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

2024-07-10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精选十篇)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 篇1

关键词: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培训途径

继2007年启动新一轮质量工程建设之后,2011年7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简称“本科教学工程”) 实施意见,正式启动了“本科教学工程”。“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关键,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创新教师培训模式”被列为“本科教学工程”重点建设的五个内容之一。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担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传统的师资队伍培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可见,创新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培训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为科学把握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培训的现状,在广西7所地方高校开展了问卷调查,总结出目前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培训的现状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培训模式的建议。

一、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培训调查问卷的样本描述

为准确把握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培训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以广西工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河池学院、贺州学院等7所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就教师五年内参与师资队伍培训的情况进行调查。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答卷,发出问卷1618份,收回1263份,回收率78.1%。答卷中正高级职称85人,占6.73%;副高级职称272人,占21.54%;中级职称587人,占46.48%;初级职称223人,占17.65%;未定职称96人,占7.6%。30岁及以下429人,占33.96%;31-35岁314人,占24.86%;36-40岁212人,占16.79%;41-45岁149人,占11.8%;46-50岁88人,占6.97%;51-55岁42人,占3.33%;56-60岁20人,占1.58%;61岁以上9人,占0.71%。问卷涉及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培训的内容、培训的需要、培训的态度、培训的效果和培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

二、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质量建设过程中,已经意识到师资队伍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培训活动。运用现有的培训模式开展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师资队伍的质量,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培训的现状

1. 培训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从统计的情况可以看出,近年来,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培训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广西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中,有94.31%的教师参加过培训,仅有6.69%的教师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师资队伍培训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覆盖面也比较广。从职称和年龄情况来看,培训活动覆盖了初、中、高级各职称段的教师,各年龄段的教师都参加过相应的培训活动。通过培训,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为学科、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广西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实力不断提高。

2. 培训方式渐趋多样化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对师资队伍培训越来越重视,培训方式渐趋多样化。目前,采取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相结合、省内培训和省外培训相结合、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相结合、能力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开展各类层次的培训。为拓展师资队伍培训领域,广西地方本科院校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以提升学历和能力为目的的培训方式趋于多样化。其中,参加岗前培训教师占18.19%,参加学术会议教师占15.01%,攻读学位教师占11.78%,参加研究生课程班教师占8.6%,参加短期研讨班教师占7.48%,参加教育技术培训教师占5.45%,参加高级研讨班教师占4.5%,参加骨干教师进修班教师占4.3%,参加外语培训教师占3.34%,国内访问学者占3.11%,出国进修访问教师占2.12%,省内访问学者占1.31%,参加其他培训教师占8.11%。通过这些举措,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3. 教师对教学和科研能力培训的需求不断上升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因此,培训的需求在不断地扩大。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面临着资源相对不足、培训机会相对稀缺的困境。他们对师资培训的内容和培训方式都提出了相应的需求。通过对广西地方高校教师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培训内容的需求情况看,对本学科前沿知识的培训需求最大,占25%;其次是科研能力培训,占23%;现代管理理论和学习学位培训各占13%。从培训方式的需求来看,认为出国进修学习效果较好的占37% (其中,出国攻读学位的占10%,出国进修访问的占18%,而出国合作科研的占9%) ;国内培训进修占63%,在国内参加培训各种类型中,倾向系统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4. 培训质量不断提高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在注重对教师开展基础培训的同时,还把高层次培训作为重要培训内容不断强化,师资队伍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不断优化。在被调查教师中,认为通过培训开阔了视野的占19.34%,提高了科研能力的占17.88%,更新了知识结构的占16.59%,提高了教学能力的占15.27%,掌握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占13.8%,提高了实践能力的占9.1%,提高了学历学位层次的占8.02%。同时,培训的质量也得到大多数教师的认可。认为培训很有成效的占12.51%,成效较好的占57.13%,成效一般的占10.61%,没有成效的占8.32%,不清楚的占6.43%。

(二)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培训的针对性不够强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指高校教师个体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高校教师素质、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教师培训时,往往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的培训内容与教师迫切希望接受的培训存在错位现象,学校组织开展的一些培训方式与教师的期望也存在一定差距。在调查中发现,教师认为排在前六位最有效的培训方式依次为攻读学位、国内访问学者、出国进修访问、参加学术会议、骨干教师进修班、高级研讨班,而近五年教师参加的排在前六位的培训中仅包含攻读学位和参加学术会议,国内访问学者、出国进修访问、骨干教师进修班、高级研讨班等四种高层次培训由于受到经费和名额的限制,青年教师参加的机会较少。

2. 培训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机制

虽然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重视对教师开展培训,但欠缺有效的培训机制仍然是制约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被调查的教师中,认为培训工作缺少总体规划的占19.26%,缺乏激励机制的占17.52%,不了解教师培训需求的占15.32%,培训经费不足的占21.64%,领导不够重视的占11.51%,教师编制紧张导致无法安排的占10.91%,教师个人没有积极性的占3.84%。

3. 培训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关于教师在培训中遇到的主要问题,25.15%的教师认为培训经费短缺,23.97%的教师认为工作任务重导致没有时间进修,19.7%的教师认为没有部门安排,13.71%的教师认为不了解相关信息,9.2%的教师认为家庭负担重,8.26%的教师认为进修会影响个人收入。究其原因,目前广西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培训方面缺少制度、经费、待遇等保障措施,大多数教师在思想观念上仍然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主动参加培训的动力不足。

三、创新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培训路径的对策

(一) 进一步明确培训目标,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培训目标的明确和建立,直接影响师资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它既是培训工作的基础,也是评估培训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决定了培训工作的价值取向。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师资培训规划、明确培训目标时,首先,要处理好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关系。学校师资队伍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整体的优化取决于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优化与协调。因此,作为学校,要结合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制定培训总体规划,对培训教师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培训规划应包括总体目标、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三个部分,总体目标要实现师资队伍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近期目标的实施要细化具体、便于操作,长远目标的实施要体现导向性、指导性和稳定性。作为教师本人,培训目标是通过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系统学习,实现两者的互动和整合,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在实现培训目标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理论和最新学科专业知识的交流、传授,另一方面又要善于从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出发,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析,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互动、转化和整合。其次,要实施“岗前、岗中和高层次”的教师分层培训目标。“岗前”师资培训工作以新入校青年教师和助教为主要对象,以适应教学、科研岗位要求为内容,以提高教育教学基本功为培训目标,通过培训达到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岗中”师资培训工作以硕士和讲师为主要对象,以增加扩充专业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培训目标,主要形式有:参加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主的学历学位培养;参加以提高教学水平为内容的短期研讨班、骨干教师培养进修班或者单科培养;参加以科研课题为内容的国内外访问学者培养。“高层次”培训以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为主要对象,通过开展科研和学术交流,以跟踪、掌握本学科发展前沿理论,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为培训目标。主要形式有:结合所承担的科研任务,作为国内外访问学者参加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参加以学科前沿内容为主的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高级研讨班、交流讲学等高层次培养。

(二) 进一步创新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实现培训模式多元化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受经费限制不可能大批量地选派教师长期脱产进修学习,加上教师本身承担着较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客观上导致教师难以抽身外出学习“充电”,因此,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因地制宜,着力构建在职进修、脱产学习、出国深造、学术交流“四位一体”的师资队伍培训模式。

1. 在职进修———师资培养的基本途径

(1) 举办校内培训班。学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本校教师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选定不同的培训内容,通过举办外语培训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等,使更多在岗教师以不脱产或利用业余时间的方式参加培训,既增强培养的针对性和计划性,也能有效解决工学矛盾。 (2) 听课进修。教师通过在校内外进修研究生的某些课题,用“零存整取”的方法学习硕士生或博士生的课程。 (3) 举办校内读书班、讨论班、开展学术讨论活动。通过由教研室组织或教师自行组织开展这些活动,既能扩大教师的参与面,又能紧密结合教学、科研工作实际。

2. 脱产学习———师资培养的重要途径

(1) 选送青年教师参加助教进修班,学习研究生课程,深化基础理论知识,补充任教中的不足,提高业务水平,使之胜任高校教学工作。通过推荐青年教师报考定向博士、硕士研究生、研究生班、第二学位,参加系统学习,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扩充专业知识面,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理论知识结构。 (2) 选派教师到国内重点大学进修或做高级国内访问学者,在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导师指导下从事科学和科研工作,既可以活跃学术思想,开阔眼界,提高学术水平,又可以密切结合工作实际,快出成果。 (3) 实行学术休假制度,对于已连续多年工作量饱满且在教学、科研工作成绩显著的中老年教师,可以休学术假半年至一年,使他们集中精力,深化理论,总结经验,著书立说,更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

3. 出国深造———师资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是要严把教师选拔关。学校在选拔教师出国时,要坚持思想政治、业务水平、外语能力、健康状况等四个方面都合格的标准,使他们出国后能较快适应国外的学习与工作;要做到选派工作与学科发展、教研室建设相结合,要兼顾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要优先选派重点学科、薄弱学科、空白学科的教师出国进修,以期进一步开拓新领域、新学科的知识内容的学习;出国前要进一步摸清相关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有重点地学习国内急需发展的,回国后有条件开展工作的内容;出国攻读学位的教师要侧重在青年教师中挑选,中年教师则应侧重以出国短期考察、学术交流、科研协作为主。 (2) 对在国外进修教师加强过程管理。在教师出国进修期间,学校要加强与他们的业务联系,适时调整进修计划和内容;人事部门和相关系 (院) 要主动关心、关注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以及他们在国内的家属,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3) 要注重发挥归国教师的作用。教师学成回国后,学校一方面要积极安排他们进入教学第一线,鼓励他们用国外的最新学术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为他们创造必要的科研条件,帮助他们选择紧密围绕本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的课题,让他们在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4. 学术交流———师资培养的必要补充

(1) 举行各种学术报告会、学术交流会、学术研讨会等,借助这种知识密集、学术思想活跃、信息交流量大的学术传播活动,达到教师间互相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深化知识的目的。 (2) 加强横向联系,积极开展校际合作,更要开展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乃至国外有关单位之间的科技合作,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从而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3) 借助图书资料、学术刊物、录音录像以及计算机软件等物品开展思想交流,积极传播和普及当今世界最新科技成果。

