖掘教材中的“红色因子”, 有效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渗透不失为一种重要途径。但为了避免将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 本文以 《沁园春·雪》教学为例, 探析在诗歌阅读中如何有效渗透“红色文化”。

一、知人论世, 感受“红色”意味

新的阅读理念认为, 文本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从阅读的基本规律看, 这种多元主要体现为三个层次:一是文本的作者意义 (主观意义) , 二是文本的社会意义 (历史意义) , 三是文本的读者意义 (个性意义) 。诗歌是诗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和自身特定处境之下的情感外露, 离不开文本的作者意义和社会意义。因此, 阅读诗歌要注重诗歌本身的写作意义和社会意义, 知人论世, 了解文本的创作背景, 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 这样才能是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才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沁园春·雪》入编苏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 革命战争、红军长征等历史只在小学生活中有一些肤浅的了解和认识, 但他们并不能深切体会到当时环境的恶劣, 更不能感受到诗人在那种环境和背景下的内心情怀。因此, 教学中要首先向学生介绍诗人创作这首诗时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去揣摩诗人的创作意图。教材在文本标题下面标注“1936 年2 月”, 这仅仅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 对学生解读文本并没有什么帮助。我们可以借助辅助资料来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特有的情怀:1936 年1 月底,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 党中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 加快了准备渡过黄河东征的战备步伐。同年2 月初, 毛泽东率部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 意气风发, 踌躇满志, 这时恰好下了一场大雪, 于是他即兴创作了这首诗──《沁园春·雪》。而这首诗在1945 年重庆谈判时才被公开传抄, 它以宏伟的意境、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博大的胸怀赢得了世人的推崇, 令国民党非常震惊, 有诗赞:“主席弘词一首, 抵过百万大军;大军征服敌人, 弘词赢得民心。”学生有了对这些背景资料的了解, 一方面初步感受到文本的“红色”意味, 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豪迈气概, 一方面又认识到这首诗的历史意义、“红色”价值, 为进一步感知诗歌思想内容、把握诗歌深刻主旨奠定了丰厚的情感基础。

二、口诵心惟, 品味“红色”意趣

诗词一般讲究韵律, 乐感极强, 平仄交错组合, 跌宕起伏, 节奏鲜明, 具有悦耳的音乐美。“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 读者静气按节, 密咏恬吟, 觉前人声中难写, 响外别传之妙, 一齐俱出。朱子云:‘讽咏以倡之, 涵濡以体之。’真得读诗趣味。”《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也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 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因此, 学习诗歌, 离不开诵读, 口诵心惟, 方能品味出诗歌本身的意趣。

“口诵”就是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正字音、读懂意思以至熟读成诵, 更要注重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 韵律节奏的和谐优美。“心惟”就是要求学生“沉浸醲郁, 含英咀华” (韩愈语) , 能够联系作者思想、个人经历和创作背景, 融入其情感世界, 忘却自我, 融入诗境, 富有感情地诵读。正如著名特级教师赵谦翔所说:“以心惟投入诗境, 是为了感知诗歌的意趣 (情趣和理趣) 。”《沁园春·雪》“整首词多用四字短句, 使句式简洁明了, 节奏轻快”, 最适宜引导学生诵读, 这一点著名特级教师张国生先生在教学中发挥到了极致, 他通过投影显示指导学生分角色诵读:

女领:沁园春·雪/ 男领:北国风光, (豪迈, 高而慢) / 齐:千里冰封———, (拉长) / 万里雪飘。↗ (高昂) /女: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男: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慢) / 女: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男:欲与天公试比高。 (高昂) / 女: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慢) / 齐: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男:惜秦皇汉武, ↘ (低沉) 略输文采; (慢) / 女: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慢) / 男: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 齐:只识弯弓射大雕↘ (低, 慢) / 领:俱往矣———, (慢, 拉长) / 齐: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高昂, 坚定)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一字一顿)

学生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容, 通过抑扬顿挫、充满情感的诵读, 感受到诗歌文本的韵律美、节奏美, 在愉悦的审美诵读中进一步体悟到诗人胸中燃烧着的“红色”激情、澎湃着的“红色”憧憬, 自然而然地品味着、享受着诗歌语言符号下蕴含着的“红色”意趣。

三、咬文嚼字, 赏读“红色”意象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是构成诗歌的基本单位, 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复合体, 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的统一。诗歌中许多意象都承载着诗人特定的情趣, 如:杨柳———惜别, 大雁———思乡, 浮云———远游等等。阅读诗歌, 准确抓住意象, 在咬文嚼字中品味意象, 赏玩意象, 不仅能在语言赏析中理解诗句的意思, 而且能在此基础上感受诗人的思想情趣, 领略整首诗的语言魅力和艺术魅力。

语文特级教师王君曾经说过:“体悟语言和灵活运用语言都得从咬文嚼字中来。不‘咬’不‘嚼’, 语言的味道就出不来, 语文的魅力也出不来。”诗歌最讲究语言的凝练, 更需要读者深入文本去“咬”, 去“嚼”, 这样, 方能体悟出诗歌语言的魅力。咬文嚼字是语文寻美的必经之路, 但要真正入味, 教师还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 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的深处, 去感知文字的温度。《沁园春·雪》意象丰富, 语言凝练, 很值得学生去“咬”, 去“嚼”。例如赏读“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 句中基于“山”“原”两个意象, 还延伸出“银蛇”“蜡像”“天公”等意象, 这本身就让学生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不仅如此, 原本不动的“山”怎么会“舞”起来了?“原”怎么会“驰”起来了?怎么还“欲与天公试比高”?学生们经过细细品味、反复咀嚼, 发现这里不仅赋予了诗中所描绘的“山”“原”雪景的动态美, 更能让读者感受到这“山”、这“原”在诗人激荡起伏的胸中充满了生命的律动, 这一切都是诗人生命内在情感的外溢, 随之喷薄而出的是一种“红色”的愿景和冲动。

四、披文入情, 探析“红色”意境

“意”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从美学角度看, 诗歌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与“理”, 诗歌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意境”就是情理形神的有机融合、合理统一, 情景交融、形神兼备。探析、体味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阅读中真正实现读者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重要途径, 而在诗歌阅读中探析、体味意境, 深刻领悟作者情感, 就不能架空分析, 必须披文入情,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来实现。

《文心雕龙》曰:“披文以入情, 如沿波以讨源。”古诗文教学的过程, 就是通过对语言文字溯源性的解读, 唤醒语言的生命活力, 进而踏入深奥的文化殿堂。又如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所说:“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 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 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 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他们都强调了在文本阅读中读者只有“披文”方可“入情”, 方可“入境”“探境”“悟境”。《沁园春·雪》的上阕展示了“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的北国生活图景, 意象丰富:长城、大河 (黄河) 、山、原、红装、素裹。教学中, 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些意象的表面进行分析, 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可以说是完全游离于诗歌文本的“意境”之外。学生通过阅读辅助资料发现, 毛泽东创作这首词时所在的袁家沟, 距离黄河尚有半天的路程。作者为什么将本来根本看不见的“长城”“大河 (黄河) ”等景象展现在诗歌文本之中?这个问题让七年级的学生独立思考确实有些难度。我们知道, 读者鉴赏诗歌是一个透过意象来进入意境以还原诗人审美体验的过程。为此, 我们引导学生还原作者的创作情境进行审美探究, 不难发现如果作者只写当时的雪景, 无非是白茫茫的一片, 相反也许还会带给读者一种萧瑟、凄凉之感, 毫无美感可言;因此, 作者只有借助想象虚拟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实现意境的空间延伸。学生通过讨论探究, 展开意象品析和意境想象, 很自然地体悟到作者实际上是通过自己视觉的延伸来达到视野的开阔 (“长城内外”“大河上下”) , 从而表现了自己胸襟的开阔、精神的开阔。下文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红装素裹”等意象同样是作者为了寄予自己的情感而想象虚拟出来的, 充满生命的跃动、愿景的美好, 更洋溢着诗人宏图大展的冲动和豪情。学生在对诗歌文本的解读中, 感受到“毛泽东笔下的雪也已经不单纯是自然界的雪, 而是纯洁、博大胸襟的象征”, 对诗歌“红色”意境的探析、体悟也就水到渠成。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阅读教学试探 篇2

