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习俗

2024-06-17

婚嫁习俗(精选五篇)

婚嫁习俗 篇1

据年长者回忆,随州在20世纪上半叶有几种婚嫁形式。男女双方互不相识,到适婚年龄便会有媒人上门说亲,然后由父母决定。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另有两种是“娃娃亲”和童养媳。这两种形式的婚姻其他地区也有,这里不再赘述。在最为普遍的婚嫁形式中,媒人的作用颇为重要,从提亲到成亲,媒人的作用贯穿始终。《说文》:“媒,某也,谋合二姓者也,”媒妁的作用就是谋合二姓以成婚。《礼记·坊记》:“男女无媒不交。”可见先秦时期已有媒妁。 (2) 《楚国风俗志》:“楚国婚嫁重媒妁之言,不重父母之命,以自愿婚居多。” (3) 从随州地区的婚嫁亦可见出“重媒”的习俗。现今即便男女自由恋爱而结合,婚娶时也会协商请一媒人(通常是双方好友)以应景。

男女婚姻的第一步为“传庚书”。男方到适婚年龄(一般为十五六岁),其父母便主动请媒人寻找适合女子,拿双方生辰八字相对,若八字相合即定下婚约,是为传庚书。媒人上女方家拿庚书时带礼物,男方准备,一般为糖、糕点之类,两斤。清同治八年刻本《随州志》“礼仪民俗”部分记载:“婚礼不行财,以名柬为定,女方答柬如之。” (4) “以名柬为定”应与“传庚书”之礼相合,只是“不行财”已变,需稍备薄礼。

第二步为“凤仪”。男方准备糖果、糕点、布料等七、八种礼品,择双日请媒人送至女方家中,以增进双方联系。

第三步为“传期贴”。仍是送礼,但比凤仪隆重许多。男方备下大量礼物,礼物中须有给女子的4-6套衣物、请客喝茶时所用“四奉四茶”(果食糕点类)以及肉食类等。择双日雇人挑抬到女方家中。仍是媒人走动,双方不见面。同时男女双方都需遍宴亲朋,是为订婚前奏。

第四步为“请媒”。这是婚前最为重要的一步,此次婚姻能否成功全在于请媒成功与否,所以有“选亲不如择媒”之说。男方主动,备下厚礼(糕点果食布匹牲畜等,与传期贴所用礼物类似),请媒人至女方家中提亲。媒人运用如簧巧舌劝说女方家长最终同意婚事,定下婚期。如果请媒成功,双方便可准备婚事。女方家长或许出于种种考虑而不会立即应许,此时就要反复请媒,直至成功,定下婚期。

第五步为婚前准备工作,男女双方分别准备。男方准备的主要是婚礼所用的食物类,有糕点、糖(重量必须为双数,二斤、四斤、八斤不等)、一对套饼(由面粉、冰糖、猪油、香油等物混合加工而成)、八斤猪肉、一对鱼、一对羊肘、两包面条等。女方准备的是成套的衣物、被褥、箱柜(为两箱两柜)、椅子(两把)、木盒、净桶(即便桶,一般都由女方带至男方家中)等。《随州志》载:“将娶,具采币、牲劳为聘,厚薄称其家。” (5) 应指此类婚前准备工作。

