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话系统

2024-09-05

无线通话系统(精选四篇)

无线通话系统 篇1

该栏目设主持人1~2人, 嘉宾一般不超过4人。直播时既有预制片子播放, 也有主持人与嘉宾交流、演播室与观众电话互动, 有时还有演播室、户外转播车联合直播, 通话功能要求比较复杂。

该节目在经过改造的虚拟演播室进行。虚拟演播室原来主要用于录播节目, 配有三讯道视频系统, 装有一套自行开发的通话系统, 使用方便。显然, 原有通话系统不能满足新栏目直播的需求, 为此, 我们决定自己动手搭建一套经济实用的演播室通话系统。该系统仅花费几千元, 功能却毫不逊色。

一电视通话技术概述

电视制作用通话设备主要是进口产品, 我们经常会接触到许多与之相关的专业词汇, 如通话矩阵、主站、分站、通话包、PARTY LINE、IFB、2/4线接口、有线/无线、电话耦合器等等。下面仅就本台通话系统所涉及的主要设备作一概述。

1. 通话矩阵

图1所示为5×5路通话矩阵原理框图。通话矩阵主要通过交叉点开关的闭合, 完成话音信号的分配与混合, 对于MIC, 是信号分配, 对于PHONE, 是信号混合。开关闭合应避免“自讲自听”。电视生产过程中, 要实现复杂通话功能, 必须使用通话矩阵。尽管其原理简单, 但价格昂贵, 即使路数少的通话矩阵也价格不菲。

机房中常用的音频矩阵输出线只能在多路输入音频信号中选择一路, 即不具备混音功能。

2. 模拟调音台

图2所示为普通模拟调音台部分原理框图。对任一路输入信号, 可以从输入通道的不同节点, 进入各条总线 (MAIN RL、AUX、MONITOR等) , 节点有在推子前 (PRE FADER) , 也有在推子后 (POST FADER) 。混音是调音台的最基本的功能, 调音台能够实现通话矩阵的功能。

3. 电话耦合器

电话耦合器是广播电台直播间的常用设备, 图3为其应用框图。多路电话耦合器可实现主持人与多个听众的互动交流, 听众之间也可交流。它的功能是将电话线上双向传输的话音分开, 即来话、去话分开。

电话耦合器也称“2线/4线转换器”, 其本质是消侧音, 消侧音原理是惠斯通电桥。惠斯通电桥理论上可彻底消除侧音, 实际上由于话机与电信局之间线路长度的不同等因素, 不可能彻底消除, 也就是说从Room In输入的的信号, 主要传到听众的话机听筒, 少量又从Room Out返回。这是电话耦合器的一个重要特性。

基于上述特性, 使用电话耦合器必须注意两点:

●送入Room In的信号必须是PGM-1 (“-1”是指减掉Room Out) , 否则会自激;

●耦合器上的发送电位器SEND调节一定要合适, 过小, 听众话机里听到的节目声小;过大, 信号A通过侧音效应回授的也较多, 对PGM的贡献量也较大, 就会出现调音台对应的Room Out推子开/闭时, PGM中的A信号忽高忽低。

二通话系统组成

人居生活频道演播室通话系统如图4所示。核心设备通话矩阵由廉价的百灵达UB2222FX-PRO (尺寸97 mm×408mm×367mm) 调音台实现, 另外还有4路电话耦合器、耳机分配器等。音频制作用调音台为声艺Soundcraft EPM12, 通话系统与制作调音台连接密切。

1. 制作调音台

对制作调音台的要求是:至少有1路推子后辅助输出 (AUX/POST) 、1路推子前辅助输出 (AUX/PRE) 。制作调音台各路输出信号说明如下:

MAIN OUT, 通过音频分配器输出一路PGM信号给通话矩阵。

AUX2/POST, 推子后辅助输出, 设置成“PGM-2”, 也就是减掉进入调音台的耦合器Room Out、卫星接收机音频信号。因卫星传输延时较大, 为确保出镜记者听音效果, 所以在返送节目声中将其减掉。

AUX1/PRE, 推子前辅助输出, 仅输出演播室所有主持人、嘉宾的话筒信号。

MONITOR L, 输出出镜记者话音。PFL (PRE FADER LISTEN) 即每路输入信号的推子前预监听, 为Press/Up型按钮, 有的调音台上标注为SOLO, 含义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 尽管制作调音台有5条输出线与通话矩阵相连, 但调音师的操作习惯无需任何改变。

