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如何建立和谐关系

2024-07-03

动物如何建立和谐关系(精选十篇)

动物如何建立和谐关系 篇1

一、倾斜立法, 保证利益平衡

劳动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是用人单位天然的强者地位和劳动者的弱者身份, 用人单位在招聘、劳动报酬、签约、离职等方面都处于决定性地位, 所以, 劳动关系的调整并不能将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简单地看做平等的主体, 而是必须通过倾斜立法使两者之间的力量对比达到平衡, 这样才能建立公正、公平、和谐的劳动双方。

目前, 现行劳动关系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是无法摆正利益平衡与倾斜立法之间的关系。虽然1995年施行的《劳动法》确立了“保护劳动者”的原则, 各地都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法规,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这些超过国家标准的部分逐步显现出其不合理的地方。为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 倾斜立法是必须采用的手段, 但倾斜立法应当适度。过分倾斜保护只能造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失衡, 会使劳动关系僵化, 市场自我调节的能力减弱,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下降;同时坚持利益平衡这个原则, 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具有鲜明的平等性和灵活性, 但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并不是给其提供一个“铁饭碗”。

二、消除各类歧视, 平等保护劳动者

劳动者是相对的弱势群体, 根据我国《宪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所有的劳动者都平等地适用《劳动法》。但是在实践中, 许多劳动者不能得到平等保护, 从而受到各种歧视待遇。

目前我国存在的各种就业歧视大约分为两类:一是制度性歧视。这方面多是基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 劳动关系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有和集体企业的职工 (简称体制内职工) 与体制外职工之间。我国人口多, 劳动力资源丰富,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确立, 大量的体制外职工出现了, 多数是户口不在当地的人员, 如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以及大量涌入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 这些企业为了降低这部分员工的用工成本, 对体制内职工与体制外职工实行差别待遇。各地还制定了许多针对这些体制外职工的规定, 从而固化了这种制度性歧视, 建议最好形成一个企业可以普遍接受、统一的标准, 这样企业就没有必要再区分所谓体制内、体制外的职工, 从而对劳动者做到一视同仁。

就业歧视中的另一类是非制度性歧视。非制度性歧视的范围更广, 不仅出现在体制外职工中, 也存在于原来的体制内职工中, 包括年龄歧视、身高歧视、血型歧视、姓氏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容貌歧视、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对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教养人员的歧视等, 这些歧视现象的产生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以及长期以来人们的思想意识有关。这是我国反歧视立法的缺失, 虽然《宪法》和《劳动法》中有针对就业歧视的条款, 但过于原则并且缺少司法救济的途径, 使得我国现有的反歧视规定操作性不强。

就业歧视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亟待解决的重要方面。当前社会对于非制度性歧视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尤其是立法部门应制定反就业歧视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 界定就业歧视的种类, 对于法律责任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建议同时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公平就业方面的管理, 并且可以代表受歧视的劳动者提出诉讼。作为人力资源部门, 在招聘过程中应身体力行, 反对就业歧视;在制定相关规定时应消除就业歧视观念, 对所有员工做到一视同仁。

三、加强协商、协调, 共建和谐关系

劳动关系的核心主体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而其他主体则涉及集体劳动关系、劳动行政等关系中的主体, 如工会、劳动监察、仲裁、法院等, 对于这些主体, 应加强协商、协调。

目前绝大多数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调节劳动关系主要采取三方协商机制, 以三方协商机制的形式解决劳动关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有利于兼顾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方利益。我国2001年修改后的《工会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要求建立劳动关系的三方协商机制。从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来看, 我国的劳动关系呈现出多层次性、复杂性, 涉及多方主体, 牵扯多方利益。大量所谓体制外的劳动者 (包括下岗、协解、外来民工等) 始终不能得到与体制内职工平等的待遇, 如大量通过劳务输出方式到外地打工的劳动者, 越来越多地依赖劳务公司在劳动关系中的协调作用;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由于没有正式的用人单位, 因此无法被纳入传统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之中, 这就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尤其是我国的国情和体制与发达国家不同, 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协调”不只是“三方”, 我们应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多方协调机制”, 其主体不仅包括政府、工会和用人单位, 还应该包括企业、监察、仲裁、法院等各个部门。因此, 与劳动关系调节有关的各个主体应各司其职、恪尽职守、相互衔接、相互配合, 在劳动关系协调的各个阶段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2