第六步便是迎娶。迎娶时间共前后三日,第一日为“上亲饭”,第二日为“来亲饭”,第三日为“拜堂饭”。“上亲饭”这日并不大宴宾客,而是为第二天的正式婚礼做准备。首先是把女方准备的家具抬至男方,挑抬的人称为“行郎”,由男方给红包。抬箱、柜时,先将箱、柜抬至户外,由女方兄长给箱、柜上锁,然后方能抬走;蚊帐需由女方请专人拿至新房中。同时男方请人铺床,实为布置新房,因以铺床为重,故以“铺床”代之。包括贴对联、安放家具、整理被褥等。还有一项事宜,即男方为女方请陪娘(相当于现在的伴娘),由女方付酬劳;女方请儿女双全、健康福寿的长者为新娘梳头、开面、穿衣袜,由男方付酬(酬劳或为红包,或为红手绢、喜糖之类的物品)。“来亲饭”这日最为隆重,新郎迎娶新娘到家。女方送亲的人皆为男性,为新娘父兄等人;男方在家门口设香案,新娘花轿到时,送亲的人先退避,新郎点燃香烛祈祷。前人相信送亲时祖先神灵也陪同前来,保佑自己的子孙。男方设香案祈祷意为敬告女方祖先:送亲到此为止,新娘从此由男方祖先神灵庇佑,以免双方神灵混乱。《随州志》载:“至期,媒导婿亲迎,奠雁先归,俟于门外,设香案牲醴。女轿至,婿揖轿,周回然后入,谓之‘回车马’。” (6) 对比之,“回车马”之礼似已不存,但奠雁之礼至今未废,只是涵义有所不同。新娘迎进之后,新人同坐一条凳,喝交杯酒,即合卺之礼。是日大宴亲朋,喝“闹房酒”,越热闹越好,预示新人未来生活红火。翌日晨起,新郎偕新娘拜堂,祖宗、父母、亲朋尽皆拜遍,拜完之后用早饭,是为“拜堂饭”。此俗与《随州志》所载“质明,妇庙见,拜舅姑,出所制袜履为贽,其次遍拜诸族党” (7) 之俗相差无二,皆为先成亲、后拜堂。拜堂饭之后亲朋一般都散去。婚礼到此方结束。

第七步为回门。婚礼三天后,新郎新娘回女方家中,女方大宴宾客。再几日,男方宴请女方亲族,为“认亲”,喝认亲酒。整个婚礼至此完结。

这种婚俗习惯一直延续至20世纪70年代。期间随时变异,或有出入,但大体习俗如此。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变化甚剧,婚俗也随之变化。最大的变化是自由恋爱的出现省却了从传庚贴到请媒的这一段程序,举行婚礼时只有铺房、合卺、闹洞房等有喜庆意味的习俗还存在,婚礼也从三天减至一天。婚礼过后回门、认亲仍同从前。其他就一切从简了。

注释

1 (3) 宋公文、张君著《楚国风俗志》,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年, 第156、154页

2 石应平编著《中外民俗概论》,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第264页

漳州的婚嫁习俗 篇2

新娘临上轿,要放声大哭,谓之“哭好命”。花轿出门,女家要放鞭炮,并随即把门关紧,或以米筛置于门口,据说这样财气才不致被女儿带到婆家。在轿起行不远,新娘从轿中掷出一把扇子,表示父母不必为她操心,称“放心扇”。花轿行列忌讳路遇另一迎亲队伍,谓之“喜冲喜”。万一遇上,必须互换新娘头上簪花,俗称“换花”,以此破解。花轿抵男家,新郎脚踢轿门三下,俗说以此压服将来的雌威。轿门开,小姑捧柑桔让新娘触摸,意吉祥如意。新郎牵新娘出轿,新娘起身复坐,如此反复三次,俗说此乃是显示新娘的尊贵。新娘下轿,送嫁姆拿出挂在新娘轿后面的米筛(上画八卦或阴阳太极图)遮其头上(也有用伞者),谓之“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俗信结婚这天新娘妈最大,为避免触犯天上之神,故以米筛遮日。也有迎娶选在下半夜天亮之前,新郎牵着新娘跨过门槛时,新娘要跨过稻草火入大门进洞房,新郎由前到后替新娘揭头巾,同吃“合婚圆”。

中午是吃“舅仔桌”。桌上摆12道菜,每动一道菜,都有吉语相伴。12碗中,6荤6素,所有鸡、鱼、猪肉、蔬菜、瓜果均无禁忌。新婚之夜宴请至亲好友邻里,母舅和舅祖坐中桌首席,新郎、新娘要逐席敬酒。第一次鞭炮响,表示开宴,第二次鞭炮响,表示宴毕。散席后即转入“闹洞房”,以层出不穷的花样将新郎、新娘闹得十分尴尬,闹客以此为快。据说叫一个父母双全的健壮男孩在新床上翻身打滚,会早生贵子。