2. 通话调音台 (通话矩阵)

对通话调音台的要求是:至少有2路推子前辅助输出 (AUX/PRE) 。以下直接称通话调音台为通话矩阵。

(1) 通话矩阵各路输入信号说明

(1) 路, 接导播话筒, +48V供电, 长颈会议话筒即可。

(2) 路, 转播现场出镜记者话音, 即卫星传回的音频信号。

(3) 路, 接电话耦合器输出的台外话音信号Room Out (电话连线记者或观众、转播车导播的声音) 。

(7) 路, 接演播室主持人、嘉宾的话筒混合信号。

(8) 路, 接制作调音台输出的“PGM-2”信号, 通过矩阵AUX2OUT、电话耦合器Room In送给连线记者或观众、转播车听。

(9) / (10) 路, 立体声输入, 接制作调音台输出的PGM信号。

(2) 通话矩阵各路输出信号说明

AUX1 OUT/PRE, 接导播用有源通话音箱。

AUX2 OUT/PRE, 接电话耦合器输入Room In。

MAIN OUT, 左、右声道分别送演播室内的2个耳分, 供主持人、嘉宾听。

矩阵其余各路输入、输出不用。

(3) 通话矩阵设置

打开下列各旋钮、推子, 并置适当位置。

(1) 、 (2) 、 (3) 、 (7) 、 (8) 、 (9) / (10) 路输入增益 (Gain) 旋钮。

(2) 、 (3) 、 (7) 路的AUX1旋钮。

(1) 、 (7) 、 (8) 路的AUX2旋钮。

(1) 、 (2) 、 (9) / (10) 路的推子。

(1) 、 (2) 、 (9) / (10) 路的PAN钮置中间位置。

AUX1 OUT、AUX2 OUT旋钮、MAIN OUT推子。

上述以外的旋钮、推子关闭。

以后进行通话, 只需适时操作图中涂黑的3个旋钮、2个推子。

三通话系统的使用方法

1. 导播与演播室主持人、嘉宾通话

导播要与主持人、嘉宾通话, 只需推动矩阵的 (1) 路推子。如果想与一方通话又不打扰另一方, 可通过 (1) 路的PAN旋钮来控制。通话结束, 拉下 (1) 路推子, 以免干扰主持人、嘉宾。

主持人、嘉宾要与导播通话, 可通过播音话筒说, 不受任何控制。

2. 演播室与观众/记者电话连线

关闭矩阵 (1) 、 (7) 路的AUX2旋钮。

上行通话路由:

●观众/记者话机、通信网、耦合器Room Out1、矩阵 (3) 路AUX1、辅助输出AUX1 OUT、导播音箱;

●耦合器Room Out2、制作调音台输入、PGM、矩阵 (9) / (10) 路、矩阵MAIN OUT、耳分、主持人/嘉宾耳塞。

下行通话路由:

主持人/嘉宾MIC、制作调音台、AUX2/POST (PGM-2) 、矩阵 (8) 路AUX2、辅助输出AUX2 OUT、耦合器Room In、通信网、观众/记者话机。

关闭 (1) 、 (7) 路AUX2旋钮。原因有二:

●观众打进热线, 经座席转入耦合器, 往往要等候, 等候期间观众可听到矩阵AUX2 OUT送出的节目声, 若 (1) 、 (7) 路AUX2不关闭, 导播、主持人/嘉宾的说话声可被观众听到;

●连线节目进行时, 若 (1) 路AUX2不关闭, 导播的声音可由耦合器的侧音效应, 经Room Out2进入制作调音台, 进入PGM, 从而破坏了节目声。

如果连线节目开始前, 导播、主持人/嘉宾要与观众/连线记者提前沟通, 可打开 (1) 或 (7) 路的AUX2。目前节目部门没有这种需求。

3. 演播室、转播车、卫星车联合直播

转播车上装有GSM无线电话耦合器总成。演播室节目进行中, 根据编排, 适时切进、切走转播车信号, 这种情况需要提供台内导播与转播车导播之间的通话联络。卫星开通前, 台内外也要进行许多业务沟通, 这都需通过公用通信网进行。台内还要通过下行通话通道向转播车返送节目声, 以便转播车同步掌握节目进程。

