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情绪的调节

2024-08-29

中学生情绪的调节(精选十篇)

中学生情绪的调节 篇1

案例:李X是湖南省新化县某小学五年级学生, 她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成绩比较好, 可是之后成绩却一降再降, 不管老师怎么辅导也提不上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李X的性格非常孤僻、内向, 并且一旦有什么不满意的事情发生, 就非常的情绪化。这种情况让我非常担忧, 我想必定有很大的原因才会使她发生如此大的转变, 于是作为班主任的我对她进行了家访。从家访中我了解到, 李X在四年级的时候, 父母由于关系不和而离异。李X有一个大一岁的姐姐, 成绩非常好, 是邻居眼里的佼佼者, 从小爸爸溺爱姐姐, 妈妈宠着李X。父母离异后, 两姐妹由父亲抚养, 从此以后李X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造成了现在的状况。

原因分析:李X本来是一个非常善良、健康的小女孩, 可是家庭环境改变了她的性格, 父母离异后, 李X觉得失去了自己一直以来的依靠, 做什么都没有了动力, 加上父亲溺爱姐姐, 而姐姐又是邻居眼中的佼佼者, 什么事情都拿姐姐和自己作对比, 使李X感到非常的自卑。从此她开始对身边的一切感觉不满, 情绪变得暴躁起来, 自我意识过于强烈, 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保护自己。李X也因此变得沉默寡言, 难于交流, 没有人分享她的快乐与不快乐, 她自己一个人承受着对生活的恐惧。而在学校中, 同学们不知道怎么去开导她, 而她也表现得非常冷淡, 就导致了同学们对她越来越疏远。针对以上情况, 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1.家庭方面

每个孩子始终都会觉得家是最温暖的港湾。每位家长应该重视自己在孩子成长历程中的重要责任,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成长环境, 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要应用科学的方法, 塑造孩子健康的情绪, 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现象, 要及时调解, 而不是任其发展, 由于孩子们特殊的年龄阶段, 他们不可能自己解决, 结果只能导致不良的情绪和心理。李X的家庭环境是导致其情绪转变的根本原因, 父母离异, 父亲对其关心不够, 使李X滋生出不良情绪。要改变李X的情绪, 首先是父亲应该给予其平等的爱, 而不是偏爱于姐姐, 给李X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李X感觉到父亲对她的爱, 给她带来了像妈妈一样的温暖, 她就会开始变得乐观, 变得对生活有希望。

2.学校方面

当孩子第一次脱离父母, 来到一个集体中, 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他们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来适应这种学习生活, 也容易受其影响。有时候很多孩子会和很要好的朋友谈心, 但是在父母面前有些孩子表现得非常排斥, 所以父母不能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心理。而老师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 基本上每个孩子都渴望老师的鼓励和表扬, 和其他同学相比, 他们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往往有时候老师的鼓励正好是一个孩子不断前进的动力。所以教育者要建立一个团结、和谐、互助的班集体, 经常组织一些有关于交流的活动, 让同学们之间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友谊关系。老师的关心与鼓励更加不能存在偏爱, 这样会给其他孩子带来极大的负面心理影响。老师应该仔细地观察每个同学的变化情况, 进行差异化教学, 最大力度地确保每个孩子健康地成长。

3.自身方面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其内因决定的, 所以我们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教会孩子们如何控制不良情绪的产生, 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1) 学会宣泄。宣泄调控就是当孩子们遇到不快乐的事情时把它发泄出来, 而不是藏在心里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压力。宣泄是感情释放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它既可以有确定的对象也可以没有确定的对象。例如, 当孩子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以在田径场或者其他宽阔的地方大喊几声, 也可以大声地说出不开心的事和自己想说的话。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释放压力, 而且可以平静自己的心智, 缓解紧张的情绪。

(2) 学会遗忘。遗忘调控就是当某种事情引起你的消极情绪时, 最好能把这件事尽快地遗忘掉, 不要老去想这件事。不愉快的情绪郁积于心, 耿耿于怀, 放不开, 丢不下, 只能使这种消极情绪不断蔓延且日益加重。俗话说:“记忆是痛苦的根源。”要教会孩子们怎么放开心胸, 把不好的事情尽快抛之脑后, 保持愉快的心情。也可以利用一些分散注意的方法, 把孩子们的注意力从不好的事情中分散出来, 让他们觉得就算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学习、生活还是很美好的。

(3) 学会转移。转移调控就是当孩子们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中, 可做一些别的事情, 通过转移注意力而使消极情绪得到缓解。转移调控往往和遗忘调控同时进行, 因为孩子们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就已经暂时地忘记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大学生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篇2

1第一,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就是说你自己的情绪你要来认识吧,有人管他叫做情绪觉知。

第二个情商能力是什么呢?要妥善的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力,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情绪化,情绪化,脱缰野马,控制不住。

第三个能力,自我激励能力。

第四个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不光是控制自己情绪,还要看他人的情绪啊。叫做顾左右而言他,顾着自己,看人家。看人家的情绪,顾左右而言他。

第五个,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2第一,要驾驭愤怒情绪。其实,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愤怒是一种激烈的情绪的表现,他可以有一些好处,人是可以愤怒一下的,笔触我们岳飞写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他不是怒发冲冠吗,有一种气势,有一种震撼作用,但是经常发怒就不好的。包括当领导人,包括当家长的,经常发怒不好,对学习不好,对工作不好,对生活不好,对人际关系不好,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有人说了,怒伤肝,我们经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呢?加强心理的控制,提高修养。有个小的技巧是什么?发怒了,情绪失控了,又失控了处于边缘的时候,一个小的技巧,拖延法,拖延一下,还有一个方法是什么?转移法,转移一下。

还有小的技巧是什么?数数,数数字,一二,你要发怒,一二三四五六七,慢慢数,一直数到不发火,有人说数数字数到60位的时候,一般有火也就发不起来了,试一试,数到60位。

还有一个方法是什么?上厕所,要发怒了,不管有没有大小便的便意,到厕所上去,蹲20分钟,蹲下来过后,心态平和。虽然不雅,不妨一试。

再就是理性的控制,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还有什么,修养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第一个我们讲的对愤怒情绪怎么办?

第二个要克服紧张情绪,压力、矛盾,冲突,风险,危机,很容易使我们紧张,过多的紧张对工作对身体对生命都没有好处,那克服紧张的情绪方法是什么?有正确的目标,沟通协调,学会享受,参加一些文明的娱乐活动。到我们中央电视台来听听报告,这些都很好。

第三,避免急躁情绪,主要是培养自己的忍性,目标适当,张弛有度,沉着冷静,学会冷处理。

第四,摆脱消极情绪,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热情的心态,开放的心态,成就感的心态,自己找乐趣,自找乐子。

第五,合理的宣泄,因为压力太大了,你控制控制,控制寨心里面,爆炸,控制在肚子里面爆炸,可以适当的宣泄。用语言用行为来发泄心中的不良情绪,保持心态平衡。这也是一种方法,怎么办?到一个大山去,没有人的大山,对着大山大叫,发泄,大叫的时候做着夸张式的动作,放松了,发泄了。