第一步:吟读——整体感知 指导学生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诗歌节奏、重音,来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体验对诗歌的最初感受。

在让学生初读感知诗歌时,先结合诗歌的特点,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点击“诗音画”相结合的诗文朗读材料,创设学习氛围;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引导学生一方面注意诗文朗读材料中诗歌节奏和重音的处理,另一方面,在阅读诗歌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在网络环境下专题学习网站中,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诗歌相关的诗人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诗歌作品的社会影响等,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亲近教学文本,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重音,注意诗歌的语调、语速和感情等,学生自读后,在全班、吟读,在抑扬顿挫、轻重疾徐的朗读中,可以传达出朗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程度。通过大家评评议议,在反复的吟读中一次次感知诗歌的内容。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实践证明,吟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丰富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

【吟读的具体方法】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表演朗读、多人交替读、常速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等,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摇头晃脑、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领悟语言学习的乐趣,还了学习语文的真正魅力,代替老师的枯燥的条分缕析,还语文的本来面目。

【吟读符号】逗号、顿号停顿(1拍)分号、句号、省略号停顿(2拍)段与段之间停顿(3拍)连续(⌒)重读(▲)轻音(△)升调(↑)降调(↓)快速(——)慢速(---)等等,有了这些符号,学生便于确定基调、处理轻重、调节停顿、控制语速,更准确地传达出自己对于言语的外部形态和内蕴品格的感受和理解。

第二步:说读——体会感情

所谓说读就是通过意象,运用联想想像把它联成一个完美的意境,感悟诗情,从而体会诗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在这一环节,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教学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此时、此景中自己会有什么感受,重视对诗歌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并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模仿诗人在此情此境中诵读诗歌,体验诗人表达的意思、抒发的情感。在学生感悟有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再次结合网络学习专题中关于诗人写作的背景,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甚或网络课件中富于启发性的画面等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第三步:品读——领会意境

所谓品读就是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在这一环节中请学生自由读诗,引导学生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并把自己体会最深的词、句或诗节用“

美,美在 ”这样的句式表达式出来,学生分小组读后交流,再在全班范围进行讨论,教师随机点拨、小结。

此环节它是诗歌感受鉴赏的实践活动,应充分注重对诗歌的个性解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中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更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第四步:背读——反馈重构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了共鸣,这时再次利用网络课件播放音画结合的朗读材料,此时一幅幅画面历历在目,一种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回想。再让学生把自己看作诗人来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选用最能表现自己情感的形式朗读,进而成诵,在背读中再次感悟情感,从而达到了“诗人心中之诗——纸上之诗——读者心中之诗”这样一个鉴赏过程,完成了诗歌的重构,即再创造过程。

在此环节,教师应进行背读指导,引导学生从诗歌结构上发现规律,感受诗歌的建筑美,加深印象,使当堂成诵成为比较容易的事,完成新课学习的反馈。第五步:赏读——延展创新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通常我们的审美过程是从接触(听或看)到文本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而到离开文本时审美的体验并未结束,这种在审美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和感受往往还会跟随着我们,继续保持,甚至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有可能还会加深。例如我前面讲到的学生学习《背影》一课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就保持到现在,接近十年,也许今天他的感受还会更深。

在学生感悟诗情并能流利地背诵诗歌后,指导学生将诗歌文本与课外搜集的与此风格内容相似的其它诗歌加以对比,进行深层次赏析,扩大学生的阅读积累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在深层次赏析的基础上,还应鼓励学生通过工具书或上网查阅资料,欣赏别人的赏析、评价,进而撰写出个人课外再读的新感受、新体会、新发现,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赏评也在网上发布,与其它不同的见解进行交流。

【模式范例】

下面以《乡愁》一课为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一模式。

课前发动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方式,在网上、报刊、书籍中收集到大量与《乡愁》有关的资料,将其编选入网络课件中,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与“乡愁”有关的信息,亲近教学文本,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学习主体的创造性活动的开展。

在进入《乡愁》一课学习之前,利用网络课件播放一组精美的风景画,画面上依次出现“诗音画”、“天地人”“真善美”等字样,并辅以优美的旋律,为后面的诗歌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导语:

诗歌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它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今天我们将要步入诗歌的殿堂,学习一首现代诗《乡愁》。

乡愁历来都是文人墨客说不尽道不完的主题,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九章哀郢》中写到:“狐死必首丘”,也就是说狐狸在死的时候必然将头朝向出生的山丘。兽犹如此,人何以堪?是啊,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无论你走得多远,但总犹如风筝一样,有一根用眷眷爱心织成的丝线紧紧地握在母亲手中。你的根是在故园的井土之中,故园暂不能还,便滋生了那宝马香车也载不动的乡愁!

乡愁啊,乡愁,你是什么模样?为什么千百年来的人们想起你总是心惊魄动,泪水涟涟?下面让我们一起步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那如烟似雾的乡愁世界。

二、学习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意象领悟诗歌表达的情感;

2、体会新奇的比喻所显示的超凡的想象力。

三、(作者简介:)一首怀乡诗,满腔故园情。余光中以一首情韵悠长的《乡愁》饮誉神州,而被称为“乡愁的使者”。他是当代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1928出生于南京,1949年随家赴台湾,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等十多种。第一步:吟读——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并用笔在书上轻轻划出节奏。

2、学生结合专题学习网站中的有关划分节奏的相关知识,自由读诗,教师指导、点拨,注意读出节奏,语调:深沉;语速:缓慢;感情:愁(借诗抒心中之愁)。

3、利用多媒体课件赏读著名主持人陈铎吟读的《乡愁》一诗有助于我们理解诗人内在的情感。

4、赏读后引导学生对四个诗节比较,陈铎朗读时一个诗节比一个诗节沉重(愁怨:一个诗节比一个诗节更深)。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二步:说读——体会感情

下面进行第二步说读:所谓说读就是通过意象,运用联想和想像把它串联成一个完美的意境,从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乡愁本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本诗中,作者是用什么事物把它形象、生动、具体、可感地表现出来的?