(三) 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评价制度,实现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考核评价是师资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训决策的基础,是实现培训目标和扩大培训成效的一个重要步骤。没有考核评价就难以实现公平竞争,不能有效地激励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对培训活动、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评价,通过考核评价实现教师培训由“要我培训”的被动状态向“我要培训”的主动状态转变。学校在制定考核评价制度时,既要考虑到公平又要以人为本,考虑到教师教学、科研的特殊性,制定出科学、实用的考核评价标准,为做好师资培训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据。一是将培训列为重要考核内容。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高校评估标准及指标体系时,要把师资培训工作作为评估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学校要明确教师岗位职责,规定教师任职期间享有进修提高的权利和应尽义务,对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考核,把教师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取得学位与考核、职务聘任、提高待遇等联系起来,并作为聘任的条件之一;对没有经过相应培训的教师不得聘任高一级职务,由此调动教师参加培训提高的积极性。二是明确考核的主要指标。对受训教师在培训前后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的掌握方面有多大程度的提高,可通过科研量和教学评估来衡量;对受训教师经培训后在工作行为上的变化,可通过受训教师自己或其领导、同事、所教学生来进行评定;对受训教师的行为给学校师资结构或系 (院) 相关方面的变化,可通过教师学历学位构成、教师整体素质等指标来进行评定。三是要明确奖惩措施。学校要与受训教师签订培训协议,根据培训目标对不同层次的教师结合考核聘用、选拔、培训经费分担、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协议管理。对于那些没有按照协议规定完成培训任务的教师实行经济赔偿制,即由本人全额承担进修费用;对于那些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达到培训目标要求且品学兼优者,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四) 建立健全培训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

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进修,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建立系统的保障机制。一是建立进修保障制度。学校要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紧紧围绕本校师资队伍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坚持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保障措施,进一步确立培训工作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优先发展地位。二是设立进修保障编制。学校要增加专任教师在基本教育规模中的编制比例,并在此基础上专门设立进修预留编制。教师外出脱产进修期间,学校仍然保留教师的编制,以保证进修工作的有序进行。三是设立进修保障经费。学校一方面要多渠道筹措师资培训经费,积极争取和鼓励社会、企事业单位和海内外校友捐赠设立师资培训专项基金,做到专款专用;积极扩大与所属区域内企业的联合及国内外培训机构的联合等,大力发展各种产业,以产业促培训,探索一条自我发展的师资培训新路子。另一方面,按照“效益共享,责任共担”、“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逐步建立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共同承担培训费用的新机制。学校要根据本校师资队伍培训的总体规划,研究确定符合本校实际的经费投入比例,有所侧重地抓住制约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实现培训经费收益的最优化。四是完善进修待遇保障。学校要切实安排好培训教师的生活待遇和工作待遇,解除其后顾之忧,创造一个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培训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黎荷芳.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举措[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3) :50-51.

[2]蔡亮.广西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11) :84-86.

[3]蔡亮.高校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和考核评价机制的构建[J].教育探索, 2010, (5) :106-107.

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建设初论 篇2

地方文献是记录某一地域知识的一切载体,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及风俗、民情、自然资源的综合反映。作为祖国灿烂的文化瑰宝,它植根于一个地域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是一个地域长期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产物。地方文献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存史、资政、励志”是前人对地方文献主要作用的概括性总结。

一、构建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的重要意义

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中华文明的根脉之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在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要决策。自古以来,西部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地域文化,留下了大量丰富而珍贵的地方文献遗产。这笔财富既是过去西部各族人民开发西部、建设西部,并在西部生息、繁衍的历史见证;更是今天我们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利用西部独特的风俗文化、名胜古迹、物产资源等优势,再创山川秀美、经济发达的中国西部地区的历史机遇。

多少年来,西部地区各级各类文化机构在收集、整理和利用地方文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由于西部地区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基础条件比较落后,有关人员对地方文献工作的潜在价值和深远意义认识不足,各收藏单位之间缺乏统一的分工协调和有组织的整体化建设,加之地方文献内容庞杂、保存分散,在客观上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和利用造成一定难度。致使:一方面收藏缺漏分散严重、收藏水平低下、保障能力不足,而且对已人藏的地方文献揭示报道不充分、渠道不畅通,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大量用户急需的地方文献无处查阅与索取,需求得不到满足,供需矛盾日见凸显。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严重影响西部优势产业的开发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制约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程。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机,借鉴CALIS等的成功经验,走共建、共知、共享的整体化发展道路,加快建立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体系的建设步伐。

本文所说的西部地区即指西部大开发战略所辖地域,范围包括西南五省、市、区(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广西、内蒙古共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吉林延边3个民族自治州(下同)。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建设就是将西部地区各主要文献收藏单位(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方志馆和音像资料馆等)所收藏的各类型地方文献(包括纸质文献、实物文献、视听资料、网络文献等),在“统一规划、分散管理、分工协调、联合保障”的原则指导下,打破行业、系统及地域间的相互封闭与分割,充分利用各收藏单位已有的收藏成果,依托计算机网络,加大收藏与开发利用力度,从而建成一个具有单位、地区、系统分布特色的,印刷型文献与各种载体文献相结合、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相交织、文献查询与原始文献提供相统一、网络传输与传统互借相协调的,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优势互补、联合保障的共建、共享系统。从而,充分提高西部地区地方文献的保障水平,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服务,并与国家教科网和因特网链接,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这一保障系统主要实现地方文献的公共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采集协作、电子资源导航等基本功能。

二、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成立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建设的宏观管理与调控机构

众所周知,我国地方文献分别收藏于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各种不同机构,实行分散管理。这些机构由于其行政隶属不同,老死不相往来。因此,应成立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建设的宏观管理与调控机构,以便彻底打破地方文献工作多年来“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的传统局面,从组织上建立具有权威性并能全面行使协调与领导职能的全国性机构.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西部地区地方文献资源的整体布局要求,制定地方文献的整体建设规划,协调各地区、系统、单位的横向联系、收藏重点及共享措施,主持制定并监督落实有关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运行办法,争取必要的行政和财力支持,解决其他有关重大问题等。

考虑到我国历史形成的地方文献工作管理体制和文献收藏单位现状,承担这一职能的全国性机构,建议设在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之下。原因有三:其一,西部地区地方文献工作涉及西部大开发区域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个民族自治州,而且收藏单位既有图书馆又有博物馆、档案馆等多种机构。仅就图书馆一种机构而言,按其服务对象和性质又可分为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工会图书馆等。它们分属于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各地区、各企业,现有的政府职能部门没有一个合适的、能全面统辖多个省区、多个系统的部门,所以必须成立一个新的专门管理与协调机构。该机构如设立在其他部门之下,则不便于统辖西部地区所有地方文献收藏单位和系统。其二,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经济开发和科教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是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之一,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既是基础设施也是文化事业,管理机构置于其下理所应当。其三,宏观管理与调控机构置于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之下,便于西部地区地方文献工作与整个西部大开发战略统筹规划、同步发展,有利于争取保障系统建设所需的政策支持及经费资助。

(二)构建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的结构模式

关于文献资源共享体系模式的建立,在我国图书馆界曾有人撰文认为,按照目前的现状和将来的发展趋势,可以构建下列几种模式:(1)横向模式。即实现同一地区各图书馆之间的横向协调合作。(2)纵向模式。是指藏书结构和服务类型相似的同一系统或同一行业各图书馆之间进行的`纵向协作。(3)纵横结合型模式。是在前两种协作网的基础上,把相对独立的协作网络组织进一步联合起来,实现更大范围甚至全国范围的全面性协作。

我认为,上述三种模式符合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实际,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意义,对构建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的结构模式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地方文献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也有不同于一般文献的特点,如它还有博物馆实物文献的相对惟一性和档案馆部分档案文献的保密性等特点。考虑到地方文献的特殊性和收藏单位及文献类型的多样性,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在结构模式上应体现个体性和整体性相结合的特点。个体性表现其实用性和客观性,整体性表现其协调性和共享性;整体性是由不同系统自然形成的特色化收藏个体,通过有机联系来体现。

要构建一个有统一指挥的、纵横结合的分布式网络结构。该结构以分布于不同地点的网络作为基本单元,由通信网络彼此连接成网络结构。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中心,并负责本网区的协调工作。各网区之间、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可以通过本网区的中心共享网络中的所有文献。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目前形成的各系统的分布式布局模式,适应我国不同用户的文献需求习惯和区域特点。与现实的布局形式不同的是,将所有收藏单位,不分行政隶属,以地区为单元,以各单位所藏地方文献为内容,联合起赖形成一个区域中心,然后再通过各中心网点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布局合理、使用方便、点面结合、资源共享的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

(三)协调西部各地区、系统、单位的收藏重点,加大收藏力度

地方文献收藏是开展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的物质基础,是读者利用文献信息的前提条件,没有丰富合理的文献收藏就不可能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信息服务。西部地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经过多年来西部地区各单位和广大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目前,各文献收藏单位,根据各自的性质、任务和收藏方针都收藏有大量的地方文献,有些已形成一定的收藏特色。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大而全、小而全”收藏观念的影响,各收藏单位缺乏明确的整体建设目标和分工协作,造成地方文献收藏的严重缺漏和重复,“你有我也有,你无我也缺”。这种收藏,由于缺乏科学的论证和整体规划,布局不尽合理,收藏不够系统,无法形成集团优势,难以进行联合保障。

因此,协调各地区、各系统、各单位地方文献的收藏是建立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做法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机构的领导与协调下,首先对西部地区地方文献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评估;在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综合地方特色、学科特点、产业优势、文献收藏现状和用户需求状况及发展需要,重新确定各收藏单位的收藏重点和范围,加强特色化建设,消除收藏空白点,减少重复,注意覆盖面;然后,以协议的形式规定各单位的任务和目标、义务和权利,并通过行政干预、经费分配和成果享用等方面的激励措施,保证各单位重点收藏的完备性和系统性,合理布局西部地区地方文献资源,走整体化联合保障、协调发展的建设道路。