翌晨,新娘“出厅”给公婆敬甜茶,公婆以红包还礼。礼毕, 则到厨房拜灶君。这天,娘家的兄弟要来探望,叫“探房”,男家设宴款待。第4日,新娘偕新郎“归宁”娘家,俗称“做客”,父母设宴请新女婿。“做客”一定于天黑时前回婆家,带回各种礼品,其中必有象征“好头好尾”的用红丝线捆绑的两根带尾甘蔗,置于门后。有些地方新娘必须随带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用红丝线绑脚),俗称带路鸡,寓意夫妇和睦相处,白头偕老。30年代,有知识界及开明人士倡导移风易俗, 提倡文明结婚, 以“集体婚礼”为时尚。目的在简化手法,节省开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婚姻自主。1950年颁布《婚姻法》后,逐步改革封建婚姻陋俗,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除保留招嫁(即合伙婚)、二婚亲(男续弦、女再嫁)等俗外,诸如指腹为婚、童养媳(即自小养女与自已的儿子成婚)、纳婢(即富有者纳婢为妾)、寄房婚(即新娘与雄鸡举行婚礼,雄鸡代表离家在外的新郎)、冲喜婚(即新娘与重病人成婚)、人鬼婚(新郎与亡故的小姐成婚,以木牌代表小姐亡魂行婚礼)等封建包办买卖婚姻之劣俗已消除。社会上婚事新办十分盛行,一般不办酒席,不坐轿,举行集体婚礼、开茶会等形式,并出现旅行结婚。1980年后,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讲排场的遗风又有所回潮。现行婚俗, 多流行自由恋爱或旁人介绍, 同意后即订婚戴戒指, 分喜糖。盘担改包礼金(礼金动则以万元计)由女方代办。结婚当天, 用鲜花或塑料花点缀轿车当“新娘花车”,嫁妆包括彩电、音响、影碟机、摩托车等名目繁多的家用电器,结婚用房装饰高档。城乡民间婚礼竞相铺张,普通家庭难以承受。漳州节日习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民间最为重视的节日。人们黎明即起,燃放鞭炮,互道恭喜,互相拜年。这天早餐闽南人一般不煮新饭,而吃除夕的“余饭”,讨个吉利,祈望来年“有余”。漳州人则吃“甜面线”,俗叫“长寿面”,以喻长寿。初一起床后,晚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要赏给晚辈“红包”,即“压岁钱”。正月初二,冰南人习惯在这一天“请女婿”,许多夫妻都携带儿女,回到娘家团聚。新中国成立后,春节三天(初一到初三)定为国家法定假日,机关举行团拜,民间则举行游园活动。漳州年年都举办“娱春园”里摆有各种商品,同时演出芗剧、木偶戏等文娱节目,游园者云集,汇成人山人海。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历史上叫“上元”节,也叫元宵节。闽南人每逢这一天,都要吃“元宵圆”。夜间公府街悬挂各种花灯,有鸡灯、鸭灯、鹅灯、鱼灯、南瓜灯、葫芦灯那样的固定花灯,也有风车灯、跑马灯、云龙灯、猴子灯、绞螺灯等会转动的花灯。同时还放烟火和舞龙弄狮。漳州草花街是制灯啊场集中的地方,有许多名匠。这一天晚上,凡是新婚的新娘,都要到附近的庙内拜佛,已得子女的在这晚谢佛,无子女的乘此机会求佛赐给子女。新中国成立后,元宵闹花灯、放烟火和舞龙弄狮等漳州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搞得更加热闹了。近几年来,花灯都集中在中山公园,成为“灯海”。各式花灯如百花齐放,艳丽多采。清明:清明时,闽南一带要吃春饼,做清明果、办酒茶或买糕饼祭扫祖幕。扫墓时要在墓地撒下长条纸箔,在坟地锄草、植树,并给坟堆培土,以表达对过世的亲人的怀念。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机关团体都在清明节组织到烈士墓或烈士纪念碑扫墓、献花圈,或种松树,和举行其他纪念活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怀念。端午:这个节日相传是为纪念公元前四世纪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在闽南端午叫“五月节”。这一天,农村里家家户户要在门楣旁插菖蒲、艾草、焚雄黄酒,或饮雄黄酒,小孩在胸前佩香袋子,驱病祛邪。到了正午,人们要吃卤面,品尝碱粽、肉粽或豆粽。这一天最热闹的是闹龙舟。漳州一带参加竞赛的龙舟船 身长而窄、首尾高高翘起,船头有巨大的龙头雕饰,船身彩绘鳞甲。龙舟上插一枝“头旗”作为竞赛单位的标志。以往龙海县赛龙舟时,都要在江中的浮标上缚几只鸡,让参赛者夺标,现在则改用汗衫、背心等做“标”。