学生:诗人运用了四个比喻句,把乡愁投射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事物上,在诗歌当中,我们称这种情感化的客观对应物为意象。我们读诗不能仅仅停留在这四个事物本身,而应该通过这些形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何人在干何事,他心里想到的是什么,想象的时候应注意要和每一个意象有所联系。

比如:第一诗节:“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通过邮票,我们也许会想到这样的画面,小时候,少年的我为了求学,远离母亲,此时正在昏黄的油灯下给母亲写信,信中会说些什么,心中会想起什么呢?(仿佛想起母亲送我到小村外,关心的话儿说不完)“我寄愁心与邮票”,只好托它载去我对母亲的思念。

起名:母子别

邮票——母子情深——依恋

朗读时注意:此时的作者是“少小离家”为读书,未经世事,还略带“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

第二诗节:夫妻别:

少年已成长为青年,由船票想到一位青年在拥挤的船中,手持一张窄窄的船票,不由想起(美丽的新娘,话别时的泪眼,上船时不停的挥手,无限牵挂的文物话语)。真是“一种相思两种闲愁”,可一想到即将与她见面,一丝淡淡的喜悦又涌上心头。真是船票窄窄,相思殷殷。(朗读时注意在与妻子分离的淡淡的哀愁中还有一种温馨的思念和似水柔情。)

船票——夫妻恩爱——思念 第三诗节:生死别

由坟墓我们可以想到当“我”归心似箭地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时,却再也听不见母亲慈爱的呼唤,看不到母亲和蔼的笑容,感受不到母亲温情的爱抚,母亲念儿成疾,也长眠于地下。:“我”跪在坟墓前,后悔当初为何要离开母亲,责怪自己为何不早日归家,内疚自己没有尽到儿子的孝道。哀悼母亲凄凉的一生。这一切只留下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浓浓悲哀,坟墓是矮矮的,而心中的哀怨却是浓浓的。(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朗读时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深深的哀怨。)

坟墓——生死悲痛——哀怨 第四诗节:故园别 幼儿时恋母情浓,年轻时思妻情切,与母亲的死别更是人生中无法弥补的伤痛。但不论是生离还是死别,都比不过现在那与祖国大陆分离的乡愁更为深广。有多少像诗人一样的台湾同胞,他们在经历了人生几多沧桑之后,此时已是人生的暮年,他们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站在高山上向大陆眺望,耳旁仿佛传来亲人的呼唤!想渡,却被这浅浅的海峡所阻!这人为的分离,它阻断了多少亲人团聚的梦想,又使多少人肉分离,天人永隔。这海峡的浩荡之水啊,怎比得过千千万万游子的思乡之泪的多、深、重!这是炎黄子孙旷古的乡愁之泪啊!所以海峡浅浅,悲怆深深。

海峡——思乡哀愁——期盼 朗读时注意:第四诗节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读出期盼团聚期盼统一的感情。(每一诗节交流后,教师进行朗读提示,学生自读、齐读,读出感情。)第三步:品读——领会意境

1、请学生自由读诗,体会诗歌语言,并把你的体会最深的一句用“美,美在”这一句式表达出来。

(教师示范,如:“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美,美在它们选取了代表“漂泊”、“隔离”、“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

2、学生自读,讨论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小结。

学生明确:(1)枚、张、方、湾,这些量词美,美在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2)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形容词美,美在反其意而用,表达了作者依依思亲、殷殷思念、浓浓哀怨、深深的期盼之情。(3)“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时间词美,美在它们不露痕迹地表示出时间的变化、情感的步步增强。(4)“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些方位词美,美在它们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反复使用营造出一种字字关情、琅琅上口的韵律。(5)“乡愁是……”这一句式美,美在它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6)文章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的小节美,美在整齐,美在对应,美在情感的层进。

第四步:背读——反馈重构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诗歌的情感,品味诗歌语言,《乡愁》一诗已走入了我们的心中,合上书,一幅幅画面历历在目,一种熟悉的声音回想耳边,我们只需要把这种感受捕捉住,用自己的嘴说出来,一句句诗句就琅琅上口了。从而达到再次背诵的目的。

1、再次听录音,心中默记,口中默念。再次感悟情感。

2、背读指导:

①本诗以时间序列为线索。②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③关情对象:母亲、新娘、母亲、大陆

④显示空间距离感的词是:这头、那头(第三诗节:外头、里头)

3、学生齐背,分小组竞赛背诵完成新课学习的反馈。第五步:赏读——延展创新

1、请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感受到的乡愁是什么?

2、将本诗与余光中的其它“乡愁”诗进行比较,体会本诗的特点。

3、结合工具书或网上资料,撰写个人感受,并在网上发布、交流。

结语:是啊,乡愁是故乡的月,乡愁是陈年的酒,离乡的年岁越长,乡愁滋味就会越浓。今天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余光中先生那如烟似雾,如泣如诉、令人荡气回肠的乡愁。乡愁是依念,乡愁是思念,乡愁是哀怨,乡愁更是一种期盼。它不仅仅是余光中先生个人的情思,更是千千万万台湾同胞共同的心声,它让我们看到了台湾与大陆原本就是血肉相连,血脉相通,这是无论怎样也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坚信两岸一定会统一。

初中诗歌阅读教学方法 篇3

关键词:诗歌教学;案例描述;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54-1

世界上最精粹的文学样式是诗歌,而中国原本是诗歌的国度。追溯中国诗歌的历史,早在殷商时代她就已出落得十分美丽,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乘着明月清风一路走来。沧海桑田,时至今日,中国的诗歌已颇有些落寞,颇有些迷惘,颇有些无耐。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正处在诗意盎然的年龄,他们照例应当喜欢读诗,应当尝试写诗,用青春的笔表露心中跳动着的情感,和亲密的朋友交换从心灵深处流泻出来的吟唱。

一、案例描述

1.通过例题找方法。展示教师结合自身心路历程所写富有真情实感的诗歌《一杯薄薄的思念》,学生聆听教师富有情感的朗读,自然而然概括出诗歌的其它特征:最集中、最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强烈情感。从中了解了诗歌的作用:大多数诗歌是为表达感情。在学生自主把握诗歌特征作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试着给诗歌下定义,进而明确诗歌比较权威的定义。在此过程中,我试图带着学生从感性的诗歌走向理性的诗歌,从感性的诗歌自主建构诗歌的概念特点,重视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在明确诗歌的定义,即抓住了诗歌的特征,明确诗歌的作用后,下面就进入本节课的重点,探究诗歌是如何来表达情感的,以余光中名诗《乡愁四韵》为例,探究创作诗歌的方法。具体过程:运用多种朗读手段,在朗读过程创设问题,学生先体会思乡之情,再从意象、修辞、感官、表现手法等方面指导学生赏析,最终明确赏析现代诗歌方法。在此过程中,不断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抓住问题本质,进行归纳能力的训练。

2.通过习题悟方法。以林徽因经典诗歌《笑》为例,学生在反复朗读、独自思考、合作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展示方法,学生积极举手,踊跃发言,清晰流畅地分析丰富优美意象所蕴涵意义,“露珠”的透明、纯洁清新;“水的映影,风的轻歌”让我们感受到笑的轻盈,如水影,如风声,这笑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花影”的美丽、温柔、甜蜜;“云的留痕,浪的柔波”使我们感受到这笑象白云飘过一样的淡雅,象柔波起伏在你心头。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优雅、纯洁、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学生对本诗中比喻、拟人修辞,视觉、听觉等感官,想象与联想等表现手法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个个意犹未尽。此时的我才真正领悟到“教会了学生方法,学生想学不好都难”的确切含义。

此时的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目前的中学语文需要诗歌教学,因为我们的学生需要诗,他们本身就是诗。他们渴望用诗的甘泉来浇灌荒芜的心田,渴望用诗的色彩来丰富苍白的情感,渴望用诗的旋律来鼓荡单调的思绪,而我们呆板僵化的语文教学却使他们远离了诗。这一堂课,我从学生们睁大的双眼、兴奋的表情、忘我的投入中感到了他们正从文字的表层不断走进文字的内里,去咀嚼,去体会诗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感到了学生们潜在的诗情在涌动;感到了他们思绪翻飞的力度;更感到了他们生命的活力在迸跳:整个课堂里都充满了诗。学生们感情神态上的种种变化真的令人怦然心动,我想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师苦苦寻觅,用尽心思要达到的课堂教学境界,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期盼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反思

1.教给学生方法。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会学生学。”学生学什么?我认为除了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学方法。自古以来,学者们就注重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如孔子提出“学而时习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学习方法;朱熹提出“熟读精思”等学习方法。在《亲近诗歌》这一课中,通过对诗歌文章的比较,明确诗歌的概念和作用,进而探究创作的方法,让学生在感悟场中掌握方法,并用所学方法创作诗歌。学生学会创作诗歌的方法后,就能激发他们的读诗兴趣,提高他们的读诗能力,增强他们的写诗素养。一旦学生掌握了读诗写诗方法,笔下就会展开美妙的画卷,在胸中构筑起一片靓丽风景。

