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评价

2024-05-31

个体评价(精选十篇)

个体评价 篇1

(一) 360°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真分数理论

360°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心理测量学中的真分数理论。所谓真分, 是指一个测量工具在测量没有误差时所得到的真分值, 代表测验所要测量的能力水平。即E (X) 。真分是一个理论概念, 其操作定义是指经过无数次测量所得到观测值的平均值, 即。真分数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把测验或考核的观测值, 看作是真分值和误差项的线性组合。真分数理论可以用数学模型表示:X=T+e。其中X代表实得分数值, T代表真分值, e代表测量误差。在团队中, 受个体能力、经历、认知水平的影响, 每个人的观测误差都是随机的, 而且不同类型的观测主体对误差会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所以, 只要团队成员的数量足够大、类型有所区分, 其不同个体的观测误差便会相互抵消, 即E (e) =0。因此, 团队的真分值就等于该团队中所有被试实得分数的均值。

在360°绩效评价中, 各个不同的评价者针对被评价者的不同的侧面开展评价, 相当于对任何一位组织成员都被观测了多次, 观测值即评价分数的平均误差渐趋于零, 实得评价分数就会渐趋于真分值。所以360°绩效评价相对于其他评价方法而言具有比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二) 360°绩效评价主体

国外学者Barrett (1966) 、Longnecker, Sims&Gioia (1987) 、Hollander、Kubany (1957) 、Korman (1968) 、Thornton (1980) 、Leanne E.Atwater&JoanF. (2005) 、Bernardin&Beaty (1987) 、Gary P.Latham (2000) 、London&Smither (1995) 、Levinson (1978) 、Furnham&Stringfield (1994) 等人分别指出了在五类评价主体中影响评价准确性的因素, 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 并实证研究了同类评价主体的信度、效度和不同评价主体间的相关性。国内学者张忠明, 王彦霞 (2005) 、赵西萍等 (2003) 、陆闻艳 (2005) 、吴三清等 (2003) 、张宏云和时勘 (2001) 等学者也分别对360°绩效评价中评价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并采用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着重分析了360°绩效评价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原因。

(三) 360°绩效评价的定量研究方法

国外学者针对360°绩效评价开展了较多的实证研究。国外学者大多不是专门研究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 而是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影响360°绩效反馈的因素, 尤其注重研究360°绩效评价评价源内在的不一致性与评价系统之间的关系。Levy&Foti (1989) 的认为:员工对绩效反馈的反映不是简单地接收他人绩效反馈的信息, 这种反映与自评和他评的不一致性显著相关。Jane R.Williams (1999) 运用PSK工具对员工的态度和对360°绩效反馈系统的理解与评价源评价结果的内在不一致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Douglas H.Flint (1999) 实证研究了组织公平性对其内在不一致性的影响。

国内对360°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评价源的研究上, 从文献分析中可以概括出关于评价源参与绩效评价三种程度, 表现为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最初是评价源的权重是主观赋权法, 如陈婷, 吴相林 (2005) 、詹锋、黄云平 (2003) 等, 评价主体的评价权重具有很大的主观色彩;然后是有关学者引入层次分析法通过比较计算出评价源的权重, 赫连志巍等 (2008) 、王庆军等 (2007) 、李宝多 (2004) 等, 比主观赋权法更具客观性;再次是关于评价主体个性特征的初步研究, 如唐晓华 (2007) 。另一方面是对被评价人员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三方面的因素。

本研究拟以真分数理论为基础, 结合国内外关于360°绩效评价研究的成果, 建立360°绩效评价的微观计量模型即排序多元离散选择模型, 并对该模型在360°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做一些理论的探讨。

二、360°绩效评价排序多元离散选择模型

(一) 排序多元离散选择模型的基本原理

1. 离散选择模型基本思想

离散选择模型描述了决策者包括个人、家庭、企业或其他的决策主体在不同的可供选择的选项之间所做出的选择。选择集合代表所有可供选择项目的集合, 它一般具有互斥性、完备性和有限性三个性质。离散选择模型是一种十分有用的计量经济模型, 适用于分析决策者的选择行为, 能够为企业、家庭或个人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在预测研究方面, 可以揭示选择结果与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其中影响因素包括决策者属性和备选方案的属性两部分。

2. 排序多元离散选择模型

排序多元离散选择模型 (以下简称排序模型) 的一般形式是:

其中, yi*是潜在变量, xi是解释变量的集合即向量, β是待估计的参数, ε是随机扰动项。

作为被解释变量的观测值表示排序结果或分类结果, 其取值为整数。通过y的观测值和各解释变量的观测值就可以对排序模型进行估计。潜在变量yi*由解释变量xi作线性解释后, 依据yi*所对应的如下规则, 对yi进行排序分类:

其中, 各γ1是决定yi排序的门限值。决定yi排序的值是0, 1, 2, …M, 但也可以是任意值。对应的规则是:yi

各观测值的概率由下式确定:

上式中, Φ是ε的累积分布函数。本研究选择Porbit模型, 因此Φ就是标准正态分布函数。所以, 排序模型估计得到的实际上是各观测值y落入不同区间的概率。γ代表门限值, 通过极大化对数似然函数就可以得到β和γ的估计值。

(二) 360°绩效评价多元离散排序选择模型的变量定义

根据计量经济理论, 排序多元离散选择模型的自变量包括决策者属性和备选方案的属性两部分。360°绩效评价的研究中的两个研究维度即评价源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恰好与离散评价模型中影响因素的属性相对应。由文献综述所得结论, 本文拟将评价者的个体特征指标代表决策者属性、用被评价者的实际绩效即绩效评级体系的指标值代表备选方案属性引入该模型。

1. 自变量定义

(1) 绩效评价者个性特征指标。一是绩效评价者个性特征指标的选择。唐晓华 (2008) 从影响评价结果有效性的角度出发, 进行综合分析选择10个指标作为度量考评者的个性特征指标。唐晓华 (2008) 充分运用决策科学原理, 其结论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企业适应性, 基本上保证了度量绩效评价者个性特征指标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这10个衡量指标是:与员工/同事交流的程度;对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的敏感程度;对新观念的认同与接受程度;尊重他人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对工作的态度与努力程度;对所在企业的领导风格认同程度;对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的认同程度;学历高低;工龄长短;职位高低。二是指标的数量化处理。根据统计学的知识, 对于10个个性特征指标进行数量化处理, 我们对每个指标采取由低到高或由悲观到乐观的五级量化指标。如把绩效评价者个性特征变量定义为Xi=[1, 2, 3, 4, 5]T, i=1, 2, …10。现进行定义如下:

(2) 被评价者的实际绩效

2. 因变量定义

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 对于因变量的定义分别定义评价集和量化集。评价集:P= (p1, p2, p3, p4, p5) T, 评价集是用于模型估计的数量集;量化集:Q= (q1, q2, q3, q4, q5) T, 量化集用于绩效评分的计算。量化集Q是评价集p对应的一个函数集, 通过这种方式就将定性变量转变为定量变量。在这里, 定义变量P={很差, 较差, 一般, 较好, 很好}。由于是五级指标, 故把百分制分为等距的五个阶段, 即变量Q= (0~20, 21~40, 41~60, 61~80, 81~100) T。为了便于以后的数值处理, 取每个阶段的中间值作为绩效评价的参考数值, 即Q'= (10, 30, 50, 70, 90) T。这样, 量化集Q和量化集p实现一一对应。

(三) 360°绩效评价多元离散排序选择模型的建立

排序多元离散选择与一般二元或多元离散选择模型的不同点在于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各个选择项之间有一定的顺序或级别。本文分析的是360°绩效评价结果即绩效得分的选择, 可以依据其依次增强或减弱进行灵活性的排序, 因此, 排序多元离散选择模型适合用于对360°绩效评价结果选择的分析。

一次性给出360°绩效评价多元离散排序选择模型的展开式如下:

其中, yi*——绩效评价人员对被评价人员的绩效结果的影响;

Di——虚拟变量;

当D2取1, D3、D4、D5取0, 代表上级评价;当D3取1, D2、D4、D5取0, 代表下级评价;当D4取1, D2、D4、D5取0, 代表同级评价;当D5取1, D2、D3、D4取0, 代表顾客评价;当D2、D3、D4、D5同时取0, 代表自我评价。

ηk——表示因子分析后绩效评价人员的第个个体特征指标, k=1, 2, 3, 4;

Xp——表示被评级人员的实际绩效结果, p=1, 2, …9;

ε——表示回归残差项;

α2, α3, α4, α5, β0, β1, …β13——表示待估参数;

因为360°绩效评价中存在5个评价类型, 根据虚拟变量设置规则引入需设置5-1=4个虚拟变量, 否则会出现虚拟变量陷阱问题。但过多的虚拟变量会造成自由度的减少和多重共线性问题。于是, 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绩效评价者的10个体特征指标作降维处理, 提炼绩效评价主体关键个体特征指标可以避免模型中可能出现的多重共线性性问题。假设降维后的变量为4个, 就可以得到 (6) 。