六月半年节:农历六月十五日,闽南农村都要吃“半年圆”。这种圆丸只有“冬至圆”的一半大,不带汤,多染成朱红色。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添上丰盛菜肴,合家进行半年“小围炉”。这“半年节”风俗始自明代。十五世纪明朝中叶,漳州月港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一个港口,市镇繁华,倭冠海贼常伺机骚扰,尤其是夏粮收成后,贼船常偷偷靠岸,突然袭击,见人便杀,见物便抢。于是,人们就安排在农历六月十五日,提前过个“小年”蒸些小圆丸祈求神明保佑平安。有些家庭主妇在盘蝶上将圆丸叠成小山状,并在顶端放上一颗带壳的龙眼干。这“桂圆”寄托着主人“富贵”、“团圆”的愿望。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节。闽南农村在节前,大都要买上坪山柚、文旦柚或蜜柚,陈列在厅堂,到这一天才剥开分给全家人吃,以庆团圆。城乡居民在这一天晚上,都要在天井、门口或阳台上赏月、吃月饼。有的农村妇女叫女儿月下拜神,俗叫“请月姑”,祈求匹配良缘。现在这些古风已在新思想潮流的冲击下逐渐消除。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中国沿海一带的人,这一天要吃蟹酒,爬山登高,游览名胜,最普遍的是放风筝。到这一天人们处处都能观赏到各式各样的风筝,在天空中翱翔。旧时海澄民众还在这天晚上把灯笼系在风筝上,那时满天灯火,引为奇观。

冬至:漳州的风俗,要吃冬至糖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用糯米磨粉搓丸,放置在竹筛上。第二天清晨放入红糖锅内煮熟,作为节日早餐。旧时农在这一天还要到祠堂祭祖。

祭灶: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旧称祭灶日。传说家家户户都有个司灶的“灶君”,是天上派来监视人间的神,每年这一天,灶神都要回到天上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表现,直到正月初四晚才回来。灶神动身之前,家家户户都要为其饯行,叫“祭灶”。祭灶时,要用酒糟涂在灶口,让灶神饭饱,以求上天后多讲好话。为了给灶神照明,香灯由傍晚一直供奉到天亮。

除夕:在漳州叫“年冥兜”,家家户户都要“围炉”过年。家庭成员在外地的,只要有可能,都要想方设法回来团聚。如果有人没回来,就要给他留一个位子,放上一件他的也服,并在桌上摆一副酒杯碗筷。围炉时,圆桌中间摆上一个火锅,茶肴是一年中最丰盛的。同时,还讲求寓意,如火锅中滚烫的肉圆、鱼丸,意味着合家团圆;一条完整的大鱼,象征“年年有余”;猪脚芋头,表示来年有奔头;并把中蚶壳放在门后,用这人类最古老的贝壳钱币,暗示钱财不外流等等。在旧社会,贫家和富家过年有天壤之别。现在过年,家家户户都能吃到这种丰盛的家宴了。“围炉”过后,晚辈要向长辈“辞岁”,有的还要很秉烛“守岁”,直到天亮。婚丧习俗:旧社会男女婚嫁依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进行,议婚时用红纸写明男女双方年庚八字,由媒人传给双方家长,双方家长按年庚八字求神部卜,然后议定。议婚成功,即行择日定聘。迎亲前一个月,男方通知女家,随带糕饼等礼物,并送去聘金。婚前一日,女方要将妆奁吹吹打打送往男家。娶亲当日,男家准备鼓乐花轿,由媒人带领到女家迎亲。进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并坐床沿,叫“坐床”。休息片刻后,拜天地,饮合卺酒。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新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男女婚姻自主,举行新式婚礼,开茶话会,既节约又热闹。但有些地方还保留一些旧的风俗习惯。