和平镇大德小学

李慧 勤丰小学

周巧梅

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迫在眉睫。和谐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从教几年来让我对和谐师生关系深有体会,并意识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确实有助于转变班级风气,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平时多与学生接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初到这所学校的我,对于刚接手的班级来说,不仅我对这个班不熟,而且学生对我也不熟,学生之间存在问题,这对教师特别是对于刚上任的班主任来说,可以说是第一大难题,怎么办?怎样来了解这个班的整体素质?怎样来了解班上学生的情况?这一系列的问题是任何一个刚参与教学工作的教师所要碰到的,但这些问题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如何来解决呢?对此情况与问题我采取了平时多与学生接触的办法,如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意义的游戏活动。边玩边询问他们在小学的情况,边玩边了解班上哪些学生在小学是“调皮王”,哪些学生在小学是教师的“钉子户”,哪些学生是“尖子生”……这样一来,一箭双雕,既可以达到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可以了解班上的一些学生在小学时的情况,由此,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以便防止一些类似的情况发生,做到防微杜渐。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例如班上有一位学生经常偷窃同学的铅笔,橡皮擦,和课外书的事情,该学生的行为被我知道后,我并没有在班上揭他的伤疤,而是多次找他谈心,给他分析当今的形势和他的现状,让他自己明白读书是为了自己,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达到教育他人的目的,虽然实习已结束我已离开实习学校,但那位学生还与我有联系,而且也没有出现偷人家东西的事情,彻底改掉了他自己的恶习。

(二)以身作则,以理服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生活在大家庭的学生当中,班主任,就好比这个家的家长,一个班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班上的学生,他的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管好自己班的学生,首先要管好自己,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学生面前要树立榜样。这样,处处从严要求自己,学生对班主任也会产生一种信任感,从而自己也会从严要求自己,这样一来,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达到和谐的关系。

(三)课堂上多些微笑

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还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从而使课堂活跃气氛很难上来,教师上课感到乏味,学生听课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的和谐。反之,如果课堂上多些微笑,上课时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的局面,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课堂上就会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变大,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目的。关于这种情况,我在上语文课时,深有体会。实习初,我较严,学生很少回答问题,而后,我采取了课堂多微笑的方法,结果,效果完全不同,不仅师生关系得到了改善,而且学生对我的课越来越感兴趣。

(四)创造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

用爱心融化学生,教师必须真情付出,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给予学生无私的爱、理智的爱、纯粹的爱、科学的爱,给予学生需要的爱。同时,要以无私的胸怀热爱每一个学生,既要爱“白天鹅”更要爱“丑小鸭”,以满腔热情来迎接那些淘气的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向良性方向发展。将“生命的火、赤诚的心、真挚的爱”奉献给他们,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用师爱的甘露洗去他们身上的污垢,使他们健康成长。用教学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创造最有利于其学习的和谐氛围,真正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动力。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恰当设计教学目的,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注重用美的教学语言、好的教学节奏、完善的教学程序、有效的教学方法等吸引学生,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开启学生思维闸门,拥有和谐的情感氛围,从而建立起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创造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用个人魅力感化学生。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真正的教师首先应是人格之师,其次才是知识之师。教育者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对学生的一切评价与引导都以人格因素为重。面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教师要给予宽容和理解,“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3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提供健康心理保障。它还能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消除诸多不利因素,进而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

一、热爱学生

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师生之间的爱是和谐的灵魂,爱也是学生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师生之间的爱是双边互动的,师爱生、生爱师,是在彼此生活和学习中建立起来的,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去爱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感到爱的伟大。

二、理解学生

理解是心理相容的基础,学生个性有所不同,学生智力也参差不齐。学生需要理解,理解也是一种爱的体现,也是和谐关系的前提条件。不理解学生,教育就无从入手,更谈不上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理解学生就必须研究学生心理需要。当学生有了过错的行为,教师也要耐心去帮助学生分析解决失误原因,尽量亲近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解你、亲近你,这样才是互相理解效能。