2.亲近经典名作。语文是工具性和文学性的统一,是语言和文学的有机统一,语文归根到底应回归语言的确审美教学,要想有好的效果,必然要引领学生亲近经典名作。在本节课中,我选择了名家名诗,分别是余光中的《乡愁四韵》、顾城的《远与近》、林徽音的《笑》,这些诗歌,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在构思、意境、语言、手法方面堪称中国现当代新诗之典范。学生读这样的作品,即使一知半解,也会津津有味,陶醉其中。这样的经典诗歌,才会给学生带来冲击、带来震撼、带来快乐。在教学中选取更多的经典,显示了一种宽宏的文化视野和博大的文化胸襟。如果我们放弃了经典阅读,就等于放弃了阅读中最美丽的部分。

3.贯注人生真情。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我一直认为,积极向上、健康美好的情感能陶冶人的情操,充实人的精神,拓宽人的思想,增强人的爱心。学生美好的情感被调动起来,可以成为强大的学习动力,推动他们去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发愤图强,创造美好的未来。为此,语文课上我经常要求自己和学生读文章要联系生活体验,读出自己,课堂上,我试图用自我心路“垫底”,“征服”学生的心,用源自自我灵魂的刻骨铭心的真诚,唤醒学生的真爱、学生的真情。我想用自我人生来教书,用自我人生来上课,用自我人生来“挑拣”语文课的内容。

浅说诗歌阅读教学的着力点 篇4

傍晚, 潮湿的天气, 沉闷而又压抑, 满脸皱纹的老妇人, 形容憔悴, 衣服破旧。她弓着腰, 迈着颤巍巍的脚步, 翻箱倒柜, 四处寻找, 是在怀旧, 还是在憧憬?一次次寻找、一次次失望、一次次期待, 终究一无所得, 于是她叹口气, 沉默下来, 浊泪盈盈。

这是一幅非常感人的生活画面。可惜的是, 阅读教学中, 一些教师并没有把学生引入这种意境, 只是把概念性、结论性的东西“塞”给学生, 学生缺少了对这种意境的深切而直观的体悟, 自然难以理解主人翁那种撕心裂肺、痛不欲生的感受, 这样的阅读教学显得肤浅而粗糙。

要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的意境之中, 有几个过程不可不深入进去:

一是梳理出诗中人、事、景、物

人、事、景、物是诗歌的意象, 这些意象有的直接呈现出来, 叫做显性意象, 有的隐藏在背后, 叫做隐性意象。一首诗里, 既有显性意象, 又有隐性意象,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 显性意象是“人物陈子昂、幽州台和空阔的天地”等, 而“幽州大地, 战火遍地, 烽烟四起, 夕阳在山, 晚风劲吹, 诗人的失望与期待”则是藏在文字后的隐性意象。阅读时, 往往会更多地关注显性意象, 忽视这些隐性意象的发掘与品味, 这样就很难准确地把握陈子昂那种旷绝今古的伤感与孤独, 对诗歌呈现的意境也就缺乏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理解。再如“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一句, 吟咏之中总觉得韵味悠长, 为什么?首先在于它包含的人、事、景、物极其丰富, 有“烟波、沧海、暮霭”, 其次, 隐性意象也不少, 如“人立船头、回首怅望, 岸上送别, 友人离去, 前途迷惘, 思念与担忧”等。恰恰是这些隐性意象扩展了诗的内涵。

二是将显性和隐性意象组接成层次分明、情感丰富的立体画面

意象组接, 是一个联想与想象的过程, 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这个过程最见阅读者的心智与阅读的个性。同样以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为例, 假如我们把刚才提到的显性意象和隐性意象联系起来, 会组接成这样一个画面:

残阳如血, 暮云四合, 诗人面容苍老, 长须飘拂 (姑且这样想) , 寒风萧萧, 长衫飘飘, 尽显孤独和悲壮。远处狼烟滚滚, 而天地空旷, 四野沉寂, 高台残垣破败而清寒。

在这个画面中, 幽州台的破败与主人翁的苍老, 天地的阔大与人物的渺小, 乌云的凝重与残阳的热烈, 现实的苍凉与时空的厚重形成强烈的对比与映衬, 具有无穷无尽的震撼力。

诗歌教学就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引导学生去这样联想和想象, 去剪切组合, 形成层次分明、情感丰富的立体画面, 通过画面来“想见”与“品味”。

这种“想见”与“品味”, 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能够充分展示学生阅读的个性。如“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教学时可以大胆想象:

布满蜘蛛网的破旧瓦房, 一扇破窗户, 老人端坐窗前, 心情沮丧, 目光暗淡, 痴痴地盯着眼前的梧桐叶, 倾听滴答的雨滴声:一滴, 两滴, 三滴……

单调而凄凉的雨滴声!

这样想象, 画面出来了, 色彩出来了, 诗歌形象出来了, 读者的感受也出来了, 达到了“入情入景入人心”的教学效果。

三是感悟诗歌意境不能脱离人物的经历

“知人论世”是基本的阅读方法, 诗歌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如《登幽州台歌》之所以有那样震撼人心的审美力量, 还与诗人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诗人:1.渴望建功立业却报国无门;2.战火连天而忧国忧民;3.青春易逝却事业无成等许许多多的矛盾交织在心际。他站在幽州台上, 不平, 愤怒, 无望, 呐喊!他的孤单和无助等等都表现出来了。再如前面提到的“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 同样饱含着诗人的艰辛与痛苦:为什么离去, 流落何方, 何时相见, 男女主人公的哀怨与忧愁、难舍与迷茫都饱含其里, 因而才有如此的感染力。

诗歌阅读的方法 篇5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

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用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 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

三、积累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

1、写景诗:写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的写法描绘山川美景,抒写热爱祖国河山之情,或抒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的高洁品格。

2、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3、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颂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4、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宝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涵。

5、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

6、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这类诗成就最高明的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四、掌握常用的典故和惯用意象

初中诗歌阅读教学方法 篇6

诗歌是利用艺术形象来感染人启发人的。作为读者,首先接触到的也是诗歌中塑造的形象。诗歌鉴赏,首先要去感受,然后再领会、分析、理解、评价。感受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步。只有走好这一步,对诗歌的理解才不会肤浅、片面,评价才不会出现错误。诗歌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过好感受这一关。

一、联——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塑造的形象,必须启发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将诗歌的文字材料转化为各种直觉形象。学习《水调歌头·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要理解“胜似闲庭信步”,应引导学生想象“极目楚天舒”的情景:毛主席在万里长江之中,时而披波斩浪,时而仰泳休息。仰望蓝天,天似穹庐,多么辽阔,多么高远;遥望远处,碧波荡漾,浩淼无垠。水天相接,人的心胸顿时开阔了,心情一下子舒畅起来。因此,在滚滚长江中游泳,毛主席才产生了“闲庭信步”般的感觉。学习《沁园春·长沙》,要充分地理解“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诗,除了理解“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之外,还要将“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化为形象,使学生眼前浮现出飒飒秋风之中,面对滔滔江水和蓬勃秋景独自伫立,陷入沉思的一个政治家、革命家、诗人的形象,这是至关重要的。

二、调——开发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

诗歌语言是精练含蓄的,它的原则是以极简括体现极丰富,寓万于一。用典是诗歌写作中一个重要的方法。理解典故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去准确全面地理解。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作者为什么用“长沙水”代指长沙,又为什么用“武昌鱼”代指武昌?原来湖南一带有“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的说法;三国时期吴主一度打算迁都武昌,那些反对迁都的权贵放出歌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可见武昌鱼在当时就很有名,所以这样借代。对于理解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仅靠课文下的注释是不够的,还要联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相关内容,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不然就很难抓住精髓。