打开矩阵 (1) 路的AUX2旋钮。

下行通话路由:导播声音 (1) 与“PGM-2” (8) 经过矩阵的AUX2 OUT、耦合器Room In、通信网到转播车。

上行通话路由:转播车、通信网、耦合器Room Out1、矩阵 (3) 路、AUX1 OUT、导播音箱。制作调音台对应的耦合器Room Out2输入推子应拉下。

4. 演播室、转播车、卫星车联合直播, 并且演播室与现场出镜记者互动

台导播、转播车导播之间通话以及节目声返送同前。出镜记者耳机与转播车通话系统相连。

演播室与出镜记者互动, 一般要经过3步:导播—出镜记者试连;主持人—出镜记者试连;主持人—出镜记者正式连线。

出镜记者话音走卫星, 其上行通道:手持MIC、卫星、卫星接收机、制作调音台输入、MONITOR L、矩阵 (2) 路。注意:调音师须按下卫星对应的PFL。

台内到转播车下行话音走公用通信网, 路由是矩阵AUX2 OUT、耦合器Room In、通信网、转播车、出镜记者耳机。

打开矩阵 (1) 、 (7) 路AUX2旋钮。

导播呼叫出镜记者, 连通后, 打开 (2) 路推子, 则出镜记者话音进入耳分, 导播可通知主持人与出镜记者试连。连通后, 拉下 (2) 路推子, 即可等待正式连线。

四结束语

无线全双工多方通话应用领域 篇2

无线多人同时对讲,是指多人在讲话时,可以共同参与,和在一张会议桌上效果一样,可随意流动,随意发言和收听,方便了人员的使用。

由于此方案的使用灵活性,音质好,操作简单的性能,实时通话对讲优势,且伴随着该方案的不断完善与推广,其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众多的场合,今天我们就这些明显的使用案例进行分析,以便在以后的方案或工程中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空作业或电力施工

绝大多数的电力施工人员都很难用普通的对讲机来进行边工作边沟通,虽然普通对讲机也被应用在通讯上,可是他根本的半双工工作原理与人员工作按键切换发射与接收模式仍是其不够完美的瑕疵。工作人员几乎是必须是双手工作才能解决工作上的问题。而多方对讲产品的横空出示便很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他无需按键操作,并且沟通起来完全是全双工的模式,讲话和收听是同步进行的。这样就可以解放工作人员的双手,有效提供效率与工作质量。在高空作用中这种产品可以实现500-800米的通讯距离,完全可以替代普通对讲机,并且还能与地面指挥随时保存联络,方便快捷、安全稳定。

无线流动会议/会讨

一些特殊的场合如,工地,活动现场,或者临时会议,在无法配备会议设备的情况下,为保证会议的有效性,便可以使用无线多人对讲系统。给每个与会人员佩戴一只小巧的多方全双工对讲,开机就能讲话和收听,和在会议桌上的感觉一样,实现多人讲话多人收听,并且收听人数无限制。有时候因场地环境噪声而影响会议时,全双工对讲产品所配备的双入耳式耳机以及喉骨传动式耳机,就派上了大用途,避开噪音影响使会议顺利进行。沟通拉近距离,无线创造自由。无线教练对讲机

教练多方对讲机解决了多人同时通话的问题,比如足球教练在进行学员训练的时候,教练和学员佩戴多方对讲机,对讲机可以设计手表式,手臂式等的佩戴方式。教练戴上对讲主机,指挥着所有学员,看见成员的动作,技术,状态不到位情况下,打开对讲机,无需按键,直接对讲分析训练状况,佩戴对讲机的学员就能立马接收到来自教练的讲解,学员有问题也能通过对讲机反馈给教练,这样的训练方式教练不用一直吹着哨子,然后跑到学员跟前面对面的指导,能够使学员有更多时间训练,提高训练效率。相反,不使用对讲机,人多的情况下,出现问题,必须停止训练来讲解,教练还要大声说话,才能保证每个人听到,这样消耗大量的体力和浪费时间。

一种基于防毒面具的通话系统 篇3

关键词:防毒面具,无线通话系统,语音编码,跳频

0 引 言

防毒面具 (Gas Mask) 是用来保护人员呼吸器官、眼睛及面部免受毒剂、生物战剂和放射性微粒和气溶胶等有毒物质直接伤害的个人防护器材, 依其结构和防毒原理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两种, 用途十分广泛[1,2]。