三、尊重学生

尊重是人與人之间关系的支柱,互相尊重是攻不破堡垒。特别是在现代教学管理中越来越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等于尊重自己”这充分强调了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力量是何其强大。对学生尊重与信任是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能消除学生恐惧心理,使学生智慧和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老师在课堂上要用亲切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要尽量创造条件,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们参与面,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如何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4

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 首先要确保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主体地位。没有主体地位, 哪里会有什么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呢?又怎么可能培育和发挥主体能力呢?而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合理流动的师生关系。因为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人, 学生在学校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其主体发挥得如何, 取决于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态度。说得直白一点, 只有教师让学生有地位时, 学生才能有地位。因此, 看一个教师是否真正理解了学生为“主体”的内涵, 是否在教育活动中真正贯彻了它, 就应该看教师是如何对待学生, 以及学生在教师面前如何表现。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要点是平等民主、相互尊重

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中, 师生之间是给予和接受、权威和服从的关系。老师充当了三种角色:保姆角色, 对学生的事情事无巨细, 大包大揽, 死跟、紧跟, 时时刻刻围绕着教室学生转;宪兵角色, 就是专挑毛病, 管头管脚;牧师角色, 就是热衷于站在学生对面, 宣传大道理。不管哪种角色, 共同点都是老师与学生在人格上不平等。老师可以批评和惩罚学生, 而学生不能对老师提出意见和表示不满。当教师感到学生不听话或冒犯了自己时, 轻则“批评教育”, 重则对学生实施种种体罚 (比如贬损、侮辱、孤立、罚抄作业多遍等) , 以此来维护自身的权威。老师之所以这样做, 无非是出于教育的目的, 也未必是老师不热爱学生、不热爱教育事业, 但问题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 要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的人, 必须把尊重学生作为热爱学生的前提, 否则这种爱只能造就一批“听话孩子”, 而不是具有主体精神的主人。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的, 但目前需强调的主要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应该是一种设身处地的全面的尊重。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水平、以及尊重学生的状态。尊重学生的人格, 就是把学生当作与教师平等的人来对持, 承认学生作为一逐步形成并独立的人应有的权利。比如维护自己的尊严、保证自己的安全、参与有关活动的权利等;尊重学生的特点, 就是要承认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人, 教育过程中认可每个学生在认知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让学生能够有一定的自主空间;尊重学生的水平, 就是把学生看作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在他们身上必然要体现这样那样的不成熟的缺点和错误, 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和步骤;尊重学生的状态, 就是要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每个学生在体力、智力、情绪等方面都有状态好与不好的时候, 教育过程要体贴学生的身心状态, 而不能过于机械、刻板。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应体现在人人平等民主、相互尊重

落实“和谐”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关键, 但也不能忽视学校中除师生关系外的其他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其所有的生活活动中自然形成的, 因此, 学校应尽可能地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风气,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之间的关系, 同学之间的交往是最多的。同学之间的交往方式、彼此之间的态度, 对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感觉, 对于学生间的和谐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同班同学之间的关系。因为和谐的同学是关系是关系良好班风形成的基础, 关系到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的生活感受, 也关系到全体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所以要引导同学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的习惯, 要进一步体现班级面前人人平等。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要公平公正, 让每个学生拥有一份自我价值感的同时也承认和尊重每个同学的地位, 这样学生间就会形成更多的民主气分。如果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忽热忽冷, 那就在学生中间可能形成身份、地位不平等的情况, 有些学生可能成了“小老师”“小霸王”“小公主”“小王子”, 而有些学生则可能成为“嫌弃儿”“边缘人”。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5

第一、主动参与学生活动,做学生的伙伴。

第二、师生之间民主对话,做学生情感的知心人。

第三,老师要有开阔的胸襟,接纳不同性格的学生。

第四、主动为学生保密,做学生的知己

第五、帮助学生解难,做学生的亲人。

第六、提高自身修养,做学生可敬的人。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6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要以情为基点