第六个,学会放松。放松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学会放松的情绪,放松的方法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幽默,要富有幽默感,幽默特别能够减轻精神的压力,心理的压力。我在1991年写了一本书,幽默风趣的书,这本书的开头我是这样写的。幽默是一种解脱,你看幽默就解了,脱了就轻松了,这本书最后我是这样写了一段话,朋友们,不要忘记把幽默风趣这种高档次的礼品馈赠他人。

第七,顾及他人的情绪,不能光看自己的情绪,要顾及他人的情绪,特别是我们的大中小学生,要着力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有的人一次情绪冲动,感情用事就没顾及他人的情绪。

第八,要营造情绪环境。学生情绪、情感,我们后代人的情绪、情感,很大的程度上是他们所在的学校,所在的家庭,培养训练出来的。如果说家庭和睦,老师和蔼,同学合作,社会和谐,对学生对我们年轻人的影响特别大。这是一种无形的训练,无声的培养,极为重要。虽然他是无形无声,道是无形却有形,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我讲的五大方法的第一方法,训练我们的情绪情感。

如何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

控制 学会控制,就是在陷入不良情绪时,要主动调动理智这道“闸门”的力量,控制不良情绪。当你将要发怒的时候,可这样来暗示自己:别做蠢事,发怒是无能的表现。发怒既伤自己,又伤别人,还于事无补。不要急躁厌烦,急躁厌烦无济于事,只会有害无益,渐渐安静下来。而我的口号是——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哈!(笑一笑)

宣泄 学会宣泄,就是通过适当的方式与途径将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哭,可以让不良情绪随着眼泪释放出来,对消极情绪起到缓解作用。喊,我的最好办法是唱唱歌,吼几声,发泄心中的一股“气”。诉。当不愉快时,不要自己生闷气,要学会倾诉。朋友聚一聚,把自己积郁的消极情绪倾诉出来,以得到朋友的同情、开导和安慰。不过要指出的是倾诉的对象不仅仅是朋友,还可以是亲人、老师、同学等。“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二个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动。可以去游泳,效果非常的不错。转移 学会转移,为了控制住不良情绪,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比如,到外面走一走,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放松一下那郁闷的心情!退一步海阔天空!我的方法是逛街,看看五颜六色的衣服,饰品,满足一下视觉,养养眼,效果8错!改变 学会改变,就是指改变对引起不良情绪的事物的看法,以改变我们的不良情绪。不良情绪的产生,通常是由于我们只注意到事物的负面或暂时困难的一面。如果换个角度,把注意力集中到事物的正面或光明的一面,就会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从而乐观、自信起来。

自我疏导 人在遇到不良情绪的时候,如果不能自我调节,就会丧失继续前进的勇气。如果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就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宣泄

情绪既是人们生活中的必然现象,就应当使之有适当表现的机会.情绪的发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发泄即直接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绪。当直接发泄对别人和对自己都不利时,可用间接发泄使情绪得到出路。如果你心中有了不平之事,不妨向老师和父母汇报,亦可向周围同学倾诉,并接受他人的劝告和批评。当与同学、朋友闹矛盾时,要开诚布公地与对方交换意见,以解开疙瘩,消除误会,千万不要把怨气、怒气积压在心中。万不得已,在至亲好友面前痛哭一场,诉说心中的委屈与痛苦,得到安慰与同情,心理压力也会减轻一些。实际上,流泪要比把悲痛积郁在心中安全得多。因为那种积郁迟早会以一种比流泪更加危险的方式表现,例如引起某些行为失常或疾病的发生。痛哭作为一种纯真的感情爆发,是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释放体内积聚的能量、排出体内毒素、调

整机体平衡的一种方式。

大学生宣泄对象的选择,在本调查中情况如下:

大学生宣泄对象的选择情况

这说明有一部分男生选择了不沟通,他们与女生相比,更多地是选择体育运动或娱乐来发泄不良情绪.而在宣泄对象上,大部分都选择同学朋友,只有极少部分同学选择与老师沟通,这与现今大学教育模式导致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交流的现状相一致.老师应当在课堂之外更多地关心学生,平等地与学生交流,为学生排忧解难,而学生应该更加主动地与老师沟通,向老师寻求帮助和指导.2.转移注意力 一个瓶子装了一半的水。乐观的人认为还有半瓶就要满了,有希望。悲观的人则认为才只有半瓶,何时能满呢?这表明,事物的本身并没有改变,是人的态度在起作用。尼采说“人是评价者”,确有道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暂时遇到困难或处于不利境地时都不要悲观失望。有些大学生因为一两次的考试成绩不好,就感到前途无望,恋爱中受到挫折就感到永无幸福,长期遭受痛苦的折磨,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抱定宗旨,不为暂时困难折服,也不为他人的非议、嫉妒、打击所动摇,“大事清楚,小事糊涂”,遇事达观大度,确实可以省

却不少的烦恼。要做到遇事达观大度,除了摆正自己的心态外,还要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到积极有意义的方面来.积极的思维能使人在悲观中看到前途,化冷漠为热情,变焦虑为镇静.当你遇到苦恼的事,可将其抛到脑后或多看光明的一面,则

会消除苦恼。当发生情绪反应时,头脑里往往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灶。此时如果另外建立一个或几个新的兴奋灶,便可以抵消或冲淡原有的优势兴奋灶。当情绪激动起来时,为了使它不至于立即爆发,使自己有冷静地分析和考虑问题的时间,就要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例如可以通过看电视、听音乐、唱歌.下棋、打球等有意义的活动,使不良情绪得以转移,排解有害的情绪紧张,恢复

正常的状态。

3.自我疏导

自己对客观刺激的认识和评价是情绪中的主观作用,工作或学习的客观要求本身并不会导致一个人的心情过度紧张,而是你对这种要求的态度引起了本身的情绪反应。当我们受到不良情绪困扰时,就需要自我疏导.自我疏导的方法有以下几

种:(1)勇于忘记.对痛苦和不快的记忆和积累是一种穿肠的毒药。对于这些麻烦心事的忘记,是避免情绪波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2)自我鼓励.用某些哲学或某些至理名言安慰自己,鼓励自己痛苦,逆境做斗争,自娱自乐,会使情绪好转.当你遭遇失败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以给你继续奋斗的勇

气.当你感叹路途艰难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以给你坚持下去的毅力.当你品味奋斗的艰辛时,“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让你忘却艰

难困苦奋发向前„„(3)自我提醒.当你悲伤时,大声朗诵幽默笑话,或放声歌唱,你的心情就会好起来.有人在墙上贴“制怒”的条幅,在床头写上“忍”,“冷静”等警句,用无声的语言来提醒自己,命令自己,来调节自己的情绪.(4)自我暗示.当与同学争吵,想动手打人时,可以反覆暗示自己“千万别动手,要冷静”,当步入考场感到紧张时,可以暗示自己“沉住气,别紧张,会考好的”.这样久而久之,紧张的情绪就会松弛下来,也能遏制情感冲动,避免不良后果.4.改变环境