(四) 360°绩效评价多元离散排序模型的改进

1. 排序模型可以有效解决指标的显著性和分值的合理性问题

因为绩效评价体系中部分指标的选择与评分都是评价主体的主观态度, 直观上很难判断指标的显著性和分值的合理性, 依据模型的定量结果, 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各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 增强了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也为指标和分值的调整提供了方向。

2. 排序模型可以检验绩效评价体系中是否存在冗余指标

排序模型所得结果能够体现出个体绩效的差异性。一种情况是, 若某些指标对所有参评个体来说都可以得到大致相同的分数, 那么它就不具备区分个体绩效状态的能力, 可以将它视为一种冗余指标。在另一种情况下, 采用一定的方法去出冗余指标指标后, 共线性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五) 360°绩效评价多元离散排序模型的预测与应用

1. 预测

有了排序模型中自变量系数的估计结果, 就可得到新样本 (在企业应用中表现为接续的绩效评价结果) 相应的期望预测。期望值的计算思路是:首先根据估计参数的排序模型, 对各样本进行计算后根据门限值得到绩效评价级别的概率分布;把评价集P中各概率级别对应的量化集Q中的中间数值与相应的概率值相乘然后加总, 就可得到模型的预测绩效值, 该预测绩效值也就是理论上的真分数。

(1) 绩效评价等级的概率分布

在上式中, γ2, γ3, γ4, γ5表示把正态分布分成的5个区间的界限点或门限值, XY1, XY2, XY3, XY4, XY5这5个方程分别给出了绩效评价排序中1到5的概率分布, 且记XY= (XY1, XY2, XY3, XY4, XY5) T。

(2) 绩效评价的分数

其中, R——绩效评价预测分数;

Q'T——绩效评价分数量化集;

XY——绩效评价等级的概率分布

2. 应用

本模型可用于进行绩效分类和绩效反馈。在明确了员工的评价分数和等级之后, 企业可以综合考虑企业文化, 管理风格和员工绩效针对员工进行分类管理, 开发专用性的管理方式, 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上述过程显示了利用360°绩效评价排序多元离散选择模型预测绩效评价分数即绩效评价的真分数的具体步骤, 为客观评价员工绩效和科学选择绩效评价主体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更重要的是预测绩效结果可以修正原始绩效评价结果的误差, 为修正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 这也是建立360°绩效评价排序多元离散选择模型的重要目的之一。Mary Carson (2006) 认为“360°绩效评价过程专用于为达成任务和目标、增强组织能力的参与评价的员工的个人发展方面”。

三、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本研究在360°绩效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前述研究大部分是从考评的制度和方法设计上探索考评有效性而很少从考评者个体特征的角度来分析考评结果的有效性。“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忽视对评价源个体行为特征的研究无疑会影响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本文重点考虑引入评价源的个性特征因素对绩效评价的影响。以离散选择模型的相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提出的排序多元离散选择模型比较真实的反应了评价主体个体特征与评价结果间的因果定量关系。在研究方法不是以互相评分为基础而是合理利用样本信息确定评价主体个体特征对绩效评价有效性的影响。但是, 本模型自变量中, 虽然考虑了评价者的个性特征因素和被评价者的个体绩效, 并没有引入企业特征、类型等与企业相关的变量, 进一步挖掘文献是进行有效估计的方向。

参考文献

[1]Mary Carson.Saying it like it isn't:The pros and cons of 360-degree feedback[J].Business Horizons, 2006 (49) :395-402

[2]Leanne E.Atwater, Joan F.Brett.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reactions to developmental 360°feedback[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5 (66) :532-548

[3]Jane R.Williams.360°Feedback System Effectiveness:Testof a Model M a Field Setting[J].Journal of Qality Manage-ment, 1999 (4) :23-49

[4]Douglas H.Flint.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justice in mul-ti-source performance appraisal:theory-based applica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research[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999 (9) :1-20

[5]T.A.Beehretal.Evaluation of 360 degree feedback ratings:relationship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performance and se-lection predictor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2001 (22) :775-788

[6]唐晓华.企业绩效考评者个体特征对考评有效性影响的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 :130-135

[7]古银华.360度绩效考评方法研究评述[J].成都理工大学, 2008 (1) :87-101

[8]王恒, 沈利生.客户信用评级系统的经济计量模型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6) :138-147

[9]王俭, 景衍斌, 陈锐, 赵京兴.微观计量LPM模型在同行评议专家选择中的运用[J].科学学研究, 2008 (6) :1243-1247

[10]聂冲, 贾生华.离散选择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演进评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11) :151-159

个体评价 篇2

近几年,无论是观摩优秀课堂还是学习前言教学理念,总有那熟悉的一幕回荡在脑海———请同学们对已经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自我评价(ABC等第);同学们开始自我评价刚才的朗读情况(一、二、三颗星);请自我评价一下你们的小组活动(成功、失败)等。学生自我评价的形式虽然新颖别致,但简单的星级制或等级类评比真的能准确反馈他们的学习情况吗?小学生能通过自我评价提升认识、进一步改进学习吗?笔者经过反复学习比较,分析出以下几种美丽陷阱,提醒同行们谨慎避之。

一、评价目标一致,却笼而统之

自我评价是指个人自我观察后按照自我确定的行为标准评判自己的行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只是出于萌芽阶段,无论是学习活动还是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基本都是在教师的指引下一步步开展的。因而教师虽然有意识地在理念和形式上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其实根本上还是笼而统之的限定性评价。例如,在学习fruit这一话题时,学生的第一关自评是能否认读水果单词;第二关自评是能否正确拼写水果单词的单复数;第三关自评是能否用所学词汇进行熟练对话。在限定的评价中,学生自然只能选择某一项评价。因此,班中的优等生通过评价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不再有新的目标和要求,更不知学习方法或学习策略还有不足之处。相反,班中的学困生永远只能作最低的自我评价,这种限定的评价并没有给予学生鼓励和信心,反而早早地让学生有了学生群体分层、分类的概念。

学生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甚而导致英语学习上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因而,有时评价目标的一致必定也代表了它自身的限制性,教师的引导性评价要更慎重。

二、评价方式多样,却流于形式

自我评价不仅是对学习结果的检测,其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然而,小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有限,必须依靠教师的正确指导才能明确为什么要进行自我评价,评价目标是什么,评价方式是什么。一般来说,评价的方式主要有量化表,写学习日记(反思),建立学习档案,作业展示等。但在小学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形式主要体现为量化表。比如星级制(一颗星至五颗星),等级制(ABC等第),是非制(是或者否)等。在低年级教学中,学生对星级制的评价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低年级学生爱表扬,喜比较,能得到多少不一的小红星,学习成功感很容易获得。但是,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小红星的吸引力就不大了,他们有自我保护意识,也有学习上的焦虑,更有辨别学习简易的能力。这些自评方式既没有发展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更没有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们只是在回答老师换种形式的问题而已,何来的评价后发展。

三、评价内容丰富,却缺乏反馈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评价改革也提出了“多元化评价”的理念。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学习任务的达成度,还应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的自我认定。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在教学测试的指挥棒影响下,教师往往只关注学习任务方面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习动机、策略等方面的评价指导较少,反馈更少,因而教师对学生的自我评价指导有时只是流于形式和表面化,导致评价结果比较片面和模糊,令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就如小学高年级letter话题学习中,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能看懂笔友的英文书信;能辨别中西书信格式的不同;能把自己的学习或生活情况用英文回复给笔友等。但在评价过后,很多教师并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反馈与指导。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也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因而,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自我评价,评价后的反思与改进才是最重要的。

四、评价主体明确,却因人而异

教学需要评价,尤其需要教者与学者的自我评价。没有评价的教是盲目的教,不重视自我评价的学,则是被动地学。在实际教学中,虽然大家已经有了生本的概念,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因人而异。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判断事物的辨析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都比较薄弱,因而我们所期待的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反馈与发展都并不理想。例如,在自我评价环节,有的高年级学生是“报喜不报忧”,对自己的评定等级总是A等;有的同学长期受自卑心理影响,以及对英语学习兴趣的降低,对自己的评定等级又总是C等或D等;有的学生是从众心理,看见别人如何评价就如法炮制地给自己随便定了一个等第;还有的学生自以为“谦虚是美德”,从而给自己较低的评价。因而,此时的自我评价对教者和学者而言都没有实际的参考意义,随心所欲的自我评定并没有强调科学的自评方法和用真实的反馈指导来加以检测。

个体评价 篇3

一、关注个体差异,更新学习评价观念

由于受身高、体重和体能等遗传因素及环境条件、兴趣爱好等因素影响,学生个体差异是难免的。体育学习评价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实际上也就是忽视了学生实质性平等享有受教学评价的权利,忽视了体育评价最基本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历年来,学生体育成绩考评面临着一个老问题:身体条件较好的评价对象不用怎么练习就能得高分或高等级,从而容易满足,减少锻炼;而身体条件相对较差的评价对象无论怎么努力练习,都无法取得较好成绩,致使努力得不到认可,学习积极性受挫。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应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因人制宜”的评价,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评价不仅是考评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情况,更应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二、重视成功体验,发挥评价激励作用