诗歌的教育作用要靠感情上的潜移默化。诗歌的特点在于抒情。鉴赏诗歌在于领略诗人抒发的情感,期望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大堰河——我的保姆》第四节第五行写道:“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这里“乌黑的酱碗”和“乌黑的桌子”交待了大堰河一贫如洗的生活。过去,穷人吃不起菜,只能上顿下顿地吃咸菜和酱,酱放得时间长了就会成为黑褐色;而且过去穷人买不起细瓷碗,只能用涂满褐色釉料的粗瓷碗;不刷油漆的木饭桌用得久了,也会变成乌黑的颜色。这里就需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常识积累,化抽象为具体,变遥远为切身,去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

如果学生没有与诗歌相关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教师必须尽量提供。要理解《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千古流传的名句,体会作者用眼前景暗写离别情,需要参考以下内容:

宋代汴河两岸多植杨柳。

古人有折杨柳枝送别的习俗,因此古人常将折柳或柳树和惜别连在一起,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北朝乐府)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其中至少《渭城曲》、《凉州词》、《春夜洛城闻笛》是学生熟悉的,应该设法使学生相互联系起来,帮助理解。

前面讲的是对于诗歌感情和思想的理解。另外,要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可以联系《语文》(必修)第五册诗歌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诵读的节奏》,正确把握诗句的节拍;还可以联系诗词格律的知识,体会汉语特有的声韵和谐之美。

三、补——变零散为完整,化局部为整体,与诗人的思维合拍

诗歌的语言凝炼,跳跃时很大,阅读时需要读者把跳跃的、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连缀起来。另一方面,诗歌塑造形象,不可能像小说一样描写得十分完备细致,它往往只是表现事物的某些重要特征。阅读时需要读者根据自己在生活实践中的经验,在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完整的形象。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前三句,每句都将三种事物合成一组,三组共写了九种事物,表面是九个名词的罗列,好像没有必然联系。但是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就将这些融在一起了:夕阳西下,一个行色匆匆的旅人在西风中独自骑着一匹瘦馬走在冷落的古道上,满眼是让人倍感萧索的秋景,枯藤老树显示出已是深秋岁暮,寒鸦栖于树上,可是“我”在这岁末时节仍然漂泊无依,有家难回。而眼前的“小桥流水人家”营造的却是一种温情脉脉的氛围,可团聚毕竟属于别人,留给“我”的只是无尽的颠沛流离。于是“断肠人”的辛酸与忧伤便散落于全文,将种种景物连缀起来。同样,对于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如果忽视末尾两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就不能充分了解作者的喜悦之情。

对于王安石《泊船瓜洲》就要“春风又绿江南岸”,人们说一个“绿”字境界全出,因为作者抓住了“绿”这个春天最为典型的特征,从而表现了春景的美好:那么要体会这一点,就要联系生活,想象春景,在自己再创造的诗境中把握思想,品味感情。

诗歌阅读教学中发散思维的运用 篇7

一、教师引导学生找准阅读发散点

(一) 以背景为发散点

发散思维的内涵明确提到以想象、猜想和推想为媒介进行发散, 所以在诗歌阅读教学中, 教师需要简单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 启发学生想象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由此进一步猜想作者会从哪个角度构思, 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创作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当时五四运动的热潮刚退, 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列强利用各派军阀统治全国各个区域。作者面对这种混乱的时代, 深感社会现实的黑暗, 就在他极度愤怒的情况下创作了此诗。

教师为学生介绍完背景之后, 就要引导学生由此联想一下中国人民当时的具体处境 (也可适当结合电视剧中的某些情节联想) , 再进一步引出郭沫若作为上层爱国知识分子中的一员, 每天亲眼目睹着这一切———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以及各派军阀处于相互斗争之中等。面对这样的国内外情况, 作者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及情感呢?

教师提问到此时, 初中生会积极踊跃地给出若干个不同的答案, 如:心痛、愤怒、悲伤、无奈、无助……综合这一系列的回答, 我们可知, 作者当时的心情应该是非常消极、低沉和失落的。此时, 教师要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维, 作者在这种心境下作诗,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他的诗歌中也会处处充满这种悲情呢?教师可以就此带领学生进入诗歌具体领悟了。

(二) 以题目为发散点

一般, 诗歌题目会点明作者选题的角度和方向, 因此从这个角度发散, 思维的目标就进一步明确了, 利于学生较准确地整体把握诗歌内容。而且有些诗歌的题目很直观地体现了诗歌内容和作者感情, 如:余光中的《乡愁》, 这首诗的第一层蕴意就是写作者的思乡之愁, 从这里我们就应猜想或推想一下, 这首诗如何构思或用那些意象突出乡愁, 我们知道古人一般借秋景图或节日来寄托思乡之愁。对于《乡愁》的构思我们就会产生好奇和许多疑问, 也有学生会问难道他仅仅写乡愁吗?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感?难道他有家不能归吗?是什么原因让他不能回家呢……

我们继续思考《天上的街市》, 题目只提到了一种虚无的事物, 而丝毫未涉及到心情、感情之类的字词。那老师该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呢?教师可以从“街市”入手, 虽然“天上”是虚无缥缈的, 学生不了解, 但“街市”对于学生来说, 并不陌生。教师就可以将其作为思维发散点进行引导, 启发学生思考街市的特点。这时学生就可以借助发散思维想街市的相关特点, 答案应该会纷繁复杂。如:人来人往, 车水马龙, 夜晚的街市更美、因为灯光璀璨, 物品繁多, 热闹非凡……其实, 这些特点都能体现出街市的繁荣之景, 从而也能够想象到人们的生活是自由、美满、幸福的。

此时, 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 如:由此诗的创作背景,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境, 那么处于剧烈悲痛之中的郭沫若为何要将“天上的街市”作为诗歌的标题呢?这其中有什么联系吗?我们都知道天上的街市是多么神奇、多么缥缈、多么美丽, 而且其中充满了快乐、积极、活跃的因素, 这似乎与作者的心境显得格格不入啊, 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 谈个人看法了。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略加引导。如:同学们, 可结合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思考, 作者童年时身处大山, 受大山的的阻挡, 没见过外面世界的精彩纷呈、更没有经历过什么。这首诗就是借助孩子那颗纯洁之心突破群山的重重障碍, 想象着山的那边是什么, 想着要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对于这个孩子而言, 山那边的海就是他要坚定信念, 经过奋斗所到达的地方。教师通过和已学知识的联系, 作了引导之后, 大部分学生就慢慢地理解了, 原来天上的街市就是作者所憧憬的, 也是他想实现的理想。

(三) 以意象为发散点

“诗歌特别讲究意境。诗的意境是指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象和意境密不可分, 意象是我们体会意境的前提, 但意境又高于意象。

《天上的街市》中反复强调了两个意象, 即“街灯”和“明星”, 作者很善于捕捉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教师需引导学生回答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大部分学生会很明确地看出其相同点:明亮, 而不同点就略显多样化了。不过还是有许多学生想到了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 即街灯在地上, 明星在天上。由此, 作者就巧妙地将天和地联系起来了。接着作者又由街灯联想到街市, 再由街市联想到陈列的物品, 最后引出街市中的人, 即牛郎织女。这样来回环往复地由地写到天, 又由天写到地, 而且还联想到了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将各种美好的事物构成一个和谐完美的统一体。