情绪压抑时,改变环境可以调节情绪.换一个安静轻松的环境可以缓解紧张的心情,忘却烦恼.消除忧虑最好的办法是看看戏剧片或电视剧,心情不快时到娱乐场所作游戏,会消愁解闷,情绪与环境密切相关,环境可以情绪.比如情绪与颜色,为了摆脱烦躁和愤怒,暂时避开红色会有帮助;在沮丧消沉时,应该不穿黑色或深蓝色这类让人情绪低落的服饰,多接触使人精神轻松的温暖,明快和活跃的色彩.减轻焦虑和紧张宜用具有安慰和平静作用的中性颜色.当心情烦闷时,看看青山绿水,看看袅袅炊烟,泛舟江湖上,鸟语花香,会使疲劳,苦闷之感顿失,这也是我国古代诗人们抑郁不得志时常用的方法.5.讲究饮食和体育锻炼

心理学家认为,对于几乎每一个人来说,食物和情绪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基本的联系.碳水化合物之所以是一种能起镇静作用的食品,原因在于它能刺激大脑产生出一种使人感到镇静和放松的化学物质,50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就能起到镇静作用,香蕉也有安神的作用.在饮食上注重与情绪相适应,可以调节情绪.体育锻炼也是调节情绪的好方法.体育活动一方面可使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去,转移和减轻原来的精神压力和消极情绪;另一方面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加深肺部

呼吸,使紧张的情绪得到松弛.另外,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都应尽量做到有规律,最好能集体同步,以免因生活琐事影响心情.提高躯体健康水平,使我们充分表现出青春的活力,即使遇到不愉快的事,也有较大的耐受能力.五.结束语

心灵,是它自己的殿堂,它可以成为地狱中的天堂,也可以成为天堂中的地狱.激怒时,要疏导,平静,愤怒时,要克制,遵循“遇事不怒”的古训,对任何事情都

心平气和的面对.怨恨时,要宽大为怀,“天下没有不可了解的事”.过喜时,要收敛,以防“乐极生

体育课中学生情绪的调节 篇3

关键词:情绪;情绪问题;调节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33-02

在体育运动中情绪与学生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体育教学内容丰富,技术动作难易程度不同,有些运动项目还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等又不同,必然会引起学生在体育课中情绪的变化,特别是初中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情绪变化较大如果对学生消极的情绪不及时进行调整,不仅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而且还会阻碍着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体育课中应用心理手段和情绪的调节,创造学生最佳的心境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论述。

一、情绪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1、情绪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南北朝,表示事情多端如丝之绪,诗词中的名词“剪不断、理还乱”就生动地表现了难以辨清和不好控制的特点,学生在上体育课,在运动训练,还是在别的活动中都不断发生各种各样的情感。有的时候紧张,如:具有危险性的项目,有的时候轻松,有的时候高兴,如:游戏和比赛,有的时候沉闷,如:比较累的中长跑项目等等。而情绪主要是指人对认识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它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它使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倾向,是人类显著的心理特征之一。法国心理学家冯特1895年发表了情绪的“三维”理论,提出的情绪可以愉快,不愉快,紧张,松驰,兴奋,抑制三个方面进行有效描述和定量研究

2、影响情绪体验变化的因素有,刺激因素,认知因素和生理因素,刺激因素主要是通过感官从外部获得信息,它对情绪的变化也起直接影响,认知因素,主要是感觉与知觉,表象与想象及思维的关系。体育作为一门科学是需要逻辑思维能力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体育运动所特有的运动思维能力,同时对情绪的生理因素又更为重要,它是大脑产生和调节情感的中枢。情绪的发生是在客观刺激作用下,大脑皮层和皮下中枢协同活动的结果,而大脑皮层对皮下中枢起着调节、支配的作用,因此,它的发生有着更为重要的、更直接的关系。巴雨络夫认为大脑皮层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可以建立比较稳定的暂时神经联系。它会引起各种经天纬地的变化,一般说来,会产生愉快、高兴的情感,同时也可能产生痛苦、不愉快的情感,在情绪状态下,由于有机体会发生各种生理变化,会出现各种情感外部表现,如面部肌肉收缩,说话声调的改变等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感采用有关效的方法来及时调节学生情绪。

3、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变化能够影响机体的生理变化,积极的情绪可以使植物神经系统兴奋起来,从而促使心跳加快,体内新陈代谢过程的血流量加大,糖分解加速,并有助于克服异常生理变化,稳定练习情绪,促使学生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反之,消极的情绪状态也会引起相反作用,并加剧异常心理变化,造成学习效果降低。客观的体育教学固然是学生消极情绪状态的触发原因,体育教学的安排、手段、方法,都可以引起学生的不同情绪,表现在行动、表情、脸色、心率、语气中,从而决定了学生练习情绪的可爱性,因而在体育课中对学生的个体和群体情绪状态进行观察、分析、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二、体育教学中的情绪问题

1、如何对待学生兴趣,兴趣对情绪影响很大,一种认为要照顾好学生的爱好,另一种是不能造就学生的爱好,否则没法上课,本人认为这主要是认识问题,即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如果以增强体质,提高身心健康为主,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情绪,尽量使学生对体育课有兴趣,如果以完成技能训练为体育教学的目的,体育课既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

2、引导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始阶段要尽可能多照顾他们的原有兴趣,以后,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同时要多创造条件,不断丰富体育课的内容,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越来越大,情绪越来越高,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及时向学生反馈体育课对提高身心健康与体力方面的效果,而不仅是一些运动成绩,如测肺活量、和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等。通过一段时间加以对比,看看进步如何,如学生成绩和一些指标提高,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对上体育课有一种愉快的情绪。二要重视理论教学,通过理论课对学生讲解体育对身心健康的作用,提高学生结体育的认识程度,并使他们对体育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三要改善教学环境,如把健美操,功能音乐引入体育课,这些均可以调节学生情绪。

三、调节情绪的方法

1、呼吸调节法。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是改善学习情绪波动的有效办法,能促进神经系统恢复平衡,使得呼吸平静而有节奏,起到稳定学生情绪的作用。一般可采用腹式呼吸法,这种呼吸法缓慢,吸氧量大,便于人们恢复体力和脑力。

2、心理暗示调节法。暗示对学生情绪稳定,信息增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暗示可以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用一定语言、动作、表情给予暗示,会增强情绪上的安定,比如:在上课时自己默念:“今天自然感觉非常好”,“情绪稳定,肯定会把课上好”,这此言语的暗示,都是积极的,是根据活动需要对自己心理状态的积极调节。

3、注意调节法。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具体地说是根据自己的愿望与要求或外界现象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对象,从而起到调节学生心理状态,这样对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技能掌握都有显著效果,另外,在课后,还需要进行各种放松,使注意力从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集中在使机体得到休息的活动上。

4、情感调节法。情感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积极情感可以产生积极的情绪,人对于各种事物采取什么样态度,常常取决于该事物是否与人的需要和适相适应,如事物能符合人的需要,人就会对它采取的态度从而产生愉快、高兴的情感,机体同样可发生各种生理变化,如说话声调的改变等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外部再现了解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5、模拟调节法。教师有意组织练习比赛,从中消除紧张情绪,这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尝试调节自己的情绪,使其达到控制的最好水平,从而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情绪调节措施

1、体育课中学生情绪调节方法多种多样,体育教师在选择和运用时,应根据学生体能基础、气质类型,性格特征等因素,针对情况,合理而灵活选用。

2、教师了解学生产生某种情绪状态的原因和分别解决问题的办法,采用整体调节法,并通过观察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情绪。