追求成功是每个学生的一种现实体验和强烈的动机趋向,教师应改变评价方式方法,充分运用积极评价来激励学生。

1有限选项评价。体育兴趣和爱好是影响学生课余体育最主要的因素,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更主要的体现在他自认为的特长项目上。给予个体展示特长的机会,让学生自选项目作为体育评价的要素,更能帮助学生拥有自信,增强终身体育意识。即使学生没有体育特长项目,也可让学生根据爱好、体能、体力的不同自选规定范围内的某项目作为测评内容或同一项目自选不同的测评方式。这样,既可弥补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的局限性,也可改善现阶段教师教学模式、测评内容过于单一的弊端。

2分层分组评价。根据个体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层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快乐感和成就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新的学习动机。此外,还可让学生自由组合同层同学进行分组评价。

3个体相对评价。绝对评价是面对大多数学生的,能激励全体学生向着教学目标共同前进,具有宏观导向作用,但对那些身体条件差、体育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绝对评价是不公平的。教师必须用相对评价如利用学生努力程度、阶段进步幅度等来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评价。此种评价,既考虑学生的起点基础,又按提高的幅度参照性评价,其标准适合每个学生,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加强情感交流,营造和谐评价氛围

教与学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这要看师生相互理解、支持、配合的程度。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必须置于富有教育意义的师生互动之中,强调评价过程中师生的心理条件及情感基础。

1注重沟通理解。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特定的优势和不足。因此,教师应在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评价,一视同仁地关爱、理解、认可并有原则地宽容个体各异的学生,容许学生发表意见,避免学生被动接受评价。师生经常沟通协商,能增进理解,形成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利于师生拥有共同的目标和方向,利于学生理解和遵从教师的指导,促进学生发展。

2表达积极期望。美国第一任黑人帅长小学时因校长一句“你长大后肯定能当州长”,而總以州长的标准要求自己,终使老师的期望变成现实。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说明了教师及时表达对学生的期望的重要性。

国企高管选拔对象个体差异评价研究 篇4

关键词:高管选拔,个体差异,评价

一、国有企业高管人力资源能级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为了客观、准确地确定人力资源能级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对国资委负责监管的5家企业进行了调研讨论, 而调研讨论的对象为各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和有关公司分管副总。通过缜密的调研讨论, 本文得出了国有企业高管人力资源能级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1、权重的确定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指标权重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 共请20位国有企业的专家独立地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权重进行打分。为减小指标权重误差, 对首次20位专家评分汇总平均后, 将所得汇总平均结果再次发给20位专家, 请20位专家参考此汇总平均结果再次给出每项指标权重。最终以20位专家第二次的权重评分的平均值为本研究的确定权重。

2、指标评判区间的确定方法

国有企业高管人力资源能级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本次研究中, 对每一项指标的评价确定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对于定量指标标准的确定, 本文通过研究国有企业相关指标值的影响程度来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 以确定出相应指标的评判区间。

3、指标评判标准的确定方法

相应指标评判标准的确定, 是根据目前国有企业高管实际情况, 邀请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专家, 根据其对各指标中优、良、中、差的理解, 通过区间划分法, 给出各自对上述概念的评判标准, 然后根据目标在此指标 (i) 的具体数值, 通过落入N组区间中各水平区间 (j) 的个数 (nij) , 得到rij=nji/N。

国有企业高管人力资源能级评价体系的建立, 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指明了方向。而如果要对人力资源本身在发展过程中相互进行比较, 则需要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定量评价, 可以及时发现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于企业及时调整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本文依据国有企业高管人力资源能级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 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 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能级进行定量评价。

二、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的构建

模糊综合评判法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简称FCE) 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且十分有效的数学方法。自FCE被提出以来, 其数学模型已从初始模型扩展到多层次模型和多算子模型。本研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 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国有企业高管人力资源综合考核进行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步骤如下。

1、确定评价因素集和评价因素分层

设U={ul, u2, …, un}是待评价对象的因素集合, ui (i=1, 2, …, n) 表示被考虑的因素。根据本文的人力资源能级评价体系, 取U={ul (所受教育程度及经验) , u2 (外语水平) , u3 (团结协作精神) , …, u10 (培养和使用后备人才情况) }作为第二层评价因素集。

2、确定评判集

设V={vl, v2, …, vm}是评价等级的集合, vj (j=1, 2, …, m) 表示评判的结果。根据本文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践和对多名专家的调研论证, 针对国有企业高管人力资源评价的特点, 取V={v1 (优) , v2 (良) , v3 (中) , v4 (差) }。

3、评判标准制定

由专家对每个指标评价标准的评判划分, 建立了本研究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能级评价指标标准 (见表1) 。

4、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权重是对单因素 (指标) 在总评判指标体系中所起作用大小和相对重要程度的度量。它代表了单因素 (指标) 对进行综合评判的能力和贡献程度。众所周知, 一个由多个因素决定的事物, 各因素对该事物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即对不同的评价因素应给不同的权重。一般情况下评价因素的权重应满足归一化条件:

式中ai为第i个因素的权重。本研究各层指标权重的确定都满足 (1) 式。

常用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经验查表法、统计试验法、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等。由于国有企业高管人力资源能级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受多因素影响的系统, 既受定量因素的影响, 也受定性指标的制约。为了保证因素权重确定的合理性, 本研究采用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能级评价的指标权重 (见表1) 。

5、各单项评价指标的评价

对于评价体系中数量化的指标, 由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可知, 每一个被评价的对象确定了一个从因素集U到评语集V的模糊关系, 即:

式中rij表示从因素ui着眼, 该评价对象能被评为Vj中巧等级的隶属度 (i=1, 2, …, n;j=l, 2, …, m) 。其中 (2) 式的确定采用模糊统计的方法, 如进行N次调查, 其中分别有nl, n2, …, nm次属于vl, v2, …, vm功等级评语集, 则 (2) 式可由下式计算。

6、单因素评价矩阵

(2) 式将所有的单因素评价结果组成一个单因素评价矩阵, 用R表示, 即:

7、模糊综合评判

由 (1) 、 (4) 式进行模糊变换, 即可得到V上的一个模糊子集B= (b1, b2, …, bm) , 即:

式中“·”为模糊关系矩阵的合成运算法则, 它有多种形式, 如M (∧, ∨) , M (·, 茌) , M (·, +) 等, 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用。本研究中采用 (*, +) 运算。由 (5) 式, 根据最大隶属原则, 就可以确定评价对象所属评价等级, 则 (B, V, R) 构成一个综合评判模型, 或称综合评判空间。

8、评价结果的特征值计算

由于用最大隶属原则判别评价结果容易丢失一部分计算结果的信息, 在实际评价时, 可以根据 (5) 式及下式计算评价结果的特征值H:

特征值H综合了 (6) 式计算的所有信息, 根据H的大小可以确定评价结果所属等级。如果 (j-0.5) ≤H≤ (j+0.5) , 则评价结果为第j评价等级。等级数越高, 说明国有企业高管人力资源能级越强。

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和对各级评价矩阵的分析, 不仅可以得到评价的等级, 而且可以得到人力资源个体能力的强弱, 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参考文献

[1]李爱梅、凌文辁:人性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变迁[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8) .

[2]叶龙王等:管理人员胜任力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3 (11) .

个体评价 篇5

一、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个体内差异评价的必要性

个体内差异评价极大地关注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每一个具体的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对“未完成的人”的评价需要个体内差异评价。基础教育的对象是未完成的人。绝对评价和标准评价更多指引的是灌输式教育,因为灌输式的教育在应试教育下有着素质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它确实能够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但教育的目的即是生命的目的,对于未完成的人而言,教育是让学生顺应天性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发展自己的人格,使他们能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快乐的人生之路。他们不应接受过多残酷的竞争和淘汰,未成年人应该是活泼快乐的,健康、求知的心灵远比知识本身重要,他们不应迷失在他们完全不明白其意义的抽象符号操作中。

2. 对“具体的人”的评价需要个体内差异评价。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具体的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垄断的评价体系下,学生不被视为具体的人,而被视为抽象的“达标者”、“未达标者”或者“名次”。作为一个特殊教育过程对象的某一特殊个人,则显然是一个具体的人。[5]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认为个体发展的过程并不总是符合教学过程的,发展过程是随着建立最近发展区的教学。[6]杜威认为,学生个体自身发展的连续性要比教材本身的连续性更为重要。[7]个体内差异标准将学生个体的过去和现在比较;现在和未来比较,把他自身的生命发展状况作為评价的唯一尺度,有可能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具体生命,从而引导教育回归“育人”,育每一个人的原点。

3. 对“全面发展的人”的评价需要个体内差异评价。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全面发展的人。基础教育理应关注的是学生认知、情感、人格等方面。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无法关注情感、意志、性格、品德等方面,这样的评价标准很容易使学校的情感教育、人格教育走向空洞化、形式化。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个体内差异评价可以在学生的方方面面进行记录和设计,包括情感表现、情境中的意志表现、品德表现等,全面的评价导向全面的教育,全面的教育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发展的人。