在整体协调后,各收藏单位都要改变传统的孤立发展模式,以整体利益为重,按照保障系统所协调的收藏重点,积极调整各自的收藏结构,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加大对重点收藏的采集力度,不仅要增加投入、强化常规渠道的采集,而且要深入到偏僻的农村、牧区、寺院、古玩字画经销点和宗教人士、文化名人等处,对散落在民间的典籍、文物、谱牒、诏书、历史档案等地方文献进行广泛地采访和搜集;同时,要通过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注意对当地编印的文史资料、党史资料、政府文件、统计报表等珍贵地方文献的收集(这些资料大部分为内部资料,从常规渠道很难收集到),并要重视对现代与当代文献中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文献资源进行综合分析、择要入藏。要注意把挖掘与扬弃、继承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各自的特色收藏,使其逐步达到完备和系统的程度,成为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中无法替代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西部大开发和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四)加快西部地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代化及网络化建设步伐

建设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之目的,就是要使各单位在分工协作、联合共建、全面系统地收集地方文献的基础上达到共知、共享,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而传统的人工服务手段只能解决局部范围内的文献传递,而且传递速度缓慢、效率低下。要进行高效率的文献信息传输,实现西部乃至全国及世界范围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必须具有现代化、网络化的服务手段,这是实现大范围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必要条件。我国西部各省、市、区,近年来虽然在计算机、软硬件配置及通信网络建设上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作为欠发达地区,由于其财力投入相对不足,与发达的东南沿海及全国水平相比,总体差距还较大,而且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单位至今计算机等现代化基础设备还相当缺乏。为了适应西部地区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必须下大力气,加快西部地区的现代化、网络化建设步伐,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配置、文献管理软件研发和应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页制作等各方面都需投人大量资金和人力。这是共建、共享必不可少的基础建设,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建设要联通各文献收藏单位和广大用户,并要与我国CERNET、CSTNET、CHINANET、GBNET和Internet链接,以提供更大范围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渠道。西部地区各地方文献收藏单位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积极向国家及当地政府申请立项,争取政府支持,并加强与全国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力争在三五年内为西部地区地方文献共建、共知、共享营造一个良好的现代化网络环境。

(五)建设西部地区地方文献数据库

地方文献数据库,就是将各种类型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经过收集整理、标引加工转化为机读数据信息,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通信手段,能够提供检索输出功能的有机信息集合。数据库建设是实现文献保障系统建设目标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可以说是保障系统的心脏部位。缺乏数据库的网络是没有应用价值的网络。建立一个高质量、多功能的数据库系统绝非易事,在建库之初就需要对建库原则、收录范围、著录标引规则、数据库类型、功能及其分布有一个整体规划,并要做好长期努力的思想准备。

我认为,建立西部地区地方文献数据库,至少应包括以下两种类型:其一,联合目录数据库。西部地区各地方文献收藏单位在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求下,建立各自的地方文献馆藏目录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由一个有条件的中心单位经过归纳合并与标注文献收藏单位后,整合为一个具有逻辑体系的组合数据库,提供网上公共检索,达到西部地区地方文保障系统协调确定的收藏重点基础上,结合学科重点和用户需求,有重点地逐步建立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专题文献全文数据库,真正实现西部地区地方文献共享的目的。

无论联合目录数据库还是专题文献全文数据库的建设,都必须达到三项要求并提供五项功能。三项要求是:(1)收录文献及著录数据要完整无缺,有较强的逻辑编排体系,即系统性和完整性;(2)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捷、方便利用,即实用性和通用性;(3)数据库建设应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便通过信息交换协议互通有无,确保数据的共享性和永久性,即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五项功能即:(1)多途径检索功能;(2)在不泄密的前提下,深度揭示、报道的功能;(3)修改、维护和增加新数据的功能;(4)上传和下载功能;(5)常用统计功能。

(六)建立适应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有多方面的关系与工作需要协调和规范,诸如:保障系统与外部社会的关系,保障系统内部各系统及地区、单位间的关系,各单位的收藏重点和主要服务范围,财务收支和结算办法,文献著录标引规则,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办法,数据库建设标准,各成员单位应尽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等一整套规章制度和管理运行办法,都要在保障系统建设之初制定献资源共知的目的。其二,专题文献全文数据库。在和落实,并在运行实践中日臻完善。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规范保障系统健康发展的准绳,是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建设成功的关键。因此,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应吸取CALLS及各地区、各专业文献保障系统建设的成功经验,建立具有西部特色的、适应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 黄俊贵.地方文献工作刍论.中国图书馆学报,,25(1):54~ 59,72.

2 邹华享.关于地方文献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25(1):6O~6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成立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的决定(国发(3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0(6):6~7.

4 万福根,陈守福.建构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新思维.图书馆论坛,2000,20(3):6~8.

5 王忠.论开发利用馆藏文献资源,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河北科技图苑,2000(1):2O~23,55.

6 邓丽娟,刘莉.构建西部地方文献数据库.河北科技图苑,,14(6):14~17.

7 李继晓.利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西部大开发.河北科技图苑,,16(4)16~17,56.

(邬卫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 篇3

[摘 要]建筑学专业在西部欠发达地区面临着开办高校数量少、办学条件差、办学经费不足、师资队伍总体素质不高等问题。面对我国西部建筑设计和建筑与城市管理的专门人才的缺乏的形势,西部高校在建筑学专业的办学中,应切实提高对建筑学专业办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升本专业科研水平,为培养高质量建筑设计专业人才,推动西部城镇化建设作出贡献。

[关键词]西部欠发达地区 石河子大学 建筑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 TU-4;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5-0155-02

截止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2.6%以上,其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为43%。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进速度仍然较慢。其中,有关建筑设计和建筑与城市管理的专门人才的缺乏,是西部城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之一。因此,西部高校,尤其是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如何创办及发展建筑学专业,培养更多的建筑设计专业人才投身于西部的城镇化建设工作,成为当前地方高校面临的重要的课题。本文以地处西北欠发达地区的石河子大学为例,分析学校建筑学专业建设的策略,探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未来的发展思路。

一、学校建筑学专业的办学现状

根据新疆及兵团的规划,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新疆城镇化建设规模将会有大幅度的增加,新疆及兵团对建筑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会很大。但是,新疆地区引进和留住区外建筑学人才难度相当大,在新疆地区从事建筑设计的人才主要以区内高校培养为主。为了培养更多的建筑设计专业人才投身于新疆及兵团的城镇化建设工作,2010年,石河子大学申报新增5年制建筑学专业,2011年初获得教育部的批准,2011年8月开始招生。

(一)办学思路和办学硬件条件

石河子大学建筑学专业的总体办学思路是服务于新疆、兵团的经济建设,培养基础较扎实、具有良好的建筑师理论素养、建筑学专业技能强的本科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校现有建筑学专业教室和画室若干间,图书馆馆藏中、外文书刊300余万册,年订中、外文期刊3000余种、报纸180种,藏书总量300万册,各类数据库40余种。

(二)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规模及承担课程

由于办学条件无法满足独立培养建筑学专业本科生的要求,学校利用对口支援的优惠政策和支援院校的办学资源,采用1+3+1联合培养的模式。因此,在制订本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时,形成了两套不同培养模式的方案,即联合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独立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建筑学专业自2011年开始招生,目前,学校只承担建筑学专业本科生一年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美术实习的教学、实践任务。

(三)师资队伍、科研平台

石河子大学建筑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客座教授1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助教1人。本专业教师以石河子大学寒区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石河子大学寒区城镇建设与新技术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形成了以寒区绿色建筑设计及技术为主要方向的科研领域,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近年来共承担16项科研项目。

二、学校建筑学专业办学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条件较差,不具备独立办学的条件

目前,学校建筑学学生专业教室的教学设备、绘图桌椅等设施较为陈旧,教学环境欠佳。同时,没有建立相关的专业资料室、评图教室和实验室等办学所需的硬件条件,无法满足独立办学的硬件要求。

(二)师资队伍学历低,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由于新疆和兵团地区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难以引进建筑学高学历专业人才。学校建筑学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不满足《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的要求。目前的师资能力还无法满足独立培养本科生的要求,同时现有教师队伍欠缺高学历、高职称人员。

(三)课程建设欠缺,没有形成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学校专业教师只承担建筑学专业一年级的教学任务,没有承担过高年级的专业课程,因此没有形成建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承担建筑学教学任务的教师为近两年引进的年轻教师,在课程教学方面经验较少,与高水平院校在本学科教学方面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非常少,其对于建设系统化的专业基础课程还欠缺经验,对课程体系研究与教学内容研究不足,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

(四)科研水平较低,影响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校建筑学专业科研基础薄弱,尚未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稳定的科研基地。专业教师承担的各类课题和获奖成果少,参加各类学术活动较少,不能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信息和前沿研究课题的动态,对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三、学校建筑学专业建设的策略

(一)改善办学条件,满足独立培养本科人才的硬件要求

学校通过多渠道争取经费,以改善建筑学专业的办学条件,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改善专业教室、画室的教学环境;建设本学科的专业资料室、图文信息中心;建设评图大厅,改善设计课教学条件;积极申购仪器设备,扩充其软硬件设备,提高科研教学设备档次,完善实验室功能,扩大实验室规模。目前学校已投入资金筹建建筑设计实验中心,具体包括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构造实验室、模型雕塑实验室、数字建筑实验室、建筑环境监测5个实验室,重点购置必需的仪器设备,注重设备仪器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加强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的开出率,提高学生参与不同层次的实验、实践项目和系列竞赛的兴趣,扩展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学生本科学习及参加建筑学科全国相关竞赛提供训练仪器设备及场所。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满足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需求

学校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进建筑学专业高层次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依托对口支援政策支持,学校聘请对口支援高校的专家学者到学院讲授专业课程。同时,学校加强与本地建筑设计院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了一支稳定的有丰富实践经验并掌握最新技术和技能的兼职教师的队伍。