师生通过对意象的共同领悟, 每个人心中都能够形成一幅完整优美的画面了。让大家大致勾勒一下自己心中的这幅画, 这样可以使学生再次发散思维, 从而对诗歌有更深的领悟。

二、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发散性阅读

在教师的引导下, 师生以培养发散思维为主要目的, 共同学习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探讨诗歌的主要内容及其作者的思想感情。接着我们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练习内容, 通过教师的适当指导, 让学生自主发散思维, 理解诗歌内容。

大多学生看到题目都会立刻猜想出这首诗是借助秋景寄托作者的一种愁苦之情, 这种定位大致是正确的。

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朗读此诗之后的真切感受, 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 但许多学生认为:“诗歌语言简洁、自然、优美, 读起来很顺口。”还有一部分学生回答:“读完之后, 愁苦之情会油然而生”等。无论是从形式, 还是从内容谈体会, 学生们都能够抓住此诗的大致特点。可唯一欠缺的依然是用发散思维联系已学知识, 并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发散性思考。

在学习《天上的街市》时, 我们就特别注重意象之间的特点及其联系, 学生也应注意思考一下《天净沙·秋思》之中是否也涉及到了一些意象。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依次寻找诗歌中的意象。这样学生就会惊奇地发现整首诗几乎每个词语都是意象, 此时他们就体会到了此诗的独特之处。经过老师的点拨之后, 接下来学生应通过意象学生通过意象体会意境的思维就比较顺畅了。

三、教师带动学生拓展发散思路

通过课堂上师生的共同分析以及学生的自主练习, 教师可以将两首诗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自己思考 (上转第61页) (下接第63页) 做诗歌阅读时的思维方法, 尤其是发散思维的培养要点。最后老师进行总结, 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发散思维在诗歌阅读中的重要性。

诗歌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路径探讨 篇8

所谓“体验式教学”,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以任何可用感官作为媒介, 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介某一事件、人物、环境、思想等方面。” (1)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 教师从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出发, 以学生的个体经验为前提, 强调通过特定情境的创设, 使学生通过亲历来理解并建构知识, 促成学生将外部客观知识主动地有选择性地建构到个人的知识经验体系中, 使学生亲自感知、领悟知识, 并在实践中验证知识, 从而成为情知合一的“完整的人”。

二.诗歌体验式课堂教学的教育意蕴

(一) 促进公共知识向学生个人知识的转化

课堂教学看似简单, 却又复杂, 对于学生而言, 它的难度在于要将外部的世界 (知识) 转变为他们内在的认知。诚如建构主义理论所坚持的, 学生的学习是个体内部主动的经验建构, 对于个体而言, 学习是一种客观事物的内化和转换, 是一种内部获得和互动的过程。“在客观公共知识向个体个人知识互动转变过程中, 个人的求知热情和‘欢会神契’, 即个人常识到集体共享经验的跨越, 构成了个体知识的‘默会成分’” (2) 。学生个体因所处生活情境不同, 个体内在经验不一, 客观知识与个人经验结合后产生的个人体悟会互不相同, 学生从自身出发而对知识产生的理解甚至误解都是出自自身的体验。

诗歌教学因其自身语言特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理解偏差。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 对话互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促进其反思, 学生思想因而变得更为独立, 他们常常能发展出自己的思想, 然后加工外在的文化刺激, 并对它们以多种方式做出反应, 个体开始对塑造他们的社会和世界产生反作用, 有效促进公共知识向个人知识的转化。

(二) 推进师生的主体发展

就语文学科的诗歌教学而言, 因语文学科自身作为人文学科的特性及诗歌语言教学的局限性, 语文老师好像都不太愿意教诗歌, 在教学中, 他们也往往模糊了诗歌的文体, 要么把诗歌教成了文言文, 逐词逐句进行翻译, 要么把诗歌当作小说来教, 千篇一律地分析人物的形象和思想, 而且教法也较单一。基于此, 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也不大, 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没有真正领略到诗歌特有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实施, 可以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给予方向指导, 便于其去把握教学过程, 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也使教师意识到学生的存在, 注意对其积极作用的引导, 实现体验式教学的真正价值;对学生而言,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其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浸染”的环境下培养学生情感, 实现学生的主体发展。

三.诗歌体验式课堂教学路径的实现

(一) 创设情境, 寓教于诗意课堂

美国情境学习理论创立者让·莱夫和埃蒂安·温格曾说过, “即使那些所谓的一般知识, 也只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才是有效力的。‘一般性’常常是与抽象的表征联系在一起的, 被‘去情境化’了。但是抽象表征是毫无意义的, 除非它们可以和眼前的情境特别对应起来。而且, 一个抽象原则的形成或掌握, 其本身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事件。知晓一个一般规则本身, 完全不能够保证它在与其相关的某个特定环境中能够拥有任何的一般性。” (3)

在中小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中, 学生在初接触年代较久远的诗歌时, 或许会为一些生硬的意象词语所噎着, 如鲠在喉。教师可以通过对诗歌相关背景的介绍, 营造特定的诗歌环境, 扩展学生的知识, 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感的学习情境, 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诗歌兴趣, 通过“浸染”, 使学生置身于诗意课堂内, 促进学生内发地学习。同时, 结合诗歌的语言特征, 采用朗读等方式, 通过诗歌相关背景的介绍,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加深印象、扩展知识。

(二) 深入体验, 感知诗歌音韵美

在中小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来进行语感训练, 通过与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再现诗歌语言中所描述的情景表象, 从而解决学生逻辑与形象思维之间的关系, 实现诗歌的有效教学。

古代诗歌虽精短, 但却承载了诗人试图表达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诗人运用想象力将自身的主观感受寄托于客观事物上, 并化为意象, 与情感一并注入于这些错落有致、安排得当的诗歌语言中, 使诗歌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 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在讲授诗歌的过程中, 可以配合多媒体设备, 通过播放相关的录像、听录音, 结合诗歌的语言特征, 采用朗读等方式, 配以适当的音乐, 将学生引入到符合诗歌意境的情境中, 生成自己的独特“体验”, 有助于理解诗人试图传达的情感, 并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力。

(三) 教师引领, 让情感在对话中流通

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出发, 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作为知识的拥有者, 教师承担着传递学生知识的责任,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 将必须掌握的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去, 而忽视学生的感受。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学习者,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群体应持有平等意义上的理解与尊重, 并设法通过叙述的技巧传递知识。同时, 教师也是一定意义上的协调者, 并承担着资源顾问的角色, 指导学生在缺乏背景知识的情况下从大量的信息中提炼所需的内容, 使学生的兴趣投注到看似无趣的学习资料中。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交往和互动, 课堂教学中充满着对话, 教师要培养对话意识, 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 在对话的进展方向上起到提升学生的作用, 学科知识不能仅仅在固定不变的模式结构中呈现, 而应在师生交流互动中不断生成师生新的体验。教师正视并尊重学生的想法, 分享彼此的所思所想,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 求得新的发现, 实现教学相长, 从而完善师生的情感体验。

(四) 升华体验, 发展学生人文素养

中国的诗学是凌驾于日常用语之上的, 是超语言的, 由想象与情感交织而成, 其蕴藏的审美意蕴流连于现代课堂之间, 在交流与互动过程中, 对于学生个人思维及主体意义的建构是极其必要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情感的熏陶和陶冶, 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 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 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对于以培养学生人文情怀为旨归的诗歌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 仅仅就单篇的诗歌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可以通过对同类型或相关的多篇诗歌进行对比探究, 鼓励学生在比较的构成中, 升华体验, 形成自己的反思意识, 促进诗歌鉴赏能力的形成。诗歌中的情感教育应落入学生真实生活中去, 在对诗歌意象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应做到感性与理性兼顾, 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环境相联系, 如教授描写民族节庆文化的诗歌作品时, 可与真实生活结合, 满足学生作为真实的人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 做到厚积薄发, 水到渠成, 培养出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单成蔚.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2]阎光才.教育过程中知识的公共性与教育实践——兼批激进建构主义的教育观和课程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 (4)