4. 回归学生评价的本质需要个体内差异评价。在基础教育阶段绝对评价下的学生想的不是如何提升自己,而是如何超越他人。相对评价将学校变成优胜劣汰的竞技场,变成弱肉强食的丛林。考试的分数、学生手册的成绩等评价结果经常给学生、家长及教师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造成了不是为了教育的评价,而是为了评价的教育现象。[8]评价的本质在于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好的教育,不能偏离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这个终极目标。个体内差异评价直指学生的个体发展状况,克服了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的种种“先天弊端”。

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个体内差异评价的原则

在对绝对评价和相对标准进行分析和审视之后,针对基础教育的特征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个体内差异评价缺失的后果,笔者认为在建构、实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个体内差异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学生中心原则。学生是评价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过多的重视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忽视学生的需要。考试成了学习的目的,评价成了教育的目的。鉴于此,个体内差异评价必须把学生置于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成长是教育价值的根本体现,聚焦于学生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2. 发展性原则。学生的身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唯有贯彻了发展性原则,才能厘清不同学生的发展脉络,才能真正感受到“昨日之学生”如何发展成为“今日之学生”,才能引导“今日之学生”发展成为 “明日之学生”,才能真正关注到不同学生各自独特的发展变化。

3. 理解性原则。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大多采用纯客观、实证的手段,很可能丢失很多有用的信息,乃至产生错误的评价信息、误解学生。理解包含多个层次,既有对评价对象的理解,也有对评价信息的理解,还包括多种评价主体的相互理解。[10]个体内差异性评价是一个时常充满生成性,伴随情感互动、理性互动的评价过程,这些都需要“理解”去连接,而“理解学生”是其他一切理解的出发点和支撑点,是认可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心智方面的发展特点,是学生个体内差异评价完整而深刻的先决条件。

4. 多元化原则。在尊重多元价值观存在的社会大背景下,完全以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已经不再适宜于时代,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评价应着眼于不同学生个体需要以及需要程度。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个体内差异评价尊重个性,尊重多元价值观,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形式上都必须遵循多元化原则。

三、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个体内差异评价的实施探讨

随着中考、高考改革的起步,评价体系向着与素质教育接轨的方向发展已经是一种趋势,这给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个体内差异评价体系的建构提供了现实的依据。教育是为了“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方面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5]导向完善的人的教育评价体系,也必然随之建立。

1. 成长记录袋评价。笔者认为,成长记录袋评价方式直指学生的个体内差异,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应该成为基础教育学生个体内差异评价的重要实施方式。在实施成长记录袋评价时,成长记录袋要根据不同的功能标准、材料性质进行精心的分类,成长记录袋中的材料搜集与选择是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并且有明确导向的。成长记录袋相关材料收集的时间、次数都要与评价目的、评价类型直接联系,并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比如让学生撰写成长日志,让学生对他人的表现和作品进行评价等等。

成长记录袋评价法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用丰富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有利于使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魔咒,改善学校、学生、家庭之间的关系。但是,成长记录袋要求太多的工作量,这有可能给评价者和被评者带来过多的工作负担,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也容易成为形式主义。成长记录袋评价法仍需要教师和理论工作者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完善。

2. 表现差异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通过观察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表现进行的评价。表现性评价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并不陌生,它早已广泛应用在职业教育、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的评价中,只可惜目前的表现性评价标准依然被绝对评价标准占据绝对地位。表现差异性评价关注学生表现在相似情景中不同时间的表现差异,在相当多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空间。

在认知与技能领域的评价领域,表现差异性评价关注知识和技能应用情况的差异性,而且由于情境的真实性,表现差异性评价在非智力领域有着良好的操作优势。例如,学生的情感、品德都具有极大的情境性,脱离真实情境的情感评价、品德評价是不真实的;表现差异性评价可以创设情感情境和品德情境,持续关注学生真实的情感发展和品德发展。但是,真实情境是很难完全重复的,而且表现差异性评价需要评价者持续的精力和时间,这给表现性差异评价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基础教育阶段个体内差异评价必须聚焦于学生的发展,避免走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如,进行成长记录袋评价时,一张草稿纸可能成为评价搜集对象,一个“标准”的测验成绩单也可能不纳入评价内容。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个体内差异评价比较充分地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力,[3]充满了对未成年人的人文关怀。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个体内差异评价体系的建立、落实,有可能是构建更完善的基础教育阶段评价体系的一剂良方。

注释:

①个体内差异评价包括被评价对象的自身现在与过去的纵向比较和被评价对象若干不同侧面之间的横向比较。笔者认为对评价对象不同侧面之间横向比较的可操作性有待商榷,比如如何比较学生审美能力与体育能力,事实上这根本属于不同的能力“集团”,不具有可比性。鉴于此,本文仅涉及个体内差异评价在时间维度上的的纵向比较。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95~196.

[3]维果茨基著,余震球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90.

[4][美]约翰·杜威著,任钟印译.学校与社会·福禄培尔的教育原理[C].[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87.

[5][日]梶田叡一著,李守福译.教育评价[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36.

[6]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方法的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0.

[7]明庆华.教育学导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251.

个体评价 篇6

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是一种借鉴生物界的进化规律(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遗传机制)演化而来的随机化搜索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求解各类优化问题[1,2,3,4,5]。然而,这种基于种群搜索机制的优化方法在求解复杂计算问题时总是以计算时间为代价来换得最优解的产生,尽管现今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GA朝着最优解方向的搜索时间得到了缩短,但从算法自身的执行进制出发,缩短算法的搜索时间,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是更值得研究人员思考的问题。

一般而言,传统的GA模型可分为三个部分[6],见图1所示。

存储器用于存储每一代种群的优良个体,算法执行初始阶段,存储器中是一组随机生成的个体,每一个体代表着优化问题的一个候选解。进化器中包括两个主要算子: 交叉和变异算子。进化器的作用是接收存储器传递过来的父代个体,对个体执行交叉和变异操作,得到子代个体。进化器产生的每一个子代个体都需要经过评价器的测试。在求解优化问题中,评价器往往是一个带有约束条件的待优化的单目标或多目标函数,每个个体都有一个相应的目标函数值( 标量或矢量形式) ,根据预先设定的准则来比较个体间的优劣关系,以选择出优秀个体进入到下一代种群。

GA模型的执行时间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在进化器和评价器上。就进化器组成部分而言,已经提出了不少改进策略[7,8,9],这些改进策略在增强GA搜索性能的同时也带来了额外的时间成本。在个体评价过程中,执行时间主要取决于个体目标函数的计算次数。由此,我们可以初步设想通过减少目标函数的计算次数来达到缩短GA总的执行时间。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似性评价策略的改进遗传算法IGA( An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on similar strategy of evaluation) 。IGA与传统遗传算法TGA( Traditional genetic algorithm)的执行流程基本一致[10],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 1) 进化器中引入一种新的旋转交叉算子,达到增强种群个体多样性的目的。( 2) 在评价器中,本文借鉴了生物学物种相似性特点,通过分析个体性状的基因相似性规律,提出一种新的基因相似性计算方式。因此,在求解优化问题中,个体适应度的评价不再仅仅通过待优化的函数计算得到,通过对子个体与父个体进行相似性度量,根据度量的结果来指定子个体的适应度值f与可信度值r,r是一个反映个体适应度值f与真实适应度值接近的参数。通过在测试函数上的实验结果,我们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改进思想的先进性。

1 IGA描述

自然界中物种都各有其不同的特征性状,比如: 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无论从大小、颜色、形状及重量,而决定这些特征性状的关键因素取决于物种自身内在的基因序列。通常,每一物种内在的不同基因对外表现出的特征状态是不一样的,物种内在的基因有其似性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着差异,但就基因相似概率来判断物种是否同属于一类末必可行。比如,老鼠和人类在基因、基因内容和DNA序列方面高度相似,仅从基因角度很难判断是鼠还是人。新的研究发现,人类基因有许多重复的内容,这些重复内容早期一直被称为“垃圾DNA" ,有学者认为正是重复的内容才分开了人与鼠。单就人类自身而言,做DNA鉴定,可以通过基因的相似特点来判定子女是否是父母所生,这源于子女的遗传物质各有一半分别来父亲和母亲。因此,子女在特征性状上和自己的父母存在相似的同时也存在着差异,这在生物学上的表现被称之为“基因”相似性和“基因”多样性。现实科技领域中,人们基于现有的基因学知识,通过模拟物种间的进化和遗传等演变过程,已经将GA很好地应用于许多实际复杂系统问题,但在求解复杂优化问题时,对个体间的相似性如何评价以及基因的多样性如何增强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之处。在此,本文借鉴生物学知识,提出以下基因相似性评价策略和种群多样性的增强方法,从而更好地优化GA模型功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模拟生物学某些特有现象以更好地为提高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提供了一定可借鉴之处。