所谓情就是对学生一定要从内心去爱他们。教育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中没有水一样,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最多使用的是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艺术要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让学生内心的坚冰在老师热情的感召下渐渐融化。

有些老师不注意自己的行为,动辄瞪眼睛、高嗓门、挥拳头,他们没有把学生当成平凡的对象、合作的伙伴,更没有以爱为出发点,可以想象这样的做法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人心是相互的,你付出了爱,付出了情,才可能回报到真情、回报到真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和热爱学生,以教师的情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

对学生有情并不意味着生活中一味纵容他们,让他们为所欲为。相反,要爱还必须对他们严格。中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的思想和性格上的弱点,他们比小学生时成熟了不少,仿佛什么都懂,但实际上他们本身并没有非常明白和正确的导向,极容易接受新事物,也极容易被别人左右。因此教师严格的管理是约束学生正确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始有终,说话算数

从你接触学生的第一天开始,就要把自己的主张和班级的管理制度告诉学生,让他们了解你的用心,知道你的出发点是为他们好。生活中就用这些制度约束他们。比如,班级的量化考核不能朝令夕改、今有明无,学生不重视就会形同虚设;而你在学生眼中也就变成一个做事没有恒心、说话没有权威的人,这样势必会降低你的威信。

2.不要抓住小事不放

教师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在育人工作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知道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常常是抓反复、反复抓的过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况且是他们。我们要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习上可能不用心,但劳动中干劲冲天;劳动中偷懒耍滑,体育活动中却冲在前头。要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不要犯一点小错误就揪住不放,频频的说服教育往往更导致他们的逆反。

3.一碗水端平

一个班集体中,好学生的比例总是相对较少,大部分学生还是那些有问题、需要耐心教育的。一些教师若是平时不注意,在语言和行动中总时不时流露出偏袒某个人的行为,便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强烈不满和极大反感,这些学生会迁怒于他人,在班集体内部搞矛盾,不要用放大镜去放大某个人的优点,也不要用显微镜去寻找某个人的缺点,一碗水端平,师生关系会融洽许多。

二、要善于利用第三者搞好师生关系

老师不是神,有时说话办事也会因偶尔不当引起学生的反感,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启用第三者。记得有一次,有个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无缘无故大笑起来,实际上他是在说:“Good morning!”的时候一下子想起了赵本山小品中那句“鼓捣猫呢!”的台词,越寻思越想笑,一发不可收拾。但是英语老师不知道,学生也因为老师开始的训斥而引起抵触情绪,你越批评我,我就越不说是怎么回事,来了个“徐庶进曹营”。我看他那表情分明是在示威,就看你能把我怎么样。于是我把英语老师劝走,然后从侧面教育他,孩子态度逐渐缓和。当听到英语老师早晨要撇下刚满周岁孩子乘一小时的车到校给他们上早课时,学生被感动地痛哭流涕。急忙找英语老师说明理由,又道了歉。所以,有时个人力量是单薄的,当遇到“针尖对麦芒”的场合时,不妨明智地寻求有力的第三者,这样事态就不会恶化。

三、处理好同事中的人际关系

看到这也许你会问,不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吗?与同事搞好人际关系有什么关系?曾经有一件小事让我记忆犹新。有一年接班不久学校要求美化教室。邻班的班主任是个以前从未正面打过交道的老教师。没想更多我让学生去借彩粉笔,本以为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学生碰了一鼻子灰回来。这时的我并没有气愤,而是淡然处之。也巧一次学校扫雪,那位老教师却忘了布置,班级没有拿工具来请我帮忙。我在班里学生极其反对的情况下将一半工具借给他,帮他解了燃眉之急。人需要相处,可想而知,以后他对我的态度还能和以前一样吗?学生发现班主任的人缘就是好,体育运动会当班主任因病不到场的时候,竟有那么多老师来为自己班级操劳、奔波。学生开始欣赏老师的人格,从而更加喜欢你。而他们也在老师的感染下,心理越发健康,师生关系没法不和谐、