由于在佩戴防毒面具时要求与面部紧密结合, 隔绝了声音气流, 阻断了佩戴人员之间的语言交流。综观国内外防毒面具市场, 目前无专门通信解决方案[1,2,3,4], 比较好的是为保持正常交流, 采用低声音损耗的通话膜, 一般损耗小于10 dB, 仅可满足简单环境下近距离的通话需求, 如伊拉克的大眼窗防毒面具, 面罩通话器采用不锈钢通话膜, 可正常声音传输;其M85型防毒面具则将内置在颊部的麦克风连接到一个电声放大器上[5];某些防毒面具对于通话功能甚至无任何设计考虑。而防毒面具通常使用在烟雾、火灾、战场等复杂环境下, 佩戴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受到了严重影响:当说话双方距离较远时, 如十几米, 几十米, 甚至几百米, 无法保证足够的说话音量, 不能对话;在烟雾、火灾、战场等防毒面具常用场合, 也常常是强背景噪声场合, 不适合语音直接交流;在烟雾、火灾、战场等环境中, 肢体语言受到限制, 多数情况下成为不可能。

因此, 开发一种防毒面具内置的小型多功能无线通话终端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本文设计的小型无线通话系统采用单芯片调制解调器, 双CPU结构, 全软件的语音压缩编码体系和信道编码体系。具有体积小巧、成本低廉、通话距离远、功能强大等特点, 可实现点到多点, 点到点的全双工通话功能, 通过软件功能控制就可满足军事应用的跳频、加密、组网等需求。

1 基本功能及设计要点

1.1 系统基本功能

本小型通信系统主要解决防毒面具复杂使用环境下的短距离通信问题, 主要有点到多点和点到点两项功能。

(1) 点到多点通话功能。

点到多点通话也就是常说的广播功能, 适用于指挥员下达命令, 战斗员向集体报告情况。

(2) 点到点通话功能。

点对点通话就是常说的全双工对讲机功能, 系统内部成员间可实现任意用户间的全双工通话功能。

1.2 系统设计要点

通话系统采用一种称为“代数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 (Algebraic Code 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 ACELP) 的高压缩率语音编码技术将滤除噪声后的语音进行压缩编码, 编码速率低至4.8 Kb/s, 然后通过单芯片调制解调器调制到433 MHz载波上, 调制方式为MSK, 调制速率为38.4 Kb/s。由于采用了高速传输, 传输时间小于对应语音采集时间, 从而可以将信道分成收和发两种时隙, 在发时隙发送语音编码, 在收时隙接收对方发送的语音编码, 这就是所谓的时分双工功能, 接收端通过解码恢复出发送传送的语音信号, 从而实现通话功能。

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 系统采用双CPU结构, CPU均采用低成本的小型结构。一个CPU专门负责语音处理, 包括降噪、编码、解码、滤波等功能;另一个CPU负责电源管理、信道管理以及基本的输入输出等功能, 这种结构使功能软件独立化, 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 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减小了体积, 能较好满足单兵作战时的轻便要求。

2 系统组成及硬件实现

2.1 系统组成

通话系统为一无中心自组网络, 每个终端具有同等功能, 按通话功能可组成星形网络和网状网络[3], 原理及组成如图1所示。

2.2 终端模块

通信终端采用和防毒面具一体化结构, 其内部组成包括:电池、电源管理模块、扬声器、麦克风、声码器、语音处理模块、主控模块、调制解调器模块和功放模块。如图2所示。

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电池, 为终端提供电源;电源管理模块, 提供电池充电, 电池电量分析, 在主控模块的控制为各模块供电, 监测用电情况;扬声器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麦克风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声码器, 实现信号放大, 模拟声音电信号和数字声音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也就是声音的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器;语音处理模块, 为一具有数字信号处理功能的单片计算机, 主要功能有原始语音的降噪处理, 语音压缩编码, 序列转换, 语音解压缩编码;主控模块, 主要功能有信道管理, 信道编解码, 系统管理;调制解调器, 实现基带信号和射频信号的相互转换;功放模块, 信号的收发控制, 发射信号的信号放大。

2.3 硬件实现[5]