1. 1 相似性评价策略

从遗传学角度来说,物种的父代与子代之间,通常父代的基因特征决定着子代的对外特征表现,也即子代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父代的内在基因特征,父代的基因遗传物质即有完全遗传的可能,也有发生变异遗传的概率; 同一染色体中,处于不同位置的基因在决定对外特征的表现功能也是不一样的。类似地,在GA求解复杂系统问题的每一代进化过程中,由于子个体与父个体存在着较高的相似特征,子个体的适应度值在一定程上依赖于父个体的适应度值; 因此,子个体的适应度值可以基于父个体的适应度值为参照来评价其自身的适应度值,暂时不考虑个体真实适应度函数的计算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减少目标函数的计算次数,缩短算法的执行时间。显然,这对提高GA的执行效率,优化GA模型的功能起到了一定的实质效果。但仅仅采用这种策略来计算个体的适应度值是不完善的,当种群中个体适应度值严重与个体真实的适应度值失真时( 即两者相差较大) ,就会影响优良个体进入下一代种群; 在此,给每个个体设定一个与之相应的评价其适应度值好坏的可信度参数r,当r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T时,重新使用真实的适应度函数来计算个体的适应度值; 否则,就使用预先设定的适应度评价策略来评价个体的适应度值。在此,称这两种情况下得到的适应度值分别为“真实性适应度值”TFV( True fitness value) 和“评价性适应度值”EFV( Evaluation fitness value) 。

本文在相似性评价策略中,可信度r的设定方式考虑子个体与父个体两者间的适应度比值关系,使r能够更好地反映出个体EFV的可信程度。另外,在EFV的评价方式上,本文算法并不简单计算子个体与父个体同位互异基因的个数,通过给每一位基因位分别指定一个相应的效能系数 λ,计算出子个体与父个体间的差分,由此确定出两者的相似性。实验中,使用本文算法给出的评价个体适应度的方式,可以缩短与EFV和TFV间的差距。此外,本文算法的可信度阈值T采用了固定和动态地两种方式。这样,算法执行时就能动态地调节具有EFV的个体比例,使得评价过程在确保优良个体进入下一代种群的同时,也更加接近真实状态下的选择过程。

本文算法生成下一代子个体的方式按以下步骤进行:

随机性生成一个初始种群。每个个体p均由三个元素组成: 二进制编码字符串( 染色体) 、适应度值f、可信度r。初始种群中的每个个体使用真实的适应度函数计算f,并置r为1。

( 1) 从种群中选择两个父个体p1和p2进行交叉与变异运算,并对生成的子个体c1与c2分别计算个体的f和r。

子个体与父个体相似性的度量,使用的是个体间的差分计算方式,由于处于不同位置的基因重要性是不相同的。在此,本文给出以下计算个体间差异的权值差分方法:

其中,函数D( c,p) 计算出子个体c与父个体p间的差分值,个体的染色体编码形式为: c = ( c0,c1,…,cn - 1) 、p = ( p0,p1,…,pn - 1) 。参数用于调节不同基因位受重视的程度,称为效能系数; 子个体c与父个体p间的差分是一个介于0 与1 之间的数字,两个体间的相似性由下式给出:

可以看出: 个体间的差分D( c,p) 越大,个体间的相似性就越小; 反之越大。

在此,假定子个体c1 与父个体p1、p2 的相似性分别为S1、S2。如果S1= 1,表明子个体c1 与父个体p1 完全“相似”,从遗传学角度来说,c1 完全继承了父个体p1 的全部基因; 此时,c1的两个元素分别设置为: f = f1,r = r1; 否则,如果S2= 1,则f=f2,r=r2。

如果上述两个条件都不满足,则个体c1 的适应度f和可信度r分别按下述方式进行计算:

对于种群中的每个个体而言,个体的可信度r是一个介于0与1间的数值,反映了个体EFV和TFV间的近似程度。r越大,EFV越接近TFV。因此,在子个体可信度r的计算方式上融入对适应度的比值计算是可行的,仿真实验表明:这种改进在一定程度提高了个体适应度的可信度,降低了对目标函数的计算次数,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

( 2) 从种群个体适应度是否真实性的角度出发,如果完全采用上述个体适应度的评价方式,则种群中个体的适应度值与真实的适应度值就会产生严重的“失真”,不利于选择过程的进行。为此,本文算法中预先设定一个阈值T,如果个体的r小于T,则f采用真实的适应度函数计算方式代替“评价性适应度值”,并重新置r = 1; 否则,保留“评价性适度值f”,并维持目前的r。实验中T的设置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动态地进行设置。在每一代种群中统计出具有“评价性适应度值”个体占有的比率k,若k小于指定的W1,则T按照指定的方式动态变小; 若k大于指定的阈值W2,则T以指定的方式动态变大; 两种情况都不满足,则保持T不变。另一种方式是在算法执行的整个过程中,T始终保持不变。比较这两种方式,T的动态设置更有利于调节种群中具有TFV的个体比率,提高选择过程的真实性。从式( 3) 和式( 4) 可以看出: 子个体c1 的适应度值总是介于两个父个体f1与f2之间,其可信度r < max( r1,r2) 。如果设置T =0,则算法执行结束后,得到的个体适应度值不会超出初始种群的最大值; 如果T = 1,则算法实质上就是传统的遗传算法。

1. 2 旋转交叉算子

对于从种群中选定的两个个体p1与p2,先将每个个体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圆环形状,再让两个圆环相交,并同时让两个圆环按预置的速度分别进行旋转,在设定的时刻到达后,互换圆环交叉部分,达到增强种群多样性的目的,具体过程见图2 所示。

1. 3 变异算子

变异是在种群中按照变异概率pm任选若干基因位改变其位值,对于二进制编码来说,就是反转位值。本文所提出的算法中,使用与传统进化算法相同的变异方式[9]。

2仿真结果

本文选用来自文献[10]的两个标准测试函数来验证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每一个输入参数使用8 位二进制编码方式,因此,每位基因的效能系数 λi根据其二进制所在的权值做归一化处理,见表1 所示。

测试函数描述如下:

其中,F1( x) 和F2( x) 两个函数的维数D = 20。TGA和IGA用于求解上述两个函数的最大值。两种算法在两个测试函数中使用的参数设置相同,参数设置见表2 所示。

比较TGA和IGA两种算法间的性能差异,我们考察整个行进过程中出现的三个重要时刻来评价各算法间的性能优劣。根据总的函数评价次数Niter,这三个位置时刻分别设定在1 /3Niter、2 /3Niter和Niter位置。针对每一个位置,都有一个对应的测试点,例如,在E1= 1 /3 Niter时,其对应的测试点如图3 所示。

图3 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描述了TGA和IGA在每次评价中的最优适应度值变化曲线。在E1= 1 /3Niter时,图2 中的两个菱形和圆点被用于比较TGA和IGA的性能差异,其性能测试准则定义如下[4]:

在此,ΔE介于0 和1 之间,若E2为某一固定值,ΔE越大,则由IGA获得与TGA相同的适应度值所需要的评价次数越少。而ΔF越大,在相同的评价次数下,由IGA获得的适应度值越大。

图4 显示出TGA和IGA在不同测试函数上的进化曲线过程,星号( “﹡”) 线描述TGA求解函数最优适应度值的曲线变化过程; 菱形( “◇”) 线描述IGA在固定阈值T = 0. 4 时的寻优路径; 叉形( “× ”) 线描述IGA在动态阈值T初始为0. 8,且阈值W = W1= W2= 0. 5 的动态变化曲线。在图4( a) 中,可以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IGA在固定和动态阈值T的情况下,都能最终获得测试函数的最优适应度值,两者在进化过程中的路径变化较为相似,也即每次函数评价时,得到的最优适应度值较为相近,但IGA在动态阈值T变化情况下获得最优适应度值略微更好。IGA和TGA两种算法最终都能求得F1函数的最优适应度值,在进过程中,IGA的两种阈值设置方式得到的最优适应度值都略高于TGA。在图4( b) 中也出现了与图4( a) 类似的情况,但两种算法获得的最优适应度值只能接近真实最优适应度值,并且IGA在动态情况下获得的最优适应度值最好。

表3 和表4 分别描述了GA和IGA在两个函数寻优过程中,在三个测试点上表现出来的性能差异,可以看出: 通过IGA获得与TGA相同的适应度值,IGA所需要的评价次数明显较少,而执行相同的评价次数时,IGA相对于GA能够获得更高的适应度值。例如,对函数F1而言: 在测试点TP1 上,若T = 0. 4,说明IGA需要的评价次数相对于TGA要少13. 41% ,而在相同的评价次数下,IGA获得的EFV比通过TGA获得的TFV要高10. 27% 。虽然 ΔF在三个测试点上的性能都能计算出来,但在最终测试点TP3,由于TGA很难以实现与IGA相同的最优适应度值,故 ΔE无法计算。表格中的数据显示出: IGA在两种阈值T的设置中,动态阈值T的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本文在TGA中引入相似性评价策略并提出IGA。在IGA执行过程中,子个体能够较好地根据与父个体的相似性及可性度r计算个体的“评价性适应度值”,从而减少真实个体适应度的计算次数,有利于缩短总的寻优时间,测试准则上的数据也较好地说明本文提出的“评价策略”能够确保种群在接近真实适应度值的同时,缩短评价次数,最终获得理想的最优适应度值结果。