融洽。

四、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自身形象

教师要留给学生庄重大方,热情和蔼,中肯诚实,谦虚冷静,不浮躁、不虚假,不盛气凌人、不挖苦学生的良好形象,这样学生就会视老师为知己,从而为老师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扫清障碍。

参考文献:

浅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7

一、加强师德修养, 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前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学生, 因此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 “其身正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时刻做学生的表率, 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较强的能力。

“给人一碗水, 自己必须准备一桶水”。这“一桶水”所折射的道理显而易见。

2. 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学生最初的崇拜是盲目的, 只有当老师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深深折服时, 他们才会找到人生起步的坐标点。自尊而不自负、自爱而不自封、自强而不蛮干、自信而不盲动, 举止得体、儒雅可亲、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正是教师人格魅力之所在。

3. 要坚持学习, 不断吸取新知识充实自

己, 要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不能让自己的思想落伍。每天站在学生面前时, 都能别具一种神韵, 别有一番风采。

教育者必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 这一方面是由教育本身的特殊需要所决定的。另一方面, 教师的良好风范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有了这个吸引力, 学生才乐意从情感上接纳老师。

二、爱心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

教育的真谛是真诚无私的爱, 作为教师必须善待每一个孩子, 善待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份情感。只要用一颗真诚无私的爱心, 与孩子们一起拨动爱的心弦, 就一定能在师生之间产生强烈的师生共鸣。我班有一名同学父亲因车祸而死, 母亲得了精神病, 家里只有奶奶与她相依为命, 家里经济贫困, 她经受这样的打击后似乎变了一个人, 从此变得孤僻、沉默、不合群了。我首先想到的使用真诚的爱去温暖她的心, 课余时间给她补课, 组织热情的慰问队在各方面去帮助她。慢慢的, 孩子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孩子们都是懂得爱心的, 他们渐渐的理解了我, 知道我是全心全意为他们的, 从这件事以后, 我身边的学生慢慢的变成了我的朋友。

三、尊重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关键

1. 尊重学生要理解学生

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 都想得到赞美和认可, 这是他们共同的心理需求, 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很大, 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信, 学习态度消极。对于这样的学生, 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并加以赞扬, 以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例如, 在课堂上, 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发言, 对答对了的给予肯定和赞扬, 答错了的也要肯定他们的积极性, 这么做让学习较差的学生建立自信心, 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 从而在学习上形成良性循环。

2. 尊重学生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人皆有之, 并与自信心、进取心密切相关。因此, 教师一定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特别是对有问题的学生切忌当众羞辱、体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老师, 就是在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愤怒的时候, 也要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成为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3. 尊重学生要平等的对待学生

在教育教学中, 老师和学生虽然身份不同, 但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 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 应注意小节, 当需要学生帮助时, 应用请字开头, 得到了学生的帮助教师应道声谢谢。如果我们能平等的礼貌的对待学生, 就可以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密切师生关系, 为教育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4. 尊重学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宽容是增进师生感情的催化剂, 老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体谅学生。或许,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令您生气万分, 但您的宽容远胜过指责和批评。在您的宽容之下, 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改正其错误, 而绝不是表面的顺从。老师对学生的宽容是增进师生感情的催化剂, 是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一味良药。”

四、赞美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桥梁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实践证明表扬有着奇迹般的作用。老师对学生的欣赏、赞美可以驱散学生心头的阴影, 点燃学生即将泯灭的希望之光, 铸就学生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 帮助学生克服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让他们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老师那肯定和信任的一言一行中, 感受着老师对自己的欣赏和信任。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之下, 学生快乐、努力地去做好学习中的每一件事, 老师因学生的上进而欣慰。师生之间的感情在一举手一投足中得到了展现, 师生之间彼此心领神会, 关系融洽、和谐。

五、幽默是师生关系和谐的调节剂

幽默是调节剂, 它能使那种严肃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活泼。教学中, 教师幽默的语言修养, 能使课堂生花, 教学增色。老师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使师生关系和谐, 而且有利于促进师生合作, 使得教学相长。