本系统采用双CPU的解决方案[5,6], PIC24FJ16GA004为系统的主控模块, 负责控制通话音量、通信的频带和两个终端之间的同步。dsPIC33FJ64GP706主要负责语音的压缩和解压缩。外接了一个数/模转换芯片AD73311, 一个射频芯片CC1100。AD73311除了负责进行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转换外, 音量的调节也是通过改变该芯片增益的大小实现的。CC1100对信号进行包处理、调制解调和射频的收发。整个硬件系统中各芯片处理的任务和芯片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

如图3所示, 发射过程如下:数/模芯片AD73311对麦克风的模拟信号进行8 kHz采样, 得到16 b的PCM信号, 信号由DCI接口传输到dsPIC33FJ64GP706。dsPIC33FJ64GP706以30 ms为一帧进行压缩, 并将语音参数经过SPI接口传输到PIC24FJ16GA004。PIC24FJ16GA004设定CC1100的载波频率, 当CC1100状态稳定后, 将语音参数经SPI接口传输到CC1100。CC1100对语音参数进行纠错编码和交织编码, 打包之后经过MSK调制到中频, 再经过混频变成高频信号, 经天线发送出去。

接收过程与发送相反:CC1100接收到高频信号后, 进行混频, 得到中频信号;进行解调, 得到基带信号;再进行解交织和解纠错编码得到语音参数, 通过SPI接口发送到PIC24FJ16GA004。PIC24FJ16GA004接收到dsPIC33FJ64GP706的握手信号后, 将语音参数经过SPI接口发送到dsPIC33FJ64GP706进行解压缩, 之后将合成语音经过DCI接口传输到AD73311, 通过AD73311将合成语音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输出到麦克风。

3 技术指标及关键技术

3.1 技术指标

工作频段:400~460 MHz中某一频段;调制速率:38.4 Kb/s MSK;编码方式:4.8 Kb/s ACELP;发射功率:10~500 mW五档可调;接收灵敏度:优于-110 dBm;通信距离:满足电波传播条件下最大可靠通信距离不小于500 m;工作方式:时分双工, 点到点, 点到多点;跳频速率:0~100跳/s中慢速跳频;音频输出:最大功率1 W, 配有耳机、麦克风插孔;安装方式:防毒面具一体化内置;工作温度:-20~+55 ℃。

3.2 关键技术

跳频通信技术 跳频通信技术具有实现简单, 抗干扰, 抗截获能力强的特点, 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系统中。由于本系统通信距离较近, 属短距离战术通信, 发射功率小, 不易被截获, 无需采用高速率跳频, 只需采用10~100跳/s的调速就可实现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低速率语音编码技术 通常的PCM语音编码速率为64 Kb/s, 不适合军事通信窄带化要求, 更不能适应跳频通信的要求, 本系统使用了一种4.8 Kb/s ACELP语音压缩编码。该编码方式目前已被应用于欧洲TETRA地域通信系统中, 语音编码质量超过美军FS1016的CELP编码, 是目前语音压缩效果最好的一种高效算法, 可保证跳频通信的可靠实现[7,8,9]。

噪声抑制技术 当人戴上防毒面具后, 由于防毒面具的振荡回声效应造成声音浑浊, 终端内置噪声抑制模块, 模块采用独特降噪算法, 可将压缩前的语音恢复到清晰状态。

交织编码及前向纠错技术 交织编码可将信道中的突发干扰所造成的连续错误分散到一定的码段中, 然后再采用纠错技术纠正这些错误的编码, 这样可显著提高接收灵敏度, 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时分双工技术 终端将信道时间分成不同的时隙, 收发双方占用不同的时隙实现收发转换, 配合频率跳变技术, 切换速度达每秒几十到上百次, 实现全双工功能。完全摆脱“按键讲话”所带来的不方便。时分双工是一种成本较低且可靠性很高的双工实现方式, 可保证终端的低成本和使用灵活性。

4 可靠性分析及结论

通信终端的通话可靠性主要取决于如下条件[10]。

(1) 内部数据的正确传输。

PIC24FJ16GA004与dsPIC33FJ64GP706之间通过SPI传输数据, SPI可以实现双工通信, 所以在进行数据传输时, 必须确保双方的数据都已经准备好。PIC24FJ16GA004通过在接收CC1100数据的缓冲区满后将OutBuffer置1, 表明自己的数据已经准备好, dsPIC33FJ64GP706中的数据准备好后, 通过UART传输握手信号24_OK, 当PIC24FJ16GA004检测到这两个信号都为1时, 就可以保证数据能够正确传输。PIC24FJ16GA004和CC1100之间只有SPI接口, 但是可以通过该接口读取CC1100的状态信息, 这样就可以保证在进行数据传输前, CC1100已经处于稳定状态或者CC1100中的数据已经准备好。可以避免CC1100因未达到稳定状态造成数据丢失, 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2) 终端之间的握手。