3 结语

本文从遗传学角度,探讨了一种评价个体相似性的策略,在TGA中引入这种个体相似性评价策略,实验的效果显示出IGA能够以较少的评价次数得到与TGA的十分接近的结果。就两个测试准则而言,IGA在动态阈值T下取得的效果要比固定阈值T下取得的效果更好,但两种设置方式相对TGA,都能以相对较少的评价次数获得接近真状下的TFV,虽然在进化过程中,IGA中个体的适应度值都要略高于TGA,但IGA最终也能较好地求得全局最优解。

本文算法的后继工作将分析IGA的时间及复杂度性能,并借鉴生物学中的其他知识,通过真实的模拟其内在演变规律,达到更好的优化GA模型功能,从而为生物学知识转变为现实的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方式提供一定的可借鉴之处。

摘要:遗传算法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但这种算法在求解最优解过程中总是以计算时间为代价来换得最优解的产生。对此,提出一种基于个体相似`性评价策略的改进遗传算法,融入了一种新的旋转交叉算子,每个子个体根据其与父个体的相似度和可信度来确定个体的适应度值,仅当可信度值低于某个阈值时,个体才做真实的适应度计算。实验结果显示,相似性评价策略计算得到的个体适应度值接近真实的适应度值,并且改进的算法求得最优解需要的评价次数明显要少于传统遗传算法,而在测试准测上的数据表明:提出的改进遗传算法相对于传统遗传算法,性能较好且求得的最优解也较为理想。

关键词:遗传算法,相似性评价,交叉算子

参考文献

[1]李学峰.遗传算法同步选择特征和支持向量机参数的网络入侵检测[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31(3):301-303,333.

[2]张彬,邓红霞,李海芳.应用两阶段遗传算法优化求解动态因果模型[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31(4):278-280,292.

[3]朱夏,李小平,王茜.基于总空闲时间增量的无等待流水调度混合遗传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48(3):455-463.

[4]Tang K Z,Yuan X J,Sun T K,et al.An improved scheme for minimum cross entropy threshold selection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J].Knowledge-Based systems,2011,24(8):1131-1138.

[5]Tang K Z,Sun T K,Yang J Y.An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on a novel selection strategy for non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s[J].Computers&Chemcial Engineering,2011,35(4):615-621.

[6]Salami M,Hendtlass T.A fast evaluation strategy for evolutionary algorithms[J].Applied soft computing,2003,2(3):156-173.

[7]Tang K Z,Yang J Y,Chen H Y.An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 for non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s[J].Th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2011,22(3):540-546.

[8]刘全,王晓燕,傅启明.双精英协同进化遗传算法[J].软件学报,2012,23(4):765-775.

[9]Casillas J,Martlnez-López F J.Mining Uncertain data with multiobjective genetic fuzzy systems to be applied in consumer behaviour modelling[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2009,36(2):1645-1659.

[10]李敏强,寇纪凇.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1]Kumar S,Rao C S P.Application of ant colony,genetic algorithm and data mining-based techniques for scheduling[J].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2009,25(6):901-908.

个体评价 篇7

一、现有档案信息服务评价指标评析

档案信息利用的复杂性、隐含性和模糊性, 使档案信息服务的评价存在一定的难度。现有对档案信息服务的评价采用统计与计算量化的方法, 还是采用文献信息服务评价的传统方法。主要有体现利用规模与利用量、服务水平及效果、服务效益三方面的指标。

1. 利用规模与量的评价指标。

反映利用规模和量的指标主要有利用人次、卷次、利用率, 计算公式有档案利用率=被提供利用的数量 (卷、册、件) /馆藏档案总量 (卷、册、件) ×100%档案利用率=被提供利用的数量 (卷、册、件次) /馆藏档案总量 (卷、册、件) ×100%利用人次、卷次是最为基础的档案信息利用评价的指标, 是反映档案信息利用活动量及活动频度的指标。通过利用人次、卷次的统计与利用率的计算可以掌握某一时段内档案的利用情况、用户在某一时段内对某一类档案的需求、馆藏档案的动用面、某一时段内档案利用的工作量等。

2. 服务水平和效果评价指标。

体现服务水平及效果的评价指标主要有拒绝率、查准率、查全率以及误检率、漏检率等。拒绝率=一定时间未能满足合理需求的档案卷次/一定时间利用者所提合理需求的总卷次×100%;查准率=调用的相关案卷数 (文件数) /调用的总案卷数 (文件数) ×100%;误检率=误检的案目标/应检出的全部目标×100%;漏检率=漏检的目标/应检出的全部目标×100%;查全率=1-漏检率。拒绝率表示的是在一定时间内不能满足利用者合理需求的比率, 可以反映档案馆藏内容及其结构的情况, 也可反映检索工具方面存在的问题。查全率是通过利用反映档案馆藏档案齐全、完整的一个指标。查准率、误检率和漏检率则是反映档案人员工作效率和检索工具方面问题的指标, 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反映提供利用档案的水平和效果。

3. 服务效益评价指标。

用于评价利用服务效益的量化指标主要有投入产出比、经济效益等。从广义上说, 档案信息利用的产出与投入是指社会对档案工作的投入和档案部门对社会信息需求的有效满足程度的比较关系, 档案部门对社会档案信息需求的有效满足度越大, 则效益越高, 社会对档案工作的投入是肯定的, 但社会对档案信息需求的有效满足度的测算却是困难的。从利用视角看, 产出与投入比被看成是“利用卷次与投入金额的比例关系”, “档案利用的投入低, 利用卷次多、效益就高, 反之, 投入高, 利用卷次少, 效益低[1], 即是通过每个利用案卷投入费用来看档案信息利用效益。在一定时间区间内, 利用的卷次是可以统计的, 但在这一区间内“投入金额”的计量范围却难以界定, 其一, 投入到利用的费用计量范围不明确, 与利用相关人工、设备、材料费用的计量没有明确的标准。其二, 档案管理的所有基础工作都是为了利用, 档案部门投入的人员经费、设备经费、保管费用等所有投入都可以认为与利用相关, 仅计量利用环节上的投入则明显存在不合理性。档案信息利用的隐含性, 决定了档案信息被利用时间的不确定性, 经费投入难以第一时间在利用上体现出来, 投入经费量的时间区间与利用量变化的时间区间不具有正比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效益是“指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之比”。然而, 档案信息利用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是相对的、间接的、难以量化的。档案工作并不直接创造价值, 档案信息资源是社会各方面用来创造价值的中间体, 档案管理部门创造经济效益, 需要经过一个精神到物质的转化过程。利用者查阅档案信息后, 引起认识的变化, 产生新的创意, 运用到工作、科研或经济建设中去, 创造出物质财富, 在创造发明中渗透运用了档案信息, 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档案管理部门的劳动主要转化为利用者的利益, 对档案管理部门来讲, 并没有直接的劳动成果。关于经济效益计算, 有关部门与学术界也提出了一些计算方法, 如在开发利用城建档案信息方面提出了“城建档案的经济效益就是城建档案部门对城建档案进行开发利用和提供服务而给用户带来的经济收入与城建档案作用系数所乘之积”[2]。开发利用科技档案信息方面, 1994年国家档案局发布了《开发利用科技档案所创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的规定》, 给出了九个计算公式, 其中第十一条给出了开发档案利用科技档案所创的经济效益的通用计算方法, “开发利用科技档案所创经济效益 (J) 等于科技作用系数 (a) 乘以某项科技措施获得的全部经济收入 (S) 减去开发利用科技档案的成本费用 (C) 公式J=a S-C”[3], 其中作用系数由专家调查法给出, 通过专家的判断, 并运用求平均数法、加权平均数法或数学期望值法计算近似值。确定作用系数的过程不仅繁琐, 且精确计算也有一定难度, 计算对收益高的利用项目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对收益低的项目则得不偿失。尽管这些计算公式也可用于其他领域档案信息利用所创造经济效益的计算, 但通过利用能产生经济收益的只是一小部分档案, 计算公式不具普遍意义。

二、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与综合评价的可行性。

档案信息服务不是单一地提供利用, 还包括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不仅与提供利用的方式有关, 还与开发利用的手段、开发成果的表现形式有关。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利用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档案信息利用。档案信息利用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完全打破了传统利用方式的局限。成果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传播途径的多元化, 使档案信息的传播面以几何倍数扩大, 档案信息利用难以用卷次、人次来量化, 档案信息利用变得更为复杂。因此, 对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的评价不能再局限在单一的提供利用方式下的定量评价, 评价指标要适应评价对象的变化, 随着对象的变化进行改进与完善。评价指标必须是多方位的, 不仅要对档案信息利用的量或规模进行评价, 也要对利用服务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 尤其是要重视对信息资源加工程度、信息输出能力等体现服务水平方面的定性评价, 要建立一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 才能全面、综合地评价档案信息服务。