六、正确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有效途径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 父母的希望, 而做家长的往往又会把这种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这无疑给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增加了压力,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应主动与家长多联系、多交流, 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很多学生在学校和家里完全是两个样, 因为现在的孩子面子观念都很强, 往往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 而在家里则就无所顾忌了。一个老师只有掌握了学生在校内校外的表现, 才可能真正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一个学生。同时, 父母也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做人的准则。老师和家长之间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希望孩子能够成人成材, 因此在孩子的教育观念、方法等方面通过沟通是可以达成共识的。班主任在家长面前应放下老师的架子, 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对待家长, 共同探讨、研究教育孩子的最佳途径。但由于班主任工作具有特殊性, 一方面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又要维持学校的校规校纪, 因此在学生个体与整体之间与个别家长之间可能会产生分歧。例如:对部分严重违纪的学生应受到学校相关的处罚教育, 但家长往往不愿接受。对此, 班主任应提前与家长取得联系, 及时沟通, 讲明其中的道理, 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共同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高职院校中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篇8

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的声音, 问题主要表现在: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 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许多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 经常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 特别是侵犯学生人身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学生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忽视、侵犯学生的权利, 必然会导致师生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紊乱。优化师生情感关系, 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 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在师生关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作为老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关心、尊重、爱护学生,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 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 体现以人为本。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 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 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 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 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第二, 提高法制意识, 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法制意识淡薄, 认识不到学生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这是侵犯学生权利现象屡屡发生和广泛存在的内在原因。所以, 教师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识, 明确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 也要加强教育制度建设, 使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更加明晰并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规定, 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第三, 加强师德建设, 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 即一种具有道德纯洁性的特殊社会关系。作为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抵御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能力, 同时, 也要更新管理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从而为师生关系的纯化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

第四, 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 教师必须真情付出, 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公平地对待学生, 不能厚此薄彼, 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家庭条件差的学生, 前者教师要多鼓励、相信他们的潜力, 发挥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 后者切实帮助他们, 帮他们申请贫困补助、勤工俭学等。我们相信, 教师的真情投入, 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法国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 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 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 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拂, 顿时, 行人觉得春暖衣厚, 始则解开纽扣, 继而脱掉大衣。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能再用以前的传统教育手段来教育学生。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服其心, 而非仅服其身, 特别是对问题学生更应做到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

第五, 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高职院校的学生特别注重对动手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联系工作实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改进教学活动, 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策略。

第六, 完善个性, 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重, 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 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 这是优化教师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 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 扩展知识视野, 提高敬业精神, 提升教育艺术, 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然而, 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 他们的自觉性也对师生关系起重要作用, 应有积极的态度, 才能建立起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应如何做呢?

首先, 必须尊敬老师。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 尊师都是做人的一个最起码的起点。人来到世上除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就是老师的传授之德。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延续, 首推老师之功。老师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毫无私心和保留。教师在培养造就人才的事业中乐于做“人梯”, 让学生踩着自己的肩膀攀登科学高峰, 用自己心灵的火花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灯盏, 用知识在人的心灵中盖起摩天大厦。这种对人类文明的无私奉献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尊敬和爱吗?

其次, 多想想老师的困难和苦衷。的确, 教师当中有的人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或者对教师工作感到厌倦, 或者教学质量不够理想或者动辄责骂学生等等, 对这种老师可以婉言指出他们的缺点。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教师的良苦用心, 老师生气、发怒、批评、训斥无非都是期望我们大学生们成为好学生, 取得好成绩。老师也是人, 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因而作为一个学生, 无论在哪一位老师面前都应记住自己的学生角色, 即使遇到老师误解了自己或对自己评价欠公正, 也宜积极沟通, 设法让老师了解或理解自己, 切不可当面顶撞, 更不该背后议论, 把关系弄僵。

再次, 对老师应有礼貌, 礼貌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 学生对老师有礼貌必然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产生积极的效应, 这也正是我们内心尊敬老师的反映。

总之, 高职院校要特别注重师生良好关系的培养。人的情感有强烈的感染性,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 需要师生双方主动联系, 共同调节。其中, 教师作为教育者, 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发展中应起主导作用。在与高职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 教师要放下师长架子, 与学生交朋友, 采取民主、平等的沟通方式, 积极创设与学生交流的情境, 从而形成一种双向互动的良好的管理局面, 改变过去单向的自上而下布置工作, 学生被动接受管理, 没有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工作中要为人师表, 不断提升自身人格的魅力, 在传授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同时, 也要为学生“解惑”, 传授其做人的道理, 使学生学会学习、生活, 学会做人。同时, 作为学生也应该学会尊重、理解教师, 把教师作为朋友看待。只要师生共同努力, 在高职院校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是能够做得到的。

参考文献

[1]路红伟.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 (3) .