音乐疗法对中学生情绪调节的干预 篇4

关键词:音乐疗法,中学生,情绪调节

一、音乐疗法概述

音乐疗法与心理学的发展较为相似, 都可以称为“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却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在几千年前, 中国的《乐记》中就有记载:“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 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 乐则安, 安则久, 久则天, 天则神。”而在古埃及有“音乐为人类灵魂妙药”的记载, 在古希腊罗马的历史著作中, 也对音乐有助于身心健康有记载。

直到1926 年, 音乐被欧洲的一些医学机构确认为一种治疗失调的主要方式。20 世纪初, 音乐疗法作为一门学科而成立。在之后的战争中, 音乐疗法也在为受伤的老兵进行心理疏导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音乐治疗的价值也从而体现出来。1950 年, 美国成立了音乐疗法的全国性机构——NAMT, 之后又有了AAMT。最终在1998 年, 美国音乐疗法协会 (AMTA) 正式成立。美国音乐疗法协会将音乐疗法定义为:通过获得资格认证的治疗师对音乐的运用, 使那些有健康问题或教育问题的个体, 在心理、生理、认知以及社交方面发生积极变化。

音乐疗法的作用机理有多种说法。审美移情说认为, 音乐是一种艺术, 是审美的。在审美活动中, 艺术形象因情而生, 能够引起欣赏者的各种情感体验。共振原理说认为, 在听音乐的时候, 音响的震动能够作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 从而引起人体五脏六腑、肌肉、脑电等的和谐共振, 改善身体循环。神经活动说认为, 当音乐的声波作用刺激大脑时, 可以促进神经的兴奋, 对人体分泌健康的生化物质有益处。

二、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中学生年龄一般为11~19 岁, 正处于青春期这个人生关键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生理发展较快, 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 容易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即其心理水平呈现一半成熟、一半幼稚性。正是因为青少年现阶段的这些发展特征, 音乐疗法被许多中学生所喜爱。

三、音乐疗法如何调节中学生的情绪

音乐疗法认为情绪决定认知, 情绪改变了, 对事物的看法和对环境的感受就截然不同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调节学生的情绪, 从而改变他们的认知, 让学生能在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成长。因此, 音乐疗法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

1. 发泄不良情绪

由于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较强, 以及在青春期当中, 更容易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 许多心事不与家人或同伴倾诉, 就会容易产生许多负面的情绪, 例如抑郁、悲伤、痛苦、愤怒和纠结。因此, 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中, 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情感的释放。

我们知道, 音乐治疗分为主动式、被动式和综合式三种干预方式, 而在实际的运用当中, 我们无论采用哪种方式, 音乐治疗都比较注重音乐与情绪状态的同步作用。即在音乐治疗初期, 教师要大量使用负面情绪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各种情绪体验, 例如悲伤、痛苦的音乐, 这样能帮助学生尽可能把消极的情绪发泄出来。当消极情绪发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内心深处的正能量就会萌生出来, 这时, 教师就应该逐渐使用积极的音乐, 用来支持学生内心深处的变化, 让积极的情绪越来越多, 以支持和强化积极的情绪力量, 缓解身体的应激状态, 解除心理的障碍和紧张, 最终使学生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重新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2. 缓解考试焦虑

考试是中学生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面对严峻的升学压力, 学生多多少少都会有考试焦虑的问题。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景下激发的, 受个体评价能力、人格特征与其他身心因素的制约, 以担忧为基本特征, 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 通过不同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考试焦虑不仅影响学生的考试发挥, 还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音乐疗法是缓解焦虑和帮助放松的很有效的方法。在考前阶段, 教师可以结合放松训练, 对学生进行音乐疗法。而在进行音乐疗法过程当中, 要选用节奏缓慢, 曲调能让人放松、安静, 大约每分钟60~80 拍, 旋律具有规律性的上升或下降, 并且没有歌词的音乐。这种音乐对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有很好的作用, 并配合着放松训练和合理的想象, 能使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得到更好的调节。同时, 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疲劳, 振作精神, 恢复体力, 在考试中能够从容面对, 拥有良好的心理环境。

总之,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当中, 教师要合理有效地使用音乐疗法, 使更多的青少年从中受益, 能重新面对和体验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重新认识自己, 以更好的心态迎接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并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吕露.论音乐心理学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1) .

中学生情绪调节团体辅导方案 篇5

一【活动背景】..................2

二【活动目标】..................2

三【辅导对象】..................2

四【团体活动频率及次数】...................2

五【活动地点】..................2

六【活动设计理念】.................3

七【团体辅导具体安排】................3

(一)简要介绍,建立团体契约............3

(二)暖身活动:...............3

(三)主题活动...................4

1.心情涂鸦...............4

2.情绪温度计..................4

3.情绪高手...............4

4.信念签...................5

(四)活动总结...................5情绪调节——中学生团体辅导方案

一【活动背景】

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完善阶段,身心发展和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有其独特性,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还有待提高。由于家庭与社会期望值高,学习竞争压力大,他们易受紧张情绪的困扰,表现出自卑、焦虑、嫉妒、抑郁、挫折感等不良情绪状态。这些负面情绪如果强度过大,次数过多,持续时间过长,会直接影响到身体健康和心理行为的变化,并对将来的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学习合理、科学的情绪及压力应对方式与管理方式,将有助于中学生保持良好情绪,以积极方式应对不良情绪,维护身心健康发展。

二【活动目标】

1.成员能认识情绪的意义并觉察自己的情绪。

2.成员能接纳自己正负向情绪及了解自己惯有的宣泄方式。

3.成员能以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4.成员能了解信念与情绪的关系,并使用合理信念来管理情绪。

三【辅导对象】

某中学高二1班学生

四【团体活动频率及次数】

一周两次

五【活动地点】

高二1班教室

六【活动设计理念】

活动设计主要依据Ellis的理性情绪治疗(RET)理论。Ellis认为情绪困扰的产生是由于不合逻辑的思考方式所致,因此,要去除情绪困扰,先要帮助个体了解、修正非理性想法,再以理性想法取而代之,就可以达到消除情绪困扰的目的了。我们可以藉由改变想法来改变情绪,即借着不断的质问、驳斥自己的非理性想法,去除这些不合理的想法,并以理性的想法替代之,进而解决我们的情绪困扰,增强适应、抗压的能力。

七【团体辅导具体安排】

(一)简要介绍,建立团体契约

时间:5分钟

内容:

我愿意真诚的遵守下列团体契约,若有违背愿无条件接受自我检讨,我绝不:无故退出活动。

我可以:在活动中尽情地放开自己

我能够:真诚互动、积极投入。

我期待:建立互助友爱的团队。

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

(二)暖身活动

1.活动名称:两只小蜜蜂

目的:活跃气氛,测查应变能力;

时间:5-10分钟

2.活动过程:(1)两手作兰花指状展开双臂上下飞舞;念词“两只小蜜蜂啊”

(2)两手换掌状于胸前交叉飞舞;念词“飞到花丛中啊”