CC1100的包结构中提供了前导和同步头。本系统使用了32 b的前导数据和32 b的同步头。在终端接收的过程中, 检测到有规律的前导信号, 就开始进行数据匹配, 当同步头被正确匹配后, 就知道后面传输的是有效数据。实现了两个终端之间的握手。

(3) 信道的同步。

两个终端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占用信道, 相互之间预留了5 ms的保护时隙。为了防止两个终端由于晶振精度误差带来的影响, 在传输过程中, 以主叫方的时钟为基准, 每30 ms同步一次, 使误差不会累积, 保证了两个终端之间不会同时占用信道, 防止发生干扰, 减小误码率。

基于防毒面具的通话系统, 其核心部分是终端通信模块的硬件实现。本系统通过语音编码技术和跳频技术等以软代硬的设计方法有效解决了信息准确和信息保密的需求, 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便于推广使用。同时, 通话终端体积小巧, 使用灵活, 可完全满足防毒面具装载和携带轻便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淑菊.防毒面具的发明和使用[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07 (3) :48-50.

[2]高树田, 张晓峰.美军防毒面具发展简史[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09 (3) :52-56.

[3]李小银.防毒面具研究与发展[J].中国劳动防护用品, 2008, 37 (6) :15-17.

[4]李小银.伊拉克的防毒面具[J].轻兵器, 2003 (5) :10-11.

[5]陈媛媛, 杨凯, 胡文东.基于RFW102芯片组的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J].现在电子技术, 2005, 28 (24) :106-108.

[6]李治龙, 曾碧.NRF905模块和SPI接口的点对点无线通信系统[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06 (10) :20-22.

[7]唐昆.高质量4 Kb/s FS-ACELP语音编码算法及性能[J].电子学报, 1999, 27 (10) :22-26.

[8]赵毅.TETRA语音编解码算法研究及实时实现[D].杭州:浙江大学, 2003.

[9]李伟, 刘鲁新, 林孝康.TETRA中的ACELP语音压缩编码[J].电声技术, 2004 (2) :46-49.

浅谈内部通话系统的发展及实践心得 篇4

关键词:Party-line,point-to-point,Cable-agnostic传输,节点和蜂窝式通话系统,2.4G技术,IP网络架构,云计算

1 PL和P-P矩阵

早期, 内部通话系统完全依靠Party-line技术, 即所有用户喋喋不休并听取所有其他用户的声音。随着节目量的增长及节目质量的提升, 细分变得尤为必要, 于是就把PL系统分为两个、四个或更多的通道。P-P或矩阵通话系统的出现, 实现了个人在群组中的一对一通话, 或可将群组通话配置为各种形式。随着IFB (中断折返) 、逻辑控制、级连系统等技术的陆续加入, 通话系统也在慢慢演变。而今在现代通话系统运用中, 这些元素已随处可见。

通话矩阵的无限制适应性确实是前所未有的进步, 并似乎预兆着PL的死亡。然而出乎意料的是, PL系统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普遍, 丝毫不见减少, 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 PL系统容易设置, 操作方便而且不需要什么专业人员就能轻松操作。而另一方面, 矩阵系统却操作复杂繁琐, 要求专业的用户来安装配置, 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不便。

2 Cable-agnostic传输

Cable-agnostic传输是一种全新的概念。结合使用一种对各种电缆的阻抗特性有很强耐受性的新技术, 能减小对不同类型电缆的依赖性。譬如你要连接一个常规的麦克风, 是用双绞线还是同轴电缆呢?那么主要考虑的问题就放在物理接口上, 而不是放在繁琐的连接器或附加板卡的转换过程上。这种技术现开始应用于新系统, 不仅仅允许在双绞线与麦克风电缆之间作选择, 而且还可以让电缆有不同的阻抗。在不使用中继器的情况下轻易能传输300米至500米的范围。有了这种技术, 并利用环形和树形拓扑机构的优势, 就能在全数字环境中, 让一系列的通话设备发挥即插即用的潜能。