浅论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9

一、热爱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作家冰心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指热爱全体学生,特别要爱护学困生;热爱学生,就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教师,热爱学生是最基本的敬业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教师的爱犹如阳光,慷慨普照大地而不求回报。只有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心,教师才能满腔热情地关怀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教师可以考虑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认真的辅导,在他们取得进步的时候鼓励他们,在同学们面前表扬他们,赏识与鼓励是学生前进中最好的动力。学生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对他们的热爱,这也说明一个道理: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

二、理解信任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如果说根植于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那么,理解和信任则是关键。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应当相互尊重,教师绝不能讽刺、污辱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由于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点和不同的个性,他们在成长和发展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而且会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和令人意外的行为。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理解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心理有障碍、经济有困难的“三困生”。只有理解学生,教师才能和学生接近,实现情感交融,学生才愿意将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向老师倾听,才可能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教师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还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自觉性,相信学生的进取心和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希望,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引起学生强烈的被信任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能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能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能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营造宽松民主的班级气氛,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保证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等弊端的影响下,社会过分重视学校的升学率,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生的校园生活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学生沦落为考试的机器人,个性与爱好被残酷抹杀,从而导致学生的个性走向叛逆,与家长、教师的教育唱反调,于是出现了师生之间关系的紧张与不和谐。当前在中小学校中,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屡禁不止,这不仅仅与教师的师德问题有关,也与中小学教师过大的工作压力有关。为什么在大学里基本上没有体罚学生的现象呢?这是因为大学有比较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使每个学生都有权力、有机会参与班级的一切管理,增强每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在为自己的班级出力争光。

四、严格班级管理,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保障

针对中学生的一般特点,有的放矢地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严格要求,加强管理”,这并不等于一味强制管压,而是应该做到:首先要关心、爱护和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其次要严格要求每个学生,力争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要认真地进行了解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讲清道理,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绝不能不讲道理,以势压人,采用压服、讽刺、挖苦、恫吓、辱骂,甚至体罚等方法,时刻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为原则,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在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前提下,辅之以强制性的规章制度要求,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正面教育,没有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就无规可循、无章可守;只有制度约束无正面说理,就会失去思想基础,规章制度的执行就不会持久。因此,二者必须有机结合。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建的,它是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教育就是爱”,只要对学生倾注了感情,就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只有真正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才能融洽师生关系,为师生合作打下基础。

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是要热爱学生,二是要理解信任学生,三是要营造宽松民主的班级气氛,四是要严格班级管理,从而真正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使教育教学工作充满文化魅力和生命活力。

试论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10

一、通过言语沟通,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谈心是增进师生间感情最常用的方法。谈话可以让老师与学生距离拉近, 增进相互了解, 换位思考, 这也是班主任抓好班风建设常用的手段和方法。但老师与学生的谈话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谈话要具有平等性。尊重学生,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尊重学生, 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宽容即理解, 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尊重学生要学会欣赏学生, 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 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并把这些闪光点放大, 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老师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人来谈话, 老师在谈话的时候要对学生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使学生自觉克服心理障碍, 主动与教师沟通、配合, 在谈话中畅所欲言, 以期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老师在和学生谈话的时候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要正确处理好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做到抓住主要问题有的放矢,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切忌面面俱到, 不分主次, 眉毛胡子一把抓。在谈话时要做到主题鲜明, 中心突出, 使学生明确谈话的主要内容、教师的主要意图, 这样的谈话才能效果明显。民主性还体现在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要充分发扬民主, 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 不搞“一言堂”, 更不能搞变相的批评、“审问”, 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讲真话、实话。