此外,学校还大力培养青年教师,通过到对口支援高校进行培训、访学,或者参与教学改革项目等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学校计划建立在职教师到设计院实践制度,在校企合作基础上,通过到企业举办专业教师培训班、企业接收教师实践锻炼、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等途径,提高中青年专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以达到独立培养建筑学本科人才的要求

学校根据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依据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要求,通过与高水平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拓展本学科的办学思想,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建筑设计项目规划、设计、管理为主线的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的原则,进一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综合基础”、“学科基础”、“职业基础”三个具有开发功能的平台,完善建筑学专业教育体系。学校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开展课程体系研究与教学内容研究,并通过到对口支援高校进行培训、访学等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课程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

同时,学校还注重加强与高水平院校间的交流,探讨专业发展趋势,积极迅速跟踪学科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引进先进课程,为独立培养本科人才做准备。

(四)调动科研积极性,提升科研水平,为建筑学专业建设服务

学校积极支持本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学术交流,同时,学校努力挖掘和整合建筑学专业的科研力量,形成科研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升本专业的整体科研水平;按学科研究方向构成科技创新团队,加强组织考核,带动青年教师提高科研水平;明确学科带头人及学科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的职责,建立学科方向实验室及工作室。学校还建立了相关的科研奖励政策,调动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西部建筑设计和建筑与城市管理的专门人才的缺乏的形势,针对西部高校,尤其是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高校,在建筑学专业的办学中,切实提高对建筑学专业办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升本专业科研水平,为培养高质量建筑设计专业人才,推动西部城镇化建设及社会发展不断作出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赵宗辽,邓雪鹏.从高校教学水平评估谈科研与教学的关系[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5):62-63.

[2] 柳和生,盛世明,余龙生.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之路[J].教育学术月刊,2010(9):41-44.

[3] 赵阳,李建军,董黎等.建筑学特色专业建设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3(1):17-20.

[4] 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5):16-19.

[5] 胡益波.论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与学科梯队优化[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6):56-58.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 篇4

(一) 专业历史沿革

四川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于2003年首次招生, 当年招生人数108人, 学制四年。2005年金融学专业升为重点本科专业, 同时制定了新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当年招生79人, 基本稳定在两个小班的招生规模上。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根据学校安排逐年进行优化调整, 严格执行专业计划进行教学组织。2008年金融学课程获得省级精品课程。国际金融被评为校级优质特色课,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从2005年开始采用双语教学形式, 2010本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现已毕业学生392人, 在校生573人。

(二) 现有特色和优势

金融学专业定位于为西部地区企业, 各类金融机构, 各级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以及高等院校培养经营管理、金融财务、市场营销、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专门人才;课程设置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实用性和适用性培养, 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 重点加强案例教学法。从教学方面分析:

1. 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

一是课程设置上坚持宽口径, 大基础。除开设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政与税收、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经济法、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证券投资实务、农村金融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学、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企业会计等专业必修课程外, 还开设农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投资学、审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调查与预测、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项目评估、经济学综合实验、世界经济概论、会计电算化、个人理财等专业选修课和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大学生就业指导、心理学等全校公共选修和选读课。本专业教育主要以金融、证券和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 以农村金融保险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为特色, 以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农 (林) 业科学基本知识为补充, 使学生不断的接受调查、统计、咨询、策划、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市场分析、计算机、专业英语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了解金融运行机制, 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金融、证券和保险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了解金融学的学术动态;培养具有较强的经济金融理论、数量分析能力和一定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的操作技能的基本能力。二是课程设置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劳动、暑期社会实践等, 一般安排15个学分左右。

2. 教学手段的特色。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建设课程网络教学环境。注重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丰富和生动教学内容。本专业的所有教师都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幻灯片制作方法, 把多媒体教学运用到课程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使用率100%。省级精品课程《管理学》和《金融学》、校级优质特色课《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以及双语教学课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还把课程教学的大纲、教案、课件等内容挂在网上, 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了课程资源的网络交流和共享。同时通过经管学习在线网络平台, 教师把自己制作的课件、案例以及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放在网上, 供学生课余学习。

3. 教学方法的特色。

经过逐步探索, 本专业的课程已逐渐由原来以教师为主的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和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教学方法由单纯的讲解式向多元化发展, 启发式、自学+重点讲解和答疑、案例教学、小型报告会、辩论赛、模拟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 激发了学生、教师的双向信息交流, 教与学互动, 相得益彰, 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以及查阅整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书面语言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课程建设的特色。

一是以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和校级优质特色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设, 带动本专业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建设。二是安排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近年来安排学生参与“政府补贴条件下西部地区农户对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需求及其扩大的对策、“农村金融与农民增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战略、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与中国的实践、金融啄序理论框架下的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研究等研究项目, 让学生接触实际, 触摸经济、金融学前沿知识。通过对课题进行实地调查, 同学们反映收获很大。三是近年增设了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专业发展动态》和《学术活动》, 由本专业教授或邀请同行进行学术讲座, 以增强学生对学科前沿和研究动态的了解。四是实施本科导师制。由教师个别地指导学生进行调研或介入教师的科研项目, 完成专业文献综述及毕业论文写作, 让学生直接接受老师针对性强的指导, 对学生成长、能力锻炼、个人素质的提高十分有益。五是积极参加各种大型学术性活动。如2006年以来, 每年都积极本专业学生参加世华财讯组织的《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 并取得较好成绩。2008年组织本科生参加“四川地震灾区灾情评估、灾后重建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并发表学术论文2篇。

5. 教学内容改革的特色。

本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有以下特色:一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按照现代经济理论体系改革, 基本形成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教学体系。二是加强了金融学理论及定量方法的应用。把金融学理论和定量方法融入对企业经济和现实的分析中。如《计量经济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统计学》等借助于spss、eviews等软件, 学生可以有效的提高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如实验室的市场调查数据分析处理、财务管理软件、银行实务模拟实验软件、证券投资方面的软件都根据环境变化、信息的更新而不断改进和完善。四是增加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大部分的骨干课程都开设了实践教学课以巩固理论知识, 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训练, 引导学生把书面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弥补书面上知识的不足。主要的实践教学课程有:会计学实习、金融商品交易、金融业务、农村金融、金融风险管理、中央银行业务、证券投资实务、寒暑假社会实践以及毕业实习等。

二、金融学专业面临的挑战

(一) 金融学学科发展给本科教学带来的挑战

过去100年, 金融学科理论的发展从古典走向现代, 主要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其一, 分析工具的转变。现代金融理论越来越多地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法, 侧重于定量分析, 对问题进行较严格的科学论证。其二, 问题研究层面的转变。现代金融理论在宏观层面之外, 越来越多地从微观层面对金融进行研究, 成为指导微观金融企业行为的重要手段。其三, 研究领域的转变。古典金融理论的研究集中于经济金融领域, 而现代金融理论的研究已跨出这一领域而走向多学科融合以及工程化。另外, 当前金融理论研究面临最为显著的三大世界性的前沿课题:一是宏观层面上的金融问题, 即全球金融一体化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二是微观层面上的金融问题, 即金融工程问题;三是上公司金融运作问题。

纵观现代金融学的发展方向, 其核心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实现资本最优化配置的金融资产价格, 着重资本市场研究, 将投资学和公司财务密切结合才是现代金融学的生命。四川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 面临的挑战;一是宏、微观金融课程的比例不尽合理, 明显偏重宏观金融教学。二是金融行业的方向性不强。与国内许多高校一样, 主要以“货币银行学” (或金融学) 和“国际金融学”两大代表性课程为主, 基本属于西方学界的宏观金融研究内容。涉及到微观金融领域的课程, 主要是证券投资、财务管理、金融市场学和金融风险管理, 课程比例不足, 现有教师的知识体系较为老化, 新的课程如金融工程或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等无法开出。受传统观念影响等, 课程体系未按照银行、证券、保险、金融工程等开设方向。

(二) 金融本科教育培养观念受到人才市场层次结构的挑战

在精英教育阶段, 金融学专业本科生是朝“学术型人才’方向培养的,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级专门人才”。随着高校的扩张, 就业压力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临的现实问题。从金融人才市场层次结构来看, 金融职业就业岗位需求量和层次结构是一种金字塔型结构。塔底是前台、后台等一线岗位的简单体力、技能型应用岗位, 中间是一般管理岗位, 塔尖是创新和学术研究型工作岗位。越往上岗位越少, 应用型人才是人才市场层次结构发展平衡性的基石和人才需求的主要类型。但是包括本校在内, 金融学专业历来属于高分录取的热门专业, 如果一味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明显不符合教育消费的“投资回报率”, 但高端或管理岗位的人才需求是有限的, 一味注重高端或接近管理岗位的培养模式无疑难以与目前的人才市场层次结构相匹配。

(三)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对本校金融学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解决“三农”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农村经济, 而农村经济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农村金融的扶持有关。近年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扶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在迅速发展。作为农业院校来推动和加强金融学科发展, 对四川省、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金融企业提供人才, 促进农村金融企业人才素质的提高, 提升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均与传统金融业有一定区别。

为了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对金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金融学学科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两大主题, 从教育理念、科学研究导向、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从整体来讲, 金融学学科建设应以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指导, 以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 在科研方面, 在提高科学研究的理论水平的同时, 侧重于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 从定性研究转向侧重于定量应用型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 实施和强化素质教育, 从原来侧重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向侧重于实际应用型人才转变;从培养金融专家型人才向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通用型人才转变;从培养单科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按照“质量第一, 分类培养、强化实践、注重创新, 全面发展的思路“, 培养深厚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强的金融专业技能, 能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 为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金融事业特别是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四) 转专业热和本专业软硬件条件的矛盾

由于本校在转专业方面相对比较灵活, 学生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可以根据专业兴趣和成绩进行转专业。由于种种原因, 近年来选择转入金融学专业的人数持续增加, 转专业学生在补修学分、教学组织方面带来新的问题。特别是由于学生的大量增加使得本科论文的指导教师不足, 由相近专业的教师指导。同时由于同一年级学生的增加给实验室容量、校外实习基地的容量带来一定挑战。