3节点和蜂窝式通话系统

简化电缆传输会很大程度地为我们带来自由。但这仅仅在通话系统可以很容易的连接, 用户能很好地实现互相交谈的情况下才有用。举例来说, 如果在一个新的位置需要增加一个通话面板。在这种情况下, 布置一个新的面板往往意味着增加一条新的电缆。并且在某些情况下, 为了格式转换还需增加额外的接口盒, 这无疑是一个昂贵耗时的过程。基于IP网络的产品帮我们解决了这一连接问题, 即把通话系统所含的设备都连接到局域网、广域网或远程互联网上。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达到连接的灵活性而又不向声音质量妥协。传统的VOIP技术因为差劲的声音质量和对障碍物的局限性而臭名昭著。多亏了多种抖动缓冲阶段、多重编/解码周期和各种滤波器。但也令这个过程显得繁琐不堪。下一代IP技术通过IP路由器快速把信号分配给终端的方法, 轻松解决了这些问题。从而减少了抖动缓冲 (及相关的延迟时间) , 消除多重编/解码周期, 并且可以灵活地选择编/解码的方式。比如用宽频带、低延迟的编/解码器, 就能很大程度地改进整体音频带宽和质量。

将IP技术植入多个设备, 一个普通、灵活的通讯系统就出现了, 与之前任何通话系统的原理都截然不同。例如矩阵框架、PL主机站和通话面板, 均可以成为同一网络上的节点。各节点都能够提供特定的功能, 致使这种类似于蜂窝网络架构的通话系统能够灵活的发展。然而仍然作为总的通话系统环境的一部分, 可以进行远程管理。这就降低了配置和管理费用, 并能够快速配置任何一个地方的网络。

试想一下, 你只需接上各种通话设备, 然后系统服务器就会自动发现它们并为你配置好通话系统。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奋的事。即插即用这个概念, 早就流行于其他行业了, 现在仅仅是找到它的方式, 在通话系统领域崭露头角而已。当我们解决了今天的系统配置、连接和布线等问题, 走向现实中的蜂窝网络架构, 便可进一步提高内部通话系统的可用性。

这个概念是基于角色的架构。而现在的通话系统本质上都是基于位置的, 意思是一个用户对应一个物理面板或处于某个特定的地点。基于角色的架构是通过特定的属性来改变动态设置的。关键设置、标签、声音层次偏好和安全级别等, 要连接到一个用户而不是特定的位置。如果用户移动位置或要改变硬件设置, 操作很简单, 就是登录到新的硬件, 通过输入密码或使用硬件加密狗来操作新的硬件。这种方法宣称能够为终端用户创造一个高度灵活的环境, 同时根据具体的个人提供个性化的方法。如果通话环境根据个人的需求实现自我调整, 就能创造出一个更加动态更加灵活的系统。可以轻易地替换硬件或让用户转移到不同的网络。这些概念将允许通话系统的基础设施根据用户的需求流动, 而不是限制在一个固定的工作空间内。这样我们制作团队的移动性将变得更加流畅。

4无线通话系统

传统意义上, 设计无线通话系统是为了给核心制作人员提供方便的。如导演和制片人, 他们需要全双工和多通道的通话设备。而灯光师、音响师、视频工程师、摄影师和其他的工作人员, 只是靠无线系统获得提示信号就够了。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 VHF (甚高频) 无线网络风行于世, 但无线麦克风的出现使VHF波段变得无比拥挤, 新波段的取代已是大势所趋。20世纪80年代初, UHF (超高频) 波段应运而生。现在, UHF空间也面临着同样的拥挤。通常, UHF波段在任何地点都可获得良好的覆盖性。近期对VHF波段许可的调整促进了窄带UHF的发展。可声音质量以增加带宽为代价, 因此给终端用户带来的价值也是有限的。

就像PL系统已进化到点对点矩阵系统一样, 人们对更多

GPON网络线路测试及维护讨论

田增录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分公司, 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GPON光网络作为宽带发展趋势, 必将带来宽带业务市场的变革风暴, 而在大规模建设GPON网络之后的光缆线路测试和维护, 就成为保证GPON光网络平稳运行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从GPON光网络线路测试和维护进行浅析:关键词:PON;仪表;参数;上行;下行;损耗

中图分类号:TN929.11文献标识码:A

1 GPON的基本组成:

光线路终端 (OLT, 局端设备)