新课程背景下的古代诗歌阅读教学 篇9

关键词:诵读,研究性学习,交流活动

诗歌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 必然承载着这一时代重任, 然而我们不可能回到历史, 作为文化传播者的我们又将如何面对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诗的世界呢?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正在不懈探索、共同研究的问题。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 对古代诗歌教学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注重诵读指导, 引领学生进入诗境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很好的方法。谭桂声先生认为:“诵读这种读书方法, 是一种目视其文, 口发其声, 耳闻其音, 心通其意, 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诵读是一种出声响亮、注重熟练、意在体悟与积淀的读书活动, 我们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诵读方法。我们认为:教师激情示范、巧设情境、理性点拨, 吟唱诗词都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词。教师在示范诵读中要激情四溢, 倾注感情。根据具体的诵读内容, 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 (如音乐、画面、表演等) 引导学生诵读, 并对古诗词一些基本的诵读方法进行点拨 (如重音、感情基调, 节奏、韵味等) , 也可采用吟唱法激活学生的兴趣。

松滋四中的刘静老师教李清照的《声声慢》, 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诵读。然后,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李易安此时消沉孤寂的心情, 也感受到浓厚悲戚的诗味, 领略到诗人复杂、悲怆的愁情, 教师的眼泪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 台下也有不少受到感染的学生抽泣, 教师诵读完毕, 教室里自发地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松滋贺炳炎中学刘宏清老师, 在上李煜的《虞美人》这一课之前, 利用课间反复播放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 到上这一课时, 学生都会唱了。上课时, 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时代背景及李煜的身世之后, 请学生唱这一首词, 然后请学生点评, 在点评、对话的过程中, 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诗歌抒发的别样情感。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背诵这首词, 并体味到诗歌的情感。提倡“以读代析”, 特别是注重诗歌的音韵和节奏, 是把握诗歌内在情绪的关键,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情带声,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我们在引导学生诵读古代诗歌时, 采用“三段诵读法”。即, 第一阶段:教师范读, 学生整体感受, 注意语音 (饱满, 圆润) 。在“知人”的基础上, 让学生反复吟读, 把握诗句中的重读音节、声调、节奏及其变读。让学生在反复吟读中体味古诗词的音乐美。第二阶段:重在体味情感, 注意语流 (节奏、停顿、缓急) 。第三阶段:重在进入情境, 注意语气 (轻重, 抑扬, 抒情性) 。这一阶段, 教师可先让学生试读, 教师点拨后, 学生自由诵读, 体味情感, 读出语气和语势。无论在哪个阶段, 教师都应该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通过三个阶段的反复诵读, 使学生熟悉作品;通过语音、语流、语气的朗读指导和学生对作品的感受, 使他们能够读准诗词的节奏、读出诗词语气和语势。这样, 学生就在朗读中理解古诗词的含义, 体会到古诗词的的感情和气势, 初步把握住诗词所要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借选修教材主题教学, 构建诗歌鉴赏的学习体系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 它是根据学生学完五个必修模块的四个古代诗歌单元, 22首古代诗词, 以及五个散文单元, 18篇古代散文的前提下编制的, 它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一步引导高中同学阅读古代诗文。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鉴赏探究, 将学生在必修阶段习得的知识与能力进行整合、强化与提高。

古代诗歌部分安排了三个单元的主题教学内容:第1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探究诗旨;第2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把握诗境;第3单元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体会诗韵。我们借此构建学生诗歌鉴赏的学习体系。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出发, 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挖掘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 探求古代经典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精华,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初步鉴赏能力和艺术审美情趣;同时, 为本部分内容高考打下基础。

三.组织研究性学习, 深入探索作品的意蕴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与一般独立性科学研究的区别在于,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进行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 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既然是学生自主探究, 就不应该预设条条框框。例如, 必修3的第二单元是唐诗, 必修4的第二单元是宋词。唐诗和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 这两个单元选学唐诗宋词, 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就唐诗的研究性学习来说, 我们在网上下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关于唐诗的讲座文本材料———《唐之韵》解说词, 印发给学生, 并安排学生观看《唐之韵》的部分讲座视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 号召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作家及其作品进行研究。学生自由组合, 组成研究小组, 然后制定研究计划, 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在进行专题研究的过程中, 学生自主研读《唐之韵》解说词文本材料并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材料, 广泛选读经典诗作, 与文本展开对话, 学习品味唐诗的语言美,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提出自己的看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呈现形式, 我们不做统一要求, 由学生自主选择。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学生陆陆续续上交关于他们喜欢的作家及其作品感悟和思考的文章, 并且质量都很高。比如, 松滋四中研究李白及其诗歌的小组, 一学期内就有18篇文章在校刊上发表, 还有5篇文章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研究杜甫及其诗歌的研究小组, 除在校刊上发表了21篇文章外, 也有两篇文章分别在《语文报高中版》和《写作导报》上发表。开展古诗研究性学习活动, 不仅让学生开阔了视野, 而且提高了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感受力和知人论世的本领。

四.组建社团, 开展古代诗歌学习交流活动

语文素养是存在于每个学生内部的文化心理结构, 它是不可传递的, 只能靠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养成。因此, 我们要拓展诗词学习的渠道和空间, 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关于诗词学习的课外活动。

1.巧设“后花园”。“后花园”是教室后面的板报。让学生自己动手, 利用板报、墙报、学习园地等推介名家, 赏析名篇名句, 发表学生的作品。松滋二中, 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开辟学习园地, 专设“每周一诗”栏目, 文学社的学生轮流更新栏目内容,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诗歌或者展示自己创作的诗歌, 学生积极性高, 效果很好。

2.开坛讲座。主要是进行专题学习的讲座, 如“唐朝边塞诗与盛唐气象”、“李白的诗酒精神”、“诗人笔下的梅、松、菊、竹”等, 主讲者先是教师, 然后培养学生成为主讲或主持, 强调师生互动、自由活跃, 突出自主、合作、对话、情感与理性结合, 具体与抽象结合。

3.诵读大赛。开展诵读大赛, 使诗词从远古走进现实生活, 走进心灵, 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实现诗人、作品与读者的精神交汇。我们松滋基本已经形成惯例, 每年学校都举办一场诗歌诵读大赛, 有的安排在“十一”前夕, 有的作为学校“文化艺术节”的重要内容。诵读形式多样, 有独诵, 有合诵等。学生按照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精心选择伴奏音乐, 有的请音乐教师钢琴伴奏。每一次全校的诵读大赛, 都将学生的诗歌学习推向一个高潮。

4.指物诵诗、感怀吟诗。松滋一中张兴武老师在班级组建“凤凰诗社”, 一月安排一次活动。有时, 他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采风, 采风归来, 一篇篇佳作就呈现在老师的面前了;有时, 在美丽的校园内, 让学生指物诵诗, 形成习惯后, 学生在置身于某种情景中, 就不由自主的诵起诗来;有时搞主题笔会。三年时间, 他班上的学生在省级刊物发表文章122篇 (首) , 临近学生毕业时, 他将三年以来, 他班上学生在省级刊物及以上刊物发表的文章编辑成集———《文思飘然》, 这也是一个语文教师给学生最好的毕业纪念册。其中, 发表诗歌28首。

从学生创作的诗歌来看, 学生学习古代诗歌, 掌握了一些技法,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