(3)出手锤子剪刀布

(4)赢者伸掌作摔巴掌状,口念“啪啪”;输者和声“啊啊”;不输不赢则同时努嘴作“咋咋”亲嘴状。不断加快速度,锻炼反应能力。

(三)主题活动

1.心情涂鸦

活动目的:活跃气氛,协助成员认识情绪状态及类别

活动时间:20分钟

活动内容:(1)领导者说明要进行什么活动,再发给每位成员一张纸与色笔。请成员画出现在的心情或是刚刚进行活动后的心情。

(2)接着采用配对方式现出画作,并让配对成员猜一猜他画的是什么心情,猜出后请作者分享一下,领导者统整说明。回到团体展示一下画作,并说出代表的心情。(如:这代表我很快乐)

(3)领导者回馈成员的表现并结论情绪的形态类别。

备注: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可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

2.温度计

活动目的:让成员觉察此时此刻的情绪,了解情绪背后的成因

活动时间:25分钟

活动内容:(1)领导者说明情绪温度计活动的进行方式:刻度有0-10度,分别代表不快乐到快乐的程度,请成员以0-10度来表示自己这周的情绪温度

(2)依成员的温度分布情形分高中低三组

(3)请各小组成员分享为何选择此情绪温度的原因,并谈一谈影响情绪温度的最大因素

(4)引导成员回到大团体中,请M分享在小组中对他人印象最深刻、最有感触之处(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处理方式)

备注:问题引导:“心情好吗?心情不好吗?无论你现在的心情如何,请静下心来,闭上双眼,想一想这一个星期以来发生了些什么事呢?它带给你什么样的心情呢?你有怎样的情绪起伏呢?在音乐中仔细回想一下吧„„”

结束总结:其实影响情绪的真正因素,非事件本身,而是自己对其的想法与解释。同样的事情,因着许多不同的想法,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试着对自己说一些正向的、理性的话语,乐观的态度可以带来更多方面的想法,让自己活得更快乐。

3.情绪高手

活动目的:让成员学习情绪的表达与宣泄方式

活动时间:20分钟

活动内容:(1)承接情绪是很难假装的,让成员思考自己遭遇情绪的处理方式。

(2)提供讯息的概念,发给成员我讯息的示范单分别提供几个情绪状况,让成员以角色扮演的方式练习讯息的表达。

(3)领导者总结所讨论到的情绪宣泄方式,说明应注意的事项及表达时机。备注:情绪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正面的情绪给人正面的感受,周围的人也可感

到欢乐的气氛,而负面的情绪,若能用适当的方式将它表达出来,可以使我们不为其所苦、所操纵,让生活中的每一步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4.信念签

活动目的:成员能了解信念与情绪的关系,并使用合理信念来管理情绪

活动时间:20分钟

活动内容:(1)让成员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想法或信念,卷成签状,放入信念筒中。

(2)领导者由签筒中抽一个信念,请成员分辨其为合理的想法或不合理的想法,如果是理性的想法,不必举手,如果是不合理的想法,请举手,并说明哪里不合理。

(四)活动总结

1.引导成员回顾整个活动历程,并分享收获而能有所成长。

听障学生情绪调节的教育策略 篇6

关键词:听障学生;情绪;教育;策略

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时,人对待事物就会有一定的态度,符合自己主观世界,就会产生爱、满意、愉快、尊敬等内心体验,不符合自己主观世界时,就会产生憎恨、不满意、痛苦、忧愁、愤怒、羞耻、悔恨等内心体验。

听障学生由于听力语言障碍,他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容易出现偏差。比如,认识事物较片面等。因此,对认识过程作用于人所产生的最普遍、通俗的情绪喜、怒、哀、惊、恐、爱等内心体验,对听障学生而言,就难以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极易引发听障学生产生不良情绪,进而深刻影响听障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一、听障学生情绪特点及主要表现

1.听障学生的情绪体验比较单调、贫乏

听觉障碍使得听障学生缺乏或完全丧失了外界各种声音的刺激。和谐的旋律、悠扬的歌声、柔顺的言语等,不会引起听障学生愉快的体验。同样,噪声和秽语也不会引起听障学生的烦恼和厌恶。也就是说,听障学生缺乏言语刺激引起了各种情绪体验。这就使他们的情绪单调贫乏,缺少程度上的细微差别。

2.听障学生的高级情绪缺乏

高级情绪一般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听障学生缺乏语言,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周围环境,缺乏对具有明确的社会性质的高级情绪的认识,对真善美、假丑恶等是非评价标准比较模糊、片面,甚至错误地理解。

3.听障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普通人,其性格偏内向,情绪易不稳定

据有关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听障学生敏感多疑,性情忧郁,常常无理取闹,性格偏执,自卑且不合群。

二、听障学生不良情绪的产生

研究表明,听障学生不良情绪产生原因,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

1.主观因素

不良情绪的产生主要原因是听障学生认知不协调、负性情感体验强烈、自我中心倾向明显。

(1)认知不协调

听障学生由于听力障碍、语言缺乏,导致他们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迟缓、水平较低,使得他们在认知活动中对问题的分析理解、思维所占比率较小,直观感知在认知决策中所占比率较大,导致认识过程与内容不一致,认知成分与认知方式不协调,易于凭感觉对问题做出判断和处理。

(2)负性情感体验强烈

听障学生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和干扰,导致个人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形成需要—挫折,行动—挫折,目标—挫折之间的恶性循环。过强的挫折感会助长听障学生负性情感,遇到问题时加剧内部心理冲突。他们或采取回避矛盾的方法来减轻冲突,或采用不正常的行为方式来解脱,转移、掩盖内心的苦闷、焦虑和恐惧。

(3)自我中心倾向明显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不确定的自我认识会引起严重的心理问题。对听障学生而言,对自己是否有清晰的认识,会影响自身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进而影响不良情绪的产生。

2.客观因素

由于生理的缺陷,使他们在生活中会有种种不便,甚至有时还会遭到厌弃或歧视,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疏导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体验。一些听障学生不愿意和正常孩子交往,眼睛不敢看人,也不愿意交朋友。他们总是感觉自己低人一等,自卑成了听障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

部分听障学生由于残疾,家人要么过度关怀,时时使他们处于一种被保护、被同情、被施舍的劣势处境;要么漠不关心,放任自流,使他们处于一种被遗弃,或成为家庭累赘与负担的危险境地,这些都不利于听障学生拥有正向的情绪体验。部分听障学生家庭,無法正视自己孩子残疾的现实,不让他们外出,害怕丢脸,使得他们加剧对自我的否定,从而无法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社会生活中。

三、听障学生情绪的调节

情绪可以进行有效疏导、调节控制和教育培养。很多时候,所谓的剑拔弩张、所谓的不可调,往往是可以揉碎在“退一步海阔天空”里的。特殊教育学校要重视听障学生情绪调节的教育,培养听障学生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

1.爱心关怀

特教教师在思想上对听障学生要有正确的认识:听障学生首先是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儿童,与普通儿童有基本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教师必须热爱听障学生,以无私的爱心打开听障学生心灵的大门。教师在工作中要充满信心,具有克服困难的乐观精神,以愉快、喜悦的心情去感染听障学生,使听障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境,并多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摆脱由生理缺陷所造成的消极情绪。教师要把爱心无私地奉献给听障学生,让听障学生在教师浓浓的爱心关怀下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2.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是通过正负强化来纠正不良行为模式,建立新的良好行为模式的方法。如,对于人际交往障碍学生的治疗,可以这样设计:第一,先找到自己的优点,找到自信,接纳自己;第二,主动去活动现场,看别的同学怎样交流;第三,主动找同学说一两句话,体验乐趣;第四,多找几个同学说说感兴趣的话,体验乐趣;第五,让自己习惯这样的场合。