光分配网 (ODN, 光纤环路系统, 包含光分路器、光纤光缆及光缆分纤盒、光缆交接箱等)

光网络单元 (ONU, 用户端设备)

GPON设备通常采用的光模块有CLASS B+盒CLASS C+, 可支持1:64的分光比, CLASS C+还可以支持1:128DE分光比。

一般来说GPON允许的链路插入损耗可以达到31d B以上 (OLT最小接受灵敏度减去ONU最小平均发射功率所得值)

波长范围:

上行波长范围:1260~1360nm (标称波长1310nm)

下行波长范围:1480~1500nm (标称波长1550nm)

2仪器仪表的选择

PON专用OTDR、光源及光功率计

对光纤线路的测试分两部分:分段衰减测试和全程衰减测试

(1) 采用OTDR对每段光链路进行测试。测试时将光分路器从光线路中断开, 分段对光纤段长逐根进行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在1310nm波长的光衰减和每段光链路的长度。

(2) 全程衰减测试采用光源、光功率计, 对光链路用1310nm、1490nm和1550nm波长进行测试, 包括活动光连接器、光分路器、接头的插入衰减。测试时应该注意方向性, 即上行方向 (ONU

的无线信道的渴望日益增长。数字无线通话系统的出现直接克服了频率拥挤的难题, 同时还增加了用户使用波段的灵活性。新推出的2.4GHz免费频段 (2.405GHz-2.485GHz) 许可, 适用于全球任何地方。且具有超强抗干扰性, 能够减小噪声, 提高传输距离。但目前2.4G技术的应用仅限于无线键盘鼠标等一些家用电脑设备上。我们设想在转播车的摄像机耳机上应用这种技术, 就能摒弃掉繁琐的耳机线, 相对解决摄像机耳机线易拉扯易损坏的毛病。尤其是应用于摇臂或斯坦尼康等一些特种设备上, 就显得更加方便了。

现在的节目制作团队越来越倾向于无线连接。然而新的冲突出现了, 即当前P-P的无线系统交回给基于PL的技术来操作。因为P-P无线系统需要多个RF (射频) 渠道, 由于有限的RF频谱, 在任何系统都限制了用户的数量。未来无线通话系统的发展需要在多种调制方案之间进行交换, 如OFDM (正交频分复用) , 能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音频质量。以及正交调幅 (QAM) , 则能提供更多的信道。到今天为止, 这一冲突

文章编号:1673-1131 (2012) 03-0229-02

往OLT机房端) 采用1310nm测试, 下行方向 (OLT机房往ONU端) 采用1490nm和1550nm进行测试。

3 PON网络的测试方法

对PON网络链路测试, 一般需要测试其ODN链路的插入损耗、ODN的插入损耗的均匀一致性测试、ODN反射特性测试, 比较典型的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采用光源+光功率计测试

(2) 采用PON专用OTDR (光时域反射仪) 测试

(3) 配合有源设备 (PON) +光功率计测试

如果需要测试ODN链路的反射损耗, 则需要采用PON专用OTDR来测试。

一般在工程实施完成以后, 才会对整条ODN链路进行测试;对分段ODN测试, 可以采用PON专用OTDR配合光源光功率表来测试。

4 计算时相关参数取定及损耗测试

光纤衰减取定:

a) 1310nm波长时取IL1310nm=0.36d B (/km)

b) 1490nm波长时取IL1490nm=0.22d B (/km)

c) 1550nm波长时取IL1550nm=0.22d B (/km)

d) 光活动连接器插入衰减取定:0.5d B/个

e) 光纤熔接衰减取定:0.05d B/接续点;

f) 光纤冷接衰减取定:0.1d B/接续点

尚没有理想的解决方案。我们也许需要在众多的波长中间寻找一条适中途径, 才能用上数量可观的通话背包并维持良好的音频质量。在这种环境下, 要求我们提高业务水平, 研发新技术, 以整合PL广播和选择性的P-P方案, 使其在同一网络中发挥最大的效率。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无线通话系统】相关文章:

专业通话系统07-22

无线查房系统05-30

无线遥测系统07-12

光纤无线系统07-15

多种无线系统08-14

无线市话系统试题05-10

医用无线呼叫系统05-17

远程无线计量系统06-01

无线VOIP系统06-14

无线图像采集系统07-27

上一篇:初中物理课教学下一篇: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