三、金融学本科专业建设目标、思路和措施

(一) 专业建设目标

以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现代企业发展的人才要求为导向, 紧跟金融学专业发展趋势, 从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理念出发, 通过四年建设, 使本专业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 专业建设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改革与规划纲要,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 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 按照“质量第一, 分类培养、强化实践、注重创新, 全面发展”的思路, 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创业能力, 通过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积极创建精品课程、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创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建立教改保障体系和建立实践课程体系和订单式培养模式, 全面提高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为社会经济发展, 尤其是为四川经济建设和现代金融发展培养一批复合型优秀人才。

(三) 专业建设措施

1.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积极变更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对传统课程进行压缩与调整, 增设选修课程、综合课程、实践课程, 金融商品和交易实验课程等, 注重开发隐性课程, 从而形成立体多元的课程体系的平台, 构建综合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课程四大模块。大一开设综合基础课程、大二、大三开设专业课程, 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 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围绕着学生的个性需求分为三大块:针对学生考研需要加强考研辅导课;针对从事工业、商业企业财务和服务业管理的学生加强财务会计及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理论的学习课程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培训等。

2. 积极创建精品课程。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认真研究教育教学理论, 探索教改新途径。确立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认真备课, 精心讲授, 认真批改作业, 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更新教学方式与手段, 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采取灵活多样的启发式、互动性、辩论式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 各课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个性风格, 创造性地设计符合自己课程特征的主体性教学子模式, 构建出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变通性的主体性教学模式系统, 如辩论式、学者式、专家式等教学模式。本专业通过教学研究与改革, 争取在今后五年内培育出1-2门省级精品课程, 两门校级精品课程, 多门校级优质课程, 为专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加强学科建设。

以专业建设为目标, 认真梳理所属学科方向的师资、教学、科研情况, 有针对性地引进培养人才, 加强教改力度, 确立科研方向和特色, 使该专业形成更多的优势方向。首先, 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促进四个方向 (银行、证券、保险、财税) 学科带头人的产生, 从而形成学科优势, 为今后设立不同的专业方向奠定基础。其次, 稳定科研方向, 改变科研支离破碎的状况, 变随意性为目的性, 变单兵作战为集团作战, 争取在科研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再次, 争取高层次科研立项, 在做课题的过程中, 集结队伍, 提高水平。最后, 锐意教改, 更理性的对待教学工作,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办学层次。

4. 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

倡导师生树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要求和鼓励教师刻苦钻研业务, 不断提高知识和理论水平, 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在学生中建立学术信任、思想信任和道德信任。逐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端正学习态度,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跟上时代的发展, 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

5. 创建发展性评价体系。

在对学生评价方面, 改变传统的只注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体系, 坚持“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原则, 建立了评价主体与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动态化师生评价体系, 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6. 完善教学监督管理体系。

建立教改驱动下的动态化、自律化的教学管理体系, 使教学改革有章可循。推广教学督导体系和学生意见反馈体系, 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建立教师工作的评价奖励体系, 尊重教师的劳动,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发掘教师潜能, 激励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立体多维的学生管理体系, 打通课上与课下、书本与社会、知识与能力、继承与创造界限, 发挥教育教学的最大效能。

7. 建立教改保障体系。

成立以专业主任为主干、教师全员参与的项目课题研究组, 实行“项目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任课教师”三级管理制度。积极引进人才, 促使师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 学历层次逐年提高。大量购置图书和音像资料, 丰富图书资料, 组建学生阅览室, 建立电子阅览室, 多媒体教室等, 改善教学条件。建立足够数量的实习基地,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

8. 建立实践课程体系。

不断加大实践课程的课时, 同时聘请校内外银行家、学者到学校来讲学, 开展学术交流, 拓宽学生视野, 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举行金融模拟投资、保险实务、银行实务、金融法律等对抗赛、征文比赛, 提高学生的金融实务技能, 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活动, 将作为试验性的教学内容逐步列入教学计划,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9. 以就业为导向, 尝试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学校来说, 提高了学校定位和专业定位的准确性, 建立起完善的以市场、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开发与调整体系。“订单式”培养模式要求金融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培养目标, 注重企业对教学过程的参与, 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街接, 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吻合, 促进了学校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深化, 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使学校的教学改革有了动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统筹安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毕业实习和学生的就业, 使培养方案的各环节设计更趋合理, 街接更加有序, 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更加有效。对于金融企业而言, “订单式”培养模式, 一是宣传了金融企业的形象, 扩大了企业的影响, 宣传了企业的文化, 增强了订单班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二是金融企业的人才资源得到开发和储备, 变被动接纳毕业生为主动挑选毕业生, 变事后招聘为事先定制;三是金融企业提前介入教学、培养过程, 可以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内容, 缺什么补什么, 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四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和顶岗实习, 学生一录用就能很快适应岗位, 省去了金融企业对新员工岗前培训的时间和费用, 节省了企业人才使用的成本和费用。对于学生而言, 首先, 各金融企业在组建订单班时都有明确的标准, 因此, 入选的学生目标明确, 学有动力, 变过去被动地要我学为现在主动地我要学, 同时明确标准后, 学习针对性强, 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 订单班学生可以有效利用学校和金融企业两个育人环境, 双方育人师资, 特别是企业实战环境的实践教学, 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缩短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和社会人转变的过程。第三, 就业方向的明确, 避免了学生为就业而分散精力, 保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有效地利用了学习时间。最后, 订单班学生上岗后上手快, 适应能力强, 有较强的业务发展潜力, 有利于今后人生发展。

1 0. 加强从业资格培训,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目前, 我国已经开始实行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制度, 相继推出了证券、期货、银行、保险等相关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以及理财规划师、CFP、QFP等金融类职业证书, 这是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资格认证, 按照国际惯例, 参照国际标准, 结合中国实际, 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培训, 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成为金融类学生就业的“第二通行证”。为此, 普通高等院校应结合自身专业特色, 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和相应培训, 鼓励和帮助学生获取相关职业证书, 增强就业能力, 进一步缩短就业与金融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

1 1. 严格控制转专业规模, 进行双学位教学的尝试。

为了满足其他专业学生对金融学专业知识的需求, 在严格控制转入学生规模的同时, 可以尝试进行金融学双学位试点。一方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解决相关专业教师工作量不足问题。参加双学位教育的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各必修和选修环节的同时, 需完成金融学专业的主要必修和实践环节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 (含实践) 、统计学、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 (含实践) 、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含实践) 、金融企业会计、农村金融学 (含实践) 等, 修完规定的学分, 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摘要:金融学学科发展给本科教学带来挑战, 金融本科教育培养观念受到人才市场层次结构的挑战,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对西部地区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学本科专业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 按照“质量第一, 分类培养、强化实践、注重创新, 全面发展”的思路, 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创业能力, 通过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积极创建精品课程、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创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建立教改保障体系和建立实践课程体系和订单式培养模式, 全面提高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 篇5

关键词: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高技能职业人才——这一观念已是深入人心。鉴于此,我国的高职教育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但忽略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在西部地区尤为严重。我国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再加上西部地区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更造成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落后。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这是提升整体人口素质的重要机遇,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应当紧跟时代发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思想和理念

在高职教育中,只有思想政治课和体育课具有明确的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规定,而其他课程则没有对人文素质教育有统一要求,这导致各高职院校在制订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时普遍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从根本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认同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过去,由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和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其教育工作的开展往往是以增加就业率为目的,所以当地高职院校也普遍只注重知识和技能教育,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非常严重。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应当尽快树立起这种理念,在重视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将人文素质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结合西部地区文化特色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向目标虽然是一致的,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也有其不同之处。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实行的人文素质教育来看,无论是教材的选取还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基本都是大同小异的,都是按照当下所流行的普适性教材来进行的。诚然,普适性人文素质教材基本涵盖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性内容,也在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其在地域性、民族性、特色性等方面略显不足,对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来说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西部地区地处偏远,人口构成以少数民族为主,他们大多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及文化,这些都应当体现在人文素质教育当中。所以,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时应将当地的特色文化融入教育内容之中,以获得学生的认同感,从而做好人文素质教育工作。

三、构建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一般只有三年,在这短短三年时间里,是学生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重要时刻。由于高职专业课程内容很多,要在这三年时间里完成全部教学内容,难免会使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如何才能既保证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按时保质完成,又确保人文素质教育不落后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对此,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必须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科学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如可以通过设置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及公共选修课等方式来进行课程设置,并根据各课程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不同适当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从而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全方位开展。

四、加强人文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由于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很多都是由原来的中专升级而成,受办学条件限制大,基本没有文学、艺术及哲学等院系,所以无法像普通高等院校一样统筹调配各类教学资源,给学生开设规范化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尤其是在师资力量这一块,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目前非常缺乏,专业课教师都不足,更遑论人文素质教育。现有的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师大多学历较低,知识水平有限,甚至自身素质都不高,又如何能教好学生?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相关政策和资金投入鼓励更多的高素质师范类学校毕业学生到西部支教,并对现有的教师开展深层次的培训,以使师资条件尽快满足教育需求。

综上所述,若想提高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成效,就需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思想和理念,结合西部地区文化特色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构建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加强人文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海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策略探析[J].广西教育,2014(23):19-20.