丧葬方面:旧社会死者家属要延请僧人或道士做所谓“功德”,超度死者亡魂。开吊出殡之日,亲友披白参加送葬。送葬时排成长队,还要吹哀乐。死后过七日,要做“头七”,请僧人道士念经。必须连续过七个“七”。这自然是很费钱的,所以,即使在旧时,也只有富人才认真弄这些事。现在,漳州办理丧事逐步推行火化,废除土葬和迷信陋俗,用送花圈、挽联对死者表示悼念。对一些知名人士则开追悼会,表彰死者功迹。

对传统习俗的看法

中国各地有趣婚嫁聘礼习俗 篇3

京津地区

京津地区融合了我国多个民族的文化,所以婚礼习俗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可分为北礼、南礼、旗礼、汉礼四种,到这个纪初,南礼逐渐融人北礼,形成北京婚礼特色。

传统的结婚,先由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双方认可这门亲事后,下一步就是“小定”礼。“小定”礼的多少有男方的财力决定,大多是四盒礼。在婚礼的日子选定之后,就是“大定”,“大定”除“龙凤帖”之外,还需要有衣料首饰、酒肉、面食和水果四包礼物。

江浙一带

媒人在“相看”过男女双方品貌后,婚俗礼仪要行“文定”礼,交换男女双方各自的生辰八字,男方把聘礼交给女方当面点清。

聘礼多是各地土特产,桑麻织物,绩罗绸缎,茶叶及礼金等。女方的嫁妆越多越好,并借机来炫耀自家的财富,婚礼及其后的拜见礼等与北方大同小异。

湖广地区

媒人在“合年庚”、看八字,并经两方家长同意亲事后,由媒人代换龙凤帖,同时男方应下“小聘”礼,即一只金戒指、耳环,一对金石榴,以及聘金、槟榔、礼饼等。

女方在收到聘礼后,回以文房四宝、松糕等。待迎娶前,男方还要下“大聘”,俗语称“行茶”。“行茶”时男方应准备好礼金、礼饼、烟酒、海味、鱼肉等,女方如数接收后,回以衣物、鞋帽、饼、糖之类,并商定双方婚礼日期。

齐鲁大地

1.见媒人正规结婚不论是不是媒人说的,都要有一个媒人,叫做“大媒”,媒人两头说好,表示双方均同意。

2.定亲双方家长见面,说定亲事,然后男方给女方买一身新衣服,摆酒席。

3.要媳妇定亲后,结婚前,男方家派长辈人给女方家彩礼,首饰,双方合八字,说定结婚时间,诸般禁忌等。这个环节里,女方在家里可以给长辈人见茶,改口,男方给见面礼(彩礼除外)

4.婚礼拜天地,拜父母时,再给一个礼钱。有给新媳妇见面礼一说,但是要定亲过后,或者说要定亲,第一次来男方家,讲究的父母会给一个买衣服的钱。

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的婚礼习俗和京津地区有些类似,但也不全相同。东北三省的“小定”礼,需要女方到男方家参加送礼和摆设的酒席。

中印婚嫁习俗之比较 篇4

一、关于婚姻的缔结

中印的婚姻都将就“门第之见”, 从符合家族利益出发。

1、门当户对

在中国, 门当户对是婚姻的基本准则。对于适龄未婚的男青年, 父母会为其寻找与自己门第相称或对等、符合家族利益的女青年为结婚的对象, 如同为官宦之家、书香之族或富裕之户等等, 叫作“门当户对”, 曹魏之际的九品中正制中说:“高门婚对, 必求世冑, 寒素之家, 虽宠贵一时, 亦不得为婚土族。士族婚宦失类, 亦每遭排抑”。 (1) P56从此, 婚姻的门第观念被确定下来, 强调双方家族要匹配, 男女在自己所属的阶级内部结合。

印度也有“门第之见”, 集中体现在它特有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通过职业来划定人的等级, 依次是:婆罗门 (神职人员和知识分子) 、刹帝利 (武士和国家管理者) 、吠舍 (工商业者) 和首陀罗 (工匠和奴隶) 。四个种姓各司其职, 不得逾越。在婚嫁中, 种姓制度执行得更为严格, 这也是印度讲究“门第”观念 (家庭出身) 的一种表现。一些研究者将族内婚视为种姓制的本质, 适婚男女只能在本集团内部结合, 种姓之间的通婚在理论上是被禁止的。两国婚姻本质一样, 都讲究在同一集团内部结合。只是印度涉及种姓制度, 有法律和宗教的严格约束, 执行得更为彻底。