其次, 谈话要选好时机。谈话的时机选择非常重要, 俗话说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时机选择的适当, 就能为谈话创造一个良好的契机。同时, 谈话的主题要明确, 使学生能够通过谈话知道为什么要谈话, 谈话要解决什么问题。因此, 要求班主任在观察到某个同学在思想品德、学习生活方面出现反常现象时, 就要抓住苗头适时主动进行谈话, 主题要大小适宜, 内容要切中要害。充分准备, 精心设计, 耐心倾听, 合理引导。及时反馈信息, 调整工作方向。这样的谈话才是有效的谈话。

最后, 和学生谈话要亲切。谈话的气氛和谈话的环境是相互影响的。谈话的环境是有形的, 客观存在的, 如教室、操场、办公室等, 而谈话的气氛则是看不见, 摸不着, 人们却能感知到的一种心理气氛, 它比谈话环境更为重要。因此老师在与学生谈话时, 要创设一种良好和谐的氛围, 谈话的时候要亲切, 这样就会使谈话取得最佳效果。老师对学生要信任、尊重, 允许学生犯小错, 又能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谈话时能蹲下来和学生倾心交谈。体现出诚实、诚心、诚恳, 让学生感受到不是师生交谈, 而是亲密的伙伴在交流。这样学生就会敞开心扉, 毫无保留地把心中的话倾诉出来。使谈话成为共同教育、相互激励、共创最佳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修养

首先, 教师只有具备了过硬的专业知识, 学生才会信赖你, 信任你。他才会去听你所讲的内容, 只有他听了, 他才会去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 转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 加强自身修养, 扩展知识视野, 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业务水平, 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 征服学生。

其次, 老师要能严格要求自己,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教师应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 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 让学生打心里敬佩老师, 愿意和老师分享他的快乐与痛苦, 才能建立真正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老师不仅温文尔雅, 还要有较渊博的知识和善良、正直的人品和爱岗敬业的师德。学生们对老师尊敬、爱戴、信任, 就会更加专注、积极, 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最后, 就是要对学生充满爱心。爱心是师生关系的溶解剂。夏丏尊先生说得好:“教育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 没有情感, 没有爱, 也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 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教师把爱心奉献给学生, 把微笑带给学生, 把耐心留给学生;要置身于学生之中, 善于激发、赏识和鼓励学生。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弥漫在课堂上, 学生的人格就会在宽松亲切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健康成长, 学生充分享受着学习的乐趣和生活的温馨。

三、以身作则, 做学生的榜样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怎样才能让学生“求真”做“真人”呢?孔子给了我们答案:“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这就是说, 教师要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做学生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青少年 (尤其是中小学生) 模仿性强, 可塑性大, 而教师的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 (包括仪表、方行等)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心理导向, 道德导向和价值导向作用, 教师的高尚品质如春风细雨, 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容易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学生“敬”而不“畏”, 师生易于和谐相处, 学生也会打内心深处喜欢他, 以他为榜样, 模仿他的一言一行。因此, 教师必须严于律己, 注重细节, 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努力对学生起到正面导向作用。

四、教师要掌握批评艺术

“如果说,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有待雕琢的璞玉, 那么那些浸润着师爱的批评就会像一把温柔的刻刀, 使璞玉在教师精心的雕琢下渐渐焕发出夺人的光彩。”首先, 教师要注意批评的方式, 不是所有的批评都需要歇斯底里的责骂, 有时一句婉转的话语, 一个温馨的目光示意, 都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其次, 要注意批评的场合, 如在班级里最好不要个别批评某个同学, 更不要在家长面前指责你的学生。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中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批评、讽刺、体罚等手段, 不仅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天性、灵性、创造性, 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导致矛盾激化甚至产生师生对抗。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 它能打开学生尘封已久的心锁, 使学生幼小的心灵感光显彩, 映出美丽的图像, 绘出绚丽的人生。你的满腔热情和爱心会换来学生的尊重和理解, 把你视为亲人、良师, 发自内以地接受你的教导,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将空前高涨, 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教学自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英语备考难点下一篇:任务激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