[2]李玉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德育研究[J].职教通讯,2014(19):60-65.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 篇6

一、西部民族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管理在发展过程中的几点特征:1.社会性:地方政府需要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进行管理;2.地域性:将自己管辖范围之内的地区进行管理;3.角色双重性:维护当地居民的整体利益, 并满足共同物品在建设过程中的需求;4.层级性:制定出完整的权利结构, 并将其落实下去。当地政府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职责就是为社会、人民服务, 并满足其需求。

二、西部民族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政府越来越重视当地人民群众的需求, 从而不断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与质量。与此同时, 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 现状。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对于公共服务水平质量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1.教育公共服务:对于一些少数民族人口比较集中的内蒙古、新疆、云南等地区, 儿童入学率在不断地增加, 已经达到了98%左右, 与我国其他地区保持一致, 同时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也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公共卫生服务:我国相关部门加大了对西部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 并帮助西部地区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卫生服务体系, 从而做好一些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 同时还为一些偏远民族地区提供对应的卫生医疗设备, 从而保证西部民族地区的卫生健康;3.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确立:随着社会快速发展, 我国西部民资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确立, 其覆盖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 从而保障每一个人的人身健康。

(二) 问题。

现阶段, 我国西部民族地方政府在开展公共服务工作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从整体来看,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一些东部沿海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2.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卫生服务方面与其他的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缺口, 其卫生制度也不够完善;3.社会保障需要进一步加强,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西部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安全。

三、完善西部民族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路径选择

(一) 加强对公共服务的认识。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必须要加强对公共服务的认知, 加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培训服务, 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点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同时,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工作人员还要以维护公民利益为主开展一系列的公共服务, 树立正确的“公仆”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主要利益, 促进当地政府的相关服务政策。

(二)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在保证西部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利益的前提下, 还需要提出一个全新的公共管理方案, 将其融入当地政府中去, 从而奠定了当地政府与社会之间的重要关系, 只有这样当地政府的行政权力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与人民的需求。同时在服务上, 当地政府还需为群众创造一个平行、对等、互动的服务方式。在管理服务中, 当地政府在以自身发展为目的的前提下, 还需要考虑到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建立一项全新的服务管理, 在公共服务实践中不断地换位思考, 从而满足去社会育人民的需求。

(三) 建立绩效管理监督。

首先, 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在开展公共服务工作时, 要认清正确的绩效管理内涵, 将绩效管理工作与行政工作相结合, 从而保证公共服务顺利进行下去。其次, 要完善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体系, 并对公共服务工作进行仔细分析, 从而提高当地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与质量。因此, 绩效管理在当地政府的公共服务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西部民族地区需要加强对其的认识, 时刻督促绩效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四、总结

本文对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相关工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希望专业人员加强对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相关工作的研究,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与质量。只有制定出一份科学合理的相关服务管理方案, 才能将公共服务进行创新, 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与群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斯琴.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研究[D].内蒙古大学, 2011.

[2]李冰心.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 2014.

[3]陈徐奉.西部民族地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3.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 篇7

1 西部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调研结果及分析

(1) 从表1可以看出, 重庆地区图书馆用户对纸质信息资源的满意度比数字信息资源高。可见, 随着重庆地区图书馆开放力度的加大, 用户对纸质信息资源的需求正逐渐被满足。

(2) 利用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的情况中, 只有4.3%的调查用户处于“满意”水平, “非常不满意”和“从未使用过”的用户占到了36.3%。这表明, 对重庆地区图书馆而言, 用户通过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方式共享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频率不高。

(3) 从表1看出, 用户对图书馆设备 (电脑、打印机、复印机) 的满意度还是高于一般水平, 而对图书馆网速 (互联网的连接) 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还有近23%的用户表示“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另据调查, 40.1%的用户遇到网络有问题时, 网络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帮其解决。因此, 西部地区图书馆可根据用户需求, 利用网络技术, 着重解决网络连接的有关问题, 保证网速畅通快捷, 为用户利用共享资源铺路搭桥。

综上所述, 西部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还存在诸多不足。其实, 西部地区图书馆应抓住资源共享建设快速发展的契机和有利条件, 充分发挥本馆优势, 进一步扩大区域资源共享的范围和深度。

2 西部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共享的优势所在

2.1 文献资源优势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 文化多样, 文献资源丰富。如昆明图书馆, 所藏的滇黔地方古籍文献和历代昆明地方文献述评;四川图书馆的巴蜀地方文献资料;重庆图书馆的优秀地方文献;青藏地区的特色化文献等等。西部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区域,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悠久而灿烂的文化, 开发利用这些文献信息资源, 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

2.2 网络技术优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图书馆资源共享依靠的计算机设施随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产生并逐步发展完善起来。图书馆计算机系统从单机环境转向网络环境, 从互联网环境转向更高层级的网格计算环境并不断推陈出新, 构成了有利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环境。在西部地区, 自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 西部地区各级图书馆也相继完成了网络信息化建设, 有各自的门户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自建文献数据库及搜索引擎等应用技术, 能为到馆用户提供地方专用网甚至互联网的全方位服务。这将是西部地区各图书馆区域资源共建共享的有利条件。

3 西部地区图书馆实现地方文献资源共享的对策

3.1 树立资源共建共享意识

目前, 西部地区各级各类图书馆都相继兴建了一批较符合本馆特色和价值的数据库, 如重庆图书馆的优秀地方文献数据库、贵州图书馆的苗族文化数据库等。但是大部分存在使用权限限制, 普遍利用率较低, 甚至大量文献信息资源长期搁置, 无人问津。地方图书馆事业要发展与进步, 必然要实现地域内合作与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因此, 在西部地区各图书馆应积极参与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 打破“自建自用”的服务模式, 形成开放的多元化的服务方式, 提高资源利用率。

3.2 提高文献资源满足率

文献资源满足率是指图书馆满足读者需求的文献供给能力。文献资源是资源共享中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参建的各图书馆提供给读者的地方文献资源, 无论文献种类、数量, 还是文献质量, 都会影响读者的需求满足率。西部地区各参建图书馆可以搜集符合本图书馆的各类文献资料, 如图书、期刊、报纸、专利文献、科技报告等, 包括纸张型、缩微型甚至电子型和音像型文献资源, 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 实现资源共享目标。

3.3 依托政府支持

自上世纪年代末, 在沿海某些经济发达地区, 就出现了地域内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 如广东的网络图书馆、上海的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网等, 其资源共享网络在不同程度上均依赖政府, 不是政府提供经费, 就是政府参与管理, 或者二者兼而有之[2]。因此, 西部地区各参建馆应建立由政府管理的区域型图书馆协作, 依托政府的投入和管理, 组建日常事物协调部门, 搜集本地域内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 签订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协议, 建立区域文献信息中心, 采购资源共享中心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 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3.4 加强网络数据库建设

网络数据库, 本质上是一个计算机化的记录保管系统, 是个数字化的信息系统, 它是将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以数字化方式加以集中存储, 通过网络进行互联, 为读者提供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以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3]。西部地区各参与图书馆应利用自身优势, 如门户网站、自动化设备、自建的地方文献数据及搜索引擎, 加强计算机互联网建设, 订购本单位所属权限的IP地址内的远程使用, 采购更多的数据库资源, 提供尽可能多的访问途径, 不断充实网络数据库, 最大程度满足读者需求。

3.5 完善法律法规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理念的正式形成始于1957年我国中央出台的第一部《全国图书协调方案》[4]。此后, 我国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发展迅猛, 从简单的馆际互借到咨询合作, 从一般的目录共享到更高层次的自动化协作。现如今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西部地区图书馆应抓住有利条件, 在坚持传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为读者提供网络的快捷多元的现代服务方式;同时注意完善网络信息环境下网络安全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如《信息资源共享法》、《政府信息公开法》、《科技进步法》、《国家与地方颁布的信息资源共享条例》、《共享管理的的具体方法》、《共享服务监督与评价协作》等。西部地区各参建图书馆为了有效地开展工作, 必须要有一定的远见性。

西部地区图书馆要实现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真正价值以及达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最大限度, 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与其他机构之间可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利用本馆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 本首自愿平等互惠的原则, 共建共享地方文献信息资源, 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仁贞.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当代图书馆, 2005 (4) :52-54.

[2]蔡晓川.江苏省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探讨[J].高校图书馆情报论坛, 2007 (2) :27-32.

[3]蔡明.数据库检索服务与信息资源共享[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6 (4) :81-84.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 篇8

1 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世纪以来,大学与所处区域互动支持,联系空前密切,服务社会成为高校第三大功能和时代发展的最直接要求[1]。地方高校因科研教学资源主体来源于所处地域的支持,相对于高水平研究型重点大学而言,其创新能力和水平较低,只有首先确立有效的服务范围和重点,充分利用和发挥与地方联系紧密结合的优势,解决地方发展所需的科技需求,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形成“高校服务社会、社会推动高校向更高水平迈进”的螺旋式上升机制。中国西部高等学校在定位时首先应充分考虑自己所在区域的状况[2]。宁夏大学是一所地处西部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立足宁夏,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致力于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特别是加大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寻求除政府外的广泛支持,并在国家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布局中发挥作用是学校的长期定位。2006年,该校召开“第四届科技工作会议暨首届科技服务地方大会”,制定了主动服务的方针,全面与宁夏自治区内5市县合作,深入地方企业开展人才培训、技术咨询和项目研发,“先干事、再合作”。5年来,学校先后与40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争取横向合作经费5 000余万元,为企业培训了一批高层次应用复合型人才,初步改变了过去大学服务与企业需求脱节的不利局面,有力地提升了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

2 结合地方实际是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创新校企合作的前提

目前,如何将地方高校的办学目标与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已为全社会所关注[3],但部分高校,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的地方高校,由于科研工作方向的基础化、学院化,对外合作少,对本地企业知之甚少,产学研合作开展比较困难。“十一五”以来,宁夏大学每年组织10余次骨干教师深入企业调研,依托宁夏科技特派员行动,通过主动服务,掌握企业科技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合作,如:围绕宁夏新型工业化进程和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开展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充分发挥农科优势,针对重大农业技术进行联合攻关,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科技成果储备;根据宁夏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不断拓宽的新形势,进一步推进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发展、重要产业技术开发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为宁夏发展和完善以生物制药、新材料、现代农业、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和生物工程为主的现代高技术产业体系提供足够的科技支撑和智力保障;结合银川建设国家级节水城市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以水利水电工程为主要方向的节水灌溉和新材料学科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转化的科研成果及人才保证。

3 宁夏大学与地方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要做法

3.1 统一思想,不断强化服务观念

在服务地方方面,该校重视思想工作,做到步调一致,保证了产学研合作工作顺利执行。学校相继召开了重点学科工作会议、服务新农村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统一了思想,提出了充分发挥学校重点学科、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优势,全体科研人员走出去,主动出击,加大与区内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力度,实施以承担项目为主、辅助以人才培训等工作内容,为保证科技服务地方布置了工作,安排落实了任务,开了好头。