2、符合家族利益

中国强调孝道, 讲究婚姻应该听从的“父母之命”, 中国的“父母之命”主要是其家庭及宗族利益的体现。在中国早期的传统中, 十分重视贞洁, 婚嫁双方婚前一般没有见过。选择配偶由父母和媒人全权操作。他们会选择同阶级、同利益的集团内部成员作为联姻的对象, 以符合家庭甚至家族利益为目的, 把婚姻作为一种发展新的社会关系或稳固现有社会关系的有效手段。即便是实现婚姻自由的当下, 由父母、朋友介绍背景适合的人恋爱、结婚, 也是很普遍的事。

在印度教的传统中也特别重视女孩子的贞洁, 这是男子择偶的一个最起码要求。由于宗教的约束, 印度教妇女处于一个更为封闭的世界。准备结婚的男女在结婚之前也没有见过面, 他们也多是由父母、族中长辈乃至圣者为其选定适合结婚对象。而父母、长辈多从家庭、家族或种姓集团的利益出发, 用婚姻来加强利益集团内部的联系。不过, 近代印度也逐步向婚姻自主的方向发展。

二、婚俗中的礼仪

1、占卜

传统中国婚姻中, 在确定人选是否合适时, 会占卜——测“八字” (出生年、月、时辰、属相) 。一般由媒人 (一种专职为未婚男女介绍结婚对象, 并充当中介协调聘礼、嫁妆等婚嫁事宜的人) , 来提供男女的八字, 并由相士 (民俗中认为能通过占卜预知吉凶的人) 占卜, 测定二人是否合适缔结婚姻。如果“八字”显示适合, 媒人会去女方家保媒, 然后双方家长见面, 互相协调婚礼聘礼、嫁妆和筹办婚礼的细节, 最后举行婚礼。

同样的, 在印度会由祭祀来充当媒人的角色。在选择结婚的人选时, 也会进行占卜。许多印度人会通过男女双方的星象 (类似于八字) 来测定这段婚姻的吉凶, 如果认为二人星象不合、前途不利, 这段婚姻就会作罢。祭祀像中国的媒人一样, 充当两家的媒介, 帮助双方协调聘礼的多少、结婚的日期、地点等等具体细节, 最终确定一段婚姻。

2、聘礼和嫁妆

自周代起, 中国婚嫁遵循“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婚姻很重要的一步便是聘礼和嫁妆。男家将聘礼 (一些财物) 送往女家作为女子出嫁之资。“彩礼又称‘财礼’”, 男方以礼为聘而成百年好合, 故又叫‘聘礼’”。 (2) 193嫁妆是父母送给女儿的结婚礼物, 用以稳定女子在男方家的地位。一般聘礼多于嫁妆, 婚礼由男方操办。因为男方通过婚礼买断了一个女人的后半生, 是主要获利者。这体现了传统婚姻的交换原则, 反映了买卖婚的实质。

与中国的重彩礼相比, 印度的更重视嫁妆。结婚时需陪嫁大量嫁妆, 婚礼费用主要由女方负担, 而男方出资较少。印度教把结婚看做是妇女获得宗教解脱的唯一手段, 嫁女是使女儿获得拯救的机会, 所以父母都尽量多些陪嫁, 以便能有男人或者更好的男人为了丰厚的陪嫁愿意娶自己的女儿。高额的嫁妆使婚姻变成买卖关系。长期以来, 巨额嫁妆给印度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 甚至导致一些新娘自杀或被杀。不过, 经过长期的努力, 现在情况已经慢慢得到改善。同样是“买卖婚姻”, 中国是男方“买来媳妇”, 印度是父亲“卖掉女儿”。