5.开展总题为“生活因诗而精彩”的系列写作活动。

6.文体变奏。采用文体变奏的方式, 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古代诗歌。如:让学生用拟写对联的方式概括某些内容;选取一个侧面, 或者截取格律诗的一联改写成散文诗。学生兴趣浓厚, 真正将读写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

英文诗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一、英语诗歌的特点

英语诗歌是英国文学的精髓。诗歌是语言可以被美观地唤起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诗歌常常用特殊的形式和习惯来暗示在词语中的替代意义, 或者说唤起情感或感性的反应, 并达到审美效果。以下部分将主要集中分析诗歌的三个特点:语言的音乐性, 表达的简洁性和意象的丰富性。

1. 语言的音乐性

诗歌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诗歌是没有乐器演奏的音乐节奏韵律和一系列的语音变化是一首好诗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诗歌是通过规律地重复的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 头韵和尾韵等方式来创造优美的音韵效果。英文诗包括格律诗、无韵诗和自由体诗。它和音乐一样, 有鲜明的节奏感, 这是它与其他文学体裁的语言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诗歌语言音乐性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有优美悦耳的韵律。如果读者读了这样的诗, 他便可以更好地欣赏诗歌的魅力, 并变得更加感兴趣。

2. 表达的简洁性

诗歌用不寻常的语言或不寻常的方式将意义, 情感, 或想法传达给读者。诗歌常常刻意地运用意象、文字联想和音效产生审美效果从而唤起读者的情感和想象。虽然语言上短小精湛, 但是都是作者百般锤炼, 冥思苦想, 反复推敲出来, 所包含的内容和情感却是丰富无限的。诗歌中的简明表达更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和想象。读者会更好地理解语言所带来的魅力, 变得更加有兴趣学习语言。

3. 意象的丰富性

意象是一种具体的感觉或想法。它是诗歌的灵魂, 即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人们的理智和情感方面的体验, 对读者的感官产生作用, 使他们得到明确的感受。所谓意象, 是指那些可以引起人的感官反应的具体形象和画面, 分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动觉、通联等。这些意象不仅唤起人们的某种体验, 更常常具有鲜明或隐晦的象征意义。诗人经常在整个作品中使用多个意象, 以反映情感, 并透露出思想和行为的含蓄。诗歌的魅力,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诗人为了表达他的意图或情感所精心选择的意象。读者可能会受其生动的意象和意象所带来的情绪的影响, 从而对诗歌产生更大的兴趣, 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欲望也随之加深。

二、英语诗歌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跟其他阅读材料一样, 英语诗歌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扩大词汇量, 提高语言能力, 丰富文化知识, 而且可以提高学习者猜测预测词义的技能。总之, 英语诗歌如果在教学中予以正确应用, 就可以是发掘学习者阅读能力的有用资源。此外, 笔者认为英语诗歌能有效弥补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

1. 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英语诗歌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提高学习者的动机。首先, 学习者会着迷诗歌的音韵之美, 可以更好地欣赏英语的魅力和诗歌语言的美妙, 可以陶冶情操, 培养审美情趣。随着学习者接触的诗歌越多,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对英语语言学习更大的兴趣。其次, 诗歌中的简洁表达可以激发学习者的探索兴趣, 去探究语言在传达意义上的力量。任何细心的学习者都会被某个词语所吸引, 从而进一步去作深度研读。提炼出来的语言虽然简明, 但是词汇形式内容灵活丰富。将情感及人生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 有利于对读者进行情感价值观的熏陶。再者, 诗歌中的意象可以提高学习者欣赏诗歌的效应。当他们完全理解诗歌通过意象所传达的情感时, 学习者的自信心也随之增加。总之, 英语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激发学习者的想象力

阅读与思考有着紧密的联系, 而不思考就没有阅读。想象能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想象被视为经历、构建或操纵“心理意象”的一种能力。它也被视为有创造性的有见地的思想。想象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还可以提高读者的创造性或创造力等。诗歌中的所有意象都可以调动读者大脑中的想象力, 去揣摩作者的意图和心境。对诗歌中意象的把握, 发挥想象, 体会和品味诗歌固有的意境美。而所谓意境, 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体相互融合作用而形成的、可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虚拟世界。我们要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会, 要充分发挥联想力, 要凭借视觉、听觉和触觉, 尽量构想出诗人所描绘的世界, 与诗人取得共鸣。对于读者来说, 要感受意境, 就要“身临其境”。应该暂时忘记周围正在发生的一切, 视而不见, 充耳不闻, 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 得到美的感应。我们在欣赏作品时, 要反复推敲, 置身诗境, 借助联想和想象, 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 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 得到审美享受。因此, 诗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拓宽学习者的经验

诗歌以间接凝练却包含很深内涵的方式反映生活。这就是来源于生活忠实于生活。用它生动、精炼的语言文字重现生活, 带给读者以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常识, 使人们对社会、人生、自然有了更深的理解。诗歌作品是历史文化的储存和积累, 从中可以看到人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生产关系、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 可以看到国家盛衰、时代变迁等等。它溶进了作者的主体思想, 揭示那个时代背景下人的心理状态。通过作品, 人们可以“看”到一定的历史时代中人们的生存活动情况。诗歌对人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 潜移默化的, 润物细无声的。它向人们传播着自然、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它不仅仅通过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再现人的生活, 而且还通过意象启发鼓励人去创造新的生活。诗人在诗中透露的经验或事实会使读者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 使其对生活获得了新鲜深刻的洞察力。

4. 提高学习者自我修养

诗歌是一种艺术形式, 它可以将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忽视的美好事物重现。换句话说, 当读者正在读一首好诗时, 就正如自己感叹着壮观的风景, 聆听着一首优美的旋律, 与儒雅之士共话离别。诗歌鉴赏过程中, 学习者必定受到诗歌审美效果的影响, 对诗歌产生某种程度上的敏锐度, 从而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诗歌总是能够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它会影响读者的人格和生活态度。读者可以变得更加有修养更加乐观。诗歌可以来培养丰富的情感, 我们从作品可以看到, 那些人如何对待友情, 亲情, 爱情, 和爱国之情。它可以让我们知道真诚地对待朋友, 孝顺地对待父母, 忠贞地对待爱人, 忠诚地对待国家。我们应该多读好的作品, 与名人志士对话, 达到精神和行为合二为一的境界, 培养一些高雅的, 广泛的爱好, 这对于摆脱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琐碎无奈的事情的牵绊, 摒弃内心纠结的苦恼是很有作用的。因此, 我们可以说, 诗歌教学是一种实现审美教育目的使学习者精神生活和自身修养得到提高的有效方式。

当今, 大多数学习者都渴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寻求快速的成功和即时的利益。他们更多地在乎物质财富, 而不是精神上的需求。大多数学习者对艺术显出漠不关心, 精神文明在大学校园里日复一日地不断恶化,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对学习者的英语能力有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为了改变以上所说的困境, 笔者认为将英语诗歌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英语诗歌有着强大的美学价值, 不仅是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激发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机的有用资源, 又是提高学习者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材料。此外, 英语诗歌可以拓宽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提高学习者的自身修养。首先, 教师应精通英语诗歌, 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和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其次, 教师应精心选择符合学习者英语水平适合学习者阅读的材料, 也要选择关于爱情, 自然, 青年, 社会等不同主题的材料, 以满足学习者的兴趣。第三、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挑战学生创造力。总之, 英语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旨在提高学习者的审美意识, 英语诗歌在课堂上的合理运用将非常有助于实现其教学目标。

摘要:英语阅读可以开发学习者语言水平, 扩大学习者的词汇, 培养学习者的阅读理解技能, 提高学习者的文化和跨文化意识, 培养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习者修养和创造力。

关键词:英语诗歌,英语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徐锦芬等.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1) .

上一篇:煤矿回采巷道下一篇:现代建筑立面装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