3.2 规划服务重点,对接地方发展需求与学校自身特色

近年来,该校通过特色集成、优势共享、辐射共生、交叉互动,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能源化工、现代农业、水利水电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学科优势,实现了“1+1+1>3”的聚合效应。为了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学校的优势和特色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深入分析宁夏“十一五”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基础上,充分对接当地的需求和学校的优势,精心制定了宁夏大学科技服务地方行动计划,通过实施宁夏大学科技服务地方项目工程、积极支持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企业、加强科技服务地方创新团队建设、进一步开放科技创新平台、广泛开展企业科技人员培训和进一步加大学校科技资源推介宣传力度,建立一批校企合作联盟,服务一批重点企业,转化一批优秀成果,培训一批优秀技术骨干,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3.3 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符合西部地区实际情况

官产学研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实施教育与经济结合的一条成功经验,通过将合作各方分别具有的独特资源和优势进行有效组合,达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基于对政府部门引导作用的重要性的认识,加快学校为地方服务的步伐,学校高层领导积极与自治区政府及重点服务区域的政府部门交流,宣传学校科技服务地方的行动思路和做法;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搭建大学与企业联系的桥梁,形成了官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机制。

3.4 创新体制机制,以管理保障合作

深入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必须从管理入手,建立规范、灵活的科研体制和机制。该校针对“211工程”与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以及服务社会科技工作的需要,修改完善《宁夏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宁夏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宁夏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管理规章制度,激发内部活力,增强教师的科研主动性;根据研究内容按项目和专项进行校、院两级管理,实施重大项目开题论证和定期进行专项汇报,以及过程跟踪服务管理制度。同时,不断提高管理效能,提升服务水平。要求科技管理工作人员积极走出去,“组织、策划、协调和服务”,“抓信息、抓组织、抓协调、抓落实”,掌握项目申报和企业科技需求信息,并随时联系各院系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与科研人员定期沟通、交流,为校企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4 宁夏大学校企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模式

5年来,为促进校企合作,宁夏大学创新产学研合作形式,拓展合作领域,与宁夏英力特集团公司联合,成立了宁夏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研究所(英力特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将企业技术研发直接植入高校实验室;联合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自治区首个工程实验室——宁夏煤化工工程实验室;同时,与宁夏大北农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盐池绿海苜蓿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成立了宁夏首个“工程中心+龙头企业+企业群”的研发、生产联合体,推广应用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这些全面合作协议的签订,使政府部门和企业对学校的学科优势、人才培养特色、科研实力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认同。此后,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当地企业发展需求和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积极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牵线搭桥,并对一些重大需求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扶持。

4.1 企业+基地+科技特派员+农户+研究机构

2008年,原州区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到3.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0.4万亩、大中拱棚3.1万亩,建成了3个千亩规模的设施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培育加工、运销方面的龙头企业4家。设施农业虽然在原州区有了一定发展,但许多科技问题仍未解决,如设施农业节水高效远没有发挥出来、没有打出优势特色“品牌”[4]。该校组织相关专家通过产学研联合,推行“企业+基地+科技特派员+农户+研究机构”的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服务项目实施,集中攻克宁夏干旱冷凉区设施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研究优化集成示范推广一批设施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创新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构建宁夏干旱冷凉区设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引领带动设施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优势特色“品牌”。开展设施蔬菜生产关键技术攻关研究、设施蔬菜新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建立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优选适合宁夏南部山区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的节能日光温室结构;引进示范推广设施硬果番茄、辣椒、西甜瓜、茄子等蔬菜专用新品种10~15个,增产10%~15%;新设备、新材料、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1 000亩;在科技示范基地培训农民1 000人次以上;建立企业生产基地1 000亩,示范区3 000亩;设施蔬菜栽培节水达到30%以上,优质产品率达75%,外销率达50%以上,核心示范区亩平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通过上述措施,提升了企业设施蔬菜技术水平,使农民受益、企业增收。

4.2 “工程中心+龙头企业+企业群”研发生产联合体

学校高度重视工程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把工程中心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作为重点工作内容来抓。其中,宁夏饲料工程研究中心面向市场和产业的需求,与宁夏大北农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宁夏绿海苜蓿有限责任公司、宁夏犇牛饲料有限责任公司、平罗隆昌饲料有限公司、宁夏正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宁夏富康源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宁夏饮马湖饲料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业联合成立宁夏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效果显著。该联合体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联合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出强大的学科优势和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作用,在全区饲料科技推广中发挥示范效应,并为饲料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和解决“三农”问题及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建了新模式。采用该模式,学校先后为大北农、青铜峡国雄及荷斯坦奶牛饲料公司等多家饲料企业的管理、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人员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培训人员达500人次,并为企业开展饲料原料及产品检验10多次,指导企业申报国家级项目15次。

4.3 科技成果“订单制”式应用

宁夏饲料工程研究中心(宁夏大学)为加大成果的推广力度,提出了秸秆复合加工调制利用集中配送技术,新建“三贮一化”池18万立方米,全区总容量达到188万立方米,饲草料加工调制总量146万吨,比2005年增加18万吨。其中,全株玉米青贮量达到60万吨,比2005年增加10万吨,饲草加工调制率达到46%;新增饲草加工机械1.7万台,总量达到7万台;建成奶牛青贮饲草料配送中心12个,年加工青贮玉米6万吨;配送中心与种植户和养殖户分别签订了购销合同,实行全程订单制,实现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

4.4 校企联合研究基金

经过多次沟通,宁夏大学与东方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联合基金,每年双方共同投入40万元经费,根据企业需求,在校内招标,联合组成研究团队,开展应用研究。去年,首批40万元已经到位,落实了项目4项,并已开始研究工作;与宁夏吴忠万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20万元的共同研究基金,用于学校科研人员为该企业研发产品和提供技术咨询。

5 推进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几点建议

5.1 改革现有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对基础研究项目,采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办法,突出创新性,培养学术梯队;对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项目,必须将科研项目与成果转化绑在一起,既要重视科研项目和经费的争取,保证科研计划的完成,还要以成果转化后的效益、水平等作为指标来综合考核,并采取面向市场办法,由管理部门向企业征集技术难题,经专家论证后,向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公开招标,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研究经费。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选题准确,有利于科技成果“带土移植”,也有利于拓宽科技投入渠道。

引导高校科技人员以项目开发为目的、以效益为目标,按社会需求的原则申请立项。对实用技术和发明,要彻底走市场经济的渠道,学校、企业、研究者要签订合同,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各自的责任、权利、义务。同时,搞好调查研究,经过专家充分论证,把科研项目从开始就纳入到市场的轨道上来,增强教师及科技人员的市场观念。

5.2 建立有效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科研管理沿用的“项目—成果—论文论著”的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科研发展形势,必须适时调整,建立与市场接轨的新的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机制[5]。首先,在科研项目经费支持方面,除了看科研项目完成的质量、数量外,更要看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状况,并以此作为科研经费投入和项目立项支持的主要依据,对科研成果转化率高、效果好的科研机构(课题组),优先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其次,高校应紧密结合当地企业所需,合理安排工作量,让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利用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专门从事科研工作,鼓励并提供优惠政策使他们深人企业调研,到企业兼职合作研究,进行产品开发。第三,在职务晋级、职称评聘、考核评优、评选先进等方面给予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教师一定的优惠政策;同时,适当下调横向课题的管理费,计算工作量时给予横向课题与纵向课题相同甚至更高的权值,拓宽成果转化渠道,使教师积极从事横向课题的研究,主动进行成果转化。

5.3 创新管理体制,将科技服务工作规范化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教育体制改革与“211工程”实施及重点学科建设与基地建设等重大工程结合起来,带着任务建学科、带着项目建基地,重点学科、硕士和博士点都要围绕经济建设目标进行规划,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列入高等学校评估体系,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工作的牵动作用,增强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5.4 拓展职能,提升高校科技中介服务能力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需要转变职能,增设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使之成为科研项目的策划部和科技成果的推广中心[6]。一是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即搭建高校科技资源信息平台,将科研成果、专家学者、科技信息、科研项目等建档立案并形成资源信息库,通过网络增设科技服务信息系统,为科研人员对外交流合作牵线搭桥;搭建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平台,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走出去,主动联系地方及企事业单位,及时调研在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密切跟踪有市场前景的应用成果,逐步建立成果资料库和地市、企业的技术需求信息库,为科研人员搭建与企业联合攻关的平台,提供畅通的信息服务。二是在管理职责中要拓宽服务范围,鼓励教师接受地方有关部门和企业委托的横向科研课题;组织、协调学校有关学科的科研力量参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制订,承包企业的科研项目,搞好协作攻关;通过宣传培训等形式帮助教师转变观念,纠正教师闭门搞科研的做法,提高教师对成果转化工作的认识;不定期了解、调查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开发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课题,做好地方企业所需技术的预测,为教师确定科研方向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严会超,吕建秋,王红,等.地方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角色定位[J].科技管理研究,2008(11):119-121

[2]刘明贵.中国西部地方高校定位及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9):40-42

[3]杨伦琪.地方高校推行学研产相结合发展策略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7-9

[4]宁夏科技厅.宁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R].银川:宁夏科技厅,2006:5-6

[5]赵学义.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地缘优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7(3):58-61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 篇9

大学生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其消费观念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起适度、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规范他们的消费行为,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合理使用有限的经济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笔者选取陕西四所地方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8份,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基本反映出西部地方院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在分析大学生消费误区及其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对大学生消费行为进行教育引导的对策。

1 西部地方院校大学生消费现状

1.1 消费结构分析

在大学生的消费领域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是基本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消费;休闲娱乐消费和人际交往消费的内容和形式变化发展迅速,日益呈现出新的特点;通讯消费上涨较快;健身、美容和考证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点。