3、婚礼中的礼仪

中印习俗中均有禁止男女婚前见面的习惯。在订婚后, 结婚典礼前, 男女双方不得私下见面, 否则便不吉, 会为带来不幸。

婚礼中还有一些相近的趋吉避凶的祈福。中国和印度的传统婚礼上都会出现火。中国会由新娘的兄弟或者堂兄弟将其从花轿中背出, 跨过火盆 (象征去灾辟邪) , 在礼堂的大厅拜天地;而印度也会在帐篷中央架起火坛, 由新娘的兄弟或表兄弟带领新娘和新郎围绕圣火走数圈 (印度教崇拜火, 是用7种木柴燃气的火堆, 代表崇高的宗教) 。

三、婚姻中的宗教信仰

中国的婚礼不含宗教成分。虽然有“拜天地”的仪式。但其中“天公地母”的宗教性含义异常模糊, 仅是中国传统“天”的概念的一种反映和体现。没有具体的宗教意义。中国人通过婚礼展开的是一种人际关系, 不是宗教责任与解脱。人们通过婚礼拓展新的人际关系:建立新的姻亲关系, 稳固老的姻亲关系, 联系自己的朋友邻居, 认识新的人, 其中交织着层层的人际关系网。

而印度的婚姻有强烈的宗教意味, 在印度教中, 婚姻象征神的契约。婚姻是神安排的, 神将妻子赐予男人, 是男人的义务和责任, 也是女子得到宗教解脱的方式。婚礼上, 会有神职人员主持婚礼仪式, 婚礼上会宣誓, 婚礼也有神的契约的象征含义。一切都是围绕着宗教信仰来进行的。这与中国很不同。

总之, 中印传统婚俗有其相似之处, 又不尽相同, 值得我们仔细探讨和研究。

摘要:中国和印度彼此相邻、交往密切, 二者的婚姻制度有一些相通之处, 本文试对其进行比较

关键词:中国,印度,婚嫁习俗,比较

参考文献

①陈鹏:《中国婚姻史稿》, 中华书局, 1990

②吴存浩著:《中国民俗通志-婚嫁志》, 齐涛主编, 济南:山东教出版社, 2005

③朱明忠、尚会鹏著:《印度教:宗教与社会》,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湛江婚嫁习俗 篇5

走向新生活

今日喜啖长寿面 咱俩爱情天地长

摆酒 湛江人把婚宴称“饮喜酒”或“摆酒”,是婚礼的重头戏,结婚摆酒几乎成了铁定的惯例,即使有些人搞旅游结婚、集体结婚,仍在小范围或家族中摆上几台酒席庆贺。过去农村摆结婚酒,用寄声的方法传递信息,现在都改用发请帖通知。以往城里人设婚宴,大多数请厨师在家中操作,如今普遍在酒楼宾馆进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宴席的规模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多者甚至摆上百台,山珍海味,应有尽有。赴宴的“利是”款也越来越多,通常在50到200元之间,富裕者甚至四位数、五位数。故湛江人把收到饮喜酒的请帖称之“高价饭票”。

欢天喜地迎新娘

爱情的见证

闹洞房 成婚之夜,湛江普遍盛行闹洞房的旧俗,又叫“打外茶”。男女青年拥到新房,喝糖茶、吃花生糖果、嬉戏玩闹,出些难题让新婚夫妇演绎,甚至恶作剧,逗得新郎面红耳赤,新娘羞答答,借以取乐。闹洞房中,也有过分的尴尬场面,但都是一笑了之。一直闹至深夜,尽欢而散。

欢乐时刻

新妇茶 婚礼的次日,湛江还有饮“新妇茶”的习俗,也叫“饮甜茶”。新娘用新的茶盘茶杯盛着糖茶,拜见家公家婆及家族长者,双手敬茶。新娘敬茶后,得到打赏,收到见面红包,也宣告新娘正式进入家族门第。

喜有薄酒待嘉宾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婚嫁习俗】相关文章:

婚嫁习俗04-10

中国婚嫁习俗05-06

永定婚嫁习俗05-13

婚嫁习俗之婚礼礼节08-14

隆林高山汉族婚嫁习俗04-15

婚嫁礼俗范文05-16

婚嫁吉日范文05-16

桃江婚嫁探析04-24

论婚嫁文化04-29

仙桃婚嫁风俗范文06-03

上一篇:公司治理的下一篇: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