2.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要素与指标。

对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解决综合评价问题的核心。指标体系的设计需把握以下原则:“科学性与方向性、全面性与系统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可行性与可操作性”[6], 从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目标出发, 依据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内容, 选用的指标既要反映档案信息利用的量, 又要反映档案信息利用的效果和质量。档案信息利用服务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主要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信息利用基础服务。基础服务主要是查阅利用既包括传统的实体利用和电子载体的虚拟查询, 衡量基础服务的指标主要有利用率, 以利用率来反映查询的量。再者是查询的工具即检索工具, 传统查询需要编制大量的检索工具, 作为辅助查询的手段。有了计算机后检索分人工与机检, 能否提供计算机、网络检索是服务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2) 信息利用现代化服务。数字化利用首先与数字资源建设有关, 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程度关乎提供查询实现程度。而数字、网络化的利用, 需要以档案信息网站为平台, 因此, 档案网站建设及其可用性, 是衡量数字、网络化等利用的重要方面。 (3) 信息开发利用。档案编研、宣传展览是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主要方面。档案信息的开发程度需要编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体现。宣传展览对档案信息开发程度的影响由宣传展览的数量与宣传展览的形式决定。 (4) 信息服务质量。质量即是适用性, 是对服务客体需求的满足。满足服务客体———用户的利用需求, 是档案信息服务的目的, 因此, 对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的评价, 也要重视利用客体的评价。

选取反映以上四方面内容的七项主要指标利用率、检索工具、数字化率、网站建设、编研成果、宣传展览、用户评价, 构成档案信息利用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有了指标体系则可集成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或集成层次分析法与加权综合评价法等, 根据评价的实际目的, 开展信息利用服务的综合评价。当前档案界对信息服务评价的指标体系仍少有研究, 以上针对档案信息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乃是作者的粗浅思考, 期待引起学界对这方面问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霍振礼, 李碧清.档案利用评价指标研究[J].档案学通讯, 2002 (2) .

[2]傅荣校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建档案工作效益指数研究[J].档案学通讯, 2009 (3) .

[3]国家档案局.开发利用科技档案所创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的规定 (试行) , 1994.

[4]吴建华.数字图书馆评价方法[M].科学出版社, 2009.

[5]张健.文献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方法[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个体评价 篇8

在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和人才选拔的过程中, 以教育哲学的视角分析会发现, 既应该接受批评, 也需要从实践观点出发来重新审视体育教学评价的实施。几乎没有证据能够证明, 体育课评价的程序能够正确地预测一个人能否具有某种体育运动所需的才能。体育教学评价记分制, 能够实现将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 与其同学的成绩做出横向上的比较。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 这种横向比较的记分方法, 却不能够很好的反映出这个学生学习水平的进步幅度。这个问题成为困扰体育教学评价目标的重要因素。新课程标准下, 体育教学作为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素质, 提升个体社会化程度的重要载体, 以学生为本, 发展其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可的能力和心理状态, 是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加大对体育教学评价实施针对性的研究, 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传统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 片面强调学生的天赋能力潜能作用, 忽视教育与环境的作用

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是保证体育教学效果的基础。但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 倾向于认为这些心理特点是学生先天存在的一种潜能, 忽视体育教师、体育学习环境、同伴影响的作用。因此单一的体育教学评价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 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1.2 过分强调学生中心地位, 影响了体育教学与教育效能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单一的要求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 随心所欲的从事自己所喜欢的项目。当前在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重视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出现了走极端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标准把握不准确的原因,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功能。

1.3 过于注重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 低估社会教育的力量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对满足学生个人自发的兴趣爱好上过于重视, 忽视了通过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体育环境对学生健康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低估了体育教师课堂和课间指导的作用。多元体育教学评价强调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非常合理的, 但由此而让教师完全迁就于学生的想法, 是不可取的。

2 体育教学评价对促进个体社会化的作用

2.1 重视学习者的内心世界

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 重视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认知、情感体验、学习动机的研究, 通过为学生创造更为合适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与激情, 进而全身心地投入体育学习。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评价不赞成学生的行为依赖于现在和过去环境的刺激, 而主张学生的自我实现以及为达到目的进而进行创造的能力是他们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个人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只能促进或者阻碍学生实现潜能。学生能感受到鼓励和温暖。教师的平易近人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使课堂内部有了亲和力。体育教师充满期望和爱护的表情使学生感受到鼓励和温暖。学生没有体育焦虑情绪, 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不会有批评和威胁, 不同的想法和意见都能受到尊重、重视、赞扬与鼓励;不受传统的束缚, 不屈从于权威, 敢想、敢说、敢做。承认自己, 不怕别人讥讽或笑话;实话实说, 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用不同寻常的方式运用其思维与想象。

2.2 对学生的性格本质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反对强制学生适应学校的体育教学制度, 重视智力教育, 不重视以整个人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传统教育;提出体育教育目标应该是学生个体发展为目的、锻炼学生的创造性的思想, 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是培养积极和愉快、适应社会变化的心理健康人的基础。学生是体育课堂的主人, 体育课堂上的活动是师生相互讨论、相互影响的过程, 体育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互相对话的学习行为。体育教师是一种介入的态度, 学生有主人的感觉。师生关系民主平等, 师生在相互理解与对话中接受对方, 体育教师能够认识到学生作为个体的独特性, 体会学生的真正需求和态度情感, 并且给与学生充分的尊重与信任。

2.3 对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态度定势的重视

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重视学生自我概念与个别差异的同时, 也不忘重视体育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及群体动力的作用, 特别是促使体育教师更加研究与重视那些涉及人际感情与人际关系;使体育教师从学生的外部行为理解内在的动因;使体育教师在讲授知识中理解讲课内容的同时, 更加正确地理解自己。这有效的激发了体育教师心理理论的研究, 对于完善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风格与态度定势有着很好的作用。

2.4 重视体育过程学习与意义学习

科学的学校体育教学评价, 提出了在做中学和在学习中学习的目标, 体育教师进行体育学习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科学的体育过程学习指导有利于在体育教学中化解老师与学生、做和学、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对立, 使体育学习成为一种具有内驱力的行为。这种方法对于化解学校体育中仍然存在的过分重视体育技能的价值和作用, 忽视在学生在体育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和乐趣有着很好的作用。

2.5 提升对学校体育教学定位的准确性

在我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实施的背景下, 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 必须首先准确地对学校体育教学评价进行定位。每个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师资力量都有自己的优势, 这就要求学校按照自身的特点, 制定合适的学校体育发展方向, 寻找学校体育工作的出路。

3 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对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促进

3.1 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通过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保证课堂活动顺利进行

良好的体育课堂环境有利于表面控制向实质控制转化, 为学生形成以自律为中心的心理机制和促进“他人的标准”与“自我的标准”的统一创造条件, 从而减少产生冲突与矛盾的可能性, 并消解许多潜在的冲突与矛盾。体育教学的目标要明确科学, 符合所在学段学生实际, 才能够更好地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学导入效果明显, 导入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和趣味性, 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注意力, 使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好充分准备。教学节奏张弛有度, 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 包括教学的速度、强度、密度等。巧妙分散难点、放慢重点和难点的教学速度。适当运用变换、停顿等技巧, 使整个课堂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教学活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学生进行的是有意义的学习, 教学内容和方式符合学生兴趣, 学生在知识的探究中感受到理智沉思所产生的愉快。教师的语言规范严密、抑扬顿挫、生动幽默。同时,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目标的实现。

3.2 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通过促进互动与交流, 有助于课堂活动的有效展开

在学校体育开展的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影响的外在环境, 构成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情境, 因此要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需要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 找出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探寻适合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途径。通过这种探寻, 实现教育环境对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促进, 实现学校体育教学育体、育心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 课堂活动对于学生有个体生命价值, 蕴藏着巨大的生命活力。通过在体育课堂上开发师生的生命活力和健康追求, 才能实现真正有意义的体育教学, 才能使课堂上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成为现实。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就是调动各种可用的资源, 发掘课堂的活力, 发挥其成长功能。通过人的成长功能的开掘促使课堂资源不断地再生。这样, 课堂便得以成长, 课堂的成长又进一步为学生的持久发展奠定基石。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作为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的这些功能, 需要对体育教学的实施方法、教学目标、组织手段、教学评价等进行研究。基于此, 本研究就体育教学评价对促进个体社会化的作用与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 在对比分析传统体育教学评价和科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体育教学评价对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学评价,以人为本,个体社会化,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叶鹏, 王永盛, 潘耀滨.中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 (9) .

[2]曾剑斌, 金红珍.新时期体育教学评价模式评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 (3) .