3.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新兴的一种治疗方式。对于一些听障学生来说,他们的不良情绪是其心理障碍的外在表现形式。心理干预多采用认知疗法、宣泄疗法和心理动力疗法。

4.环境改变

环境改变也称社会生态环境改变的方法,是通过儿童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如家庭境况、学校或班级、周围环境的改变来影响儿童的情绪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同样,学生因学习或师生关系不好出现心理问题,教师也要考虑改变对待学生的态度、方式方法,如果单纯试图改变学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5.实用的小技巧

(1)表情调节

有研究发现,愤怒和快乐的脸部肌肉使个体产生相应的体验,愤怒的表情可以带来愤怒的情绪体验,所以当我们烦恼时,用微笑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可能是个很好的选择。

(2)身体姿势调节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身体姿势不仅可反映他惯常的性格特征,而且可反映他此时此刻的心理。个体身体的一举一动、一立一坐都具有符号特性。听障学生由于听力、语言障碍和社会经验的贫乏,对事物的认识较肤浅,情绪的丰富性、深刻性和稳定性发展较落后,习惯于使用直接方式进行情感表达。当听障学生情绪不好时,让其模仿身体“强姿势”或“弱姿势”,实现情绪的转变。

(3)人际调节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他的社会属性,当情绪不好时,可以向周围的人求助,与朋友聊天、娱乐可以使你暂时忘记烦恼,而与曾经有过共同愉快经历的人则能引起你当时愉快的感觉。

(4)问题回避

如果有些引起情绪的问题我们既不能改变自己的观点又不能解决,就可以选择逃避问题,先暂时避开问题,不去想它,待情绪稳定时,再去解决问题,而且有时候问题的解决方案会在从事其他事情时不经意想出来。

参考文献:

[1]全国特殊教育研究会.聋校教学文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华国栋.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中学生认知性情绪调节对学习的影响 篇7

情绪调节是个人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情绪调节可分为两个重要的维度:认知性的情绪调节与行为性的情绪调节。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是指个体为处理与之有关的情绪唤醒性信息而采用的有意识的、基于认知的情绪调节方式。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承担着学业压力,在学习中不免产生情绪问题。而情绪会反过来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所以调节好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以往的情绪调节研究多是针对儿童的,较少涉及青少年,所以本文的研究对青少年发展有重要意义。

1 认知性情绪调节

认知情绪调节主要是指个体在处理来自内部或外部的、超过自身资源负担的生活事件时,所做出的认知上的努力。以往对于认知性情绪的测量多采用问卷形式。研究发现,中学生的情绪发展处于上升阶段,随着年级的增高更善于采用认知策略进行情绪调节;学业成绩高的学生比学业成绩低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显示了情绪与学习之间的互相影响作用。

2 认知性情绪调节对学习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不断变化的情绪。当心情平静时,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比较客观;当情绪处于极端状态时,人对外界的认识更主观。情绪伴随学生的学习过程,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记忆力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情绪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学生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时,对其认知活动的促进作用最大,能够引发和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情绪调节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记忆力等。因此调节好情绪对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认知性情绪调节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状况影响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倾向,在愉快的情绪下,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能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对自我发展有益,对学习采取的态度倾向是靠近和解决;而在低落的情绪下,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学习活动,采取回避的态度倾向,不愿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

其次,认知性情绪调节影响学习动机。在积极的情绪下,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强,面对较难的学习内容时,会努力学习和掌握,以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作为学习目标,能更积极有效地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而在消极情绪下,学生学习动机较弱,在面对较难的学习内容时,表现出畏难情绪,害怕学业成绩失败。

另外,认知性情绪调节影响学生的记忆效果。当学生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时,头脑加工速度快,思维活跃,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加工策略比较灵活和精细。相反,当学生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时,思维活跃度降低,对于新知识无法很快与头脑中旧有知识建立联系,要花费更长时间进行记忆。从而阻碍对学习内容的记忆,降低学习效率。

3 如何通过认知性情绪调节促进学习

情绪影响学习的全部过程,主要影响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记忆力等几个方面。为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学生必须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充分发挥情绪对学习的积极作用,克服不良情绪的消极作用。因此,认知情绪调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通过认知性情绪调节端正学习态度

学生应该善于培养积极情绪,从认识上进行调整,对学习持接纳的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乐观的心态,采用暗示法提醒自己学习是一件快乐且有意义的事情。消除学习过程中的不良态度,例如,当情绪不佳不想学习时,可以先暂时放下手中的学习任务,让自己平静下来,通过理性(下转第248页)(上接第211页)分析情绪低落的原因,找到合适的情绪调节方法,端正学习态度,积极面对,而非逃避。

3.2 通过认知性情绪调节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应该认识到情绪调节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增加学习的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在学习中保持愉悦的心情,而不是被动学习。兴趣产生的愉快情绪体验能激发较强的学习动机。也应锻炼学生的意志,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只依靠兴趣是不够的,还需要坚强的意志应对出现的各种困难。

3.3 通过认知性情绪调节提高记忆力

以往的研究表明,快乐的情绪体验能提高个体对学习内容的记忆程度,而悲伤的情绪体验会降低个体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效果。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态和积极乐观的情绪,使头脑保持清醒和适度活跃的状态,采用合理的记忆加工策略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避免因为情绪不良影响记忆效果。

4 小结

情绪调节与认知关系密切,调节好情绪对中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探讨了认知情绪调节对学习的影响,包括对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记忆力几个方面。最后,就如何运用认知情绪调节促进学习提出了合理建议,对中学生学习中的认知情绪调节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焕婷,罗慧婷.中小学生如何通过自我情绪调节促进学习[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6):21-23.

[2]刘小娟,朱熊兆.认知情绪调节在青少年生活事件和焦虑、绝望之间的调节作用.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987-988.

[3]罗伏生,王小凤.青少年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的特征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93-96.

如何调节小学生厌学情绪 篇8

1.学校因素。从大量阅读和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造成小学生厌学情绪的因素,在学校这方面主要体现在评价的手段和教师的教育方法上。学校的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学校对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手段。自课程改革进行以来,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虽然有所改善,但通过具体的调查,我发现,学校对学生、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仍然以考试分数为主要标准。这种单一的方式方法,容易导致学业不良的学生丧失对学校的热情,在学校中无法得到认可。长此以往,他们会对学校产生一定的厌倦情绪。所以,正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教会学生去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在小学教育中十分有必要。

近些年来,虽然新课改在教学方法上有了诸多改进,但是在一些特别的课程设置上,缺乏相关的实验器材、教具,无法准确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兴趣难以提升。

一切知识的学习都要从感官入手,教学要强调感官作用。学校应加强对各种器具的重视,避免学生对课堂有枯燥乏味之感。

2.家庭因素。影响小学生厌学很大一部分也有家庭的因素。有些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对小学生的教育过于充满压迫感。就容易导致小学生对学校没有兴趣。每天放学一回家,父母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情绪如何,而是今天的学习状况,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所以,要想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从家庭入手。家长要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习惯,让他们渐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靠监督来让孩子实现学习。