1.1.1 基本生活消费

大学生基本生活费在静态上可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而在动态上呈逐年递增趋势。调查表明大学生用于基本生活方面的月消费在300-500元的占72.6%,500-800元占15.6%,800-1000元的占8.7%,1000元以上的占3.1%。

1.1.2 学习消费

学习消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学费。本科生3500元/年,专科生4000元/年,艺术类7000元/年。(2)杂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考研复习资料,以及购买报纸、休闲刊物等,约500元/年。(3)考证消费。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应用型人才的走红,各种“考证热”成为大学校园的消费新热点,包括为考证而支付的辅导材料和辅导班费用,一般开支超过1500元。另外,“律师资格证”、“会计资格证”等另一些“考证热”也日见升温。(4)电脑消费。约7%学生拥有电脑,一台新电脑的价格一般在3500-5000元,而二手电脑则为几百元到1500元左右。

1.1.3 休闲娱乐消费

西部地方院校大学生休闲娱乐消费的主要内容是上网、打台球、遛旱冰、周边旅游消费等,约1000元/年。

1.1.4 人际交往消费

(1)人情消费。主要是过生日、当了学生干部、入党、评奖学金、比赛获奖请客送礼等。所有调查对象都有此项消费,一般每年在500元左右。(2)感情消费。调查显示,6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谈过恋爱,支出每年平均超过600元,有的高达数千元,而且出现女生恋爱支出超过男生的情况。恋爱费用的来源为:从生活费中支付、自勤工俭学收入、奖学金。大多数是从生活费中支付,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1.1.5 通讯消费

学生公寓安装了电话,98%的学生拥有手机,与亲人沟通和朋友聊天是学生交流的基本方式,通讯消费一般每月50元左右。

1.1.6 减肥、健身、美容美发消费

由于爱美和专业、就业的需要和时尚导向,部分女大学生为了保持身材苗条通过药物或健身减肥,为了追求淑女形象美容;个别男生为了保持身体强壮购置健身器材健身;追求时尚烫发染发等。这类消费每月50元左右的占50%,50元到100元的占26.3%,100元到200元的占15.5%。在200元以上的占8%,且人数费用呈增长趋势。

1.2 消费行为特点

1.2.1 消费结构成明显多元化趋势

除生活消费外,休闲、人情等消费构成大学生消费的重要内容,这是当今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在大学生生活观念上的反映,他们的消费走向多样化是必然的。

1.2.2 消费呈现阶段性特征

随着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其消费也呈阶段性:大一学生主要侧重于学习、娱乐休闲、文体活动等消费;大二逐渐转向学习消费,参加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大三大四的消费主要集中于就业或准备考研等。

1.2.3 消费不够理性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易受媒体宣传诱导或同学影响而产生随机消费、冲动消费、攀比消费、奢侈消费。

1.2.4 热衷于追求时尚

大学生对潮流有敏锐的领悟力,关注流行,追逐时尚,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进入网络电子时代,包里有银行卡、信用卡、上网卡、电话卡、公交卡、就餐卡等等,被称为“卡一族”。二是喜欢最新潮的物件,MP4、手机、电脑成为消费中较大的一项开支。三是广告影响明显,尤其是各类明星代言的品牌深受亲睐,调查显示,76.5%的大学生对消费对象的选择来自广告。

1.2.5 消费差异明显

由于家庭背景、经济条件不同,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不同。一是个体消费差异大,高消费与贫困生同时出现在大学校园,调查显示,21.5%的学生月支出不足500元,同时有3.1%的学生月支出1000元以上。二是在社会活动消费和业余爱好消费方面,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差异也很明显。三是性别差异,男生每月伙食支出比女生多100—200元,人际交往支出一般要比女生高,而女生在化妆品、服饰上的支出则比男生要多一些。四是年级差异,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消费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主要是人际交往消费、恋爱消费明显增多,特别是毕业生就业求职方面的消费和聚餐消费明显增加。

2 大学生存在的消费误区及原因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消费存在以下误区:

2.1 炫耀攀比消费

受社会不良消费观念的影响,加之自身的不成熟,大学生炫耀性非理性消费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学生追求的不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要向他人传达某种优越感,因此,在消费过程中不顾自己的支付能力,出现炫耀攀比消费现象。

2.2 个性时尚消费

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不断增多的消费品以及导购广告,很多大学生在消费时并不太注重产品的功能,而更多追求的是商品的独特性和时髦性。

2.3 盲目消费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从小生活无忧,再之生活经验有限,消费随意性强,缺乏独立生活应有的理性和冷静,消费计划不明确,见着好看或好玩的就买,往往是有钱时就花,前松后紧。

2.4 过度人情消费

大学生正置青春年少,生活丰富多彩,喜爱交友,但有些大学生没有正确把握人际交往原则,靠消费来维系人际关系。不顾自身实际,人情消费已成为很多大学生的生活负担和精神压力,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

通过调查和与学生的交谈,造成大学生消费误区的主要原因是:(1)家庭教育的缺失。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父母对子女是否进行相关消费、理财方面的教育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但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方式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3.2%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进行过相关消费、理财方面的教育指导,偶尔指导的43.6%,很少指导的33.2%。一方面,由于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是不愿意让孩子接触金钱,而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必然导致孩子缺乏经济意识,盲目消费,不会理财。另一方面,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更多扮演的是一个有求必应的角色,自己再苦再累也不愿亏了孩子,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感恩教育,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助长奢侈浪费。(2)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市场日益繁荣,为大学生的消费扩大了范围、拓展了空间。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方式、观念发生的巨大变化,大大刺激了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的期望。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的自发性导致大学生消费行为非理性因素的增多。(3)大学生自身尚未构建合理的消费观念。当代大学生从整体上讲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和创伤,强调个性化,忠于自己的心理感受,容易盲目消费、超前消费及品牌消费,如一些学生“有钱就有面子”的观点,试图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4)同龄群体的影响。同龄群体之间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兴趣爱好、对着装发型的看法等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如某一时期大学生中流行染发,看着自己周围的同学都染了,认为可以彰显自己的个性,于是很多同学都跟着染。

3 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对策建议

3.1 加强消费观念教育及理财教育

由于理财教育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都是非常薄弱的环节,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迫切,应将消费观念教育及理财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一,把消费观念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范畴。如在人生目的、人生责任、人生价值的教育中渗透消费观念教育,强调适度消费,反对无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强调勤俭节约这一传统消费美德,反对享乐主义消费观,强调理性消费,反对盲目攀比、盲目从众的病态消费:强调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消费,反对和杜绝违德违法的消费行为;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反对只重视娱乐性、消遣性消费等等。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经济能力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消费与节俭的关系、顺境与逆境的关系、个人与社会、家庭的关系等。第二,利用选修课或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或者校外专业人士,开展投资理财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金钱,提高其正确运用金钱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等基本的理财知识,增强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指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第三,利用学生会组织,定期开办一些小市场,让学生把不需要的文具、工艺品、书籍等拿到这里出售、交流,培养商品意识和商品经济概念。第四,鼓励学生外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参加一些公益慈善活动,使其切身感受到金钱的来之不易,以及帮助别人的快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第五,根据情况设立各种消费咨询与指导部门,对学生的日常消费提供咨询和指导,培养科学理财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消费。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消费风气

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学生会以及学术团体对大学生消费有明显的引导作用,应鼓励他们组织各种各样的消费教育活动,如树立学生中的优秀典型,开展消费问题讨论会、消费知识竞赛或有奖问答、消费品鉴别与鉴赏、消费投诉等实践活动,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把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注意力,减少不良消费的时间空间。另外,还必须不断增添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体系,把社会实践、农村调研、科技扶贫、义务劳动、捐助救助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课题,通过一系列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素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第二,应规范教师的消费行为。教师的消费行为对大学生的“示范效应”非常明显。在全社会共建节约型社会的今天,高校教师都应该身体力行,为大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消费环境和氛围。第三,净化高校周边的小环境。校园内外的消费环境主要是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需要过于繁华。高校应与各相关部门联手进行清理和整顿,坚决从源头上消除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诱导因素,使高校周边能够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休闲的理想去处,使得大学生在正确观念的指引下进行消费。

3.3 形成合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

造成大学生消费误区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学校教育环境、个人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风俗等,因此社会、学校、家庭要形成合力,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使他们形成“俭而有度、合理消费”的观念和艰苦朴素、可持续性消费的作风。父母必须对子女的消费情况有所掌握,及时纠正那些不应有的消费。对子女在每一个学期的花费数量,家长也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费用方进行“预算”和“总量控制”。学校要把消费教育列为日常性的一项重要工作,努力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能力和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的意识,养成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让大学生分清什么是正常消费,什么是盲目攀比。根据情况设立各种消费咨询与指导部门,对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提供咨询和指导,培养他们科学理财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

摘要: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对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当前,大学生消费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加强消费观念教育及理财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消费风气,形成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的合力,是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健康消费的基本对策。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 篇10

21世纪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教育如何迎接时代的挑战己成为摆在广人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无疑为现在和未来的教育开辟了—个崭新的发展空间,它以立体式、交互式的信息传递,丰富、形象、富有动感的鲜活形式给现代素质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些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如多媒体计算机、闭路电视、语音室等已大量地进入了教育领域,以其科技含量高、信息量大、交互性强、传输快等特点,显示出其它教学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装备与应用,不但需要较大的投入,而且对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尤其是在高等师范院校,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这种要求显得更加迫切。当前,全国正在兴起一股培训热,各学校领导也意识到了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对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性,并且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此类培训,但是培训是否切实可行,针对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是否做到了有的放矢,培训的内容有无重复或遗漏,培训的方式是否可取等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笔者带着这样的问题,做了一个热培训中的冷思考,于2003年9月至11月,对地处西北的高等师范院校西北师范大学、陇东师院、天水师院、河西学院四所大学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76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0%。问卷的内容主要从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两个维度展开。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相关文章:

西部落后地区05-30

西部地区政府07-11

中国西部地区07-12

西部地区企业08-13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05-11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06-29

西部城市地区08-13

内蒙古西部地区07-01

西部地区农业机械论文04-19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论文04-19

上一篇:依托关系下一篇:学生学术科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