个体评价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收住在我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1236人, 全部符合1999年WTO糖尿病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598例, 女性638例, 年龄最大86岁, 最小38岁, 平均56岁, 糖尿病病程1~18年, 超重 (BMI>23.9) 682人, 消瘦27人 (BMI<17.9) , 体重指数正常527人 (BMI在17.9~23.9之间) , 空腹血糖 (FPG) 9.6±6.3mmol/L, 餐后2h血糖 (2hPG) 12.8±7.6mmol/L, 其中合并高血压503例, 脂质代谢紊乱637例, 脑血管病变83例, 糖尿病肾病35例。

1.2 方法

1236例糖尿病患者均经营养科会诊后, 按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血糖、血脂、血压、劳动强度及有无合并症等分别计算每位患者总热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 换算成各种食物的具体数量, 然后指导患者按要求进食。

1.3 营养治疗原则

1.3.1 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根据患者的病情按20~30Kcal (kg.d) 供给热能, 既要避免热量过高导致血糖控制不良, 又要防止因进食过少或营养搭配不合理而引起低血糖反应和 (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等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还要利于降压、降脂, 以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及控制血压。

1.3.2 禁食含有单糖和双糖的食物

如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蜜糖、甜点心、甜饮料等, 因易吸收导致血糖升高过快, 血糖波动大, 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易出现并发症, 故一般禁用, 除非出现低血糖反应, 应急状态下适量食用。主张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面粉、小麦等, 适量食用粗粮, 如全麦片、玉米、燕麦等。因多糖类食物不会引起血糖波动过大, 可维持血糖的平稳。

1.3.3 保证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的摄入

多吃新鲜蔬菜及适量的低糖水果, 主食做到粗细搭配。因膳食纤维具有饱腹作用, 同时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使血糖不致升高过快, 从而维持血糖的平稳。另外, 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胃肠蠕动, 促进废物的排出, 防治脂质代谢紊乱及便秘。

1.3.4 三餐营养素合理分配

一般早餐能量占全天总能量的30%, 午餐占40%, 晚餐占30%, 少数病人全天能量平均分配于三餐中。蛋白质一般按1g/kg.d, 脂肪一般占总热量的20%~25%左右, 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65%, 要求患者定时定量, 不能随意增加食物。

2 结果

见表1。

1236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严格的个体化营养治疗2周~3个月不等, 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口渴、乏力、易饥、肢麻等自觉症状明显改善。

3 讨论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慢性终身性疾病, 同时,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饮食结构密切相关[4], 合理的饮食治疗可以维持正常的体质量, 减轻胰岛细胞负荷, 有效控制和稳定血糖。血糖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则对患者的心脑血管、视网膜、肾脏等靶器官产生严重损害[5]。血糖如果长期控制不良, 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 导致疾病和过早死亡, 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 单靠药物难以达到[6]。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措施历来遵循"五架马车"方案。即饮食疗法、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自我监测等。其中, 饮食治疗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基础, 对糖尿病患者实行个体化营养治疗, 指导患者掌握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法是实现糖尿病患者自身有效控制的关键。因此, 开展住院糖尿病病人个体化营养治疗及饮食营养知识的宣教, 可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 如身高、体重、年龄、劳动强度、饮食习惯、有无合并症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计算和设计出科学的最佳治疗方案, 对患者往日存在的饮食治疗误区进行纠正, 营养宣教针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特点, 配合图文并茂的营养治疗宣传手册, 重点知识内容反复强调, 使患者理解透彻并能自觉遵守。通过对1236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营养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的对比, 结果显示, 2型糖尿病个体化营养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 改善自觉不适症状, 提高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 纠正代谢紊乱,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我院1236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营养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1日~2010年9月30日收住的1236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治疗及健康教育, 并使患者自觉遵守治疗原则和要求。结果 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2型糖尿病个体化营养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 改善自觉不适症状, 提高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 纠正代谢紊乱,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个体化营养,疗效

参考文献

[1]孙莹, 张红, 朱玮玮.老年糖尿病病人个体化饮食教育效果评价[J].空军总医院学报.2008, 24 (2) :113.

[2]刘新民.实用内分泌疾病诊疗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300-301.

[3]冯波, 李栩, 黄亦文, 等.上海市浦东新区人群糖尿病状况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04, 3:187-190.

[4]Chiesa G, piecopo MA, RigamentiA, et al.Insulon therapy and carbohy drate couhting[J].Cta Biomed, 2005, 76 (, suppl3) :44-48.

[5]阮晓南, 邱桦, 李悦.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2) :124.

个体评价 篇10

学生在接受学习目标后,自己选择适当的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叫做学生的个体学习;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讲解、辅导(对优生拓宽、拓深,对差生学懂就行),称为教师的个体教学。个体学习与个体教学并不是独立的两个阶段,它们贯穿于课堂内外,甚至于家庭,两者周而复始地相继进行。教师的个体教学是为了学生下一步的个体学习,它能引起学生认知能力的量变;学生的个体学习则是为了掌握知识、发现疑点,接受教师的个体教学,它能引起学生认知能力的质变。两者并不是针对所有学生同时进行的,在同一时间内,有的可能在个体学习,有的则可能在接受个体学习。这里的“个体”并不是只指单个的学生,它可以是一人、两人、三五人,一个小组,甚至是全体学生一起讨论、一起操作、一起完成学习目标或接受教师的“个体教学”。

一、个体教学的实施条件

1、人数不能太多

一个班最多控制在30人左右。由于是“个性化”进行,这就决定了学生学习时空的差异性、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学习激情最佳点的差异性,所以就需要教师随时检查、询问、诱导,人数不能太多。

2、多媒体投入

首先要达到书籍多而广,除了教材外,其它的科技读物、百科知识读物等都应大量投入,学生读书多了,见识自然广、思维自然灵、理解能力自然提高,那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然容易;其次是相关教具学具应齐全,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取随用,教师也可以随时取来演示操作;三是录音机、投影仪及相关磁带、投影片;四是电脑、VCD或DVD及CAI课件、教学光碟的配置。电脑并不要求一人一台,一个教室配备五六台就够了;五是建立校园网站,设立数学资源库。学生可随时资料查询。

3、教室的布置

教室除了配置以上教育多媒体外,另外就是课桌与讲桌的搁置:尽量避免课桌几行几列式、讲桌高高耸立在中央,可以采取自由式。总之,要让学生感到学习就犹如成人在办公一样,感到自己与教师人格的平等。

二、个体教学的实施过程

1、布置任务——接受学习目标阶段

本阶段包括必要的复习、情景创设等。

教师在布置学习目标时(特别是学习概念)一定要将学习要求细分,这样学生学习时才有条理性,并深入理解掌握;否则学生就会学习无序,不深刻全面。

例如在学习“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时,我们可以这样拟定学习目标:

(1)什么叫倍数?什么叫因数?

①根据15÷5=3,请回答(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能说15是倍数,5是因数吗?

根据4×5=20,请回答(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

②倍数与因数是在什么范围内来研究的?

能说1.2是3的倍数吗?能说0是15的因数吗?15是0的倍数吗?

③倍数与因数在大小上有什么关系?

④1是所有非0自然数的因数吗?

这样学生在个体学习时就能准确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概念。

2、“发现学习”即“个体学习”阶段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学生)与媒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自主建构,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也是自主建构。因此,作为一个老师,重点不是教学生,而是诱导、激励学生自己去学习,以及怎样学习。

学生在接受学习目标后,根据学习需要,自由选择相关媒体,可以借助课本或教具学具、CAI课件,或上网查阅,或请他人与自己一起完成学习目标,从而在原有认知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认知体系。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学生数学学习情况,适时加以辅导。教师还要注意收集学生的新发现、新规律、新方法,让学生板书于黑板上或教师加以记载,留等下步使用。

3、初测阶段

这是对学生发现学习的检测,检测题可以是书上的练习,也可以教师自己编题。此步检测题总的原则是基础题,切忌偏繁偏难。若难度较高将会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

4、“接受学习”即“个体教学”阶段

此阶段作为“个体学习”的辅助阶段,必不可少。学生毕竟是未成年的孩子,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还欠全面与深入,而教师有意义的“个体教学”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由朦胧、模糊、肤浅的状态越上一个新台阶,全面透彻地理解概念、快速准确地进行运算、灵活选择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认知能力既能朝横向领域辐射发展,又能向纵向领域深入探究。

此阶段一方面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疑点、误点、漏点选择适当的媒体加以解释、阐明,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之间的成果交流。这既能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学习激情,又能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相互取长补短。

5、终测阶段

这是继“接受学习”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又一次检查,及时插漏补缺。此次检测题必须能全面深入检测本节学习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难易程度上可分为A、B、C三卷,基础差的学生完成A、B卷,基础好的学生完成B、C卷。这样就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有的“吃不消”,有的“吃不饱”。

6、自主阶段

这主要是通过终测完成学习目标后,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学习内容。安排此段主要是为了解决学得快的学生“无事做”这一问题。教师在此阶段,一方面辅导差生完成学习目标,另一方面诱导尖子生深入钻研,或者给尖子生布置新的学习目标。这样既能拓宽知识与能力的广度,又能加强知识与能力的强度。

三、模式总结

综上所述,便形成了个体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上一篇: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下一篇:政府补助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