二、如何改善小学生的厌学情绪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观念作为行动的先行力量,改变观念就是改变行动的前提保障。要想彻底地解决小学生的厌学问题,就需要更新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教育的出发点,灵活地采用教育手段与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宰者,让他们明白自身的义务与责任体现,同时也充分地给予他们学习的权利。在教学的过程中,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信息化社会中,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所以加强民主建设十分重要。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要与学生共同进步与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需求,将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素质教育,根据学习者的要求,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优化教育过程。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构建美好的学习氛围,是教师需要多下工夫的一个问题。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制造一些开放性、发散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一方面,教师要深入地挖掘课本内容的精彩之处,充分地调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将教学模式转向生活化,让孩子们把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代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学习的魅力与神奇。

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设置合理的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差异性给予过分的批评,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因材施教,实现对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摒弃固定化的教学标准,进一步采取开放化的教学方法。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深入了解、研究学生的基础水平,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别,制定恰当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积极探索,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让学生既可以感知到学习的成功与喜悦,又可以充分地获得学习当中的成就感,进而让学生更加自主、快乐地进行学习。

3.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新课改环境下,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完成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方便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对待多媒体利用,我们重点还是要以课堂的目标为主。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相比一些程序化的归纳,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表达一些问题,通过图片、音频等形式展现相关链接,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完成课堂归纳总结,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中,保持一个兴奋的精神,时刻关注老师的话语,在教师所讲内容中一点点寻求答案,这种上课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4.实现探究合作式学习模式构建。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作为新课改所提到的重要学习方式,这样带给学生更多的交流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探究时间与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此同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思路,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展开学习,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实现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得综合能力。在展开训练的过程中,不要让学生一直进行模仿工作,这样容易导致思想僵化,适当地鼓励学生去创新。

三、结语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的基础性教育。教育工作者应重视这方面的综合效果。加强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进一步去确定学习的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积极去利用学习资源等等。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消学生的厌学心理。

摘要:小学作为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身心发展较快的时期。所以,加强对小学教育的理解,实现教育水平的提升,十分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生的厌学情绪的产生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如何解决小学生的厌学情绪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水平,厌学情绪,策略

参考文献

[1]申自力,刘丽琼,崔建华,陈力,彭茹静,刘宁.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2,10:1278-1280.

[2]郭志芳,张德乾.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学习负担过重[J].基础教育研究,2012,18:3-5.

中学生情绪的调节 篇9

一、善于发现学生情绪问题, 用积极地心态来引导学生

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 内心非常细腻, 而且我们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住宿生, 生活和学习都在这个校园里。很多时候, 他们很难调节自己的情绪。而不良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会有消极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情绪问题, 看到学生情绪不好时, 尽量在课下和学生进行沟通, 让学生不要带着心理负担上课。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不能抱怨学生, 也不能内疚、自我责备。如果教师不能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教学, 势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我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情绪应当是愉快的并通过自身的快乐带动学生的快乐。所以通常我是带着微笑进入课堂, 学生自然是感觉温暖。当自己情绪饱满时, 学生们也显得很愉快, 注意力集中, 学习效果好;而当自己情绪高昂时, 学生们就会缩手缩脚, 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重视情感教学的作用

语言是交际工具, 是传递情感的纽带。英语教学的成败和情感态度的关系密切。作为高中英语教师, 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态度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处理新教材时, 要学会在教学中努力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 进而在学习中调节学生不良情绪。

例如, 90后的孩子们对音乐有很浓厚的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英语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讲授BOOK2 module 3 music这个模块的内容时, 可以利用学生对音乐的认识, 在导入这一部分中设计一个小游戏, 让学生听各个类型的音乐之后再去自己辨别音乐类型。学生处理这一部分游刃有余, 课堂氛围也因为这个游戏而变得轻松、活跃。

三、用合作学习降低个人的学习难度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不良情绪还由于学生对某一学科掌握不好。在日常教学中, 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和知道学生, 避免一些引起学生焦躁心理的一些教学行为, 如要求学生回答难以回答的问题, 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批评过于严厉。所以在处理一些内容时, 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来降低学生学习的焦躁心理。

例如, BOOK 3 module 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这是关于三峡的游记。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文章, 很多学生都理不清头绪。我将学生划分成四人一组, 让他们在小组里把这篇课文的整个路线划分出来。学生的积极性出乎我意料。在他们在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 我让小组内选一个同学在黑板上画出整个路线。学生争先恐后地参与, 当有的同学出错时, 也争着改正。在这样的课堂上, 不仅完成了我的教学任务, 还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

学习动机在英语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不论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还是英语知识的教学, 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无法引起互动, 教学则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因为是理科班的英语教学, 很多男生在英语课上的表现总是差强人意, 所以在日常教学中, 我会多用鼓励和赞扬的教学手段, 尤其是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更要多表扬, 多激励。

例如, 在教授BOOK 7 module 1 Basketball这一课时, 因为我平时很少看篮球赛, 对一些篮球方面也不了解, 所以在备课时我查阅了很多内容, 反复地记忆那些和篮球有关的词汇, 为了让我这个老师不在学生面前出丑。可是出乎我意料的是, 我们班的很多男生都是篮球爱好者。在那堂课上, 我让那些虽然英语成绩不好, 但是对于篮球有很强兴趣的男生为我们讲讲和篮球有关的知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在遇到那些包含篮球术语的句子, 他们也翻译得特别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信心是人成功的基础。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渴望表扬的, 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以积极的情感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运用一些方式来降低学生对某一个学科的畏难情绪, 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摘要:众所周知, 情绪对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活动可以带来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影响, 快乐和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是起协调、积极作用, 而痛苦、恐惧、愤怒则起破坏、干扰或阻断作用。中学阶段, 是人的情绪充分发展的时期, 中学生的情绪世界, 早已不再是风平浪静的港湾, 他们面对的是汹涌澎湃的大海。而中学生则像是一叶小小扁舟, 在波峰与波谷之间寻找新的平衡。虽然这时他们已有了驾驭自己情绪的能力, 但情绪的浪潮依然时起时落。而教师在一堂课上, 要时刻掌控学生的情绪变化, 调动学生积极进取的情绪, 调节他们消极情绪, 并充分发挥学习情绪的作用,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中学生情绪的调节 篇10

个体都面临着情绪弹性,Davidson的研究认为是个体情绪系统个别差异所致,情绪弹性高者,他们能够从各种情绪中获得正面积极情绪,即使产生负性情绪,也能很快地从中解脱出来,情绪弹性低者,则反之。随着SUBA和CUBS在全国各大高校的推广与深入,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管理者的重视和广大大学生的喜爱。

本研究选取了篮球队员的情绪调节能力对情绪弹性二个变量因素积极的情绪能力、积极的恢复能力进行研究,研究假设是: 篮球运动员负性情绪调节能力是情绪弹性的预测变量。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是江苏省14所普通本科院校20支篮球队共258人。

2. 2 研究方法

2. 2. 1 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期刊文献。

2. 2. 2 问卷调查法。发出调查问卷 258 份,收回试卷 242 份,有效试卷231( 男 165、女 66) 份,有效试卷回收率 91. 3% 。

2. 2. 3数理统计法。通过SPSS17. 0软件包对量表进行验证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对多组数据进行显著性进行检验,回归分析,利用回归方程由自变量的值估计预测因变量。

3 数据统计

3. 1 测量量表

《篮球队员情绪弹性问卷》问卷共11道题,1. 3. 4. 8. 9是测量积极的情绪能力,2. 5. 6. 7. 10. 11是测量情绪恢复能力,运用六点记分法,从完全符合得6分,到完全不符合得1分,采用Cronbach’Alpha( α) 系数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和稳定性系数。经过我们探索性的因子分析发现: 第10题对积极的情绪能力因子负载是( 0. 473) ,对情绪恢复能力的因子负载是( 0498) ,二个因子有交叉且相差不大,故给予删除,其余十道题KMO样本适当性检验值为0. 812,卡方值( Approx. Chi - Square) 是671. 786,显著性( Sig. ) 是0. 000。通过因子验证,情绪恢复能力的因子负载是介于0. 612 ~0. 780之间,解释率为31. 890,积极情绪因子负载是介于0. 632 ~ 0. 846之间,解释率为22. 849。

3. 2 《情绪调节能力》

该原始量表是由Salvatore J. Catanzaro在1990年制定( NMRS) 。该量表共有30道题,每个分量表各有10个题目,采用五点记分法,从非常同意得5分到非常不同意得1分,得分越高,越表示负性调节能力越强。因子分析结果是主动调节能力、认知调节能力、行为调节能力三个因子,每个因子包含10个题项。每个分量表的得分与总量表得分的相关系数都在0. 6以上。KMO样本适当性检验值为0. 862,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1896. 191,显著性( Sig. ) 为0. 000。

3. 3 情绪调节能力的因子验证

通过表1发现,24、25道题是交叉因子,我们分别把它们归纳到接受调节能力和回避调节能力,它们的因子负载除11道题0. 442外都在0. 5以上,所以我们共保留了22道题,从表1数据发现《情绪调节能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总解释率达到了50. 819% 。

3. 4 对情绪调节能力与情绪弹性各个因素相关性检验

从表2中发现,情绪弹性的二个因素与情绪调节能力的四个因素都存在着高度相关。并且每个因子都达到了显著水平。

3. 5以情绪恢复能力、积极情绪能力为自变量,接受调节能力、积极重评能力、主动调节能力、回避调节能力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见表3、表4和表5)

从表3中的回归分析发现,接受调节能力、积极重评能力、主动调节能力、回避调节能力对情绪弹性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并在0. 001的水平上显著( p < 0. 001) ,对情绪弹性可解释分别约为29. 0% 、52. 5% 、43. 2% 和20.1% 的变异量; 表4的方差分析表中可以看出,回归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在0. 001的水平上显著; 而从表5的数据说明,情绪恢复能力对接受调节能力、积极重评能力和主动调节能力的系数在0. 05 ~ 0. 001( p < 0. 05,p < 0.001) 的水平上显著; 而积极情绪能力对接受调节能力和回避调节能力的回归系数在0. 001的水平上显著; 积极情绪能力对积极重评能力、主动调节能力,以及情绪恢复能力对回避调节能力均不显著。

4 结果与分析

4. 1 接受调节能力与情绪弹性分析

Gross( 1999) 认为个体采用的调节能力是针对引起负性情绪结果而言,是承认负性结果,这样可以缩短负性情绪的持续时间或降低负性情绪的强度。就本研究而言,篮球队员情绪弹性与情绪调节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性关系,调节能力与情绪弹性的积极情绪能力有高度的正相关,队员使用接受能力可以节省调节心理资源,也就是说队员牺牲一个高目标或使它们之间来达到情绪平衡。而接受调节能力与情绪中的情绪恢复能力不存在相关性,如果队员经常利用接受调节能力,对情绪弹性的恢复力还存在负向预测作用,说明接受情绪调节能力对情绪弹性还会起到反作用。因此我们认为: 篮球队员使用接受调节能力可能对情绪弹性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也可能出现反向预测作用。

4. 2 积极重评能力与情绪弹性分析

积极重评能力与情绪弹性两个因子中的积极恢复能力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并且回归分析显示,情绪弹性因子中的积极恢复能力和接受调节能力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就本研究而言,意味着队员能够用积极重评调节能力整理出他们精确的思想、情感、行为和注意力,并从负性情绪中寻找到富有意义且体验其中积极的情绪。如果队员过多的采用情绪恢复能力,则就减少了对积极情绪的体验,也就是说队员在过多的运用积极重评能力时,就会降低个体体验到积极情绪。

4. 3 主动调节能力与情绪弹性分析

主动调节能力与情绪弹性两个因子中的积极恢复能力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并且回归分析显示,情绪弹性因子中的积极恢复能力和接受调节能力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对情绪弹性因子中的积极的情绪能力不存在相关。本研究部分支持了Gardner,Fischer& Hunt( 2009) 研究观点: 在组织中的每一个个体,可能会因为主动情绪调节而导致工作倦怠,换句话说就是个体经常使用积极的情绪表达实际上是表面表演,最终是积极情绪耗竭。就本研究而言: 篮球队员很少能够在比赛中从负性情绪中体验到积极的情绪能力,而事后则经常采用情绪恢复能力。此研究说明篮球队员很少能够享受篮球比赛过程的乐趣,只是强调比赛的结果。

4. 4 回避调节能力与情绪弹性分析

回避调节能力与情绪弹性两个因子中的积极情绪能力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并且回归分析显示,情绪弹性因子中的积极情绪能力和接受调节能力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对情绪弹性因子中的情绪恢复能力不存在相关。本研究某种程度上部分支持了王公平( 2010) 等观点: 回避能力对情绪弹性中的因子有着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就本研究而言: 队员运用回避能力对情绪弹性的积极调节能力起到正向预测作用,能够有效的体验积极的情绪,有效降低负性情绪。但对负性恢复能力有反向预测作用,不但不能有效地减少负性情绪,甚至还可能会增加负性情绪,并更多体验到负性情绪,造成和回避能力之间的恶性循环,队员很难把自己从负性情绪中解脱出来,更不会从经历的失败事件中体验到积极的情绪,也不会从负性事件中迅速恢复过来。

5 研究结论

5. 1修订的篮球队员负性情绪调节量表的结构验证了情绪调节能力所构成要素的理论构建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评篮球队员情绪调节能力的有效工具。

5. 2接受调节能力对情绪弹性因子的积极情绪能力,积极重评能力对情绪弹性的情绪恢复能力,主动调节能力对情绪弹性因子中的情绪恢复能力均有显著影响。

5. 3接受调节能力对情绪弹性因子的恢复能力,积极重评能力对情绪弹性的积极情绪能力,主动调节能力对情绪弹性因子中的积极情绪能力,回避能力对情绪弹性二个因子均无显著影响。

摘要:通过对14所高校20支篮球队员的调查,探讨了负性情绪调节能力的四个因子对情绪弹性的二个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篮球队员情绪调节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2)接受调节能力对情绪弹性的二个因子、积极重评能力和主动调节能力对情绪恢复能力、回避调节能力对积极情绪能力均有显著影响。积极重评能力和主动调节能力对情绪弹性的积极情绪能力、回避调节能力对情绪恢复能力均无显著影响。

上一篇:研究生教学国际化下一篇:经皮椎间盘切吸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